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政治’新闻 153个
-
美国关税新政冲击韩国钢铝出口 企业寻求多元化出路
美国自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这一政策给韩国主要生产和出口钢铁、铝制螺栓及螺母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市场占韩国钢铁及铝制品出口总额的35%,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然而,新关税实施后,韩国产品的竞争力或将受到中国(含台湾)、越南等市场同类产品的冲击。 “这些国家早已面临美国关税,因此适应能力较强,而韩国企业则是新增关税,短期内难以有效应对,”一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企业好不容易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如今又面临新的挑战。” 铝行业相关企业代表同样表达担忧,预计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将明显萎缩。部分企业正加紧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新市场,但市场多元化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欧洲,随着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实施,高碳排放钢铁和铝制品还将面临额外碳税,进一步加重企业出口负担。 “要进入新市场,我们必须开发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这需要升级生产设备、增加投资,对企业而言是巨大压力,”某铝制品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也让韩国出口企业措手不及。“我们无法预测哪些产品将被征税,标准也不明确,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长期出口计划难以制定。”某生产夹芯板的企业代表坦言。 近年来,受“韩流”影响,“方便面即食加热设备”等产品在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去年韩国对美出口额高达30亿韩元,并在维也纳世界韩商大会上签署1800万美元出口合同。然而,由于该类产品大量使用铝制零部件,生产企业或被迫调整售价,出口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人士指出,除了美国贸易政策,韩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企业出口。近期国内政治形势复杂,导致海外韩流相关活动延期。若政府能积极推动相关活动,将有助于提升韩国品牌形象,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支持。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1815家钢铁及铝制品出口企业对美出口总额达7.7亿美元,同比增长8%。尽管当前面临挑战,出口仍保持稳步增长。 为应对美国关税冲击,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已开始收集企业意见,并计划设立企业困难咨询中心,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同时,政府将加快拓展出口市场,提供物流支持,并扩大出口补贴,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美国政府自12日起正式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当天,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家铝制品制造企业的工厂内,大量铝制产品整齐堆放,企业正面临出口市场的不确定性。【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3:38:56 -
韩国继承税制"高墙" 加剧企业价值蒸发及富人加速流失
【图片来源 AI】 韩国现行的继承税制度日益成为制约企业传承和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执政党提出将继承税最高税率从50%下调至40%的改革方案,但在野党对此持反对意见,此举可能仅为少数富人谋利。 韩国继承税最高税率达50%,仅次于日本(55%)。若最大股东持股率超过50%时,还需额外缴纳“最大股东附加税”,税率高达65%。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韩国位居前列,相比之下,法国(45%)、美国(40%)、英国(40%)、西班牙(34%)等发达国家的税率均低于韩国,且有14个成员国已完全废除继承税。即便是富人较多的中国,其继承税率也仅为0.5%至3%之间。 韩商工会议所指出,过高的继承税负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权的顺利传承,削弱了经济活力。多数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包括税收优惠、法律支持等在内的企业继承支持政策体系,旨在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经济稳定并保障就业。大韩商工会议所强调,降低继承税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举措。对于在野党将减税政策视为“对富人的差别化特惠”的观点,认为是固守陈规的思维模式。当前,激活经济才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政府应采取实质性措施,包括放宽继承税率、消除双重课税等制度性障碍,以营造有利于企业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韩国的家业继承制度中,若继承人的个人资产(包括房产、存款、投资等)超过可扣除税额的2倍,则无法享受家业继承扣除制度的税收优惠。该政策原本旨在防止高资产群体滥用税收优惠,确保政策红利切实惠及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然而,随着韩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许多80至90岁高龄企业主仍在职,而其子女也已步入60至70岁,"老人传承给老人"的现象日益普遍。由于子女年龄偏大,个人资产积累丰厚,实际上能够满足该政策条件并享受优惠的企业寥寥无几。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导致政策效果与初衷严重偏离。 据韩国税收财政研究院于去年12月发表的《纳税人认知及偏好分析》报告显示,韩国国民普遍认为最高继承税率应控制在40%以下,并支持累进税率制度,即继承财产越多,税率相应提高。具体而言,受访者认为合理的税负水平应随继承财产规模递增:1亿韩元以下税率为0至5%,10亿韩元为5至15%,20亿韩元为5至20%,50亿韩元为10至30%,100亿韩元为15至35%,500亿韩元以上为20至40%。 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韩国现行税收体系正成为制约未来竞争力的绊脚石。