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创作’新闻 35个
-
韩国多地取消跨年活动 全民哀悼务安空难遇难者
29日,全罗南道务安国际机场发生济州航空客机事故,导致重大人员伤亡,韩国政府宣布进入国家哀悼期至2025年1月4日。为了表达对遇难者的深切哀悼,全国各地公共机构、酒店、度假村及主题公园等纷纷取消或调整原定的跨年活动和节日庆典,以庄严肃穆的方式共同纪念这一悲痛事件。 首尔市岁末年初庆祝活动大幅缩减,重点围绕哀悼展开。原定12月31日晚在钟路区普信阁举行的“除夕敲钟仪式”取消所有演出环节,仅保留象征意义的敲钟活动,并在“午夜太阳”影像展现的庄严氛围中默哀悼念。敲钟仪式的参与者也从往年的市长、市议会议长等官员改为民间人士代表参与,以示简化。 光化门的跨年倒计时活动也已取消灯光和音效,仅通过无声影像展示倒计时画面。世宗文化会馆的外墙投影和光化门广场的媒体墙均以无声的文字与影像形式向遇难者表达哀思。这一系列调整旨在最大程度减少节庆活动的氛围,为社会营造肃穆的悼念环境。 此外,其他与年末相关的主题活动也跟随悼念主流。原定来自全球50个国家的网络红人共同参与的SEOUL CON文化盛典相关活动也悉数取消,目前仅保留在东大门DDP举办的Sub-Culture艺术展览。该展览项目相对小型且静态,因此依旧按计划进行。由一人媒体创作者参与的“创作者竞技场”活动已推迟至哀悼期结束后举办。 韩国主要主题公园爱宝乐园和乐天世界已全面暂停岁末年初庆典项目。爱宝乐园宣布取消圣诞游行、月光游行、天空魔法秀及姆明烟花秀等活动,同时把部分表演项目“圣诞老人村”“月光拍照派对”等改为与游客互动的拍照时间。乐天世界则直接暂停首尔和釜山所有场馆的街头表演、舞台演出及烟花表演,并取消12月31日的跨年电音派对,相关购票者可获得全额退款。 韩国各大酒店和度假村也相继取消跨年夜倒计时活动和新年庆典。位于仁川永宗岛的百乐达斯城度假村原计划在室内广场举办的大型气球放飞活动已取消,首尔知名的君悦酒店决定取消原定于室外滑冰场举行的零点烟花秀及滑冰场延长营业活动。济州岛的梦想塔综合度假村也取消在顶层Skyview Lounge 38举办的跨年倒计时庆典。 此次国家哀悼期的设立,让整个社会的年末氛围发生巨大转变。往年充满节庆与欢笑的跨年夜,如今在对遇难者的深切悼念下显得格外沉重。这一决定对酒店、主题公园、旅游行业造成一定经济影响,但韩国社会普遍认为,当前纪念和哀悼遇难者才是重中之重。通过取消或简化庆典,共同为遇难者送上最深切的祈愿,也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带来更多的反思。 31日,在首尔市厅本馆前临时搭建的务安国际机场济州航空客机惨案牺牲者联合焚香所,正在代理总统职权的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与国务委员一行前来献花。【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31 20:01:44 -
【亚洲人之声】歌声背后的韩国民主化历程
2014年10月,有韩国“文化总统”之称的大神级人物徐太志发布第9张专辑,收录了一首名为《昭格洞》的歌曲,并制作成徐太志和IU演绎的两个版本,描写了上世纪80年代一对少男少女朦胧单纯却又擦肩而过的爱情。 歌曲的第二小节有一段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的警报声,这正是当年韩国处在戒严时期经常响起的防空警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美好的爱情在两人之间萌芽,但却在突然下达戒严令被严格管制的夜晚,女孩未能按时赴约,令男孩怅然若失。 昭格洞位于首尔中心的钟路区,是徐太志的出生地,也是全斗焕军事独裁政府期间,强行征募参与民主运动学生接受所谓“绿化事业”思想改造的地方,曾有6名大学生在此丧命。现在昭格洞的国立现代美术馆前身便是全斗焕政府时期“国军机务司令部”所在地。 徐太志在谈论创作灵感时曾表示,小时候每当民间防卫训练时,经常在昭格洞的家中目睹坦克经过家前小巷,市民们被士兵盘问检查的场景,我认为这首歌听上去既凄美又有点令人恐惧,因为它包含了那段特殊的时代背景。 《昭格洞》发布的10年后,韩国再次经历了155分钟的戒严,并引发了总统面临弹劾审判的局面,重新听起这首歌更加令人心潮澎湃。 在记录某段历史时,似乎没有什么比音乐和文字更能打动人心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着一代人的故事和情感,促使彼此之间达成集体认同。庆幸韩国拥有徐太志的《昭格洞》、韩江的《少年来了》,以及无数如宝藏般的影视作品记录下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提醒着后人,民主来之不易,不容任何人破坏。 徐太志《昭格洞》MV截图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2-25 00:50:04 -
全球3500个网红团队齐聚首尔 SEOUL CON文化盛典即将启幕
韩国首尔经济振兴院于24日宣布,年末全球文化盛典“SEOUL CON”即将盛大开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总计拥有30亿粉丝的3500个网红团队将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一备受瞩目的国际活动。 由全球网红主导的SEOUL CON,旨在推广韩流(K-POP)、韩妆(K-Beauty)以及韩国时尚(K-Fashion)等首尔生活方式。今年的活动将于12月28日至次年1月1日在东大门设计广场(DDP)举行,呈现超过25个丰富多彩的项目。印度美妆网红Poonam Naruka被任命为海外宣传大使,她的内容总播放量高达6亿次,备受全球瞩目。 今年的SEOUL CON在规模和内容上均实现升级。活动时间相比去年延长两天,参与的网红团队增加了500个。新增的“全球网红x企业直播电商”项目将由网红直接推广首尔优质中小企业产品。此外,诸如“全球网红休息室”、“BIGO LIVE全球网红大赛”和“创作者体育场”等项目也经过全面强化,提升观众与网红的互动体验。 28日,SEOUL CON将举办韩国唯一的综合电视剧颁奖典礼“2024 SEOUL CON APAN STAR AWARDS”。与此同时,通过“LCK Awards”和“MKSI2024”等电竞项目,SEOUL CON将充分展示韩国作为全球电竞强国的卓越地位,为观众带来更多元化的娱乐体验。 作为SEOUL CON的压轴环节,“SEOUL CON WORLD K-POP FESTIVAL & COUNTDOWN”演唱会将于31日震撼登场。顶级韩流艺人将献上精彩表演,从夜晚持续到新年倒计时,为观众创造难忘的跨年瞬间。已公布的演出阵容包括ZICO、Dynamic Duo、姜东昊、CHANGMO、Billlie以及SAY MY NAME等。 首尔经济振兴院代表理事金贤宇(音)表示:“SEOUL CON作为全球首创的网红盛典,开创了全新的活动模式,其意义深远。我们希望SEOUL CON不仅成为市民积极参与的代表性活动,更成为提及首尔时不可或缺的国际盛会。” SEOUL CON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首尔经济振兴院】
2024-12-24 23:33:25 -
Naver Clip与博客持续增长 年轻用户引领内容创作热潮
自去年推出以来,Naver旗下短视频服务Clip持续高速增长。付费内容订阅和博客流量显著提升,这一趋势主要受两极化内容的推动。据Naver23日消息,上个月Clip的播放量较去年12月增长了7倍。 Naver于去年8月推出Clip,并在同年11月通过Naver应用的更新向所有用户开放。Naver表示:“尽管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在韩国市场占据了先发优势,但我们评估,今年年初Clip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TikTok。” 同期,Clip的频道数量增长了3倍,内容产量提升了5倍。当前,Naver正积极加强与My Place等平台的联动,不断扩展Clip的生态系统。 此外,Naver于2021年推出的付费内容服务Naver Premium Content也保持稳步增长。截至上个月,该服务的订阅人数和内容交易额较去年均翻了一倍,频道数量新增约1000个。 随着付费订阅用户持续增加,已有超过25万用户通过平台购买创作者内容,订阅两个及以上频道的用户数量较去年增长了3倍以上。 以10至20岁年轻人为主导的“写作热潮”持续强劲,这一趋势推动了Naver博客的历史性增长。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底,新创建博客数量达214万个,总使用时长突破了7亿小时。 与去年新增的136万个博客相比,今年的增长势头显著回升,并接近2022年新增的200万个博客的规模。与博客热潮兴起的2020年相比,今年的博客创作者数量增长了30%,其中年轻群体的增幅最为明显:10多岁的创作者增长了55%,20多岁增长了52%,30多岁增长了33%。 Naver指出,10至30岁的年轻用户占所有博主的比例达到65%,这一占比自202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60%以上。 Naver Clip宣传图【图片来源 Naver】
