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国际’新闻 330个
-
韩中外长或在慕尼黑会晤 聚焦中美关税战与半岛问题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计划在下周访问德国慕尼黑期间,与中国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当前中美“关税战”升温的背景下,韩中外长的对话备受关注。 赵兑烈将于14日至16日出席全球规模最大的年度国际安全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MSC)。王毅也将出席本次会议,因此韩中外长可能借此机会举行双边会谈。 王毅去年12月24日曾与赵兑烈通话,表示希望韩中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并强调即使在韩国国内政局复杂的情况下,双方仍将保持紧密沟通与合作。据悉,目前韩中外交部门正就双边会谈的安排进行密切协商,但具体会面形式尚未最终确定。 此外,王毅还可能出席20日至21日在南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届时韩中外长或在该场合再次进行会谈。事实上,韩中外长在国际多边会议期间多次举行会晤,例如去年7月在老挝东盟外长会议、9月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等。 如果此次韩中外长成功会面,韩国预计将与中方就美中关税冲突交换意见。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月4日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而中国也将从10日起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10%至15%不等的关税。美中经济对抗升级可能对韩国经济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韩方或将要求中方采取措施,减少对韩方的不利影响。 此外,韩方还可能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一事展开讨论。今年11月,韩国将在庆州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习近平是否访韩备受关注。 朝鲜问题预计也将成为会谈的重点。鉴于朝俄关系日益紧密,朝鲜向俄罗斯派遣军队,以及朝鲜持续进行核武和弹道导弹试验,韩国或将敦促中方在朝鲜问题上发挥更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与中国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5 18:10:16 -
2024亚洲韩中国际美术交流活动举行
左起依次为获奖者裵正熙、元永潾、朴钟旻和赵成玉。【图片提供 亚洲经济】 在日前落下帷幕的2024年亚洲韩中国际美术交流大赛中,来自韩国的金泰源荣获最高荣誉大奖。 2024年亚洲韩中国际美术交流大赛自去年11月开始征集作品,并于12月公布了获奖结果。 本次大赛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南京、青岛、大连、首尔、仁川、大田、大邱、釜山、江原道、庆尚道、全罗道、济州岛等韩中两国的参赛作品,从小学组到大学普通组各年龄段的参加者展示了独特的创造力和热情,呈现精彩作品。 获得大奖的金泰源表示:“我将现代人的孤独、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家庭主导权被宠物占据的现象用讽刺手法进行诠释,希望通过多样的展览活动,进一步活跃交流,分享艺术的价值和乐趣。” 大赛的最优秀奖由赵成玉、裵正熙、卢正栽、张冰雪、高志银、梁丁化、朴钟旻、元永潾等人获得。 2025韩中美术国际交流会将于2月17日至19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届时将举办颁奖典礼、媒体日、韩中美术人之夜等一系列活动。 左起依次为获奖者金泰源、高志银、卢正栽和梁丁化。【图片提供 亚洲经济】
2025-02-05 02:55:23 -
亚冬会韩国代表团抵达哈尔滨
4日,在中国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参加2025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韩国代表团抵达。2025哈尔滨亚冬会将于本月7日至14日举行。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5 01:52:15 -
关税战下韩出口企业韧性凸显 近半数预计今年经营环境持平
随着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正式化、保护主义扩大及汇率剧烈波动等国内外不确定性加剧,韩国出口企业对2025年经营环境的恶化预期却并未显著提升。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4日发布《2025年出口企业经营环境展望》报告,基于对1010家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出上述结论。 报告显示,尽管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扩大,但48.6%的韩国出口企业预计今年整体经营环境与去年相似,37.3%认为会恶化,仅14.2%预计改善。 分行业来看,因订单量增加,船舶领域的经营环境和投资活动改善预期显著。然而,受中国供应过剩及竞争激化影响,化学工业品,塑料、橡胶、皮革制品,无线通信设备及零部件等行业则面临经营环境恶化风险,且国内外投资可能萎缩。 对于美国可能推行的普遍关税政策(即对所有国家统一征收关税),多数企业认为对韩国对美出口影响有限。55.5%的受访企业预计,即使美国实施普遍关税,对美出口仍将与去年持平。分析认为,由于该关税对所有国家同等适用,企业将其视为“公平竞争环境下的挑战”。 尽管关税压力存在,部分行业仍预计对美出口增长,包括美国本土制造能力薄弱的船舶、与基建相关的通信设备,以及受益于韩流热潮的美容仪器和化妆品等。 为应对美国贸易环境变化,企业优先考虑的对策包括“开拓替代市场(27.3%)”“降低成本(25.6%)”,而“扩大本地化生产”仅占4.1%。 在改善经营环境的政策需求方面,出口企业最迫切希望获得“汇率稳定支持(28.1%)”和“物流支援(15.7%)”,其次是“开拓新市场(14.3%)”和“税收优惠(13.8%)”。尽管近期韩元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定利好,但报告强调需加强政策应对以缓解汇率过度波动的影响。 韩国贸易协会相关人士指出:“近期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导致企业资金运作不确定性上升。同时,物流成本因地缘政治不稳定性难以预测,需加强政策支持并提前准备应对未来可能的保护主义措施。”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4 21:34:16 -
央行:贸易冲突加剧或导致韩国经济增长遇"暗礁"
