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产品’新闻 154个
-
中国企业全加速布局韩国家电市场 中韩展开正面交锋
小米新款智能手机14T。【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日,中国知名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小米正式设立韩国分公司,加快进军韩国家电市场的步伐。通过推出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手机等新产品,致力于构建全面的电子产品生态系统,并凭借创新技术和本土化战略扩大市场份额。 在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独占鳌头的中国企业石头科技(Roborock)近日也推出烘洗一体机。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正不断提升,逐渐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随着小米、石头科技等中国企业纷纷在韩国市场推出高端优质产品,预计今年韩国市场将成为技术创新的竞技场,韩中企业之间的技术较量将更加激烈。 据业界7日消息,小米近日在韩国成立分公司“小米科技韩国”,正式宣告在韩国市场的全新布局。据悉,目前已有约20名员工,为加强在韩业务迈出重要一步。小米计划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精准对接韩国消费者需求,攻占韩国电子产品市场。小米将于本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展示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手机及可穿戴设备等核心新产品。同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首尔开设实体店,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市场渗透率。 随着各大中国企业加速进军韩国市场,进一步激化竞争局势。石头科技在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已占据领先地位,去年底,该企业再度发力推出烘洗一体机产品,加入洗衣机市场激战,与韩国两大巨头三星电子和LG电子展开正面交锋,将韩国家电市场竞争推向了新的高潮。 【图片来源 AI】 此外,中国电视制造企业TCL也加入韩国家电市场争夺战。近日,TCL在首尔永登浦区厅站等主要地铁站投放大型广告屏,积极宣传其尖端显示技术QD-Mini LED及大型电视等高端产品,向韩国电视市场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市场调查机构奥姆迪亚(Omdia)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TCL在超大型电视市场的出货量占有率已连续两个季度超过三星电子,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业界相关人士指出,随着中国企业的高端化战略逐步深化,韩国家电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技术水平的优劣将成为决定市场格局的关键因素。
2025-01-07 19:42:46 -
【韩国风格②】 探访"Olive Young N 圣水":融合美妆与文化的创新体验空间
【编者按】随着韩流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本系列专栏将聚焦于K-趋势,探讨韩国美妆与时尚行业如何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策略吸引消费者。韩国风格不仅体现在独特的美妆产品和时尚设计中,还反映在品牌体验和市场战略上。本系列将通过实地探访,为韩中读者全面而深入地揭示这一独特的“韩国风格”。 去年11月,希杰(CJ)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在首尔城东区圣水洞开设了首家创新型门店“Olive Young N 圣水”。这座总面积约1400坪(4628平方米)、共五层的门店,是欧利芙洋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零售空间,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新诠释了美妆与文化的融合,成为K-美妆的新地标。 据悉,店名中的“N”象征着“新意”(New)、“下一步”(Next)、“品牌巢穴”(Nest)和“关系网络”(Network)等多重寓意。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指出,圣水洞作为首尔时尚、美妆与餐饮的潮流中心,与全球游客日益增长的“本地化”旅行体验需求高度契合,成为打造这家创新型门店的理想选址。 位于“Olive Young N 圣水”的《鱿鱼游戏》第二季联名快闪店【摄影 记者 傅璐瑶】 ▲创新概念:不止于购物的美妆乐园 来到“Olive Young N 圣水”门店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的快闪体验空间。本月3日至20日,《鱿鱼游戏》第二季联名快闪店在此亮相,展示唯可魅(WAKE MAKE)和芭兰歌林(BRING GREEN)联名产品。现场互动如打弹珠、配对游戏等吸引大批游客驻足参与。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月两次的快闪活动不仅提升了顾客体验,还为品牌提供了与消费者更紧密的互动机会。” 位于“Olive Young N 圣水”一楼的展示空间【摄影 记者 傅璐瑶】 随着人流步入店内,一楼的创新体验区域“N.PLAYGROUND”令人眼前一亮。与传统零售空间不同,这里更像一个开放的潮流空间,不仅展示了最前沿的韩国美妆趋势,还将动态装置与品牌故事巧妙融合。 同层的咖啡店Cafe StaNd,以唯可魅产品为灵感,推出创意甜品,带给美妆与美食爱好者全新的体验。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推出更多联名甜品,进一步丰富顾客体验。 ▲层层惊喜:独特体验贯穿始终 二楼的“BEAUTY&CULTURE”区域将美妆与艺术巧妙融合。走进“Perfume Library”专区,仿佛进入了一座小型画廊,各种香氛瓶在柔和灯光下静静陈列,带来独特的嗅觉体验。而在“Color Makeup”专区,则提供专业化妆师的一对一化妆建议,帮助顾客探索更多妆容风格。 位于“Olive Young N 圣水”二楼的“Perfume Library”区域【摄影 记者 傅璐瑶】 值得一提的是,楼内专设的“K-POP Now”专区将韩流与美妆紧密联结,展示了从Stray Kids到aespa等韩流艺人的专辑和周边商品,让韩流文化在零售空间中延续热度。 “Hot&New Express”专区以手工体验为核心,顾客可选择织布样式和刺绣图案,由工作人员进行熨烫制作,打造独一无二的个性单品。“Men's Edit”专区则专注于男性消费者需求,集合基础护肤、彩妆、发型设计等多品类产品,并为顾客提供免费眉型设计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体验。 三楼“SKIN&WELLNESS”区域则聚焦健康生活方式。“Active Skincare”专区配备先进的皮肤检测仪器,为顾客提供科学定制的护肤方案。而“Wellness Edit”专区通过整合饮食、运动与休息相关产品,传递平衡生活理念。 位于“Olive Young N 圣水”三楼的“Wellness Edit”区域【摄影 记者 傅璐瑶】 ▲创新服务:VIP体验与品牌协作 四楼和五楼专为品牌商和VIP会员设立。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表示,四楼的“N.CONNECT”区域设有开放式直播间“Connect Studio”和社交空间“Network Space”,为会员和品牌商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最高等级会员可在“Olive Members Lounge”专区享受专属的餐饮和美容服务。五楼的“N.BEYOND”区域通过档案式展览回顾品牌25年的发展历程。 ▲全球化战略:面向国际市场 “Olive Young N 圣水”的开业不仅展示了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创新力,也体现了其面向国际市场的全球化战略。为满足圣水洞日益增多的外籍游客需求,门店配备了多语言服务、双语标签和数字指引系统等国际化设施。 自1999年在首尔江南区开设首家门店以来,欧利芙洋始终走在美妆零售创新的前沿。“Olive Young N 圣水”的开业是品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韩国美妆产业全球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这座门店不仅是一个购物地标,更是一个展示文化、联结消费者的窗口,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韩国的独特魅力。 “Olive Young N 圣水”店门口【摄影 记者 傅璐瑶】
2025-01-07 18:14:43 -
数字化赋能"在家医美" 韩国美容设备产业借势起飞
