主页按记者分类的新闻

傅璐瑶记者
royo0624@ajunews.com
-
调查:近六成韩国中年人担忧"孤独死" 居家照护需求达八成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韩国40岁以上成年人中,约四成表示在年老或患病时,将依赖护理员提供照护服务。与此同时,认为届时将由配偶照料的比例也达三至四成,而表示将依赖子女的受访者则寥寥无几。 上述结果来自韩国调研机构Hankook Research于4月25日至30日面向全国1000名40岁以上男女实施,并于本月21日发布的《社区照护认知与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由护理员照顾”的受访者占比最高,为39%,其次为“由配偶照顾”(35%)和“由自己照顾”(21%),而表示“由子女照顾”的比例仅为4%。 在“配偶是否会承担照护责任”的看法上,男女之间呈现出明显差异。49%的男性认为“若我生病,妻子会照顾我”,而持相同观点的女性仅为22%,显示女性对配偶承担照护责任的信任度远低于男性,差距超过一倍。 另一方面,对于“孤独死”的担忧也不容忽视。整体来看,有58%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存在孤独死的可能性,其中已婚者占52%,未婚者则高达87%;另有10%表示该风险“非常高”。与此同时,40%的受访者坦言,若遇紧急情况,除家人外“无他人可求助”。 在照护场所的偏好方面,倾向居家照护的受访者比例接近八成。其中,47%希望在“目前居住的家”接受照护,32%选择“居住地附近、适合照护的住宅”。相比之下,选择入住养老福利住宅或护理机构的仅为7%。 在临终地点的偏好方面,选择“家中”的受访者最多,占比达48%,其后依次为综合医院(31%)和护理医院(12%)。不过,在实际预期的临终地点中,综合医院位居首位(29%),护理医院则以25%紧随其后。 对于护理设施的看法,58%的受访者持积极态度。多数人期待在设施内“结交朋友”(74%),但也有53%担忧“虐待等负面事件的发生”。 对于现行照护服务的评价,64%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的照护仍显不足”,仅有36%认为“本地区照护服务提供得较好”。在多项可复选的服务需求中,“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被选为“最需要支持”的项目(61%),而“上门照护”则被视为“最优先配备”的服务(71%)。 在老年照护政策方面,42%的受访者将“减轻个人经济负担”视为首要课题。高达85%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应承担老年照护的主要责任”,而在政策核心价值中,“公共性”获得最多认可(51%)。同样有85%的受访者支持通过增加税收来强化照护体系。 此外,41%的受访者表示在居住地使用医院时曾遇到不便。在改善老年照护相关居住环境方面,36%的受访者认为“医院”是最需加强的设施。
2025-05-21 14:56:38 -
【亚洲人之声】首尔文化节启幕在即 多元文化让城市更有韧性
随着“2025年首尔世界城市文化节”即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光化门广场、清溪广场以及清溪川路一带拉开帷幕,首尔再次以一场面向全球的文化庆典,展现其作为国际都市的包容力与前瞻性。本届文化节以“以文化同行的世界与首尔”为主题,在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之间穿梭交融,彰显了城市治理理念从功能导向向文化共生的跃迁。 在全球城市激烈角逐软实力的当下,首尔之所以持续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关键在于其始终将文化作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并持续投入资源深耕这一领域。今年的文化节涵盖世界传统服饰巡游、国际表演、大使馆文化展、全球摄影展等多元内容,不仅拓展了市民的文化视野,也为跨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鲜活而具体的平台。 本次文化节的开幕式将于24日中午在光化门广场举行,届时,来自各国驻韩大使馆的代表、外国友人及友好城市的艺术团体将与市民一同参与巡游。特设舞台上,12座国际友城的演出团体将依次登场,带来各具特色的传统表演,同时现场还将对多元文化交流有功人士进行表彰。 与此同时,清溪川一带将化身“全球风味美食区”,来自地中海、东南亚等地的特色餐车将并列设立,共同构成一道流动的世界餐桌。市民与游客可在闲步之间穿越味觉的边界,感受“首尔即世界”的城市精神。将多元文化带入日常生活的肌理中,正是首尔魅力所在,也为其作为国际都市注入了更为鲜活的人文气息。 笔者认为,类似这样的大型文化节不仅是一场节庆的热闹聚集,更是首尔深化“全球文化都市”战略的重要一步。从跨国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到市民共创共享机制的强化,再到城市软实力的国际传播,首尔正不断拓展文化节的广度与深度,在全球网络型城市的竞争中稳步前行。 尤其在当下这个文化多元性与身份认同不断交织、甚至碰撞的时代,像首尔这样倡导“共在”与“共感”的城市治理思维,更显得弥足珍贵。笔者期待,本届文化节不仅能进一步夯实首尔作为亚洲文化枢纽的地位,也能让这座城市成为全球都市间文化互联与共生的典范。
2025-05-20 14:59:42 -
韩国运动品牌双雄一季度业绩分化 市场棋局胜负未定
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两大运动休闲主力品牌——XEXYMIX与andar业绩分化明显。XEXYMIX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双双下滑,陷入阶段性低谷;而andar则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逾30%,刷新第一季度历史纪录。 根据最新财报,XEXYMIX今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额50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营业利润则大幅缩水77%,仅录得8亿韩元。考虑到去年同期创下历史最佳季度业绩,且今年一季度遭遇严寒和频繁降雪等不利天气影响,整体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XEXYMIX方面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宏观经济持续疲软,以及“戒严”、“弹劾”等政治议题对社会氛围的影响。