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劳动’新闻 33个
-
台积电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韩国深陷半导体发展瓶颈
在台积电主导的半导体产业繁荣之下,中国台湾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突破4%。人工智能(AI)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大幅改善台积电的业绩,同时拉动台湾整体经济增长。相比之下,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停留在2%出头。在全球半导体热潮中,韩国成为“无风地带”,加上半导体支援特别法案因政治僵局而受阻,政府支援预计明年上半年才能落实。 据相关行业17日消息,作为台湾智库的台湾综合研究院近日上调台湾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期至4.21%。这一数字远高于此前3.57%的预期,AI半导体市场的火爆与台湾市值第一企业台积电的出色业绩成为主导因素。 台湾综合研究院分析称,以台积电为首的半导体企业业绩增长,对台湾的民间消费与投资带来积极影响。民间消费增长率预计达到2.69%,民间投资增长率则预计达到4.5%,显示出半导体产业为台湾整体经济注入的活力。 专家担忧称,中国台湾与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GDP增长三大因素——资本投入度、劳动投入度与劳动生产率中,韩国缺乏显著的增长动力。出生率低迷、人口老龄化及医疗专业偏好导致劳动投入度不断下降,韩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在劳动生产率上实现突破。 韩国淑明女子大学经济学教授康仁洙表示,明年企业投资意愿低迷,加上劳动人口急剧减少,如果生产与技术层面无法取得成果,与台湾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韩国国内呼吁加快通过半导体特别法案,该法案包括把大企业15%的税额抵扣上调5个百分点,并延长优惠政策期限至五年。实际上法案未能通过,导致税收优惠与期限延长也尚未实现。此外,允许半导体企业另外适用“每周52小时以上工作制”的法案也未经处理。 中国台湾在劳动制度上更加灵活,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同时,在劳资协商的情况下允许每日工作时间从8小时延长至12小时。另外,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缺乏直接的政府补贴支持与韩国情况类似,但两者在产业表现上却存在差距。一位韩国政府高层指出,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补贴规模,而是技术实力的差异。 有分析认为,韩国需要长期强化完整的“代工-设计-封装”半导体生态体系。嘉泉大学半导体学院名誉教授金容石表示,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参与美国的贸易谈判,确保企业获得补贴;其次国会需要尽快通过半导体特别法案;最后韩国大企业必须全力投入HBM4产品竞争,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增加为大企业提供手机端AI产品的供应,共同构建大中小企业共赢的生态系统。 为三星系统半导体奠基的林亨圭前三星电子社长指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强化内部技术实力,这是摆脱中国追赶的唯一方法。即将担任半导体工程学会会长的光云大学半导体系统工程学教授申贤哲则强调,晶圆代工比起制造业更接近服务业,这一领域难以在短期内迎头赶上。韩国应该在存储器领域实现财务业绩、市场份额与组织信心的显著提升,减少市场不安因素。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7 19:33:20 -
从暴力冲突到大型蹦迪现场 韩国示威文化变迁史
本月3日深夜,韩国总统尹锡悦毫无征兆地宣布实行“紧急戒严”,声称将铲除“无耻的亲朝鲜叛国势力”,但随后遭国会否决后解除。这场荒诞的戒严虽然只持续了155分钟,但却令已经45年没有经历过戒严的韩国民众陷入巨大的恐慌,继而转化成对总统这一很难用常识来解释的行为的愤慨。一夜之间,数以十万计的市民自发走上街头,用集会示威的方式表达不满,呼吁总统立即下台。 韩国经历了朴正熙与全斗焕长达27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实现民主化的历程可谓是一部血泪史,在此过程中民众团结力量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绝对不容小觑,每逢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市民们走上街头集会示威,多次力挽狂澜。 “示威”是一个听上去有点恐怖的词语,它可能意味着冲突、流血、甚至牺牲,韩国也曾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经历过暴力示威的时期,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有过对那段历史的描写。催泪弹、火焰瓶、辣椒水枪、扔石头……警方与市民激烈对峙,暴力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韩国民主化的不断成熟,示威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2008年,韩国民众为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纷纷手持蜡烛走上街头举行集会,烛光集会开始登场。示威不再充斥着冲突和暴力,而是用非暴力和平的方式表达诉求和态度。 韩国的烛光集会有自发性、非暴力、持续性规模大的特点。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因“闺蜜干政”事件震惊韩国。从当年10月29日直至2017年3月,市民走上街头先后举行18次烛光集会。2016年12月3日举行的第6次烛光集会参加人数达到232万人,创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会纪录。但在百万人示威中,未发生一起事故或冲突,秩序井然有条不紊,集会结束后市民自发整理现场,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令外媒感叹不已。 2016年11月,韩国民众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呼吁朴槿惠下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这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革命深刻地影响了韩国政治格局及社会生态,展现了韩国民主及示威文化的成熟面貌。 而在这次反对尹锡悦的示威集会中,韩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关于示威的全新打开方式。MZ世代成了示威的主力军,蜡烛也升级成了本是用来追星的偶像应援棒,上面贴有“尹锡悦下台”等贴纸。在位于汝矣岛的国会大道上,愤怒的集会人群手持各式各样应援棒,伴随着现场欢快的流行音乐高喊口号,集会现场仿佛大型K-POP庆典。 从韩国民主化运动的象征歌曲《为君的进行曲》,到G-Dragon的《Crooked》、少女时代的《再次重逢的世界》,再到最近火遍全球的《APT.》