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央行’新闻 90个
-
去年韩国人均GDP超3.6万美元 远超日本和中国台湾
2日,韩国企划财政部、韩国银行(央行)和统计厅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将达到3.6024万美元,同比增长1.28%,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去年10月预测(3.6132万美元)的水平相近。 根据IMF的预测,日本人均GDP为3.2859万美元,中国台湾为3.3234万美元。去年韩国人均GDP超过了日本和中国台湾。 韩国人均GDP在2016年突破3万美元,达到3.0839万美元,2018年上升至3.5359万美元,但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下降至3.3503万美元。2021年,由于政府的各种消费支持等经济刺激措施、社交距离限制放宽措施以及出口表现良好,人均GDP一度达到3.7503万美元,但2022年又下降至3.481万美元。 此后,人均GDP从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增长。不过,同比增长率从2023年的2.18%下降至去年的1.28%。 去年韩国人均GDP增长主要由实际GDP增长带动,去年实际GDP增长率为5.9%,是自2021年(7.9%)以来的最高水平。 韩国政府分析称,受韩国贸易条件改善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韩国经济持续增长。此外,韩国总人口增幅放缓也推动了人均GDP增长。 然而,去年韩元兑美元汇率同比上涨了58.57韩元,成为大幅降低人均GDP的主要因素。若韩元兑美元汇率维持在2023年的水平(1305.41韩元),去年人均GDP将达到3.7641万美元。 韩国政府预计今年人均GDP将再度突破3.7万美元。根据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资料,今年实际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8%,今年人均GDP预计将同比增加1417美元,达到3.7441万美元。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2 19:57:01 -
韩企心理指数触新低 2月有望回暖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衡量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连续三个月恶化,创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8日至15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52家,非制造业1460家)为对象进行1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3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达到85.9。 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全产业CBSI从去年10月的92.5降至11月的91.8后,12月因紧急戒严事态进一步骤降至87.3。进入今年以来,持续呈下降趋势。创自2020年9月(83.4)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产业分类来看,1月制造业CBSI为89,环比上升1.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产品库存(1.7p)、行业状况(0.2p)等得到改善。反之,非制造业CBSI(83.6)环比下降3.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销售(-1.1p)、盈利能力(-1.9p)均有所下降。央央行指出,制造业的上升得益于部分行业出口的改善,但非制造业则因建筑业景气放缓等因素而趋于恶化。 尽管如此,央行公布的2月份全体产业(85.4)、制造业(89.1)、非制造业(82.6)的CBSI预期值分别环比上升2.5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央行统计调查组长黄熙珍(音)分析称,制造业以大企业和出口企业为中心,前景得到了改善,且得益于政局的逐步稳定以及对美国新政府关税政策持乐观预期等因素使得CBSI预期值有所上升。对于非制造业的前景,他则表示,在春节连休前,批发零售方面有所改善,因此预期值略有上涨。 从1月企业景气展望指数(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化学产品、电气设备、初级金属等行业有所改善。而非制造业以建筑业、信息通信业、运输业等为中心业绩恶化。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上升3.4个点,达到86.7。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8.1,下降1.3个点。
2025-01-23 19:44:42 -
韩国经济去年增长2% 受内需低迷和政治不确定性拖累
韩国银行(央行)23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由于内需低迷及政治不确定性影响,韩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0%,低于央行去年11月预测的2.2%,但高于2023年的1.4%。 从季度表现看,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韩国经济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正增长。然而,2024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速转为-0.2%,第三季度仅微增0.1%,第四季度未能显著反弹,仍保持在0.1%。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比央行此前预测的0.5%低了0.4个百分点。 央行分析称,消费和建筑投资的低迷,以及紧急戒严对经济活动的冲击,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然而,经济增速与预测值之间的差距,是否主要源于政治不确定性,或是预测过于乐观,目前仍有争议。 ▲各领域表现不一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韩国民间消费环比增长0.2%,主要受衣物、鞋类等半耐用品及医疗、教育等服务需求拉动;政府消费增长0.5%,主要得益于医保福利等社会保障支出;设备投资增长1.6%,得益于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投资强劲。 