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腾讯’新闻 15个
-
中国生成式AI专利井喷式增长 全球知识产权竞争格局重塑
在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DeepSeek引发行业震撼之际,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正在席卷生成式AI领域的知识产权市场。过去十年间,中国生成式AI专利占有率增长10倍以上,而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市场份额则在中国的攻势下出现下降。 韩国《每日经济》与全球专利分析机构LexisNexis 9日联合发布的《生成式AI领域国家及机构知识产权竞争力》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全球生成式AI相关专利中,中国专利占比高达约74%。相比2014年的7%,中国的专利占有率在十年间增长10倍以上。 与中国的迅猛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专利占比从2014年的约65%下滑至去年的约15%。韩国的市场份额同期也从6%降至4%,日本则从8%降至2%。对此有分析认为,在大语言模型(LLM)、新药研发、图像生成等各个领域的生成式AI知识产权竞争中,中国逐渐形成独占优势。 该分析使用LexisNexis的AI专利分类工具Classification和专利分析解决方案PatentSight的专利资产指数(PAI)。PAI指数综合考量企业持有的专利数量、专利引用次数、专利覆盖市场规模等多项指标,以评估专利竞争力。 报告显示,生成式AI相关专利自2018年起呈现爆发式增长,从最初的不足2000项迅速增加到去年的约4万项。LexisNexis研究员Joe Begley表示,自谷歌公布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GPT)概念后,生成式AI相关专利数量开始大幅增长,几乎涵盖所有应用领域,未来全球专利布局还会持续扩展。 从细分领域来看,文本相关的生成式AI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图像、新药研发、视频、音频等。其中,新药研发领域的专利质量较高,专利引用次数多,专利保护力度强,由此可见该行业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尤为激烈。 韩国在生成式AI领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趋势。韩国持有的生成式AI专利中,图像相关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文本、音频和新药研发等。韩国的图像生成AI专利数量较多,但专利质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oe Begley指出,这也可能成为韩国在该领域的弱点。 全球生成式AI的创新主要由企业推动。报告评选出15家在生成式AI知识产权竞争力方面领先的机构,其中除两家外均为企业。从国家来看,中国的上榜机构最多,包括抖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8家。美国方面,微软、Adobe、Alphabet、英伟达、IBM等6家企业入选。韩国仅有三星电子一家上榜,持有约300项生成式AI相关专利。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0 19:27:40 -
韩企核心产业研发投资落后中国引忧虑
韩国企业近十年虽在研发投资上砸下重金,但被指主要局限于大企业,在人工智能(AI)、移动出行、机器人等未来核心产业领域,与中国等竞争企业在研发上的投资差距日益扩大,引发担忧。 大韩商工会议所日前发布《全球研发投资2000强企业现况》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3年期间,韩国的研发投资大幅增长,总投资额扩大2.2倍,但在质量方面却不容乐观,进入前2000名的企业数量从54家减少至40家。 分析称,这是由于国内研发投资主要集中于大企业,未能实现与中小企业均衡增长。研发投资规模排名首位的三星电子在近十年间投资额翻了一番,排名第二位的SK海力士扩大了6.7倍。进入全球研发投资规模2000强的40家韩国企业中,大多数为大企业的子公司。 同一时期内,在多个产业领域与韩国企业激烈竞争的中国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大幅提升。2013年至2023年间,中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总投资额增长11.5倍,进入2000强的企业数量从119家增至524家。成均馆大学中国研究生院教授朴起舜指出,为了在与美国的技术竞争中占上风,中国通过加大基础技术研发、成立半导体大基金、电池补贴等大规模资金研发支持,出台各项税收减免措施,以及放宽在AI领域的监管等,为企业发展不遗余力提供支持。 