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上调’新闻 41个
-
韩国美妆巨头掀涨价潮 独立品牌坚守价格博弈市场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与汇率波动导致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韩国主要化妆品企业近期接连上调产品价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立品牌化妆品选择维持目前价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韩国美妆业界10日消息,LG生活健康宣布上调旗下品牌欧蕙(OHUI)、苏秘37°(SU:M37°)、BEYOND等部分产品价格。欧蕙本月已对115款产品价格上调1000至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至25元),下月1日起还计划对Prime Advancer、Miracle Moisture系列4款产品再度上调5000韩元。 苏秘37°品牌也上调主打产品Micro-Active、Water-full等系列价格至多5000韩元,并计划下月作出进一步调整。BEYOND则计划下月提高13款产品价格,涨幅最高达2000韩元,并于5月1日对4款产品再度提价1000韩元。 对此,LG生活健康方面表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进口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持续上涨,公司作出价格调整不可避免。 ABLE C&C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馥(A’pieu)也分别上调部分产品价格。谜尚的三色眼影和唇线笔等11款产品涨价,奥馥则对卸妆液、定妆粉以及化妆棉等7款产品进行调价。 与上述企业不同,爱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表示,今年暂未计划单独上调雪花秀(Sulwhasoo)产品价格,但主打产品滋阴水乳、弹力面霜等系列会在年中进行升级换代,届时可能会伴随价格调整。 另一方面,独立品牌Rom&nd和朝鲜美女等表示目前暂无价格调整计划。Rom&nd相关人士称,材料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主力消费群体为年轻一代,价格调整可能会影响市场定位。因此,Rom&nd选择通过产品升级来控制成本,去年11月推出的Juicy Lasting Tint系列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容量从原来的5.5克减少到3.5克。 此外,入驻大创(DAISO)的美妆品牌产品数量和种类持续增长,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化妆品的需求。统计显示,大创美妆品类营收在2021年增长52%,2022年增长50%,2023年大幅增长85%。 业内人士分析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品牌忠诚度降低,类似大创和独立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市场中,价格竞争力已经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因素。这也是许多品牌通过缩减容量或特定渠道定制产品来应对市场压力的原因所在。 6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正在试用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20:07:45 -
韩国基础年金制度亟待优化 高收入老人"抢占"资源
上月24日,在首尔钟路区爱心助老供餐点,老人们在排队取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政府近年来对面向低收入老年群体的基础年金发放标准进行了持续的微调,然而,随着超级老龄化时代的加速到来,用国民税金支付的基础年金领取标准备受争议。有人指出,当前制度下,生活状况相对优越的老年人仍在持续领取基础年金,引发社会对于资源分配公平性的质疑。 保健福利部于7日透露,当前基础年金主要面向65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且其收入需低于整体水平的70%。若家庭月收入及所持财产均低于既定标准,则有资格领取基础年金。政府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收入状况、财产水平、实际生活状态以及物价上涨率等,对领取标准进行年度修订,以确保其合理性与时效性。 韩国老龄化进程加速,每5名人口中就有1名是老年人,人口老龄化态势极为严峻。以去年12月末为基准,韩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高达1024.455万,占全体居民登记人口(5122.1286万人)的20%,意味着韩国已正式迈入超级老龄社会。然而,与上一代不同,“婴儿潮”(1964至1974年)一代在步入老龄社会时,已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了养老准备,其收入和资产水平相对较高。 随着多数老年人群资产金额的逐年攀升,收入低于70%的水平也随之上涨。以单人家庭为例,2014年,低于70%的老年收入标准为8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90元),即月收入低于或等于此标准的老年人便可领取基础年金。然而,这一标准随后逐年上调,2016年上调至100万韩元、2018年升至131万韩元、2020年148万韩元、2021年169万韩元、2022年180万韩元、2023年202万韩元、2024年升至213万韩元等,呈逐年上涨趋势。今年能够领取基础年金的最低收入标准更是达到了228万韩元,同比增加15万韩元,较11年前上涨2.6倍。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群体平均劳动收入同比上升11.4%,而基础年金领取收入标准涨幅则达到12.5%。 此外,政府为了保障收入低于70%水平的老人基础年金领取率达标,不断放宽月收入计算标准。在计算年金领取收入时,仅将日常劳动收入纳入考量范围,而日用劳动和公共工作岗位(包括老人工作岗位)的收入则全部排除在外,使得部分高收入老年人也能获得基础养老金。以2025年为基准,月收入高达437万韩元的独居老人也可领取基础养老金,引发广泛争议。多数专家指出,鉴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以及低生育率和高龄化的双重压力,现行的基础年金制度在财政上已难以持续维持。他们强调,政府应适时修改基础年金的领取标准和对象规模,并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实际收入状况、生活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制定更加精准和合理的领取标准,以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025-01-07 23:36:17 -
