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智能’新闻 277个
-
中芯国际第一季度业绩飙升 步步紧逼三星电子
在美国的对华强力制裁下,中国最大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SMIC)今年第一季度业绩逆势大幅增长,正在加速逼近三星电子。据半导体行业13日消息,中芯国际近日公布的财报中,今年第一季度营收达到22.47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7.5018亿美元增长28.4%。季度净利润则同比大增161.9%,达到1.88亿美元。 财报显示,中芯国际第一季度工厂产能利用率为89.6%,较上一季度的85.5%有所提升,带动整体业绩增长。尤其是在中国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等消费刺激政策推动下,国内半导体订单明显增加,推动营收和利润同步提升。 从业务结构来看,中芯国际第一季度来自家电领域的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0.9%升至40.6%。在面临美国对半导体出口管制的压力下,中芯国际在美洲市场的营收依旧逆势增长,由上一季度的8.9%增至12.6%。 中芯国际的强劲增长令三星电子倍感压力。作为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排名第二的企业,三星正在面临来自中芯国际的猛烈追赶。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三星电子的市场占有率为8.1%,较上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而排名第三的中芯国际在下滑0.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也保持在5.5%,与三星的差距从3.1个百分点缩小至2.6个百分点。 三星不仅尚未拉近与行业龙头台积电(TSMC)的差距,反而同时面临中芯国际的快速逼近。另外,中芯国际对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预期相对保守。公司预计第二季度营收或较第一季度减少4%至6%,毛利率也可能从22.5%降至18%至20%。这一保守预期或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影响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在5月12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大幅削减此前互相加征的报复关税。据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消息,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拟从145%下调至30%。这一转变成为影响中芯国际后续业绩的积极变量。 中芯国际在对下半年的展望中表示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计划战略聚焦核心业务与短期成果。中芯国际一方面持续强化对国内无晶圆厂(Fabless)模式半导体设计企业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人工智能(AI)服务器、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AP)等高端芯片制造工艺的研发。 此外,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正在计划发布一款与英伟达H100性能相当的新一代AI芯片昇腾910D(Ascend 910D),据悉该芯片由中芯国际代工制造。
2025-05-13 20:06:48 -
韩国4月半导体出口逆势增长 HBM等高附加值产品成新引擎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轮关税战阴影下,韩国4月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17.2%,带动整体出口上升3.7%。在此背景下,半导体能否在第二季度继续充当出口主力,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随着中国加快提升通用型半导体市场占有率并推进产业自立,韩国存储半导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风险正在上升。然而,高带宽存储器(HBM)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作用。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韩国贸易协会12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半导体出口额达116.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今年1月出口为101.31亿美元,同比增长8.1%;2月为96.48亿美元,同比减少3%;3月为130.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整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约6%。作为占比接近总出口20%的核心品类,半导体在第二季度初依然维持着近两成的强劲增长势头。 产业通商资源部指出,4月半导体出口创历年同期新高,主要得益于HBM等高附加值存储器表现强劲,以及固定价格的反弹。业界普遍预期,短期内该增长势头仍将延续。 根据韩国企划财政部发布的每日经济指标,8GB的DRAM现货价格自2月底的1.73美元持续上扬,至5月7日升至2.14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9.9%。与此同时,128GB的NAND现货价格自去年底以来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5月6日和7日均报7.2美元,同比涨幅分别为12.7%和12.6%。 在人工智能(AI)产业迅速扩张的带动下,HBM出口大幅增长,进一步推高整体半导体出口。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韩国对中国台湾的出口大幅上升,凸显出以SK海力士与台积电(TSMC)合作、面向美国英伟达等企业供应高性能半导体的供应链体系正加速成形。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对台半导体出口达216.2亿美元,同比激增127.2%,在出口国排名中跃升至第三位。今年1至3月,该出口额达59.82亿美元,同比再增132.9%,跃居第二,占比达18.2%。相较之下,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半导体出口分别下滑12.4%和40.4%,但以HBM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持续走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整体出口的减幅。 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金阳平(音)表示:“随着中国以低价策略主导本土半导体市场,其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正不断提升。韩国则已逐步退出该领域竞争,转向以HBM、DDR5为代表的高性能产品领域发力。” 尽管短期内韩国半导体出口维持上行势头,但从中长期来看,围绕中国推进半导体自立及美中矛盾激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仍不可忽视。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郑衡坤在《韩国存储及系统半导体全球竞争力分析》报告中指出,韩国对华出口依赖度过高、市场结构单一,亟需制定针对对华出口收缩的风险应对方案。 SK海力士参加TSMC“2025 年北美技术研讨会”的展台全景【图片来源 SK海力士】
2025-05-12 18:39:48 -