上月31日,韩国股市迎来春节假期后首个交易日,受“DeepSeek”冲击KOSPI指数下跌0.77%。【图片提供 韩联社】 全球贸易冲突的加剧可能导致韩国今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跌至1%中段水平,除紧急戒严事件引发国内政治动荡外,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提高关税的举措导致国内外利空叠加,令韩国经济增长前景面临严峻考验。 据韩国银行(央行)4日消息,央行调查局在去年11月28日发布的经济展望中,将全球贸易冲突加剧造成的经济增长风险列为“第二种可能性”。当时央行预测今年韩国经济增速为1.9%,若美国与中国等国的贸易冲突加剧,增速可能会在这一基础上放缓0.2个百分点。 央行称,若美国加码贸易保护力度,中国等主要国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全球贸易冲突加剧将导致贸易规模急剧萎缩,风险溢价扩大将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这一可能性正在渐渐变为现实。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对进口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各国表示将采取措施反制。 但这一趋势并未充分反映在央行的现有预测中,上月16日,央行做出冻结基准利率的决定基于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6%至1.7%之间,并非此前预测的1.9%。央行预判政治动荡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美国新政府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仅参照去年11月对经济增速做出的预测水平。 央行在冻结基准利率后的上月20日(当地时间),特朗普正式就职,直到上月底才确定美国将再次对中国等国加征关税。因此有观测认为,央行活在本月25日发布的修正版经济预测中,将今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至1.5%或更低的水平。 各大海外主要投资银行(IB)已先后下调韩国今年经济增速至1%初段或中段,花旗银行近日将今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从1.5%下调至1.4%,摩根大通从1.3%下调至1.2%,专业咨询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甚至提出了1.1%的可能性。各大投行的平均预测值从去年12月底的1.7%进一步下调至1.6%或更低。 国际金融中心表示,花旗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分析称,由于美国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预计韩国GDP将随之缩水0.22%-0.44%,尤其是汽车零部件、钢铁、机械等将首当其冲受到打击。 但也有意见认为,从目前来看所谓“关税战”可能进一步加剧,也可能半路偃旗息鼓。央行负责人称,目前的情况尚未达到去年11月经济预测中提到的“第二种可能性”,由于当前各种风险都存在可能性,本月25日的经济预测将作出怎样的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2025-02-04 17:51:27 -
DeepSeek低成本AI模型震撼行业 韩半导体厂商或陷入复杂博弈
近日,随着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推出低成本人工智能(AI)模型,市场普遍预计高带宽存储器(HBM)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有分析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华制裁,以遏制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崛起。这一局势让全球HBM市场的领导者——韩国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据行业消息和路透社2日报道,美国当地时间1月31日,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总统特朗普会面,讨论了DeepSeek的发展及AI芯片出口管制问题。此次会谈发生在特朗普政府考虑加强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的背景下,因此备受关注。 DeepSeek最新推出的推理AI模型“R1”开发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并使用了约2000颗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800 AI加速器。这些芯片搭载的是HBM2E(第三代)或HBM3(第四代)存储器,而非最新的HBM3E(第五代)。 DeepSeek AI模型的高性价比令业内震惊。相较于美国科技巨头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开发AI模型,DeepSeek的研发成本不到其10%,但性能却能够媲美甚至超越竞争对手。受此影响,英伟达股价在1月27日大跌,其市值蒸发5890亿美元。 市场普遍预测,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甚至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等低端芯片。此前,美国已在2022年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100芯片,并在2023年限制了H800的出口。 ▲美国制裁的“反噬效应” 助推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的制裁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推动国产HBM的研发。 韩国龙仁大学中国学系教授、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朴胜赞表示,在美国的种种限制下,中国仍能推动AI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在AI和半导体领域庞大的人才储备,以及中国政府的积极政策支持,如“AI+行动计划”。事实上,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博士级人才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中国已达到7.7万人,约为美国的4倍。这表明,中国不仅拥有充足的人才基础,还有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像DeepSeek这样的企业。 近年来,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反而助推了中国企业的成长。例如,2023年9月,华为在最新智能手机中采用了由中芯国际(SMIC)7nm工艺制造的芯片,而长鑫存储(CXMT)也已推出DDR5存储产品。 目前,长鑫存储已成功研发HBM2E,如果美国进一步收紧对低端AI芯片的出口限制,不排除未来英伟达GPU可能采用中国HBM芯片的可能性。此外,随着中国厂商加快HBM3的量产,并逐步推进HBM3E、HBM4的研发,韩国厂商在全球HBM市场的领先地位可能受到威胁。 ▲韩国企业高度警惕 三星、SK海力士密切关注DeepSeek 韩国半导体企业已经开始对DeepSeek的技术进行研究和评估。LG AI研究院等机构已启动对DeepSeek AI模型的测试和分析,而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1月31日,三星电子存储事业部副社长金宰俊(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业界动向,并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多种应对方案。”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可获得的信息有限,因此尚难以准确评估DeepSeek的影响,但预计市场上既存在长期机遇,也存在短期风险。 如果未来更多企业采用低成本AI芯片开发AI模型,短期来看可能会影响高端HBM的销售,但从长远来看,HBM的整体需求仍可能持续增长。 【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2-02 23:33:01 -
