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年初’新闻 14个
-
三星电子提出"强劲增长"战略 聚焦四大新兴业务领域
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负责人兼副会长韩宗熙提出发展新关键词“强劲增长”(bold growth),旨在通过大胆转型未来业务结构,克服三星电子面临的复杂危机,并实现进一步的飞跃。 据韩国财界19日消息,在DX部门成立三周年之际,韩宗熙在近日于京畿道水原市三星总部举行的DX Connect活动中表示:“我们一直在努力奠定‘One Samsung’的基础,并提高各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接下来的目标是‘强劲增长’。” 他还敦促道:“为了未来的增长,我们必须大胆进行变革。” 早在2021年12月,韩宗熙出任DX部门负责人时就提出为创造“One Samsung”的协同效应,需要打破现有业务部门和产品之间的壁垒,从客户的角度进行思考、感受和探索,并将“One Samsung”作为发展关键词。 三年即将过去,韩宗熙提出新的关键词“强劲增长”。为此,他公布医疗技术、机器人、车载电子、环保空调解决方案四个核心领域,并计划将其作为下一代新增长业务集中培育。 去年,三星电子在DX部门成立未来技术事务局,致力于探索未来新技术和产品。随后,三星又设立未来业务策划团和业务开发小组,全力发掘前所未有的技术与业务。根据这一战略,三星计划进一步扩展下一代保健领域业务。 韩宗熙在本月7日于德国举行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 2024)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正在发展未来业务并推动取得成果,目前对医疗领域非常关注,也正在进行相关会议。” 三星电子在本届IFA展会上展出人工智能(AI)健康管理服务Samsung Food Plus,并计划在全球推广以老年客户为中心的SmartThings智能家居平台“家庭护理”服务。 此外,三星还计划提升机器人业务的全球竞争力。早在今年5月,三星电子就对DX部门下属的机器人业务团队进行组织调整,将研发人员调整至首席技术官(CTO)部门,以强化机器人业务。在车载电子领域,三星不仅将与子公司哈曼(Harman)加强协同效应,还将拓展至下一代显示业务领域。环保空调解决方案方面,三星将进一步与现有业务进行整合。 韩宗熙还宣布将三星转型为“AI公司”的计划。为实现这一目标,三星将加大对外部AI企业的投资,扩展设备业务以外的服务和企业对企业(B2B)业务。 今年年初,三星电子在全球最大家电和IT展会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 2024)上宣布“人人共享AI”的愿景,并将今年定义为AI家电元年,致力于巩固“AI家电即三星”的品牌认知。在IFA新闻发布会上,韩宗熙也表示:“AI似乎没有尽头。我们的目标是解决消费者的困扰和不便,打造互联体验。为确保在即将到来的AI时代不失主导权而进行万全准备。” 当地时间5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 2024)三星新闻发布会上,三星电子欧洲地区首席营销官(CMO)本杰明·布朗正在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09-19 19:47:36 -
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增长 三星苹果加速多元化生产布局
随着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持续增长,三星电子、苹果等全球领先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正加快推进生产线多元化,逐步将原本集中于中国的制造基地转移至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2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达到1.7365亿台,较去年增长3.7%。尽管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不确定性使全球市场的IT设备预算执行较为谨慎,但消费市场和教育市场需求的增长有效抵消了这一影响。 报告指出,面对“去中国化”趋势,生产线转移已成为焦点。戴尔、苹果等大型笔记本电脑企业为规避中美矛盾等地缘政治风险,正加速推进生产布局的调整。集邦咨询预测,今年在中国以外地区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比例将从去年的7.4%大幅上升至12.4%。 随着全球制造商生产基地的多元化,越南、泰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国成为最大受益者。这些国家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积极的IT支持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生产线转移。 尤其是在戴尔和苹果的带动下,预计越南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市场份额将提升至6%,而泰国则在惠普和广达工厂的推动下,市场份额有望升至2.3%。 今年年初,三星电子也在印度诺伊达设立了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该工厂原主要生产家电产品,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扩展,早在2010年便已转型为智能手机生产工厂。此次新增笔记本电脑生产线,标志着其生产布局的进一步多元化。 尽管如此,集邦咨询仍认为全球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生产将继续集中在中国。中国工厂依然具备较高的制造能力,并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使其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集邦咨询还预测,搭载微软“Copilot”等人工智能(AI)功能的“AI笔记本电脑”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上市。由于初期价格较高,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能会推迟。然而,预计从明年开始,企业需求将推动AI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显著增加。 三星电子印度诺伊达工厂【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08-23 18:23:14 -