经合组织下调韩国潜在增长率 成经济基础能力迅速衰退信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明年韩国的潜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或跌破2%,进入1%区间。继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等本土机构之后,海外机构也开始下调韩国潜在增长率预期,趋势整体一致。 据OECD在12日更新的《经济展望》报告,明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8%,较今年的2.02%低0.04个百分点。潜在GDP是指在不引发通胀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在充分动员劳动、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后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水平,因此也是国家经济基础能力的象征。 此次OECD的预测与近期韩国本土机构的分析结果不谋而合,再次引发关注。国会预算政策处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5年经济展望》中预计今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并认为目前下行趋势明显,明年可能进一步跌破这一水平。KDI本月8日发布的2025至2030年潜在增长率预测为1.5%,相比2022年时对2023至2027年作出的2%预测大幅下调。 导致韩国潜在增长率持续下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潜在增长率根据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要素进行估算,其中劳动投入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与此同时,受本国优先主义下全球供应链断裂影响,资本投入也呈下降趋势。人工智能(AI)等技术迅速发展,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陷入停滞。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其他OECD成员国相比,韩国潜在增长率的跌幅尤为显著。2017至2026年的十年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下降1.02个百分点(3%降至1.98%),在公布数据的37个国家中排名第七,跌幅仅次于土耳其、捷克、爱沙尼亚等国。除土耳其外,以上国家的经济规模均不足韩国的一半,土耳其则是潜在增长率超过4%的新兴国家。 也就是说,韩国作为发达国家,潜在增长率却正在迅速向中小经济体或新兴国家水平靠近。反观法国(0.92%增至1.04%)、意大利(0.03%增至1.22%)、西班牙(1.03%增至1.74%)等国家同期却呈现增长趋势。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潜在增长率则维持在2.2%至2.4%之间,自2022年以来,韩国的潜在增长率已连续五年低于美国。 潜在增长率的快速下滑成为韩国经济基础能力正在迅速衰退的信号。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国内政局混乱等内外因素影响,韩国整体经济持续动荡,连续出现0%的增长预期也与此密切相关。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指出,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潜在增长率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时,发达国家遭受的冲击可能会更为严重。 8日,在政府世宗办公大楼,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研究院正在就《潜在增长率展望和政策启示》报告进行说明。【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12 18:10:41 -
AI浪潮下三星半导体增长失速 第一季度落后台积电逾10万亿韩元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持续变动的当下,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在营收方面正与主要竞争对手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不断拉开距离。尤其是在需求迅猛增长的人工智能(AI)半导体市场,台积电业绩表现亮眼,导致两家公司之间的营收差距已超过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7.33亿元)。 据半导体行业11日消息,三星电子负责半导体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今年第一季度营收25.1万亿韩元,较上一季度减少17%。原因在于受到半导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响,用于AI芯片的高带宽存储器(HBM)销售下滑。作为HBM市场的后来者,三星目前尚未打入主导AI半导体生态系统的英伟达(NVIDIA)供应链,导致HBM业务未能显著提振整体业绩。 相比之下,台积电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大增42%,达到8393.5亿新台币(约合38.82万亿韩元)。考虑近期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两家公司之间的季度营收差距也超过10万亿韩元。近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AI需求强劲,加上台积电出于关税考量而进行的芯片库存积累,推动业绩增长远超预期。 三星证券研究员文俊浩(音)指出,台积电在智能手机业务方面进入淡季,营收有所下降,但高性能运算(HPC)业务的增长成功弥补这一影响。三星在2021年一度超越英特尔,登上全球半导体营收榜首,但随着内存市场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趋于疲软,台积电开始反超三星。 三星在去年第二季度短暂重夺半导体行业领先地位,但AI半导体市场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第三季度起台积电再次领先,并且差距不断扩大。去年第三季度两者差距约为3万亿韩元,第四季度拉大至8万亿韩元,而今年第一季度已超过10万亿韩元。 三星是涵盖存储器与非存储器的综合型半导体企业,而台积电仅专注晶圆代工业务,两者在业务结构上存在差异,但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共同具有高度影响力,并且在代工领域进行直接竞争,因此“营收第一”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从目前趋势来看,三星与台积电的差距在短期内恐怕难以缩小。证券行业预测,三星DS部门今年第二季度营收有望回升至28至30万亿韩元,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季度业绩触底,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实施前的传统芯片需求回暖等因素。 台积电则已发布第二季度营收预期为284亿至292亿美元,折合韩元约为39至40万亿韩元,较三星预期高出约10万亿韩元。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表示,今年全年营收以美元计算预计增长20%中段水平,AI相关需求还会持续强劲。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5-11 23:28:54 -
Naver第一季度业绩稳步提升 AI推动多业务板块增长
韩国互联网巨头Naver于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销售额达2.786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同比增长10.3%;营业利润为5053亿韩元,同比增长15.0%,营业利润率达18.1%,显示出持续稳健的盈利能力。 从各业务板块来看,搜索平台实现销售额1.0127万亿韩元,电商业务为7879亿韩元,金融科技业务达3927亿韩元,内容部门与Enterprise部门分别录得4593亿韩元和1342亿韩元的销售额。 其中,搜索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11.9%。公司介绍称,得益于引入人工智能(AI)进行页面优化,广告效率和整体营收持续提升,计划自第二季度起以Naver平台广告体系为中心,公开相关成果。 在旗下购物应用程序Naver Plus Store独立上线的带动下,电商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6%。公司表示,电商平台的On-Platform交易额同比增长10.1%,电商广告销售额亦创下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平台商业化基础。 金融科技板块同样表现亮眼,销售额同比增长11%。Naver方面表示,旗下支付服务Naver Pay第一季度结算总额达19.6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7.4%,成为推动该业务板块增长的核心动力。 Naver代表崔秀妍表示:“公司正积极推动内容与数据在搜索引擎服务中的深度融合,并持续延伸至探索、购物、地点等多元应用场景,打造AI难以替代的独特平台生态。未来,Naver将围绕用户体验优化与广告技术革新,稳步推进服务能力升级,进一步巩固平台竞争优势。” 位于京畿道城南市的Naver总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10 00:11:47 -
