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韩企’新闻 33个
-
爆雷电商TMON薇美铺启动并购 中核集团有意接盘
去年因拖欠结算货款支付而“爆雷”的韩国两大电商平台TMON和薇美铺在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前,目前正在推进并购事宜,据悉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CNNC,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旗下中核物联网有限公司参与其中,与多家韩企展开竞争。 据韩联社3日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韩国分公司(安永韩国)获取的调查报告显示,TMON的清算价值估算为136.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800万元),高于持续经营价值(-928.9亿韩元),这说明对TMON进行清算比继续经营更具经济价值。 安永韩国对TMON的财政状况进行调查后统计显示,TMON目前资产总规模为702.5亿韩元,负债规模总计1.0191万亿韩元。TMON持有的非营业资产仅为总部办公室等租赁保证金,价值仅为6亿多韩元。 安永韩国在报告中认为,具永培经营的趣天网(Qoo10)在收购TMON、薇美铺、Interpark后,计划利用东南亚流通网络优化收益性,推动集团物流子公司QExpress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在盲目扩张过程中进行贴息促销等非正常营业手段,导致资金周转情况恶化,最终爆发大规模无法按期结算货款危机。 安永韩国对另一家电商薇美铺也做出清算价值高于持续经营价值的结论。目前薇美铺资产总规模为486亿韩元,负债总规模4462亿韩元。持续经营价值为-2234亿韩元,清算价值为134亿韩元。 去年12月27日,负责主管出售两家电商业务的安永韩国向首尔回生法院(破产法院)提交上述报告。 中核集团及两家韩国企业正在参与并购TMON和薇美铺,中核集团作为国有独资核技术企业,下属公司达到几百家,其中旗下中核物联网有限公司提交收购意向书。 中核集团计划利用TMON向中国及全球市场出口韩国商品,另外两家韩企也正在与出售方进行磋商,据悉目前韩企在收购磋商中稍占上风。 去年7月,在位于首尔江南区的TMON总部门口,消费者集会要求退款。【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03 23:37:26 -
从比亚迪霸王茶姬到名创优品 中国企业大举攻韩来势汹汹
比亚迪韩国官网显示的进军韩国市场倒计时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官网】 打开比亚迪韩国官网,映入眼帘的是“你好,韩国!”(Hello Korea)的口号,以及下方一连串数字,显示比亚迪即将正式登陆韩国的倒计时。官网下方法人名称为比亚迪韩国有限公司,代表为丁海苗。 与特斯拉争夺全球电动车霸主的比亚迪已经选定三千里EV为韩国经销商,将在首尔木洞、仁川松岛、京畿道安养等地设立综合售后服务中心。 中国品牌正在大举进军韩国,除了全球速卖通、Temu、希音(SHEIN)组成的电商军团外,近来多个品牌在韩国成立法人,甚至不乏此前撤离韩国的品牌“二进宫”。分析认为,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预计将进一步提高对华制裁力度,加之中国内需经济仍不见明显起色,作为生存战略中国品牌开始瞄准包括韩国在内的海外市场集体“出海”。 有“中国版大创”之称的名创优品上月在位于钟路区大学路附近开出门店,名创优品曾于2016年进军韩国市场,门店数量一度超过70家。但在2021年撤离韩国,此次是时隔3年卷土重来。 名创优品位于首尔大学路的门店内陈列的哈利波特联名商品。【图片来源 网络】 名创优品日前同超级IP哈利波特、迪士尼等联名,推出一系列周边产品。据悉,大学路门店内的哈利波特联名产品受到韩国消费者追捧已售罄。名创优品计划以大学路为开端,将门店扩展至首尔弘大、建国大学入口等年轻人聚集地。 另一家中国奶茶品牌霸王茶姬(Chagee)也公开进军韩国的计划。目前霸王茶姬在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拥有4000多家卖场,负责人在日前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透露将在韩国开店。为此已在新加坡组建专业团队,为进军韩国市场做准备。 此外,中国能源大鳄企业也盯上韩国市场,风力涡轮机制造企业名洋能源去年同韩国风电整机商UNISON成立合资公司,将在庆尚南道泗川建设工厂,投资规模约1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预计2026年竣工。名洋能源将向韩方提供风力发电核心技术15MW级涡轮机设计图,收取技术使用费。 去年9月,中国名洋能源与韩国UNISON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图片提供 UINSON】 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也于去年9月向媒体透露,正在筹备成立韩国法人。宁德时代此前一直在韩国设有办事处,主要负责技术支援,此次通过成立法人正式扩大在韩业务。 宁德时代计划依托磷酸铁锂(LFP)电池技术,集中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ESS)市场。LFP电池能量密度虽然低于三元系电池,但具有安全性高、价格便宜30%以上的优点,近来受到全球整车制造商的青睐。 其他中国电池制造企业也在加快进军韩国市场的脚步,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利元亨等电池装备制造商也纷纷采取在韩国成立分公司,或与韩企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驶入韩国动力电池赛道。
2025-01-03 20:17:11 -
想说分手不容易 韩企期待在华再现高光时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脱钩”论在国际范围内重新抬头,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的韩国企业也随之调整在华战略。尽管与在华投资的巅峰时期相比,韩企因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而选择撤出中国市场,或缩小在华业务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仍具有发展潜力,近来多家韩企在权衡利弊后意识到,与中国“分手”并不像想象中的容易,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出现“回潮”中国的迹象。 ▲三养食品海外首厂落户嘉兴 好丽友铁心做中国消费者“好朋友” 凭借“火鸡面”风靡全球的三养食品去年12月宣布,将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浙江省嘉兴市成立生产法人和工厂,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 三养食品称,工厂计划于2027年初建成6条生产线。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三养食品还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子公司,作为海外工厂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支持平台。 三养食品2012年推出“火鸡面”后,凭借独特的韩式辣味迅速成为“爆款”,尤其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其中,中国市场功不可没,占整体出口的25%。 本地化战略是三养食品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法宝,通过对中国消费者喜爱口味进行调研,去年在中国推出限定“泰式咖喱蟹味火鸡面”,作为中韩合作研发的首款产品,巧妙融合了椰香奶味与经典火鸡辣味,上市后收获好评如潮。三养食品还与桂桂茶、乐乐茶、七分甜等新茶饮品牌展开跨界联名,推动三养食品在线上线下的热度进一步提升。 2014年11月,三养食品中国总裁金周泳在第七届进博会上推介产品。【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三养食品承诺今后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加快本土新品的研发,并精心规划每年推出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三养连年扩大规模,去年员工数量较2023年翻倍增长至近3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20%。 在食品领域,除了三养食品外,被誉为本地化“天花板”的好丽友也于去年12月宣布,“Market Onature O!”格兰诺拉麦片将正式进军中国麦片市场。从去年9月起在高端超市Ole'上架后,11月起扩大至开市客和盒马鲜生,今年上半年起将进驻大润发、山姆会员商店等。 好丽友表示,中国麦片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5000亿韩元增至2021年的1.9万亿韩元,12年间扩大了近4倍,去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3万亿韩元。