AI需求助推半导体代工市场强劲反弹 三星二季度市场份额原地踏步
全球市场调研机构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人工智能(AI)需求激增推动,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代工(Foundry)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约9%。 报告指出,随着AI数据中心对AI芯片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大代工厂的销售额也随之上升。尽管汽车和工业产品领域的非AI芯片需求增长缓慢,但物联网(IoT)和家电等领域的需求却在持续扩大。对位研究认为,虽然部分产品复苏速度较为缓慢,但整体来看,全球半导体代工产业已触底反弹,市场增长趋势逐步显现。 然而,三星电子在市场份额方面仍未出现显著变化。数据显示,三星电子第二季度的代工市场份额为13%,与上季度持平。自去年第四季度从14%下滑1个百分点以来,其市场份额并未恢复。而台积电(TSMC)的市场份额则高达62%,两者之间的差距依然为49个百分点,与上季度持平。 报告还指出,未来三星电子与台积电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位研究表示,台积电已将其全年销售增长预期从20%出头上调至20%中段,并预计台积电的AI加速器供需紧张状态将至少持续至2026年初。 与此同时,中国的半导体代工厂商也在快速追赶。报告显示,得益于本土无晶圆厂设计公司(Fabless)订单的增加,中国企业第三季度的增长预期高于此前预期。中芯国际(SMIC)第三季度销售额预计将环比增长13%至15%。此外,中芯国际与另一家中国厂商联华电子(UMC)在第二季度的市场份额均为6%。 尽管如此,三星电子在AI和高性能计算(HPC)等高附加值半导体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预计其年销售增长率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业内人士认为,三星电子能否在下半年提升市场份额的关键在于其在HPC领域的客户拓展能力。 三星电子在第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随着AI和HPC需求的增加,其先进制程节点将继续推动增长。公司计划到2028年,将AI和HPC相关客户数量扩大4倍,销售额提高9倍以上。 业内人士称,“虽然三星的半导体代工业务正在恢复,但由于竞争对手的销售额也在增加,因此其市场份额未见提升。下半年,三星在HPC领域的表现将备受关注。” 三星电子平泽工厂【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08-22 20:24:15 -
1至7月赴华旅客激增185.8% 韩中航线客座率仍待提升
今年1月至7月,赴华旅客人数显著增加。据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信息门户系统22日数据,赴华旅客总数达到759.3万人次,相较去年同期的265.7万人次增长了185.8%。尽管中国航线旅客数量大幅回升,但与其他热门航线相比,客座率仍未达到预期水平。 在今年上半年,釜山航空运营的从金海机场飞往中国的五条航线共运送旅客15.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的3.4万人次增长约350%。其中,传统旅游航线西安和张家界的表现尤为突出。整体来看,中国航线的客座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 大韩航空自7月起陆续恢复多条中国航线,并增加了现有航线的航班频次。7月,中国航线每周航班次数为171次,自8月起增至186次。 具体航线方面,自7月1日起,大韩航空每周运营7次釜山至上海航线和济州至北京航线。此外,自8月19日起,每周运营5次仁川至合肥航线,自9月16日起,每周运营6次釜山至北京航线,并计划自10月14日起每周运营4次仁川至昆明航线。 仁川至延吉航线自6月起增至每周3次,目前已实现每日运营。仁川至大连航线在7月1日至9月15日期间增加至每周11次;仁川至天津航线在8月5日至10月20日期间由每日1次增至每日2次。 尽管中国航线逐步恢复并扩展,但盈利能力的提升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中国航线素有“黄金”航线之称,兼顾商用和旅游需求。然而,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旅游需求未能全面恢复,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与其他已完全恢复的航线相比,中国航线的客座率相对较低。数据显示,日本和东南亚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航线客座率超过90%,但中国航线除部分特定航线外,普遍低于这一水平。今年1月至7月,济州航空的中国航线平均客座率(不包括商用需求较高的仁川至延吉航线)仅在70%至80%之间,低于其其他航线80%以上的平均水平。 航空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航线的商用需求依然强劲,航空公司并未预期这些航线会带来亏损,但若个人及团体旅游需求进一步恢复,航线的盈利能力将有望显著提升。 7月25日上午,仁川国际机场第一航站楼出境大厅人头攒动,众多旅客准备启程海外。【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8-22 18:37:15
