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电商’新闻 43个
-
爱敬产业深化中国市场布局 携手辛选集团加码直播电商
韩国知名化妆品集团爱敬产业27日宣布,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通过与中国头部MCN公司(即网红孵化、运营的公司)辛选集团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拓展直播电商业务,以提升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爱敬产业于本月26日在首尔总部举办了“爱敬品牌日”活动。此次活动恰逢辛选集团时隔五年再度访韩,双方通过实地考察韩国美妆(K-Beauty)企业,加强业务交流,并推动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渗透。 根据合作计划,爱敬产业将重点强化三大核心举措:一是优化快手、抖音等中国主要直播电商平台的运营,提高销售渠道效率;二是深化品牌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增加市场竞争力;三是扩大网红营销规模,借助头部主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值得关注的是,辛选集团旗下粉丝数超1亿的知名主播杨润心(网名“蛋蛋”)亲临现场,不仅提升了双方合作的关注度,也为后续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营销支持。 爱敬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韩经贸关系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此次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深耕中国市场,并加快全球化布局。”据悉,除中国市场外,公司还计划加大对日本、美国及东南亚市场的投入。 辛选集团成立于2017年,作为中国直播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旗下拥有辛有志(网名“辛巴”)、杨润心(网名“蛋蛋”)等多位顶级主播,并凭借直播电商模式迅速成长,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26日,网红“蛋蛋”(中)与爱敬产业相关负责人在“爱敬品牌日”活动上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爱敬集团】
2025-03-27 23:19:46 -
韩国奢侈品电商行业遭遇"寒冬" 主要平台深陷经营危机
韩国奢侈品电商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最新行业数据显示,主要平台Mustit、Trenbe和Balaan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引发业界对行业前景的普遍担忧。 根据移动指数公司IGAWORKS发布的报告,Mustit、Trenbe和Balaan三大奢侈品电商平台在去年1月至8月的累计信用卡结算金额为375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亿元),同比下降59%。尽管疫情期间市场规模曾有所扩大,但随着经济衰退、奢侈品消费减少及投资市场冷却,这些平台的业绩面临巨大压力。 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数据显示,Mustit、Trenbe和Balaan三大企业在2023年分别录得79亿韩元、32亿韩元和100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虽然这些公司尚未公布2024年的业绩,但业内普遍预计其亏损态势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Balaan在本月24日发生了延迟结算事件,尽管公司方面解释为“系统技术问题”,但市场普遍质疑其资金链健康状况。 与此同时,行业洗牌正在加速。据统计,过去一年内已有四家奢侈品电商平台相继退出市场,包括Catch Fashion、Hanstyle等曾经的热门平台。此外,韩国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消费者的偏好正从传统奢侈品转向更具性价比的轻奢产品,这进一步加剧了专业奢侈品电商的经营压力。 随着全球奢侈品市场的萎缩,Mustit、Trenbe和Balaan面临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奢侈品市场数据显示,去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为3630亿欧元,同比下降2%。 面对生存危机,各平台正积极寻求转型突破。Balaan计划推出美妆业务线“Balaan Beauty”,引入香奈儿、迪奥等国际一线品牌;Trenbe则将业务重心转向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 在融资方面,Balaan近期获得美妆分销商Silicon2的战略投资,金额达150亿韩元;Trenbe则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成功募资55亿韩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Trenbe最新估值仅为两年前的三分之一,这一数据凸显出资本市场对奢侈品电商行业的谨慎态度。 位于汝矣岛IFC购物中心的Balaan线下门店【图片来源 Balaan】
2025-03-27 20:34:12 -
Kakao娱乐全球K-文化平台"Berriz"正式上线 开启粉丝经济新纪元
Kakao娱乐(Kakao Entertainment)25日宣布,旗下全球K-文化粉丝平台“Berriz”正式上线,面向全球市场开放服务,标志着韩国娱乐产业数字化升级迈入新阶段。 作为全球首个整合多元K-文化知识产权(IP)的综合性平台,Berriz采用创新的模块化架构,围绕艺人、创作者等人物IP,以及网漫、影视、音乐剧等内容IP,提供全方位粉丝服务。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电商、实时互动等核心技术,打造个性化定制社区,构建从内容消费到粉丝经济的完整生态闭环。 目前,平台已吸引多位知名艺人入驻。Antenna娱乐旗下实力派歌手郑承焕作为首位入驻艺人,特别推出官方粉丝俱乐部专属服务。STARSHIP娱乐旗下新锐女团KiiiKiii也同步开设官方粉丝社区。此外,改编自Kakao网漫的电视剧《芭妮与哥哥们》(预计于4月首播)将借助平台AI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Kakao娱乐平台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Berriz突破了传统粉丝服务的局限,通过技术创新重塑粉丝经济生态。未来,我们将持续引入优质IP资源,进一步加快全球化布局。” 据悉,该平台已全面覆盖网页端与移动端,支持包括韩语、英语在内的18种语言服务,为全球K-文化爱好者提供无障碍的使用体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Berriz的上线有望重塑数字娱乐产业格局,推动全球粉丝经济迈向智能互联新时代。 入驻Kakao娱乐旗下全球K文化平台“Berriz”的艺人【图片来源 Kakao娱乐】
2025-03-25 22:47:06 -
美国拟调整"小额豁免"政策 中国电商或加速布局韩国市场
