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美光’新闻 13个
-
三星拟引进干式光刻胶技术 巩固10纳米级DRAM领先优势
据半导体业界9日消息,三星电子半导体(DS)部门正在对干式光刻胶技术进行内部评估,计划率先将其应用于10纳米级第六代DRAM中,以保持在业内的领导地位,并拉大与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 干式光刻胶技术用于半导体电路曝光工艺之前。通常在曝光工艺前,会在晶圆上涂抹一种对光敏感的液体光刻胶(PR)。干式光刻胶技术则无需涂抹液体光刻胶,而是通过化学反应在晶圆上形成一层薄膜,较涂抹液体光刻胶更薄且更均匀。此外,干式光刻胶还能更精确地刻出超微细电路,并且相较液体光刻胶的材料浪费更少。 三星电子正在考虑在10纳米级第六代DRAM的40至50层堆叠中,将干式光刻胶技术用于某一层电路的制造。此外,这项技术也将用于超微细电路的极紫外光(EUV)光刻胶。三星正在与全球领先的设备制造商Lam Research合作开发这项技术。 如果三星成功将干式光刻胶技术用于量产,将对现有光刻材料与设备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业内人士透露,开发干式光刻胶设备内部的化学反应材料是一个难题,目前正在进行各种测试,以确保干式光刻胶设备在量产时与现有系统兼容。 三星电子期待通过在10纳米级第六代DRAM中率先引进这一技术,以确保技术实力超越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三星在今年4月于美国举行的行业会议MemCon 2024上宣布,计划在今年内量产10纳米级第六代DRAM。三星是首家公布这一量产计划的企业,显示出其保持全球DRAM技术领导地位的决心。 实际上,SK海力士在开发下一代产品的速度上略胜一筹。SK海力士上月底宣布,已完成10纳米级第六代DRAM的开发,并正在做量产准备。排名第三的美光科技也紧随其后,宣布将在其10纳米级第六代产品中首次引进EUV曝光工艺,紧追三星和SK海力士。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三星电子正在寻找能够同时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创新材料与工艺。业界相关人士指出,三星管理高层可能对竞争对手缩小技术差距感到压力,因此除了开发新材料以外,三星还在积极推进三维(3D)DRAM等结构创新。 三星电子10纳米级第五代DRAM【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09-10 19:27:19 -
三星SDI向中国恒美光电出售偏光薄膜业务
三星SDI出售偏光薄膜业务 【图片提供 三星SDI】 10日,三星SDI发布消息称,为提高电子材料业务竞争力,决定将偏光薄膜业务以1.12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无锡恒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出售对象包括位于韩国清州和水原的制造销售业务,以及中国无锡法人的全部股份。双方于当天签订交易协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完成交易。 收购三星SDI偏光薄膜业务的无锡恒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是旗下拥有显示器、智能汽车、半导体等领域40多家相关企业的诺延资本与下属的偏光薄膜制造、销售公司HMO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 三星SDI就这笔交易表示,今后集团的电子材料业务将集中于半导体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材料、电池材料等,通过持续投资提高竞争力,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与电池业务的协同效应。 偏光薄膜紧贴在LCD面板两侧,通过透射或阻断背光模组中发出的光线,调整像素亮度并再现颜色,是LCD TV、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显示产品必不可少的核心元件。 以三星SDI为代表的韩国偏光薄膜生产企业近年来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收益性持续恶化,已有多家企业整合或退出这一市场。 LG化学已将LCD偏光薄膜业务及相关资产以1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杉杉股份,SKC于2022年抛售该业务。可隆化工也计划同私募基金Hahn & Company成立合资企业运营持续亏损的偏光薄膜业务。 无锡恒美光电是中国主要面板生产商之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昆山、福州、合肥以及丹阳四大生产基地,规划偏光薄膜年产能达2.2亿平方米,收购三星SDI偏光薄膜业务后,将完成产能目标并掌握OLED用偏光薄膜等新技术开发能力。 三星SDI于2007年斥资654亿韩元收购偏光薄膜生产商ACE DIGITECH后进入这一市场,2013年全球首次成功开发用光学性能优秀的PET胶片替代偏光片材料TAC胶片的技术,并适用于电视机。
