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显示’新闻 864个
-
韩1月外汇储备4110.1亿美元 环比减45.9亿美元
韩国银行(央行)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韩国外汇储备规模为4110.1亿美元,较去年12月减少45.9亿美元。从年度数据来看,这一数字是自2020年6月(4107亿美元)以来时隔4年7个月的最低点。 央行解释称,外储缩水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准备金减少、外汇部门与国民年金(养老基金)的外汇掉期规模扩大,以及有关部门采取遏制外汇波动性措施等。 从资产类别来看,有价证券为3620.2亿美元,环比减少46.5亿美元;存款准备金为252.9亿美元,环比增加7000万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为147.2亿美元,环比持平;黄金储备为47.9亿美元,环比持平。 截至去年12月底,韩国外汇储备为4156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九。中国大陆以3.2024万亿美元居首,日本(1.2307万亿美元)、瑞士(9094亿美元)、印度(6357亿美元)、俄罗斯(6091亿美元)、中国台湾(5767亿美元)、沙特阿拉伯(4366亿美元)和中国香港(4215亿美元)位列前八。 韩国央行员工正在清点美钞。【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5 18:42:55 -
DeepSeek挑战AI规模法则 韩国软件巨头或迎新机遇
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生成式AI模型打破规模法则,引发韩国对本土AI发展的期待。证券市场上,韩国软件巨头NAVER和Kakao已经成为投资关注的焦点。 近日发布的DeepSeek R1以较低成本展现出卓越性能。在去年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测试中,DeepSeek R1的准确率达到79.8%,超越OpenAI的o1(79.2%)。 DeepSeek备受瞩目的主要原因在于令人惊叹的性价比。DeepSeek方面透露,R1的开发成本约为557.6万美元,仅为Meta AI模型Llama 3研发成本的10分之1,更仅是OpenAI的ChatGPT研发成本的18分之1。 DeepSeek称,公司采用AI自主寻找答案的群组相对策略优化(GRPO)学习方法,并使用混合专家(MoE)技术,在处理特定任务时仅激活必要的AI模块,从而极大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成本。主要使用的芯片为英伟达(NVIDIA)H800,并在推理过程中部分使用中国华为的芯片。 备受关注的同时,DeepSeek公布的开发成本数据引发争议。美国半导体研究咨询机构SemiAnalysis表示,仅DeepSeek AI模型所需的硬件投资成本就远远超过5亿美元,是DeepSeek官方公布数据的90倍。DeepSeek的成本数据存疑,但挑战OpenAI规模经济法则的事实,以及选择开放源代码策略而非ChatGPT的封闭模式,同样为韩国提供新的机遇。 目前韩国对NAVER寄予厚望。该公司推出自研AI模型HyperCLOVA X,并计划在今年把AI应用于主要服务,推动全方位AI服务战略。此外,NAVER还与沙特阿拉伯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局(SDAIA)达成阿拉伯语AI合作协议,海外扩张步伐有望加快。 Kakao则采取不同策略,专注模型编排(Model Orchestration)方式,即不直接开发大语言模型(LLM),而是整合其他AI模型,打造个性化AI助手。此外,Kakao宣布4日与OpenAI合作推出新的AI服务Kanana,进一步提升市场预期。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迅速。3日,Kakao和NAVER股价分别上涨9%和0.23%,收于4.18万韩元和21.7万韩元。在前一个交易日,两家公司股价分别上涨7%和6%。值得注意的是,当日韩国综合股指(KOSPI)大跌2.52%,但Kakao和NAVER逆势上涨,显示出市场对AI业务的乐观预期。 兴国证券研究员金志贤(音)表示,过去NAVER一直难以在AI领域与全球其他企业竞争,但DeepSeek的开源策略可能带来溢出效应,从而提升韩国软件企业竞争力。Sangsangin证券研究员崔承浩(音)也指出,如果能够有效借鉴DeepSeek的方法,受到基础设施成本限制的韩国及全球AI开发活动有望加速。 不过,DeepSeek选择开源模式但并未完全公开核心技术细节,因此韩国AI企业短期内难以完全复刻。业内人士表示,严格来讲,DeepSeek并未公开所有源代码和数据,因此无法直接照搬方法,想要取得类似成果需要时间,但DeepSeek在AI轻量化方面提出新的思路,对资金有限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大启发。 4日上午,在首尔中区The Plaza酒店,Kakao CEO郑信雅(音)与OpenAI 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共同出席战略合作记者发布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5 00:40:18 -
韩国公共机构"紧缩"招聘 三年年均减员近两成
