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零售’新闻 26个
-
内需低迷叠加气候影响 韩国服装支出占比创历史新低
在内需持续疲软的背景下,受“秋老虎”(立秋以后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影响,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秋装需求减少,韩国第三季度服装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降至历史最低。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和家庭收支调查1日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每户月平均消费支出为290.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其中服装和鞋类支出为11.4万韩元,同比下降1.6%。 服装和鞋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3.9%,创下历史新低。自去年第四季度的6.0%以来,该比例持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降至4.4%和5.4%,第三季度更是跌破4%。而在2014年至2016年间,服装支出占比曾高达7%至8%。 韩国零售业的表现同样反映出商品消费的低迷。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10月,零售销售额(按不变价格计算)指数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特别是半耐用品,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11个月呈现负增长,其中服装从去年12月的-0.7%降至今年10月的-2.7%。 专家指出,高利率和高物价的双重压力迫使家庭优先减少非必需品支出。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经济展望室室长郑圭哲表示:“相比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更容易受到利率的影响。高利率抑制了汽车、家具和服装等商品的消费需求。” 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春秋季节缩短,轻薄外套等应季服装的需求减少。此外,今年10月气温较高,也导致取暖设备需求下降。数据显示,家电产品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5.9%。 与此同时,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剧消费萎缩。随着年轻人口和40多岁群体的减少,主力消费群体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对消费市场形成了明显压力。消费低迷还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减少,其中以批发零售业为主的服装行业首当其冲。值得注意的是,40多岁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服装相关行业的比例高达约20%,这一群体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 尽管当前形势不容乐观,但韩国主要机构预计明年消费或将有所改善。KDI预计,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3%升至1.8%。韩国银行(央行)则预测,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2%增至明年的2.0%。 央行表示,物价趋稳、名义工资上涨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将推动消费复苏。然而,高额本息偿还负担、弱势群体消费能力恢复缓慢,以及部分大企业就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限制复苏速度。 1日,首尔市内某家服装店内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1 19:40:56 -
CU开设"K-Food特色便利店" 打造外籍游客新兴购物体验
随着便利店逐渐成为外籍游客访韩的热门打卡地,韩国CU便利店于26日宣布,在首尔明洞这一游客密集地开设了“K-Food特色便利店(明洞站店)”。 自去年以来,CU已陆续开设了“拉面图书馆(弘大想象店)”、“零食图书馆(仁川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交通中心店)”和“音乐图书馆(AK&弘大店)”等多家特色便利店,成功拓展了新的市场领域。 “K-Food特色便利店”占地约43坪(142平方米),以“商品特色平台”为主题,展示了各类韩国特色商品。店铺前方特别陈列了外籍游客必尝的韩国食品,包括韩国顶级厨师白钟元系列、《黑白厨师》同款栗子提拉米苏、延世奶油面包系列,以及香蕉牛奶等热销商品。 此外,店铺一侧的墙面上展示了40种韩国人气拉面和杯面,并设有试吃台,打造了K-拉面特色区。店内还配备了3台即食拉面烹饪机,顾客可以现场体验K-Food的魅力。普通展示柜则集中展示了200多种韩国零食、健康食品及美妆产品等。 为了方便外籍游客,店内特别设置了韩语、英语、日语和中文四种语言的商品卡及标签,并提供设备使用说明。此外,店内还安装了NAMANE Card自助机和外币兑换自助机,为海外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BGF零售营业开发部门长黄焕祚(音)表示:“近年来,外籍游客纷纷分享韩国便利店的独特体验,它们已成为游客必访的景点之一。CU将继续通过差异化风格和个性化店铺,为国内外顾客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 “K-Food特色便利店(明洞站店)”内部【图片来源 BGF零售】
