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工资’新闻 26个
-
韩国2月新增就业13.6万人 青年失业率升至7%
根据韩国统计厅12日发布的《2月就业动向》报告,上月15岁以上就业人数为2817.9万人,同比增加13.6万人,连续两个月保持10万人以上的增长趋势。然而,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低迷仍在持续,青年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数据显示,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减少7.4万人,已连续8个月下降;建筑业因行业不景气减少16.7万人,连续10个月呈现负增长。相比之下,卫生及社会福利服务业增加19.2万人,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增加8万人,信息通讯业增加6.5万人,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年龄段来看,60岁以上和30多岁群体的就业人数分别增加34.2万人和11.6万人,而其他年龄段均有所减少。其中,15至29岁青年群体的就业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44.3%,创下自2021年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此外,青年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非经济活动人口中,15至29岁处于“休息”状态的青年人数达到50.4万人,自2003年有统计以来首次突破50万。青年失业率升至7%,失业人数同比增加5000人。统计厅社会统计局长孔美淑指出,去年8月的青年层附加调查显示,20多岁选择“休息”的主要原因包括“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和“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等。 从就业形态来看,工资劳动者中,正式员工增加23.3万人,临时工增加3.6万人,但日结工减少9.2万人。非工资劳动者中,有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减少2.6万人,而无雇员的自营者增加1.3万人。 尽管整体就业市场呈现复苏迹象,但制造业、建筑业的持续低迷以及青年就业形势的恶化,仍为韩国经济复苏蒙上阴影。专家建议,政府需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以缓解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和两极分化趋势,推动经济全面复苏。 6日,首尔市厅举行了“4050中老年就业博览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2 23:13:51 -
首尔大学拟首次引入绩效年薪制打破教授"铁饭碗"
本月4日,首尔大学迎来新学期开学首日,学生们走在雪中的校园里。【图片提供 韩联社】 首尔大学自2011年完成法人改制后,首次对终身教授(tenure)实行绩效年薪制。期待通过对僵化的年薪体系进行改革,提升教授团队的竞争力,在新一轮人工智能(AI)等尖端产业竞争中吸引人才。 据悉,首尔大学上月完成以引入绩效年薪制为主要内容的《首尔大学教职员工薪资规定》修订,计划在完成进一步的评估后,最早于今年内开始实行。 本次引入的绩效年薪制仅适用于通过终身教职评审的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将继续沿用现有年薪制度。目前首尔大学2344名全职教师中,正教授为1596人占比68%。 这是首尔大学自2011年从国立大学转换为法人后进行的首次尝试,作为韩国顶级高等学府,首尔大学在待遇方面缺乏竞争力,导致人才流失危机加剧。根据韩国教育开发院的报告,以2021年为基准,首尔大学正教授的平均年薪为1.217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万元),仅为年薪水平排名国内前五名高校的73%。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和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正教授平均年薪分别为1.4094亿韩元和1.6409亿韩元,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分别为 1.847亿韩元和1.5831亿韩元,成均馆大学为1.9027亿韩元,均大幅高于首尔大学。 与中美等主要国家高校相比差距更大,首尔大学2022年发布的政策课题报告显示,首尔大学教职员工的工资水平与QS排名全球前列的顶尖高校相比不到一半。中国从2008年起实施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不惜砸重金吸引海外人才。 不少开出天价年薪的海外高校纷纷向首尔大学教授抛出橄榄枝,导致优秀教师相继离职,首尔大学内部要求改善落后僵化工资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次引入绩效年薪制虽只是打破教授“铁饭碗”的第一步,但被评价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将有助于提升首尔大学的科研水平,为教授提供积极从事学术活动的动力。
2025-03-07 00:24:13 -
韩国年轻人消费模式转变 "YOLO"变"YONO"
近年来,韩国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不断攀升,使得20至30多岁(简称“2030一代”)的年轻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曾经追求享乐、强调个性消费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意为“人生只有一次”)文化,正逐渐被“YONO”(You Only Need One,意为“只需要一个”)所取代。年轻人普遍削减日常开销,但在个人兴趣相关的消费上却毫不吝啬。 ▲节约日常开销 减少奢侈消费 数据显示,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正在明显减少。金融科技企业“Finda”统计显示,2024年,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额为4.21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1.75亿元),同比下降5.6%。相比之下,其他年龄段消费者的百货商店支出增长7.4%。与此同时,年轻人的消费开始向更具“性价比”的渠道转移。例如,主营低价日用品的连锁品牌“大创”(Daiso),其2030消费者支出同比增长12.2%,达到了5776亿韩元。 汽车购买数据也反映出这一趋势。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的统计显示,2024年,2030一代新购买的乘用车数量为26.8665万辆,较2020年的35.3852万辆减少24.1%。