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三年内,韩国公共机构招聘规模年均减少20%。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339家公共机构经营信息及招聘员工人数进行分析,并于4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22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韩国公共机构全体员工人数从40.669万人下降至39.6011万人,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减少4657人,降幅达1.2%。 数据显示,公共机构新招聘员工人数亦呈显著下滑。具体来看,2022年公共机构新招聘员工人数达2.4448万人,2023年为2.0207万人,2024年第一至三季度进一步缩减至1.335万人,年均减少近20%。在此期间,有223家公共机构减少了招聘规模,仅有17家机构维持了原有的招聘水平,而增加招聘的机构数量为99家。 此外,公共机构在青年员工招聘方面的缩减趋势尤为突出。公共机构青年新招聘员工人数在2022年为2.974万人,占全体的85.8%,然而,到2024年第三季度占比减少至80.2%(1.0707万人)。从性别来看,女性在公共机构招聘中的占比虽然于2022年首次超过50%,达到52.6%(1.2866万人),但随后两年亦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和2024年第三季度分别减少至1.0402万人和6371人。 按机构类型划分,政府机构和公共企业等年薪相对较高、雇佣率相对稳定、且深受青年群体偏好的单位,在青年招聘方面的减幅尤为显著。政府机构在2022年招聘6816人,但到2023年,招聘规模减少至5400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为止,仅招聘3557人,同比减少34.1%。同时,32家国企的新招聘规模亦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5284人减少至2023年的4586人,再进一步减少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3743人。 Leaders Index分析指出,招聘规模缩减现象主要归因于现政府执政初期所发表的公共机构革新方针、结构及组织调整,以及人力效率化计划的推进。相关政策的实施,对公共机构的新雇佣人数产生了直接影响。
2025-02-04 23:59:50 -
DeepSeek韩国用户超120万人 仅次于ChatGPT
韩国AI应用程序用户数量排名 【图片提供 韩联社】 4日,韩国市场调查机构WiseApp·Retail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以上月第四周数据为准,韩国用户使用最多的生成型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为ChatGPT,用户数量为493万人,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以121万名的用户数量紧随其后排名第二位。 WiseApp·Retail对韩国安卓和苹果智能手机用户进行抽样调查得出上述结论。除此之外,使用Wrtn的用户有107万人,Adot有55万人,Perplexity有36万人,微软Copilot有17万人,Claude有7万人。 上述调查针对以信息检索、文本和图片生成以及对话式交互为主要功能的AI应用程序进行,不涉及专门用于拍摄图片、记录和翻译的AI应用。 中国生成型AI应用程序DeepSeek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4 23:52:59 -
关税战下韩出口企业韧性凸显 近半数预计今年经营环境持平
随着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正式化、保护主义扩大及汇率剧烈波动等国内外不确定性加剧,韩国出口企业对2025年经营环境的恶化预期却并未显著提升。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4日发布《2025年出口企业经营环境展望》报告,基于对1010家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出上述结论。 报告显示,尽管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扩大,但48.6%的韩国出口企业预计今年整体经营环境与去年相似,37.3%认为会恶化,仅14.2%预计改善。 分行业来看,因订单量增加,船舶领域的经营环境和投资活动改善预期显著。然而,受中国供应过剩及竞争激化影响,化学工业品,塑料、橡胶、皮革制品,无线通信设备及零部件等行业则面临经营环境恶化风险,且国内外投资可能萎缩。 对于美国可能推行的普遍关税政策(即对所有国家统一征收关税),多数企业认为对韩国对美出口影响有限。55.5%的受访企业预计,即使美国实施普遍关税,对美出口仍将与去年持平。分析认为,由于该关税对所有国家同等适用,企业将其视为“公平竞争环境下的挑战”。 尽管关税压力存在,部分行业仍预计对美出口增长,包括美国本土制造能力薄弱的船舶、与基建相关的通信设备,以及受益于韩流热潮的美容仪器和化妆品等。 为应对美国贸易环境变化,企业优先考虑的对策包括“开拓替代市场(27.3%)”“降低成本(25.6%)”,而“扩大本地化生产”仅占4.1%。 在改善经营环境的政策需求方面,出口企业最迫切希望获得“汇率稳定支持(28.1%)”和“物流支援(15.7%)”,其次是“开拓新市场(14.3%)”和“税收优惠(13.8%)”。尽管近期韩元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定利好,但报告强调需加强政策应对以缓解汇率过度波动的影响。 韩国贸易协会相关人士指出:“近期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导致企业资金运作不确定性上升。同时,物流成本因地缘政治不稳定性难以预测,需加强政策支持并提前准备应对未来可能的保护主义措施。”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4 21:34:16 -
K-POP唱片销量结束九连增 "限韩令"松绑或成"救心丸"
