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利率’新闻 18个
-
韩国经济增长预期最低值降至1% 年内或四次降息
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日前发布报告,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此前的1.1%下调至1%。 报告表示,考虑到政治危机和房地产行业低迷,预计今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这一数值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此外,凯投宏观进一步指出,受经济放缓影响,韩国银行(央行)今年可能把基准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这一降幅远超其他分析师的预测。 目前韩国基准利率为3%,如果按照每次下调0.25个百分点计算,即央行可能会连续四次降息至2%。 相比之下,国际主要投资银行对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均值约为1.6%。凯投宏观的预期值比此前给出最低预测1.2%的摩根大通还要低0.2个百分点。 韩国发展研究院(KDI)本月11日已经把今年的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从2%下调至1.6%,央行则计划25日修订经济展望。 对此,央行行长李昌镛18日在国会表示,除政治不确定性外,还包括美国的经济政策以及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等多重因素带来的影响。 对于央行在上月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1.6%至1.7%的年度增长预测,李昌镛谨慎回应称评估尚未结束。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1 18:54:24 -
韩国五大银行不良贷款七成来自企业
据韩国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11日数据,截至去年9月底,不良贷款余额中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达71.1%,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 从各银行来看,KB国民银行的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176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2亿元),同比增长73.6%;NH农协银行为1.029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3.1%;友利银行和韩亚银行分别为5330亿韩元和6105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17.5%和26.5%。然而,新韩银行的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6216亿韩元,同比减少0.5%。 从企业贷款在不良贷款中的占比来看,KB国民银行的企业贷款占比为80%,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友利银行为74.2%,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NH农协银行为69.4%,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然而,韩亚银行和新韩银行的企业贷款占比分别为64.9%和64.7%,同比分别下降22.4个百分点和0.08个百分点。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企业不良贷款规模急剧扩大。过去一年,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余额为1.2402万亿韩元,其中82.6%(1.0252万亿韩元)来自企业贷款。 分析指出,在高利率环境下,企业贷款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延期还款等不良贷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个体工商户等企业的实际利息负担也在持续加重。韩国银行(央行)自2022年4月至去年1月,历史上首次连续七次上调基准利率,使得基准利率在一年半多的时间里维持在3.5%的高位。 然而,有观点认为,今年企业不良贷款规模仍难以有效清收。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等主要国家加征关税,特别是本月10日(当地时间),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一举措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表示:“受美国新政府政策的影响,汇率上升或进口物价上涨的幅度可能超出预期。在这种背景下,央行降息面临较大压力,企业不良贷款增加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1 20:02:23 -
韩国个体工商户锐减 就业环境亟需"升温"
