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总统’新闻 443个
-
工作人员分拣发送第21届总统选举候选人宣传资料
18日,在位于京畿道水原劝善区金谷洞的行政福利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发送第21届总统选举候选人的官方宣传资料。
2025-05-18 22:54:19 -
韩国"少劳多得"观念盛行 专家警告未来难与中美竞争
韩国正值总统选举,在各大候选人纷纷提出重磅产业政策承诺之际,韩国产业界却警告称,面对内忧外患的主力产业局势,新一届政府必须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干预政策,以保障国家产业竞争力。 目前,始于美国加征关税的全球贸易战已经严重阻碍韩国主力产业的出口路径,而在面临中国低价产品冲击的钢铁和石化行业中,结构调整也刻不容缓。雪上加霜的是,中国正在加速推进高端技术崛起,对韩国主力产业的未来增长潜力构成实质威胁。 日前,韩国产业研究院院长权南勋接受采访时指出,过去韩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靠民间主导,政府仅以放宽监管等有限手段介入,这一模式一度成为典范,但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他强调,正如主要发达国家正在采取积极市场干预与多元化政策工具一样,新一届韩国政府也应该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 在结构调整迟滞的情况下,产业界的负担日益加重。业内人士指出,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依旧存续在市场,导致整个产业效率低下。在炼油与石化行业中,边缘企业数量正在持续增加,而政府在主导清退或整合方面显得无能为力,同时金融机构还在持续延长融资支持。 石化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产能严重过剩,如果继续拖延结构调整,最终可能导致大家一同走向灭亡。应该按照市场逻辑及时淘汰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这样整个产业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与此同时,专家还指出,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必须伴随劳动改革。首尔大学工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朱荣涉表示:“韩国社会普遍存在‘少劳多得’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乌托邦式幻想。与‘多劳多得’的美国和‘少得也多劳’的中国相比,韩国在未来难以维持竞争力。” 由此可见,韩国正在面临一场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新政府的政策走向预计会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颇为深远的影响。
2025-05-15 22:45:09 -
总统候选人劳动政策成焦点 工时改革引经济界担忧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还剩下不到20天,各主要候选人在劳动政策上的承诺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工作时长上的改革问题成为焦点,经济界对此不乏担忧之声。 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提出缩短工时,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则主张基于劳资协商,对每周52小时工作制进行调整。外界评价李在明的政策倾向于劳动者立场,而金文洙则更多反映了经济界的诉求。 李在明承诺打造劳动受尊重,人人权利受保障的社会,提出推广每周4.5天工作制,在2030年前将韩国工时缩减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下。 韩国《劳动标准法》未明文规定每周五天工作制,仅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单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分析称,李在明的承诺核心在于缩短法定劳动时间,向积极响应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或财政支援。 但经济界对李在明的这一承诺表示担忧,韩国经营者总协会指出,目前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法定每周工时低于40小时的仅有澳大利亚(38小时)、比利时(38小时)和法国(35小时)。除比利时外,几乎没有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四天工作制。在韩国劳动生产效率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单方面缩减工时将进一步削弱企业竞争力。 金文洙则提出打造对企业友好、工作舒适的国家,承诺在劳资协商的基础上改进52小时工作制。虽尚未公布具体方案,但参照国民力量党此前提出的4.5天工作制构想,可能在维持总工时不变的前提下,将现行5天工作制调整为4.5天,周一至周四每天工作9小时,周五工作4小时。 这一方案也引发忧虑,经济界人士指出,每日工作9小时将额外支付加班费。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超出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的加班时段需支付1.5倍工资,这将加重企业负担。 另据EMBRAIN PUBLIC等四家民调机构本月12日至14日对1000名选民联合实施的最新调查,李在明支持率为49%,金文洙为27%,李俊锡为7%,83%的受访者称本次大选一定会投票。
2025-05-15 21:22:48 -
李在明金文洙承诺提振韩国股市 具体方向不同
