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Temu’新闻 22个
-
美国加征关税 中国电商加速攻占韩国市场
美国决定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的高依赖度受阻。因此,中国电商平台正在加快攻占韩国市场,利用低价策略,力争把这一具备增长潜力的市场打造成“第二大出口国”。 移动应用与零售分析机构WiseApp·Retail·Goods 11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韩国用户在中国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和Temu的支付金额达到约4.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1.25亿元),较前一年大增85%。其中,全球速卖通的交易金额约为3.6897万亿韩元,Temu则达到6002亿韩元,人均支付金额分别为8.8601万韩元和7.277万韩元。 WiseApp·Retail·Goods对20岁以上韩国个人用户的信用卡、借记卡和银行转账支付数据进行抽样调查,不包括法人卡、公司账户转账、企业间交易以及简便支付等方式,因此数据与平台实际交易金额可能存在差异。 从性别来看,全球速卖通男性用户占比73.1%,远高于女性用户(26.9%);而Temu女性用户占比50.9%,略高于男性用户(49.1%)。今年1月,全球速卖通和Temu的月活跃用户量(MAU)分别达到912.4万和823.4万,用户规模稳步扩大,可见韩国民众对中国电商平台的持续关注和青睐。 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电商在韩国的成功主要在于社交媒体的口碑传播。中国海淘相关内容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热潮,尤其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分享购物体验成为趋势。中国电商产品价格低廉,不少用户批量采购后在社交平台进行测评,催生“AliGang”(全球速卖通开箱)和“TemuGang”(Temu开箱)等新兴词汇。 与在韩国取得的亮眼成绩不同,中国电商在美国市场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期决定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其中包括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优惠。这一举措对主打低价产品的中国电商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在美国市场遭遇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电商加速深耕韩国市场。 全球速卖通正在与韩国本土电商平台Gmarket洽谈,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成立合资公司。全球速卖通近年来因产品质量问题饱受诟病,如果能够借助Gmarket的本土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信赖度,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则会大幅增强。 Temu也同样加快在韩国市场的布局。业内消息称,Temu正在考虑直接进入韩国市场,并已开始就关键岗位招聘韩国本土员工。同时,为提升韩国用户的物流体验,Temu可能会进一步优化供应链。 业内普遍认为,韩国电商市场格局或迎来新一轮洗牌。受经济低迷影响,民众对性价比的追求预计在今年也会持续,中国电商的低价策略则可能进一步吸引消费。因此,韩国本土电商平台想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锁定用户。 业内人士表示,价格优势是最直接有效的武器,在当前的高物价环境下,民众非常容易受到低价商品吸引。韩国本土电商的优势之一是优秀品质,但如果中国电商进一步改善产品质量,“便宜没好货”的刻板印象会逐渐消失,从而对本土电商形成更大冲击。 美国联邦邮政总局(USPS)职员正在分拣包裹【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1 19:43:07 -
韩国电商市场再起风云 Temu招兵买马拟加速本地化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拟直接进军韩国市场,继全球速卖通站稳脚跟后,Temu的加入或将令韩国电商市场竞争进一步趋于白热化。 据流通业10日消息,中国电商企业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去年底开始招聘韩国员工,涉及人事、总务、营销、物流等核心岗位。据悉,人事等部分岗位已完成招聘。 此外,Temu还准备在韩国构筑综合物流系统。目前Temu的商品主要由希杰大韩通运和韩进负责配送。但今后计划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与韩国主要物流企业签约,确保在韩国电商市场中至关重要的物流竞争力。 业界将Temu的一系列举措解读为韩国业务本地化或为直接进军做前期准备工作,与全球速卖通进军韩国市场的方式极为相似。 2019年,全球速卖通首次上线韩文销售网站,2023年8月成立韩国法人,当年下半年起开始在当地招聘韩国员工。Temu于2023年7月上线韩文网页,去年2月成立韩国法人Whaleco Korea LLC,Whaleco是Temu在美国成立和运营的法人名称。 分析称,Temu之所以加码韩国市场,是因为通过一年多的网站运营后判断在扩大市场份额上有胜算。尤其是参考全球速卖通的先例,Temu已了解韩国市场的监管、政府政策方向,以及韩国消费者偏好性价比的特点,从而可以控制风险。 Temu自提供韩文销售服务后,以惊人的速度吸引韩国顾客。据零售分析服务商WiseApp·Retail的数据,截至上月,Temu的月活跃用户数(MAU)为823万人,仅次于Coupang(3302万人)和全球速卖通(912万人),位居第三位。与Temu首次进入韩国市场的2023年8月(52万人)相比,用户数增长了17.5倍。这意味着Temu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全球速卖通花费约5年时间的客户。 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前,Temu已显示出对直接进军韩国市场的兴趣。有意见称,Temu可能是预测到业务基础所在的美国市场环境或将大幅恶化,因此将全球第五大电商市场韩国作为替代市场。 若Temu加速韩国市场本地化,预计韩国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版图将发生不小的变化。在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美国,Temu的下载量曾一度位居市场首位,震惊当地流通业界。 电商业界相关人士称,随着G-Market与全球速卖通成立合资公司,Naver推出独立购物应用程序,Coupang大规模投资物流,再加上Temu的入局,韩国电商市场生存环境将更加激烈。 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1 02:34:32 -
名创优品携超级IP卷土重来 中国品牌加速布局韩国市场
