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民众’新闻 15个
-
从暴力冲突到大型蹦迪现场 韩国示威文化变迁史
本月3日深夜,韩国总统尹锡悦毫无征兆地宣布实行“紧急戒严”,声称将铲除“无耻的亲朝鲜叛国势力”,但随后遭国会否决后解除。这场荒诞的戒严虽然只持续了155分钟,但却令已经45年没有经历过戒严的韩国民众陷入巨大的恐慌,继而转化成对总统这一很难用常识来解释的行为的愤慨。一夜之间,数以十万计的市民自发走上街头,用集会示威的方式表达不满,呼吁总统立即下台。 韩国经历了朴正熙与全斗焕长达27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实现民主化的历程可谓是一部血泪史,在此过程中民众团结力量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绝对不容小觑,每逢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市民们走上街头集会示威,多次力挽狂澜。 “示威”是一个听上去有点恐怖的词语,它可能意味着冲突、流血、甚至牺牲,韩国也曾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经历过暴力示威的时期,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有过对那段历史的描写。催泪弹、火焰瓶、辣椒水枪、扔石头……警方与市民激烈对峙,暴力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韩国民主化的不断成熟,示威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2008年,韩国民众为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纷纷手持蜡烛走上街头举行集会,烛光集会开始登场。示威不再充斥着冲突和暴力,而是用非暴力和平的方式表达诉求和态度。 韩国的烛光集会有自发性、非暴力、持续性规模大的特点。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因“闺蜜干政”事件震惊韩国。从当年10月29日直至2017年3月,市民走上街头先后举行18次烛光集会。2016年12月3日举行的第6次烛光集会参加人数达到232万人,创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会纪录。但在百万人示威中,未发生一起事故或冲突,秩序井然有条不紊,集会结束后市民自发整理现场,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令外媒感叹不已。 2016年11月,韩国民众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呼吁朴槿惠下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这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革命深刻地影响了韩国政治格局及社会生态,展现了韩国民主及示威文化的成熟面貌。 而在这次反对尹锡悦的示威集会中,韩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关于示威的全新打开方式。MZ世代成了示威的主力军,蜡烛也升级成了本是用来追星的偶像应援棒,上面贴有“尹锡悦下台”等贴纸。在位于汝矣岛的国会大道上,愤怒的集会人群手持各式各样应援棒,伴随着现场欢快的流行音乐高喊口号,集会现场仿佛大型K-POP庆典。 从韩国民主化运动的象征歌曲《为君的进行曲》,到G-Dragon的《Crooked》、少女时代的《再次重逢的世界》,再到最近火遍全球的《APT.》等,歌词被民众创意改编为讽刺尹锡悦,或呼吁下台的版本,跟着节奏高喊“弹劾尹锡悦”的口号,做出一波又一波的“人浪”,场面无比震撼。 脑洞大开的MZ世代还模仿经常在集会中出现的政党、工会旗帜,扛着“全国超重猫咪联合会”、“什么都不想做联盟”、“全国驼背协会”、“走路时不看手机运动本部”、“OTT选择障碍症协会”等各种无厘头的花式大旗加入示威队伍,举着各种幽默诙谐充满讽刺意味的口号,令原本严肃甚至危险的集会氛围变得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诉求与意见。 中央大学社会学专业名誉教授李秉勋(音)认为,韩国示威文化的变迁是MZ世代多元化的象征,他们正用被自己所认同的形态和方式参与政治,为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发声。此前示威集会通常以政党、公民团体、劳动工会等为主体,年轻人觉得政治似乎是距离自己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存在,但应援棒和K-POP音乐的登场,正在打破年龄界限和代沟,令不同世代产生共鸣。示威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公民行动,而是可以像愉快的庆典一样可持续下去。 公民团体“烛光行动”负责人表示,虽然年轻人一直对政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途径。寻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后,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愿意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一名参加示威集会的市民手持偶像组合Super Junior的应援棒。【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2 20:06:55 -