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考虑调整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口商品的“小额关税豁免政策”(De Minimis,以下简称“小额豁免政策”),业界分析认为,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企业或进一步扩大在韩国市场的布局。 据韩国贸易和通商业界24日消息,美国白宫上月曾宣布将废除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商品的小额豁免政策,但随后决定暂时维持。根据该制度,美国对个人进口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免征关税。数据显示,每年通过该制度进入美国的包裹总额达646亿美元,其中60%以上为中国产品。 尽管特朗普政府以尚未建立新的小额进口商品关税体系为由,暂缓废除该制度,但在其任期内推动改革的可能性仍然较大。疫情后,小额国际包裹及毒品走私激增,加之中国电商平台迅速扩张、供应链透明度问题引发关注,美国国内要求修改小额免税制度的跨党派呼声日益高涨。 美国国会统计显示,自2023年至今年3月,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共提出5项涉及小额豁免政策改革的法案。其中,今年提出的两项法案明确要求立即废除针对中国的小额豁免政策,或逐步取消适用于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 若该制度改革落地,难以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电商企业可能进一步加大对韩国市场的投入。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分析指出,在中国电商对韩国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若美国小额豁免政策被废除,中国企业或将更加积极地进军韩国,以填补美国市场的损失。 市场数据也反映出中国电商在韩国的扩张趋势。按月活跃用户(MAU)计算,韩国电商市场格局已发生变化。2023年,韩国本土电商平台Coupang、11号街、Gmarket位居前三,而今年1月,Coupang之后的两大平台已变为全球速卖通和Temu,显示中国电商渗透速度加快。 与此同时,韩国也可能因中国电商绕道出口而面临贸易风险。韩国贸易协会警告称,美国已加强对中国绕道出口的调查,韩国或被列入进口制裁对象。若美国收紧对韩出口产品的审查,可能导致物流延误、合规成本上升,甚至引发贸易摩擦。 业界专家建议,韩国企业应提前做好应对美国通关及关税政策变化的准备,并寻找替代中国供应商的市场机遇。去年,韩国对美直销的主要品类包括服装、化妆品、电脑及周边设备、食品饮料和办公文具等。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全允植(音)表示,韩国企业需细分消费市场,制定针对不同群体的营销策略。 他还强调:“韩国企业应提升本土竞争力,防范中国电商绕道出口及投资可能带来的市场冲击。此外,可借鉴其他国家的案例,探讨小额豁免政策的改革方向。” 全球速卖通韩国市场代言人汤唯【图片来源 全球速卖通】
2025-03-24 19:08:56 -
黑龙江与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首尔举行
21日上午,中国(黑龙江)-韩国贸易促进交流会暨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铂尔曼大使酒店举行。此次交流会旨在哈尔滨和韩国两地间经贸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黑龙江省委员会、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举办,并得到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韩国中小企业Ombudsman的支持。 当天,黑龙江省国际博览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潭百成、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新国、黑龙江省国际博览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黑河市委员会党组书记姜铭、中共饶河县委常委及宣传部部长张苏、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方坤、韩国中小企业Ombudsman次官崔承宰、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研究院院长洪彰杓等嘉宾及韩国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图为黑龙江省国际博览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潭百成致辞【图片提供 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黑龙江省国际博览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谭百成在致辞中表示,中韩两国毗邻而居,友好佳话俯拾即是。黑龙江省始终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优势特色,不断加强对韩合作交往。我们以“哈洽平台聚商机、龙江振兴邀同行”为主题,全面推介哈洽会,以龙江会展新实践为中韩经贸交流搭建新平台,以振兴发展新机遇为两国务实合作注入新动能。2025年是中日韩文化交流年,我们真诚欢迎韩国韩中文化友好协会在第三十四届哈洽会期间举办韩国国际文化交流专题展览,也诚挚邀请韩国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参展参会,共同夯实中韩各领域务实合作民意基础,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图为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方坤致辞【图片提供 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方坤指出,中韩两国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更是利益交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哈洽会是中俄经贸合作第一展会,韩国企业可以通过哈洽会深入融入中国北方市场,以及对接俄罗斯及欧洲资源,从而依托黑龙江“东北亚中心腹地”区位优势,借助中俄边境口岸,实现物流、贸易等跨境联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将一如既往发挥桥梁作用,推动黑龙江与韩国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韩国中小企业Ombudsman次官崔承宰表示,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区,韩国在深化农业合作方面充满期待,希望通过哈洽会进一步拓展韩国与黑龙江中小企业合作,促进形成新的合作增长点。 KOTRA研究院院长洪彰杓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黑龙江省不仅在传统的钢铁、煤炭、化工、农业和制造业等领域保持稳定增长,在高新技术与环保产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坚信本次推介会将为中韩企业合作搭建新桥梁,为双方经贸交流创造新机遇。 活动现场【摄影 记者 李雅贤】 此次交流会还专题介绍了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在工业基础、多元服务业、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新机遇、新优势,在资源利用、高端制造、新兴产业、跨国贸易方面的合作空间和市场机遇。专题推介了黑河市的战略区位优势、开放通道优势、跨境合作优势、政策叠加优势、资源富集优势、生态有机优势、冰雪资源优势、文旅融合优势等。进一步宣传了“饶河绿色食品电商合作新蓝海”,特别是在优质农林产业跨境供应、特色产品定向采购销售等方面合作意向。 交流会上,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同韩国韩中文化友好协会、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韩国MagnaTech、黑河市贸促会与韩国叄苑红参、饶河县与韩国锦成东株式会社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经贸合作协议”。 韩国与黑龙江经贸合作交流会嘉宾合影留念【摄影 记者 李雅贤】
2025-03-22 00:51:03 -