随着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和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纷纷提出提振韩国股市的强烈意愿,力图争取韩国1400万散户投资者的支持。 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14日消息,李在明日前提交的十大主要竞选政策纲领中,通过“激发家庭与小商户活力,建设公平公正的经济”的纲领,阐述了提振资本市场的具体构想。 李在明表示,将提升市场流动性、推动企业回购力度显著增强,并根据上市企业特点对股市结构进行重组。他还在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上表示,将再次推动《商法》修订,并制定计划,力争使韩国成功纳入MSCI发达市场指数。 他提出,将引入“韩版电子信息证据开示制度”,加强对控股股东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利用内幕信息套利、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从根本上杜绝谋取私利的乱象。 金文洙则在十大主要竞选政策纲领中以“中产阶级资产增值,机会之国”为主题,提出提振股市的具体蓝图。他表示,将对长期持有股票或基金的投资者给予税收优惠。 金文洙指出,总统出访期间正是宣传韩国资本市场的最佳时机,并承诺由总统亲自出面向海外投资者开展企业说明会(IR),积极吸引海外资本入韩。同时,为减少政策不确定性,他还提议设立“金融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经济副总理、韩国银行总裁、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融监督院院长及民间专家。 在税制方面,金文洙计划对年股息收入在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4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免税。他表示:“将通过扩大被称为‘第三份工资’的股息收入,让民众有更多机会通过金融市场实现资产增长。” 针对操纵股价等金融犯罪行为,金文洙主张加大惩罚力度,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并计划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2025-05-15 02:38:26 -
联合国报告称韩国反华情绪高涨令人担忧
联合国时隔7年发布报告,称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已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近来以保守阶层及部分政客为中心,反华与仇华情绪高涨,有关中国人参与总统弹劾集会、涉嫌介入大选等谣言在网络中快速传播,令联合国罕见发出警告。 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对近来韩国内针对中国人的仇恨言论增加表示担忧。韩国定期接受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的国家报告审议,本次审议为2018年12月后时隔7年实施。 报告指出,韩国社会在线上和线下对移民、寻求庇护者、难民及华裔群体的种族歧视性仇恨言论持续增加,我们对此表示担忧,建议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开展教育宣传,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联合国称,不仅对中国人,韩国社会对穆斯林、外籍劳工、脱北者等群体的歧视现象也令人担忧。尤其对中国人的仇视已从网络扩大至线下,并举例称近来在建国大学附近中国美食街一带,发生针对中国人的辱骂与肢体冲突。 这将对下届政府对华外交改善产生不小的影响,韩国外交部正在就联合国此次警告研究应对方案。外交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同有关部门合作,对此进行周密探讨。 眼下韩国正值总统选举拉票期间,主要候选人的对华政策也成为关注焦点。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日前在大邱拉票时再次提及此前涉华言论,李在明曾在去年国会议员选举期间表示:“我们为什么要对中国指手画脚?直接说‘谢谢’就行了。”此番言论引发对华屈辱外交的争议。 李在明当天再次提及此事,他表示:“我对中国说‘谢谢’,对台湾也说‘谢谢’,这难道不对吗?”表明他今后对华外交或奉行实用主义路线。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则主张,对华外交应建立在互相尊重和遵守规范的基础上,在韩中双边关系上应将国家利益和主权放在首位,对中方的傲慢或单方面霸道态度果断进行应对。
2025-05-14 18:48:54 -
总统竞选正式启幕 主要候选人奔赴保守阵营拉票
“6·3总统选举”拉票活动日前正式启幕,共同民主党、国民力量党和改革新党主要候选人相继奔赴保守阵营“票仓”大邱和庆尚北道(TK地区)等地,展开拉票大战。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当天从庆尚北道龟尾站前广场开始,依次到访龟尾市、大邱市、浦项市和蔚山市进行集中游说拉票。 2022年总统选举时,李在明当时在庆尚北道地区的得票率仅为23.8%,仅次于大邱(21.6%)为全国倒数第二,此次仅隔三天再次到访民主党处于相对劣势的庆尚道,除了争取当地支持外,凸显其重视国民团结的姿态,进一步拉拢中间选民。 李在明在拉票时提及前总统朴正熙故居位于龟尾市,他表示自己年轻时认为朴正熙是扼杀民主主义的恶人,但现在应该肯定他为国家工业化做出的贡献。 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继在大邱进行为期两天的拉票活动后,又接连到访蔚山和釜山,试图集结庆尚道地区的支持力量。劳工运动家出身的金文洙在选举对策委员会成立仪式上表示:“年轻时我因反对朴正熙而多次被捕,但近来意识到自己当年也有过错。曾经在朴正熙墓前吐口水的我现在要向他的陵墓献花。” 金文洙首站前往位于大邱市的国立新岩先烈公园进行拜谒,当天下午到访釜山国际金融中心,讨论产业银行迁址事宜,随后前往釜山札嘎其市场与商户进行交流。金文洙计划锁定保守票仓选票,同时对外释放振兴经济惠民生的决 李俊锡当天在大邱市医生会馆与医疗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后,前往七星市场与商户进行座谈,并在“2·28公园”进行集中拉票。李俊锡意在强调自身年轻与擅长沟通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支持。 韩国总统选举竞选活动于本月12日正式启动,竞选宣传期间,各候选人可于每日7时至23时在公共场所发表演说,竞选团队可向公众发放传单等资料。此外,总统候选人还将参加4场电视辩论,日期分别定在本月18日、19日、23日和27日。