【亚洲人之声】戒严事态:韩国遭遇寒冬
韩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戒严令事件,通常发生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政治动荡时期,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采取的措施。戒严令的宣布意味着军方介入民政,并对韩国民众的自由进行限制。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本月3日深夜毫无预兆地宣布“紧急戒严”,这一举动引发了弹劾风波。共同民主党等在野六党联合发起尹锡悦弹劾案。弹劾案指出,尹锡悦在没有任何合法条件的情况下发布了紧急戒严令。 12月7日,韩国迎来了关键的一天。韩国国会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尹锡悦弹劾案的投票表决。但投票前,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绝大多数议员选择退场,抵制弹劾案。因此,投票被暂时中断。在野党议员集体起立,呼喊国民力量党议员返回会场投票。最终,只有195名议员表决投票,未达到法定的200名投票人数,导致弹劾案被废止。 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对国民力量党所属议员表示:“韩国国民、世界和历史将如何看待未参与投票的这种情况呢?不怕历史的评价吗?如果因此而损害了世界的评价,你们能承担责任吗?” 他还强调道:“这个问题不是党派问题,而是韩国历史和民主的问题。参与投票,正是保护国家和民主的方式。” 在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国会议员的义务。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爱国者、国会议员、公民的代表,必须积极参与此次弹劾案的投票。进而,国会议员应该从公民的角度出发,而非党派立场来进行投票。 7日,在首尔汝矣岛国会前,韩国民众举行集会要求总统尹锡悦下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8 21:31:33 -
"紧急戒严"引发恐慌 便利店囤货量暴增
韩国总统尹锡悦本月3日晚突然发表电视直播讲话宣布实施“紧急戒严”,韩国一夜之间出现不少民众在便利店抢购生活必需品的现象。 据韩国便利店业界5日消息,3日晚10时40分宣布紧急戒严后,速食米饭、矿泉水、罐头和袋装方便面销量暴增。主要加工食品的销量较前一天或前一周增长了约75%。 一家便利店公开数据显示,在紧急戒严令发布后的3日晚上11时至12时,生活必需品的销售额较上周同一时间大幅上升。特别是罐头和袋装方便面的销售额,分别暴增337.3%和253.8%;矿泉水、速食米饭、电池和常备药品的销售额也分别增长了141%、128.6%、40.6%和39.5%。此外,电池、麦片和面包等产品的销量也大幅上升。 另一家便利店数据显示,3日晚11时至12时的产品销售额与前一天(2日)同一时间相比,罐头和速食米饭的销售额也分别增长75.9%和38.2%。矿泉水和袋装方便面的销售额也分别大幅增长了37.4%和28.1%。 值得一提的是,50至60多岁的人群是抢购食品的主力军。这是因为这一群体曾经历过历史上的紧急戒严,因此感到更加不安。 在Coupang等电子商务平台上也出现抢购现象。据悉,网上流传着需要提前储备饮用水和食物的消息,韩国民众开始购买方便面、矿泉水、大米和纸尿裤的需求急剧增加。 韩国民众购买罐头、袋装方便面、瓶装水等可以长期保存的商品,是由于戒严令的发布导致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得更加不确定,民众担心未来食品购买可能变得困难,不安情绪蔓延。 另外,此次紧急戒严令事态可能会对韩国食品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食品业内人士表示:“最近食品企业正在面临困难。政局混乱和民众不安可能会导致外出就餐等消费萎缩。” 便利店销售的速食食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5 19:43:44 -
韩江获诺贝尔奖创造历史 韩国文学"高光时刻"引外媒关注
当地时间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韩国小说家韩江。【图片提供 韩联社】 当地时间10日,2024诺贝尔文学奖揭晓,韩国小说家韩江成为首位或此殊荣的韩国作家,也是继已故前总统金大中之后第二位韩籍诺贝尔奖得主。瑞典文学院就颁奖理由表示,韩江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示人类生命的脆弱,在自身的作品中正面对抗历史创伤和无形的主宰者,并表现人生的软弱之处。她对肉体和灵魂、生与死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见解,凭借颇具诗意和前卫的文风成为当代散文的创新者。 