由于一季度本为传统淡季,叠加多重不利因素,导致1至2月销售大幅下滑。然而,自3月10日启动“十周年庆典”活动后,销售逐渐回暖,4月业绩实现同比反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ndar今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额467亿韩元,同比增长超过30%。去年同期,andar与XEXYMIX的销售差距接近200亿韩元,而今年一季度已缩小至41亿韩元。鉴于andar通常在第二、三季度迎来销售高峰,业内普遍看好其全年表现,有望实现对XEXYMIX的反超。证券业界预计,andar自第二季度起,季度销售额有望突破700亿韩元。 在整体时尚行业增长放缓的背景下,andar依然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跑步、高尔夫、商务运动休闲、内衣等核心品类持续推出新品。与此同时,年初推出的高端儿童系列“andar Kids”进一步丰富了品牌产品线,推动规模持续扩大。 在海外扩张方面,andar此前主要集中于日本市场,并在新加坡拥有两家独立门店。今年,andar首次进军澳大利亚市场,在悉尼开设首家线下门店,同时计划进军美国市场,先通过线上渠道布局,逐步扩大在高收入国家的影响力。 反观XEXYMIX,目前首要任务仍聚焦于提振本土市场。公司表示,“十周年庆典”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为整体业绩带来阶段性支撑。同时,日本、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等主要出口市场表现强劲,销售额几乎实现翻倍,成为弥补国内需求疲软的重要支柱。 中国被视为今年XEXYMIX的核心战略市场。继去年新增8家门店后,今年第一季度又开设4家,目前在华门店总数已达12家。公司计划上半年再增设8家门店,将门店总数扩大至20家;下半年则重点进军中国三四线城市,计划新增30家门店,力争全年实现50家门店的布局目标。 业内人士指出,andar依托大型线下门店稳固国内市场,而XEXYMIX则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步伐。预计下半年,两大品牌将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展开大规模扩张,海外市场表现将成为决定其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
2025-05-20 11:22:39 -
BBQ签约中国八大核心城市 加速推进千家门店布局
继在美国市场取得显著成果后,韩国炸鸡连锁品牌BBQ正式进军中国这一年产值高达100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9万亿元)的超大型餐饮市场,加快海外业务扩张步伐。Genesis BBQ集团20日表示,已于本月16日在首尔松坡区总部与中国八大核心地区的合作伙伴签署特许经营合同,正式启动在华业务。 作为全球最大内需市场之一,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根据2024年最新数据,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约达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10%。此次签约的八大战略区域均为中国主要城市,2023年当地职工月均收入在1.5万至1.9万元人民币之间,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潜力。 具体签约区域包括首都北京(约2200万人口)、西南重镇成都(约2150万人口)、沿海城市青岛(约1100万人口)等人口密集地区。疫情结束后,中国外卖市场迅速增长,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性及品牌信赖度的重视日益提升。BBQ凭借在美国及其他海外市场积累的品牌实力,有望在中国市场赢得良好反响。 BBQ方面表示,将借此次签约契机,在中国主要城市积极推进加盟体系建设,并同步启动本地化战略。北京、青岛、济南、深圳、厦门、武汉、西安、成都等八地被选为首批战略布局区域,这些地区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旅游中心,同时具备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 BBQ计划向具备当地连锁餐饮经营经验及广泛流通网络的企业授予城市独家运营权,并提供总部统一的运营培训体系,协助合作方开展本地加盟商的招募工作。此次签约合作企业多为在地深耕多年的餐饮连锁经营者,对BBQ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扩展前景寄予厚望。 为更好契合中国市场需求,BBQ计划开发更符合本地消费者口味的辣味酱料及特色菜单,并同步引入与韩国总部一致的操作手册、培训体系和物流网络,确保品牌品质标准化。 未来,BBQ将以成都为起点,自今年下半年起陆续开设直营门店,力争在短期内实现中国市场1000家门店的布局。BBQ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签约为构建稳定且可持续的在华加盟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将依托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不断强化K-Food品牌影响力,迈向全球领先连锁企业行列。
2025-05-20 10:31:20 -
韩国股权切离交易创新高 私募基金迎来布局窗口期
在企业并购(M&A)环境日趋保守的背景下,“股权切离(Carve-out)”型交易持续升温,韩国私募股权基金(PE)正加速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力量。 据韩国金融投资业界19日消息,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随着大企业加速推进业务重组,股权切离交易不断增加。在并购市场流动性受限的情况下,PE的市场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 所谓“股权切离”,是指母公司将部分事业部门剥离为独立法人后,出售其部分或全部股权的一种方式。该模式既可为母公司带来流动性,又不必完全放弃对相关业务的控制,正逐渐成为大企业优化业务结构的重要手段。 