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制药’新闻 16个
-
韩企上半年业绩增长率领先美日 半导体行业表现突出
22日,韩国经营者总协会发布了《韩美日各行业代表企业经营业绩比较报告》。分析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美国和日本代表企业的业绩比较中,韩国企业的增长率最高。 报告比较了韩国和美国各16家企业以及日本12家企业在半导体、钢铁、汽车、零售、生物制药、炼油、通信和互联网服务等8个行业的业绩。由于资料不足,日本的半导体和互联网服务企业未纳入分析。 今年上半年,代表企业的业绩表现中,韩国在销售额增长方面领先,而美国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表现最佳。具体来看,韩国的平均销售额增长率达到17.1%,位居第一,其次是美国(14.6%)和日本(7.1%)。在平均营业利润率方面,美国以18.5%的水平领跑,韩国和日本分别为9.5%和7.5%。 按行业分析,除钢铁行业外,其他7个行业的销售额均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半导体行业的销售额增长率最高(81.3%),其次是生物制药(19.5%)和互联网服务(13.5%)。 尤其在半导体领域,韩国和美国的半导体代表企业如三星电子(18.0%)、SK海力士(132.8%)、英伟达(171.0%)和英特尔(3.6%)的销售额均大幅增长。然而,“经总”指出,虽然SK海力士和英伟达的销售额已超过2022年上半年的水平,但三星电子和英特尔尚未恢复到那个水平。此外,钢铁行业的销售额下降了6.9%,尽管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有所增长,但自2023年上半年开始出现负增长。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相宇(音)表示:“今年上半年,得益于半导体和生物制药企业的出色表现,韩国代表企业的增长率明显高于美国和日本。为了实现持续增长,企业需要与竞争国家相当的税收支持和规制放宽。” 英特尔Stratix 10 FPGA 。【图片来源 英特尔】
2024-09-22 23:48:54 -
韩企女性高管比例逐年攀升 雇佣比例和薪资差距仍止步不前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最新数据显示,韩国500强企业女性高管比重逾7%,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女性雇佣比例和薪资差距等方面改善略显滞后。 10日,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发布针对韩国500强企业的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调查企业两性平等指数平均分为54.7分(满分100分),较疫情前的2019年(51.7分)提升3分。该多样性指数是基于男女雇佣比率、工龄差异、年薪差异、职员比率、领导层比率及高管比率等六大核心指标综合评估后得出的结论。 在此次调查中,新世界国际、新韩控股、永元贸易(Youngone)、Eugene、Krafton、丰山集团、韩国渣打银行、韩美药品、韩世实业和现代凯菲克等10家公司脱颖而出,展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指数。从行业维度来看,制药、金融、生活及ICT服务行业在多样性指数上表现优异,而建设、公共企业及机械等行业的得分则相对较低。 在多个指标中,男女高管比率增幅最为显著。数据显示,500强企业中的女性高管比例从2019年的3.9%升至2024年的7.3%,实现近两倍的增长。自2020年《资本市场法案》实施以来,女性高管比重保持稳中有升态势,结束了长期徘徊在3%左右的局面,女性高管比重在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5.5%、6.3%和7%,2024年则进一步增长至7.3%。 相比之下,企业男女职员比率改善较为缓慢。女性职员人数在2019年达34.651万人,占全体(130.571万人)的26.2%,但疫后的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减少至26.4%、25.1%、25.5%,今年女性职员比率有所回升,恢复至疫前水平。 在《资本市场法案》的推动下,男女工龄差异和薪资差距亦有所缓解。数据显示,男性职员的平均工龄从2018年的11.3年延长至11.6年,增幅为2.3%。同期,女性职员的平均工龄则从8.1年提升至8.7年,增长7.4%,工龄差距进一步缩小。此外,男性职员的平均年薪从836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4.3万元)增至1.16亿韩元,增加19.4%。女性职员的平均年薪则从5290万韩元增至6980万韩元,增幅高达27.1%,女性较男性呈较快的增长趋势,但女性薪资仍仅达男性的68.7%水平,两性间的薪资差距依然显著。