韩流热潮持续升温,韩妆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知名度和需求节节攀升,韩国医美市场也凭借不断创新实现逆势增长,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然而,高物价背景下,定期前往医美诊所进行皮肤管理的平均费用高达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300元),令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因此“家庭医美(Home Beauty)”概念应运而生,备受消费者青睐。 韩国美妆热潮从化妆品逐步扩展至美容设备产业。特别是小型居家美容仪,凭借其高性价比的优势,销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小型美容仪凭借高频超声波等先进技术,具备改善皱纹、美白、镇静皮肤等多种功能,满足消费者在家享受专业级美容护理的需求。 韩国美容产业统计数据显示,以2024年第三季度为基准,韩国小型美容仪市场规模已达1500亿韩元,年均增长率(CAGR)高达12.6%,增势强劲。根据《韩妆产业变化》报告,2024年化妆品产业呈六大趋势,包括美容技术、家庭美容设备、护肤及功能性化妆品、清洁美容、可持续美容以及“肌肤极简主义”(Skin Minimalism)。其中,“肌肤极简主义”作为新兴护肤理念,将极简主义与健康肌肤管理相结合,成为备受关注的消费趋势。 从市场表现来看,美容技术企业APR凭借其在韩国美容设备市场的卓越表现,市场占有率超过32%,稳居行业首位。旗下美妆品牌Medicube推出的美容设备,自2021年上市首年取得5万台的销售佳绩后,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销量更是突破250万台大关,年均销量达100万台,增长势头显著。 同时,LG电子和东国制药等大企业也相继加入美容设备市场竞争。LG电子推出LG Pra.L提拉美容仪,东国制药推出森特莲(Centelian24),年内创200亿韩元规模的销售额等,不仅带动销售业绩增长,也进一步推动美容设备市场的火热发展。 随着韩国美容市场的不断扩大,美容技术产业的规模也随之增长。然而,产品价格差异悬殊,从20万韩元至400万韩元不等,给消费者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扰和经济上的压力。为了减轻消费者的价格负担,美容技术企业纷纷推出“订阅服务”,以低廉的价格租赁最先进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并有效带动美容设备市场的整体增长。其中,“Homethera30”作为最早提供订阅型美容设备租赁服务的平台,以月均10万韩元的价格,让消费者能够轻松享受到价值200万美容仪的护肤效果。 此外,美容技术企业正加速拥抱数字化,以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众多美容企业纷纷将智能技术融入营销战略,不断推陈出新,多元化设备产品层出不穷,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近日,Medicube率先推出美容仪数字化应用程序服务。用户只需简单连接应用程序,便能轻松调节美容设备模式、强度以及LED灯光模式。该程序还能通过分析用户肤质,为其量身定制专属的护肤程序,深度实现美容服务个性化。随着美容市场日益活跃,技术不断革新,“在家医美”已成为现实,通过蓝牙与应用程序的互联互通,为顾客提供前所未有的护肤体验。 在数据驱动的时代,美容技术企业也在积极积累并分析顾客数据,以此为基石,持续研发更加完善、高效的产品。APR通过对Medicube Booster Pro产品一年间用户数据的深入分析,成功推出性能进一步优化的Booster Pro Mini产品。同时,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美妆设备品牌MakeON也紧跟潮流,在therapy3产品搭载蓝牙连接功能,能够实时确认皮肤状况,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皮肤管理方案。 韩国居家美容设备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追捧,在海外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韩国美容仪出口额高达2.3297万亿韩元,同比(1.1108万亿韩元)激增109.7%。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韩国美容仪出口便持续攀升,但一年内出口额增加两倍以上尚属首次。关税厅资料显示,韩国美容设备已出口至全球91个国家,其中,美国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占46.5%,其次依次为日本(16%)、中国香港(13.4%)、新加坡(5.7%)等。 据分析,韩国居家美容设备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得益于产业的成长潜力与消费者需求的深刻变化。韩国贸易协会(KITA)日前发布《韩国美妆出口现状及新潜力市场》报告指出,与其他产业相比,美容设备利润率高,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投资者持续涌入。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防止老化和美容感兴趣的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美容设备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截至目前,韩国居家美容设备产业仍处于出海的初级阶段,为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企业需要深入分析本土消费者需求,制定差别化战略,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以确保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
2025-01-07 17:23:20 -
韩妆"闯美"初战告捷 韩国首超法国成美国化妆品最大进口来源地
首尔一家化妆品专卖店内,外国游客们正在选购产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去年韩国化妆品在美国市场销售额超过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首次超过法国,成为美国化妆品最大进口来源国,再次证明韩国美妆(K-Beauty)在全球的超高人气。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日前公布的美国进口化妆品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至10月,美国进口韩国化妆品共计14.0516亿美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进口额(11亿美元),虽然去年最后两个月的数据尚未公开,但进口额领先排名第二位的法国(10.3215亿美元)近4亿美元,排名几乎已无逆转的可能性。 从去年美国进口化妆品来源地来看,韩国产品占比22%,其次为法国(16.3%)和加拿大(13.5%)。一直以来北美地区美妆市场被法国和加拿大两分天下,但从去年起,韩国美妆依靠性价比王牌赢得美国消费者的口碑,进口额规模持续攀升。 不仅是美国,韩国美妆在全球市场上风头正劲。食品医药品安全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韩国化妆品出口额总计93亿美元,超过此前最高纪录的2021年全年规模(92亿美元),预计全年出口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 小众品牌成为韩国美妆风靡全球的头号功臣,据中小风险企业部消息,去年1至9月,中小企业化妆品出口额为5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创历史最高水平。约占同期整体化妆品出口额(74亿美元)68%,说明每出口10款化妆品,就有7款为中小品牌。小众品牌搭上TikTok等短视频平台,并在网红的影响力加持下“爆款”频出,成为北美化妆品市场黑马。 全球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去年“黑五”促销期间,韩国小众化妆品品牌销售成果喜人。韩亚证券称,亚马逊上销售的精华、乳液类别销量前100名中,韩国品牌分别占44款和46款。其中,APR、Anua、朝鲜美女、Tirtir、VT、Sungboon Editor等产品持续热销。 美妆业界分析称,出口佳绩的取得离不开韩国化妆品原始设计制作(ODM)企业技术及生产能力的提升。经营小众品牌的中小企业大多无自有生产设施,委托韩国科玛或科丝美诗等ODM企业进行制造。集中于研发和生产的ODM企业帮助降低了小众品牌的产品生产门槛,解决了产品质量的后顾之忧,令中小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概念企划、市场营销宣传上。韩国科玛的客户从2022年的2509家增加至去年的3776家。 韩国美妆在全球热销推动品牌身价水涨船高,日前全球最大化妆品制造商欧莱雅收购韩国护肤品牌Dr.G引起业内关注。中小企业并购顾问公司MMP称,韩国小众化妆品品牌已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中的“香饽饽”,预计韩国化妆品仍将持续受到欢迎。
2025-01-02 19:56:37 -
2024年韩国出口"一枝独秀" 2025年将持续"迎春"