2024-12-23 19:22:42 -
韩国戒严风波:政治动荡下的文化产业
▲戒严令冲击年末文化旺季 年末通常是文化演出的黄金时期,但紧急戒严及其引发的政局动荡,令韩国文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12月7日,恰逢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投票之日,首尔瑞草区艺术殿堂的韩国国立交响乐团如期演出了《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然而,尽管门票早已售罄,现场依然出现了空座。不少观众在中场休息时频频查看手机,关注国会投票直播,显得心神不宁。某业内人士坦言:“12月原本是演出的旺季,但因局势不稳,许多筹备已久的演出恐怕会被淹没在这场动荡中。” ▲大众文化领域陷入停滞 紧急戒严令对大众文化领域的冲击同样显著。音乐会、宣传活动、座谈会等接连被迫取消或延期。一些优兔(YouTube)频道也因局势混乱暂停更新。对此,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于6日出席国立大邱博物馆开馆30周年纪念活动时,试图安抚公众情绪。他表示:“文化产业可能会经历短暂冲击,但整体将很快恢复。” 然而,文化界内部的态度普遍较为悲观。许多人认为,持续的动荡不仅影响当前的活动,更可能对韩国文化刚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全球关注与文学界反思 10日,韩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文化近年来通过K-POP、文学和电影逐步向全球扩展,而紧急戒严令的影响已不仅限于国内文化,更波及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12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韩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主持人开场便提到韩国的政治动荡,而韩江在发言中表达了震惊与遗憾。她说:“为了写《少年来了》,我曾深入研究1979年末的戒严状况,没想到2024年会重现类似的情景。”她呼吁:“不要再回到以武力或强制手段控制社会的过去。” 出版界的批评则更为直接。大韩出版文化协会发表声明,称戒严令是对文化价值的自我摧毁,并指出只要总统继续掌权,民众对类似事态再次发生的担忧将难以消除。与此同时,文化艺术界的反对声浪也在持续高涨。全国5000余名艺术家与200多个艺术团体联合发布声明,呼吁尹锡悦下台。他们表示,戒严令的实施及随后的政治动荡,已对文化自由和创作精神造成严重威胁。 导演奉俊昊、演员文素利和导演张俊焕【图片来源 希杰娱乐】 ▲电影界加入弹劾总统的呼声 电影界迅速响应,与文化艺术界一同加入抗议行列。12月7日,包括奉俊昊、文素利等在内的2518多名电影人发布联合声明,强烈谴责紧急戒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声明指出:“即便用电影的想象力,也难以理解这种荒谬行为的存在。” 电影人不仅对戒严措施提出批评,还指责尹锡悦政府在电影预算上的不公平分配,认为其独裁行径对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呼吁立即停止总统职权,强调只有在自由与公平的环境下,电影及整个文化产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复苏与繁荣。 ▲K-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K-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稳固的粉丝基础,但当前的政治动荡可能削弱海外观众对韩国文化的信任与兴趣。电影评论家吴东镇(音)表示:“没有国家会尊重来自戒严独裁政权的文化作品。韩国电影与电视剧或许会在国际舞台上面临5至10年的发展停滞。” 运营K-POP演唱会场地的永宗岛Inspire Arena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尚无演出取消或延期,但海外观众减少已成潜在风险。韩国电影发行公司SHOWBOX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政治风波虽然尚未直接冲击文化界,但整个行业的工作氛围已变得格外谨慎。部分活动的推进与电影票房可能受到影响。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文化界人士依然对K-文化的韧性抱有信心。中央大学传媒学部教授柳洪植(音)指出:“K-内容的粉丝基础非常强大,不会轻易被动摇。”业内人士认为,这场危机或许是对韩国文化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只有直面挑战,才能塑造更加坚韧的文化未来。” 毫无疑问,这场政治风波对韩国文化界构成了严峻挑战。尽管短期内可能带来冲击,韩国文化界的创造力或将成为其化危为机的关键。正如作家韩江所言:“无论发生什么,总会有不断被诉说的真相,而这种语言的力量是永恒的。” K-POP演唱会场地的永宗岛Inspire Arena【图片来源 Inspire Arena】
2024-12-13 07:03:52 -
"诺贝尔周"即将启幕 韩江首场记者会备受瞩目
韩国作家韩江将于当地时间6日举行首次官方记者会,分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感受。这是她自10月获奖以来首次正式面对媒体。根据诺贝尔委员会消息,包括韩江在内的11位诺贝尔奖得主(涵盖文学、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领域),将从6日至1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周”活动。 每年10月宣布获奖者后,诺贝尔周活动于12月举行,为获奖者提供通过颁奖典礼、讲座及博物馆活动等与全球公众交流的机会,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韩江的记者会定于6日下午1点(韩国时间晚上9点)举行。同日,她将前往诺贝尔博物馆,捐赠与其文学创作相关的藏品,并在博物馆餐厅的“特别留言簿”上签名。 7日,韩江将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文学讲座,全面回顾其文学创作世界。讲座将以韩语进行,时长约1小时,现场仅限受邀嘉宾参与,同时通过诺贝尔委员会的优兔(YouTube)频道全球直播。自10月获奖以来,韩江鲜少与媒体接触,此次发言备受关注。 10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将举行颁奖典礼。自1926年以来,音乐厅每年都会在此铺设象征诺贝尔奖的“蓝色地毯”,吸引全球目光。典礼由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自主持,他将为包括韩江在内的获奖者颁发诺贝尔证书和奖牌。 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证书设计极具特色,通常体现获奖者或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由艺术家手工制作,堪称“艺术珍品”。 颁奖典礼后,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将举办盛大的庆祝晚宴,预计约1300名嘉宾出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瑞典王室成员及国际贵宾。 诺贝尔颁奖活动对着装要求严格。男性需着燕尾服,女性需着晚礼服,也可选择本国传统服饰。作为文学奖得主,韩江在颁奖典礼和晚宴中的礼服选择将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诺贝尔周期间,斯德哥尔摩将举办一系列文学奖相关活动,展现文学与公众交流的多样性。今年的11位诺贝尔奖得主中,韩江是唯一的女性获奖者,这为活动增添了独特意义。 12日,韩江将与瑞典翻译家兼记者Yukiko Duke展开对谈。同时,还将举办“文学之夜”(Literature Night)活动,介绍包括韩江在内的历届女性文学奖得主及其作品。此外,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多座主要建筑外墙将展示以女性获奖者为主题的灯光艺术作品,其中也包含与韩江相关的视觉元素。 10月17日,韩江在首尔江南区出席公益基金会“PONY CHUNG财团”主办的第18届PONY CHUNG创新奖颁奖典礼。【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5 19:31:47 -