其中,进口车购买量降幅更为明显,从2020年的6.5601万辆降至去年的5.2227万辆,下降20.4%。相较之下,40岁以上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进口车购买量则增加了7.3%。 ▲节俭与狂热并存 粉丝经济依然火热 尽管韩国年轻人在日常消费上趋于节俭,但在个人兴趣和文化消费方面仍然愿意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尤其是在与粉丝文化相关的产品上。 例如,百货商店中的快闪店(Pop-up Store)依然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以首尔最具代表性的高端购物中心“The现代首尔百货”为例,2030消费者的销售额占比高达58%,远高于现代百货旗下其他15家门店24.8%的平均水平。如今,快闪店不仅局限于奢侈品和时尚品牌,还拓展至游戏、动画、漫画等领域。上个月,日本动画周边商店“JUMP SHOP”在The现代首尔百货开设快闪店,每天都有4000多人排队等候入场。 二手交易平台的活跃度也有所提升。数据显示,韩国主要二手交易平台“胡萝卜市场”的2030用户数量同比增长5.3%,从854.4725万人增加至899.8188万人。与此同时,奢侈品购物平台的用户则大幅减少,韩国三大奢侈品电商平台“Must It”、“Trenbe”和“Balaan”的2030活跃用户量同比下降14.3%。 ▲“最少的消费 最大的满足” 专家分析认为,韩国年轻人的消费模式变化主要受到经济环境影响。KB金融经营研究所的房锡勋(音)研究员指出:“工资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债务偿还压力增加,使得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加重。因此,他们并非单纯地节俭,而是尽量用最少的消费换取最大的满足。” 消费趋势分析中心研究员全美英(音)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生的年轻人未曾经历过高速经济增长,因此,相较于父母辈,他们更容易接受就业困难和高物价的现实。在社交媒体上,他们通过‘无支出挑战’(No-Spending Challenge)或‘精打细算的消费’等方式,积极分享节俭经验,并推动‘YONO消费’文化的流行。” 2月26日,在位于清凉里大创卖场的化妆品柜台,顾客们正在挑选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14:03 -
韩国"多金"上班族大增 80万上班族年均额外收入超2000万韩元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上班族中,年均额外收入超过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13万元)的人数已突破80万人。 26日,隶属于国会保健福利委员会的祖国革新党议员金宣旼从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获取的《近3年间各年度健康保险加入者及保险费征收现状》资料显示,以每月缴纳的健康保险费用为基准,2024年,韩国上班族中通过利息、分红、租赁等非薪资方式赚取额外收入超过2000万韩元的人数达到了80.4951万人,占全体上班族(1988.3677万)的4%,凸显出韩国高收入上班族群体相对较多。 根据韩国《健康保险法》第69条及71条规定,自2011年起,拥有额外收入的上班族在每月缴纳健康保险费的基础上,还需额外缴纳月薪外保险费。此前,月均额外收入好过7200万韩元才需缴纳相关保险费,但随后于2018年调整至3400万韩元,2022年更是进一步下调至2000万韩元,征收标准呈现出收紧的趋势。据统计,这些拥有额外收入的高收入上班族,平均每月需追加负担约15.2万韩元的额外保险费。 随着收入保险费征收标准的不断强化,缴纳额外保险费的上班族人数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从2019年的19.4738万人增至2020年的22.9731万人,2021年进一步增至26.4670万人,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至58.7592万人。
2025-02-26 22:08:50 -
韩国大企工资涨幅领先日欧 薪资体系转型迫在眉睫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16日发布《韩日欧企业规模工资水平国际比较》报告显示,韩国大企业年薪(不含加班薪资)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为8.713万美元,在22个调查对象国家中排名第五。 购买力平价是一种调整汇率以比较两国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差异的指标,用于比较实际经济实力。韩国的工资水平比日本(5.6987万美元)高出52.9%,比欧盟20国的平均水平(8.0536万美元)高出8.2%。 从企业工资水平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看,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水平相当于GDP的156.9%,较欧盟平均水平(134.7%)和日本(120.8%)分别高出22.2个百分点和36.1个百分点,在22个国家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希腊(166.7%)和法国(160.6%)。 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涨幅也较高。2002年韩国大企业年薪为274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3.79万元),2022年增至7061万韩元,涨幅高达157.6%。相比之下,欧盟大企业同期工资上涨84.7%,而日本大企业工资反而下降6.8%。 此外,韩国的大中小企业工资差距较其他国家更大。以大企业工资为100计算时,韩国中小企业工资水平为57.7%,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5.1%)和日本(73.7%)。2002年这一比例在日本为64.2%,韩国为70.4%,欧盟平均为76.6%。 本次调查中的大企业标准分别为韩国企业500人以上,日本和欧盟均为1000人以上。中小企业标准为韩国和日本企业10至99人,欧盟企业10至49人。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相佑(音)表示,韩国大企业工资处于最顶级水平,主要受到年功序列工资体系和强势工会推动的统一薪资增长影响,如果没有生产力支撑,工资增长则无法持续,因此需要转向以职务和绩效为基础的薪资体系。 林立在首尔市中心的写字楼【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7 17:59:42 -
韩国工资增速放缓 物价攀升致实际收入下降