在国内外各种风险交织作用下,今年韩国流通业前景也不被看好,中国企业依托强大的资金实力正在加快开辟韩国市场。全球速卖通、Temu等中国电商虽然因产品质量问题在韩国备受诟病,但影响力仍持续扩大。近来有“中国版大创”之称的名创优品(MINISO)也重新叩开韩国市场大门,拓展线下销售网络。 据流通业界6日消息,名创优品日前正在就入驻乐天和现代百货店进行探讨。上月14日,名创优品在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大学路开出首家门店,并计划在弘益大学和建国大学增开门店,弘益大学店占地在250坪(1坪=3.3平方米)左右,建国大学店可能为二层独立建筑。 名创优品方面表示,计划入驻现代首尔及乐天旗下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总部位于中国广州的名创优品成立于2013年,瞄准年轻消费者通过与大型IP推出联名商品,逐渐发展为综合生活用品集合店,并先后于2020年和2022年在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在112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7100家门店,近5年累计销售规模达6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00亿元)。 名创优品负责人表示,大学路门店将从2月起变身为迪士尼概念店,推出多款迪士尼周边商品,满足韩国MZ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线下卖场外,中国电商与韩国流通企业的竞争也进一步趋于白热化。继阿里巴巴国际站与新世界旗下G-Market宣布将成立合资法人后,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在首尔State Tower南山成立法人,这座写字楼是全球速卖通进军韩国市场初期所在地。 虽然全球速卖通和Temu因产品质量问题在韩国屡遭消费者诟病,但并不影响用户的增长势头。Wiseapp Retail Goods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全球速卖通在韩月活跃用户数(MAU)为899万人,Temu为813万人,仅次于Coupang稳居第二、三位。本土电商11号街和G-Market仍难以挽回继续下滑的颓势。 名创优品在首尔大学路开出的首家门店,出售多款与哈利波特联名商品。【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07 00:46:05 -
【亚洲人之声】中国企业竞逐韩国市场 开拓增长新蓝海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市场,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高科技巨头,到霸王茶姬、名创优品等消费品牌,以及全球速卖通、Temu等电商平台,呈现出多点布局的趋势。这反映了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推进,也标志着中韩市场合作关系的深化。 比亚迪的入韩动作颇具代表性,其计划在韩国设立综合售后服务中心,显示对韩国电动车市场潜力的重视。宁德时代及其他电池制造商通过成立法人或合作方式,抢占动力电池市场。显然,技术优势已成为中国企业在韩国市场的重要竞争力。 在消费品领域,名创优品通过与国际知识产权(IP)联名,再次尝试赢得韩国消费者的青睐;霸王茶姬则借助区域市场的成功经验,逐步扩展至韩国。这反映了中国品牌日益注重本地化和差异化策略,以提高市场的接受度。笔者认为,这种精准的市场定位将有助于中国品牌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在电商领域,中国平台凭借价格优势和高效物流,迅速渗透韩国市场。全球速卖通、Temu和希音(SHEIN)等平台已初步建立竞争优势。 这一现象背后受到多重因素驱动。中国消费市场增速放缓、国际形势变化等外部环境促使企业寻求新的增长路径。笔者认为,韩国作为地理近邻,拥有消费潜力和文化相似性,是中国企业扩展的重要目标。然而,韩国市场也面临一定挑战,如中韩贸易关系、消费者认知度,以及本土企业的竞争。 展望未来,中韩市场的互动前景广阔。中国企业若能在技术、服务和文化适应上找到平衡,或能为中韩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推动两国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1-05 23:15:01 -
从比亚迪霸王茶姬到名创优品 中国企业大举攻韩来势汹汹
比亚迪韩国官网显示的进军韩国市场倒计时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官网】 打开比亚迪韩国官网,映入眼帘的是“你好,韩国!”(Hello Korea)的口号,以及下方一连串数字,显示比亚迪即将正式登陆韩国的倒计时。官网下方法人名称为比亚迪韩国有限公司,代表为丁海苗。 与特斯拉争夺全球电动车霸主的比亚迪已经选定三千里EV为韩国经销商,将在首尔木洞、仁川松岛、京畿道安养等地设立综合售后服务中心。 中国品牌正在大举进军韩国,除了全球速卖通、Temu、希音(SHEIN)组成的电商军团外,近来多个品牌在韩国成立法人,甚至不乏此前撤离韩国的品牌“二进宫”。分析认为,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预计将进一步提高对华制裁力度,加之中国内需经济仍不见明显起色,作为生存战略中国品牌开始瞄准包括韩国在内的海外市场集体“出海”。 有“中国版大创”之称的名创优品上月在位于钟路区大学路附近开出门店,名创优品曾于2016年进军韩国市场,门店数量一度超过70家。但在2021年撤离韩国,此次是时隔3年卷土重来。 名创优品位于首尔大学路的门店内陈列的哈利波特联名商品。【图片来源 网络】 名创优品日前同超级IP哈利波特、迪士尼等联名,推出一系列周边产品。据悉,大学路门店内的哈利波特联名产品受到韩国消费者追捧已售罄。名创优品计划以大学路为开端,将门店扩展至首尔弘大、建国大学入口等年轻人聚集地。 另一家中国奶茶品牌霸王茶姬(Chagee)也公开进军韩国的计划。目前霸王茶姬在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拥有4000多家卖场,负责人在日前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透露将在韩国开店。为此已在新加坡组建专业团队,为进军韩国市场做准备。 此外,中国能源大鳄企业也盯上韩国市场,风力涡轮机制造企业名洋能源去年同韩国风电整机商UNISON成立合资公司,将在庆尚南道泗川建设工厂,投资规模约1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预计2026年竣工。名洋能源将向韩方提供风力发电核心技术15MW级涡轮机设计图,收取技术使用费。 去年9月,中国名洋能源与韩国UNISON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图片提供 UINSON】 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也于去年9月向媒体透露,正在筹备成立韩国法人。宁德时代此前一直在韩国设有办事处,主要负责技术支援,此次通过成立法人正式扩大在韩业务。 宁德时代计划依托磷酸铁锂(LFP)电池技术,集中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ESS)市场。LFP电池能量密度虽然低于三元系电池,但具有安全性高、价格便宜30%以上的优点,近来受到全球整车制造商的青睐。 其他中国电池制造企业也在加快进军韩国市场的脚步,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利元亨等电池装备制造商也纷纷采取在韩国成立分公司,或与韩企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驶入韩国动力电池赛道。
