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安全’新闻 176个
-
韩国春节出行预计达3484万人次 政府推出特别交通对策
据韩国国土交通部21日消息,为迎接2025年春节假期,计划在1月24日至2月2日实施全国范围特别交通对策,旨在保障民众的安全便捷出行。预计在此期间,为返乡探亲或旅行而出行的人数或多达348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9%。 韩国交通研究院调查显示,春节当天(1月29日)预计迎来出行最高峰,当日出行人数或达601万人次,高速公路通行量约639万辆。假期期间高速公路日均通行量预计为502万辆,因假期延长,交通流量有所分散,预期较去年减少7.7%。 民众最偏好的返乡时间为1月28日上午(20.9%),返程高峰预计出现在1月30日下午(22.6%)。此外,20.2%的受访者计划在春节期间旅行,其中87.7%选择国内,12.3%选择海外。 春节期间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依旧以私家车为主,占比高达85.7%;其次是长途与包车巴士,占比5.3%;火车占比4.2%;飞机占比3.7%。假期期间的人均交通费用预计为24.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55元),较去年的22.8万韩元增加约2万韩元。 为确保交通顺畅,国土交通部决定1月27日至30日全国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并联合区域旅游景点在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推出折扣活动,同时提供KTX和SRT的“逆向返乡”车票优惠。为缓解交通压力,京釜高速公路等63个路段(总计391.42公里)的紧急停车道临时开放,并对全国234个预计交通拥堵的路段(总计2112.7公里)进行集中管理。 在公共交通方面,巴士与铁路的运力分别增加12.3%(2.785万班次)和9%(147.9万个座位)。为方便深夜返程旅客,首尔市等地计划延长1月29日至30日地铁和市内巴士的运行时间。 为保障出行安全,国土交通部对道路、铁路、海运等交通设施及工具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此外,针对大雪、寒潮等极端天气,政府已经提前储备除雪设备及物资,并在易结冰路段预撒融雪剂。航空领域方面,政府对航空公司和全国机场的航行安全设施进行特别检查。 国土交通部交通物流室长严正熙表示:“春节期间交通流量大幅增加,低温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结冰,交通事故风险也随之上升。希望民众在返乡和返程途中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共同度过一个平安的春节假期。” 20日上午,仁川南洞区南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堆满水果礼盒。【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23:34:10 -
韩国贸促机构发布报告 提醒韩企积极应对中国《关税法》
中国去年首次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以下简称《关税法》),《关税法》中强调根据他国关税政策可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等内容。韩国贸促机构称,中国法规的修订反映当地经营环境的变化,韩国企业应积极应对,客观分析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与中国法务法人“度正”21日发布包括上述内容的《2025年变化的中国主要经贸法规》报告,报告中对中国《关税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尤其是含进出口、通关、关税相关法规的《关税法》去年12月1日首次施行受到关注。中方表示,鉴于关税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有必要在总结现行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法律。《关税法》中对报复性关税和对等原则等进行了规定。 对等原则是指对不履行与中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或者关税优惠条款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报复性关税是指任何国家或者地区违反与中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中国在贸易方面采取禁止、限制、加征关税或者其他影响正常贸易的措施的,对原产于该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可以采取征收报复性关税等措施。 此外,中国还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MFN)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商品数量虽较上一年减少了75项,但新增纯电动乘用车等商品,目的在于完成大力发展环保经济、提高制造业水平、改善民生等政府目标。 报告中表示,韩国企业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适用进口暂定税率、最惠国税率、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税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税率等,应根据具体商品尽可能的适用最低税率打开市场。 报告还强调,根据今年修订的《防洗钱法》,中国金融部门可要求在华从事营利活动的韩国企业提交资金来源、个人资料真伪确认书等相关资料。 20日,在首尔某免税店内,中国游客正在购物。【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19:20:01 -
白菜价格暴涨致本土辛奇失宠 去年中国产辛奇进口额再创纪录
去年,中国产辛奇的进口额创下了历史新高。据分析,由于酷热天气和暴雨导致白菜价格暴涨,韩国消费者对价格较低的中国产辛奇需求激增。 根据韩国关税厅20日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去年辛奇的进口额达到1.898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数字较2023年的1.6357亿美元增长了16%。 辛奇进口额的激增与白菜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去年10月,正值韩国辛奇腌制高峰期,当月进口额达2355万美元,刷新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从长期趋势来看,辛奇进口额整体呈增长态势。自2008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后,至2015年间一直保持在1亿至1.1亿美元之间。从2016年起,进口额持续增长,2024年的进口额比2014年增长了81.8%。其中,中国产辛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进口额达1.8975亿美元,占总额的99.94%。 如果将白菜等辛奇腌制原料的进口计算在内,中国产辛奇的实际进口量预计更为庞大。为应对去年白菜价格暴涨,韩国政府对进口白菜实施了临时分配关税(0%),大幅增加中国产白菜进口量。一些零售店甚至以每棵白菜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0元)的高价销售。为稳定物价,政府加大了中国产白菜的进口力度。 尽管中国产辛奇长期以来因卫生问题备受争议,其需求依然持续增长。2021年的“裸体辛奇”事件成为典型案例,视频显示中国工厂员工赤裸身体在盐水中腌制白菜,引发韩国消费者强烈抵制。此外,2005年发现寄生虫卵和铅成分,2013年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事件,也曾加剧消费者的不安。然而,这种排斥情绪通常难以持续超过一年。 中国产辛奇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显著的价格优势。与韩国产辛奇相比,中国产价格仅为其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据主要在线购物平台数据显示,10公斤营业用辛奇的韩国产价格为4万至5万韩元,而中国产仅为1万至2万韩元。 虽然从去年10月起,韩国政府开始对中国出口辛奇生产企业强制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但消费者对中国产辛奇的卫生安全仍存疑虑。据统计,过去五年间,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中国产辛奇制造商共有56家,其中16家(44%)已获得HACCP认证或被食品药品安全处评为“合格”。 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伪装原产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辛奇原材料供应链管理。食品行业相关人士表示:“通过严格监管原产地标识,营造消费者信任的环境至关重要。此外,为应对白菜价格暴涨,应努力确保夏季高温时期的白菜供应稳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18:59:37 -
