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IP’新闻 30个
-
全球美妆品牌相继撤离韩国市场 本土品牌崛起致竞争格局重塑
Fresh面霜 【图片来源 Fresh】 在全球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多个国际知名品牌近期相继宣布退出韩国市场,反映出韩国美妆市场高度饱和。 据业界7日透露,路易威登(LVMH)旗下高端美妆品牌Fresh将于本月15日正式关闭韩国线上官网,结束在韩国市场长达13年的运营。该品牌自去年底因业绩不佳作出撤出决定后,官网部分热门产品已售罄,相关收尾工作接近完成。欧莱雅集团旗下美宝莲纽约也因销售疲软,计划于今年上半年终止在韩业务,目前官网已停止销售,仅能通过Coupang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购买品牌产品。 此外,全球美容品牌接连撤出韩国市场。路易威登旗下美妆集合店丝芙兰已于去年5月全面退出韩国,自2019年首次进军韩国市场后,仅五年便折戟而归,分析指出,丝芙兰主打国际高端品牌的策略未能有效抗衡本土美妆连锁店欧利芙洋的竞争优势。欧利芙洋凭借对韩国独立品牌的深度孵化及精准的本土化营销,不仅吸引了国内消费者,更成为外籍游客的购物首选,业绩呈逐年增长态势,去年销售额超过4万亿(约合人民币200亿元)韩元,今年有望突破5万亿韩元大关。 德国专业护发品牌威娜于今年1月底终止韩国业务,法国小众香水Jovoy也在去年关闭全部实体门店。近期,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将旗下法国香水品牌安霓可·古特尔的知识产权(IP)出售给了国际香氛集团依特香水(Interparfums)。 国际品牌的集体退场映射出韩妆生态系统的结构性变化。据分析,受韩妆热潮影响,韩国本土品牌发展迅速,国际品牌的立足之地收窄。韩国本土美妆企业通过研发差异化产品和灵活的数字营销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以科玛、科丝美诗为代表的ODM企业去年销售额均突破2万亿韩元,不仅为本土品牌提供技术支持,更通过跨境电商将韩国美妆标准输出至全球市场。随着韩妆在亚洲乃至欧美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美妆行业洗牌或将持续深化。
2025-04-08 22:58:33 -
美国首次将韩国国防补偿贸易列为壁垒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各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 【图片提供 韩联社】 美国政府首次将韩国国防领域的补偿贸易列为贸易壁垒。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当地时间31日发布的2025年各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NTE)中指出,韩国政府通过国防补偿贸易项目,长期推行优先采用本国技术及产品的政策来取代外国国防技术。签约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时,外国承包商可能被强制要求履行补偿贸易义务。 补偿贸易是指从国外采购1000万美元以上的武器、军需用品或服务时,要求签约对方以技术转让、零部件制造出口或军需支援等作为对等回报的贸易方式。 USTR虽未列举涉及上述内容的具体事例,但此番表态暗示美国认为美国军工企业对韩出售武器时,因补偿贸易方针被迫接受技术转让等要求存在不公平性。USTR还表示,韩国和美国尽管已加入国际通用标准认可协定(CCRA),但韩国国家情报院仍通过安全评估制度(SES)额外要求网络安全认证,要求韩国公共部门采购的网络设备必须包含国情院认证的加密功能,USTR将此视为贸易壁垒。 报告还称韩国网络振兴院的云安全保障项目(CSAP)为试图进入韩国公共部门的外国云服务供应商设置较高壁垒。 USTR称,韩国在知识产权(IP)相关领域具有强有力的保护与执行体系,但对假冒商品转运、地理标记制度及民事、刑事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表示忧虑,为此正持续推动改善。 对于韩国政府和国会正讨论将美国流媒体平台(OTT)适用现有传统媒体相关监管一事,USTR援引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条款强调,承诺不会施加新的监管措施。 报告还指出,韩国政府应就进军韩国的外国保险公司未经总部同意,可为承保合约及风险管理等目的传输个人信用信息的政策提供书面解释。此外,就外国律所进军韩国市场,USTR称现行《外国法律顾问法》将合资投资律所的外资持股上限设为49%等措施,限制了外国律所在韩国可从事的业务范围。
2025-04-01 19:10:15 -
【今天的K-文化⑤】韩国动画产业寻求转型突破 "成人向"市场成新蓝海
【编者按】近年来,全球动画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已达386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5880亿美元。然而,韩国动画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2023年市场规模仅为7.7亿美元,正处于探索多元化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成人向”动画电影《驱魔录》的成功,为韩国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本土动画电影的发展困境 韩国动画电影长期以儿童和家庭观众为主要受众,“成人向”作品相对稀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尽管迪士尼、皮克斯等国际动画公司的作品在韩国广受欢迎,本土动画电影的市场影响力仍然有限,尤其在成年观众群体中的认可度较低。 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的调查显示,63.6%的韩国观众更倾向于观看外国动画电影,而选择国产动画电影的比例仅为10%。多数观众认为本土动画电影仍以儿童题材为主,且在制作质量和叙事能力上与国际作品存在差距,这一现象在女性及30岁以上观众群体中尤为明显。 电影《驱魔录》海报【图片来源 SHOWBOX】 ▲ 《驱魔录》:“成人向”动画电影的突破 在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由SHOWBOX发行的动画电影《驱魔录》成为韩国“成人向”动画市场的一大突破。该片改编自韩国知名奇幻小说家李愚赫的同名作品,以现代韩国为背景,讲述驱魔师与恶灵之间的激烈斗争。自2月21日上映以来,凭借强大的知识产权(IP)基础和精良制作,截至本月28日,累计票房突破45亿韩元,观影人次超过48万,刷新韩国非全年龄向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 SHOWBOX相关负责人表示,韩国动画在技术和视觉表现方面已具备国际竞争力。《驱魔录》的原著作为“韩国类型文学的开端”,在超自然题材尚未普及时便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热门IP。电影不仅忠实呈现原著内容,满足粉丝期待,同时凭借扎实的剧情和高质量制作吸引了大量新观众。 根据韩国电影院品牌CGV的数据,《驱魔录》的观众主要集中在30至40岁,这一群体过去对国产动画关注度较低。SHOWBOX凭借精良制作和成熟叙事,成功拓展了成人观众市场,为韩国“成人向”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成人向”动画电影的市场困境 尽管《驱魔录》取得了一定成功,韩国“成人向”动画电影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高昂的制作成本和漫长的制作周期给制作公司带来沉重压力。此外,作品不仅需要在技术和叙事层面达到更高标准,还需突破市场对国产动画的固有印象,以赢得更多成年观众的认可。 《驱魔录》制作公司LOCUS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韩国动画电影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积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并持续推出高质量、多样化的作品。