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养老’新闻 16个
-
六成韩国商经系教授预测"2025年韩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门槛"
7日,位于首尔明洞的一家饭店,桌椅全部被收起,客流稀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10名商业与经济学系教授中,就有6名教授预测今年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仅徘徊在1%左右,普遍持谨慎态度。 韩国经济人协(以下简称“韩经协”)于去年11月22日至29日面向111名国内主要大学商经系教授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3日发布的结果显示,57.6%的受访者认为2025年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的门槛。具体来看,回答“1.7%至1.9%区间”的受访者最多,占全体的31.5%,“1.1%至1.3%区间”占13.5%,“1.4%至1.6%区间”占12.6%。而回答经济增长率在"2%以上"的受访者占42.4%。其中,“2%至2.2%区间”占32.5%,“2.3%至2.5%区间”占9%,“2.6%至2.8%区间”占0.9%。 调查显示,66.7%的受访教授认同韩国竞争力已达峰值并开始步入下行通道的观点。其中,52.3%表示“略感同意”,14.4%则表示“非常同意”。在持反对意见的受访者中,回答“不太同意”的占29.7%,而“完全不同意”的仅占1.8%。 关于韩国经济面临的中长期威胁因素问题,“低生育、老龄化加剧及人口负增长”的回答最多,占41.8%。其次为“新增长动力匮乏”(34.5%)和“劳动力市场僵化及生产效率低下”(10.8%)等。关于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经济活动人口减少”(37.9%)、“年金(养老金)耗尽和福利支出攀升”(19.8%)、“内需增长停滞”(15.3%)、“地方人口消失及经济衰退”(15.3%)、“国家财政负担加重”(11.7%)等回答最多。 关于企业首要采取的措施包括“着力提升生产效率”(40.6%)、“加大研发创新力度”(18%)、“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新兴产业”(17.1%)以及“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供应链多元化”(14.4%)。 政府层面,受访教授普遍认为,首要课题应聚焦于“支持企业设备投资与研发促进”(34.3%)、“优化监管政策,激发企业活力”(22.8%)、“打通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13.8%)以及“推动劳动力市场灵活化”(12.6%)。 韩经协本部长李相浩(音)指出:“近年来,韩国经济持续下行,不仅受到潜在增长率下滑的影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体制结构与治理结构的三大结构性失衡。若不及时应对,恐难摆脱当前的经济困境。”他还表示:“为重新激活企业活力,亟需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与配合。”
2025-01-23 22:53:22 -
统计:韩国去年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1.6%
韩国雇佣劳动部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加1.1%,为1531.1万人。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增幅呈放缓趋势,为2020年5月以来4年7个月的最低值。 从行业来看,从事制造业的参保人数为386.2万人,食品、汽车、化学产品等领域的参保人数有所增加,但纺织、服装及毛皮等行业的参保人数有所减少。 此外,从事服务业的参保人数为1052.2万人,保健福利、住宿餐饮、科学技术、商业服务和教育服务领域呈现增长,但批发零售和信息通信行业则有所减少。从事建筑业的参保人数为76.2万人,已经连续17个月减少。 从年龄段来看,29岁以下和40多岁同比分别减少10.1万人和4.8万人,而30多岁以上(6.3万人)、50多岁(7.7万人)、60多岁(16.8万人)年龄段的参保人数同比增加。 截至上月底,外籍参保人数同比增加3.7万人,为25.2万人。上月新增保险参保人中,外籍人员占比为23%。 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音)表示:“目前雇佣保险不接受65岁以上的新参保者,而16至64岁的就业者持续减少,只有65岁以上的就业者在增加。这是因为15至64岁人口开始减少。考虑到这种人口结构变化,未来雇佣保险参保人数难以像过去那样大幅增加。” 雇佣保险是与健康保险(医保)、国民年金(养老金)、工伤保险一同属于四大保险。该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因不可避免的原因离职的劳动者进行求职和接受培训。参保人数增加意味着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劳动环境得到改善。 13日,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在雇佣劳动部简报室发表韩国劳动市场动向。【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00:12:36 -