等,歌词被民众创意改编为讽刺尹锡悦,或呼吁下台的版本,跟着节奏高喊“弹劾尹锡悦”的口号,做出一波又一波的“人浪”,场面无比震撼。 脑洞大开的MZ世代还模仿经常在集会中出现的政党、工会旗帜,扛着“全国超重猫咪联合会”、“什么都不想做联盟”、“全国驼背协会”、“走路时不看手机运动本部”、“OTT选择障碍症协会”等各种无厘头的花式大旗加入示威队伍,举着各种幽默诙谐充满讽刺意味的口号,令原本严肃甚至危险的集会氛围变得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诉求与意见。 中央大学社会学专业名誉教授李秉勋(音)认为,韩国示威文化的变迁是MZ世代多元化的象征,他们正用被自己所认同的形态和方式参与政治,为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发声。此前示威集会通常以政党、公民团体、劳动工会等为主体,年轻人觉得政治似乎是距离自己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存在,但应援棒和K-POP音乐的登场,正在打破年龄界限和代沟,令不同世代产生共鸣。示威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公民行动,而是可以像愉快的庆典一样可持续下去。 公民团体“烛光行动”负责人表示,虽然年轻人一直对政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途径。寻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后,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愿意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一名参加示威集会的市民手持偶像组合Super Junior的应援棒。【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2 20:06:55 -
【12·3紧急戒严】共同民主党再次提交尹锡悦弹劾案 国会召开紧急质询会议
韩国共同民主党计划在12月临时国会首日的今日再次提交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这是自首份弹劾案7日在国会全体会议因未达法定表决人数而遭废除后,民主党重新发起的弹劾行动。 此次弹劾案指控尹锡悦在12月3日宣布的紧急戒严令中,违反国民主权原则、权力分立原则以及相关宪法和法律。此外,民主党正在研究后续追加内容,指控尹锡悦直接下令戒严部队封锁国会并逮捕国会议员,涉嫌触犯叛乱罪。 根据计划,民主党会在今日的国会全体会议上报告弹劾案,并在14日进行表决。根据规定,弹劾案须在国会报告后的24至72小时内进行表决。 另外,国会计划今日召开紧急质询会议,围绕“12·3紧急戒严事态”进行讨论。 在野党要求国务总理韩德洙、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李周浩、法务部长官朴性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保健福祉部长官曹圭鸿、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委员长卢泰岳以及警察厅长赵志浩出席紧急质询会议。 在野党计划对以上官员进行重点追问,内容包括戒严令审议时的国务会议情况、陆军特战司令部与首都防卫司令部投入国会行动的背景,以及戒严部队限制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办公场所出入并拍摄服务器机房的相关经过。 此外,法制司法委员会还计划针对法务部长官朴性载等人,就紧急戒严相关事态展开质询。 7日下午,国会议长禹元植在国会全体会议上宣布,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因未达法定表决人数而遭废除,议员们纷纷离场。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1 18:52:51 -
【12·3紧急戒严】"傀儡韩国水深火热" 朝鲜官媒首次报道戒严事件
朝鲜官媒日前首次对韩国宣布并随后解除紧急戒严,以及总统面临被弹劾局势进行报道,开始对韩国进行新一轮谴责。 朝中社11日报道称,陷入严重统治和弹劾危机的傀儡尹锡悦意外宣布紧急戒严令,发生了用法西斯独裁的刀枪对国民施暴的震惊事件,置韩国土地于水深火热之中。 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并刊载了国民在国会议事堂前举行烛光集会的照片。 朝中社对尹锡悦本月3日晚宣布紧急戒严6小时后被解除,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7日在国会全会上因国民力量党议员拒绝投票而被废止等消息进行了详细报道。 报道中称,特战司令部流氓团伙动用多架直升飞机,全副武装的戒严军封锁了国会。尹锡悦的弹劾案被废止后,在首尔各地举行烛光集会和示威。国际社会认为,在傀儡韩国发生的紧急戒严事态、弹劾动荡等暴露出韩国社会的薄弱性。尹锡悦突然宣布戒严令是出于绝望,他的政治生命可能将提前结束。 10日晚,在位于首尔汝矣岛的国会前,大批市民举行集会呼吁弹劾总统尹锡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1 17:39:54 -
韩国"继续雇佣"路线图延期至明年 政治动荡阻碍社会对话
韩国政府原计划在今年内制定的“继续雇佣”路线图,预计将推迟至明年才能呈现具体轮廓。这一延迟是由于“12·3紧急戒严”事态的影响,导致劳资政三方的社会对话被迫中断。雇佣劳动部计划在总统直属的经济社会劳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劳委会)发布公益委员建议书等成果后,再调整继续雇佣路线图的公布时机。 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10日的消息,继续雇佣路线图需要与劳委会正在进行的社会对话相结合,因此劳动部决定等待劳委会的成果。继续雇佣是国民年金改革讨论中的一项紧迫课题,旨在解决退休后至年金领取年龄之间的空白期。劳动部计划在路线图中纳入法定延迟退休年龄、选择性再雇佣等继续雇佣相关法律与制度改革。这些议题在劳资双方之间的争议尤为激烈。 为此,劳资政三方在劳委会内部展开了关于继续雇佣的社会对话。劳动部原计划在今年内制定路线图,并等待劳资政协议或公益委员建议书等相关成果。然而,由于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参与社会对话的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宣布退出,原定于12日举行的继续雇佣相关全国性讨论会也被推迟至明年1月,导致社会对话受阻。 劳动部相关人士表示:“在未能充分听取并协调劳资双方意见的情况下,政府难以单独推进。如果无法达成协议,至少需要公益委员方案作为基础,以便继续协调相关事宜。” 尽管劳动界宣布退出,但劳委会考虑到继续雇佣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计划以公益委员为中心,通过现场座谈会等方式集中制定替代方案。讨论会将通过与劳资政主体的紧密协商,争取在明年1月顺利召开。 然而,由于继续雇佣路线图可能涉及多个需要立法的事项,当前朝野对立局面尖锐,即使路线图出台,推动相关政策也可能面临困难。韩国国会环境劳动委员会某位隶属在野党的相关人士表示:“原本预计政府的路线图出台后,继续雇佣讨论将正式启动,但现在形势变得更加困难。只有在局势稳定后,才能展开正式讨论。” 此外,现政府推进的工时改革、弱势劳动者保护法等其他劳动改革措施,也因朝野矛盾激化而预计难以顺利进行。工时改革因被批评可能导致超长劳动时间而受阻;而国民力量党提出的弱势劳动者保护法则被指分裂劳动者,遭到劳动界及在野党的反对。 尽管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在紧急戒严事态后表示,“要加强推进劳动监察、劳资关系、产业安全及就业支持等已有的民生政策”,但在其已表明辞意的情况下,政策推进的动力是否仍然存在尚不明确。 首尔某雇佣中心内的求职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0 22:53:42 -