然而,目前韩国在这一领域缺乏成熟的人才储备和稳定的制作体系,因此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入更完善的政府资助机制。 电影《哪吒2》海报【图片来源 可可豆动画】 目前,韩国政府对动画产业的支持多为短期资助,难以保障长期投资和IP积累。LOCUS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国动画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得益于强大的消费市场和长期稳定的政府扶持。相比之下,韩国现行的资助模式采用的是按阶段进行的竞争性拨款,而动画制作通常需要2至3年,年度资助难以满足行业的长期需求。全球已有52个国家实施“退款”支持模式,即在项目完成后返还30%至50%的制作费用,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作品质量,也能推动行业的长期发展。如果韩国能够引入类似机制,将有助于本土动画产业的持续增长。 ▲ 未来展望:多元化与全球化并行 为了推动“成人向”动画电影的发展,韩国动画产业需在内容创作、技术提升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努力。首先,制作公司应注重深度叙事,满足青少年和成年观众的需求,同时提升技术水平,确保作品在视觉效果和叙事能力上达到国际标准,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韩国动画产业应加速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全球发行和跨平台推广,突破市场局限,提升国际影响力。 总体来看,尽管韩国“成人向”动画电影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驱魔录》的成功已验证了其市场潜力。未来,若能够突破现有限制,打造更多优质原创IP,并结合政府支持与精准的市场策略,韩国动画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电影《驱魔录》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2025-03-28 23:08:21 -
恒盛集团收购韩国魔术龙头企业 加速布局全球娱乐产业链
中国恒盛集团25日宣布,将以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76万元)收购韩国知名魔术知识产权(IP)与内容制作公司Platform934的全部股权。此次收购标志着恒盛集团在娱乐产业多元化布局上迈出重要一步。根据公告,恒盛集团计划在4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最终敲定收购方案,并将Platform934收编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Platform934作为韩国魔术产业领军企业,其核心资产包括SBS热门综艺《The Magic Star》的完整IP版权及衍生业务权。这档魔术竞技真人秀节目自开播以来,凭借创新的魔术竞技模式和专业级舞台呈现,持续刷新收视纪录,在韩国魔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此外,该公司还具备大型魔术巡演全案策划能力,已成功打造多个全国巡回演出项目。 恒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魔术作为跨文化娱乐形式,具有独特的全球市场优势。通过此次收购,我们将整合Platform934的专业经验与中国市场资源,打造涵盖魔术演出、内容制作和IP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据悉,集团计划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魔术演出,并借助现有玩具业务渠道,开发魔术道具及周边产品,实现业务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恒盛集团首次进行跨界布局。早在2023年,恒盛集团就通过子公司HS Beauty成功进军美妆行业。目前,HS Beauty已在天猫、京东等中国主流电商平台建立起完善的品牌矩阵,成功运营朝鲜美女、Graymelin、BEAUADD等多个韩国知名美妆品牌,市场表现持续向好。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收购展现了恒盛集团从传统制造业向文化娱乐产业转型的战略决心。凭借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Platform934的专业IP运营能力,恒盛集团有望在魔术这一细分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未来,公司或将持续通过并购整合,进一步完善其在娱乐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龙湖梧坑工业区的恒盛集团本部【图片来源 恒盛集团】
2025-03-25 23:31:20 -
Kakao娱乐全球K-文化平台"Berriz"正式上线 开启粉丝经济新纪元
Kakao娱乐(Kakao Entertainment)25日宣布,旗下全球K-文化粉丝平台“Berriz”正式上线,面向全球市场开放服务,标志着韩国娱乐产业数字化升级迈入新阶段。 作为全球首个整合多元K-文化知识产权(IP)的综合性平台,Berriz采用创新的模块化架构,围绕艺人、创作者等人物IP,以及网漫、影视、音乐剧等内容IP,提供全方位粉丝服务。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电商、实时互动等核心技术,打造个性化定制社区,构建从内容消费到粉丝经济的完整生态闭环。 目前,平台已吸引多位知名艺人入驻。Antenna娱乐旗下实力派歌手郑承焕作为首位入驻艺人,特别推出官方粉丝俱乐部专属服务。STARSHIP娱乐旗下新锐女团KiiiKiii也同步开设官方粉丝社区。此外,改编自Kakao网漫的电视剧《芭妮与哥哥们》(预计于4月首播)将借助平台AI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Kakao娱乐平台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Berriz突破了传统粉丝服务的局限,通过技术创新重塑粉丝经济生态。未来,我们将持续引入优质IP资源,进一步加快全球化布局。” 据悉,该平台已全面覆盖网页端与移动端,支持包括韩语、英语在内的18种语言服务,为全球K-文化爱好者提供无障碍的使用体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Berriz的上线有望重塑数字娱乐产业格局,推动全球粉丝经济迈向智能互联新时代。 入驻Kakao娱乐旗下全球K文化平台“Berriz”的艺人【图片来源 Kakao娱乐】
2025-03-25 22:47:06 -
中国资本"韩流" 性价比策略席卷韩国市场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随着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中国资本正加速涌入韩国市场。业内分析认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也是促使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韩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性价比”策略,以吸引受高通胀影响的韩国消费者。从市场趋势来看,这一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部分人士对中国企业的扩张表示担忧,尤其是在数据安全领域可能带来的隐患。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24年外国直接投资(FDI)现状》报告显示,去年韩国的外国投资申报金额达345.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中国对韩投资申报金额为57.9亿美元,同比激增266.2%。 