2024-09-10 19:15:16 -
调查:韩国逾10家大企盈利稳健 连续8年高质量增长
EVS37现代摩比斯展台【图片提供 现代摩比斯】 一项调查显示,现代摩比斯、SK电信、高丽亚铅(Korea Zinc)等10家韩国大企连续98个季度实现盈利,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稳健的经营能力。 4日,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以韩国500强企业中提交季度财务报告的358家企业为对象,对季度销售额和营业利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0家企业从首次向金融监督院提交季度报告的2000年第一季度开始至今年第二季度,连续98个季度实现盈利。10家企业包括现代摩比斯、SK电信、高丽亚铅、新世界、韩国人参烟草公社(KT&G)、希杰娱乐(CJ ENM)、S1、柳韩洋行(Yuhan)、 The Handsome、国都化工(Kukdo)。 韩国家庭保险服务公司三星火宅保险(Samsung Fire)也表现出色,连续97个季度保持顺差。锦湖石油化学(95个季度)、广东制药(Kwangdong)和高丽制钢(94个季度)、LG生活健康(93个季度)、NCSoft(92个季度)、LS电气和GS EPS(91个季度)、浦项国际、现代建设、Naver、Kakao(90个季度)等企业也均实现90个季度以上的盈利。其中,三星火灾保险、GS EPS、Naver 自提交季度报告以来,每季度均保持顺差。此外,LG生活健康(2001年4月)、现代百货店(2002年11月)、现代格罗唯视(Hyundai Glovis,2001年2月)自公司成立(分社)后,一直保持着盈利状态。 反之,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持续亏损的企业达23家。移动金融服务“Toss”运营商Viva Republica自2021年第一季度首次公布业绩以来,已连续14个季度出现亏损。LG能源解决方案、HL万都(HL Mando)、SK ON和丽川NCC分别连续12个季度亏损。LG显示器(10个季度)、晓星化工(Hyosung Chemical,8个季度)、新世界建设(7个季度)、乐天化学(5个季度)等企业也未能摆脱亏损局面。 韩华自2003年第一季度以来,连续85个季度实现顺差,但由于建筑业市场环境急转直下,今年第二季度转为逆差,结束了长达21年的盈利纪录。DL建设和锦湖建设分别结束了48个季度和35个季度的盈利。 此外,游戏巨头网石游戏(Netmarble)在经历了连续8个季度的亏损后,凭借今年推出的新作成功扭亏为盈。同样,分别连续8个季度和6个季度出现赤字的泰光产业和HD现代尾浦(HD Hyundai Mipo)也于今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
2024-09-04 20:08:34 -
韩国种植牙绽放自信笑容 奥齿泰引领全球口腔医学发展
近年来,口腔种植技术迅速发展成熟,种植牙作为一种与天然牙功能、结构及美观效果相似的修复方式,已成为口腔医疗领域和缺牙患者重要的选择。全球种植牙市场长期以来由欧美和韩国品牌主导,其中欧美品牌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卓越的产品质量,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而韩国品牌如奥齿泰和登腾,则凭借技术创新和高性价比,在中端市场迅速崛起。 韩国是种植牙手术普及较快的国家之一,种植牙渗透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全球种植牙品牌Straumann发布的数据,韩国种植牙渗透率全球最高,每万人中约有600人接受口腔种植,其次为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家。 据悉,今年上半年,韩国种植牙出口额达到4.8亿美元,同比增长39.8%,占全体医疗器械出口额的16.6%。其中,韩国种植牙对华出口额大幅增长,达1.9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创下半年最高纪录。此外,向美国和荷兰的出口额也实现大幅增长,均达到4000万美元。 作为韩国种植牙主要出口市场,中国在口腔医疗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目前中国种植牙渗透率较低,仅为每万人中有25人进行口腔种植,但韩国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占据中国市场近六成份额。