尤其在AI、移动出行等未来核心产业领域,以及半导体、汽车等当前主力产业领域,韩国企业与中国等主要国家企业的研发投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与OpenAI并驾齐驱主导AI产业领域的Meta近10年间研发投资额增长了32.4倍,主导中国AI技术的腾讯增长15倍,而Naver仅增长了2倍。 在韩国的核心产业汽车领域,特斯拉、比亚迪两大电动汽车领军企业近十年间研发投资分别扩大了21.5倍和15.8倍,而现代汽车仅为2.7倍。 经济界相关人士称,在AI、机器人等领域,由于不断需要对模型升级、扩充数据中心等,资金实力比其他产业更为重要。尤其在初期研发差距拉大后,后续的实力差距难以弥补。在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现阶段,企业投资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亟需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缩小与全球科技巨头的差距。 中国TCL集团在2025 CES上展示“Ai Me”概念陪伴机器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6 23:21:05 -
K-POP唱片销量结束九连增 "限韩令"松绑或成"救心丸"
在全球遍地开花的韩国流行音乐(K-POP)唱片遭遇“寒流”,K-POP唱片销量在经历了“九连增”,并于2023年突破一亿张销量高光时刻后,去年时隔10年出现负增长。 韩国音乐内容协会运营的Circle Chart数据显示,去年从第1周至第50周期间,排名前400位的K-POP唱片累计销量为9267万张,较2023年同期(1.1517亿张)下降了19.5%。 全年唱片销量在300万张以上的艺人从2023年的11组减少至去年的7组。四大娱乐公司的专辑销量总计6286万张,同比下降27%。具体来看,HYBE和JYP同比分别下降24%和27%,SM和YG分别下降26%和58%。唱片销量居K-POP歌手之首的男团SEVENTEEN从2023年的1600万张大幅下滑至896万张,Stray Kids也从1087万张“腰斩”至588万张。 虽然导致K-POP唱片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市场购买力的减弱。作为仅次于日本的K-POP唱片第二大出口国,中国自2023年下半年起团购K-POP唱片销量剧减,导致K-POP组合唱片发行首周销量减少。 仅从对华出口来看,K-POP唱片销量从2022年的5133万美元下滑至2023年的3399万美元,蒸发了近3分之1,这一下滑颓势一直延续至去年。 尽管有人认为,K-POP市场正在走下坡路,但认为这只是杞人忧天的意见更占上风。近来韩中关系逐渐重回正轨,K-POP艺人重返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增大,被业界视为积极回暖信号。 自2016年起,中国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采取反制措施,在大众文化领域限制播放和推广韩国娱乐内容,包括流行音乐、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等,导致韩国艺人在中国当地的曝光率和活动机会大幅减少。 但近来,韩国音乐界对K-POP艺人重返中国市场的期待显著升温。韩国独立摇滚乐队“黑裙子”(The Black Skirts)从去年10月起至今年1月,在中国西安、武汉、郑州等多座城市接连举行演出。人气组合New Jeans和CNBlue成员郑容和去年在北京举行粉丝签售会,引发对中方“松绑”韩国流行文化管制的期待。 此外,韩国主要娱乐公司也在重新拓展中国市场。SM和JYP娱乐等为主要股东的粉丝平台Dear U去年与腾讯音乐合作,在中国内地上线泡泡(Bubble)服务,为粉丝们提供近距离追星的体验,试图重新打开受到“限韩令”影响的中国市场。腾讯音乐作为中国最大额音乐平台之一,运营“QQ音乐”、“酷狗音乐”等多个音源平台。K-POP仍然在中国拥有庞大粉丝基础,预计将为韩国娱乐企业改善业绩注入动力。 流行音乐界相关人士指出,若中国解除对韩国流行音乐的限制,韩国艺人演出和唱片收益将显著得到改善。但鉴于此前有过多次演出在即将举行前临时告吹的先例,目前乐观还为时尚早。“限韩令”虽然对韩国流行音乐在中国市场准入和收益方面造成多方面负面影响,但同时也成为韩国音乐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的契机。随着防弹少年团(BTS)和BLACKPINK等“顶流”的相继回归,今年K-POP唱片销量有望再次书写一亿张的销量纪录。
2025-02-04 20:58:24 -
改编自韩国网漫动画《标准规格战士》上线腾讯视频
韩国网漫《标准规格战士》被制作为动画片上线中国视频网站。 11日,据漫画公司Jaedam Media消息,动画片《标准规格战士》本月3日在腾讯视频网站公开1至4集。《标准规格战士》改编自同名韩国漫画,讲述拥有特别能力的天才技师李太元和肌肉少女美香共同冒险的故事,由万代南梦宫(上海)制作。动画共16集,每周将公开两集。 腾讯视频注册用户高达1.7亿名,韩国网漫IP有望借助这一平台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动画片《标准规格战士》海报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1-11 18:11:36 -