在全球遍地开花的韩国流行音乐(K-POP)唱片遭遇“寒流”,K-POP唱片销量在经历了“九连增”,并于2023年突破一亿张销量高光时刻后,去年时隔10年出现负增长。 韩国音乐内容协会运营的Circle Chart数据显示,去年从第1周至第50周期间,排名前400位的K-POP唱片累计销量为9267万张,较2023年同期(1.1517亿张)下降了19.5%。 全年唱片销量在300万张以上的艺人从2023年的11组减少至去年的7组。四大娱乐公司的专辑销量总计6286万张,同比下降27%。具体来看,HYBE和JYP同比分别下降24%和27%,SM和YG分别下降26%和58%。唱片销量居K-POP歌手之首的男团SEVENTEEN从2023年的1600万张大幅下滑至896万张,Stray Kids也从1087万张“腰斩”至588万张。 虽然导致K-POP唱片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市场购买力的减弱。作为仅次于日本的K-POP唱片第二大出口国,中国自2023年下半年起团购K-POP唱片销量剧减,导致K-POP组合唱片发行首周销量减少。 仅从对华出口来看,K-POP唱片销量从2022年的5133万美元下滑至2023年的3399万美元,蒸发了近3分之1,这一下滑颓势一直延续至去年。 尽管有人认为,K-POP市场正在走下坡路,但认为这只是杞人忧天的意见更占上风。近来韩中关系逐渐重回正轨,K-POP艺人重返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增大,被业界视为积极回暖信号。 自2016年起,中国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采取反制措施,在大众文化领域限制播放和推广韩国娱乐内容,包括流行音乐、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等,导致韩国艺人在中国当地的曝光率和活动机会大幅减少。 但近来,韩国音乐界对K-POP艺人重返中国市场的期待显著升温。韩国独立摇滚乐队“黑裙子”(The Black Skirts)从去年10月起至今年1月,在中国西安、武汉、郑州等多座城市接连举行演出。人气组合New Jeans和CNBlue成员郑容和去年在北京举行粉丝签售会,引发对中方“松绑”韩国流行文化管制的期待。 此外,韩国主要娱乐公司也在重新拓展中国市场。SM和JYP娱乐等为主要股东的粉丝平台Dear U去年与腾讯音乐合作,在中国内地上线泡泡(Bubble)服务,为粉丝们提供近距离追星的体验,试图重新打开受到“限韩令”影响的中国市场。腾讯音乐作为中国最大额音乐平台之一,运营“QQ音乐”、“酷狗音乐”等多个音源平台。K-POP仍然在中国拥有庞大粉丝基础,预计将为韩国娱乐企业改善业绩注入动力。 流行音乐界相关人士指出,若中国解除对韩国流行音乐的限制,韩国艺人演出和唱片收益将显著得到改善。但鉴于此前有过多次演出在即将举行前临时告吹的先例,目前乐观还为时尚早。“限韩令”虽然对韩国流行音乐在中国市场准入和收益方面造成多方面负面影响,但同时也成为韩国音乐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的契机。随着防弹少年团(BTS)和BLACKPINK等“顶流”的相继回归,今年K-POP唱片销量有望再次书写一亿张的销量纪录。
2025-02-04 20:58:24 -
"三高"难挡出行热潮 韩国境外旅游全面恢复至疫前水平
去年在高物价、高利率、高汇率的“三高”背景及多重不利因素下,韩国民众的海外旅行规模也已完全恢复至新冠疫前水平。今年春节假期长达六天,5月也有一个四天连休,加上最长可以休息十天的中秋假期,预计海外旅行规模或再次刷新最高纪录。 韩国旅游发展局4日公开的2024年韩国旅游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出境旅游的韩国民众达到2868.64万人次,与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相比实现100%的恢复,同时较前一年增长26.2%。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韩国民众出境旅游规模创下2871.42万人次的纪录。 从月度统计来看,传统意义上的旺季与淡季界限逐渐模糊。韩国民众出境旅游规模最大的月份为1月(277万人次),其次是12月(272万人次)和2月(251万人次),通常作为旺季的7月(250万人次)和8月(236万人次)反而相对较少。 随着日本、中国、东南亚等地区短途旅游需求的增加,以及继上一次长达六天的春节假期后,又即将迎来四天的“5月长假”(5月3日至6日)和最长十天的“中秋长假”(10月3日至12日),海外旅行规模或刷新以往最高纪录。 在海外旅行热潮中,长途旅行需求也开始显现。据韩国最大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TOUR)统计,今年中秋假期(10月2日至9日期间出发)的海外旅行订单中,欧洲占比居首,高达35%,其次是东南亚(23%)和中国(18%)。此外,哈拿多乐今年1月的团体旅游出团规模已经达到24.5万人次,较去年增长10%,2月之后的预订情况也十分乐观,预计今年海外旅行的增长趋势还会持续。 另一家旅行社教元旅游(KYOWONTOUR)数据显示,在中秋长假出境订单中,西欧(19.9%)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东欧(14.3%)、日本(10.7%)、南欧(9%)以及地中海地区(8.2%)。教元旅游相关人士称,目前正在筹备“2025黄金长假特辑”,届时计划对中秋和5月假期的出境旅游产品进行优惠促销。从预订数据来看,中秋期间对前往欧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地的长途旅游需求较高。 正式进入春节假期的上月27日,仁川国际机场第一航站楼出境大厅人潮汹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4 20:26:36 -
韩国建筑业"寒流"汹涌 最早或于今年下半年"迎春"
上月20日,光州某施工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建筑业整体氛围阴霾笼罩。随着建筑业的长期萧条,去年第四季度,整体业绩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虽然作为工程投资的先行指标——建筑订单呈复苏态势,但考虑到实际工程施工总时差(实际工程所需时间与预期工程所需时间之间的差异),预计今年建筑业仍将维持疲软态势。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建筑工程总产值为30.449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26.8亿元),同比减少10.1%。创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15.3%)以来的最大跌幅。数据显示,自去年第一季度建筑工程总产值增加4.1%后,第二季度(-3%)和第三季度(-9.6%)均有所下降,截至去年第四季度为止,已连续三季度呈下跌趋势。从工程种类来看,去年第四季度,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总产值分别减少11.4%和6.7%。