韩国保健品攻占中美市场 出口额逐年增长
20日,韩国关税厅(海关)出口入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保健品出口额为7.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7.07亿美元)增长6.5%。从年度来看,保健品出口额从2020年的4.86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5.99亿美元,2020年达到6.01亿美元,去年突破了7亿美元大关。 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去年中国位居第一,出口额达到1.9亿美元。其次是日本(9933万韩元)、越南(7132万韩元)、美国(6086万韩元)和中国香港(3915万韩元)。 然而,国内市场由于需求低迷和消费趋势变化,保健品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根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的数据,2023年国内保健品销售额为3.767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9.6亿元),较前一年(3.8914万亿韩元)有所减少。 在此背景下,保健品行业正在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行业龙头KGC人参公社以红参产品为中心,开始攻占全球最大保健品市场——美国和中国。在美国,公司推出了维生素饮料产品;在中国,则推出了针对单人家庭的小包装保健品。 随着韩国保健品深受海外消费者青睐,KGC人参公社去年实现了超过1亿美元的出口业绩,并荣获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颁发的“韩国食品出口奖”。KGC人参公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美国和中国市场表现良好,预计出口业绩将持续增长。针对当地消费者推出的定制化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除了红参产品外,益生菌、维生素、胶原蛋白等产品在海外市场也备受欢迎。运营益生菌品牌DUOLAC的细胞生物科技公司(CELLBIOTECH)正在扩大益生菌出口。此外,KolmarBNH、科丝美诗NBT、大象Wellife等公司也在不断拓展保健品的海外销售渠道。 海外消费者正在查看保健品。【图片提供 KGC人参公社】
2025-01-20 19:58:01 -
韩国大型企业延长春节假期 员工安心畅享9天连休
韩国政府指定本月27日为临时公休日后,韩国春节假期从原来的五天延长至六天。部分大型企业为顺应“工作与生活平衡”趋势,让员工能够全心全意陪伴家人或充分休息,进一步把春节假期与周末之间的31日设为指定休假日或鼓励员工休假,如此一来员工最多可享受9天的超长假期。 据韩国财界19日消息,现代汽车与起亚决定把27日临时公休日起至30日止的春节假期延长至31日,集团旗下现代摩比斯、现代Glovis、现代威亚及现代制铁等子公司也同步休假。这是经过劳资协商后把31日设为集团内休假日。 LG电子、LG显示、LG伊诺特、LG化学、LG新能源、LG生活健康等LG集团旗下大部分子公司则直接把31日定为带薪休假日,员工无需额外使用年假。LG集团会长具光谟一向强调,休息的重要性在于让员工以充沛的精力面对未来的挑战。 GS集团控股公司、现代电梯及斗山集团旗下斗山能源和斗山山猫也把31日设定为休假日。此外,SK集团旗下SK海力士经劳资协商默认中秋与春节假期后一天为指定休假日,SUPEX追求协议会则宣布31日员工集体使用年假。 航空行业方面,大韩航空与真航空明确规定31日为休假日,而韩亚航空及德威航空则鼓励员工自主休假。济州航空直接把31日作为1月25日公司成立纪念日的替代假日。航空公司普遍表示,给员工安排9天长假的同时,公司也已经备好紧急工作体制,会全力保障乘客在长假期间的安全与舒适出行。 其他大型企业也对31日休假持鼓励态度。三星电子告知员工根据各自需要自主使用年假。韩华集团与HD现代各子公司也鼓励员工在31日休假。现代建设、GS建设及SK ecoplant等建筑企业则普遍采用暂停工程项目的方式支持员工休假。 多数员工对公司主动设定休假表示满意,但也有部分意见认为,强制使用年假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个人选择权。财界相关人士指出,部分员工对这种方式提出异议,但整体来看,与其担心请假带来的压力,不如由公司统一指定休假,让员工无忧享受假期受到普遍欢迎。 韩国主要企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0 00:34:45 -
免签带动韩游客访华热潮 旅游业界看好增长趋势
中国政府自去年11月起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赴中国旅游的韩国游客数量随之显著增长。中国媒体近日报道了该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并指出韩国游客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韩国模德旅游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从去年11月1日免签政策宣布至同年11月16日,赴华旅游的预订率同比增长104%。数据显示,去年12月,通过该公司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为9913人,较前一年同期的5631人增长了76%。 另一家大型旅行社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较前一年同期增加近两倍。该旅行社还指出,11月1日至15日期间的预订人数较此前半个月增长30%。教元旅游的统计则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通过该公司赴华的游客总数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4.4%。 旅游业内人士预测,随着韩国公众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不断加深,赴华旅游需求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多家旅行社统计,张家界是韩国游客最为青睐的中国旅游目的地之一。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张家界的预订量同比显著增长。此外,从增长率来看,上海增长292%,青岛增长130%,成为热门目的地中的佼佼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近日报道,免签政策实施后,上海因韩国游客的大量到访变得格外繁忙。《环球时报》援引中国在线旅行平台“携程”的统计数据称,从韩国出发的赴华旅游预订量大幅增长。携程数据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2日期间,从韩国出发至上海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80%以上,环比增长15%。 