通过持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诚意满满的市场营销,不断扩大分销渠道,好丽友正在走出低迷期,市场预测有望于今年恢复至2016年“萨德风波”前在华销售水平。 为纪念巧克力派上市50周年,好丽友在中国推出限量款产品。【图片来源 网络】 ▲“打不过就加入” 现代汽车入华22年持续加码投资 在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源已成为能源结构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现代汽车集团在2019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氢能产业,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已于2023年6月正式竣工投产。 去年,现代汽车连续第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In China, For China, To Global”为主题,现展出包括氢燃料电池轻卡MIGHTY Fuel Cell、氢燃料电池巴士、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乘用车NEXO中国版等氢能最新产品,向中国用户全面展示氢能解决方案。 同时,高性能电动车艾尼氪5N,以及全新Elantra N等现代N品牌明星车型也亮相进博会,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继去年10月在上海成立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后,现代汽车与中国合作伙伴北汽集团随即宣布,将向双方在华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投资11亿美元。业界分析称,即使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并被比亚迪等本土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背景下,现代汽车仍希望加码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根据去年的数据,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已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数以上份额,而现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却没有一款相关车型在售。这一空白无疑向现代提出了严峻挑战。此次投资被评价为不仅是现代和北汽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次“续命”之举,更是现代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全球布局的一步关键尝试。 2024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图片来源 网络】 ▲2025年韩企在华机遇挑战并存 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区域间合作持续深化,预计在2025年,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尽管投资前景光明,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将是韩国企业的主要挑战之一。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中美关系的变化可能对韩企在中国的部分高科技领域投资产生影响,企业需制定灵活的风险应对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中韩自贸协定(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贸易便利和投资机会,在供应链协同和拓展市场方面扩大双边合作范围,成为韩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5-01-01 19:22:23 -
韩企高管晋升遇寒流 经济低迷下人力调整显无力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韩国受经济长期低迷及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韩国30大集团高管晋升人数呈显著的收缩态势,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24日,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韩国资产规模排名前30位集团中,提交高管晋升资料的21个集团旗下245家子公司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本年度高管晋升人数同比(1442名)减少9.6%(139名),共1303名。 尽管今年实施高管晋升的企业数量较去年增加4家,达到156家,但晋升的总体规模却逆势下滑,特别是社长及以上高级职位的晋升情况尤为严峻。具体来看,初任高管级别的常务晋升人数大幅削减,从去年1129名骤降至1021名,减少9.6%;而社长及以上级别的高管晋升人数从43名减半至24名。 从各企业来看,本年度仅新世界集团的郑有庆会长和现代电视购物集团的郑教宣会长两人晋升会长职位。去年晋升为副会长的仅为现代汽车代表理事副会长张在勋(音)、HD现代电气代表理事副会长赵锡(音)、GS代表理事副会长洪顺基(音)、YESCO Holdings代表理事副会长具本赫(音)等4人。 在四大集团中,除现代汽车集团外,其他集团均连续三年未晋升副会长级别,社长晋升人数也从去年的32名减少至今年的20名。仅有农协、希杰、DL、未来资产(Mirae Asset)及现代百货商店等五家企业的高管晋升人数实现了增长。 在十大集团中,韩华集团的高管晋升减幅最为显著。今年公布高管人事调整的韩华集团13个子公司中,晋升者共达62名,同比(99名)减少37.4%。其次依次为GS(33.3%)、新世界(29.6%)、乐天集团(22%)、HD现代集团(12.2%)、LG集团(11.9%)等。去年,SK集团高管晋升人数同比大幅减少(127名减少至82名),今年也进一步下滑至75名。 各子公司间的晋升情况差异悬殊,得益于高带宽存储器(HBM)业务的强劲表现,SK海力士的晋升人数逆势增长,从去年的11名跃升至34名,增幅近三倍;而SK电信的晋升人数则从17名大幅缩减至3名。同时,现代汽车集团的晋升人数从97名减少至73名,而其子公司起亚则从38名增长至44名。 据调查,在十大集团中,三星电子的高管晋升缩减幅度相对较小,从去年的265名微降至260名,仅减少5名(1.9%)。显示出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三星电子在人才管理与晋升机制相对稳定。
2024-12-24 19:43:46 -
韩华集团成功收购费城造船厂 开创韩企在美造船据点先河
据韩华集团20日消息,韩华目前已经完成对于美国费城造船厂(Philly Shipyard)收购的所有程序,成为首个成功收购美国船厂的韩国企业。本次收购从今年6月20日与费城造船厂母公司挪威阿克集团(Aker ASA)签订正式合同到最终完成,仅用时6个月。 此次收购由韩华集团旗下韩华海洋和韩华系统联合进行,交易金额约1亿美元。通过这一收购,韩华集团成功在北美造船和国防市场中确立战略据点,为成为全球海洋产业的领先企业奠定基础。 韩华集团的收购计划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和国务院国防贸易管制局(DDTC)在第一阶段迅速批准收购,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对韩华集团的积极评价,以及对韩华推动美国造船和国防工业发展的期待。 上月7日,即将上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也表示:“我们了解韩国在军舰和船舶建造领域的全球顶级能力。未来不仅在船舶出口领域,维修、保养等方面也会加强与韩国的合作。” 韩华海洋计划利用费城造船厂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经验,进一步巩固在北美造船市场的地位。凭借全球领先的环保船舶技术与自动化生产等智能制造能力,韩华海洋有望极大提升效率,同时扩大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的市场份额。 韩华系统也计划支持下一代自主航行船舶的研发,并提供综合控制装置和船舶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尖端技术,以提高费城造船厂的技术竞争力。 费城造船厂成立于1997年,位于前美国海军费城国有船厂旧址,由挪威阿克集团美国子公司运营。该船厂主要建造用于沿海运输的大型商船,包括石化产品运输船、集装箱船等,占美国“琼斯法案”适用商船市场的约50%。 此外,费城造船厂还参与美国交通部海事管理局(MARAD)的国家安全多任务船(NSMV)建造项目,在海上风电安装船、政府船只及海军运输船维修改造等领域也有出色业绩。 费城造船厂未来预计会成为美国海军舰艇建造与维修(MRO)业务的重要据点。目前,美国海军面临舰艇生产设施不足的问题,而费城造船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韩华海洋预计会在北美海洋防务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实现业务多元化与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韩华集团收购的美国费城造船厂全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0 23:16:52 -