冬为春之始 拨云见日升 二零二五乙巳年启航
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如期而至。【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乙巳蛇年的第一缕阳光如期而至,对于韩国来说,刚刚过去的2024年最后一个月经历了犹如“过山车”似的动荡政局,尚未平息又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严重的空难,在痛苦难以言表的举国哀悼中静静地迎来了新年。 用韩式四字成语中的“多事多难”来形容刚刚过去的2024年似乎再合适不过了,从政府时隔27年发表医学院扩招方案引发医政矛盾,到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在国会议员选举中遭遇惨败,令尹锡悦政府提前变成“跛脚鸭”,朝野陷入空前对立。最终在12月3日深夜,孤注一掷的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这是韩国自1979年后时隔45年再次宣布戒严,虽然在国会的反对下6小时后宣布撤回戒严,但仍令韩国遭遇自1987年结束军政府统治、实现民主化转型以来遭遇的最严重政治危机。 去年12月3日,总统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戒严部队进入国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12·3紧急戒严”所引发的政治动荡和不确定性仍在进行时,不到两周后的14日,尹锡悦遭国会弹劾并被停职。涉案人员接连被捕,国务总理韩德洙代行总统职权不过十余天后也遭弹劾,韩国的最高领导层出现权力真空。若尹锡悦被宪法法院裁决罢免,韩国需在两个月内完成新总统的选举,预计最快也要等到今年上半年选出新总统后,韩国的政局才能趋于稳定。 2024年,韩国克服了国内外多重困难,经济发展韧性十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日本,稳居3050俱乐部(人均GDP超3万美元、总人口5000万以上)之列。全年最终出口规模虽尚未统计出炉,但各界预测有望刷新历史纪录,排名全球第六位。除了半导体、IT、汽车等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外,化妆品、食品出口均创下新高。 但韩国股市却在去年交上了一份糟糕的成绩单,与“牛气冲天”的美国、日本股市形成鲜明对比。在去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KOSPI指数失守2400点大关,全年下跌9.63%,以中小型股为主的创业板KOSDAQ跌幅更是达到21.74%。尤其是韩国最大企业三星电子去年股价下跌32.23%,市值蒸发超16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00亿元),反映出投资者对三星电子前景的忧虑。 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KOSPI指数失守2400点大关。【图片提供 韩联社】 社会方面,韩国去年的总计生育率初步统计为0.74,远超此前的预测值0.68,出生人口有望时隔9年首次实现正增长,历届政府砸下重金“催生”似乎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但同样是在去年,韩国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这可能将影响到韩国的经济活力,延长退休年龄、年金(养老金)改革等议题将被提上日程。 在对华外交方面,去年两国最高领导人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见面后,双边关系进入承前启后、企稳向好的关键阶段。中方去年首次对韩国实行免签入境政策,韩方也在积极研讨面向中国跟团游客实行免签入境制度,这为活跃两国人文交流奠定良好基础。中国新任驻韩大使戴兵去年底来韩履新,填补了5个多月的中国驻韩大使一职。虽然就韩国目前政局而言,中方与韩方进行实质性合作的难度较大,但在韩国选出新一届领导人之后,今年11月在庆州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韩中领导人有望再次举行会晤,这也令各界对两国关系发展充满新的期待。 2024年12月30日,在务安国际机场济州航空坠毁事故现场,市民们送上菊花哀悼遇难者。【图片提供 韩联社】 文章最后,再次向未能等到2025年第一缕阳光的179名济州航空失事遇难者致以深切哀悼。正如韩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在演讲中所说的那样:“世界为何如此暴力和痛苦?然而,世界为何又如此美丽?”在尹锡悦宣布戒严后,民众托起国会议员翻墙投反对票,临危不惧与戒严部队对峙,种种表现已向世人展示韩国人守护民主自由和国家稳定的决心与勇气,祝福韩国在2025乙巳年拨云见日,创造新的“汉江奇迹”。