韩江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在韩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韩江是韩国最知名的当代作家之一,出生于光州的韩江毕业于延世大学国语国文系,2005年以中篇小说《胎记》获得韩国文学领域最重要的李箱文学奖,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2016年她凭借《素食主义者》荣获国际布克奖,蜚声国际。 韩江的获奖令韩国文学迎来“高光时刻”,在接受诺贝尔委员会电话采访时,这位新晋诺奖得主淡定地说,从小书籍就一直陪伴在我身边,韩国文学陪伴我成长,我希望这一消息对韩国文学读者和我的作家朋友们来说是个好消息。 在被问到想向读者推荐自己的哪些作品时,韩江选择了《不做告别》《白》和《素食主义者》。对于将如何庆祝得奖,韩江说,因为自己不喝酒,打算和儿子一起喝茶,安静地庆祝。 11日,在首尔光化门广场,一名外国游客正在驻足观看展出的韩江小说作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江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也引起外媒的高度关注,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均在第一时间发布快讯。中国各大官媒也对这一消息进行大篇幅报道,着重介绍了韩江的代表作及获奖理由。“韩国作家韩江获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词条引爆新浪微博,引发大量网友点赞。不少韩江的忠实读者在社交网站上发帖祝贺她获奖。 中国国内的韩国文学研究学者也认为韩江获得诺贝尔奖意义重大,澎湃新闻援引南京大学韩语系青年学者徐黎明的评论称:“韩江的写作是强烈的先锋现代主义写法,在小说形式上,她一直有创新,内容上除了对于民众、历史的思考,对于艺术性也有很深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晨表示:“作为韩国文学研究者,期待中国国内掀起一波‘韩江热’’乃至‘韩国文学热’。”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媒也集中对韩江摘得诺贝尔文学奖进行报道,并特别强调韩江是获得这一奖项的首位亚洲女性作家。 韩江的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日本共同社称,韩江的《不做告别》将加印重新发行。在日本大型线下书店,特别设置韩江小说专区,集中展示韩江的文学作品。 11日,在日本东京大型书店纪伊国屋书店新宿店,工作人员正在韩江作品专区摆放图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12 00:35:22 -
韩国民众AI焦虑全球第二 数字技能自我评价普遍偏低
据AI行业3日消息,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就包括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以及韩国在内的10个国家公民调查结果(SCOaPP-10数据)进行分析,并于近日公开的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迅速进入生产现场,韩国民众尤其担心自己的工作能力会受到威胁。 韩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出色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能力著称,民众对AI的熟悉程度较高,但员工对工作场所中个人价值受AI影响的担忧也与之成正比。 在回答“AI等新技术是否会威胁到自己的工作”这一问题时,韩国民众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的比例高达35.4%,仅次于意大利(39.1%)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AI技术先驱美国(35%)。对该问题最不担心的国家是丹麦,比例为18.3%,其后依次是瑞典(20.1%)、德国(21.1%)、芬兰(24.1%)和英国(28.3%)。 关于“我在工作中对数字技术的掌握是否足够”这一提问,韩国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的民众达56.9%,仅次于波兰(56.4%),在10个国家中排名下游。对此项问题最自信的国家是英国和挪威,比例分别为71.9%和70.2%。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韩国民众对数字技术熟练度的标准过高,导致对AI的焦虑感也相对更强。数据显示,韩国在生成型AI或数字设备使用率等方面的表现远高于其他国家,但在评估自身技能水平时,韩国民众给出的分数往往较低,因此产生应对AI能力不足的想法。 研究人员指出,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焦虑和担忧可能成为韩国社会摆脱长期低增长困境的动力,但如果单纯接受并沉浸在技术之中,则可能会影响社会融合,忽视对数字弱势群体的关怀。 关于AI监管,韩国民众持否定观点的比例相对较高。对于“当AI等新技术替代人力并提高企业利润时应如何监管”这一问题,韩国32.9%的民众认为应该“不监管或最少化监管”。这一比例在10个国家中最高,其次是德国(22.7%)。相反,意大利(9.7%)和英国(11.6%)对这一问题持肯定看法。 目前,AI在分析、写作、制图、翻译等智能工作领域表现出色,作为生产能力助手备受关注。对此,微软、谷歌、NAVER、SK电讯等全球各大AI公司正在把工作用AI服务作为下一个核心业务方向推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0-03 20:33:42