【亚洲人之声】全州国际电影节今日闭幕 225部影片筑起"文化孤岛"
第26届全州国际电影节将于今日在春日暖阳中落下帷幕。为期十天的电影节共展映了来自57个国家的225部作品,其中包括80部世界首映。作为韩国三大电影节之一,全州国际电影节始终致力于在商业大片之外,为独立与艺术电影提供持续发声的平台。 笔者在假期亲赴全州参与本届电影节。电影之街的巷弄间人潮涌动,志愿者们活力四射,剧场内外随处可见讨论剧情的观众。与其说这是一场电影放映的盛会,不如说是一场围绕影像展开的公共节日。相比釜山电影节愈加浓厚的产业氛围,全州更像是一座拒绝迎合的“文化孤岛”,在小众与实验之间持续探索艺术与社会的边界。 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体预算趋紧、韩国影视产业面临资本退潮的当下,全州电影节不仅未缩减规模,反而强化了对创作源头的支持。今年,电影节继续保留以“首部长片”为核心的国际竞赛单元,并设立“韩国竞赛”“韩国短片竞赛”等本土创作者平台。在入围韩国竞赛单元的10部作品中,既有演员跨界执导的首次尝试,也有聚焦移民、女性、阶级等社会议题的作品,呈现出当代韩国艺术电影愈加多元而锐利的面貌。 在“可能的电影”特别单元中,策展人将一系列“脱离资本逻辑、回归创作者视角”的作品纳入放映名单,并直面提出“艺术是否还能生存”的问题。笔者在放映现场看到座无虚席的观众,也感受到一种来自影像现场的集体共鸣——即便在人工智能(AI)与流媒体席卷的当下,仍有人愿意在黑暗中凝视一部未知的电影,与它沉默、共鸣、思考。 笔者认为,在电影工业愈发保守、院线体系趋向公式化押注的当下,全州国际电影节所坚持的“非主流”立场愈发显得可贵。对于观众而言,这不仅是一场观影活动,更是一种重拾电影信仰的过程;而对创作者来说,或许它仅是一束微光,却足以在动荡不安的产业现实中,照亮通往下一部作品的方向。 第26届全州国际电影节海报【图片来源 全州国际电影节】
2025-05-09 18:00:00 -
三星电子稳居韩国专利注册榜首 爱茉莉太平洋领跑商标注册
为纪念光复节80周年与发明节60周年,韩国特许厅(专利厅)8日发布数据显示,韩国国内拥有注册专利最多的是三星电子,共计13.4802万项;商标注册最多的是爱茉莉太平洋,共计1.6514万个。 韩国一号专利是1909年独立功臣郑寅琥注册的“马尾帽”专利,郑寅琥当时利用该专利获得的收益支援独立运动。光复以后,1948年中央工业研究所(现国家技术标准院)的《油画染料制造法》注册为一号专利,截至去年年底,韩国国内专利累计注册270万余项,预计2027年突破300万项。 数据显示,专利注册总量最多的是三星电子,占全部专利的5%(13万余项)。三星电子自1969年涉足电子产业以来,逐渐在半导体和移动设备等尖端技术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企业之一,去年仅一年内专利注册数量达5255件。 排在第二的是LG电子,共注册专利7.7802万项,占比2.9%。自1959年研发出首台国产收音机以来,LG电子在智能家电等领域持续主导技术开发,去年共注册专利2424项。 排在第三的是现代汽车,共注册专利5.4305万项,占比2%。自1967年成立以来,现代汽车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开发,目前已跻身全球代表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最近,SK海力士凭借实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基础——高带宽存储器(HBM)备受瞩目,共注册专利3.9071万项。 乐金显示(LG Display)则以注册专利2.8544万项位列第五,凭借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与QD-OLED面板显示技术主导全球市场。 商标方面,韩国自1949年天日产业注册商标名“天”字为一号商标以后,截至去年年底,注册商标共计274万余个,预计在2029年左右突破300万个。 韩国商标注册最多的公司是前身为1945年太平洋化学工业公司的爱茉莉太平洋,共注册1.6514万个,涵盖雪花秀(Sulwhasoo)、赫拉(HERA)等多个化妆品商标。 位列第二的也是化妆品企业LG生活健康,共注册1.5969万个商标,该公司拥有宫廷护肤高端品牌后(WHOO)等化妆品相关商标与倍瑞傲(Perioe)等生活用品相关商标。 第三位为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共注册商标9357个。CJ株式会社以9317个排名第四,覆盖食品及娱乐产业,乐天集团以9272个位列第五。 知识产权领域,韩国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四位, 专利申请量与GDP之比全球第一, 与欧洲、日本、中国及美国专利局一同跻身先进五大专利强国。 特许厅厅长金完基表示:“此次发布不仅是单纯纪录,更是回顾韩国产业发展与经济成长过程的契机。在今年不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下,韩国企业将以知识财产为基础克服危机,为技术革新提供坚实后盾。” 位于首尔瑞草的三星电子办公大楼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09 00:43:07 -
联合国:韩国人生活质量排名全球第20位高于中日
本月5日是韩国儿童节,小朋友们快乐享受属于他们的节日。【图片提供 韩联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当地时间6日公开《2025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以2023年数据为准,韩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937,在统计的193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20位,较上一年下滑1位。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韩国的HDI指数还仅为0.738,此后持续上升,并在2010年和2012年升至第12位,近年来一直保持在全球上游行列。HDI指数包括预期寿命、预期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等四项客观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以2023年为准,韩国人预期寿命为84.33岁,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6.62年和12.72年,人均GNI为4.9726万美元(以购买力平价PPP为准)。 美国HDI指数为0.938,排名全球第17位,但预期寿命为79.3岁,在发达国家中仍属于较低水平。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5.92年和13.91年,与韩国差异较小,但人均GNI远高于韩国,为7.365万美元。 排名全球首位的是冰岛,HDI指数为0.972,预期寿命虽较韩国短1.64年,但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比韩国长2.23年和1.19年,人均GNI为6.9117万美元。 排名冰岛之后的依次为挪威(0.97)、瑞士(0.97)、丹麦(0.962)、德国(0.959)、瑞典(0.959)、澳大利亚(0.958)、中国香港(0.955)、荷兰(0.955)、比利时(0.951)等。 日本的HDI指数为0.925,较上一年上升2位,排名全球第23位。中国的HDI指数为0.797,较上一年下滑3位,排名全球第78位。 排名全球倒数第一的是陷入长期内战的南苏丹,HDI指数为0.388,索马里(0.404)、中非共和国(0.414)、乍得(0.416)等继续排名垫底。由于缺乏必要数据,朝鲜未被列入此次排名。 全球整体HDI指数为0.756,基本与上一年(0.752)持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除去全球新冠大流行的2020年和2021年,人类生活质量改善速度创下1990年以后35年来的最低水平。 报告强调,富裕发达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传统的发展路径争面临挑战和压力,为摆脱生活质量长期停滞的局面,亟需采取果断行动。 本次报告还包括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全球调查结果,约半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在AI的影响下趋于自动化。6成受访者认为AI将催生新的职业病增加就业,仅13%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岗位会减少。
2025-05-08 02:01:36 -
石头科技拓展产品矩阵 低价与创新引领智能家电市场