中国资本"韩流" 性价比策略席卷韩国市场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随着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中国资本正加速涌入韩国市场。业内分析认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也是促使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韩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性价比”策略,以吸引受高通胀影响的韩国消费者。从市场趋势来看,这一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部分人士对中国企业的扩张表示担忧,尤其是在数据安全领域可能带来的隐患。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24年外国直接投资(FDI)现状》报告显示,去年韩国的外国投资申报金额达345.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中国对韩投资申报金额为57.9亿美元,同比激增266.2%。 按行业划分,中国对韩投资最多的领域是制造业,投资额达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服务业投资额则为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9%。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韩投资规模已超越传统投资大国美国。同年,美国对韩投资申报额为52.4亿美元,同比下降14.6%。 中国资本的渗透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包括电商、线下零售、钢铁、租车、汽车等。这些企业普遍依靠价格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 曾专注商用车的比亚迪(BYD)今年初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并在仁川发布紧凑型SUV“ATTO 3”。预售开放仅一周,订单量即突破1000辆,显示出韩国消费者的高度兴趣。除了新车销售,比亚迪还成立了专门负责二手车进口与流通的法人企业“BYD Korea Auto”,意图深耕韩国租赁和出租车等大宗采购市场。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和Shein正积极扩展韩国市场。去年,Shein曾在韩国圣水洞开设快闪店,阿里巴巴随后宣布与韩国新世界集团成立合资公司“Grand Opus Holding”,以增强在韩国电商市场的竞争力。此外,Temu于今年2月宣布即将在韩国推出本土开放市场(L2L模式),允许韩国本土商家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进一步深化本地化运营。 中国钢铁企业正大规模向韩国出口厚板(厚度6mm以上的钢板,广泛用于造船、制造业和建筑业)。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去年韩国进口的中国厚板总量达117.93万吨,同比增长5%。尽管韩国政府对中国进口厚板征收最高38%的反倾销关税,但韩国国内钢铁行业仍面临经营压力。 另一方面,被称为“中国版大创(Daiso)”的名创优品(MINISO),在退出韩国市场三年后,于去年底重新回归。这次回归不仅依靠低价策略,更通过与哈利·波特等全球知名IP合作,推出联名商品,以差异化竞争策略吸引消费者。此外,名创优品还在韩国设立设计中心,计划持续推出更多IP联名产品。 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近期正式宣布进军韩国市场,并在Instagram上开设了韩国官方账号,标志着品牌正式布局韩国市场。同时,该品牌还在推进赴美上市计划,预计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或纳斯达克(NASDAQ)挂牌。 继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之后,霸王茶姬成为最新一个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茶饮品牌。去年,喜茶已率先在首尔江南区狎鸥亭开设首店,并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正式入驻韩国市场。霸王茶姬此次采用类似策略,显示其已做好进入韩国的充分准备。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受房地产行业低迷等因素影响,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疲软,低通胀现象持续存在。自2024年2月以来,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在0%增长区间徘徊,今年2月甚至出现负增长。 其次,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自2018年起,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在此后不断升级贸易制裁。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个任期内,对中国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在今年2月进一步提高进口钢铝关税至25%,且不设豁免。这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寻找替代市场,而韩国因其地理位置和市场规模成为优先选择。 尽管中国资本的涌入为韩国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更激烈的价格竞争,但学界对此持保留态度,主要担忧集中在数据安全方面。 今年2月,韩国政府暂时中止了中国生成式AI平台DeepSeek在韩国的服务,理由是其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根据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的决定,DeepSeek需整改合规后方可恢复运营。同时,Temu也因收集设备、位置数据等个人信息的方式受到质疑。 去年11月,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FTC)公布,Temu和全球速卖通的客户隐私政策中,存在47项不公平条款,其中Temu占31项,全球速卖通占16项。目前,韩国政府已要求两家平台进行整改。 从阿里巴巴、Temu到比亚迪,中国企业正加速进军韩国市场,并利用韩国作为跳板,拓展至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尽管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但韩国政府仍高度警惕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借鉴美国经验,强化对中国企业的监管,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2025-03-21 17:00:00 -
Temu持续加码韩国市场 首个物流中心落子金浦
上月公开宣布将正式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首个物流中心落子金浦,Temu的物流配送“短板”得到弥补,预计事业将如虎添翼,进一步威胁本土电商企业。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Temu日前通过中资物流代理公司与位于金浦汉江新城的一处大型物流中心签署长期租赁合同。物流中心位于金浦市九来洞,总面积约16.5万㎡,相当于23个足球场大小,从地下1层至地上10层。靠近仁川和金浦国际机场、仁川港,距离首尔也较近,地理位置优越。 物流中心运营由乐天集团旗下物流子公司乐天全球物流负责,预计Temu将通过公开招标或协议方式与韩国物流企业签订协议。据悉,Temu还考虑在物流中心内成立负责韩国业务的办公总部。 这是中国电商平台首次在韩国国内确保大型物流中心。Temu上月宣布,将在韩国开启本地对本地(L2L)模式,邀请韩国卖家入驻平台,为直接进军韩国市场奠定基础。 2023年8月,Temu上线韩语网站,较率先叩开韩国市场大门的全球速卖通晚了近4年,但Temu在物流基建方面抢先一步。 Temu一系列的动向令韩国电商业界紧张万分,金浦物流中心预计将成为Temu进军韩国市场的前哨基地,这将大大缩短商品的配送时间。若将韩国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商品提前存放在物流中心,配送时间可缩短至1至2天,对于物流中心附近的首都圈地区,有望实现当日送达。 Temu的入局可能将令现有电商企业的物流竞争“卷”出新高度,电商业界相关人士称,快速物流一直是韩国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若Temu在商品性价比基础上加持快速物流配送服务,可能会成为韩国电商竞争格局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业界分析称Temu之所以持续加码布局韩国市场,与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在美业务遇到困难不无关系。2018年,Temu母公司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总部位于波士顿,于2022年9月在美国开展业务,尽管Temu在欧洲、中东、大洋洲、非洲等地也构筑起销售网络,但美国一直是其主力市场。 但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经营不确定风险扩大,Temu在美发展陷入停滞,因此将目光转向韩国。韩国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去年为24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排名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之后,为全球第五大电商市场。 韩国整体流通市场中,电商所占比重超过50%,发展势头迅猛,且呈现Coupang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也是Temu决定进军韩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韩国电商业界相关人士表示,Temu韩语网站上线不到两年,就确保了物流中心,显然Temu不仅仅是试探市场反应,而是决心通过韩国业务实现盈利。 中国电商平台Temu将在金浦市建设物流中心。【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0 22:47:25 -
