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保护’新闻 75个
-
中国买家席卷韩国房地产市场 政策松绑推动市场走热
韩国法院登记信息广场数据显示,今年4月在首尔购房并完成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外国人达148人,环比增长10.4%,较今年1月的110人大幅增长34.5%。 从月度数据来看,外国人在首尔购房数量自去年11月达到150人峰值后,今年1月一度降至110人。但从2月开始回升,2月和3月连续保持在130人以上,4月更是突破140人大关。 今年4月,中国人在首尔购房的外国人中人数最多,达81人,占比高达55%,较上月的68人增长19.1%。从购房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房价相对较低的区域,包括衿川区(22人)、九老区(17人)、永登浦区(6人)等,反映出中国投资者更注重未来的租金回报。 韩国政府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短期免签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刺激中国投资者的购房需求。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入境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61.46万人,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5.1%,其中中国游客41.7万人,位居榜首。 中国人已成为韩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买家。法院资料显示,去年在韩国购买房地产并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外国人总计1.7478万人,较2023年(1.5064万人)增长11.9%。其中,中国人达1.1346万人,占比高达64.9%。 随着外国人持有住宅数量不断增加,外国房东的租赁业务也快速增长。2023年,首尔由外国房东签署的租赁合同达7966件,比2022年(4627件)激增72%。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首尔核心区域房价上涨,吸引了更多外国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历史数据显示,房价上涨周期往往伴随外资购房热潮。2019年外国人房产交易量为1.2949万件,虽较2018年(1.3724万件)小幅下降,但远超2017年(1.1364万件)。2020年房价大涨时,交易量进一步增至1.4402万件。 政策调整也为外国人购房提供了便利。去年,韩国政府大幅放宽首都圈军事设施保护区限制。去年2月,韩国国防部宣布解除包括首尔江南三区(江南、瑞草、松坡)在内、总面积达339平方公里的保护区限制。专家认为,这些区域未来有望开发为住宅用地,提前布局的投资者将受益于房价上涨。 外国人在购房融资方面的相对“便利”也是其购房活跃的重要因素。虽然外国人原则上适用与韩国人相同的贷款价值比率(LTV)和负债收入比率(DTI)限制,但由于可通过本国银行更容易获得贷款,实际上绕过了韩国的金融监管,引发“逆向歧视”争议。按规定,外国人购房时需提交资金筹措计划书,说明资金来源为赠与、继承或经营收入等。但若资金来自海外,监管部门难以核实其真实来源是否为贷款,存在监管漏洞。 随着外国房东数量持续增加,部分观点担忧可能扰乱市场秩序。大规模持有高价住宅、投机性购房等行为可能推高房价,影响韩国居民的居住稳定。对此,专家呼吁,韩国政府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针对外国人的房地产交易监管制度。 专家还建议,政府应提高外国人房地产交易的取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同时建立机制强化对外国人在韩居住状况、家庭关系等的核实以及完善资金来源审查制度,防范潜在风险。
2025-06-03 00:46:25 -
【亚洲人之声】中国靠政策扶产业 韩国拿制造当噱头
中国在2015年发布的产业战略《中国制造2025》已经迎来十周年。发布当时,鲜少有人相信中国能够成长为威胁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强国。时至今日,在电动汽车、电池、无人机、5G、太阳能、高速铁路、新材料等至少七个领域,中国企业成功跃升世界第一,而这正是通过国家层面的规制完善、税收支援、技术自立以及人才培养等集中投资创造的成果。 与此期间与中国的跃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除半导体外在其他制造领域几乎没有突出成果,甚至出现停滞或退步。产业政策随着政权更迭方向不断变化,缺乏长远战略。苛刻的监管政策令企业担心生存而难以创新,人才也缺乏愿景逐渐流失海外。政界并未视制造业为国家发展支柱,而是更多作为选举口号。关闭核电与重启核电、扶持风投与强化监管……各种“过山车式”政策不断加剧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大选候选人提出的制造业相关政策反而可能成为发展阻力,甚至空泛且不负责任。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主张实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强化保护劳工权益的“黄色信封法”,以及扩大惩罚赔偿等分配导向政策,引发对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的担忧。这种重分配、轻发展的做法,可能让韩国在尖端技术竞争中陷入被动。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立场也无明显不同。他提出的“建设企业友好国家”口号耳熟能详,却缺乏可执行的具体政策设计。削减法人税立法可行性存疑,应对未来产业结构变革的战略付之阙如,人才培养或供应链战略等核心议题也尚未提及。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韩国下届政府的任务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必须从国家生存战略高度制定产业蓝图,并设立覆盖政府各部门的中控系统,为包括中小和中坚制造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才能挽救韩国制造业的未来。
2025-05-28 23:01:43 -
金刚山有望被列入朝鲜世界遗产名录
以一年四季风光旖旎变化无穷而得名“天下第一名山”的金刚山有望被朝鲜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7日消息,世界遗产委员会顾问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朝鲜申报的金刚山做出“建议列入”世界遗产的评审结论,官方名称定为“金刚山”(Mt. Kumgang - Diamond Mountain from the Sea)。 金刚山以海拔1638米的毗卢峰为主峰,群峰耸立,布满奇岩怪石与瀑布深潭,横跨太白山脉北部、江原道淮阳郡、通川郡和高城郡。根据地理位置分为内金刚、外金刚和海金刚,多种植物在此栖息。 金刚山一年四季名称皆不同,春称金刚山、夏称蓬莱山、秋称枫岳山、冬称皆骨山。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开的资料,朝鲜于2021年提交申请,但当时由于新冠疫情未能开展评估,直至今年才被列入评审对象。 ICOMOS和IUCN两家机构虽建议金刚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提议“将海金刚地区的海万物相,以及丛石亭区域除外,其余部分以文化景观类型列入。” 若无重大异议,金刚山有望在今年7月6日至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入围世界遗产名录。若成功入围,金刚山将成为继高句丽古墓群和开城历史遗址区后,朝鲜境内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学术界关注到朝鲜近期在遗产保护领域的积极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委员会议题政策中心组长金智贤(音)日前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金正恩上台后通过修订国内法律,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遗产公约及相关项目,可能是希望通过参与国际机构交流合作,寻求打破经济发展困局的机会。
2025-05-27 18:00:03 -
中韩就供应链与FTA加速合作达成共识 习近平10月访韩预期升温