诺贝尔颁奖典礼倒计时 韩江亮相引关注
当地时间本月10日,2024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韩国作家韩江将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女性,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奖章和证书。 在本月5日至12日的“诺贝尔周”期间,将举行记者会、演讲、朗诵会等一系列活动。韩江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除了出席“PONY CHUNG创新奖”颁奖仪式外,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或公开出席活动,因此大批粉丝对韩江出席诺奖颁奖典礼抱有极高期待。 在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韩江将回答来自全球各国记者的提问,并向诺贝尔博物馆捐赠个人收藏品。她还将于7日在诺贝尔博物馆用韩语发表一小时的演讲,演讲将通过优兔(Youtube)进行直播,内容还将被整理为韩语、英语、瑞典语版本,在诺贝尔官网公开。 颁奖典礼结束后,韩江还将于12日出席在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举行的朗诵会,亲自朗读获奖作品,与听众分享创作心得。 “诺贝尔周”期间最大的亮点是将于10日举行的颁奖典礼,除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的和平奖外,包括文学奖在内的其余奖项均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进行颁发。评委会成员对各奖项得主进行介绍演说后,将由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自颁奖。 文学奖得主将由瑞典翰林院委员进行介绍演说,演说将用瑞典语进行,但按照惯例邀请获奖者上台的最后一句话将用英语或获奖者的母语,韩江将在颁奖典礼结束后举行的宴会上发表感言。 韩江在颁奖典礼和宴会上的服装造型也是关注焦点之一,通常获奖者着晚礼服或本国传统服装出席。 “诺贝尔周”期间,在斯德哥尔摩各主要景点将举行灯光秀(Nobel Week Lights),韩江的巨幅肖像画照明将亮相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大楼,诺奖委员会称将借灯光秀表达对获奖者的敬意。 在8日举行的“文化之夜”(Literature Night)中,将用瑞典语和获奖者母语诵读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的文字。韩江的文字将用韩文进行诵读,为当地读者带来别样的韩国文化体验。
2024-12-03 22:25:59 -
奈飞爱情悬疑剧《一箱情缘》今日举办制作发布会
今日上午11点,奈飞(Netflix)最新原创韩剧《一箱情缘》(The Trunk)在首尔江南RAUM艺术中心举办了制作发布会。导演金奎泰携演员徐玄振、孔刘、郑允荷、赵伊健和金东沅出席,与各大媒体分享了创作过程、角色塑造与幕后故事,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演员金东沅(左)、赵伊健、郑允荷、导演金奎泰、演员徐玄振和孔刘出席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箱情缘》改编自韩国作家金吕玲的同名小说,以一只从湖中浮出的旅行箱为线索,揭示了高级婚介公司背后隐藏的秘密。故事聚焦于一种特殊的“合同制婚姻”服务,讲述了韩正元(孔刘饰)与卢仁智(徐玄振饰)因契约相识并结婚,但两人婚姻背后却暗藏层层谜团。 导演金奎泰在发布会上谈及执导该剧的缘由。他表示,剧本独特的设定和角色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深深吸引了他。这不仅是关于爱情的故事,更是对婚姻制度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探索。 演员徐玄振出席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徐玄振饰演的卢仁智是一名经历过四次婚姻的合同制婚介公司职员。她形容该角色像“寄居蟹”一样,用坚硬的外壳保护柔软的内心。徐玄振表示,选择这部剧的原因在于其情感表达的独特性。这部作品没有直白地表达情感,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性。 孔刘饰演的韩正元是一位因伤痛而封闭自我的音乐制作人。他通过“合同制婚姻”服务遇到第二任妻子卢仁智。他在发布会上形容正元是个“情绪不稳定、孤独且疲惫”的角色。他认为,该剧没有为爱情或婚姻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呈现多样的解读空间,使人物更加鲜活。 演员孔刘出席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郑允荷饰演的李书妍是一位内心复杂、充满矛盾的女性,她与韩正元的婚姻充满了爱恨交织。郑允荷表示,她希望通过细腻的演绎展现普通人面对情感纠葛时的复杂心理,令观众产生共鸣。她还提到,这个角色反映了婚姻制度对个体情感的深刻影响。 赵伊健饰演李书妍的现任丈夫尹智伍,他表示,虽然角色看似完美,但内心同样充满深情。金东沅饰演的严泰成则为剧中增添了神秘色彩,他相信该剧提出的现实问题能带给观众感动与反思。 演员赵伊健(左)、郑允荷、徐玄振和孔刘出席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谈及现代婚姻制度,金奎泰导演表示:“婚姻制度的本质并未改变,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其形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部剧将通过多角度展现婚姻与爱情的复杂性,挑战观众的固有认知。” 《一箱情缘》将于11月29日正式上线奈飞平台,其独特的故事设定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引发了广泛关注,有望激发观众对爱情、婚姻、救赎等话题的思考。 奈飞(Netflix)最新原创韩剧《一箱情缘》海报 【图片来源 奈飞】
2024-11-27 02:43:38 -
衣恋集团:搭建中韩文化交流的艺术之桥
【编者按】随着中韩两国关系的持续深化,文化交流在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衣恋集团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贡献良多。本文聚焦衣恋集团近30年来在中韩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角色,展现其作为两国文化纽带的深远影响。 ▲深耕中国:播撒文化种子 1994年,衣恋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为较早在华设立法人的韩国企业之一。然而,早在1993年中韩建交次年,衣恋集团便已开启文化交流的使命。当年,集团成立文化事业部,致力于宣传东方传统绘画——水墨艺术,并积极推动中韩文化互动。90年代初期,衣恋集团通过支持优秀中国画家创作、举办国际展览及艺术品收藏,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展示平台和创作动力,助力中国艺术走向世界。 2005年,衣恋集团成立衣恋文化基金会,专注于东方传统艺术研究及亚洲优秀艺术家的发掘,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推动力量。特别是在水墨艺术领域,基金会通过展览和跨国合作,强化了中韩文化纽带,为当代艺术创新注入了活力。 位于京畿道坡州的衣恋画廊Heyri【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培养新锐:投资艺术未来 自2009年起,衣恋集团设立奖学金项目,系统性地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在中国,衣恋集团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多所中国美术院校设立奖学金项目,迄今已资助了2667名毕业奖学金获得者及113名通过公开征集活动选拔的青年艺术家。