成本"压力山大" 韩国化妆品行业掀起新年涨价潮
据美妆业界2日消息,韩国化妆品“路边店”品牌自新年起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和配送费。这一调整主要受到原材料、物流和人工成本上涨,以及高汇率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 韩国化妆品集团ABLE C&C在新年首日将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普(A'PIEU)的部分产品价格分别上调最高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其中,谜尚共对11个品项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幅度在500韩元至1000韩元不等;奥普则将7款产品的价格提高了500韩元至2000韩元。 伊蒂之屋(ETUDE HOUSE)将单色眼影的价格从5000韩元上调至6000韩元。伊思(IT'S SKIN)则提高了官方商城的配送费,从2500韩元上涨至3000韩元。这些涨价措施不仅影响了产品定价,还反映出企业在应对成本压力方面的挑战。 不仅是化妆品“路边店”,韩国大型美妆企业也掀起了涨价潮。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欧蕙(OHUI)对多个主要产品线的价格进行了上调,幅度在1000韩元至5000韩元不等。此外,LG生活健康还宣布,将于1月至2月调整旗下品牌苏秘37°(SU:M37°)和BEYOND的主要产品线价格,以应对持续上升的生产成本压力。 业界分析认为,化妆品价格集体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工成本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化妆品企业高度依赖进口的棕榈油、甘油等关键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此外,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也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美妆业界人士指出:“受成本上涨、内需疲软以及高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韩国美妆市场正面临新的挑战。各企业预计将通过调整产品价格等方式,积极寻求应对方案,以维持市场竞争力。” 首尔市内某家化妆品卖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22:00:16 -
政局动荡和高汇率双重夹击 韩国奢侈品市场陷入"寒冬"
在政局动荡与高汇率的双重冲击下,韩国美妆、时尚等奢侈品进口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据韩国银行(央行)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达到1398.75韩元,创下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15年9个月的最高值。尤其是在2024年12月27日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弹劾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议案后,汇率一度突破1480韩元。韩国发展研究院(KDI)及证券界预测,韩元兑美元汇率可能进一步升至1500韩元。 汇率飙升导致美国总部的奢侈品化妆品品牌面临显著提价压力。大多数国际品牌以基准货币制定全球定价策略,因此汇率上升直接推动售价上涨。例如,美国雅诗兰黛集团在韩国运营包括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魅可(MAC)、海蓝之谜(La Mer)、芭比波朗(Bobbi Brown)等12个以上品牌,已于2024年8月将其主要品牌的免税店价格平均上调约2%。 与此同时,韩元兑欧元汇率也在2024年突破1500韩元,创下11年来的新高。法国奢侈品牌在韩国市场占据最大份额,汇率压力导致价格连涨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以香奈儿(Chanel)为例,该品牌维持相对欧元约10%的价格策略,且已将部分化妆品价格提高至多10%。同期,迪奥(Dior)和梵诗柯香(Maison Francis Kurkdjian)等品牌也紧随其后上调价格。 全球最大化妆品企业欧莱雅集团同样受到影响。其旗下品牌兰蔻(Lancôme)、圣罗兰(Saint Laurent)、科颜氏(Kiehl’s)等免税店及韩国国内门店价格已于2024年初上调,涨幅最高达4%。 此外,奢侈品电商平台的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剧。高物价与汇率飙升推高进口及销售成本,而疫情后消费者回归实体店,导致电商平台的竞争力下降。例如,奢侈品电商平台BALAAN自2020年以来累计亏损超过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目前资本总额为-77亿韩元。同类平台MUSTIT和Trenbe在2023年分别亏损79亿韩元和32亿韩元。 某奢侈品进口行业人士表示:“若汇率持续上涨,奢侈品平台可能面临比总代理进口商更严峻的挑战,未来的压力将难以避免。” 首尔市内某家奢侈品店门前【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19:28:41 -
韩国高校拟时隔16年上调学费
本月8日,2025年高考考生在延世大学参加论述考试。【图片提供 韩联社】 据教育界日前消息,韩国各主要高校计划明年上调学费5%左右。由于政府限制,大学学费已从2009年起连续16年原地踏步,各高校认为在财政紧缩的情况下无法吸引优秀教育人才,也难以改善老旧的教学硬件环境,已影响到韩国高等教育质量。 《东亚日报》日前面向首尔10所高校调查明年学费上调计划,其中4所高校称正在研究具体的上调幅度,2所高校称有上调学费的意向,另有4所高校称积极认同提高学费的必要性。韩国私立大学校长协议会今年4月面向全国四年制私立大学校长所做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校长称“计划或正在讨论明年上调学费。” 韩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学费上调幅度最高可为前三年平均消费者物价涨幅的1.5倍。预计教育部将在本月底公示的2025学年度大学学费法定上调幅度定在5.5%左右。以今年四年制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的学费标准计算,将分别上涨3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16元)和21万韩元左右。 教育部对此面露难色,称尚未确定是否会向各高校下达建议冻结学费的通知。今年教育部给出的法定学费涨幅上限为5.64%,但193家四年制大学中,有166家选择冻结学费,上调学费的仅为26家。
2024-12-19 23:56:06 -
韩国冬季水果价格飙升 橘子草莓齐涨超10%