本月在济州岛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中韩两国就加强双边供应链沟通、推动多边贸易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决定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服务和投资领域后续谈判的进程。此次磋商成为中韩经贸关系回暖的重要标志,也引发外界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或在今年10月出席在庆州举行的APEC领导人峰会的高度关注。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消息显示,本月15日会议开幕前,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举行约25分钟的双边会谈。中方在会谈中强调在诸多方面对韩方予以关照,并希望韩方在推动中韩服务贸易开放方面展现灵活姿态。韩方指出中国与美国对韩国而言都是重要的经济伙伴,近期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关税协议为中韩提供合作契机,韩国愿意以此推动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 一位韩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中国方面在本次会议上主动请求韩国在明年由中国主办的APEC领导人峰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措辞较以往“尚无定论”的保守表述明显积极,由此可见习近平出席今年10月庆州APEC峰会的可能性出现实质上升。该官员指出,中国此前对于韩国多次提出的邀请一直作出谨慎回应,此次的“予以考虑”措辞变化,或是中方释放的重要信号。 ◆多边合作氛围升温 双边外交频繁穿插 此次贸易部长会议由韩国担任东道主,是领导人峰会前最关键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期间,包括中国、美国、日本等在内的21个成员经济体代表围绕人工智能(AI)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强区域连接、促进可持续发展贸易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场内多边合作氛围浓厚,场外却呈现出激烈的双边外交较量,负责关税谈判的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成为最受关注的外交人物之一。韩国外交部门为促成格里尔来访投入大量外交努力,尤其是今年4月在华盛顿举行韩美“2+2会议”后,美方才最终敲定格里尔代表出席济州会议。 格里尔抵达济州后,会谈请求不断,与中国台湾特任部长杨珍妮的会议时间延长,一度导致出席APEC贸易部长会议开幕式时迟到。格里尔还在会议期间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举行面谈,延续此前在瑞士日内瓦中美经贸会议中的交流轨迹。 据悉,格里尔还利用空档与韩国造船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重要企业韩华海洋与HD现代重工代表分别举行会谈。韩国政府人士透露,会议前美方就已主动表达与两家韩企的沟通意向,显示出对韩美在海洋产业领域合作的重视。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中美经贸博弈背景下,这一领域成为美国在对韩双边谈判中的“王牌”。 ◆APEC面临挑战 多边体系呼声高涨 APEC贸易部长会议的召开正值全球贸易格局充满变数之际。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增加,导致APEC这一涵盖全球37%人口和49%货物贸易的重要区域合作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会议主办方韩国在开幕致辞中直言不讳:“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面临诸多挑战。APEC应该成为缓解全球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的沟通与合作平台。”郑仁教还指出,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重启规则基础上的贸易秩序,是本次会议的核心目标之一。 APEC政策支持小组主任卡洛斯·库里亚马(Carlos Kuriyama)也在会中指出,APEC成员经济体今年GDP增速预期为2.6%,较3月预测下调0.7个百分点,原因正是全球贸易与投资前景持续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区域出口增长率预计从去年的5.7%大幅放缓至今年的0.4%,可见国际经济活动受阻的现实压力。 ◆各方布局庆州峰会 习近平出席受关注 作为APEC年度活动的高潮,今年10月在韩国庆州举行的领导人峰会目前成为各方重点筹备的对象。郑仁教表示:“本次贸易部长会议取得实质进展,为10月峰会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础。”他还透露,已与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墨西哥、越南和中国香港的多位部长进行密集双边会谈,争取在多边与双边层面实现更多共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出席庆州峰会,也成为观察中韩关系及中国多边外交走向的关键指标。韩国外交专家指出,如果习近平届时成行,则是自2014年后时隔11年访韩,象征意义巨大,不仅体现中国对韩国的重视,也是对多边贸易机制的再度确认。 目前,韩国外交部门正在积极筹备庆州峰会的安保与礼宾工作,并加强与APEC各经济体的沟通,以争取峰会达成一系列实质性的经济与贸易成果。随着峰会临近,中美、中韩之间的高层互动预计也会持续升温。
2025-05-26 00:49:43 -
李在明支持率继续领跑 李俊锡拒绝金文洙单一化提议
EMBRAIN PUBLIC、Kstat Research、Korea Research和韩国Research四家民调机构本月19日至21日面向1002名选民实施总统候选人支持率调查,于22日公布结果显示,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支持率为46%,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为32%,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为10%。 与上周相比,李在明支持率下滑3个百分点,金文洙和李俊锡分别上升5个和3个百分点。在进步阶层和中间阶层中,对李在明的支持率分别为81%和50%。金文洙在保守阶层中支持率为64%,排名首位。 83%的受访者称会继续支持目前的支持对象,16%的受访者可能会改变支持对象。在“不考虑个人倾向,预计哪位候选人会当选总统”一问中,李在明以67%的支持率遥遥领先,是金文洙(23%)的近三倍。 支持实现政权更替的受访者占比55%,支持国民力量党继续执政的占比34%。政党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党为40%、国民力量党为31%、改革新党为5%。 本次调查还问及在本月18日举行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哪位候选人表现最佳。42%的受访者认为是李在明,其次依次是李俊锡(28%)和金文洙(19%)。 各主要候选人近日继续在全国进行拉票,李在明当天前往济州岛,公布“基本社会”构想具体方案,包括成立基本社会委员会,推出青年未来存款、打造基本看护服务社会等八项承诺。 李在明强调,“济州4·3事件”和“5·18民主化运动”在历史上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紧急戒严,本次大是自去年12月3日开始的第三次“济州4·3事件”的清算过程。李在明将于23日前往庆尚南道金海烽下村,出席前总统卢武铉逝世16周年追悼仪式。 金文洙连续三天在首尔和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区拉票,接连会见医疗、农业等领域人士。金文洙公布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承诺若当选将把任期缩短为三年,并将国会议员人数减少10%,还将任命由在野党推荐的特别监察官。 金文洙当天在位于汝矣岛的韩国交易所主持选举对策委员会现场会议,公布股市提振措施,承诺将通过分红收入区分征税、长期投资者税制优惠等措施来提振股市,并致力于加强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李俊锡当天在仁荷大学与学生们共进午餐时对记者表示,权威民调中自己的支持率已突破10%大关,预计还将进一步上升。对于金文洙提出的单一化提议,李俊锡强硬表态表示不存在整合可能,无任何意义,原因是要信守与在国会议员选举中对自己投下支持票的东滩选民的承诺。
2025-05-23 00:46:14 -
中国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超六成 韩国三巨头节节败退
不过就在几年前,中国电动车电池还被贴上“廉价”、“粗制滥造”的标签,但如今却在内需乃至全球电池市场上 悄然完成逆袭。而曾主导全球市场的韩国电池产业却在中国企业势如破竹的发展下节节败退,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 本月20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上市当天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6.42%,此次IPO创下港交所近4年的融资纪录,从启动上市到正式交易仅耗时128天。此次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5.7亿元),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上市募资额。 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去年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为37.9%,连续4年居全球首位。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38.3%持续攀升。 不仅是宁德时代,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兼动力电池生产商比亚迪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16.7%,再加上中创新航(CALB)、国轩高科等,中国电池生产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60%。 