31日,在釜山北港神仙台码头,进出口货物堆积如山。【图片来源 韩联社】 尽管2024年韩国内需疲软、投资乏力,加之年末紧急戒严事态与济州航空坠机事故等整体氛围阴霾笼罩,然而,在此背景下,韩国出口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出口创历史新高,成为驱动韩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的蓬勃发展,韩国主力出口产品半导体,凭借卓越的性能与创新能力,创业绩高峰,占全体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以上,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暂时性需求停滞(Chasm)态势下,韩国汽车出口仍保持稳健发展,占全体出口额的10%,成绩斐然。 今年,韩国出口在全球经济与贸易逐步复苏的积极趋势下,有望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面对半导体、汽车等出口主力产品全球市场增速放缓的潜在风险,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强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韩国出口前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产业通商资源部日前发布的韩国进出口动向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出口额为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8.2%,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内需、投资、汇率等多重经济指标低迷的情况下,出口成为了韩国经济的坚实支柱,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半导体与汽车两大“出口孝子”表现尤为突出,占全体出口总额的30%。其中,半导体出口额为1419亿美元,同比大增43.9%,相当于去年韩国出口总额的20.8%。特别是去年年末,尽管内存半导体价格有所回落,但DDR5、HBM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扩大,有效拉动了整体出口的增长,为2025年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汽车出口虽然同比小幅减少,但出口额仍达到708亿美元,占全体出口额的10.4%,连续两年超过700亿美元大关。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韩国汽车在美国等核心市场表现出色,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地位。 此外,船舶(256亿美元,18%)、石油化学(480亿美元,5%)、生物医药(151亿美元,13.1%)、农水产食品(117亿美元,7.6%)、化妆品(102亿美元,20.6%)等产品均取得显著成绩,共同推动韩国出口的快速增长。 从出口对象国来看,韩国对两大出口市场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均呈稳健增长态势。韩国对华出口因半导体、石油化学、无线通信设备等三大关键出口品种的强劲表现,出口额同比增加6.6%,达1330亿美元,再次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对象国。同时,韩国对美出口也实现10.5%的增长,达1278亿美元,连续七年刷新历史最高出口纪录。得益于韩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强劲竞争力及半导体、汽车、普通机械等产品的良好出口表现,2024年韩国实现51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创自2018年以来的最大顺差纪录。 展望2025年,韩国出口有望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维持向上基调。韩国研究机构普遍预测,今年出口增长率有望达到2%以上。其中,半导体出口有望同比增加8.5%,继续引领出口增长。同时,信息通讯设备(8.4%)、钢铁(5%)、生物医药(4.9%)、船舶(4.1%)、显示器(2.5%)等也将呈良好上升态势,为韩国出口提供有力支撑。反之,受全球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产业调整影响,汽车(-2.7%)、石油制品(-7.5%)、二次电池(-6.7%)、纤维(-1.9%)等出口或将同比有所减少。
2025-01-02 19:55:47 -
韩国发布新年产业气象图 造船军工晴朗多数迷雾重重
韩国大部分主力产业增长今年呈现放缓或停滞趋势,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或导致外部不确定性急剧增加,同时韩国戒严风波带来国内政局动荡,进一步加重企业的困境。 综合韩国主要智库1日预测,全球竞争加剧与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强化贸易壁垒,这一趋势或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和产业产生负面影响。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2023年韩国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高达86%,全球经济与出口放缓直接影响韩国经济。 目前韩国造船和军工产业前景良好,但占据韩国出口主要份额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行业复苏带动的情况下,也可能受到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调整影响。与此同时,汽车和二次电池产业在全球需求疲软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中步履维艰。 韩国产业研究院的2025年经济展望报告预测,韩国大部分主力产业增长势头即将放缓。全球需求逐步复苏预计会带动半导体和信息通信设备等IT产品出口增长,但13个主力产业的出口增幅预计仅为2.2%。此外,中国经济复苏迟缓等因素可能限制韩国出口增长。汽车和二次电池出口预计分别下降2.7%和6.7%,但海外主要航运公司的需求增加预计推动造船出口同比增长4.1%。 韩国贸易协会也预计,今年半导体等IT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但汽车出口可能略有下降。这一预测建立在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3%,以及美国新政府采取温和对华措施的假设上,如果假设不成立,韩国工业前景可能更加暗淡。 民间机构对韩国主力产业的预测普遍悲观。据普华永道韩国成员公司Samil PwC管理研究院的报告,在行业复苏和美国政策支持下,造船和核能产业前景较为明朗;半导体行业前景乐观,但受特朗普新政府的不确定性影响;汽车和二次电池产业遭全球需求减少和政策变化双重夹击,前景不佳。 韩亚银行旗下韩亚金融研究所认为,今年内需和服务行业可能出现小幅复苏,但出口相关行业由于需求疲软和增长放缓,前景不容乐观。利率和原材料等宏观环境较为有利,但全球需求萎缩和外部风险较大,整体产业压力较重。从具体产业来看,半导体和造船情况较好,汽车中等,二次电池和炼油等或面临较大困难。其中,二次电池和钢铁行业可能受到特朗普新政府政策的极大负面影响。 信用评级机构也对韩国主要产业发出悲观预警。韩国企业评价公司在《2025年国内主要产业及企业前景报告》中频繁提及“行业疲软”和“需求不足”,认为唯一乐观的行业是造船。半导体获评“较为悲观”的中立水平,而汽车和二次电池则面临明显的不利环境。 NICE信用评级公司同样预测,今年韩国主要产业的整体营收增长率仅为1.9%,远低于去年的5.2%。在国内14个主要产业中,6个产业的营收预计低于去年,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和外部风险的持续影响。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19:52:46 -
韩国出口规模追至日本城下 差距缩小至历史最低水平
今年前11个月,韩国化妆品出口规模累计9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今年前11个月,韩国和日本的出口规模差距缩小至202亿美元,创下历史最低水平。全球十大出口国中,韩国出口规模增长9%,排名上升至第6位,紧追第5位的日本。但韩元贬值、特朗普执政后中美贸易摩擦或将进一步升级等不确定因素尚存,韩国明年出口前景不被看好。 29日,韩国贸易协会对日本财务省出口额初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显示,今年前11个月,韩国整体出口额为6223.86亿美元,与日本(6425.98亿美元)的差距缩小至历史最低的202.12亿美元。 韩日两国出口额差距从2010年的3036亿美元缩小至2013年的1552亿美元后,连续8年维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2022年缩小至632.4亿美元,去年为850.35亿美元,今年是首次缩小至200亿美元左右。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十大出口国排名中,韩国和日本分别排名第6和第5位。韩国的排名自2022年的第6位跌至去年第8位后,今年重回第6位,日本则连续3年保持在第5位。 占韩国整体出口54.9%的对美国、中国、东南亚出口规模大幅增长,拉动今年出口成绩表现亮眼。相反,日本的主力出口产品汽车、造船、中间材料等遭到来自韩国和中国的压力,主要企业加速转移海外生产基地,“日本制造”产品出口量持续下降。 日元持续疲软虽成为日本产品价格竞争力上升、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日本企业纷纷扩大海外生产,汇率对出口产生的影响有限。据贸易协会分析,今年前9个月,日本出口增速放缓的产品主要包括石油产品、内燃机、二次电池材料多金属氧酸盐等。出口规模在1万亿日元以上的推土机等建筑机械和平板轧制产品分别缩水6.6%和4%。 有忧虑声音指出,韩国或将在不久的将来重蹈日本覆辙。韩国的两大出口目的地中国和美国之间贸易摩擦加剧,韩国企业不仅在美国,还向欧洲、东南亚等地积极转移海外生产基地。 今年出口同比增长9%带来的基数效应或将从明年开始逆转,海内外主要机构预测明年韩国的出口增速在1%至3%之间,暗示出口增长动力将较今年有所减弱。 贸易协会对明年的进出口前景表示,半导体、无线通讯设备、电脑等出口在全球IT需求回暖的推动下有望改善。但由于今年业绩较好的汽车出口或将从明年起基数效应开始逆转,加之海外产能扩大,石油产品油价下跌等将令出口承压。