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19日消息,橘子(露地)平均零售价格为每10个4265韩元(约合人民币21元),同比上涨18%,较常年均价(2907韩元)高出47%。草莓的平均零售价格为每100克2532韩元,同比上涨14%,较常年均价高出24%。 橘子在夏季酷暑中因果皮开裂而出现大面积裂果现象,加之10月持续高温和频繁降雨,病虫害问题加剧;草莓则因高温导致定植时间推迟,初期生长受阻,导致上市量减少。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曾预测,本月橘子上市量因着色不良和腐烂率上升,上市量将同比减少8.6%。为应对供应不足,济州岛调整了相关标准,放宽橘子的着色度要求,并取消晚熟柑橘类的重量限制,以增加市场供应量。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酷暑天气对橘子和草莓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价格持续走高。政府将通过扩大流通量、严格管理作物生长及增加替代水果供应等措施,努力缓解市场压力。 与此同时,加工食品的价格也在持续攀升。Donga Otsuka宣布,由于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升,将从下月起上调宝矿力水特等主要产品价格,每瓶涨价100韩元。好丽友本月初已将蘑古力、鱿鱼花生等13种产品价格平均上调10.6%。海太制果也将巧克力味泡芙、百奇等10种产品价格平均上调8.6%。东西食品从上月15日起,已将速溶咖啡、咖啡混合饮料等产品的出厂价平均上调8.9%。 可可、咖啡、棕榈油等食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之韩元贬值推高进口成本,令食品行业的成本压力持续增加,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加工食品价格接连上涨,消费者的食品支出负担显著加重。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家庭食品购买者普遍认为,今年“菜篮子”物价同比上涨了19.6%,这一涨幅远高于去年的14.1%。 17日,顾客在首尔某家大型超市选购草莓。【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9 23:06:16 -
美国加强对华太阳能贸易壁垒 韩国业界谋求业绩回升
因中国供应过剩而长期承压的韩国太阳能行业,在美国加强对中国贸易壁垒的背景下,业绩能否回升备受关注。有分析认为,如果关税等措施推高美国市场的太阳能模块价格,这将为韩国企业带来一定利好。 据外媒和业内人士17日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宣布,根据《贸易法》第301条,从明年1月起,将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和多晶硅的关税提高至50%。太阳能电池板和多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此次关税上调旨在“减缓中国不公平贸易政策和做法带来的冲击”。早在今年5月,美国已将中国产太阳能电池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并重新对中国的双面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 对此,中国商务部16日回应称,美国的关税措施“无法解决其贸易逆差和产业竞争力问题,反而将加剧美国国内通胀,损害消费者利益”。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企业凭借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据统计,中国企业在美国太阳能市场的份额达70%,全球市场份额达80%,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更高达90%。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韩国太阳能行业或将受益。美国加强贸易壁垒虽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也可能为韩国企业创造机会。” 此外,为阻止中国企业绕道东南亚国家出口,美国政府初步决定对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四国的太阳能电池征收反倾销税。初步裁定的关税税率从21.31%至271.2%不等。分析指出,如果东南亚产品因关税影响导致美国市场的太阳能模块价格上涨,韩国企业的竞争力将有所提升。 具体来看,韩华思路信旗下的Q-CELLS部门业绩恢复预期正在上升。韩华Q-CELLS在美国建立了包括模块、电池、晶片、电池板在内的完整太阳能生产链,计划通过位于乔治亚州的Solar Hub项目,实现每年8.4千兆瓦(GW)的太阳能模块生产能力。 OCI控股也积极布局美国市场,寻求扩展太阳能价值链。该公司计划通过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构建垂直整合体系,进一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OCI控股会长李宇铉在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正在慎重考虑通过建立非中国太阳能价值链,实现业绩的中长期增长。” 【图片来源 韩华Q-CELLS】
2024-12-17 19:39:57 -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预期 韩国明年经济增长或跌至1.6%
据金融行业5日消息,多家海外投资银行(IB)下调对韩国明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测。 花旗银行(Citi)在最新报告中把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此前的1.8%下调至1.6%,较10月底预测值下降0.2个百分点。花旗银行在今年4月底把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3月底的1.6%上调至1.8%,时隔7个月再次还原至3月底的预测水平1.6%。此外,花旗还把韩国后年增长率预期从1.7%下调至1.6%。 花旗在报告中指出,下调原因包括今年第四季度增长放缓,以及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带来的美国关税风险。报告称,如果美国提高关税,韩国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的出口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报告同时提到,近期韩国暴发紧急戒严事态,但政策应对及时,因此可能仅在短期内对韩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影响。 除了花旗以外,其他国际投行对韩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纷纷出现下调。国际金融中心数据显示,包括花旗在内的八家国际投行对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的平均预测为1.8%,较一个月前下降0.