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生育’新闻 22个
-
韩国出生人口止跌回升 地区性增势差异显著
2025年乙巳年的第一天(1日),在日山出生的新生儿。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出生人口在2023年触底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呈上升趋势,但出生人口趋势呈现地区性差异,首都圈增长显著,地方地区增势微弱。 统计厅于23日发布的人口动向数据显示,以去年1至11月为基准,首都圈出生人口达3.8568万人,同比(3.6703万人)增加5.1%。自去年以来,除1月(-9%)和3月(-4%)出现轻微下降外,首尔出生人口每月环比均有所增长。自去年9月起,首尔出生人口增幅连续三个月突破10%大关,其中9月增幅达13.9%,10月为11.8%,11月为13.5%,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京畿道出生人口增势与首尔保持一致,同样保持在10%的增长水平。此外,仁川广域市出生人口于去年8月增加25.7%后,连续四个月保持20%的高增长水平。 随着首都圈出生人口的快速增长,全国出生人口时隔9年趋于增长。自去年7月起,全国出生人口连续五个月同比增加。然而,与首都圈的显著增长相比,地方地区的出生人口增速仍显缓慢。具体来看,去年11月,江原道出生人口为526名,同比增加9.4%,虽然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率远低于首都圈地区。忠清北道(3.1%)和济州岛(6%)等其他地区11月的出生人口也同比有所增加,但增势也仍不及首都圈地区。 从累计出生人口来看,首都圈与地方地区的差距也较为明显。首尔累计出生人口在今年5月同比转为正增长后,一直保持增加趋势,9月同比增长3.5%。10月增长4.3%,11月则增长5.1%。京畿道和仁川地区的累计出生人口也分别从9月和5月开始转为正增长。反之,个别地方地区的累计出生人口同比仍未实现正增长。截至去年11月,江原道累计出生人口为6042人,同比减少3.1%。同期,济州(-2.3%)、忠清北道(-1.4%)、光州(-2.4%)的累计出生人口也均同比有所减少。 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各地方自治团体的生育支援政策和实施期限均有所不同,因此反映的出生人口数据呈现出一定的差距。”
2025-01-23 18:44:32 -
全面进入超高龄社会 首尔市正式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
韩国行政安全部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超过20%,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有关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正式提上日程。 据首尔市16日消息,定于本月成立的人口政策委员会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人口政策委员会是在去年首尔市成立的人口变化应对委员会基础上更名而成,主要负责对首尔市的人口政策进行制定和审议。 人口政策委员人数从先前的15人增加至20人,由低生育、老龄化、城市空间规划等在人口政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 今年的主要议题为上调老年人的年龄标准,首尔市在去年6月发表的《人口政策基本规划》中提出,新出台的福利政策对象老年人年龄标准将灵活适用于60-80岁。 这主要是由于退休后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活跃老年人”(Active Senior)逐年增长,相应的福利财政也有所扩大。去年韩国65岁以上登记人口为1024.45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20%。首尔市65岁以上人口约177万人,占总人口的19%,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 保健福祉部今年也将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尔市将通过首尔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反映在政策上。 国民力量党议员尹英熙此前委托民调机构With Research实施的调查显示,45.2%的首尔市民认为老年人的标准为70岁以上,其次依次为65岁以上(24%)、75岁以上(17.7%)、80岁以上(7.8%),认为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的比重仅为5.4%。 首尔市计划先从与生计无直接关系的文化支援项目入手,将老年人的年龄标准上调至70-80岁,逐步缩小支援对象的范围。 首尔市负责人表示,虽然首尔市可单独推动的项目有限,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已提上日程,今后将与各地方自治团体展开合作,持续对人口结构变化、民众认知进行观察,完善及优化人口政策。 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塔谷公园外,老年人正在排队领取免费供餐。【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3:33:19 -
韩国2024年出生人口时隔9年反弹 低生育率趋势或迎转折
2024年,韩国出生人口时隔九年出现反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3日发布的《2024年居民登记人口统计分析》,2024年韩国出生人口为24.2334万人,较2023年(23.5039万人)增加7295人,增幅达3.1%。 这是自2015年以来出生人数首次增长,标志着长期低生育率趋势或将出现转折。从性别来看,男婴出生数为12.3923万人,高于女婴的11.8411万人,差距达5512人。 去年韩国居民登记人口总数为5121.7221万人,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人口为2571.8897万人,继续高于男性的2549.8324万人。这一差距自2015年女性人口首次超过男性以来,进一步扩大。 在人口结构方面,居民登记人口的平均年龄为45.3岁,其中男性为44.2岁,女性为46.5岁。相比全国平均年龄(45.3岁),首都圈平均年龄为44.3岁,低于全国水平;非首都圈平均年龄为45.9岁,略高于全国水平。 各年龄段中,50至59岁人口占比最高,达870.6370万人,占总人口的17%。随后依次为60至69岁(15.27%)、40至49岁(15.08%)、70岁以上(12.94%)、30至39岁(12.93%)、20至29岁(11.63%)、10至19岁(9.02%)、10岁以下(6.13%)。 在人口结构占比上,0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67%,15至64岁占69.3%,65岁以上占20.03%。预计2025年适龄小学入学的6岁人口(2018年出生)为33.4145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0595万人,降幅达8.39%。 去年韩国居民登记户数为2411.8928万户,较2023年增加20.4077万户,增幅为0.85%。平均每户人数为2.12人,较上年减少0.03人。 在家庭户数分布上,单人户仍占最大比例,共计约1012万户,比例为41.97%。紧随其后的是两人户(600万户,24.9%)、三人户(405万户,16.8%)、以及四人以上户(394万户,16.33%)。其中,三人户数量首次超过四人以上户。 行政安全部次官补金敏在表示:“尽管我国人口已连续五年减少,但出生登记人口时隔九年首次增长,显示出积极变化。为巩固这一反转趋势,各相关部门需协力改善育儿环境,并出台多项支援措施。” 2024年“世界人口日”(7月11日)下午,在京畿道水原市八达区Shesmedi医院,一名新生儿正握着母亲的手。【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4 00:23:45 -