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仅用了十几年便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商“顶流”,中国电池企业迅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强力的政策支持。政府除了对企业进行直接扶持外,还通过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等方式间接扩大市场规模。 但若将中国电池企业的异军突起完全归功于政府扶持则是严重的误判,各家企业同时在研发方面投资巨资,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在上月底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展示了三款革新性产品,覆盖钠离子电池、双核架构电池及超充技术等。比亚迪也于今年3月公开了“超级e平台”,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目前已搭载旗下汉L等车型。 与中国企业集体崛起相比,韩国电池企业的市场地位日益下降。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三大电池生产商全球市场份额总计为18.7%,同比收窄4.6%。LG新能源为10.7%,被比亚迪反超跌至全球第三位,SK On和三星电子分别以4.7%和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4位和第7位。 尽管美国通过高关税和《通胀削减法案》(IRA)等补贴政策,为中国电池进入美国市场设置重重障碍,但仍无法阻挡韩国电池企业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颓势。目前全球电池市场主流标准正在向由中国主导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倾斜,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高、成本较低,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能力密度不足的短板也得到弥补。原本专注于镍钴锰三元电池(NCM)的韩国企业也纷纷入局这一赛道。 中国电池企业也已开始打入韩国主场,今年1月,宁德时代在韩国成立法人,业务范围包括电池、电力储能设备及相关产品的各类业务,以及电池回收相关业务等。SNE Research近日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左右全球电池市场的重要变数,韩国电池产业需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欧洲环保规定日趋严苛,以及中国低价成本的三重压力下寻找新的发展战略。
2025-05-22 23:18:26 -
调查:韩国民众面临的最大经济困难为物价
一项调查显示,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韩国民众普遍认为物价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经济困难。 韩国经济人协会面向1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于近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0.9%的受访者认为“稳定物价”是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其次依次是创造就业岗位(17.6%)、稳定住房(9.5%)、振兴区域经济(7.8%)和支持弱势群体(3.8%)。 调查还显示,53.5%的受访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经济困难是高物价和生活成本上涨。就业问题和就业不稳定(11.3%)、住房成本上升及租金负担加重(10%)、经济放缓及内需萎缩(7.2%)、收入停滞及实际工资下降(6.8%)紧随其后。 韩国经济人协会分析指出,尽管近期韩国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保持在2%左右,但由于物价持续上涨的累积效应,民众仍感受到较大的物价压力。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5年期间,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16.4%。 从年龄段来看,各年龄段均将物价稳定视为恢复民生的首要任务,其中,50岁以上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64.9%。此外,20岁以下(23%)和50岁以上(19.3%)群体更关注“创造就业机会”,而30岁群体则对“住房稳定”(16.9%)和“创造就业机会”表现较高关注度。 关于稳定物价的具体措施,35.9%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优先推进稳定农畜产品及生活必需品价格政策。其他期望的政策包括减轻公共事业费用负担(21.8%)、缓解汇率波动及稳定进口物价(17.2%)、减税及加强生活费补贴(17.1%)、稳定能源及原材料价格(7.8%)。 在就业创造方面,31.9%的受访者希望政府加强对青年、女性和老年人的就业支持。其次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及新增长动力领域创造就业(21%)、改革劳动市场及改善工作环境(20.6%)、扶持中小企业及初创企业扩大就业(20%)。 在住房稳定政策中,扩大住房供应及稳定房地产市场(36.3%)的呼声最高,其次是稳定租金及加强租户保护(27.4%)、扩大对住房弱势群体的支持(16.1%)、加大住房金融及税收支持(13.2%)。 为振兴区域经济,韩国民众认为改善交通及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31.4%)是最迫切的任务,同时扩大内需及市场拓展(27.1%)被视为对小商户和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政策支持。 韩国经济人协会经济产业本部本部长李尚浩(音)指出,随着高物价和经济低迷常态化,民众的经济困境日益加剧。为稳定直接影响民众日常感受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政府应致力于多元化农产品进口渠道,优化流通体系,同时通过增强民间企业创造就业能力,提升家庭收入水平。
2025-05-20 19:24:33 -
欧利芙洋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美国首店开设在即引关注
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通商压力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韩国美妆保健巨头希杰欧利芙洋(CJ Olive Young)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计划于年内在美国洛杉矶开设首家海外门店,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目前,希杰欧利芙洋就美国首店选址进行审慎评估。该品牌在韩国20至30岁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极高影响力,此次进军北美市场标志着韩国美妆产业正式向全球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进入2025年以来,韩国化妆品出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美国政府宣布自今年起对韩国本土化妆品征收10%的基本关税,并预告可能追加25%的惩罚性关税,引发韩企对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的担忧。一位业内专家表示:“韩国美妆在中低端市场具有显著优势,但相关产品利润率本就有限,若无法有效转嫁关税成本,企业盈利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 尽管面临贸易壁垒,韩国美妆产业仍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于18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韩国对美化妆品出口总额达17.01亿美元,首超法国(12.63亿美元),跃居全球首位。分析认为,韩国已成功从传统美妆强国意大利和法国的市场主导格局中突围,逐渐成为国际美妆趋势的风向标。业内人士指出,政府政策扶持与企业本土化战略双轮驱动下,韩国美妆产业方能突破地域局限,实现真正的全球化跃升。 欧利芙洋此次进军美国市场受到高度关注,主要在于美国尚无一家专注于韩国美妆的潮流策展型零售门店。尽管目前市场占有率达26%的Ulta Beauty涵盖多品牌产品,但对韩国美妆的引入仍相对有限。而丝芙兰(Sephora)则主打高端市场,与欧利芙洋聚焦大众消费的战略定位存在明显差异。 分析指出,若欧利芙洋能凭借美国门店系统展示包括中低端护肤品、防晒产品、纯素美容(Clean Beauty)、清洁美妆、自我护理工具等在内的韩国美妆潮流趋势产品,有望切入Ulta与丝芙兰之间的市场空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此外,在韩国美妆高度依赖流行趋势的背景下,本土企业也积极借助K-pop的全球热潮推动品牌国际影响力。希杰娱乐本月11日在日本千叶县幕张展览馆成功举办“KCON JAPAN 2025”,三天累计吸引约11万人次参与。 欧利芙洋则借“KCON”契机,积极为旗下入驻品牌提供海外市场拓展经验。通过“K-超级新星 with YOUNG”试点项目,为14家入驻品牌的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机票和住宿在内的全方位资源支持,助力品牌负责人亲赴现场调研海外消费者需求。据悉,KCON将于8月在美国洛杉矶续办,进一步推动韩流文化与韩国美妆的协同出海。 面对美方持续加码的贸易压力,韩国政府与韩国美妆业界也迅速展开联合应对。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于本月2日在首尔城东区欧利芙洋创新门店召开美妆行业专项座谈会,并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案》,内容包括组建专业关税应对顾问团、加强全球市场营销支持体系、提供涵盖金融与物流的一站式政策支援。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长官吴姈姝表示:“在全球保护主义浪潮下,韩妆中小企业全球化面临挑战,也蕴含重大机遇。政府将全力提供政策支持,助力韩国美妆成长为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和出口增长的核心引擎。”