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高盛(Goldman Sachs)和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从2.2%下调至1.8%;瑞银(UBS)从2.1%下调至1.9%;野村证券(Nomura)从1.9%下调至1.7%;摩根大通(JP Morgan)从1.8%下调至1.7%。巴克莱银行(Barclays)和汇丰银行(HSBC)则分别维持1.8%和1.9%的预测不变。 一个月前,部分投行预测韩国经济明年或实现2%以上增长,但目前所有机构的预测都集中在1.5%至2%之间。此外,上述投行对韩国今年的增长率预测也有所下调,平均值从2.3%降至2.2%。其中美银美林把今年的预测从2.5%下调至2.2%,花旗从2.3%下调至2.2%。 此次调整反映出投行对美国特朗普新政府经济政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特朗普的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对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国际金融中心表示,出口强劲和宽松货币政策扩张支撑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增长,但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带来冲击。 此前,韩国银行(央行)在10月28日也表示,美国特朗普新政府经济政策的方向增加经济和通胀的不确定性,并把韩国明年和后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预测为1.9%和1.8%。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5 19:27:45 -
韩国退休年龄上调 经济成本激增
近年来,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旨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一项调查显示,若将现行60岁的退休年龄提升至65岁,由此带来的包括薪资在内的支出预计突破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5.6亿元)。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动态及统计厅公布的经济活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于2日发布的《延长退休年龄成本预估及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至65岁的首年,预计5.8万名劳动者将延长退休。政策实施的第五年,这一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全面纳入延长退休政策的60至64岁年龄段劳动者约达59万名。 报告基于上述受众群体,详尽计算了包含四大保险及薪资在内的综合成本。数据显示,推行65岁退休制的首年,针对60岁在职员工的额外支出将达到3.1万亿韩元;至第五年,当所有60至64岁员工均适用新政策时,该费用将激增至30.2万亿韩元。 对此,韩经协表示:“因延迟退休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相当于以25至29岁年龄段员工的平均月薪为标准,足以雇佣约90.2万名青年劳动力。鉴于不同行业与企业对于高龄员工持续雇佣的需求存在差异,退休年龄的调整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化路径,而应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此外,雇佣劳动部早前发布的“2023年高龄劳动者雇佣现状”调研报告指出,行业间55岁以上高龄劳动者的分布并不均衡,农林渔业占比最高,达69.2%,而信息通信业则最低,仅占6.7%。 韩经协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正式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之前,我们需深入分析岗位价值、薪酬体系等因素,构建促进企业有效利用高龄人力资源的政策环境。致力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年龄段劳动力的潜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024-12-02 23:22:01 -
气候异常引发"气候通胀" 农产品减产推高生活成本
气候异常导致农产品减产,价格随之上涨,直接抬高了人们的生活成本。这种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物价上涨现象,被称为“气候通胀”(Climateflation),正在日益显现。 受气候变化影响,巧克力原料可可变得稀缺,价格大幅上涨,韩国国内多家制糖企业相继提价。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1日消息,截至上月26日,可可粉的价格已达每吨9236美元,同比上涨127%,比平年水平高出246%。 可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异常气候和种植面积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原料成本攀升之下,好丽友宣布自今日起将13种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0.6%。其中,“蘑古力”和“Bichobi巧克力饼干”的涨幅高达20%。海太制果则从今日起上调10种巧克力原料占比较高的产品(如“巧克力泡芙球”和“百奇”)的售价,平均涨幅达8.6%。此外,乐天Wellfood早在今年6月已将“巧克力棒”和“加纳巧克力”等17种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2%。 不仅巧克力制品,其他食品原材料的价格同样居高不下。作为饼干和方便面生产的重要原料,棕榈油截至上月26日的价格已达每吨1089美元,同比上涨19%,较平年高出21%。棕榈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印尼这一最大生产国因异常气候导致的产量预期减少。 咖啡价格也因异常气候而大幅上涨。截至上月25日,阿拉比卡咖啡价格为每吨7080美元,同比上涨86%,较平年高出117%;罗布斯塔咖啡价格达每吨5158美元,同比上涨107%,较平年飙升189%。 原料成本上升迫使食品企业纷纷调整价格。东西(DONGSUH)食品自上月15日起将速溶咖啡和咖啡饮品的出厂价平均上调8.9%。韩国星巴克则在今年8月以咖啡豆价格上涨为由,上调美式咖啡大杯(473毫升)、特大杯(591毫升)及咖啡豆产品(整豆)的售价。 橄榄油价格也因气候异常而飙升。炸鸡连锁品牌BBQ宣布自去年10月起改用橄榄油与葵花籽油混合油,替代原先的100%特级初榨橄榄油。尽管如此,BBQ仍在今年6月以改善加盟店收益为由,将23种炸鸡菜单的价格平均上调6.3%。 面对日益显著的气候通胀问题,消费者的担忧不断加剧。对此,韩国政府表示将加强与食品企业的合作。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将及时分享主要原材料的市场动态,持续监控价格走势,倾听企业诉求并提供支持,全力以赴稳定加工食品价格。” 1日,首尔市某大型超市陈列的巧克力食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2 00:07:39
