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股票’新闻 26个
-
去年韩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规模突破14万亿韩元 高丽亚铅居首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在2023年至去年期间提交自有股票回购、注销、签订公告的国内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并于12日发布结果显示,去年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规模达到14.315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1.9亿元),同比增长72.8%。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用于股票注销的规模也大幅增加。去年,上市公司用于注销自有股票的金额达到12.1399万亿韩元,较2023年的4.7429万亿韩元增长了156%。分析认为,这一增长主要是为了防止股价大幅下跌,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和注销自有股票来稳定市场信心。 此外,发布回购及注销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显著增加。具体来看,去年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共有464家,同比增长23.4%。同期,注销自有股票的上市公司从96家增至137家,增幅达42.7%。 在上市公司中,去年股票回购金额最高的企业是高丽亚铅,回购规模达2.1249万亿韩元。高丽亚铅为了在与永丰集团的经营权争夺中占据优势,宣布了公开收购自有股票的策略,并回购了发行股票的9.85%。其次是三星电子,回购规模为1.9925万亿韩元。三星电子此前宣布了总规模10万亿韩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其他回购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包括MERITZ金融集团(8624亿韩元)、KB金融集团(8200亿韩元)、新韩金融集团(7000亿韩元)、KT&G(5467亿韩元)、起亚(5000亿韩元)、赛尔群(4396亿韩元)、NAVER(4051亿韩元)以及韩亚金融集团(3969亿韩元)等。 在股票注销方面,去年注销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是三星物产,注销规模达1.0289万亿韩元。其后依次为KT&G(8617亿韩元)、SK创新(7936亿韩元)、浦项制铁(7545亿韩元)、NAVER(6866亿韩元)、MERITZ金融集团(6401亿韩元)、KB金融集团(6200亿韩元)等企业。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2-13 00:19:03 -
韩国房地产市场降温 中国买家骤减三成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房地产市场上的外国买家大幅减少,尤其是作为“主力军”的中国买家购房势头明显降温。市场分析认为,受经济低迷和政局紧张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外国买家也开始持观望态度。 韩国法院12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申请韩国房地产(公寓、土地及建筑物)所有权转移登记的中国买家为634人,较去年1月的928人减少32%。中国买家数量自去年10月的1031人减至11月的909人,12月进一步减少到755人,连续三个月下滑。相比去年月均约1000人的水平,今年的购房需求明显萎缩。 专家指出,市场不确定性是导致外国买家减少的主要原因。韩国资产管理研究院院长高宗完表示,去年3月至9月房地产市场呈现上行趋势,但10月起进入下行调整阶段,中国买家减少趋势也正好与这一时期重合。韩国政局不稳,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加上市场本身陷入低迷,导致外国买家的购房意愿下降。此外,市场对降息有所期待,但利率最终维持不变,导致整个首都地区房价进入调整期,进一步影响外资入市。 与此同时,中国买家减少购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渠道出现。近年来,美国股市表现强劲,投资者对金融资产兴趣增加,导致对韩国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度下降。KB国民银行首席专家朴元甲分析称,近期全球投资趋势发生变化,资金纷纷流向英伟达、特斯拉等美国股票市场。尤其是中国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更加谨慎,而韩国房地产市场目前缺乏明确的上涨预期,因此更倾向于观望。 不仅是投资者,外国刚需买家也转向观望。通常在韩国购房的外国人可以分为投资型买家和刚需型买家。投资者多半利用过去的房地产投资移民政策购入济州岛房产,或在首尔核心区域购买高端住宅。刚需买家主要是长期在韩国工作、定居的外国人,通常在首尔九老区或安山市等地购房。目前房价变动较大,刚需也开始放缓,导致整体交易减少。 不过,在江南等高端住宅区域,外资购房依旧保持一定水平。高宗完表示,江南、汝矣岛、木洞以及“麻龙城”(麻浦、龙山、城东)等地区依旧具有较高的投资吸引力,尤其是江南地区,许多中国投资者还在利用贷款进行投资。 朴元甲则指出,在韩国房地产市场,外资投资往往呈现出群体行动的特征。目前,市场上多房持有者已经减少,“以租养贷”的投资方式几乎消失。朴元甲补充称,当前市场主要趋势是40岁出头的刚需买家向更优质的区域迁移,但整体而言,持有多套房的现象已经明显减少,中国买家也表现出与韩国本地买家类似的趋势。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2 20:04:30 -
去年韩国股市成交量下降 投资者加速转向海外市场