建筑投资环比下降3.2%,显示出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双重疲软。 在外贸方面,出口环比增长0.3%,主要来自半导体等信息技术产品;进口则减少0.1%,汽车和原油需求有所下降。 从贡献率来看,设备投资拉动第四季度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民间消费、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出口-进口)各贡献0.1个百分点。而建筑投资的负增长拖累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 按行业划分,制造业和服务业环比分别增长0.1%和0.3%,但农林渔业、建筑业及电力、燃气和水行业分别萎缩3.9%、3.5%和2.9%。 此外,实际国民总收入(GDI)在第四季度环比增长0.6%,高于GDP增速的0.1%。 分析人士指出,内需疲软、建筑投资低迷叠加政治不稳定性,是韩国经济未能实现更高增速的关键原因。为实现经济复苏,韩国需在提振内需、稳定投资环境和推动出口等方面加大力度。 首尔明洞街头【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3 19:10:33 -
金融与温情同行 韩国银行业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随着春节临近,韩国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专项贷款和特别资金支持措施,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各大银行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家庭送去物质关怀,让他们能温暖过冬,幸福过年。 据韩国金融界23日消息,IBK企业银行将为小微企业提供规模高达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5.9亿元)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暂时面临资金短缺的小微企业可获得最高3万亿韩元的资金支持。IBK企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希望这能够帮助在春节前因经济低迷和消费萎缩而面临流动性困难的小微企业。” 此外,KB国民银行、韩亚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均加入这一行动,通过专项贷款和特别资金支持措施,为春节经济注入活力。 五大商业银行日前宣布,将在春节前为需要资金或面临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特别资金支持。每家银行的支持规模达15.1万亿韩元,NH农协银行的支持规模则为13万亿韩元。五大商业银行还推出特别贷款支持计划,总规模达73.4万亿韩元,包括32.2万亿韩元的新贷款和41.2万亿韩元的延期贷款。 本月14日,韩国银行(央行)工作人员正在发放提供给商业银行的新春资金。【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地方银行也积极响应,包括IM银行(大邱银行)、釜山银行、庆南银行在内的地方银行也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IM银行近日宣布,将提供总规模为1万亿韩元的春节特别资金贷款,其中新贷款和延期贷款各占5000亿韩元。IM银行还简化了贷款手续,以加快资金拨付效率。釜山银行和庆南银行也表示,将提供总计1.6万亿韩元的春节特别资金贷款。 每年春节期间,金融机构都会为小微企业提供特别资金支持。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资金支持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和小商户缓解资金短缺,特别是在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等方面的困难。此外,这些措施还旨在减轻经济低迷带来的压力,促进消费并推动经济复苏。通过此举,金融机构不仅帮助了有困难的企业和商户,还进一步加强了与社区的联系,展现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姿态。 本月21日,友利金融集团会长任钟龙向老年家庭捐赠生活用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除了资金支持,各大银行还举办了多项新春公益活动。其中,KB国民银行开展了“春节传统市场送温暖活动”,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的传统市场商户和社区居民送去温暖。全国12个地区的营业组与非营利组织“饥饿朋友希望对策”合作,从传统市场购买大米、肉类、水果等食品后,捐赠给社区福利设施。这项活动自2011年起已持续15年,总计购买了价值141亿韩元的食品,惠及21.2万名居民。 NH农协银行也参与了新春公益行动。银行员工通过募款购买大米、年糕、水果及生活必需品,捐赠给首尔麻浦区的儿童保护设施。NH农协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在寒冬时节,我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让爱与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各类社会贡献活动。” 新韩金融集团则于本月20日起的一周内开展“迎新春温暖活动”,购买价值5000万韩元的传统市场产品,捐赠给弱势群体及隔代家庭。此外,新韩银行还为小微企业客户开设了“助力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提供税务、会计、外汇、法律、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以帮助企业应对经济形势变化。
2025-01-23 18:06:15 -
消费者信心轻微回暖 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水平