其中,以韩国奥齿泰和登腾种植牙为代表的品牌,其价格约为欧美品牌的三分之一,因而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韩国品牌通过灵活的市场战略和高性价比,逐渐缩小与欧美品牌的差距,推动全球种植牙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其中,作为韩国代表性种植牙企业的奥齿泰,将“协助医生完成更好的诊疗,为增进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经过近30年的发展,奥齿泰在种植体、牙科器材、制药、牙科IT、牙科装修及培训传媒领域等方面表现出色。 位于首尔江西区麻谷的奥齿泰种植牙总部【图片提供 奥齿泰种植牙】 自1997年创立以来,奥齿泰始终秉持对口腔健康的执着追求,通过技术研发、服务体验、国际化布局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势,成功把握牙齿修复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巩固其在口腔健康行业的领先地位。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奥齿泰的产品和技术已走向世界,深受全球牙科医生和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奥齿泰的产品已出口至80多个国家,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奥齿泰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数据显示,海外品牌在中国口腔种植市场的占比超过90%,而中国产品牌仅占10%左右。2019年数据显示,奥齿泰以33%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种植牙市场首位,领先于其他品牌如登腾和瑞士士卓曼。 尽管全球疫情持续,奥齿泰仍然坚持高效运营管理,实现了经营范围的扩大,并创下销售新纪录。公司通过提升盈利能力和强化市场支配力,保持了持续增长。根据奥齿泰公布的财报,去年公司销售额达到1.20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3.9亿元),同比增长14.7%;营业利润为2428亿韩元,同比增长3.5%。 其中,海外销售额为7956亿韩元,同比增幅达17.5%。自2017年以来,奥齿泰的海外销售比例逐年上升,去年已接近6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奥齿泰在华五家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3746亿韩元,同比增长23%,远超韩国市场的9.2%的增幅。 4月28日,在首尔COEX大宴会厅举行的奥齿泰全球会议上,全球牙科医生聆听演讲。【图片提供 奥齿泰种植牙】 奥齿泰,作为种植牙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通过强化教育系统与全球业务拓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领导地位。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崔圭钰指出,推广种植牙技术的关键在于提升牙科医生的手术技能。为此,奥齿泰于2021年在首尔成立了种植牙研发中心,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教育方式推动技术普及。 据悉,种植牙手术在韩国早期推广时尚属新兴理念,甚至在牙科大学中也难觅相关课程。奥齿泰研发中心在此背景下,独辟蹊径,着重帮助牙科医生实际操作种植牙手术,提升其技术水平,而不仅仅是教授公司产品的使用方法。 除了研发中心的培训工作,奥齿泰还积极主办多项国际学术会议,如“奥齿泰会议”和“奥齿泰全球会议”。这些会议已成为牙科领域的知名盛会,并在奥齿泰开展业务的多个国家定期举行。去年,“奥齿泰会议”在哈萨克斯坦、新加坡、中国、印度、俄罗斯、孟加拉国、越南和菲律宾等地成功举办。 其中,“奥齿泰全球会议”作为一项国际性学术活动,自2008年首度在首尔举办以来,曾在曼谷、北京、洛杉矶、罗马、莫斯科和东京等全球主要城市举行。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会议在2019年至2021年间暂停,但去年5月在伊斯坦布尔成功复办,吸引了来自32个国家的1200多名牙科医生,彰显了其作为国际牙科科学研讨会的坚实地位。今年,“奥齿泰全球会议”于4月27日至28日在首尔江西区麻谷中央研究所和首尔江南区COEX举行,吸引了来自52个国家的1500多名牙科医生,再次印证其全球盛会的影响力。 此外,奥齿泰于近期在首尔总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举金海圣为公司董事长。金海圣于2020年加入奥齿泰,负责企业管理咨询和制定公司的中长期目标。据奥齿泰方面表示,金海圣在担任新世界集团海外业务负责人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强奥齿泰的全球市场战略,推动公司加速拓展海外业务。目前,奥齿泰在32个国家设有36家子公司,全球业务网络不断扩大。