韩国退休年龄上调 经济成本激增
近年来,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旨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一项调查显示,若将现行60岁的退休年龄提升至65岁,由此带来的包括薪资在内的支出预计突破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5.6亿元)。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动态及统计厅公布的经济活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于2日发布的《延长退休年龄成本预估及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至65岁的首年,预计5.8万名劳动者将延长退休。政策实施的第五年,这一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全面纳入延长退休政策的60至64岁年龄段劳动者约达59万名。 报告基于上述受众群体,详尽计算了包含四大保险及薪资在内的综合成本。数据显示,推行65岁退休制的首年,针对60岁在职员工的额外支出将达到3.1万亿韩元;至第五年,当所有60至64岁员工均适用新政策时,该费用将激增至30.2万亿韩元。 对此,韩经协表示:“因延迟退休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相当于以25至29岁年龄段员工的平均月薪为标准,足以雇佣约90.2万名青年劳动力。鉴于不同行业与企业对于高龄员工持续雇佣的需求存在差异,退休年龄的调整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化路径,而应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此外,雇佣劳动部早前发布的“2023年高龄劳动者雇佣现状”调研报告指出,行业间55岁以上高龄劳动者的分布并不均衡,农林渔业占比最高,达69.2%,而信息通信业则最低,仅占6.7%。 韩经协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正式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之前,我们需深入分析岗位价值、薪酬体系等因素,构建促进企业有效利用高龄人力资源的政策环境。致力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年龄段劳动力的潜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024-12-02 23:22:01 -
人口老化拖累经济活力 韩国或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多家国际机构预测,韩国经济实际规模或将连续6年不及潜在规模。七国集团(G7)中仅法国出现类似现象,专家认为低生育、老龄化和创新瓶颈等问题拖累韩国经济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共同民主党议员杨富男1日从韩国银行(央行)获取的《2001至2025年韩国GDP缺口现况》资料显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5月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 为负数。 潜在GDP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GDP缺口为负数意味着一定时期内实际GDP低于潜在GDP,生产设备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未能充分利用。 OECD推算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先后为-2.5%、-0.6%、-0.3%、-1%、-0.4%和-0.3%。2001年至2019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从未出现连续两年为负数,但从2020年起开始史无前例的负增长。2020年以后,G7国家的GDP缺口正负交替,仅法国与韩国一样无法摆脱负增长沼泽。 根据经济波动,实际GDP和潜在GDP不相上下,或GDP缺口正负数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为理想状态。正数过高反映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忧虑,负数过高则表示经济陷入停滞、可能引发失业率过高等问题,意味着未能充分利用各项生产要素。 分析称,像韩国一样GDP缺口很难由负转正显示出经济发展放缓并非短期现象,可能是长期停滞、陷入结构性经济萧条。 首尔大学经济学专业教授安东铉(音)称,有关国际机构做出这一判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高估了韩国的潜在GDP规模,另一种是韩国的经济未能达到潜在规模,从目前情况来看后者可能性较高。这暴露韩国经济基础薄弱,与其归因于经济周期,不如看做是一种结构性的停滞。 有关韩国潜在GDP增速的争议不绝于耳,经合组织推测韩国2023年和今年的潜在GDP增速为2%,较2022年下调0.3个百分点。由经合组织推测的韩国潜在GDP增速从2001年的5.4%开始,从未有过增长,均较上一年下降或原地踏步,从2008年的4%“腰斩”至目前的2%仅用了16年。 但G7国家的潜在GDP增速近年开始重新增长,2020年以后,美国从1.9%上升至2.1%,加拿大从1.1%上升至1.9%,意大利从0.3%上升至1.1%。 按照经合组织的推算结果,韩国去年潜在经济增速(2%)已被美国(2.1%)反超,这是经合组织自2001年实施此项统计以来,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首次低于G7国家。由于美国经济体量远超韩国,这一现象为韩国经济敲响警钟。 央行总裁李昌镛在去年的一场座谈会上指出,虽然韩国经济增速很难期待达到3%至4%,但也应避免韩国重蹈日本覆辙只能维持在1%以下的消极想法。充分考虑推动劳动市场改革的同时,对女性、外籍劳动者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长期目标定为2%以上较为合理。 上月28日,央行发布的最新经济前景预测中,将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9%,各方解读不一。韩国经济是否已接近无法正常运转,还是目前可预测的潜在经济增速已降至2%以下,进入长期低增长周期,对此出现意见分歧。 安东铉称,从政府和央行立场来看,过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将打击市场对经济的期待,对景气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一直采取高估的基调,但从人口结构趋势来看,老龄化导致经济潜力下降,经济预期逐步下调是必然趋势。 釜山港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1 22:56:41 -