在韩国劳动者工资连续两年增长放缓的同时,消费者物价持续攀升,导致工资收入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差距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负值。尽管整体税收负担有所下降,但高收入群体仍是主要受益者。 根据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林光铉30日从国税厅获得的《2023年劳动收入千分位资料》,2023年韩国人均工资收入为433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同比增长2.8%,创下自2020年(2.3%)以来的最低增幅。 韩国工资增速在2021年升至5.1%后,2022年放缓至4.7%,2023年进一步降至2.8%,低于过去10年(3.6%)的平均增长率。与此同时,随着物价持续上涨,2023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升3.6%,继2022年5.1%的涨幅后连续两年高企。 受此影响,2023年工资收入与消费者物价之间的涨幅差距达-0.8%,继2022年(-0.4%)后连续两年呈负值。这一趋势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并于2022年后差距进一步扩大。 2023年,工资收入者的整体税收负担较前一年有所减少。2022年,韩国政府修订税法,提高了5000万韩元以下收入档次的课税标准,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因此,2023年人均核定税额为428万韩元,较前一年减少6万韩元。然而,减税效应主要集中在最高收入群体,而非中低收入阶层。 数据显示,工资收入者中,收入排名前0.1%的人均工资收入达9.6亿韩元,核定税额为3.33亿韩元,同比减少5.2%。相比之下,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均工资收入为3302万韩元,核定税额为29.2万韩元,反增0.9%。 林光铉指出:“韩国2000万名工资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放缓,而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收入负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政府应集中精力制定税收和财政政策,支持工资收入者提升收入,以缓解实际购买力下降的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工资增速放缓和物价上涨,业界呼吁政府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以推动收入的均衡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位于首尔龙山区的商业银行自动取款机(ATM)【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30 23:10:40 -
韩国企业拖欠工资总额创新高 政府代支付金首破7000亿韩元
受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去年韩国工资拖欠总额预计首次突破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1.28亿元),代支付金额也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代支付金”是韩国政府为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而设立的一项制度,由政府先行向遭拖欠工资的劳工支付相应金额,之后向企业追偿。代支付金额的增加通常反映出工资拖欠问题的加剧。 韩国劳动福祉公团23日发布的历年代支付金支付情况统计显示,去年代支付金额高达7242亿韩元,较2023年的6869亿韩元增加5.4%。自2018年的3740亿韩元以来,代支付金额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5797亿韩元。2021年至2022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回落至5000亿韩元出头,但2023年再次突破6000亿韩元,去年则首次突破7000亿韩元大关。 去年共有2.4327万家企业通过该项制度支付拖欠工资,总计12.8638万名劳工获得工资补偿。相比2023年的13.2079万人,劳工人数有所减少,但人均获得拖欠工资的平均金额达到563万韩元,为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企业破产导致的“破产代支付金”金额达548亿韩元,较前一年的396亿韩元增加38%。此外,确认存在拖欠工资和退职金的情况下支付的“简易代支付金”金额为6694亿韩元,也较2023年的6473亿韩元增加3.4%。值得注意的是,简易代支付金额上限为1000万韩元(退职劳工基准),也就是说实际拖欠工资金额可能远高于代支付金额。 政府在代支付拖欠工资后,可通过向企业追偿的方式收回部分代支付金,但许多企业实际上破产或无力偿还,回收率仅停留在30%左右。另有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的工资拖欠总额已达1.8659万亿韩元,超过2023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3 20:07:53 -
金融与温情同行 韩国银行业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随着春节临近,韩国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专项贷款和特别资金支持措施,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各大银行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家庭送去物质关怀,让他们能温暖过冬,幸福过年。 据韩国金融界23日消息,IBK企业银行将为小微企业提供规模高达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5.9亿元)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暂时面临资金短缺的小微企业可获得最高3万亿韩元的资金支持。IBK企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希望这能够帮助在春节前因经济低迷和消费萎缩而面临流动性困难的小微企业。” 此外,KB国民银行、韩亚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均加入这一行动,通过专项贷款和特别资金支持措施,为春节经济注入活力。 五大商业银行日前宣布,将在春节前为需要资金或面临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特别资金支持。每家银行的支持规模达15.1万亿韩元,NH农协银行的支持规模则为13万亿韩元。五大商业银行还推出特别贷款支持计划,总规模达73.4万亿韩元,包括32.2万亿韩元的新贷款和41.2万亿韩元的延期贷款。 本月14日,韩国银行(央行)工作人员正在发放提供给商业银行的新春资金。