韩国低生育率下幼儿园体系改革 "灵动"调整力保教育稳定
随着韩国低生育率持续导致幼儿园数量减少,运营困难加剧。教育部于2日发布《2025年保育事业修订指南》,引入“学期中弹性编制”机制,放宽多项管理限制,并即日起付诸实施,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确保学前教育体系的稳健发展。 教育部通过修订保育事业指南,旨在儿童人数减少的趋势下,探索并实施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具体来看,从今年开始,幼儿园在学期进行中,将被允许采取弹性编制措施,打破了以往仅限于3至5月新学期中调整的规定,意味着幼儿园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学生人数的变化。 针对班级规模,指南明确了各年龄段的标准上限。0岁班不得超过3人,1岁班不得超过5人,2岁班不得超过7人,3岁班不得超过15人,4岁及以上班级不得超过20人。然而,为应对中途退学带来的空缺,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并班级并适度超出上述标准。在此框架下,1岁班可增加1名儿童,2岁班可增加2名,3岁班及4岁以上班级则可各增加3名。班级合并主要限于同龄儿童,但对于发育较慢的儿童,为适应个体差异,允许编入低一年级或混合年龄班,但额外增加的名额仅限1人,并确保师资人力与儿童比例符合指南规定。教育部表示,以往的编制规定限制了幼儿园的有效运营,而本次修订破解了诸多难题。 此外,为进一步减轻幼儿园的经济压力,放宽了教师补贴标准,并延长幼儿园园长兼任教师的特例适用期限一年。截至明年2月为止,只要3岁班有6名、4岁及以上班级有8名儿童在籍,幼儿园即可享受教师补贴。同时,教育部规定幼儿园班额标准为21人以上39人以下,但若幼儿园儿童人数仅为11人以上20人以下时,幼儿园园长可兼任教师角色。 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此次修订的保育事业指南通过引入弹性管理机制、优化班级配置以及延长财政支持措施等,在低生育率态势下,为幼儿园运营难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旨在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环境。
2025-01-02 23:22:08 -
"银发浪潮"来袭 韩国正式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首次超过20%。这意味着每五人中就有一位是65岁以上的“老人”。原本预计超老龄化社会将在明年到来,但实际情况比预期更早。 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的数据,截至本月23日,国内65岁及以上的居民登记人口为1024.455万人,占总人口(5122.1286万人)的20.0%。联合国(UN)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划分为三个阶段:7%以上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20%以上为超老龄化社会。 实际上,韩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自2008年达到10%以来,用16年的时间增长至20%。韩国在2017年8月进入老龄社会,仅7年后便迈入超老龄化社会。相比之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国家从老龄社会过渡到超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分别为:日本10年、美国15年、德国36年、英国50年。 韩国快速进入超老龄化社会与出生率持续下降密切相关。202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降至0.72,创历史新低。特别是第四季度,总和生育率首次跌入0.65的区间。总和生育率是指一名女性一生中平均预期生育的婴儿数量,这一数据的急剧下降加剧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婴儿潮一代(1955年至1963年)逐渐步入老年阶段,老龄化速度显著加快。从2023年开始,尤其是“1958年属狗”一代进入老年人口行列,使老年人口增长达到顶峰。 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后,韩国面临着多重课题亟待解决。劳动力人口的萎缩可能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随着领取国民年金的老年人口增加,有分析指出,到2055年国民年金财政可能枯竭。此外,医疗费用的激增也将威胁健康保险体系的稳定性。老年人照护需求快速增长,已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专家们呼吁应前瞻性地调整老年年龄标准。目前韩国65岁的老年定义基于1981年制定的《老年人福利法》,与联合国和德国俾斯麦时期的标准一致。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有专家提出将老年年龄标准提升至70岁的建议。与此同时,延长退休年龄的讨论也需加快推进。晚年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在于收入丧失带来的经济困境。为此,国家应制定政策鼓励银发一代继续融入劳动市场,从而减轻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冲击。 24日,在首尔钟路区塔洞公园圆觉寺的老人免费食堂前,老人们排起了长队。【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6 20:13:18 -
韩国40多岁未婚人群20年间暴增5倍 男女婚姻观念分化明显
一项统计显示,韩国40多岁人口中未婚比例20年前暴增5倍以上,对结婚持肯定态度的未婚人群也呈现出减少趋势。 据韩国统计厅19日发布的《韩国社会动向2024》,2020年韩国40多岁人口中,未婚男性占比23.6%,未婚女性占比11.9%,而2024年较2000年分别增长6.7倍和5.7倍。40多岁未婚比例在过去20年间持续增加。 未婚男性的大学毕业率和就业率低于已婚男性,而未婚女性则相反,大学毕业率和就业率均高于已婚女性。与此同时,未婚人群对结婚持积极态度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40多岁未婚人群的婚姻态度较已婚人群平均低约27个百分点。 20多岁未婚人群中,80.2%的男性和71.1%的女性有结婚意向,30多岁则分别为80%和72.5%。此外,教育水平、经济实力和健康状况越好的人群,结婚意向也越强。在自评“低收入阶层”的群体中,仅有63.2%的男性和55.2%的女性对结婚持积极态度;而在自评“高收入阶层”的群体中,这一比例分别升至88%和76.6%。 另有数据显示,以去年为准,40%以上的二三十多岁青年认为韩国社会的性别矛盾问题十分严重。以2022年为准,19至34岁男性视恋爱、结婚及生育为人生的重要元素,而女性则更重视社会贡献。 自2000年以来,韩国地区间人口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业或就业引发的人口流动,而非出生率变化。2023年二三十多岁年轻一代在国内人口流动中占比高达44.9%,其中20多岁因学业和就业需求流入首尔及釜山等大城市;而30多岁则因结婚、生育等原因从首尔流出。 以2020年为准,13至34岁人口中约1.3%(15.3万人)是需要赡养老人的青年家长,其中25至34岁以55.1%占比最高,13至18岁的学龄人群也占比16%。青年家长中需要同时承担直接照顾和经济抚养责任的多达41.2%。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2-20 23:49:39 -
韩国政企同心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百万奖励等你来拿