模德旅游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1日至今年1月16日(按预订日期统计),张家界的预订比例占26%,位居首位,其次为青岛(19%)、上海(10%)和长白山(7%)。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假期临近,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人流量可能会较大,我们将采取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并尽量减少等待时间。此外,我们还推出了无需排队即可乘坐的张家界百龙天梯服务。” 教元旅游的数据显示,张家界以29.7%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其次为青岛(19.2%)、大连(18.0%)、上海(17.5%)和太行山(3.3%)。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虽然冬季通常是旅游淡季,但免签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20至30多岁年轻人和中老年游客的出游热情。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地因此表现突出。” 目前,中国对包括部分欧洲国家在内的亚洲、大洋洲等38个国家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旨在提振内需、推动旅游业发展。然而,这一政策的整体成效仍有待观察。彭博社报道,去年前三季度,来华外国游客总数为2300万人次,未能达到官方预期。报道指出:“尽管免签国家数量有所增加,目前的访华外国游客总数仅为2019年的约66%。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吸引外国游客行动未能实现预期效果,放宽签证要求所带来的消费增长也未达到目标。” 与此同时,韩国是否会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备受关注。今年1月2日发布的《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中,韩国政府表示正在研究实施针对中国团体游客的临时免签试点政策。韩国政府在去年底召开的第九次国家旅游战略会议上也提到,计划通过韩中旅行社合作,招募中国团体游客试点免签政策。 旅游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制度的试点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要实现大规模增长,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中国内部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在仁川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一架飞机正在起飞。【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0:17:44 -
全面进入超高龄社会 首尔市正式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
韩国行政安全部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超过20%,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有关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正式提上日程。 据首尔市16日消息,定于本月成立的人口政策委员会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人口政策委员会是在去年首尔市成立的人口变化应对委员会基础上更名而成,主要负责对首尔市的人口政策进行制定和审议。 人口政策委员人数从先前的15人增加至20人,由低生育、老龄化、城市空间规划等在人口政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 今年的主要议题为上调老年人的年龄标准,首尔市在去年6月发表的《人口政策基本规划》中提出,新出台的福利政策对象老年人年龄标准将灵活适用于60-80岁。 这主要是由于退休后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活跃老年人”(Active Senior)逐年增长,相应的福利财政也有所扩大。去年韩国65岁以上登记人口为1024.45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20%。首尔市65岁以上人口约177万人,占总人口的19%,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 保健福祉部今年也将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尔市将通过首尔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反映在政策上。 国民力量党议员尹英熙此前委托民调机构With Research实施的调查显示,45.2%的首尔市民认为老年人的标准为70岁以上,其次依次为65岁以上(24%)、75岁以上(17.7%)、80岁以上(7.8%),认为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的比重仅为5.4%。 首尔市计划先从与生计无直接关系的文化支援项目入手,将老年人的年龄标准上调至70-80岁,逐步缩小支援对象的范围。 首尔市负责人表示,虽然首尔市可单独推动的项目有限,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已提上日程,今后将与各地方自治团体展开合作,持续对人口结构变化、民众认知进行观察,完善及优化人口政策。 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塔谷公园外,老年人正在排队领取免费供餐。【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3:33:19 -
比亚迪"三箭齐发"亮相仁川 全面进军韩国电动车市场
16日上午,比亚迪(BYD)在韩国仁川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发布会上,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乘坐比亚迪高性能纯电超跑仰望U9亮相,向在场媒体介绍了比亚迪在韩国的业务战略以及新车型的推出计划。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全球新能源领导者登陆韩国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比亚迪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涵盖汽车、轻轨、可再生能源及电子四大核心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7万辆,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 比亚迪早在2016年便进入韩国市场,但当时以商用车为主,包括电动叉车、电动巴士和电动卡车等,同时提供相关零部件及服务。如今,借助全球领先的技术积累,比亚迪决定进一步拓展至韩国乘用车市场。 ▲三款电动车型抢滩韩国市场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今年将在韩国市场推出的三款电动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中型轿车“海豹”(SEAL) 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介绍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首发车型,ATTO 3搭载了比亚迪领先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321公里。车辆配备全景天窗、V2L对外放电功能等便捷配置,同时通过了欧洲NCAP五星安全认证。