2024-09-01 23:05:55 -
实现多元化销售渠道 韩国生物制药企业纷纷进军化妆品市场
近年来,韩国生物制药公司纷纷拓展化妆品业务,逐步进军健康与美容(H&B)门店、百货店和免税店等零售渠道。 据业界29日消息,生物制药公司正通过推出化妆品品牌并扩大分销渠道,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其中,生物制药集团PharmaResearch旗下皮肤美容品牌“丽珠兰”近日宣布正式入驻乐天百货蚕室店。集团表示,继此前进驻仁川机场免税店后,此次入驻百货店旨在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吸引更多高端消费群体。 制药公司Genome&Company旗下护肤品牌“UIQ”近期在日本银座三越百货举办了为期6天的快闪店活动,吸引了约1万名访客,销售额在同期参与快闪店的17个韩国美妆和时尚品牌中位居榜首。 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Medytox旗下神经皮肤美容品牌“Neuraderm”在入驻乐天百货和新世界免税店后,近期又成功进驻希杰(CJ)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和客户群。 实际上,多家生物制药公司的化妆品品牌已经进驻了韩国代表性H&B集合店欧利芙洋。其中包括制药公司inno.N的抗衰老护肤品牌Bewant、东亚制药的问题肌肤护理专业品牌“FATION”、三进制药的纯素护肤品牌“SIMPLOG”、Hugel制药的专业护肤品牌“Wellage”、以及东国制药的皮肤美容品牌“Centellian24”等。 据业内人士透露,多家生物制药公司在进驻欧利芙洋后,其化妆品品牌销售额实现了100%至200%的显著增长。对于尚未在主营业务上取得显著收入的生物制药公司而言,化妆品业务正逐渐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考虑到不断上涨的手续费率和宣传费用等因素,这些公司还需要制定多元化的分销渠道策略,并考虑运营自有商城。 “UIQ”近期在日本银座三越百货举办的快闪店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UIQ】
2024-08-30 00:15:29 -
人口结构变化加业务拓展放缓 韩国大企员工高龄化加剧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面向韩国500强企业中连续三年(2021至2023年)公开员工年龄构成数据的123家企业进行调查,并于20日公开的结果显示,韩国大型企业高层管理中20多岁员工减少,50岁以上员工增加,员工高龄化趋势明显。 调查对象企业全体员工数量从2021年的137.94万人增至2023年的141.74万人,增加人数3.8万。从年龄段来看,30岁以下员工从2021年的32.26万人(23.4%)减少到2023年的30.67万人(21.6%),减少人数1.58万,减幅为4.9%。 相反,50岁以上员工则从28.41万人(20.8%)增至31.15万人(22%),增加人数2.74万,增幅达9.7%,超过30岁以下员工数量。在企业中起到中坚作用的30至50岁员工从2021年的76.44万人(55.4%)增至2023年的79.7万人(56.2%),增加人数3.26万人,增幅为4.3%。 从行业来看,原本20多岁员工占比较高的行业中,20多岁员工的减少趋势尤为显著。在IT与电气电子行业中,20多岁员工占比从2021年的34.2%下降到2023年的28.9%,而50岁以上员工占比从16.6%上升到19.8%。制药行业中,20多岁员工占比从41%下降到36.5%,50岁以上员工占比则从4.9%略升至5.3%。二次电池行业中,20多岁员工占比从40%下降到34.2%,50岁以上员工占比从6%增至7%。 另外,在原本50岁以上员工比例超过20%的多数行业,50岁以上员工数量进一步增加。食品饮料(24.6%升至28.8%)、造船机械设备(25.6%升至27.3%)、建筑建材(23.6%升至26.2%)、物流运输(22.3%升至24.1%)以及金融(22.1%升至24%)等行业中,50岁以上员工比例均有所增加。 对于这一现象,Leaders Index分析认为,受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影响,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企业的招聘方式也从大规模公开招聘转向主要招聘有经验的员工,此外新业务拓展放缓也是导致招聘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08-20 23:41:40