-
从暴力冲突到大型蹦迪现场 韩国示威文化变迁史
本月3日深夜,韩国总统尹锡悦毫无征兆地宣布实行“紧急戒严”,声称将铲除“无耻的亲朝鲜叛国势力”,但随后遭国会否决后解除。这场荒诞的戒严虽然只持续了155分钟,但却令已经45年没有经历过戒严的韩国民众陷入巨大的恐慌,继而转化成对总统这一很难用常识来解释的行为的愤慨。一夜之间,数以十万计的市民自发走上街头,用集会示威的方式表达不满,呼吁总统立即下台。 韩国经历了朴正熙与全斗焕长达27年的军事独裁统治,实现民主化的历程可谓是一部血泪史,在此过程中民众团结力量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绝对不容小觑,每逢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市民们走上街头集会示威,多次力挽狂澜。 “示威”是一个听上去有点恐怖的词语,它可能意味着冲突、流血、甚至牺牲,韩国也曾在争取民主的过程中经历过暴力示威的时期,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有过对那段历史的描写。催泪弹、火焰瓶、辣椒水枪、扔石头……警方与市民激烈对峙,暴力流血事件时有发生。 随着韩国民主化的不断成熟,示威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2008年,韩国民众为抗议政府进口美国牛肉,纷纷手持蜡烛走上街头举行集会,烛光集会开始登场。示威不再充斥着冲突和暴力,而是用非暴力和平的方式表达诉求和态度。 韩国的烛光集会有自发性、非暴力、持续性规模大的特点。2016年,前总统朴槿惠因“闺蜜干政”事件震惊韩国。从当年10月29日直至2017年3月,市民走上街头先后举行18次烛光集会。2016年12月3日举行的第6次烛光集会参加人数达到232万人,创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集会纪录。但在百万人示威中,未发生一起事故或冲突,秩序井然有条不紊,集会结束后市民自发整理现场,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垃圾,令外媒感叹不已。 2016年11月,韩国民众走上街头举行集会,呼吁朴槿惠下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这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革命深刻地影响了韩国政治格局及社会生态,展现了韩国民主及示威文化的成熟面貌。 而在这次反对尹锡悦的示威集会中,韩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关于示威的全新打开方式。MZ世代成了示威的主力军,蜡烛也升级成了本是用来追星的偶像应援棒,上面贴有“尹锡悦下台”等贴纸。在位于汝矣岛的国会大道上,愤怒的集会人群手持各式各样应援棒,伴随着现场欢快的流行音乐高喊口号,集会现场仿佛大型K-POP庆典。 从韩国民主化运动的象征歌曲《为君的进行曲》,到G-Dragon的《Crooked》、少女时代的《再次重逢的世界》,再到最近火遍全球的《APT.》等,歌词被民众创意改编为讽刺尹锡悦,或呼吁下台的版本,跟着节奏高喊“弹劾尹锡悦”的口号,做出一波又一波的“人浪”,场面无比震撼。 脑洞大开的MZ世代还模仿经常在集会中出现的政党、工会旗帜,扛着“全国超重猫咪联合会”、“什么都不想做联盟”、“全国驼背协会”、“走路时不看手机运动本部”、“OTT选择障碍症协会”等各种无厘头的花式大旗加入示威队伍,举着各种幽默诙谐充满讽刺意味的口号,令原本严肃甚至危险的集会氛围变得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的诉求与意见。 中央大学社会学专业名誉教授李秉勋(音)认为,韩国示威文化的变迁是MZ世代多元化的象征,他们正用被自己所认同的形态和方式参与政治,为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发声。此前示威集会通常以政党、公民团体、劳动工会等为主体,年轻人觉得政治似乎是距离自己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存在,但应援棒和K-POP音乐的登场,正在打破年龄界限和代沟,令不同世代产生共鸣。示威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公民行动,而是可以像愉快的庆典一样可持续下去。 公民团体“烛光行动”负责人表示,虽然年轻人一直对政治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途径。寻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后,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加愿意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一名参加示威集会的市民手持偶像组合Super Junior的应援棒。【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2 20:06:55 -
