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负债’新闻 19个
-
LG显示陷投资困境 8.6代OLED生产线建设前景不明
LG显示正艰难抉择是否投资建设8.6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产线,这一生产线被认为能够显著降低面板成本。然而,由于“脱离亏损”是公司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LG显示对新投资保持谨慎态度。业内专家指出,在全球OLED市场中,量产竞争尤为激烈,一旦落后,追赶的难度将非常大,LG显示的决策时间已然紧迫。 据业界18日消息,LG显示尚未就建设8.6代OLED生产线作出最终决定,原因是当前公司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启动该生产线至少需要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7亿元)的投入,主要用于采购蒸镀机等核心设备。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LG显示连续六个季度亏损,今年第一、二季度继续亏损,第三季度亦不容乐观。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负债率已高达282.1%。 自郑哲东社长上任以来,LG显示的经营战略更多地聚焦于紧缩管理与成本控制,以减少亏损。郑哲东明确提出,“实现年度盈利”是公司当前的最大目标,因此,他采取了严格的紧缩措施。 为了改善财务结构,LG显示去年从LG电子借款1万亿韩元,并在年底进行了规模达1.36万亿韩元的增资。此外,将广州液晶显示器(LCD)工厂出售给中国华星光电(CSOT),预计可产生约2.03万亿韩元的收入,这笔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尽管财务压力沉重,业内普遍认为,为保持中小型OLED市场的竞争力,LG显示仍需加快8.6代OLED生产线的投资步伐。该技术最初将用于信息技术(IT)面板生产,但未来有望扩展至中小型OLED市场。苹果公司作为LG显示的核心客户,已计划自明年起在其平板电脑产品中采用OLED显示屏,并将在2025年进一步推广至MacBook系列。 业内专家指出,8.6代OLED生产技术在量产效率上被视为“游戏规则改变者”。这一技术使用的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比现有6代(1500mm×1850mm)玻璃基板的面积大两倍多。以14.3英寸平板电脑为例,6代生产线年产能为450万台,而8.6代生产线则可提高至1000万台。 在全球OLED市场,LG显示的竞争对手已纷纷抢先布局。三星显示器计划投资4.1万亿韩元,在牙山工厂建立每月1.5万张生产能力的8.6代OLED生产线。而中国的京东方(BOE)、维信诺(Visionox)等企业也确认了类似的投资计划。尽管中国企业的OLED技术水平较韩国企业落后2至3年,但其价格优势显著。目前,三星显示计划每月生产1.5万张8.6代OLED玻璃基板,而BOE与维信诺则计划将产能提升至每月3.2万张。 市场调研机构DSCC预测,中国从2023年到2028年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远超韩国的2%。到2028年,中国在全球显示器生产能力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68%增至74%。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与企业业绩疲软的背景下,单靠企业自身难以承担大规模的未来投资,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目前,韩国政府对国内显示器企业的研发和设施投资提供了一定的税收减免支持。然而,根据《税收特例限制法》,与国家战略技术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将于今年12月到期。业内担忧,如果韩国企业无法获得更多支持,而竞争国家通过政府补贴加速投资,韩国企业将可能像液晶显示器(LCD)领域一样,被中国企业迅速赶超。 【图片来源 LG显示】
2024-10-19 00:28:47 -
韩企整体向好 建筑业成长性与收益性双双承压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韩国企业成长性和收益性指标全面改善,但建筑业相关指标却趋于恶化。 韩国建筑产业研究院于24日以韩国银行(央行)发布的资料为基础发表《2024年第二季度建筑企业经营分析》报告显示,以今年第二季度为基准,韩国建筑业销售额同比仅增长0.86%,较今年第一季度(3.97%)下降3.11个百分点。 截至去年第二季度,建筑业销售额增长率达12.31%,但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增长率大幅下降至11.87%和6.35%。除了销售额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作为另一项成长性指标,也从去年第二季度的2.26%降至今年同期的2.2%,出建筑业成长动力的不足。 同时,反应收益性指标的营业利润率和税前净利润率也呈下降趋势。今年第二季度,建筑业营业利润率同比(3.35%)下降0.38个百分点,仅达2.97%,税前净利润率下降0.16%,仅达3.24%。 由于收益性恶化和较高的金融成本,建筑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从去年第二季度的238.68%降至今年的229.7%,下降8.98%。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经营所得利润能否覆盖利息费用的关键指标,具体表现为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值,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 建筑业成长性和收益性指标恶化,与其他行业的整体改善形成了鲜明对比。央行资料显示,2.3137万家(制造业1.1651万家,非制造业1.1486万家)外部监查对象法人销售额增长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1.2%上升至第二季度的5.3%。税前净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利息保障倍数同比分别上升0.79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和165.79个百分点,分别达到6.74%、6.24%和418.22%。 据悉,作为建筑业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负债率和借入金依赖度出现了下降,但这主要得益于行业类别调整。今年第二季度,建筑业负债率和借入金依赖度分别为127.08%和24.17%,较上季度分别下降32.81个百分点和8.73个百分点。韩国建筑产业研究院研究委员李智慧表示,由于三星物产从“批发及零售业”分类调整为“建筑业”,从而大幅提高了建筑业的稳定性指标。