2025-05-13 23:59:11 -
【亚洲人之声】如何围观一场热闹的总统选举?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候选人登记工作已经结束,本次共有7人向韩国的最高权力宝座发起挑战,舆论普遍认为竞争主要集中于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三者之间。韩国的政坛精彩程度堪比韩剧,加上本届选举于前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后提前举行,更增添无数令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大街小巷一夜之间挂起的各候选人竞选横幅和口号都在提醒你,接下来的20天左右,又将是一场热闹无比的拉票大战。 李在明此次的竞选口号言简意赅——“现在是李在明”!寒门出身的李在明竞选公约聚焦收入再分配、住房公平、扩大基本收入和社会福利,在30至50岁的核心选民中拥有广泛支持。上届大选以0.73%的微弱差距惜败给尹锡悦后时隔三年再战,随着此前身背的一系列官司审判一一延期,也令他暂时摆脱法律风险的枷锁,对于李在明来说,这无疑是他距离总统宝座最近的一次,能否笑到最后实现政权交接,成为本届选举最大看点。 同样为“草根”出身的金文洙喊出“全新的大韩民国,堂堂正正的金文洙”竞选口号。金文洙成为国民力量党候选人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险些成为各派力量博弈的牺牲品。金文洙对朝政策强硬,竞选公约多集中于国家安保领域,对传统保守选民极具吸引力。早年参加民主化运动和劳工运动的经历也为他博得好感,但他被打上尹锡悦政权延续者的标签,不排除成为“背锅侠”的命运。 刚刚年满四十周岁的李俊锡是本次总统大选中最年轻的新生力量,作为国民力量党前党首,他脱离该党另起炉灶虽吸引部分年轻保守派支持,却导致保守阵营严重撕裂。他在“向左走向右走”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仍无法摆脱保守派基本盘,改革新党在国会中仅保有3个席位也成为硬伤,因此“陪跑”的概率极大。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除了“追剧”变化比股市涨跌还快的民调结果外,本月18日开始的候选人电视辩论也不容错过,看候选人正面杠、互怼吐槽,网友们的段子、表情包和二创视频早已准备就绪。还有最令人期待的各大电视台开票直播,各种脑洞大开的玩梗“神级”动画特效,比开票本身还要精彩,无论你是理智分析型,还是娱乐至上派,在这场政治大秀中,相信都会找到乐趣所在。
2025-05-13 21:49:25 -
大选期间禁止玩梗!星巴克限制用户使用政治人士姓名作昵称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拉票活动日前正式拉开大幕,星巴克韩国出台新规,会员将暂时无法使用主要候选人的名字作为用户昵称。 根据新规,用户在设置或更改星巴克昵称时,无法使用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等7名总统候选人的名字进行注册,此外,前总统尹锡悦的名字也无法使用。金建希、韩东勋、洪准杓、安哲秀等其他政治人士的名字则可正常使用。 根据星巴克韩国用户昵称规则,用户在注册或更改昵称时,不能存在违反社会常识、贬低他人、令门店员工为难、可能引起不适的内容等。 星巴克韩国负责人表示,在涉及宗教、政治等问题上,星巴克始终保持中立,对用户名中存在脏话、低俗俚语等不适用员工在公众场合唤名的内容,通过实时监控系统进行屏蔽。在总统选举期间,使用主要候选人及前总统尹锡悦等政治敏感人物的名字作为用户昵称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为保持政治中立,星巴克韩国对这一行为采取限制措施。但在总统选举结束后,用户可自由使用政治人士的姓名,但对在姓名后附加脏话或不当表述的行为将予以限制。
2025-05-13 19:30:54 -
韩国大选"拉票战"正式打响 "1强1中1弱"格局初现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于12日正式启动拉票活动。包括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在内的7位候选人,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为期22天的竞选行程,直至正式投票前一天的6月2日。 政界普遍分析认为,本届大选初期格局已呈现出“1强1中1弱”的态势。根据近期多项民调结果,李在明支持率稳定领先,优势已超出误差范围。拥有传统保守阵营基础的金文洙则正力图实现逆转。 主打“中道保守”路线的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虽支持率仍处于个位数,但因国民力量党强行更换总统候选人引发的政治风波,其存在感有所上升。泛保守阵营曾试图推动金文洙与李俊锡的候选人整合,但李俊锡已多次公开表态,拒绝合并方案,并明确表示将坚持独立参选直至选举结束。 李在明于当天上午在首尔光化门举行出征仪式,正式宣告竞选启动。他将光化门视为象征“光之革命”的政治地标,借此强调以“结束内乱”为主轴推进政权更替。李在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大选是对“摧毁国家秩序与民生的巨大既得利益集团”的决战,也是拯救国家与国民于危机的关键战役,自称是一位“有准备的总统”。 他还提及,上届大选的失利导致尹锡悦政府执政,使国家陷入危机,“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我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据悉,李在明将前往京畿道城南板桥、华城东滩、大田等地,围绕其“韩国倡议(K-Initiative)”竞选纲领展开行程,主打半导体与科技议题,强化增长与复苏路线,争取中间层与泛保守阵营选民的支持。 金文洙则以“民生”为核心议题,开启首日竞选行程。当日凌晨从首尔松坡区可乐市场出发,傍晚将在大邱西门市场结束全天拉票活动,强调将成为“市场总统”。他计划用两天时间完成“京釜线游说”,依次走访首尔、大田、大邱、蔚山、釜山,聚焦经济政策与基层民意,力求巩固保守阵营支持基础。 由于整合问题,国民力量党在候选人登记前爆发内讧,目前正全力修复支持基础,力图稳住铁杆支持者与摇摆选民。非常对策委员会委员长提名人金龙泰表示,将呈现令国民耳目一新的变化。该党还通过“反明大帐篷”等方式,力图在选举初期形成攻势。金文洙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总统选举充满变数,但民主最终会带来胜利。” 李俊锡首日行程突出“年轻保守”形象,前往共同民主党传统优势地区湖南展开攻势。在凌晨造访全南丽水国家产业园区后,他在国会召开记者会,强调“绝不接受近乎欺骗国民的整合秀”,再次明确拒绝与国民力量党合并。 李俊锡表示:“作为一名拥有理工背景、具备全球视野的候选人,这里是我展现决心的最佳平台。”下午,他将前往西大门区延世大学,与学生们在食堂共进午餐,开展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聚焦青年与未来政策。