艺人并非普通打工人 劳动部对Hanni"霸凌门"下无嫌疑结论
上月15日,New Jeans成员Hanni以证人身份出席国政监查。【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日,韩国雇佣劳动部对人气女团New Jeans成员Hanni疑似遭遇职场霸凌的举报做出结论,认为难以将Hanni视为《劳动基准法》中规定的劳动者,不构成职场霸凌,对此予以结案。 今年9月,Hanni在优兔(Youtube)进行直播时透露,自己在HYBE公司大楼走廊中与其他艺人和经纪人打招呼时,遭到对方无视。此番爆料被New Jeans的粉丝认为Hanni遭到了排挤,要求查明真相,并通过信访网站“国民申闻鼓”向劳动部进行举报。 负责调查这起举报的首尔地方雇佣劳动厅称,Hanni Pham签订的经纪合同无论是在内容、性质,还是在从属关系上,很难视为是《劳动基准法》上规定的以工资为目的提供劳动的劳动者。仅为相互对等的合同当事人地位上履行各自义务的关系,视为有资方的指挥和监督较为牵强。不适用于普通员工适用的职场就业规则等内部规定、制度及系统,无规定的工作时间或场所,无法量化上下班时间,演艺活动所需费用由经纪公司和Hanni Pham共同承担。支付的金额具有收益分配的性质,各自负担税金缴纳事业所得税而非劳动所得税。 此前类似案例中,大部分意见认为艺人并不适用禁止被排挤等职场霸凌内容的《劳动基准法》中规定的劳动者定义。 《劳动基准法》第76条第2项规定,利用职场内地位或关系等优势,越过业务合理范围,对其他劳动者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工作环境恶化的行为被视为“职场内霸凌”,并严禁这一行为。适用这一规定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劳动基准法》中的“劳动者”定义。2010年,韩国政府做出判断,和普通劳动者相比,艺人与企划经纪公司签署合同,属于“例外对象”。 Hanni日前以证人身份出席国会环境劳动委员会的国政监查,引发朝野对于艺人无法以“劳动者”身份受法律保障的讨论,今后是否会完善劳动法“死角”备受关注。
2024-11-20 19:14:19 -
韩国收入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资产与劳动政策改善是关键
韩国经济跻身全球领先行列,但内部两极分化现象愈发突显。专家分析指出,这种现象背后存在工资和资产差距扩大等深层次结构性因素,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优化教育功能,以及稳定房地产市场。 韩国的名义工资有所上涨,但工资不平等趋势却在加剧。统计厅14日数据显示,以今年8月为准,非正式员工平均月薪为204.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6万元),同比增加9.1万韩元;正式员工平均月薪为379.6万韩元,同比增加17.3万韩元,两者相差174.8万韩元,创下历史最大差距。今年第二季度家庭收支调查也显示,收入排名前20%的第五分位工资收入同比增长8.3%,而收入排名后20%的第一分位工资收入则下降7.5%。 此外,物价上涨速度比工资更快,家庭的实际收入进一步缩水。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指出,2022至2024年间,韩国国民实际收入呈普遍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价上涨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疫情期间的资产市场过热也加剧财富不平等现象。汉阳大学经济学教授河俊京(音)认为,“财富继承资本主义”也对两极分化产生影响,积累资产相比劳动收入的增速更快,尤其在房地产领域,相关政策和规制通常偏向既得利益阶层。 对于缩小收入两极分化,专家认为应该从提升工资与劳动匹配度入手。高丽大学社会学教授尹麟镇表示,应当把工资收入提高至与劳动相匹配的水平,企业高管享有不受限制的津贴和奖金,而基层劳工的工资却难以跟上物价涨幅。 河俊京教授强调,应该从宏观角度着手企业生态系统和劳动市场教育,改善劳动市场双重结构,缩小企业间的差距。此外,还应扩大进入劳动市场的机会,提供适当的再教育和再培训。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韩国目前在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等劳动市场政策上的预算投入相对较少。 尹麟镇教授也指出,应该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机会,以此提高生产力,并增加公共领域的就业或实习机会,引导青年顺利进入劳动市场。此外,政府承担部分私营企业的实习生雇佣费用,也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政策设想。 另有专家表示,单靠扩大福利支出无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安东贤(音)认为,福利支出与两极分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资产两极分化最终需要通过稳定房地产价格来解决。尹麟镇教授也补充称,通过福利改善不平等可能带来“标签效应”隐患。金光锡室长提出,为消除两极分化,可能需要通过社会讨论努力引进适当的税制。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4 23:55:36 -
收入年年涨不再是弱势群体 韩国拟对日结工征收医保费
为提高财政可持续性,韩国政府正在研究对日结劳动收入征收健康保险(医保)费的方案。日结劳动收入一直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收入”,按照惯例未征收健康保险费,但随着韩国最低时薪的不断提高,日结劳动者已不再是低收入阶层。 据保健福祉部和健康保险公团4日消息,低生育、老龄化形势严峻,为提高健康保险财政稳健性,决定持续研究对新形态收入征收保险费的方案,将制定自行申报临时收入,并事先缴纳保险费的流程。 具体来看,按照现行法律虽属于健康保险费征收对象收入,但未征收保险费的日结劳动收入将被纳入缴纳保险费对象,扩大保险费征收收入范围。 根据《健康保险法》第41条规定,利息收入、分红收入、劳动收入、营业收入等属于健康保险费征收收入,其中日结劳动收入包括在劳动收入中。 日结劳动者是在未继续受雇于特定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在不超过3个月(从事建筑施工的为不超过1年)提供劳动,以提供劳动的天数或小时数领取工资的劳动者。不同行业按照劳动熟练度和劳动时间,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过去日结劳动收入被认为是为维持生计而通过体力劳动赚取辛苦钱,但在最低工资不断上升的拉动下,日结收入整体上涨。国税厅统计显示,日结劳动者人均年收入水平从2021年的865万韩元先后增至2022年的938万韩元和2023年的984万韩元,呈持续增长趋势。 去年全体日结劳动者共计705.611万人,全年总收入共计69.4594万亿韩元。日结劳动者日薪在15万韩元以下时无需缴纳所得税,超过15万韩元的部分开始适用6%的单一税率,在相应税金中扣除55%的税额(减免税金)后征税。 根据《所得税法》第14条规定,国税厅未将日结劳动收入包括在综合课税中,对其单独征税。由于不对日结劳动收入征收健康保险费,韩国的日结工作岗位逐渐被外籍劳动者占领,全年收入接近10万亿韩元,但却享受不缴纳健康保险的福利。 去年,45.8678万名外籍日结劳动者在韩国总收入达到9.0961万亿韩元,赚钱的同时却无缴纳健康保险义务,因此引发各界的争议。 韩国拟对日结工征收医保费。【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04 19:35:45