国际投资移民咨询机构Henley&Partners最新报告显示,韩国高净值人群净流出量位居全球第四,预计一年间流失约1200人,仅次于中国(1.52万人)、英国(9500人)和印度(4300人)。按人口比例计算,流失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吸引跨国企业和高端人才,纷纷推出包括废除继承税在内的企业友好型政策,相比之下,韩国的继承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现任企业主去世后,继承人不得不抛售股份以支付高额继承税,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经营权弱化,甚至面临被外部企业收购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不仅限制了企业继承人的创新投资意愿,还加剧了人才流失。 此前,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中小企业中央会、韩国经营者总协会、韩国经济人协会、韩国贸易协会等六大经济团体联合向政府提交《敦促修订继承及赠与税制度联合声明》并指出,当前过高的继承税负担已对韩国企业生态造成严重冲击。沉重的税负迫使本土企业纷纷将业务转移至海外,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无力承担继承税而被迫出售给外资或直接关闭。这不仅加剧了企业经营压力,更导致韩国企业价值严重流失。 经济团体强调,韩国亟需摒弃根深蒂固的政治思维,将继承税负调整至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维护本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界普遍认为,企业继承的本质是技术传承和就业岗位的延续,而非单纯的财富转移。随着企业传承至第二代、第三代,经营能力持续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对韩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2025-03-13 17:35:54 -
黄金消费热潮 韩国家庭购物频道黄金销售火爆
据韩国流通行业10日消息,近期家庭购物频道的黄金销售额呈现显著增长。韩国最大电视购物平台CJ ONESTYLE上月推出的三星金交易所金条(30克)备受消费者青睐,尽管价格高达66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3万元),但仍售出了约500个,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20%。 另一家电视购物平台KT ALPHA于上月进行的黄金销售直播中,两小时内售出4000套黄金产品,销售额突破13亿韩元。该平台还推出了金库销售直播。据KT ALPHA的数据,金库的销售量已达成目标的130%。此外,乐天家庭购物今年将黄金相关产品的直播次数较去年增加了20%,订单额也突破300亿韩元,同比增长了三倍。 近年来,黄金销售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金店和银行,而是逐渐扩展至家庭购物、便利店等日常消费场所。其中,韩国便利店GS25在店内引入了自动售货机,提供小重量金条的购买服务。该售货机销售从1.875克至75克金条不同重量的黄金产品。引入初期仅有6家店铺配备了自动售货机,而今年已扩展至30家,增长了5倍。 与此同时,在胡萝卜市场、闪电市场等韩国二手交易平台上的黄金交易也日益活跃。由于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购买黄金产品,无需支付税金和加工费,这一方式深受消费者欢迎。不过,为防止交易风险,部分平台对黄金交易金额设有限制。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黄金实物需求的增长不仅是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表现,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担忧。特别是在全球经济通胀压力加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进一步凸显。韩国中老年群体对黄金尤为青睐,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黄金收集运动”有关。当时,黄金被视为应对国家或家庭经济危机的最后保障,这一观念至今仍深刻影响到韩国消费者的投资行为。 在首尔钟路区韩国黄金交易所展示的金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1 00:36:07 -
总统归来潜龙噤声?韩国保守阵营暗流涌动
韩国总统尹锡悦获释后,其在保守派阵营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对提前总统选举做准备的潜在候选人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尽管他们纷纷对法院取消尹锡悦拘留的决定表示欢迎,但在政治考量上,各方立场各异。分析认为,如果最终举行提前大选,“如何利用尹锡悦”将成为党内竞选的关键变量。 据韩国执政党日前消息,党内主要候选人对法院的决定普遍表示支持,但态度有所不同。亲尹(亲尹锡悦)派人士要求检方撤销起诉,并呼吁宪法法院驳回弹劾案。 大邱市长洪准杓7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法院最终接受了我对尹总统‘非法拘留’的主张,我对此深表感谢。”他还强调:“没有内乱罪调查权的公诉机关的调查应被视为无效,检方应立即撤销起诉,弹劾案也理应被驳回。” 韩国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也在同一天表示:“我对法院作出的取消拘留决定表示欢迎。”9日,他进一步敦促宪法法院重新开启对尹锡悦弹劾案的辩论审理,称:“希望宪法法院不要在韩国宪政史上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前党首韩东勋在法院作出裁决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总统)这段时间一定身心俱疲,希望您保重身体,并能够充分行使您的辩护权。”他同时主张,混乱局势的责任在于公调处(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后者应被废除。前议员刘承旼则简短回应称:“我尊重法院依据法律作出的决定,并对此表示欢迎。” 分析指出,随着尹锡悦的影响力在保守派选民中上升,潜在总统候选人短期内可能采取低调策略。尽管部分候选人此前通过研讨会、出版新书等方式为选战造势,但尹锡悦的获释使其节奏受挫。 一名国民力量党内部人士透露:“韩东勋与总统支持者之间本就存在隔阂,因此他可能不会过度迎合,但其他候选人不得不考虑核心支持者的态度,因此近期预计会保持低调。”该人士补充道:“下周将是尹锡悦总统弹劾案结果出炉的时间,潜在候选人们可能会将重点放在攻击共同民主党推动的检察总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沈雨廷弹劾案,而非推进自己的竞选活动。” 如果宪法法院最终支持弹劾并举行提前大选,尹锡悦的获释可能会影响保守派的党内竞争。有分析认为,保守选民可能对支持弹劾的候选人产生更大反感,从而转向“尹锡悦系”候选人。 保守派阵营目前尚未正式推动提前大选,但随着尹锡悦获释,该党已开始集中攻击宪法法院的弹劾审理。分析人士指出,若宪法法院最终裁定弹劾成立,保守派候选人在选举中的竞争力可能进一步减弱。 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长权宁世(中)10日在国会举行的紧急对策委员会会议上发言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0 20:10:45 -