2025-05-13 01:34:30 -
全球贸易秩序重整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成焦点
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美国开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后,全球贸易秩序出现剧烈动荡。长期以来由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的自由贸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由贸易协定(FTA)原本旨在消除关税壁垒、赋予贸易特惠,但当下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FTA是指缔约国之间相互取消商品和服务贸易关税,降低贸易壁垒的协议。此前多以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区域协定为主,称为区域贸易协定(RTA)。韩国并非EU或NAFTA成员,但通过与59个国家签署22项FTA协议,成功拓展经济版图。与韩国缔约的59个国家GDP之和占全球总量的85%,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新加坡。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2日在白宫宣布大幅提高关税壁垒,并签署行政命令,对韩国等多国启动对等关税政策,试图通过重新谈判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目前美国对韩国设关税25%,欧盟20%、日本24%、中国台湾32%、越南高达46%。部分国家获得临时关税豁免,但中美之间超过100%的报复性关税战却硝烟弥漫。 为应对美方保护主义,各国纷纷寻求通过谈判降低关税,或考虑实施对等措施。专家指出,即使当前紧张局势最终缓解,多数国家对美出口恐难再享受零关税待遇。长期依赖双边FTA、缺乏区域经济整合支撑的韩国则可能首当其冲。 FTA按经济整合程度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及完全经济整合五个阶段。相比已经实现第五阶段整合的欧盟,韩国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大多处于最初阶段,全球保护主义氛围高涨无疑削弱韩国的对外贸易优势。 在美国削弱WTO作用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全球自由贸易结构开始裂解。特朗普政府重提对等关税,成为对FTA制度的沉重打击。当前WTO几乎丧失实质争端解决能力,如果FTA失效,韩国企业出口环境可能更加恶化。 此外,美国主导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协定也在单边主义下面临功能弱化风险。专家指出,APEC为非约束性机制,但如果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则会破坏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 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始受到关注。RCEP涵盖中国、韩国、日本、澳洲及东盟十国,在全球人口总数中约占23亿,GDP与贸易规模约占30%。 韩国尚未加入CPTPP,目前正在推进加入进程来分散出口风险。RCEP标准则相对宽松,缺乏高附加值领域的严格规则,部分专家认为仅可作为补充战略。此外,中国作为RCEP主导国,也可能限制韩国在其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中日韩三国间自由贸易协定重启谈判的呼声渐涨。三国经贸部长3月30日时隔六年在首尔会面,达成恢复自由贸易秩序、加强三边合作的共同意愿,并在联合声明中支持基于规则、开放、包容、透明和没有歧视的多边贸易体系。 目前中日韩三国间尚无共同经济合作机制,仅有中韩FTA正在运行。三国自2012年起进行16轮FTA谈判,2019年中断。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中美关系恶化,协商陷入停滞。直至2024年,三国才再度确认重启意愿。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此前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的会谈中,主张尽快恢复中日韩FTA谈判,并推动中韩FTA第二阶段深化,强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如果中日韩三国达成FTA,则会形成一个GDP总额高达24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甚至超过欧盟,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依旧存在诸多挑战。三国均为制造大国,产业重合度高,贸易自由化易触发产业矛盾。此外,政治纷争也难以忽视。韩日在慰安妇赔偿、独岛主权等历史问题下多次出现摩擦,中韩则在“萨德”风波后曾一度陷入文化封锁与外交僵局。 近期,在美方持续强化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也对中日韩FTA展现出积极态度。安德根强调,面对国际贸易体系不确定性,三国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同时也坦言,合作内容和领域尚存分歧,需要协调。 在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争中,中日韩开始探索新的合作路径。三国部长的握手,不仅象征东亚经济合作重启,同时也是全球保护主义浪潮中东亚三国对自由贸易承诺的一次重要宣示。如果三国能在互信基础上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不仅可以为地区创造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也可能在动荡的全球贸易体系中,为自由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2025-05-13 01:00:48