这一举措为中国艺术教育注入新活力,也为中韩文化互动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与此同时,衣恋集团通过在韩国的艺术家公开征集活动,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发展平台,进一步丰富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形式与内涵。 ▲促进交流:国际舞台上的中韩对话 2024年是中国雕塑学会与韩国雕塑家协会文化交流15周年。借此契机,衣恋文化基金会参与了第14届首尔国际雕塑节,并举办“中国现代雕塑100人特别展”,推动了两国雕塑艺术的深度对话。在本届国际雕塑节上,包括曾成钢、翟庆喜等中国雕塑大师在内的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与衣恋奖学金培养的青年雕塑家徐长远、吴德灏的作品同台展出,广受国际观众瞩目。 随后在京畿道坡州的衣恋画廊Heyri举办的“中国现代雕塑100人特别展”集中呈现了中国雕塑从大师到新锐的丰富多样性,为观众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雕塑发展的机会。衣恋画廊Heyri于2022年6月开幕,专为支持青年艺术家及扩大文化艺术基础而设立,为推动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平台。 此外,今年8月31日至10月26日,衣恋文化基金会举办了“中国现代美术系列展览”,涵盖水墨艺术、当代绘画及青年艺术项目,为观众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这些展览不仅深化了中韩艺术对话,还进一步促进了两国文化认同。 ▲跨越边界:文化艺术的无限可能 衣恋画廊上海正在展出中国新锐艺术家耿雪的个人展览“余温 ECHO”【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衣恋文化基金会的努力并不局限于韩国本土。2014年,衣恋集团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衣恋画廊,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目前画廊正在展出中国新锐艺术家耿雪的个人展览“余温 ECHO”,未来还计划拓展展览项目,为中韩艺术家创造更多合作机会。据集团负责人透露,画廊正筹备每月举办中国新锐艺术家的展览,并策划韩国雕塑家金于填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及衣恋画廊举办特别展览,以进一步深化两国间文化合作。 同时,衣恋集团将韩国踏十里古美术商街的旧办公楼改建为“踏十里艺术实验室”,为全球艺术家提供创作空间。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当地艺术氛围,也为中韩艺术家搭建了长期交流与创作的平台。集团负责人表示,实验室计划支持不受国籍限制的青年艺术家的展览事业。 位于踏十里古美术商街的“踏十里艺术实验室”【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展望未来:为两国文化交流注入新动力 衣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策划更多双向展览,为中韩两国青年艺术家提供深入了解彼此文化的机会。通过作品展示和创意交流,中韩两国艺术家将实现互相启发,共同推动文化艺术的创新与繁荣。 凭借30余年的不懈努力,衣恋集团已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在传承东方艺术精髓的同时,衣恋集团不断探索创新文化传播形式。未来,这座桥梁将继续延伸,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衣恋画廊上海内部【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2024-11-19 22:28:42 -
【今天的K-文化④】从《破墓》到《三天》:韩国超自然题材电影掀起热潮
【编者按】2024年,韩国电影市场掀起了“超自然”(Occult)主题浪潮。曾经被视为小众的这一类型,凭借独特的文化深度和神秘吸引力,迅速俘获主流观众。从年初创造票房奇迹的《破墓》,到年底备受瞩目的《三天》,超自然题材不仅重塑了观众的观影偏好,还为韩国电影产业注入了崭新的创意动力。 ▲《破墓》:开创先河 今年2月,由张宰贤导演执导的《破墓》上映后,凭借超过1100万观影人次刷新了淡季票房纪录,稳居韩国今年票房冠军。影片围绕风水学和巫俗信仰,讲述了一支由风水师、殡葬师和巫师组成的团队因挖掘富豪祖坟而陷入诡异事件的故事。影片不仅展现了独特的韩国文化背景,还通过深挖民俗文化与情感纽带的叙事方式引起了各年龄段观众的共鸣。 发行公司SHOWBOX表示,目前《破墓》在流媒体平台上的观看量持续领跑,已位居年度榜首。SHOWBOX相关负责人表示,《破墓》的成功证明了超自然题材在市场中的潜力,为未来同类影片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商业基础。希杰(CJ)旗下电影院品牌CGV相关负责人指出,灵异题材过去通常被认为受众较为有限,难以吸引大规模票房,但《破墓》改变了这种认知,将这一小众题材成功推向了主流市场。 电影《破墓》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 超自然题材的崛起 《破墓》的成功为韩国超自然题材电影开辟了新天地。这类影片通常涉及无法用自然现象解释的神秘力量或事件,包含灵异、鬼怪、魔法等元素,常常利用视觉效果和音效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超自然题材电影的崛起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反映了韩国电影产业的创新能力。这些作品巧妙融合了韩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叙事技巧,带给观众独特的文化体验。同时,它们也探讨了诸如生死、命运等普世主题,使得这些作品具有跨文化的吸引力。 电影《破墓》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三天》:延续热潮 11月14日,由玄文燮导演执导的电影《三天》接棒上映,成为超自然题材的又一力作,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影片以韩国传统丧葬文化的“三日葬礼”为背景,讲述一位父亲为拯救意外复活的女儿,与恶魔展开三天生死对抗的故事。影片通过紧张的驱魔仪式和细腻的家庭情感描绘,巧妙地将恐怖与温情融为一体,为观众带来震撼且感动的观影体验。 玄文燮表示,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将韩国葬礼文化与西方恐怖元素相结合,为观众呈现耳目一新的叙事方式和视觉效果。CGV相关负责人也对《三天》寄予厚望,认为其融合家庭情感与超自然题材的独特定位,能够吸引偏好惊悚电影的年轻观众,特别是10至29岁主力观影群体的喜爱。 电影《三天》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机遇与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从《破墓》的票房奇迹到《三天》的强势接档,超自然题材正逐步突破观众对小众题材的固有认知,迈向国际化发展。然而,这一热潮也伴随着争议。一些批评者担忧,灵异内容可能助长迷信观念,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理性精神相背离。对此,韩国首档占卜师恋爱综艺《神灵附体的恋爱》制片人金在元(音)回应道:“我们并非提倡迷信,而是试图通过这些作品探讨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思考。未来,如何在尊重文化传统的同时,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将成为创作者必须面对的核心挑战。” 2024年,超自然题材在韩国从小众走向主流,其成功不仅得益于优秀的剧本和表演,也得益于制作团队对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从《破墓》到《三天》,这股热潮展现了韩国创作者在文化深度、情感表达和类型创新上的无限潜力。展望未来,如何保持这一题材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同时迎合国内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将是韩国电影人需要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电影《三天》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2024-11-19 01:34:42