【亚洲人之声】尹锡悦获释 程序正义的胜利还是政治角力的结果?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被羁押51天后重获自由,这一消息无疑在韩国政坛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首尔中央地方法院7日裁定取消对尹锡悦的羁押,理由是拘留期限已届满且羁押程序存在瑕疵,并质疑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越权办案,本质上是《宪法》人权原则与司法惯性的较量。 检方按“自然日”坚称程序合法,法院却以“实际时间”认定超期羁押。这种技术争议背后,实则是韩国司法对“程序正义”与“侦查便利”的价值抉择。法院选择严格解释《宪法》保障人身自由,直指公调处无权调查叛乱罪却与检方“共享”羁押期的制度漏洞——权力监督机构的设计缺陷,反让程序正义陷入自相矛盾。 更值得玩味的是“叛乱罪”的定性。尹锡悦被控动用军队“破坏宪法秩序”,但其戒严令是否属于《戒严法》允许的紧急权限?这恰是韩国保守与进步阵营的核心分歧:前者强调总统危机处置权,后者警惕军事力量介入政治。当司法程序被政治立场所裹挟,审判便成了意识形态的角斗场。 尹锡悦成为又一位卷入刑事指控的韩国总统,延续了“青瓦台魔咒”,但此案的特殊性在于:法院罕见地在审判初期便以程序问题叫停羁押,试图打破“有罪推定”的恶性循环。这或许标志着韩国司法开始正视“程序正义比结果更重要”的法治真谛——权力斗争再激烈,也必须在制度牢笼中运行。 韩国民主化三十余年,总统却总在“英雄”与“罪人”间轮回。此案若能让社会意识到:即便面对最高权力者,程序瑕疵比罪名本身更危险,或将成为韩国宪政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7日,在首尔站候车室大厅,旅客们正在观看法院批准总统尹锡悦撤销拘捕令的相关新闻。【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8 01:17:22 -
韩东勋出书即登顶 女性购书占比超半数
韩国教保文库7日公布的最新畅销书排行榜显示,前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的新书《国民优先》在3月第一周综合畅销书榜单中排名第一。该书于2月28日正式出版,主要讲述了总统尹锡悦关于“12·3紧急戒严”事件的后续故事。 从购书人群来看,60岁及以上的读者占比最高,达到27.0%,40多岁(24.9%)、50多岁(21.3%)、30多岁(19.0%)、20多岁(7.2%)的读者依次排在其后。此外,该书的女性读者比例(56.6%)高于男性(43.4%)。 与此同时,韩国歌手李昌燮的随笔集《合适的人》在发行后迅速登上排行榜第2位。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影响比特币价格大幅波动,汉阳大学客座教授吴泰敏撰写的《特朗普时代的地缘政治与比特币》也新晋排名第7。 此外,因韩国艺人洪真京推荐,10年前在韩国出版的小说《斯通纳》(约翰·威廉姆斯撰写)排名升至第18位。而奉俊昊导演新片《编号17》的原著小说《米奇7》受关注度提升。 2日下午,前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前往位于首尔钟路区大学路的某家剧院,准备观看讲述第二次延坪海战的戏剧《大海不会被雨淋湿》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7 23:38:17 -
韩国政局动荡反华情绪抬头 中国留学生校园内外倍感压力
近日,随着韩国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舆论中的反华情绪加剧,中国留学生在韩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也随之上升。 韩国总统尹锡悦遭国会弹劾后,部分支持者在抗议集会中宣扬反华言论,并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不实信息,令在韩中国留学生群体陷入焦虑。尤其是在部分大学附近举行的反对弹劾集会上,一些集会参与者甚至当面对学生喊出“你是中国人吧?”“间谍无处不在”等言论,令留学生感到不安。 在一些韩国大学的网络论坛上,反华情绪也在持续发酵。3月4日,韩国延世大学的匿名论坛“Everytime”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请加入反弹劾签名运动”的帖子,其中包含了所谓的“中国人操控选举”及“中国间谍渗透”之类的内容,并由12名韩国学生实名发布。除了现实中的压力,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也令中国留学生感到受伤。韩国部分社交平台流传着“中国留学生在韩国大学入学时享有特殊优待”的谣言。 截至2024年4月,在韩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已达到7.2万余人,仍是韩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包括汉阳大学(5727人)、庆熙大学(5262人)、中央大学(3581人)等高校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均超过3000人。此外,清州大学(1347人)、湖南大学(1474人)、又松大学(1180人)等地方高校也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韩国高校因学龄人口减少、财政压力加大,近年来在国际招生方面竞争日益激烈。 除了高校,中国籍未成年学生的家长们也对当前社会环境感到担忧。一位居住在仁川的中国籍居民李某表示,她的孙女今年刚刚入读韩国的一所小学,她最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里遭到歧视。“我害怕孩子在学校里听到一些侮辱性的言论,所以我总是提醒她尽量不要暴露自己是中国人。”她还提到,自己听说有些学校在点名时如果使用中文拼音发音,可能会让孩子受到同学的嘲笑,这让他们全家人在孩子入学前就感到焦虑。 2月7日,在首尔中区明洞中国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的"灭共庆典"集会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32:01 -
幸福只属于有钱人 焦虑抑郁加剧韩国人理念冲突