-
工作人员分拣发送第21届总统选举候选人宣传资料
18日,在位于京畿道水原劝善区金谷洞的行政福利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发送第21届总统选举候选人的官方宣传资料。
2025-05-18 22:54:19 -
韩国"少劳多得"观念盛行 专家警告未来难与中美竞争
韩国正值总统选举,在各大候选人纷纷提出重磅产业政策承诺之际,韩国产业界却警告称,面对内忧外患的主力产业局势,新一届政府必须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干预政策,以保障国家产业竞争力。 目前,始于美国加征关税的全球贸易战已经严重阻碍韩国主力产业的出口路径,而在面临中国低价产品冲击的钢铁和石化行业中,结构调整也刻不容缓。雪上加霜的是,中国正在加速推进高端技术崛起,对韩国主力产业的未来增长潜力构成实质威胁。 日前,韩国产业研究院院长权南勋接受采访时指出,过去韩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靠民间主导,政府仅以放宽监管等有限手段介入,这一模式一度成为典范,但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他强调,正如主要发达国家正在采取积极市场干预与多元化政策工具一样,新一届韩国政府也应该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 在结构调整迟滞的情况下,产业界的负担日益加重。业内人士指出,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依旧存续在市场,导致整个产业效率低下。在炼油与石化行业中,边缘企业数量正在持续增加,而政府在主导清退或整合方面显得无能为力,同时金融机构还在持续延长融资支持。 石化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当前产能严重过剩,如果继续拖延结构调整,最终可能导致大家一同走向灭亡。应该按照市场逻辑及时淘汰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这样整个产业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与此同时,专家还指出,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必须伴随劳动改革。首尔大学工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朱荣涉表示:“韩国社会普遍存在‘少劳多得’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乌托邦式幻想。与‘多劳多得’的美国和‘少得也多劳’的中国相比,韩国在未来难以维持竞争力。” 由此可见,韩国正在面临一场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新政府的政策走向预计会对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颇为深远的影响。
2025-05-15 22:45:09 -
总统候选人劳动政策成焦点 工时改革引经济界担忧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还剩下不到20天,各主要候选人在劳动政策上的承诺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在工作时长上的改革问题成为焦点,经济界对此不乏担忧之声。 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提出缩短工时,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则主张基于劳资协商,对每周52小时工作制进行调整。外界评价李在明的政策倾向于劳动者立场,而金文洙则更多反映了经济界的诉求。 李在明承诺打造劳动受尊重,人人权利受保障的社会,提出推广每周4.5天工作制,在2030年前将韩国工时缩减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平均水平以下。 韩国《劳动标准法》未明文规定每周五天工作制,仅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单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分析称,李在明的承诺核心在于缩短法定劳动时间,向积极响应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或财政支援。 但经济界对李在明的这一承诺表示担忧,韩国经营者总协会指出,目前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法定每周工时低于40小时的仅有澳大利亚(38小时)、比利时(38小时)和法国(35小时)。除比利时外,几乎没有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推行四天工作制。在韩国劳动生产效率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单方面缩减工时将进一步削弱企业竞争力。 金文洙则提出打造对企业友好、工作舒适的国家,承诺在劳资协商的基础上改进52小时工作制。虽尚未公布具体方案,但参照国民力量党此前提出的4.5天工作制构想,可能在维持总工时不变的前提下,将现行5天工作制调整为4.5天,周一至周四每天工作9小时,周五工作4小时。 这一方案也引发忧虑,经济界人士指出,每日工作9小时将额外支付加班费。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超出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的加班时段需支付1.5倍工资,这将加重企业负担。 另据EMBRAIN PUBLIC等四家民调机构本月12日至14日对1000名选民联合实施的最新调查,李在明支持率为49%,金文洙为27%,李俊锡为7%,83%的受访者称本次大选一定会投票。
2025-05-15 21:22:48 -
李在明金文洙承诺提振韩国股市 具体方向不同