"助力韩企在华寻找新机遇"——专访仁川商会会长朴柱奉
近年来,随着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挑战,纷纷缩减业务或撤出中国市场。这一趋势涉及多个行业,包括汽车、化妆品、智能手机、显示器、电池、石化和钢铁等。专家认为,在中国内需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提升、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中国政策等因素影响到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韩国产业研究院、大韩商工会议所北京事务所和中国韩国商会面向217家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经营环境实态调查,并于近日发布结果显示,制造业受到当地内需低迷拖累,面临着重重挑战。汽车和化学行业由于疲软和与当地行业竞争激化,而面临较大困难;纺织服装业及电气电子业则受到出口疲软;金属机械等行业受到人力成本问题;零售业则主要受到出口疲软的困扰。 有观点认为,除了内需低迷外,韩国企业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也是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现代汽车中国法人北京现代继出售北京第一工厂后,去年底以16.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重庆工厂出售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位于仁川市南洞区的仁川商工会议所总部【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在此背景下,韩国仁川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仁川商会)通过与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合作构建了民间交流渠道,为促进国际经济体系的发展,开展多方位合作。仁川商会所成立于1885年,通过以会员为中心的组织体系和开展保护会员企业权益的活动,获得绝大多数企业的深深信赖。除了为韩国企业进军海外提供支持外,也为外国企业进军韩国市场提供积极支援。近日,仁川商会会长朴柱奉接受了亚洲日报专访,对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支持方案、地方城市交流重要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亚洲日报》:今年9月24日至27日,访问中国辽宁省和沈阳市。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认为是否获得预期的出差成果? 朴柱奉:为期四天的出差圆满结束。此次访问是为纪念由沈阳市政府邀请并举办的“仁川与沈阳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十周年”及“2024沈阳市韩国周”活动。尽管当前韩中关系略显紧张,代表团仍与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及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成功会面,并与辽宁省和沈阳市贸促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为双方会员企业的经济交流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两地将在贸易投资、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希望与当地机构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多层次友好交往、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发展。 仁川商工会议所会长朴柱奉【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亚洲日报》:与辽宁省和沈阳市签署的MOU主要涵盖哪些方面?未来有具体计划? 朴柱奉:首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双方将促进两地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并将支持经济贸易代表团派遣、展会和论坛举办。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我们将努力解决两地企业的国际贸易纠纷问题。对具体计划来说,在未来5个月内,计划派遣经贸交流团,并计划在展会宣传韩国企业推出的优质产品。 ▲《亚洲日报》:认为韩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仁川商会的作用是什么? 朴柱奉:中国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技术竞争力及设计领域迅速提升,本地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对于韩国企业而言,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化妆品卫生许可等政策的频繁变动使韩国中小企业难以应对。 自2017年起,仁川商会与仁川市政府合作实施针对中国市场的专项营销支持项目,内容涵盖贸易代表团派遣、展会参展、买家洽谈会举办等。此外,还帮助企业获取海外认证、提供外语翻译及出口基础设施支持。目前,230家企业通过我们的支持项目,成功进军了中国市场。此次签署的MOU也是仁川商会持续与中国18个国际商会保持交流的成果之一,旨在为仁川地区企业获得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仁川商工会议所会长朴柱奉【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亚洲日报》:在当前韩中企业交流相对低迷的情况下,认为推动地方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如何影响韩中关系? 朴柱奉:在国际关系形势复杂的环境下,认为地方城市间的合作更显重要。对此,仁川市早在2015年被选为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示范城市,与中国威海市共同设立了代表处,以支持企业进入双方市场。同时,自2016年以来每年举办的“仁川中国论坛”,已成为韩国首屈一指的中国交流与合作平台,聚集了民间、政府、产业及学界,共同探讨韩中政策对话与未来商业合作。 仁川商会将在推动地方城市间建立信任、加强合作方面继续努力。未来,将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构建更加坚固、可持续的关系网络。为两国企业、学界及文化界提供对话平台,我亲自来扮演非正式经济外交渠道的角色,进一步深化韩中地方间合作关系。
2024-12-19 20:30:21 -
美日台企"高歌猛进" 韩企"掉队"
一项调查显示,面向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4个国家和地区市值前10企业的营业利润和股价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仅韩国企业较4年前有所缩减。四年间,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企业总市值和营业利润分别激增53%至107%和116%至123%,反之,韩国分别萎缩约13%和20%。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11日发布的数据,以上月为基准,韩国市值前10企业市值总额达735.420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万亿元),较2020年(842.8808万亿韩元)减少12.7%。反之,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的市值均呈大幅增长趋势。同期,美国市值前10企业市值从9.2749万亿美元激增至19.1891万亿美元,增加106.9%;日本从114.6357万亿日元增至175.7745万亿日元,增加53.3%;中国台湾也从19.5653万亿台币增至35.7789万亿台币,增加82.9%。特别是中国台湾市值前10企业在2020年市值总规模较韩国企业小10.2%,但上月达到韩国的2.1倍。 此外,韩国市值前10企业的营业利润也从2020年的44.3132万亿韩元剧减至今年的35.3121万亿韩元,减少20.3%。反之同期,美国从2238亿美元激增至4921亿美元,增加119.9%;日本从5.4889万亿日元增至11.8714万亿日元,增加116.3%;中国台湾也从6517亿台币剧增至1.4523万亿台币,与韩国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 仅从各国市值排名第一的企业来看,结果相差无几。韩国市值排名首位的三星电子在2020年市值为483.5524万亿韩元,然而,以上月为基准,降至323.5622万亿韩元,减少33.1%;营业利润也从27.7685万亿韩元降至6.5670万亿韩元,减少76.4%。而同期,美国市值首位的苹果市值从2.256万亿美元增至3.5874万亿美元,增加59%;营业利润也从663亿美元增至1232亿美元,增加85.9%。日本市值首位的丰田汽车从25.9637万亿日元增至40.3009万亿日元,增加55.2%;营业利润从2.3992万亿日元增至5.3529万日元,增加123.1%。中国台湾市值首位的台积电市值和营业利润也分别从13.7431万亿台币增至25.829万亿台币和3727亿台币增至9215亿台币,分别增加87.9%和147.2%。 CEO Score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韩国企业面临增长停滞和利润下滑。近日,又发生紧急戒严事态,受韩国政局不稳定影响,企业困境将进一步加剧。