-
韩国美妆巨头掀涨价潮 独立品牌坚守价格博弈市场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与汇率波动导致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韩国主要化妆品企业近期接连上调产品价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独立品牌化妆品选择维持目前价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据韩国美妆业界10日消息,LG生活健康宣布上调旗下品牌欧蕙(OHUI)、苏秘37°(SU:M37°)、BEYOND等部分产品价格。欧蕙本月已对115款产品价格上调1000至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至25元),下月1日起还计划对Prime Advancer、Miracle Moisture系列4款产品再度上调5000韩元。 苏秘37°品牌也上调主打产品Micro-Active、Water-full等系列价格至多5000韩元,并计划下月作出进一步调整。BEYOND则计划下月提高13款产品价格,涨幅最高达2000韩元,并于5月1日对4款产品再度提价1000韩元。 对此,LG生活健康方面表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进口材料、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持续上涨,公司作出价格调整不可避免。 ABLE C&C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馥(A’pieu)也分别上调部分产品价格。谜尚的三色眼影和唇线笔等11款产品涨价,奥馥则对卸妆液、定妆粉以及化妆棉等7款产品进行调价。 与上述企业不同,爱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表示,今年暂未计划单独上调雪花秀(Sulwhasoo)产品价格,但主打产品滋阴水乳、弹力面霜等系列会在年中进行升级换代,届时可能会伴随价格调整。 另一方面,独立品牌Rom&nd和朝鲜美女等表示目前暂无价格调整计划。Rom&nd相关人士称,材料价格确实有所上涨,但主力消费群体为年轻一代,价格调整可能会影响市场定位。因此,Rom&nd选择通过产品升级来控制成本,去年11月推出的Juicy Lasting Tint系列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容量从原来的5.5克减少到3.5克。 此外,入驻大创(DAISO)的美妆品牌产品数量和种类持续增长,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化妆品的需求。统计显示,大创美妆品类营收在2021年增长52%,2022年增长50%,2023年大幅增长85%。 业内人士分析称,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品牌忠诚度降低,类似大创和独立品牌的高性价比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市场中,价格竞争力已经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因素。这也是许多品牌通过缩减容量或特定渠道定制产品来应对市场压力的原因所在。 6日,在首尔一家大型超市内,顾客正在试用化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0 20:07:45 -
韩国基础年金制度亟待优化 高收入老人"抢占"资源
上月24日,在首尔钟路区爱心助老供餐点,老人们在排队取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政府近年来对面向低收入老年群体的基础年金发放标准进行了持续的微调,然而,随着超级老龄化时代的加速到来,用国民税金支付的基础年金领取标准备受争议。有人指出,当前制度下,生活状况相对优越的老年人仍在持续领取基础年金,引发社会对于资源分配公平性的质疑。 保健福利部于7日透露,当前基础年金主要面向65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且其收入需低于整体水平的70%。若家庭月收入及所持财产均低于既定标准,则有资格领取基础年金。政府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收入状况、财产水平、实际生活状态以及物价上涨率等,对领取标准进行年度修订,以确保其合理性与时效性。 韩国老龄化进程加速,每5名人口中就有1名是老年人,人口老龄化态势极为严峻。以去年12月末为基准,韩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高达1024.455万,占全体居民登记人口(5122.1286万人)的20%,意味着韩国已正式迈入超级老龄社会。然而,与上一代不同,“婴儿潮”(1964至1974年)一代在步入老龄社会时,已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了养老准备,其收入和资产水平相对较高。 随着多数老年人群资产金额的逐年攀升,收入低于70%的水平也随之上涨。以单人家庭为例,2014年,低于70%的老年收入标准为8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390元),即月收入低于或等于此标准的老年人便可领取基础年金。然而,这一标准随后逐年上调,2016年上调至100万韩元、2018年升至131万韩元、2020年148万韩元、2021年169万韩元、2022年180万韩元、2023年202万韩元、2024年升至213万韩元等,呈逐年上涨趋势。今年能够领取基础年金的最低收入标准更是达到了228万韩元,同比增加15万韩元,较11年前上涨2.6倍。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群体平均劳动收入同比上升11.4%,而基础年金领取收入标准涨幅则达到12.5%。 此外,政府为了保障收入低于70%水平的老人基础年金领取率达标,不断放宽月收入计算标准。在计算年金领取收入时,仅将日常劳动收入纳入考量范围,而日用劳动和公共工作岗位(包括老人工作岗位)的收入则全部排除在外,使得部分高收入老年人也能获得基础养老金。以2025年为基准,月收入高达437万韩元的独居老人也可领取基础养老金,引发广泛争议。多数专家指出,鉴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以及低生育率和高龄化的双重压力,现行的基础年金制度在财政上已难以持续维持。他们强调,政府应适时修改基础年金的领取标准和对象规模,并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实际收入状况、生活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制定更加精准和合理的领取标准,以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025-01-07 23:36:17 -