2024-11-27 01:39:33 -
韩国白菜每棵均价下跌至2000韩元 价格趋于稳定
随着秋季白菜正式出货,白菜价格从本月开始呈下降态势,以22日为基准,每棵白菜价格正式下调至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5元)以下。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白菜零售价稳定在每颗2990韩元,白菜价格自今年1月中旬以后时隔10个月再次跌至2000韩元。 今年8至9月,随着酷暑与暴雨持续,对白菜生产造成严重冲击,导致产量受限。部分产区甚至遭遇干旱,进而推高了白菜的市场价格,今年9月底,零售价一度飙升至9963韩元的高位。然而,随着秋季白菜供应的稳定增长,市场价格自本月1日起显著回落至约4000韩元,并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引导及流通企业促销活动的助力下,于11日进一步降至3000韩元,本周更是触及2000韩元的低点,延续下降趋势。 本周的白菜价格较从2019年开始至去年同期的白菜价格平均值低了14.5%。但仍较去年同期高出13.7%。 19日,农林畜产食品部长官宋美玲亲赴忠北槐山郡,实地考察白菜的供需状况,并表示:“近期,随着腌辛奇季的临近,对腌辛奇材料价格波动尤为关注。尽管目前大部分原材料价格维持在往年水平,但萝卜仍较为坚挺,因此,需制定相应策略以减轻消费者负担。”数据显示,本周每棵萝卜的零售价为2630韩元,同比上涨86%,较往年上涨29.8%。
2024-11-22 23:26:44 -
韩国个体工商户营业情况恶化 销售额和利润双降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韩国个体工商户销售额和利润较前一季度呈双降态势,营业状况进一步恶化。 韩国信用数据对全国范围内160万家个体工商户进行分析,并提取相关数据于4日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个体工商户动向报告》显示,个体工商户平均利润达10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万元),同比减少13.7%。据统计,以今年第三季度为基准,个体工商户平均销售额达4331万韩元,较前一季度减少4.2%。平均支出达3331万韩元,较前一季度减少0.84%。 韩国信用数据表示:“本季度,受暑假和中秋连休影响,全国范围内的餐饮业、服务业及流通业均出现两极化现象。”具体来看,在餐饮业方面,釜山广域市两极化现象最为显著,而服务业和流通业在庆尚北道和大邱广域市两极化现象十分明显。 韩国信用数据负责人姜艺媛(音)分析称,今年第三季度,各领域的个体工商户销售两极化现象十分突出,销售额排名前10%的个体工商生意保持繁荣态势,而其余大部分则面临严峻挑战。姜艺媛强调,零售和服务业领域,由于市场主要由上游企业所主导,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地位。因此,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需要制定并实施贴合自身的战略方案。
2024-11-06 00:06:18 -
韩国零售服务业"遇寒流"多领域"齐步跌"
上月20日,明洞商业街服装卖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零售销售指数已持续两年半呈减少态势,直至第三季度仍未见回暖。同时,服务业生产指数亦触三年半以来的最低值。汽车与家电消费市场疲软,以及饮食与住宿行业萎靡,削弱了内需复苏预期。 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与产业活动动向于3日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零售销售指数为100.7(2020年为100),同比减少1.9%。从2022年第二季度(-0.2%)开始下降以来,连续10个季度呈下降趋势。消费减少趋势在耐用品、准耐用品、非耐用品中均有所体现。 耐用消费品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或以上的高价商品,如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零售销售指数自2022年第一季度(-2.4%)至今年第三季度(-0.4%)持续走低。特别是,汽车行业在今年第一季度(-8.4%)与第二季度(-13.2%)大幅减少后,第三季度(-1.4%)仍未实现反弹,去年需求大增的电动汽车今年因火灾事故频繁导致销量黯淡。此外,家电产品也从2022年第二季度(-4.5%)至今年第三季度(-3.3%)连续10个季度呈下降趋势。 准耐用品是指消费频次较低,但使用周期短于耐用品的商品,如服装,鞋类等。准耐用品零售销售指数同比下降4.7%。从去年第二季度(-1.7%)开始,连续6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据分析,受服装价格上涨和气候变化导致春秋季服装需求减少致销售增势缓慢。在非耐用品方面,由于食品等日常消费不振,从2022年第三季度(-1.4%)以来,连续9个季度下跌。 同时,批发零售业生产指数从去年第二季度(-1.1%)至今年第三季度(-2.1%),连续6个季度呈减少趋势。 这是自2003年第2季度(-2.3%)至2005年第1季度(-0.8%)以来最长的减少趋势。住宿与餐饮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自去年第二季度(-2.0%)至今年第三季度(-1.9%),已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下滑,进一步加剧服务业困境。