12日,首尔某服装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受政局动荡及紧急戒严措施影响而一度下滑的消费者信心,自今年1月起呈轻微回暖趋势,但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的水平。 韩国银行(央行)于22日发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91.2,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创自2023年5月以来的最大增幅,然而,与紧急戒严期间指数大幅下滑12个百分点相比,当前的回升仅能视为温和反弹。央行分析称,此番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回升,主要得益于政局的逐步稳定以及对美国新政府关税政策持乐观预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今后经济展望(65)明显上升,增加9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展望(89)、家庭收入展望(96)、消费支出展望(103)均分别上升3个点、2个点、1个点。反之,目前经济判断(52)小幅下降1个点,目前生活状况(87)于上月持平。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尽管各项指数均有所上升,但鉴于其仍普遍低于往年平均水平,因此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消费者信心已全面好转。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1,环比(103)下降2个点,低于往年平均水平(107)。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四个月下降。据分析,这是受公寓交易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和首尔公寓交易减少等影响。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 1月利率预测指数从去年12月的98降至97,环比下降1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8%,环比下降0.1%。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且随着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的放缓及内需不振担忧的加剧,消费者的物价预期值呈现出下降趋势。
2025-01-22 19:33:10 -
去年韩国日均外汇交易额689.6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韩国银行(央行)21日发布的“2024年外汇”外汇银行外汇交易动向“资料显示,去年外汇银行日均外汇交易(现货外汇、外汇衍生商品交易)规模为689.6亿美元,同比增长4.6%。这是自2008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从商品类别来看,日均现货外汇交易规模为256.7亿美元,同比减少1.3亿美元(0.5%);外汇衍生商品交易规模则为432.9亿美元,同比增长31.4亿美元(7.8%)。 根据资料,韩国内银行交易规模为309.6亿美元,环比减少5.4亿美元(1.8%)。 外资银行分行为380.1亿美元,环比减少24.7亿美元(7%)。 央行分析称,随着进出口规模、居民海外证券投资和外国人证券投资规模有所增长,外汇交易规模随之增长。 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22:59:56 -
韩国经济遭戒严重创 增长前景迷雾重重
【图片来源 AI】 紧急戒严风波对韩国经济造成的深远冲击已逐步显现。随着内需经济冻结,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大幅下滑趋势,预计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 韩国银行(央行)于21日推测称,紧急戒严事态导致经济心理萎缩,并进一步加剧政治不确定性,今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下滑约0.2个百分点。央行于戒严前的去年11月28日在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约为1.9%,然而,鉴于当前的形势,央行考虑将这一预测值下调至1.6%至1.7%。央行表示,在下月25日发布的经济展望修订报告中,较目前的预测值下调0.2至0.3个百分点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其中约0.2个百分点是受戒严事态影响。 若以今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为1.9%的假设进行计算,GDP预计达2335.4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8万亿元);若增长率为1.7%,GDP预计达2330.853万亿韩元,减少约4.584万亿韩元。数据表明,受戒严事态影响的0.2个百分点,对GDP产生相当大的冲击。 此外,去年第四季度的GDP也已受重创。央行预测,即将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预计仅为0.2%,不及目前预测值0.5%的一半。若以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为0.5%的假设进行计算,那么GDP预计达2291.891万亿韩元;若增长率为0.2%,那么GDP预计达2290.174万亿韩元,减少1.717万亿韩元。综合来看,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全年GDP合计减少约6.301万亿韩元。 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安东贤(音)对此评价称:“央行此前对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估值整体偏高,而今年增长率下降约0.2个百分点的分析相对合理。”他还表示:“随着汇率的暴涨以及货币政策的紧缩,很难准确估算整体的经济冲击规模。” 有人指出,若韩国政局不能迅速稳定,经济冲击将持续扩大。海外投资银行(IB)花旗银行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预计截至3月中旬,弹劾政局仍将持续。因此,该行将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1.6%进一步下调至1.5%。央行强调,政局何时稳定,将成为韩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
2025-01-21 19:07:20 -
高汇率与高油价导致韩国生产者物价连续两个月上涨