首尔光化门一带的上班族。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日前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人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较上一年大幅上升。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严重的为进步和保守阵营间的理念冲突,歧视最严重的领域为就业。 韩国行政研究院去年8至9月面向8251名成年人实施面谈调查,于本月6日发布《2024年社会融合现况调查》。 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人的幸福感平均为6.8分(满分10分),较2023年上升0.1分。然而,负面情绪中的焦虑从3.4分上升至4.1分,抑郁从2.8分上升至3.5分。 从各年龄段来看,10-29岁和30-39岁幸福感均为7分,40-49岁和50-59岁下降至6.8分,60岁以上为6.6分,年龄越大幸福感越低。 月收入在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以下的最低收入群体幸福感从6.1分下降至6分,月收入在600万韩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幸福感从6.8分上升至7分。 对社会地位的认知方面,各收入群体间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去年月收入在100万韩元以下的群体对社会地位的认知为4.9分,基本与2023年持平,月收入600万韩元以上群体从5.7分上升至6.1分,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从0.9分扩大至1.2分。 作为韩国人的自豪感平均为3.1分(满分4分),创下自2013年实施此项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 本次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人对政治和经济现状的满意度分别为5.1分和5.3分,均较2023年上升0.7分。42.5%的受访者称,曾与周边的人讨论过政治社会问题,较2023年大幅下降23.3个百分点。参与签名运动的比重从10.8%上升至12.2%,在博客等网上平台发表过个人意见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1.3%,参与过示威集会的比重从8.1%上升至10.9%。 认为自己属于中立的比重为45.2%,属于保守倾向的比重为30.2%(极为保守5.1%、较为保守25.1%),属于进步倾向的比重为24.6%(极为进步3.2%、较为进步21.4%)。 回答中立的女性和男性比例分别为47.2%和43.2%,年龄越大、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回答保守的倾向越高。 在群体沟通方面,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为3.4分(满分4分),其次依次为职场同事间沟通(2.8分)、邻里之间的沟通(2.4分)和代际之间沟通(2.3分)。政府和国民间的沟通为2.3分,国会和国民间的沟通为2.1分。 韩国社会中,感受到歧视最严重的领域是就业,因就业方式导致的歧视为2.8分(满分4分),其次是因残疾、学历、经济地位导致的歧视均为2.7分,因年龄、国籍、种族导致的歧视均为2.6分。 各类型社会矛盾中,最严重的是保守与进步之间的理念冲突(3.1分),贫困阶层和中上层间的阶级冲突为2.9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劳资冲突为2.8分。 调查显示,造成社会冲突的最重要原因是利害关系各方追求自身利益(25.9%)、相互理解不足(24.6%)、个人及集体之间的价值观差异(17.9%)和贫富差距(16.8%)等。 与财政状况不佳导致捉襟见肘相关的全体指标一致上升,为筹集学费而借钱的比重从2.5%上升至4.7%、因房租上涨而搬家的比重从2.3%上升至4.6%,因就医费用过高而未能接受治疗的比重从2%上升至3%。
2025-03-06 19:19:37 -
王毅访韩计划告吹 反华示威与政治局势成关键因素
中国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原定于本月访韩,但由于中韩关系面临诸多障碍,这一计划已基本告吹。此前,王毅本月访韩的可能性较高,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负面事件,使中方决定暂缓访问,以观察局势发展。 据《韩国日报》3日消息,本月下旬在东京举行的中日韩外长会期间,曾讨论过王毅访韩的可能性,但由于种种因素,相关协调工作未能取得进展。目前,预计中韩外长会谈将在东京举行。韩国外交部表示仍在与中方进行沟通,但尚无具体进展。 分析认为,王毅访韩计划搁浅的主要原因是近期韩国国内的反华示威活动。多名中韩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截至2月中旬,中方对王毅访韩持积极态度。然而,2月下旬,一名身穿“美国队长”服装的40岁男子企图闯入中国驻韩大使馆并被逮捕,该事件令中方态度发生变化。 据悉,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向韩方传达了“在韩国总统尹锡悦的宪法裁决前后,可能会发生针对中国的攻击”这一担忧。2月25日,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在同韩国主流媒体一线记者座谈会上表示:“我们相信韩国民众有智慧有能力妥善处理国内问题,其中就包括相信韩国民众有能力明辨是非,认清并抵制一些人利用涉华因素的政治企图。” 此外,尹锡悦总统在2月25日的弹劾案最终陈述中七次提及中国,并指责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站在中国一边”或“向中国泄露机密信息”,为自己宣布戒严的决定辩护。对此,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表示“中方一贯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相信韩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国内问题。我们对韩方个别势力和人员出于政治私利,持续恶意关联炒作涉华问题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目前,中日韩三国外长正协调在本月22日前后于东京举行外长会议,中韩外长会谈也有望在此期间进行。这将是自去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在纽约举行中韩外长会谈后,两国外长的首次正式会晤。预计双方将就经济合作、朝鲜半岛问题及地区局势等议题展开讨论。 2024年7月26日(当地时间),韩国外交部长官(左)赵兑烈和中国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老挝万象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中韩双边会谈上合影留念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4 01:43:22 -
中国外交部回应尹锡悦涉华言论 敦促韩方停止对华抹黑攻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前韩国领导人在韩国宪法法院弹劾案庭审辩论中再次提及涉华问题,声称中国公民无人机威胁韩国国家安全,韩核心技术和军工机密外泄流向中国,韩前政府向中方透露“萨德”部署机密,在野党“通敌弹劾”站在中朝俄一边等。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表示,去年底紧急戒严事态发生之初,韩方就曾发表类似言论,中方已表明了严正立场。中方一贯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相信韩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国内问题。我们对韩方个别势力和人员出于政治私利,持续恶意关联炒作涉华问题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向邻居泼脏水解决不了自身问题。”林剑指出,我们注意到,近期韩国外交部、韩中议员联盟均公开表示重视发展中韩关系,部分韩国媒体和有识之士对韩个别势力政治操弄恶化两国民意基础的现象表示担忧。 他强调,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我们再次敦促韩方有关人员停止捏造炒作涉华虚假叙事,停止对华抹黑攻击,停止对涉华议题的政治利用,避免干扰和影响两国关系。