2024-11-03 20:04:17 -
高物价下韩国餐饮消费现新趋势 "性价比"与"心价比"两极化
随着高物价的持续,韩国餐饮消费开始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为了省钱吃便宜饭的“性价比”与希望好好享受一顿的“心价比”趋势同时显现,推动便利店简餐和酒店自助餐的需求双双增长。 据餐饮业界30日消息,首尔三大酒店自助餐价格正在不断上涨,今年初起,成人晚餐和周末的价格已经接近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34元),较两年前的15万韩元涨幅显著。具体来看,首尔乐天酒店的La Seine和首尔威斯汀朝鲜酒店的Aria在去年底和今年2月分别上调价格至19万韩元,而首尔新罗酒店的The Parkview自3月起价格涨至19.2万韩元。 酒店自助餐的价格持续上涨,但人气只增不减。首尔乐天酒店La Seine的10月预订率较去年增长17%,11月预订率也预计增长15%至17%。Aria和The Parkview的预订率与去年持平,几乎未受价格上涨影响。Aria自6月起实施110周年纪念特别价格16.9万韩元,但酒店方面表示,打折前的预订率也未出现明显变化。 与此同时,选择在1万韩元以内解决一餐的人也越来越多。便利店简餐销售额显著增长,便利店外卖使用率也显著上升。BGF零售运营的CU便利店在过去三年间简餐销售额同比持续增长,2022年为16.4%,去年为26.1%,今年1至10月达到33.5%。便利店外卖的使用增长率在2022年为64%,2023年为98.6%,今年1至9月暴增136%,同期简餐外卖销售增长率高达286.3%。 GS零售运营的GS25便利店的简餐销售同样表现突出,2022年到今年(1至9月)销售额分别为41.2%、51%和32.5%,保持30%至50%的增长率。便利店外卖今年1至9月销售额同比增长76.1%,简餐外卖销售增长90.6%。711便利店的简餐销售额也持续上涨,2022年同比增长30%,去年增长40%,今年1至10月则为25%。今年便利店外卖整体销售额增长30%,其中简餐销售增长20%。 零售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近来经济复苏乏力,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非常便宜或者非常好的商品,这种消费两极化趋势今后可能还会愈发明显。 首尔新罗酒店自助餐厅The Parkview【图片来源 首尔新罗酒店】
2024-10-30 23:26:54 -
GS零售平台Wine25Plus将于下月1日预售贵州茅台酒
韩国GS零售30日宣布,在GS零售的酒类电商平台“Wine25Plus”上,首次预售中国贵州茅台酒。 据悉,GS零售与贵州茅台韩国官方进口销售公司“龙成通商”合作,将于下月1日至7日为期一周进行预售。贵州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在韩国市场被视为奢侈品和社交礼品,特别是在商务宴请和节庆时受到青睐。 GS零售将预售4种产品,包括“贵州茅台“、”贵州茅台王子酒(金樽)“、”贵州茅台王子酒“、”茅台醇2008“。价格分别为8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543元)、27万韩元、14.5万韩元和5.9万韩元。顾客可通过电商台“Wine25Plus”,进行产品预付款,预订产品可于下月15日至17日在全国便利店GS25、GS The Fresh指定门店提货。 此外,GS零售正在“Wine25Plus”上预售其他中国白酒,种类达20余种。GS零售预计,由于这是便利店行业首次销售贵州茅台酒,将会引起韩国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GS零售向本报记者表示:“通过此次销售贵州茅台酒,扩大了产品选择范围。贵州茅台酒在韩国难买到,但使用我们的平台可以便利购买。在预售活动结束后,公司计划进行常规销售。” GS零售从下月1日起预售贵州茅台酒。【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4-10-30 20:14:58 -
乐天百货押注新型购物中心 斥资7万亿韩元打造"TIMEVILLAS"品牌
乐天百货将购物中心投资列为中长期战略,计划到2030年投入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1亿元),并将以水原店为首的全新综合购物中心品牌“TIMEVILLAS”扩展至13家。乐天百货代表郑峻镐于23日在首尔市中区小公洞乐天酒店的记者会上宣布了这一计划。 TIMEVILLAS这一品牌名称结合了“时间”(Time)和“别墅”(Villas),寓意“开启新时间的空间”。乐天百货计划自水原店起,至2030年在仁川松岛、大邱寿城、首尔上岩和全州等地新建4家TIMEVILLAS购物中心,同时将现有的全北群山店、光州水莞店、东釜山店、庆南金海店等6家百货店转型为TIMEVILLAS。 随着购物中心的扩展,乐天百货的业务结构将有所调整。百货店的销售占比预计从去年的75%降至60%,而购物中心的占比将从1%上升到30%。奥特莱斯的占比将从24%下降至10%。乐天百货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6.6万亿韩元的销售额。 郑峻镐指表示:“购物中心将成为韩国零售业的核心支柱,相比百货店市场的停滞,购物中心预计将呈现增长趋势。”根据乐天百货的预期,到2030年,韩国百货店的年销售增长率仅为2%,而购物中心的年增长率将高达17%。 