报告指出,股权切离交易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大企业在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强化财务体质并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数据显示,韩国国内股权切离交易数量已从2022年的8起、2023年的10起增至2024年的17起,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年初,Hahn & Company先后完成对SK Enpulse旗下半导体晶圆抛光垫(CMP Pad)事业部及SK集团特种气体子公司SK Specialty的收购,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目前,SK集团旗下晶圆制造商SK Siltron,以及LG化学的美容事业部,也被视为潜在的股权切离交易标的。业内普遍认为,PE基金有望成为这些资产的主要竞购方。 资本市场研究院分析指出,当前韩国PE机构仍持有大量未动用承诺资金(Dry Powder),为提升资金运用效率,不少基金正加码布局股权切离领域。数据显示,专注该领域的PE募资规模已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6亿元),呈现出“巨型化”趋势。 尽管股权切离交易在执行层面复杂度较高,涉及将事业部从母公司体系中彻底剥离并实现独立运营,但若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取被低估资产,并通过成本结构优化、业务重整等手段实现价值提升,仍有望带来可观回报。在这一逻辑下,出售非核心业务的大企业与积极寻求价值挖掘机会的PE基金之间,正在形成高度互补的供需格局。 报告还指出,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市场的股权切离并购活动也在加速推进,相关私募基金正在形成“收购—整顿—转售”的完整生态,逐步确立其在企业战略重组中的关键角色。
2025-05-19 17:23:24 -
闫桉出任AGE20'S中国代言人 携手发力年轻消费市场
韩国日化企业爱敬集团旗下美妆品牌AGE20'S于19日宣布,正式签约演员、前男子组合PENTAGON成员闫桉,担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专属代言人,以进一步强化本地化战略并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AGE20'S表示,闫桉兼具多样的艺术表现力与清新精致的外貌,在中韩两国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尤其在中国年轻人群中展现出显著影响力。这与品牌一直倡导的“兼具感性与感官满足的美妆哲学”高度契合。品牌方面表示,此次代言人合作,不仅看重他在视觉形象上的契合度,也看重其在演艺事业中的上升势头及与粉丝之间的紧密连接。 近年来,闫桉逐步将事业重心转向中国市场,影视作品接连不断。近期他参演了由中国知名导演郭敬明执导的大型古装剧《大梦归离》,凭借稳定的荧屏曝光与作品积累,在中国娱乐圈中稳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夯实了其作为新一代明星艺人的市场地位。 AGE20'S表示,借助闫桉所具备的跨国知名度和粉丝号召力,品牌将在“618年中大促”等关键营销节点,展开包括短视频推广、社交平台互动、明星直播带货等在内的一系列数字化传播活动,持续向中国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与产品价值。 AGE20'S相关负责人表示:“闫桉独特的气质和他与粉丝之间的真诚互动,为品牌带来了全新活力,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在中国年轻消费者中扩大影响力。我们期待借助这次合作,进一步拉近与中国市场的距离,助力品牌在整个亚洲市场的持续发展。”
2025-05-19 11:21:40 -
韩国年轻人对非婚生育认同度上升 女性态度转变更为显著
随着20至30多岁群体对“非婚生育”的社会接受度持续提升,女性的认同度增长幅度正逐步超过男性,相关观念的性别差异也呈现出缩小趋势。 韩国女性政策研究院19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受总统直属的低生育高龄社会委员会委托开展的调查发现,20至30多岁人群对非婚生育的同意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女性的态度转变尤为显著。 具体来看,20多岁男性对非婚生育的同意率由2008年的32.4%上升至2023年的43.1%,而同年龄段女性则从28.4%上升至42.4%。在此期间,女性的上升幅度为1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男性的10.7个百分点。 在30多岁群体中,男性的同意率从28.7%升至43.3%,女性从23.9%升至40.7%。女性提升幅度为16.8个百分点,同样高于男性的14.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至30多岁男女对“未婚同居”的接受度也明显增强。20多岁男性的同意率从2008年的67.2%上升至81.1%,女性则从55.6%跃升至81%,女性的增长幅度(25.4个百分点)大幅超过男性(13.9个百分点)。30多岁人群也呈现出类似趋势。 对此,研究人员指出,尽管男性在非婚生育与未婚同居议题上的整体同意率仍高于女性,20多岁群体也高于30多岁,但各项差距正逐步缩小。 据韩国保健福祉部数据,韩国2022年的非婚生育率为3.9%,远低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当年平均水平的41%。但2023年已小幅上升至4.7%。随着社会观念持续转变,政府也正将非婚生育视作应对低生育率的一种可能方案,推进相关政策研究。 保健福祉部第一次官李基日表示,女性对非婚生育的接受度上升,反映出她们希望摆脱传统婚姻与家庭结构带来的压力。在总和生育率降至0.75的背景下,国家有必要通过继承、税制优惠等多方面支持非婚生育,以回应结构性低生育危机。
2025-05-19 11:04:47 -
科丝美诗亮相中国美容博览会 深化在华美妆ODM布局