2025-03-01 03:28:56
-
美国关税新政冲击韩国钢铝出口 企业寻求多元化出路
美国自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这一政策给韩国主要生产和出口钢铁、铝制螺栓及螺母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市场占韩国钢铁及铝制品出口总额的35%,是重要的出口目的地。然而,新关税实施后,韩国产品的竞争力或将受到中国(含台湾)、越南等市场同类产品的冲击。 “这些国家早已面临美国关税,因此适应能力较强,而韩国企业则是新增关税,短期内难以有效应对,”一位钢铁行业人士表示,“企业好不容易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如今又面临新的挑战。” 铝行业相关企业代表同样表达担忧,预计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将明显萎缩。部分企业正加紧开拓欧洲、东南亚等新市场,但市场多元化并非易事。特别是在欧洲,随着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的实施,高碳排放钢铁和铝制品还将面临额外碳税,进一步加重企业出口负担。 “要进入新市场,我们必须开发符合当地标准的产品,这需要升级生产设备、增加投资,对企业而言是巨大压力,”某铝制品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也让韩国出口企业措手不及。“我们无法预测哪些产品将被征税,标准也不明确,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长期出口计划难以制定。”某生产夹芯板的企业代表坦言。 近年来,受“韩流”影响,“方便面即食加热设备”等产品在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去年韩国对美出口额高达30亿韩元,并在维也纳世界韩商大会上签署1800万美元出口合同。然而,由于该类产品大量使用铝制零部件,生产企业或被迫调整售价,出口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人士指出,除了美国贸易政策,韩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企业出口。近期国内政治形势复杂,导致海外韩流相关活动延期。若政府能积极推动相关活动,将有助于提升韩国品牌形象,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支持。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1815家钢铁及铝制品出口企业对美出口总额达7.7亿美元,同比增长8%。尽管当前面临挑战,出口仍保持稳步增长。 为应对美国关税冲击,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已开始收集企业意见,并计划设立企业困难咨询中心,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同时,政府将加快拓展出口市场,提供物流支持,并扩大出口补贴,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美国政府自12日起正式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当天,在韩国京畿道华城市一家铝制品制造企业的工厂内,大量铝制产品整齐堆放,企业正面临出口市场的不确定性。【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3:38:56 -
韩国继承税制"高墙" 加剧企业价值蒸发及富人加速流失
【图片来源 AI】 韩国现行的继承税制度日益成为制约企业传承和发展的重大障碍。目前,执政党提出将继承税最高税率从50%下调至40%的改革方案,但在野党对此持反对意见,此举可能仅为少数富人谋利。 韩国继承税最高税率达50%,仅次于日本(55%)。若最大股东持股率超过50%时,还需额外缴纳“最大股东附加税”,税率高达65%。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韩国位居前列,相比之下,法国(45%)、美国(40%)、英国(40%)、西班牙(34%)等发达国家的税率均低于韩国,且有14个成员国已完全废除继承税。即便是富人较多的中国,其继承税率也仅为0.5%至3%之间。 韩商工会议所指出,过高的继承税负严重阻碍了企业经营权的顺利传承,削弱了经济活力。多数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包括税收优惠、法律支持等在内的企业继承支持政策体系,旨在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维护经济稳定并保障就业。大韩商工会议所强调,降低继承税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举措。对于在野党将减税政策视为“对富人的差别化特惠”的观点,认为是固守陈规的思维模式。当前,激活经济才是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因此,政府应采取实质性措施,包括放宽继承税率、消除双重课税等制度性障碍,以营造有利于企业传承和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在韩国的家业继承制度中,若继承人的个人资产(包括房产、存款、投资等)超过可扣除税额的2倍,则无法享受家业继承扣除制度的税收优惠。该政策原本旨在防止高资产群体滥用税收优惠,确保政策红利切实惠及需要支持的中小企业。然而,随着韩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许多80至90岁高龄企业主仍在职,而其子女也已步入60至70岁,"老人传承给老人"的现象日益普遍。由于子女年龄偏大,个人资产积累丰厚,实际上能够满足该政策条件并享受优惠的企业寥寥无几。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未能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导致政策效果与初衷严重偏离。 据韩国税收财政研究院于去年12月发表的《纳税人认知及偏好分析》报告显示,韩国国民普遍认为最高继承税率应控制在40%以下,并支持累进税率制度,即继承财产越多,税率相应提高。具体而言,受访者认为合理的税负水平应随继承财产规模递增:1亿韩元以下税率为0至5%,10亿韩元为5至15%,20亿韩元为5至20%,50亿韩元为10至30%,100亿韩元为15至35%,500亿韩元以上为20至40%。 在全球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韩国现行税收体系正成为制约未来竞争力的绊脚石。