近年来,全球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品牌正在加速崛起。作为智能家电领域的领先企业,石头科技(Roborock)正以高性价比和创新技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力图在全球智能家电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目前,石头科技不仅继续在扫地机器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还积极进军无线吸尘器和洗烘一体机市场,以更丰富的产品矩阵布局市场。 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追踪报告》显示,石头科技在去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的销量和金额上分别占据16%和22.3%,双双位列第一。产品销量方面同比增长20.7%,在韩国、德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士和土耳其等国家市场排名第一。 石头科技的成功离不开不断升级的产品性能和全球市场布局。今年2月底,石头科技发布旗舰新品S9 MaxV系列,包括S9 MaxV Ultra(旗舰版)和S9 MaxV Slim(轻薄版)。两款新品均采用7.98cm超薄机身设计,并对清洁功能、导航系统、基座功能及用户体验进行大幅升级。搭载的RetractSense导航系统支持自动调节传感器高度,以此轻松穿越狭窄空间,实现更精细的清洁体验。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S9 MaxV系列【图片来源 韩联社】 除了扫地机器人,石头科技还加大对无线吸尘器市场的投入,推出F25系列干湿两用无线吸尘器。其中,F25 ACE(旗舰版)在2月上市,具备吸尘、拖地和自动清洗拖布三合一功能。3月17日,石头科技又推出F25 ACE Combo(旗舰升级版),在F25 ACE基础上增加床褥清洁、手持模式等五大清洁功能,并搭载90℃热风滚刷烘干技术,可在自动清洗后高温烘干滚刷,有效去除99.99%的细菌。 除此以外,石头科技还把业务范围拓展至洗烘一体机市场。去年11月,公司推出首款洗烘一体机H1和M1,并在3月20日正式发布H1 Lite(H1轻量版)。该产品定位1至2人小型家庭用户,拥有10kg洗涤和6kg烘干容量,外观紧凑并具备智能控制功能。 H1 Lite搭载Zeo-cycle™技术,可在约50℃的温度下温和烘干衣物,并提供37℃低温模式,适用羊毛、丝绸等娇贵织物。这一技术不仅能高效烘干,还可减少衣物损伤,与传统70℃以上高温烘干机相比更加温和。产品同时配备LintClear™系统,可在洗涤过程中自动清理衣物残留毛屑,无需用户手动清理。此外,H1 Lite支持洗涤剂智能投放功能,能够根据衣物重量精准计算洗涤剂使用量,实现高效洗涤。 H1 Lite在韩售价139.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400元),与三星、LG等本土品牌动辄390万至45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1万至2.5万元)的产品相比,价格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凭借价格优势和创新技术,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石头科技洗烘一体机H1 Lite【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自2020年底进入韩国市场以来,石头科技主要通过线上渠道销售产品。随着大众对品牌认知的提升,公司正在加速线下渠道布局,以扩大消费者接触点。去年,石头科技开始大规模拓展实体店,并进入各大百货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 截至目前,石头科技已在韩国开设370家线下门店,包括37家百货商店卖场、331家乐天Hi-Mart和iNAVI直营店。此外,去年7月公司还在韩国大型商场Starfield河南开设首家旗舰店,提供更深度的产品体验。此后又在Starfield高阳开设第二家旗舰店。旗舰店不仅展示扫地机器人产品,还提供无线吸尘器、洗烘一体机等全系列产品,让顾客可以亲身体验智能家电的便捷。 为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石头科技持续举办各类线下活动。3月16日,公司在Starfield高阳旗舰店举办“石头科技音乐会”,结合音乐与产品互动,为顾客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未来公司计划继续加强线下推广,让更多客户能够近距离感受创新家电产品。 石头科技Starfield河南旗舰店【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石头科技通过迅猛发展快速成为三星、LG等传统家电巨头的重要竞争对手,同时也对同样专注于性价比的科沃斯(ECOVACS)等中国品牌造成竞争压力。相较传统家电企业,石头科技以高性价比、智能技术及完善的线上与线下销售网络赢得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面对市场竞争,石头科技在持续扩充产品阵容的同时,还不断提升技术实力。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持续增长,石头科技有望依托创新产品研发和灵活市场策略,在全球智能家电市场中占据更高的位置,并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向全球智能家电领域的领军品牌迈进。
2025-05-02 20:16:01 -
三星电子第一季度营收创新高 手机销售强劲芯片业务承压
在Galaxy S25系列的强劲销售推动下,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历史最高季度营收,但服务器用DRAM销售增加与高带宽存储器(HBM)销售下滑等因素令半导体业务依旧承压。公司预计今年全年或呈现“上低下高”走势,第二季度则可能受到关税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三星电子30日发布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合并营业利润为6.68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1.49亿元),同比增长1.2%,较市场预期高出近30%。营收达79.140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05%,刷新去年第三季度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净利润为8.222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1.74%。 从各部门来看,负责半导体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营收25.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1万亿韩元。其中内存营收19.1万亿韩元,环比下降17%。DRAM销售有所改善,但受出口管制影响,HBM销售减少。系统LSI业绩小幅回升,晶圆代工需求疲软而表现不佳。 负责手机业务的设备体验(DX)部门营收51.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4.7万亿韩元。第一季度旗舰机型销售增长,加上零部件降价及资源优化,助力移动体验(MX)与网络业务营收达到3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4.3万亿韩元。 此外,电视与家电业务通过高端产品销售改善盈利。哈曼目前处于业务淡季,但也实现3.4万亿韩元营收,营业利润为3000亿韩元。显示面板(SDC)业务营收5.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5000亿韩元。三星电子一直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达到9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新高。 近来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经济增长放缓,第二季度经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韩联社旗下联合Infomax汇总的17家证券机构预测,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或为6.6797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6.04%;营收预计为76.00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61%。 三星方面表示,如果经营不确定性得到缓解,下半年业绩有望回升。公司计划通过扩大HBM3E、128GB 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巩固存储市场竞争力,并加快第八代V-NAND的转产。系统LSI业务则扩大SoC与高像素图像传感器供应,晶圆代工计划致力2纳米工艺量产和应对移动与车载需求。 手机业务方面,三星计划第二季度主要提升Galaxy S25 Edge等旗舰产品销售,并在下半年加大折叠屏与人工智能(AI)功能优化投入。另外,公司还正在拓展高端平板、穿戴设备与扩展现实(XR)新品。电视和家电业务则主要以AI新品为核心推动销售增长。 三星江南店内陈列的Galaxy S25系列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01 00:44:51