2025-05-19 00:52:23 -
SK海力士时隔六年重返大企业经营评价榜首 三星电子连续两年第二
凭借高带宽存储器(HBM)业务的强劲增长,SK海力士在韩国500强企业经营评估中力压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荣膺年度最佳企业。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500强非金融企业中提交业务报告的268家进行评估,并于14日公开结果显示,SK海力士以622.9分(满分800分)时隔6年再次夺冠。此排名分别从高速成长、投资、全球竞争力等八个维度进行评分。去年SK海力士凭借HBM营收增长创下历史最高业绩,并在高速成长、投资、稳健经营等方面获得高度评价。 三星电子以596分连续两年位列第二。三星生物凭借在投资、全球竞争力、稳健经营方面的出色表现,从去年的第五名跃升至第三名,得分为590分。起亚汽车以572.7分蝉联第四。反观去年排在首位的现代汽车,今年以559.5分跌至第五。尽管现代汽车2023年业绩较前年大幅增长,但去年增幅有所下降,导致排名有所下滑。 从各评估维度来看,在高速成长方面,年度营收超过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的企业中,SK海力士、 现代商船、韩华海洋、高丽亚铅、韩华宇航等被评为优秀企业。与此同时,年度营收低于10万亿韩元的中型企业中,韩华能源、三养食品、重山风力、魁匠团、塞尔群表现优异。 在投资方面,三星电子、三星生物、LG化学、现代汽车和SK海力士被评为最优秀企业。三星电子去年的设备投资为53.7416万亿韩元,研发投资为35.0215万亿韩元,既投资总额高达88.7631万亿韩元,在所有调查企业中投资总额最多,相当于排名第二的SK海力士(21.6170万亿韩元)的4.1倍。 在全球竞争力领域,以全球第一企业为基准比较营收占比等指标后,三星生物、起亚、现代汽车、塞尔群和现代商船入选优秀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生物的营收仅为中国最大且为全球前十的制药企业——国药集团的4.1%,但营业利润率高出其26.2个百分点。同时,起亚的营收是大众汽车的22.4%,但营业利润率则高出其5.9个百分点。 在治理结构透明度方面,HD现代建设机械、 韩烟人参、Kakao、三星物产、三星电子和柳韩洋行入选优秀企业。在稳健经营方面,魁匠团、好丽友、起亚、韩泰轮胎、现代商船被评为表现优秀企业。 在就业创造方面,现代凯菲克、S-OIL、科丝美诗,Hanil Cement、SJG世宗表现突出。在性别平等层面,韩世实业、永元贸易、三养食品、HD现代化学、三星生物获得好评。 此外,在社会贡献与环境保护方面,HD现代建设机械、SK化学、韩一水泥、HD现代化学、LS电缆被评为优秀企业。
2025-05-15 01:39:36 -
全球贸易秩序重整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成焦点
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美国开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后,全球贸易秩序出现剧烈动荡。长期以来由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的自由贸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由贸易协定(FTA)原本旨在消除关税壁垒、赋予贸易特惠,但当下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FTA是指缔约国之间相互取消商品和服务贸易关税,降低贸易壁垒的协议。此前多以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区域协定为主,称为区域贸易协定(RTA)。韩国并非EU或NAFTA成员,但通过与59个国家签署22项FTA协议,成功拓展经济版图。与韩国缔约的59个国家GDP之和占全球总量的85%,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新加坡。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2日在白宫宣布大幅提高关税壁垒,并签署行政命令,对韩国等多国启动对等关税政策,试图通过重新谈判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目前美国对韩国设关税25%,欧盟20%、日本24%、中国台湾32%、越南高达46%。部分国家获得临时关税豁免,但中美之间超过100%的报复性关税战却硝烟弥漫。 为应对美方保护主义,各国纷纷寻求通过谈判降低关税,或考虑实施对等措施。专家指出,即使当前紧张局势最终缓解,多数国家对美出口恐难再享受零关税待遇。长期依赖双边FTA、缺乏区域经济整合支撑的韩国则可能首当其冲。 FTA按经济整合程度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及完全经济整合五个阶段。相比已经实现第五阶段整合的欧盟,韩国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大多处于最初阶段,全球保护主义氛围高涨无疑削弱韩国的对外贸易优势。 在美国削弱WTO作用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全球自由贸易结构开始裂解。特朗普政府重提对等关税,成为对FTA制度的沉重打击。当前WTO几乎丧失实质争端解决能力,如果FTA失效,韩国企业出口环境可能更加恶化。 此外,美国主导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协定也在单边主义下面临功能弱化风险。专家指出,APEC为非约束性机制,但如果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则会破坏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 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始受到关注。RCEP涵盖中国、韩国、日本、澳洲及东盟十国,在全球人口总数中约占23亿,GDP与贸易规模约占30%。 韩国尚未加入CPTPP,目前正在推进加入进程来分散出口风险。RCEP标准则相对宽松,缺乏高附加值领域的严格规则,部分专家认为仅可作为补充战略。此外,中国作为RCEP主导国,也可能限制韩国在其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中日韩三国间自由贸易协定重启谈判的呼声渐涨。三国经贸部长3月30日时隔六年在首尔会面,达成恢复自由贸易秩序、加强三边合作的共同意愿,并在联合声明中支持基于规则、开放、包容、透明和没有歧视的多边贸易体系。 目前中日韩三国间尚无共同经济合作机制,仅有中韩FTA正在运行。三国自2012年起进行16轮FTA谈判,2019年中断。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中美关系恶化,协商陷入停滞。直至2024年,三国才再度确认重启意愿。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此前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的会谈中,主张尽快恢复中日韩FTA谈判,并推动中韩FTA第二阶段深化,强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如果中日韩三国达成FTA,则会形成一个GDP总额高达24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甚至超过欧盟,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依旧存在诸多挑战。三国均为制造大国,产业重合度高,贸易自由化易触发产业矛盾。此外,政治纷争也难以忽视。韩日在慰安妇赔偿、独岛主权等历史问题下多次出现摩擦,中韩则在“萨德”风波后曾一度陷入文化封锁与外交僵局。 近期,在美方持续强化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也对中日韩FTA展现出积极态度。安德根强调,面对国际贸易体系不确定性,三国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同时也坦言,合作内容和领域尚存分歧,需要协调。 在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争中,中日韩开始探索新的合作路径。三国部长的握手,不仅象征东亚经济合作重启,同时也是全球保护主义浪潮中东亚三国对自由贸易承诺的一次重要宣示。如果三国能在互信基础上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不仅可以为地区创造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也可能在动荡的全球贸易体系中,为自由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2025-05-13 01:00:48