2024-12-12 00:13:19 -
美国公布对华半导体出口新规 三星电子恐再"躺枪"
为遏制中国获取人工智能(AI)开发所需核心零部件高带宽存储器(HBM),美国政府日前宣布新一轮对华出口管制政策,限制韩国等其他国家对华出口。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2日(当地时间)宣布,从本月31日起将HBM产品纳入出口管制对象名单。HBM芯片可将多个DRAM芯片垂直堆叠,可满足AI芯片在大规模数据运算时对内存带宽的需求。美国商务部对本次出口管制进行“长臂管辖”,适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即使是第三方国家制造的产品,只要使用了美国软件、设备或技术,都将受到出口管制,被视为美国保护本国专利技术的有力武器。 目前全球HBM市场格局被SK海力士、三星电子和美光三分天下,由于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美国的原创技术,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将受限于本次出口管制。 美国商务部规定,HBM性能单位存储带宽密度(memory bandwidth density)超过每平方毫米2GB/秒即受到管制,目前所有量产中的HBM芯片均将受限。 业界称,SK海力士大部分HBM产品均供应美国英伟达,而中国持续进口三星电子生产的部分旧款HBM,预计三星电子将受到本次管制措施的影响。 对于将HBM出口至总部位于美国或同盟国的企业在华子公司时,美国商务部制定了可对部分产品申请出口管制豁免的措施。 本次管制规定还禁止对华销售24款半导体制造设备和三款软件工具,试图在尖端芯片制程上对中方“卡脖子”。在韩国生产的部分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对华出口可能也将受限,但已自主实施与美国同等水平出口管制措施的国家将无需获得美国商务部批准。美国商务部将日本、荷兰等33个国家(地区)列入出口管制豁免清单,但韩国未在列。 因此韩国企业与获得出口豁免的国家企业在中国市场展开竞争时或将处于不利地位。《纽约时报》报道称,日本和荷兰为了追随美国同步实施出口管制,从几个月前就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 美国商务部同时将140家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大部分为中国军用现代化相关半导体制造企业。美国商务部表示,这些企业对军用半导体开发生产进行支援,从事威胁美国安全及外交利益的活动。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大部分位于中国,也有部分位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ACM Research Korea” 和“Emperion Korea”两家韩企进入清单。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称,拜登政府期待通过此次措施加强与美国同盟的合作,削弱中国生产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先进技术能力。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3日表示,预计美国对华出口HBM管制新规对韩企影响有限,三星电子虽然有部分HBM产品销往中国,但在三星电子销售额中占比较少。美方此次措施仅限于对华直接出口的高带宽内存,不包括与逻辑芯片等一同封装的高带宽内存,预计韩企今后将按照美方规定调整出口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相关负面影响。 三星电子生产的12层堆叠第5代HBM产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3 21:07:34 -
韩企明年经营策略趋于保守 经济复苏路漫漫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以239家30人以上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和高管为对象进行“2025年企业经营展望调查”并于2日发布的结果显示,49.7%的受访企业计划采取“紧缩经营”策略,28%选择“维持现状”,22.3%则计划“扩大经营”。 采取“紧缩经营”的企业中,员工人数超过300人的大型企业占比高达61%,较3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45.7%)高出15.3个百分点,创自2016年调查以来的新高。在紧缩经营的具体措施上,66.7%的企业表示将“全面降低成本”,52.6%的企业计划“调整人力结构”,25.6%的企业则选择“减少新投资”。 对于明年的投资与招聘规划,多数企业持谨慎态度。具体来看,39.5%的企业计划减少投资,35%的企业将保持投资水平,仅25.5%的企业计划扩大投资。在招聘方面,44.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今年招聘规模,36.9%的企业计划减少招聘,仅18.4%的企业计划增加招聘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计划减少投资和招聘的企业中,大型企业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小型企业。 关于明年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困境,“内需不振”(66.9%)和“人工费负担加重”(64%)的回答最多。"中美等主要国家经济增势放缓"(19.7%)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16.3%)等回答紧随其后。 针对美国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可能对韩国经济产生的影响,82%的受访企业表达担忧,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将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仅7.5%的企业认为,对华制裁可能带来的间接利益及韩美合作的加强将对韩国经济产生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韩国经济的复苏时间,59.8%的企业预测将在“2026年以后”,28%的企业则认为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据统计,受访企业对明年韩国经济增长率的平均预测值为1.9%。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尚宇(音)表示:“面对内需疲软、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紧缩经营趋势显著增强,预计明年韩国经济整体状况难以实现大幅改善。”
2024-12-02 19:45:58 -
韩国驻上海总领事:期待习近平明年访韩推动解决两国事务
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英俊日前在上海总领事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中关系重新迎来发展期,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年能借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之际访问韩国,有望推动两国之间的各项事务和难题得到解决。 韩国总统尹锡悦和习近平上月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APEC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席间尹锡悦邀请习近平访韩。因此有观点认为习近平有望借出席庆州APEC峰会的机会访韩。 在这一背景下下,金英俊上述发言被解读为若习近平访韩成行,韩企在华面临的投资和经营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对于韩中关系,金英俊表示,中国政府近期公布对韩试行免签入境政策,韩中日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即将在上海举行。两国关系较去年将进一步改善。