6日,韩国金融监督院和九家证券公司向国会政务委员会所属的共同民主党议员金铉正提交的资料显示,去年韩国九家主要证券公司的国内股票成交量为6352.5亿股,同比减少13%。九家证券公司包括未来资产证券、韩国投资证券、三星证券、Kiwoom证券、NH投资证券、KB证券、新韩投资证券、Toss证券和Kakao Pay证券。 与2021年的2283.4亿股相比,国内股票成交规模大幅减少48.3%。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韩国股市曾掀起“东学蚂蚁运动”,当时外籍投资者大举抛售韩国股票,而韩国个人投资者则积极买入。不过,近年来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投资者对国内市场失去信心,交易量也随之萎缩。 相比之下,海外股票成交量大幅增长。根据资料,海外股票成交量从2022年的593.1万股增至2023年的1124.4万股,去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上升至1564.2万股,同比增长39.1%。分析指出,尽管韩国政府去年推出了企业价值提升政策,试图推动股市市值上升,但由于韩国股市在全球主要市场中的表现最差,国内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 数据显示,韩国综合股指(KOSPI)和科斯达克指数(KOSDAQ)去年全年分别下跌9.43%和23.15%,而同期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上涨26.5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上涨33.37%。此外,日本日经225指数也上涨20.37%,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也分别上涨14.26%和17.82%。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海外股票成交规模扩大,证券公司的手续费收入也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去年九家证券公司的外汇兑换手续费收入达到2696.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6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 此外,海外股票委托手续费收入也有所增加。去年前三季度,九家证券公司海外股票委托手续费收入为8109亿韩元,比前一年全年增长33.8%。同期,国内股票的委托手续费收入为1.8175万亿韩元,仅为前一年全年(2.3853万亿韩元)的76.2%。 6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6 20:39:34 -
韩国12月经常账户顺差创新高 去年全年突破990亿美元
韩国银行(央行)6日发布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韩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123.7亿美元。出口增长和海外证券投资分红增加,推动去年12月韩国经常账户顺差创下历年12月最高纪录。 受此影响,韩国去年全年累计经常账户顺差达990.4亿美元,不仅是2023年(328.2亿美元)的三倍以上,还超过韩国银行此前预测的900亿美元。 从12月经常收支具体项目来看,商品收支顺差104.3亿美元,较2023年12月(86.6亿美元)和2024年11月(98.8亿美元)均有所增加。 去年12月出口规模达到633亿美元,同比增加6.6%。半导体等信息技术(IT)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同时乘用车、化工产品等非IT产品减幅收窄,出口增速得以从11月的0.8%提高至6.6%。 从品类来看,按照通关标准,信息通信设备(37%)、半导体(30.6%)、钢铁产品(6%)出口增长明显。从地区来看,对东南亚(15.4%)、欧盟(15.2%)、中国(8.6%)、日本(6.1%)、美国(5.5%)的出口均呈增长趋势。 去年12月进口规模为528.7亿美元,同比增加4.2%。其中原材料进口减少9.6%,但资本货物(24.4%)和消费货物(1.2%)进口增长,因此整体进口规模时隔三个月恢复增长。 从品类来看,天然气(-26.6%)、原油(-23.3%)、煤炭(-10.6%)等能源类产品进口减少,而运输设备(59.2%)、半导体制造设备(42.6%)、非耐用消费品(7.5%)等进口增长。 与商品收支不同,去年12月服务收支出现21.1亿美元逆差,规模较11月(-19.5亿美元)有所扩大,但与2023年12月(-29.8亿美元)相比有所缩小。其中,旅游收支逆差9.5亿美元,相较11月(-7.6亿美元)有所扩大,央行解释称主要受寒假海外旅游旺季影响。 本源收入收支顺差从去年11月的24.1亿美元增至12月的47.6亿美元,其中以证券投资分红收益为主的股息收入顺差达到35.9亿美元。金融账户净资产在去年12月增加93.8亿美元。 直接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69.5亿美元,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增加12.3亿美元。证券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投资以股票为中心增加8.6亿美元,外国人对韩投资也以股票为主减少38亿美元。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6 20:09:30 -
韩国企业回购自家股票进展缓慢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韩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的股票回购与注销情况进行调查,并于22日发布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回购自家股票的企业数量为124家,同比减少3家。 500强企业回购的股票总量也从2023年的2.3217亿股减少至去年的1.9821亿股,降幅达14.6%。同期,回购股票数量达到总股本1%以上的企业数量从84家减少至71家。 与此相反,注销自家股票的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45家增加至去年的64家,新增19家。同期,注销的股票总量从1.0456亿股增加至1.8318亿股,增长了75.2%。注销自家股票可以减少流通股数量,从而提高现有股东所持股票的价值。 从行业来看,金融业在回购与注销股票方面表现最为活跃。包括四大金融控股公司和证券公司在内的17家金融机构,将回购的所有股份全部用于注销。 主要的大企业集团也积极展台回购。具体来看,LG、SK、SK Square、SK Discovery、LS、HDC、HL Holdings、世亚控股公司、韩国丰山控股公司等连续两年开展股票回购。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22 22:14:29 -