【韩联社】 近年来,韩国生育率逐年下降,已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政企同心通过政策引导和福利激励等多举措共助生育率提升,营造友好的生育和育儿环境,激发国民的生育热情。 日前,韩国统计厅发布的人口动向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总和生育率达0.76人,同比增加0.05人。这是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时隔9年再次出现反弹。具体来看,总和生育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0.76人降至第二季度的0.71人,第三季度再次恢复至0.76人。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总和生育率达0.74人。显示出在多方努力下生育意愿正在逐步回升。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有效应对低生育率问题,韩国政府于本月初正式发表了低生育率对策,涵盖提高男性育儿休假使用率、减少女性职业中断率等多方面,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为年轻夫妇创造更加有利的生育环境。同时,企业也纷纷响应政府号召,推出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激励政策和福利措施。 今年年初,富荣集团(Booyoung Group)为激励员工生育,向2021年之后生育孩子的70名员工每人发放高达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15万元)的奖励金,旨在全力支持员工生育,这一举措一度登上韩国“热搜”。富荣集团会长李重根表示:“向员工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以减轻员工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鼓励生育。我们作为鼓励生育的先锋企业,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企业的共鸣和行动,共同创造更广泛的社会效应。” 韩华集团也宣布将从明年起为每生育一个子女的员工提供1000万韩元的奖金,生育双胞胎的员工可获2000万韩元奖励,政策不设子女人数限制。泰韩电线则针对不同胎次提供500万至2000万韩元不等的奖励金,并为怀孕员工提供“胎教旅游套餐”,旨在让员工在享受生育喜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支持。 此外,LS电缆新设孙辈出生奖励制度,每位员工新增孙辈可获250万韩元的祝贺金,旨在鼓励祖辈参与育儿。LS电缆表示,他们是唯一一家向孙辈也提供祝贺金的企业,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促进子女生育意愿。LX集团近期也向生下四胞胎的员工发放1亿韩元的生育鼓励金,展现了企业对员工生育的高度重视和慷慨支持。 不仅是生育奖金,韩国企业还推出了涵盖育儿和不孕治疗的综合福利政策。现代百货为有8岁以下子女的员工提供家政服务支持,并提高支持力度,将提供服务次数从每月的1次增至2次。乐天集团则从今年开始,向生育三孩的全体员工(包括子公司员工)提供2年免费租赁嘉华面包车的费用,为育儿家庭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条件。 多家企业还为不孕员工提供治疗费用支持。现代百货不限工龄和次数,每次进行人工受孕等不孕手术时,将为员工提供100万韩元的手术费补贴。GS建设则在每次100万韩元的限度内,为员工提供5次不孕相关手术费的补贴,并承担一半的产后调理院费用,进一步夯实家庭友好型企业文化。 在政府与企业的双重推动下,众多企业家庭友好组织文化逐渐形成,对员工的实际生育率产生了积极影响。浦项制铁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员工平均子女数为1.54名,今年第一季度提升至1.55名,连续两年呈增加趋势。同时,员工的结婚和生育率也远高于往年的平均水平。浦项制铁目前面向育儿家庭实施在家办公、企业幼儿园、4天工作制等20项家庭利好福利政策,为员工创造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良好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员工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率。 韩国生育率小幅回升的背后,是政府政策的持续优化与企业福利的全面升级。政企合力不仅为家庭减轻了育儿负担,也为社会注入了更多活力和希望。未来,随着家庭友好型政策的深化,韩国或将迎来更多年轻家庭选择生育,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024-12-08 23:55:18 -
韩国银行业出手支援育儿 助攻低生育率难题
近年来,随着韩国低生育率问题日益严重,韩国政府和企业正在推出多项福利政策和措施。韩国银行业界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解决低生育率问题。主要银行已为员工制定生育和育儿相关规定,并推出针对客户在怀孕、分娩、育儿等各个阶段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据韩国银行业界29日消息,KB国民银行女员工可以享受最长五年的育儿假。KB国民银行于今年年初率先在银行业推出了“育儿退职制度”。 该制度允许员工使用两年育儿假后,再申请三年育儿退职,复职时保持退职时的职级和基本工资等待遇不变。实际上,员工可以享受最长五年的育儿假。根据KB国民银行的数据,在保证重新雇用的前提下,已有45名员工自愿提出退职申请。 此外,KB国民银行在首尔市内运营三处企业内部幼儿园,同时大幅提高了生育津贴。据了解,女员工生产多胞胎时,每增加一个婴儿,津贴增加5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生第一胎领取1000万韩元、第二胎1500万韩元、第三胎以上2000万韩元。 KB国民银行还将不孕症治疗补贴提高至1000万韩元。与此同时,男员工的产假也从10天延长到20天。随着银行为男员工产假提供保障,使用产假的男员工数量也大幅增加。 今年5月,KB国民银行进行儿童节活动。【图片提供 KB国民银行】 ▲银行建设幼儿园创造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女性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着育儿与工作之间的平衡问题。为了保障女员工的权益并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银行正设立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 韩亚银行自2018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幼儿园。截至目前,已建设100所幼儿园,投资规模达到1500亿韩元。 据了解,该幼儿园主要为韩亚银行员工和中小企业员工提供托儿服务。部分幼儿园除正常的保育时间外,还在周末和节假日提供托儿服务。此外,韩亚银行还运营专为残疾儿童提供服务的幼儿园。 韩亚银行预计,通过建设幼儿园将创造2802亿韩元的社会价值,具体包括:创造幼儿园教师等多种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减少残疾儿童治疗费用;解决女性职业中断问题等。 根据韩亚银行的数据,截至目前,已有7519名婴幼儿接受了托儿服务,同时在当地社区创造了1510个就业机会,包括幼儿园教师、厨师、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等多种职业。 今年10月31日,韩亚金融集团在庆尚北道奉化郡举行幼儿园开园典礼。【图片提供 韩亚银行】 ▲银行推出生育相关优惠产品 主要银行还面向生育子女的客户推出各种优惠产品和活动。 友利银行于今年7月推出了“出生礼金”,为胎儿和新生儿提供5万韩元的出生礼金,至明年5月止。这笔资金将存入孩子的账户。新韩银行也针对孕妇推出了高利率的定期存款产品。客户可以在40周内每周最多存入10万韩元,存款利率高达5%。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克服低生育率危机并履行社会责任,我们将继续提升支持广度和服务深度。劳资双方将携手为社会弱势群体推出各种生育支持服务。”