去年韩国人均GDP超3.6万美元 远超日本和中国台湾
2日,韩国企划财政部、韩国银行(央行)和统计厅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将达到3.6024万美元,同比增长1.28%,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去年10月预测(3.6132万美元)的水平相近。 根据IMF的预测,日本人均GDP为3.2859万美元,中国台湾为3.3234万美元。去年韩国人均GDP超过了日本和中国台湾。 韩国人均GDP在2016年突破3万美元,达到3.0839万美元,2018年上升至3.5359万美元,但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下降至3.3503万美元。2021年,由于政府的各种消费支持等经济刺激措施、社交距离限制放宽措施以及出口表现良好,人均GDP一度达到3.7503万美元,但2022年又下降至3.481万美元。 此后,人均GDP从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增长。不过,同比增长率从2023年的2.18%下降至去年的1.28%。 去年韩国人均GDP增长主要由实际GDP增长带动,去年实际GDP增长率为5.9%,是自2021年(7.9%)以来的最高水平。 韩国政府分析称,受韩国贸易条件改善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韩国经济持续增长。此外,韩国总人口增幅放缓也推动了人均GDP增长。 然而,去年韩元兑美元汇率同比上涨了58.57韩元,成为大幅降低人均GDP的主要因素。若韩元兑美元汇率维持在2023年的水平(1305.41韩元),去年人均GDP将达到3.7641万美元。 韩国政府预计今年人均GDP将再度突破3.7万美元。根据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资料,今年实际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8%,今年人均GDP预计将同比增加1417美元,达到3.7441万美元。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2 19:57:01 -
韩国便利店转型"全能"商店 销售额首超百货店
GS25开设韩华棒球队为主题的体育特色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便利店年销售额首次超百货商店。是自便利店在韩国开业35年以来的里程碑式的成就,正式晋升为流通业的领军巨头。不仅彰显了便利店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反映了韩国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 韩国便利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销售角色,而是逐步扩展其服务范围与功能,转型为“全能型”商店。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众多50至60岁的老年人群积极投身便利店创业热潮,更在流通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去年全年,便利店销售额在流通业中的占比高达17.4%,成功超越百货商店的16.6%。截至去年10月,便利店与百货商店的累计销售额分别为2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7.6亿元)和25.4万亿韩元,便利店略胜一筹。 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指出,销售低价商品的便利店首次在销售额上超越了以高价商品为主打的百货商店。韩国便利店正逐步从社区超市的单一角色,演化为集物流、快递、国际邮政、打的、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宠物保险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万能”商店。不仅销售生活必需品和速食食品,还涉足生鲜食品、高端酒类、热门周边、时尚美容、体育用品等领域,并提供Naver Money、Toss Money充值以及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成为年轻人的综合文化空间。 韩国连锁便利店GS25持续增加规模较普通门店大两倍的“特色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展现了GS25的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根据各地区特性提供了针对性服务,在部分地区开设了主推酒类的门店(526家)、生鲜门店(515家)、咖啡特色店(22家)、金融特色店(2家)、体育特色店(3家)、智能特色店(3家)以及独家联名快闪特色店等(1家),以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在物流配送方面,GS25自2016年开展物流服务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7.8%。此外,GS25提供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服务的门店数量增加至400多家,体现了GS25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GS25营业企划组长李东勋表示:“便利店实现了35年来的里程碑式成就。尽管便利店相较于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在店铺规模上较小,但随着1至2人家庭的增加,需求不断激增,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便利店,成为适合全年龄段消费者、最贴近生活的商店,为全体消费者提供不可或缺的便利性。” 另一家便利店品牌CU也不甘示弱,自2019年开始提供送货服务以来,去年销售同比增长136.7%。近期,CU还与邮政携手,探讨推进国际邮件运输服务的可能性。此外,CU还自2017年起提供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并销售宠物保险。据CU相关人士透露,今年还将与韩国IT巨头Kakao旗下的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合作,共同推出打的服务。 随着便利店市场的强劲增长,多家企业纷纷涉足便利店业务。衣恋集团自2023年首次投入便利店行业以来,截至目前运营门店增至5家,并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生鲜食品销售服务。同时,投身于便利店创业的50至60岁老年人也在持续增加。CU数据显示,去年该年龄段加盟CU的创业者占比创新高,达45%。 据推测,以去年为基准,韩国便利店数量达到约5.65万家,同比增加约1000家,超越日本便利店数量(5.6万家)。李东勋指出:“随着韩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便利店将持续优化设施与服务,进化为履行社会多功能的线下核心平台。通过不断加强业态影响力,成为全体市民不可或缺的产业。”