成本"压力山大" 韩国化妆品行业掀起新年涨价潮
据美妆业界2日消息,韩国化妆品“路边店”品牌自新年起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和配送费。这一调整主要受到原材料、物流和人工成本上涨,以及高汇率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影响。 韩国化妆品集团ABLE C&C在新年首日将旗下品牌谜尚(MISSHA)和奥普(A'PIEU)的部分产品价格分别上调最高2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0元)。其中,谜尚共对11个品项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幅度在500韩元至1000韩元不等;奥普则将7款产品的价格提高了500韩元至2000韩元。 伊蒂之屋(ETUDE HOUSE)将单色眼影的价格从5000韩元上调至6000韩元。伊思(IT'S SKIN)则提高了官方商城的配送费,从2500韩元上涨至3000韩元。这些涨价措施不仅影响了产品定价,还反映出企业在应对成本压力方面的挑战。 不仅是化妆品“路边店”,韩国大型美妆企业也掀起了涨价潮。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欧蕙(OHUI)对多个主要产品线的价格进行了上调,幅度在1000韩元至5000韩元不等。此外,LG生活健康还宣布,将于1月至2月调整旗下品牌苏秘37°(SU:M37°)和BEYOND的主要产品线价格,以应对持续上升的生产成本压力。 业界分析认为,化妆品价格集体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工成本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化妆品企业高度依赖进口的棕榈油、甘油等关键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此外,近期韩元兑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也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美妆业界人士指出:“受成本上涨、内需疲软以及高汇率等多重因素影响,韩国美妆市场正面临新的挑战。各企业预计将通过调整产品价格等方式,积极寻求应对方案,以维持市场竞争力。” 首尔市内某家化妆品卖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22:00:16 -
政局动荡和高汇率双重夹击 韩国奢侈品市场陷入"寒冬"
在政局动荡与高汇率的双重冲击下,韩国美妆、时尚等奢侈品进口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据韩国银行(央行)统计,2024年第四季度韩元兑美元平均汇率达到1398.75韩元,创下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15年9个月的最高值。尤其是在2024年12月27日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弹劾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议案后,汇率一度突破1480韩元。韩国发展研究院(KDI)及证券界预测,韩元兑美元汇率可能进一步升至1500韩元。 汇率飙升导致美国总部的奢侈品化妆品品牌面临显著提价压力。大多数国际品牌以基准货币制定全球定价策略,因此汇率上升直接推动售价上涨。例如,美国雅诗兰黛集团在韩国运营包括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魅可(MAC)、海蓝之谜(La Mer)、芭比波朗(Bobbi Brown)等12个以上品牌,已于2024年8月将其主要品牌的免税店价格平均上调约2%。 与此同时,韩元兑欧元汇率也在2024年突破1500韩元,创下11年来的新高。法国奢侈品牌在韩国市场占据最大份额,汇率压力导致价格连涨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以香奈儿(Chanel)为例,该品牌维持相对欧元约10%的价格策略,且已将部分化妆品价格提高至多10%。同期,迪奥(Dior)和梵诗柯香(Maison Francis Kurkdjian)等品牌也紧随其后上调价格。 全球最大化妆品企业欧莱雅集团同样受到影响。其旗下品牌兰蔻(Lancôme)、圣罗兰(Saint Laurent)、科颜氏(Kiehl’s)等免税店及韩国国内门店价格已于2024年初上调,涨幅最高达4%。 此外,奢侈品电商平台的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剧。高物价与汇率飙升推高进口及销售成本,而疫情后消费者回归实体店,导致电商平台的竞争力下降。例如,奢侈品电商平台BALAAN自2020年以来累计亏损超过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亿元),目前资本总额为-77亿韩元。同类平台MUSTIT和Trenbe在2023年分别亏损79亿韩元和32亿韩元。 某奢侈品进口行业人士表示:“若汇率持续上涨,奢侈品平台可能面临比总代理进口商更严峻的挑战,未来的压力将难以避免。” 首尔市内某家奢侈品店门前【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2 19:28:41 -
韩国高校拟时隔16年上调学费
本月8日,2025年高考考生在延世大学参加论述考试。【图片提供 韩联社】 据教育界日前消息,韩国各主要高校计划明年上调学费5%左右。由于政府限制,大学学费已从2009年起连续16年原地踏步,各高校认为在财政紧缩的情况下无法吸引优秀教育人才,也难以改善老旧的教学硬件环境,已影响到韩国高等教育质量。 《东亚日报》日前面向首尔10所高校调查明年学费上调计划,其中4所高校称正在研究具体的上调幅度,2所高校称有上调学费的意向,另有4所高校称积极认同提高学费的必要性。韩国私立大学校长协议会今年4月面向全国四年制私立大学校长所做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校长称“计划或正在讨论明年上调学费。” 韩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学费上调幅度最高可为前三年平均消费者物价涨幅的1.5倍。预计教育部将在本月底公示的2025学年度大学学费法定上调幅度定在5.5%左右。以今年四年制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的学费标准计算,将分别上涨38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16元)和21万韩元左右。 教育部对此面露难色,称尚未确定是否会向各高校下达建议冻结学费的通知。今年教育部给出的法定学费涨幅上限为5.64%,但193家四年制大学中,有166家选择冻结学费,上调学费的仅为26家。
2024-12-19 23:56:06 -
韩国冬季水果价格飙升 橘子草莓齐涨超10%