2024-09-10 19:15:37 -
第二季度DRAM产业营收激增 韩国芯片"双雄"横扫前两位
2024年全球DRAM产业营收排行【图片提供 集邦咨询】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产业营收大幅增加。随着需求旺盛,出货量激增,预计第三季度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内存芯片企业增长势头持续强劲。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Trend Force)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球DRAM销售额达229.01亿美元,较上季度(183.47亿美元)增加24.8%。 集邦咨询表示,观察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第二季度出货表现,均较上季度有所增加,平均销售单价方面,三大厂延续第一季合约价上涨情势,加上台湾地区四月初地震影响,以及HBM(高带宽内存)供不应求、推动DRAM买方转为积极采购,第二季合约价最终调涨13%至18%。 具体来看,三星电子销售额位居首位,SK海力士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位。三星电子第二季度销售额较第一季度增加22%,达98.2亿美元,但市场占有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43.9%减少至42.9%,减少1个百分点。同期,SK海力士销售额增加38.7%,达79.11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31.1%增加至34.5%,增加3.4个百分点,两大企业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营业利润率来看,SK海力士领先三星电子。以第二季度为基准,三星电子DRAM营业利润为37%,而SK海力士则达到了45%。同期,业界排名第三的美光科技销售额达到45亿美元,较上季度增加14.1%,但市场占有率从21.5%减少至19.6%,减少1.9个百分点。 集邦咨询分析称,今年第三季因国际形势等因素,预估Conventional DRAM(一般型内存)合约价涨幅将高于先前预期。因此,将增长预期提高5个百分点,上调至8%至13%。美国大选临近,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大增,中国企业担心美国持续加码芯片制裁,急于采取确保芯片供应的战略举措,中国大陆客户加大DRAM产品订单规模,若订单量保持目前趋势,预计第三季度也将超过预期值。
2024-08-17 00:37:55
-
三星拟引进干式光刻胶技术 巩固10纳米级DRAM领先优势
据半导体业界9日消息,三星电子半导体(DS)部门正在对干式光刻胶技术进行内部评估,计划率先将其应用于10纳米级第六代DRAM中,以保持在业内的领导地位,并拉大与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 干式光刻胶技术用于半导体电路曝光工艺之前。通常在曝光工艺前,会在晶圆上涂抹一种对光敏感的液体光刻胶(PR)。干式光刻胶技术则无需涂抹液体光刻胶,而是通过化学反应在晶圆上形成一层薄膜,较涂抹液体光刻胶更薄且更均匀。此外,干式光刻胶还能更精确地刻出超微细电路,并且相较液体光刻胶的材料浪费更少。 三星电子正在考虑在10纳米级第六代DRAM的40至50层堆叠中,将干式光刻胶技术用于某一层电路的制造。此外,这项技术也将用于超微细电路的极紫外光(EUV)光刻胶。三星正在与全球领先的设备制造商Lam Research合作开发这项技术。 如果三星成功将干式光刻胶技术用于量产,将对现有光刻材料与设备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业内人士透露,开发干式光刻胶设备内部的化学反应材料是一个难题,目前正在进行各种测试,以确保干式光刻胶设备在量产时与现有系统兼容。 三星电子期待通过在10纳米级第六代DRAM中率先引进这一技术,以确保技术实力超越竞争对手的领先优势。三星在今年4月于美国举行的行业会议MemCon 2024上宣布,计划在今年内量产10纳米级第六代DRAM。三星是首家公布这一量产计划的企业,显示出其保持全球DRAM技术领导地位的决心。 实际上,SK海力士在开发下一代产品的速度上略胜一筹。SK海力士上月底宣布,已完成10纳米级第六代DRAM的开发,并正在做量产准备。排名第三的美光科技也紧随其后,宣布将在其10纳米级第六代产品中首次引进EUV曝光工艺,紧追三星和SK海力士。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三星电子正在寻找能够同时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创新材料与工艺。业界相关人士指出,三星管理高层可能对竞争对手缩小技术差距感到压力,因此除了开发新材料以外,三星还在积极推进三维(3D)DRAM等结构创新。 三星电子10纳米级第五代DRAM【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09-10 19:27:19 -
三星SDI向中国恒美光电出售偏光薄膜业务