2025-01-03 20:17:11 -
中国电商在韩增长放缓 本土平台开启绝地反击
进军韩国并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商近来增长势头出现放缓,业内评价称原因在于受客户信赖问题所困。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冲击较小的韩国本土企业NAVER和Kakao则分别趁势强化旗下电商业务。 据市场调研机构IGA Works的25日Mobile Index数据,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的月活跃用户量(MAU)在今年年初急剧增长后,下半年进入停滞状态。全球速卖通MAU从年初的500多万迅速增至近700万,目前维持在这一水平。TEMU则从年初的近500万增至600多万后,回落至500多万。 信息技术(IT)行业评价中国电商暴露出局限性。中国电商自进入韩国市场以来,在商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一直饱受质疑。近期首尔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部分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远超韩国标准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商的信任危机。 另有分析认为,除了价格便宜之外,中国电商缺乏其他显著优势。相比之下,韩国本土电商通过分析消费趋势及市场特性来制定精准策略,而中国电商则一味依靠低价突围,这种战略已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中国电商利用优惠券吸引用户安装手机软件(APP)并注册会员,但今年5月曝出的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侵害问题导致这一策略也难以为继。 消费者市民联盟面向500名使用过中国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用户总体满意度仅为41.8%。其中,价格满意度较高,为80.8%;但商品质量满意度仅为20%。消费者对中国电商不满的原因中,“商品质量差”占比最高,达64.3%;其次是“配送延迟”(53.6%)和“退换货困难”(44.7%)。 在中国电商的增势减缓之际,韩国本土电商巨头NAVER和Kakao正在加速提升各自电商业务的竞争力。NAVER近期宣布,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独立平台NAVER Plus Store。平台与卖家紧密合作,推出生活用品1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配送”与针对大型家具家电的“指定日期配送”等服务,以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此外,NAVER还计划把生成式人工智能(AI)HyperCLOVA X应用于旗下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符合个人兴趣的商品推荐和定制优惠。通过AI技术,用户可以快速获取量身定制的搜索结果与购物建议,NAVER还为此启动技术和服务相关岗位的招聘工作。 Kakao计划把Kakao Shopping服务正式更名为Talk Deal,以强化品牌形象。Kakao同时还重组KakaoTalk内的购物界面,通过提升直观性和便利性来缩短用户的商品搜索时间,并在界面上提供个性化的优惠信息和商品推荐。平台还支持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数据,推荐流行品牌或赠送给朋友的礼物。 此外,Kakao还加大在KakaoTalk平台上的广告宣传力度。Kakao通过在好友列表的更新信息中嵌入广告,或在聊天和好友标签页顶部设置广告横幅等方式,吸引更多卖家入驻平台。公司还逐步增加Talk Channel广告客户数量,为电商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商此前通过激进的低价战略吸引用户,但韩国电商企业在国内多年来建立的信任体系起到决定性作用。消费者更倾向在本土电商平台购买重要商品,而把中国电商平台用于购买季节性商品或一次性商品。 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有害物质超标。【图片来源 首尔市政府】
2024-12-26 20:28:07 -
东大门时尚城陷入危机 空置率飙升至90%
曾经是韩国时尚中心的东大门时尚城,如今正面临严峻的经济低迷。随着服装购物逐渐转向在线平台,访客数量显著减少,加之中国低价面料的涌入和电商平台的激烈竞争,东大门的价格优势已逐渐减少。 根据东大门时尚城观光特区协会于27日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底,东大门时尚城的零售商铺空置率接近90%。其中,代表性商场Maxtyle的空置率高达86%,Good Morning City为70%,Hello Apm为37%,Migliore为33%,批发商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Design Club空置率高达77%,Elicium为44%。首尔市商业区分析服务的数据显示,东大门的服装零售店数量逐年减少,从2020年的1.2711万家降至2022年的1.1595万家,预计到2024年将跌破1万家。 作为韩国最大的时尚产业园区,东大门曾是面料、缝纫、批发与零售商的集聚地,也是新品牌运营者和批发商的理想地标。然而,随着速卖通(AliExpress)、Temu和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的崛起,东大门在价格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同时也未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兴趣。商场空置率不断攀升,商业活动日益萧条。 目前,东大门流通的服装中,有一半以上的设计可轻松在中国电商平台上找到,而这些平台不仅购买更为便捷,价格也更低。这一趋势削弱了东大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游客的流失加剧了这一恶性循环。相比之下,年轻游客更倾向于前往设施和体验更丰富的弘大、明洞等地区,国内消费者也逐步转向其他购物场所。 面对库存压力,入驻商家的自救空间十分有限。在物价上涨和中国低价面料冲击的双重压力下,东大门的纺织商场也呈现低迷状态。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东大门设计广场(DDP)是首尔的标志性建筑,但其周边的时尚商场却无法带动区域活力。年轻人和外籍游客对这里兴趣不大,参观DDP后通常选择前往圣水或明洞等其他地区。” 东大门时尚城某家商场内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7 19:15:58 -