-
台积电拉动地区经济增长 韩国深陷半导体发展瓶颈
在台积电主导的半导体产业繁荣之下,中国台湾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突破4%。人工智能(AI)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大幅改善台积电的业绩,同时拉动台湾整体经济增长。相比之下,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停留在2%出头。在全球半导体热潮中,韩国成为“无风地带”,加上半导体支援特别法案因政治僵局而受阻,政府支援预计明年上半年才能落实。 据相关行业17日消息,作为台湾智库的台湾综合研究院近日上调台湾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期至4.21%。这一数字远高于此前3.57%的预期,AI半导体市场的火爆与台湾市值第一企业台积电的出色业绩成为主导因素。 台湾综合研究院分析称,以台积电为首的半导体企业业绩增长,对台湾的民间消费与投资带来积极影响。民间消费增长率预计达到2.69%,民间投资增长率则预计达到4.5%,显示出半导体产业为台湾整体经济注入的活力。 专家担忧称,中国台湾与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GDP增长三大因素——资本投入度、劳动投入度与劳动生产率中,韩国缺乏显著的增长动力。出生率低迷、人口老龄化及医疗专业偏好导致劳动投入度不断下降,韩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在劳动生产率上实现突破。 韩国淑明女子大学经济学教授康仁洙表示,明年企业投资意愿低迷,加上劳动人口急剧减少,如果生产与技术层面无法取得成果,与台湾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韩国国内呼吁加快通过半导体特别法案,该法案包括把大企业15%的税额抵扣上调5个百分点,并延长优惠政策期限至五年。实际上法案未能通过,导致税收优惠与期限延长也尚未实现。此外,允许半导体企业另外适用“每周52小时以上工作制”的法案也未经处理。 中国台湾在劳动制度上更加灵活,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的同时,在劳资协商的情况下允许每日工作时间从8小时延长至12小时。另外,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缺乏直接的政府补贴支持与韩国情况类似,但两者在产业表现上却存在差距。一位韩国政府高层指出,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补贴规模,而是技术实力的差异。 有分析认为,韩国需要长期强化完整的“代工-设计-封装”半导体生态体系。嘉泉大学半导体学院名誉教授金容石表示,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参与美国的贸易谈判,确保企业获得补贴;其次国会需要尽快通过半导体特别法案;最后韩国大企业必须全力投入HBM4产品竞争,同时中小企业也要增加为大企业提供手机端AI产品的供应,共同构建大中小企业共赢的生态系统。 为三星系统半导体奠基的林亨圭前三星电子社长指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强化内部技术实力,这是摆脱中国追赶的唯一方法。即将担任半导体工程学会会长的光云大学半导体系统工程学教授申贤哲则强调,晶圆代工比起制造业更接近服务业,这一领域难以在短期内迎头赶上。韩国应该在存储器领域实现财务业绩、市场份额与组织信心的显著提升,减少市场不安因素。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7 19:33:20 -
从暴力冲突到大型蹦迪现场 韩国示威文化变迁史
本月3日深夜,韩国总统尹锡悦毫无征兆地宣布实行“紧急戒严”,声称将铲除“无耻的亲朝鲜叛国势力”,但随后遭国会否决后解除。这场荒诞的戒严虽然只持续了155分钟,但却令已经45年没有经历过戒严的韩国民众陷入巨大的恐慌,继而转化成对总统这一很难用常识来解释的行为的愤慨。一夜之间,数以十万计的市民自发走上街头,用集会示威的方式表达不满,呼吁总统立即下台。 韩国经历了朴正熙与全斗焕长达27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实现民主化的历程可谓是一部血泪史,在此过程中民众团结力量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绝对不容小觑,每逢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市民们走上街头集会示威,多次力挽狂澜。 “示威”是一个听上去有点恐怖的词语,它可能意味着冲突、流血、甚至牺牲,韩国也曾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经历过暴力示威的时期,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有过对那段历史的描写。催泪弹、火焰瓶、辣椒水枪、扔石头……警方与市民激烈对峙,暴力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韩国民主化的不断成熟,示威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2008年,韩国民众为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纷纷手持蜡烛走上街头举行集会,烛光集会开始登场。示威不再充斥着冲突和暴力,而是用非暴力和平的方式表达诉求和态度。 韩国的烛光集会有自发性、非暴力、持续性规模大的特点。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因“闺蜜干政”事件震惊韩国。从当年10月29日直至2017年3月,市民走上街头先后举行18次烛光集会。2016年12月3日举行的第6次烛光集会参加人数达到232万人,创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会纪录。但在百万人示威中,未发生一起事故或冲突,秩序井然有条不紊,集会结束后市民自发整理现场,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令外媒感叹不已。 2016年11月,韩国民众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呼吁朴槿惠下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这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革命深刻地影响了韩国政治格局及社会生态,展现了韩国民主及示威文化的成熟面貌。 而在这次反对尹锡悦的示威集会中,韩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关于示威的全新打开方式。MZ世代成了示威的主力军,蜡烛也升级成了本是用来追星的偶像应援棒,上面贴有“尹锡悦下台”等贴纸。在位于汝矣岛的国会大道上,愤怒的集会人群手持各式各样应援棒,伴随着现场欢快的流行音乐高喊口号,集会现场仿佛大型K-POP庆典。 从韩国民主化运动的象征歌曲《为君的进行曲》,到G-Dragon的《Crooked》、少女时代的《再次重逢的世界》,再到最近火遍全球的《APT.》