2025-01-01 19:21:37 -
韩国迈入"超高龄社会" 上门诊疗服务亟待制度化发展
随着韩国进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护理需求快速上升,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的“上门诊疗”服务仍未能全面发展。有观点指出,应通过制度化措施推动上门诊疗服务,确保老年人在家中能够接受医疗照护,安享晚年。 根据国会立法调查处29日发布的《推进居家养老上门诊疗服务》报告,自2019年12月保健福祉部启动“初级医疗上门诊疗收费试点项目”以来,共有1007家诊所级医疗机构参与,截至今年9月,占全国诊所总数的2.8%。然而,仅有209家机构(占20.8%)在去年实际实施了上门诊疗并申请费用。 该试点项目旨在为因行动不便而无法前往医疗机构的患者提供由当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根据《2023年老年人现况调查》,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希望即使健康状况恶化,也能在家中生活,这反映出上门诊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尽管如此,自项目实施以来至今年上半年,仅有2.3274万人实际享受了上门诊疗服务(不包括韩医院),仅占2022年估计的27.8万名行动不便成年患者总数的8.4%。其中,92.5%的服务对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7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达到79.4%。 在1007家参与机构中,59%集中在首都圈及大城市,而庆南和庆北等地区,今年分别仅有8家和5家机构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反映出城乡之间医疗服务的明显差距。 报告指出,上门诊疗服务未能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和依据、不合理的收费标准、难以准确识别服务对象,以及过高的个人负担比例等。 为此,国会立法调查处建议将上门诊疗纳入常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具备医学需求的患者能够便捷使用。同时,还需制定中长期对策,如在社区内建立支持系统、加强公私合作、开设相关培训课程,促进上门诊疗服务的全面发展。 首尔某大学医院急诊室【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30 00:31:42 -
尹锡悦弹劾风波延烧 韩国关键法案推进无期
随着韩国总统尹锡悦因弹劾争议实际“退居二线”,由政府主导的多项经济政策和关键法案陷入僵局,韩国政坛的“弹劾攻防”进一步削弱了民生与经济政策的推进动力。 在立法层面,半导体特别法、继承税制改革案等重要经济法案濒临搁浅,政府旨在缩小社会经济差距、推动“价值提升”(Value-up)等核心政策面临流产危机。更有分析指出,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出现“准预算”局面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加。 ▲经济法案全面受阻 据相关部门8日消息,由政府和执政党主推的半导体产业支持政策及相关法案因弹劾局势陷入不确定性。其中,旨在为半导体企业提供52小时工作制例外及财政补贴的《半导体产业竞争力强化及创新成长特别法》(简称“半导体特别法”),因朝野对立而难以实现合意通过。 此外,政府计划提高半导体企业综合投资税额抵扣率,并将国家战略技术投资抵扣范围扩大至研发设施的方案,也可能被迫延后。旨在支持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大规模用电产业的《电力网扩充特别法》同样失去推进动力。 核电出口、东海深海天然气开采项目(即“大王鲸项目”)等关键战略项目也遭遇阻碍。在资产市场领域,政府提出的一系列“价值提升”政策(如股东回报企业税额5%抵扣、降低股息税率、废除继承税制中的最大股东附加评估等)因立法停滞面临搁浅风险。 尽管国务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崔相穆与金融监督院院长李福贤多次强调“价值提升”措施将按计划实施,但涉及立法的核心任务不得不被推迟。包括降低最高税率的遗产税改革案、缩短结算周期的大规模流通业法修正案,以及提高个人综合资产管理账户(ISA)缴存限额的特别税法修正案,也难逃停滞命运。 不过,废除金融投资税和推迟虚拟资产征税等已获朝野一致的民生法案,预计有望不受弹劾风波影响,在年内顺利通过。 ▲明年预算案通过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朝野对立局势还直接影响到2025年预算案的审批进程。