Temu等电商平台销售童装有害物质被检测出超标622倍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冬季童装日前被检测出有害物质超出韩国标准622倍。 据首尔市22日消息,日前对Temu、希音(SHEIN)和全球速卖通上销售的26款婴幼儿冬季纤维制品进行质量安全监测,其中7款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 Temu上销售的一款儿童夹克被检出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超标622倍,夹克上的装饰品也存在安全隐患,被判定为不合格。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是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对生殖健康造成危害,引发儿童性早熟,在与眼部、皮肤接触时造成刺激。 另外一款连体童装中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超标294倍, pH值为7.8,超出韩国标准(4.0-7.5)。纤维制品pH值超标时,会诱发皮肤刺激、过敏性皮炎等。 全球速卖通上销售的一款童鞋中所含钠超标5倍,一款连体童装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超标3.5倍,一款背带裤中所含钠超标19.12倍。儿童连衣裙和围巾装饰物长度也超标,存在安全风险。儿童围巾的装饰带为韩国严禁使用的三维装饰品,被判定为不合格。 首尔市在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期间,对需求较高的装饰品、儿童玩具等进行集中安全检测。
2024-11-22 17:35:01 -
海运延误叠加电商繁荣 航空货运运价持续攀升
随着全球速卖通、Temu等中国电商物流需求的激增,航空货运运价攀升至今年最高点。年末网购旺季即将到来,业内预计航空货运运价的高位运行态势将在短期内持续。 根据香港TAC指数18日发布的全球航空货运运价动态,截至11日,波罗的海航空运价指数(BAI00)达到2367.00,创下今年以来新高。相比前一周上涨约1%,更较2月26日创下的年内最低点1787.00上涨了32.5%。这一指数自年初以来持续走高,已回到去年年底红海局势爆发时的水平。 航空运价持续强势,主要受到海运延误和中国电商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的双重影响。由于红海地区局势长期未解,集装箱船只纷纷改道南非航线,导致海运时间延长约两周。主要海运运价指标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同比上涨超过两倍。同时,全球速卖通、Temu等平台面向全球的商品输出大幅增加,进一步推高了航空货运需求。 根据仁川国际机场公社数据,上月仁川国际机场国际航线货运量达25.5133万吨,同比增加6.7%。其中,从中国输入的航空货运量达4.7128万吨,同比增长7.5%。大韩航空表示,第三季度货运业务表现亮眼,中国电商货运量的激增甚至一度影响了传统货物的正常处理。 随着“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等网购节日的到来,航空货运运价预计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业内分析指出,本月受这些促销活动的带动,通关货运量预计将增长约40%。 尽管航空运价指数持续走高,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会显著增加消费者的物流成本。一位物流行业人士指出:“与燃油价格上涨不会直接推高快递费类似,航空运价的上涨也不会直接转嫁到消费者支付的国际运费上。但对于个人间的国际物品寄送,费用可能会有一定上浮。” 大韩航空货机【图片来源 大韩航空】
2024-11-20 00:23:00 -
游客和货物需求双重驱动 助力韩国航空业绩亮眼
大韩航空【图片来源 大韩航空】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航空业得益于坚挺的游客需求和来自中国的强劲货物运输双重驱动下,今年第三季度业绩亮眼。其中,大韩航空在货物运输方面收益性突出,第四季度业绩也呈全面向好态势。 业界日前消息,大韩航空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4.24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8.5亿元)的销售额,营业利润达6186亿韩元,当期净利润达2766亿韩元,创历年新高。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加10%和19%。 夏季作为客流高峰期,航空业界适时扩大供给,并积极响应电商等领域的货物需求,从而保持稳健业绩。调查显示,乘客销售额同比增加2%,达2.6173万亿韩元;货物业务销售额激增22%,攀升至1.1198万亿韩元。 国土交通部航空门户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国际航线为基准,大韩航空第三季度货物吞吐量为32.1260万吨,同比(30.8873万吨)增加约1.2300吨。据分析,第三季度通常被认为是航空货物淡季,但得益于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交易持续增长,带动货物产业需求大幅提升,对业绩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各航线的货物销售额增长情况来看,美国航线以31%的涨幅位居榜首,其后依次为东南亚(26%)、中国(12%)和欧洲(10%)等。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归因于通过韩国转运的中国电商货物量的大幅增加。 航空货物运费的显著上涨也对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红海事件导致的海上运费大幅攀升及供应不稳定,进一步推高了整体运费水平。随着第四季度黑色星期五、圣诞节等年末大促活动的陆续展开,货物业务的良好势头有望持续。 此外,济州航空在第三季度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销售额达到4602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95亿韩元,当期净利润为431亿韩元。销售额较前一季度(4279亿韩元)增加7.5%,且营业利润与当期净利润均实现扭亏为盈。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至今年第一季度,济州航空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盈利,尽管第二季度因高汇率和全球供应链问题导致的物价上涨而转为亏损,但在第三季度再次成功实现盈利。同时,济州航空的游客需求也呈稳中有升,第三季度运输游客人数达到332.4143万人次,在低成本航空公司(LCC)中位居首位。 真航空在第三季度同样表现出色,营业利润达402亿韩元,同比上升23.1%;销售额为3646亿韩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为420亿韩元,实现100%的同比增长。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真航空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顺差。 自本月8日起,中国将韩国列为免签对象,预计中国旅游需求剧增,推动韩国航空业进一步加大中国航线的投入,有望实现收益性的进一步提升。