为迎合韩国用户的需求,ATTO 3特别集成了T-map导航服务和音乐平台FLO等本地化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自2022年上市以来,ATTO 3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此车型已经通过韩国环境部认证,并计划于今年2月正式上市。其标准版和Plus版本的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00万韩元。扣除政府与地方补贴后,实际购买价格有望降至2000万韩元出头,为韩国消费者带来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图片来源 韩联社】 ▲打造信赖品牌 力破"中国制造"刻板印象 针对中国品牌在韩国市场面临的固有印象挑战,赵仁哲表示,比亚迪将通过“品牌体验最大化”的策略,让韩国消费者全面了解比亚迪。为了消除消费者顾虑,比亚迪韩国在发布会上宣布,将与6家官方经销商(三千里EV、DT NETWORKS、和谐汽车集团、Vision Mobility、G&B Automobile和SSMOTORS)合作,在韩国全境主要城市设立15家展厅及11家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品牌体验及全方位服务。赵仁哲强调,未来将以用户满意为核心,通过扩展经销网络及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定位来看,ATTO 3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起亚EV3(起售价3995万韩元)和现代Casper Electric(起售价2740万韩元)。比亚迪还考虑利用8%的关税优惠差价,进一步降低车型售价,巩固价格优势。 面对比亚迪的“强势来袭”,现代汽车集团经营研究院移动产业研究室室长梁振洙(音)在韩国汽车记者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警示称:“不能因既定印象低估比亚迪。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与韩国消费者的关系建立。”他以中国家电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在韩国市场的成功为例,指出中国品牌已具备在韩国市场突围的潜力,并补充道:“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竞争力不可小觑。” ▲日本经验助力 为韩国布局增添信心 比亚迪此次进军韩国市场的信心,部分来自其在日本市场的成功经验。据日本媒体10日报道,比亚迪自2023年进入日本市场以来,通过积极的折扣策略和渠道布局,在短短两年内超越丰田,实现了显著的市场突破。截至年底,比亚迪计划将日本门店数量扩充至100家以上。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在本土品牌影响力渐趋减弱的背景下,中韩品牌正成为日本电动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中国品牌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数据显示,虽然比亚迪与市场领头羊日产在销量上仍有差距,但其表现已达到进口冠军特斯拉的40%。 韩国消费者以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品质的严格要求著称。为此,比亚迪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推出兼具价格优势与技术实力的产品,努力突破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传统认知,树立科技创新与高性价比并重的品牌形象。 梁振洙建议,韩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国际企业及国内初创公司的合作。他呼吁政府除提供购车补贴外,还应着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以应对未来竞争挑战。 从左至右分别为比亚迪中型轿车“海豹”(SEAL) 、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6 22:24:32 -
全球技术壁垒攀升 美中加速加强对韩技术管控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4日消息,2024年全球贸易技术壁垒创下历史新高,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通报的技术规制数量达4337件,同比增加6.6%。这是继2023年创下4068件纪录后连续两年刷新最高纪录。随着主要贸易国技术壁垒的加强,韩国出口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技术壁垒激增的主因在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规制通报大幅增加,发展中国家占总通报量的83%。乌干达以426件居首,美国(419件)紧随其后,坦桑尼亚(326件)和中国(191件)分列第三和第四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和中国作为韩国的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技术规制力度显著加大。美国新增了能源效率与交通安全相关规定,继续保持全球通报数量第一;中国则通过制定和修改国家标准及强制性认证(CCC),通报数量较2023年(70件)激增至191件,增长近三倍。 与此同时,越南的通报数量也增长迅速,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达到66件,同比增加一倍以上。而欧盟(EU)和印度的通报数量分别下降至62件和36件,减幅超过50%。 从行业来看,化学陶瓷(17.1%)、食品药品(15.7%)及电气电子(15.1%)领域规制最多。尤其是化学物质相关规定集中在美国和欧盟,这对韩国相关出口企业造成了更大负担。企业需应对复杂的当地测试与认证程序,增加了出口成本和难度。 国家技术标准院院长陈宗煜表示:“韩国80%以上的出口依赖主要贸易国,而这些国家的技术规制正快速增加。为应对这一趋势,韩国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协力突破技术壁垒,确保出口增长势头。”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4 19:19:48 -
第二次执行逮捕令在即 公调处制定周密计划警方称将以安全为先
法院再次对总统尹锡悦签发逮捕令后,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上周与警方就第二次执行逮捕令调集警力、装备等具体计划进行协商,在各项准备结束后,预计于本周中期尝试执行。 总统警卫处处长朴钟俊辞职后,代行处长职务的警卫处次长朴成勋(音)已连续3次拒绝警方的传唤要求,警方已对其申请逮捕令。此外对于在野党指出的“金建希关系户”警卫处家庭部长金信(音),警方以涉嫌妨碍特殊公务执行为由要求其14日接受调查。 在执行逮捕过程中,若调查组内部出现受伤的情况将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并就汉南洞官邸内设置的障碍物拆除费用向警卫处申请赔偿。对于不服从逮捕令执行指示的警卫处员工,考虑对其以涉嫌玩忽职守立案。 考虑到逮捕令有效期在春节小长假之前,若拖延至下周执行将加重“拉锯战”的负担,因此各方预测本周执行可能性极高。 有关在执行逮捕令过程中,可能发生物理性冲突的忧虑日益扩大,公调处正在就最大限度降低冲突的方案反复斟酌。 公调处已向警卫处和国防部发送公文,要求协助执行逮捕及搜查令。近来有媒体报道称,尹锡悦向警卫处干部下达指示,要求在执行逮捕令时使用武力,还有媒体拍摄到推测为背着步枪背囊的警卫处员工,对此尹锡悦方面予以否认。 鉴于法院已经驳回尹锡悦方面有关逮捕令合法性的异议申请,警卫处内部也倾向于不能再继续阻挠执行逮捕令。但若警卫处仍然以强硬态度应对,最坏的情况是无法排除与警方发生冲突。 警方当天表示,第二次对尹锡悦执行逮捕令将以安全为先,避免人员伤亡及流血事件发生。就在野党所谓“尹锡悦指示警卫处干部携带刀具阻拦执行拘留”的主张,警察团代理厅长李镐永表示,将对警卫处使用武力阻挠执行的行为积极采取措施。 警方目前正在考虑安全且胜算较大的逮捕令执行方案,同时应对执行时间持续两至三天的可能性。警方计划以现行犯身份抓获阻挠执行的警卫处人员,并将其分散押送至各个警察署进行调查。 13日,在位于首尔龙山区汉南洞的总统官邸内,一辆货车正在进入官邸。【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01:54:57