外国投资者连续5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17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报告,外国投资者上月在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3.64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2亿元),延续了连续五个月的卖出趋势。在有价证券市场,外国投资者净卖出3.977万亿韩元,而在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则净买入3280亿韩元。 按国家来看,荷兰和卢森堡分别净卖出1.3万亿韩元和9000亿韩元,规模较大。与此相对,美国和阿联酋则分别录得6000亿韩元和4000亿韩元的净买入。 截至上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国内上市股票总规模为673.7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创下自2023年11月(26.9%)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债券市场,外国投资者净赎回上市债券2.381万亿韩元,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净赎回。这一变化源于外国投资者净买入2.123万亿韩元,并赎回到期债券4.504万亿韩元。 按地区来看,中东地区净赎回2万亿韩元,美洲净赎回8000亿韩元,而欧洲则录得净投资8000亿韩元。按债券种类来看,国债净赎回规模最大,为3.2万亿韩元。 截至上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债券金额为268.2万亿韩元,占上市余额的10.4%。 17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7 19:39:58 -
【亚洲人之声】为韩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陷入总统弹劾风波的韩国,经济正面临复杂且严峻的挑战。国内外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内需疲软、韩元贬值以及消费萎缩等多重压力叠加,严重削弱了韩国经济的活力。尤其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导致经济领导力空白,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同时加剧了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韩国民众开始对国家的未来持悲观态度。然而,笔者认为过度悲观情绪是不必要的。韩国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国家,仍然拥有许多优势和发展潜力。 近期,多家大型海外金融公司在韩国申请注册境外机构(RFI)。例如,德国商业银行、法国外贸银行、加拿大道明银行、美国北方信托公司等主要金融公司正在加速完成RFI注册。注册完成后,海外金融公司无需在韩设立分支机构,即可直接提供韩元兑换服务。通过该机制,外国投资者无需兑换韩元即可便利地交易韩国市场的金融产品。这将有效扩大股票、债券等韩国资产的投资基础,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吸引力。 这显示出尽管韩元汇率大幅波动、股市显著下跌,但韩元资产的吸引力依然强劲。此外,标准普尔(S&P)、穆迪(Moody's)和惠誉(Fitch)等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一致将韩国的国家信用等级维持在高水平,进一步彰显了国际社会对韩国经济的信任。 尽管受到弹劾风波的影响,韩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其在全球范围内仍展现出坚实的稳健性。鉴于市场信心对经济具有深远影响,避免过度悲观情绪尤为重要。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07 01:57:53 -
三星家族领跑韩国股市富豪榜 李在镕蝉联首富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31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韩国股票富豪榜前50名中“创业富豪”(通过创业积累财富的人)数量在过去10年间实现翻倍,从5人增至12人。与此同时,三星家族连续10年稳居股票富豪榜榜首,已故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的长子、现任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接替父亲成为新一届首富。此外,榜单前50名中有18人是过去10年间新晋上榜者。 报告显示,与2014年12月20日相比,2024年12月27日的榜单中,创业富豪数量从5人增加至12人,领域也从过去的IT为主,扩展到娱乐、生物技术和二次电池等新兴行业。 10年前的创业富豪以IT、金融和建筑领域为主,包括富荣集团会长李重根(第7位)、已故乐线(Nexon)创始人金正宙(第11位)、Kakao创始人金范洙(第12位)、未来资产集团会长朴炫柱(第21位)以及NAVER创始人李海珍(第22位)。 如今,创业富豪在领域和排名上都有显著变化。生物技术领域的Alteogen代表朴淳宰位列第8,娱乐产业的HYBE理事会议长房时爀排名第10,游戏领域的魁匠团(Krafton)理事会议长张秉圭位列第13。此外,JYP娱乐创始人兼制作人朴轸永(第40位)等多位新兴行业代表人物进入榜单,展现了韩国经济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过去10年间,榜单前50名中共有18人新晋上榜,其中6人为创业富豪,其余12人为继承型富豪。继承型富豪的典型代表是Meritz金融会长赵正镐,他以9.92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0.8亿元)的股份价值位列榜单第2,成为继承型富豪中的领军人物。 