2024-11-11 22:53:54
-
美国加征关税 中国电商加速攻占韩国市场
美国决定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的高依赖度受阻。因此,中国电商平台正在加快攻占韩国市场,利用低价策略,力争把这一具备增长潜力的市场打造成“第二大出口国”。 移动应用与零售分析机构WiseApp·Retail·Goods 11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韩国用户在中国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和Temu的支付金额达到约4.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1.25亿元),较前一年大增85%。其中,全球速卖通的交易金额约为3.6897万亿韩元,Temu则达到6002亿韩元,人均支付金额分别为8.8601万韩元和7.277万韩元。 WiseApp·Retail·Goods对20岁以上韩国个人用户的信用卡、借记卡和银行转账支付数据进行抽样调查,不包括法人卡、公司账户转账、企业间交易以及简便支付等方式,因此数据与平台实际交易金额可能存在差异。 从性别来看,全球速卖通男性用户占比73.1%,远高于女性用户(26.9%);而Temu女性用户占比50.9%,略高于男性用户(49.1%)。今年1月,全球速卖通和Temu的月活跃用户量(MAU)分别达到912.4万和823.4万,用户规模稳步扩大,可见韩国民众对中国电商平台的持续关注和青睐。 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电商在韩国的成功主要在于社交媒体的口碑传播。中国海淘相关内容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热潮,尤其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分享购物体验成为趋势。中国电商产品价格低廉,不少用户批量采购后在社交平台进行测评,催生“AliGang”(全球速卖通开箱)和“TemuGang”(Temu开箱)等新兴词汇。 与在韩国取得的亮眼成绩不同,中国电商在美国市场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期决定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其中包括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优惠。这一举措对主打低价产品的中国电商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在美国市场遭遇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电商加速深耕韩国市场。 全球速卖通正在与韩国本土电商平台Gmarket洽谈,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成立合资公司。全球速卖通近年来因产品质量问题饱受诟病,如果能够借助Gmarket的本土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信赖度,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则会大幅增强。 Temu也同样加快在韩国市场的布局。业内消息称,Temu正在考虑直接进入韩国市场,并已开始就关键岗位招聘韩国本土员工。同时,为提升韩国用户的物流体验,Temu可能会进一步优化供应链。 业内普遍认为,韩国电商市场格局或迎来新一轮洗牌。受经济低迷影响,民众对性价比的追求预计在今年也会持续,中国电商的低价策略则可能进一步吸引消费。因此,韩国本土电商平台想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锁定用户。 业内人士表示,价格优势是最直接有效的武器,在当前的高物价环境下,民众非常容易受到低价商品吸引。韩国本土电商的优势之一是优秀品质,但如果中国电商进一步改善产品质量,“便宜没好货”的刻板印象会逐渐消失,从而对本土电商形成更大冲击。 美国联邦邮政总局(USPS)职员正在分拣包裹【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1 19:43:07 -
韩国电商市场再起风云 Temu招兵买马拟加速本地化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拟直接进军韩国市场,继全球速卖通站稳脚跟后,Temu的加入或将令韩国电商市场竞争进一步趋于白热化。 据流通业10日消息,中国电商企业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去年底开始招聘韩国员工,涉及人事、总务、营销、物流等核心岗位。据悉,人事等部分岗位已完成招聘。 此外,Temu还准备在韩国构筑综合物流系统。目前Temu的商品主要由希杰大韩通运和韩进负责配送。但今后计划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与韩国主要物流企业签约,确保在韩国电商市场中至关重要的物流竞争力。 业界将Temu的一系列举措解读为韩国业务本地化或为直接进军做前期准备工作,与全球速卖通进军韩国市场的方式极为相似。 2019年,全球速卖通首次上线韩文销售网站,2023年8月成立韩国法人,当年下半年起开始在当地招聘韩国员工。Temu于2023年7月上线韩文网页,去年2月成立韩国法人Whaleco Korea LLC,Whaleco是Temu在美国成立和运营的法人名称。 分析称,Temu之所以加码韩国市场,是因为通过一年多的网站运营后判断在扩大市场份额上有胜算。尤其是参考全球速卖通的先例,Temu已了解韩国市场的监管、政府政策方向,以及韩国消费者偏好性价比的特点,从而可以控制风险。 Temu自提供韩文销售服务后,以惊人的速度吸引韩国顾客。据零售分析服务商WiseApp·Retail的数据,截至上月,Temu的月活跃用户数(MAU)为823万人,仅次于Coupang(3302万人)和全球速卖通(912万人),位居第三位。与Temu首次进入韩国市场的2023年8月(52万人)相比,用户数增长了17.5倍。这意味着Temu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全球速卖通花费约5年时间的客户。 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前,Temu已显示出对直接进军韩国市场的兴趣。有意见称,Temu可能是预测到业务基础所在的美国市场环境或将大幅恶化,因此将全球第五大电商市场韩国作为替代市场。 若Temu加速韩国市场本地化,预计韩国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和版图将发生不小的变化。在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美国,Temu的下载量曾一度位居市场首位,震惊当地流通业界。 电商业界相关人士称,随着G-Market与全球速卖通成立合资公司,Naver推出独立购物应用程序,Coupang大规模投资物流,再加上Temu的入局,韩国电商市场生存环境将更加激烈。 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1 02:34:32 -
名创优品携超级IP卷土重来 中国品牌加速布局韩国市场