-
韩国春节出行预计达3484万人次 政府推出特别交通对策
据韩国国土交通部21日消息,为迎接2025年春节假期,计划在1月24日至2月2日实施全国范围特别交通对策,旨在保障民众的安全便捷出行。预计在此期间,为返乡探亲或旅行而出行的人数或多达348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9%。 韩国交通研究院调查显示,春节当天(1月29日)预计迎来出行最高峰,当日出行人数或达601万人次,高速公路通行量约639万辆。假期期间高速公路日均通行量预计为502万辆,因假期延长,交通流量有所分散,预期较去年减少7.7%。 民众最偏好的返乡时间为1月28日上午(20.9%),返程高峰预计出现在1月30日下午(22.6%)。此外,20.2%的受访者计划在春节期间旅行,其中87.7%选择国内,12.3%选择海外。 春节期间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依旧以私家车为主,占比高达85.7%;其次是长途与包车巴士,占比5.3%;火车占比4.2%;飞机占比3.7%。假期期间的人均交通费用预计为24.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55元),较去年的22.8万韩元增加约2万韩元。 为确保交通顺畅,国土交通部决定1月27日至30日全国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并联合区域旅游景点在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推出折扣活动,同时提供KTX和SRT的“逆向返乡”车票优惠。为缓解交通压力,京釜高速公路等63个路段(总计391.42公里)的紧急停车道临时开放,并对全国234个预计交通拥堵的路段(总计2112.7公里)进行集中管理。 在公共交通方面,巴士与铁路的运力分别增加12.3%(2.785万班次)和9%(147.9万个座位)。为方便深夜返程旅客,首尔市等地计划延长1月29日至30日地铁和市内巴士的运行时间。 为保障出行安全,国土交通部对道路、铁路、海运等交通设施及工具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此外,针对大雪、寒潮等极端天气,政府已经提前储备除雪设备及物资,并在易结冰路段预撒融雪剂。航空领域方面,政府对航空公司和全国机场的航行安全设施进行特别检查。 国土交通部交通物流室长严正熙表示:“春节期间交通流量大幅增加,低温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结冰,交通事故风险也随之上升。希望民众在返乡和返程途中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驶,共同度过一个平安的春节假期。” 20日上午,仁川南洞区南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堆满水果礼盒。【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23:34:10 -
韩国贸促机构发布报告 提醒韩企积极应对中国《关税法》
中国去年首次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以下简称《关税法》),《关税法》中强调根据他国关税政策可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等内容。韩国贸促机构称,中国法规的修订反映当地经营环境的变化,韩国企业应积极应对,客观分析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 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与中国法务法人“度正”21日发布包括上述内容的《2025年变化的中国主要经贸法规》报告,报告中对中国《关税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主要内容进行梳理。 尤其是含进出口、通关、关税相关法规的《关税法》去年12月1日首次施行受到关注。中方表示,鉴于关税领域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有必要在总结现行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法律。《关税法》中对报复性关税和对等原则等进行了规定。 对等原则是指对不履行与中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或者关税优惠条款的国家和地区,可以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报复性关税是指任何国家或者地区违反与中国缔结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中国在贸易方面采取禁止、限制、加征关税或者其他影响正常贸易的措施的,对原产于该国家或者地区的进口货物可以采取征收报复性关税等措施。 此外,中国还对935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MFN)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商品数量虽较上一年减少了75项,但新增纯电动乘用车等商品,目的在于完成大力发展环保经济、提高制造业水平、改善民生等政府目标。 报告中表示,韩国企业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适用进口暂定税率、最惠国税率、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税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税率等,应根据具体商品尽可能的适用最低税率打开市场。 报告还强调,根据今年修订的《防洗钱法》,中国金融部门可要求在华从事营利活动的韩国企业提交资金来源、个人资料真伪确认书等相关资料。 20日,在首尔某免税店内,中国游客正在购物。【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21 19:20:01 -
白菜价格暴涨致本土辛奇失宠 去年中国产辛奇进口额再创纪录
去年,中国产辛奇的进口额创下了历史新高。据分析,由于酷热天气和暴雨导致白菜价格暴涨,韩国消费者对价格较低的中国产辛奇需求激增。 根据韩国关税厅20日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去年辛奇的进口额达到1.898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数字较2023年的1.6357亿美元增长了16%。 辛奇进口额的激增与白菜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去年10月,正值韩国辛奇腌制高峰期,当月进口额达2355万美元,刷新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从长期趋势来看,辛奇进口额整体呈增长态势。自2008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后,至2015年间一直保持在1亿至1.1亿美元之间。从2016年起,进口额持续增长,2024年的进口额比2014年增长了81.8%。其中,中国产辛奇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进口额达1.8975亿美元,占总额的99.94%。 如果将白菜等辛奇腌制原料的进口计算在内,中国产辛奇的实际进口量预计更为庞大。为应对去年白菜价格暴涨,韩国政府对进口白菜实施了临时分配关税(0%),大幅增加中国产白菜进口量。一些零售店甚至以每棵白菜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0元)的高价销售。为稳定物价,政府加大了中国产白菜的进口力度。 尽管中国产辛奇长期以来因卫生问题备受争议,其需求依然持续增长。2021年的“裸体辛奇”事件成为典型案例,视频显示中国工厂员工赤裸身体在盐水中腌制白菜,引发韩国消费者强烈抵制。此外,2005年发现寄生虫卵和铅成分,2013年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事件,也曾加剧消费者的不安。