2024-12-02 19:38:15
-
爆雷电商TMON薇美铺启动并购 中核集团有意接盘
去年因拖欠结算货款支付而“爆雷”的韩国两大电商平台TMON和薇美铺在进入破产重组程序前,目前正在推进并购事宜,据悉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CNNC,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旗下中核物联网有限公司参与其中,与多家韩企展开竞争。 据韩联社3日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韩国分公司(安永韩国)获取的调查报告显示,TMON的清算价值估算为136.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800万元),高于持续经营价值(-928.9亿韩元),这说明对TMON进行清算比继续经营更具经济价值。 安永韩国对TMON的财政状况进行调查后统计显示,TMON目前资产总规模为702.5亿韩元,负债规模总计1.0191万亿韩元。TMON持有的非营业资产仅为总部办公室等租赁保证金,价值仅为6亿多韩元。 安永韩国在报告中认为,具永培经营的趣天网(Qoo10)在收购TMON、薇美铺、Interpark后,计划利用东南亚流通网络优化收益性,推动集团物流子公司QExpress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但在盲目扩张过程中进行贴息促销等非正常营业手段,导致资金周转情况恶化,最终爆发大规模无法按期结算货款危机。 安永韩国对另一家电商薇美铺也做出清算价值高于持续经营价值的结论。目前薇美铺资产总规模为486亿韩元,负债总规模4462亿韩元。持续经营价值为-2234亿韩元,清算价值为134亿韩元。 去年12月27日,负责主管出售两家电商业务的安永韩国向首尔回生法院(破产法院)提交上述报告。 中核集团及两家韩国企业正在参与并购TMON和薇美铺,中核集团作为国有独资核技术企业,下属公司达到几百家,其中旗下中核物联网有限公司提交收购意向书。 中核集团计划利用TMON向中国及全球市场出口韩国商品,另外两家韩企也正在与出售方进行磋商,据悉目前韩企在收购磋商中稍占上风。 去年7月,在位于首尔江南区的TMON总部门口,消费者集会要求退款。【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03 23:37:26 -
从比亚迪霸王茶姬到名创优品 中国企业大举攻韩来势汹汹
比亚迪韩国官网显示的进军韩国市场倒计时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官网】 打开比亚迪韩国官网,映入眼帘的是“你好,韩国!”(Hello Korea)的口号,以及下方一连串数字,显示比亚迪即将正式登陆韩国的倒计时。官网下方法人名称为比亚迪韩国有限公司,代表为丁海苗。 与特斯拉争夺全球电动车霸主的比亚迪已经选定三千里EV为韩国经销商,将在首尔木洞、仁川松岛、京畿道安养等地设立综合售后服务中心。 中国品牌正在大举进军韩国,除了全球速卖通、Temu、希音(SHEIN)组成的电商军团外,近来多个品牌在韩国成立法人,甚至不乏此前撤离韩国的品牌“二进宫”。分析认为,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预计将进一步提高对华制裁力度,加之中国内需经济仍不见明显起色,作为生存战略中国品牌开始瞄准包括韩国在内的海外市场集体“出海”。 有“中国版大创”之称的名创优品上月在位于钟路区大学路附近开出门店,名创优品曾于2016年进军韩国市场,门店数量一度超过70家。但在2021年撤离韩国,此次是时隔3年卷土重来。 名创优品位于首尔大学路的门店内陈列的哈利波特联名商品。【图片来源 网络】 名创优品日前同超级IP哈利波特、迪士尼等联名,推出一系列周边产品。据悉,大学路门店内的哈利波特联名产品受到韩国消费者追捧已售罄。名创优品计划以大学路为开端,将门店扩展至首尔弘大、建国大学入口等年轻人聚集地。 另一家中国奶茶品牌霸王茶姬(Chagee)也公开进军韩国的计划。目前霸王茶姬在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拥有4000多家卖场,负责人在日前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透露将在韩国开店。为此已在新加坡组建专业团队,为进军韩国市场做准备。 此外,中国能源大鳄企业也盯上韩国市场,风力涡轮机制造企业名洋能源去年同韩国风电整机商UNISON成立合资公司,将在庆尚南道泗川建设工厂,投资规模约1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预计2026年竣工。名洋能源将向韩方提供风力发电核心技术15MW级涡轮机设计图,收取技术使用费。 去年9月,中国名洋能源与韩国UNISON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图片提供 UINSON】 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也于去年9月向媒体透露,正在筹备成立韩国法人。宁德时代此前一直在韩国设有办事处,主要负责技术支援,此次通过成立法人正式扩大在韩业务。 宁德时代计划依托磷酸铁锂(LFP)电池技术,集中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ESS)市场。LFP电池能量密度虽然低于三元系电池,但具有安全性高、价格便宜30%以上的优点,近来受到全球整车制造商的青睐。 其他中国电池制造企业也在加快进军韩国市场的脚步,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利元亨等电池装备制造商也纷纷采取在韩国成立分公司,或与韩企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驶入韩国动力电池赛道。
2025-01-03 20:17:11 -
想说分手不容易 韩企期待在华再现高光时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脱钩”论在国际范围内重新抬头,与中国市场密不可分的韩国企业也随之调整在华战略。尽管与在华投资的巅峰时期相比,韩企因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而选择撤出中国市场,或缩小在华业务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仍具有发展潜力,近来多家韩企在权衡利弊后意识到,与中国“分手”并不像想象中的容易,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战略,出现“回潮”中国的迹象。 ▲三养食品海外首厂落户嘉兴 好丽友铁心做中国消费者“好朋友” 凭借“火鸡面”风靡全球的三养食品去年12月宣布,将投资201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在浙江省嘉兴市成立生产法人和工厂,这是三养食品首次在海外建厂。 三养食品称,工厂计划于2027年初建成6条生产线。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三养食品还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新加坡成立一家子公司,作为海外工厂建设和运营的重要支持平台。 三养食品2012年推出“火鸡面”后,凭借独特的韩式辣味迅速成为“爆款”,尤其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其中,中国市场功不可没,占整体出口的25%。 本地化战略是三养食品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法宝,通过对中国消费者喜爱口味进行调研,去年在中国推出限定“泰式咖喱蟹味火鸡面”,作为中韩合作研发的首款产品,巧妙融合了椰香奶味与经典火鸡辣味,上市后收获好评如潮。三养食品还与桂桂茶、乐乐茶、七分甜等新茶饮品牌展开跨界联名,推动三养食品在线上线下的热度进一步提升。 2014年11月,三养食品中国总裁金周泳在第七届进博会上推介产品。【图片提供 三养食品】 三养食品承诺今后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加快本土新品的研发,并精心规划每年推出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三养连年扩大规模,去年员工数量较2023年翻倍增长至近3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20%。 在食品领域,除了三养食品外,被誉为本地化“天花板”的好丽友也于去年12月宣布,“Market Onature O!”格兰诺拉麦片将正式进军中国麦片市场。从去年9月起在高端超市Ole'上架后,11月起扩大至开市客和盒马鲜生,今年上半年起将进驻大润发、山姆会员商店等。 好丽友表示,中国麦片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5000亿韩元增至2021年的1.9万亿韩元,12年间扩大了近4倍,去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3万亿韩元。