韩国银行(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19.51(2020年基准为100),比11月(119.10)上涨了0.3%。该指数在去年11月(0.1%)时隔四个月转为上涨后,保持上涨趋势。与上月相比,高出1.7%,连续17个月环比上涨。 生产者物价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变化的影响一般会在1至2个月之后反映到消费者实际购买物价上。 从商品涨跌率来看,农林水产品环比上涨2.8%。其中,农产品和畜产品环比分别上涨3.4%和3.7%。工业制品环比上涨0.3%。受国际油价和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煤炭及石油产品(2.2%)和化学产品(0.4%)等价格均上升。电力、燃气、水和废弃物价格因工业用城市燃气(4.9%)等上涨,环比上升0.4%。餐厅和住宿服务上涨0.3%,运输服务上涨0.3%,导致总体服务业环比增长0.1%。 从具体品类来看,橘子(22.6%)、萝卜(22%)、鸡肉(14.3%)、汽油(4.8%)、手机(4.1%)、国际航空游客(8.8%)等价格上升,而鱿鱼(-28.1%)、混合酱料等则有所下降。 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国内供应物价指数较上月上涨0.6%。原材料(1.7%)、中间品(0.5%)、最终品价格(0.7%)均有所上涨。此外,包括国内出口在内的12月总产品物价指数较去年11月上涨0.8%。农林水产品和工业产品分别上涨2.8%和1%。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指出:“供应价格指数是根据生产者价格和进口价格综合计算得出。由于韩元兑美元汇率和国际油价的上涨,进口价格的涨幅超过了生产者价格。受国际油价和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进口物价本月可能进一步上涨。” 15日上午,在首尔大型超市挑选白菜的消费者【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18:21:36 -
韩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3%不变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于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3%不变。央行去年10月开始降息,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11月下调至3%,但此次决定暂停降息。 据分析,央行主要考虑到韩元贬值。近期,韩元对美元汇率持续走低,接近1450韩元。若央行连续三次降息可能导致韩美基准利率差距拉大,加剧韩元贬值压力。 另一方面,去年年底的戒严和弹劾事态为内需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消费和投资明显萎缩。尽管政府和执政党呼吁央行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提振经济,但央行更倾向于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央行表示,将密切关注本月20日(当地时间)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动向,以及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的结果。此外,央行还将关注韩国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等关键因素。在确认经济和金融指标后,央行将于2月再次评估降息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央行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2.2%下调至1.9%。央行指出,目前韩国经济正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包括国内政治动荡、美国新政府的政策方向不确定性。 16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办公楼,行长李昌镛主持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0:14:28 -
汇率与油价双重夹击 韩国12月进口物价指数攀升2.4%
受汇率暴涨影响,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提高2.4%,进口物价上升将导致消费者物价的上升。 韩国银行(央行)于15日公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去年12月为基准,进口物价指数(2020=100)为142.14,环比上涨2.4%。进口物价指数从去年10月开始连续3个月呈上升趋势。12月增幅创自去年4月(4.4%)以来的最高值。原材料(3%)、中间材料(2.2%)、消费材料(2.1%)均上涨。 按品种分类,农林水产品(3.6%)、矿产产品(2.9%)、化学产品(2.7%)、初生金属(2.1%)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具体产品中,咖啡(9.7%)、原油(3.8%)、铁矿石(3.9%)、甲醇(3.3%)、印刷电路板(9%)、二次电池(3.4%)等产品的上涨趋势尤为明显。央行分析称,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及国际油价上涨等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韩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去年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至12月的1434.42韩元,上涨2.9%。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2.61美元上涨至73.23美元,上涨0.9%。 据统计,12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3.75,环比(130.57)上升2.4%,也连续三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3.1%)、化学产品(2.9%)、农林水产品(2.7%)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冷冻水产品(3.3%)、汽油(5.6%)、二甲苯(3.7%)等涨幅较大。 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表示,进入今年1月以来,国际油价及汇率上涨,且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出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进口物价上升不仅会影响进口消费品价格,还会提高国内的进口材料费用,从而对消费者物价造成上升压力。 从去年12月的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量指数(126.80)和出口金额指数(141.37)分别同比上升6.5%和7.8%。进口量指数(116.05)和进口价格指数(138.64)也分别上涨5.5%和1.9%。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3.32)同比上涨4.8%,连续18个月保持上升趋势,进口价格下降3.5%,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18.33)同比增加11.6%。