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以下简称“民主党”)此前单方面削减政府预算约4.1万亿韩元(约人民币209.69亿元),并强行通过“单方削减预算案”,使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尹锡悦总统以“预算暴行”为由宣布紧急状态,进一步降低了朝野协商的可能性。 国会议长禹元植要求双方在10日前就预算案达成一致,但相关讨论已“无限期暂停”。民主党计划以削减版预算案为基础争取年底通过,但若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拒绝接受增额要求,“削减版预算案”可能直接在国会表决。 若2025年预算案无法在12月31日前通过,“准预算”制度将被启动。“准预算”是指以上年度预算为基准,仅维持政府最低限度运作的临时预算。除公务员工资、国债利息、养老金等基本支出外,其余社会福利和自由裁量性支出将被大幅削减。尽管朝野均否认“准预算”可能性,但在当前的弹劾局势下,这一前景正被多方提及。 ▲中长期政策全面停滞 随着总统领导力缺失和政权更替不确定性上升,韩国政府制定中长期政策路线图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由企划财政部牵头的《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已被认为意义部分丧失。 此外,尹锡悦政府原定于明年发布的“社会差距综合解决方案”也可能胎死腹中。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小商户及青年群体推出的民生政策因政治僵局失去推动力,实际实施前景不容乐观。 国会议长禹元植在7日下午的国会全体会议上,因赞成票数不足,宣布对尹锡悦总统的弹劾案“投票不成立”。【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8 19:01:14 -
韩国70后肩负"三重压力" 四成同时抚养子女并赡养老人
韩国财团法人“照顾与未来”委托调研机构Hankook Research面向全国1500名1960至1974年出生的50至64岁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8日发表结果显示,1970至1974年出生的受访者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同时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同时还需要为自己的养老担忧,较接近退休或刚退休的60后在健康状况、养老准备和照顾负担方面的主观感受更加负面。 调查显示,76%的70后受访者还在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42%则在赡养父母或配偶的父母。为子女平均每月支出10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562元),为父母平均支出62万韩元。同时承担这两项经济负担的受访者占比高达25%,每月支出总额达到155万韩元。 相比之下,60后中子女已经经济独立的比例较高,仅43%需要继续为子女提供平均每月88万韩元的经济支持,44%则平均每月支出73万韩元赡养父母,两者兼顾的比例仅为15%。 60后中“双重负担者”月均支出(165万韩元)略高于70后,但后者的心理压力反而更大。57%的70后受访者认为抚养子女是沉重的负担,而60后中这一比例仅为46%。赡养父母的负担则更明显,70后达到48%,60后为33%。 关于自身养老准备,70后的压力显著高于60后。70后受访者中80%目前还在工作,但其中56%对工作能否一直持续感到不安,而60后中这一比例为46%。此外,对于领取养老金前的收入空白期,70后受访者中有91%感到忧虑,高于60后的81%。 实际上正在积极准备养老的70后受访者也仅有50%,低于60后的62%。39%的70后受访者预计公共养老金能成为主要养老收入来源,而对此抱有信心的60后占比则更高。 在健康方面,70后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评价也低于60后,认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仅占40%(60年代生51%),认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占比62%(60年代生75%)。此外,70后受访者预计自己“健康欠佳”的时间会长达10.5年,显著高于60后的9年。 在60后与70后的全体受访者中,希望在需要他人照顾的老年时期能住在自己熟悉家中的比例均达到半数以上(52%)。两代人普遍认为韩国的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60后受访者中有78%持这一看法,而70后中的比例更高,达到85%。 财团法人“照顾与未来”相关人士指出,随着子女逐渐长大独立,60后的子女抚养压力正在减轻,但70后却需要同时承担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及自身养老的多重压力,这种人生压力巅峰期的负担已经显著影响对自身的健康认知。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8 23:55:32