-
三星电子提出"强劲增长"战略 聚焦四大新兴业务领域
三星电子设备体验(DX)部门负责人兼副会长韩宗熙提出发展新关键词“强劲增长”(bold growth),旨在通过大胆转型未来业务结构,克服三星电子面临的复杂危机,并实现进一步的飞跃。 据韩国财界19日消息,在DX部门成立三周年之际,韩宗熙在近日于京畿道水原市三星总部举行的DX Connect活动中表示:“我们一直在努力奠定‘One Samsung’的基础,并提高各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接下来的目标是‘强劲增长’。” 他还敦促道:“为了未来的增长,我们必须大胆进行变革。” 早在2021年12月,韩宗熙出任DX部门负责人时就提出为创造“One Samsung”的协同效应,需要打破现有业务部门和产品之间的壁垒,从客户的角度进行思考、感受和探索,并将“One Samsung”作为发展关键词。 三年即将过去,韩宗熙提出新的关键词“强劲增长”。为此,他公布医疗技术、机器人、车载电子、环保空调解决方案四个核心领域,并计划将其作为下一代新增长业务集中培育。 去年,三星电子在DX部门成立未来技术事务局,致力于探索未来新技术和产品。随后,三星又设立未来业务策划团和业务开发小组,全力发掘前所未有的技术与业务。根据这一战略,三星计划进一步扩展下一代保健领域业务。 韩宗熙在本月7日于德国举行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 2024)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正在发展未来业务并推动取得成果,目前对医疗领域非常关注,也正在进行相关会议。” 三星电子在本届IFA展会上展出人工智能(AI)健康管理服务Samsung Food Plus,并计划在全球推广以老年客户为中心的SmartThings智能家居平台“家庭护理”服务。 此外,三星还计划提升机器人业务的全球竞争力。早在今年5月,三星电子就对DX部门下属的机器人业务团队进行组织调整,将研发人员调整至首席技术官(CTO)部门,以强化机器人业务。在车载电子领域,三星不仅将与子公司哈曼(Harman)加强协同效应,还将拓展至下一代显示业务领域。环保空调解决方案方面,三星将进一步与现有业务进行整合。 韩宗熙还宣布将三星转型为“AI公司”的计划。为实现这一目标,三星将加大对外部AI企业的投资,扩展设备业务以外的服务和企业对企业(B2B)业务。 今年年初,三星电子在全球最大家电和IT展会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 2024)上宣布“人人共享AI”的愿景,并将今年定义为AI家电元年,致力于巩固“AI家电即三星”的品牌认知。在IFA新闻发布会上,韩宗熙也表示:“AI似乎没有尽头。我们的目标是解决消费者的困扰和不便,打造互联体验。为确保在即将到来的AI时代不失主导权而进行万全准备。” 当地时间5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 2024)三星新闻发布会上,三星电子欧洲地区首席营销官(CMO)本杰明·布朗正在发表主题演讲。【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09-19 19:47:36 -
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增长 三星苹果加速多元化生产布局
随着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持续增长,三星电子、苹果等全球领先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正加快推进生产线多元化,逐步将原本集中于中国的制造基地转移至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2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达到1.7365亿台,较去年增长3.7%。尽管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不确定性使全球市场的IT设备预算执行较为谨慎,但消费市场和教育市场需求的增长有效抵消了这一影响。 报告指出,面对“去中国化”趋势,生产线转移已成为焦点。戴尔、苹果等大型笔记本电脑企业为规避中美矛盾等地缘政治风险,正加速推进生产布局的调整。集邦咨询预测,今年在中国以外地区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比例将从去年的7.4%大幅上升至12.4%。 随着全球制造商生产基地的多元化,越南、泰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国成为最大受益者。这些国家凭借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积极的IT支持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生产线转移。 尤其是在戴尔和苹果的带动下,预计越南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市场份额将提升至6%,而泰国则在惠普和广达工厂的推动下,市场份额有望升至2.3%。 今年年初,三星电子也在印度诺伊达设立了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该工厂原主要生产家电产品,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扩展,早在2010年便已转型为智能手机生产工厂。此次新增笔记本电脑生产线,标志着其生产布局的进一步多元化。 尽管如此,集邦咨询仍认为全球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生产将继续集中在中国。中国工厂依然具备较高的制造能力,并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这使其在全球笔记本电脑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集邦咨询还预测,搭载微软“Copilot”等人工智能(AI)功能的“AI笔记本电脑”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上市。由于初期价格较高,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能会推迟。然而,预计从明年开始,企业需求将推动AI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显著增加。 三星电子印度诺伊达工厂【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08-23 18:23:14 -