韩国化妆品设计代工(ODM)龙头企业科丝美诗(COSMAX)在第29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上凭借旗下“防晒网格气垫”产品引发广泛关注,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公司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布局。 5月12日至14日,科丝美诗中国法人参加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本届美容博览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妆盛会,今年博览会吸引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40多万名观众,3200多家企业及上万个品牌参展。 展会期间,科丝美诗紧贴中国市场需求,重点展示了领先的防晒技术及迎合直播兴起、强化视觉效果的创新产品,同时结合美容仪器技术推出了前后护理配方等多项研发成果。 此外,公司还特别推出了美白功能性原料“White Plussome”,以及近年来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PDRN和胶原蛋白相关专利成分。其独家护肤技术能够高效且安全地将有效成分传递至肌肤深层,获得现场广泛关注。 其中,“防晒网格气垫”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随着中国消费者防晒意识不断提升,对轻薄服帖且具备出色遮瑕力产品的需求快速上升,该产品精准契合这一趋势,现场反响热烈。 科丝美诗还展示了美国、印尼、泰国等海外法人的明星产品,充分体现了其覆盖十余国的国际网络优势。与此同时,“色彩变换专区”展出了200余款粉底和300余款唇色,彰显其面向全球市场的多元调色实力。 展望未来,科丝美诗将依托本地化定制配方和自主研发技术,持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并积极支持中国客户企业的海外拓展。科丝美诗中国法人总经理李相仁表示:“凭借二十余年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与领先的研发实力,科丝美诗已成长为中国极具竞争力的化妆品ODM企业。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夯实与各大法人的合作基础,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5-05-16 15:59:37 -
韩国大企业一季度业绩整体回暖 半导体行业领涨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在已提交季度报告的韩国500大企业中,有342家纳入统计。上述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利润60.9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57亿元),同比增长17.1%;销售额为814.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 从各大企业表现来看,半导体双雄SK海力士与三星电子盈利表现尤为亮眼。SK海力士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7.44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5万亿韩元,位居所有企业之首;三星电子紧随其后,录得6.69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此外,韩国电力公社(3.75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63万亿韩元)、起亚(3.01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28万亿韩元)、LG电子(1.26万亿韩元)、韩华(1.07万亿韩元)、韩国天然气公社(0.83万亿韩元)以及三星火灾(0.79万亿韩元)等企业也跻身营业利润前列。 在出现亏损的企业中,三星SDI一季度录得4341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规模最大。L&F(1403亿韩元)、乐天化学(1266亿韩元)、SK能源(1261亿韩元)等也出现较大亏损。 从营业利润的同比增幅来看,SK海力士最大,其次为韩国电力公社(2.45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56万亿韩元)、韩华(8368亿韩元)和韩华航空航天(5233亿韩元)等。 相较之下,三星SDI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015亿韩元,降幅位居首位;SK能源(-4998亿韩元)、S-OIL(-4756亿韩元)及SK(-4302亿韩元)紧随其后。在营业利润下滑的前十家企业中,有五家来自石油化工行业,显示该领域在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面临需求疲软和炼油利润收缩的双重压力。
2025-05-16 15:21:44 -
韩元升值叠加油价走低 韩国进口物价连降三月
受国际油价回落和韩元升值等因素影响,韩国4月以韩元计价的进口物价持续走低,已连续三个月录得下滑。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报告显示,今年4月韩国进口物价指数为140.32(2020年=100),较3月(143.04)下跌1.9%。继2月下降1%、3月下降0.4%之后,已连续第三个月呈现下行趋势。 从品类来看,矿产品(-4.6%)、煤炭及石油制品(-4.2%)、一次金属制品(-2.4%)等主要类别降幅明显。其中,原油(-7.4%)、重油(-6.7%)、精炼铝产品(-6.4%)、二次电池(-8.2%)等品目成为拉动整体物价下跌的主要因素。 央行物价统计组负责人李文熙(音)表示:“受国际油价走低影响,以原油等矿产品为主的进口物价持续走弱。”数据显示,迪拜原油月均价格从3月的每桶72.49美元下降至4月的67.74美元,跌幅达6.6%。 同期出口物价也出现下滑。4月出口物价指数为133.43,环比下降1.2%,继3月小幅上涨0.4%后时隔一个月再度转为下跌。 汇率方面,4月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444.31韩元,较3月的1456.95韩元升值0.9%。韩元升值叠加国际原材料价格走低,共同压制了出口物价,煤炭及石油制品(-3.6%)、化学制品(-2.3%)、运输设备(-2%)等主要品类跌幅显著。 具体品目中,苯价大幅下跌12.5%,柴油和汽油价格均下降3.6%,但半导体相关产品表现坚挺,闪存价格上涨10.7%,DRAM也小幅上扬0.4%。 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93.78,同比上升1.2%,主要因同期进口物价降幅(-5.3%)大于出口物价降幅(-4.2%)。该指数反映了单位出口商品可兑换进口商品数量的相对变化。 此外,受出口数量指数同比增长7.7%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1.2%双重推动,4月所得贸易条件指数达115.16,同比大幅提升9%。