2024-11-30 01:10:07 -
郑雨盛"生娃不结婚"争议背后 传统婚姻观面临转型挑战
最近,51岁韩国男星郑雨盛与35岁模特文佳庇之间曝出隐秘关系和意外的私生子,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郑雨盛回应称愿意承担父亲的责任,却拒绝与文佳庇结婚。对此,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的讨论热火朝天,不乏调侃称,“生娃可以,结婚不行”的逻辑既荒诞又高深。 在多数人看来,成为父亲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与孩子的母亲组成家庭。郑雨盛的选择却打破这一常识,他试图把“父亲”这一角色与“丈夫”这一身份分开,仅承担生物学意义上的责任,却不愿进入婚姻关系。究竟是出于对婚姻的畏惧,还是对自由的渴求?这一切让公众对婚姻观开始更深的思考。 郑雨盛(左)与文佳庇【图片来源 网络】 当下韩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单人家庭数量、低结婚率和低出生率挑战,但年轻一代之间不乏对于“建立关系”的渴望。他们即使不想结婚,也不代表愿意孤独终老;即使放弃婚姻,也并不等于拒绝养育。数据分析机构PMI日前发布调查结果显示,婚姻意愿与建立关系的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同居关系能够享受类似婚姻家庭的社会经济福利,5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这种制度,支持率达到一半以上。 在1000名受访者中,459人目前单身、离异或丧偶,其中仅31.6%有意在未来缔结合法婚姻,而44.9%无婚姻意愿。在无意结婚的受访者中,有7.1%表示支持制定《生活伴侣法》。在韩国,想要组建家庭但又不愿结婚的人群正在增加,传统婚姻制度难以满足日渐多样化的需求。 同居关系在体感上可能与事实婚姻相似,但在有子女的情况下,法律上的差异就十分明显。如果同居伴侣可以在育儿方面享受法定父母的权利,合法休产假和育儿假、在育儿机构登记为合法监护人,或者在年度所得税申报时享受税收优惠,这种《生活伴侣法》就能有效支持非传统形态的家庭。 在有制度保障同居状态下生育和抚养权利的情况下,1000名全体受访者中的40.7%表示即使不结婚也愿意生育,还有35.1%的受访者对非婚生育持积极态度。非婚生育包括未婚个人生育和未婚伴侣共同生育,通过精子捐赠手术生育的在韩活动日本艺人藤田小百合就是未婚个人生育的典型案例。 藤田小百合与通过精子捐赠诞下的儿子Zen【图片来源 网络】 韩国统计厅此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3.6万多名13岁以上受访者中,67.4%认为男女可以不结婚而同居,37.2%认为可以非婚生育。尤其是在20多岁群体中,42.8%认为无需结婚即可生育,较2014年的30.3%显著提高12.5个百分点。 目前韩国社会依旧习惯视婚姻为生育的前提,但并不是所有女性在没有配偶的情况下都不考虑生育。与合适的人一起生活到双方同意分开为止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但把情感纽带固定在婚姻制度中并需要同通过法律手续来改变关系,难免会有人对此感到抗拒。 韩国法律并未明令禁止非婚生育,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限制。根据《生命伦理与安全法》第24条,医疗机构在实施胚胎生成技术时须获得配偶同意。未婚女性接受精子捐赠并不违法,但现行法律尚无明确保障相关权益的条款。此外,韩国妇产科学会的《辅助生殖伦理指南》规定仅允许法律婚姻或事实婚姻伴侣接受精子捐赠,因此未婚女性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无法实现生育。 在韩国社会逐渐开始接受多元家庭形式的背景下,婚姻和生育的传统关系正在面临转型。与此相比,韩国的法律与政策至今从未认真考虑过未婚女性生育的可能性,更未意识到应该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支持。韩国生育率已经多年全球垫底,尊重个体选择权,接纳多样化的家庭形式,也许会是提高出生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2024-11-28 02:36:14 -
韩版"我们有一个孩子"引发热议 非婚生育在韩国还有多远?
韩国演员郑雨盛承认与模特文佳庇诞下一子。【图片提供 韩联社】 “男神级”演员郑雨盛日前承认是模特文佳庇儿子的亲生父亲,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虽然韩国社会对于婚外生育日渐持包容态度,但一向在作品中以绅士形象示人的郑雨盛人设“塌房”,令粉丝大跌眼镜。 此前韩国演艺圈也曾经曝出艺人婚外生子的新闻,无一不对艺人形象造成致命性的打击。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气偶像金贤重于2014年被曝与前女友未婚生子,事业如日中天的金贤重因此中止演艺活动,直至2018年通过出演KBS电视剧《感激时代:斗神的诞生》复出,但人气已与巅峰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社会的变迁,韩国对于婚外生育的观念也渐趋开放。2021年,75岁的“老戏骨”金容建在离婚25年后,与比自己小39岁的女友生下儿子,当时金容建担心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承担养育责任,曾要求女方堕胎,但后来最终两人达成和解,金容建为儿子登记户籍,正式成为合法父子。 年过七旬老来得子,且属于非婚生子,因此这起事件当时在韩国引发不小的争议。但近来金容建不惧舆论压力,携3岁的幼子出演综艺《爸爸是花中年》,在节目中分享育儿生活,也令观众对非婚生子的观点有所转变。 对于郑雨盛的“塌房”,网上的意见也众说纷纭,支持郑雨盛的意见称:“什么年代了,结婚再生娃早就过时了”、“韩国的生育率都全球垫底了,应该接受多样化的家庭组成”、“C罗也有私生子,韩国太保守了”,反对意见则表示:“韩国是好莱坞吗?”、“绅士人设崩塌,太令人失望了!”等等。 大众文化评论家郑德贤(音)称,虽然婚外生育在韩国娱乐圈里极为罕见,但在好莱坞早已司空见惯,休·格兰特、施瓦辛格、尼古拉斯·凯奇等明星均有婚外子女。近来韩国也出现如藤田小百合一样自发成为未婚妈妈的事例,为家庭构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若郑雨盛在此次事件中担负起父亲应尽的责任,韩国非婚生育的舆论环境或变得更加友好。 统计厅日前公开的《2023年出生统计》显示,去年韩国婚外出生人口为1.09万人,占整体出生人口(23万人)的4.7%。婚外出生人口从2013年的9300人减少至2020年的6900人后,从2021年起连续3年增长。 在大部分韩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生育行为和婚姻关系密不可分,先结婚再生育是不成文的规定。因此在韩国从1981年实施人口统计以来,非婚生育子女比重一直在0%至2%之间徘徊。但在2018年首次突破2%,达到2.2%后持续上升,今年首次突破4%。 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法国当年新出生的婴儿中,有62.2%属于非婚生育子女,英国和美国的比重分别为49%和41.2%,澳大利亚为36.5%,远远超过韩国。 韩国未婚妈妈家庭协会代表金敏贞(音)称,希望此次郑雨盛事件可以成为韩国社会改变对非婚生育负面看法的契机。亚洲大学教授卢明宇(音)他表示,韩国社会仍对婚外生育缺乏包容,对未婚妈妈的歧视十分严重,正因为如此,韩国的非婚生育率在全球属于较低水平。 梨花女子大学教授咸仁姬称,欧洲已形成包容多样生育方式、养育子女的社会支援系统,韩国对于非婚生育的看法虽然也在趋于开放,但仍缺乏相关的制度支持。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未婚妈妈和非婚家庭进行社会支援和制度上的改革。随着韩国非婚生育子女的增长,应将对这一社会变化的讨论提上日程。