三星家族稳居榜首已有10年之久。10年前,已故三星会长李健熙以12.0912万亿韩元高居首位。如今,其子李在镕以12.1671万亿韩元的持股价值蝉联榜首。此外,三星家族其他成员也位列榜单前列,包括前三星美术馆馆长洪罗喜(第3位,5.4824万亿韩元)、新罗酒店总裁李富真(第4位,4.9023万亿韩元)以及三星物产战略企划社长李叙显(第6位,4.2336万亿韩元)。 股票富豪榜中女性富豪共7人,均为继承型。其中包括三星家族的洪罗喜、李富真、李叙显,以及新世界集团会长李明熙、SK幸福分享基金会理事长崔基源(音)、已故LG前会长具本茂夫人金英植等。LG福利财团代表具然卿(音)是10年间新晋的女性富豪。 榜单前50名富豪的平均年龄从10年前的55.9岁上升至61.3岁。其中,最年轻的是42岁的HD现代副会长郑基善,最年长的是86岁的现代汽车名誉会长郑梦九。 虽然榜单前50名富豪的股票总价值从84.1235万亿韩元增至86.0798万亿韩元,但增幅仅为2.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股市整体市值同期增长了76.9%。分析认为,持股分散以及新晋创业富豪股权价值下滑,是导致增幅有限的主要原因。 当地时间9月15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出席在法国举行的“2024年里昂世界技能大赛”的闭幕式。【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12-31 20:26:28 -
韩国股市面临寒冬 外资持股比例大幅下降
近期,随着韩国政局不确定性增加,外籍投资者正在迅速逃离韩国股市。 据韩国证券交易所22日发布的数据,截至本月20日,外资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市场中的持股比重达到32.24%,较7月10日(36.11%)创下的年内最高水平,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同期,外资持股市值为63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万亿元),较7月的845万亿韩元,减少了24.97%。 有分析认为,这一趋势主要受韩国政局不稳定、美联储降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外籍投资者纷纷降低风险资产比重。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后的两周时间,外资在KOSPI市场中净抛售了约2.4万亿韩元。此外,韩国金融监督院发布的《11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显示,今年11月,外资在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了4.154万亿韩元,这已是连续4个月净抛售韩国股票。 在此期间,外籍投资者大量抛售了包括三星电子在内的优质股票。在连续12个交易日内,外资净卖出了1.6844万亿韩元的三星电子股票。此外,KB金融(4140亿韩元)、现代汽车(2432亿韩元)、新韩金融控股(1973亿韩元)等股票也遭受外资大量抛售。与此相对,他们净买入了SK海力士(3255亿韩元)、NAVER(2827亿韩元)和LIGNEX1(1037亿韩元)等股票。 不仅是外籍投资者,韩国个人投资者也在纷纷撤出股市。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在2020年7月的KOSPI市场交易量占比超过70%,但本月以来已降至47.43%。与外资的行为不同,个人投资者净卖出的股票以NAVER(3204亿韩元)、SK海力士(2586亿韩元)和三星电机(1268亿韩元)为主。 专家普遍认为,外资撤离韩国股市的趋势在短期内将持续。尤其是韩元贬值被视为限制外资流入国内股市的重要因素。12月20日,韩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452,创下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韩国Kiwoom证券分析师李成勋(音)表示:“当前的韩元汇率走势将成为决定韩国股市前景的关键因素。” 20日下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2 23:09:59 -
股市遭受冲击 外国投资者连续4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上月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净卖出超过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3.3亿元)。随着韩国再度进入总统弹劾时间,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也加剧,预计外籍投资者的净卖出行为将持续一段时间。 韩国金融监督院10日发布的《11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资料显示,上月外籍投资者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4.154万亿韩元,连续4个月净抛售韩国股资。 根据资料,外籍投资者在有价证券市场净卖出4.237万亿韩元,而在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则净买入830亿韩元。从国家(地区)来看,美国(1.6万亿韩元)、欧洲(9000亿韩元)、亚洲(5000亿韩元)等地的净卖出规模较大。 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韩国市场再次迎来“特朗普交易”。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关税政策对三星等主要大型企业产生了影响,导致外籍投资者持续净卖出韩国股票。 与此同时,受韩国总统尹锡悦昨日突然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影响,韩国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外籍投资者纷纷抛售韩国股票。 截至上月底,外籍投资者持有的韩国股票规模为693.6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4%。由于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中占比大约三成,“紧急戒严”对投资者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10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0 23:37:26