韩国政府关注中国电商隐私政策 Temu数据收集或面临监管
据韩国流通业界12日消息,近期宣布正式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电商平台Temu正在招募韩国本地卖家,并更新了相关政策。然而,其涉及设备、位置数据等个人信息的收集方式引发了争议。 根据Temu的卖家隐私政策,该平台会自动收集设备数据、服务使用信息、位置数据等内容。具体而言,Temu会记录卖家访问平台时所使用设备的信息,包括设备型号、操作系统信息、语言设置、唯一识别码等。此外,Temu还会收集卖家浏览的页面、访问时间、页面来源、电子邮件的打开与点击记录等数据。与此同时,Temu还会收集卖家的IP地址等位置信息。 对于此举,Temu方面表示,此类数据收集旨在提升卖家体验,并支持公司收集个人信息的其他目的。Temu还强调,平台、服务提供商及商业合作伙伴可自动记录卖家的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与平台的互动信息。 此外,Temu还要求韩国本地卖家提供面部信息,声称此举是为了防止欺诈行为。为提取图像中的面部特征值,Temu与第三方合作,并收集卖家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身份信息。 韩国政府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电商平台的相关条款。去年11月,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公正委”)公布,Temu和全球速卖通的客户隐私政策中,存在13种类型、共47项不公平条款,其中Temu有31项,全球速卖通有16项。目前,公正委已要求两家平台进行整改。 根据韩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企业在收集客户个人信息时,需获得对方同意,并且仅限于最低必要范围。同时,若要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信息,必须事先明确告知,并禁止将收集的数据用于其他目的。 目前,韩国政府正在持续关注并审查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的相关条款和运营情况,以确保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0:03:21 -
Homeplus申请企业重整 韩国流通业面临变局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正式申请企业重整,流通行业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Homeplus于本月4日向首尔回生法院申请企业重整。公司表示,近期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引发资金压力,因此决定通过重整缓解短期财务困境。然而,业内分析认为,除大股东MBK Partners的经营问题外, 长达10年的义务性休业等过度监管政策,以及Coupang和中国电商平台的强势崛起,也是导致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非接触式消费”文化迅速普及,消费者购物习惯从线下转向线上,电商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加速进军韩国市场,进一步挤压了传统大型超市的生存空间。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年度流通企业销售现状》显示,大型超市在整体流通销售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17.9%下降至11.9%,而同期线上销售占比则从46%上升至50.6%,显示出市场结构的快速变迁。 此外,大型超市还面临政策性监管的挑战。为保护传统市场和小商圈,韩国政府实施每月两次的义务性休业政策,并限制凌晨配送。然而,随着在线购物的普及,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备受质疑。周末休业削弱了线下门店的竞争力,而限制凌晨配送则使大型超市在与电商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应对挑战,大型超市正加快调整经营战略,寻求通过提升线下门店特色化和商品竞争力来稳固市场份额。例如,易买得计划到2027年新增至少三家门店,并打造特色食品市场,以提升顾客黏性。 乐天玛特则调整战略,聚焦提升生鲜和自有品牌(PB)商品的竞争力,计划扩大以生鲜和即食食品为核心的杂货店规模,并引入儿童游乐场、体育设施等专业租户,以延长顾客停留时间并优化消费体验。 首尔市内某家Homeplus门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29:07 -
中国电商对韩攻势迅猛 假冒伪劣与隐私泄露引担忧
随着中国电商平台对韩国市场的渗透加剧,假冒伪劣山寨产品开始无序泛滥。大多山寨产品通过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进入韩国,以海淘的方式经海关后流入市场。Temu本月宣布在韩启动开放市场(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在线市场)业务,业内预计中国山寨商品的流入或进一步加剧。 韩国关税厅(海关)近日公开的中国海淘商品通关现状显示,去年来自中国的海淘商品通关数量达1.3424亿件,较2020年的2748万件增长近5倍。通关数量暴增的同时,查获的山寨商品也大幅增加。去年通过平泽海关进入韩国的中国海淘商品达3771万件,其中假货1.6973万件,较前一年翻一倍以上。 对此,关税厅正在加强对海淘商品的监管。去年关税厅对儿童用品、杂货、化妆品等1401种商品进行分析,发现198种有害产品。自去年9月起,关税厅联合环境部、食品药品安全处、国家技术标准院等机构,在关税国境风险管理中心设立国民安全协作信息小组,防止有害商品进入市场。 关税厅指出,包袋、服饰等时尚商品是侵犯知识产权的“重灾区”,因此重点加强对此类产品的检查。数据显示,中国海淘商品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从2020年的4.4742万件增至去年的8.1149万件,四年间增长近两倍。 韩国特许厅也对中国山寨商品涌入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去年12月,通过全球速卖通、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进入韩国的假冒商品达8766件,与查获的韩国本土电商平台假货总量相当。去年9月,特许厅查获一家生产和销售山寨星巴克保温杯的组织,逮捕307人,收缴17.6万件假货。 目前特许厅已把监控范围从韩国本土电商平台扩大至中国电商,并积极屏蔽假冒商品相关信息,同时计划设立热线并推动中国电商平台加入“防止假货流通协议会”,以进一步遏制假货涌入。 中国电商在韩市场攻势加剧,还引发用户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目前,全球速卖通、Temu等平台要求用户在注册时同意隐私政策,而用户在同意后可能面临数据泄露风险。Temu甚至明确表示,用户拒绝个人信息跨境传输时,可能无法使用服务,此举一度引发争议。 此外,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进入韩国市场的摄像头、家用监控、扫地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也存在黑客攻击风险,可能侵犯用户隐私。韩国政府和相关机构正在密切关注中国电商的扩张,并加紧监管,以遏制山寨商品流入并保护消费者权益。 仁川海关在仁川港海上快递物流中心查获的疑似山寨香奈儿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2:49:22