按行业划分,中国对韩投资最多的领域是制造业,投资额达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服务业投资额则为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9%。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韩投资规模已超越传统投资大国美国。同年,美国对韩投资申报额为52.4亿美元,同比下降14.6%。 中国资本的渗透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包括电商、线下零售、钢铁、租车、汽车等。这些企业普遍依靠价格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 曾专注商用车的比亚迪(BYD)今年初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并在仁川发布紧凑型SUV“ATTO 3”。预售开放仅一周,订单量即突破1000辆,显示出韩国消费者的高度兴趣。除了新车销售,比亚迪还成立了专门负责二手车进口与流通的法人企业“BYD Korea Auto”,意图深耕韩国租赁和出租车等大宗采购市场。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和Shein正积极扩展韩国市场。去年,Shein曾在韩国圣水洞开设快闪店,阿里巴巴随后宣布与韩国新世界集团成立合资公司“Grand Opus Holding”,以增强在韩国电商市场的竞争力。此外,Temu于今年2月宣布即将在韩国推出本土开放市场(L2L模式),允许韩国本土商家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进一步深化本地化运营。 中国钢铁企业正大规模向韩国出口厚板(厚度6mm以上的钢板,广泛用于造船、制造业和建筑业)。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去年韩国进口的中国厚板总量达117.93万吨,同比增长5%。尽管韩国政府对中国进口厚板征收最高38%的反倾销关税,但韩国国内钢铁行业仍面临经营压力。 另一方面,被称为“中国版大创(Daiso)”的名创优品(MINISO),在退出韩国市场三年后,于去年底重新回归。这次回归不仅依靠低价策略,更通过与哈利·波特等全球知名IP合作,推出联名商品,以差异化竞争策略吸引消费者。此外,名创优品还在韩国设立设计中心,计划持续推出更多IP联名产品。 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近期正式宣布进军韩国市场,并在Instagram上开设了韩国官方账号,标志着品牌正式布局韩国市场。同时,该品牌还在推进赴美上市计划,预计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或纳斯达克(NASDAQ)挂牌。 继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之后,霸王茶姬成为最新一个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茶饮品牌。去年,喜茶已率先在首尔江南区狎鸥亭开设首店,并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正式入驻韩国市场。霸王茶姬此次采用类似策略,显示其已做好进入韩国的充分准备。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受房地产行业低迷等因素影响,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疲软,低通胀现象持续存在。自2024年2月以来,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在0%增长区间徘徊,今年2月甚至出现负增长。 其次,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自2018年起,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在此后不断升级贸易制裁。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个任期内,对中国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在今年2月进一步提高进口钢铝关税至25%,且不设豁免。这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寻找替代市场,而韩国因其地理位置和市场规模成为优先选择。 尽管中国资本的涌入为韩国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更激烈的价格竞争,但学界对此持保留态度,主要担忧集中在数据安全方面。 今年2月,韩国政府暂时中止了中国生成式AI平台DeepSeek在韩国的服务,理由是其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根据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的决定,DeepSeek需整改合规后方可恢复运营。同时,Temu也因收集设备、位置数据等个人信息的方式受到质疑。 去年11月,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FTC)公布,Temu和全球速卖通的客户隐私政策中,存在47项不公平条款,其中Temu占31项,全球速卖通占16项。目前,韩国政府已要求两家平台进行整改。 从阿里巴巴、Temu到比亚迪,中国企业正加速进军韩国市场,并利用韩国作为跳板,拓展至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尽管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但韩国政府仍高度警惕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借鉴美国经验,强化对中国企业的监管,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2025-03-21 17:00:00 -
韩国流通业借"限量销售"破局 内需低迷下掀起抢购潮
在当前内需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韩国流通行业正通过“限量销售”策略寻求突破,以吸引消费者、拓展新店铺及服务。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仓储式超市易买得Traders在筹备麻谷店开业时,精准定位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酒类圣地”形象,推出该店专属的限量版威士忌“Kimchangsoo威士忌单桶蛇年版”。该产品在开业30分钟内即售罄,市场反响热烈。“Kimchangsoo威士忌”因限量小批量生产,在威士忌收藏界享有盛誉。 食品企业乐天沃食品(Wellfood)通过限量产品强化品牌形象,顺应“地方经济”消费趋势。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在上市一个多月内即售罄,远超原定三个月的销售预期。作为乐天沃食品与行政安全部、扶余郡联合推进的“美味韩国共赢之路”项目之一,该系列将扶余特产板栗融入9款代表性产品,部分渠道供不应求,市场反响积极。 此外,乐天沃食品携手济州市本地咖啡品牌“石头翁马卡龙”推出的“迷你梦雪石头翁马卡龙”亦在上市两周内售罄。业内人士指出,食品糕点类限量产品通常按照三个月的运营周期生产,而该产品库存消耗速度超预期7倍,显示出限量销售的市场认可度。 在时尚领域,Musinsa自2023年起推出抽签式限量购买服务“Musinsa Drop”,不仅涵盖大众消费品,还针对行业爱好者群体推出特色商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近期,Musinsa通过明星知识产权(IP)商品发售吸引新客,并带动外国消费者增长。本月10日至16日,Musinsa在“圣水店@大林仓库”举办K-POP偶像Lisa个人专辑的快闪活动,首日即有数百名粉丝凌晨排队。受活动成功带动,该期间到访“圣水店@大林仓库”的外国消费者数量较上月同期增长2.3倍。 电商平台ABLY则借助甜点限量销售扩大食品品类版图。自去年4月起,ABLY推出“接力甜点快闪店”,在线销售“万东糕点”和“大象贝果”等知名线下甜点品牌的产品,并引入定点取货服务。今年1月举行的第八次快闪活动交易额较首场增长5倍,已发展为固定项目。得益于此,ABLY食品品类今年2月交易额同比增长95%。 业内人士分析称,限量销售在内需低迷时期有助于打破固化的消费模式,并激发整体购买力。同时,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的营销效应已成为企业提升品牌热度的重要手段。随着限量销售策略的不断深化,流通行业有望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乐天Wellfood于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图片来源 乐天Wellfood】