首尔中区黄鹤洞厨具一条街 【图片来源 韩联社】 去年,韩国没有员工“一人当家”的个体工商户时隔6年有所减少。就业者增幅度亦创22年来的最低水平等,就业环境持续萎靡。 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5日发布的雇佣动向报告显示,去年全体个体工商户为565.7万人,同比减少3.2万人。个体工商户规模自2021年(-1.8万人)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加11.9万人和5.7万人。 去年,个体工商户减少趋势尤为明显。未雇员工的个体工商户同比减少4.4万人,达422.5万人,自2018年(-8.7万人)以来首次缩减。2019年增加8.1万人,2020年增加9万人,2021年和2022年分别增加4.7万人和6.1万人。分析认为,去年韩国批发零售业、修理业及其他个人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均遭受重创,受高利率、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内需不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量个体工商户不得不选择停业。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室长金光锡(音)指出:“个体工商户与内需紧密相连,若内需持续不振,个体工商户将面临更大的倒闭风险。” 同时,有雇员的个体工商户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幅也较前几年大幅减少。凸显出韩国内需萧条。据统计,去年有雇员的个体工商户增加1.2万人。增幅较2022年(5.8万人)和2023年(5.4万人)剧减。去年临时工人数达2204.3万人,同比增加21.4万人,正式员工达1635.3万人,同比增加18.3万人。正式员工增加幅度自2002年(16.2万人)以来首次下降至10万名左右,创下了22年来的最低水平。个体工商户雇佣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通常被定义为正式员工。 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萧条导致优质工作岗位供应减少,以及MZ一代更倾向于短时间工作形态的文化影响所致。金光石表示:“受高利息的影响,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少新投资和招聘,劳动者增势趋于放缓。"
2025-02-05 23:00:57 -
韩国全税制度隐患加剧 受害赔偿额两年内达9万亿韩元
韩国住宅城市保障公社(HUG)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全税押金返还理赔款金额高达4.489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6.9亿元),同比增加3.6%。 全税押金返还理赔款金额从2021年的5790亿韩元增至2022年的1.1726万亿韩元,而在去年和今年迅速飙升至4万亿韩元以上。受害者累计人数已达4万人。 全税制度是韩国房地产市场特有的一种租赁方式,即租户向住宅所有者一次性交付大笔押金,金额通常占房屋总价的50%至70%。在租赁期间,租户无需支付月租金,合同到期后房主需将押金全额返还给租户。 该租赁方式因无需每月支付租金而备受韩国居民青睐。然而,全税制度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韩国包括仁川、首尔、世宗、京畿道和釜山在内的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全税诈骗”事件。“全税诈骗”是指房主或不法分子利用全税制度设计的一种骗局,导致租户的押金无法返还的情况。 在房价上涨时期,房主通过杠杆投资房地产可以获利,但当楼市降温、利率上升时,房主可能无力偿还贷款。此时,房产面临被抵押拍卖的风险,导致租户的押金无法返还。这类“全税诈骗”事件迅速扩散,成为韩国全国范围内的一大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HUG的理赔金额逐年递增。HUG去年营业亏损高达3.9962万亿韩元,今年预计亏损金额也将达到约4万亿韩元。 另外,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保障机构,HUG的资金问题引发了政府的关注。数据显示,韩国政府从2021年至2024年向HUG注资总额已达5.4739万亿韩元。今年,预计政府将提供超过30万亿韩元的资本支持,以稳定房地产市场,缓解全税风险带来的社会冲击。 首尔公寓全景【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19:01:59 -
外资抛售与大规模发债双压 韩国国债市场震荡
长期以来被视为国际资本市场重要投资标的的韩国国债近期遭遇信任危机。外资大规模抛售引发市场波动,而韩国政府计划在今年发行创纪录规模的国债,使得这一局势更加复杂。 韩国财政部门5日初步核算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以来,外资持有的韩国国债现货减少约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显示一个月内外资净抛售额达到这一水平。在期货市场上,抛售压力同样显著。去年12月,外资净抛售韩国国债期货(3至30年期标准)金额达15.8949万亿韩元;紧急戒严后的12月4日以来,该数据增至18.7131万亿韩元,为2021年9月以来最大单月抛售规模(-21.3513万亿韩元)。