国际投资移民咨询机构Henley&Partners最新报告显示,韩国高净值人群净流出量位居全球第四,预计一年间流失约1200人,仅次于中国(1.52万人)、英国(9500人)和印度(4300人)。按人口比例计算,流失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吸引跨国企业和高端人才,纷纷推出包括废除继承税在内的企业友好型政策,相比之下,韩国的继承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现任企业主去世后,继承人不得不抛售股份以支付高额继承税,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经营权弱化,甚至面临被外部企业收购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不仅限制了企业继承人的创新投资意愿,还加剧了人才流失。 此前,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大韩商工会议所、中小企业中央会、韩国经营者总协会、韩国经济人协会、韩国贸易协会等六大经济团体联合向政府提交《敦促修订继承及赠与税制度联合声明》并指出,当前过高的继承税负担已对韩国企业生态造成严重冲击。沉重的税负迫使本土企业纷纷将业务转移至海外,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无力承担继承税而被迫出售给外资或直接关闭。这不仅加剧了企业经营压力,更导致韩国企业价值严重流失。 经济团体强调,韩国亟需摒弃根深蒂固的政治思维,将继承税负调整至经合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维护本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界普遍认为,企业继承的本质是技术传承和就业岗位的延续,而非单纯的财富转移。随着企业传承至第二代、第三代,经营能力持续弱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对韩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
2025-03-13 17:35:54 -
黄金消费热潮 韩国家庭购物频道黄金销售火爆
据韩国流通行业10日消息,近期家庭购物频道的黄金销售额呈现显著增长。韩国最大电视购物平台CJ ONESTYLE上月推出的三星金交易所金条(30克)备受消费者青睐,尽管价格高达66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3万元),但仍售出了约500个,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20%。 另一家电视购物平台KT ALPHA于上月进行的黄金销售直播中,两小时内售出4000套黄金产品,销售额突破13亿韩元。该平台还推出了金库销售直播。据KT ALPHA的数据,金库的销售量已达成目标的130%。此外,乐天家庭购物今年将黄金相关产品的直播次数较去年增加了20%,订单额也突破300亿韩元,同比增长了三倍。 近年来,黄金销售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金店和银行,而是逐渐扩展至家庭购物、便利店等日常消费场所。其中,韩国便利店GS25在店内引入了自动售货机,提供小重量金条的购买服务。该售货机销售从1.875克至75克金条不同重量的黄金产品。引入初期仅有6家店铺配备了自动售货机,而今年已扩展至30家,增长了5倍。 与此同时,在胡萝卜市场、闪电市场等韩国二手交易平台上的黄金交易也日益活跃。由于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购买黄金产品,无需支付税金和加工费,这一方式深受消费者欢迎。不过,为防止交易风险,部分平台对黄金交易金额设有限制。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黄金实物需求的增长不仅是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表现,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担忧。特别是在全球经济通胀压力加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进一步凸显。韩国中老年群体对黄金尤为青睐,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黄金收集运动”有关。当时,黄金被视为应对国家或家庭经济危机的最后保障,这一观念至今仍深刻影响到韩国消费者的投资行为。 在首尔钟路区韩国黄金交易所展示的金条【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11 00:36:07 -
总统归来潜龙噤声?韩国保守阵营暗流涌动
韩国总统尹锡悦获释后,其在保守派阵营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对提前总统选举做准备的潜在候选人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尽管他们纷纷对法院取消尹锡悦拘留的决定表示欢迎,但在政治考量上,各方立场各异。分析认为,如果最终举行提前大选,“如何利用尹锡悦”将成为党内竞选的关键变量。 据韩国执政党日前消息,党内主要候选人对法院的决定普遍表示支持,但态度有所不同。亲尹(亲尹锡悦)派人士要求检方撤销起诉,并呼吁宪法法院驳回弹劾案。 大邱市长洪准杓7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法院最终接受了我对尹总统‘非法拘留’的主张,我对此深表感谢。”他还强调:“没有内乱罪调查权的公诉机关的调查应被视为无效,检方应立即撤销起诉,弹劾案也理应被驳回。” 韩国雇佣劳动部长官金文洙也在同一天表示:“我对法院作出的取消拘留决定表示欢迎。”9日,他进一步敦促宪法法院重新开启对尹锡悦弹劾案的辩论审理,称:“希望宪法法院不要在韩国宪政史上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前党首韩东勋在法院作出裁决后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总统)这段时间一定身心俱疲,希望您保重身体,并能够充分行使您的辩护权。”他同时主张,混乱局势的责任在于公调处(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后者应被废除。前议员刘承旼则简短回应称:“我尊重法院依据法律作出的决定,并对此表示欢迎。” 分析指出,随着尹锡悦的影响力在保守派选民中上升,潜在总统候选人短期内可能采取低调策略。尽管部分候选人此前通过研讨会、出版新书等方式为选战造势,但尹锡悦的获释使其节奏受挫。 一名国民力量党内部人士透露:“韩东勋与总统支持者之间本就存在隔阂,因此他可能不会过度迎合,但其他候选人不得不考虑核心支持者的态度,因此近期预计会保持低调。”该人士补充道:“下周将是尹锡悦总统弹劾案结果出炉的时间,潜在候选人们可能会将重点放在攻击共同民主党推动的检察总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沈雨廷弹劾案,而非推进自己的竞选活动。” 如果宪法法院最终支持弹劾并举行提前大选,尹锡悦的获释可能会影响保守派的党内竞争。有分析认为,保守选民可能对支持弹劾的候选人产生更大反感,从而转向“尹锡悦系”候选人。 保守派阵营目前尚未正式推动提前大选,但随着尹锡悦获释,该党已开始集中攻击宪法法院的弹劾审理。分析人士指出,若宪法法院最终裁定弹劾成立,保守派候选人在选举中的竞争力可能进一步减弱。 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长权宁世(中)10日在国会举行的紧急对策委员会会议上发言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0 20:10:45 -