2025-03-20 20:01:25 -
韩国旅游发展局携手培证英雄队 吸引全球棒球迷赴韩体验
韩国旅游发展局(韩国观光公社)19日宣布,与韩国职业棒球队培证英雄(Kiwoom Heroes)在首尔高尺天空巨蛋球场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向全球棒球迷展示韩国职业棒球(KBO)的独特魅力及其热情的粉丝应援文化,进一步吸引更多外籍游客来韩体验。 根据协议,旅游发展局与培证英雄将共同推出面向外籍游客的棒球观赛旅游产品,并大力宣传韩国的应援文化。为此,旅游发展局已推出涵盖4月10日至8月期间培证英雄队主场比赛的旅游套餐,并计划利用培证英雄队的IP资源在海外展开营销活动。 近年来,随着年轻球迷的不断增加,韩国职业棒球赛场的氛围逐渐演变为类似演唱会的热烈场景。特别是韩国啦啦队近期进军中国台湾棒球联赛,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对韩国棒球及其应援文化的关注度。得益于此,韩国职业棒球联赛在去年首次迎来了“千万观众时代”。 韩国棒球委员会数据显示,去年9月,职业棒球联赛的累计观众数达到1002.0758万人,突破1000万大关。去年联赛场均观众数接近1.5万人(1.4934万人),票房表现持续攀升。 职业棒球始于1982年,当年常规赛季240场比赛共有143.8768万人入场。1983年观众人数突破200万(225.6121万人),1990年超过300万(318.9488万人),1993年和1995年分别开启400万(443.7149万人)和500万(540.6374万人),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韩国旅游发展局国际观光本部部长金钟勋(音)表示:“此次协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向全球球迷展示韩国职业棒球独特魅力的绝佳机会。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国内体育团队紧密合作,开发更多新颖的旅游内容,并持续努力吸引更多外籍游客来韩体验。” 本月17日,在大田韩华生命棒球场,正在进行韩华鹰队与三星狮队的职业棒球热身赛。【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0 00:22:13 -
Kakao去年营业利润同比上升6.6% 平台业务稳健增长
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于13日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按合并基准计算,公司全年实现营业利润49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同比增长6.6%;销售额达7.873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2%;净亏损缩小至436亿韩元。 从业务板块来看,平台业务表现稳健,全年销售额达3.90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相比之下,内容业务销售额为3.971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 2024年第四季度,Kakao营业利润为1067亿韩元,同比下降33.7%;销售额达1.9591万亿韩元,净亏损扩大至2769亿韩元。尽管整体业绩承压,平台业务依然维持增长态势。该季度平台业务销售额达1.049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 Kakao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电商综合交易额达2.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此外,包括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和移动支付平台Kakao Pay在内的平台其他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2%,达4031亿韩元。 与平台业务的增长相比,内容业务表现低迷。第四季度该板块销售额同比下降13%,仅为9101亿韩元,主要受Kakao Games、Kakao Music、Kakao Piccoma和Kakao Entertainment等子公司业绩下滑影响。 Kakao认为,内容业务销售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IP)产品线的空缺加剧。公司表示:“今年内容业务仍面临不确定性,我们将在改善财务健康状况的同时,优化业务结构,聚焦核心领域。” Kakao计划在2025年加快AI生态布局,推出多种企业对消费者(B2C)的AI服务。其中,与OpenAI合作开发的AI服务Kanana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用户公开测试。此外,KakaoTalk内置AI助手AI Mate也计划于上半年上线。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3 19:23:56 -
《绝地求生》引领Krafton高增长 全年利润破万亿韩元创新纪元
【图片来源 网络】 Krafton得益于旗下人气游戏《绝地求生》稳健增长,去年全年实现历史性突破,营业利润首次超越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4亿元)大关,创历史最高业绩。 Krafton日前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营业利润为1.1825万亿韩元,同比增加54%;销售额为2.7098万亿韩元,同比增加41.8%;净利润为1.3026万亿韩元,增加119.3%。 数据显示,仅在去年第四季度,Krafton便取得了2155亿韩元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1.1%,同期销售额与净利润也分别达到6176亿韩元和4912亿韩元。Krafton表示,《绝地求生》通过内容和版本的不断优化,呈强劲增长趋势。尤其是印度市场,用户流量与销售额均创新高。 Krafton首席执行官金昌汉表示,公司计划将《绝地求生(PUBG)》P版C服务升级为虚幻引擎5.0,旨在为游戏玩家带来更为流畅与逼真的视觉体验。同时,Krafton还将致力于开发用户生成内容(UGC)服务,鼓励玩家亲身参与到游戏内容的创作之中,为《绝地求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此外,Krafton正积极开发基于《绝地求生》知识产权(IP)的四大全新作品。在战略布局上,Krafton已选定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在游戏市场上正在崛起的新兴领域(Emerging)、具有巨大潜力的挑战领域(Challengers)、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开拓领域(Pioneers)以及虽市场有限但深受核心玩家喜爱的俯视角射击游戏(Genre Champions)。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新作的开发与制作费用提升至3000亿韩元,并进一步扩大其业务布局规模。 今年,Krafton及其子公司计划推出多款新作,包括人生模拟游戏《inZOI》、极限手游《越来越黑暗(Dark and Daker)》及海洋生存冒险游戏《深海迷航2(Subnautica 2)》等。对于新IP的开发,金昌汉透露,目前仍处于概念策划阶段,正持续进行创新与反复打磨。 Krafton表示,将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强劲增长,目标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公司整体销售额达到7万亿韩元,旨在实现企业价值的翻倍提升。