2025-05-16 14:23:23
-
调查:近六成韩国中年人担忧"孤独死" 居家照护需求达八成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韩国40岁以上成年人中,约四成表示在年老或患病时,将依赖护理员提供照护服务。与此同时,认为届时将由配偶照料的比例也达三至四成,而表示将依赖子女的受访者则寥寥无几。 上述结果来自韩国调研机构Hankook Research于4月25日至30日面向全国1000名40岁以上男女实施,并于本月21日发布的《社区照护认知与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由护理员照顾”的受访者占比最高,为39%,其次为“由配偶照顾”(35%)和“由自己照顾”(21%),而表示“由子女照顾”的比例仅为4%。 在“配偶是否会承担照护责任”的看法上,男女之间呈现出明显差异。49%的男性认为“若我生病,妻子会照顾我”,而持相同观点的女性仅为22%,显示女性对配偶承担照护责任的信任度远低于男性,差距超过一倍。 另一方面,对于“孤独死”的担忧也不容忽视。整体来看,有58%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存在孤独死的可能性,其中已婚者占52%,未婚者则高达87%;另有10%表示该风险“非常高”。与此同时,40%的受访者坦言,若遇紧急情况,除家人外“无他人可求助”。 在照护场所的偏好方面,倾向居家照护的受访者比例接近八成。其中,47%希望在“目前居住的家”接受照护,32%选择“居住地附近、适合照护的住宅”。相比之下,选择入住养老福利住宅或护理机构的仅为7%。 在临终地点的偏好方面,选择“家中”的受访者最多,占比达48%,其后依次为综合医院(31%)和护理医院(12%)。不过,在实际预期的临终地点中,综合医院位居首位(29%),护理医院则以25%紧随其后。 对于护理设施的看法,58%的受访者持积极态度。多数人期待在设施内“结交朋友”(74%),但也有53%担忧“虐待等负面事件的发生”。 对于现行照护服务的评价,64%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的照护仍显不足”,仅有36%认为“本地区照护服务提供得较好”。在多项可复选的服务需求中,“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被选为“最需要支持”的项目(61%),而“上门照护”则被视为“最优先配备”的服务(71%)。 在老年照护政策方面,42%的受访者将“减轻个人经济负担”视为首要课题。高达85%的受访者认为“国家应承担老年照护的主要责任”,而在政策核心价值中,“公共性”获得最多认可(51%)。同样有85%的受访者支持通过增加税收来强化照护体系。 此外,41%的受访者表示在居住地使用医院时曾遇到不便。在改善老年照护相关居住环境方面,36%的受访者认为“医院”是最需加强的设施。
2025-05-21 14:56:38 -
【亚洲人之声】首尔文化节启幕在即 多元文化让城市更有韧性
随着“2025年首尔世界城市文化节”即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光化门广场、清溪广场以及清溪川路一带拉开帷幕,首尔再次以一场面向全球的文化庆典,展现其作为国际都市的包容力与前瞻性。本届文化节以“以文化同行的世界与首尔”为主题,在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之间穿梭交融,彰显了城市治理理念从功能导向向文化共生的跃迁。 在全球城市激烈角逐软实力的当下,首尔之所以持续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关键在于其始终将文化作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并持续投入资源深耕这一领域。今年的文化节涵盖世界传统服饰巡游、国际表演、大使馆文化展、全球摄影展等多元内容,不仅拓展了市民的文化视野,也为跨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鲜活而具体的平台。 本次文化节的开幕式将于24日中午在光化门广场举行,届时,来自各国驻韩大使馆的代表、外国友人及友好城市的艺术团体将与市民一同参与巡游。特设舞台上,12座国际友城的演出团体将依次登场,带来各具特色的传统表演,同时现场还将对多元文化交流有功人士进行表彰。 与此同时,清溪川一带将化身“全球风味美食区”,来自地中海、东南亚等地的特色餐车将并列设立,共同构成一道流动的世界餐桌。市民与游客可在闲步之间穿越味觉的边界,感受“首尔即世界”的城市精神。将多元文化带入日常生活的肌理中,正是首尔魅力所在,也为其作为国际都市注入了更为鲜活的人文气息。 笔者认为,类似这样的大型文化节不仅是一场节庆的热闹聚集,更是首尔深化“全球文化都市”战略的重要一步。从跨国文化交流平台的搭建,到市民共创共享机制的强化,再到城市软实力的国际传播,首尔正不断拓展文化节的广度与深度,在全球网络型城市的竞争中稳步前行。 尤其在当下这个文化多元性与身份认同不断交织、甚至碰撞的时代,像首尔这样倡导“共在”与“共感”的城市治理思维,更显得弥足珍贵。笔者期待,本届文化节不仅能进一步夯实首尔作为亚洲文化枢纽的地位,也能让这座城市成为全球都市间文化互联与共生的典范。
2025-05-20 14:59:42 -
韩国运动品牌双雄一季度业绩分化 市场棋局胜负未定
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两大运动休闲主力品牌——XEXYMIX与andar业绩分化明显。XEXYMIX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双双下滑,陷入阶段性低谷;而andar则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逾30%,刷新第一季度历史纪录。 根据最新财报,XEXYMIX今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额50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6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营业利润则大幅缩水77%,仅录得8亿韩元。考虑到去年同期创下历史最佳季度业绩,且今年一季度遭遇严寒和频繁降雪等不利天气影响,整体表现低于市场预期。 XEXYMIX方面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宏观经济持续疲软,以及“戒严”、“弹劾”等政治议题对社会氛围的影响。