2024-09-24 18:33:12 -
韩国政府宏观杠杆率创新高 国家债务亮红灯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日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显示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的韩国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为45.4%,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BIS的宏观杠杆率指标显示剔除非营利公共机构和非金融国有企业后的狭义国家债务水平,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不同。根据BIS标准,韩国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在2020年第一季度末首次突破40%,达到40.3%,此后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韩国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在2022年第三季度末暂时降至41.2%,但在同年第四季度末回升至41.5%,去年第一季度末达到44.1%,第二季度末为44.2%,第三季度末为43.1%,第四季度末为44%。今年第一季度末,这一比例首次突破45%,创下BIS自1990年第四季度末提供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BIS估算,今年第一季度末,韩国政府债务规模为1119.2597万亿韩元(8234.03亿美元),无论以韩元还是美元计算,政府债务规模均达到历史最高值。 另外,家庭和企业债务与GDP的比例则双双下降。家庭债务与GDP之比从去年第四季度末的93.6%降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的92%,企业债务比例则从113%降至112.2%。因此,家庭债务与企业债务之和的私人信贷与GDP之比也从206.5%降至204.2%。 基准年从2015年变更为2020年后,韩国家庭债务比例国际排名也随之从第4位降至第5位。截至第一季度末,韩国家庭债务比例位居瑞士(127.7%)、澳大利亚(110.3%)、加拿大(101.4%)和荷兰(94.9%)之后,排名第五。 对于政府债务风险,韩国银行(央行)此前也多次发出警告。央行在6月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2019年韩国综合财政收支出现赤字,随后新冠疫情导致政府支出增加不可避免,赤字持续至今。央行还强调,对于非储备货币国家而言,国家债务迅速增加可能会导致国家信用评级下降而出现资本外流,同时引发金融和外汇市场动荡,因此需要保持警惕。 央行相关人士表示,人口老龄化导致福利支出增加,政府支出中存在难以轻易减少或调整的部分。实际上,去年的法定义务支出占比53.3%,超过自由支配支出比例(46.7%)。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20 18:36:39 -
罕见高温致8月电费"爆表" 38万户家庭支出涨幅超10万韩元
韩国今夏遭遇罕见“超长待机”高温天气,据韩国电力公社10日消息,上月平均每户住宅用电量为363千瓦时,同比增加9%,用电量的增加导致电费将同比上涨13%,平均为6.36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37元)。 根据韩国气象厅消息,上月韩国高温天总计16天,仅次于2016年的16.6天,为实施此项统计的1973年以来第二高纪录。高温天气持续导致空调等用电量猛增,日均最大用电负荷达87.8吉瓦,同比增长6.1%,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虽然最终电费将以8月底抄表的数据为准,准确的用电量和电费将于9月底出炉,但预计有76%的居民住户电费支出增加,每户平均增幅为1.7万韩元,38万户家庭电费支出涨幅较去年同期将超过10万韩元。 韩国电力公社称,虽然用电量激增导致用户电费负担上升,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韩国电价水平仍相对较低。日本和法国的电费是韩国的1倍多,美国和德国分别为1.5倍和2倍,中国香港为韩国的1.3倍。 产业通商资源部称,上月韩国居民物价指数(CPI)涨幅回落至2%区间,政府原计划在高温天气后择机上调电价以减轻韩国电力公社的债务负担,但由于家庭电费负担的加重,政府也不得不开始重新调整计划。 韩国电力为了减轻家庭的用电负担,目前实行电费分期缴纳制度,并提供可以实时查询电量使用规模的服务,另外将面向弱势群体发放的夏季福利折扣上限扩大至2万韩元。 虽然俄乌战争导致国际能源价格大涨,但韩电2021至2023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供电,其累计亏损达4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03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按合并财务报表口径计算的韩电总负债达202.99万亿韩元,较去年底增加约4400亿韩元。得益于2022年之后先后六次上调电价,韩电从去年三季度起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但去年全年利息费用超过4万亿韩元,根本无法摆脱总负债不断增加的恶性循环。 首尔市一处住宅楼外墙悬挂的电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10 22:35:22 -