【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地方银行也积极响应,包括IM银行(大邱银行)、釜山银行、庆南银行在内的地方银行也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IM银行近日宣布,将提供总规模为1万亿韩元的春节特别资金贷款,其中新贷款和延期贷款各占5000亿韩元。IM银行还简化了贷款手续,以加快资金拨付效率。釜山银行和庆南银行也表示,将提供总计1.6万亿韩元的春节特别资金贷款。 每年春节期间,金融机构都会为小微企业提供特别资金支持。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资金支持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和小商户缓解资金短缺,特别是在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等方面的困难。此外,这些措施还旨在减轻经济低迷带来的压力,促进消费并推动经济复苏。通过此举,金融机构不仅帮助了有困难的企业和商户,还进一步加强了与社区的联系,展现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姿态。 本月21日,友利金融集团会长任钟龙向老年家庭捐赠生活用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除了资金支持,各大银行还举办了多项新春公益活动。其中,KB国民银行开展了“春节传统市场送温暖活动”,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的传统市场商户和社区居民送去温暖。全国12个地区的营业组与非营利组织“饥饿朋友希望对策”合作,从传统市场购买大米、肉类、水果等食品后,捐赠给社区福利设施。这项活动自2011年起已持续15年,总计购买了价值141亿韩元的食品,惠及21.2万名居民。 NH农协银行也参与了新春公益行动。银行员工通过募款购买大米、年糕、水果及生活必需品,捐赠给首尔麻浦区的儿童保护设施。NH农协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在寒冬时节,我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让爱与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各类社会贡献活动。” 新韩金融集团则于本月20日起的一周内开展“迎新春温暖活动”,购买价值5000万韩元的传统市场产品,捐赠给弱势群体及隔代家庭。此外,新韩银行还为小微企业客户开设了“助力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提供税务、会计、外汇、法律、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以帮助企业应对经济形势变化。
2025-01-23 18:06:15 -
韩国公共机构新员工年薪近20万元 金融领域最吸金
【图片来源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韩国公共机构新员工平均年薪为396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9万元),其中,年薪最高的机构为中小企业银行。 HR科技企业Incruit针对公共机构新员工年薪进行分析并于近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今年全日制公共机构新员工平均年薪为3961万韩元,与去年(3964万韩元)相比几乎持平。 在公开年薪信息的机构中,新职员年薪最高的为中小企业银行,达5466万韩元,连续两年居首位。信用保证基金(5220万韩元)和韩国研究财团(5135万韩元)紧随其后位居前三位。其次依次为技术保证基金(5093万韩元)、韩国产业银行(5000万韩元)、韩国原子力技术院(4980万韩元)、韩国进出口银行(4967万韩元)、仁川国际机场公社(4894万韩元)、韩国海洋振兴公社(4860万韩元)、韩国天然气公社(4千800万韩元)等。 年薪水平区间来看,年薪约达3000万韩元的最多,占48.9%,约4000万韩元的紧随其后,占43.9%,5000万韩元和2000万韩元左右的各占3.6%。调查显示,公共机构最低和最高年薪分别为2680万韩元和5466万韩元。 年薪排名前10位的公共机构中,金融领域最多,有6家(中小企业银行、信用保证基金、技术保证基金、韩国产业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韩国海洋振兴公社),金融领域机构的新职员平均年薪达4474万韩元。其次依次为能源(4184万韩元)、文化艺术体育(4009万韩元)、社会组织资本(SOC,3976万韩元)、研究教育(3千967万韩元)等。
2025-01-15 22:50:43 -
调查:首尔买房须不吃不喝攒工资13年
韩国国土交通部在去年6月至12月期间对全国6.1万户家庭进行访问调查,并于27日公布《2023年居住实态普查结果》显示,以去年为准,在首尔买房需要不吃不喝攒13年的工资才能实现。首尔租房家庭的租金支出占每月收入的22.7%,国民亟需的住房支援政策是买房和全租所需的贷款支援。 数据显示,首尔有房家庭的房价收入比(PIR)中位数为13倍,也就是说购房需要攒13年的工资一分不花。紧随其后的是世宗市(8.7倍)、京畿道(7.4倍)、大田(7.1倍)、釜山和大邱(各6.7倍)。全国PIR为6.3倍,与前一年持平,全南地区最低,仅为3.1倍。 从地区来看,首都地区PIR为8.5倍,较前一年(9.3倍)下降。其中,首尔从15.2倍降至13倍,京畿道从8.9倍降至7.4倍,仁川从7.7倍降至6.1倍。此外,广域市从6.8倍降至6.3倍,其他道从4.3倍降至3.7倍。PIR整体下降的原因在于全国房价在调查期间下跌。 租金方面,去年全国租房家庭的租金收入比(RIR)中位数为15.8%,较前一年(16%)下降0.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租房家庭把每月收入的平均15.8%用于支付租金。首都地区RIR最高,为20.3%,较前一年(18.3%)增加2个百分点。广域市为15.3%,增加0.3个百分点,其他道为13%,与前一年持平。 从具体地区来看,首尔RIR为22.7%,租金负担最重。其后依次是釜山(16.9%)、京畿道(16.7%)、仁川(16.5%)。租金收入比最低的地区是忠北和庆南,均为11.7%。 此外,全国住房拥有率为60.7%,较前一年(61.3%)下降0.6个百分点。从地区来看,道地区拥有率最高(68.6%),广域市为62.3%,首都圈最低,仅为55.1%。与前一年相比,道地区从69.1%降至68.6%,广域市从62.8%降至62.3%,首都圈从55.8%降至55.1%。 居住在自有住房的家庭比例(自有占有率)为57.4%,较前一年下降0.1个百分点。去年住房占有形式中,自有住房占比57.4%,租赁住房占比38.8%。从独立成为户主到购置人生第一套房产的平均耗时为7.7年,较前一年(7.4年)延长4个月。 在居住时长方面,去年家庭在现有住房的平均居住时间为8年,较前一年增加0.1年。其中,自有住房的平均居住时间为11.1年,租赁住房为3.4年。居住时间在两年以内的家庭比例为32.2%,较前一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关于房产持有意识的调查显示,87.3%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拥有自己的房产,较前一年减少2.3个百分点。同时,40.6%的家庭表示需要居住支援项目,较前一年增加3个百分点。其中,最需要的支援项目是“购房资金贷款支持”(35.6%),“全租资金贷款支持”(24.6%)、“月租补助资金支持”(11%)以及“长期公共租赁住房供应”(10.7%)紧随其后。 从家庭类型来看,青年家庭中有81.1%租房居住,68.4%居住在非公寓住房;新婚家庭中46.4%拥有自有住房,其中73.9%居住在公寓;高龄家庭中,75.7%住在自有住房内,主要为公寓(45.4%)和独栋住宅(40.8%)。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7 23:33:30