-
六成韩国商经系教授预测"2025年韩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门槛"
7日,位于首尔明洞的一家饭店,桌椅全部被收起,客流稀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10名商业与经济学系教授中,就有6名教授预测今年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仅徘徊在1%左右,普遍持谨慎态度。 韩国经济人协(以下简称“韩经协”)于去年11月22日至29日面向111名国内主要大学商经系教授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3日发布的结果显示,57.6%的受访者认为2025年韩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低于2%的门槛。具体来看,回答“1.7%至1.9%区间”的受访者最多,占全体的31.5%,“1.1%至1.3%区间”占13.5%,“1.4%至1.6%区间”占12.6%。而回答经济增长率在"2%以上"的受访者占42.4%。其中,“2%至2.2%区间”占32.5%,“2.3%至2.5%区间”占9%,“2.6%至2.8%区间”占0.9%。 调查显示,66.7%的受访教授认同韩国竞争力已达峰值并开始步入下行通道的观点。其中,52.3%表示“略感同意”,14.4%则表示“非常同意”。在持反对意见的受访者中,回答“不太同意”的占29.7%,而“完全不同意”的仅占1.8%。 关于韩国经济面临的中长期威胁因素问题,“低生育、老龄化加剧及人口负增长”的回答最多,占41.8%。其次为“新增长动力匮乏”(34.5%)和“劳动力市场僵化及生产效率低下”(10.8%)等。关于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的影响,“经济活动人口减少”(37.9%)、“年金(养老金)耗尽和福利支出攀升”(19.8%)、“内需增长停滞”(15.3%)、“地方人口消失及经济衰退”(15.3%)、“国家财政负担加重”(11.7%)等回答最多。 关于企业首要采取的措施包括“着力提升生产效率”(40.6%)、“加大研发创新力度”(18%)、“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新兴产业”(17.1%)以及“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供应链多元化”(14.4%)。 政府层面,受访教授普遍认为,首要课题应聚焦于“支持企业设备投资与研发促进”(34.3%)、“优化监管政策,激发企业活力”(22.8%)、“打通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13.8%)以及“推动劳动力市场灵活化”(12.6%)。 韩经协本部长李相浩(音)指出:“近年来,韩国经济持续下行,不仅受到潜在增长率下滑的影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体制结构与治理结构的三大结构性失衡。若不及时应对,恐难摆脱当前的经济困境。”他还表示:“为重新激活企业活力,亟需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与配合。”
2025-01-23 22:53:22 -
统计:韩国去年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1.6%
韩国雇佣劳动部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加1.1%,为1531.1万人。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增幅呈放缓趋势,为2020年5月以来4年7个月的最低值。 从行业来看,从事制造业的参保人数为386.2万人,食品、汽车、化学产品等领域的参保人数有所增加,但纺织、服装及毛皮等行业的参保人数有所减少。 此外,从事服务业的参保人数为1052.2万人,保健福利、住宿餐饮、科学技术、商业服务和教育服务领域呈现增长,但批发零售和信息通信行业则有所减少。从事建筑业的参保人数为76.2万人,已经连续17个月减少。 从年龄段来看,29岁以下和40多岁同比分别减少10.1万人和4.8万人,而30多岁以上(6.3万人)、50多岁(7.7万人)、60多岁(16.8万人)年龄段的参保人数同比增加。 截至上月底,外籍参保人数同比增加3.7万人,为25.2万人。上月新增保险参保人中,外籍人员占比为23%。 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音)表示:“目前雇佣保险不接受65岁以上的新参保者,而16至64岁的就业者持续减少,只有65岁以上的就业者在增加。这是因为15至64岁人口开始减少。考虑到这种人口结构变化,未来雇佣保险参保人数难以像过去那样大幅增加。” 雇佣保险是与健康保险(医保)、国民年金(养老金)、工伤保险一同属于四大保险。该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因不可避免的原因离职的劳动者进行求职和接受培训。参保人数增加意味着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劳动环境得到改善。 13日,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在雇佣劳动部简报室发表韩国劳动市场动向。【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00:12:36 -