韩国第二季度GDP环比下滑 家庭负债增加成经济挑战
据韩国银行(央行)8日发布的数据,韩国今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表明经济出现负增长。同时,实际国民总收入(GNI)环比下降1.4%,为11个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尽管如此,作为韩国经济支柱的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有望达到2.4%至2.5%。然而,国内需求复苏乏力,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前夕,内需疲软态势持续。 分析人士指出,韩国经济亟需为降息创造条件。面对高企的家庭债务和房地产市场压力,制定中长期内需振兴路线图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出口环比增长1.2%,但民间消费下降0.2%,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分别下滑1.7%和1.2%。反映实际购买力的实际国民总收入同比下降1.4%。另一方面,韩国8月出口额创下同期历史新高,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预计韩国今年有望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五大出口国。 然而,反映国内消费动向的零售销售指数在7月环比下降1.9%,该指数为100.6(2020年为基准100),接近2020年7月疫情期间的98.9。此外,包含餐饮业在内的零售销售不变指数同比下降2.3%,这是该指数自2010年有记录以来连续16个月呈现下降,创下最长时间下滑纪录。 在实际收入减少和家庭负债上升的背景下,消费萎缩现象持续。韩国金融业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韩国五大银行的家庭贷款余额达到726.643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84万亿元),较上月底增加1.2792万亿韩元。去年韩国关门歇业的个体户接近100万户,今年在高利率和内需不振的背景下,个体户的关门潮可能进一步加剧。 与此同时,8月韩国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0%,达到了央行设定的物价稳定目标。随着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韩国国内降息预期也日益增强。尽管物价压力缓解为降息提供了空间,但家庭负债增加和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风险依然是关键挑战。韩国政府正努力通过出台民生稳定措施,并将国军日定为临时公休日等举措,提振内需。 专家指出,尽早降息以缓解个体户的家庭负债问题是当前的当务之急。由于出口增长尚未带动内需扩张,韩国亟需制定中长期内需振兴的战略规划。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09-09 18:38:51 -
"闲钱"不多只够温饱 韩国家庭月均盈余勉强过百万大关
据调查,用于购买资产或偿还负债的家庭盈余额持续8个季度缩水。虽然经济势头出现恢复迹象,但内需持续低迷,加之高物价高利率,实际收入不增反减,导致家庭可支配收入萎缩。 据统计厅2日消息,今年第2季度家庭盈余额月平均为100.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350元),同比缩水1.7%。盈余额是指整体家庭收入中,剔除利息、税金等非消费支出和衣食住行等消费支出后所剩的金额。 家庭盈余额自2022年第3季度后,已连续8个季度缩水,时间长度创下自2006年将单人家庭纳入家庭动向统计对象后最高纪录。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物价居高不下导致实际收入缩水。 近2年内,有4个季度的家庭实际收入同比缩水,减幅在1%至3.9%之间。余下4个季度的实际收入虽然增长,但增幅均在1%以下。实际收入的增幅跟不上消费支出的增幅,导致可支配收入(收入剔除非消费支出)持续减少,近两年间可支配收入有5个季度出现1.2%-5.9%的减少,余下3个季度原地踏步或增幅小于1%。 高利率导致偿还利息费用增长也是家庭盈余缩水的原因之一。2022年第3季度后,利息费用已连续6个季度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从2022年第2季度的8.6万韩元增至今年第1季度的12.1万韩元。 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利息费用上升等导致可支配收入和家庭盈余额持续减少。捉襟见肘的家庭可支配“闲钱”最终导致消费心理的萎缩,财物消费指标零售额指数自2022年第2季度后已连续9个季度减少,上月同比减少2.1%。这说明内需长期不振导致家庭生计不容乐观,韩国政府从今年5月起预测内需将逐渐恢复,认为内需已出现复苏迹象。现代经济研究院表示,除了半导体出口企业外,其他产业无工资增加的理由。随着家庭利息偿还负担上升,家庭的盈余短期内将难以扩大。 韩国家庭可支配收入持续减少。【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02 20:00:09 -
韩国住房抵押贷款激增7万亿韩元 银行缩短贷款期限