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抛售潮的背后不仅包括对韩国国债收益率前景的调整,还受到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要发行规模达200万亿韩元的国债、规模为20万亿韩元的韩元外汇平准基金债券(外平债),再加上可能成为现实的追加更正预算的资金来源等大规模国债发行,政府要筹集国家运转资金,负担必然加重。 政府确定的今年国债总发行限额为197.6万亿韩元,这是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其中,仅净发行限额就达80万亿韩元。除去为减少到期国债兑付或偿还风险而进行的到期平滑操作(回购债券)等用于市场构建的发行部分,真正增加国家债务的所谓“赤字国债”就发行80万亿韩元。 如果政府在年初推出额外财政补充预算(规模预计为10至20万亿韩元),同样需要依靠新增国债筹集资金。这使市场对国债供给过剩及利率上升的担忧加剧。经济学家警告,大规模国债发行可能对利率形成进一步的上行压力。若外国投资者持续撤离,市场利率可能大幅上涨,导致政府筹资成本快速攀升,给财政可持续性带来更大挑战。 2022年9月30日下午,在首尔钟路区的韩联社旗下金融信息子公司联合Infomax广场安装的显示器上显示着韩国国债收益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6 19:43:24 -
首尔房价上升趋势按下暂停键 未来走势引关注
首尔公寓价格自去年3月历经长达9个月的持续上涨后,上升趋势首次按下暂停键,房价是否将趋于下行备受关注。 受政府收紧贷款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去年11月首尔公寓交易量连续4个月减少,部分地区实际交易价格已出现下降趋势,房价下降的信号愈发明显。这一转变主要归因于短期内房价的暴涨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以及贷款利率的上调和弹劾政局等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导致买房热情减退。然而,随着弹劾政局的结束和春季搬家季节的到来,公寓供应不足及贷款利率有望下调等因素,或将重新激发市场的买房热潮。 韩国房地产院于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第五周全国公寓交易价格与前周基本持平,下跌-0.03%,连续7周呈下降趋势。其中,首尔公寓交易价格自去年3月第四周以来连续41周上涨后,首次停止上升。具体来看,江南三区的松坡区(0.06%)、瑞草和江南区(0.02%)仍呈持续上升趋势,龙山、城东、钟路、中浪、江西、广津区(0.02%)等小幅上涨,反之,衿川(-0.05%)、九老(-0.04%)、芦原(-0.03%)、江东、冠岳、恩平、江北、道峰、东大门(-0.02%)、铜雀(-0.01%)等地区则呈下跌趋势。 国土交通部日前公布的“11月住宅统计”数据显示,首尔公寓销售量为3773件,环比减少5.7%,较过去5年的平均值(以11月为基准)减少10.9%,首尔公寓交易量连续4个月呈减少趋势。分析认为,高利息的长期化、短期房价的暴涨以及政府加强贷款限制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住宅交易的萎缩。而紧急戒严和弹劾政局等政治因素则进一步加剧消费者买房心理的冻结。 然而,未来的房价走势仍存在变数,尤其是住宅供应量将成为关键因素。自2014年以来,时隔11年首尔公寓的入住量创新低。若全月租等住宅租赁市场的不安情绪持续增大,预计将对房价构成上涨压力。西江大学研究生院房地产系教授权大中(音)指出:“由于政府加强贷款限制和弹劾政局等因素的影响,买房势头已呈萎缩态势,市场趋于平稳状态。考虑到政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预计今年上半年首尔房价将保持平稳或部分下降。”
2025-01-03 19:21:16 -
韩国发布新年产业气象图 造船军工晴朗多数迷雾重重
韩国大部分主力产业增长今年呈现放缓或停滞趋势,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或导致外部不确定性急剧增加,同时韩国戒严风波带来国内政局动荡,进一步加重企业的困境。 综合韩国主要智库1日预测,全球竞争加剧与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强化贸易壁垒,这一趋势或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和产业产生负面影响。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2023年韩国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高达86%,全球经济与出口放缓直接影响韩国经济。 目前韩国造船和军工产业前景良好,但占据韩国出口主要份额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行业复苏带动的情况下,也可能受到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调整影响。与此同时,汽车和二次电池产业在全球需求疲软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中步履维艰。 韩国产业研究院的2025年经济展望报告预测,韩国大部分主力产业增长势头即将放缓。全球需求逐步复苏预计会带动半导体和信息通信设备等IT产品出口增长,但13个主力产业的出口增幅预计仅为2.2%。此外,中国经济复苏迟缓等因素可能限制韩国出口增长。汽车和二次电池出口预计分别下降2.7%和6.7%,但海外主要航运公司的需求增加预计推动造船出口同比增长4.1%。 韩国贸易协会也预计,今年半导体等IT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但汽车出口可能略有下降。