冬为春之始 拨云见日升 二零二五乙巳年启航
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如期而至。【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乙巳蛇年的第一缕阳光如期而至,对于韩国来说,刚刚过去的2024年最后一个月经历了犹如“过山车”似的动荡政局,尚未平息又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严重的空难,在痛苦难以言表的举国哀悼中静静地迎来了新年。 用韩式四字成语中的“多事多难”来形容刚刚过去的2024年似乎再合适不过了,从政府时隔27年发表医学院扩招方案引发医政矛盾,到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在国会议员选举中遭遇惨败,令尹锡悦政府提前变成“跛脚鸭”,朝野陷入空前对立。最终在12月3日深夜,孤注一掷的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这是韩国自1979年后时隔45年再次宣布戒严,虽然在国会的反对下6小时后宣布撤回戒严,但仍令韩国遭遇自1987年结束军政府统治、实现民主化转型以来遭遇的最严重政治危机。 去年12月3日,总统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后,戒严部队进入国会。【图片提供 韩联社】 “12·3紧急戒严”所引发的政治动荡和不确定性仍在进行时,不到两周后的14日,尹锡悦遭国会弹劾并被停职。涉案人员接连被捕,国务总理韩德洙代行总统职权不过十余天后也遭弹劾,韩国的最高领导层出现权力真空。若尹锡悦被宪法法院裁决罢免,韩国需在两个月内完成新总统的选举,预计最快也要等到今年上半年选出新总统后,韩国的政局才能趋于稳定。 2024年,韩国克服了国内外多重困难,经济发展韧性十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日本,稳居3050俱乐部(人均GDP超3万美元、总人口5000万以上)之列。全年最终出口规模虽尚未统计出炉,但各界预测有望刷新历史纪录,排名全球第六位。除了半导体、IT、汽车等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外,化妆品、食品出口均创下新高。 但韩国股市却在去年交上了一份糟糕的成绩单,与“牛气冲天”的美国、日本股市形成鲜明对比。在去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KOSPI指数失守2400点大关,全年下跌9.63%,以中小型股为主的创业板KOSDAQ跌幅更是达到21.74%。尤其是韩国最大企业三星电子去年股价下跌32.23%,市值蒸发超16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00亿元),反映出投资者对三星电子前景的忧虑。 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KOSPI指数失守2400点大关。【图片提供 韩联社】 社会方面,韩国去年的总计生育率初步统计为0.74,远超此前的预测值0.68,出生人口有望时隔9年首次实现正增长,历届政府砸下重金“催生”似乎终于看到希望的曙光。但同样是在去年,韩国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0%。这可能将影响到韩国的经济活力,延长退休年龄、年金(养老金)改革等议题将被提上日程。 在对华外交方面,去年两国最高领导人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见面后,双边关系进入承前启后、企稳向好的关键阶段。中方去年首次对韩国实行免签入境政策,韩方也在积极研讨面向中国跟团游客实行免签入境制度,这为活跃两国人文交流奠定良好基础。中国新任驻韩大使戴兵去年底来韩履新,填补了5个多月的中国驻韩大使一职。虽然就韩国目前政局而言,中方与韩方进行实质性合作的难度较大,但在韩国选出新一届领导人之后,今年11月在庆州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韩中领导人有望再次举行会晤,这也令各界对两国关系发展充满新的期待。 2024年12月30日,在务安国际机场济州航空坠毁事故现场,市民们送上菊花哀悼遇难者。【图片提供 韩联社】 文章最后,再次向未能等到2025年第一缕阳光的179名济州航空失事遇难者致以深切哀悼。正如韩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在演讲中所说的那样:“世界为何如此暴力和痛苦?然而,世界为何又如此美丽?”在尹锡悦宣布戒严后,民众托起国会议员翻墙投反对票,临危不惧与戒严部队对峙,种种表现已向世人展示韩国人守护民主自由和国家稳定的决心与勇气,祝福韩国在2025乙巳年拨云见日,创造新的“汉江奇迹”。