在国内外各种风险交织作用下,今年韩国流通业前景也不被看好,中国企业依托强大的资金实力正在加快开辟韩国市场。全球速卖通、Temu等中国电商虽然因产品质量问题在韩国备受诟病,但影响力仍持续扩大。近来有“中国版大创”之称的名创优品(MINISO)也重新叩开韩国市场大门,拓展线下销售网络。 据流通业界6日消息,名创优品日前正在就入驻乐天和现代百货店进行探讨。上月14日,名创优品在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大学路开出首家门店,并计划在弘益大学和建国大学增开门店,弘益大学店占地在250坪(1坪=3.3平方米)左右,建国大学店可能为二层独立建筑。 名创优品方面表示,计划入驻现代首尔及乐天旗下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总部位于中国广州的名创优品成立于2013年,瞄准年轻消费者通过与大型IP推出联名商品,逐渐发展为综合生活用品集合店,并先后于2020年和2022年在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在112个国家(地区)拥有超过7100家门店,近5年累计销售规模达6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00亿元)。 名创优品负责人表示,大学路门店将从2月起变身为迪士尼概念店,推出多款迪士尼周边商品,满足韩国MZ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线下卖场外,中国电商与韩国流通企业的竞争也进一步趋于白热化。继阿里巴巴国际站与新世界旗下G-Market宣布将成立合资法人后,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在首尔State Tower南山成立法人,这座写字楼是全球速卖通进军韩国市场初期所在地。 虽然全球速卖通和Temu因产品质量问题在韩国屡遭消费者诟病,但并不影响用户的增长势头。Wiseapp Retail Goods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全球速卖通在韩月活跃用户数(MAU)为899万人,Temu为813万人,仅次于Coupang稳居第二、三位。本土电商11号街和G-Market仍难以挽回继续下滑的颓势。 名创优品在首尔大学路开出的首家门店,出售多款与哈利波特联名商品。【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1-07 00:46:05 -
【亚洲人之声】中国企业竞逐韩国市场 开拓增长新蓝海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市场,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高科技巨头,到霸王茶姬、名创优品等消费品牌,以及全球速卖通、Temu等电商平台,呈现出多点布局的趋势。这反映了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推进,也标志着中韩市场合作关系的深化。 比亚迪的入韩动作颇具代表性,其计划在韩国设立综合售后服务中心,显示对韩国电动车市场潜力的重视。宁德时代及其他电池制造商通过成立法人或合作方式,抢占动力电池市场。显然,技术优势已成为中国企业在韩国市场的重要竞争力。 在消费品领域,名创优品通过与国际知识产权(IP)联名,再次尝试赢得韩国消费者的青睐;霸王茶姬则借助区域市场的成功经验,逐步扩展至韩国。这反映了中国品牌日益注重本地化和差异化策略,以提高市场的接受度。笔者认为,这种精准的市场定位将有助于中国品牌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在电商领域,中国平台凭借价格优势和高效物流,迅速渗透韩国市场。全球速卖通、Temu和希音(SHEIN)等平台已初步建立竞争优势。 这一现象背后受到多重因素驱动。中国消费市场增速放缓、国际形势变化等外部环境促使企业寻求新的增长路径。笔者认为,韩国作为地理近邻,拥有消费潜力和文化相似性,是中国企业扩展的重要目标。然而,韩国市场也面临一定挑战,如中韩贸易关系、消费者认知度,以及本土企业的竞争。 展望未来,中韩市场的互动前景广阔。中国企业若能在技术、服务和文化适应上找到平衡,或能为中韩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推动两国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1-05 23:15:01 -
从比亚迪霸王茶姬到名创优品 中国企业大举攻韩来势汹汹
比亚迪韩国官网显示的进军韩国市场倒计时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官网】 打开比亚迪韩国官网,映入眼帘的是“你好,韩国!”(Hello Korea)的口号,以及下方一连串数字,显示比亚迪即将正式登陆韩国的倒计时。官网下方法人名称为比亚迪韩国有限公司,代表为丁海苗。 与特斯拉争夺全球电动车霸主的比亚迪已经选定三千里EV为韩国经销商,将在首尔木洞、仁川松岛、京畿道安养等地设立综合售后服务中心。 中国品牌正在大举进军韩国,除了全球速卖通、Temu、希音(SHEIN)组成的电商军团外,近来多个品牌在韩国成立法人,甚至不乏此前撤离韩国的品牌“二进宫”。分析认为,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预计将进一步提高对华制裁力度,加之中国内需经济仍不见明显起色,作为生存战略中国品牌开始瞄准包括韩国在内的海外市场集体“出海”。 有“中国版大创”之称的名创优品上月在位于钟路区大学路附近开出门店,名创优品曾于2016年进军韩国市场,门店数量一度超过70家。但在2021年撤离韩国,此次是时隔3年卷土重来。 名创优品位于首尔大学路的门店内陈列的哈利波特联名商品。【图片来源 网络】 名创优品日前同超级IP哈利波特、迪士尼等联名,推出一系列周边产品。据悉,大学路门店内的哈利波特联名产品受到韩国消费者追捧已售罄。名创优品计划以大学路为开端,将门店扩展至首尔弘大、建国大学入口等年轻人聚集地。 另一家中国奶茶品牌霸王茶姬(Chagee)也公开进军韩国的计划。目前霸王茶姬在中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拥有4000多家卖场,负责人在日前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透露将在韩国开店。为此已在新加坡组建专业团队,为进军韩国市场做准备。 此外,中国能源大鳄企业也盯上韩国市场,风力涡轮机制造企业名洋能源去年同韩国风电整机商UNISON成立合资公司,将在庆尚南道泗川建设工厂,投资规模约1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预计2026年竣工。名洋能源将向韩方提供风力发电核心技术15MW级涡轮机设计图,收取技术使用费。 去年9月,中国名洋能源与韩国UNISON签署业务合作协议。【图片提供 UINSON】 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也于去年9月向媒体透露,正在筹备成立韩国法人。宁德时代此前一直在韩国设有办事处,主要负责技术支援,此次通过成立法人正式扩大在韩业务。 宁德时代计划依托磷酸铁锂(LFP)电池技术,集中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ESS)市场。LFP电池能量密度虽然低于三元系电池,但具有安全性高、价格便宜30%以上的优点,近来受到全球整车制造商的青睐。 其他中国电池制造企业也在加快进军韩国市场的脚步,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利元亨等电池装备制造商也纷纷采取在韩国成立分公司,或与韩企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驶入韩国动力电池赛道。