这一预测建立在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3%,以及美国新政府采取温和对华措施的假设上,如果假设不成立,韩国工业前景可能更加暗淡。 民间机构对韩国主力产业的预测普遍悲观。据普华永道韩国成员公司Samil PwC管理研究院的报告,在行业复苏和美国政策支持下,造船和核能产业前景较为明朗;半导体行业前景乐观,但受特朗普新政府的不确定性影响;汽车和二次电池产业遭全球需求减少和政策变化双重夹击,前景不佳。 韩亚银行旗下韩亚金融研究所认为,今年内需和服务行业可能出现小幅复苏,但出口相关行业由于需求疲软和增长放缓,前景不容乐观。利率和原材料等宏观环境较为有利,但全球需求萎缩和外部风险较大,整体产业压力较重。从具体产业来看,半导体和造船情况较好,汽车中等,二次电池和炼油等或面临较大困难。其中,二次电池和钢铁行业可能受到特朗普新政府政策的极大负面影响。 信用评级机构也对韩国主要产业发出悲观预警。韩国企业评价公司在《2025年国内主要产业及企业前景报告》中频繁提及“行业疲软”和“需求不足”,认为唯一乐观的行业是造船。半导体获评“较为悲观”的中立水平,而汽车和二次电池则面临明显的不利环境。 NICE信用评级公司同样预测,今年韩国主要产业的整体营收增长率仅为1.9%,远低于去年的5.2%。在国内14个主要产业中,6个产业的营收预计低于去年,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和外部风险的持续影响。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19:52:46 -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28日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决定将目前3.25%的基准利率下调至3%。 这是自2008年以来韩国央行首次连续两次降息。央行自2021年8月上调基准利率以来,持续38个月维持高利率政策后,上月改变了货币政策方向。 分析认为,韩国经济面临着诸多利空因素,如韩元持续贬值、韩美基准利率差距拉大、房地产市场不稳定等。央行行长李昌镛当天表示,在外汇市场波动性加剧的情况下,韩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此决定下调利率。 另外,央行当天发布《经济展望更新报告》,将韩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从2.4%下调至2.2%,并将明年GDP预期从原来的2.1%下调至1.9%。 28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主持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8 20:04:28
-
韩国经济增长预期最低值降至1% 年内或四次降息
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日前发布报告,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从此前的1.1%下调至1%。 报告表示,考虑到政治危机和房地产行业低迷,预计今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这一数值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此外,凯投宏观进一步指出,受经济放缓影响,韩国银行(央行)今年可能把基准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这一降幅远超其他分析师的预测。 目前韩国基准利率为3%,如果按照每次下调0.25个百分点计算,即央行可能会连续四次降息至2%。 相比之下,国际主要投资银行对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均值约为1.6%。凯投宏观的预期值比此前给出最低预测1.2%的摩根大通还要低0.2个百分点。 韩国发展研究院(KDI)本月11日已经把今年的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从2%下调至1.6%,央行则计划25日修订经济展望。 对此,央行行长李昌镛18日在国会表示,除政治不确定性外,还包括美国的经济政策以及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等多重因素带来的影响。 对于央行在上月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1.6%至1.7%的年度增长预测,李昌镛谨慎回应称评估尚未结束。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1 18:54:24 -
韩国五大银行不良贷款七成来自企业