《地下城与勇士》中国市场大获成功 4个月狂揽10亿美元
据Sensor Tower Store Intelligence于25日公布的数据,韩国游戏公司乐线(Nexon)旗下的手机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地下城与勇士M》在中国市场取得重大成功,累计收入已突破10亿美元。 据悉,《地下城与勇士M》自今年5月21日以《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之名在中国市场推出后,短短4个月内便实现了1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中国苹果App Store(iOS)市场贡献了总收入的82%,约8.2亿美元。相比之下,韩国市场(Google Play和苹果App Store)仅占总收入的18%。 在此期间,《地下城与勇士M》不仅超越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和《崩坏:星穹铁道》等全球热门作品,成为中国iOS市场最快达到8亿美元收入的手机游戏,还一举登上全球移动游戏收入榜首。 《地下城与勇士M》此前于2022年在韩国市场率先发布,并凭借其出色的市场表现和游戏性获得了“韩国游戏大奖”。凭借这一成功经验,该游戏以《地下城与勇士:起源》的名称在中国正式亮相。 《地下城与勇士M》改编自PC端游戏《地下城与勇士》。该游戏自2009年起便在中国市场积累了深厚的粉丝基础,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中国游戏大奖的两项殊荣。此次《地下城与勇士M》在中国市场的发行由腾讯游戏负责,凭借其在本地市场的影响力和经验,成功引发了广泛关注。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地下城与勇士M》在中国iOS市场发布当天便登上下载榜第二名和收入榜第一名,并在随后的5周内持续霸占日收入榜首,超越了多款备受欢迎的游戏。 《地下城与勇士M》的成功也为腾讯游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收益。腾讯游戏目前稳居全球移动游戏发行商收入榜首,自《地下城与勇士M》发布后,其与第二名Scopely的收入差距已扩大到3倍以上。据Sensor Tower分析,腾讯游戏总收入的23.7%来自《地下城与勇士M》。 《地下城与勇士M》海报【图片来源 乐线官网】
2024-09-26 19:24:11
-
中国生成式AI专利井喷式增长 全球知识产权竞争格局重塑
在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DeepSeek引发行业震撼之际,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正在席卷生成式AI领域的知识产权市场。过去十年间,中国生成式AI专利占有率增长10倍以上,而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市场份额则在中国的攻势下出现下降。 韩国《每日经济》与全球专利分析机构LexisNexis 9日联合发布的《生成式AI领域国家及机构知识产权竞争力》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全球生成式AI相关专利中,中国专利占比高达约74%。相比2014年的7%,中国的专利占有率在十年间增长10倍以上。 与中国的迅猛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专利占比从2014年的约65%下滑至去年的约15%。韩国的市场份额同期也从6%降至4%,日本则从8%降至2%。对此有分析认为,在大语言模型(LLM)、新药研发、图像生成等各个领域的生成式AI知识产权竞争中,中国逐渐形成独占优势。 该分析使用LexisNexis的AI专利分类工具Classification和专利分析解决方案PatentSight的专利资产指数(PAI)。PAI指数综合考量企业持有的专利数量、专利引用次数、专利覆盖市场规模等多项指标,以评估专利竞争力。 报告显示,生成式AI相关专利自2018年起呈现爆发式增长,从最初的不足2000项迅速增加到去年的约4万项。LexisNexis研究员Joe Begley表示,自谷歌公布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GPT)概念后,生成式AI相关专利数量开始大幅增长,几乎涵盖所有应用领域,未来全球专利布局还会持续扩展。 从细分领域来看,文本相关的生成式AI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图像、新药研发、视频、音频等。其中,新药研发领域的专利质量较高,专利引用次数多,专利保护力度强,由此可见该行业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尤为激烈。 