-
中芯国际第一季度业绩飙升 步步紧逼三星电子
在美国的对华强力制裁下,中国最大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SMIC)今年第一季度业绩逆势大幅增长,正在加速逼近三星电子。据半导体行业13日消息,中芯国际近日公布的财报中,今年第一季度营收达到22.47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7.5018亿美元增长28.4%。季度净利润则同比大增161.9%,达到1.88亿美元。 财报显示,中芯国际第一季度工厂产能利用率为89.6%,较上一季度的85.5%有所提升,带动整体业绩增长。尤其是在中国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等消费刺激政策推动下,国内半导体订单明显增加,推动营收和利润同步提升。 从业务结构来看,中芯国际第一季度来自家电领域的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0.9%升至40.6%。在面临美国对半导体出口管制的压力下,中芯国际在美洲市场的营收依旧逆势增长,由上一季度的8.9%增至12.6%。 中芯国际的强劲增长令三星电子倍感压力。作为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排名第二的企业,三星正在面临来自中芯国际的猛烈追赶。市场调研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三星电子的市场占有率为8.1%,较上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而排名第三的中芯国际在下滑0.5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也保持在5.5%,与三星的差距从3.1个百分点缩小至2.6个百分点。 三星不仅尚未拉近与行业龙头台积电(TSMC)的差距,反而同时面临中芯国际的快速逼近。另外,中芯国际对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预期相对保守。公司预计第二季度营收或较第一季度减少4%至6%,毛利率也可能从22.5%降至18%至20%。这一保守预期或与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影响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在5月12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大幅削减此前互相加征的报复关税。据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消息,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拟从145%下调至30%。这一转变成为影响中芯国际后续业绩的积极变量。 中芯国际在对下半年的展望中表示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计划战略聚焦核心业务与短期成果。中芯国际一方面持续强化对国内无晶圆厂(Fabless)模式半导体设计企业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人工智能(AI)服务器、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AP)等高端芯片制造工艺的研发。 此外,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正在计划发布一款与英伟达H100性能相当的新一代AI芯片昇腾910D(Ascend 910D),据悉该芯片由中芯国际代工制造。
2025-05-13 20:06:48 -
韩国4月半导体出口逆势增长 HBM等高附加值产品成新引擎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轮关税战阴影下,韩国4月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17.2%,带动整体出口上升3.7%。在此背景下,半导体能否在第二季度继续充当出口主力,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随着中国加快提升通用型半导体市场占有率并推进产业自立,韩国存储半导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风险正在上升。然而,高带宽存储器(HBM)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扩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作用。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韩国贸易协会12日发布数据显示,4月半导体出口额达116.6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今年1月出口为101.31亿美元,同比增长8.1%;2月为96.48亿美元,同比减少3%;3月为130.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整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长约6%。作为占比接近总出口20%的核心品类,半导体在第二季度初依然维持着近两成的强劲增长势头。 产业通商资源部指出,4月半导体出口创历年同期新高,主要得益于HBM等高附加值存储器表现强劲,以及固定价格的反弹。业界普遍预期,短期内该增长势头仍将延续。 根据韩国企划财政部发布的每日经济指标,8GB的DRAM现货价格自2月底的1.73美元持续上扬,至5月7日升至2.14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9.9%。与此同时,128GB的NAND现货价格自去年底以来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5月6日和7日均报7.2美元,同比涨幅分别为12.7%和12.6%。 在人工智能(AI)产业迅速扩张的带动下,HBM出口大幅增长,进一步推高整体半导体出口。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韩国对中国台湾的出口大幅上升,凸显出以SK海力士与台积电(TSMC)合作、面向美国英伟达等企业供应高性能半导体的供应链体系正加速成形。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对台半导体出口达216.2亿美元,同比激增127.2%,在出口国排名中跃升至第三位。今年1至3月,该出口额达59.82亿美元,同比再增132.9%,跃居第二,占比达18.2%。相较之下,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半导体出口分别下滑12.4%和40.4%,但以HBM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持续走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整体出口的减幅。 韩国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金阳平(音)表示:“随着中国以低价策略主导本土半导体市场,其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正不断提升。韩国则已逐步退出该领域竞争,转向以HBM、DDR5为代表的高性能产品领域发力。” 尽管短期内韩国半导体出口维持上行势头,但从中长期来看,围绕中国推进半导体自立及美中矛盾激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仍不可忽视。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郑衡坤在《韩国存储及系统半导体全球竞争力分析》报告中指出,韩国对华出口依赖度过高、市场结构单一,亟需制定针对对华出口收缩的风险应对方案。 SK海力士参加TSMC“2025 年北美技术研讨会”的展台全景【图片来源 SK海力士】
2025-05-12 18:39:48 -