2025-01-01 19:21:37 -
韩国迈入"超高龄社会" 上门诊疗服务亟待制度化发展
随着韩国进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护理需求快速上升,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的“上门诊疗”服务仍未能全面发展。有观点指出,应通过制度化措施推动上门诊疗服务,确保老年人在家中能够接受医疗照护,安享晚年。 根据国会立法调查处29日发布的《推进居家养老上门诊疗服务》报告,自2019年12月保健福祉部启动“初级医疗上门诊疗收费试点项目”以来,共有1007家诊所级医疗机构参与,截至今年9月,占全国诊所总数的2.8%。然而,仅有209家机构(占20.8%)在去年实际实施了上门诊疗并申请费用。 该试点项目旨在为因行动不便而无法前往医疗机构的患者提供由当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根据《2023年老年人现况调查》,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希望即使健康状况恶化,也能在家中生活,这反映出上门诊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尽管如此,自项目实施以来至今年上半年,仅有2.3274万人实际享受了上门诊疗服务(不包括韩医院),仅占2022年估计的27.8万名行动不便成年患者总数的8.4%。其中,92.5%的服务对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7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达到79.4%。 在1007家参与机构中,59%集中在首都圈及大城市,而庆南和庆北等地区,今年分别仅有8家和5家机构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反映出城乡之间医疗服务的明显差距。 报告指出,上门诊疗服务未能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和依据、不合理的收费标准、难以准确识别服务对象,以及过高的个人负担比例等。 为此,国会立法调查处建议将上门诊疗纳入常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具备医学需求的患者能够便捷使用。同时,还需制定中长期对策,如在社区内建立支持系统、加强公私合作、开设相关培训课程,促进上门诊疗服务的全面发展。 首尔某大学医院急诊室【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30 00:31:42 -
尹锡悦弹劾风波延烧 韩国关键法案推进无期
随着韩国总统尹锡悦因弹劾争议实际“退居二线”,由政府主导的多项经济政策和关键法案陷入僵局,韩国政坛的“弹劾攻防”进一步削弱了民生与经济政策的推进动力。 在立法层面,半导体特别法、继承税制改革案等重要经济法案濒临搁浅,政府旨在缩小社会经济差距、推动“价值提升”(Value-up)等核心政策面临流产危机。更有分析指出,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出现“准预算”局面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加。 ▲经济法案全面受阻 据相关部门8日消息,由政府和执政党主推的半导体产业支持政策及相关法案因弹劾局势陷入不确定性。其中,旨在为半导体企业提供52小时工作制例外及财政补贴的《半导体产业竞争力强化及创新成长特别法》(简称“半导体特别法”),因朝野对立而难以实现合意通过。 此外,政府计划提高半导体企业综合投资税额抵扣率,并将国家战略技术投资抵扣范围扩大至研发设施的方案,也可能被迫延后。旨在支持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大规模用电产业的《电力网扩充特别法》同样失去推进动力。 核电出口、东海深海天然气开采项目(即“大王鲸项目”)等关键战略项目也遭遇阻碍。在资产市场领域,政府提出的一系列“价值提升”政策(如股东回报企业税额5%抵扣、降低股息税率、废除继承税制中的最大股东附加评估等)因立法停滞面临搁浅风险。 尽管国务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崔相穆与金融监督院院长李福贤多次强调“价值提升”措施将按计划实施,但涉及立法的核心任务不得不被推迟。包括降低最高税率的遗产税改革案、缩短结算周期的大规模流通业法修正案,以及提高个人综合资产管理账户(ISA)缴存限额的特别税法修正案,也难逃停滞命运。 不过,废除金融投资税和推迟虚拟资产征税等已获朝野一致的民生法案,预计有望不受弹劾风波影响,在年内顺利通过。 ▲明年预算案通过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朝野对立局势还直接影响到2025年预算案的审批进程。