2025-02-12 22:32:53
-
全球美妆品牌相继撤离韩国市场 本土品牌崛起致竞争格局重塑
Fresh面霜 【图片来源 Fresh】 在全球美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多个国际知名品牌近期相继宣布退出韩国市场,反映出韩国美妆市场高度饱和。 据业界7日透露,路易威登(LVMH)旗下高端美妆品牌Fresh将于本月15日正式关闭韩国线上官网,结束在韩国市场长达13年的运营。该品牌自去年底因业绩不佳作出撤出决定后,官网部分热门产品已售罄,相关收尾工作接近完成。欧莱雅集团旗下美宝莲纽约也因销售疲软,计划于今年上半年终止在韩业务,目前官网已停止销售,仅能通过Coupang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购买品牌产品。 此外,全球美容品牌接连撤出韩国市场。路易威登旗下美妆集合店丝芙兰已于去年5月全面退出韩国,自2019年首次进军韩国市场后,仅五年便折戟而归,分析指出,丝芙兰主打国际高端品牌的策略未能有效抗衡本土美妆连锁店欧利芙洋的竞争优势。欧利芙洋凭借对韩国独立品牌的深度孵化及精准的本土化营销,不仅吸引了国内消费者,更成为外籍游客的购物首选,业绩呈逐年增长态势,去年销售额超过4万亿(约合人民币200亿元)韩元,今年有望突破5万亿韩元大关。 德国专业护发品牌威娜于今年1月底终止韩国业务,法国小众香水Jovoy也在去年关闭全部实体门店。近期,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将旗下法国香水品牌安霓可·古特尔的知识产权(IP)出售给了国际香氛集团依特香水(Interparfums)。 国际品牌的集体退场映射出韩妆生态系统的结构性变化。据分析,受韩妆热潮影响,韩国本土品牌发展迅速,国际品牌的立足之地收窄。韩国本土美妆企业通过研发差异化产品和灵活的数字营销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以科玛、科丝美诗为代表的ODM企业去年销售额均突破2万亿韩元,不仅为本土品牌提供技术支持,更通过跨境电商将韩国美妆标准输出至全球市场。随着韩妆在亚洲乃至欧美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美妆行业洗牌或将持续深化。
2025-04-08 22:58:33 -
美国首次将韩国国防补偿贸易列为壁垒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各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 【图片提供 韩联社】 美国政府首次将韩国国防领域的补偿贸易列为贸易壁垒。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当地时间31日发布的2025年各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NTE)中指出,韩国政府通过国防补偿贸易项目,长期推行优先采用本国技术及产品的政策来取代外国国防技术。签约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时,外国承包商可能被强制要求履行补偿贸易义务。 补偿贸易是指从国外采购1000万美元以上的武器、军需用品或服务时,要求签约对方以技术转让、零部件制造出口或军需支援等作为对等回报的贸易方式。 USTR虽未列举涉及上述内容的具体事例,但此番表态暗示美国认为美国军工企业对韩出售武器时,因补偿贸易方针被迫接受技术转让等要求存在不公平性。USTR还表示,韩国和美国尽管已加入国际通用标准认可协定(CCRA),但韩国国家情报院仍通过安全评估制度(SES)额外要求网络安全认证,要求韩国公共部门采购的网络设备必须包含国情院认证的加密功能,USTR将此视为贸易壁垒。 报告还称韩国网络振兴院的云安全保障项目(CSAP)为试图进入韩国公共部门的外国云服务供应商设置较高壁垒。 USTR称,韩国在知识产权(IP)相关领域具有强有力的保护与执行体系,但对假冒商品转运、地理标记制度及民事、刑事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表示忧虑,为此正持续推动改善。 对于韩国政府和国会正讨论将美国流媒体平台(OTT)适用现有传统媒体相关监管一事,USTR援引韩美自由贸易协定(FTA)条款强调,承诺不会施加新的监管措施。 报告还指出,韩国政府应就进军韩国的外国保险公司未经总部同意,可为承保合约及风险管理等目的传输个人信用信息的政策提供书面解释。此外,就外国律所进军韩国市场,USTR称现行《外国法律顾问法》将合资投资律所的外资持股上限设为49%等措施,限制了外国律所在韩国可从事的业务范围。
2025-04-01 19:10:15 -
【今天的K-文化⑤】韩国动画产业寻求转型突破 "成人向"市场成新蓝海
【编者按】近年来,全球动画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2年已达386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5880亿美元。然而,韩国动画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小,2023年市场规模仅为7.7亿美元,正处于探索多元化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成人向”动画电影《驱魔录》的成功,为韩国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本土动画电影的发展困境 韩国动画电影长期以儿童和家庭观众为主要受众,“成人向”作品相对稀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尽管迪士尼、皮克斯等国际动画公司的作品在韩国广受欢迎,本土动画电影的市场影响力仍然有限,尤其在成年观众群体中的认可度较低。 韩国文化内容振兴院的调查显示,63.6%的韩国观众更倾向于观看外国动画电影,而选择国产动画电影的比例仅为10%。多数观众认为本土动画电影仍以儿童题材为主,且在制作质量和叙事能力上与国际作品存在差距,这一现象在女性及30岁以上观众群体中尤为明显。 电影《驱魔录》海报【图片来源 SHOWBOX】 ▲ 《驱魔录》:“成人向”动画电影的突破 在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由SHOWBOX发行的动画电影《驱魔录》成为韩国“成人向”动画市场的一大突破。该片改编自韩国知名奇幻小说家李愚赫的同名作品,以现代韩国为背景,讲述驱魔师与恶灵之间的激烈斗争。自2月21日上映以来,凭借强大的知识产权(IP)基础和精良制作,截至本月28日,累计票房突破45亿韩元,观影人次超过48万,刷新韩国非全年龄向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 SHOWBOX相关负责人表示,韩国动画在技术和视觉表现方面已具备国际竞争力。《驱魔录》的原著作为“韩国类型文学的开端”,在超自然题材尚未普及时便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热门IP。电影不仅忠实呈现原著内容,满足粉丝期待,同时凭借扎实的剧情和高质量制作吸引了大量新观众。 根据韩国电影院品牌CGV的数据,《驱魔录》的观众主要集中在30至40岁,这一群体过去对国产动画关注度较低。SHOWBOX凭借精良制作和成熟叙事,成功拓展了成人观众市场,为韩国“成人向”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成人向”动画电影的市场困境 尽管《驱魔录》取得了一定成功,韩国“成人向”动画电影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高昂的制作成本和漫长的制作周期给制作公司带来沉重压力。此外,作品不仅需要在技术和叙事层面达到更高标准,还需突破市场对国产动画的固有印象,以赢得更多成年观众的认可。 《驱魔录》制作公司LOCUS相关负责人表示,提升韩国动画电影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积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并持续推出高质量、多样化的作品。