郑峻镐还提到,MZ世代(1980年代至2000年代出生)更倾向于自主消费,因此购物中心的未来不仅限于商品销售,还将成为餐饮、娱乐等综合体验的空间。 基于蚕室乐天世界购物中心和越南河内西湖项目的成功经营,乐天百货计划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蚕室乐天世界每年接待5500万访客,销售额每年增长25%。河内西湖项目在开业一年内吸引了1000万访客,销售额达2800亿韩元。乐天百货计划借此成功经验,在海外通过开设新店和委托经营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海外购物中心业务。 TIMEVILLAS将采用“三大差异化战略”——“更近的地点”、“更多样的内容”和“更高的品质”。公司将利用储备的土地资源,结合集团旗下酒店、建设等子公司资源,打造多元化的综合体,并与国际知名建筑师合作,建设地标性建筑。 郑峻镐表示:“TIMEVILLAS将超越传统购物中心,成为一个集时尚、餐饮、娱乐等多元体验于一体的复合文化园区,成为未来零售业的标杆。” TIMEVILLAS水原店内部【图片来源 乐天百货】
2024-10-24 20:42:13 -
韩国工业生产时隔四个月实现反弹 零售增幅创18个月以来新高
在汽车和半导体生产增长的推动下,韩国工业生产时隔四个月再次反弹,此前出现波动并大幅下降的零售销售也创下18个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衡量当前经济趋势的同步指数循环变动值已连续六个月呈现负增长。 据韩国统计厅30日发布的《8月产业活动动向》报告,8月全体产业生产指数(农林渔业除外)为113.7(2020年为100),较上月增长1.2%。自4月增长1.4%后,产业生产在5月(-0.8%)、6月(-0.1%)、7月(-0.6%)连续三个月出现减势,上月时隔四个月转减为增。 从部门来看,矿工业生产增加4.1%,带动全体产业生产的增长,并实现2023年8月增长5.4%以来的最高增幅。从品类来看,通信广播设备(-7.1%)生产有所减少,但汽车(22.7%)和半导体(6%)表现尤为突出。 服务业生产较上月增长0.2%,目前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与内需紧密相关的餐饮住宿业(4.4%)和批发零售业(3%)增长势头明显。分析认为,这一趋势与降雨减少和外籍游客增加有关。 制造业出货量在电子零部件、医疗精密光学等领域有所减少,但在汽车、石油精炼等领域增加,因此整体较上月增长5.7%。制造业库存则因通信广播设备和电子零部件的增加,整体较上月增加1.4%。 显示商品消费动向的零售销售环比增长1.7%,是自2023年2月增长4%以来时隔18个月的最高增幅。零售销售自4月下降0.6%、5月下降0.2%后,6月恢复为增长0.9%,但7月又下降2%,呈现波动趋势。鞋包类等准耐用品的销售减少0.9%,但食品饮料等非耐用品(2.7%)和轿车等耐用品(1.2%)的销售有所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零售销售减少1.3%,已连续六个月呈现下降趋势。 因运输设备和机械设备投资减少,设备投资较上月减少5.4%。其原因在于上月航空器的引进导致运输设备投资激增而产生基数效应。建筑完工量也减少1.2%,其中土木工程(2.4%)施工量有所增加,但建筑工程(-2.4%)施工量减少。预示未来建筑行业景气的建筑订单同比增长7.2%。 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同步指数循环变动值为98.2,较上月下降0.1个点,自今年3月以来已连续六个月呈现负增长,为2018年7月至12月后的首次。预示未来经济的先行指数循环变动值也下降0.1个点至100.6。 首尔一处传统市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30 23:58:24 -
网购崛起冲击线下零售 韩国销售从业人员连续五年锐减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随着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主流,销售行业从业人员已连续60个月呈现减少趋势。 统计厅于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销售行业的就业人数达255.5万人,同比减少7.1万人,自2019年9月以来连续60个月呈减少趋势。 销售行业主要包括服装、化妆品、家电、家具、食品等领域的从业人员。上月全体就业者达2880.1万人,同比增加12.3万人。自2021年3月以来,全体就业人数已连续42个月保持增长,反之销售行业从业者数量却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有分析认为,随着电商平台迅速崛起,线下销售岗位的减少趋势难以避免。 新冠疫情加速了网购交易量的增长,传统零售业态受到极大冲击。数据显示,去年韩国网购交易额达228.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088万亿元),较6年前的2017年增长143%。疫前的2019年网购交易额达136.6万亿韩元,疫情后的2020年增至190.2万亿韩元。2022年(211.1万亿韩元)首次突破200万亿韩元。截至今年7月,网购交易额已达140.4万亿韩元,同比增加9%。 从外卖到旅行商品,再到衣服、鞋子、包、化妆品、书籍、家具等零售商品的网购销售品种日益增加。各大企业以疫情为契机,加速向数字化转型(DX)。此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收银台、自助服务机、服务机器人等逐渐取代人工服务,进一步加剧销售从业人员的减少趋势。 随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变化,线下经济趋于萎靡,销售职员减少趋势日益显著。为促进线下零售业态和销售人力的增长,亟需推出有效政策。