-
去年韩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规模突破14万亿韩元 高丽亚铅居首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在2023年至去年期间提交自有股票回购、注销、签订公告的国内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并于12日发布结果显示,去年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规模达到14.315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1.9亿元),同比增长72.8%。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用于股票注销的规模也大幅增加。去年,上市公司用于注销自有股票的金额达到12.1399万亿韩元,较2023年的4.7429万亿韩元增长了156%。分析认为,这一增长主要是为了防止股价大幅下跌,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和注销自有股票来稳定市场信心。 此外,发布回购及注销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显著增加。具体来看,去年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共有464家,同比增长23.4%。同期,注销自有股票的上市公司从96家增至137家,增幅达42.7%。 在上市公司中,去年股票回购金额最高的企业是高丽亚铅,回购规模达2.1249万亿韩元。高丽亚铅为了在与永丰集团的经营权争夺中占据优势,宣布了公开收购自有股票的策略,并回购了发行股票的9.85%。其次是三星电子,回购规模为1.9925万亿韩元。三星电子此前宣布了总规模10万亿韩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其他回购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包括MERITZ金融集团(8624亿韩元)、KB金融集团(8200亿韩元)、新韩金融集团(7000亿韩元)、KT&G(5467亿韩元)、起亚(5000亿韩元)、赛尔群(4396亿韩元)、NAVER(4051亿韩元)以及韩亚金融集团(3969亿韩元)等。 在股票注销方面,去年注销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是三星物产,注销规模达1.0289万亿韩元。其后依次为KT&G(8617亿韩元)、SK创新(7936亿韩元)、浦项制铁(7545亿韩元)、NAVER(6866亿韩元)、MERITZ金融集团(6401亿韩元)、KB金融集团(6200亿韩元)等企业。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2-13 00:19:03 -
韩国房地产市场降温 中国买家骤减三成
进入今年以来,韩国房地产市场上的外国买家大幅减少,尤其是作为“主力军”的中国买家购房势头明显降温。市场分析认为,受经济低迷和政局紧张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外国买家也开始持观望态度。 韩国法院12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申请韩国房地产(公寓、土地及建筑物)所有权转移登记的中国买家为634人,较去年1月的928人减少32%。中国买家数量自去年10月的1031人减至11月的909人,12月进一步减少到755人,连续三个月下滑。相比去年月均约1000人的水平,今年的购房需求明显萎缩。 专家指出,市场不确定性是导致外国买家减少的主要原因。韩国资产管理研究院院长高宗完表示,去年3月至9月房地产市场呈现上行趋势,但10月起进入下行调整阶段,中国买家减少趋势也正好与这一时期重合。韩国政局不稳,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加上市场本身陷入低迷,导致外国买家的购房意愿下降。此外,市场对降息有所期待,但利率最终维持不变,导致整个首都地区房价进入调整期,进一步影响外资入市。 与此同时,中国买家减少购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渠道出现。近年来,美国股市表现强劲,投资者对金融资产兴趣增加,导致对韩国房地产市场的关注度下降。KB国民银行首席专家朴元甲分析称,近期全球投资趋势发生变化,资金纷纷流向英伟达、特斯拉等美国股票市场。尤其是中国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更加谨慎,而韩国房地产市场目前缺乏明确的上涨预期,因此更倾向于观望。 不仅是投资者,外国刚需买家也转向观望。通常在韩国购房的外国人可以分为投资型买家和刚需型买家。投资者多半利用过去的房地产投资移民政策购入济州岛房产,或在首尔核心区域购买高端住宅。刚需买家主要是长期在韩国工作、定居的外国人,通常在首尔九老区或安山市等地购房。目前房价变动较大,刚需也开始放缓,导致整体交易减少。 不过,在江南等高端住宅区域,外资购房依旧保持一定水平。高宗完表示,江南、汝矣岛、木洞以及“麻龙城”(麻浦、龙山、城东)等地区依旧具有较高的投资吸引力,尤其是江南地区,许多中国投资者还在利用贷款进行投资。 朴元甲则指出,在韩国房地产市场,外资投资往往呈现出群体行动的特征。目前,市场上多房持有者已经减少,“以租养贷”的投资方式几乎消失。朴元甲补充称,当前市场主要趋势是40岁出头的刚需买家向更优质的区域迁移,但整体而言,持有多套房的现象已经明显减少,中国买家也表现出与韩国本地买家类似的趋势。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2 20:04:30 -
去年韩国股市成交量下降 投资者加速转向海外市场