-
爱敬产业深化中国市场布局 携手辛选集团加码直播电商
韩国知名化妆品集团爱敬产业27日宣布,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通过与中国头部MCN公司(即网红孵化、运营的公司)辛选集团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拓展直播电商业务,以提升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爱敬产业于本月26日在首尔总部举办了“爱敬品牌日”活动。此次活动恰逢辛选集团时隔五年再度访韩,双方通过实地考察韩国美妆(K-Beauty)企业,加强业务交流,并推动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渗透。 根据合作计划,爱敬产业将重点强化三大核心举措:一是优化快手、抖音等中国主要直播电商平台的运营,提高销售渠道效率;二是深化品牌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增加市场竞争力;三是扩大网红营销规模,借助头部主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值得关注的是,辛选集团旗下粉丝数超1亿的知名主播杨润心(网名“蛋蛋”)亲临现场,不仅提升了双方合作的关注度,也为后续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营销支持。 爱敬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韩经贸关系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此次合作具有战略意义。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深耕中国市场,并加快全球化布局。”据悉,除中国市场外,公司还计划加大对日本、美国及东南亚市场的投入。 辛选集团成立于2017年,作为中国直播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旗下拥有辛有志(网名“辛巴”)、杨润心(网名“蛋蛋”)等多位顶级主播,并凭借直播电商模式迅速成长,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26日,网红“蛋蛋”(中)与爱敬产业相关负责人在“爱敬品牌日”活动上合影留念。【图片来源 爱敬集团】
2025-03-27 23:19:46 -
韩国奢侈品电商行业遭遇"寒冬" 主要平台深陷经营危机
韩国奢侈品电商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最新行业数据显示,主要平台Mustit、Trenbe和Balaan的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引发业界对行业前景的普遍担忧。 根据移动指数公司IGAWORKS发布的报告,Mustit、Trenbe和Balaan三大奢侈品电商平台在去年1月至8月的累计信用卡结算金额为375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亿元),同比下降59%。尽管疫情期间市场规模曾有所扩大,但随着经济衰退、奢侈品消费减少及投资市场冷却,这些平台的业绩面临巨大压力。 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数据显示,Mustit、Trenbe和Balaan三大企业在2023年分别录得79亿韩元、32亿韩元和100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虽然这些公司尚未公布2024年的业绩,但业内普遍预计其亏损态势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Balaan在本月24日发生了延迟结算事件,尽管公司方面解释为“系统技术问题”,但市场普遍质疑其资金链健康状况。 与此同时,行业洗牌正在加速。据统计,过去一年内已有四家奢侈品电商平台相继退出市场,包括Catch Fashion、Hanstyle等曾经的热门平台。此外,韩国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消费者的偏好正从传统奢侈品转向更具性价比的轻奢产品,这进一步加剧了专业奢侈品电商的经营压力。 随着全球奢侈品市场的萎缩,Mustit、Trenbe和Balaan面临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奢侈品市场数据显示,去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为3630亿欧元,同比下降2%。 面对生存危机,各平台正积极寻求转型突破。Balaan计划推出美妆业务线“Balaan Beauty”,引入香奈儿、迪奥等国际一线品牌;Trenbe则将业务重心转向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 在融资方面,Balaan近期获得美妆分销商Silicon2的战略投资,金额达150亿韩元;Trenbe则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成功募资55亿韩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Trenbe最新估值仅为两年前的三分之一,这一数据凸显出资本市场对奢侈品电商行业的谨慎态度。 位于汝矣岛IFC购物中心的Balaan线下门店【图片来源 Balaan】
2025-03-27 20:34:12 -
Kakao娱乐全球K-文化平台"Berriz"正式上线 开启粉丝经济新纪元
Kakao娱乐(Kakao Entertainment)25日宣布,旗下全球K-文化粉丝平台“Berriz”正式上线,面向全球市场开放服务,标志着韩国娱乐产业数字化升级迈入新阶段。 作为全球首个整合多元K-文化知识产权(IP)的综合性平台,Berriz采用创新的模块化架构,围绕艺人、创作者等人物IP,以及网漫、影视、音乐剧等内容IP,提供全方位粉丝服务。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电商、实时互动等核心技术,打造个性化定制社区,构建从内容消费到粉丝经济的完整生态闭环。 目前,平台已吸引多位知名艺人入驻。Antenna娱乐旗下实力派歌手郑承焕作为首位入驻艺人,特别推出官方粉丝俱乐部专属服务。STARSHIP娱乐旗下新锐女团KiiiKiii也同步开设官方粉丝社区。此外,改编自Kakao网漫的电视剧《芭妮与哥哥们》(预计于4月首播)将借助平台AI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Kakao娱乐平台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Berriz突破了传统粉丝服务的局限,通过技术创新重塑粉丝经济生态。未来,我们将持续引入优质IP资源,进一步加快全球化布局。” 据悉,该平台已全面覆盖网页端与移动端,支持包括韩语、英语在内的18种语言服务,为全球K-文化爱好者提供无障碍的使用体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Berriz的上线有望重塑数字娱乐产业格局,推动全球粉丝经济迈向智能互联新时代。 入驻Kakao娱乐旗下全球K文化平台“Berriz”的艺人【图片来源 Kakao娱乐】
2025-03-25 22:47:06 -
美国拟调整"小额豁免"政策 中国电商或加速布局韩国市场
