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关税’新闻 100个
-
韩国股市面临下行压力 市场关注美国关税政策
28日,韩国股市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市场主要关注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尤其是这些关税预计将于下月4日直接生效,且无需国家间谈判。隔夜纽约股市表现不佳,纳斯达克指数暴跌2.78%,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下跌0.45%和1.59%。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申,将于下月4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并警告可能对中国加征10%的额外关税,这一举措似乎打压了市场的投资情绪。 避险情绪进一步加剧,美元指数(DXY)上涨至107.226,突破了107关口,为约一周以来的最高点。尤其是英伟达,因其2月至4月的总利润率指引低于预期,市场对其增长放缓表示担忧,股价开盘后下跌,跌幅逐渐扩大,最终以8.48%大幅下跌收盘。 随着美国关税生效日期临近,市场对美国可能正式启动贸易战的警觉性升高,且这一风险预期与之前市场预期有所不同。前一交易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9.9韩元,收于1443韩元,显示金融市场情绪的变化。 此外,由于月底除息因素影响,前一交易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下跌19.34点(0.73%),收于2621.75点。Kiwoom证券研究员韩智英(音)表示:“关税相关的新闻将继续引发股市波动,尽管如此,股市已逐渐适应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效应。” 27日,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1 02:21:39 -
韩国成中国迂回出口跳板 政府拟修法加大外资监管力度
近来中国企业为规避美国对华制裁或关税壁垒,持续在韩国市场加码迂回投资,引起政府重视,计划采取措施防止海外企业钻政策空子。欧洲等海外其他国家相继出台有关限制中国迂回投资的政策,但韩国在这一方面仍是空白。 据悉,韩国政府近日启动一项旨在加强外国人投资审查的现状调查,以推动相关法律的修订。主要审查对象包括直接在国内购买土地建设工厂或营业场所的“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还将研究如果监管海外企业通过第三国子公司或基金进行身份“洗白”后对韩国进行间接投资的行为。 政府计划重点审查近年来剧增的中国对韩投资。去年中国对韩国投资规模超过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部分集中于半导体、电池、太阳能等尖端产业领域。对此韩国国内不乏质疑声音,认为中国正利用韩国作为跳板,规避美国关税风险,进行迂回进出口。一名政府官员表示已认识到中国通过韩国进行迂回进出口问题的严重性,但目前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来加以限制。 目前,韩国虽然有监管外国企业进行收购合并的手段,但对于外国企业在韩国成立公司并建设生产设施的投资行为尚无有效的限制措施。欧洲、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近来纷纷出台相关制度,以遏制中国的迂回出口行为。 中国的迂回进出口造成的产业风险正快速显现。去年底,一家在韩国运营中国半导体设备的企业因涉嫌非法迂回出口,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这家企业被怀疑将美国禁止对华出口的产品通过韩国中转至中国。事件发生后引发业界不安,担心类似事例增加将令韩国面临间接制裁风险。 去年中国某电池生产企业斥资1.2万亿韩元,在韩国建立生产设施,美国此前已对在越南、马来西亚等被中国当成迂回出口前沿国家生产的电池产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近期发布“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对中国资本加强监管,因此有意见称韩国在吸引中国资本时,必须仔细评估风险。 全球各国陆续出台制度以阻止中国进行迂回投资,英国于2022年出台《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NSI),对外企投资关键行业设限。澳大利亚也规定,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可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 据外媒报道,在近期美国加大对中国企业迂回出口的施压后,墨西哥已暂停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大规模投资项目。马来西亚作为中国在半导体设备和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主要迂回进出口国,去年在美国实施关税限制后,敦促中国企业勿利用马来西亚作为“改标”产品的基地以避免美国关税。 不过有观点指出,若韩国制定防止迂回进出口的法律需对具体方式进行细化分类,若仅针对特定国家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相关业界人员称,有必要对海外案例进行参考分析,在保障国家安全、避免贸易摩擦的前提下制定相关措施。
2025-02-28 00:10:36 -
中国品牌来势汹汹 韩国家电"双寡头"地位不保?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推动的关税政策可能于下月正式实施,韩国家电企业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然而,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美国的贸易壁垒,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压力或许更值得关注。 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同时凭借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目光。尽管在韩国本土市场,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仍有限,但在国际市场上,韩国家电企业的领先地位正受到挑战。 市场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的销售额排名中,三星电子以28.3%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LG电子以16.5%紧随其后。