2024-11-26 23:40:49
-
韩国出生人口止跌回升 地区性增势差异显著
2025年乙巳年的第一天(1日),在日山出生的新生儿。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出生人口在2023年触底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呈上升趋势,但出生人口趋势呈现地区性差异,首都圈增长显著,地方地区增势微弱。 统计厅于23日发布的人口动向数据显示,以去年1至11月为基准,首都圈出生人口达3.8568万人,同比(3.6703万人)增加5.1%。自去年以来,除1月(-9%)和3月(-4%)出现轻微下降外,首尔出生人口每月环比均有所增长。自去年9月起,首尔出生人口增幅连续三个月突破10%大关,其中9月增幅达13.9%,10月为11.8%,11月为13.5%,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京畿道出生人口增势与首尔保持一致,同样保持在10%的增长水平。此外,仁川广域市出生人口于去年8月增加25.7%后,连续四个月保持20%的高增长水平。 随着首都圈出生人口的快速增长,全国出生人口时隔9年趋于增长。自去年7月起,全国出生人口连续五个月同比增加。然而,与首都圈的显著增长相比,地方地区的出生人口增速仍显缓慢。具体来看,去年11月,江原道出生人口为526名,同比增加9.4%,虽然连续两个月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率远低于首都圈地区。忠清北道(3.1%)和济州岛(6%)等其他地区11月的出生人口也同比有所增加,但增势也仍不及首都圈地区。 从累计出生人口来看,首都圈与地方地区的差距也较为明显。首尔累计出生人口在今年5月同比转为正增长后,一直保持增加趋势,9月同比增长3.5%。10月增长4.3%,11月则增长5.1%。京畿道和仁川地区的累计出生人口也分别从9月和5月开始转为正增长。反之,个别地方地区的累计出生人口同比仍未实现正增长。截至去年11月,江原道累计出生人口为6042人,同比减少3.1%。同期,济州(-2.3%)、忠清北道(-1.4%)、光州(-2.4%)的累计出生人口也均同比有所减少。 统计厅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各地方自治团体的生育支援政策和实施期限均有所不同,因此反映的出生人口数据呈现出一定的差距。”
2025-01-23 18:44:32 -
全面进入超高龄社会 首尔市正式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
韩国行政安全部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超过20%,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有关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正式提上日程。 据首尔市16日消息,定于本月成立的人口政策委员会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人口政策委员会是在去年首尔市成立的人口变化应对委员会基础上更名而成,主要负责对首尔市的人口政策进行制定和审议。 人口政策委员人数从先前的15人增加至20人,由低生育、老龄化、城市空间规划等在人口政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 今年的主要议题为上调老年人的年龄标准,首尔市在去年6月发表的《人口政策基本规划》中提出,新出台的福利政策对象老年人年龄标准将灵活适用于60-80岁。 这主要是由于退休后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活跃老年人”(Active Senior)逐年增长,相应的福利财政也有所扩大。去年韩国65岁以上登记人口为1024.45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20%。首尔市65岁以上人口约177万人,占总人口的19%,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 保健福祉部今年也将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尔市将通过首尔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反映在政策上。 国民力量党议员尹英熙此前委托民调机构With Research实施的调查显示,45.2%的首尔市民认为老年人的标准为70岁以上,其次依次为65岁以上(24%)、75岁以上(17.7%)、80岁以上(7.8%),认为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的比重仅为5.4%。 首尔市计划先从与生计无直接关系的文化支援项目入手,将老年人的年龄标准上调至70-80岁,逐步缩小支援对象的范围。 首尔市负责人表示,虽然首尔市可单独推动的项目有限,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已提上日程,今后将与各地方自治团体展开合作,持续对人口结构变化、民众认知进行观察,完善及优化人口政策。 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塔谷公园外,老年人正在排队领取免费供餐。【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3:33:19 -
韩国2024年出生人口时隔9年反弹 低生育率趋势或迎转折
2024年,韩国出生人口时隔九年出现反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3日发布的《2024年居民登记人口统计分析》,2024年韩国出生人口为24.2334万人,较2023年(23.5039万人)增加7295人,增幅达3.1%。 这是自2015年以来出生人数首次增长,标志着长期低生育率趋势或将出现转折。从性别来看,男婴出生数为12.3923万人,高于女婴的11.8411万人,差距达5512人。 去年韩国居民登记人口总数为5121.7221万人,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其中,女性人口为2571.8897万人,继续高于男性的2549.8324万人。这一差距自2015年女性人口首次超过男性以来,进一步扩大。 在人口结构方面,居民登记人口的平均年龄为45.3岁,其中男性为44.2岁,女性为46.5岁。相比全国平均年龄(45.3岁),首都圈平均年龄为44.3岁,低于全国水平;非首都圈平均年龄为45.9岁,略高于全国水平。 各年龄段中,50至59岁人口占比最高,达870.6370万人,占总人口的17%。随后依次为60至69岁(15.27%)、40至49岁(15.08%)、70岁以上(12.94%)、30至39岁(12.93%)、20至29岁(11.63%)、10至19岁(9.02%)、10岁以下(6.13%)。 在人口结构占比上,0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67%,15至64岁占69.3%,65岁以上占20.03%。预计2025年适龄小学入学的6岁人口(2018年出生)为33.4145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0595万人,降幅达8.39%。 去年韩国居民登记户数为2411.8928万户,较2023年增加20.4077万户,增幅为0.85%。平均每户人数为2.12人,较上年减少0.03人。 在家庭户数分布上,单人户仍占最大比例,共计约1012万户,比例为41.97%。紧随其后的是两人户(600万户,24.9%)、三人户(405万户,16.8%)、以及四人以上户(394万户,16.33%)。其中,三人户数量首次超过四人以上户。 行政安全部次官补金敏在表示:“尽管我国人口已连续五年减少,但出生登记人口时隔九年首次增长,显示出积极变化。为巩固这一反转趋势,各相关部门需协力改善育儿环境,并出台多项支援措施。” 2024年“世界人口日”(7月11日)下午,在京畿道水原市八达区Shesmedi医院,一名新生儿正握着母亲的手。【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4 00:23:45 -