-
中国买家席卷韩国房地产市场 政策松绑推动市场走热
韩国法院登记信息广场数据显示,今年4月在首尔购房并完成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外国人达148人,环比增长10.4%,较今年1月的110人大幅增长34.5%。 从月度数据来看,外国人在首尔购房数量自去年11月达到150人峰值后,今年1月一度降至110人。但从2月开始回升,2月和3月连续保持在130人以上,4月更是突破140人大关。 今年4月,中国人在首尔购房的外国人中人数最多,达81人,占比高达55%,较上月的68人增长19.1%。从购房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房价相对较低的区域,包括衿川区(22人)、九老区(17人)、永登浦区(6人)等,反映出中国投资者更注重未来的租金回报。 韩国政府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短期免签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刺激中国投资者的购房需求。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入境外籍游客数量达到161.46万人,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5.1%,其中中国游客41.7万人,位居榜首。 中国人已成为韩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买家。法院资料显示,去年在韩国购买房地产并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外国人总计1.7478万人,较2023年(1.5064万人)增长11.9%。其中,中国人达1.1346万人,占比高达64.9%。 随着外国人持有住宅数量不断增加,外国房东的租赁业务也快速增长。2023年,首尔由外国房东签署的租赁合同达7966件,比2022年(4627件)激增72%。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首尔核心区域房价上涨,吸引了更多外国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历史数据显示,房价上涨周期往往伴随外资购房热潮。2019年外国人房产交易量为1.2949万件,虽较2018年(1.3724万件)小幅下降,但远超2017年(1.1364万件)。2020年房价大涨时,交易量进一步增至1.4402万件。 政策调整也为外国人购房提供了便利。去年,韩国政府大幅放宽首都圈军事设施保护区限制。去年2月,韩国国防部宣布解除包括首尔江南三区(江南、瑞草、松坡)在内、总面积达339平方公里的保护区限制。专家认为,这些区域未来有望开发为住宅用地,提前布局的投资者将受益于房价上涨。 外国人在购房融资方面的相对“便利”也是其购房活跃的重要因素。虽然外国人原则上适用与韩国人相同的贷款价值比率(LTV)和负债收入比率(DTI)限制,但由于可通过本国银行更容易获得贷款,实际上绕过了韩国的金融监管,引发“逆向歧视”争议。按规定,外国人购房时需提交资金筹措计划书,说明资金来源为赠与、继承或经营收入等。但若资金来自海外,监管部门难以核实其真实来源是否为贷款,存在监管漏洞。 随着外国房东数量持续增加,部分观点担忧可能扰乱市场秩序。大规模持有高价住宅、投机性购房等行为可能推高房价,影响韩国居民的居住稳定。对此,专家呼吁,韩国政府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针对外国人的房地产交易监管制度。 专家还建议,政府应提高外国人房地产交易的取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同时建立机制强化对外国人在韩居住状况、家庭关系等的核实以及完善资金来源审查制度,防范潜在风险。
2025-06-03 00:46:25 -
【亚洲人之声】中国靠政策扶产业 韩国拿制造当噱头
中国在2015年发布的产业战略《中国制造2025》已经迎来十周年。发布当时,鲜少有人相信中国能够成长为威胁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强国。时至今日,在电动汽车、电池、无人机、5G、太阳能、高速铁路、新材料等至少七个领域,中国企业成功跃升世界第一,而这正是通过国家层面的规制完善、税收支援、技术自立以及人才培养等集中投资创造的成果。 与此期间与中国的跃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除半导体外在其他制造领域几乎没有突出成果,甚至出现停滞或退步。产业政策随着政权更迭方向不断变化,缺乏长远战略。苛刻的监管政策令企业担心生存而难以创新,人才也缺乏愿景逐渐流失海外。政界并未视制造业为国家发展支柱,而是更多作为选举口号。关闭核电与重启核电、扶持风投与强化监管……各种“过山车式”政策不断加剧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大选候选人提出的制造业相关政策反而可能成为发展阻力,甚至空泛且不负责任。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主张实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强化保护劳工权益的“黄色信封法”,以及扩大惩罚赔偿等分配导向政策,引发对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的担忧。这种重分配、轻发展的做法,可能让韩国在尖端技术竞争中陷入被动。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立场也无明显不同。他提出的“建设企业友好国家”口号耳熟能详,却缺乏可执行的具体政策设计。削减法人税立法可行性存疑,应对未来产业结构变革的战略付之阙如,人才培养或供应链战略等核心议题也尚未提及。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韩国下届政府的任务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必须从国家生存战略高度制定产业蓝图,并设立覆盖政府各部门的中控系统,为包括中小和中坚制造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才能挽救韩国制造业的未来。
2025-05-28 23:01:43 -
金刚山有望被列入朝鲜世界遗产名录
以一年四季风光旖旎变化无穷而得名“天下第一名山”的金刚山有望被朝鲜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7日消息,世界遗产委员会顾问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朝鲜申报的金刚山做出“建议列入”世界遗产的评审结论,官方名称定为“金刚山”(Mt. Kumgang - Diamond Mountain from the Sea)。 金刚山以海拔1638米的毗卢峰为主峰,群峰耸立,布满奇岩怪石与瀑布深潭,横跨太白山脉北部、江原道淮阳郡、通川郡和高城郡。根据地理位置分为内金刚、外金刚和海金刚,多种植物在此栖息。 金刚山一年四季名称皆不同,春称金刚山、夏称蓬莱山、秋称枫岳山、冬称皆骨山。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开的资料,朝鲜于2021年提交申请,但当时由于新冠疫情未能开展评估,直至今年才被列入评审对象。 ICOMOS和IUCN两家机构虽建议金刚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提议“将海金刚地区的海万物相,以及丛石亭区域除外,其余部分以文化景观类型列入。” 若无重大异议,金刚山有望在今年7月6日至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入围世界遗产名录。若成功入围,金刚山将成为继高句丽古墓群和开城历史遗址区后,朝鲜境内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学术界关注到朝鲜近期在遗产保护领域的积极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国委员会议题政策中心组长金智贤(音)日前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金正恩上台后通过修订国内法律,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遗产公约及相关项目,可能是希望通过参与国际机构交流合作,寻求打破经济发展困局的机会。
2025-05-27 18:00:03 -
中韩就供应链与FTA加速合作达成共识 习近平10月访韩预期升温