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19日消息,橘子(露地)平均零售价格为每10个4265韩元(约合人民币21元),同比上涨18%,较常年均价(2907韩元)高出47%。草莓的平均零售价格为每100克2532韩元,同比上涨14%,较常年均价高出24%。 橘子在夏季酷暑中因果皮开裂而出现大面积裂果现象,加之10月持续高温和频繁降雨,病虫害问题加剧;草莓则因高温导致定植时间推迟,初期生长受阻,导致上市量减少。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曾预测,本月橘子上市量因着色不良和腐烂率上升,上市量将同比减少8.6%。为应对供应不足,济州岛调整了相关标准,放宽橘子的着色度要求,并取消晚熟柑橘类的重量限制,以增加市场供应量。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酷暑天气对橘子和草莓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价格持续走高。政府将通过扩大流通量、严格管理作物生长及增加替代水果供应等措施,努力缓解市场压力。 与此同时,加工食品的价格也在持续攀升。Donga Otsuka宣布,由于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上升,将从下月起上调宝矿力水特等主要产品价格,每瓶涨价100韩元。好丽友本月初已将蘑古力、鱿鱼花生等13种产品价格平均上调10.6%。海太制果也将巧克力味泡芙、百奇等10种产品价格平均上调8.6%。东西食品从上月15日起,已将速溶咖啡、咖啡混合饮料等产品的出厂价平均上调8.9%。 可可、咖啡、棕榈油等食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之韩元贬值推高进口成本,令食品行业的成本压力持续增加,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加工食品价格接连上涨,消费者的食品支出负担显著加重。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家庭食品购买者普遍认为,今年“菜篮子”物价同比上涨了19.6%,这一涨幅远高于去年的14.1%。 17日,顾客在首尔某家大型超市选购草莓。【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9 23:06:16 -
美国加强对华太阳能贸易壁垒 韩国业界谋求业绩回升
因中国供应过剩而长期承压的韩国太阳能行业,在美国加强对中国贸易壁垒的背景下,业绩能否回升备受关注。有分析认为,如果关税等措施推高美国市场的太阳能模块价格,这将为韩国企业带来一定利好。 据外媒和业内人士17日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日宣布,根据《贸易法》第301条,从明年1月起,将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和多晶硅的关税提高至50%。太阳能电池板和多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核心材料。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此次关税上调旨在“减缓中国不公平贸易政策和做法带来的冲击”。早在今年5月,美国已将中国产太阳能电池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并重新对中国的双面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 对此,中国商务部16日回应称,美国的关税措施“无法解决其贸易逆差和产业竞争力问题,反而将加剧美国国内通胀,损害消费者利益”。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企业凭借低价策略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据统计,中国企业在美国太阳能市场的份额达70%,全球市场份额达80%,在欧洲市场的份额更高达90%。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韩国太阳能行业或将受益。美国加强贸易壁垒虽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也可能为韩国企业创造机会。” 此外,为阻止中国企业绕道东南亚国家出口,美国政府初步决定对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四国的太阳能电池征收反倾销税。初步裁定的关税税率从21.31%至271.2%不等。分析指出,如果东南亚产品因关税影响导致美国市场的太阳能模块价格上涨,韩国企业的竞争力将有所提升。 具体来看,韩华思路信旗下的Q-CELLS部门业绩恢复预期正在上升。韩华Q-CELLS在美国建立了包括模块、电池、晶片、电池板在内的完整太阳能生产链,计划通过位于乔治亚州的Solar Hub项目,实现每年8.4千兆瓦(GW)的太阳能模块生产能力。 OCI控股也积极布局美国市场,寻求扩展太阳能价值链。该公司计划通过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构建垂直整合体系,进一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OCI控股会长李宇铉在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正在慎重考虑通过建立非中国太阳能价值链,实现业绩的中长期增长。” 【图片来源 韩华Q-CELLS】
2024-12-17 19:39:57 -
国际投行纷纷下调预期 韩国明年经济增长或跌至1.6%
据金融行业5日消息,多家海外投资银行(IB)下调对韩国明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测。 花旗银行(Citi)在最新报告中把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此前的1.8%下调至1.6%,较10月底预测值下降0.2个百分点。花旗银行在今年4月底把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3月底的1.6%上调至1.8%,时隔7个月再次还原至3月底的预测水平1.6%。此外,花旗还把韩国后年增长率预期从1.7%下调至1.6%。 花旗在报告中指出,下调原因包括今年第四季度增长放缓,以及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带来的美国关税风险。报告称,如果美国提高关税,韩国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的出口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报告同时提到,近期韩国暴发紧急戒严事态,但政策应对及时,因此可能仅在短期内对韩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影响。 除了花旗以外,其他国际投行对韩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也纷纷出现下调。国际金融中心数据显示,包括花旗在内的八家国际投行对韩国明年经济增长率的平均预测为1.8%,较一个月前下降0.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高盛(Goldman Sachs)和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从2.2%下调至1.8%;瑞银(UBS)从2.1%下调至1.9%;野村证券(Nomura)从1.9%下调至1.7%;摩根大通(JP Morgan)从1.8%下调至1.7%。