韩国低生育率下幼儿园体系改革 "灵动"调整力保教育稳定
随着韩国低生育率持续导致幼儿园数量减少,运营困难加剧。教育部于2日发布《2025年保育事业修订指南》,引入“学期中弹性编制”机制,放宽多项管理限制,并即日起付诸实施,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确保学前教育体系的稳健发展。 教育部通过修订保育事业指南,旨在儿童人数减少的趋势下,探索并实施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具体来看,从今年开始,幼儿园在学期进行中,将被允许采取弹性编制措施,打破了以往仅限于3至5月新学期中调整的规定,意味着幼儿园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学生人数的变化。 针对班级规模,指南明确了各年龄段的标准上限。0岁班不得超过3人,1岁班不得超过5人,2岁班不得超过7人,3岁班不得超过15人,4岁及以上班级不得超过20人。然而,为应对中途退学带来的空缺,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并班级并适度超出上述标准。在此框架下,1岁班可增加1名儿童,2岁班可增加2名,3岁班及4岁以上班级则可各增加3名。班级合并主要限于同龄儿童,但对于发育较慢的儿童,为适应个体差异,允许编入低一年级或混合年龄班,但额外增加的名额仅限1人,并确保师资人力与儿童比例符合指南规定。教育部表示,以往的编制规定限制了幼儿园的有效运营,而本次修订破解了诸多难题。 此外,为进一步减轻幼儿园的经济压力,放宽了教师补贴标准,并延长幼儿园园长兼任教师的特例适用期限一年。截至明年2月为止,只要3岁班有6名、4岁及以上班级有8名儿童在籍,幼儿园即可享受教师补贴。同时,教育部规定幼儿园班额标准为21人以上39人以下,但若幼儿园儿童人数仅为11人以上20人以下时,幼儿园园长可兼任教师角色。 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此次修订的保育事业指南通过引入弹性管理机制、优化班级配置以及延长财政支持措施等,在低生育率态势下,为幼儿园运营难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旨在保障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环境。
2025-01-02 23:22:08 -
"银发浪潮"来袭 韩国正式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首次超过20%。这意味着每五人中就有一位是65岁以上的“老人”。原本预计超老龄化社会将在明年到来,但实际情况比预期更早。 根据韩国行政安全部的数据,截至本月23日,国内65岁及以上的居民登记人口为1024.455万人,占总人口(5122.1286万人)的20.0%。联合国(UN)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划分为三个阶段:7%以上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20%以上为超老龄化社会。 实际上,韩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自2008年达到10%以来,用16年的时间增长至20%。韩国在2017年8月进入老龄社会,仅7年后便迈入超老龄化社会。相比之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国家从老龄社会过渡到超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分别为:日本10年、美国15年、德国36年、英国50年。 韩国快速进入超老龄化社会与出生率持续下降密切相关。2022年,全国总和生育率降至0.72,创历史新低。特别是第四季度,总和生育率首次跌入0.65的区间。总和生育率是指一名女性一生中平均预期生育的婴儿数量,这一数据的急剧下降加剧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婴儿潮一代(1955年至1963年)逐渐步入老年阶段,老龄化速度显著加快。从2023年开始,尤其是“1958年属狗”一代进入老年人口行列,使老年人口增长达到顶峰。 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后,韩国面临着多重课题亟待解决。劳动力人口的萎缩可能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且随着领取国民年金的老年人口增加,有分析指出,到2055年国民年金财政可能枯竭。此外,医疗费用的激增也将威胁健康保险体系的稳定性。老年人照护需求快速增长,已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专家们呼吁应前瞻性地调整老年年龄标准。目前韩国65岁的老年定义基于1981年制定的《老年人福利法》,与联合国和德国俾斯麦时期的标准一致。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有专家提出将老年年龄标准提升至70岁的建议。与此同时,延长退休年龄的讨论也需加快推进。晚年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在于收入丧失带来的经济困境。为此,国家应制定政策鼓励银发一代继续融入劳动市场,从而减轻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冲击。 24日,在首尔钟路区塔洞公园圆觉寺的老人免费食堂前,老人们排起了长队。【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6 20:13:18 -
韩国40多岁未婚人群20年间暴增5倍 男女婚姻观念分化明显
一项统计显示,韩国40多岁人口中未婚比例20年前暴增5倍以上,对结婚持肯定态度的未婚人群也呈现出减少趋势。 据韩国统计厅19日发布的《韩国社会动向2024》,2020年韩国40多岁人口中,未婚男性占比23.6%,未婚女性占比11.9%,而2024年较2000年分别增长6.7倍和5.7倍。40多岁未婚比例在过去20年间持续增加。 未婚男性的大学毕业率和就业率低于已婚男性,而未婚女性则相反,大学毕业率和就业率均高于已婚女性。与此同时,未婚人群对结婚持积极态度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40多岁未婚人群的婚姻态度较已婚人群平均低约27个百分点。 20多岁未婚人群中,80.2%的男性和71.1%的女性有结婚意向,30多岁则分别为80%和72.5%。此外,教育水平、经济实力和健康状况越好的人群,结婚意向也越强。在自评“低收入阶层”的群体中,仅有63.2%的男性和55.2%的女性对结婚持积极态度;而在自评“高收入阶层”的群体中,这一比例分别升至88%和76.6%。 另有数据显示,以去年为准,40%以上的二三十多岁青年认为韩国社会的性别矛盾问题十分严重。以2022年为准,19至34岁男性视恋爱、结婚及生育为人生的重要元素,而女性则更重视社会贡献。 自2000年以来,韩国地区间人口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业或就业引发的人口流动,而非出生率变化。2023年二三十多岁年轻一代在国内人口流动中占比高达44.9%,其中20多岁因学业和就业需求流入首尔及釜山等大城市;而30多岁则因结婚、生育等原因从首尔流出。 以2020年为准,13至34岁人口中约1.3%(15.3万人)是需要赡养老人的青年家长,其中25至34岁以55.1%占比最高,13至18岁的学龄人群也占比16%。青年家长中需要同时承担直接照顾和经济抚养责任的多达41.2%。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2-20 23:49:39 -