-
韩企上半年业绩增长率领先美日 半导体行业表现突出
22日,韩国经营者总协会发布了《韩美日各行业代表企业经营业绩比较报告》。分析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美国和日本代表企业的业绩比较中,韩国企业的增长率最高。 报告比较了韩国和美国各16家企业以及日本12家企业在半导体、钢铁、汽车、零售、生物制药、炼油、通信和互联网服务等8个行业的业绩。由于资料不足,日本的半导体和互联网服务企业未纳入分析。 今年上半年,代表企业的业绩表现中,韩国在销售额增长方面领先,而美国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表现最佳。具体来看,韩国的平均销售额增长率达到17.1%,位居第一,其次是美国(14.6%)和日本(7.1%)。在平均营业利润率方面,美国以18.5%的水平领跑,韩国和日本分别为9.5%和7.5%。 按行业分析,除钢铁行业外,其他7个行业的销售额均比去年同期增长。其中,半导体行业的销售额增长率最高(81.3%),其次是生物制药(19.5%)和互联网服务(13.5%)。 尤其在半导体领域,韩国和美国的半导体代表企业如三星电子(18.0%)、SK海力士(132.8%)、英伟达(171.0%)和英特尔(3.6%)的销售额均大幅增长。然而,“经总”指出,虽然SK海力士和英伟达的销售额已超过2022年上半年的水平,但三星电子和英特尔尚未恢复到那个水平。此外,钢铁行业的销售额下降了6.9%,尽管在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有所增长,但自2023年上半年开始出现负增长。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相宇(音)表示:“今年上半年,得益于半导体和生物制药企业的出色表现,韩国代表企业的增长率明显高于美国和日本。为了实现持续增长,企业需要与竞争国家相当的税收支持和规制放宽。” 英特尔Stratix 10 FPGA 。【图片来源 英特尔】
2024-09-22 23:48:54 -
韩企女性高管比例逐年攀升 雇佣比例和薪资差距仍止步不前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最新数据显示,韩国500强企业女性高管比重逾7%,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女性雇佣比例和薪资差距等方面改善略显滞后。 10日,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发布针对韩国500强企业的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调查企业两性平等指数平均分为54.7分(满分100分),较疫情前的2019年(51.7分)提升3分。该多样性指数是基于男女雇佣比率、工龄差异、年薪差异、职员比率、领导层比率及高管比率等六大核心指标综合评估后得出的结论。 在此次调查中,新世界国际、新韩控股、永元贸易(Youngone)、Eugene、Krafton、丰山集团、韩国渣打银行、韩美药品、韩世实业和现代凯菲克等10家公司脱颖而出,展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指数。从行业维度来看,制药、金融、生活及ICT服务行业在多样性指数上表现优异,而建设、公共企业及机械等行业的得分则相对较低。 在多个指标中,男女高管比率增幅最为显著。数据显示,500强企业中的女性高管比例从2019年的3.9%升至2024年的7.3%,实现近两倍的增长。自2020年《资本市场法案》实施以来,女性高管比重保持稳中有升态势,结束了长期徘徊在3%左右的局面,女性高管比重在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5.5%、6.3%和7%,2024年则进一步增长至7.3%。 相比之下,企业男女职员比率改善较为缓慢。女性职员人数在2019年达34.651万人,占全体(130.571万人)的26.2%,但疫后的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减少至26.4%、25.1%、25.5%,今年女性职员比率有所回升,恢复至疫前水平。 在《资本市场法案》的推动下,男女工龄差异和薪资差距亦有所缓解。数据显示,男性职员的平均工龄从2018年的11.3年延长至11.6年,增幅为2.3%。同期,女性职员的平均工龄则从8.1年提升至8.7年,增长7.4%,工龄差距进一步缩小。此外,男性职员的平均年薪从836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4.3万元)增至1.16亿韩元,增加19.4%。女性职员的平均年薪则从5290万韩元增至6980万韩元,增幅高达27.1%,女性较男性呈较快的增长趋势,但女性薪资仍仅达男性的68.7%水平,两性间的薪资差距依然显著。