【亚洲人之声】戒严事态:韩国遭遇寒冬
韩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戒严令事件,通常发生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政治动荡时期,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采取的措施。戒严令的宣布意味着军方介入民政,并对韩国民众的自由进行限制。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本月3日深夜毫无预兆地宣布“紧急戒严”,这一举动引发了弹劾风波。共同民主党等在野六党联合发起尹锡悦弹劾案。弹劾案指出,尹锡悦在没有任何合法条件的情况下发布了紧急戒严令。 12月7日,韩国迎来了关键的一天。韩国国会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尹锡悦弹劾案的投票表决。但投票前,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绝大多数议员选择退场,抵制弹劾案。因此,投票被暂时中断。在野党议员集体起立,呼喊国民力量党议员返回会场投票。最终,只有195名议员表决投票,未达到法定的200名投票人数,导致弹劾案被废止。 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对国民力量党所属议员表示:“韩国国民、世界和历史将如何看待未参与投票的这种情况呢?不怕历史的评价吗?如果因此而损害了世界的评价,你们能承担责任吗?” 他还强调道:“这个问题不是党派问题,而是韩国历史和民主的问题。参与投票,正是保护国家和民主的方式。” 在此时此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国会议员的义务。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爱国者、国会议员、公民的代表,必须积极参与此次弹劾案的投票。进而,国会议员应该从公民的角度出发,而非党派立场来进行投票。 7日,在首尔汝矣岛国会前,韩国民众举行集会要求总统尹锡悦下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8 21:31:33 -
"紧急戒严"引发恐慌 便利店囤货量暴增
韩国总统尹锡悦本月3日晚突然发表电视直播讲话宣布实施“紧急戒严”,韩国一夜之间出现不少民众在便利店抢购生活必需品的现象。 据韩国便利店业界5日消息,3日晚10时40分宣布紧急戒严后,速食米饭、矿泉水、罐头和袋装方便面销量暴增。主要加工食品的销量较前一天或前一周增长了约75%。 一家便利店公开数据显示,在紧急戒严令发布后的3日晚上11时至12时,生活必需品的销售额较上周同一时间大幅上升。特别是罐头和袋装方便面的销售额,分别暴增337.3%和253.8%;矿泉水、速食米饭、电池和常备药品的销售额也分别增长了141%、128.6%、40.6%和39.5%。此外,电池、麦片和面包等产品的销量也大幅上升。 另一家便利店数据显示,3日晚11时至12时的产品销售额与前一天(2日)同一时间相比,罐头和速食米饭的销售额也分别增长75.9%和38.2%。矿泉水和袋装方便面的销售额也分别大幅增长了37.4%和28.1%。 值得一提的是,50至60多岁的人群是抢购食品的主力军。这是因为这一群体曾经历过历史上的紧急戒严,因此感到更加不安。 在Coupang等电子商务平台上也出现抢购现象。据悉,网上流传着需要提前储备饮用水和食物的消息,韩国民众开始购买方便面、矿泉水、大米和纸尿裤的需求急剧增加。 韩国民众购买罐头、袋装方便面、瓶装水等可以长期保存的商品,是由于戒严令的发布导致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得更加不确定,民众担心未来食品购买可能变得困难,不安情绪蔓延。 另外,此次紧急戒严令事态可能会对韩国食品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食品业内人士表示:“最近食品企业正在面临困难。政局混乱和民众不安可能会导致外出就餐等消费萎缩。” 便利店销售的速食食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5 19:43:44 -
韩江获诺贝尔奖创造历史 韩国文学"高光时刻"引外媒关注
当地时间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韩国小说家韩江。【图片提供 韩联社】 当地时间10日,2024诺贝尔文学奖揭晓,韩国小说家韩江成为首位或此殊荣的韩国作家,也是继已故前总统金大中之后第二位韩籍诺贝尔奖得主。瑞典文学院就颁奖理由表示,韩江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示人类生命的脆弱,在自身的作品中正面对抗历史创伤和无形的主宰者,并表现人生的软弱之处。她对肉体和灵魂、生与死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见解,凭借颇具诗意和前卫的文风成为当代散文的创新者。 韩江成为诺贝尔奖得主在韩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韩江是韩国最知名的当代作家之一,出生于光州的韩江毕业于延世大学国语国文系,2005年以中篇小说《胎记》获得韩国文学领域最重要的李箱文学奖,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2016年她凭借《素食主义者》荣获国际布克奖,蜚声国际。 