2025-01-15 19:16:08
-
去年韩国人均GDP超3.6万美元 远超日本和中国台湾
2日,韩国企划财政部、韩国银行(央行)和统计厅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将达到3.6024万美元,同比增长1.28%,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去年10月预测(3.6132万美元)的水平相近。 根据IMF的预测,日本人均GDP为3.2859万美元,中国台湾为3.3234万美元。去年韩国人均GDP超过了日本和中国台湾。 韩国人均GDP在2016年突破3万美元,达到3.0839万美元,2018年上升至3.5359万美元,但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下降至3.3503万美元。2021年,由于政府的各种消费支持等经济刺激措施、社交距离限制放宽措施以及出口表现良好,人均GDP一度达到3.7503万美元,但2022年又下降至3.481万美元。 此后,人均GDP从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增长。不过,同比增长率从2023年的2.18%下降至去年的1.28%。 去年韩国人均GDP增长主要由实际GDP增长带动,去年实际GDP增长率为5.9%,是自2021年(7.9%)以来的最高水平。 韩国政府分析称,受韩国贸易条件改善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韩国经济持续增长。此外,韩国总人口增幅放缓也推动了人均GDP增长。 然而,去年韩元兑美元汇率同比上涨了58.57韩元,成为大幅降低人均GDP的主要因素。若韩元兑美元汇率维持在2023年的水平(1305.41韩元),去年人均GDP将达到3.7641万美元。 韩国政府预计今年人均GDP将再度突破3.7万美元。根据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资料,今年实际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8%,今年人均GDP预计将同比增加1417美元,达到3.7441万美元。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2 19:57:01 -
韩企心理指数触新低 2月有望回暖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衡量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连续三个月恶化,创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8日至15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52家,非制造业1460家)为对象进行1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3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1.4个百分点,达到85.9。 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全产业CBSI从去年10月的92.5降至11月的91.8后,12月因紧急戒严事态进一步骤降至87.3。进入今年以来,持续呈下降趋势。创自2020年9月(83.4)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产业分类来看,1月制造业CBSI为89,环比上升1.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产品库存(1.7p)、行业状况(0.2p)等得到改善。反之,非制造业CBSI(83.6)环比下降3.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销售(-1.1p)、盈利能力(-1.9p)均有所下降。央央行指出,制造业的上升得益于部分行业出口的改善,但非制造业则因建筑业景气放缓等因素而趋于恶化。 尽管如此,央行公布的2月份全体产业(85.4)、制造业(89.1)、非制造业(82.6)的CBSI预期值分别环比上升2.5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央行统计调查组长黄熙珍(音)分析称,制造业以大企业和出口企业为中心,前景得到了改善,且得益于政局的逐步稳定以及对美国新政府关税政策持乐观预期等因素使得CBSI预期值有所上升。对于非制造业的前景,他则表示,在春节连休前,批发零售方面有所改善,因此预期值略有上涨。 从1月企业景气展望指数(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化学产品、电气设备、初级金属等行业有所改善。而非制造业以建筑业、信息通信业、运输业等为中心业绩恶化。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上升3.4个点,达到86.7。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8.1,下降1.3个点。
2025-01-23 19:44:42 -
韩国经济去年增长2% 受内需低迷和政治不确定性拖累
韩国银行(央行)23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由于内需低迷及政治不确定性影响,韩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0%,低于央行去年11月预测的2.2%,但高于2023年的1.4%。 从季度表现看,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韩国经济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正增长。然而,2024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速转为-0.2%,第三季度仅微增0.1%,第四季度未能显著反弹,仍保持在0.1%。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比央行此前预测的0.5%低了0.4个百分点。 央行分析称,消费和建筑投资的低迷,以及紧急戒严对经济活动的冲击,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然而,经济增速与预测值之间的差距,是否主要源于政治不确定性,或是预测过于乐观,目前仍有争议。 ▲各领域表现不一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韩国民间消费环比增长0.2%,主要受衣物、鞋类等半耐用品及医疗、教育等服务需求拉动;政府消费增长0.5%,主要得益于医保福利等社会保障支出;设备投资增长1.6%,得益于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投资强劲。 