6日,韩国金融监督院和九家证券公司向国会政务委员会所属的共同民主党议员金铉正提交的资料显示,去年韩国九家主要证券公司的国内股票成交量为6352.5亿股,同比减少13%。九家证券公司包括未来资产证券、韩国投资证券、三星证券、Kiwoom证券、NH投资证券、KB证券、新韩投资证券、Toss证券和Kakao Pay证券。 与2021年的2283.4亿股相比,国内股票成交规模大幅减少48.3%。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韩国股市曾掀起“东学蚂蚁运动”,当时外籍投资者大举抛售韩国股票,而韩国个人投资者则积极买入。不过,近年来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投资者对国内市场失去信心,交易量也随之萎缩。 相比之下,海外股票成交量大幅增长。根据资料,海外股票成交量从2022年的593.1万股增至2023年的1124.4万股,去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上升至1564.2万股,同比增长39.1%。分析指出,尽管韩国政府去年推出了企业价值提升政策,试图推动股市市值上升,但由于韩国股市在全球主要市场中的表现最差,国内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 数据显示,韩国综合股指(KOSPI)和科斯达克指数(KOSDAQ)去年全年分别下跌9.43%和23.15%,而同期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上涨26.5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上涨33.37%。此外,日本日经225指数也上涨20.37%,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国香港恒生指数也分别上涨14.26%和17.82%。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海外股票成交规模扩大,证券公司的手续费收入也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去年九家证券公司的外汇兑换手续费收入达到2696.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6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 此外,海外股票委托手续费收入也有所增加。去年前三季度,九家证券公司海外股票委托手续费收入为8109亿韩元,比前一年全年增长33.8%。同期,国内股票的委托手续费收入为1.8175万亿韩元,仅为前一年全年(2.3853万亿韩元)的76.2%。 6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6 20:39:34 -
韩国12月经常账户顺差创新高 去年全年突破990亿美元
韩国银行(央行)6日发布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2月韩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123.7亿美元。出口增长和海外证券投资分红增加,推动去年12月韩国经常账户顺差创下历年12月最高纪录。 受此影响,韩国去年全年累计经常账户顺差达990.4亿美元,不仅是2023年(328.2亿美元)的三倍以上,还超过韩国银行此前预测的900亿美元。 从12月经常收支具体项目来看,商品收支顺差104.3亿美元,较2023年12月(86.6亿美元)和2024年11月(98.8亿美元)均有所增加。 去年12月出口规模达到633亿美元,同比增加6.6%。半导体等信息技术(IT)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同时乘用车、化工产品等非IT产品减幅收窄,出口增速得以从11月的0.8%提高至6.6%。 从品类来看,按照通关标准,信息通信设备(37%)、半导体(30.6%)、钢铁产品(6%)出口增长明显。从地区来看,对东南亚(15.4%)、欧盟(15.2%)、中国(8.6%)、日本(6.1%)、美国(5.5%)的出口均呈增长趋势。 去年12月进口规模为528.7亿美元,同比增加4.2%。其中原材料进口减少9.6%,但资本货物(24.4%)和消费货物(1.2%)进口增长,因此整体进口规模时隔三个月恢复增长。 从品类来看,天然气(-26.6%)、原油(-23.3%)、煤炭(-10.6%)等能源类产品进口减少,而运输设备(59.2%)、半导体制造设备(42.6%)、非耐用消费品(7.5%)等进口增长。 与商品收支不同,去年12月服务收支出现21.1亿美元逆差,规模较11月(-19.5亿美元)有所扩大,但与2023年12月(-29.8亿美元)相比有所缩小。其中,旅游收支逆差9.5亿美元,相较11月(-7.6亿美元)有所扩大,央行解释称主要受寒假海外旅游旺季影响。 本源收入收支顺差从去年11月的24.1亿美元增至12月的47.6亿美元,其中以证券投资分红收益为主的股息收入顺差达到35.9亿美元。金融账户净资产在去年12月增加93.8亿美元。 直接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69.5亿美元,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增加12.3亿美元。证券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投资以股票为中心增加8.6亿美元,外国人对韩投资也以股票为主减少38亿美元。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6 20:09:30 -
韩国企业回购自家股票进展缓慢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韩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的股票回购与注销情况进行调查,并于22日发布结果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回购自家股票的企业数量为124家,同比减少3家。 500强企业回购的股票总量也从2023年的2.3217亿股减少至去年的1.9821亿股,降幅达14.6%。同期,回购股票数量达到总股本1%以上的企业数量从84家减少至71家。 与此相反,注销自家股票的企业数量从2023年的45家增加至去年的64家,新增19家。同期,注销的股票总量从1.0456亿股增加至1.8318亿股,增长了75.2%。注销自家股票可以减少流通股数量,从而提高现有股东所持股票的价值。 从行业来看,金融业在回购与注销股票方面表现最为活跃。包括四大金融控股公司和证券公司在内的17家金融机构,将回购的所有股份全部用于注销。 主要的大企业集团也积极展台回购。具体来看,LG、SK、SK Square、SK Discovery、LS、HDC、HL Holdings、世亚控股公司、韩国丰山控股公司等连续两年开展股票回购。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22 22:14:29 -