2024-12-29 19:55:19 -
全球3500个网红团队齐聚首尔 SEOUL CON文化盛典即将启幕
韩国首尔经济振兴院于24日宣布,年末全球文化盛典“SEOUL CON”即将盛大开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总计拥有30亿粉丝的3500个网红团队将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一备受瞩目的国际活动。 由全球网红主导的SEOUL CON,旨在推广韩流(K-POP)、韩妆(K-Beauty)以及韩国时尚(K-Fashion)等首尔生活方式。今年的活动将于12月28日至次年1月1日在东大门设计广场(DDP)举行,呈现超过25个丰富多彩的项目。印度美妆网红Poonam Naruka被任命为海外宣传大使,她的内容总播放量高达6亿次,备受全球瞩目。 今年的SEOUL CON在规模和内容上均实现升级。活动时间相比去年延长两天,参与的网红团队增加了500个。新增的“全球网红x企业直播电商”项目将由网红直接推广首尔优质中小企业产品。此外,诸如“全球网红休息室”、“BIGO LIVE全球网红大赛”和“创作者体育场”等项目也经过全面强化,提升观众与网红的互动体验。 28日,SEOUL CON将举办韩国唯一的综合电视剧颁奖典礼“2024 SEOUL CON APAN STAR AWARDS”。与此同时,通过“LCK Awards”和“MKSI2024”等电竞项目,SEOUL CON将充分展示韩国作为全球电竞强国的卓越地位,为观众带来更多元化的娱乐体验。 作为SEOUL CON的压轴环节,“SEOUL CON WORLD K-POP FESTIVAL & COUNTDOWN”演唱会将于31日震撼登场。顶级韩流艺人将献上精彩表演,从夜晚持续到新年倒计时,为观众创造难忘的跨年瞬间。已公布的演出阵容包括ZICO、Dynamic Duo、姜东昊、CHANGMO、Billlie以及SAY MY NAME等。 首尔经济振兴院代表理事金贤宇(音)表示:“SEOUL CON作为全球首创的网红盛典,开创了全新的活动模式,其意义深远。我们希望SEOUL CON不仅成为市民积极参与的代表性活动,更成为提及首尔时不可或缺的国际盛会。” SEOUL CON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首尔经济振兴院】
2024-12-24 23:33:25 -
奢侈美妆品牌加速"亲民化" 高性价比市场迎来新风口
曾以高端形象著称的奢侈美妆品牌正在悄然调整市场策略。它们不仅推出半价促销活动,还加速布局线下美妆集合店等多元化渠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与奢侈品整体销售低迷形成鲜明对比,高性价比化妆品市场持续升温,而便利店也竞相加入这一领域的竞争。 据美妆业界23日消息,去年10月,新世界集团旗下电商平台SSG.com推出科颜氏(Kiehl's)明星产品“高保湿霜”的半价促销活动。尽管活动仅限会员且数量有限,但这一消息仍迅速引发热议。科颜氏以“不打折”著称,此次折扣活动打破惯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科颜氏高保湿霜在韩国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传统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百货店一楼专柜或免税店。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该品牌开始进驻本土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 法国高端品牌希思黎(Sisley)和卡诗(Kérastase)等也于上月进驻“Olive Young N 圣水”门店。这标志着奢侈品牌从传统的高端专柜销售模式转向更多样化的渠道,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奢侈品牌还在韩国电子商务平台加速布局。Coupang已上架兰蔻(Lancôme)和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Kurly则引入倩碧(Clinique)和阿玛尼美妆(Armani Beauty)等品牌。 与此同时,这些品牌还加大了折扣力度。据乐天免税店消息,雅诗兰黛、科颜氏、MAC、芭比波朗等产品推出10%至68%的大幅折扣。业内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中国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导致的库存积压,品牌不得不通过促销进行清仓,尽管这一策略可能对其高端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在高物价时代,理性消费理念逐渐蔓延至美妆领域,高性价比化妆品需求旺盛。韩国便利店借鉴大创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小容量、高性价比”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GS25、CU、Emart24等便利店纷纷与护肤品牌合作,推出价格约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的护肤和美妆产品。7-Eleven更是在首尔东大门开设了美妆时尚专门店“dundun店”,与魔女工厂、美迪惠尔、秀肤生等品牌联合开发了30多种旅行装和基础护肤产品。 便利店进军美妆市场的背后,是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数据显示,CU便利店中10至20岁消费者占化妆品购买比例的70%,GS25则达到50%。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便捷、实惠的产品,这让便利店成为他们购买美妆产品的新兴渠道。 首尔乐天百货店某化妆品门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4 18:49:17 -
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生物制药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
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韩国生物制药企业正逐步向多元化领域拓展,涵盖食品、化妆品和美容设备等新兴市场。 据韩国制药业界23日消息,东星制药近期推出了高端大米品牌“糖博士大米”。作为以药品和染发剂为主业的制药公司,东星制药通过业务多元化和结构调整,正在将利润增长作为核心目标,开拓新业务。 公司表示,有助于健康管理的大米与制药企业的核心业务模式高度契合,因此开始进军这一领域。近期,东星制药通过向国内生命保险公司供应糖博士大米,获得了7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39万元)的订单,同时也通过现有药店以企业对消费者(B2C)模式,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此外,制药企业纷纷通过收购化妆品和美容设备公司来拓展新的收入来源。东国制药在5月收购了中小型家电企业WithNix,随后在10月收购了化妆品公司Rebom Cosmetics。 其他制药企业也加快了进入化妆品和美容设备市场的步伐。东国制药自9年前推出Centellian24进军化妆品业务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功,进一步拓展了美妆业务。通过收购WithNix,东国制药不仅计划升级现有产品,还将在美容设备和小型家电领域进行直接研发。东国制药以306亿韩元收购了Rebom Cosmetics的9.66万股股份,获得了53.66%的控股权。 东和药品也在9月决定以1600亿韩元收购美容医疗设备公司Hironic的股份。Hironic专注于基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射频(RF)技术的皮肤美容医疗设备,预计将带来高额增长潜力。 Cellid则全资收购了面包店业务for.baker的100%股权。for.baker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面包和食品开发,去年销售额约为56亿韩元。Cellid表示,此次收购面包店,不仅是为了达到技术特例上市标准的销售额要求,还考虑了向健康功能食品领域扩展业务。 制药业界人士指出,由于经济衰退持续时间延长以及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正在加紧寻求多样化的战略,以保障销售渠道并推动未来增长。 Centellian24产品【图片来源 Centellian24】