据韩国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11日数据,截至去年9月底,不良贷款余额中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达71.1%,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 从各银行来看,KB国民银行的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176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9.2亿元),同比增长73.6%;NH农协银行为1.029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3.1%;友利银行和韩亚银行分别为5330亿韩元和6105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17.5%和26.5%。然而,新韩银行的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6216亿韩元,同比减少0.5%。 从企业贷款在不良贷款中的占比来看,KB国民银行的企业贷款占比为80%,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友利银行为74.2%,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NH农协银行为69.4%,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然而,韩亚银行和新韩银行的企业贷款占比分别为64.9%和64.7%,同比分别下降22.4个百分点和0.08个百分点。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企业不良贷款规模急剧扩大。过去一年,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余额为1.2402万亿韩元,其中82.6%(1.0252万亿韩元)来自企业贷款。 分析指出,在高利率环境下,企业贷款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延期还款等不良贷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个体工商户等企业的实际利息负担也在持续加重。韩国银行(央行)自2022年4月至去年1月,历史上首次连续七次上调基准利率,使得基准利率在一年半多的时间里维持在3.5%的高位。 然而,有观点认为,今年企业不良贷款规模仍难以有效清收。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等主要国家加征关税,特别是本月10日(当地时间),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一举措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确定性。 业内人士表示:“受美国新政府政策的影响,汇率上升或进口物价上涨的幅度可能超出预期。在这种背景下,央行降息面临较大压力,企业不良贷款增加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1 20:02:23 -
韩国个体工商户锐减 就业环境亟需"升温"
首尔中区黄鹤洞厨具一条街 【图片来源 韩联社】 去年,韩国没有员工“一人当家”的个体工商户时隔6年有所减少。就业者增幅度亦创22年来的最低水平等,就业环境持续萎靡。 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5日发布的雇佣动向报告显示,去年全体个体工商户为565.7万人,同比减少3.2万人。个体工商户规模自2021年(-1.8万人)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加11.9万人和5.7万人。 去年,个体工商户减少趋势尤为明显。未雇员工的个体工商户同比减少4.4万人,达422.5万人,自2018年(-8.7万人)以来首次缩减。2019年增加8.1万人,2020年增加9万人,2021年和2022年分别增加4.7万人和6.1万人。分析认为,去年韩国批发零售业、修理业及其他个人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均遭受重创,受高利率、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内需不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量个体工商户不得不选择停业。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室长金光锡(音)指出:“个体工商户与内需紧密相连,若内需持续不振,个体工商户将面临更大的倒闭风险。” 同时,有雇员的个体工商户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幅也较前几年大幅减少。凸显出韩国内需萧条。据统计,去年有雇员的个体工商户增加1.2万人。增幅较2022年(5.8万人)和2023年(5.4万人)剧减。去年临时工人数达2204.3万人,同比增加21.4万人,正式员工达1635.3万人,同比增加18.3万人。正式员工增加幅度自2002年(16.2万人)以来首次下降至10万名左右,创下了22年来的最低水平。个体工商户雇佣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通常被定义为正式员工。 有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经济萧条导致优质工作岗位供应减少,以及MZ一代更倾向于短时间工作形态的文化影响所致。金光石表示:“受高利息的影响,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少新投资和招聘,劳动者增势趋于放缓。"
2025-02-05 23:00:57 -
韩国全税制度隐患加剧 受害赔偿额两年内达9万亿韩元