等,歌词被民众创意改编为讽刺尹锡悦,或呼吁下台的版本,跟着节奏高喊“弹劾尹锡悦”的口号,做出一波又一波的“人浪”,场面无比震撼。 脑洞大开的MZ世代还模仿经常在集会中出现的政党、工会旗帜,扛着“全国超重猫咪联合会”、“什么都不想做联盟”、“全国驼背协会”、“走路时不看手机运动本部”、“OTT选择障碍症协会”等各种无厘头的花式大旗加入示威队伍,举着各种幽默诙谐充满讽刺意味的口号,令原本严肃甚至危险的集会氛围变得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诉求与意见。 中央大学社会学专业名誉教授李秉勋(音)认为,韩国示威文化的变迁是MZ世代多元化的象征,他们正用被自己所认同的形态和方式参与政治,为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发声。此前示威集会通常以政党、公民团体、劳动工会等为主体,年轻人觉得政治似乎是距离自己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存在,但应援棒和K-POP音乐的登场,正在打破年龄界限和代沟,令不同世代产生共鸣。示威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公民行动,而是可以像愉快的庆典一样可持续下去。 公民团体“烛光行动”负责人表示,虽然年轻人一直对政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途径。寻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后,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愿意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一名参加示威集会的市民手持偶像组合Super Junior的应援棒。【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2 20:06:55 -
【12·3紧急戒严】共同民主党再次提交尹锡悦弹劾案 国会召开紧急质询会议
韩国共同民主党计划在12月临时国会首日的今日再次提交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这是自首份弹劾案7日在国会全体会议因未达法定表决人数而遭废除后,民主党重新发起的弹劾行动。 此次弹劾案指控尹锡悦在12月3日宣布的紧急戒严令中,违反国民主权原则、权力分立原则以及相关宪法和法律。此外,民主党正在研究后续追加内容,指控尹锡悦直接下令戒严部队封锁国会并逮捕国会议员,涉嫌触犯叛乱罪。 根据计划,民主党会在今日的国会全体会议上报告弹劾案,并在14日进行表决。根据规定,弹劾案须在国会报告后的24至72小时内进行表决。 另外,国会计划今日召开紧急质询会议,围绕“12·3紧急戒严事态”进行讨论。 在野党要求国务总理韩德洙、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副总理兼教育部长官李周浩、法务部长官朴性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保健福祉部长官曹圭鸿、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委员长卢泰岳以及警察厅长赵志浩出席紧急质询会议。 在野党计划对以上官员进行重点追问,内容包括戒严令审议时的国务会议情况、陆军特战司令部与首都防卫司令部投入国会行动的背景,以及戒严部队限制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办公场所出入并拍摄服务器机房的相关经过。 此外,法制司法委员会还计划针对法务部长官朴性载等人,就紧急戒严相关事态展开质询。 7日下午,国会议长禹元植在国会全体会议上宣布,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因未达法定表决人数而遭废除,议员们纷纷离场。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1 18:52:51 -
【12·3紧急戒严】"傀儡韩国水深火热" 朝鲜官媒首次报道戒严事件
朝鲜官媒日前首次对韩国宣布并随后解除紧急戒严,以及总统面临被弹劾局势进行报道,开始对韩国进行新一轮谴责。 朝中社11日报道称,陷入严重统治和弹劾危机的傀儡尹锡悦意外宣布紧急戒严令,发生了用法西斯独裁的刀枪对国民施暴的震惊事件,置韩国土地于水深火热之中。 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并刊载了国民在国会议事堂前举行烛光集会的照片。 朝中社对尹锡悦本月3日晚宣布紧急戒严6小时后被解除,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7日在国会全会上因国民力量党议员拒绝投票而被废止等消息进行了详细报道。 报道中称,特战司令部流氓团伙动用多架直升飞机,全副武装的戒严军封锁了国会。尹锡悦的弹劾案被废止后,在首尔各地举行烛光集会和示威。国际社会认为,在傀儡韩国发生的紧急戒严事态、弹劾动荡等暴露出韩国社会的薄弱性。尹锡悦突然宣布戒严令是出于绝望,他的政治生命可能将提前结束。 10日晚,在位于首尔汝矣岛的国会前,大批市民举行集会呼吁弹劾总统尹锡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1 17:39:54 -
韩国"继续雇佣"路线图延期至明年 政治动荡阻碍社会对话
韩国政府原计划在今年内制定的“继续雇佣”路线图,预计将推迟至明年才能呈现具体轮廓。这一延迟是由于“12·3紧急戒严”事态的影响,导致劳资政三方的社会对话被迫中断。雇佣劳动部计划在总统直属的经济社会劳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劳委会)发布公益委员建议书等成果后,再调整继续雇佣路线图的公布时机。 根据韩国雇佣劳动部10日的消息,继续雇佣路线图需要与劳委会正在进行的社会对话相结合,因此劳动部决定等待劳委会的成果。继续雇佣是国民年金改革讨论中的一项紧迫课题,旨在解决退休后至年金领取年龄之间的空白期。劳动部计划在路线图中纳入法定延迟退休年龄、选择性再雇佣等继续雇佣相关法律与制度改革。这些议题在劳资双方之间的争议尤为激烈。 为此,劳资政三方在劳委会内部展开了关于继续雇佣的社会对话。劳动部原计划在今年内制定路线图,并等待劳资政协议或公益委员建议书等相关成果。然而,由于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参与社会对话的韩国全国民主劳动组合总联盟宣布退出,原定于12日举行的继续雇佣相关全国性讨论会也被推迟至明年1月,导致社会对话受阻。 劳动部相关人士表示:“在未能充分听取并协调劳资双方意见的情况下,政府难以单独推进。如果无法达成协议,至少需要公益委员方案作为基础,以便继续协调相关事宜。” 尽管劳动界宣布退出,但劳委会考虑到继续雇佣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计划以公益委员为中心,通过现场座谈会等方式集中制定替代方案。讨论会将通过与劳资政主体的紧密协商,争取在明年1月顺利召开。 然而,由于继续雇佣路线图可能涉及多个需要立法的事项,当前朝野对立局面尖锐,即使路线图出台,推动相关政策也可能面临困难。韩国国会环境劳动委员会某位隶属在野党的相关人士表示:“原本预计政府的路线图出台后,继续雇佣讨论将正式启动,但现在形势变得更加困难。只有在局势稳定后,才能展开正式讨论。” 此外,现政府推进的工时改革、弱势劳动者保护法等其他劳动改革措施,也因朝野矛盾激化而预计难以顺利进行。工时改革因被批评可能导致超长劳动时间而受阻;而国民力量党提出的弱势劳动者保护法则被指分裂劳动者,遭到劳动界及在野党的反对。 尽管劳动部长官金文洙在紧急戒严事态后表示,“要加强推进劳动监察、劳资关系、产业安全及就业支持等已有的民生政策”,但在其已表明辞意的情况下,政策推进的动力是否仍然存在尚不明确。 首尔某雇佣中心内的求职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0 22:53:42 -