由于一季度本为传统淡季,叠加多重不利因素,导致1至2月销售大幅下滑。然而,自3月10日启动“十周年庆典”活动后,销售逐渐回暖,4月业绩实现同比反弹。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ndar今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额467亿韩元,同比增长超过30%。去年同期,andar与XEXYMIX的销售差距接近200亿韩元,而今年一季度已缩小至41亿韩元。鉴于andar通常在第二、三季度迎来销售高峰,业内普遍看好其全年表现,有望实现对XEXYMIX的反超。证券业界预计,andar自第二季度起,季度销售额有望突破700亿韩元。 在整体时尚行业增长放缓的背景下,andar依然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跑步、高尔夫、商务运动休闲、内衣等核心品类持续推出新品。与此同时,年初推出的高端儿童系列“andar Kids”进一步丰富了品牌产品线,推动规模持续扩大。 在海外扩张方面,andar此前主要集中于日本市场,并在新加坡拥有两家独立门店。今年,andar首次进军澳大利亚市场,在悉尼开设首家线下门店,同时计划进军美国市场,先通过线上渠道布局,逐步扩大在高收入国家的影响力。 反观XEXYMIX,目前首要任务仍聚焦于提振本土市场。公司表示,“十周年庆典”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为整体业绩带来阶段性支撑。同时,日本、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等主要出口市场表现强劲,销售额几乎实现翻倍,成为弥补国内需求疲软的重要支柱。 中国被视为今年XEXYMIX的核心战略市场。继去年新增8家门店后,今年第一季度又开设4家,目前在华门店总数已达12家。公司计划上半年再增设8家门店,将门店总数扩大至20家;下半年则重点进军中国三四线城市,计划新增30家门店,力争全年实现50家门店的布局目标。 业内人士指出,andar依托大型线下门店稳固国内市场,而XEXYMIX则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步伐。预计下半年,两大品牌将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展开大规模扩张,海外市场表现将成为决定其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
2025-05-20 11:22:39 -
BBQ签约中国八大核心城市 加速推进千家门店布局
继在美国市场取得显著成果后,韩国炸鸡连锁品牌BBQ正式进军中国这一年产值高达100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9万亿元)的超大型餐饮市场,加快海外业务扩张步伐。Genesis BBQ集团20日表示,已于本月16日在首尔松坡区总部与中国八大核心地区的合作伙伴签署特许经营合同,正式启动在华业务。 作为全球最大内需市场之一,中国拥有超过14亿人口。根据2024年最新数据,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约达5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10%。此次签约的八大战略区域均为中国主要城市,2023年当地职工月均收入在1.5万至1.9万元人民币之间,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潜力。 具体签约区域包括首都北京(约2200万人口)、西南重镇成都(约2150万人口)、沿海城市青岛(约1100万人口)等人口密集地区。疫情结束后,中国外卖市场迅速增长,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性及品牌信赖度的重视日益提升。BBQ凭借在美国及其他海外市场积累的品牌实力,有望在中国市场赢得良好反响。 BBQ方面表示,将借此次签约契机,在中国主要城市积极推进加盟体系建设,并同步启动本地化战略。北京、青岛、济南、深圳、厦门、武汉、西安、成都等八地被选为首批战略布局区域,这些地区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旅游中心,同时具备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 BBQ计划向具备当地连锁餐饮经营经验及广泛流通网络的企业授予城市独家运营权,并提供总部统一的运营培训体系,协助合作方开展本地加盟商的招募工作。此次签约合作企业多为在地深耕多年的餐饮连锁经营者,对BBQ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扩展前景寄予厚望。 为更好契合中国市场需求,BBQ计划开发更符合本地消费者口味的辣味酱料及特色菜单,并同步引入与韩国总部一致的操作手册、培训体系和物流网络,确保品牌品质标准化。 未来,BBQ将以成都为起点,自今年下半年起陆续开设直营门店,力争在短期内实现中国市场1000家门店的布局。BBQ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签约为构建稳定且可持续的在华加盟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将依托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不断强化K-Food品牌影响力,迈向全球领先连锁企业行列。
2025-05-20 10:31:20 -
韩国股权切离交易创新高 私募基金迎来布局窗口期
在企业并购(M&A)环境日趋保守的背景下,“股权切离(Carve-out)”型交易持续升温,韩国私募股权基金(PE)正加速成为这一领域的关键力量。 据韩国金融投资业界19日消息,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随着大企业加速推进业务重组,股权切离交易不断增加。在并购市场流动性受限的情况下,PE的市场作用有望进一步增强。 所谓“股权切离”,是指母公司将部分事业部门剥离为独立法人后,出售其部分或全部股权的一种方式。该模式既可为母公司带来流动性,又不必完全放弃对相关业务的控制,正逐渐成为大企业优化业务结构的重要手段。 