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考虑调整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进口商品的“小额关税豁免政策”(De Minimis,以下简称“小额豁免政策”),业界分析认为,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企业或进一步扩大在韩国市场的布局。 据韩国贸易和通商业界24日消息,美国白宫上月曾宣布将废除针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商品的小额豁免政策,但随后决定暂时维持。根据该制度,美国对个人进口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免征关税。数据显示,每年通过该制度进入美国的包裹总额达646亿美元,其中60%以上为中国产品。 尽管特朗普政府以尚未建立新的小额进口商品关税体系为由,暂缓废除该制度,但在其任期内推动改革的可能性仍然较大。疫情后,小额国际包裹及毒品走私激增,加之中国电商平台迅速扩张、供应链透明度问题引发关注,美国国内要求修改小额免税制度的跨党派呼声日益高涨。 美国国会统计显示,自2023年至今年3月,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共提出5项涉及小额豁免政策改革的法案。其中,今年提出的两项法案明确要求立即废除针对中国的小额豁免政策,或逐步取消适用于其他国家的相关制度。 若该制度改革落地,难以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电商企业可能进一步加大对韩国市场的投入。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分析指出,在中国电商对韩国市场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若美国小额豁免政策被废除,中国企业或将更加积极地进军韩国,以填补美国市场的损失。 市场数据也反映出中国电商在韩国的扩张趋势。按月活跃用户(MAU)计算,韩国电商市场格局已发生变化。2023年,韩国本土电商平台Coupang、11号街、Gmarket位居前三,而今年1月,Coupang之后的两大平台已变为全球速卖通和Temu,显示中国电商渗透速度加快。 与此同时,韩国也可能因中国电商绕道出口而面临贸易风险。韩国贸易协会警告称,美国已加强对中国绕道出口的调查,韩国或被列入进口制裁对象。若美国收紧对韩出口产品的审查,可能导致物流延误、合规成本上升,甚至引发贸易摩擦。 业界专家建议,韩国企业应提前做好应对美国通关及关税政策变化的准备,并寻找替代中国供应商的市场机遇。去年,韩国对美直销的主要品类包括服装、化妆品、电脑及周边设备、食品饮料和办公文具等。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全允植(音)表示,韩国企业需细分消费市场,制定针对不同群体的营销策略。 他还强调:“韩国企业应提升本土竞争力,防范中国电商绕道出口及投资可能带来的市场冲击。此外,可借鉴其他国家的案例,探讨小额豁免政策的改革方向。” 全球速卖通韩国市场代言人汤唯【图片来源 全球速卖通】
2025-03-24 19:08:56 -
黑龙江与韩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首尔举行
21日上午,中国(黑龙江)-韩国贸易促进交流会暨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铂尔曼大使酒店举行。此次交流会旨在哈尔滨和韩国两地间经贸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黑龙江省委员会、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举办,并得到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韩国中小企业Ombudsman的支持。 当天,黑龙江省国际博览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潭百成、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新国、黑龙江省国际博览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黑河市委员会党组书记姜铭、中共饶河县委常委及宣传部部长张苏、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方坤、韩国中小企业Ombudsman次官崔承宰、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研究院院长洪彰杓等嘉宾及韩国企业代表出席活动。 图为黑龙江省国际博览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潭百成致辞【图片提供 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黑龙江省国际博览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谭百成在致辞中表示,中韩两国毗邻而居,友好佳话俯拾即是。黑龙江省始终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优势特色,不断加强对韩合作交往。我们以“哈洽平台聚商机、龙江振兴邀同行”为主题,全面推介哈洽会,以龙江会展新实践为中韩经贸交流搭建新平台,以振兴发展新机遇为两国务实合作注入新动能。2025年是中日韩文化交流年,我们真诚欢迎韩国韩中文化友好协会在第三十四届哈洽会期间举办韩国国际文化交流专题展览,也诚挚邀请韩国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参展参会,共同夯实中韩各领域务实合作民意基础,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图为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方坤致辞【图片提供 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方坤指出,中韩两国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更是利益交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哈洽会是中俄经贸合作第一展会,韩国企业可以通过哈洽会深入融入中国北方市场,以及对接俄罗斯及欧洲资源,从而依托黑龙江“东北亚中心腹地”区位优势,借助中俄边境口岸,实现物流、贸易等跨境联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将一如既往发挥桥梁作用,推动黑龙江与韩国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韩国中小企业Ombudsman次官崔承宰表示,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区,韩国在深化农业合作方面充满期待,希望通过哈洽会进一步拓展韩国与黑龙江中小企业合作,促进形成新的合作增长点。 KOTRA研究院院长洪彰杓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黑龙江省不仅在传统的钢铁、煤炭、化工、农业和制造业等领域保持稳定增长,在高新技术与环保产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坚信本次推介会将为中韩企业合作搭建新桥梁,为双方经贸交流创造新机遇。 活动现场【摄影 记者 李雅贤】 此次交流会还专题介绍了哈尔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情况,在工业基础、多元服务业、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新机遇、新优势,在资源利用、高端制造、新兴产业、跨国贸易方面的合作空间和市场机遇。专题推介了黑河市的战略区位优势、开放通道优势、跨境合作优势、政策叠加优势、资源富集优势、生态有机优势、冰雪资源优势、文旅融合优势等。进一步宣传了“饶河绿色食品电商合作新蓝海”,特别是在优质农林产业跨境供应、特色产品定向采购销售等方面合作意向。 交流会上,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同韩国韩中文化友好协会、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韩国MagnaTech、黑河市贸促会与韩国叄苑红参、饶河县与韩国锦成东株式会社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经贸合作协议”。 韩国与黑龙江经贸合作交流会嘉宾合影留念【摄影 记者 李雅贤】
2025-03-22 00:51:03 -