韩国在生成式AI领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趋势。韩国持有的生成式AI专利中,图像相关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文本、音频和新药研发等。韩国的图像生成AI专利数量较多,但专利质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Joe Begley指出,这也可能成为韩国在该领域的弱点。 全球生成式AI的创新主要由企业推动。报告评选出15家在生成式AI知识产权竞争力方面领先的机构,其中除两家外均为企业。从国家来看,中国的上榜机构最多,包括抖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8家。美国方面,微软、Adobe、Alphabet、英伟达、IBM等6家企业入选。韩国仅有三星电子一家上榜,持有约300项生成式AI相关专利。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0 19:27:40 -
韩企核心产业研发投资落后中国引忧虑
韩国企业近十年虽在研发投资上砸下重金,但被指主要局限于大企业,在人工智能(AI)、移动出行、机器人等未来核心产业领域,与中国等竞争企业在研发上的投资差距日益扩大,引发担忧。 大韩商工会议所日前发布《全球研发投资2000强企业现况》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3年期间,韩国的研发投资大幅增长,总投资额扩大2.2倍,但在质量方面却不容乐观,进入前2000名的企业数量从54家减少至40家。 分析称,这是由于国内研发投资主要集中于大企业,未能实现与中小企业均衡增长。研发投资规模排名首位的三星电子在近十年间投资额翻了一番,排名第二位的SK海力士扩大了6.7倍。进入全球研发投资规模2000强的40家韩国企业中,大多数为大企业的子公司。 同一时期内,在多个产业领域与韩国企业激烈竞争的中国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大幅提升。2013年至2023年间,中国企业在研发上的总投资额增长11.5倍,进入2000强的企业数量从119家增至524家。成均馆大学中国研究生院教授朴起舜指出,为了在与美国的技术竞争中占上风,中国通过加大基础技术研发、成立半导体大基金、电池补贴等大规模资金研发支持,出台各项税收减免措施,以及放宽在AI领域的监管等,为企业发展不遗余力提供支持。 尤其在AI、移动出行等未来核心产业领域,以及半导体、汽车等当前主力产业领域,韩国企业与中国等主要国家企业的研发投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与OpenAI并驾齐驱主导AI产业领域的Meta近10年间研发投资额增长了32.4倍,主导中国AI技术的腾讯增长15倍,而Naver仅增长了2倍。 在韩国的核心产业汽车领域,特斯拉、比亚迪两大电动汽车领军企业近十年间研发投资分别扩大了21.5倍和15.8倍,而现代汽车仅为2.7倍。 经济界相关人士称,在AI、机器人等领域,由于不断需要对模型升级、扩充数据中心等,资金实力比其他产业更为重要。尤其在初期研发差距拉大后,后续的实力差距难以弥补。在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现阶段,企业投资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亟需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缩小与全球科技巨头的差距。 中国TCL集团在2025 CES上展示“Ai Me”概念陪伴机器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6 23:21:05 -
K-POP唱片销量结束九连增 "限韩令"松绑或成"救心丸"
在全球遍地开花的韩国流行音乐(K-POP)唱片遭遇“寒流”,K-POP唱片销量在经历了“九连增”,并于2023年突破一亿张销量高光时刻后,去年时隔10年出现负增长。 韩国音乐内容协会运营的Circle Chart数据显示,去年从第1周至第50周期间,排名前400位的K-POP唱片累计销量为9267万张,较2023年同期(1.1517亿张)下降了19.5%。 全年唱片销量在300万张以上的艺人从2023年的11组减少至去年的7组。四大娱乐公司的专辑销量总计6286万张,同比下降27%。具体来看,HYBE和JYP同比分别下降24%和27%,SM和YG分别下降26%和58%。唱片销量居K-POP歌手之首的男团SEVENTEEN从2023年的1600万张大幅下滑至896万张,Stray Kids也从1087万张“腰斩”至588万张。 虽然导致K-POP唱片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市场购买力的减弱。作为仅次于日本的K-POP唱片第二大出口国,中国自2023年下半年起团购K-POP唱片销量剧减,导致K-POP组合唱片发行首周销量减少。 仅从对华出口来看,K-POP唱片销量从2022年的5133万美元下滑至2023年的3399万美元,蒸发了近3分之1,这一下滑颓势一直延续至去年。 