然而,目前韩国在这一领域缺乏成熟的人才储备和稳定的制作体系,因此亟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入更完善的政府资助机制。 电影《哪吒2》海报【图片来源 可可豆动画】 目前,韩国政府对动画产业的支持多为短期资助,难以保障长期投资和IP积累。LOCUS相关负责人指出,中国动画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得益于强大的消费市场和长期稳定的政府扶持。相比之下,韩国现行的资助模式采用的是按阶段进行的竞争性拨款,而动画制作通常需要2至3年,年度资助难以满足行业的长期需求。全球已有52个国家实施“退款”支持模式,即在项目完成后返还30%至50%的制作费用,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作品质量,也能推动行业的长期发展。如果韩国能够引入类似机制,将有助于本土动画产业的持续增长。 ▲ 未来展望:多元化与全球化并行 为了推动“成人向”动画电影的发展,韩国动画产业需在内容创作、技术提升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努力。首先,制作公司应注重深度叙事,满足青少年和成年观众的需求,同时提升技术水平,确保作品在视觉效果和叙事能力上达到国际标准,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韩国动画产业应加速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全球发行和跨平台推广,突破市场局限,提升国际影响力。 总体来看,尽管韩国“成人向”动画电影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驱魔录》的成功已验证了其市场潜力。未来,若能够突破现有限制,打造更多优质原创IP,并结合政府支持与精准的市场策略,韩国动画产业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电影《驱魔录》剧照【图片来源 SHOWBOX】
2025-03-28 23:08:21 -
恒盛集团收购韩国魔术龙头企业 加速布局全球娱乐产业链
中国恒盛集团25日宣布,将以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76万元)收购韩国知名魔术知识产权(IP)与内容制作公司Platform934的全部股权。此次收购标志着恒盛集团在娱乐产业多元化布局上迈出重要一步。根据公告,恒盛集团计划在4月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最终敲定收购方案,并将Platform934收编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Platform934作为韩国魔术产业领军企业,其核心资产包括SBS热门综艺《The Magic Star》的完整IP版权及衍生业务权。这档魔术竞技真人秀节目自开播以来,凭借创新的魔术竞技模式和专业级舞台呈现,持续刷新收视纪录,在韩国魔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此外,该公司还具备大型魔术巡演全案策划能力,已成功打造多个全国巡回演出项目。 恒盛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魔术作为跨文化娱乐形式,具有独特的全球市场优势。通过此次收购,我们将整合Platform934的专业经验与中国市场资源,打造涵盖魔术演出、内容制作和IP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据悉,集团计划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魔术演出,并借助现有玩具业务渠道,开发魔术道具及周边产品,实现业务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恒盛集团首次进行跨界布局。早在2023年,恒盛集团就通过子公司HS Beauty成功进军美妆行业。目前,HS Beauty已在天猫、京东等中国主流电商平台建立起完善的品牌矩阵,成功运营朝鲜美女、Graymelin、BEAUADD等多个韩国知名美妆品牌,市场表现持续向好。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收购展现了恒盛集团从传统制造业向文化娱乐产业转型的战略决心。凭借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Platform934的专业IP运营能力,恒盛集团有望在魔术这一细分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未来,公司或将持续通过并购整合,进一步完善其在娱乐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龙湖梧坑工业区的恒盛集团本部【图片来源 恒盛集团】
2025-03-25 23:31:20 -
Kakao娱乐全球K-文化平台"Berriz"正式上线 开启粉丝经济新纪元
Kakao娱乐(Kakao Entertainment)25日宣布,旗下全球K-文化粉丝平台“Berriz”正式上线,面向全球市场开放服务,标志着韩国娱乐产业数字化升级迈入新阶段。 作为全球首个整合多元K-文化知识产权(IP)的综合性平台,Berriz采用创新的模块化架构,围绕艺人、创作者等人物IP,以及网漫、影视、音乐剧等内容IP,提供全方位粉丝服务。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电商、实时互动等核心技术,打造个性化定制社区,构建从内容消费到粉丝经济的完整生态闭环。 目前,平台已吸引多位知名艺人入驻。Antenna娱乐旗下实力派歌手郑承焕作为首位入驻艺人,特别推出官方粉丝俱乐部专属服务。STARSHIP娱乐旗下新锐女团KiiiKiii也同步开设官方粉丝社区。此外,改编自Kakao网漫的电视剧《芭妮与哥哥们》(预计于4月首播)将借助平台AI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 Kakao娱乐平台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Berriz突破了传统粉丝服务的局限,通过技术创新重塑粉丝经济生态。未来,我们将持续引入优质IP资源,进一步加快全球化布局。” 据悉,该平台已全面覆盖网页端与移动端,支持包括韩语、英语在内的18种语言服务,为全球K-文化爱好者提供无障碍的使用体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Berriz的上线有望重塑数字娱乐产业格局,推动全球粉丝经济迈向智能互联新时代。 入驻Kakao娱乐旗下全球K文化平台“Berriz”的艺人【图片来源 Kakao娱乐】
2025-03-25 22:47:06 -
中国资本"韩流" 性价比策略席卷韩国市场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随着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中国资本正加速涌入韩国市场。业内分析认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也是促使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韩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性价比”策略,以吸引受高通胀影响的韩国消费者。从市场趋势来看,这一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部分人士对中国企业的扩张表示担忧,尤其是在数据安全领域可能带来的隐患。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近日发布的《2024年外国直接投资(FDI)现状》报告显示,去年韩国的外国投资申报金额达345.7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中国对韩投资申报金额为57.9亿美元,同比激增266.2%。 