其中,建筑工程总产值已连续三个季度减少,而土木工程总产值则自2023年第二季度后,时隔6个季度首次转降。 随着第四季度建筑业景气持续停滞,全年建筑工程总产值出现4.9%的负增长,创自2021年(-6.7%)以来的最大跌幅。同时,去年建筑业就业者也同比减少5.1万名(2.7%),呈连续两年减少态势。 尽管建筑订单这一先行指标在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加2.5%,且继去年第二季度(20.9%)和第三季度(27.6%)之后,连续三个季度呈上升趋势,全年建筑订单也同比增加7.2%,但考虑到实际工程施工总时差,在1年至1年半内实际开工及完工时间存在差异。意味着,今年的建筑工程总产值或仍将受到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建设订单指标的影响。 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建筑订单分别同比减少12.7%和31.4%,虽然第四季度有所增加(22.7%),但去年第一季度再次减少15.6%。因此,专家普遍认为,在今年上半年,韩国建筑业仍将维持疲软态势。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去年12月建筑业出现了小幅复苏的迹象,但整体低迷的态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根据经济整体情况,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开始,建筑业将逐渐趋于复苏。”
2025-02-04 20:22:18 -
仁川机场春运盛况空前 机场内便利店收益颇丰
春节期间的上月27日,仁川机场挤满了游客。【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仁川机场出境乘客量创历史新高,日均达到21.8978万人次。 仁川机场公社于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上月24日至本月2日的春节期间,仁川机场航班乘量达218.9778万人次,日均乘客达21.8978万人次,较历史最高纪录的2019年春节连休期间(20.2085万人次)增长8.36%,成功刷新以往纪录。统计期间,仁川机场共运行航班1.0898万次,其中包括出发航班5447次与到达航班5451次。 在国际航线方面,东南亚航线的出入境乘客量位居首位,达69.7891万人次。紧随其后的是日本(55.9697万人次)、中国(29.1621万人次)、东北亚(22.409万人次)、美洲(16.2993万人次)、欧洲(11.4991万人次)、大洋洲(8.4832万人次)、中东(3.2216万人次)以及其他航线(1.1819万人次)。尽管当前汇率维持高位,但海外旅游需求依然强劲。据分析,由于济州、釜山等国内旅游地区物价与海外相似甚至更昂贵,促使国内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短途海外旅行。 随着机场乘客量的激增,机场内便利店的销售业绩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小包装旅行用品及常备药等商品,销量大幅增加。对长假期间机场便利店主要商品销售额的分析结果显示,常备药品的销售额增长率最高,达576.9%,其中感冒药增长382.4%,止痛药增长620.7%。这一增长趋势与近期流感的流行密切相关,游客为应对海外旅行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不适,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 便利店CU发布的春节连休期间(1月25日至28日)机场内主要门店销售额数据显示,整体销售额较去年春节激增239.9%。从产品种类来看,预防感冒的口罩(344.8%)、免洗手消毒液(193.3%)、口腔清洁剂(158.2%)等卫生用品销售额大增。此外,旅行用洗漱套装(61.8%)、剃须用品(48%)、内衣袜子(34.2%)等产品的销售情况也均表现良好。食品类如杯面(349.5%)、韩式酱(255.9%)、紫菜(200.6%)、辛奇(196.8%)以及速食米饭(155.3%)等,销售额也同比激增1.5至4倍。 同期,GS25机场内门店的销售额也实现了同比221.8%的增长。其中,感冒药和止痛药的销售额分别大幅增长980%和433%。此外,手机相关用品如耳机(954%)、充电器(277%)、充电宝(267%)等产品的销量也急剧上升。随着在节假日及周末出境游订单“狂飙”,机场内商业设施消费复苏也迈出“加速度”,呈蓬勃发展态势。
2025-02-04 19:18:33 -
特朗普关税大刀落下 韩企上演"出埃及记"倒计时?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以两国作为对美出口基地的韩国企业陷入两难境地。尽管从特朗普当选时就开始准备应对措施,但当25%关税真正落地,企业仍显得措手不及。 据业界3日透露,LG新能源、三星电子、起亚等企业在北美的生产基地正面临重大挑战。上述企业虽准备了美国本土化生产、出口市场多元化、生产基地迁移等多种方案,但成本与效率问题形成巨大掣肘。 LG新能源社长金东明向员工发出"虎视牛步"的勉励信,强调将通过提升投资灵活性、产线转换等措施应对危机。该公司在加拿大与Stellantis合资的电池模块工厂正加紧量产。但现实困境在于,根据Trading Economics的数据,墨西哥工厂工人时薪仅3.7美元,不及美国本土(28.34美元)的八分之一。LG 伊诺特(Innotek)代表文赫洙坦言:"即便缴纳关税,墨西哥生产成本仍具优势。" 起亚汽车墨西哥工厂生产的K4车型今年1月登顶美国市场销量冠军,这种成功反而加剧了决策难度。虽然考虑转向中南美、澳洲等新市场,但需要重建完整的销售体系。现代汽车集团另辟蹊径,考虑通过现代钢铁在美国建设电工钢厂,利用当地电价仅为韩国一半的优势生产汽车钢板。 韩国进出口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韩企61.4%的原材料来自韩国本土。这意味着即使将组装厂迁往美国,若关键零部件仍从韩国进口,可能面临新一轮关税冲击。有业界人士指出:"生产基地迁移需要天价投资,绝非短期能决断。除了关税,运营成本、基础设施等都需要通盘考虑。" 目前各企业仍在反复测算:支付25%关税与迁移工厂的追加成本,究竟哪个更具经济性?这场由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正在考验韩国制造业全球布局的智慧。 【图片来源 UPI/韩联社】