2025-01-03 20:17:11 -
中国电商在韩增长放缓 本土平台开启绝地反击
进军韩国并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商近来增长势头出现放缓,业内评价称原因在于受客户信赖问题所困。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冲击较小的韩国本土企业NAVER和Kakao则分别趁势强化旗下电商业务。 据市场调研机构IGA Works的25日Mobile Index数据,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的月活跃用户量(MAU)在今年年初急剧增长后,下半年进入停滞状态。全球速卖通MAU从年初的500多万迅速增至近700万,目前维持在这一水平。TEMU则从年初的近500万增至600多万后,回落至500多万。 信息技术(IT)行业评价中国电商暴露出局限性。中国电商自进入韩国市场以来,在商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一直饱受质疑。近期首尔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部分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远超韩国标准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商的信任危机。 另有分析认为,除了价格便宜之外,中国电商缺乏其他显著优势。相比之下,韩国本土电商通过分析消费趋势及市场特性来制定精准策略,而中国电商则一味依靠低价突围,这种战略已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中国电商利用优惠券吸引用户安装手机软件(APP)并注册会员,但今年5月曝出的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侵害问题导致这一策略也难以为继。 消费者市民联盟面向500名使用过中国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用户总体满意度仅为41.8%。其中,价格满意度较高,为80.8%;但商品质量满意度仅为20%。消费者对中国电商不满的原因中,“商品质量差”占比最高,达64.3%;其次是“配送延迟”(53.6%)和“退换货困难”(44.7%)。 在中国电商的增势减缓之际,韩国本土电商巨头NAVER和Kakao正在加速提升各自电商业务的竞争力。NAVER近期宣布,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独立平台NAVER Plus Store。平台与卖家紧密合作,推出生活用品1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配送”与针对大型家具家电的“指定日期配送”等服务,以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此外,NAVER还计划把生成式人工智能(AI)HyperCLOVA X应用于旗下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符合个人兴趣的商品推荐和定制优惠。通过AI技术,用户可以快速获取量身定制的搜索结果与购物建议,NAVER还为此启动技术和服务相关岗位的招聘工作。 Kakao计划把Kakao Shopping服务正式更名为Talk Deal,以强化品牌形象。Kakao同时还重组KakaoTalk内的购物界面,通过提升直观性和便利性来缩短用户的商品搜索时间,并在界面上提供个性化的优惠信息和商品推荐。平台还支持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数据,推荐流行品牌或赠送给朋友的礼物。 此外,Kakao还加大在KakaoTalk平台上的广告宣传力度。Kakao通过在好友列表的更新信息中嵌入广告,或在聊天和好友标签页顶部设置广告横幅等方式,吸引更多卖家入驻平台。公司还逐步增加Talk Channel广告客户数量,为电商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商此前通过激进的低价战略吸引用户,但韩国电商企业在国内多年来建立的信任体系起到决定性作用。消费者更倾向在本土电商平台购买重要商品,而把中国电商平台用于购买季节性商品或一次性商品。 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有害物质超标。【图片来源 首尔市政府】
2024-12-26 20:28:07 -
东大门时尚城陷入危机 空置率飙升至90%
曾经是韩国时尚中心的东大门时尚城,如今正面临严峻的经济低迷。随着服装购物逐渐转向在线平台,访客数量显著减少,加之中国低价面料的涌入和电商平台的激烈竞争,东大门的价格优势已逐渐减少。 根据东大门时尚城观光特区协会于27日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底,东大门时尚城的零售商铺空置率接近90%。其中,代表性商场Maxtyle的空置率高达86%,Good Morning City为70%,Hello Apm为37%,Migliore为33%,批发商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Design Club空置率高达77%,Elicium为44%。首尔市商业区分析服务的数据显示,东大门的服装零售店数量逐年减少,从2020年的1.2711万家降至2022年的1.1595万家,预计到2024年将跌破1万家。 作为韩国最大的时尚产业园区,东大门曾是面料、缝纫、批发与零售商的集聚地,也是新品牌运营者和批发商的理想地标。然而,随着速卖通(AliExpress)、Temu和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的崛起,东大门在价格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同时也未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兴趣。商场空置率不断攀升,商业活动日益萧条。 目前,东大门流通的服装中,有一半以上的设计可轻松在中国电商平台上找到,而这些平台不仅购买更为便捷,价格也更低。这一趋势削弱了东大门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游客的流失加剧了这一恶性循环。相比之下,年轻游客更倾向于前往设施和体验更丰富的弘大、明洞等地区,国内消费者也逐步转向其他购物场所。 面对库存压力,入驻商家的自救空间十分有限。在物价上涨和中国低价面料冲击的双重压力下,东大门的纺织商场也呈现低迷状态。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东大门设计广场(DDP)是首尔的标志性建筑,但其周边的时尚商场却无法带动区域活力。年轻人和外籍游客对这里兴趣不大,参观DDP后通常选择前往圣水或明洞等其他地区。” 东大门时尚城某家商场内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7 19:15:58 -