然而,如果按出货量计算,情况则有所不同。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信的电视出货量达到2914万台,成为全球出货量最高的电视品牌。相比之下,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出货量分别为2200万台,均低于海信。 从国家层面来看,2024年中国主要电视品牌——海信、TCL、小米的总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31.3%,已超过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总和(28.4%)。不仅是电视,中国企业在冰箱、洗衣机、空调、吸尘器等多个家电领域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上升。长期由三星电子和LG电子主导的全球家电市场,如今已经无法忽视海尔、海信等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家电企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国家级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拥有成熟的生产设施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成长环境。 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显著提升了技术水平。例如,海尔收购了美国通用电气(GE)家电业务,美的集团则收购了日本东芝(Toshiba)家电部门。通过并购,中国家电企业不仅扩大了市场份额,也补足了关键技术短板,从而增强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业内人士担忧,美国关税政策的实施可能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由于美国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中国企业可能会调整出口策略,加大对其他国家市场的低价供应力度,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面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韩国业内人士认为,本土企业需要在“硬件”竞争之外,进一步强化“软件”技术,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相关业界人士表示:“目前全球各大企业的硬件产品性能差距正在缩小,未来的竞争核心将转向人工智能(AI)等软件技术的创新。韩国企业必须加速技术升级,以维持市场优势。” 此外,安全性问题也可能成为韩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名行业分析师指出:“部分中国家电产品存在数据安全问题,这为韩国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消费者日益关注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如何在智能化家电中确保数据安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当地时间25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建筑展览会“IBS 2025”的LG电子展馆内,参观者们正在体验根据各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定制化提供家电、冷暖空调、物联网技术等的“整体空间解决方案”。【图片来源 LG电子】
2025-02-26 19:53:58 -
韩国半导体遭美关税夹击 对华供应链或成关键隐忧
在美国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大幅加征关税导致韩国国内产业界危机感加剧的背景下,有观点认为,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可能比对韩关税更严重地冲击韩国半导体行业。由于韩国半导体产品的大量出口用于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作为中间材料,一旦美国对华关税增加,韩国半导体业或将受到连锁影响。 据韩国业界24日消息,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对包括半导体和汽车等在内的多个行业征收25%的关税,并从本月4日起,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 这意味着韩国半导体企业不仅要承担25%的对美关税,同时还需面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所附加的10%关税的间接影响。有分析认为,相较于25%的直接关税,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对韩国半导体业的负面影响或许更为严重。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5年半导体产业出口展望》报告显示,特朗普曾在竞选期间承诺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不等的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目前,美国仅对中国商品加征了10%的关税,但未来仍存在进一步追加关税的可能性。 报告预测,由于美国对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征收额外关税,在美销售的智能手机价格可能上涨26%,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价格将上涨46%。与此同时,销售量预计将分别下降44%和54%。电子产品价格上涨将削弱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进而导致销量减少。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李美惠(音)表示,即使美国对韩国半导体征收25%的关税,美国的大型科技企业仍可能继续进口韩国半导体,以支持其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高端产业。她认为,在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公司仍需维持投资,预计对高性能半导体的需求不会大幅下滑。特别是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几乎被韩国企业垄断,因此即使关税提高,产品价格上升,也不会对整体需求造成决定性影响。 