报告指出,股权切离交易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大企业在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以强化财务体质并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数据显示,韩国国内股权切离交易数量已从2022年的8起、2023年的10起增至2024年的17起,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年初,Hahn & Company先后完成对SK Enpulse旗下半导体晶圆抛光垫(CMP Pad)事业部及SK集团特种气体子公司SK Specialty的收购,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目前,SK集团旗下晶圆制造商SK Siltron,以及LG化学的美容事业部,也被视为潜在的股权切离交易标的。业内普遍认为,PE基金有望成为这些资产的主要竞购方。 资本市场研究院分析指出,当前韩国PE机构仍持有大量未动用承诺资金(Dry Powder),为提升资金运用效率,不少基金正加码布局股权切离领域。数据显示,专注该领域的PE募资规模已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6亿元),呈现出“巨型化”趋势。 尽管股权切离交易在执行层面复杂度较高,涉及将事业部从母公司体系中彻底剥离并实现独立运营,但若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取被低估资产,并通过成本结构优化、业务重整等手段实现价值提升,仍有望带来可观回报。在这一逻辑下,出售非核心业务的大企业与积极寻求价值挖掘机会的PE基金之间,正在形成高度互补的供需格局。 报告还指出,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市场的股权切离并购活动也在加速推进,相关私募基金正在形成“收购—整顿—转售”的完整生态,逐步确立其在企业战略重组中的关键角色。
2025-05-19 17:23:24 -
闫桉出任AGE20'S中国代言人 携手发力年轻消费市场
韩国日化企业爱敬集团旗下美妆品牌AGE20'S于19日宣布,正式签约演员、前男子组合PENTAGON成员闫桉,担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专属代言人,以进一步强化本地化战略并拓展年轻消费群体。 AGE20'S表示,闫桉兼具多样的艺术表现力与清新精致的外貌,在中韩两国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尤其在中国年轻人群中展现出显著影响力。这与品牌一直倡导的“兼具感性与感官满足的美妆哲学”高度契合。品牌方面表示,此次代言人合作,不仅看重他在视觉形象上的契合度,也看重其在演艺事业中的上升势头及与粉丝之间的紧密连接。 近年来,闫桉逐步将事业重心转向中国市场,影视作品接连不断。近期他参演了由中国知名导演郭敬明执导的大型古装剧《大梦归离》,凭借稳定的荧屏曝光与作品积累,在中国娱乐圈中稳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夯实了其作为新一代明星艺人的市场地位。 AGE20'S表示,借助闫桉所具备的跨国知名度和粉丝号召力,品牌将在“618年中大促”等关键营销节点,展开包括短视频推广、社交平台互动、明星直播带货等在内的一系列数字化传播活动,持续向中国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与产品价值。 AGE20'S相关负责人表示:“闫桉独特的气质和他与粉丝之间的真诚互动,为品牌带来了全新活力,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在中国年轻消费者中扩大影响力。我们期待借助这次合作,进一步拉近与中国市场的距离,助力品牌在整个亚洲市场的持续发展。”
2025-05-19 11:21:40 -
韩国年轻人对非婚生育认同度上升 女性态度转变更为显著
随着20至30多岁群体对“非婚生育”的社会接受度持续提升,女性的认同度增长幅度正逐步超过男性,相关观念的性别差异也呈现出缩小趋势。 韩国女性政策研究院19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受总统直属的低生育高龄社会委员会委托开展的调查发现,20至30多岁人群对非婚生育的同意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女性的态度转变尤为显著。 具体来看,20多岁男性对非婚生育的同意率由2008年的32.4%上升至2023年的43.1%,而同年龄段女性则从28.4%上升至42.4%。在此期间,女性的上升幅度为1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男性的10.7个百分点。 在30多岁群体中,男性的同意率从28.7%升至43.3%,女性从23.9%升至40.7%。女性提升幅度为16.8个百分点,同样高于男性的14.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至30多岁男女对“未婚同居”的接受度也明显增强。20多岁男性的同意率从2008年的67.2%上升至81.1%,女性则从55.6%跃升至81%,女性的增长幅度(25.4个百分点)大幅超过男性(13.9个百分点)。30多岁人群也呈现出类似趋势。 对此,研究人员指出,尽管男性在非婚生育与未婚同居议题上的整体同意率仍高于女性,20多岁群体也高于30多岁,但各项差距正逐步缩小。 据韩国保健福祉部数据,韩国2022年的非婚生育率为3.9%,远低于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当年平均水平的41%。但2023年已小幅上升至4.7%。随着社会观念持续转变,政府也正将非婚生育视作应对低生育率的一种可能方案,推进相关政策研究。 保健福祉部第一次官李基日表示,女性对非婚生育的接受度上升,反映出她们希望摆脱传统婚姻与家庭结构带来的压力。在总和生育率降至0.75的背景下,国家有必要通过继承、税制优惠等多方面支持非婚生育,以回应结构性低生育危机。
2025-05-19 11:04:47 -
科丝美诗亮相中国美容博览会 深化在华美妆ODM布局