AI需求助推半导体代工市场强劲反弹 三星二季度市场份额原地踏步
全球市场调研机构对位研究(Counterpoint Research)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人工智能(AI)需求激增推动,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导体代工(Foundry)产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约9%。 报告指出,随着AI数据中心对AI芯片需求的不断增加,各大代工厂的销售额也随之上升。尽管汽车和工业产品领域的非AI芯片需求增长缓慢,但物联网(IoT)和家电等领域的需求却在持续扩大。对位研究认为,虽然部分产品复苏速度较为缓慢,但整体来看,全球半导体代工产业已触底反弹,市场增长趋势逐步显现。 然而,三星电子在市场份额方面仍未出现显著变化。数据显示,三星电子第二季度的代工市场份额为13%,与上季度持平。自去年第四季度从14%下滑1个百分点以来,其市场份额并未恢复。而台积电(TSMC)的市场份额则高达62%,两者之间的差距依然为49个百分点,与上季度持平。 报告还指出,未来三星电子与台积电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对位研究表示,台积电已将其全年销售增长预期从20%出头上调至20%中段,并预计台积电的AI加速器供需紧张状态将至少持续至2026年初。 与此同时,中国的半导体代工厂商也在快速追赶。报告显示,得益于本土无晶圆厂设计公司(Fabless)订单的增加,中国企业第三季度的增长预期高于此前预期。中芯国际(SMIC)第三季度销售额预计将环比增长13%至15%。此外,中芯国际与另一家中国厂商联华电子(UMC)在第二季度的市场份额均为6%。 尽管如此,三星电子在AI和高性能计算(HPC)等高附加值半导体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预计其年销售增长率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业内人士认为,三星电子能否在下半年提升市场份额的关键在于其在HPC领域的客户拓展能力。 三星电子在第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随着AI和HPC需求的增加,其先进制程节点将继续推动增长。公司计划到2028年,将AI和HPC相关客户数量扩大4倍,销售额提高9倍以上。 业内人士称,“虽然三星的半导体代工业务正在恢复,但由于竞争对手的销售额也在增加,因此其市场份额未见提升。下半年,三星在HPC领域的表现将备受关注。” 三星电子平泽工厂【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08-22 20:24:15 -
1至7月赴华旅客激增185.8% 韩中航线客座率仍待提升
今年1月至7月,赴华旅客人数显著增加。据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信息门户系统22日数据,赴华旅客总数达到759.3万人次,相较去年同期的265.7万人次增长了185.8%。尽管中国航线旅客数量大幅回升,但与其他热门航线相比,客座率仍未达到预期水平。 在今年上半年,釜山航空运营的从金海机场飞往中国的五条航线共运送旅客15.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的3.4万人次增长约350%。其中,传统旅游航线西安和张家界的表现尤为突出。整体来看,中国航线的客座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 大韩航空自7月起陆续恢复多条中国航线,并增加了现有航线的航班频次。7月,中国航线每周航班次数为171次,自8月起增至186次。 具体航线方面,自7月1日起,大韩航空每周运营7次釜山至上海航线和济州至北京航线。此外,自8月19日起,每周运营5次仁川至合肥航线,自9月16日起,每周运营6次釜山至北京航线,并计划自10月14日起每周运营4次仁川至昆明航线。 仁川至延吉航线自6月起增至每周3次,目前已实现每日运营。仁川至大连航线在7月1日至9月15日期间增加至每周11次;仁川至天津航线在8月5日至10月20日期间由每日1次增至每日2次。 尽管中国航线逐步恢复并扩展,但盈利能力的提升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中国航线素有“黄金”航线之称,兼顾商用和旅游需求。然而,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旅游需求未能全面恢复,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与其他已完全恢复的航线相比,中国航线的客座率相对较低。数据显示,日本和东南亚等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航线客座率超过90%,但中国航线除部分特定航线外,普遍低于这一水平。今年1月至7月,济州航空的中国航线平均客座率(不包括商用需求较高的仁川至延吉航线)仅在70%至80%之间,低于其其他航线80%以上的平均水平。 航空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航线的商用需求依然强劲,航空公司并未预期这些航线会带来亏损,但若个人及团体旅游需求进一步恢复,航线的盈利能力将有望显著提升。 7月25日上午,仁川国际机场第一航站楼出境大厅人头攒动,众多旅客准备启程海外。【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8-22 18: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