经合组织下调韩国潜在增长率 成经济基础能力迅速衰退信号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明年韩国的潜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或跌破2%,进入1%区间。继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等本土机构之后,海外机构也开始下调韩国潜在增长率预期,趋势整体一致。 据OECD在12日更新的《经济展望》报告,明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8%,较今年的2.02%低0.04个百分点。潜在GDP是指在不引发通胀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在充分动员劳动、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后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水平,因此也是国家经济基础能力的象征。 此次OECD的预测与近期韩国本土机构的分析结果不谋而合,再次引发关注。国会预算政策处在今年3月发布的《2025年经济展望》中预计今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为1.9%,并认为目前下行趋势明显,明年可能进一步跌破这一水平。KDI本月8日发布的2025至2030年潜在增长率预测为1.5%,相比2022年时对2023至2027年作出的2%预测大幅下调。 导致韩国潜在增长率持续下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潜在增长率根据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要素进行估算,其中劳动投入的负面影响尤为显著。与此同时,受本国优先主义下全球供应链断裂影响,资本投入也呈下降趋势。人工智能(AI)等技术迅速发展,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陷入停滞。 更令人担忧的是,与其他OECD成员国相比,韩国潜在增长率的跌幅尤为显著。2017至2026年的十年间,韩国的潜在增长率下降1.02个百分点(3%降至1.98%),在公布数据的37个国家中排名第七,跌幅仅次于土耳其、捷克、爱沙尼亚等国。除土耳其外,以上国家的经济规模均不足韩国的一半,土耳其则是潜在增长率超过4%的新兴国家。 也就是说,韩国作为发达国家,潜在增长率却正在迅速向中小经济体或新兴国家水平靠近。反观法国(0.92%增至1.04%)、意大利(0.03%增至1.22%)、西班牙(1.03%增至1.74%)等国家同期却呈现增长趋势。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的潜在增长率则维持在2.2%至2.4%之间,自2022年以来,韩国的潜在增长率已连续五年低于美国。 潜在增长率的快速下滑成为韩国经济基础能力正在迅速衰退的信号。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国内政局混乱等内外因素影响,韩国整体经济持续动荡,连续出现0%的增长预期也与此密切相关。韩国经济产业研究院经济研究室长金光锡指出,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潜在增长率同样下降1个百分点时,发达国家遭受的冲击可能会更为严重。 8日,在政府世宗办公大楼,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研究院正在就《潜在增长率展望和政策启示》报告进行说明。【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12 18:10:41 -
AI浪潮下三星半导体增长失速 第一季度落后台积电逾10万亿韩元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持续变动的当下,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在营收方面正与主要竞争对手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不断拉开距离。尤其是在需求迅猛增长的人工智能(AI)半导体市场,台积电业绩表现亮眼,导致两家公司之间的营收差距已超过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7.33亿元)。 据半导体行业11日消息,三星电子负责半导体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今年第一季度营收25.1万亿韩元,较上一季度减少17%。原因在于受到半导体出口管制等因素影响,用于AI芯片的高带宽存储器(HBM)销售下滑。作为HBM市场的后来者,三星目前尚未打入主导AI半导体生态系统的英伟达(NVIDIA)供应链,导致HBM业务未能显著提振整体业绩。 相比之下,台积电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大增42%,达到8393.5亿新台币(约合38.82万亿韩元)。考虑近期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两家公司之间的季度营收差距也超过10万亿韩元。近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AI需求强劲,加上台积电出于关税考量而进行的芯片库存积累,推动业绩增长远超预期。 三星证券研究员文俊浩(音)指出,台积电在智能手机业务方面进入淡季,营收有所下降,但高性能运算(HPC)业务的增长成功弥补这一影响。三星在2021年一度超越英特尔,登上全球半导体营收榜首,但随着内存市场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趋于疲软,台积电开始反超三星。 三星在去年第二季度短暂重夺半导体行业领先地位,但AI半导体市场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第三季度起台积电再次领先,并且差距不断扩大。去年第三季度两者差距约为3万亿韩元,第四季度拉大至8万亿韩元,而今年第一季度已超过10万亿韩元。 三星是涵盖存储器与非存储器的综合型半导体企业,而台积电仅专注晶圆代工业务,两者在业务结构上存在差异,但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共同具有高度影响力,并且在代工领域进行直接竞争,因此“营收第一”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从目前趋势来看,三星与台积电的差距在短期内恐怕难以缩小。证券行业预测,三星DS部门今年第二季度营收有望回升至28至30万亿韩元,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季度业绩触底,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实施前的传统芯片需求回暖等因素。 台积电则已发布第二季度营收预期为284亿至292亿美元,折合韩元约为39至40万亿韩元,较三星预期高出约10万亿韩元。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表示,今年全年营收以美元计算预计增长20%中段水平,AI相关需求还会持续强劲。 【图片来源 网络】
2025-05-11 23:28:54 -
Naver第一季度业绩稳步提升 AI推动多业务板块增长
韩国互联网巨头Naver于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销售额达2.786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同比增长10.3%;营业利润为5053亿韩元,同比增长15.0%,营业利润率达18.1%,显示出持续稳健的盈利能力。 从各业务板块来看,搜索平台实现销售额1.0127万亿韩元,电商业务为7879亿韩元,金融科技业务达3927亿韩元,内容部门与Enterprise部门分别录得4593亿韩元和1342亿韩元的销售额。 其中,搜索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11.9%。公司介绍称,得益于引入人工智能(AI)进行页面优化,广告效率和整体营收持续提升,计划自第二季度起以Naver平台广告体系为中心,公开相关成果。 在旗下购物应用程序Naver Plus Store独立上线的带动下,电商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6%。公司表示,电商平台的On-Platform交易额同比增长10.1%,电商广告销售额亦创下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平台商业化基础。 金融科技板块同样表现亮眼,销售额同比增长11%。Naver方面表示,旗下支付服务Naver Pay第一季度结算总额达19.6万亿韩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7.4%,成为推动该业务板块增长的核心动力。 Naver代表崔秀妍表示:“公司正积极推动内容与数据在搜索引擎服务中的深度融合,并持续延伸至探索、购物、地点等多元应用场景,打造AI难以替代的独特平台生态。未来,Naver将围绕用户体验优化与广告技术革新,稳步推进服务能力升级,进一步巩固平台竞争优势。” 位于京畿道城南市的Naver总部【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10 00:11:47 -
【亚洲人之声】全州国际电影节今日闭幕 225部影片筑起"文化孤岛"