Temu等电商平台销售童装有害物质被检测出超标622倍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冬季童装日前被检测出有害物质超出韩国标准622倍。 据首尔市22日消息,日前对Temu、希音(SHEIN)和全球速卖通上销售的26款婴幼儿冬季纤维制品进行质量安全监测,其中7款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 Temu上销售的一款儿童夹克被检出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超标622倍,夹克上的装饰品也存在安全隐患,被判定为不合格。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是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对生殖健康造成危害,引发儿童性早熟,在与眼部、皮肤接触时造成刺激。 另外一款连体童装中检测出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超标294倍, pH值为7.8,超出韩国标准(4.0-7.5)。纤维制品pH值超标时,会诱发皮肤刺激、过敏性皮炎等。 全球速卖通上销售的一款童鞋中所含钠超标5倍,一款连体童装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超标3.5倍,一款背带裤中所含钠超标19.12倍。儿童连衣裙和围巾装饰物长度也超标,存在安全风险。儿童围巾的装饰带为韩国严禁使用的三维装饰品,被判定为不合格。 首尔市在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期间,对需求较高的装饰品、儿童玩具等进行集中安全检测。
2024-11-22 17:35:01 -
海运延误叠加电商繁荣 航空货运运价持续攀升
随着全球速卖通、Temu等中国电商物流需求的激增,航空货运运价攀升至今年最高点。年末网购旺季即将到来,业内预计航空货运运价的高位运行态势将在短期内持续。 根据香港TAC指数18日发布的全球航空货运运价动态,截至11日,波罗的海航空运价指数(BAI00)达到2367.00,创下今年以来新高。相比前一周上涨约1%,更较2月26日创下的年内最低点1787.00上涨了32.5%。这一指数自年初以来持续走高,已回到去年年底红海局势爆发时的水平。 航空运价持续强势,主要受到海运延误和中国电商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的双重影响。由于红海地区局势长期未解,集装箱船只纷纷改道南非航线,导致海运时间延长约两周。主要海运运价指标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同比上涨超过两倍。同时,全球速卖通、Temu等平台面向全球的商品输出大幅增加,进一步推高了航空货运需求。 根据仁川国际机场公社数据,上月仁川国际机场国际航线货运量达25.5133万吨,同比增加6.7%。其中,从中国输入的航空货运量达4.7128万吨,同比增长7.5%。大韩航空表示,第三季度货运业务表现亮眼,中国电商货运量的激增甚至一度影响了传统货物的正常处理。 随着“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等网购节日的到来,航空货运运价预计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业内分析指出,本月受这些促销活动的带动,通关货运量预计将增长约40%。 尽管航空运价指数持续走高,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并不会显著增加消费者的物流成本。一位物流行业人士指出:“与燃油价格上涨不会直接推高快递费类似,航空运价的上涨也不会直接转嫁到消费者支付的国际运费上。但对于个人间的国际物品寄送,费用可能会有一定上浮。” 大韩航空货机【图片来源 大韩航空】
2024-11-20 00:23:00 -
游客和货物需求双重驱动 助力韩国航空业绩亮眼
大韩航空【图片来源 大韩航空】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航空业得益于坚挺的游客需求和来自中国的强劲货物运输双重驱动下,今年第三季度业绩亮眼。其中,大韩航空在货物运输方面收益性突出,第四季度业绩也呈全面向好态势。 业界日前消息,大韩航空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4.24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8.5亿元)的销售额,营业利润达6186亿韩元,当期净利润达2766亿韩元,创历年新高。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同比分别增加10%和19%。 夏季作为客流高峰期,航空业界适时扩大供给,并积极响应电商等领域的货物需求,从而保持稳健业绩。调查显示,乘客销售额同比增加2%,达2.6173万亿韩元;货物业务销售额激增22%,攀升至1.1198万亿韩元。 国土交通部航空门户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国际航线为基准,大韩航空第三季度货物吞吐量为32.1260万吨,同比(30.8873万吨)增加约1.2300吨。据分析,第三季度通常被认为是航空货物淡季,但得益于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跨境电商交易持续增长,带动货物产业需求大幅提升,对业绩的改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各航线的货物销售额增长情况来看,美国航线以31%的涨幅位居榜首,其后依次为东南亚(26%)、中国(12%)和欧洲(10%)等。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归因于通过韩国转运的中国电商货物量的大幅增加。 航空货物运费的显著上涨也对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红海事件导致的海上运费大幅攀升及供应不稳定,进一步推高了整体运费水平。随着第四季度黑色星期五、圣诞节等年末大促活动的陆续展开,货物业务的良好势头有望持续。 此外,济州航空在第三季度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销售额达到4602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95亿韩元,当期净利润为431亿韩元。销售额较前一季度(4279亿韩元)增加7.5%,且营业利润与当期净利润均实现扭亏为盈。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至今年第一季度,济州航空已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盈利,尽管第二季度因高汇率和全球供应链问题导致的物价上涨而转为亏损,但在第三季度再次成功实现盈利。同时,济州航空的游客需求也呈稳中有升,第三季度运输游客人数达到332.4143万人次,在低成本航空公司(LCC)中位居首位。 真航空在第三季度同样表现出色,营业利润达402亿韩元,同比上升23.1%;销售额为3646亿韩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为420亿韩元,实现100%的同比增长。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真航空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顺差。 自本月8日起,中国将韩国列为免签对象,预计中国旅游需求剧增,推动韩国航空业进一步加大中国航线的投入,有望实现收益性的进一步提升。
2024-11-11 2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