据韩国金融部门1日消息,截至上月29日,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韩国五大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为567.073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万亿元),较7月底增加7.3234万亿韩元。 据悉,信用贷款余额为103.427万亿韩元,较7月底增加8202亿韩元。家庭贷款余额为724.0617万亿韩元,较7月底增加8.3234万亿韩元,这是自2021年4月以来,时隔三年四个月再次创下新高。 受房地产市场复苏、投资需求增加以及低利率贷款政策等影响,韩国家庭贷款需求有所增加。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的统计数据,7月份首尔的住宅交易量为1.2783万套,环比增加41%,时隔两年11个月以来,首次超过1万套。对此,韩国银行业预计,由于住宅交易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家庭贷款激增势头在未来几个月内难以大幅放缓。 为防止住房抵押贷款负债激增,韩国商业银行将缩短贷款最长期限。首先,新韩银行将于本月3日起,将住房抵押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30年。KB国民银行也从上月29日起住房抵押贷款最长期限从50年降到30年。此外,友利银行也从本月9日开始将住房抵押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30年。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02 00:29:09 -
疫后竞争加剧 韩国餐饮行业个体商户困境重重
“去年中秋的情况比前年要糟,今年中秋预计会比去年更糟。比起期待情况好转,现在更应该考虑如何维持现状。”上月30日13点30分左右,首尔钟路区仁寺洞一家经营30年之久的韩定食餐厅50多岁老板李某面对冷清的店铺感叹道:“如果是以前,这个时间等待进店用餐的顾客早已排成长龙。” 在仁寺洞经营9年酒馆的30多岁郑某也称:“每逢节假日开销增加,但生意不好,有时甚至感觉没有节假日反而会更好。”在被视为淡季的长假前两周,个体商户的叹息声越来越重。他们一致表示,新冠疫情逐渐稳定后经历过一阵短暂的“红利期”,但现在的情况比疫情前更糟糕。实际上,疫后内需疲软,经济萧条持续,倒闭的个体商户增多。 今年首尔倒闭的餐饮业店铺数量甚至超过疫情期间数量。据首尔市商圈分析服务1日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倒闭店铺数量为6290家,较第一季度(5922家)有所增加。这一数字也超过新冠疫情对餐饮业造成冲击的2020年第一季度(6258家)水平。 去年全国范围内倒闭的个体商户数量创下历史新高。申报倒闭的个体商户人数从2019年的92.2万人减至2022年的86.7万人,但去年又增加到98.6万人,达到2006年开始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其中,以“业务不振”为由倒闭的商户有48.2万人之多,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7年(48.8万人)以来第二高水平。 目前正在营业的个体商户也深陷萧条。韩国信用数据公司分析称,今年第一季度每家店铺平均销售额为431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86万元),同比减少7.7%,营业利润为915万韩元,减少23.2%。今年第二季度首尔地区餐饮业销售额为2.3425万亿韩元,同比减少4.6%。 经营酒馆的郑某表示:“扣除所有费用,最终到手的钱在疫情前大约是800万韩元,现在还不到一半。也没办法去公司工作,想做其他生意却因经济不好而只能勉强维持。”韩定食餐厅老板李某也表示:“年纪大了,再去借钱从事其他行业风险太高。如果能重来一次,我绝不会选择开餐厅。” 经济萧条对餐饮业的打击尤为严重。韩国信用数据公司指出,销售额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是餐饮业。农林畜产食品部和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在最近发布的餐饮业经济动向指数报告中指出,餐饮业经济情况重新回到新冠疫情扩散之前的低迷阶段,整体经济萧条和就业恶化导致餐饮行业内竞争加剧,个体利润随之下降。 经营不善引发的个体商户负债也在增加。韩国信用数据公司在个体商户动向报告中指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个体商户贷款逾期金额达到15万亿韩元。18.6万名个体商户在银行系统中拖欠共5.9万亿韩元,在非银行系统中拖欠9.6万亿韩元贷款。 上月19日,首尔一处传统市场内倒闭的商家。【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01 20:15:51 -
韩国30强企业财务稳健性有所恶化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30强企业财务稳健性1年间有所恶化。 27日,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韩国资产排名前30集团企业旗下共301家子公司提交的上半年财务稳健性报告进行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总负债3704.967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8万亿元)。同比(3293.1889万亿韩元)增加411.77839万亿韩元,负债率从171.7%上升至179.3%,上升7.6个百分点。 企业的流动比率也有所恶化。流动比率是指通过比较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30强企业流动资产从去年的1341.1302万亿韩元增加至今年的1416.7294万亿韩元,增加75.5992万亿韩元。但1年内要偿还的流动负债从955.6979万亿韩元增至1058.0879万亿韩元,增加102.39万亿韩元。流动比率从140.3%降至133.9%,下降6.4个百分点。据悉,30强企业中,21家企业流动比率在1年内均有所下降。如果流动比率过低,意味着企业面临短期偿债压力。 在30强企业中,除金融公司外,负债率增加最多的是LS集团。LS集团负债金额从去年上半年的25.4141万亿韩元增至今年的44.9828万亿韩元,1年间增加19.5687万亿韩元,负债率也从194.6%升至280.8%。同期,韩华(355.1%→403.4%)、HDC(129.5%→146.6%)、Kakao(70.7%→86.5%)、S-Oil(129.9%→143.5%)、KT(110.5%→122.9%)负债率均大幅上升。反之,Celltrion(46.5%→20.6%)、HD现代(186.8%→178.9%)、斗山(132.6%→125.5%)负债率小幅下降。