2024-12-24 01:56:49
-
中国企业全加速布局韩国家电市场 中韩展开正面交锋
小米新款智能手机14T。【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日,中国知名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小米正式设立韩国分公司,加快进军韩国家电市场的步伐。通过推出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手机等新产品,致力于构建全面的电子产品生态系统,并凭借创新技术和本土化战略扩大市场份额。 在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独占鳌头的中国企业石头科技(Roborock)近日也推出烘洗一体机。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正不断提升,逐渐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随着小米、石头科技等中国企业纷纷在韩国市场推出高端优质产品,预计今年韩国市场将成为技术创新的竞技场,韩中企业之间的技术较量将更加激烈。 据业界7日消息,小米近日在韩国成立分公司“小米科技韩国”,正式宣告在韩国市场的全新布局。据悉,目前已有约20名员工,为加强在韩业务迈出重要一步。小米计划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精准对接韩国消费者需求,攻占韩国电子产品市场。小米将于本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展示电视、扫地机器人、智能手机及可穿戴设备等核心新产品。同时,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在首尔开设实体店,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市场渗透率。 随着各大中国企业加速进军韩国市场,进一步激化竞争局势。石头科技在韩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已占据领先地位,去年底,该企业再度发力推出烘洗一体机产品,加入洗衣机市场激战,与韩国两大巨头三星电子和LG电子展开正面交锋,将韩国家电市场竞争推向了新的高潮。 【图片来源 AI】 此外,中国电视制造企业TCL也加入韩国家电市场争夺战。近日,TCL在首尔永登浦区厅站等主要地铁站投放大型广告屏,积极宣传其尖端显示技术QD-Mini LED及大型电视等高端产品,向韩国电视市场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市场调查机构奥姆迪亚(Omdia)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TCL在超大型电视市场的出货量占有率已连续两个季度超过三星电子,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业界相关人士指出,随着中国企业的高端化战略逐步深化,韩国家电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技术水平的优劣将成为决定市场格局的关键因素。
2025-01-07 19:42:46 -
【韩国风格②】 探访"Olive Young N 圣水":融合美妆与文化的创新体验空间
【编者按】随着韩流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本系列专栏将聚焦于K-趋势,探讨韩国美妆与时尚行业如何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策略吸引消费者。韩国风格不仅体现在独特的美妆产品和时尚设计中,还反映在品牌体验和市场战略上。本系列将通过实地探访,为韩中读者全面而深入地揭示这一独特的“韩国风格”。 去年11月,希杰(CJ)旗下健康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在首尔城东区圣水洞开设了首家创新型门店“Olive Young N 圣水”。这座总面积约1400坪(4628平方米)、共五层的门店,是欧利芙洋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零售空间,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新诠释了美妆与文化的融合,成为K-美妆的新地标。 据悉,店名中的“N”象征着“新意”(New)、“下一步”(Next)、“品牌巢穴”(Nest)和“关系网络”(Network)等多重寓意。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指出,圣水洞作为首尔时尚、美妆与餐饮的潮流中心,与全球游客日益增长的“本地化”旅行体验需求高度契合,成为打造这家创新型门店的理想选址。 位于“Olive Young N 圣水”的《鱿鱼游戏》第二季联名快闪店【摄影 记者 傅璐瑶】 ▲创新概念:不止于购物的美妆乐园 来到“Olive Young N 圣水”门店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的快闪体验空间。本月3日至20日,《鱿鱼游戏》第二季联名快闪店在此亮相,展示唯可魅(WAKE MAKE)和芭兰歌林(BRING GREEN)联名产品。现场互动如打弹珠、配对游戏等吸引大批游客驻足参与。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月两次的快闪活动不仅提升了顾客体验,还为品牌提供了与消费者更紧密的互动机会。” 位于“Olive Young N 圣水”一楼的展示空间【摄影 记者 傅璐瑶】 随着人流步入店内,一楼的创新体验区域“N.PLAYGROUND”令人眼前一亮。与传统零售空间不同,这里更像一个开放的潮流空间,不仅展示了最前沿的韩国美妆趋势,还将动态装置与品牌故事巧妙融合。 同层的咖啡店Cafe StaNd,以唯可魅产品为灵感,推出创意甜品,带给美妆与美食爱好者全新的体验。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推出更多联名甜品,进一步丰富顾客体验。 ▲层层惊喜:独特体验贯穿始终 二楼的“BEAUTY&CULTURE”区域将美妆与艺术巧妙融合。走进“Perfume Library”专区,仿佛进入了一座小型画廊,各种香氛瓶在柔和灯光下静静陈列,带来独特的嗅觉体验。而在“Color Makeup”专区,则提供专业化妆师的一对一化妆建议,帮助顾客探索更多妆容风格。 位于“Olive Young N 圣水”二楼的“Perfume Library”区域【摄影 记者 傅璐瑶】 值得一提的是,楼内专设的“K-POP Now”专区将韩流与美妆紧密联结,展示了从Stray Kids到aespa等韩流艺人的专辑和周边商品,让韩流文化在零售空间中延续热度。 “Hot&New Express”专区以手工体验为核心,顾客可选择织布样式和刺绣图案,由工作人员进行熨烫制作,打造独一无二的个性单品。“Men's Edit”专区则专注于男性消费者需求,集合基础护肤、彩妆、发型设计等多品类产品,并为顾客提供免费眉型设计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体验。 三楼“SKIN&WELLNESS”区域则聚焦健康生活方式。“Active Skincare”专区配备先进的皮肤检测仪器,为顾客提供科学定制的护肤方案。而“Wellness Edit”专区通过整合饮食、运动与休息相关产品,传递平衡生活理念。 位于“Olive Young N 圣水”三楼的“Wellness Edit”区域【摄影 记者 傅璐瑶】 ▲创新服务:VIP体验与品牌协作 四楼和五楼专为品牌商和VIP会员设立。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表示,四楼的“N.CONNECT”区域设有开放式直播间“Connect Studio”和社交空间“Network Space”,为会员和品牌商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最高等级会员可在“Olive Members Lounge”专区享受专属的餐饮和美容服务。五楼的“N.BEYOND”区域通过档案式展览回顾品牌25年的发展历程。 ▲全球化战略:面向国际市场 “Olive Young N 圣水”的开业不仅展示了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创新力,也体现了其面向国际市场的全球化战略。为满足圣水洞日益增多的外籍游客需求,门店配备了多语言服务、双语标签和数字指引系统等国际化设施。 自1999年在首尔江南区开设首家门店以来,欧利芙洋始终走在美妆零售创新的前沿。“Olive Young N 圣水”的开业是品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韩国美妆产业全球化进程的稳步推进。这座门店不仅是一个购物地标,更是一个展示文化、联结消费者的窗口,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韩国的独特魅力。 “Olive Young N 圣水”店门口【摄影 记者 傅璐瑶】
2025-01-07 18:14:43 -
数字化赋能"在家医美" 韩国美容设备产业借势起飞