2024-09-10 19:15:16 -
调查:韩国逾10家大企盈利稳健 连续8年高质量增长
EVS37现代摩比斯展台【图片提供 现代摩比斯】 一项调查显示,现代摩比斯、SK电信、高丽亚铅(Korea Zinc)等10家韩国大企连续98个季度实现盈利,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稳健的经营能力。 4日,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以韩国500强企业中提交季度财务报告的358家企业为对象,对季度销售额和营业利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0家企业从首次向金融监督院提交季度报告的2000年第一季度开始至今年第二季度,连续98个季度实现盈利。10家企业包括现代摩比斯、SK电信、高丽亚铅、新世界、韩国人参烟草公社(KT&G)、希杰娱乐(CJ ENM)、S1、柳韩洋行(Yuhan)、 The Handsome、国都化工(Kukdo)。 韩国家庭保险服务公司三星火宅保险(Samsung Fire)也表现出色,连续97个季度保持顺差。锦湖石油化学(95个季度)、广东制药(Kwangdong)和高丽制钢(94个季度)、LG生活健康(93个季度)、NCSoft(92个季度)、LS电气和GS EPS(91个季度)、浦项国际、现代建设、Naver、Kakao(90个季度)等企业也均实现90个季度以上的盈利。其中,三星火灾保险、GS EPS、Naver 自提交季度报告以来,每季度均保持顺差。此外,LG生活健康(2001年4月)、现代百货店(2002年11月)、现代格罗唯视(Hyundai Glovis,2001年2月)自公司成立(分社)后,一直保持着盈利状态。 反之,据统计,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持续亏损的企业达23家。移动金融服务“Toss”运营商Viva Republica自2021年第一季度首次公布业绩以来,已连续14个季度出现亏损。LG能源解决方案、HL万都(HL Mando)、SK ON和丽川NCC分别连续12个季度亏损。LG显示器(10个季度)、晓星化工(Hyosung Chemical,8个季度)、新世界建设(7个季度)、乐天化学(5个季度)等企业也未能摆脱亏损局面。 韩华自2003年第一季度以来,连续85个季度实现顺差,但由于建筑业市场环境急转直下,今年第二季度转为逆差,结束了长达21年的盈利纪录。DL建设和锦湖建设分别结束了48个季度和35个季度的盈利。 此外,游戏巨头网石游戏(Netmarble)在经历了连续8个季度的亏损后,凭借今年推出的新作成功扭亏为盈。同样,分别连续8个季度和6个季度出现赤字的泰光产业和HD现代尾浦(HD Hyundai Mipo)也于今年第二季度实现盈利。
2024-09-04 20:08:34 -
韩国种植牙绽放自信笑容 奥齿泰引领全球口腔医学发展
近年来,口腔种植技术迅速发展成熟,种植牙作为一种与天然牙功能、结构及美观效果相似的修复方式,已成为口腔医疗领域和缺牙患者重要的选择。全球种植牙市场长期以来由欧美和韩国品牌主导,其中欧美品牌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卓越的产品质量,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而韩国品牌如奥齿泰和登腾,则凭借技术创新和高性价比,在中端市场迅速崛起。 韩国是种植牙手术普及较快的国家之一,种植牙渗透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全球种植牙品牌Straumann发布的数据,韩国种植牙渗透率全球最高,每万人中约有600人接受口腔种植,其次为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家。 据悉,今年上半年,韩国种植牙出口额达到4.8亿美元,同比增长39.8%,占全体医疗器械出口额的16.6%。其中,韩国种植牙对华出口额大幅增长,达1.9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创下半年最高纪录。此外,向美国和荷兰的出口额也实现大幅增长,均达到4000万美元。 作为韩国种植牙主要出口市场,中国在口腔医疗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目前中国种植牙渗透率较低,仅为每万人中有25人进行口腔种植,但韩国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占据中国市场近六成份额。其中,以韩国奥齿泰和登腾种植牙为代表的品牌,其价格约为欧美品牌的三分之一,因而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韩国品牌通过灵活的市场战略和高性价比,逐渐缩小与欧美品牌的差距,推动全球种植牙市场多元化竞争格局的形成。