-
韩国多地取消跨年活动 全民哀悼务安空难遇难者
29日,全罗南道务安国际机场发生济州航空客机事故,导致重大人员伤亡,韩国政府宣布进入国家哀悼期至2025年1月4日。为了表达对遇难者的深切哀悼,全国各地公共机构、酒店、度假村及主题公园等纷纷取消或调整原定的跨年活动和节日庆典,以庄严肃穆的方式共同纪念这一悲痛事件。 首尔市岁末年初庆祝活动大幅缩减,重点围绕哀悼展开。原定12月31日晚在钟路区普信阁举行的“除夕敲钟仪式”取消所有演出环节,仅保留象征意义的敲钟活动,并在“午夜太阳”影像展现的庄严氛围中默哀悼念。敲钟仪式的参与者也从往年的市长、市议会议长等官员改为民间人士代表参与,以示简化。 光化门的跨年倒计时活动也已取消灯光和音效,仅通过无声影像展示倒计时画面。世宗文化会馆的外墙投影和光化门广场的媒体墙均以无声的文字与影像形式向遇难者表达哀思。这一系列调整旨在最大程度减少节庆活动的氛围,为社会营造肃穆的悼念环境。 此外,其他与年末相关的主题活动也跟随悼念主流。原定来自全球50个国家的网络红人共同参与的SEOUL CON文化盛典相关活动也悉数取消,目前仅保留在东大门DDP举办的Sub-Culture艺术展览。该展览项目相对小型且静态,因此依旧按计划进行。由一人媒体创作者参与的“创作者竞技场”活动已推迟至哀悼期结束后举办。 韩国主要主题公园爱宝乐园和乐天世界已全面暂停岁末年初庆典项目。爱宝乐园宣布取消圣诞游行、月光游行、天空魔法秀及姆明烟花秀等活动,同时把部分表演项目“圣诞老人村”“月光拍照派对”等改为与游客互动的拍照时间。乐天世界则直接暂停首尔和釜山所有场馆的街头表演、舞台演出及烟花表演,并取消12月31日的跨年电音派对,相关购票者可获得全额退款。 韩国各大酒店和度假村也相继取消跨年夜倒计时活动和新年庆典。位于仁川永宗岛的百乐达斯城度假村原计划在室内广场举办的大型气球放飞活动已取消,首尔知名的君悦酒店决定取消原定于室外滑冰场举行的零点烟花秀及滑冰场延长营业活动。济州岛的梦想塔综合度假村也取消在顶层Skyview Lounge 38举办的跨年倒计时庆典。 此次国家哀悼期的设立,让整个社会的年末氛围发生巨大转变。往年充满节庆与欢笑的跨年夜,如今在对遇难者的深切悼念下显得格外沉重。这一决定对酒店、主题公园、旅游行业造成一定经济影响,但韩国社会普遍认为,当前纪念和哀悼遇难者才是重中之重。通过取消或简化庆典,共同为遇难者送上最深切的祈愿,也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带来更多的反思。 31日,在首尔市厅本馆前临时搭建的务安国际机场济州航空客机惨案牺牲者联合焚香所,正在代理总统职权的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与国务委员一行前来献花。【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31 20:01:44 -
【亚洲人之声】歌声背后的韩国民主化历程
2014年10月,有韩国“文化总统”之称的大神级人物徐太志发布第9张专辑,收录了一首名为《昭格洞》的歌曲,并制作成徐太志和IU演绎的两个版本,描写了上世纪80年代一对少男少女朦胧单纯却又擦肩而过的爱情。 歌曲的第二小节有一段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的警报声,这正是当年韩国处在戒严时期经常响起的防空警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美好的爱情在两人之间萌芽,但却在突然下达戒严令被严格管制的夜晚,女孩未能按时赴约,令男孩怅然若失。 昭格洞位于首尔中心的钟路区,是徐太志的出生地,也是全斗焕军事独裁政府期间,强行征募参与民主运动学生接受所谓“绿化事业”思想改造的地方,曾有6名大学生在此丧命。现在昭格洞的国立现代美术馆前身便是全斗焕政府时期“国军机务司令部”所在地。 徐太志在谈论创作灵感时曾表示,小时候每当民间防卫训练时,经常在昭格洞的家中目睹坦克经过家前小巷,市民们被士兵盘问检查的场景,我认为这首歌听上去既凄美又有点令人恐惧,因为它包含了那段特殊的时代背景。 《昭格洞》发布的10年后,韩国再次经历了155分钟的戒严,并引发了总统面临弹劾审判的局面,重新听起这首歌更加令人心潮澎湃。 在记录某段历史时,似乎没有什么比音乐和文字更能打动人心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着一代人的故事和情感,促使彼此之间达成集体认同。庆幸韩国拥有徐太志的《昭格洞》、韩江的《少年来了》,以及无数如宝藏般的影视作品记录下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提醒着后人,民主来之不易,不容任何人破坏。 徐太志《昭格洞》MV截图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2-25 00:50:04 -
全球3500个网红团队齐聚首尔 SEOUL CON文化盛典即将启幕
韩国首尔经济振兴院于24日宣布,年末全球文化盛典“SEOUL CON”即将盛大开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总计拥有30亿粉丝的3500个网红团队将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一备受瞩目的国际活动。 由全球网红主导的SEOUL CON,旨在推广韩流(K-POP)、韩妆(K-Beauty)以及韩国时尚(K-Fashion)等首尔生活方式。今年的活动将于12月28日至次年1月1日在东大门设计广场(DDP)举行,呈现超过25个丰富多彩的项目。印度美妆网红Poonam Naruka被任命为海外宣传大使,她的内容总播放量高达6亿次,备受全球瞩目。 今年的SEOUL CON在规模和内容上均实现升级。活动时间相比去年延长两天,参与的网红团队增加了500个。新增的“全球网红x企业直播电商”项目将由网红直接推广首尔优质中小企业产品。此外,诸如“全球网红休息室”、“BIGO LIVE全球网红大赛”和“创作者体育场”等项目也经过全面强化,提升观众与网红的互动体验。 28日,SEOUL CON将举办韩国唯一的综合电视剧颁奖典礼“2024 SEOUL CON APAN STAR AWARDS”。与此同时,通过“LCK Awards”和“MKSI2024”等电竞项目,SEOUL CON将充分展示韩国作为全球电竞强国的卓越地位,为观众带来更多元化的娱乐体验。 作为SEOUL CON的压轴环节,“SEOUL CON WORLD K-POP FESTIVAL & COUNTDOWN”演唱会将于31日震撼登场。顶级韩流艺人将献上精彩表演,从夜晚持续到新年倒计时,为观众创造难忘的跨年瞬间。已公布的演出阵容包括ZICO、Dynamic Duo、姜东昊、CHANGMO、Billlie以及SAY MY NAME等。 首尔经济振兴院代表理事金贤宇(音)表示:“SEOUL CON作为全球首创的网红盛典,开创了全新的活动模式,其意义深远。我们希望SEOUL CON不仅成为市民积极参与的代表性活动,更成为提及首尔时不可或缺的国际盛会。” SEOUL CON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首尔经济振兴院】
2024-12-24 23:33:25 -
Naver Clip与博客持续增长 年轻用户引领内容创作热潮
自去年推出以来,Naver旗下短视频服务Clip持续高速增长。付费内容订阅和博客流量显著提升,这一趋势主要受两极化内容的推动。据Naver23日消息,上个月Clip的播放量较去年12月增长了7倍。 Naver于去年8月推出Clip,并在同年11月通过Naver应用的更新向所有用户开放。Naver表示:“尽管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在韩国市场占据了先发优势,但我们评估,今年年初Clip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TikTok。” 同期,Clip的频道数量增长了3倍,内容产量提升了5倍。当前,Naver正积极加强与My Place等平台的联动,不断扩展Clip的生态系统。 此外,Naver于2021年推出的付费内容服务Naver Premium Content也保持稳步增长。截至上个月,该服务的订阅人数和内容交易额较去年均翻了一倍,频道数量新增约1000个。 随着付费订阅用户持续增加,已有超过25万用户通过平台购买创作者内容,订阅两个及以上频道的用户数量较去年增长了3倍以上。 以10至20岁年轻人为主导的“写作热潮”持续强劲,这一趋势推动了Naver博客的历史性增长。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底,新创建博客数量达214万个,总使用时长突破了7亿小时。 与去年新增的136万个博客相比,今年的增长势头显著回升,并接近2022年新增的200万个博客的规模。与博客热潮兴起的2020年相比,今年的博客创作者数量增长了30%,其中年轻群体的增幅最为明显:10多岁的创作者增长了55%,20多岁增长了52%,30多岁增长了33%。 Naver指出,10至30岁的年轻用户占所有博主的比例达到65%,这一占比自202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60%以上。 Naver Clip宣传图【图片来源 Naver】