然而,出口至中国的半导体市场情况可能更加严峻。由于韩国生产的半导体大多用于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中,一旦美国对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加征关税,韩国半导体企业势必受到波及。李美惠表示:“如果美国对中国商品大幅提高关税,在美销售的中国产品价格将随之上涨,进而降低消费需求。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这将间接影响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出货量。” 韩国国际金融中心新兴经济部部长李致勋(音)也指出:“不仅是美国对半导体加征25%关税的问题,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同样会对韩国半导体企业造成巨大影响。若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电子产品减少,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也将相应下滑。” 目前,美国对韩国半导体征收25%关税的问题仍可通过韩美政府间谈判及企业增加在美投资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然而,美国对中国征收额外关税的政策,韩国政府和企业却难以有效应对。 李致勋表示:“美国针对中国的关税措施是不可抗力,韩国政府和企业几乎没有可行的应对方案。”不过,他也认为:“美国也难以完全不计后果地实施关税政策,因为这可能对自身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美国的关税措施可能更多是作为谈判筹码。” 【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2-25 20:10:40 -
韩国钢铁业面临美国25%关税冲击 政府加紧协商应对
在美国即将于下月对进口钢铁全面征收25%关税之际,韩国钢铁行业高度关注韩国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结果。若该关税正式实施,韩国对美钢铁出口将遭受严重冲击。尽管面临国际贸易摩擦,韩国政府此前仍对中国进口厚板(指厚度6毫米以上的钢板)征收反倾销关税,显示出对本国钢铁产业的保护意志。业界期待,韩国政府在对美谈判中能够延续这一立场。 据相关部门25日消息,韩国政府正在与美方协调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访美日程。安德根最早可能于本周启程前往美国,就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及贸易政策进行协商,寻求应对方案。 美国政府此前宣布,自3月起对进口钢铁产品一律征收25%的关税,理由是减少贸易逆差,同时保护本国产业。由于韩国钢铁企业超过一半的销售额来自出口市场,该关税措施一旦实施,将直接打击企业业绩。据悉,安德根提前安排访美行程,也是基于对关税冲击的担忧。若关税政策如期执行,可能对韩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韩国钢铁业界寄望政府能够延续近期的钢铁保护政策。本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已向企划财政部建议,对中国进口厚板征收27.91%至38.02%不等的反倾销关税,以进一步保护本国钢铁业。业内分析认为,这一关税率几乎等同于封锁中国厚板的进口。 根据韩国券商数据,截至本月最后一周,韩国浦项制铁(POSCO)生产的厚板价格为每吨9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560元),而进口厚板的市场价格为每吨80万韩元。一旦适用30%的关税,中国厚板价格将升至100万韩元以上,导致其市场竞争力下降。 钢铁业被视为韩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若行业遭遇严重冲击,其影响将波及整个制造业,包括造船和汽车产业等。韩国钢铁业界人士指出,韩国、德国、日本的共同点在于均拥有独立的钢铁和汽车生产能力,一旦钢铁产业衰退,整个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将受到削弱。 特朗普政府于本月10日(当地时间)宣布,自3月4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韩国钢铁业界回顾2018年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时的类似关税政策,希望当年的谈判经验能再度发挥作用。2018年,美国原计划对所有进口钢铁征收25%关税,韩国政府通过谈判成功争取到免税配额,即过去三年平均出口量(383万吨)的约70%(263万吨)得以免税。 当前,韩国业界建议政府利用能源进口作为谈判筹码,以缩小对美贸易顺差,争取关税豁免。据统计,2024年韩国对美贸易顺差达55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日本、印度等国政府已采取行动,日本首相石破茂承诺扩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并与特朗普直接会谈;印度总理也将LNG和石油进口作为谈判筹码。 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目前缺乏能直接与特朗普谈判的高层领导人,成为一大劣势。目前韩国政局不稳,导致政府缺乏能亲自出面与特朗普磋商的对口官员。韩国钢铁业界人士表示:“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领导人已与特朗普总统进行通话或会晤,并就对美贸易政策获得积极回应。相比之下,韩国目前缺乏明确的谈判指挥中枢,这将影响争取豁免关税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2月21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门多塔的HCC公司工厂,一名工人正在处理用于制造联合收割机的钢铁筛网部件。【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2-25 19:35:32 -
中国电视机出货量首超韩国 销售额差距急速缩小