韩国退休年龄上调 经济成本激增
近年来,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旨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一项调查显示,若将现行60岁的退休年龄提升至65岁,由此带来的包括薪资在内的支出预计突破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5.6亿元)。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动态及统计厅公布的经济活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于2日发布的《延长退休年龄成本预估及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至65岁的首年,预计5.8万名劳动者将延长退休。政策实施的第五年,这一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全面纳入延长退休政策的60至64岁年龄段劳动者约达59万名。 报告基于上述受众群体,详尽计算了包含四大保险及薪资在内的综合成本。数据显示,推行65岁退休制的首年,针对60岁在职员工的额外支出将达到3.1万亿韩元;至第五年,当所有60至64岁员工均适用新政策时,该费用将激增至30.2万亿韩元。 对此,韩经协表示:“因延迟退休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相当于以25至29岁年龄段员工的平均月薪为标准,足以雇佣约90.2万名青年劳动力。鉴于不同行业与企业对于高龄员工持续雇佣的需求存在差异,退休年龄的调整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化路径,而应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此外,雇佣劳动部早前发布的“2023年高龄劳动者雇佣现状”调研报告指出,行业间55岁以上高龄劳动者的分布并不均衡,农林渔业占比最高,达69.2%,而信息通信业则最低,仅占6.7%。 韩经协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正式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之前,我们需深入分析岗位价值、薪酬体系等因素,构建促进企业有效利用高龄人力资源的政策环境。致力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年龄段劳动力的潜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024-12-02 23:22:01 -
人口老化拖累经济活力 韩国或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多家国际机构预测,韩国经济实际规模或将连续6年不及潜在规模。七国集团(G7)中仅法国出现类似现象,专家认为低生育、老龄化和创新瓶颈等问题拖累韩国经济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 共同民主党议员杨富男1日从韩国银行(央行)获取的《2001至2025年韩国GDP缺口现况》资料显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今年5月预测,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差距) 为负数。 潜在GDP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GDP缺口为负数意味着一定时期内实际GDP低于潜在GDP,生产设备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未能充分利用。 OECD推算2020年至2025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先后为-2.5%、-0.6%、-0.3%、-1%、-0.4%和-0.3%。2001年至2019年期间,韩国的GDP缺口从未出现连续两年为负数,但从2020年起开始史无前例的负增长。2020年以后,G7国家的GDP缺口正负交替,仅法国与韩国一样无法摆脱负增长沼泽。 根据经济波动,实际GDP和潜在GDP不相上下,或GDP缺口正负数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为理想状态。正数过高反映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忧虑,负数过高则表示经济陷入停滞、可能引发失业率过高等问题,意味着未能充分利用各项生产要素。 分析称,像韩国一样GDP缺口很难由负转正显示出经济发展放缓并非短期现象,可能是长期停滞、陷入结构性经济萧条。 首尔大学经济学专业教授安东铉(音)称,有关国际机构做出这一判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高估了韩国的潜在GDP规模,另一种是韩国的经济未能达到潜在规模,从目前情况来看后者可能性较高。这暴露韩国经济基础薄弱,与其归因于经济周期,不如看做是一种结构性的停滞。 有关韩国潜在GDP增速的争议不绝于耳,经合组织推测韩国2023年和今年的潜在GDP增速为2%,较2022年下调0.3个百分点。由经合组织推测的韩国潜在GDP增速从2001年的5.4%开始,从未有过增长,均较上一年下降或原地踏步,从2008年的4%“腰斩”至目前的2%仅用了16年。 但G7国家的潜在GDP增速近年开始重新增长,2020年以后,美国从1.9%上升至2.1%,加拿大从1.1%上升至1.9%,意大利从0.3%上升至1.1%。 按照经合组织的推算结果,韩国去年潜在经济增速(2%)已被美国(2.1%)反超,这是经合组织自2001年实施此项统计以来,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首次低于G7国家。由于美国经济体量远超韩国,这一现象为韩国经济敲响警钟。 央行总裁李昌镛在去年的一场座谈会上指出,虽然韩国经济增速很难期待达到3%至4%,但也应避免韩国重蹈日本覆辙只能维持在1%以下的消极想法。充分考虑推动劳动市场改革的同时,对女性、外籍劳动者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长期目标定为2%以上较为合理。 上月28日,央行发布的最新经济前景预测中,将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9%,各方解读不一。韩国经济是否已接近无法正常运转,还是目前可预测的潜在经济增速已降至2%以下,进入长期低增长周期,对此出现意见分歧。 安东铉称,从政府和央行立场来看,过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将打击市场对经济的期待,对景气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一直采取高估的基调,但从人口结构趋势来看,老龄化导致经济潜力下降,经济预期逐步下调是必然趋势。 釜山港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1 22:56:41 -
艺人并非普通打工人 劳动部对Hanni"霸凌门"下无嫌疑结论