2024-12-23 19:22:42 -
韩国戒严风波:政治动荡下的文化产业
▲戒严令冲击年末文化旺季 年末通常是文化演出的黄金时期,但紧急戒严及其引发的政局动荡,令韩国文化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12月7日,恰逢总统尹锡悦弹劾案投票之日,首尔瑞草区艺术殿堂的韩国国立交响乐团如期演出了《马勒第一交响曲:巨人》。然而,尽管门票早已售罄,现场依然出现了空座。不少观众在中场休息时频频查看手机,关注国会投票直播,显得心神不宁。某业内人士坦言:“12月原本是演出的旺季,但因局势不稳,许多筹备已久的演出恐怕会被淹没在这场动荡中。” ▲大众文化领域陷入停滞 紧急戒严令对大众文化领域的冲击同样显著。音乐会、宣传活动、座谈会等接连被迫取消或延期。一些优兔(YouTube)频道也因局势混乱暂停更新。对此,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于6日出席国立大邱博物馆开馆30周年纪念活动时,试图安抚公众情绪。他表示:“文化产业可能会经历短暂冲击,但整体将很快恢复。” 然而,文化界内部的态度普遍较为悲观。许多人认为,持续的动荡不仅影响当前的活动,更可能对韩国文化刚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全球关注与文学界反思 10日,韩江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文化近年来通过K-POP、文学和电影逐步向全球扩展,而紧急戒严令的影响已不仅限于国内文化,更波及韩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12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韩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主持人开场便提到韩国的政治动荡,而韩江在发言中表达了震惊与遗憾。她说:“为了写《少年来了》,我曾深入研究1979年末的戒严状况,没想到2024年会重现类似的情景。”她呼吁:“不要再回到以武力或强制手段控制社会的过去。” 出版界的批评则更为直接。大韩出版文化协会发表声明,称戒严令是对文化价值的自我摧毁,并指出只要总统继续掌权,民众对类似事态再次发生的担忧将难以消除。与此同时,文化艺术界的反对声浪也在持续高涨。全国5000余名艺术家与200多个艺术团体联合发布声明,呼吁尹锡悦下台。他们表示,戒严令的实施及随后的政治动荡,已对文化自由和创作精神造成严重威胁。 导演奉俊昊、演员文素利和导演张俊焕【图片来源 希杰娱乐】 ▲电影界加入弹劾总统的呼声 电影界迅速响应,与文化艺术界一同加入抗议行列。12月7日,包括奉俊昊、文素利等在内的2518多名电影人发布联合声明,强烈谴责紧急戒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声明指出:“即便用电影的想象力,也难以理解这种荒谬行为的存在。” 电影人不仅对戒严措施提出批评,还指责尹锡悦政府在电影预算上的不公平分配,认为其独裁行径对电影产业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呼吁立即停止总统职权,强调只有在自由与公平的环境下,电影及整个文化产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复苏与繁荣。 ▲K-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K-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稳固的粉丝基础,但当前的政治动荡可能削弱海外观众对韩国文化的信任与兴趣。电影评论家吴东镇(音)表示:“没有国家会尊重来自戒严独裁政权的文化作品。韩国电影与电视剧或许会在国际舞台上面临5至10年的发展停滞。” 运营K-POP演唱会场地的永宗岛Inspire Arena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目前尚无演出取消或延期,但海外观众减少已成潜在风险。韩国电影发行公司SHOWBOX相关负责人也指出,政治风波虽然尚未直接冲击文化界,但整个行业的工作氛围已变得格外谨慎。部分活动的推进与电影票房可能受到影响。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文化界人士依然对K-文化的韧性抱有信心。中央大学传媒学部教授柳洪植(音)指出:“K-内容的粉丝基础非常强大,不会轻易被动摇。”业内人士认为,这场危机或许是对韩国文化精神的一次严峻考验,只有直面挑战,才能塑造更加坚韧的文化未来。” 毫无疑问,这场政治风波对韩国文化界构成了严峻挑战。尽管短期内可能带来冲击,韩国文化界的创造力或将成为其化危为机的关键。正如作家韩江所言:“无论发生什么,总会有不断被诉说的真相,而这种语言的力量是永恒的。” K-POP演唱会场地的永宗岛Inspire Arena【图片来源 Inspire Arena】
2024-12-13 07:03:52 -
"诺贝尔周"即将启幕 韩江首场记者会备受瞩目
韩国作家韩江将于当地时间6日举行首次官方记者会,分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感受。这是她自10月获奖以来首次正式面对媒体。根据诺贝尔委员会消息,包括韩江在内的11位诺贝尔奖得主(涵盖文学、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领域),将从6日至1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周”活动。 每年10月宣布获奖者后,诺贝尔周活动于12月举行,为获奖者提供通过颁奖典礼、讲座及博物馆活动等与全球公众交流的机会,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韩江的记者会定于6日下午1点(韩国时间晚上9点)举行。同日,她将前往诺贝尔博物馆,捐赠与其文学创作相关的藏品,并在博物馆餐厅的“特别留言簿”上签名。 7日,韩江将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文学讲座,全面回顾其文学创作世界。讲座将以韩语进行,时长约1小时,现场仅限受邀嘉宾参与,同时通过诺贝尔委员会的优兔(YouTube)频道全球直播。自10月获奖以来,韩江鲜少与媒体接触,此次发言备受关注。 10日,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将举行颁奖典礼。自1926年以来,音乐厅每年都会在此铺设象征诺贝尔奖的“蓝色地毯”,吸引全球目光。典礼由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自主持,他将为包括韩江在内的获奖者颁发诺贝尔证书和奖牌。 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证书设计极具特色,通常体现获奖者或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由艺术家手工制作,堪称“艺术珍品”。 颁奖典礼后,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将举办盛大的庆祝晚宴,预计约1300名嘉宾出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瑞典王室成员及国际贵宾。 诺贝尔颁奖活动对着装要求严格。男性需着燕尾服,女性需着晚礼服,也可选择本国传统服饰。作为文学奖得主,韩江在颁奖典礼和晚宴中的礼服选择将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诺贝尔周期间,斯德哥尔摩将举办一系列文学奖相关活动,展现文学与公众交流的多样性。今年的11位诺贝尔奖得主中,韩江是唯一的女性获奖者,这为活动增添了独特意义。 12日,韩江将与瑞典翻译家兼记者Yukiko Duke展开对谈。同时,还将举办“文学之夜”(Literature Night)活动,介绍包括韩江在内的历届女性文学奖得主及其作品。此外,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多座主要建筑外墙将展示以女性获奖者为主题的灯光艺术作品,其中也包含与韩江相关的视觉元素。 10月17日,韩江在首尔江南区出席公益基金会“PONY CHUNG财团”主办的第18届PONY CHUNG创新奖颁奖典礼。【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05 19:31:47 -