2025-01-30 18:15:49 -
中国游客流向生变 东亚旅游版图加速重构
进入新年以来,东亚旅游强国之间的外交与旅游格局正在经历微妙变化。去年吸引国际游客数量排名依次是日本、泰国、中国、韩国,但近期发生的各种事件和政策动向正在改变东亚国家之间的旅游生态布局,引发强烈关注。 据多国媒体报道,近日泰国发生一起中国演员遭遇绑架案件,导致中国游客对泰国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泰国旅游行业开始陷入忧虑。与此同时,访问日本的中国游客急剧增长,导致日本面临乱扔垃圾、随地小便,以及奈良鹿遭虐待等问题的困扰。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日本政府推出中国富裕阶层专属特别签证政策,分析认为这是日本试图选择接待中国游客的一种策略调整。 在中国,韩国游客目前是最大的外国游客群体。2016年赴华韩国游客数量达到477万人次,但“萨德”事件之后这一数字在2017年下降到452万人次左右。中国政府最后一次公开的2018年数据显示,韩国游客以419万人次居首,远高于排在其次的日本(269万人次)和美国(248万人次)。中国政府决定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后,访华韩国游客数量显著上涨。媒体对此乐观报道称,中国有望重新迎来韩国游客数量400万以上的“黄金时代”。 中国和日本游客数量长期占据访韩外国游客前列。去年访韩中国游客约450万人次,日本游客约330万人次。2016年中国游客数量创下807万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萨德”事件后中国游客大幅减少到每年600万人次左右。 随着泰国对华旅游吸引力的下降以及日本对华实施选择性签证政策,部分中国游客可能转向韩国。与此同时,韩国旅游业界指出,MZ一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者)外国游客在韩旅游期间表现出越来越优质的礼仪文化,对于改善整体旅游环境和提升韩国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旅游业界近期也出现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游客在日本旅游时经常与当地警察或景区人员发生冲突,但在济州岛,违规行为更多体现在非法横穿马路等无视交通规则方面,而乱扔垃圾和随地小便等行为则较为少见。“萨德”事件后,韩国民众对中国游客有失文明的行为提出过严厉批评,这也促使部分中国游客在韩旅游时的行为更加克制。 相比之下,中国游客对于日本的态度往往表现为“我们游客众多,因此应该优待”,但对韩国的这一心态并不明显,原因在于韩国游客同样也是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2018年韩国游客数量位居中国国际游客第一,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 当前种种趋势可能对韩国旅游行业有利,但政治动荡和潜在的不稳定性因素可能成为阻碍。如果政局状况未能迅速得到缓解,当前的积极趋势可能会戛然而止。旅游行业是一个能够间接影响其他产业的重要催化剂,恢复速度往往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总体来看,东亚旅游强国之间的格局充满复杂微妙的力学关系,中国游客的去向显然是左右其他国家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韩国能否利用当前的有利形势,进一步巩固在东亚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值得持续关注。 人称“福宝爷爷”的姜哲远正在韩国旅游发展局举行的中国当地路演活动中进行脱口秀 【图片来源 韩国旅游发展局】
2025-01-29 23:57:39 -
去年韩国大企业在美游说支出698万美元 创历史新高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走向难以预测,韩国大型企业近期积极在美国展开游说活动。三星集团、SK集团等韩国大企业去年在美的游说支出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美国参议院22日(当地时间)公布的企业游说申报内容,包括三星电子、三星半导体、三星SDI和Imagine的三星集团去年在美国国会的游说支出总额达到698万美元。 根据统计游说申报内容的非营利组织Opensecrets的数据,三星集团在美国的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372万美元、2022年的579万美元、2023年的630万美元,去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从申报内容来看,三星集团的游说涵盖广泛的议题,包括知识产权、韩美关系、国防授权法案、对美外商投资、半导体法案、通信政策、供应链、贸易政策、人工智能(AI)政策、税制、移民以及数字鸿沟等。 SK集团去年在美国政府游说活动上的支出为559万美元,排名第二。SK集团的游说议题涉及美国政府的半导体出口管制与供应链政策、半导体投资、半导体法案、AI、通胀削减法案(IRA)、电动车、清洁能源以及制药等领域。 由于议题广泛,SK集团的游说对象涵盖美国参众两院、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国际贸易管理局(ITA)、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国家经济委员会(NEC)、国防部、国务院、能源部、交通部、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及财政部等多个部门。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花费了328万美元用于游说美国政府。公司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291万美元、2022年的336万美元、2023年的323万美元,每年维持在相近水平。现代汽车集团的游说议题包括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政策及基础设施、电动车基础设施与税收优惠政策等。 韩华集团去年共支出391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随着韩华集团扩张在美国市场业务,其游说金额为2021年的64万美元、2022年的90万美元、2023年的158万美元逐年快速增长。 LG集团方面,尽管LG电子去年投入了创纪录的90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但与其他韩国企业相比,金额相对较少。 美国国会大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3 19:24:30