韩流热潮持续升温,韩妆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知名度和需求节节攀升,韩国医美市场也凭借不断创新实现逆势增长,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然而,高物价背景下,定期前往医美诊所进行皮肤管理的平均费用高达1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5300元),令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因此“家庭医美(Home Beauty)”概念应运而生,备受消费者青睐。 韩国美妆热潮从化妆品逐步扩展至美容设备产业。特别是小型居家美容仪,凭借其高性价比的优势,销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小型美容仪凭借高频超声波等先进技术,具备改善皱纹、美白、镇静皮肤等多种功能,满足消费者在家享受专业级美容护理的需求。 韩国美容产业统计数据显示,以2024年第三季度为基准,韩国小型美容仪市场规模已达1500亿韩元,年均增长率(CAGR)高达12.6%,增势强劲。根据《韩妆产业变化》报告,2024年化妆品产业呈六大趋势,包括美容技术、家庭美容设备、护肤及功能性化妆品、清洁美容、可持续美容以及“肌肤极简主义”(Skin Minimalism)。其中,“肌肤极简主义”作为新兴护肤理念,将极简主义与健康肌肤管理相结合,成为备受关注的消费趋势。 从市场表现来看,美容技术企业APR凭借其在韩国美容设备市场的卓越表现,市场占有率超过32%,稳居行业首位。旗下美妆品牌Medicube推出的美容设备,自2021年上市首年取得5万台的销售佳绩后,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销量更是突破250万台大关,年均销量达100万台,增长势头显著。 同时,LG电子和东国制药等大企业也相继加入美容设备市场竞争。LG电子推出LG Pra.L提拉美容仪,东国制药推出森特莲(Centelian24),年内创200亿韩元规模的销售额等,不仅带动销售业绩增长,也进一步推动美容设备市场的火热发展。 随着韩国美容市场的不断扩大,美容技术产业的规模也随之增长。然而,产品价格差异悬殊,从20万韩元至400万韩元不等,给消费者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扰和经济上的压力。为了减轻消费者的价格负担,美容技术企业纷纷推出“订阅服务”,以低廉的价格租赁最先进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并有效带动美容设备市场的整体增长。其中,“Homethera30”作为最早提供订阅型美容设备租赁服务的平台,以月均10万韩元的价格,让消费者能够轻松享受到价值200万美容仪的护肤效果。 此外,美容技术企业正加速拥抱数字化,以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众多美容企业纷纷将智能技术融入营销战略,不断推陈出新,多元化设备产品层出不穷,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近日,Medicube率先推出美容仪数字化应用程序服务。用户只需简单连接应用程序,便能轻松调节美容设备模式、强度以及LED灯光模式。该程序还能通过分析用户肤质,为其量身定制专属的护肤程序,深度实现美容服务个性化。随着美容市场日益活跃,技术不断革新,“在家医美”已成为现实,通过蓝牙与应用程序的互联互通,为顾客提供前所未有的护肤体验。 在数据驱动的时代,美容技术企业也在积极积累并分析顾客数据,以此为基石,持续研发更加完善、高效的产品。APR通过对Medicube Booster Pro产品一年间用户数据的深入分析,成功推出性能进一步优化的Booster Pro Mini产品。同时,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美妆设备品牌MakeON也紧跟潮流,在therapy3产品搭载蓝牙连接功能,能够实时确认皮肤状况,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皮肤管理方案。 韩国居家美容设备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追捧,在海外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韩国美容仪出口额高达2.3297万亿韩元,同比(1.1108万亿韩元)激增109.7%。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韩国美容仪出口便持续攀升,但一年内出口额增加两倍以上尚属首次。关税厅资料显示,韩国美容设备已出口至全球91个国家,其中,美国是最大的出口市场,占46.5%,其次依次为日本(16%)、中国香港(13.4%)、新加坡(5.7%)等。 据分析,韩国居家美容设备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得益于产业的成长潜力与消费者需求的深刻变化。韩国贸易协会(KITA)日前发布《韩国美妆出口现状及新潜力市场》报告指出,与其他产业相比,美容设备利润率高,市场潜力巨大,因此,投资者持续涌入。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防止老化和美容感兴趣的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美容设备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截至目前,韩国居家美容设备产业仍处于出海的初级阶段,为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企业需要深入分析本土消费者需求,制定差别化战略,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以确保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
2025-01-07 17:23:20 -
韩妆"闯美"初战告捷 韩国首超法国成美国化妆品最大进口来源地
首尔一家化妆品专卖店内,外国游客们正在选购产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去年韩国化妆品在美国市场销售额超过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首次超过法国,成为美国化妆品最大进口来源国,再次证明韩国美妆(K-Beauty)在全球的超高人气。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日前公布的美国进口化妆品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至10月,美国进口韩国化妆品共计14.0516亿美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进口额(11亿美元),虽然去年最后两个月的数据尚未公开,但进口额领先排名第二位的法国(10.3215亿美元)近4亿美元,排名几乎已无逆转的可能性。 从去年美国进口化妆品来源地来看,韩国产品占比22%,其次为法国(16.3%)和加拿大(13.5%)。一直以来北美地区美妆市场被法国和加拿大两分天下,但从去年起,韩国美妆依靠性价比王牌赢得美国消费者的口碑,进口额规模持续攀升。 不仅是美国,韩国美妆在全球市场上风头正劲。食品医药品安全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至11月,韩国化妆品出口额总计93亿美元,超过此前最高纪录的2021年全年规模(92亿美元),预计全年出口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 小众品牌成为韩国美妆风靡全球的头号功臣,据中小风险企业部消息,去年1至9月,中小企业化妆品出口额为5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创历史最高水平。约占同期整体化妆品出口额(74亿美元)68%,说明每出口10款化妆品,就有7款为中小品牌。小众品牌搭上TikTok等短视频平台,并在网红的影响力加持下“爆款”频出,成为北美化妆品市场黑马。 全球最大电商平台亚马逊去年“黑五”促销期间,韩国小众化妆品品牌销售成果喜人。韩亚证券称,亚马逊上销售的精华、乳液类别销量前100名中,韩国品牌分别占44款和46款。其中,APR、Anua、朝鲜美女、Tirtir、VT、Sungboon Editor等产品持续热销。 美妆业界分析称,出口佳绩的取得离不开韩国化妆品原始设计制作(ODM)企业技术及生产能力的提升。经营小众品牌的中小企业大多无自有生产设施,委托韩国科玛或科丝美诗等ODM企业进行制造。集中于研发和生产的ODM企业帮助降低了小众品牌的产品生产门槛,解决了产品质量的后顾之忧,令中小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概念企划、市场营销宣传上。韩国科玛的客户从2022年的2509家增加至去年的3776家。 韩国美妆在全球热销推动品牌身价水涨船高,日前全球最大化妆品制造商欧莱雅收购韩国护肤品牌Dr.G引起业内关注。中小企业并购顾问公司MMP称,韩国小众化妆品品牌已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中的“香饽饽”,预计韩国化妆品仍将持续受到欢迎。
2025-01-02 19:56:37 -
2024年韩国出口"一枝独秀" 2025年将持续"迎春"