韩国化妆品设计代工(ODM)龙头企业科丝美诗(COSMAX)在第29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上凭借旗下“防晒网格气垫”产品引发广泛关注,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公司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布局。 5月12日至14日,科丝美诗中国法人参加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本届美容博览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美妆盛会,今年博览会吸引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40多万名观众,3200多家企业及上万个品牌参展。 展会期间,科丝美诗紧贴中国市场需求,重点展示了领先的防晒技术及迎合直播兴起、强化视觉效果的创新产品,同时结合美容仪器技术推出了前后护理配方等多项研发成果。 此外,公司还特别推出了美白功能性原料“White Plussome”,以及近年来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PDRN和胶原蛋白相关专利成分。其独家护肤技术能够高效且安全地将有效成分传递至肌肤深层,获得现场广泛关注。 其中,“防晒网格气垫”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随着中国消费者防晒意识不断提升,对轻薄服帖且具备出色遮瑕力产品的需求快速上升,该产品精准契合这一趋势,现场反响热烈。 科丝美诗还展示了美国、印尼、泰国等海外法人的明星产品,充分体现了其覆盖十余国的国际网络优势。与此同时,“色彩变换专区”展出了200余款粉底和300余款唇色,彰显其面向全球市场的多元调色实力。 展望未来,科丝美诗将依托本地化定制配方和自主研发技术,持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并积极支持中国客户企业的海外拓展。科丝美诗中国法人总经理李相仁表示:“凭借二十余年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与领先的研发实力,科丝美诗已成长为中国极具竞争力的化妆品ODM企业。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夯实与各大法人的合作基础,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5-05-16 15:59:37 -
韩国大企业一季度业绩整体回暖 半导体行业领涨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于1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在已提交季度报告的韩国500大企业中,有342家纳入统计。上述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利润60.9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157亿元),同比增长17.1%;销售额为814.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8%。 从各大企业表现来看,半导体双雄SK海力士与三星电子盈利表现尤为亮眼。SK海力士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7.44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5万亿韩元,位居所有企业之首;三星电子紧随其后,录得6.69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此外,韩国电力公社(3.75万亿韩元)、现代汽车(3.63万亿韩元)、起亚(3.01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28万亿韩元)、LG电子(1.26万亿韩元)、韩华(1.07万亿韩元)、韩国天然气公社(0.83万亿韩元)以及三星火灾(0.79万亿韩元)等企业也跻身营业利润前列。 在出现亏损的企业中,三星SDI一季度录得4341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规模最大。L&F(1403亿韩元)、乐天化学(1266亿韩元)、SK能源(1261亿韩元)等也出现较大亏损。 从营业利润的同比增幅来看,SK海力士最大,其次为韩国电力公社(2.45万亿韩元)、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1.56万亿韩元)、韩华(8368亿韩元)和韩华航空航天(5233亿韩元)等。 相较之下,三星SDI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015亿韩元,降幅位居首位;SK能源(-4998亿韩元)、S-OIL(-4756亿韩元)及SK(-4302亿韩元)紧随其后。在营业利润下滑的前十家企业中,有五家来自石油化工行业,显示该领域在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面临需求疲软和炼油利润收缩的双重压力。
2025-05-16 15:21:44 -
韩元升值叠加油价走低 韩国进口物价连降三月
受国际油价回落和韩元升值等因素影响,韩国4月以韩元计价的进口物价持续走低,已连续三个月录得下滑。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报告显示,今年4月韩国进口物价指数为140.32(2020年=100),较3月(143.04)下跌1.9%。继2月下降1%、3月下降0.4%之后,已连续第三个月呈现下行趋势。 从品类来看,矿产品(-4.6%)、煤炭及石油制品(-4.2%)、一次金属制品(-2.4%)等主要类别降幅明显。其中,原油(-7.4%)、重油(-6.7%)、精炼铝产品(-6.4%)、二次电池(-8.2%)等品目成为拉动整体物价下跌的主要因素。 央行物价统计组负责人李文熙(音)表示:“受国际油价走低影响,以原油等矿产品为主的进口物价持续走弱。”数据显示,迪拜原油月均价格从3月的每桶72.49美元下降至4月的67.74美元,跌幅达6.6%。 同期出口物价也出现下滑。4月出口物价指数为133.43,环比下降1.2%,继3月小幅上涨0.4%后时隔一个月再度转为下跌。 汇率方面,4月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444.31韩元,较3月的1456.95韩元升值0.9%。韩元升值叠加国际原材料价格走低,共同压制了出口物价,煤炭及石油制品(-3.6%)、化学制品(-2.3%)、运输设备(-2%)等主要品类跌幅显著。 具体品目中,苯价大幅下跌12.5%,柴油和汽油价格均下降3.6%,但半导体相关产品表现坚挺,闪存价格上涨10.7%,DRAM也小幅上扬0.4%。 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93.78,同比上升1.2%,主要因同期进口物价降幅(-5.3%)大于出口物价降幅(-4.2%)。该指数反映了单位出口商品可兑换进口商品数量的相对变化。 此外,受出口数量指数同比增长7.7%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1.2%双重推动,4月所得贸易条件指数达115.16,同比大幅提升9%。
2025-05-16 14: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