2025-02-04 00:53:39
-
韩1月外汇储备4110.1亿美元 环比减45.9亿美元
韩国银行(央行)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韩国外汇储备规模为4110.1亿美元,较去年12月减少45.9亿美元。从年度数据来看,这一数字是自2020年6月(4107亿美元)以来时隔4年7个月的最低点。 央行解释称,外储缩水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的外汇存款准备金减少、外汇部门与国民年金(养老基金)的外汇掉期规模扩大,以及有关部门采取遏制外汇波动性措施等。 从资产类别来看,有价证券为3620.2亿美元,环比减少46.5亿美元;存款准备金为252.9亿美元,环比增加7000万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为147.2亿美元,环比持平;黄金储备为47.9亿美元,环比持平。 截至去年12月底,韩国外汇储备为4156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九。中国大陆以3.2024万亿美元居首,日本(1.2307万亿美元)、瑞士(9094亿美元)、印度(6357亿美元)、俄罗斯(6091亿美元)、中国台湾(5767亿美元)、沙特阿拉伯(4366亿美元)和中国香港(4215亿美元)位列前八。 韩国央行员工正在清点美钞。【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5 18:42:55 -
DeepSeek挑战AI规模法则 韩国软件巨头或迎新机遇
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生成式AI模型打破规模法则,引发韩国对本土AI发展的期待。证券市场上,韩国软件巨头NAVER和Kakao已经成为投资关注的焦点。 近日发布的DeepSeek R1以较低成本展现出卓越性能。在去年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测试中,DeepSeek R1的准确率达到79.8%,超越OpenAI的o1(79.2%)。 DeepSeek备受瞩目的主要原因在于令人惊叹的性价比。DeepSeek方面透露,R1的开发成本约为557.6万美元,仅为Meta AI模型Llama 3研发成本的10分之1,更仅是OpenAI的ChatGPT研发成本的18分之1。 DeepSeek称,公司采用AI自主寻找答案的群组相对策略优化(GRPO)学习方法,并使用混合专家(MoE)技术,在处理特定任务时仅激活必要的AI模块,从而极大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成本。主要使用的芯片为英伟达(NVIDIA)H800,并在推理过程中部分使用中国华为的芯片。 备受关注的同时,DeepSeek公布的开发成本数据引发争议。美国半导体研究咨询机构SemiAnalysis表示,仅DeepSeek AI模型所需的硬件投资成本就远远超过5亿美元,是DeepSeek官方公布数据的90倍。DeepSeek的成本数据存疑,但挑战OpenAI规模经济法则的事实,以及选择开放源代码策略而非ChatGPT的封闭模式,同样为韩国提供新的机遇。 目前韩国对NAVER寄予厚望。该公司推出自研AI模型HyperCLOVA X,并计划在今年把AI应用于主要服务,推动全方位AI服务战略。此外,NAVER还与沙特阿拉伯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局(SDAIA)达成阿拉伯语AI合作协议,海外扩张步伐有望加快。 Kakao则采取不同策略,专注模型编排(Model Orchestration)方式,即不直接开发大语言模型(LLM),而是整合其他AI模型,打造个性化AI助手。此外,Kakao宣布4日与OpenAI合作推出新的AI服务Kanana,进一步提升市场预期。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迅速。3日,Kakao和NAVER股价分别上涨9%和0.23%,收于4.18万韩元和21.7万韩元。在前一个交易日,两家公司股价分别上涨7%和6%。值得注意的是,当日韩国综合股指(KOSPI)大跌2.52%,但Kakao和NAVER逆势上涨,显示出市场对AI业务的乐观预期。 兴国证券研究员金志贤(音)表示,过去NAVER一直难以在AI领域与全球其他企业竞争,但DeepSeek的开源策略可能带来溢出效应,从而提升韩国软件企业竞争力。Sangsangin证券研究员崔承浩(音)也指出,如果能够有效借鉴DeepSeek的方法,受到基础设施成本限制的韩国及全球AI开发活动有望加速。 不过,DeepSeek选择开源模式但并未完全公开核心技术细节,因此韩国AI企业短期内难以完全复刻。业内人士表示,严格来讲,DeepSeek并未公开所有源代码和数据,因此无法直接照搬方法,想要取得类似成果需要时间,但DeepSeek在AI轻量化方面提出新的思路,对资金有限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大启发。 4日上午,在首尔中区The Plaza酒店,Kakao CEO郑信雅(音)与OpenAI CEO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共同出席战略合作记者发布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5 00:40:18 -
韩国公共机构"紧缩"招聘 三年年均减员近两成