韩国住宅城市保障公社(HUG)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全税押金返还理赔款金额高达4.489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6.9亿元),同比增加3.6%。 全税押金返还理赔款金额从2021年的5790亿韩元增至2022年的1.1726万亿韩元,而在去年和今年迅速飙升至4万亿韩元以上。受害者累计人数已达4万人。 全税制度是韩国房地产市场特有的一种租赁方式,即租户向住宅所有者一次性交付大笔押金,金额通常占房屋总价的50%至70%。在租赁期间,租户无需支付月租金,合同到期后房主需将押金全额返还给租户。 该租赁方式因无需每月支付租金而备受韩国居民青睐。然而,全税制度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韩国包括仁川、首尔、世宗、京畿道和釜山在内的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全税诈骗”事件。“全税诈骗”是指房主或不法分子利用全税制度设计的一种骗局,导致租户的押金无法返还的情况。 在房价上涨时期,房主通过杠杆投资房地产可以获利,但当楼市降温、利率上升时,房主可能无力偿还贷款。此时,房产面临被抵押拍卖的风险,导致租户的押金无法返还。这类“全税诈骗”事件迅速扩散,成为韩国全国范围内的一大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HUG的理赔金额逐年递增。HUG去年营业亏损高达3.9962万亿韩元,今年预计亏损金额也将达到约4万亿韩元。 另外,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保障机构,HUG的资金问题引发了政府的关注。数据显示,韩国政府从2021年至2024年向HUG注资总额已达5.4739万亿韩元。今年,预计政府将提供超过30万亿韩元的资本支持,以稳定房地产市场,缓解全税风险带来的社会冲击。 首尔公寓全景【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19:01:59 -
外资抛售与大规模发债双压 韩国国债市场震荡
长期以来被视为国际资本市场重要投资标的的韩国国债近期遭遇信任危机。外资大规模抛售引发市场波动,而韩国政府计划在今年发行创纪录规模的国债,使得这一局势更加复杂。 韩国财政部门5日初步核算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以来,外资持有的韩国国债现货减少约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显示一个月内外资净抛售额达到这一水平。在期货市场上,抛售压力同样显著。去年12月,外资净抛售韩国国债期货(3至30年期标准)金额达15.8949万亿韩元;紧急戒严后的12月4日以来,该数据增至18.7131万亿韩元,为2021年9月以来最大单月抛售规模(-21.3513万亿韩元)。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抛售潮的背后不仅包括对韩国国债收益率前景的调整,还受到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要发行规模达200万亿韩元的国债、规模为20万亿韩元的韩元外汇平准基金债券(外平债),再加上可能成为现实的追加更正预算的资金来源等大规模国债发行,政府要筹集国家运转资金,负担必然加重。 政府确定的今年国债总发行限额为197.6万亿韩元,这是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其中,仅净发行限额就达80万亿韩元。除去为减少到期国债兑付或偿还风险而进行的到期平滑操作(回购债券)等用于市场构建的发行部分,真正增加国家债务的所谓“赤字国债”就发行80万亿韩元。 如果政府在年初推出额外财政补充预算(规模预计为10至20万亿韩元),同样需要依靠新增国债筹集资金。这使市场对国债供给过剩及利率上升的担忧加剧。经济学家警告,大规模国债发行可能对利率形成进一步的上行压力。若外国投资者持续撤离,市场利率可能大幅上涨,导致政府筹资成本快速攀升,给财政可持续性带来更大挑战。 2022年9月30日下午,在首尔钟路区的韩联社旗下金融信息子公司联合Infomax广场安装的显示器上显示着韩国国债收益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6 19:43:24 -
首尔房价上升趋势按下暂停键 未来走势引关注
首尔公寓价格自去年3月历经长达9个月的持续上涨后,上升趋势首次按下暂停键,房价是否将趋于下行备受关注。 受政府收紧贷款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去年11月首尔公寓交易量连续4个月减少,部分地区实际交易价格已出现下降趋势,房价下降的信号愈发明显。这一转变主要归因于短期内房价的暴涨所引发的蝴蝶效应,以及贷款利率的上调和弹劾政局等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导致买房热情减退。然而,随着弹劾政局的结束和春季搬家季节的到来,公寓供应不足及贷款利率有望下调等因素,或将重新激发市场的买房热潮。 韩国房地产院于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第五周全国公寓交易价格与前周基本持平,下跌-0.03%,连续7周呈下降趋势。其中,首尔公寓交易价格自去年3月第四周以来连续41周上涨后,首次停止上升。具体来看,江南三区的松坡区(0.06%)、瑞草和江南区(0.02%)仍呈持续上升趋势,龙山、城东、钟路、中浪、江西、广津区(0.02%)等小幅上涨,反之,衿川(-0.05%)、九老(-0.04%)、芦原(-0.03%)、江东、冠岳、恩平、江北、道峰、东大门(-0.02%)、铜雀(-0.01%)等地区则呈下跌趋势。 国土交通部日前公布的“11月住宅统计”数据显示,首尔公寓销售量为3773件,环比减少5.7%,较过去5年的平均值(以11月为基准)减少10.9%,首尔公寓交易量连续4个月呈减少趋势。分析认为,高利息的长期化、短期房价的暴涨以及政府加强贷款限制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住宅交易的萎缩。而紧急戒严和弹劾政局等政治因素则进一步加剧消费者买房心理的冻结。 然而,未来的房价走势仍存在变数,尤其是住宅供应量将成为关键因素。自2014年以来,时隔11年首尔公寓的入住量创新低。若全月租等住宅租赁市场的不安情绪持续增大,预计将对房价构成上涨压力。西江大学研究生院房地产系教授权大中(音)指出:“由于政府加强贷款限制和弹劾政局等因素的影响,买房势头已呈萎缩态势,市场趋于平稳状态。考虑到政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预计今年上半年首尔房价将保持平稳或部分下降。”