【图片来源韩联社】 在全球电视机市场,中国品牌出货量首超韩国,销售额差距显著缩小。 市场调查机构奥姆迪亚(Omdia)于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去年出货量为基准,中国电视机品牌TCL、海信、小米合计占有率达31.3%,成功超越三星电子和LG电子合计占有率28.4%,实现历史性突破。自2020年以来,中国电视机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24.4%增至2021年的26.3%,2022年为28.4%,2023年进一步上涨至29.6%后,去年首超30%大关。同期,韩国电视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呈逐年缩小趋势,从2020年的33.4%降至2021年的32.6%,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31.3%和29.8%,跌破30%。 得益于出货量激增,中国电视机品牌的销售额占比也在迅速上升。以销售额为基准,尽管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全体电视机市场仍保持领先,但与中国品牌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去年三星电子在全体电视机市场上连续19年位居首位,LG电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机市场上连续12年位居第一。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在全体电视机市场上的销售额占比从2020年的31.9%降至2024年的28.3%,LG电子则从16.5%降至16.1%。反之,中国品牌TCL的销售额占比则从7.4%大幅升至12.4%,海信也达到了10.5%。因此,韩国(三星电子、LG电子)和中国(TCL、海信)电视机的销售额差距分别从2020年的48.4%比13.5%缩小至去年的44.4%比22.9%。 此外,中国在75英寸以上的超大型电视机市场上取得了飞跃性进展。尽管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该市场上仍占据领导地位,但近五年来,两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所下降。相反,TCL和海信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从2020年的5.1%和4.2%大幅提升至15%和14.6%,进一步巩固了在超大型电视机市场的地位。然而,在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电视机市场,三星电子和LG电子仍表现出坚实的竞争力。三星电子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9.6%,位居首位,LG电子紧随其后占30.2%,TCL和海信市场占有率分别仅为1.6%和0.9%。 中国电视机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迅猛崛起,得益于政府的全力支持和补贴政策。中国品牌以低价市场为中心,展开了大规模的物量攻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尽管三星电子和LG电子正在积极开发全新产品,以搭载人工智能(AI)为策略提升竞争力,但中国的技术追赶势头同样不容小觑。业界普遍认为,为了稳固市场竞争力,韩国电视机品牌有必要积极应对中国的挑战。奥姆迪亚表示,未来韩国与中国的电视机价格竞争将进一步深化,政府有必要考虑扩大补贴、对华征收关税等对策,以守护国内市场。
2025-02-23 22:41:14 -
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创新高 中美博弈下韩国产业能否坐收"渔翁之利"
19日,在京畿道平泽港停放着出口用汽车。【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创历史新高。然而,面对今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政策不确定性,业界对出口业绩的恶化表示担忧,同时也有分析预测称,中美矛盾的持续可能为韩国带来意外的收益。 韩国汽车产业协会分析韩国贸易协会统计数据并于23日发布的结果显示,去年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82.2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值。自2021年以来,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从69.12亿美元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80.3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80.87亿美元,呈逐年攀升态势。 在汽车零部件整体出口市场中,美国占据最大比重。去年,韩国汽车零部件全体出口总额为225.47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占比高达36.5%,成为韩国汽车产业的核心市场。其次依次为欧盟(17.3%,38.9亿美元)、墨西哥(9.5%,21.53亿美元)、中国(6.4%,14.54亿美元)、东盟(5.8%,13.01亿美元)、印度(4.1%,9.21亿美元)等国家和地区。 从整车出口来看,去年韩国全年出口额为707.89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额为347.44亿美元,占比接近半数(49.1%)。因此,包括零部件在内的汽车相关企业,对特朗普政府宣告的25%关税政策表示了强烈的担忧。鉴于每辆汽车需要约3万个零部件,产业供应链复杂且交错,因此很难准确预测关税政策的具体影响。然而,零部件业界相关人士普遍认为,由于汽车零部件与整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关税的上涨必将对韩国全体汽车产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整车企业增加当地生产,那么韩国零部件企业的销售额自然会减少;而如果韩国零部件企业想要进军海外市场,投资费用也会随之增加。 此外,普遍关税和对等关税也是降低韩国零部件企业价格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如果推迟一个月的向墨西哥征收25%的追加关税成为现实,那么将对进军墨西哥的韩国零部件企业造成直接的打击。业界相关人士对此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如果美国要求整车企业不仅要提高当地生产,还要提高零部件的本地化比率,那么韩国零部件业界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但也有分析认为,随着中美贸易矛盾激化,韩国汽车零部件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替代品。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金京有(音)在《美国大选对韩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报告中预测,虽然包括韩国在内的主要国家都可能增加关税,但如果对华征收力度更大,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征收60%的统一关税,那么美国的进口链将被韩国零部件所替代,从而为韩国带来反射性的利益。 同时,韩国经济研究院研究委员申元圭(音)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展望和战略应对方案》中指出,韩美两国在汽车零部件方面是互补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越多,美国汽车制造业的雇用人数便相应增加。因此,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并明确立场,韩国应与中方保持适当的距离。