2024-09-26 23:29:25
-
内需低迷叠加气候影响 韩国服装支出占比创历史新低
在内需持续疲软的背景下,受“秋老虎”(立秋以后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影响,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秋装需求减少,韩国第三季度服装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降至历史最低。 根据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和家庭收支调查1日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每户月平均消费支出为290.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其中服装和鞋类支出为11.4万韩元,同比下降1.6%。 服装和鞋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3.9%,创下历史新低。自去年第四季度的6.0%以来,该比例持续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降至4.4%和5.4%,第三季度更是跌破4%。而在2014年至2016年间,服装支出占比曾高达7%至8%。 韩国零售业的表现同样反映出商品消费的低迷。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10月,零售销售额(按不变价格计算)指数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特别是半耐用品,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11个月呈现负增长,其中服装从去年12月的-0.7%降至今年10月的-2.7%。 专家指出,高利率和高物价的双重压力迫使家庭优先减少非必需品支出。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经济展望室室长郑圭哲表示:“相比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更容易受到利率的影响。高利率抑制了汽车、家具和服装等商品的消费需求。” 气候变化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春秋季节缩短,轻薄外套等应季服装的需求减少。此外,今年10月气温较高,也导致取暖设备需求下降。数据显示,家电产品零售销售额指数同比下降5.9%。 与此同时,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剧消费萎缩。随着年轻人口和40多岁群体的减少,主力消费群体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对消费市场形成了明显压力。消费低迷还导致个体工商户收入减少,其中以批发零售业为主的服装行业首当其冲。值得注意的是,40多岁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服装相关行业的比例高达约20%,这一群体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 尽管当前形势不容乐观,但韩国主要机构预计明年消费或将有所改善。KDI预计,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3%升至1.8%。韩国银行(央行)则预测,个人消费增长率将从今年的1.2%增至明年的2.0%。 央行表示,物价趋稳、名义工资上涨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将推动消费复苏。然而,高额本息偿还负担、弱势群体消费能力恢复缓慢,以及部分大企业就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限制复苏速度。 1日,首尔市内某家服装店内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1 19:40:56 -
CU开设"K-Food特色便利店" 打造外籍游客新兴购物体验
随着便利店逐渐成为外籍游客访韩的热门打卡地,韩国CU便利店于26日宣布,在首尔明洞这一游客密集地开设了“K-Food特色便利店(明洞站店)”。 自去年以来,CU已陆续开设了“拉面图书馆(弘大想象店)”、“零食图书馆(仁川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交通中心店)”和“音乐图书馆(AK&弘大店)”等多家特色便利店,成功拓展了新的市场领域。 “K-Food特色便利店”占地约43坪(142平方米),以“商品特色平台”为主题,展示了各类韩国特色商品。店铺前方特别陈列了外籍游客必尝的韩国食品,包括韩国顶级厨师白钟元系列、《黑白厨师》同款栗子提拉米苏、延世奶油面包系列,以及香蕉牛奶等热销商品。 此外,店铺一侧的墙面上展示了40种韩国人气拉面和杯面,并设有试吃台,打造了K-拉面特色区。店内还配备了3台即食拉面烹饪机,顾客可以现场体验K-Food的魅力。普通展示柜则集中展示了200多种韩国零食、健康食品及美妆产品等。 为了方便外籍游客,店内特别设置了韩语、英语、日语和中文四种语言的商品卡及标签,并提供设备使用说明。此外,店内还安装了NAMANE Card自助机和外币兑换自助机,为海外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BGF零售营业开发部门长黄焕祚(音)表示:“近年来,外籍游客纷纷分享韩国便利店的独特体验,它们已成为游客必访的景点之一。CU将继续通过差异化风格和个性化店铺,为国内外顾客提供独特的购物体验。” “K-Food特色便利店(明洞站店)”内部【图片来源 BGF零售】