通过持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诚意满满的市场营销,不断扩大分销渠道,好丽友正在走出低迷期,市场预测有望于今年恢复至2016年“萨德风波”前在华销售水平。 为纪念巧克力派上市50周年,好丽友在中国推出限量款产品。【图片来源 网络】 ▲“打不过就加入” 现代汽车入华22年持续加码投资 在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源已成为能源结构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现代汽车集团在2019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氢能产业,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已于2023年6月正式竣工投产。 去年,现代汽车连续第7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In China, For China, To Global”为主题,现展出包括氢燃料电池轻卡MIGHTY Fuel Cell、氢燃料电池巴士、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乘用车NEXO中国版等氢能最新产品,向中国用户全面展示氢能解决方案。 同时,高性能电动车艾尼氪5N,以及全新Elantra N等现代N品牌明星车型也亮相进博会,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继去年10月在上海成立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后,现代汽车与中国合作伙伴北汽集团随即宣布,将向双方在华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投资11亿美元。业界分析称,即使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并被比亚迪等本土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背景下,现代汽车仍希望加码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根据去年的数据,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已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数以上份额,而现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却没有一款相关车型在售。这一空白无疑向现代提出了严峻挑战。此次投资被评价为不仅是现代和北汽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次“续命”之举,更是现代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全球布局的一步关键尝试。 2024年10月,现代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研发中心在上海成立。【图片来源 网络】 ▲2025年韩企在华机遇挑战并存 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区域间合作持续深化,预计在2025年,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活动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尽管投资前景光明,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将是韩国企业的主要挑战之一。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中美关系的变化可能对韩企在中国的部分高科技领域投资产生影响,企业需制定灵活的风险应对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中韩自贸协定(FTA)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贸易便利和投资机会,在供应链协同和拓展市场方面扩大双边合作范围,成为韩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5-01-01 19:22:23 -
韩企高管晋升遇寒流 经济低迷下人力调整显无力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由于韩国受经济长期低迷及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韩国30大集团高管晋升人数呈显著的收缩态势,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 24日,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韩国资产规模排名前30位集团中,提交高管晋升资料的21个集团旗下245家子公司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本年度高管晋升人数同比(1442名)减少9.6%(139名),共1303名。 尽管今年实施高管晋升的企业数量较去年增加4家,达到156家,但晋升的总体规模却逆势下滑,特别是社长及以上高级职位的晋升情况尤为严峻。具体来看,初任高管级别的常务晋升人数大幅削减,从去年1129名骤降至1021名,减少9.6%;而社长及以上级别的高管晋升人数从43名减半至24名。 从各企业来看,本年度仅新世界集团的郑有庆会长和现代电视购物集团的郑教宣会长两人晋升会长职位。去年晋升为副会长的仅为现代汽车代表理事副会长张在勋(音)、HD现代电气代表理事副会长赵锡(音)、GS代表理事副会长洪顺基(音)、YESCO Holdings代表理事副会长具本赫(音)等4人。 在四大集团中,除现代汽车集团外,其他集团均连续三年未晋升副会长级别,社长晋升人数也从去年的32名减少至今年的20名。仅有农协、希杰、DL、未来资产(Mirae Asset)及现代百货商店等五家企业的高管晋升人数实现了增长。 在十大集团中,韩华集团的高管晋升减幅最为显著。今年公布高管人事调整的韩华集团13个子公司中,晋升者共达62名,同比(99名)减少37.4%。其次依次为GS(33.3%)、新世界(29.6%)、乐天集团(22%)、HD现代集团(12.2%)、LG集团(11.9%)等。去年,SK集团高管晋升人数同比大幅减少(127名减少至82名),今年也进一步下滑至75名。 各子公司间的晋升情况差异悬殊,得益于高带宽存储器(HBM)业务的强劲表现,SK海力士的晋升人数逆势增长,从去年的11名跃升至34名,增幅近三倍;而SK电信的晋升人数则从17名大幅缩减至3名。同时,现代汽车集团的晋升人数从97名减少至73名,而其子公司起亚则从38名增长至44名。 据调查,在十大集团中,三星电子的高管晋升缩减幅度相对较小,从去年的265名微降至260名,仅减少5名(1.9%)。显示出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三星电子在人才管理与晋升机制相对稳定。
2024-12-24 19:43:46 -
韩华集团成功收购费城造船厂 开创韩企在美造船据点先河
据韩华集团20日消息,韩华目前已经完成对于美国费城造船厂(Philly Shipyard)收购的所有程序,成为首个成功收购美国船厂的韩国企业。本次收购从今年6月20日与费城造船厂母公司挪威阿克集团(Aker ASA)签订正式合同到最终完成,仅用时6个月。 此次收购由韩华集团旗下韩华海洋和韩华系统联合进行,交易金额约1亿美元。通过这一收购,韩华集团成功在北美造船和国防市场中确立战略据点,为成为全球海洋产业的领先企业奠定基础。 韩华集团的收购计划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和国务院国防贸易管制局(DDTC)在第一阶段迅速批准收购,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对韩华集团的积极评价,以及对韩华推动美国造船和国防工业发展的期待。 上月7日,即将上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也表示:“我们了解韩国在军舰和船舶建造领域的全球顶级能力。未来不仅在船舶出口领域,维修、保养等方面也会加强与韩国的合作。” 韩华海洋计划利用费城造船厂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经验,进一步巩固在北美造船市场的地位。凭借全球领先的环保船舶技术与自动化生产等智能制造能力,韩华海洋有望极大提升效率,同时扩大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的市场份额。 韩华系统也计划支持下一代自主航行船舶的研发,并提供综合控制装置和船舶自动控制系统等部分尖端技术,以提高费城造船厂的技术竞争力。 费城造船厂成立于1997年,位于前美国海军费城国有船厂旧址,由挪威阿克集团美国子公司运营。该船厂主要建造用于沿海运输的大型商船,包括石化产品运输船、集装箱船等,占美国“琼斯法案”适用商船市场的约50%。 此外,费城造船厂还参与美国交通部海事管理局(MARAD)的国家安全多任务船(NSMV)建造项目,在海上风电安装船、政府船只及海军运输船维修改造等领域也有出色业绩。 费城造船厂未来预计会成为美国海军舰艇建造与维修(MRO)业务的重要据点。目前,美国海军面临舰艇生产设施不足的问题,而费城造船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韩华海洋预计会在北美海洋防务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实现业务多元化与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韩华集团收购的美国费城造船厂全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0 23:16:52 -