诺贝尔颁奖典礼倒计时 韩江亮相引关注
当地时间本月10日,2024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韩国作家韩江将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女性,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奖章和证书。 在本月5日至12日的“诺贝尔周”期间,将举行记者会、演讲、朗诵会等一系列活动。韩江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除了出席“PONY CHUNG创新奖”颁奖仪式外,未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或公开出席活动,因此大批粉丝对韩江出席诺奖颁奖典礼抱有极高期待。 在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韩江将回答来自全球各国记者的提问,并向诺贝尔博物馆捐赠个人收藏品。她还将于7日在诺贝尔博物馆用韩语发表一小时的演讲,演讲将通过优兔(Youtube)进行直播,内容还将被整理为韩语、英语、瑞典语版本,在诺贝尔官网公开。 颁奖典礼结束后,韩江还将于12日出席在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举行的朗诵会,亲自朗读获奖作品,与听众分享创作心得。 “诺贝尔周”期间最大的亮点是将于10日举行的颁奖典礼,除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的和平奖外,包括文学奖在内的其余奖项均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进行颁发。评委会成员对各奖项得主进行介绍演说后,将由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亲自颁奖。 文学奖得主将由瑞典翰林院委员进行介绍演说,演说将用瑞典语进行,但按照惯例邀请获奖者上台的最后一句话将用英语或获奖者的母语,韩江将在颁奖典礼结束后举行的宴会上发表感言。 韩江在颁奖典礼和宴会上的服装造型也是关注焦点之一,通常获奖者着晚礼服或本国传统服装出席。 “诺贝尔周”期间,在斯德哥尔摩各主要景点将举行灯光秀(Nobel Week Lights),韩江的巨幅肖像画照明将亮相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大楼,诺奖委员会称将借灯光秀表达对获奖者的敬意。 在8日举行的“文化之夜”(Literature Night)中,将用瑞典语和获奖者母语诵读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的文字。韩江的文字将用韩文进行诵读,为当地读者带来别样的韩国文化体验。
2024-12-03 22:25:59 -
奈飞爱情悬疑剧《一箱情缘》今日举办制作发布会
今日上午11点,奈飞(Netflix)最新原创韩剧《一箱情缘》(The Trunk)在首尔江南RAUM艺术中心举办了制作发布会。导演金奎泰携演员徐玄振、孔刘、郑允荷、赵伊健和金东沅出席,与各大媒体分享了创作过程、角色塑造与幕后故事,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演员金东沅(左)、赵伊健、郑允荷、导演金奎泰、演员徐玄振和孔刘出席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箱情缘》改编自韩国作家金吕玲的同名小说,以一只从湖中浮出的旅行箱为线索,揭示了高级婚介公司背后隐藏的秘密。故事聚焦于一种特殊的“合同制婚姻”服务,讲述了韩正元(孔刘饰)与卢仁智(徐玄振饰)因契约相识并结婚,但两人婚姻背后却暗藏层层谜团。 导演金奎泰在发布会上谈及执导该剧的缘由。他表示,剧本独特的设定和角色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深深吸引了他。这不仅是关于爱情的故事,更是对婚姻制度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探索。 演员徐玄振出席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徐玄振饰演的卢仁智是一名经历过四次婚姻的合同制婚介公司职员。她形容该角色像“寄居蟹”一样,用坚硬的外壳保护柔软的内心。徐玄振表示,选择这部剧的原因在于其情感表达的独特性。这部作品没有直白地表达情感,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性。 孔刘饰演的韩正元是一位因伤痛而封闭自我的音乐制作人。他通过“合同制婚姻”服务遇到第二任妻子卢仁智。他在发布会上形容正元是个“情绪不稳定、孤独且疲惫”的角色。他认为,该剧没有为爱情或婚姻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呈现多样的解读空间,使人物更加鲜活。 演员孔刘出席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郑允荷饰演的李书妍是一位内心复杂、充满矛盾的女性,她与韩正元的婚姻充满了爱恨交织。郑允荷表示,她希望通过细腻的演绎展现普通人面对情感纠葛时的复杂心理,令观众产生共鸣。她还提到,这个角色反映了婚姻制度对个体情感的深刻影响。 赵伊健饰演李书妍的现任丈夫尹智伍,他表示,虽然角色看似完美,但内心同样充满深情。金东沅饰演的严泰成则为剧中增添了神秘色彩,他相信该剧提出的现实问题能带给观众感动与反思。 演员赵伊健(左)、郑允荷、徐玄振和孔刘出席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谈及现代婚姻制度,金奎泰导演表示:“婚姻制度的本质并未改变,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其形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部剧将通过多角度展现婚姻与爱情的复杂性,挑战观众的固有认知。” 《一箱情缘》将于11月29日正式上线奈飞平台,其独特的故事设定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引发了广泛关注,有望激发观众对爱情、婚姻、救赎等话题的思考。 奈飞(Netflix)最新原创韩剧《一箱情缘》海报 【图片来源 奈飞】
2024-11-27 02:43:38 -
衣恋集团:搭建中韩文化交流的艺术之桥
【编者按】随着中韩两国关系的持续深化,文化交流在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衣恋集团不仅在商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贡献良多。本文聚焦衣恋集团近30年来在中韩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角色,展现其作为两国文化纽带的深远影响。 ▲深耕中国:播撒文化种子 1994年,衣恋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成为较早在华设立法人的韩国企业之一。然而,早在1993年中韩建交次年,衣恋集团便已开启文化交流的使命。当年,集团成立文化事业部,致力于宣传东方传统绘画——水墨艺术,并积极推动中韩文化互动。90年代初期,衣恋集团通过支持优秀中国画家创作、举办国际展览及艺术品收藏,为中国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展示平台和创作动力,助力中国艺术走向世界。 2005年,衣恋集团成立衣恋文化基金会,专注于东方传统艺术研究及亚洲优秀艺术家的发掘,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推动力量。特别是在水墨艺术领域,基金会通过展览和跨国合作,强化了中韩文化纽带,为当代艺术创新注入了活力。 位于京畿道坡州的衣恋画廊Heyri【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培养新锐:投资艺术未来 自2009年起,衣恋集团设立奖学金项目,系统性地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在中国,衣恋集团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多所中国美术院校设立奖学金项目,迄今已资助了2667名毕业奖学金获得者及113名通过公开征集活动选拔的青年艺术家。