本月在济州岛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中韩两国就加强双边供应链沟通、推动多边贸易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决定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服务和投资领域后续谈判的进程。此次磋商成为中韩经贸关系回暖的重要标志,也引发外界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或在今年10月出席在庆州举行的APEC领导人峰会的高度关注。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消息显示,本月15日会议开幕前,通商交涉本部长郑仁教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举行约25分钟的双边会谈。中方在会谈中强调在诸多方面对韩方予以关照,并希望韩方在推动中韩服务贸易开放方面展现灵活姿态。韩方指出中国与美国对韩国而言都是重要的经济伙伴,近期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关税协议为中韩提供合作契机,韩国愿意以此推动相关问题的妥善解决。 一位韩国政府高级官员透露,中国方面在本次会议上主动请求韩国在明年由中国主办的APEC领导人峰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措辞较以往“尚无定论”的保守表述明显积极,由此可见习近平出席今年10月庆州APEC峰会的可能性出现实质上升。该官员指出,中国此前对于韩国多次提出的邀请一直作出谨慎回应,此次的“予以考虑”措辞变化,或是中方释放的重要信号。 ◆多边合作氛围升温 双边外交频繁穿插 此次贸易部长会议由韩国担任东道主,是领导人峰会前最关键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期间,包括中国、美国、日本等在内的21个成员经济体代表围绕人工智能(AI)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强区域连接、促进可持续发展贸易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场内多边合作氛围浓厚,场外却呈现出激烈的双边外交较量,负责关税谈判的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成为最受关注的外交人物之一。韩国外交部门为促成格里尔来访投入大量外交努力,尤其是今年4月在华盛顿举行韩美“2+2会议”后,美方才最终敲定格里尔代表出席济州会议。 格里尔抵达济州后,会谈请求不断,与中国台湾特任部长杨珍妮的会议时间延长,一度导致出席APEC贸易部长会议开幕式时迟到。格里尔还在会议期间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举行面谈,延续此前在瑞士日内瓦中美经贸会议中的交流轨迹。 据悉,格里尔还利用空档与韩国造船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重要企业韩华海洋与HD现代重工代表分别举行会谈。韩国政府人士透露,会议前美方就已主动表达与两家韩企的沟通意向,显示出对韩美在海洋产业领域合作的重视。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中美经贸博弈背景下,这一领域成为美国在对韩双边谈判中的“王牌”。 ◆APEC面临挑战 多边体系呼声高涨 APEC贸易部长会议的召开正值全球贸易格局充满变数之际。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增加,导致APEC这一涵盖全球37%人口和49%货物贸易的重要区域合作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会议主办方韩国在开幕致辞中直言不讳:“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面临诸多挑战。APEC应该成为缓解全球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的沟通与合作平台。”郑仁教还指出,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重启规则基础上的贸易秩序,是本次会议的核心目标之一。 APEC政策支持小组主任卡洛斯·库里亚马(Carlos Kuriyama)也在会中指出,APEC成员经济体今年GDP增速预期为2.6%,较3月预测下调0.7个百分点,原因正是全球贸易与投资前景持续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区域出口增长率预计从去年的5.7%大幅放缓至今年的0.4%,可见国际经济活动受阻的现实压力。 ◆各方布局庆州峰会 习近平出席受关注 作为APEC年度活动的高潮,今年10月在韩国庆州举行的领导人峰会目前成为各方重点筹备的对象。郑仁教表示:“本次贸易部长会议取得实质进展,为10月峰会的成功举办奠定基础。”他还透露,已与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墨西哥、越南和中国香港的多位部长进行密集双边会谈,争取在多边与双边层面实现更多共识。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否出席庆州峰会,也成为观察中韩关系及中国多边外交走向的关键指标。韩国外交专家指出,如果习近平届时成行,则是自2014年后时隔11年访韩,象征意义巨大,不仅体现中国对韩国的重视,也是对多边贸易机制的再度确认。 目前,韩国外交部门正在积极筹备庆州峰会的安保与礼宾工作,并加强与APEC各经济体的沟通,以争取峰会达成一系列实质性的经济与贸易成果。随着峰会临近,中美、中韩之间的高层互动预计也会持续升温。
2025-05-26 00:49:43 -
李在明支持率继续领跑 李俊锡拒绝金文洙单一化提议
EMBRAIN PUBLIC、Kstat Research、Korea Research和韩国Research四家民调机构本月19日至21日面向1002名选民实施总统候选人支持率调查,于22日公布结果显示,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支持率为46%,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为32%,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为10%。 与上周相比,李在明支持率下滑3个百分点,金文洙和李俊锡分别上升5个和3个百分点。在进步阶层和中间阶层中,对李在明的支持率分别为81%和50%。金文洙在保守阶层中支持率为64%,排名首位。 83%的受访者称会继续支持目前的支持对象,16%的受访者可能会改变支持对象。在“不考虑个人倾向,预计哪位候选人会当选总统”一问中,李在明以67%的支持率遥遥领先,是金文洙(23%)的近三倍。 支持实现政权更替的受访者占比55%,支持国民力量党继续执政的占比34%。政党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党为40%、国民力量党为31%、改革新党为5%。 本次调查还问及在本月18日举行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中,哪位候选人表现最佳。42%的受访者认为是李在明,其次依次是李俊锡(28%)和金文洙(19%)。 各主要候选人近日继续在全国进行拉票,李在明当天前往济州岛,公布“基本社会”构想具体方案,包括成立基本社会委员会,推出青年未来存款、打造基本看护服务社会等八项承诺。 李在明强调,“济州4·3事件”和“5·18民主化运动”在历史上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紧急戒严,本次大是自去年12月3日开始的第三次“济州4·3事件”的清算过程。李在明将于23日前往庆尚南道金海烽下村,出席前总统卢武铉逝世16周年追悼仪式。 金文洙连续三天在首尔和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区拉票,接连会见医疗、农业等领域人士。金文洙公布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承诺若当选将把任期缩短为三年,并将国会议员人数减少10%,还将任命由在野党推荐的特别监察官。 金文洙当天在位于汝矣岛的韩国交易所主持选举对策委员会现场会议,公布股市提振措施,承诺将通过分红收入区分征税、长期投资者税制优惠等措施来提振股市,并致力于加强股东权益保护制度。 李俊锡当天在仁荷大学与学生们共进午餐时对记者表示,权威民调中自己的支持率已突破10%大关,预计还将进一步上升。对于金文洙提出的单一化提议,李俊锡强硬表态表示不存在整合可能,无任何意义,原因是要信守与在国会议员选举中对自己投下支持票的东滩选民的承诺。
2025-05-23 00:46:14 -
中国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超六成 韩国三巨头节节败退
不过就在几年前,中国电动车电池还被贴上“廉价”、“粗制滥造”的标签,但如今却在内需乃至全球电池市场上 悄然完成逆袭。而曾主导全球市场的韩国电池产业却在中国企业势如破竹的发展下节节败退,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 本月20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上市当天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6.42%,此次IPO创下港交所近4年的融资纪录,从启动上市到正式交易仅耗时128天。此次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5.7亿元),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上市募资额。 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去年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为37.9%,连续4年居全球首位。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38.3%持续攀升。 