一项调查显示,过去三年内,韩国公共机构招聘规模年均减少20%。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339家公共机构经营信息及招聘员工人数进行分析,并于4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自2022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韩国公共机构全体员工人数从40.669万人下降至39.6011万人,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减少4657人,降幅达1.2%。 数据显示,公共机构新招聘员工人数亦呈显著下滑。具体来看,2022年公共机构新招聘员工人数达2.4448万人,2023年为2.0207万人,2024年第一至三季度进一步缩减至1.335万人,年均减少近20%。在此期间,有223家公共机构减少了招聘规模,仅有17家机构维持了原有的招聘水平,而增加招聘的机构数量为99家。 此外,公共机构在青年员工招聘方面的缩减趋势尤为突出。公共机构青年新招聘员工人数在2022年为2.974万人,占全体的85.8%,然而,到2024年第三季度占比减少至80.2%(1.0707万人)。从性别来看,女性在公共机构招聘中的占比虽然于2022年首次超过50%,达到52.6%(1.2866万人),但随后两年亦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和2024年第三季度分别减少至1.0402万人和6371人。 按机构类型划分,政府机构和公共企业等年薪相对较高、雇佣率相对稳定、且深受青年群体偏好的单位,在青年招聘方面的减幅尤为显著。政府机构在2022年招聘6816人,但到2023年,招聘规模减少至5400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为止,仅招聘3557人,同比减少34.1%。同时,32家国企的新招聘规模亦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5284人减少至2023年的4586人,再进一步减少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3743人。 Leaders Index分析指出,招聘规模缩减现象主要归因于现政府执政初期所发表的公共机构革新方针、结构及组织调整,以及人力效率化计划的推进。相关政策的实施,对公共机构的新雇佣人数产生了直接影响。
2025-02-04 23:59:50 -
DeepSeek韩国用户超120万人 仅次于ChatGPT
韩国AI应用程序用户数量排名 【图片提供 韩联社】 4日,韩国市场调查机构WiseApp·Retail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以上月第四周数据为准,韩国用户使用最多的生成型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为ChatGPT,用户数量为493万人,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以121万名的用户数量紧随其后排名第二位。 WiseApp·Retail对韩国安卓和苹果智能手机用户进行抽样调查得出上述结论。除此之外,使用Wrtn的用户有107万人,Adot有55万人,Perplexity有36万人,微软Copilot有17万人,Claude有7万人。 上述调查针对以信息检索、文本和图片生成以及对话式交互为主要功能的AI应用程序进行,不涉及专门用于拍摄图片、记录和翻译的AI应用。 中国生成型AI应用程序DeepSeek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4 23:52:59 -
关税战下韩出口企业韧性凸显 近半数预计今年经营环境持平
随着特朗普政府发动的关税战正式化、保护主义扩大及汇率剧烈波动等国内外不确定性加剧,韩国出口企业对2025年经营环境的恶化预期却并未显著提升。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4日发布《2025年出口企业经营环境展望》报告,基于对1010家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得出上述结论。 报告显示,尽管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扩大,但48.6%的韩国出口企业预计今年整体经营环境与去年相似,37.3%认为会恶化,仅14.2%预计改善。 分行业来看,因订单量增加,船舶领域的经营环境和投资活动改善预期显著。然而,受中国供应过剩及竞争激化影响,化学工业品,塑料、橡胶、皮革制品,无线通信设备及零部件等行业则面临经营环境恶化风险,且国内外投资可能萎缩。 对于美国可能推行的普遍关税政策(即对所有国家统一征收关税),多数企业认为对韩国对美出口影响有限。55.5%的受访企业预计,即使美国实施普遍关税,对美出口仍将与去年持平。分析认为,由于该关税对所有国家同等适用,企业将其视为“公平竞争环境下的挑战”。 尽管关税压力存在,部分行业仍预计对美出口增长,包括美国本土制造能力薄弱的船舶、与基建相关的通信设备,以及受益于韩流热潮的美容仪器和化妆品等。 为应对美国贸易环境变化,企业优先考虑的对策包括“开拓替代市场(27.3%)”“降低成本(25.6%)”,而“扩大本地化生产”仅占4.1%。 在改善经营环境的政策需求方面,出口企业最迫切希望获得“汇率稳定支持(28.1%)”和“物流支援(15.7%)”,其次是“开拓新市场(14.3%)”和“税收优惠(13.8%)”。尽管近期韩元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定利好,但报告强调需加强政策应对以缓解汇率过度波动的影响。 韩国贸易协会相关人士指出:“近期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导致企业资金运作不确定性上升。同时,物流成本因地缘政治不稳定性难以预测,需加强政策支持并提前准备应对未来可能的保护主义措施。”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4 21:34:16 -
K-POP唱片销量结束九连增 "限韩令"松绑或成"救心丸"
在全球遍地开花的韩国流行音乐(K-POP)唱片遭遇“寒流”,K-POP唱片销量在经历了“九连增”,并于2023年突破一亿张销量高光时刻后,去年时隔10年出现负增长。 韩国音乐内容协会运营的Circle Chart数据显示,去年从第1周至第50周期间,排名前400位的K-POP唱片累计销量为9267万张,较2023年同期(1.1517亿张)下降了19.5%。 全年唱片销量在300万张以上的艺人从2023年的11组减少至去年的7组。四大娱乐公司的专辑销量总计6286万张,同比下降27%。具体来看,HYBE和JYP同比分别下降24%和27%,SM和YG分别下降26%和58%。唱片销量居K-POP歌手之首的男团SEVENTEEN从2023年的1600万张大幅下滑至896万张,Stray Kids也从1087万张“腰斩”至588万张。 虽然导致K-POP唱片出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市场购买力的减弱。作为仅次于日本的K-POP唱片第二大出口国,中国自2023年下半年起团购K-POP唱片销量剧减,导致K-POP组合唱片发行首周销量减少。 