2024-11-27 01:39:33 -
韩国白菜每棵均价下跌至2000韩元 价格趋于稳定
随着秋季白菜正式出货,白菜价格从本月开始呈下降态势,以22日为基准,每棵白菜价格正式下调至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5元)以下。 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白菜零售价稳定在每颗2990韩元,白菜价格自今年1月中旬以后时隔10个月再次跌至2000韩元。 今年8至9月,随着酷暑与暴雨持续,对白菜生产造成严重冲击,导致产量受限。部分产区甚至遭遇干旱,进而推高了白菜的市场价格,今年9月底,零售价一度飙升至9963韩元的高位。然而,随着秋季白菜供应的稳定增长,市场价格自本月1日起显著回落至约4000韩元,并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引导及流通企业促销活动的助力下,于11日进一步降至3000韩元,本周更是触及2000韩元的低点,延续下降趋势。 本周的白菜价格较从2019年开始至去年同期的白菜价格平均值低了14.5%。但仍较去年同期高出13.7%。 19日,农林畜产食品部长官宋美玲亲赴忠北槐山郡,实地考察白菜的供需状况,并表示:“近期,随着腌辛奇季的临近,对腌辛奇材料价格波动尤为关注。尽管目前大部分原材料价格维持在往年水平,但萝卜仍较为坚挺,因此,需制定相应策略以减轻消费者负担。”数据显示,本周每棵萝卜的零售价为2630韩元,同比上涨86%,较往年上涨29.8%。
2024-11-22 23:26:44 -
韩国个体工商户营业情况恶化 销售额和利润双降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韩国个体工商户销售额和利润较前一季度呈双降态势,营业状况进一步恶化。 韩国信用数据对全国范围内160万家个体工商户进行分析,并提取相关数据于4日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个体工商户动向报告》显示,个体工商户平均利润达10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2万元),同比减少13.7%。据统计,以今年第三季度为基准,个体工商户平均销售额达4331万韩元,较前一季度减少4.2%。平均支出达3331万韩元,较前一季度减少0.84%。 韩国信用数据表示:“本季度,受暑假和中秋连休影响,全国范围内的餐饮业、服务业及流通业均出现两极化现象。”具体来看,在餐饮业方面,釜山广域市两极化现象最为显著,而服务业和流通业在庆尚北道和大邱广域市两极化现象十分明显。 韩国信用数据负责人姜艺媛(音)分析称,今年第三季度,各领域的个体工商户销售两极化现象十分突出,销售额排名前10%的个体工商生意保持繁荣态势,而其余大部分则面临严峻挑战。姜艺媛强调,零售和服务业领域,由于市场主要由上游企业所主导,中小企业在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地位。因此,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需要制定并实施贴合自身的战略方案。
2024-11-06 00:06:18 -
韩国零售服务业"遇寒流"多领域"齐步跌"
上月20日,明洞商业街服装卖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零售销售指数已持续两年半呈减少态势,直至第三季度仍未见回暖。同时,服务业生产指数亦触三年半以来的最低值。汽车与家电消费市场疲软,以及饮食与住宿行业萎靡,削弱了内需复苏预期。 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与产业活动动向于3日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零售销售指数为100.7(2020年为100),同比减少1.9%。从2022年第二季度(-0.2%)开始下降以来,连续10个季度呈下降趋势。消费减少趋势在耐用品、准耐用品、非耐用品中均有所体现。 耐用消费品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或以上的高价商品,如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零售销售指数自2022年第一季度(-2.4%)至今年第三季度(-0.4%)持续走低。特别是,汽车行业在今年第一季度(-8.4%)与第二季度(-13.2%)大幅减少后,第三季度(-1.4%)仍未实现反弹,去年需求大增的电动汽车今年因火灾事故频繁导致销量黯淡。此外,家电产品也从2022年第二季度(-4.5%)至今年第三季度(-3.3%)连续10个季度呈下降趋势。 准耐用品是指消费频次较低,但使用周期短于耐用品的商品,如服装,鞋类等。准耐用品零售销售指数同比下降4.7%。从去年第二季度(-1.7%)开始,连续6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据分析,受服装价格上涨和气候变化导致春秋季服装需求减少致销售增势缓慢。在非耐用品方面,由于食品等日常消费不振,从2022年第三季度(-1.4%)以来,连续9个季度下跌。 同时,批发零售业生产指数从去年第二季度(-1.1%)至今年第三季度(-2.1%),连续6个季度呈减少趋势。 这是自2003年第2季度(-2.3%)至2005年第1季度(-0.8%)以来最长的减少趋势。住宿与餐饮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自去年第二季度(-2.0%)至今年第三季度(-1.9%),已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下滑,进一步加剧服务业困境。