建筑投资环比下降3.2%,显示出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双重疲软。 在外贸方面,出口环比增长0.3%,主要来自半导体等信息技术产品;进口则减少0.1%,汽车和原油需求有所下降。 从贡献率来看,设备投资拉动第四季度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民间消费、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出口-进口)各贡献0.1个百分点。而建筑投资的负增长拖累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 按行业划分,制造业和服务业环比分别增长0.1%和0.3%,但农林渔业、建筑业及电力、燃气和水行业分别萎缩3.9%、3.5%和2.9%。 此外,实际国民总收入(GDI)在第四季度环比增长0.6%,高于GDP增速的0.1%。 分析人士指出,内需疲软、建筑投资低迷叠加政治不稳定性,是韩国经济未能实现更高增速的关键原因。为实现经济复苏,韩国需在提振内需、稳定投资环境和推动出口等方面加大力度。 首尔明洞街头【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3 19:10:33 -
金融与温情同行 韩国银行业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随着春节临近,韩国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专项贷款和特别资金支持措施,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各大银行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家庭送去物质关怀,让他们能温暖过冬,幸福过年。 据韩国金融界23日消息,IBK企业银行将为小微企业提供规模高达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5.9亿元)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暂时面临资金短缺的小微企业可获得最高3万亿韩元的资金支持。IBK企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希望这能够帮助在春节前因经济低迷和消费萎缩而面临流动性困难的小微企业。” 此外,KB国民银行、韩亚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均加入这一行动,通过专项贷款和特别资金支持措施,为春节经济注入活力。 五大商业银行日前宣布,将在春节前为需要资金或面临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特别资金支持。每家银行的支持规模达15.1万亿韩元,NH农协银行的支持规模则为13万亿韩元。五大商业银行还推出特别贷款支持计划,总规模达73.4万亿韩元,包括32.2万亿韩元的新贷款和41.2万亿韩元的延期贷款。 本月14日,韩国银行(央行)工作人员正在发放提供给商业银行的新春资金。【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地方银行也积极响应,包括IM银行(大邱银行)、釜山银行、庆南银行在内的地方银行也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IM银行近日宣布,将提供总规模为1万亿韩元的春节特别资金贷款,其中新贷款和延期贷款各占5000亿韩元。IM银行还简化了贷款手续,以加快资金拨付效率。釜山银行和庆南银行也表示,将提供总计1.6万亿韩元的春节特别资金贷款。 每年春节期间,金融机构都会为小微企业提供特别资金支持。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资金支持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和小商户缓解资金短缺,特别是在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等方面的困难。此外,这些措施还旨在减轻经济低迷带来的压力,促进消费并推动经济复苏。通过此举,金融机构不仅帮助了有困难的企业和商户,还进一步加强了与社区的联系,展现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姿态。 本月21日,友利金融集团会长任钟龙向老年家庭捐赠生活用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除了资金支持,各大银行还举办了多项新春公益活动。其中,KB国民银行开展了“春节传统市场送温暖活动”,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的传统市场商户和社区居民送去温暖。全国12个地区的营业组与非营利组织“饥饿朋友希望对策”合作,从传统市场购买大米、肉类、水果等食品后,捐赠给社区福利设施。这项活动自2011年起已持续15年,总计购买了价值141亿韩元的食品,惠及21.2万名居民。 NH农协银行也参与了新春公益行动。银行员工通过募款购买大米、年糕、水果及生活必需品,捐赠给首尔麻浦区的儿童保护设施。NH农协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在寒冬时节,我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让爱与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各类社会贡献活动。” 新韩金融集团则于本月20日起的一周内开展“迎新春温暖活动”,购买价值5000万韩元的传统市场产品,捐赠给弱势群体及隔代家庭。此外,新韩银行还为小微企业客户开设了“助力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提供税务、会计、外汇、法律、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以帮助企业应对经济形势变化。
2025-01-23 18:06:15 -
消费者信心轻微回暖 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水平