然而,这种排斥情绪通常难以持续超过一年。 中国产辛奇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显著的价格优势。与韩国产辛奇相比,中国产价格仅为其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据主要在线购物平台数据显示,10公斤营业用辛奇的韩国产价格为4万至5万韩元,而中国产仅为1万至2万韩元。 虽然从去年10月起,韩国政府开始对中国出口辛奇生产企业强制实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但消费者对中国产辛奇的卫生安全仍存疑虑。据统计,过去五年间,被判定为“不合格”的中国产辛奇制造商共有56家,其中16家(44%)已获得HACCP认证或被食品药品安全处评为“合格”。 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应加大对伪装原产地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辛奇原材料供应链管理。食品行业相关人士表示:“通过严格监管原产地标识,营造消费者信任的环境至关重要。此外,为应对白菜价格暴涨,应努力确保夏季高温时期的白菜供应稳定。”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1 18:59:37 -
韩国保健品攻占中美市场 出口额逐年增长
20日,韩国关税厅(海关)出口入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保健品出口额为7.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7.07亿美元)增长6.5%。从年度来看,保健品出口额从2020年的4.86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5.99亿美元,2020年达到6.01亿美元,去年突破了7亿美元大关。 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去年中国位居第一,出口额达到1.9亿美元。其次是日本(9933万韩元)、越南(7132万韩元)、美国(6086万韩元)和中国香港(3915万韩元)。 然而,国内市场由于需求低迷和消费趋势变化,保健品的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根据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的数据,2023年国内保健品销售额为3.767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9.6亿元),较前一年(3.8914万亿韩元)有所减少。 在此背景下,保健品行业正在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行业龙头KGC人参公社以红参产品为中心,开始攻占全球最大保健品市场——美国和中国。在美国,公司推出了维生素饮料产品;在中国,则推出了针对单人家庭的小包装保健品。 随着韩国保健品深受海外消费者青睐,KGC人参公社去年实现了超过1亿美元的出口业绩,并荣获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颁发的“韩国食品出口奖”。KGC人参公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美国和中国市场表现良好,预计出口业绩将持续增长。针对当地消费者推出的定制化产品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除了红参产品外,益生菌、维生素、胶原蛋白等产品在海外市场也备受欢迎。运营益生菌品牌DUOLAC的细胞生物科技公司(CELLBIOTECH)正在扩大益生菌出口。此外,KolmarBNH、科丝美诗NBT、大象Wellife等公司也在不断拓展保健品的海外销售渠道。 海外消费者正在查看保健品。【图片提供 KGC人参公社】
2025-01-20 19:58:01 -
韩国大型企业延长春节假期 员工安心畅享9天连休
韩国政府指定本月27日为临时公休日后,韩国春节假期从原来的五天延长至六天。部分大型企业为顺应“工作与生活平衡”趋势,让员工能够全心全意陪伴家人或充分休息,进一步把春节假期与周末之间的31日设为指定休假日或鼓励员工休假,如此一来员工最多可享受9天的超长假期。 据韩国财界19日消息,现代汽车与起亚决定把27日临时公休日起至30日止的春节假期延长至31日,集团旗下现代摩比斯、现代Glovis、现代威亚及现代制铁等子公司也同步休假。这是经过劳资协商后把31日设为集团内休假日。 LG电子、LG显示、LG伊诺特、LG化学、LG新能源、LG生活健康等LG集团旗下大部分子公司则直接把31日定为带薪休假日,员工无需额外使用年假。LG集团会长具光谟一向强调,休息的重要性在于让员工以充沛的精力面对未来的挑战。 GS集团控股公司、现代电梯及斗山集团旗下斗山能源和斗山山猫也把31日设定为休假日。此外,SK集团旗下SK海力士经劳资协商默认中秋与春节假期后一天为指定休假日,SUPEX追求协议会则宣布31日员工集体使用年假。 航空行业方面,大韩航空与真航空明确规定31日为休假日,而韩亚航空及德威航空则鼓励员工自主休假。济州航空直接把31日作为1月25日公司成立纪念日的替代假日。航空公司普遍表示,给员工安排9天长假的同时,公司也已经备好紧急工作体制,会全力保障乘客在长假期间的安全与舒适出行。 其他大型企业也对31日休假持鼓励态度。三星电子告知员工根据各自需要自主使用年假。韩华集团与HD现代各子公司也鼓励员工在31日休假。现代建设、GS建设及SK ecoplant等建筑企业则普遍采用暂停工程项目的方式支持员工休假。 多数员工对公司主动设定休假表示满意,但也有部分意见认为,强制使用年假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个人选择权。财界相关人士指出,部分员工对这种方式提出异议,但整体来看,与其担心请假带来的压力,不如由公司统一指定休假,让员工无忧享受假期受到普遍欢迎。 韩国主要企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0 00:34:45 -
免签带动韩游客访华热潮 旅游业界看好增长趋势
中国政府自去年11月起对韩国公民实施免签入境政策,赴中国旅游的韩国游客数量随之显著增长。中国媒体近日报道了该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并指出韩国游客数量大幅增加。 根据韩国模德旅游1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从去年11月1日免签政策宣布至同年11月16日,赴华旅游的预订率同比增长104%。数据显示,去年12月,通过该公司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为9913人,较前一年同期的5631人增长了76%。 另一家大型旅行社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前往中国的游客人数较前一年同期增加近两倍。该旅行社还指出,11月1日至15日期间的预订人数较此前半个月增长30%。教元旅游的统计则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31日,通过该公司赴华的游客总数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34.4%。 旅游业内人士预测,随着韩国公众对中国的关注和了解不断加深,赴华旅游需求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多家旅行社统计,张家界是韩国游客最为青睐的中国旅游目的地之一。哈拿多乐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张家界的预订量同比显著增长。此外,从增长率来看,上海增长292%,青岛增长130%,成为热门目的地中的佼佼者。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近日报道,免签政策实施后,上海因韩国游客的大量到访变得格外繁忙。《环球时报》援引中国在线旅行平台“携程”的统计数据称,从韩国出发的赴华旅游预订量大幅增长。携程数据显示,去年11月8日至12月2日期间,从韩国出发至上海的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180%以上,环比增长15%。 模德旅游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1日至今年1月16日(按预订日期统计),张家界的预订比例占26%,位居首位,其次为青岛(19%)、上海(10%)和长白山(7%)。