韩国政企同心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百万奖励等你来拿
【韩联社】 近年来,韩国生育率逐年下降,已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政企同心通过政策引导和福利激励等多举措共助生育率提升,营造友好的生育和育儿环境,激发国民的生育热情。 日前,韩国统计厅发布的人口动向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总和生育率达0.76人,同比增加0.05人。这是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时隔9年再次出现反弹。具体来看,总和生育率从今年第一季度的0.76人降至第二季度的0.71人,第三季度再次恢复至0.76人。今年前三季度累计总和生育率达0.74人。显示出在多方努力下生育意愿正在逐步回升。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有效应对低生育率问题,韩国政府于本月初正式发表了低生育率对策,涵盖提高男性育儿休假使用率、减少女性职业中断率等多方面,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为年轻夫妇创造更加有利的生育环境。同时,企业也纷纷响应政府号召,推出了一系列多样化的激励政策和福利措施。 今年年初,富荣集团(Booyoung Group)为激励员工生育,向2021年之后生育孩子的70名员工每人发放高达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15万元)的奖励金,旨在全力支持员工生育,这一举措一度登上韩国“热搜”。富荣集团会长李重根表示:“向员工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以减轻员工抚养孩子的经济负担,鼓励生育。我们作为鼓励生育的先锋企业,希望能够引发更多企业的共鸣和行动,共同创造更广泛的社会效应。” 韩华集团也宣布将从明年起为每生育一个子女的员工提供1000万韩元的奖金,生育双胞胎的员工可获2000万韩元奖励,政策不设子女人数限制。泰韩电线则针对不同胎次提供500万至2000万韩元不等的奖励金,并为怀孕员工提供“胎教旅游套餐”,旨在让员工在享受生育喜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与支持。 此外,LS电缆新设孙辈出生奖励制度,每位员工新增孙辈可获250万韩元的祝贺金,旨在鼓励祖辈参与育儿。LS电缆表示,他们是唯一一家向孙辈也提供祝贺金的企业,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促进子女生育意愿。LX集团近期也向生下四胞胎的员工发放1亿韩元的生育鼓励金,展现了企业对员工生育的高度重视和慷慨支持。 不仅是生育奖金,韩国企业还推出了涵盖育儿和不孕治疗的综合福利政策。现代百货为有8岁以下子女的员工提供家政服务支持,并提高支持力度,将提供服务次数从每月的1次增至2次。乐天集团则从今年开始,向生育三孩的全体员工(包括子公司员工)提供2年免费租赁嘉华面包车的费用,为育儿家庭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条件。 多家企业还为不孕员工提供治疗费用支持。现代百货不限工龄和次数,每次进行人工受孕等不孕手术时,将为员工提供100万韩元的手术费补贴。GS建设则在每次100万韩元的限度内,为员工提供5次不孕相关手术费的补贴,并承担一半的产后调理院费用,进一步夯实家庭友好型企业文化。 在政府与企业的双重推动下,众多企业家庭友好组织文化逐渐形成,对员工的实际生育率产生了积极影响。浦项制铁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员工平均子女数为1.54名,今年第一季度提升至1.55名,连续两年呈增加趋势。同时,员工的结婚和生育率也远高于往年的平均水平。浦项制铁目前面向育儿家庭实施在家办公、企业幼儿园、4天工作制等20项家庭利好福利政策,为员工创造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良好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员工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率。 韩国生育率小幅回升的背后,是政府政策的持续优化与企业福利的全面升级。政企合力不仅为家庭减轻了育儿负担,也为社会注入了更多活力和希望。未来,随着家庭友好型政策的深化,韩国或将迎来更多年轻家庭选择生育,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024-12-08 23:55:18 -
韩国银行业出手支援育儿 助攻低生育率难题
近年来,随着韩国低生育率问题日益严重,韩国政府和企业正在推出多项福利政策和措施。韩国银行业界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解决低生育率问题。主要银行已为员工制定生育和育儿相关规定,并推出针对客户在怀孕、分娩、育儿等各个阶段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据韩国银行业界29日消息,KB国民银行女员工可以享受最长五年的育儿假。KB国民银行于今年年初率先在银行业推出了“育儿退职制度”。 该制度允许员工使用两年育儿假后,再申请三年育儿退职,复职时保持退职时的职级和基本工资等待遇不变。实际上,员工可以享受最长五年的育儿假。根据KB国民银行的数据,在保证重新雇用的前提下,已有45名员工自愿提出退职申请。 此外,KB国民银行在首尔市内运营三处企业内部幼儿园,同时大幅提高了生育津贴。据了解,女员工生产多胞胎时,每增加一个婴儿,津贴增加5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6万元)。生第一胎领取1000万韩元、第二胎1500万韩元、第三胎以上2000万韩元。 KB国民银行还将不孕症治疗补贴提高至1000万韩元。与此同时,男员工的产假也从10天延长到20天。随着银行为男员工产假提供保障,使用产假的男员工数量也大幅增加。 今年5月,KB国民银行进行儿童节活动。【图片提供 KB国民银行】 ▲银行建设幼儿园创造社会价值 近年来,随着女性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着育儿与工作之间的平衡问题。为了保障女员工的权益并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银行正设立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 韩亚银行自2018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幼儿园。截至目前,已建设100所幼儿园,投资规模达到1500亿韩元。 据了解,该幼儿园主要为韩亚银行员工和中小企业员工提供托儿服务。部分幼儿园除正常的保育时间外,还在周末和节假日提供托儿服务。此外,韩亚银行还运营专为残疾儿童提供服务的幼儿园。 韩亚银行预计,通过建设幼儿园将创造2802亿韩元的社会价值,具体包括:创造幼儿园教师等多种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减少残疾儿童治疗费用;解决女性职业中断问题等。 根据韩亚银行的数据,截至目前,已有7519名婴幼儿接受了托儿服务,同时在当地社区创造了1510个就业机会,包括幼儿园教师、厨师、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等多种职业。 今年10月31日,韩亚金融集团在庆尚北道奉化郡举行幼儿园开园典礼。【图片提供 韩亚银行】 ▲银行推出生育相关优惠产品 主要银行还面向生育子女的客户推出各种优惠产品和活动。 友利银行于今年7月推出了“出生礼金”,为胎儿和新生儿提供5万韩元的出生礼金,至明年5月止。这笔资金将存入孩子的账户。新韩银行也针对孕妇推出了高利率的定期存款产品。客户可以在40周内每周最多存入10万韩元,存款利率高达5%。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为了克服低生育率危机并履行社会责任,我们将继续提升支持广度和服务深度。劳资双方将携手为社会弱势群体推出各种生育支持服务。”