中国资本"韩流" 性价比策略席卷韩国市场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随着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中国资本正加速涌入韩国市场。业内分析认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也是促使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韩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性价比”策略,以吸引受高通胀影响的韩国消费者。从市场趋势来看,这一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部分人士对中国企业的扩张表示担忧,尤其是在数据安全领域可能带来的隐患。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24年外国直接投资(FDI)现状》报告显示,去年韩国的外国投资申报金额达345.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中国对韩投资申报金额为57.9亿美元,同比激增266.2%。 按行业划分,中国对韩投资最多的领域是制造业,投资额达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服务业投资额则为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9%。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韩投资规模已超越传统投资大国美国。同年,美国对韩投资申报额为52.4亿美元,同比下降14.6%。 中国资本的渗透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包括电商、线下零售、钢铁、租车、汽车等。这些企业普遍依靠价格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 曾专注商用车的比亚迪(BYD)今年初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并在仁川发布紧凑型SUV“ATTO 3”。预售开放仅一周,订单量即突破1000辆,显示出韩国消费者的高度兴趣。除了新车销售,比亚迪还成立了专门负责二手车进口与流通的法人企业“BYD Korea Auto”,意图深耕韩国租赁和出租车等大宗采购市场。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和Shein正积极扩展韩国市场。去年,Shein曾在韩国圣水洞开设快闪店,阿里巴巴随后宣布与韩国新世界集团成立合资公司“Grand Opus Holding”,以增强在韩国电商市场的竞争力。此外,Temu于今年2月宣布即将在韩国推出本土开放市场(L2L模式),允许韩国本土商家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进一步深化本地化运营。 中国钢铁企业正大规模向韩国出口厚板(厚度6mm以上的钢板,广泛用于造船、制造业和建筑业)。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去年韩国进口的中国厚板总量达117.93万吨,同比增长5%。尽管韩国政府对中国进口厚板征收最高38%的反倾销关税,但韩国国内钢铁行业仍面临经营压力。 另一方面,被称为“中国版大创(Daiso)”的名创优品(MINISO),在退出韩国市场三年后,于去年底重新回归。这次回归不仅依靠低价策略,更通过与哈利·波特等全球知名IP合作,推出联名商品,以差异化竞争策略吸引消费者。此外,名创优品还在韩国设立设计中心,计划持续推出更多IP联名产品。 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近期正式宣布进军韩国市场,并在Instagram上开设了韩国官方账号,标志着品牌正式布局韩国市场。同时,该品牌还在推进赴美上市计划,预计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或纳斯达克(NASDAQ)挂牌。 继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之后,霸王茶姬成为最新一个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茶饮品牌。去年,喜茶已率先在首尔江南区狎鸥亭开设首店,并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正式入驻韩国市场。霸王茶姬此次采用类似策略,显示其已做好进入韩国的充分准备。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受房地产行业低迷等因素影响,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疲软,低通胀现象持续存在。自2024年2月以来,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在0%增长区间徘徊,今年2月甚至出现负增长。 其次,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自2018年起,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在此后不断升级贸易制裁。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个任期内,对中国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在今年2月进一步提高进口钢铝关税至25%,且不设豁免。这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寻找替代市场,而韩国因其地理位置和市场规模成为优先选择。 尽管中国资本的涌入为韩国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更激烈的价格竞争,但学界对此持保留态度,主要担忧集中在数据安全方面。 今年2月,韩国政府暂时中止了中国生成式AI平台DeepSeek在韩国的服务,理由是其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根据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的决定,DeepSeek需整改合规后方可恢复运营。同时,Temu也因收集设备、位置数据等个人信息的方式受到质疑。 去年11月,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FTC)公布,Temu和全球速卖通的客户隐私政策中,存在47项不公平条款,其中Temu占31项,全球速卖通占16项。目前,韩国政府已要求两家平台进行整改。 从阿里巴巴、Temu到比亚迪,中国企业正加速进军韩国市场,并利用韩国作为跳板,拓展至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尽管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但韩国政府仍高度警惕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借鉴美国经验,强化对中国企业的监管,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2025-03-21 17:00:00 -
Temu持续加码韩国市场 首个物流中心落子金浦
上月公开宣布将正式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首个物流中心落子金浦,Temu的物流配送“短板”得到弥补,预计事业将如虎添翼,进一步威胁本土电商企业。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Temu日前通过中资物流代理公司与位于金浦汉江新城的一处大型物流中心签署长期租赁合同。物流中心位于金浦市九来洞,总面积约16.5万㎡,相当于23个足球场大小,从地下1层至地上10层。靠近仁川和金浦国际机场、仁川港,距离首尔也较近,地理位置优越。 物流中心运营由乐天集团旗下物流子公司乐天全球物流负责,预计Temu将通过公开招标或协议方式与韩国物流企业签订协议。据悉,Temu还考虑在物流中心内成立负责韩国业务的办公总部。 这是中国电商平台首次在韩国国内确保大型物流中心。Temu上月宣布,将在韩国开启本地对本地(L2L)模式,邀请韩国卖家入驻平台,为直接进军韩国市场奠定基础。 2023年8月,Temu上线韩语网站,较率先叩开韩国市场大门的全球速卖通晚了近4年,但Temu在物流基建方面抢先一步。 Temu一系列的动向令韩国电商业界紧张万分,金浦物流中心预计将成为Temu进军韩国市场的前哨基地,这将大大缩短商品的配送时间。若将韩国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商品提前存放在物流中心,配送时间可缩短至1至2天,对于物流中心附近的首都圈地区,有望实现当日送达。 Temu的入局可能将令现有电商企业的物流竞争“卷”出新高度,电商业界相关人士称,快速物流一直是韩国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若Temu在商品性价比基础上加持快速物流配送服务,可能会成为韩国电商竞争格局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业界分析称Temu之所以持续加码布局韩国市场,与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在美业务遇到困难不无关系。2018年,Temu母公司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总部位于波士顿,于2022年9月在美国开展业务,尽管Temu在欧洲、中东、大洋洲、非洲等地也构筑起销售网络,但美国一直是其主力市场。 但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经营不确定风险扩大,Temu在美发展陷入停滞,因此将目光转向韩国。韩国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去年为24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排名中国、美国、英国和日本之后,为全球第五大电商市场。 韩国整体流通市场中,电商所占比重超过50%,发展势头迅猛,且呈现Coupang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也是Temu决定进军韩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韩国电商业界相关人士表示,Temu韩语网站上线不到两年,就确保了物流中心,显然Temu不仅仅是试探市场反应,而是决心通过韩国业务实现盈利。 中国电商平台Temu将在金浦市建设物流中心。【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0 22:47:25 -