三星SDI出售偏光薄膜业务 【图片提供 三星SDI】 10日,三星SDI发布消息称,为提高电子材料业务竞争力,决定将偏光薄膜业务以1.12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无锡恒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出售对象包括位于韩国清州和水原的制造销售业务,以及中国无锡法人的全部股份。双方于当天签订交易协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完成交易。 收购三星SDI偏光薄膜业务的无锡恒美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是旗下拥有显示器、智能汽车、半导体等领域40多家相关企业的诺延资本与下属的偏光薄膜制造、销售公司HMO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 三星SDI就这笔交易表示,今后集团的电子材料业务将集中于半导体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材料、电池材料等,通过持续投资提高竞争力,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与电池业务的协同效应。 偏光薄膜紧贴在LCD面板两侧,通过透射或阻断背光模组中发出的光线,调整像素亮度并再现颜色,是LCD TV、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显示产品必不可少的核心元件。 以三星SDI为代表的韩国偏光薄膜生产企业近年来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收益性持续恶化,已有多家企业整合或退出这一市场。 LG化学已将LCD偏光薄膜业务及相关资产以1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杉杉股份,SKC于2022年抛售该业务。可隆化工也计划同私募基金Hahn & Company成立合资企业运营持续亏损的偏光薄膜业务。 无锡恒美光电是中国主要面板生产商之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昆山、福州、合肥以及丹阳四大生产基地,规划偏光薄膜年产能达2.2亿平方米,收购三星SDI偏光薄膜业务后,将完成产能目标并掌握OLED用偏光薄膜等新技术开发能力。 三星SDI于2007年斥资654亿韩元收购偏光薄膜生产商ACE DIGITECH后进入这一市场,2013年全球首次成功开发用光学性能优秀的PET胶片替代偏光片材料TAC胶片的技术,并适用于电视机。
2024-09-10 19:15:37 -
第二季度DRAM产业营收激增 韩国芯片"双雄"横扫前两位
2024年全球DRAM产业营收排行【图片提供 集邦咨询】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产业营收大幅增加。随着需求旺盛,出货量激增,预计第三季度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内存芯片企业增长势头持续强劲。 近日,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Trend Force)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球DRAM销售额达229.01亿美元,较上季度(183.47亿美元)增加24.8%。 集邦咨询表示,观察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第二季度出货表现,均较上季度有所增加,平均销售单价方面,三大厂延续第一季合约价上涨情势,加上台湾地区四月初地震影响,以及HBM(高带宽内存)供不应求、推动DRAM买方转为积极采购,第二季合约价最终调涨13%至18%。 具体来看,三星电子销售额位居首位,SK海力士紧随其后,位居第二位。三星电子第二季度销售额较第一季度增加22%,达98.2亿美元,但市场占有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43.9%减少至42.9%,减少1个百分点。同期,SK海力士销售额增加38.7%,达79.11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31.1%增加至34.5%,增加3.4个百分点,两大企业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营业利润率来看,SK海力士领先三星电子。以第二季度为基准,三星电子DRAM营业利润为37%,而SK海力士则达到了45%。同期,业界排名第三的美光科技销售额达到45亿美元,较上季度增加14.1%,但市场占有率从21.5%减少至19.6%,减少1.9个百分点。 集邦咨询分析称,今年第三季因国际形势等因素,预估Conventional DRAM(一般型内存)合约价涨幅将高于先前预期。因此,将增长预期提高5个百分点,上调至8%至13%。美国大选临近,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大增,中国企业担心美国持续加码芯片制裁,急于采取确保芯片供应的战略举措,中国大陆客户加大DRAM产品订单规模,若订单量保持目前趋势,预计第三季度也将超过预期值。
2024-08-17 00: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