其中,作为韩国代表性种植牙企业的奥齿泰,将“协助医生完成更好的诊疗,为增进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作为企业经营理念。经过近30年的发展,奥齿泰在种植体、牙科器材、制药、牙科IT、牙科装修及培训传媒领域等方面表现出色。 位于首尔江西区麻谷的奥齿泰种植牙总部【图片提供 奥齿泰种植牙】 自1997年创立以来,奥齿泰始终秉持对口腔健康的执着追求,通过技术研发、服务体验、国际化布局及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势,成功把握牙齿修复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巩固其在口腔健康行业的领先地位。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奥齿泰的产品和技术已走向世界,深受全球牙科医生和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奥齿泰的产品已出口至80多个国家,并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奥齿泰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数据显示,海外品牌在中国口腔种植市场的占比超过90%,而中国产品牌仅占10%左右。2019年数据显示,奥齿泰以33%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种植牙市场首位,领先于其他品牌如登腾和瑞士士卓曼。 尽管全球疫情持续,奥齿泰仍然坚持高效运营管理,实现了经营范围的扩大,并创下销售新纪录。公司通过提升盈利能力和强化市场支配力,保持了持续增长。根据奥齿泰公布的财报,去年公司销售额达到1.20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3.9亿元),同比增长14.7%;营业利润为2428亿韩元,同比增长3.5%。 其中,海外销售额为7956亿韩元,同比增幅达17.5%。自2017年以来,奥齿泰的海外销售比例逐年上升,去年已接近6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奥齿泰在华五家子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为3746亿韩元,同比增长23%,远超韩国市场的9.2%的增幅。 4月28日,在首尔COEX大宴会厅举行的奥齿泰全球会议上,全球牙科医生聆听演讲。【图片提供 奥齿泰种植牙】 奥齿泰,作为种植牙领域的领先企业,近年来通过强化教育系统与全球业务拓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领导地位。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崔圭钰指出,推广种植牙技术的关键在于提升牙科医生的手术技能。为此,奥齿泰于2021年在首尔成立了种植牙研发中心,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教育方式推动技术普及。 据悉,种植牙手术在韩国早期推广时尚属新兴理念,甚至在牙科大学中也难觅相关课程。奥齿泰研发中心在此背景下,独辟蹊径,着重帮助牙科医生实际操作种植牙手术,提升其技术水平,而不仅仅是教授公司产品的使用方法。 除了研发中心的培训工作,奥齿泰还积极主办多项国际学术会议,如“奥齿泰会议”和“奥齿泰全球会议”。这些会议已成为牙科领域的知名盛会,并在奥齿泰开展业务的多个国家定期举行。去年,“奥齿泰会议”在哈萨克斯坦、新加坡、中国、印度、俄罗斯、孟加拉国、越南和菲律宾等地成功举办。 其中,“奥齿泰全球会议”作为一项国际性学术活动,自2008年首度在首尔举办以来,曾在曼谷、北京、洛杉矶、罗马、莫斯科和东京等全球主要城市举行。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会议在2019年至2021年间暂停,但去年5月在伊斯坦布尔成功复办,吸引了来自32个国家的1200多名牙科医生,彰显了其作为国际牙科科学研讨会的坚实地位。今年,“奥齿泰全球会议”于4月27日至28日在首尔江西区麻谷中央研究所和首尔江南区COEX举行,吸引了来自52个国家的1500多名牙科医生,再次印证其全球盛会的影响力。 此外,奥齿泰于近期在首尔总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选举金海圣为公司董事长。金海圣于2020年加入奥齿泰,负责企业管理咨询和制定公司的中长期目标。据奥齿泰方面表示,金海圣在担任新世界集团海外业务负责人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有望进一步加强奥齿泰的全球市场战略,推动公司加速拓展海外业务。目前,奥齿泰在32个国家设有36家子公司,全球业务网络不断扩大。