-
韩国2月新增就业13.6万人 青年失业率升至7%
根据韩国统计厅12日发布的《2月就业动向》报告,上月15岁以上就业人数为2817.9万人,同比增加13.6万人,连续两个月保持10万人以上的增长趋势。然而,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低迷仍在持续,青年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数据显示,制造业就业人数同比减少7.4万人,已连续8个月下降;建筑业因行业不景气减少16.7万人,连续10个月呈现负增长。相比之下,卫生及社会福利服务业增加19.2万人,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增加8万人,信息通讯业增加6.5万人,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年龄段来看,60岁以上和30多岁群体的就业人数分别增加34.2万人和11.6万人,而其他年龄段均有所减少。其中,15至29岁青年群体的就业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44.3%,创下自2021年1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此外,青年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非经济活动人口中,15至29岁处于“休息”状态的青年人数达到50.4万人,自2003年有统计以来首次突破50万。青年失业率升至7%,失业人数同比增加5000人。统计厅社会统计局长孔美淑指出,去年8月的青年层附加调查显示,20多岁选择“休息”的主要原因包括“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和“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等。 从就业形态来看,工资劳动者中,正式员工增加23.3万人,临时工增加3.6万人,但日结工减少9.2万人。非工资劳动者中,有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减少2.6万人,而无雇员的自营者增加1.3万人。 尽管整体就业市场呈现复苏迹象,但制造业、建筑业的持续低迷以及青年就业形势的恶化,仍为韩国经济复苏蒙上阴影。专家建议,政府需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以缓解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和两极分化趋势,推动经济全面复苏。 6日,首尔市厅举行了“4050中老年就业博览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2 23:13:51 -
首尔大学拟首次引入绩效年薪制打破教授"铁饭碗"
本月4日,首尔大学迎来新学期开学首日,学生们走在雪中的校园里。【图片提供 韩联社】 首尔大学自2011年完成法人改制后,首次对终身教授(tenure)实行绩效年薪制。期待通过对僵化的年薪体系进行改革,提升教授团队的竞争力,在新一轮人工智能(AI)等尖端产业竞争中吸引人才。 据悉,首尔大学上月完成以引入绩效年薪制为主要内容的《首尔大学教职员工薪资规定》修订,计划在完成进一步的评估后,最早于今年内开始实行。 本次引入的绩效年薪制仅适用于通过终身教职评审的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将继续沿用现有年薪制度。目前首尔大学2344名全职教师中,正教授为1596人占比68%。 这是首尔大学自2011年从国立大学转换为法人后进行的首次尝试,作为韩国顶级高等学府,首尔大学在待遇方面缺乏竞争力,导致人才流失危机加剧。根据韩国教育开发院的报告,以2021年为基准,首尔大学正教授的平均年薪为1.217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万元),仅为年薪水平排名国内前五名高校的73%。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和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正教授平均年薪分别为1.4094亿韩元和1.6409亿韩元,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分别为 1.847亿韩元和1.5831亿韩元,成均馆大学为1.9027亿韩元,均大幅高于首尔大学。 与中美等主要国家高校相比差距更大,首尔大学2022年发布的政策课题报告显示,首尔大学教职员工的工资水平与QS排名全球前列的顶尖高校相比不到一半。中国从2008年起实施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不惜砸重金吸引海外人才。 不少开出天价年薪的海外高校纷纷向首尔大学教授抛出橄榄枝,导致优秀教师相继离职,首尔大学内部要求改善落后僵化工资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次引入绩效年薪制虽只是打破教授“铁饭碗”的第一步,但被评价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将有助于提升首尔大学的科研水平,为教授提供积极从事学术活动的动力。
2025-03-07 00:24:13 -
韩国年轻人消费模式转变 "YOLO"变"YONO"
近年来,韩国经济增长放缓,物价不断攀升,使得20至30多岁(简称“2030一代”)的年轻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曾经追求享乐、强调个性消费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意为“人生只有一次”)文化,正逐渐被“YONO”(You Only Need One,意为“只需要一个”)所取代。年轻人普遍削减日常开销,但在个人兴趣相关的消费上却毫不吝啬。 ▲节约日常开销 减少奢侈消费 数据显示,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正在明显减少。金融科技企业“Finda”统计显示,2024年,韩国2030一代在百货商店的消费额为4.21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1.75亿元),同比下降5.6%。相比之下,其他年龄段消费者的百货商店支出增长7.4%。与此同时,年轻人的消费开始向更具“性价比”的渠道转移。例如,主营低价日用品的连锁品牌“大创”(Daiso),其2030消费者支出同比增长12.2%,达到了5776亿韩元。 汽车购买数据也反映出这一趋势。韩国汽车数据研究机构Carisyou的统计显示,2024年,2030一代新购买的乘用车数量为26.8665万辆,较2020年的35.3852万辆减少24.1%。