-
韩中外长或在慕尼黑会晤 聚焦中美关税战与半岛问题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计划在下周访问德国慕尼黑期间,与中国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谈。当前中美“关税战”升温的背景下,韩中外长的对话备受关注。 赵兑烈将于14日至16日出席全球规模最大的年度国际安全论坛——慕尼黑安全会议(MSC)。王毅也将出席本次会议,因此韩中外长可能借此机会举行双边会谈。 王毅去年12月24日曾与赵兑烈通话,表示希望韩中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并强调即使在韩国国内政局复杂的情况下,双方仍将保持紧密沟通与合作。据悉,目前韩中外交部门正就双边会谈的安排进行密切协商,但具体会面形式尚未最终确定。 此外,王毅还可能出席20日至21日在南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议,届时韩中外长或在该场合再次进行会谈。事实上,韩中外长在国际多边会议期间多次举行会晤,例如去年7月在老挝东盟外长会议、9月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等。 如果此次韩中外长成功会面,韩国预计将与中方就美中关税冲突交换意见。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月4日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而中国也将从10日起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10%至15%不等的关税。美中经济对抗升级可能对韩国经济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韩方或将要求中方采取措施,减少对韩方的不利影响。 此外,韩方还可能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一事展开讨论。今年11月,韩国将在庆州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习近平是否访韩备受关注。 朝鲜问题预计也将成为会谈的重点。鉴于朝俄关系日益紧密,朝鲜向俄罗斯派遣军队,以及朝鲜持续进行核武和弹道导弹试验,韩国或将敦促中方在朝鲜问题上发挥更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与中国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5 18:10:16 -
2024亚洲韩中国际美术交流活动举行
左起依次为获奖者裵正熙、元永潾、朴钟旻和赵成玉。【图片提供 亚洲经济】 在日前落下帷幕的2024年亚洲韩中国际美术交流大赛中,来自韩国的金泰源荣获最高荣誉大奖。 2024年亚洲韩中国际美术交流大赛自去年11月开始征集作品,并于12月公布了获奖结果。 本次大赛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南京、青岛、大连、首尔、仁川、大田、大邱、釜山、江原道、庆尚道、全罗道、济州岛等韩中两国的参赛作品,从小学组到大学普通组各年龄段的参加者展示了独特的创造力和热情,呈现精彩作品。 获得大奖的金泰源表示:“我将现代人的孤独、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家庭主导权被宠物占据的现象用讽刺手法进行诠释,希望通过多样的展览活动,进一步活跃交流,分享艺术的价值和乐趣。” 大赛的最优秀奖由赵成玉、裵正熙、卢正栽、张冰雪、高志银、梁丁化、朴钟旻、元永潾等人获得。 2025韩中美术国际交流会将于2月17日至19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届时将举办颁奖典礼、媒体日、韩中美术人之夜等一系列活动。 左起依次为获奖者金泰源、高志银、卢正栽和梁丁化。【图片提供 亚洲经济】
2025-02-05 02:55:23 -
亚冬会韩国代表团抵达哈尔滨
4日,在中国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参加2025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的韩国代表团抵达。2025哈尔滨亚冬会将于本月7日至14日举行。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5 01:52:15 -
关税战下韩出口企业韧性凸显 近半数预计今年经营环境持平
随着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正式化、保护主义扩大及汇率剧烈波动等国内外不确定性加剧,韩国出口企业对2025年经营环境的恶化预期却并未显著提升。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4日发布《2025年出口企业经营环境展望》报告,基于对1010家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出上述结论。 报告显示,尽管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扩大,但48.6%的韩国出口企业预计今年整体经营环境与去年相似,37.3%认为会恶化,仅14.2%预计改善。 分行业来看,因订单量增加,船舶领域的经营环境和投资活动改善预期显著。然而,受中国供应过剩及竞争激化影响,化学工业品,塑料、橡胶、皮革制品,无线通信设备及零部件等行业则面临经营环境恶化风险,且国内外投资可能萎缩。 对于美国可能推行的普遍关税政策(即对所有国家统一征收关税),多数企业认为对韩国对美出口影响有限。55.5%的受访企业预计,即使美国实施普遍关税,对美出口仍将与去年持平。分析认为,由于该关税对所有国家同等适用,企业将其视为“公平竞争环境下的挑战”。 尽管关税压力存在,部分行业仍预计对美出口增长,包括美国本土制造能力薄弱的船舶、与基建相关的通信设备,以及受益于韩流热潮的美容仪器和化妆品等。 为应对美国贸易环境变化,企业优先考虑的对策包括“开拓替代市场(27.3%)”“降低成本(25.6%)”,而“扩大本地化生产”仅占4.1%。 在改善经营环境的政策需求方面,出口企业最迫切希望获得“汇率稳定支持(28.1%)”和“物流支援(15.7%)”,其次是“开拓新市场(14.3%)”和“税收优惠(13.8%)”。尽管近期韩元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定利好,但报告强调需加强政策应对以缓解汇率过度波动的影响。 韩国贸易协会相关人士指出:“近期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导致企业资金运作不确定性上升。同时,物流成本因地缘政治不稳定性难以预测,需加强政策支持并提前准备应对未来可能的保护主义措施。”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4 21:34:16 -
央行:贸易冲突加剧或导致韩国经济增长遇"暗礁"