巴克莱银行(Barclays)和汇丰银行(HSBC)则分别维持1.8%和1.9%的预测不变。 一个月前,部分投行预测韩国经济明年或实现2%以上增长,但目前所有机构的预测都集中在1.5%至2%之间。此外,上述投行对韩国今年的增长率预测也有所下调,平均值从2.3%降至2.2%。其中美银美林把今年的预测从2.5%下调至2.2%,花旗从2.3%下调至2.2%。 此次调整反映出投行对美国特朗普新政府经济政策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特朗普的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对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国际金融中心表示,出口强劲和宽松货币政策扩张支撑亚洲主要经济体的增长,但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带来冲击。 此前,韩国银行(央行)在10月28日也表示,美国特朗普新政府经济政策的方向增加经济和通胀的不确定性,并把韩国明年和后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预测为1.9%和1.8%。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5 19:27:45 -
韩国退休年龄上调 经济成本激增
近年来,韩国政府积极推动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旨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一项调查显示,若将现行60岁的退休年龄提升至65岁,由此带来的包括薪资在内的支出预计突破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55.6亿元)。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动态及统计厅公布的经济活动人口数据进行分析,并于2日发布的《延长退休年龄成本预估及政策启示》研究报告显示,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至65岁的首年,预计5.8万名劳动者将延长退休。政策实施的第五年,这一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全面纳入延长退休政策的60至64岁年龄段劳动者约达59万名。 报告基于上述受众群体,详尽计算了包含四大保险及薪资在内的综合成本。数据显示,推行65岁退休制的首年,针对60岁在职员工的额外支出将达到3.1万亿韩元;至第五年,当所有60至64岁员工均适用新政策时,该费用将激增至30.2万亿韩元。 对此,韩经协表示:“因延迟退休而产生的额外支出,相当于以25至29岁年龄段员工的平均月薪为标准,足以雇佣约90.2万名青年劳动力。鉴于不同行业与企业对于高龄员工持续雇佣的需求存在差异,退休年龄的调整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化路径,而应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此外,雇佣劳动部早前发布的“2023年高龄劳动者雇佣现状”调研报告指出,行业间55岁以上高龄劳动者的分布并不均衡,农林渔业占比最高,达69.2%,而信息通信业则最低,仅占6.7%。 韩经协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正式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之前,我们需深入分析岗位价值、薪酬体系等因素,构建促进企业有效利用高龄人力资源的政策环境。致力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年龄段劳动力的潜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2024-12-02 23:22:01 -
气候异常引发"气候通胀" 农产品减产推高生活成本
气候异常导致农产品减产,价格随之上涨,直接抬高了人们的生活成本。这种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物价上涨现象,被称为“气候通胀”(Climateflation),正在日益显现。 受气候变化影响,巧克力原料可可变得稀缺,价格大幅上涨,韩国国内多家制糖企业相继提价。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1日消息,截至上月26日,可可粉的价格已达每吨9236美元,同比上涨127%,比平年水平高出246%。 可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异常气候和种植面积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原料成本攀升之下,好丽友宣布自今日起将13种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0.6%。其中,“蘑古力”和“Bichobi巧克力饼干”的涨幅高达20%。海太制果则从今日起上调10种巧克力原料占比较高的产品(如“巧克力泡芙球”和“百奇”)的售价,平均涨幅达8.6%。此外,乐天Wellfood早在今年6月已将“巧克力棒”和“加纳巧克力”等17种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12%。 不仅巧克力制品,其他食品原材料的价格同样居高不下。作为饼干和方便面生产的重要原料,棕榈油截至上月26日的价格已达每吨1089美元,同比上涨19%,较平年高出21%。棕榈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印尼这一最大生产国因异常气候导致的产量预期减少。 咖啡价格也因异常气候而大幅上涨。截至上月25日,阿拉比卡咖啡价格为每吨7080美元,同比上涨86%,较平年高出117%;罗布斯塔咖啡价格达每吨5158美元,同比上涨107%,较平年飙升189%。 原料成本上升迫使食品企业纷纷调整价格。东西(DONGSUH)食品自上月15日起将速溶咖啡和咖啡饮品的出厂价平均上调8.9%。韩国星巴克则在今年8月以咖啡豆价格上涨为由,上调美式咖啡大杯(473毫升)、特大杯(591毫升)及咖啡豆产品(整豆)的售价。 橄榄油价格也因气候异常而飙升。炸鸡连锁品牌BBQ宣布自去年10月起改用橄榄油与葵花籽油混合油,替代原先的100%特级初榨橄榄油。尽管如此,BBQ仍在今年6月以改善加盟店收益为由,将23种炸鸡菜单的价格平均上调6.3%。 面对日益显著的气候通胀问题,消费者的担忧不断加剧。对此,韩国政府表示将加强与食品企业的合作。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将及时分享主要原材料的市场动态,持续监控价格走势,倾听企业诉求并提供支持,全力以赴稳定加工食品价格。” 1日,首尔市某大型超市陈列的巧克力食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2 00: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