按行业划分,中国对韩投资最多的领域是制造业,投资额达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服务业投资额则为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9%。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韩投资规模已超越传统投资大国美国。同年,美国对韩投资申报额为52.4亿美元,同比下降14.6%。 中国资本的渗透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包括电商、线下零售、钢铁、租车、汽车等。这些企业普遍依靠价格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 曾专注商用车的比亚迪(BYD)今年初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并在仁川发布紧凑型SUV“ATTO 3”。预售开放仅一周,订单量即突破1000辆,显示出韩国消费者的高度兴趣。除了新车销售,比亚迪还成立了专门负责二手车进口与流通的法人企业“BYD Korea Auto”,意图深耕韩国租赁和出租车等大宗采购市场。 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和Shein正积极扩展韩国市场。去年,Shein曾在韩国圣水洞开设快闪店,阿里巴巴随后宣布与韩国新世界集团成立合资公司“Grand Opus Holding”,以增强在韩国电商市场的竞争力。此外,Temu于今年2月宣布即将在韩国推出本土开放市场(L2L模式),允许韩国本土商家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进一步深化本地化运营。 中国钢铁企业正大规模向韩国出口厚板(厚度6mm以上的钢板,广泛用于造船、制造业和建筑业)。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去年韩国进口的中国厚板总量达117.93万吨,同比增长5%。尽管韩国政府对中国进口厚板征收最高38%的反倾销关税,但韩国国内钢铁行业仍面临经营压力。 另一方面,被称为“中国版大创(Daiso)”的名创优品(MINISO),在退出韩国市场三年后,于去年底重新回归。这次回归不仅依靠低价策略,更通过与哈利·波特等全球知名IP合作,推出联名商品,以差异化竞争策略吸引消费者。此外,名创优品还在韩国设立设计中心,计划持续推出更多IP联名产品。 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近期正式宣布进军韩国市场,并在Instagram上开设了韩国官方账号,标志着品牌正式布局韩国市场。同时,该品牌还在推进赴美上市计划,预计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或纳斯达克(NASDAQ)挂牌。 继蜜雪冰城、喜茶、茶百道之后,霸王茶姬成为最新一个进军韩国市场的中国茶饮品牌。去年,喜茶已率先在首尔江南区狎鸥亭开设首店,并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正式入驻韩国市场。霸王茶姬此次采用类似策略,显示其已做好进入韩国的充分准备。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企业加速布局韩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受房地产行业低迷等因素影响,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疲软,低通胀现象持续存在。自2024年2月以来,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在0%增长区间徘徊,今年2月甚至出现负增长。 其次,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自2018年起,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并在此后不断升级贸易制裁。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在第二个任期内,对中国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在今年2月进一步提高进口钢铝关税至25%,且不设豁免。这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寻找替代市场,而韩国因其地理位置和市场规模成为优先选择。 尽管中国资本的涌入为韩国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更激烈的价格竞争,但学界对此持保留态度,主要担忧集中在数据安全方面。 今年2月,韩国政府暂时中止了中国生成式AI平台DeepSeek在韩国的服务,理由是其涉嫌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根据韩国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的决定,DeepSeek需整改合规后方可恢复运营。同时,Temu也因收集设备、位置数据等个人信息的方式受到质疑。 去年11月,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FTC)公布,Temu和全球速卖通的客户隐私政策中,存在47项不公平条款,其中Temu占31项,全球速卖通占16项。目前,韩国政府已要求两家平台进行整改。 从阿里巴巴、Temu到比亚迪,中国企业正加速进军韩国市场,并利用韩国作为跳板,拓展至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尽管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策略迅速占领市场,但韩国政府仍高度警惕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借鉴美国经验,强化对中国企业的监管,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2025-03-21 17:00:00 -
韩国流通业借"限量销售"破局 内需低迷下掀起抢购潮
在当前内需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韩国流通行业正通过“限量销售”策略寻求突破,以吸引消费者、拓展新店铺及服务。 据流通业界20日消息,韩国仓储式超市易买得Traders在筹备麻谷店开业时,精准定位其在消费者心中的“酒类圣地”形象,推出该店专属的限量版威士忌“Kimchangsoo威士忌单桶蛇年版”。该产品在开业30分钟内即售罄,市场反响热烈。“Kimchangsoo威士忌”因限量小批量生产,在威士忌收藏界享有盛誉。 食品企业乐天沃食品(Wellfood)通过限量产品强化品牌形象,顺应“地方经济”消费趋势。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在上市一个多月内即售罄,远超原定三个月的销售预期。作为乐天沃食品与行政安全部、扶余郡联合推进的“美味韩国共赢之路”项目之一,该系列将扶余特产板栗融入9款代表性产品,部分渠道供不应求,市场反响积极。 此外,乐天沃食品携手济州市本地咖啡品牌“石头翁马卡龙”推出的“迷你梦雪石头翁马卡龙”亦在上市两周内售罄。业内人士指出,食品糕点类限量产品通常按照三个月的运营周期生产,而该产品库存消耗速度超预期7倍,显示出限量销售的市场认可度。 在时尚领域,Musinsa自2023年起推出抽签式限量购买服务“Musinsa Drop”,不仅涵盖大众消费品,还针对行业爱好者群体推出特色商品,实现差异化竞争。近期,Musinsa通过明星知识产权(IP)商品发售吸引新客,并带动外国消费者增长。本月10日至16日,Musinsa在“圣水店@大林仓库”举办K-POP偶像Lisa个人专辑的快闪活动,首日即有数百名粉丝凌晨排队。受活动成功带动,该期间到访“圣水店@大林仓库”的外国消费者数量较上月同期增长2.3倍。 电商平台ABLY则借助甜点限量销售扩大食品品类版图。自去年4月起,ABLY推出“接力甜点快闪店”,在线销售“万东糕点”和“大象贝果”等知名线下甜点品牌的产品,并引入定点取货服务。今年1月举行的第八次快闪活动交易额较首场增长5倍,已发展为固定项目。得益于此,ABLY食品品类今年2月交易额同比增长95%。 业内人士分析称,限量销售在内需低迷时期有助于打破固化的消费模式,并激发整体购买力。同时,精准定位目标群体的营销效应已成为企业提升品牌热度的重要手段。随着限量销售策略的不断深化,流通行业有望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乐天Wellfood于去年9月推出的秋季限量“扶余板栗系列”【图片来源 乐天Wellfood】