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假期临近,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人流量可能会较大,我们将采取措施保障游客安全,并尽量减少等待时间。此外,我们还推出了无需排队即可乘坐的张家界百龙天梯服务。” 教元旅游的数据显示,张家界以29.7%的占比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其次为青岛(19.2%)、大连(18.0%)、上海(17.5%)和太行山(3.3%)。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虽然冬季通常是旅游淡季,但免签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20至30多岁年轻人和中老年游客的出游热情。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地因此表现突出。” 目前,中国对包括部分欧洲国家在内的亚洲、大洋洲等38个国家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旨在提振内需、推动旅游业发展。然而,这一政策的整体成效仍有待观察。彭博社报道,去年前三季度,来华外国游客总数为2300万人次,未能达到官方预期。报道指出:“尽管免签国家数量有所增加,目前的访华外国游客总数仅为2019年的约66%。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吸引外国游客行动未能实现预期效果,放宽签证要求所带来的消费增长也未达到目标。” 与此同时,韩国是否会推出针对中国游客的免签政策备受关注。今年1月2日发布的《2025年经济政策方向》中,韩国政府表示正在研究实施针对中国团体游客的临时免签试点政策。韩国政府在去年底召开的第九次国家旅游战略会议上也提到,计划通过韩中旅行社合作,招募中国团体游客试点免签政策。 旅游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制度的试点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要实现大规模增长,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中国内部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在仁川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一架飞机正在起飞。【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9 20:17:44 -
全面进入超高龄社会 首尔市正式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
韩国行政安全部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超过20%,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有关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正式提上日程。 据首尔市16日消息,定于本月成立的人口政策委员会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人口政策委员会是在去年首尔市成立的人口变化应对委员会基础上更名而成,主要负责对首尔市的人口政策进行制定和审议。 人口政策委员人数从先前的15人增加至20人,由低生育、老龄化、城市空间规划等在人口政策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 今年的主要议题为上调老年人的年龄标准,首尔市在去年6月发表的《人口政策基本规划》中提出,新出台的福利政策对象老年人年龄标准将灵活适用于60-80岁。 这主要是由于退休后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活跃老年人”(Active Senior)逐年增长,相应的福利财政也有所扩大。去年韩国65岁以上登记人口为1024.45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20%。首尔市65岁以上人口约177万人,占总人口的19%,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步入超高龄社会。 保健福祉部今年也将讨论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首尔市将通过首尔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反映在政策上。 国民力量党议员尹英熙此前委托民调机构With Research实施的调查显示,45.2%的首尔市民认为老年人的标准为70岁以上,其次依次为65岁以上(24%)、75岁以上(17.7%)、80岁以上(7.8%),认为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的比重仅为5.4%。 首尔市计划先从与生计无直接关系的文化支援项目入手,将老年人的年龄标准上调至70-80岁,逐步缩小支援对象的范围。 首尔市负责人表示,虽然首尔市可单独推动的项目有限,但上调老年人年龄标准的讨论已提上日程,今后将与各地方自治团体展开合作,持续对人口结构变化、民众认知进行观察,完善及优化人口政策。 位于首尔钟路区的塔谷公园外,老年人正在排队领取免费供餐。【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6 23:33:19 -
比亚迪"三箭齐发"亮相仁川 全面进军韩国电动车市场
16日上午,比亚迪(BYD)在韩国仁川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韩国乘用车市场。发布会上,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乘坐比亚迪高性能纯电超跑仰望U9亮相,向在场媒体介绍了比亚迪在韩国的业务战略以及新车型的推出计划。 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全球新能源领导者登陆韩国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比亚迪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涵盖汽车、轻轨、可再生能源及电子四大核心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表现尤为亮眼。2024年,比亚迪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427万辆,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 比亚迪早在2016年便进入韩国市场,但当时以商用车为主,包括电动叉车、电动巴士和电动卡车等,同时提供相关零部件及服务。如今,借助全球领先的技术积累,比亚迪决定进一步拓展至韩国乘用车市场。 ▲三款电动车型抢滩韩国市场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今年将在韩国市场推出的三款电动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中型轿车“海豹”(SEAL) 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 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介绍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首发车型,ATTO 3搭载了比亚迪领先的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兼具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单次充电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321公里。车辆配备全景天窗、V2L对外放电功能等便捷配置,同时通过了欧洲NCAP五星安全认证。