外国投资者连续5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根据韩国金融监督院17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报告,外国投资者上月在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3.64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2亿元),延续了连续五个月的卖出趋势。在有价证券市场,外国投资者净卖出3.977万亿韩元,而在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则净买入3280亿韩元。 按国家来看,荷兰和卢森堡分别净卖出1.3万亿韩元和9000亿韩元,规模较大。与此相对,美国和阿联酋则分别录得6000亿韩元和4000亿韩元的净买入。 截至上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国内上市股票总规模为673.7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创下自2023年11月(26.9%)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债券市场,外国投资者净赎回上市债券2.381万亿韩元,这是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净赎回。这一变化源于外国投资者净买入2.123万亿韩元,并赎回到期债券4.504万亿韩元。 按地区来看,中东地区净赎回2万亿韩元,美洲净赎回8000亿韩元,而欧洲则录得净投资8000亿韩元。按债券种类来看,国债净赎回规模最大,为3.2万亿韩元。 截至上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债券金额为268.2万亿韩元,占上市余额的10.4%。 17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7 19:39:58 -
【亚洲人之声】为韩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陷入总统弹劾风波的韩国,经济正面临复杂且严峻的挑战。国内外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内需疲软、韩元贬值以及消费萎缩等多重压力叠加,严重削弱了韩国经济的活力。尤其是政治局势的变动导致经济领导力空白,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同时加剧了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韩国民众开始对国家的未来持悲观态度。然而,笔者认为过度悲观情绪是不必要的。韩国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国家,仍然拥有许多优势和发展潜力。 近期,多家大型海外金融公司在韩国申请注册境外机构(RFI)。例如,德国商业银行、法国外贸银行、加拿大道明银行、美国北方信托公司等主要金融公司正在加速完成RFI注册。注册完成后,海外金融公司无需在韩设立分支机构,即可直接提供韩元兑换服务。通过该机制,外国投资者无需兑换韩元即可便利地交易韩国市场的金融产品。这将有效扩大股票、债券等韩国资产的投资基础,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吸引力。 这显示出尽管韩元汇率大幅波动、股市显著下跌,但韩元资产的吸引力依然强劲。此外,标准普尔(S&P)、穆迪(Moody's)和惠誉(Fitch)等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一致将韩国的国家信用等级维持在高水平,进一步彰显了国际社会对韩国经济的信任。 尽管受到弹劾风波的影响,韩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其在全球范围内仍展现出坚实的稳健性。鉴于市场信心对经济具有深远影响,避免过度悲观情绪尤为重要。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1-07 01:57:53 -
三星家族领跑韩国股市富豪榜 李在镕蝉联首富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31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韩国股票富豪榜前50名中“创业富豪”(通过创业积累财富的人)数量在过去10年间实现翻倍,从5人增至12人。与此同时,三星家族连续10年稳居股票富豪榜榜首,已故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的长子、现任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接替父亲成为新一届首富。此外,榜单前50名中有18人是过去10年间新晋上榜者。 报告显示,与2014年12月20日相比,2024年12月27日的榜单中,创业富豪数量从5人增加至12人,领域也从过去的IT为主,扩展到娱乐、生物技术和二次电池等新兴行业。 10年前的创业富豪以IT、金融和建筑领域为主,包括富荣集团会长李重根(第7位)、已故乐线(Nexon)创始人金正宙(第11位)、Kakao创始人金范洙(第12位)、未来资产集团会长朴炫柱(第21位)以及NAVER创始人李海珍(第22位)。 如今,创业富豪在领域和排名上都有显著变化。生物技术领域的Alteogen代表朴淳宰位列第8,娱乐产业的HYBE理事会议长房时爀排名第10,游戏领域的魁匠团(Krafton)理事会议长张秉圭位列第13。此外,JYP娱乐创始人兼制作人朴轸永(第40位)等多位新兴行业代表人物进入榜单,展现了韩国经济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过去10年间,榜单前50名中共有18人新晋上榜,其中6人为创业富豪,其余12人为继承型富豪。继承型富豪的典型代表是Meritz金融会长赵正镐,他以9.92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90.8亿元)的股份价值位列榜单第2,成为继承型富豪中的领军人物。 