2025-02-23 19:24:09 -
韩国拟对中国进口厚板征收最高38%反倾销税 钢铁行业迎利好
随着韩国政府宣布拟对中国进口厚板(指厚度6毫米以上的钢板)征收最高38%的反倾销关税,韩国国内钢铁行业的经营压力有所缓解。由于高额关税的施加,韩国国产厚板在价格竞争力上得到了提升,相较于涌入市场的中国低价厚板,优势进一步扩大。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于20日召开第457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包括对中国低价厚板征收最高38%反倾销关税在内的四项议案。此前,现代制铁于去年7月底向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诉,指控中国低价厚板倾销对韩国国内钢铁产业造成损害。随后,贸易委员会于去年10月初启动了反倾销调查。 经初步调查,贸易委员会判定,已有充分证据表明中国厚板存在倾销行为,并对韩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因此,委员会作出初步裁定,建议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在正式调查期间,临时征收27.91%至38.02%的反倾销关税,以防止进一步损害发生。 厚板是指厚度在6毫米以上的钢板,主要用于造船和建筑行业。韩国国内厚板市场规模约为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4亿元),近年来,中国进口厚板大量进入韩国市场,导致本土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对钢铁产品加征关税,这一因素也可能促使中国钢铁企业将更多产品出口至韩国市场。 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去年韩国进口的中国厚板总量达117.9328万吨,同比增长5%(2024年为112.2774万吨)。相比2021年的32.6145万吨,这一进口量已增长逾三倍,创下历史最高增幅。韩国钢铁行业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因国内需求不足,正以低价向韩国市场倾销厚板。 通常情况下,中国厚板价格比韩国国产厚板低约15%以上,因此更具价格竞争力。韩国国内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在一定程度上采购中国厚板,尤其是造船行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增加对中国厚板的使用比例。此外,厚板广泛用于建筑行业,包括桥梁建设、地下停车场等,中国厚板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由于中国低价厚板的冲击,韩国钢铁企业的经营情况持续恶化。2024年,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制铁(POSCO)的销售额为37.56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6%;营业利润为1.47万亿韩元,同比减少29.3%。现代制铁去年的销售额为23.2261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0.4%;营业利润为3144亿韩元,同比减少60.6%。 面对困境,韩国钢铁行业对政府的反倾销关税措施表示欢迎。业内人士表示,政府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危机,使本土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有所恢复。 现代制铁厚板生产情况【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2-21 20:17:47 -
美国贸易政策风云变幻 韩国主力产业承压
19日,在京畿道平泽港停放着出口汽车。【图片来源 韩联社】 金融业界普遍认为,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将对韩国主力产业造成显著冲击。 韩国银行(央行)于20日在《主力产业监测报告》中就今年半导体行业局势预测称,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上台,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加剧,韩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下行风险显著增强。尽管今年高附加值的半导体出口呈转好态势,但受通用半导体需求不振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半导体整体出口的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 在汽车出口方面,央行预测,尽管北美市场需求强劲,但由于在欧洲地区的销售表现低迷,加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加强以及当地生产规模扩大,韩国汽车出口将逐渐呈减少态势。 针对石油化学产业的市场分析,央行指出,受全球制造业景气疲软及供应过剩等因素影响,该产业的生产和出口难以实现大幅增加。钢铁行业方面,由于韩国建筑业景气萧条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等因素,该行业将持续低迷。此外,美国计划征收25%的关税,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的风险。 然而,在造船业方面,央行持积极态度。报告称,在造船业景气持续好转的背景下,以环保和高附加值船舶为中心的订单持续增加,收益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特朗普政府放松包括化石燃料在内的能源政策、加强同盟国合作以及美国对华制裁带来的反射性利益等,有望对韩国造船业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IBK企业银行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美国普遍关税对韩国出口的影响》报告中指出,若美国政府实施普遍关税,韩国的总出口额或将同比(6838亿美元)减少1.8%(125亿美元)至4.6%(312.6亿美元)。报告中预测,中小企业对美国出口的打击将比大企业更为严重,且大部分产业出口都将遭受重大冲击。在主要出口产品中,汽车、通信设备和精密化学产品的对美国出口减幅将分别达到18.59%、21.17%和50.23%。