12日,首尔某服装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受政局动荡及紧急戒严措施影响而一度下滑的消费者信心,自今年1月起呈轻微回暖趋势,但仍未恢复至紧急戒严前的水平。 韩国银行(央行)于22日发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91.2,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创自2023年5月以来的最大增幅,然而,与紧急戒严期间指数大幅下滑12个百分点相比,当前的回升仅能视为温和反弹。央行分析称,此番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回升,主要得益于政局的逐步稳定以及对美国新政府关税政策持乐观预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今后经济展望(65)明显上升,增加9个百分点。生活水平展望(89)、家庭收入展望(96)、消费支出展望(103)均分别上升3个点、2个点、1个点。反之,目前经济判断(52)小幅下降1个点,目前生活状况(87)于上月持平。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尽管各项指数均有所上升,但鉴于其仍普遍低于往年平均水平,因此不能盲目乐观地认为消费者信心已全面好转。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1,环比(103)下降2个点,低于往年平均水平(107)。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四个月下降。据分析,这是受公寓交易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和首尔公寓交易减少等影响。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 1月利率预测指数从去年12月的98降至97,环比下降1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8%,环比下降0.1%。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且随着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的放缓及内需不振担忧的加剧,消费者的物价预期值呈现出下降趋势。
2025-01-22 19:33:10 -
去年韩国日均外汇交易额689.6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韩国银行(央行)21日发布的“2024年外汇”外汇银行外汇交易动向“资料显示,去年外汇银行日均外汇交易(现货外汇、外汇衍生商品交易)规模为689.6亿美元,同比增长4.6%。这是自2008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从商品类别来看,日均现货外汇交易规模为256.7亿美元,同比减少1.3亿美元(0.5%);外汇衍生商品交易规模则为432.9亿美元,同比增长31.4亿美元(7.8%)。 根据资料,韩国内银行交易规模为309.6亿美元,环比减少5.4亿美元(1.8%)。 外资银行分行为380.1亿美元,环比减少24.7亿美元(7%)。 央行分析称,随着进出口规模、居民海外证券投资和外国人证券投资规模有所增长,外汇交易规模随之增长。 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22:59:56 -
韩国经济遭戒严重创 增长前景迷雾重重
【图片来源 AI】 紧急戒严风波对韩国经济造成的深远冲击已逐步显现。随着内需经济冻结,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大幅下滑趋势,预计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呈下降趋势。 韩国银行(央行)于21日推测称,紧急戒严事态导致经济心理萎缩,并进一步加剧政治不确定性,今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下滑约0.2个百分点。央行于戒严前的去年11月28日在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约为1.9%,然而,鉴于当前的形势,央行考虑将这一预测值下调至1.6%至1.7%。央行表示,在下月25日发布的经济展望修订报告中,较目前的预测值下调0.2至0.3个百分点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其中约0.2个百分点是受戒严事态影响。 若以今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为1.9%的假设进行计算,GDP预计达2335.43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8万亿元);若增长率为1.7%,GDP预计达2330.853万亿韩元,减少约4.584万亿韩元。数据表明,受戒严事态影响的0.2个百分点,对GDP产生相当大的冲击。 此外,去年第四季度的GDP也已受重创。央行预测,即将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预计仅为0.2%,不及目前预测值0.5%的一半。若以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为0.5%的假设进行计算,那么GDP预计达2291.891万亿韩元;若增长率为0.2%,那么GDP预计达2290.174万亿韩元,减少1.717万亿韩元。综合来看,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全年GDP合计减少约6.301万亿韩元。 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安东贤(音)对此评价称:“央行此前对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估值整体偏高,而今年增长率下降约0.2个百分点的分析相对合理。”他还表示:“随着汇率的暴涨以及货币政策的紧缩,很难准确估算整体的经济冲击规模。” 有人指出,若韩国政局不能迅速稳定,经济冲击将持续扩大。海外投资银行(IB)花旗银行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预计截至3月中旬,弹劾政局仍将持续。因此,该行将今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1.6%进一步下调至1.5%。央行强调,政局何时稳定,将成为韩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
2025-01-21 19:07:20 -
高汇率与高油价导致韩国生产者物价连续两个月上涨