2024-08-28 00:03:36
-
LG显示陷投资困境 8.6代OLED生产线建设前景不明
LG显示正艰难抉择是否投资建设8.6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生产线,这一生产线被认为能够显著降低面板成本。然而,由于“脱离亏损”是公司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LG显示对新投资保持谨慎态度。业内专家指出,在全球OLED市场中,量产竞争尤为激烈,一旦落后,追赶的难度将非常大,LG显示的决策时间已然紧迫。 据业界18日消息,LG显示尚未就建设8.6代OLED生产线作出最终决定,原因是当前公司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启动该生产线至少需要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7亿元)的投入,主要用于采购蒸镀机等核心设备。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LG显示连续六个季度亏损,今年第一、二季度继续亏损,第三季度亦不容乐观。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负债率已高达282.1%。 自郑哲东社长上任以来,LG显示的经营战略更多地聚焦于紧缩管理与成本控制,以减少亏损。郑哲东明确提出,“实现年度盈利”是公司当前的最大目标,因此,他采取了严格的紧缩措施。 为了改善财务结构,LG显示去年从LG电子借款1万亿韩元,并在年底进行了规模达1.36万亿韩元的增资。此外,将广州液晶显示器(LCD)工厂出售给中国华星光电(CSOT),预计可产生约2.03万亿韩元的收入,这笔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尽管财务压力沉重,业内普遍认为,为保持中小型OLED市场的竞争力,LG显示仍需加快8.6代OLED生产线的投资步伐。该技术最初将用于信息技术(IT)面板生产,但未来有望扩展至中小型OLED市场。苹果公司作为LG显示的核心客户,已计划自明年起在其平板电脑产品中采用OLED显示屏,并将在2025年进一步推广至MacBook系列。 业内专家指出,8.6代OLED生产技术在量产效率上被视为“游戏规则改变者”。这一技术使用的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比现有6代(1500mm×1850mm)玻璃基板的面积大两倍多。以14.3英寸平板电脑为例,6代生产线年产能为450万台,而8.6代生产线则可提高至1000万台。 在全球OLED市场,LG显示的竞争对手已纷纷抢先布局。三星显示器计划投资4.1万亿韩元,在牙山工厂建立每月1.5万张生产能力的8.6代OLED生产线。而中国的京东方(BOE)、维信诺(Visionox)等企业也确认了类似的投资计划。尽管中国企业的OLED技术水平较韩国企业落后2至3年,但其价格优势显著。目前,三星显示计划每月生产1.5万张8.6代OLED玻璃基板,而BOE与维信诺则计划将产能提升至每月3.2万张。 市场调研机构DSCC预测,中国从2023年到2028年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远超韩国的2%。到2028年,中国在全球显示器生产能力中的份额预计将从2023年的68%增至74%。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与企业业绩疲软的背景下,单靠企业自身难以承担大规模的未来投资,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目前,韩国政府对国内显示器企业的研发和设施投资提供了一定的税收减免支持。然而,根据《税收特例限制法》,与国家战略技术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将于今年12月到期。业内担忧,如果韩国企业无法获得更多支持,而竞争国家通过政府补贴加速投资,韩国企业将可能像液晶显示器(LCD)领域一样,被中国企业迅速赶超。 【图片来源 LG显示】
2024-10-19 00:28:47 -
韩企整体向好 建筑业成长性与收益性双双承压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韩国企业成长性和收益性指标全面改善,但建筑业相关指标却趋于恶化。 韩国建筑产业研究院于24日以韩国银行(央行)发布的资料为基础发表《2024年第二季度建筑企业经营分析》报告显示,以今年第二季度为基准,韩国建筑业销售额同比仅增长0.86%,较今年第一季度(3.97%)下降3.11个百分点。 截至去年第二季度,建筑业销售额增长率达12.31%,但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增长率大幅下降至11.87%和6.35%。除了销售额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作为另一项成长性指标,也从去年第二季度的2.26%降至今年同期的2.2%,出建筑业成长动力的不足。 同时,反应收益性指标的营业利润率和税前净利润率也呈下降趋势。今年第二季度,建筑业营业利润率同比(3.35%)下降0.38个百分点,仅达2.97%,税前净利润率下降0.16%,仅达3.24%。 由于收益性恶化和较高的金融成本,建筑业的利息保障倍数从去年第二季度的238.68%降至今年的229.7%,下降8.98%。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经营所得利润能否覆盖利息费用的关键指标,具体表现为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值,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 建筑业成长性和收益性指标恶化,与其他行业的整体改善形成了鲜明对比。央行资料显示,2.3137万家(制造业1.1651万家,非制造业1.1486万家)外部监查对象法人销售额增长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1.2%上升至第二季度的5.3%。税前净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利息保障倍数同比分别上升0.79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和165.79个百分点,分别达到6.74%、6.24%和418.22%。 据悉,作为建筑业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负债率和借入金依赖度出现了下降,但这主要得益于行业类别调整。今年第二季度,建筑业负债率和借入金依赖度分别为127.08%和24.17%,较上季度分别下降32.81个百分点和8.73个百分点。韩国建筑产业研究院研究委员李智慧表示,由于三星物产从“批发及零售业”分类调整为“建筑业”,从而大幅提高了建筑业的稳定性指标。