第26届全州国际电影节将于今日在春日暖阳中落下帷幕。为期十天的电影节共展映了来自57个国家的225部作品,其中包括80部世界首映。作为韩国三大电影节之一,全州国际电影节始终致力于在商业大片之外,为独立与艺术电影提供持续发声的平台。 笔者在假期亲赴全州参与本届电影节。电影之街的巷弄间人潮涌动,志愿者们活力四射,剧场内外随处可见讨论剧情的观众。与其说这是一场电影放映的盛会,不如说是一场围绕影像展开的公共节日。相比釜山电影节愈加浓厚的产业氛围,全州更像是一座拒绝迎合的“文化孤岛”,在小众与实验之间持续探索艺术与社会的边界。 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体预算趋紧、韩国影视产业面临资本退潮的当下,全州电影节不仅未缩减规模,反而强化了对创作源头的支持。今年,电影节继续保留以“首部长片”为核心的国际竞赛单元,并设立“韩国竞赛”“韩国短片竞赛”等本土创作者平台。在入围韩国竞赛单元的10部作品中,既有演员跨界执导的首次尝试,也有聚焦移民、女性、阶级等社会议题的作品,呈现出当代韩国艺术电影愈加多元而锐利的面貌。 在“可能的电影”特别单元中,策展人将一系列“脱离资本逻辑、回归创作者视角”的作品纳入放映名单,并直面提出“艺术是否还能生存”的问题。笔者在放映现场看到座无虚席的观众,也感受到一种来自影像现场的集体共鸣——即便在人工智能(AI)与流媒体席卷的当下,仍有人愿意在黑暗中凝视一部未知的电影,与它沉默、共鸣、思考。 笔者认为,在电影工业愈发保守、院线体系趋向公式化押注的当下,全州国际电影节所坚持的“非主流”立场愈发显得可贵。对于观众而言,这不仅是一场观影活动,更是一种重拾电影信仰的过程;而对创作者来说,或许它仅是一束微光,却足以在动荡不安的产业现实中,照亮通往下一部作品的方向。 第26届全州国际电影节海报【图片来源 全州国际电影节】
2025-05-09 18:00:00 -
三星电子稳居韩国专利注册榜首 爱茉莉太平洋领跑商标注册
为纪念光复节80周年与发明节60周年,韩国特许厅(专利厅)8日发布数据显示,韩国国内拥有注册专利最多的是三星电子,共计13.4802万项;商标注册最多的是爱茉莉太平洋,共计1.6514万个。 韩国一号专利是1909年独立功臣郑寅琥注册的“马尾帽”专利,郑寅琥当时利用该专利获得的收益支援独立运动。光复以后,1948年中央工业研究所(现国家技术标准院)的《油画染料制造法》注册为一号专利,截至去年年底,韩国国内专利累计注册270万余项,预计2027年突破300万项。 数据显示,专利注册总量最多的是三星电子,占全部专利的5%(13万余项)。三星电子自1969年涉足电子产业以来,逐渐在半导体和移动设备等尖端技术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企业之一,去年仅一年内专利注册数量达5255件。 排在第二的是LG电子,共注册专利7.7802万项,占比2.9%。自1959年研发出首台国产收音机以来,LG电子在智能家电等领域持续主导技术开发,去年共注册专利2424项。 排在第三的是现代汽车,共注册专利5.4305万项,占比2%。自1967年成立以来,现代汽车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开发,目前已跻身全球代表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最近,SK海力士凭借实现人工智能(AI)技术的基础——高带宽存储器(HBM)备受瞩目,共注册专利3.9071万项。 乐金显示(LG Display)则以注册专利2.8544万项位列第五,凭借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与QD-OLED面板显示技术主导全球市场。 商标方面,韩国自1949年天日产业注册商标名“天”字为一号商标以后,截至去年年底,注册商标共计274万余个,预计在2029年左右突破300万个。 韩国商标注册最多的公司是前身为1945年太平洋化学工业公司的爱茉莉太平洋,共注册1.6514万个,涵盖雪花秀(Sulwhasoo)、赫拉(HERA)等多个化妆品商标。 位列第二的也是化妆品企业LG生活健康,共注册1.5969万个商标,该公司拥有宫廷护肤高端品牌后(WHOO)等化妆品相关商标与倍瑞傲(Perioe)等生活用品相关商标。 第三位为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共注册商标9357个。CJ株式会社以9317个排名第四,覆盖食品及娱乐产业,乐天集团以9272个位列第五。 知识产权领域,韩国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四位, 专利申请量与GDP之比全球第一, 与欧洲、日本、中国及美国专利局一同跻身先进五大专利强国。 特许厅厅长金完基表示:“此次发布不仅是单纯纪录,更是回顾韩国产业发展与经济成长过程的契机。在今年不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下,韩国企业将以知识财产为基础克服危机,为技术革新提供坚实后盾。” 位于首尔瑞草的三星电子办公大楼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09 00:43:07 -
联合国:韩国人生活质量排名全球第20位高于中日
本月5日是韩国儿童节,小朋友们快乐享受属于他们的节日。【图片提供 韩联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当地时间6日公开《2025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以2023年数据为准,韩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937,在统计的193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20位,较上一年下滑1位。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韩国的HDI指数还仅为0.738,此后持续上升,并在2010年和2012年升至第12位,近年来一直保持在全球上游行列。HDI指数包括预期寿命、预期受教育年限、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等四项客观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以2023年为准,韩国人预期寿命为84.33岁,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6.62年和12.72年,人均GNI为4.9726万美元(以购买力平价PPP为准)。 美国HDI指数为0.938,排名全球第17位,但预期寿命为79.3岁,在发达国家中仍属于较低水平。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15.92年和13.91年,与韩国差异较小,但人均GNI远高于韩国,为7.365万美元。 排名全球首位的是冰岛,HDI指数为0.972,预期寿命虽较韩国短1.64年,但预期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比韩国长2.23年和1.19年,人均GNI为6.9117万美元。 排名冰岛之后的依次为挪威(0.97)、瑞士(0.97)、丹麦(0.962)、德国(0.959)、瑞典(0.959)、澳大利亚(0.958)、中国香港(0.955)、荷兰(0.955)、比利时(0.951)等。 日本的HDI指数为0.925,较上一年上升2位,排名全球第23位。中国的HDI指数为0.797,较上一年下滑3位,排名全球第78位。 排名全球倒数第一的是陷入长期内战的南苏丹,HDI指数为0.388,索马里(0.404)、中非共和国(0.414)、乍得(0.416)等继续排名垫底。由于缺乏必要数据,朝鲜未被列入此次排名。 全球整体HDI指数为0.756,基本与上一年(0.752)持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称,除去全球新冠大流行的2020年和2021年,人类生活质量改善速度创下1990年以后35年来的最低水平。 报告强调,富裕发达国家与贫困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传统的发展路径争面临挑战和压力,为摆脱生活质量长期停滞的局面,亟需采取果断行动。 本次报告还包括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全球调查结果,约半数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在AI的影响下趋于自动化。6成受访者认为AI将催生新的职业病增加就业,仅13%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岗位会减少。
2025-05-08 02:01:36 -
石头科技拓展产品矩阵 低价与创新引领智能家电市场