2024-11-03 20:04:17 -
高物价下韩国餐饮消费现新趋势 "性价比"与"心价比"两极化
随着高物价的持续,韩国餐饮消费开始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为了省钱吃便宜饭的“性价比”与希望好好享受一顿的“心价比”趋势同时显现,推动便利店简餐和酒店自助餐的需求双双增长。 据餐饮业界30日消息,首尔三大酒店自助餐价格正在不断上涨,今年初起,成人晚餐和周末的价格已经接近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34元),较两年前的15万韩元涨幅显著。具体来看,首尔乐天酒店的La Seine和首尔威斯汀朝鲜酒店的Aria在去年底和今年2月分别上调价格至19万韩元,而首尔新罗酒店的The Parkview自3月起价格涨至19.2万韩元。 酒店自助餐的价格持续上涨,但人气只增不减。首尔乐天酒店La Seine的10月预订率较去年增长17%,11月预订率也预计增长15%至17%。Aria和The Parkview的预订率与去年持平,几乎未受价格上涨影响。Aria自6月起实施110周年纪念特别价格16.9万韩元,但酒店方面表示,打折前的预订率也未出现明显变化。 与此同时,选择在1万韩元以内解决一餐的人也越来越多。便利店简餐销售额显著增长,便利店外卖使用率也显著上升。BGF零售运营的CU便利店在过去三年间简餐销售额同比持续增长,2022年为16.4%,去年为26.1%,今年1至10月达到33.5%。便利店外卖的使用增长率在2022年为64%,2023年为98.6%,今年1至9月暴增136%,同期简餐外卖销售增长率高达286.3%。 GS零售运营的GS25便利店的简餐销售同样表现突出,2022年到今年(1至9月)销售额分别为41.2%、51%和32.5%,保持30%至50%的增长率。便利店外卖今年1至9月销售额同比增长76.1%,简餐外卖销售增长90.6%。711便利店的简餐销售额也持续上涨,2022年同比增长30%,去年增长40%,今年1至10月则为25%。今年便利店外卖整体销售额增长30%,其中简餐销售增长20%。 零售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近来经济复苏乏力,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非常便宜或者非常好的商品,这种消费两极化趋势今后可能还会愈发明显。 首尔新罗酒店自助餐厅The Parkview【图片来源 首尔新罗酒店】
2024-10-30 23:26:54 -
GS零售平台Wine25Plus将于下月1日预售贵州茅台酒
韩国GS零售30日宣布,在GS零售的酒类电商平台“Wine25Plus”上,首次预售中国贵州茅台酒。 据悉,GS零售与贵州茅台韩国官方进口销售公司“龙成通商”合作,将于下月1日至7日为期一周进行预售。贵州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在韩国市场被视为奢侈品和社交礼品,特别是在商务宴请和节庆时受到青睐。 GS零售将预售4种产品,包括“贵州茅台“、”贵州茅台王子酒(金樽)“、”贵州茅台王子酒“、”茅台醇2008“。价格分别为8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543元)、27万韩元、14.5万韩元和5.9万韩元。顾客可通过电商台“Wine25Plus”,进行产品预付款,预订产品可于下月15日至17日在全国便利店GS25、GS The Fresh指定门店提货。 此外,GS零售正在“Wine25Plus”上预售其他中国白酒,种类达20余种。GS零售预计,由于这是便利店行业首次销售贵州茅台酒,将会引起韩国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GS零售向本报记者表示:“通过此次销售贵州茅台酒,扩大了产品选择范围。贵州茅台酒在韩国难买到,但使用我们的平台可以便利购买。在预售活动结束后,公司计划进行常规销售。” GS零售从下月1日起预售贵州茅台酒。【图片提供 GS零售】
2024-10-30 20:14:58 -
乐天百货押注新型购物中心 斥资7万亿韩元打造"TIMEVILLAS"品牌
乐天百货将购物中心投资列为中长期战略,计划到2030年投入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61亿元),并将以水原店为首的全新综合购物中心品牌“TIMEVILLAS”扩展至13家。乐天百货代表郑峻镐于23日在首尔市中区小公洞乐天酒店的记者会上宣布了这一计划。 TIMEVILLAS这一品牌名称结合了“时间”(Time)和“别墅”(Villas),寓意“开启新时间的空间”。乐天百货计划自水原店起,至2030年在仁川松岛、大邱寿城、首尔上岩和全州等地新建4家TIMEVILLAS购物中心,同时将现有的全北群山店、光州水莞店、东釜山店、庆南金海店等6家百货店转型为TIMEVILLAS。 随着购物中心的扩展,乐天百货的业务结构将有所调整。百货店的销售占比预计从去年的75%降至60%,而购物中心的占比将从1%上升到30%。奥特莱斯的占比将从24%下降至10%。乐天百货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6.6万亿韩元的销售额。 郑峻镐指表示:“购物中心将成为韩国零售业的核心支柱,相比百货店市场的停滞,购物中心预计将呈现增长趋势。”根据乐天百货的预期,到2030年,韩国百货店的年销售增长率仅为2%,而购物中心的年增长率将高达17%。 郑峻镐还提到,MZ世代(1980年代至2000年代出生)更倾向于自主消费,因此购物中心的未来不仅限于商品销售,还将成为餐饮、娱乐等综合体验的空间。 基于蚕室乐天世界购物中心和越南河内西湖项目的成功经营,乐天百货计划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蚕室乐天世界每年接待5500万访客,销售额每年增长25%。河内西湖项目在开业一年内吸引了1000万访客,销售额达2800亿韩元。乐天百货计划借此成功经验,在海外通过开设新店和委托经营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海外购物中心业务。 TIMEVILLAS将采用“三大差异化战略”——“更近的地点”、“更多样的内容”和“更高的品质”。公司将利用储备的土地资源,结合集团旗下酒店、建设等子公司资源,打造多元化的综合体,并与国际知名建筑师合作,建设地标性建筑。 郑峻镐表示:“TIMEVILLAS将超越传统购物中心,成为一个集时尚、餐饮、娱乐等多元体验于一体的复合文化园区,成为未来零售业的标杆。” TIMEVILLAS水原店内部【图片来源 乐天百货】