2024-09-24 18:33:12 -
韩国政府宏观杠杆率创新高 国家债务亮红灯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日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显示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的韩国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为45.4%,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BIS的宏观杠杆率指标显示剔除非营利公共机构和非金融国有企业后的狭义国家债务水平,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标准不同。根据BIS标准,韩国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在2020年第一季度末首次突破40%,达到40.3%,此后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韩国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在2022年第三季度末暂时降至41.2%,但在同年第四季度末回升至41.5%,去年第一季度末达到44.1%,第二季度末为44.2%,第三季度末为43.1%,第四季度末为44%。今年第一季度末,这一比例首次突破45%,创下BIS自1990年第四季度末提供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BIS估算,今年第一季度末,韩国政府债务规模为1119.2597万亿韩元(8234.03亿美元),无论以韩元还是美元计算,政府债务规模均达到历史最高值。 另外,家庭和企业债务与GDP的比例则双双下降。家庭债务与GDP之比从去年第四季度末的93.6%降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的92%,企业债务比例则从113%降至112.2%。因此,家庭债务与企业债务之和的私人信贷与GDP之比也从206.5%降至204.2%。 基准年从2015年变更为2020年后,韩国家庭债务比例国际排名也随之从第4位降至第5位。截至第一季度末,韩国家庭债务比例位居瑞士(127.7%)、澳大利亚(110.3%)、加拿大(101.4%)和荷兰(94.9%)之后,排名第五。 对于政府债务风险,韩国银行(央行)此前也多次发出警告。央行在6月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2019年韩国综合财政收支出现赤字,随后新冠疫情导致政府支出增加不可避免,赤字持续至今。央行还强调,对于非储备货币国家而言,国家债务迅速增加可能会导致国家信用评级下降而出现资本外流,同时引发金融和外汇市场动荡,因此需要保持警惕。 央行相关人士表示,人口老龄化导致福利支出增加,政府支出中存在难以轻易减少或调整的部分。实际上,去年的法定义务支出占比53.3%,超过自由支配支出比例(46.7%)。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20 18:36:39 -
罕见高温致8月电费"爆表" 38万户家庭支出涨幅超10万韩元
韩国今夏遭遇罕见“超长待机”高温天气,据韩国电力公社10日消息,上月平均每户住宅用电量为363千瓦时,同比增加9%,用电量的增加导致电费将同比上涨13%,平均为6.36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37元)。 根据韩国气象厅消息,上月韩国高温天总计16天,仅次于2016年的16.6天,为实施此项统计的1973年以来第二高纪录。高温天气持续导致空调等用电量猛增,日均最大用电负荷达87.8吉瓦,同比增长6.1%,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虽然最终电费将以8月底抄表的数据为准,准确的用电量和电费将于9月底出炉,但预计有76%的居民住户电费支出增加,每户平均增幅为1.7万韩元,38万户家庭电费支出涨幅较去年同期将超过10万韩元。 韩国电力公社称,虽然用电量激增导致用户电费负担上升,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韩国电价水平仍相对较低。日本和法国的电费是韩国的1倍多,美国和德国分别为1.5倍和2倍,中国香港为韩国的1.3倍。 产业通商资源部称,上月韩国居民物价指数(CPI)涨幅回落至2%区间,政府原计划在高温天气后择机上调电价以减轻韩国电力公社的债务负担,但由于家庭电费负担的加重,政府也不得不开始重新调整计划。 韩国电力为了减轻家庭的用电负担,目前实行电费分期缴纳制度,并提供可以实时查询电量使用规模的服务,另外将面向弱势群体发放的夏季福利折扣上限扩大至2万韩元。 虽然俄乌战争导致国际能源价格大涨,但韩电2021至2023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供电,其累计亏损达4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03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按合并财务报表口径计算的韩电总负债达202.99万亿韩元,较去年底增加约4400亿韩元。得益于2022年之后先后六次上调电价,韩电从去年三季度起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但去年全年利息费用超过4万亿韩元,根本无法摆脱总负债不断增加的恶性循环。 首尔市一处住宅楼外墙悬挂的电表。【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10 22:35:22 -