其中,进口车购买量降幅更为明显,从2020年的6.5601万辆降至去年的5.2227万辆,下降20.4%。相较之下,40岁以上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进口车购买量则增加了7.3%。 ▲节俭与狂热并存 粉丝经济依然火热 尽管韩国年轻人在日常消费上趋于节俭,但在个人兴趣和文化消费方面仍然愿意投入大量金钱和时间,尤其是在与粉丝文化相关的产品上。 例如,百货商店中的快闪店(Pop-up Store)依然受到年轻人的热捧。以首尔最具代表性的高端购物中心“The现代首尔百货”为例,2030消费者的销售额占比高达58%,远高于现代百货旗下其他15家门店24.8%的平均水平。如今,快闪店不仅局限于奢侈品和时尚品牌,还拓展至游戏、动画、漫画等领域。上个月,日本动画周边商店“JUMP SHOP”在The现代首尔百货开设快闪店,每天都有4000多人排队等候入场。 二手交易平台的活跃度也有所提升。数据显示,韩国主要二手交易平台“胡萝卜市场”的2030用户数量同比增长5.3%,从854.4725万人增加至899.8188万人。与此同时,奢侈品购物平台的用户则大幅减少,韩国三大奢侈品电商平台“Must It”、“Trenbe”和“Balaan”的2030活跃用户量同比下降14.3%。 ▲“最少的消费 最大的满足” 专家分析认为,韩国年轻人的消费模式变化主要受到经济环境影响。KB金融经营研究所的房锡勋(音)研究员指出:“工资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债务偿还压力增加,使得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加重。因此,他们并非单纯地节俭,而是尽量用最少的消费换取最大的满足。” 消费趋势分析中心研究员全美英(音)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生的年轻人未曾经历过高速经济增长,因此,相较于父母辈,他们更容易接受就业困难和高物价的现实。在社交媒体上,他们通过‘无支出挑战’(No-Spending Challenge)或‘精打细算的消费’等方式,积极分享节俭经验,并推动‘YONO消费’文化的流行。” 2月26日,在位于清凉里大创卖场的化妆品柜台,顾客们正在挑选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14:03 -
韩国"多金"上班族大增 80万上班族年均额外收入超2000万韩元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上班族中,年均额外收入超过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13万元)的人数已突破80万人。 26日,隶属于国会保健福利委员会的祖国革新党议员金宣旼从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获取的《近3年间各年度健康保险加入者及保险费征收现状》资料显示,以每月缴纳的健康保险费用为基准,2024年,韩国上班族中通过利息、分红、租赁等非薪资方式赚取额外收入超过2000万韩元的人数达到了80.4951万人,占全体上班族(1988.3677万)的4%,凸显出韩国高收入上班族群体相对较多。 根据韩国《健康保险法》第69条及71条规定,自2011年起,拥有额外收入的上班族在每月缴纳健康保险费的基础上,还需额外缴纳月薪外保险费。此前,月均额外收入好过7200万韩元才需缴纳相关保险费,但随后于2018年调整至3400万韩元,2022年更是进一步下调至2000万韩元,征收标准呈现出收紧的趋势。据统计,这些拥有额外收入的高收入上班族,平均每月需追加负担约15.2万韩元的额外保险费。 随着收入保险费征收标准的不断强化,缴纳额外保险费的上班族人数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从2019年的19.4738万人增至2020年的22.9731万人,2021年进一步增至26.4670万人,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至58.7592万人。
2025-02-26 22:08:50 -
韩国大企工资涨幅领先日欧 薪资体系转型迫在眉睫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16日发布《韩日欧企业规模工资水平国际比较》报告显示,韩国大企业年薪(不含加班薪资)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为8.713万美元,在22个调查对象国家中排名第五。 购买力平价是一种调整汇率以比较两国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差异的指标,用于比较实际经济实力。韩国的工资水平比日本(5.6987万美元)高出52.9%,比欧盟20国的平均水平(8.0536万美元)高出8.2%。 从企业工资水平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看,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水平相当于GDP的156.9%,较欧盟平均水平(134.7%)和日本(120.8%)分别高出22.2个百分点和36.1个百分点,在22个国家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希腊(166.7%)和法国(160.6%)。 韩国大企业的工资涨幅也较高。2002年韩国大企业年薪为274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3.79万元),2022年增至7061万韩元,涨幅高达157.6%。相比之下,欧盟大企业同期工资上涨84.7%,而日本大企业工资反而下降6.8%。 此外,韩国的大中小企业工资差距较其他国家更大。以大企业工资为100计算时,韩国中小企业工资水平为57.7%,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5.1%)和日本(73.7%)。2002年这一比例在日本为64.2%,韩国为70.4%,欧盟平均为76.6%。 本次调查中的大企业标准分别为韩国企业500人以上,日本和欧盟均为1000人以上。中小企业标准为韩国和日本企业10至99人,欧盟企业10至49人。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相佑(音)表示,韩国大企业工资处于最顶级水平,主要受到年功序列工资体系和强势工会推动的统一薪资增长影响,如果没有生产力支撑,工资增长则无法持续,因此需要转向以职务和绩效为基础的薪资体系。 林立在首尔市中心的写字楼【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7 17:59:42 -
韩国工资增速放缓 物价攀升致实际收入下降