【亚洲人之声】尹锡悦获释 程序正义的胜利还是政治角力的结果?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被羁押51天后重获自由,这一消息无疑在韩国政坛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首尔中央地方法院7日裁定取消对尹锡悦的羁押,理由是拘留期限已届满且羁押程序存在瑕疵,并质疑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越权办案,本质上是《宪法》人权原则与司法惯性的较量。 检方按“自然日”坚称程序合法,法院却以“实际时间”认定超期羁押。这种技术争议背后,实则是韩国司法对“程序正义”与“侦查便利”的价值抉择。法院选择严格解释《宪法》保障人身自由,直指公调处无权调查叛乱罪却与检方“共享”羁押期的制度漏洞——权力监督机构的设计缺陷,反让程序正义陷入自相矛盾。 更值得玩味的是“叛乱罪”的定性。尹锡悦被控动用军队“破坏宪法秩序”,但其戒严令是否属于《戒严法》允许的紧急权限?这恰是韩国保守与进步阵营的核心分歧:前者强调总统危机处置权,后者警惕军事力量介入政治。当司法程序被政治立场所裹挟,审判便成了意识形态的角斗场。 尹锡悦成为又一位卷入刑事指控的韩国总统,延续了“青瓦台魔咒”,但此案的特殊性在于:法院罕见地在审判初期便以程序问题叫停羁押,试图打破“有罪推定”的恶性循环。这或许标志着韩国司法开始正视“程序正义比结果更重要”的法治真谛——权力斗争再激烈,也必须在制度牢笼中运行。 韩国民主化三十余年,总统却总在“英雄”与“罪人”间轮回。此案若能让社会意识到:即便面对最高权力者,程序瑕疵比罪名本身更危险,或将成为韩国宪政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7日,在首尔站候车室大厅,旅客们正在观看法院批准总统尹锡悦撤销拘捕令的相关新闻。【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8 01:17:22 -
韩东勋出书即登顶 女性购书占比超半数
韩国教保文库7日公布的最新畅销书排行榜显示,前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的新书《国民优先》在3月第一周综合畅销书榜单中排名第一。该书于2月28日正式出版,主要讲述了总统尹锡悦关于“12·3紧急戒严”事件的后续故事。 从购书人群来看,60岁及以上的读者占比最高,达到27.0%,40多岁(24.9%)、50多岁(21.3%)、30多岁(19.0%)、20多岁(7.2%)的读者依次排在其后。此外,该书的女性读者比例(56.6%)高于男性(43.4%)。 与此同时,韩国歌手李昌燮的随笔集《合适的人》在发行后迅速登上排行榜第2位。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影响比特币价格大幅波动,汉阳大学客座教授吴泰敏撰写的《特朗普时代的地缘政治与比特币》也新晋排名第7。 此外,因韩国艺人洪真京推荐,10年前在韩国出版的小说《斯通纳》(约翰·威廉姆斯撰写)排名升至第18位。而奉俊昊导演新片《编号17》的原著小说《米奇7》受关注度提升。 2日下午,前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前往位于首尔钟路区大学路的某家剧院,准备观看讲述第二次延坪海战的戏剧《大海不会被雨淋湿》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7 23:38:17 -
韩国政局动荡反华情绪抬头 中国留学生校园内外倍感压力
近日,随着韩国政治局势的动荡,社会舆论中的反华情绪加剧,中国留学生在韩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也随之上升。 韩国总统尹锡悦遭国会弹劾后,部分支持者在抗议集会中宣扬反华言论,并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不实信息,令在韩中国留学生群体陷入焦虑。尤其是在部分大学附近举行的反对弹劾集会上,一些集会参与者甚至当面对学生喊出“你是中国人吧?”“间谍无处不在”等言论,令留学生感到不安。 在一些韩国大学的网络论坛上,反华情绪也在持续发酵。3月4日,韩国延世大学的匿名论坛“Everytime”上发布了一篇题为“请加入反弹劾签名运动”的帖子,其中包含了所谓的“中国人操控选举”及“中国间谍渗透”之类的内容,并由12名韩国学生实名发布。除了现实中的压力,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也令中国留学生感到受伤。韩国部分社交平台流传着“中国留学生在韩国大学入学时享有特殊优待”的谣言。 截至2024年4月,在韩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已达到7.2万余人,仍是韩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外国学生群体。包括汉阳大学(5727人)、庆熙大学(5262人)、中央大学(3581人)等高校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均超过3000人。此外,清州大学(1347人)、湖南大学(1474人)、又松大学(1180人)等地方高校也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韩国高校因学龄人口减少、财政压力加大,近年来在国际招生方面竞争日益激烈。 除了高校,中国籍未成年学生的家长们也对当前社会环境感到担忧。一位居住在仁川的中国籍居民李某表示,她的孙女今年刚刚入读韩国的一所小学,她最担心的是孩子在学校里遭到歧视。“我害怕孩子在学校里听到一些侮辱性的言论,所以我总是提醒她尽量不要暴露自己是中国人。”她还提到,自己听说有些学校在点名时如果使用中文拼音发音,可能会让孩子受到同学的嘲笑,这让他们全家人在孩子入学前就感到焦虑。 2月7日,在首尔中区明洞中国驻韩大使馆前举行的"灭共庆典"集会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32:01 -
幸福只属于有钱人 焦虑抑郁加剧韩国人理念冲突
首尔光化门一带的上班族。 【图片提供 韩联社】 日前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人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较上一年大幅上升。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严重的为进步和保守阵营间的理念冲突,歧视最严重的领域为就业。 韩国行政研究院去年8至9月面向8251名成年人实施面谈调查,于本月6日发布《2024年社会融合现况调查》。 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人的幸福感平均为6.8分(满分10分),较2023年上升0.1分。然而,负面情绪中的焦虑从3.4分上升至4.1分,抑郁从2.8分上升至3.5分。 从各年龄段来看,10-29岁和30-39岁幸福感均为7分,40-49岁和50-59岁下降至6.8分,60岁以上为6.6分,年龄越大幸福感越低。 月收入在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以下的最低收入群体幸福感从6.1分下降至6分,月收入在600万韩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幸福感从6.8分上升至7分。 