随着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和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纷纷提出提振韩国股市的强烈意愿,力图争取韩国1400万散户投资者的支持。 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14日消息,李在明日前提交的十大主要竞选政策纲领中,通过“激发家庭与小商户活力,建设公平公正的经济”的纲领,阐述了提振资本市场的具体构想。 李在明表示,将提升市场流动性、推动企业回购力度显著增强,并根据上市企业特点对股市结构进行重组。他还在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上表示,将再次推动《商法》修订,并制定计划,力争使韩国成功纳入MSCI发达市场指数。 他提出,将引入“韩版电子信息证据开示制度”,加强对控股股东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利用内幕信息套利、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从根本上杜绝谋取私利的乱象。 金文洙则在十大主要竞选政策纲领中以“中产阶级资产增值,机会之国”为主题,提出提振股市的具体蓝图。他表示,将对长期持有股票或基金的投资者给予税收优惠。 金文洙指出,总统出访期间正是宣传韩国资本市场的最佳时机,并承诺由总统亲自出面向海外投资者开展企业说明会(IR),积极吸引海外资本入韩。同时,为减少政策不确定性,他还提议设立“金融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经济副总理、韩国银行总裁、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融监督院院长及民间专家。 在税制方面,金文洙计划对年股息收入在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4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免税。他表示:“将通过扩大被称为‘第三份工资’的股息收入,让民众有更多机会通过金融市场实现资产增长。” 针对操纵股价等金融犯罪行为,金文洙主张加大惩罚力度,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并计划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2025-05-15 02:38:26 -
联合国报告称韩国反华情绪高涨令人担忧
联合国时隔7年发布报告,称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已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近来以保守阶层及部分政客为中心,反华与仇华情绪高涨,有关中国人参与总统弹劾集会、涉嫌介入大选等谣言在网络中快速传播,令联合国罕见发出警告。 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日前发布报告,对近来韩国内针对中国人的仇恨言论增加表示担忧。韩国定期接受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的国家报告审议,本次审议为2018年12月后时隔7年实施。 报告指出,韩国社会在线上和线下对移民、寻求庇护者、难民及华裔群体的种族歧视性仇恨言论持续增加,我们对此表示担忧,建议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订,开展教育宣传,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联合国称,不仅对中国人,韩国社会对穆斯林、外籍劳工、脱北者等群体的歧视现象也令人担忧。尤其对中国人的仇视已从网络扩大至线下,并举例称近来在建国大学附近中国美食街一带,发生针对中国人的辱骂与肢体冲突。 这将对下届政府对华外交改善产生不小的影响,韩国外交部正在就联合国此次警告研究应对方案。外交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同有关部门合作,对此进行周密探讨。 眼下韩国正值总统选举拉票期间,主要候选人的对华政策也成为关注焦点。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日前在大邱拉票时再次提及此前涉华言论,李在明曾在去年国会议员选举期间表示:“我们为什么要对中国指手画脚?直接说‘谢谢’就行了。”此番言论引发对华屈辱外交的争议。 李在明当天再次提及此事,他表示:“我对中国说‘谢谢’,对台湾也说‘谢谢’,这难道不对吗?”表明他今后对华外交或奉行实用主义路线。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则主张,对华外交应建立在互相尊重和遵守规范的基础上,在韩中双边关系上应将国家利益和主权放在首位,对中方的傲慢或单方面霸道态度果断进行应对。
2025-05-14 18:48:54 -
总统竞选正式启幕 主要候选人奔赴保守阵营拉票
“6·3总统选举”拉票活动日前正式启幕,共同民主党、国民力量党和改革新党主要候选人相继奔赴保守阵营“票仓”大邱和庆尚北道(TK地区)等地,展开拉票大战。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当天从庆尚北道龟尾站前广场开始,依次到访龟尾市、大邱市、浦项市和蔚山市进行集中游说拉票。 2022年总统选举时,李在明当时在庆尚北道地区的得票率仅为23.8%,仅次于大邱(21.6%)为全国倒数第二,此次仅隔三天再次到访民主党处于相对劣势的庆尚道,除了争取当地支持外,凸显其重视国民团结的姿态,进一步拉拢中间选民。 李在明在拉票时提及前总统朴正熙故居位于龟尾市,他表示自己年轻时认为朴正熙是扼杀民主主义的恶人,但现在应该肯定他为国家工业化做出的贡献。 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继在大邱进行为期两天的拉票活动后,又接连到访蔚山和釜山,试图集结庆尚道地区的支持力量。劳工运动家出身的金文洙在选举对策委员会成立仪式上表示:“年轻时我因反对朴正熙而多次被捕,但近来意识到自己当年也有过错。曾经在朴正熙墓前吐口水的我现在要向他的陵墓献花。” 金文洙首站前往位于大邱市的国立新岩先烈公园进行拜谒,当天下午到访釜山国际金融中心,讨论产业银行迁址事宜,随后前往釜山札嘎其市场与商户进行交流。金文洙计划锁定保守票仓选票,同时对外释放振兴经济惠民生的决 李俊锡当天在大邱市医生会馆与医疗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后,前往七星市场与商户进行座谈,并在“2·28公园”进行集中拉票。李俊锡意在强调自身年轻与擅长沟通的优势,争取更多的支持。 韩国总统选举竞选活动于本月12日正式启动,竞选宣传期间,各候选人可于每日7时至23时在公共场所发表演说,竞选团队可向公众发放传单等资料。此外,总统候选人还将参加4场电视辩论,日期分别定在本月18日、19日、23日和27日。
2025-05-13 23:59:11 -