韩国第二季度GDP环比下滑 家庭负债增加成经济挑战
据韩国银行(央行)8日发布的数据,韩国今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表明经济出现负增长。同时,实际国民总收入(GNI)环比下降1.4%,为11个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尽管如此,作为韩国经济支柱的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有望达到2.4%至2.5%。然而,国内需求复苏乏力,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前夕,内需疲软态势持续。 分析人士指出,韩国经济亟需为降息创造条件。面对高企的家庭债务和房地产市场压力,制定中长期内需振兴路线图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出口环比增长1.2%,但民间消费下降0.2%,建筑投资和设备投资分别下滑1.7%和1.2%。反映实际购买力的实际国民总收入同比下降1.4%。另一方面,韩国8月出口额创下同期历史新高,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预计韩国今年有望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五大出口国。 然而,反映国内消费动向的零售销售指数在7月环比下降1.9%,该指数为100.6(2020年为基准100),接近2020年7月疫情期间的98.9。此外,包含餐饮业在内的零售销售不变指数同比下降2.3%,这是该指数自2010年有记录以来连续16个月呈现下降,创下最长时间下滑纪录。 在实际收入减少和家庭负债上升的背景下,消费萎缩现象持续。韩国金融业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韩国五大银行的家庭贷款余额达到726.643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84万亿元),较上月底增加1.2792万亿韩元。去年韩国关门歇业的个体户接近100万户,今年在高利率和内需不振的背景下,个体户的关门潮可能进一步加剧。 与此同时,8月韩国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0%,达到了央行设定的物价稳定目标。随着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韩国国内降息预期也日益增强。尽管物价压力缓解为降息提供了空间,但家庭负债增加和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风险依然是关键挑战。韩国政府正努力通过出台民生稳定措施,并将国军日定为临时公休日等举措,提振内需。 专家指出,尽早降息以缓解个体户的家庭负债问题是当前的当务之急。由于出口增长尚未带动内需扩张,韩国亟需制定中长期内需振兴的战略规划。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09-09 18:38:51 -
"闲钱"不多只够温饱 韩国家庭月均盈余勉强过百万大关
据调查,用于购买资产或偿还负债的家庭盈余额持续8个季度缩水。虽然经济势头出现恢复迹象,但内需持续低迷,加之高物价高利率,实际收入不增反减,导致家庭可支配收入萎缩。 据统计厅2日消息,今年第2季度家庭盈余额月平均为100.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350元),同比缩水1.7%。盈余额是指整体家庭收入中,剔除利息、税金等非消费支出和衣食住行等消费支出后所剩的金额。 家庭盈余额自2022年第3季度后,已连续8个季度缩水,时间长度创下自2006年将单人家庭纳入家庭动向统计对象后最高纪录。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物价居高不下导致实际收入缩水。 近2年内,有4个季度的家庭实际收入同比缩水,减幅在1%至3.9%之间。余下4个季度的实际收入虽然增长,但增幅均在1%以下。实际收入的增幅跟不上消费支出的增幅,导致可支配收入(收入剔除非消费支出)持续减少,近两年间可支配收入有5个季度出现1.2%-5.9%的减少,余下3个季度原地踏步或增幅小于1%。 高利率导致偿还利息费用增长也是家庭盈余缩水的原因之一。2022年第3季度后,利息费用已连续6个季度出现两位数的增长,从2022年第2季度的8.6万韩元增至今年第1季度的12.1万韩元。 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利息费用上升等导致可支配收入和家庭盈余额持续减少。捉襟见肘的家庭可支配“闲钱”最终导致消费心理的萎缩,财物消费指标零售额指数自2022年第2季度后已连续9个季度减少,上月同比减少2.1%。这说明内需长期不振导致家庭生计不容乐观,韩国政府从今年5月起预测内需将逐渐恢复,认为内需已出现复苏迹象。现代经济研究院表示,除了半导体出口企业外,其他产业无工资增加的理由。随着家庭利息偿还负担上升,家庭的盈余短期内将难以扩大。 韩国家庭可支配收入持续减少。【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02 20:00:09 -
韩国住房抵押贷款激增7万亿韩元 银行缩短贷款期限