2024-11-30 01:10:07 -
郑雨盛"生娃不结婚"争议背后 传统婚姻观面临转型挑战
最近,51岁韩国男星郑雨盛与35岁模特文佳庇之间曝出隐秘关系和意外的私生子,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郑雨盛回应称愿意承担父亲的责任,却拒绝与文佳庇结婚。对此,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的讨论热火朝天,不乏调侃称,“生娃可以,结婚不行”的逻辑既荒诞又高深。 在多数人看来,成为父亲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与孩子的母亲组成家庭。郑雨盛的选择却打破这一常识,他试图把“父亲”这一角色与“丈夫”这一身份分开,仅承担生物学意义上的责任,却不愿进入婚姻关系。究竟是出于对婚姻的畏惧,还是对自由的渴求?这一切让公众对婚姻观开始更深的思考。 郑雨盛(左)与文佳庇【图片来源 网络】 当下韩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单人家庭数量、低结婚率和低出生率挑战,但年轻一代之间不乏对于“建立关系”的渴望。他们即使不想结婚,也不代表愿意孤独终老;即使放弃婚姻,也并不等于拒绝养育。数据分析机构PMI日前发布调查结果显示,婚姻意愿与建立关系的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同居关系能够享受类似婚姻家庭的社会经济福利,5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选择这种制度,支持率达到一半以上。 在1000名受访者中,459人目前单身、离异或丧偶,其中仅31.6%有意在未来缔结合法婚姻,而44.9%无婚姻意愿。在无意结婚的受访者中,有7.1%表示支持制定《生活伴侣法》。在韩国,想要组建家庭但又不愿结婚的人群正在增加,传统婚姻制度难以满足日渐多样化的需求。 同居关系在体感上可能与事实婚姻相似,但在有子女的情况下,法律上的差异就十分明显。如果同居伴侣可以在育儿方面享受法定父母的权利,合法休产假和育儿假、在育儿机构登记为合法监护人,或者在年度所得税申报时享受税收优惠,这种《生活伴侣法》就能有效支持非传统形态的家庭。 在有制度保障同居状态下生育和抚养权利的情况下,1000名全体受访者中的40.7%表示即使不结婚也愿意生育,还有35.1%的受访者对非婚生育持积极态度。非婚生育包括未婚个人生育和未婚伴侣共同生育,通过精子捐赠手术生育的在韩活动日本艺人藤田小百合就是未婚个人生育的典型案例。 藤田小百合与通过精子捐赠诞下的儿子Zen【图片来源 网络】 韩国统计厅此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3.6万多名13岁以上受访者中,67.4%认为男女可以不结婚而同居,37.2%认为可以非婚生育。尤其是在20多岁群体中,42.8%认为无需结婚即可生育,较2014年的30.3%显著提高12.5个百分点。 目前韩国社会依旧习惯视婚姻为生育的前提,但并不是所有女性在没有配偶的情况下都不考虑生育。与合适的人一起生活到双方同意分开为止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但把情感纽带固定在婚姻制度中并需要同通过法律手续来改变关系,难免会有人对此感到抗拒。 韩国法律并未明令禁止非婚生育,但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限制。根据《生命伦理与安全法》第24条,医疗机构在实施胚胎生成技术时须获得配偶同意。未婚女性接受精子捐赠并不违法,但现行法律尚无明确保障相关权益的条款。此外,韩国妇产科学会的《辅助生殖伦理指南》规定仅允许法律婚姻或事实婚姻伴侣接受精子捐赠,因此未婚女性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无法实现生育。 在韩国社会逐渐开始接受多元家庭形式的背景下,婚姻和生育的传统关系正在面临转型。与此相比,韩国的法律与政策至今从未认真考虑过未婚女性生育的可能性,更未意识到应该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支持。韩国生育率已经多年全球垫底,尊重个体选择权,接纳多样化的家庭形式,也许会是提高出生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2024-11-28 02:36:14 -
韩版"我们有一个孩子"引发热议 非婚生育在韩国还有多远?
韩国演员郑雨盛承认与模特文佳庇诞下一子。【图片提供 韩联社】 “男神级”演员郑雨盛日前承认是模特文佳庇儿子的亲生父亲,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虽然韩国社会对于婚外生育日渐持包容态度,但一向在作品中以绅士形象示人的郑雨盛人设“塌房”,令粉丝大跌眼镜。 此前韩国演艺圈也曾经曝出艺人婚外生子的新闻,无一不对艺人形象造成致命性的打击。最具代表性的是人气偶像金贤重于2014年被曝与前女友未婚生子,事业如日中天的金贤重因此中止演艺活动,直至2018年通过出演KBS电视剧《感激时代:斗神的诞生》复出,但人气已与巅峰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社会的变迁,韩国对于婚外生育的观念也渐趋开放。2021年,75岁的“老戏骨”金容建在离婚25年后,与比自己小39岁的女友生下儿子,当时金容建担心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承担养育责任,曾要求女方堕胎,但后来最终两人达成和解,金容建为儿子登记户籍,正式成为合法父子。 年过七旬老来得子,且属于非婚生子,因此这起事件当时在韩国引发不小的争议。但近来金容建不惧舆论压力,携3岁的幼子出演综艺《爸爸是花中年》,在节目中分享育儿生活,也令观众对非婚生子的观点有所转变。 对于郑雨盛的“塌房”,网上的意见也众说纷纭,支持郑雨盛的意见称:“什么年代了,结婚再生娃早就过时了”、“韩国的生育率都全球垫底了,应该接受多样化的家庭组成”、“C罗也有私生子,韩国太保守了”,反对意见则表示:“韩国是好莱坞吗?”、“绅士人设崩塌,太令人失望了!”等等。 大众文化评论家郑德贤(音)称,虽然婚外生育在韩国娱乐圈里极为罕见,但在好莱坞早已司空见惯,休·格兰特、施瓦辛格、尼古拉斯·凯奇等明星均有婚外子女。近来韩国也出现如藤田小百合一样自发成为未婚妈妈的事例,为家庭构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若郑雨盛在此次事件中担负起父亲应尽的责任,韩国非婚生育的舆论环境或变得更加友好。 统计厅日前公开的《2023年出生统计》显示,去年韩国婚外出生人口为1.09万人,占整体出生人口(23万人)的4.7%。婚外出生人口从2013年的9300人减少至2020年的6900人后,从2021年起连续3年增长。 在大部分韩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生育行为和婚姻关系密不可分,先结婚再生育是不成文的规定。因此在韩国从1981年实施人口统计以来,非婚生育子女比重一直在0%至2%之间徘徊。但在2018年首次突破2%,达到2.2%后持续上升,今年首次突破4%。 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法国当年新出生的婴儿中,有62.2%属于非婚生育子女,英国和美国的比重分别为49%和41.2%,澳大利亚为36.5%,远远超过韩国。 韩国未婚妈妈家庭协会代表金敏贞(音)称,希望此次郑雨盛事件可以成为韩国社会改变对非婚生育负面看法的契机。亚洲大学教授卢明宇(音)他表示,韩国社会仍对婚外生育缺乏包容,对未婚妈妈的歧视十分严重,正因为如此,韩国的非婚生育率在全球属于较低水平。 梨花女子大学教授咸仁姬称,欧洲已形成包容多样生育方式、养育子女的社会支援系统,韩国对于非婚生育的看法虽然也在趋于开放,但仍缺乏相关的制度支持。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未婚妈妈和非婚家庭进行社会支援和制度上的改革。随着韩国非婚生育子女的增长,应将对这一社会变化的讨论提上日程。
2024-11-26 23: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