2025-01-03 19:21:16 -
韩国发布新年产业气象图 造船军工晴朗多数迷雾重重
韩国大部分主力产业增长今年呈现放缓或停滞趋势,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或导致外部不确定性急剧增加,同时韩国戒严风波带来国内政局动荡,进一步加重企业的困境。 综合韩国主要智库1日预测,全球竞争加剧与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强化贸易壁垒,这一趋势或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和产业产生负面影响。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2023年韩国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高达86%,全球经济与出口放缓直接影响韩国经济。 目前韩国造船和军工产业前景良好,但占据韩国出口主要份额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行业复苏带动的情况下,也可能受到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调整影响。与此同时,汽车和二次电池产业在全球需求疲软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中步履维艰。 韩国产业研究院的2025年经济展望报告预测,韩国大部分主力产业增长势头即将放缓。全球需求逐步复苏预计会带动半导体和信息通信设备等IT产品出口增长,但13个主力产业的出口增幅预计仅为2.2%。此外,中国经济复苏迟缓等因素可能限制韩国出口增长。汽车和二次电池出口预计分别下降2.7%和6.7%,但海外主要航运公司的需求增加预计推动造船出口同比增长4.1%。 韩国贸易协会也预计,今年半导体等IT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但汽车出口可能略有下降。这一预测建立在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3%,以及美国新政府采取温和对华措施的假设上,如果假设不成立,韩国工业前景可能更加暗淡。 民间机构对韩国主力产业的预测普遍悲观。据普华永道韩国成员公司Samil PwC管理研究院的报告,在行业复苏和美国政策支持下,造船和核能产业前景较为明朗;半导体行业前景乐观,但受特朗普新政府的不确定性影响;汽车和二次电池产业遭全球需求减少和政策变化双重夹击,前景不佳。 韩亚银行旗下韩亚金融研究所认为,今年内需和服务行业可能出现小幅复苏,但出口相关行业由于需求疲软和增长放缓,前景不容乐观。利率和原材料等宏观环境较为有利,但全球需求萎缩和外部风险较大,整体产业压力较重。从具体产业来看,半导体和造船情况较好,汽车中等,二次电池和炼油等或面临较大困难。其中,二次电池和钢铁行业可能受到特朗普新政府政策的极大负面影响。 信用评级机构也对韩国主要产业发出悲观预警。韩国企业评价公司在《2025年国内主要产业及企业前景报告》中频繁提及“行业疲软”和“需求不足”,认为唯一乐观的行业是造船。半导体获评“较为悲观”的中立水平,而汽车和二次电池则面临明显的不利环境。 NICE信用评级公司同样预测,今年韩国主要产业的整体营收增长率仅为1.9%,远低于去年的5.2%。在国内14个主要产业中,6个产业的营收预计低于去年,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和外部风险的持续影响。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19:52:46 -
韩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
韩国银行(央行)金融货币委员会28日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决定将目前3.25%的基准利率下调至3%。 这是自2008年以来韩国央行首次连续两次降息。央行自2021年8月上调基准利率以来,持续38个月维持高利率政策后,上月改变了货币政策方向。 分析认为,韩国经济面临着诸多利空因素,如韩元持续贬值、韩美基准利率差距拉大、房地产市场不稳定等。央行行长李昌镛当天表示,在外汇市场波动性加剧的情况下,韩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此决定下调利率。 另外,央行当天发布《经济展望更新报告》,将韩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从2.4%下调至2.2%,并将明年GDP预期从原来的2.1%下调至1.9%。 28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主持召开金融货币委员会会议。【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8 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