上月31日,韩国股市迎来春节假期后首个交易日,受“DeepSeek”冲击KOSPI指数下跌0.77%。【图片提供 韩联社】 全球贸易冲突的加剧可能导致韩国今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跌至1%中段水平,除紧急戒严事件引发国内政治动荡外,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提高关税的举措导致国内外利空叠加,令韩国经济增长前景面临严峻考验。 据韩国银行(央行)4日消息,央行调查局在去年11月28日发布的经济展望中,将全球贸易冲突加剧造成的经济增长风险列为“第二种可能性”。当时央行预测今年韩国经济增速为1.9%,若美国与中国等国的贸易冲突加剧,增速可能会在这一基础上放缓0.2个百分点。 央行称,若美国加码贸易保护力度,中国等主要国家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全球贸易冲突加剧将导致贸易规模急剧萎缩,风险溢价扩大将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这一可能性正在渐渐变为现实。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对进口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各国表示将采取措施反制。 但这一趋势并未充分反映在央行的现有预测中,上月16日,央行做出冻结基准利率的决定基于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6%至1.7%之间,并非此前预测的1.9%。央行预判政治动荡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美国新政府经济政策带来的影响仅参照去年11月对经济增速做出的预测水平。 央行在冻结基准利率后的上月20日(当地时间),特朗普正式就职,直到上月底才确定美国将再次对中国等国加征关税。因此有观测认为,央行活在本月25日发布的修正版经济预测中,将今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至1.5%或更低的水平。 各大海外主要投资银行(IB)已先后下调韩国今年经济增速至1%初段或中段,花旗银行近日将今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从1.5%下调至1.4%,摩根大通从1.3%下调至1.2%,专业咨询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甚至提出了1.1%的可能性。各大投行的平均预测值从去年12月底的1.7%进一步下调至1.6%或更低。 国际金融中心表示,花旗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分析称,由于美国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预计韩国GDP将随之缩水0.22%-0.44%,尤其是汽车零部件、钢铁、机械等将首当其冲受到打击。 但也有意见认为,从目前来看所谓“关税战”可能进一步加剧,也可能半路偃旗息鼓。央行负责人称,目前的情况尚未达到去年11月经济预测中提到的“第二种可能性”,由于当前各种风险都存在可能性,本月25日的经济预测将作出怎样的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2025-02-04 17:51:27 -
DeepSeek低成本AI模型震撼行业 韩半导体厂商或陷入复杂博弈
近日,随着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推出低成本人工智能(AI)模型,市场普遍预计高带宽存储器(HBM)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有分析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华制裁,以遏制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崛起。这一局势让全球HBM市场的领导者——韩国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据行业消息和路透社2日报道,美国当地时间1月31日,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总统特朗普会面,讨论了DeepSeek的发展及AI芯片出口管制问题。此次会谈发生在特朗普政府考虑加强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的背景下,因此备受关注。 DeepSeek最新推出的推理AI模型“R1”开发成本仅为557.6万美元,并使用了约2000颗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800 AI加速器。这些芯片搭载的是HBM2E(第三代)或HBM3(第四代)存储器,而非最新的HBM3E(第五代)。 DeepSeek AI模型的高性价比令业内震惊。相较于美国科技巨头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开发AI模型,DeepSeek的研发成本不到其10%,但性能却能够媲美甚至超越竞争对手。受此影响,英伟达股价在1月27日大跌,其市值蒸发5890亿美元。 市场普遍预测,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甚至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等低端芯片。此前,美国已在2022年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100芯片,并在2023年限制了H800的出口。 ▲美国制裁的“反噬效应” 助推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的制裁可能适得其反,反而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推动国产HBM的研发。 韩国龙仁大学中国学系教授、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朴胜赞表示,在美国的种种限制下,中国仍能推动AI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在AI和半导体领域庞大的人才储备,以及中国政府的积极政策支持,如“AI+行动计划”。事实上,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博士级人才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中国已达到7.7万人,约为美国的4倍。这表明,中国不仅拥有充足的人才基础,还有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像DeepSeek这样的企业。 近年来,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反而助推了中国企业的成长。例如,2023年9月,华为在最新智能手机中采用了由中芯国际(SMIC)7nm工艺制造的芯片,而长鑫存储(CXMT)也已推出DDR5存储产品。 目前,长鑫存储已成功研发HBM2E,如果美国进一步收紧对低端AI芯片的出口限制,不排除未来英伟达GPU可能采用中国HBM芯片的可能性。此外,随着中国厂商加快HBM3的量产,并逐步推进HBM3E、HBM4的研发,韩国厂商在全球HBM市场的领先地位可能受到威胁。 ▲韩国企业高度警惕 三星、SK海力士密切关注DeepSeek 韩国半导体企业已经开始对DeepSeek的技术进行研究和评估。LG AI研究院等机构已启动对DeepSeek AI模型的测试和分析,而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1月31日,三星电子存储事业部副社长金宰俊(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业界动向,并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多种应对方案。”他进一步指出,目前可获得的信息有限,因此尚难以准确评估DeepSeek的影响,但预计市场上既存在长期机遇,也存在短期风险。 如果未来更多企业采用低成本AI芯片开发AI模型,短期来看可能会影响高端HBM的销售,但从长远来看,HBM的整体需求仍可能持续增长。 【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2-02 23:33:01 -