在韩国劳动者工资连续两年增长放缓的同时,消费者物价持续攀升,导致工资收入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差距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负值。尽管整体税收负担有所下降,但高收入群体仍是主要受益者。 根据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林光铉30日从国税厅获得的《2023年劳动收入千分位资料》,2023年韩国人均工资收入为433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同比增长2.8%,创下自2020年(2.3%)以来的最低增幅。 韩国工资增速在2021年升至5.1%后,2022年放缓至4.7%,2023年进一步降至2.8%,低于过去10年(3.6%)的平均增长率。与此同时,随着物价持续上涨,2023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升3.6%,继2022年5.1%的涨幅后连续两年高企。 受此影响,2023年工资收入与消费者物价之间的涨幅差距达-0.8%,继2022年(-0.4%)后连续两年呈负值。这一趋势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并于2022年后差距进一步扩大。 2023年,工资收入者的整体税收负担较前一年有所减少。2022年,韩国政府修订税法,提高了5000万韩元以下收入档次的课税标准,以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因此,2023年人均核定税额为428万韩元,较前一年减少6万韩元。然而,减税效应主要集中在最高收入群体,而非中低收入阶层。 数据显示,工资收入者中,收入排名前0.1%的人均工资收入达9.6亿韩元,核定税额为3.33亿韩元,同比减少5.2%。相比之下,中等收入群体的人均工资收入为3302万韩元,核定税额为29.2万韩元,反增0.9%。 林光铉指出:“韩国2000万名工资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放缓,而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收入负增长幅度进一步扩大。政府应集中精力制定税收和财政政策,支持工资收入者提升收入,以缓解实际购买力下降的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工资增速放缓和物价上涨,业界呼吁政府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以推动收入的均衡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位于首尔龙山区的商业银行自动取款机(ATM)【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30 23:10:40 -
韩国企业拖欠工资总额创新高 政府代支付金首破7000亿韩元
受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去年韩国工资拖欠总额预计首次突破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1.28亿元),代支付金额也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代支付金”是韩国政府为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而设立的一项制度,由政府先行向遭拖欠工资的劳工支付相应金额,之后向企业追偿。代支付金额的增加通常反映出工资拖欠问题的加剧。 韩国劳动福祉公团23日发布的历年代支付金支付情况统计显示,去年代支付金额高达7242亿韩元,较2023年的6869亿韩元增加5.4%。自2018年的3740亿韩元以来,代支付金额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5797亿韩元。2021年至2022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回落至5000亿韩元出头,但2023年再次突破6000亿韩元,去年则首次突破7000亿韩元大关。 去年共有2.4327万家企业通过该项制度支付拖欠工资,总计12.8638万名劳工获得工资补偿。相比2023年的13.2079万人,劳工人数有所减少,但人均获得拖欠工资的平均金额达到563万韩元,为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企业破产导致的“破产代支付金”金额达548亿韩元,较前一年的396亿韩元增加38%。此外,确认存在拖欠工资和退职金的情况下支付的“简易代支付金”金额为6694亿韩元,也较2023年的6473亿韩元增加3.4%。值得注意的是,简易代支付金额上限为1000万韩元(退职劳工基准),也就是说实际拖欠工资金额可能远高于代支付金额。 政府在代支付拖欠工资后,可通过向企业追偿的方式收回部分代支付金,但许多企业实际上破产或无力偿还,回收率仅停留在30%左右。另有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的工资拖欠总额已达1.8659万亿韩元,超过2023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3 20:07:53 -
金融与温情同行 韩国银行业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随着春节临近,韩国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专项贷款和特别资金支持措施,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各大银行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家庭送去物质关怀,让他们能温暖过冬,幸福过年。 据韩国金融界23日消息,IBK企业银行将为小微企业提供规模高达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55.9亿元)的资金支持和融资服务。暂时面临资金短缺的小微企业可获得最高3万亿韩元的资金支持。IBK企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希望这能够帮助在春节前因经济低迷和消费萎缩而面临流动性困难的小微企业。” 此外,KB国民银行、韩亚银行、新韩银行、友利银行、NH农协银行五大商业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均加入这一行动,通过专项贷款和特别资金支持措施,为春节经济注入活力。 五大商业银行日前宣布,将在春节前为需要资金或面临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提供特别资金支持。每家银行的支持规模达15.1万亿韩元,NH农协银行的支持规模则为13万亿韩元。五大商业银行还推出特别贷款支持计划,总规模达73.4万亿韩元,包括32.2万亿韩元的新贷款和41.2万亿韩元的延期贷款。 本月14日,韩国银行(央行)工作人员正在发放提供给商业银行的新春资金。【图片提供 韩联社】 韩国地方银行也积极响应,包括IM银行(大邱银行)、釜山银行、庆南银行在内的地方银行也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IM银行近日宣布,将提供总规模为1万亿韩元的春节特别资金贷款,其中新贷款和延期贷款各占5000亿韩元。IM银行还简化了贷款手续,以加快资金拨付效率。釜山银行和庆南银行也表示,将提供总计1.6万亿韩元的春节特别资金贷款。 每年春节期间,金融机构都会为小微企业提供特别资金支持。