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以下简称“民主党”)此前单方面削减政府预算约4.1万亿韩元(约人民币209.69亿元),并强行通过“单方削减预算案”,使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尹锡悦总统以“预算暴行”为由宣布紧急状态,进一步降低了朝野协商的可能性。 国会议长禹元植要求双方在10日前就预算案达成一致,但相关讨论已“无限期暂停”。民主党计划以削减版预算案为基础争取年底通过,但若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拒绝接受增额要求,“削减版预算案”可能直接在国会表决。 若2025年预算案无法在12月31日前通过,“准预算”制度将被启动。“准预算”是指以上年度预算为基准,仅维持政府最低限度运作的临时预算。除公务员工资、国债利息、养老金等基本支出外,其余社会福利和自由裁量性支出将被大幅削减。尽管朝野均否认“准预算”可能性,但在当前的弹劾局势下,这一前景正被多方提及。 ▲中长期政策全面停滞 随着总统领导力缺失和政权更替不确定性上升,韩国政府制定中长期政策路线图的可能性大幅降低。由企划财政部牵头的《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已被认为意义部分丧失。 此外,尹锡悦政府原定于明年发布的“社会差距综合解决方案”也可能胎死腹中。政府为支持中小企业、小商户及青年群体推出的民生政策因政治僵局失去推动力,实际实施前景不容乐观。 国会议长禹元植在7日下午的国会全体会议上,因赞成票数不足,宣布对尹锡悦总统的弹劾案“投票不成立”。【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8 19:01:14 -
韩国70后肩负"三重压力" 四成同时抚养子女并赡养老人
韩国财团法人“照顾与未来”委托调研机构Hankook Research面向全国1500名1960至1974年出生的50至64岁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8日发表结果显示,1970至1974年出生的受访者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同时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同时还需要为自己的养老担忧,较接近退休或刚退休的60后在健康状况、养老准备和照顾负担方面的主观感受更加负面。 调查显示,76%的70后受访者还在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42%则在赡养父母或配偶的父母。为子女平均每月支出10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562元),为父母平均支出62万韩元。同时承担这两项经济负担的受访者占比高达25%,每月支出总额达到155万韩元。 相比之下,60后中子女已经经济独立的比例较高,仅43%需要继续为子女提供平均每月88万韩元的经济支持,44%则平均每月支出73万韩元赡养父母,两者兼顾的比例仅为15%。 60后中“双重负担者”月均支出(165万韩元)略高于70后,但后者的心理压力反而更大。57%的70后受访者认为抚养子女是沉重的负担,而60后中这一比例仅为46%。赡养父母的负担则更明显,70后达到48%,60后为33%。 关于自身养老准备,70后的压力显著高于60后。70后受访者中80%目前还在工作,但其中56%对工作能否一直持续感到不安,而60后中这一比例为46%。此外,对于领取养老金前的收入空白期,70后受访者中有91%感到忧虑,高于60后的81%。 实际上正在积极准备养老的70后受访者也仅有50%,低于60后的62%。39%的70后受访者预计公共养老金能成为主要养老收入来源,而对此抱有信心的60后占比则更高。 在健康方面,70后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评价也低于60后,认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仅占40%(60年代生51%),认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占比62%(60年代生75%)。此外,70后受访者预计自己“健康欠佳”的时间会长达10.5年,显著高于60后的9年。 在60后与70后的全体受访者中,希望在需要他人照顾的老年时期能住在自己熟悉家中的比例均达到半数以上(52%)。两代人普遍认为韩国的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60后受访者中有78%持这一看法,而70后中的比例更高,达到85%。 财团法人“照顾与未来”相关人士指出,随着子女逐渐长大独立,60后的子女抚养压力正在减轻,但70后却需要同时承担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及自身养老的多重压力,这种人生压力巅峰期的负担已经显著影响对自身的健康认知。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8 23: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