韩国银行(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19.51(2020年基准为100),比11月(119.10)上涨了0.3%。该指数在去年11月(0.1%)时隔四个月转为上涨后,保持上涨趋势。与上月相比,高出1.7%,连续17个月环比上涨。 生产者物价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变化的影响一般会在1至2个月之后反映到消费者实际购买物价上。 从商品涨跌率来看,农林水产品环比上涨2.8%。其中,农产品和畜产品环比分别上涨3.4%和3.7%。工业制品环比上涨0.3%。受国际油价和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煤炭及石油产品(2.2%)和化学产品(0.4%)等价格均上升。电力、燃气、水和废弃物价格因工业用城市燃气(4.9%)等上涨,环比上升0.4%。餐厅和住宿服务上涨0.3%,运输服务上涨0.3%,导致总体服务业环比增长0.1%。 从具体品类来看,橘子(22.6%)、萝卜(22%)、鸡肉(14.3%)、汽油(4.8%)、手机(4.1%)、国际航空游客(8.8%)等价格上升,而鱿鱼(-28.1%)、混合酱料等则有所下降。 包括进口商品在内的国内供应物价指数较上月上涨0.6%。原材料(1.7%)、中间品(0.5%)、最终品价格(0.7%)均有所上涨。此外,包括国内出口在内的12月总产品物价指数较去年11月上涨0.8%。农林水产品和工业产品分别上涨2.8%和1%。 央行物价统计组组长李文熙(音)指出:“供应价格指数是根据生产者价格和进口价格综合计算得出。由于韩元兑美元汇率和国际油价的上涨,进口价格的涨幅超过了生产者价格。受国际油价和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进口物价本月可能进一步上涨。” 15日上午,在首尔大型超市挑选白菜的消费者【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18:21:36 -
韩国央行维持基准利率3%不变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于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3%不变。央行去年10月开始降息,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3.25%,11月下调至3%,但此次决定暂停降息。 据分析,央行主要考虑到韩元贬值。近期,韩元对美元汇率持续走低,接近1450韩元。若央行连续三次降息可能导致韩美基准利率差距拉大,加剧韩元贬值压力。 另一方面,去年年底的戒严和弹劾事态为内需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消费和投资明显萎缩。尽管政府和执政党呼吁央行通过货币宽松政策提振经济,但央行更倾向于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央行表示,将密切关注本月20日(当地时间)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动向,以及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的结果。此外,央行还将关注韩国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等关键因素。在确认经济和金融指标后,央行将于2月再次评估降息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央行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2.2%下调至1.9%。央行指出,目前韩国经济正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包括国内政治动荡、美国新政府的政策方向不确定性。 16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办公楼,行长李昌镛主持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0:14:28 -
汇率与油价双重夹击 韩国12月进口物价指数攀升2.4%
受汇率暴涨影响,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提高2.4%,进口物价上升将导致消费者物价的上升。 韩国银行(央行)于15日公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去年12月为基准,进口物价指数(2020=100)为142.14,环比上涨2.4%。进口物价指数从去年10月开始连续3个月呈上升趋势。12月增幅创自去年4月(4.4%)以来的最高值。原材料(3%)、中间材料(2.2%)、消费材料(2.1%)均上涨。 按品种分类,农林水产品(3.6%)、矿产产品(2.9%)、化学产品(2.7%)、初生金属(2.1%)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具体产品中,咖啡(9.7%)、原油(3.8%)、铁矿石(3.9%)、甲醇(3.3%)、印刷电路板(9%)、二次电池(3.4%)等产品的上涨趋势尤为明显。央行分析称,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及国际油价上涨等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韩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去年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至12月的1434.42韩元,上涨2.9%。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2.61美元上涨至73.23美元,上涨0.9%。 据统计,12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3.75,环比(130.57)上升2.4%,也连续三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3.1%)、化学产品(2.9%)、农林水产品(2.7%)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冷冻水产品(3.3%)、汽油(5.6%)、二甲苯(3.7%)等涨幅较大。 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表示,进入今年1月以来,国际油价及汇率上涨,且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出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进口物价上升不仅会影响进口消费品价格,还会提高国内的进口材料费用,从而对消费者物价造成上升压力。 从去年12月的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量指数(126.80)和出口金额指数(141.37)分别同比上升6.5%和7.8%。进口量指数(116.05)和进口价格指数(138.64)也分别上涨5.5%和1.9%。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3.32)同比上涨4.8%,连续18个月保持上升趋势,进口价格下降3.5%,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18.33)同比增加11.6%。
2025-01-15 19: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