为迎合韩国用户的需求,ATTO 3特别集成了T-map导航服务和音乐平台FLO等本地化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自2022年上市以来,ATTO 3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辆。此车型已经通过韩国环境部认证,并计划于今年2月正式上市。其标准版和Plus版本的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00万韩元。扣除政府与地方补贴后,实际购买价格有望降至2000万韩元出头,为韩国消费者带来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 【图片来源 韩联社】 ▲打造信赖品牌 力破"中国制造"刻板印象 针对中国品牌在韩国市场面临的固有印象挑战,赵仁哲表示,比亚迪将通过“品牌体验最大化”的策略,让韩国消费者全面了解比亚迪。为了消除消费者顾虑,比亚迪韩国在发布会上宣布,将与6家官方经销商(三千里EV、DT NETWORKS、和谐汽车集团、Vision Mobility、G&B Automobile和SSMOTORS)合作,在韩国全境主要城市设立15家展厅及11家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品牌体验及全方位服务。赵仁哲强调,未来将以用户满意为核心,通过扩展经销网络及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定位来看,ATTO 3的主要竞争对手将是起亚EV3(起售价3995万韩元)和现代Casper Electric(起售价2740万韩元)。比亚迪还考虑利用8%的关税优惠差价,进一步降低车型售价,巩固价格优势。 面对比亚迪的“强势来袭”,现代汽车集团经营研究院移动产业研究室室长梁振洙(音)在韩国汽车记者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警示称:“不能因既定印象低估比亚迪。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与韩国消费者的关系建立。”他以中国家电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在韩国市场的成功为例,指出中国品牌已具备在韩国市场突围的潜力,并补充道:“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竞争力不可小觑。” ▲日本经验助力 为韩国布局增添信心 比亚迪此次进军韩国市场的信心,部分来自其在日本市场的成功经验。据日本媒体10日报道,比亚迪自2023年进入日本市场以来,通过积极的折扣策略和渠道布局,在短短两年内超越丰田,实现了显著的市场突破。截至年底,比亚迪计划将日本门店数量扩充至100家以上。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在本土品牌影响力渐趋减弱的背景下,中韩品牌正成为日本电动车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中国品牌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数据显示,虽然比亚迪与市场领头羊日产在销量上仍有差距,但其表现已达到进口冠军特斯拉的40%。 韩国消费者以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品质的严格要求著称。为此,比亚迪以“以质取胜”的策略,推出兼具价格优势与技术实力的产品,努力突破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传统认知,树立科技创新与高性价比并重的品牌形象。 梁振洙建议,韩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加强与国际企业及国内初创公司的合作。他呼吁政府除提供购车补贴外,还应着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完善产业生态系统,以应对未来竞争挑战。 从左至右分别为比亚迪中型轿车“海豹”(SEAL) 、紧凑型电动SUV“ATTO 3”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6 22:24:32 -
全球技术壁垒攀升 美中加速加强对韩技术管控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4日消息,2024年全球贸易技术壁垒创下历史新高,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通报的技术规制数量达4337件,同比增加6.6%。这是继2023年创下4068件纪录后连续两年刷新最高纪录。随着主要贸易国技术壁垒的加强,韩国出口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数据显示,技术壁垒激增的主因在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规制通报大幅增加,发展中国家占总通报量的83%。乌干达以426件居首,美国(419件)紧随其后,坦桑尼亚(326件)和中国(191件)分列第三和第四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和中国作为韩国的第一、第二大出口市场,技术规制力度显著加大。美国新增了能源效率与交通安全相关规定,继续保持全球通报数量第一;中国则通过制定和修改国家标准及强制性认证(CCC),通报数量较2023年(70件)激增至191件,增长近三倍。 与此同时,越南的通报数量也增长迅速,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达到66件,同比增加一倍以上。而欧盟(EU)和印度的通报数量分别下降至62件和36件,减幅超过50%。 从行业来看,化学陶瓷(17.1%)、食品药品(15.7%)及电气电子(15.1%)领域规制最多。尤其是化学物质相关规定集中在美国和欧盟,这对韩国相关出口企业造成了更大负担。企业需应对复杂的当地测试与认证程序,增加了出口成本和难度。 国家技术标准院院长陈宗煜表示:“韩国80%以上的出口依赖主要贸易国,而这些国家的技术规制正快速增加。为应对这一趋势,韩国需要政产学研各方协力突破技术壁垒,确保出口增长势头。”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4 19:19:48 -
第二次执行逮捕令在即 公调处制定周密计划警方称将以安全为先
法院再次对总统尹锡悦签发逮捕令后,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上周与警方就第二次执行逮捕令调集警力、装备等具体计划进行协商,在各项准备结束后,预计于本周中期尝试执行。 总统警卫处处长朴钟俊辞职后,代行处长职务的警卫处次长朴成勋(音)已连续3次拒绝警方的传唤要求,警方已对其申请逮捕令。此外对于在野党指出的“金建希关系户”警卫处家庭部长金信(音),警方以涉嫌妨碍特殊公务执行为由要求其14日接受调查。 在执行逮捕过程中,若调查组内部出现受伤的情况将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并就汉南洞官邸内设置的障碍物拆除费用向警卫处申请赔偿。对于不服从逮捕令执行指示的警卫处员工,考虑对其以涉嫌玩忽职守立案。 考虑到逮捕令有效期在春节小长假之前,若拖延至下周执行将加重“拉锯战”的负担,因此各方预测本周执行可能性极高。 有关在执行逮捕令过程中,可能发生物理性冲突的忧虑日益扩大,公调处正在就最大限度降低冲突的方案反复斟酌。 公调处已向警卫处和国防部发送公文,要求协助执行逮捕及搜查令。近来有媒体报道称,尹锡悦向警卫处干部下达指示,要求在执行逮捕令时使用武力,还有媒体拍摄到推测为背着步枪背囊的警卫处员工,对此尹锡悦方面予以否认。 鉴于法院已经驳回尹锡悦方面有关逮捕令合法性的异议申请,警卫处内部也倾向于不能再继续阻挠执行逮捕令。但若警卫处仍然以强硬态度应对,最坏的情况是无法排除与警方发生冲突。 警方当天表示,第二次对尹锡悦执行逮捕令将以安全为先,避免人员伤亡及流血事件发生。就在野党所谓“尹锡悦指示警卫处干部携带刀具阻拦执行拘留”的主张,警察团代理厅长李镐永表示,将对警卫处使用武力阻挠执行的行为积极采取措施。 警方目前正在考虑安全且胜算较大的逮捕令执行方案,同时应对执行时间持续两至三天的可能性。警方计划以现行犯身份抓获阻挠执行的警卫处人员,并将其分散押送至各个警察署进行调查。 13日,在位于首尔龙山区汉南洞的总统官邸内,一辆货车正在进入官邸。【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0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