31日,在釜山北港神仙台码头,进出口货物堆积如山。【图片来源 韩联社】 尽管2024年韩国内需疲软、投资乏力,加之年末紧急戒严事态与济州航空坠机事故等整体氛围阴霾笼罩,然而,在此背景下,韩国出口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出口创历史新高,成为驱动韩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的蓬勃发展,韩国主力出口产品半导体,凭借卓越的性能与创新能力,创业绩高峰,占全体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以上,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暂时性需求停滞(Chasm)态势下,韩国汽车出口仍保持稳健发展,占全体出口额的10%,成绩斐然。 今年,韩国出口在全球经济与贸易逐步复苏的积极趋势下,有望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面对半导体、汽车等出口主力产品全球市场增速放缓的潜在风险,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强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韩国出口前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产业通商资源部日前发布的韩国进出口动向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出口额为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8.2%,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内需、投资、汇率等多重经济指标低迷的情况下,出口成为了韩国经济的坚实支柱,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半导体与汽车两大“出口孝子”表现尤为突出,占全体出口总额的30%。其中,半导体出口额为1419亿美元,同比大增43.9%,相当于去年韩国出口总额的20.8%。特别是去年年末,尽管内存半导体价格有所回落,但DDR5、HBM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扩大,有效拉动了整体出口的增长,为2025年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汽车出口虽然同比小幅减少,但出口额仍达到708亿美元,占全体出口额的10.4%,连续两年超过700亿美元大关。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韩国汽车在美国等核心市场表现出色,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地位。 此外,船舶(256亿美元,18%)、石油化学(480亿美元,5%)、生物医药(151亿美元,13.1%)、农水产食品(117亿美元,7.6%)、化妆品(102亿美元,20.6%)等产品均取得显著成绩,共同推动韩国出口的快速增长。 从出口对象国来看,韩国对两大出口市场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均呈稳健增长态势。韩国对华出口因半导体、石油化学、无线通信设备等三大关键出口品种的强劲表现,出口额同比增加6.6%,达1330亿美元,再次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对象国。同时,韩国对美出口也实现10.5%的增长,达1278亿美元,连续七年刷新历史最高出口纪录。得益于韩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强劲竞争力及半导体、汽车、普通机械等产品的良好出口表现,2024年韩国实现51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创自2018年以来的最大顺差纪录。 展望2025年,韩国出口有望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维持向上基调。韩国研究机构普遍预测,今年出口增长率有望达到2%以上。其中,半导体出口有望同比增加8.5%,继续引领出口增长。同时,信息通讯设备(8.4%)、钢铁(5%)、生物医药(4.9%)、船舶(4.1%)、显示器(2.5%)等也将呈良好上升态势,为韩国出口提供有力支撑。反之,受全球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产业调整影响,汽车(-2.7%)、石油制品(-7.5%)、二次电池(-6.7%)、纤维(-1.9%)等出口或将同比有所减少。
2025-01-02 19:55:47 -
韩国发布新年产业气象图 造船军工晴朗多数迷雾重重
韩国大部分主力产业增长今年呈现放缓或停滞趋势,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特朗普政府再次上台或导致外部不确定性急剧增加,同时韩国戒严风波带来国内政局动荡,进一步加重企业的困境。 综合韩国主要智库1日预测,全球竞争加剧与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变化可能强化贸易壁垒,这一趋势或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和产业产生负面影响。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2023年韩国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比高达86%,全球经济与出口放缓直接影响韩国经济。 目前韩国造船和军工产业前景良好,但占据韩国出口主要份额的半导体产业在全球行业复苏带动的情况下,也可能受到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调整影响。与此同时,汽车和二次电池产业在全球需求疲软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中步履维艰。 韩国产业研究院的2025年经济展望报告预测,韩国大部分主力产业增长势头即将放缓。全球需求逐步复苏预计会带动半导体和信息通信设备等IT产品出口增长,但13个主力产业的出口增幅预计仅为2.2%。此外,中国经济复苏迟缓等因素可能限制韩国出口增长。汽车和二次电池出口预计分别下降2.7%和6.7%,但海外主要航运公司的需求增加预计推动造船出口同比增长4.1%。 韩国贸易协会也预计,今年半导体等IT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但汽车出口可能略有下降。这一预测建立在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3%,以及美国新政府采取温和对华措施的假设上,如果假设不成立,韩国工业前景可能更加暗淡。 民间机构对韩国主力产业的预测普遍悲观。据普华永道韩国成员公司Samil PwC管理研究院的报告,在行业复苏和美国政策支持下,造船和核能产业前景较为明朗;半导体行业前景乐观,但受特朗普新政府的不确定性影响;汽车和二次电池产业遭全球需求减少和政策变化双重夹击,前景不佳。 韩亚银行旗下韩亚金融研究所认为,今年内需和服务行业可能出现小幅复苏,但出口相关行业由于需求疲软和增长放缓,前景不容乐观。利率和原材料等宏观环境较为有利,但全球需求萎缩和外部风险较大,整体产业压力较重。从具体产业来看,半导体和造船情况较好,汽车中等,二次电池和炼油等或面临较大困难。其中,二次电池和钢铁行业可能受到特朗普新政府政策的极大负面影响。 信用评级机构也对韩国主要产业发出悲观预警。韩国企业评价公司在《2025年国内主要产业及企业前景报告》中频繁提及“行业疲软”和“需求不足”,认为唯一乐观的行业是造船。半导体获评“较为悲观”的中立水平,而汽车和二次电池则面临明显的不利环境。 NICE信用评级公司同样预测,今年韩国主要产业的整体营收增长率仅为1.9%,远低于去年的5.2%。在国内14个主要产业中,6个产业的营收预计低于去年,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和外部风险的持续影响。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19:52:46 -
韩国出口规模追至日本城下 差距缩小至历史最低水平
今年前11个月,韩国化妆品出口规模累计9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今年前11个月,韩国和日本的出口规模差距缩小至202亿美元,创下历史最低水平。全球十大出口国中,韩国出口规模增长9%,排名上升至第6位,紧追第5位的日本。但韩元贬值、特朗普执政后中美贸易摩擦或将进一步升级等不确定因素尚存,韩国明年出口前景不被看好。 29日,韩国贸易协会对日本财务省出口额初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显示,今年前11个月,韩国整体出口额为6223.86亿美元,与日本(6425.98亿美元)的差距缩小至历史最低的202.12亿美元。 韩日两国出口额差距从2010年的3036亿美元缩小至2013年的1552亿美元后,连续8年维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2022年缩小至632.4亿美元,去年为850.35亿美元,今年是首次缩小至200亿美元左右。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十大出口国排名中,韩国和日本分别排名第6和第5位。韩国的排名自2022年的第6位跌至去年第8位后,今年重回第6位,日本则连续3年保持在第5位。 占韩国整体出口54.9%的对美国、中国、东南亚出口规模大幅增长,拉动今年出口成绩表现亮眼。相反,日本的主力出口产品汽车、造船、中间材料等遭到来自韩国和中国的压力,主要企业加速转移海外生产基地,“日本制造”产品出口量持续下降。 日元持续疲软虽成为日本产品价格竞争力上升、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日本企业纷纷扩大海外生产,汇率对出口产生的影响有限。据贸易协会分析,今年前9个月,日本出口增速放缓的产品主要包括石油产品、内燃机、二次电池材料多金属氧酸盐等。出口规模在1万亿日元以上的推土机等建筑机械和平板轧制产品分别缩水6.6%和4%。 有忧虑声音指出,韩国或将在不久的将来重蹈日本覆辙。韩国的两大出口目的地中国和美国之间贸易摩擦加剧,韩国企业不仅在美国,还向欧洲、东南亚等地积极转移海外生产基地。 今年出口同比增长9%带来的基数效应或将从明年开始逆转,海内外主要机构预测明年韩国的出口增速在1%至3%之间,暗示出口增长动力将较今年有所减弱。 贸易协会对明年的进出口前景表示,半导体、无线通讯设备、电脑等出口在全球IT需求回暖的推动下有望改善。但由于今年业绩较好的汽车出口或将从明年起基数效应开始逆转,加之海外产能扩大,石油产品油价下跌等将令出口承压。