"助力韩企在华寻找新机遇"——专访仁川商会会长朴柱奉
近年来,随着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诸多挑战,纷纷缩减业务或撤出中国市场。这一趋势涉及多个行业,包括汽车、化妆品、智能手机、显示器、电池、石化和钢铁等。专家认为,在中国内需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提升、外资企业优惠政策减少、生产成本上升、中国政策等因素影响到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韩国产业研究院、大韩商工会议所北京事务所和中国韩国商会面向217家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经营环境实态调查,并于近日发布结果显示,制造业受到当地内需低迷拖累,面临着重重挑战。汽车和化学行业由于疲软和与当地行业竞争激化,而面临较大困难;纺织服装业及电气电子业则受到出口疲软;金属机械等行业受到人力成本问题;零售业则主要受到出口疲软的困扰。 有观点认为,除了内需低迷外,韩国企业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也是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现代汽车中国法人北京现代继出售北京第一工厂后,去年底以16.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重庆工厂出售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位于仁川市南洞区的仁川商工会议所总部【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在此背景下,韩国仁川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仁川商会)通过与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合作构建了民间交流渠道,为促进国际经济体系的发展,开展多方位合作。仁川商会所成立于1885年,通过以会员为中心的组织体系和开展保护会员企业权益的活动,获得绝大多数企业的深深信赖。除了为韩国企业进军海外提供支持外,也为外国企业进军韩国市场提供积极支援。近日,仁川商会会长朴柱奉接受了亚洲日报专访,对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支持方案、地方城市交流重要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亚洲日报》:今年9月24日至27日,访问中国辽宁省和沈阳市。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认为是否获得预期的出差成果? 朴柱奉:为期四天的出差圆满结束。此次访问是为纪念由沈阳市政府邀请并举办的“仁川与沈阳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十周年”及“2024沈阳市韩国周”活动。尽管当前韩中关系略显紧张,代表团仍与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及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成功会面,并与辽宁省和沈阳市贸促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为双方会员企业的经济交流奠定良好基础。未来,两地将在贸易投资、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希望与当地机构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多层次友好交往、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发展。 仁川商工会议所会长朴柱奉【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亚洲日报》:与辽宁省和沈阳市签署的MOU主要涵盖哪些方面?未来有具体计划? 朴柱奉:首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双方将促进两地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并将支持经济贸易代表团派遣、展会和论坛举办。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我们将努力解决两地企业的国际贸易纠纷问题。对具体计划来说,在未来5个月内,计划派遣经贸交流团,并计划在展会宣传韩国企业推出的优质产品。 ▲《亚洲日报》:认为韩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仁川商会的作用是什么? 朴柱奉:中国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技术竞争力及设计领域迅速提升,本地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对于韩国企业而言,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化妆品卫生许可等政策的频繁变动使韩国中小企业难以应对。 自2017年起,仁川商会与仁川市政府合作实施针对中国市场的专项营销支持项目,内容涵盖贸易代表团派遣、展会参展、买家洽谈会举办等。此外,还帮助企业获取海外认证、提供外语翻译及出口基础设施支持。目前,230家企业通过我们的支持项目,成功进军了中国市场。此次签署的MOU也是仁川商会持续与中国18个国际商会保持交流的成果之一,旨在为仁川地区企业获得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仁川商工会议所会长朴柱奉【图片提供 仁川商工会议所】 ▲《亚洲日报》:在当前韩中企业交流相对低迷的情况下,认为推动地方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如何影响韩中关系? 朴柱奉:在国际关系形势复杂的环境下,认为地方城市间的合作更显重要。对此,仁川市早在2015年被选为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示范城市,与中国威海市共同设立了代表处,以支持企业进入双方市场。同时,自2016年以来每年举办的“仁川中国论坛”,已成为韩国首屈一指的中国交流与合作平台,聚集了民间、政府、产业及学界,共同探讨韩中政策对话与未来商业合作。 仁川商会将在推动地方城市间建立信任、加强合作方面继续努力。未来,将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构建更加坚固、可持续的关系网络。为两国企业、学界及文化界提供对话平台,我亲自来扮演非正式经济外交渠道的角色,进一步深化韩中地方间合作关系。
2024-12-19 20:30:21 -
美日台企"高歌猛进" 韩企"掉队"
一项调查显示,面向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4个国家和地区市值前10企业的营业利润和股价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仅韩国企业较4年前有所缩减。四年间,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企业总市值和营业利润分别激增53%至107%和116%至123%,反之,韩国分别萎缩约13%和20%。 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11日发布的数据,以上月为基准,韩国市值前10企业市值总额达735.420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万亿元),较2020年(842.8808万亿韩元)减少12.7%。反之,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的市值均呈大幅增长趋势。同期,美国市值前10企业市值从9.2749万亿美元激增至19.1891万亿美元,增加106.9%;日本从114.6357万亿日元增至175.7745万亿日元,增加53.3%;中国台湾也从19.5653万亿台币增至35.7789万亿台币,增加82.9%。特别是中国台湾市值前10企业在2020年市值总规模较韩国企业小10.2%,但上月达到韩国的2.1倍。 此外,韩国市值前10企业的营业利润也从2020年的44.3132万亿韩元剧减至今年的35.3121万亿韩元,减少20.3%。反之同期,美国从2238亿美元激增至4921亿美元,增加119.9%;日本从5.4889万亿日元增至11.8714万亿日元,增加116.3%;中国台湾也从6517亿台币剧增至1.4523万亿台币,与韩国企业形成鲜明的对比。 仅从各国市值排名第一的企业来看,结果相差无几。韩国市值排名首位的三星电子在2020年市值为483.5524万亿韩元,然而,以上月为基准,降至323.5622万亿韩元,减少33.1%;营业利润也从27.7685万亿韩元降至6.5670万亿韩元,减少76.4%。而同期,美国市值首位的苹果市值从2.256万亿美元增至3.5874万亿美元,增加59%;营业利润也从663亿美元增至1232亿美元,增加85.9%。日本市值首位的丰田汽车从25.9637万亿日元增至40.3009万亿日元,增加55.2%;营业利润从2.3992万亿日元增至5.3529万日元,增加123.1%。中国台湾市值首位的台积电市值和营业利润也分别从13.7431万亿台币增至25.829万亿台币和3727亿台币增至9215亿台币,分别增加87.9%和147.2%。 CEO Score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韩国企业面临增长停滞和利润下滑。近日,又发生紧急戒严事态,受韩国政局不稳定影响,企业困境将进一步加剧。