2025-02-20 23:59:36 -
韩国企业景气"寒冬"持续 指数三连跌引忧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韩国企业景气展望连续3年呈恶化态势。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韩国销售额排名前600的大型企业进行企业景气调查指数(BSI)调查,并于20发布结果显示,3月企业景气指数(BSI)为90.8,自2022年4月(99.1)跌破100后,连续36个月低于标准值。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数值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 调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1至3月)BSI的预测值为87.5,创自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2009年第一季度(64.7)以来的最低值。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BSI分别为95.1和86.3,均未达到基准线。 在制造业方面,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征收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89.7)、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88.2)追加关税的影响,BSI景气指数显得尤为疲软。特别是包括钢铁在内的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从自去年6月连续10个月低于标准值。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中,纤维、服装、皮革、鞋类(84.6)、食品饮料及香烟(94.7)、石油精炼及化学产品(96.3)等也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医药品、木材、家具、纸张接近基准线。相对而言,包括半导体设备在内的通用及精密机械设备(110.5)、电子及通信设备(105.6)、非金属材料及制品(108.3)的经济前景则较为乐观。在非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信息通信(66.7)、电力、燃气和水务(70.6)、运输和仓储(73.9)等行业的经营预期均呈恶化趋势,特别是建筑(81.0)连续2年6个月低于标准值。 据调查,各调查部门的BSI在投资(90.0)、就业(93.3)、资金状况(93.6)、收益性(93.6)、内需(94.2)、出口(95.8)、库存(101.9)等指标均表现出负面预期。其中,库存指数超过基准值100,反映出库存过剩的现象,成为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信号。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消费及投资不振长期化的态势下,由于物价不稳定、对外不确定性加剧,内需和出口均承受着巨大压力。政府需通过扩大临时投资、实施税额减免等措施,积极促进国内投资,以缓解当前的经济困境。”同时,他还警告称,若企业信心长期低迷,将对实体经济领域产生过度抑制作用,进而对韩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025-02-20 19:39:17
-
韩国股市面临下行压力 市场关注美国关税政策
28日,韩国股市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市场主要关注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尤其是这些关税预计将于下月4日直接生效,且无需国家间谈判。隔夜纽约股市表现不佳,纳斯达克指数暴跌2.78%,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下跌0.45%和1.59%。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重申,将于下月4日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的关税,并警告可能对中国加征10%的额外关税,这一举措似乎打压了市场的投资情绪。 避险情绪进一步加剧,美元指数(DXY)上涨至107.226,突破了107关口,为约一周以来的最高点。尤其是英伟达,因其2月至4月的总利润率指引低于预期,市场对其增长放缓表示担忧,股价开盘后下跌,跌幅逐渐扩大,最终以8.48%大幅下跌收盘。 随着美国关税生效日期临近,市场对美国可能正式启动贸易战的警觉性升高,且这一风险预期与之前市场预期有所不同。前一交易日,韩元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涨9.9韩元,收于1443韩元,显示金融市场情绪的变化。 此外,由于月底除息因素影响,前一交易日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下跌19.34点(0.73%),收于2621.75点。Kiwoom证券研究员韩智英(音)表示:“关税相关的新闻将继续引发股市波动,尽管如此,股市已逐渐适应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效应。” 27日,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1 02:21:39 -
韩国成中国迂回出口跳板 政府拟修法加大外资监管力度