韩江的获奖令韩国文学迎来“高光时刻”,在接受诺贝尔委员会电话采访时,这位新晋诺奖得主淡定地说,从小书籍就一直陪伴在我身边,韩国文学陪伴我成长,我希望这一消息对韩国文学读者和我的作家朋友们来说是个好消息。 在被问到想向读者推荐自己的哪些作品时,韩江选择了《不做告别》《白》和《素食主义者》。对于将如何庆祝得奖,韩江说,因为自己不喝酒,打算和儿子一起喝茶,安静地庆祝。 11日,在首尔光化门广场,一名外国游客正在驻足观看展出的韩江小说作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江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也引起外媒的高度关注,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均在第一时间发布快讯。中国各大官媒也对这一消息进行大篇幅报道,着重介绍了韩江的代表作及获奖理由。“韩国作家韩江获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词条引爆新浪微博,引发大量网友点赞。不少韩江的忠实读者在社交网站上发帖祝贺她获奖。 中国国内的韩国文学研究学者也认为韩江获得诺贝尔奖意义重大,澎湃新闻援引南京大学韩语系青年学者徐黎明的评论称:“韩江的写作是强烈的先锋现代主义写法,在小说形式上,她一直有创新,内容上除了对于民众、历史的思考,对于艺术性也有很深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晨表示:“作为韩国文学研究者,期待中国国内掀起一波‘韩江热’’乃至‘韩国文学热’。”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媒也集中对韩江摘得诺贝尔文学奖进行报道,并特别强调韩江是获得这一奖项的首位亚洲女性作家。 韩江的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日本共同社称,韩江的《不做告别》将加印重新发行。在日本大型线下书店,特别设置韩江小说专区,集中展示韩江的文学作品。 11日,在日本东京大型书店纪伊国屋书店新宿店,工作人员正在韩江作品专区摆放图书。【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12 00:35:22 -
韩国民众AI焦虑全球第二 数字技能自我评价普遍偏低
据AI行业3日消息,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就包括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以及韩国在内的10个国家公民调查结果(SCOaPP-10数据)进行分析,并于近日公开的分析报告显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迅速进入生产现场,韩国民众尤其担心自己的工作能力会受到威胁。 韩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出色的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能力著称,民众对AI的熟悉程度较高,但员工对工作场所中个人价值受AI影响的担忧也与之成正比。 在回答“AI等新技术是否会威胁到自己的工作”这一问题时,韩国民众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的比例高达35.4%,仅次于意大利(39.1%)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AI技术先驱美国(35%)。对该问题最不担心的国家是丹麦,比例为18.3%,其后依次是瑞典(20.1%)、德国(21.1%)、芬兰(24.1%)和英国(28.3%)。 关于“我在工作中对数字技术的掌握是否足够”这一提问,韩国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的民众达56.9%,仅次于波兰(56.4%),在10个国家中排名下游。对此项问题最自信的国家是英国和挪威,比例分别为71.9%和70.2%。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韩国民众对数字技术熟练度的标准过高,导致对AI的焦虑感也相对更强。数据显示,韩国在生成型AI或数字设备使用率等方面的表现远高于其他国家,但在评估自身技能水平时,韩国民众给出的分数往往较低,因此产生应对AI能力不足的想法。 研究人员指出,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焦虑和担忧可能成为韩国社会摆脱长期低增长困境的动力,但如果单纯接受并沉浸在技术之中,则可能会影响社会融合,忽视对数字弱势群体的关怀。 关于AI监管,韩国民众持否定观点的比例相对较高。对于“当AI等新技术替代人力并提高企业利润时应如何监管”这一问题,韩国32.9%的民众认为应该“不监管或最少化监管”。这一比例在10个国家中最高,其次是德国(22.7%)。相反,意大利(9.7%)和英国(11.6%)对这一问题持肯定看法。 目前,AI在分析、写作、制图、翻译等智能工作领域表现出色,作为生产能力助手备受关注。对此,微软、谷歌、NAVER、SK电讯等全球各大AI公司正在把工作用AI服务作为下一个核心业务方向推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0-03 20: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