对社会地位的认知方面,各收入群体间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去年月收入在100万韩元以下的群体对社会地位的认知为4.9分,基本与2023年持平,月收入600万韩元以上群体从5.7分上升至6.1分,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从0.9分扩大至1.2分。 作为韩国人的自豪感平均为3.1分(满分4分),创下自2013年实施此项调查以来的最高水平。 本次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人对政治和经济现状的满意度分别为5.1分和5.3分,均较2023年上升0.7分。42.5%的受访者称,曾与周边的人讨论过政治社会问题,较2023年大幅下降23.3个百分点。参与签名运动的比重从10.8%上升至12.2%,在博客等网上平台发表过个人意见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1.3%,参与过示威集会的比重从8.1%上升至10.9%。 认为自己属于中立的比重为45.2%,属于保守倾向的比重为30.2%(极为保守5.1%、较为保守25.1%),属于进步倾向的比重为24.6%(极为进步3.2%、较为进步21.4%)。 回答中立的女性和男性比例分别为47.2%和43.2%,年龄越大、家庭收入水平越低,回答保守的倾向越高。 在群体沟通方面,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为3.4分(满分4分),其次依次为职场同事间沟通(2.8分)、邻里之间的沟通(2.4分)和代际之间沟通(2.3分)。政府和国民间的沟通为2.3分,国会和国民间的沟通为2.1分。 韩国社会中,感受到歧视最严重的领域是就业,因就业方式导致的歧视为2.8分(满分4分),其次是因残疾、学历、经济地位导致的歧视均为2.7分,因年龄、国籍、种族导致的歧视均为2.6分。 各类型社会矛盾中,最严重的是保守与进步之间的理念冲突(3.1分),贫困阶层和中上层间的阶级冲突为2.9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劳资冲突为2.8分。 调查显示,造成社会冲突的最重要原因是利害关系各方追求自身利益(25.9%)、相互理解不足(24.6%)、个人及集体之间的价值观差异(17.9%)和贫富差距(16.8%)等。 与财政状况不佳导致捉襟见肘相关的全体指标一致上升,为筹集学费而借钱的比重从2.5%上升至4.7%、因房租上涨而搬家的比重从2.3%上升至4.6%,因就医费用过高而未能接受治疗的比重从2%上升至3%。
2025-03-06 19:19:37 -
王毅访韩计划告吹 反华示威与政治局势成关键因素
中国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原定于本月访韩,但由于中韩关系面临诸多障碍,这一计划已基本告吹。此前,王毅本月访韩的可能性较高,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负面事件,使中方决定暂缓访问,以观察局势发展。 据《韩国日报》3日消息,本月下旬在东京举行的中日韩外长会期间,曾讨论过王毅访韩的可能性,但由于种种因素,相关协调工作未能取得进展。目前,预计中韩外长会谈将在东京举行。韩国外交部表示仍在与中方进行沟通,但尚无具体进展。 分析认为,王毅访韩计划搁浅的主要原因是近期韩国国内的反华示威活动。多名中韩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截至2月中旬,中方对王毅访韩持积极态度。然而,2月下旬,一名身穿“美国队长”服装的40岁男子企图闯入中国驻韩大使馆并被逮捕,该事件令中方态度发生变化。 据悉,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向韩方传达了“在韩国总统尹锡悦的宪法裁决前后,可能会发生针对中国的攻击”这一担忧。2月25日,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在同韩国主流媒体一线记者座谈会上表示:“我们相信韩国民众有智慧有能力妥善处理国内问题,其中就包括相信韩国民众有能力明辨是非,认清并抵制一些人利用涉华因素的政治企图。” 此外,尹锡悦总统在2月25日的弹劾案最终陈述中七次提及中国,并指责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站在中国一边”或“向中国泄露机密信息”,为自己宣布戒严的决定辩护。对此,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表示“中方一贯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相信韩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国内问题。我们对韩方个别势力和人员出于政治私利,持续恶意关联炒作涉华问题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目前,中日韩三国外长正协调在本月22日前后于东京举行外长会议,中韩外长会谈也有望在此期间进行。这将是自去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在纽约举行中韩外长会谈后,两国外长的首次正式会晤。预计双方将就经济合作、朝鲜半岛问题及地区局势等议题展开讨论。 2024年7月26日(当地时间),韩国外交部长官(左)赵兑烈和中国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老挝万象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中韩双边会谈上合影留念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4 01:43:22 -
中国外交部回应尹锡悦涉华言论 敦促韩方停止对华抹黑攻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前韩国领导人在韩国宪法法院弹劾案庭审辩论中再次提及涉华问题,声称中国公民无人机威胁韩国国家安全,韩核心技术和军工机密外泄流向中国,韩前政府向中方透露“萨德”部署机密,在野党“通敌弹劾”站在中朝俄一边等。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表示,去年底紧急戒严事态发生之初,韩方就曾发表类似言论,中方已表明了严正立场。中方一贯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相信韩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处理好国内问题。我们对韩方个别势力和人员出于政治私利,持续恶意关联炒作涉华问题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向邻居泼脏水解决不了自身问题。”林剑指出,我们注意到,近期韩国外交部、韩中议员联盟均公开表示重视发展中韩关系,部分韩国媒体和有识之士对韩个别势力政治操弄恶化两国民意基础的现象表示担忧。 他强调,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我们再次敦促韩方有关人员停止捏造炒作涉华虚假叙事,停止对华抹黑攻击,停止对涉华议题的政治利用,避免干扰和影响两国关系。
2025-03-01 03: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