【亚洲人之声】如何围观一场热闹的总统选举?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候选人登记工作已经结束,本次共有7人向韩国的最高权力宝座发起挑战,舆论普遍认为竞争主要集中于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三者之间。韩国的政坛精彩程度堪比韩剧,加上本届选举于前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后提前举行,更增添无数令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大街小巷一夜之间挂起的各候选人竞选横幅和口号都在提醒你,接下来的20天左右,又将是一场热闹无比的拉票大战。 李在明此次的竞选口号言简意赅——“现在是李在明”!寒门出身的李在明竞选公约聚焦收入再分配、住房公平、扩大基本收入和社会福利,在30至50岁的核心选民中拥有广泛支持。上届大选以0.73%的微弱差距惜败给尹锡悦后时隔三年再战,随着此前身背的一系列官司审判一一延期,也令他暂时摆脱法律风险的枷锁,对于李在明来说,这无疑是他距离总统宝座最近的一次,能否笑到最后实现政权交接,成为本届选举最大看点。 同样为“草根”出身的金文洙喊出“全新的大韩民国,堂堂正正的金文洙”竞选口号。金文洙成为国民力量党候选人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险些成为各派力量博弈的牺牲品。金文洙对朝政策强硬,竞选公约多集中于国家安保领域,对传统保守选民极具吸引力。早年参加民主化运动和劳工运动的经历也为他博得好感,但他被打上尹锡悦政权延续者的标签,不排除成为“背锅侠”的命运。 刚刚年满四十周岁的李俊锡是本次总统大选中最年轻的新生力量,作为国民力量党前党首,他脱离该党另起炉灶虽吸引部分年轻保守派支持,却导致保守阵营严重撕裂。他在“向左走向右走”的问题上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仍无法摆脱保守派基本盘,改革新党在国会中仅保有3个席位也成为硬伤,因此“陪跑”的概率极大。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除了“追剧”变化比股市涨跌还快的民调结果外,本月18日开始的候选人电视辩论也不容错过,看候选人正面杠、互怼吐槽,网友们的段子、表情包和二创视频早已准备就绪。还有最令人期待的各大电视台开票直播,各种脑洞大开的玩梗“神级”动画特效,比开票本身还要精彩,无论你是理智分析型,还是娱乐至上派,在这场政治大秀中,相信都会找到乐趣所在。
2025-05-13 21:49:25 -
大选期间禁止玩梗!星巴克限制用户使用政治人士姓名作昵称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拉票活动日前正式拉开大幕,星巴克韩国出台新规,会员将暂时无法使用主要候选人的名字作为用户昵称。 根据新规,用户在设置或更改星巴克昵称时,无法使用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等7名总统候选人的名字进行注册,此外,前总统尹锡悦的名字也无法使用。金建希、韩东勋、洪准杓、安哲秀等其他政治人士的名字则可正常使用。 根据星巴克韩国用户昵称规则,用户在注册或更改昵称时,不能存在违反社会常识、贬低他人、令门店员工为难、可能引起不适的内容等。 星巴克韩国负责人表示,在涉及宗教、政治等问题上,星巴克始终保持中立,对用户名中存在脏话、低俗俚语等不适用员工在公众场合唤名的内容,通过实时监控系统进行屏蔽。在总统选举期间,使用主要候选人及前总统尹锡悦等政治敏感人物的名字作为用户昵称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为保持政治中立,星巴克韩国对这一行为采取限制措施。但在总统选举结束后,用户可自由使用政治人士的姓名,但对在姓名后附加脏话或不当表述的行为将予以限制。
2025-05-13 19:30:54 -
韩国大选"拉票战"正式打响 "1强1中1弱"格局初现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于12日正式启动拉票活动。包括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在内的7位候选人,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为期22天的竞选行程,直至正式投票前一天的6月2日。 政界普遍分析认为,本届大选初期格局已呈现出“1强1中1弱”的态势。根据近期多项民调结果,李在明支持率稳定领先,优势已超出误差范围。拥有传统保守阵营基础的金文洙则正力图实现逆转。 主打“中道保守”路线的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虽支持率仍处于个位数,但因国民力量党强行更换总统候选人引发的政治风波,其存在感有所上升。泛保守阵营曾试图推动金文洙与李俊锡的候选人整合,但李俊锡已多次公开表态,拒绝合并方案,并明确表示将坚持独立参选直至选举结束。 李在明于当天上午在首尔光化门举行出征仪式,正式宣告竞选启动。他将光化门视为象征“光之革命”的政治地标,借此强调以“结束内乱”为主轴推进政权更替。李在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大选是对“摧毁国家秩序与民生的巨大既得利益集团”的决战,也是拯救国家与国民于危机的关键战役,自称是一位“有准备的总统”。 他还提及,上届大选的失利导致尹锡悦政府执政,使国家陷入危机,“为了不再重蹈覆辙,我做了更加充分的准备。”据悉,李在明将前往京畿道城南板桥、华城东滩、大田等地,围绕其“韩国倡议(K-Initiative)”竞选纲领展开行程,主打半导体与科技议题,强化增长与复苏路线,争取中间层与泛保守阵营选民的支持。 金文洙则以“民生”为核心议题,开启首日竞选行程。当日凌晨从首尔松坡区可乐市场出发,傍晚将在大邱西门市场结束全天拉票活动,强调将成为“市场总统”。他计划用两天时间完成“京釜线游说”,依次走访首尔、大田、大邱、蔚山、釜山,聚焦经济政策与基层民意,力求巩固保守阵营支持基础。 由于整合问题,国民力量党在候选人登记前爆发内讧,目前正全力修复支持基础,力图稳住铁杆支持者与摇摆选民。非常对策委员会委员长提名人金龙泰表示,将呈现令国民耳目一新的变化。该党还通过“反明大帐篷”等方式,力图在选举初期形成攻势。金文洙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总统选举充满变数,但民主最终会带来胜利。” 李俊锡首日行程突出“年轻保守”形象,前往共同民主党传统优势地区湖南展开攻势。在凌晨造访全南丽水国家产业园区后,他在国会召开记者会,强调“绝不接受近乎欺骗国民的整合秀”,再次明确拒绝与国民力量党合并。 李俊锡表示:“作为一名拥有理工背景、具备全球视野的候选人,这里是我展现决心的最佳平台。”下午,他将前往西大门区延世大学,与学生们在食堂共进午餐,开展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聚焦青年与未来政策。