2024-10-24 20:42:13 -
韩国工业生产时隔四个月实现反弹 零售增幅创18个月以来新高
在汽车和半导体生产增长的推动下,韩国工业生产时隔四个月再次反弹,此前出现波动并大幅下降的零售销售也创下18个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衡量当前经济趋势的同步指数循环变动值已连续六个月呈现负增长。 据韩国统计厅30日发布的《8月产业活动动向》报告,8月全体产业生产指数(农林渔业除外)为113.7(2020年为100),较上月增长1.2%。自4月增长1.4%后,产业生产在5月(-0.8%)、6月(-0.1%)、7月(-0.6%)连续三个月出现减势,上月时隔四个月转减为增。 从部门来看,矿工业生产增加4.1%,带动全体产业生产的增长,并实现2023年8月增长5.4%以来的最高增幅。从品类来看,通信广播设备(-7.1%)生产有所减少,但汽车(22.7%)和半导体(6%)表现尤为突出。 服务业生产较上月增长0.2%,目前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与内需紧密相关的餐饮住宿业(4.4%)和批发零售业(3%)增长势头明显。分析认为,这一趋势与降雨减少和外籍游客增加有关。 制造业出货量在电子零部件、医疗精密光学等领域有所减少,但在汽车、石油精炼等领域增加,因此整体较上月增长5.7%。制造业库存则因通信广播设备和电子零部件的增加,整体较上月增加1.4%。 显示商品消费动向的零售销售环比增长1.7%,是自2023年2月增长4%以来时隔18个月的最高增幅。零售销售自4月下降0.6%、5月下降0.2%后,6月恢复为增长0.9%,但7月又下降2%,呈现波动趋势。鞋包类等准耐用品的销售减少0.9%,但食品饮料等非耐用品(2.7%)和轿车等耐用品(1.2%)的销售有所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零售销售减少1.3%,已连续六个月呈现下降趋势。 因运输设备和机械设备投资减少,设备投资较上月减少5.4%。其原因在于上月航空器的引进导致运输设备投资激增而产生基数效应。建筑完工量也减少1.2%,其中土木工程(2.4%)施工量有所增加,但建筑工程(-2.4%)施工量减少。预示未来建筑行业景气的建筑订单同比增长7.2%。 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同步指数循环变动值为98.2,较上月下降0.1个点,自今年3月以来已连续六个月呈现负增长,为2018年7月至12月后的首次。预示未来经济的先行指数循环变动值也下降0.1个点至100.6。 首尔一处传统市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30 23:58:24 -
网购崛起冲击线下零售 韩国销售从业人员连续五年锐减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随着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主流,销售行业从业人员已连续60个月呈现减少趋势。 统计厅于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销售行业的就业人数达255.5万人,同比减少7.1万人,自2019年9月以来连续60个月呈减少趋势。 销售行业主要包括服装、化妆品、家电、家具、食品等领域的从业人员。上月全体就业者达2880.1万人,同比增加12.3万人。自2021年3月以来,全体就业人数已连续42个月保持增长,反之销售行业从业者数量却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有分析认为,随着电商平台迅速崛起,线下销售岗位的减少趋势难以避免。 新冠疫情加速了网购交易量的增长,传统零售业态受到极大冲击。数据显示,去年韩国网购交易额达228.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088万亿元),较6年前的2017年增长143%。疫前的2019年网购交易额达136.6万亿韩元,疫情后的2020年增至190.2万亿韩元。2022年(211.1万亿韩元)首次突破200万亿韩元。截至今年7月,网购交易额已达140.4万亿韩元,同比增加9%。 从外卖到旅行商品,再到衣服、鞋子、包、化妆品、书籍、家具等零售商品的网购销售品种日益增加。各大企业以疫情为契机,加速向数字化转型(DX)。此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收银台、自助服务机、服务机器人等逐渐取代人工服务,进一步加剧销售从业人员的减少趋势。 随着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变化,线下经济趋于萎靡,销售职员减少趋势日益显著。为促进线下零售业态和销售人力的增长,亟需推出有效政策。
2024-09-26 23: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