去年韩国人均GDP超3.6万美元 远超日本和中国台湾
2日,韩国企划财政部、韩国银行(央行)和统计厅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将达到3.6024万美元,同比增长1.28%,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去年10月预测(3.6132万美元)的水平相近。 根据IMF的预测,日本人均GDP为3.2859万美元,中国台湾为3.3234万美元。去年韩国人均GDP超过了日本和中国台湾。 韩国人均GDP在2016年突破3万美元,达到3.0839万美元,2018年上升至3.5359万美元,但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下降至3.3503万美元。2021年,由于政府的各种消费支持等经济刺激措施、社交距离限制放宽措施以及出口表现良好,人均GDP一度达到3.7503万美元,但2022年又下降至3.481万美元。 此后,人均GDP从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增长。不过,同比增长率从2023年的2.18%下降至去年的1.28%。 去年韩国人均GDP增长主要由实际GDP增长带动,去年实际GDP增长率为5.9%,是自2021年(7.9%)以来的最高水平。 韩国政府分析称,受韩国贸易条件改善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韩国经济持续增长。此外,韩国总人口增幅放缓也推动了人均GDP增长。 然而,去年韩元兑美元汇率同比上涨了58.57韩元,成为大幅降低人均GDP的主要因素。若韩元兑美元汇率维持在2023年的水平(1305.41韩元),去年人均GDP将达到3.7641万美元。 韩国政府预计今年人均GDP将再度突破3.7万美元。根据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资料,今年实际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8%,今年人均GDP预计将同比增加1417美元,达到3.7441万美元。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2 19:57:01 -
韩国便利店转型"全能"商店 销售额首超百货店
GS25开设韩华棒球队为主题的体育特色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便利店年销售额首次超百货商店。是自便利店在韩国开业35年以来的里程碑式的成就,正式晋升为流通业的领军巨头。不仅彰显了便利店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反映了韩国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 韩国便利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销售角色,而是逐步扩展其服务范围与功能,转型为“全能型”商店。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众多50至60岁的老年人群积极投身便利店创业热潮,更在流通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去年全年,便利店销售额在流通业中的占比高达17.4%,成功超越百货商店的16.6%。截至去年10月,便利店与百货商店的累计销售额分别为2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7.6亿元)和25.4万亿韩元,便利店略胜一筹。 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指出,销售低价商品的便利店首次在销售额上超越了以高价商品为主打的百货商店。韩国便利店正逐步从社区超市的单一角色,演化为集物流、快递、国际邮政、打的、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宠物保险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万能”商店。不仅销售生活必需品和速食食品,还涉足生鲜食品、高端酒类、热门周边、时尚美容、体育用品等领域,并提供Naver Money、Toss Money充值以及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成为年轻人的综合文化空间。 韩国连锁便利店GS25持续增加规模较普通门店大两倍的“特色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展现了GS25的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根据各地区特性提供了针对性服务,在部分地区开设了主推酒类的门店(526家)、生鲜门店(515家)、咖啡特色店(22家)、金融特色店(2家)、体育特色店(3家)、智能特色店(3家)以及独家联名快闪特色店等(1家),以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在物流配送方面,GS25自2016年开展物流服务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7.8%。此外,GS25提供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服务的门店数量增加至400多家,体现了GS25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GS25营业企划组长李东勋表示:“便利店实现了35年来的里程碑式成就。尽管便利店相较于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在店铺规模上较小,但随着1至2人家庭的增加,需求不断激增,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便利店,成为适合全年龄段消费者、最贴近生活的商店,为全体消费者提供不可或缺的便利性。” 另一家便利店品牌CU也不甘示弱,自2019年开始提供送货服务以来,去年销售同比增长136.7%。近期,CU还与邮政携手,探讨推进国际邮件运输服务的可能性。此外,CU还自2017年起提供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并销售宠物保险。据CU相关人士透露,今年还将与韩国IT巨头Kakao旗下的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合作,共同推出打的服务。 随着便利店市场的强劲增长,多家企业纷纷涉足便利店业务。衣恋集团自2023年首次投入便利店行业以来,截至目前运营门店增至5家,并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生鲜食品销售服务。同时,投身于便利店创业的50至60岁老年人也在持续增加。CU数据显示,去年该年龄段加盟CU的创业者占比创新高,达45%。 据推测,以去年为基准,韩国便利店数量达到约5.65万家,同比增加约1000家,超越日本便利店数量(5.6万家)。李东勋指出:“随着韩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便利店将持续优化设施与服务,进化为履行社会多功能的线下核心平台。通过不断加强业态影响力,成为全体市民不可或缺的产业。”