尽管有人认为,K-POP市场正在走下坡路,但认为这只是杞人忧天的意见更占上风。近来韩中关系逐渐重回正轨,K-POP艺人重返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增大,被业界视为积极回暖信号。 自2016年起,中国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采取反制措施,在大众文化领域限制播放和推广韩国娱乐内容,包括流行音乐、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等,导致韩国艺人在中国当地的曝光率和活动机会大幅减少。 但近来,韩国音乐界对K-POP艺人重返中国市场的期待显著升温。韩国独立摇滚乐队“黑裙子”(The Black Skirts)从去年10月起至今年1月,在中国西安、武汉、郑州等多座城市接连举行演出。人气组合New Jeans和CNBlue成员郑容和去年在北京举行粉丝签售会,引发对中方“松绑”韩国流行文化管制的期待。 此外,韩国主要娱乐公司也在重新拓展中国市场。SM和JYP娱乐等为主要股东的粉丝平台Dear U去年与腾讯音乐合作,在中国内地上线泡泡(Bubble)服务,为粉丝们提供近距离追星的体验,试图重新打开受到“限韩令”影响的中国市场。腾讯音乐作为中国最大额音乐平台之一,运营“QQ音乐”、“酷狗音乐”等多个音源平台。K-POP仍然在中国拥有庞大粉丝基础,预计将为韩国娱乐企业改善业绩注入动力。 流行音乐界相关人士指出,若中国解除对韩国流行音乐的限制,韩国艺人演出和唱片收益将显著得到改善。但鉴于此前有过多次演出在即将举行前临时告吹的先例,目前乐观还为时尚早。“限韩令”虽然对韩国流行音乐在中国市场准入和收益方面造成多方面负面影响,但同时也成为韩国音乐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的契机。随着防弹少年团(BTS)和BLACKPINK等“顶流”的相继回归,今年K-POP唱片销量有望再次书写一亿张的销量纪录。
2025-02-04 20:58:24 -
改编自韩国网漫动画《标准规格战士》上线腾讯视频
韩国网漫《标准规格战士》被制作为动画片上线中国视频网站。 11日,据漫画公司Jaedam Media消息,动画片《标准规格战士》本月3日在腾讯视频网站公开1至4集。《标准规格战士》改编自同名韩国漫画,讲述拥有特别能力的天才技师李太元和肌肉少女美香共同冒险的故事,由万代南梦宫(上海)制作。动画共16集,每周将公开两集。 腾讯视频注册用户高达1.7亿名,韩国网漫IP有望借助这一平台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动画片《标准规格战士》海报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1-11 18:11:36 -
《地下城与勇士》中国市场大获成功 4个月狂揽10亿美元
据Sensor Tower Store Intelligence于25日公布的数据,韩国游戏公司乐线(Nexon)旗下的手机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地下城与勇士M》在中国市场取得重大成功,累计收入已突破10亿美元。 据悉,《地下城与勇士M》自今年5月21日以《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之名在中国市场推出后,短短4个月内便实现了10亿美元的收入。其中,中国苹果App Store(iOS)市场贡献了总收入的82%,约8.2亿美元。相比之下,韩国市场(Google Play和苹果App Store)仅占总收入的18%。 在此期间,《地下城与勇士M》不仅超越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和《崩坏:星穹铁道》等全球热门作品,成为中国iOS市场最快达到8亿美元收入的手机游戏,还一举登上全球移动游戏收入榜首。 《地下城与勇士M》此前于2022年在韩国市场率先发布,并凭借其出色的市场表现和游戏性获得了“韩国游戏大奖”。凭借这一成功经验,该游戏以《地下城与勇士:起源》的名称在中国正式亮相。 《地下城与勇士M》改编自PC端游戏《地下城与勇士》。该游戏自2009年起便在中国市场积累了深厚的粉丝基础,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中国游戏大奖的两项殊荣。此次《地下城与勇士M》在中国市场的发行由腾讯游戏负责,凭借其在本地市场的影响力和经验,成功引发了广泛关注。 Sensor Tower数据显示,《地下城与勇士M》在中国iOS市场发布当天便登上下载榜第二名和收入榜第一名,并在随后的5周内持续霸占日收入榜首,超越了多款备受欢迎的游戏。 《地下城与勇士M》的成功也为腾讯游戏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收益。腾讯游戏目前稳居全球移动游戏发行商收入榜首,自《地下城与勇士M》发布后,其与第二名Scopely的收入差距已扩大到3倍以上。据Sensor Tower分析,腾讯游戏总收入的23.7%来自《地下城与勇士M》。 《地下城与勇士M》海报【图片来源 乐线官网】
2024-09-26 19: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