2025-05-13 01:34:30 -
全球贸易秩序重整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成焦点
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美国开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后,全球贸易秩序出现剧烈动荡。长期以来由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的自由贸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由贸易协定(FTA)原本旨在消除关税壁垒、赋予贸易特惠,但当下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FTA是指缔约国之间相互取消商品和服务贸易关税,降低贸易壁垒的协议。此前多以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区域协定为主,称为区域贸易协定(RTA)。韩国并非EU或NAFTA成员,但通过与59个国家签署22项FTA协议,成功拓展经济版图。与韩国缔约的59个国家GDP之和占全球总量的85%,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新加坡。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2日在白宫宣布大幅提高关税壁垒,并签署行政命令,对韩国等多国启动对等关税政策,试图通过重新谈判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目前美国对韩国设关税25%,欧盟20%、日本24%、中国台湾32%、越南高达46%。部分国家获得临时关税豁免,但中美之间超过100%的报复性关税战却硝烟弥漫。 为应对美方保护主义,各国纷纷寻求通过谈判降低关税,或考虑实施对等措施。专家指出,即使当前紧张局势最终缓解,多数国家对美出口恐难再享受零关税待遇。长期依赖双边FTA、缺乏区域经济整合支撑的韩国则可能首当其冲。 FTA按经济整合程度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及完全经济整合五个阶段。相比已经实现第五阶段整合的欧盟,韩国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大多处于最初阶段,全球保护主义氛围高涨无疑削弱韩国的对外贸易优势。 在美国削弱WTO作用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全球自由贸易结构开始裂解。特朗普政府重提对等关税,成为对FTA制度的沉重打击。当前WTO几乎丧失实质争端解决能力,如果FTA失效,韩国企业出口环境可能更加恶化。 此外,美国主导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协定也在单边主义下面临功能弱化风险。专家指出,APEC为非约束性机制,但如果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则会破坏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 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始受到关注。RCEP涵盖中国、韩国、日本、澳洲及东盟十国,在全球人口总数中约占23亿,GDP与贸易规模约占30%。 韩国尚未加入CPTPP,目前正在推进加入进程来分散出口风险。RCEP标准则相对宽松,缺乏高附加值领域的严格规则,部分专家认为仅可作为补充战略。此外,中国作为RCEP主导国,也可能限制韩国在其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中日韩三国间自由贸易协定重启谈判的呼声渐涨。三国经贸部长3月30日时隔六年在首尔会面,达成恢复自由贸易秩序、加强三边合作的共同意愿,并在联合声明中支持基于规则、开放、包容、透明和没有歧视的多边贸易体系。 目前中日韩三国间尚无共同经济合作机制,仅有中韩FTA正在运行。三国自2012年起进行16轮FTA谈判,2019年中断。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中美关系恶化,协商陷入停滞。直至2024年,三国才再度确认重启意愿。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此前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的会谈中,主张尽快恢复中日韩FTA谈判,并推动中韩FTA第二阶段深化,强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如果中日韩三国达成FTA,则会形成一个GDP总额高达24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甚至超过欧盟,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依旧存在诸多挑战。三国均为制造大国,产业重合度高,贸易自由化易触发产业矛盾。此外,政治纷争也难以忽视。韩日在慰安妇赔偿、独岛主权等历史问题下多次出现摩擦,中韩则在“萨德”风波后曾一度陷入文化封锁与外交僵局。 近期,在美方持续强化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也对中日韩FTA展现出积极态度。安德根强调,面对国际贸易体系不确定性,三国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同时也坦言,合作内容和领域尚存分歧,需要协调。 在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争中,中日韩开始探索新的合作路径。三国部长的握手,不仅象征东亚经济合作重启,同时也是全球保护主义浪潮中东亚三国对自由贸易承诺的一次重要宣示。如果三国能在互信基础上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不仅可以为地区创造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也可能在动荡的全球贸易体系中,为自由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2025-05-13 0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