韩国政府关注中国电商隐私政策 Temu数据收集或面临监管
据韩国流通业界12日消息,近期宣布正式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电商平台Temu正在招募韩国本地卖家,并更新了相关政策。然而,其涉及设备、位置数据等个人信息的收集方式引发了争议。 根据Temu的卖家隐私政策,该平台会自动收集设备数据、服务使用信息、位置数据等内容。具体而言,Temu会记录卖家访问平台时所使用设备的信息,包括设备型号、操作系统信息、语言设置、唯一识别码等。此外,Temu还会收集卖家浏览的页面、访问时间、页面来源、电子邮件的打开与点击记录等数据。与此同时,Temu还会收集卖家的IP地址等位置信息。 对于此举,Temu方面表示,此类数据收集旨在提升卖家体验,并支持公司收集个人信息的其他目的。Temu还强调,平台、服务提供商及商业合作伙伴可自动记录卖家的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与平台的互动信息。 此外,Temu还要求韩国本地卖家提供面部信息,声称此举是为了防止欺诈行为。为提取图像中的面部特征值,Temu与第三方合作,并收集卖家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身份信息。 韩国政府也在密切关注中国电商平台的相关条款。去年11月,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公正委”)公布,Temu和全球速卖通的客户隐私政策中,存在13种类型、共47项不公平条款,其中Temu有31项,全球速卖通有16项。目前,公正委已要求两家平台进行整改。 根据韩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企业在收集客户个人信息时,需获得对方同意,并且仅限于最低必要范围。同时,若要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信息,必须事先明确告知,并禁止将收集的数据用于其他目的。 目前,韩国政府正在持续关注并审查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的相关条款和运营情况,以确保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13 20:03:21 -
Homeplus申请企业重整 韩国流通业面临变局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正式申请企业重整,流通行业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Homeplus于本月4日向首尔回生法院申请企业重整。公司表示,近期信用评级下调可能引发资金压力,因此决定通过重整缓解短期财务困境。然而,业内分析认为,除大股东MBK Partners的经营问题外, 长达10年的义务性休业等过度监管政策,以及Coupang和中国电商平台的强势崛起,也是导致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非接触式消费”文化迅速普及,消费者购物习惯从线下转向线上,电商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加速进军韩国市场,进一步挤压了传统大型超市的生存空间。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年度流通企业销售现状》显示,大型超市在整体流通销售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17.9%下降至11.9%,而同期线上销售占比则从46%上升至50.6%,显示出市场结构的快速变迁。 此外,大型超市还面临政策性监管的挑战。为保护传统市场和小商圈,韩国政府实施每月两次的义务性休业政策,并限制凌晨配送。然而,随着在线购物的普及,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备受质疑。周末休业削弱了线下门店的竞争力,而限制凌晨配送则使大型超市在与电商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应对挑战,大型超市正加快调整经营战略,寻求通过提升线下门店特色化和商品竞争力来稳固市场份额。例如,易买得计划到2027年新增至少三家门店,并打造特色食品市场,以提升顾客黏性。 乐天玛特则调整战略,聚焦提升生鲜和自有品牌(PB)商品的竞争力,计划扩大以生鲜和即食食品为核心的杂货店规模,并引入儿童游乐场、体育设施等专业租户,以延长顾客停留时间并优化消费体验。 首尔市内某家Homeplus门店外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3:29:07 -
中国电商对韩攻势迅猛 假冒伪劣与隐私泄露引担忧
随着中国电商平台对韩国市场的渗透加剧,假冒伪劣山寨产品开始无序泛滥。大多山寨产品通过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平台进入韩国,以海淘的方式经海关后流入市场。Temu本月宣布在韩启动开放市场(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在线市场)业务,业内预计中国山寨商品的流入或进一步加剧。 韩国关税厅(海关)近日公开的中国海淘商品通关现状显示,去年来自中国的海淘商品通关数量达1.3424亿件,较2020年的2748万件增长近5倍。通关数量暴增的同时,查获的山寨商品也大幅增加。去年通过平泽海关进入韩国的中国海淘商品达3771万件,其中假货1.6973万件,较前一年翻一倍以上。 对此,关税厅正在加强对海淘商品的监管。去年关税厅对儿童用品、杂货、化妆品等1401种商品进行分析,发现198种有害产品。自去年9月起,关税厅联合环境部、食品药品安全处、国家技术标准院等机构,在关税国境风险管理中心设立国民安全协作信息小组,防止有害商品进入市场。 关税厅指出,包袋、服饰等时尚商品是侵犯知识产权的“重灾区”,因此重点加强对此类产品的检查。数据显示,中国海淘商品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从2020年的4.4742万件增至去年的8.1149万件,四年间增长近两倍。 韩国特许厅也对中国山寨商品涌入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去年12月,通过全球速卖通、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进入韩国的假冒商品达8766件,与查获的韩国本土电商平台假货总量相当。去年9月,特许厅查获一家生产和销售山寨星巴克保温杯的组织,逮捕307人,收缴17.6万件假货。 目前特许厅已把监控范围从韩国本土电商平台扩大至中国电商,并积极屏蔽假冒商品相关信息,同时计划设立热线并推动中国电商平台加入“防止假货流通协议会”,以进一步遏制假货涌入。 中国电商在韩市场攻势加剧,还引发用户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目前,全球速卖通、Temu等平台要求用户在注册时同意隐私政策,而用户在同意后可能面临数据泄露风险。Temu甚至明确表示,用户拒绝个人信息跨境传输时,可能无法使用服务,此举一度引发争议。 此外,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进入韩国市场的摄像头、家用监控、扫地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也存在黑客攻击风险,可能侵犯用户隐私。韩国政府和相关机构正在密切关注中国电商的扩张,并加紧监管,以遏制山寨商品流入并保护消费者权益。 仁川海关在仁川港海上快递物流中心查获的疑似山寨香奈儿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22: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