2025-03-20 20:01:25 -
韩国旅游发展局携手培证英雄队 吸引全球棒球迷赴韩体验
韩国旅游发展局(韩国观光公社)19日宣布,与韩国职业棒球队培证英雄(Kiwoom Heroes)在首尔高尺天空巨蛋球场签署业务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向全球棒球迷展示韩国职业棒球(KBO)的独特魅力及其热情的粉丝应援文化,进一步吸引更多外籍游客来韩体验。 根据协议,旅游发展局与培证英雄将共同推出面向外籍游客的棒球观赛旅游产品,并大力宣传韩国的应援文化。为此,旅游发展局已推出涵盖4月10日至8月期间培证英雄队主场比赛的旅游套餐,并计划利用培证英雄队的IP资源在海外展开营销活动。 近年来,随着年轻球迷的不断增加,韩国职业棒球赛场的氛围逐渐演变为类似演唱会的热烈场景。特别是韩国啦啦队近期进军中国台湾棒球联赛,进一步提升了全球对韩国棒球及其应援文化的关注度。得益于此,韩国职业棒球联赛在去年首次迎来了“千万观众时代”。 韩国棒球委员会数据显示,去年9月,职业棒球联赛的累计观众数达到1002.0758万人,突破1000万大关。去年联赛场均观众数接近1.5万人(1.4934万人),票房表现持续攀升。 职业棒球始于1982年,当年常规赛季240场比赛共有143.8768万人入场。1983年观众人数突破200万(225.6121万人),1990年超过300万(318.9488万人),1993年和1995年分别开启400万(443.7149万人)和500万(540.6374万人),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韩国旅游发展局国际观光本部部长金钟勋(音)表示:“此次协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向全球球迷展示韩国职业棒球独特魅力的绝佳机会。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国内体育团队紧密合作,开发更多新颖的旅游内容,并持续努力吸引更多外籍游客来韩体验。” 本月17日,在大田韩华生命棒球场,正在进行韩华鹰队与三星狮队的职业棒球热身赛。【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0 00:22:13 -
Kakao去年营业利润同比上升6.6% 平台业务稳健增长
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于13日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按合并基准计算,公司全年实现营业利润49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同比增长6.6%;销售额达7.873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2%;净亏损缩小至436亿韩元。 从业务板块来看,平台业务表现稳健,全年销售额达3.90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相比之下,内容业务销售额为3.971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 2024年第四季度,Kakao营业利润为1067亿韩元,同比下降33.7%;销售额达1.9591万亿韩元,净亏损扩大至2769亿韩元。尽管整体业绩承压,平台业务依然维持增长态势。该季度平台业务销售额达1.049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 Kakao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电商综合交易额达2.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此外,包括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和移动支付平台Kakao Pay在内的平台其他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2%,达4031亿韩元。 与平台业务的增长相比,内容业务表现低迷。第四季度该板块销售额同比下降13%,仅为9101亿韩元,主要受Kakao Games、Kakao Music、Kakao Piccoma和Kakao Entertainment等子公司业绩下滑影响。 Kakao认为,内容业务销售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IP)产品线的空缺加剧。公司表示:“今年内容业务仍面临不确定性,我们将在改善财务健康状况的同时,优化业务结构,聚焦核心领域。” Kakao计划在2025年加快AI生态布局,推出多种企业对消费者(B2C)的AI服务。其中,与OpenAI合作开发的AI服务Kanana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用户公开测试。此外,KakaoTalk内置AI助手AI Mate也计划于上半年上线。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3 19:23:56 -
《绝地求生》引领Krafton高增长 全年利润破万亿韩元创新纪元
【图片来源 网络】 Krafton得益于旗下人气游戏《绝地求生》稳健增长,去年全年实现历史性突破,营业利润首次超越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4亿元)大关,创历史最高业绩。 Krafton日前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营业利润为1.1825万亿韩元,同比增加54%;销售额为2.7098万亿韩元,同比增加41.8%;净利润为1.3026万亿韩元,增加119.3%。 数据显示,仅在去年第四季度,Krafton便取得了2155亿韩元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1.1%,同期销售额与净利润也分别达到6176亿韩元和4912亿韩元。Krafton表示,《绝地求生》通过内容和版本的不断优化,呈强劲增长趋势。尤其是印度市场,用户流量与销售额均创新高。 Krafton首席执行官金昌汉表示,公司计划将《绝地求生(PUBG)》P版C服务升级为虚幻引擎5.0,旨在为游戏玩家带来更为流畅与逼真的视觉体验。同时,Krafton还将致力于开发用户生成内容(UGC)服务,鼓励玩家亲身参与到游戏内容的创作之中,为《绝地求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此外,Krafton正积极开发基于《绝地求生》知识产权(IP)的四大全新作品。在战略布局上,Krafton已选定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在游戏市场上正在崛起的新兴领域(Emerging)、具有巨大潜力的挑战领域(Challengers)、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开拓领域(Pioneers)以及虽市场有限但深受核心玩家喜爱的俯视角射击游戏(Genre Champions)。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新作的开发与制作费用提升至3000亿韩元,并进一步扩大其业务布局规模。 今年,Krafton及其子公司计划推出多款新作,包括人生模拟游戏《inZOI》、极限手游《越来越黑暗(Dark and Daker)》及海洋生存冒险游戏《深海迷航2(Subnautica 2)》等。对于新IP的开发,金昌汉透露,目前仍处于概念策划阶段,正持续进行创新与反复打磨。 Krafton表示,将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强劲增长,目标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公司整体销售额达到7万亿韩元,旨在实现企业价值的翻倍提升。
2025-02-12 22: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