2024-09-01 23:05:55 -
实现多元化销售渠道 韩国生物制药企业纷纷进军化妆品市场
近年来,韩国生物制药公司纷纷拓展化妆品业务,逐步进军健康与美容(H&B)门店、百货店和免税店等零售渠道。 据业界29日消息,生物制药公司正通过推出化妆品品牌并扩大分销渠道,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其中,生物制药集团PharmaResearch旗下皮肤美容品牌“丽珠兰”近日宣布正式入驻乐天百货蚕室店。集团表示,继此前进驻仁川机场免税店后,此次入驻百货店旨在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吸引更多高端消费群体。 制药公司Genome&Company旗下护肤品牌“UIQ”近期在日本银座三越百货举办了为期6天的快闪店活动,吸引了约1万名访客,销售额在同期参与快闪店的17个韩国美妆和时尚品牌中位居榜首。 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Medytox旗下神经皮肤美容品牌“Neuraderm”在入驻乐天百货和新世界免税店后,近期又成功进驻希杰(CJ)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和客户群。 实际上,多家生物制药公司的化妆品品牌已经进驻了韩国代表性H&B集合店欧利芙洋。其中包括制药公司inno.N的抗衰老护肤品牌Bewant、东亚制药的问题肌肤护理专业品牌“FATION”、三进制药的纯素护肤品牌“SIMPLOG”、Hugel制药的专业护肤品牌“Wellage”、以及东国制药的皮肤美容品牌“Centellian24”等。 据业内人士透露,多家生物制药公司在进驻欧利芙洋后,其化妆品品牌销售额实现了100%至200%的显著增长。对于尚未在主营业务上取得显著收入的生物制药公司而言,化妆品业务正逐渐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考虑到不断上涨的手续费率和宣传费用等因素,这些公司还需要制定多元化的分销渠道策略,并考虑运营自有商城。 “UIQ”近期在日本银座三越百货举办的快闪店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UIQ】
2024-08-30 00:15:29 -
人口结构变化加业务拓展放缓 韩国大企员工高龄化加剧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面向韩国500强企业中连续三年(2021至2023年)公开员工年龄构成数据的123家企业进行调查,并于20日公开的结果显示,韩国大型企业高层管理中20多岁员工减少,50岁以上员工增加,员工高龄化趋势明显。 调查对象企业全体员工数量从2021年的137.94万人增至2023年的141.74万人,增加人数3.8万。从年龄段来看,30岁以下员工从2021年的32.26万人(23.4%)减少到2023年的30.67万人(21.6%),减少人数1.58万,减幅为4.9%。 相反,50岁以上员工则从28.41万人(20.8%)增至31.15万人(22%),增加人数2.74万,增幅达9.7%,超过30岁以下员工数量。在企业中起到中坚作用的30至50岁员工从2021年的76.44万人(55.4%)增至2023年的79.7万人(56.2%),增加人数3.26万人,增幅为4.3%。 从行业来看,原本20多岁员工占比较高的行业中,20多岁员工的减少趋势尤为显著。在IT与电气电子行业中,20多岁员工占比从2021年的34.2%下降到2023年的28.9%,而50岁以上员工占比从16.6%上升到19.8%。制药行业中,20多岁员工占比从41%下降到36.5%,50岁以上员工占比则从4.9%略升至5.3%。二次电池行业中,20多岁员工占比从40%下降到34.2%,50岁以上员工占比从6%增至7%。 另外,在原本50岁以上员工比例超过20%的多数行业,50岁以上员工数量进一步增加。食品饮料(24.6%升至28.8%)、造船机械设备(25.6%升至27.3%)、建筑建材(23.6%升至26.2%)、物流运输(22.3%升至24.1%)以及金融(22.1%升至24%)等行业中,50岁以上员工比例均有所增加。 对于这一现象,Leaders Index分析认为,受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影响,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企业的招聘方式也从大规模公开招聘转向主要招聘有经验的员工,此外新业务拓展放缓也是导致招聘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08-20 23: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