2025-01-30 18:15:49 -
中国游客流向生变 东亚旅游版图加速重构
进入新年以来,东亚旅游强国之间的外交与旅游格局正在经历微妙变化。去年吸引国际游客数量排名依次是日本、泰国、中国、韩国,但近期发生的各种事件和政策动向正在改变东亚国家之间的旅游生态布局,引发强烈关注。 据多国媒体报道,近日泰国发生一起中国演员遭遇绑架案件,导致中国游客对泰国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泰国旅游行业开始陷入忧虑。与此同时,访问日本的中国游客急剧增长,导致日本面临乱扔垃圾、随地小便,以及奈良鹿遭虐待等问题的困扰。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日本政府推出中国富裕阶层专属特别签证政策,分析认为这是日本试图选择接待中国游客的一种策略调整。 在中国,韩国游客目前是最大的外国游客群体。2016年赴华韩国游客数量达到477万人次,但“萨德”事件之后这一数字在2017年下降到452万人次左右。中国政府最后一次公开的2018年数据显示,韩国游客以419万人次居首,远高于排在其次的日本(269万人次)和美国(248万人次)。中国政府决定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后,访华韩国游客数量显著上涨。媒体对此乐观报道称,中国有望重新迎来韩国游客数量400万以上的“黄金时代”。 中国和日本游客数量长期占据访韩外国游客前列。去年访韩中国游客约450万人次,日本游客约330万人次。2016年中国游客数量创下807万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萨德”事件后中国游客大幅减少到每年600万人次左右。 随着泰国对华旅游吸引力的下降以及日本对华实施选择性签证政策,部分中国游客可能转向韩国。与此同时,韩国旅游业界指出,MZ一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者)外国游客在韩旅游期间表现出越来越优质的礼仪文化,对于改善整体旅游环境和提升韩国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旅游业界近期也出现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游客在日本旅游时经常与当地警察或景区人员发生冲突,但在济州岛,违规行为更多体现在非法横穿马路等无视交通规则方面,而乱扔垃圾和随地小便等行为则较为少见。“萨德”事件后,韩国民众对中国游客有失文明的行为提出过严厉批评,这也促使部分中国游客在韩旅游时的行为更加克制。 相比之下,中国游客对于日本的态度往往表现为“我们游客众多,因此应该优待”,但对韩国的这一心态并不明显,原因在于韩国游客同样也是中国国际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2018年韩国游客数量位居中国国际游客第一,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 当前种种趋势可能对韩国旅游行业有利,但政治动荡和潜在的不稳定性因素可能成为阻碍。如果政局状况未能迅速得到缓解,当前的积极趋势可能会戛然而止。旅游行业是一个能够间接影响其他产业的重要催化剂,恢复速度往往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总体来看,东亚旅游强国之间的格局充满复杂微妙的力学关系,中国游客的去向显然是左右其他国家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韩国能否利用当前的有利形势,进一步巩固在东亚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值得持续关注。 人称“福宝爷爷”的姜哲远正在韩国旅游发展局举行的中国当地路演活动中进行脱口秀 【图片来源 韩国旅游发展局】
2025-01-29 23:57:39 -
去年韩国大企业在美游说支出698万美元 创历史新高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走向难以预测,韩国大型企业近期积极在美国展开游说活动。三星集团、SK集团等韩国大企业去年在美的游说支出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美国参议院22日(当地时间)公布的企业游说申报内容,包括三星电子、三星半导体、三星SDI和Imagine的三星集团去年在美国国会的游说支出总额达到698万美元。 根据统计游说申报内容的非营利组织Opensecrets的数据,三星集团在美国的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372万美元、2022年的579万美元、2023年的630万美元,去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从申报内容来看,三星集团的游说涵盖广泛的议题,包括知识产权、韩美关系、国防授权法案、对美外商投资、半导体法案、通信政策、供应链、贸易政策、人工智能(AI)政策、税制、移民以及数字鸿沟等。 SK集团去年在美国政府游说活动上的支出为559万美元,排名第二。SK集团的游说议题涉及美国政府的半导体出口管制与供应链政策、半导体投资、半导体法案、AI、通胀削减法案(IRA)、电动车、清洁能源以及制药等领域。 由于议题广泛,SK集团的游说对象涵盖美国参众两院、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国际贸易管理局(ITA)、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国家经济委员会(NEC)、国防部、国务院、能源部、交通部、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及财政部等多个部门。 现代汽车集团去年花费了328万美元用于游说美国政府。公司游说支出为2021年的291万美元、2022年的336万美元、2023年的323万美元,每年维持在相近水平。现代汽车集团的游说议题包括氢能源与燃料电池政策及基础设施、电动车基础设施与税收优惠政策等。 韩华集团去年共支出391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随着韩华集团扩张在美国市场业务,其游说金额为2021年的64万美元、2022年的90万美元、2023年的158万美元逐年快速增长。 LG集团方面,尽管LG电子去年投入了创纪录的90万美元用于游说活动,但与其他韩国企业相比,金额相对较少。 美国国会大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3 19: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