据韩国金融部门1日消息,截至上月29日,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韩国五大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为567.073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万亿元),较7月底增加7.3234万亿韩元。 据悉,信用贷款余额为103.427万亿韩元,较7月底增加8202亿韩元。家庭贷款余额为724.0617万亿韩元,较7月底增加8.3234万亿韩元,这是自2021年4月以来,时隔三年四个月再次创下新高。 受房地产市场复苏、投资需求增加以及低利率贷款政策等影响,韩国家庭贷款需求有所增加。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的统计数据,7月份首尔的住宅交易量为1.2783万套,环比增加41%,时隔两年11个月以来,首次超过1万套。对此,韩国银行业预计,由于住宅交易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家庭贷款激增势头在未来几个月内难以大幅放缓。 为防止住房抵押贷款负债激增,韩国商业银行将缩短贷款最长期限。首先,新韩银行将于本月3日起,将住房抵押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30年。KB国民银行也从上月29日起住房抵押贷款最长期限从50年降到30年。此外,友利银行也从本月9日开始将住房抵押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30年。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02 00:29:09 -
疫后竞争加剧 韩国餐饮行业个体商户困境重重
“去年中秋的情况比前年要糟,今年中秋预计会比去年更糟。比起期待情况好转,现在更应该考虑如何维持现状。”上月30日13点30分左右,首尔钟路区仁寺洞一家经营30年之久的韩定食餐厅50多岁老板李某面对冷清的店铺感叹道:“如果是以前,这个时间等待进店用餐的顾客早已排成长龙。” 在仁寺洞经营9年酒馆的30多岁郑某也称:“每逢节假日开销增加,但生意不好,有时甚至感觉没有节假日反而会更好。”在被视为淡季的长假前两周,个体商户的叹息声越来越重。他们一致表示,新冠疫情逐渐稳定后经历过一阵短暂的“红利期”,但现在的情况比疫情前更糟糕。实际上,疫后内需疲软,经济萧条持续,倒闭的个体商户增多。 今年首尔倒闭的餐饮业店铺数量甚至超过疫情期间数量。据首尔市商圈分析服务1日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倒闭店铺数量为6290家,较第一季度(5922家)有所增加。这一数字也超过新冠疫情对餐饮业造成冲击的2020年第一季度(6258家)水平。 去年全国范围内倒闭的个体商户数量创下历史新高。申报倒闭的个体商户人数从2019年的92.2万人减至2022年的86.7万人,但去年又增加到98.6万人,达到2006年开始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其中,以“业务不振”为由倒闭的商户有48.2万人之多,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7年(48.8万人)以来第二高水平。 目前正在营业的个体商户也深陷萧条。韩国信用数据公司分析称,今年第一季度每家店铺平均销售额为431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86万元),同比减少7.7%,营业利润为915万韩元,减少23.2%。今年第二季度首尔地区餐饮业销售额为2.3425万亿韩元,同比减少4.6%。 经营酒馆的郑某表示:“扣除所有费用,最终到手的钱在疫情前大约是800万韩元,现在还不到一半。也没办法去公司工作,想做其他生意却因经济不好而只能勉强维持。”韩定食餐厅老板李某也表示:“年纪大了,再去借钱从事其他行业风险太高。如果能重来一次,我绝不会选择开餐厅。” 经济萧条对餐饮业的打击尤为严重。韩国信用数据公司指出,销售额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是餐饮业。农林畜产食品部和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在最近发布的餐饮业经济动向指数报告中指出,餐饮业经济情况重新回到新冠疫情扩散之前的低迷阶段,整体经济萧条和就业恶化导致餐饮行业内竞争加剧,个体利润随之下降。 经营不善引发的个体商户负债也在增加。韩国信用数据公司在个体商户动向报告中指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个体商户贷款逾期金额达到15万亿韩元。18.6万名个体商户在银行系统中拖欠共5.9万亿韩元,在非银行系统中拖欠9.6万亿韩元贷款。 上月19日,首尔一处传统市场内倒闭的商家。【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01 20:15:51 -
韩国30强企业财务稳健性有所恶化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30强企业财务稳健性1年间有所恶化。 27日,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韩国资产排名前30集团企业旗下共301家子公司提交的上半年财务稳健性报告进行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总负债3704.967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8万亿元)。同比(3293.1889万亿韩元)增加411.77839万亿韩元,负债率从171.7%上升至179.3%,上升7.6个百分点。 企业的流动比率也有所恶化。流动比率是指通过比较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30强企业流动资产从去年的1341.1302万亿韩元增加至今年的1416.7294万亿韩元,增加75.5992万亿韩元。但1年内要偿还的流动负债从955.6979万亿韩元增至1058.0879万亿韩元,增加102.39万亿韩元。流动比率从140.3%降至133.9%,下降6.4个百分点。据悉,30强企业中,21家企业流动比率在1年内均有所下降。如果流动比率过低,意味着企业面临短期偿债压力。 在30强企业中,除金融公司外,负债率增加最多的是LS集团。LS集团负债金额从去年上半年的25.4141万亿韩元增至今年的44.9828万亿韩元,1年间增加19.5687万亿韩元,负债率也从194.6%升至280.8%。同期,韩华(355.1%→403.4%)、HDC(129.5%→146.6%)、Kakao(70.7%→86.5%)、S-Oil(129.9%→143.5%)、KT(110.5%→122.9%)负债率均大幅上升。反之,Celltrion(46.5%→20.6%)、HD现代(186.8%→178.9%)、斗山(132.6%→125.5%)负债率小幅下降。
2024-08-28 0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