不仅是宁德时代,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兼动力电池生产商比亚迪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为16.7%,再加上中创新航(CALB)、国轩高科等,中国电池生产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60%。 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仅用了十几年便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商“顶流”,中国电池企业迅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强力的政策支持。政府除了对企业进行直接扶持外,还通过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等方式间接扩大市场规模。 但若将中国电池企业的异军突起完全归功于政府扶持则是严重的误判,各家企业同时在研发方面投资巨资,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在上月底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展示了三款革新性产品,覆盖钠离子电池、双核架构电池及超充技术等。比亚迪也于今年3月公开了“超级e平台”,实现5分钟充电400公里,目前已搭载旗下汉L等车型。 与中国企业集体崛起相比,韩国电池企业的市场地位日益下降。今年第一季度,韩国三大电池生产商全球市场份额总计为18.7%,同比收窄4.6%。LG新能源为10.7%,被比亚迪反超跌至全球第三位,SK On和三星电子分别以4.7%和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4位和第7位。 尽管美国通过高关税和《通胀削减法案》(IRA)等补贴政策,为中国电池进入美国市场设置重重障碍,但仍无法阻挡韩国电池企业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颓势。目前全球电池市场主流标准正在向由中国主导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倾斜,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高、成本较低,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能力密度不足的短板也得到弥补。原本专注于镍钴锰三元电池(NCM)的韩国企业也纷纷入局这一赛道。 中国电池企业也已开始打入韩国主场,今年1月,宁德时代在韩国成立法人,业务范围包括电池、电力储能设备及相关产品的各类业务,以及电池回收相关业务等。SNE Research近日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左右全球电池市场的重要变数,韩国电池产业需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欧洲环保规定日趋严苛,以及中国低价成本的三重压力下寻找新的发展战略。
2025-05-22 23:18:26 -
调查:韩国民众面临的最大经济困难为物价
一项调查显示,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韩国民众普遍认为物价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经济困难。 韩国经济人协会面向1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于近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0.9%的受访者认为“稳定物价”是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其次依次是创造就业岗位(17.6%)、稳定住房(9.5%)、振兴区域经济(7.8%)和支持弱势群体(3.8%)。 调查还显示,53.5%的受访者表示,日常生活中最大的经济困难是高物价和生活成本上涨。就业问题和就业不稳定(11.3%)、住房成本上升及租金负担加重(10%)、经济放缓及内需萎缩(7.2%)、收入停滞及实际工资下降(6.8%)紧随其后。 韩国经济人协会分析指出,尽管近期韩国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保持在2%左右,但由于物价持续上涨的累积效应,民众仍感受到较大的物价压力。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5年期间,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了16.4%。 从年龄段来看,各年龄段均将物价稳定视为恢复民生的首要任务,其中,50岁以上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64.9%。此外,20岁以下(23%)和50岁以上(19.3%)群体更关注“创造就业机会”,而30岁群体则对“住房稳定”(16.9%)和“创造就业机会”表现较高关注度。 关于稳定物价的具体措施,35.9%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优先推进稳定农畜产品及生活必需品价格政策。其他期望的政策包括减轻公共事业费用负担(21.8%)、缓解汇率波动及稳定进口物价(17.2%)、减税及加强生活费补贴(17.1%)、稳定能源及原材料价格(7.8%)。 在就业创造方面,31.9%的受访者希望政府加强对青年、女性和老年人的就业支持。其次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及新增长动力领域创造就业(21%)、改革劳动市场及改善工作环境(20.6%)、扶持中小企业及初创企业扩大就业(20%)。 在住房稳定政策中,扩大住房供应及稳定房地产市场(36.3%)的呼声最高,其次是稳定租金及加强租户保护(27.4%)、扩大对住房弱势群体的支持(16.1%)、加大住房金融及税收支持(13.2%)。 为振兴区域经济,韩国民众认为改善交通及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31.4%)是最迫切的任务,同时扩大内需及市场拓展(27.1%)被视为对小商户和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政策支持。 韩国经济人协会经济产业本部本部长李尚浩(音)指出,随着高物价和经济低迷常态化,民众的经济困境日益加剧。为稳定直接影响民众日常感受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政府应致力于多元化农产品进口渠道,优化流通体系,同时通过增强民间企业创造就业能力,提升家庭收入水平。
2025-05-20 19:24:33 -
欧利芙洋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美国首店开设在即引关注
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通商压力持续攀升的背景下,韩国美妆保健巨头希杰欧利芙洋(CJ Olive Young)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计划于年内在美国洛杉矶开设首家海外门店,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目前,希杰欧利芙洋就美国首店选址进行审慎评估。该品牌在韩国20至30岁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极高影响力,此次进军北美市场标志着韩国美妆产业正式向全球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进入2025年以来,韩国化妆品出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美国政府宣布自今年起对韩国本土化妆品征收10%的基本关税,并预告可能追加25%的惩罚性关税,引发韩企对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的担忧。一位业内专家表示:“韩国美妆在中低端市场具有显著优势,但相关产品利润率本就有限,若无法有效转嫁关税成本,企业盈利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 尽管面临贸易壁垒,韩国美妆产业仍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于18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韩国对美化妆品出口总额达17.01亿美元,首超法国(12.63亿美元),跃居全球首位。分析认为,韩国已成功从传统美妆强国意大利和法国的市场主导格局中突围,逐渐成为国际美妆趋势的风向标。业内人士指出,政府政策扶持与企业本土化战略双轮驱动下,韩国美妆产业方能突破地域局限,实现真正的全球化跃升。 欧利芙洋此次进军美国市场受到高度关注,主要在于美国尚无一家专注于韩国美妆的潮流策展型零售门店。尽管目前市场占有率达26%的Ulta Beauty涵盖多品牌产品,但对韩国美妆的引入仍相对有限。而丝芙兰(Sephora)则主打高端市场,与欧利芙洋聚焦大众消费的战略定位存在明显差异。 分析指出,若欧利芙洋能凭借美国门店系统展示包括中低端护肤品、防晒产品、纯素美容(Clean Beauty)、清洁美妆、自我护理工具等在内的韩国美妆潮流趋势产品,有望切入Ulta与丝芙兰之间的市场空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此外,在韩国美妆高度依赖流行趋势的背景下,本土企业也积极借助K-pop的全球热潮推动品牌国际影响力。希杰娱乐本月11日在日本千叶县幕张展览馆成功举办“KCON JAPAN 2025”,三天累计吸引约11万人次参与。 欧利芙洋则借“KCON”契机,积极为旗下入驻品牌提供海外市场拓展经验。通过“K-超级新星 with YOUNG”试点项目,为14家入驻品牌的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机票和住宿在内的全方位资源支持,助力品牌负责人亲赴现场调研海外消费者需求。据悉,KCON将于8月在美国洛杉矶续办,进一步推动韩流文化与韩国美妆的协同出海。 面对美方持续加码的贸易压力,韩国政府与韩国美妆业界也迅速展开联合应对。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于本月2日在首尔城东区欧利芙洋创新门店召开美妆行业专项座谈会,并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案》,内容包括组建专业关税应对顾问团、加强全球市场营销支持体系、提供涵盖金融与物流的一站式政策支援。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长官吴姈姝表示:“在全球保护主义浪潮下,韩妆中小企业全球化面临挑战,也蕴含重大机遇。政府将全力提供政策支持,助力韩国美妆成长为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和出口增长的核心引擎。”