2024-12-12 00:13:19 -
美国公布对华半导体出口新规 三星电子恐再"躺枪"
为遏制中国获取人工智能(AI)开发所需核心零部件高带宽存储器(HBM),美国政府日前宣布新一轮对华出口管制政策,限制韩国等其他国家对华出口。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2日(当地时间)宣布,从本月31日起将HBM产品纳入出口管制对象名单。HBM芯片可将多个DRAM芯片垂直堆叠,可满足AI芯片在大规模数据运算时对内存带宽的需求。美国商务部对本次出口管制进行“长臂管辖”,适用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即使是第三方国家制造的产品,只要使用了美国软件、设备或技术,都将受到出口管制,被视为美国保护本国专利技术的有力武器。 目前全球HBM市场格局被SK海力士、三星电子和美光三分天下,由于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美国的原创技术,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将受限于本次出口管制。 美国商务部规定,HBM性能单位存储带宽密度(memory bandwidth density)超过每平方毫米2GB/秒即受到管制,目前所有量产中的HBM芯片均将受限。 业界称,SK海力士大部分HBM产品均供应美国英伟达,而中国持续进口三星电子生产的部分旧款HBM,预计三星电子将受到本次管制措施的影响。 对于将HBM出口至总部位于美国或同盟国的企业在华子公司时,美国商务部制定了可对部分产品申请出口管制豁免的措施。 本次管制规定还禁止对华销售24款半导体制造设备和三款软件工具,试图在尖端芯片制程上对中方“卡脖子”。在韩国生产的部分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对华出口可能也将受限,但已自主实施与美国同等水平出口管制措施的国家将无需获得美国商务部批准。美国商务部将日本、荷兰等33个国家(地区)列入出口管制豁免清单,但韩国未在列。 因此韩国企业与获得出口豁免的国家企业在中国市场展开竞争时或将处于不利地位。《纽约时报》报道称,日本和荷兰为了追随美国同步实施出口管制,从几个月前就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 美国商务部同时将140家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大部分为中国军用现代化相关半导体制造企业。美国商务部表示,这些企业对军用半导体开发生产进行支援,从事威胁美国安全及外交利益的活动。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大部分位于中国,也有部分位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ACM Research Korea” 和“Emperion Korea”两家韩企进入清单。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称,拜登政府期待通过此次措施加强与美国同盟的合作,削弱中国生产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的先进技术能力。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3日表示,预计美国对华出口HBM管制新规对韩企影响有限,三星电子虽然有部分HBM产品销往中国,但在三星电子销售额中占比较少。美方此次措施仅限于对华直接出口的高带宽内存,不包括与逻辑芯片等一同封装的高带宽内存,预计韩企今后将按照美方规定调整出口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相关负面影响。 三星电子生产的12层堆叠第5代HBM产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3 21:07:34 -
韩企明年经营策略趋于保守 经济复苏路漫漫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以239家30人以上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和高管为对象进行“2025年企业经营展望调查”并于2日发布的结果显示,49.7%的受访企业计划采取“紧缩经营”策略,28%选择“维持现状”,22.3%则计划“扩大经营”。 采取“紧缩经营”的企业中,员工人数超过300人的大型企业占比高达61%,较3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45.7%)高出15.3个百分点,创自2016年调查以来的新高。在紧缩经营的具体措施上,66.7%的企业表示将“全面降低成本”,52.6%的企业计划“调整人力结构”,25.6%的企业则选择“减少新投资”。 对于明年的投资与招聘规划,多数企业持谨慎态度。具体来看,39.5%的企业计划减少投资,35%的企业将保持投资水平,仅25.5%的企业计划扩大投资。在招聘方面,44.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今年招聘规模,36.9%的企业计划减少招聘,仅18.4%的企业计划增加招聘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计划减少投资和招聘的企业中,大型企业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小型企业。 关于明年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困境,“内需不振”(66.9%)和“人工费负担加重”(64%)的回答最多。"中美等主要国家经济增势放缓"(19.7%)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16.3%)等回答紧随其后。 针对美国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可能对韩国经济产生的影响,82%的受访企业表达担忧,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将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仅7.5%的企业认为,对华制裁可能带来的间接利益及韩美合作的加强将对韩国经济产生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韩国经济的复苏时间,59.8%的企业预测将在“2026年以后”,28%的企业则认为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据统计,受访企业对明年韩国经济增长率的平均预测值为1.9%。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尚宇(音)表示:“面对内需疲软、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紧缩经营趋势显著增强,预计明年韩国经济整体状况难以实现大幅改善。”
2024-12-02 19:45:58 -
韩国驻上海总领事:期待习近平明年访韩推动解决两国事务
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金英俊日前在上海总领事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韩中关系重新迎来发展期,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年能借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之际访问韩国,有望推动两国之间的各项事务和难题得到解决。 韩国总统尹锡悦和习近平上月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APEC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席间尹锡悦邀请习近平访韩。因此有观点认为习近平有望借出席庆州APEC峰会的机会访韩。 在这一背景下下,金英俊上述发言被解读为若习近平访韩成行,韩企在华面临的投资和经营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对于韩中关系,金英俊表示,中国政府近期公布对韩试行免签入境政策,韩中日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即将在上海举行。两国关系较去年将进一步改善。
2024-12-02 19: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