三星家族稳居榜首已有10年之久。10年前,已故三星会长李健熙以12.0912万亿韩元高居首位。如今,其子李在镕以12.1671万亿韩元的持股价值蝉联榜首。此外,三星家族其他成员也位列榜单前列,包括前三星美术馆馆长洪罗喜(第3位,5.4824万亿韩元)、新罗酒店总裁李富真(第4位,4.9023万亿韩元)以及三星物产战略企划社长李叙显(第6位,4.2336万亿韩元)。 股票富豪榜中女性富豪共7人,均为继承型。其中包括三星家族的洪罗喜、李富真、李叙显,以及新世界集团会长李明熙、SK幸福分享基金会理事长崔基源(音)、已故LG前会长具本茂夫人金英植等。LG福利财团代表具然卿(音)是10年间新晋的女性富豪。 榜单前50名富豪的平均年龄从10年前的55.9岁上升至61.3岁。其中,最年轻的是42岁的HD现代副会长郑基善,最年长的是86岁的现代汽车名誉会长郑梦九。 虽然榜单前50名富豪的股票总价值从84.1235万亿韩元增至86.0798万亿韩元,但增幅仅为2.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股市整体市值同期增长了76.9%。分析认为,持股分散以及新晋创业富豪股权价值下滑,是导致增幅有限的主要原因。 当地时间9月15日,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出席在法国举行的“2024年里昂世界技能大赛”的闭幕式。【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4-12-31 20:26:28 -
韩国股市面临寒冬 外资持股比例大幅下降
近期,随着韩国政局不确定性增加,外籍投资者正在迅速逃离韩国股市。 据韩国证券交易所22日发布的数据,截至本月20日,外资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市场中的持股比重达到32.24%,较7月10日(36.11%)创下的年内最高水平,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同期,外资持股市值为63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万亿元),较7月的845万亿韩元,减少了24.97%。 有分析认为,这一趋势主要受韩国政局不稳定、美联储降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外籍投资者纷纷降低风险资产比重。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后的两周时间,外资在KOSPI市场中净抛售了约2.4万亿韩元。此外,韩国金融监督院发布的《11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显示,今年11月,外资在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了4.154万亿韩元,这已是连续4个月净抛售韩国股票。 在此期间,外籍投资者大量抛售了包括三星电子在内的优质股票。在连续12个交易日内,外资净卖出了1.6844万亿韩元的三星电子股票。此外,KB金融(4140亿韩元)、现代汽车(2432亿韩元)、新韩金融控股(1973亿韩元)等股票也遭受外资大量抛售。与此相对,他们净买入了SK海力士(3255亿韩元)、NAVER(2827亿韩元)和LIGNEX1(1037亿韩元)等股票。 不仅是外籍投资者,韩国个人投资者也在纷纷撤出股市。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在2020年7月的KOSPI市场交易量占比超过70%,但本月以来已降至47.43%。与外资的行为不同,个人投资者净卖出的股票以NAVER(3204亿韩元)、SK海力士(2586亿韩元)和三星电机(1268亿韩元)为主。 专家普遍认为,外资撤离韩国股市的趋势在短期内将持续。尤其是韩元贬值被视为限制外资流入国内股市的重要因素。12月20日,韩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452,创下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韩国Kiwoom证券分析师李成勋(音)表示:“当前的韩元汇率走势将成为决定韩国股市前景的关键因素。” 20日下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2 23:09:59 -
股市遭受冲击 外国投资者连续4个月抛售韩国股票
上月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净卖出超过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3.3亿元)。随着韩国再度进入总统弹劾时间,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也加剧,预计外籍投资者的净卖出行为将持续一段时间。 韩国金融监督院10日发布的《11月外国人证券投资动向》资料显示,上月外籍投资者韩国证券市场净卖出4.154万亿韩元,连续4个月净抛售韩国股资。 根据资料,外籍投资者在有价证券市场净卖出4.237万亿韩元,而在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则净买入830亿韩元。从国家(地区)来看,美国(1.6万亿韩元)、欧洲(9000亿韩元)、亚洲(5000亿韩元)等地的净卖出规模较大。 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韩国市场再次迎来“特朗普交易”。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关税政策对三星等主要大型企业产生了影响,导致外籍投资者持续净卖出韩国股票。 与此同时,受韩国总统尹锡悦昨日突然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影响,韩国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外籍投资者纷纷抛售韩国股票。 截至上月底,外籍投资者持有的韩国股票规模为693.6万亿韩元,占总市值的27.4%。由于外籍投资者在韩国股市中占比大约三成,“紧急戒严”对投资者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10日上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0 23: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