仅从对华出口来看,K-POP唱片销量从2022年的5133万美元下滑至2023年的3399万美元,蒸发了近3分之1,这一下滑颓势一直延续至去年。 尽管有人认为,K-POP市场正在走下坡路,但认为这只是杞人忧天的意见更占上风。近来韩中关系逐渐重回正轨,K-POP艺人重返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增大,被业界视为积极回暖信号。 自2016年起,中国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而采取反制措施,在大众文化领域限制播放和推广韩国娱乐内容,包括流行音乐、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等,导致韩国艺人在中国当地的曝光率和活动机会大幅减少。 但近来,韩国音乐界对K-POP艺人重返中国市场的期待显著升温。韩国独立摇滚乐队“黑裙子”(The Black Skirts)从去年10月起至今年1月,在中国西安、武汉、郑州等多座城市接连举行演出。人气组合New Jeans和CNBlue成员郑容和去年在北京举行粉丝签售会,引发对中方“松绑”韩国流行文化管制的期待。 此外,韩国主要娱乐公司也在重新拓展中国市场。SM和JYP娱乐等为主要股东的粉丝平台Dear U去年与腾讯音乐合作,在中国内地上线泡泡(Bubble)服务,为粉丝们提供近距离追星的体验,试图重新打开受到“限韩令”影响的中国市场。腾讯音乐作为中国最大额音乐平台之一,运营“QQ音乐”、“酷狗音乐”等多个音源平台。K-POP仍然在中国拥有庞大粉丝基础,预计将为韩国娱乐企业改善业绩注入动力。 流行音乐界相关人士指出,若中国解除对韩国流行音乐的限制,韩国艺人演出和唱片收益将显著得到改善。但鉴于此前有过多次演出在即将举行前临时告吹的先例,目前乐观还为时尚早。“限韩令”虽然对韩国流行音乐在中国市场准入和收益方面造成多方面负面影响,但同时也成为韩国音乐产业转型和多元化发展的契机。随着防弹少年团(BTS)和BLACKPINK等“顶流”的相继回归,今年K-POP唱片销量有望再次书写一亿张的销量纪录。
2025-02-04 20:58:24 -
"三高"难挡出行热潮 韩国境外旅游全面恢复至疫前水平
去年在高物价、高利率、高汇率的“三高”背景及多重不利因素下,韩国民众的海外旅行规模也已完全恢复至新冠疫前水平。今年春节假期长达六天,5月也有一个四天连休,加上最长可以休息十天的中秋假期,预计海外旅行规模或再次刷新最高纪录。 韩国旅游发展局4日公开的2024年韩国旅游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出境旅游的韩国民众达到2868.64万人次,与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相比实现100%的恢复,同时较前一年增长26.2%。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韩国民众出境旅游规模创下2871.42万人次的纪录。 从月度统计来看,传统意义上的旺季与淡季界限逐渐模糊。韩国民众出境旅游规模最大的月份为1月(277万人次),其次是12月(272万人次)和2月(251万人次),通常作为旺季的7月(250万人次)和8月(236万人次)反而相对较少。 随着日本、中国、东南亚等地区短途旅游需求的增加,以及继上一次长达六天的春节假期后,又即将迎来四天的“5月长假”(5月3日至6日)和最长十天的“中秋长假”(10月3日至12日),海外旅行规模或刷新以往最高纪录。 在海外旅行热潮中,长途旅行需求也开始显现。据韩国最大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TOUR)统计,今年中秋假期(10月2日至9日期间出发)的海外旅行订单中,欧洲占比居首,高达35%,其次是东南亚(23%)和中国(18%)。此外,哈拿多乐今年1月的团体旅游出团规模已经达到24.5万人次,较去年增长10%,2月之后的预订情况也十分乐观,预计今年海外旅行的增长趋势还会持续。 另一家旅行社教元旅游(KYOWONTOUR)数据显示,在中秋长假出境订单中,西欧(19.9%)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东欧(14.3%)、日本(10.7%)、南欧(9%)以及地中海地区(8.2%)。教元旅游相关人士称,目前正在筹备“2025黄金长假特辑”,届时计划对中秋和5月假期的出境旅游产品进行优惠促销。从预订数据来看,中秋期间对前往欧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地的长途旅游需求较高。 正式进入春节假期的上月27日,仁川国际机场第一航站楼出境大厅人潮汹涌。【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4 20:26:36 -
韩国建筑业"寒流"汹涌 最早或于今年下半年"迎春"
上月20日,光州某施工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建筑业整体氛围阴霾笼罩。随着建筑业的长期萧条,去年第四季度,整体业绩创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虽然作为工程投资的先行指标——建筑订单呈复苏态势,但考虑到实际工程施工总时差(实际工程所需时间与预期工程所需时间之间的差异),预计今年建筑业仍将维持疲软态势。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于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建筑工程总产值为30.449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26.8亿元),同比减少10.1%。创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15.3%)以来的最大跌幅。数据显示,自去年第一季度建筑工程总产值增加4.1%后,第二季度(-3%)和第三季度(-9.6%)均有所下降,截至去年第四季度为止,已连续三季度呈下跌趋势。从工程种类来看,去年第四季度,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总产值分别减少11.4%和6.7%。其中,建筑工程总产值已连续三个季度减少,而土木工程总产值则自2023年第二季度后,时隔6个季度首次转降。 