2024-12-29 19:55:19 -
全球3500个网红团队齐聚首尔 SEOUL CON文化盛典即将启幕
韩国首尔经济振兴院于24日宣布,年末全球文化盛典“SEOUL CON”即将盛大开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总计拥有30亿粉丝的3500个网红团队将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一备受瞩目的国际活动。 由全球网红主导的SEOUL CON,旨在推广韩流(K-POP)、韩妆(K-Beauty)以及韩国时尚(K-Fashion)等首尔生活方式。今年的活动将于12月28日至次年1月1日在东大门设计广场(DDP)举行,呈现超过25个丰富多彩的项目。印度美妆网红Poonam Naruka被任命为海外宣传大使,她的内容总播放量高达6亿次,备受全球瞩目。 今年的SEOUL CON在规模和内容上均实现升级。活动时间相比去年延长两天,参与的网红团队增加了500个。新增的“全球网红x企业直播电商”项目将由网红直接推广首尔优质中小企业产品。此外,诸如“全球网红休息室”、“BIGO LIVE全球网红大赛”和“创作者体育场”等项目也经过全面强化,提升观众与网红的互动体验。 28日,SEOUL CON将举办韩国唯一的综合电视剧颁奖典礼“2024 SEOUL CON APAN STAR AWARDS”。与此同时,通过“LCK Awards”和“MKSI2024”等电竞项目,SEOUL CON将充分展示韩国作为全球电竞强国的卓越地位,为观众带来更多元化的娱乐体验。 作为SEOUL CON的压轴环节,“SEOUL CON WORLD K-POP FESTIVAL & COUNTDOWN”演唱会将于31日震撼登场。顶级韩流艺人将献上精彩表演,从夜晚持续到新年倒计时,为观众创造难忘的跨年瞬间。已公布的演出阵容包括ZICO、Dynamic Duo、姜东昊、CHANGMO、Billlie以及SAY MY NAME等。 首尔经济振兴院代表理事金贤宇(音)表示:“SEOUL CON作为全球首创的网红盛典,开创了全新的活动模式,其意义深远。我们希望SEOUL CON不仅成为市民积极参与的代表性活动,更成为提及首尔时不可或缺的国际盛会。” SEOUL CON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首尔经济振兴院】
2024-12-24 23:33:25 -
奢侈美妆品牌加速"亲民化" 高性价比市场迎来新风口
曾以高端形象著称的奢侈美妆品牌正在悄然调整市场策略。它们不仅推出半价促销活动,还加速布局线下美妆集合店等多元化渠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与奢侈品整体销售低迷形成鲜明对比,高性价比化妆品市场持续升温,而便利店也竞相加入这一领域的竞争。 据美妆业界23日消息,去年10月,新世界集团旗下电商平台SSG.com推出科颜氏(Kiehl's)明星产品“高保湿霜”的半价促销活动。尽管活动仅限会员且数量有限,但这一消息仍迅速引发热议。科颜氏以“不打折”著称,此次折扣活动打破惯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科颜氏高保湿霜在韩国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其传统销售渠道主要集中于百货店一楼专柜或免税店。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该品牌开始进驻本土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Olive Young)。 法国高端品牌希思黎(Sisley)和卡诗(Kérastase)等也于上月进驻“Olive Young N 圣水”门店。这标志着奢侈品牌从传统的高端专柜销售模式转向更多样化的渠道,以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奢侈品牌还在韩国电子商务平台加速布局。Coupang已上架兰蔻(Lancôme)和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Kurly则引入倩碧(Clinique)和阿玛尼美妆(Armani Beauty)等品牌。 与此同时,这些品牌还加大了折扣力度。据乐天免税店消息,雅诗兰黛、科颜氏、MAC、芭比波朗等产品推出10%至68%的大幅折扣。业内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中国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导致的库存积压,品牌不得不通过促销进行清仓,尽管这一策略可能对其高端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在高物价时代,理性消费理念逐渐蔓延至美妆领域,高性价比化妆品需求旺盛。韩国便利店借鉴大创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小容量、高性价比”产品,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GS25、CU、Emart24等便利店纷纷与护肤品牌合作,推出价格约3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5元)的护肤和美妆产品。7-Eleven更是在首尔东大门开设了美妆时尚专门店“dundun店”,与魔女工厂、美迪惠尔、秀肤生等品牌联合开发了30多种旅行装和基础护肤产品。 便利店进军美妆市场的背后,是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数据显示,CU便利店中10至20岁消费者占化妆品购买比例的70%,GS25则达到50%。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便捷、实惠的产品,这让便利店成为他们购买美妆产品的新兴渠道。 首尔乐天百货店某化妆品门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4 18:49:17 -
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生物制药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
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韩国生物制药企业正逐步向多元化领域拓展,涵盖食品、化妆品和美容设备等新兴市场。 据韩国制药业界23日消息,东星制药近期推出了高端大米品牌“糖博士大米”。作为以药品和染发剂为主业的制药公司,东星制药通过业务多元化和结构调整,正在将利润增长作为核心目标,开拓新业务。 公司表示,有助于健康管理的大米与制药企业的核心业务模式高度契合,因此开始进军这一领域。近期,东星制药通过向国内生命保险公司供应糖博士大米,获得了7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39万元)的订单,同时也通过现有药店以企业对消费者(B2C)模式,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此外,制药企业纷纷通过收购化妆品和美容设备公司来拓展新的收入来源。东国制药在5月收购了中小型家电企业WithNix,随后在10月收购了化妆品公司Rebom Cosmetics。 其他制药企业也加快了进入化妆品和美容设备市场的步伐。东国制药自9年前推出Centellian24进军化妆品业务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功,进一步拓展了美妆业务。通过收购WithNix,东国制药不仅计划升级现有产品,还将在美容设备和小型家电领域进行直接研发。东国制药以306亿韩元收购了Rebom Cosmetics的9.66万股股份,获得了53.66%的控股权。 东和药品也在9月决定以1600亿韩元收购美容医疗设备公司Hironic的股份。Hironic专注于基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射频(RF)技术的皮肤美容医疗设备,预计将带来高额增长潜力。 Cellid则全资收购了面包店业务for.baker的100%股权。for.baker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面包和食品开发,去年销售额约为56亿韩元。Cellid表示,此次收购面包店,不仅是为了达到技术特例上市标准的销售额要求,还考虑了向健康功能食品领域扩展业务。 制药业界人士指出,由于经济衰退持续时间延长以及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正在加紧寻求多样化的战略,以保障销售渠道并推动未来增长。 Centellian24产品【图片来源 Centellian24】
2024-12-24 0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