2025-05-19 00:52:23 -
SK海力士时隔六年重返大企业经营评价榜首 三星电子连续两年第二
凭借高带宽存储器(HBM)业务的强劲增长,SK海力士在韩国500强企业经营评估中力压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荣膺年度最佳企业。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对500强非金融企业中提交业务报告的268家进行评估,并于14日公开结果显示,SK海力士以622.9分(满分800分)时隔6年再次夺冠。此排名分别从高速成长、投资、全球竞争力等八个维度进行评分。去年SK海力士凭借HBM营收增长创下历史最高业绩,并在高速成长、投资、稳健经营等方面获得高度评价。 三星电子以596分连续两年位列第二。三星生物凭借在投资、全球竞争力、稳健经营方面的出色表现,从去年的第五名跃升至第三名,得分为590分。起亚汽车以572.7分蝉联第四。反观去年排在首位的现代汽车,今年以559.5分跌至第五。尽管现代汽车2023年业绩较前年大幅增长,但去年增幅有所下降,导致排名有所下滑。 从各评估维度来看,在高速成长方面,年度营收超过1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的企业中,SK海力士、 现代商船、韩华海洋、高丽亚铅、韩华宇航等被评为优秀企业。与此同时,年度营收低于10万亿韩元的中型企业中,韩华能源、三养食品、重山风力、魁匠团、塞尔群表现优异。 在投资方面,三星电子、三星生物、LG化学、现代汽车和SK海力士被评为最优秀企业。三星电子去年的设备投资为53.7416万亿韩元,研发投资为35.0215万亿韩元,既投资总额高达88.7631万亿韩元,在所有调查企业中投资总额最多,相当于排名第二的SK海力士(21.6170万亿韩元)的4.1倍。 在全球竞争力领域,以全球第一企业为基准比较营收占比等指标后,三星生物、起亚、现代汽车、塞尔群和现代商船入选优秀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生物的营收仅为中国最大且为全球前十的制药企业——国药集团的4.1%,但营业利润率高出其26.2个百分点。同时,起亚的营收是大众汽车的22.4%,但营业利润率则高出其5.9个百分点。 在治理结构透明度方面,HD现代建设机械、 韩烟人参、Kakao、三星物产、三星电子和柳韩洋行入选优秀企业。在稳健经营方面,魁匠团、好丽友、起亚、韩泰轮胎、现代商船被评为表现优秀企业。 在就业创造方面,现代凯菲克、S-OIL、科丝美诗,Hanil Cement、SJG世宗表现突出。在性别平等层面,韩世实业、永元贸易、三养食品、HD现代化学、三星生物获得好评。 此外,在社会贡献与环境保护方面,HD现代建设机械、SK化学、韩一水泥、HD现代化学、LS电缆被评为优秀企业。
2025-05-15 01:39:36 -
全球贸易秩序重整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成焦点
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美国开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后,全球贸易秩序出现剧烈动荡。长期以来由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的自由贸易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由贸易协定(FTA)原本旨在消除关税壁垒、赋予贸易特惠,但当下的影响力也逐渐减弱。 FTA是指缔约国之间相互取消商品和服务贸易关税,降低贸易壁垒的协议。此前多以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等区域协定为主,称为区域贸易协定(RTA)。韩国并非EU或NAFTA成员,但通过与59个国家签署22项FTA协议,成功拓展经济版图。与韩国缔约的59个国家GDP之和占全球总量的85%,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新加坡。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月2日在白宫宣布大幅提高关税壁垒,并签署行政命令,对韩国等多国启动对等关税政策,试图通过重新谈判降低美国贸易赤字。目前美国对韩国设关税25%,欧盟20%、日本24%、中国台湾32%、越南高达46%。部分国家获得临时关税豁免,但中美之间超过100%的报复性关税战却硝烟弥漫。 为应对美方保护主义,各国纷纷寻求通过谈判降低关税,或考虑实施对等措施。专家指出,即使当前紧张局势最终缓解,多数国家对美出口恐难再享受零关税待遇。长期依赖双边FTA、缺乏区域经济整合支撑的韩国则可能首当其冲。 FTA按经济整合程度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及完全经济整合五个阶段。相比已经实现第五阶段整合的欧盟,韩国缔结的自由贸易协定大多处于最初阶段,全球保护主义氛围高涨无疑削弱韩国的对外贸易优势。 在美国削弱WTO作用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全球自由贸易结构开始裂解。特朗普政府重提对等关税,成为对FTA制度的沉重打击。当前WTO几乎丧失实质争端解决能力,如果FTA失效,韩国企业出口环境可能更加恶化。 此外,美国主导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协定也在单边主义下面临功能弱化风险。专家指出,APEC为非约束性机制,但如果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则会破坏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 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始受到关注。RCEP涵盖中国、韩国、日本、澳洲及东盟十国,在全球人口总数中约占23亿,GDP与贸易规模约占30%。 韩国尚未加入CPTPP,目前正在推进加入进程来分散出口风险。RCEP标准则相对宽松,缺乏高附加值领域的严格规则,部分专家认为仅可作为补充战略。此外,中国作为RCEP主导国,也可能限制韩国在其中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中日韩三国间自由贸易协定重启谈判的呼声渐涨。三国经贸部长3月30日时隔六年在首尔会面,达成恢复自由贸易秩序、加强三边合作的共同意愿,并在联合声明中支持基于规则、开放、包容、透明和没有歧视的多边贸易体系。 目前中日韩三国间尚无共同经济合作机制,仅有中韩FTA正在运行。三国自2012年起进行16轮FTA谈判,2019年中断。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中美关系恶化,协商陷入停滞。直至2024年,三国才再度确认重启意愿。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此前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的会谈中,主张尽快恢复中日韩FTA谈判,并推动中韩FTA第二阶段深化,强调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如果中日韩三国达成FTA,则会形成一个GDP总额高达24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甚至超过欧盟,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依旧存在诸多挑战。三国均为制造大国,产业重合度高,贸易自由化易触发产业矛盾。此外,政治纷争也难以忽视。韩日在慰安妇赔偿、独岛主权等历史问题下多次出现摩擦,中韩则在“萨德”风波后曾一度陷入文化封锁与外交僵局。 近期,在美方持续强化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也对中日韩FTA展现出积极态度。安德根强调,面对国际贸易体系不确定性,三国有必要加强经济合作,同时也坦言,合作内容和领域尚存分歧,需要协调。 在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争中,中日韩开始探索新的合作路径。三国部长的握手,不仅象征东亚经济合作重启,同时也是全球保护主义浪潮中东亚三国对自由贸易承诺的一次重要宣示。如果三国能在互信基础上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不仅可以为地区创造更稳定的贸易环境,也可能在动荡的全球贸易体系中,为自由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2025-05-13 0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