随着第四季度建筑业景气持续停滞,全年建筑工程总产值出现4.9%的负增长,创自2021年(-6.7%)以来的最大跌幅。同时,去年建筑业就业者也同比减少5.1万名(2.7%),呈连续两年减少态势。 尽管建筑订单这一先行指标在去年第四季度同比增加2.5%,且继去年第二季度(20.9%)和第三季度(27.6%)之后,连续三个季度呈上升趋势,全年建筑订单也同比增加7.2%,但考虑到实际工程施工总时差,在1年至1年半内实际开工及完工时间存在差异。意味着,今年的建筑工程总产值或仍将受到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建设订单指标的影响。 2023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建筑订单分别同比减少12.7%和31.4%,虽然第四季度有所增加(22.7%),但去年第一季度再次减少15.6%。因此,专家普遍认为,在今年上半年,韩国建筑业仍将维持疲软态势。企划财政部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去年12月建筑业出现了小幅复苏的迹象,但整体低迷的态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预计根据经济整体情况,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开始,建筑业将逐渐趋于复苏。”
2025-02-04 20:22:18 -
仁川机场春运盛况空前 机场内便利店收益颇丰
春节期间的上月27日,仁川机场挤满了游客。【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25年春运期间,仁川机场出境乘客量创历史新高,日均达到21.8978万人次。 仁川机场公社于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上月24日至本月2日的春节期间,仁川机场航班乘量达218.9778万人次,日均乘客达21.8978万人次,较历史最高纪录的2019年春节连休期间(20.2085万人次)增长8.36%,成功刷新以往纪录。统计期间,仁川机场共运行航班1.0898万次,其中包括出发航班5447次与到达航班5451次。 在国际航线方面,东南亚航线的出入境乘客量位居首位,达69.7891万人次。紧随其后的是日本(55.9697万人次)、中国(29.1621万人次)、东北亚(22.409万人次)、美洲(16.2993万人次)、欧洲(11.4991万人次)、大洋洲(8.4832万人次)、中东(3.2216万人次)以及其他航线(1.1819万人次)。尽管当前汇率维持高位,但海外旅游需求依然强劲。据分析,由于济州、釜山等国内旅游地区物价与海外相似甚至更昂贵,促使国内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短途海外旅行。 随着机场乘客量的激增,机场内便利店的销售业绩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小包装旅行用品及常备药等商品,销量大幅增加。对长假期间机场便利店主要商品销售额的分析结果显示,常备药品的销售额增长率最高,达576.9%,其中感冒药增长382.4%,止痛药增长620.7%。这一增长趋势与近期流感的流行密切相关,游客为应对海外旅行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不适,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 便利店CU发布的春节连休期间(1月25日至28日)机场内主要门店销售额数据显示,整体销售额较去年春节激增239.9%。从产品种类来看,预防感冒的口罩(344.8%)、免洗手消毒液(193.3%)、口腔清洁剂(158.2%)等卫生用品销售额大增。此外,旅行用洗漱套装(61.8%)、剃须用品(48%)、内衣袜子(34.2%)等产品的销售情况也均表现良好。食品类如杯面(349.5%)、韩式酱(255.9%)、紫菜(200.6%)、辛奇(196.8%)以及速食米饭(155.3%)等,销售额也同比激增1.5至4倍。 同期,GS25机场内门店的销售额也实现了同比221.8%的增长。其中,感冒药和止痛药的销售额分别大幅增长980%和433%。此外,手机相关用品如耳机(954%)、充电器(277%)、充电宝(267%)等产品的销量也急剧上升。随着在节假日及周末出境游订单“狂飙”,机场内商业设施消费复苏也迈出“加速度”,呈蓬勃发展态势。
2025-02-04 19:18:33 -
特朗普关税大刀落下 韩企上演"出埃及记"倒计时?
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以两国作为对美出口基地的韩国企业陷入两难境地。尽管从特朗普当选时就开始准备应对措施,但当25%关税真正落地,企业仍显得措手不及。 据业界3日透露,LG新能源、三星电子、起亚等企业在北美的生产基地正面临重大挑战。上述企业虽准备了美国本土化生产、出口市场多元化、生产基地迁移等多种方案,但成本与效率问题形成巨大掣肘。 LG新能源社长金东明向员工发出"虎视牛步"的勉励信,强调将通过提升投资灵活性、产线转换等措施应对危机。该公司在加拿大与Stellantis合资的电池模块工厂正加紧量产。但现实困境在于,根据Trading Economics的数据,墨西哥工厂工人时薪仅3.7美元,不及美国本土(28.34美元)的八分之一。LG 伊诺特(Innotek)代表文赫洙坦言:"即便缴纳关税,墨西哥生产成本仍具优势。" 起亚汽车墨西哥工厂生产的K4车型今年1月登顶美国市场销量冠军,这种成功反而加剧了决策难度。虽然考虑转向中南美、澳洲等新市场,但需要重建完整的销售体系。现代汽车集团另辟蹊径,考虑通过现代钢铁在美国建设电工钢厂,利用当地电价仅为韩国一半的优势生产汽车钢板。 韩国进出口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韩企61.4%的原材料来自韩国本土。这意味着即使将组装厂迁往美国,若关键零部件仍从韩国进口,可能面临新一轮关税冲击。有业界人士指出:"生产基地迁移需要天价投资,绝非短期能决断。除了关税,运营成本、基础设施等都需要通盘考虑。" 目前各企业仍在反复测算:支付25%关税与迁移工厂的追加成本,究竟哪个更具经济性?这场由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正在考验韩国制造业全球布局的智慧。 【图片来源 UPI/韩联社】
2025-02-04 00: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