上月15日,New Jeans成员Hanni以证人身份出席国政监查。【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日,韩国雇佣劳动部对人气女团New Jeans成员Hanni疑似遭遇职场霸凌的举报做出结论,认为难以将Hanni视为《劳动基准法》中规定的劳动者,不构成职场霸凌,对此予以结案。 今年9月,Hanni在优兔(Youtube)进行直播时透露,自己在HYBE公司大楼走廊中与其他艺人和经纪人打招呼时,遭到对方无视。此番爆料被New Jeans的粉丝认为Hanni遭到了排挤,要求查明真相,并通过信访网站“国民申闻鼓”向劳动部进行举报。 负责调查这起举报的首尔地方雇佣劳动厅称,Hanni Pham签订的经纪合同无论是在内容、性质,还是在从属关系上,很难视为是《劳动基准法》上规定的以工资为目的提供劳动的劳动者。仅为相互对等的合同当事人地位上履行各自义务的关系,视为有资方的指挥和监督较为牵强。不适用于普通员工适用的职场就业规则等内部规定、制度及系统,无规定的工作时间或场所,无法量化上下班时间,演艺活动所需费用由经纪公司和Hanni Pham共同承担。支付的金额具有收益分配的性质,各自负担税金缴纳事业所得税而非劳动所得税。 此前类似案例中,大部分意见认为艺人并不适用禁止被排挤等职场霸凌内容的《劳动基准法》中规定的劳动者定义。 《劳动基准法》第76条第2项规定,利用职场内地位或关系等优势,越过业务合理范围,对其他劳动者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工作环境恶化的行为被视为“职场内霸凌”,并严禁这一行为。适用这一规定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劳动基准法》中的“劳动者”定义。2010年,韩国政府做出判断,和普通劳动者相比,艺人与企划经纪公司签署合同,属于“例外对象”。 Hanni日前以证人身份出席国会环境劳动委员会的国政监查,引发朝野对于艺人无法以“劳动者”身份受法律保障的讨论,今后是否会完善劳动法“死角”备受关注。
2024-11-20 19:14:19 -
韩国收入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资产与劳动政策改善是关键
韩国经济跻身全球领先行列,但内部两极分化现象愈发突显。专家分析指出,这种现象背后存在工资和资产差距扩大等深层次结构性因素,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优化教育功能,以及稳定房地产市场。 韩国的名义工资有所上涨,但工资不平等趋势却在加剧。统计厅14日数据显示,以今年8月为准,非正式员工平均月薪为204.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6万元),同比增加9.1万韩元;正式员工平均月薪为379.6万韩元,同比增加17.3万韩元,两者相差174.8万韩元,创下历史最大差距。今年第二季度家庭收支调查也显示,收入排名前20%的第五分位工资收入同比增长8.3%,而收入排名后20%的第一分位工资收入则下降7.5%。 此外,物价上涨速度比工资更快,家庭的实际收入进一步缩水。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音)指出,2022至2024年间,韩国国民实际收入呈普遍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价上涨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疫情期间的资产市场过热也加剧财富不平等现象。汉阳大学经济学教授河俊京(音)认为,“财富继承资本主义”也对两极分化产生影响,积累资产相比劳动收入的增速更快,尤其在房地产领域,相关政策和规制通常偏向既得利益阶层。 对于缩小收入两极分化,专家认为应该从提升工资与劳动匹配度入手。高丽大学社会学教授尹麟镇表示,应当把工资收入提高至与劳动相匹配的水平,企业高管享有不受限制的津贴和奖金,而基层劳工的工资却难以跟上物价涨幅。 河俊京教授强调,应该从宏观角度着手企业生态系统和劳动市场教育,改善劳动市场双重结构,缩小企业间的差距。此外,还应扩大进入劳动市场的机会,提供适当的再教育和再培训。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韩国目前在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等劳动市场政策上的预算投入相对较少。 尹麟镇教授也指出,应该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机会,以此提高生产力,并增加公共领域的就业或实习机会,引导青年顺利进入劳动市场。此外,政府承担部分私营企业的实习生雇佣费用,也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政策设想。 另有专家表示,单靠扩大福利支出无法解决两极分化问题。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安东贤(音)认为,福利支出与两极分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资产两极分化最终需要通过稳定房地产价格来解决。尹麟镇教授也补充称,通过福利改善不平等可能带来“标签效应”隐患。金光锡室长提出,为消除两极分化,可能需要通过社会讨论努力引进适当的税制。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4 23:55:36 -
收入年年涨不再是弱势群体 韩国拟对日结工征收医保费
为提高财政可持续性,韩国政府正在研究对日结劳动收入征收健康保险(医保)费的方案。日结劳动收入一直被认为是“弱势群体收入”,按照惯例未征收健康保险费,但随着韩国最低时薪的不断提高,日结劳动者已不再是低收入阶层。 据保健福祉部和健康保险公团4日消息,低生育、老龄化形势严峻,为提高健康保险财政稳健性,决定持续研究对新形态收入征收保险费的方案,将制定自行申报临时收入,并事先缴纳保险费的流程。 具体来看,按照现行法律虽属于健康保险费征收对象收入,但未征收保险费的日结劳动收入将被纳入缴纳保险费对象,扩大保险费征收收入范围。 根据《健康保险法》第41条规定,利息收入、分红收入、劳动收入、营业收入等属于健康保险费征收收入,其中日结劳动收入包括在劳动收入中。 日结劳动者是在未继续受雇于特定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在不超过3个月(从事建筑施工的为不超过1年)提供劳动,以提供劳动的天数或小时数领取工资的劳动者。不同行业按照劳动熟练度和劳动时间,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过去日结劳动收入被认为是为维持生计而通过体力劳动赚取辛苦钱,但在最低工资不断上升的拉动下,日结收入整体上涨。国税厅统计显示,日结劳动者人均年收入水平从2021年的865万韩元先后增至2022年的938万韩元和2023年的984万韩元,呈持续增长趋势。 去年全体日结劳动者共计705.611万人,全年总收入共计69.4594万亿韩元。日结劳动者日薪在15万韩元以下时无需缴纳所得税,超过15万韩元的部分开始适用6%的单一税率,在相应税金中扣除55%的税额(减免税金)后征税。 根据《所得税法》第14条规定,国税厅未将日结劳动收入包括在综合课税中,对其单独征税。由于不对日结劳动收入征收健康保险费,韩国的日结工作岗位逐渐被外籍劳动者占领,全年收入接近10万亿韩元,但却享受不缴纳健康保险的福利。 去年,45.8678万名外籍日结劳动者在韩国总收入达到9.0961万亿韩元,赚钱的同时却无缴纳健康保险义务,因此引发各界的争议。 韩国拟对日结工征收医保费。【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04 19: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