这一举措为中国艺术教育注入新活力,也为中韩文化互动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与此同时,衣恋集团通过在韩国的艺术家公开征集活动,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发展平台,进一步丰富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形式与内涵。 ▲促进交流:国际舞台上的中韩对话 2024年是中国雕塑学会与韩国雕塑家协会文化交流15周年。借此契机,衣恋文化基金会参与了第14届首尔国际雕塑节,并举办“中国现代雕塑100人特别展”,推动了两国雕塑艺术的深度对话。在本届国际雕塑节上,包括曾成钢、翟庆喜等中国雕塑大师在内的多位艺术家的作品,与衣恋奖学金培养的青年雕塑家徐长远、吴德灏的作品同台展出,广受国际观众瞩目。 随后在京畿道坡州的衣恋画廊Heyri举办的“中国现代雕塑100人特别展”集中呈现了中国雕塑从大师到新锐的丰富多样性,为观众提供了全面了解中国雕塑发展的机会。衣恋画廊Heyri于2022年6月开幕,专为支持青年艺术家及扩大文化艺术基础而设立,为推动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平台。 此外,今年8月31日至10月26日,衣恋文化基金会举办了“中国现代美术系列展览”,涵盖水墨艺术、当代绘画及青年艺术项目,为观众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这些展览不仅深化了中韩艺术对话,还进一步促进了两国文化认同。 ▲跨越边界:文化艺术的无限可能 衣恋画廊上海正在展出中国新锐艺术家耿雪的个人展览“余温 ECHO”【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衣恋文化基金会的努力并不局限于韩国本土。2014年,衣恋集团在中国上海设立了衣恋画廊,为中国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目前画廊正在展出中国新锐艺术家耿雪的个人展览“余温 ECHO”,未来还计划拓展展览项目,为中韩艺术家创造更多合作机会。据集团负责人透露,画廊正筹备每月举办中国新锐艺术家的展览,并策划韩国雕塑家金于填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及衣恋画廊举办特别展览,以进一步深化两国间文化合作。 同时,衣恋集团将韩国踏十里古美术商街的旧办公楼改建为“踏十里艺术实验室”,为全球艺术家提供创作空间。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当地艺术氛围,也为中韩艺术家搭建了长期交流与创作的平台。集团负责人表示,实验室计划支持不受国籍限制的青年艺术家的展览事业。 位于踏十里古美术商街的“踏十里艺术实验室”【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展望未来:为两国文化交流注入新动力 衣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策划更多双向展览,为中韩两国青年艺术家提供深入了解彼此文化的机会。通过作品展示和创意交流,中韩两国艺术家将实现互相启发,共同推动文化艺术的创新与繁荣。 凭借30余年的不懈努力,衣恋集团已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在传承东方艺术精髓的同时,衣恋集团不断探索创新文化传播形式。未来,这座桥梁将继续延伸,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衣恋画廊上海内部【图片来源 衣恋集团】
2024-11-19 22:28:42 -
【今天的K-文化④】从《破墓》到《三天》:韩国超自然题材电影掀起热潮
【编者按】2024年,韩国电影市场掀起了“超自然”(Occult)主题浪潮。曾经被视为小众的这一类型,凭借独特的文化深度和神秘吸引力,迅速俘获主流观众。从年初创造票房奇迹的《破墓》,到年底备受瞩目的《三天》,超自然题材不仅重塑了观众的观影偏好,还为韩国电影产业注入了崭新的创意动力。 ▲《破墓》:开创先河 今年2月,由张宰贤导演执导的《破墓》上映后,凭借超过1100万观影人次刷新了淡季票房纪录,稳居韩国今年票房冠军。影片围绕风水学和巫俗信仰,讲述了一支由风水师、殡葬师和巫师组成的团队因挖掘富豪祖坟而陷入诡异事件的故事。影片不仅展现了独特的韩国文化背景,还通过深挖民俗文化与情感纽带的叙事方式引起了各年龄段观众的共鸣。 发行公司SHOWBOX表示,目前《破墓》在流媒体平台上的观看量持续领跑,已位居年度榜首。SHOWBOX相关负责人表示,《破墓》的成功证明了超自然题材在市场中的潜力,为未来同类影片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商业基础。希杰(CJ)旗下电影院品牌CGV相关负责人指出,灵异题材过去通常被认为受众较为有限,难以吸引大规模票房,但《破墓》改变了这种认知,将这一小众题材成功推向了主流市场。 电影《破墓》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 超自然题材的崛起 《破墓》的成功为韩国超自然题材电影开辟了新天地。这类影片通常涉及无法用自然现象解释的神秘力量或事件,包含灵异、鬼怪、魔法等元素,常常利用视觉效果和音效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超自然题材电影的崛起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反映了韩国电影产业的创新能力。这些作品巧妙融合了韩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叙事技巧,带给观众独特的文化体验。同时,它们也探讨了诸如生死、命运等普世主题,使得这些作品具有跨文化的吸引力。 电影《破墓》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三天》:延续热潮 11月14日,由玄文燮导演执导的电影《三天》接棒上映,成为超自然题材的又一力作,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影片以韩国传统丧葬文化的“三日葬礼”为背景,讲述一位父亲为拯救意外复活的女儿,与恶魔展开三天生死对抗的故事。影片通过紧张的驱魔仪式和细腻的家庭情感描绘,巧妙地将恐怖与温情融为一体,为观众带来震撼且感动的观影体验。 玄文燮表示,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将韩国葬礼文化与西方恐怖元素相结合,为观众呈现耳目一新的叙事方式和视觉效果。CGV相关负责人也对《三天》寄予厚望,认为其融合家庭情感与超自然题材的独特定位,能够吸引偏好惊悚电影的年轻观众,特别是10至29岁主力观影群体的喜爱。 电影《三天》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机遇与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从《破墓》的票房奇迹到《三天》的强势接档,超自然题材正逐步突破观众对小众题材的固有认知,迈向国际化发展。然而,这一热潮也伴随着争议。一些批评者担忧,灵异内容可能助长迷信观念,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理性精神相背离。对此,韩国首档占卜师恋爱综艺《神灵附体的恋爱》制片人金在元(音)回应道:“我们并非提倡迷信,而是试图通过这些作品探讨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思考。未来,如何在尊重文化传统的同时,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将成为创作者必须面对的核心挑战。” 2024年,超自然题材在韩国从小众走向主流,其成功不仅得益于优秀的剧本和表演,也得益于制作团队对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从《破墓》到《三天》,这股热潮展现了韩国创作者在文化深度、情感表达和类型创新上的无限潜力。展望未来,如何保持这一题材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同时迎合国内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将是韩国电影人需要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电影《三天》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2024-11-19 01: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