近年来,全球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品牌正在加速崛起。作为智能家电领域的领先企业,石头科技(Roborock)正以高性价比和创新技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力图在全球智能家电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目前,石头科技不仅继续在扫地机器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还积极进军无线吸尘器和洗烘一体机市场,以更丰富的产品矩阵布局市场。 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追踪报告》显示,石头科技在去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的销量和金额上分别占据16%和22.3%,双双位列第一。产品销量方面同比增长20.7%,在韩国、德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士和土耳其等国家市场排名第一。 石头科技的成功离不开不断升级的产品性能和全球市场布局。今年2月底,石头科技发布旗舰新品S9 MaxV系列,包括S9 MaxV Ultra(旗舰版)和S9 MaxV Slim(轻薄版)。两款新品均采用7.98cm超薄机身设计,并对清洁功能、导航系统、基座功能及用户体验进行大幅升级。搭载的RetractSense导航系统支持自动调节传感器高度,以此轻松穿越狭窄空间,实现更精细的清洁体验。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S9 MaxV系列【图片来源 韩联社】 除了扫地机器人,石头科技还加大对无线吸尘器市场的投入,推出F25系列干湿两用无线吸尘器。其中,F25 ACE(旗舰版)在2月上市,具备吸尘、拖地和自动清洗拖布三合一功能。3月17日,石头科技又推出F25 ACE Combo(旗舰升级版),在F25 ACE基础上增加床褥清洁、手持模式等五大清洁功能,并搭载90℃热风滚刷烘干技术,可在自动清洗后高温烘干滚刷,有效去除99.99%的细菌。 除此以外,石头科技还把业务范围拓展至洗烘一体机市场。去年11月,公司推出首款洗烘一体机H1和M1,并在3月20日正式发布H1 Lite(H1轻量版)。该产品定位1至2人小型家庭用户,拥有10kg洗涤和6kg烘干容量,外观紧凑并具备智能控制功能。 H1 Lite搭载Zeo-cycle™技术,可在约50℃的温度下温和烘干衣物,并提供37℃低温模式,适用羊毛、丝绸等娇贵织物。这一技术不仅能高效烘干,还可减少衣物损伤,与传统70℃以上高温烘干机相比更加温和。产品同时配备LintClear™系统,可在洗涤过程中自动清理衣物残留毛屑,无需用户手动清理。此外,H1 Lite支持洗涤剂智能投放功能,能够根据衣物重量精准计算洗涤剂使用量,实现高效洗涤。 H1 Lite在韩售价139.9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400元),与三星、LG等本土品牌动辄390万至45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1万至2.5万元)的产品相比,价格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凭借价格优势和创新技术,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石头科技洗烘一体机H1 Lite【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自2020年底进入韩国市场以来,石头科技主要通过线上渠道销售产品。随着大众对品牌认知的提升,公司正在加速线下渠道布局,以扩大消费者接触点。去年,石头科技开始大规模拓展实体店,并进入各大百货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 截至目前,石头科技已在韩国开设370家线下门店,包括37家百货商店卖场、331家乐天Hi-Mart和iNAVI直营店。此外,去年7月公司还在韩国大型商场Starfield河南开设首家旗舰店,提供更深度的产品体验。此后又在Starfield高阳开设第二家旗舰店。旗舰店不仅展示扫地机器人产品,还提供无线吸尘器、洗烘一体机等全系列产品,让顾客可以亲身体验智能家电的便捷。 为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石头科技持续举办各类线下活动。3月16日,公司在Starfield高阳旗舰店举办“石头科技音乐会”,结合音乐与产品互动,为顾客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未来公司计划继续加强线下推广,让更多客户能够近距离感受创新家电产品。 石头科技Starfield河南旗舰店【图片来源 石头科技】 石头科技通过迅猛发展快速成为三星、LG等传统家电巨头的重要竞争对手,同时也对同样专注于性价比的科沃斯(ECOVACS)等中国品牌造成竞争压力。相较传统家电企业,石头科技以高性价比、智能技术及完善的线上与线下销售网络赢得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面对市场竞争,石头科技在持续扩充产品阵容的同时,还不断提升技术实力。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持续增长,石头科技有望依托创新产品研发和灵活市场策略,在全球智能家电市场中占据更高的位置,并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向全球智能家电领域的领军品牌迈进。
2025-05-02 20:16:01 -
三星电子第一季度营收创新高 手机销售强劲芯片业务承压
在Galaxy S25系列的强劲销售推动下,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历史最高季度营收,但服务器用DRAM销售增加与高带宽存储器(HBM)销售下滑等因素令半导体业务依旧承压。公司预计今年全年或呈现“上低下高”走势,第二季度则可能受到关税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三星电子30日发布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合并营业利润为6.68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41.49亿元),同比增长1.2%,较市场预期高出近30%。营收达79.1405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05%,刷新去年第三季度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净利润为8.222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1.74%。 从各部门来看,负责半导体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营收25.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1万亿韩元。其中内存营收19.1万亿韩元,环比下降17%。DRAM销售有所改善,但受出口管制影响,HBM销售减少。系统LSI业绩小幅回升,晶圆代工需求疲软而表现不佳。 负责手机业务的设备体验(DX)部门营收51.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4.7万亿韩元。第一季度旗舰机型销售增长,加上零部件降价及资源优化,助力移动体验(MX)与网络业务营收达到37万亿韩元,营业利润4.3万亿韩元。 此外,电视与家电业务通过高端产品销售改善盈利。哈曼目前处于业务淡季,但也实现3.4万亿韩元营收,营业利润为3000亿韩元。显示面板(SDC)业务营收5.9万亿韩元,营业利润5000亿韩元。三星电子一直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达到9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新高。 近来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经济增长放缓,第二季度经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韩联社旗下联合Infomax汇总的17家证券机构预测,三星电子第二季度营业利润或为6.6797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6.04%;营收预计为76.00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61%。 三星方面表示,如果经营不确定性得到缓解,下半年业绩有望回升。公司计划通过扩大HBM3E、128GB DDR5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巩固存储市场竞争力,并加快第八代V-NAND的转产。系统LSI业务则扩大SoC与高像素图像传感器供应,晶圆代工计划致力2纳米工艺量产和应对移动与车载需求。 手机业务方面,三星计划第二季度主要提升Galaxy S25 Edge等旗舰产品销售,并在下半年加大折叠屏与人工智能(AI)功能优化投入。另外,公司还正在拓展高端平板、穿戴设备与扩展现实(XR)新品。电视和家电业务则主要以AI新品为核心推动销售增长。 三星江南店内陈列的Galaxy S25系列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5-01 00: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