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资金支持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和小商户缓解资金短缺,特别是在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等方面的困难。此外,这些措施还旨在减轻经济低迷带来的压力,促进消费并推动经济复苏。通过此举,金融机构不仅帮助了有困难的企业和商户,还进一步加强了与社区的联系,展现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姿态。 本月21日,友利金融集团会长任钟龙向老年家庭捐赠生活用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除了资金支持,各大银行还举办了多项新春公益活动。其中,KB国民银行开展了“春节传统市场送温暖活动”,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的传统市场商户和社区居民送去温暖。全国12个地区的营业组与非营利组织“饥饿朋友希望对策”合作,从传统市场购买大米、肉类、水果等食品后,捐赠给社区福利设施。这项活动自2011年起已持续15年,总计购买了价值141亿韩元的食品,惠及21.2万名居民。 NH农协银行也参与了新春公益行动。银行员工通过募款购买大米、年糕、水果及生活必需品,捐赠给首尔麻浦区的儿童保护设施。NH农协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在寒冬时节,我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让爱与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各类社会贡献活动。” 新韩金融集团则于本月20日起的一周内开展“迎新春温暖活动”,购买价值5000万韩元的传统市场产品,捐赠给弱势群体及隔代家庭。此外,新韩银行还为小微企业客户开设了“助力小微企业服务中心”,提供税务、会计、外汇、法律、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以帮助企业应对经济形势变化。
2025-01-23 18:06:15 -
韩国公共机构新员工年薪近20万元 金融领域最吸金
【图片来源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韩国公共机构新员工平均年薪为396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9万元),其中,年薪最高的机构为中小企业银行。 HR科技企业Incruit针对公共机构新员工年薪进行分析并于近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今年全日制公共机构新员工平均年薪为3961万韩元,与去年(3964万韩元)相比几乎持平。 在公开年薪信息的机构中,新职员年薪最高的为中小企业银行,达5466万韩元,连续两年居首位。信用保证基金(5220万韩元)和韩国研究财团(5135万韩元)紧随其后位居前三位。其次依次为技术保证基金(5093万韩元)、韩国产业银行(5000万韩元)、韩国原子力技术院(4980万韩元)、韩国进出口银行(4967万韩元)、仁川国际机场公社(4894万韩元)、韩国海洋振兴公社(4860万韩元)、韩国天然气公社(4千800万韩元)等。 年薪水平区间来看,年薪约达3000万韩元的最多,占48.9%,约4000万韩元的紧随其后,占43.9%,5000万韩元和2000万韩元左右的各占3.6%。调查显示,公共机构最低和最高年薪分别为2680万韩元和5466万韩元。 年薪排名前10位的公共机构中,金融领域最多,有6家(中小企业银行、信用保证基金、技术保证基金、韩国产业银行、韩国进出口银行、韩国海洋振兴公社),金融领域机构的新职员平均年薪达4474万韩元。其次依次为能源(4184万韩元)、文化艺术体育(4009万韩元)、社会组织资本(SOC,3976万韩元)、研究教育(3千967万韩元)等。
2025-01-15 22:50:43 -
调查:首尔买房须不吃不喝攒工资13年
韩国国土交通部在去年6月至12月期间对全国6.1万户家庭进行访问调查,并于27日公布《2023年居住实态普查结果》显示,以去年为准,在首尔买房需要不吃不喝攒13年的工资才能实现。首尔租房家庭的租金支出占每月收入的22.7%,国民亟需的住房支援政策是买房和全租所需的贷款支援。 数据显示,首尔有房家庭的房价收入比(PIR)中位数为13倍,也就是说购房需要攒13年的工资一分不花。紧随其后的是世宗市(8.7倍)、京畿道(7.4倍)、大田(7.1倍)、釜山和大邱(各6.7倍)。全国PIR为6.3倍,与前一年持平,全南地区最低,仅为3.1倍。 从地区来看,首都地区PIR为8.5倍,较前一年(9.3倍)下降。其中,首尔从15.2倍降至13倍,京畿道从8.9倍降至7.4倍,仁川从7.7倍降至6.1倍。此外,广域市从6.8倍降至6.3倍,其他道从4.3倍降至3.7倍。PIR整体下降的原因在于全国房价在调查期间下跌。 租金方面,去年全国租房家庭的租金收入比(RIR)中位数为15.8%,较前一年(16%)下降0.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租房家庭把每月收入的平均15.8%用于支付租金。首都地区RIR最高,为20.3%,较前一年(18.3%)增加2个百分点。广域市为15.3%,增加0.3个百分点,其他道为13%,与前一年持平。 从具体地区来看,首尔RIR为22.7%,租金负担最重。其后依次是釜山(16.9%)、京畿道(16.7%)、仁川(16.5%)。租金收入比最低的地区是忠北和庆南,均为11.7%。 此外,全国住房拥有率为60.7%,较前一年(61.3%)下降0.6个百分点。从地区来看,道地区拥有率最高(68.6%),广域市为62.3%,首都圈最低,仅为55.1%。与前一年相比,道地区从69.1%降至68.6%,广域市从62.8%降至62.3%,首都圈从55.8%降至55.1%。 居住在自有住房的家庭比例(自有占有率)为57.4%,较前一年下降0.1个百分点。去年住房占有形式中,自有住房占比57.4%,租赁住房占比38.8%。从独立成为户主到购置人生第一套房产的平均耗时为7.7年,较前一年(7.4年)延长4个月。 在居住时长方面,去年家庭在现有住房的平均居住时间为8年,较前一年增加0.1年。其中,自有住房的平均居住时间为11.1年,租赁住房为3.4年。居住时间在两年以内的家庭比例为32.2%,较前一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关于房产持有意识的调查显示,87.3%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拥有自己的房产,较前一年减少2.3个百分点。同时,40.6%的家庭表示需要居住支援项目,较前一年增加3个百分点。其中,最需要的支援项目是“购房资金贷款支持”(35.6%),“全租资金贷款支持”(24.6%)、“月租补助资金支持”(11%)以及“长期公共租赁住房供应”(10.7%)紧随其后。 从家庭类型来看,青年家庭中有81.1%租房居住,68.4%居住在非公寓住房;新婚家庭中46.4%拥有自有住房,其中73.9%居住在公寓;高龄家庭中,75.7%住在自有住房内,主要为公寓(45.4%)和独栋住宅(40.8%)。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7 23: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