近来中国企业为规避美国对华制裁或关税壁垒,持续在韩国市场加码迂回投资,引起政府重视,计划采取措施防止海外企业钻政策空子。欧洲等海外其他国家相继出台有关限制中国迂回投资的政策,但韩国在这一方面仍是空白。 据悉,韩国政府近日启动一项旨在加强外国人投资审查的现状调查,以推动相关法律的修订。主要审查对象包括直接在国内购买土地建设工厂或营业场所的“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还将研究如果监管海外企业通过第三国子公司或基金进行身份“洗白”后对韩国进行间接投资的行为。 政府计划重点审查近年来剧增的中国对韩投资。去年中国对韩国投资规模超过8.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1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大部分集中于半导体、电池、太阳能等尖端产业领域。对此韩国国内不乏质疑声音,认为中国正利用韩国作为跳板,规避美国关税风险,进行迂回进出口。一名政府官员表示已认识到中国通过韩国进行迂回进出口问题的严重性,但目前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来加以限制。 目前,韩国虽然有监管外国企业进行收购合并的手段,但对于外国企业在韩国成立公司并建设生产设施的投资行为尚无有效的限制措施。欧洲、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近来纷纷出台相关制度,以遏制中国的迂回出口行为。 中国的迂回进出口造成的产业风险正快速显现。去年底,一家在韩国运营中国半导体设备的企业因涉嫌非法迂回出口,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这家企业被怀疑将美国禁止对华出口的产品通过韩国中转至中国。事件发生后引发业界不安,担心类似事例增加将令韩国面临间接制裁风险。 去年中国某电池生产企业斥资1.2万亿韩元,在韩国建立生产设施,美国此前已对在越南、马来西亚等被中国当成迂回出口前沿国家生产的电池产品征收关税。特朗普政府近期发布“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对中国资本加强监管,因此有意见称韩国在吸引中国资本时,必须仔细评估风险。 全球各国陆续出台制度以阻止中国进行迂回投资,英国于2022年出台《国家安全与投资法案》(NSI),对外企投资关键行业设限。澳大利亚也规定,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可对外国投资进行审查。 据外媒报道,在近期美国加大对中国企业迂回出口的施压后,墨西哥已暂停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大规模投资项目。马来西亚作为中国在半导体设备和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主要迂回进出口国,去年在美国实施关税限制后,敦促中国企业勿利用马来西亚作为“改标”产品的基地以避免美国关税。 不过有观点指出,若韩国制定防止迂回进出口的法律需对具体方式进行细化分类,若仅针对特定国家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相关业界人员称,有必要对海外案例进行参考分析,在保障国家安全、避免贸易摩擦的前提下制定相关措施。
2025-02-28 00:10:36 -
中国品牌来势汹汹 韩国家电"双寡头"地位不保?
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推动的关税政策可能于下月正式实施,韩国家电企业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然而,业内人士认为,相较于美国的贸易壁垒,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压力或许更值得关注。 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同时凭借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目光。尽管在韩国本土市场,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仍有限,但在国际市场上,韩国家电企业的领先地位正受到挑战。 市场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的销售额排名中,三星电子以28.3%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LG电子以16.5%紧随其后。然而,如果按出货量计算,情况则有所不同。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信的电视出货量达到2914万台,成为全球出货量最高的电视品牌。相比之下,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出货量分别为2200万台,均低于海信。 从国家层面来看,2024年中国主要电视品牌——海信、TCL、小米的总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31.3%,已超过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总和(28.4%)。不仅是电视,中国企业在冰箱、洗衣机、空调、吸尘器等多个家电领域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上升。长期由三星电子和LG电子主导的全球家电市场,如今已经无法忽视海尔、海信等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家电企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国家级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拥有成熟的生产设施以及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成长环境。 过去十年间,中国企业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显著提升了技术水平。例如,海尔收购了美国通用电气(GE)家电业务,美的集团则收购了日本东芝(Toshiba)家电部门。通过并购,中国家电企业不仅扩大了市场份额,也补足了关键技术短板,从而增强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业内人士担忧,美国关税政策的实施可能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由于美国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中国企业可能会调整出口策略,加大对其他国家市场的低价供应力度,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面对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韩国业内人士认为,本土企业需要在“硬件”竞争之外,进一步强化“软件”技术,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相关业界人士表示:“目前全球各大企业的硬件产品性能差距正在缩小,未来的竞争核心将转向人工智能(AI)等软件技术的创新。韩国企业必须加速技术升级,以维持市场优势。” 此外,安全性问题也可能成为韩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名行业分析师指出:“部分中国家电产品存在数据安全问题,这为韩国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消费者日益关注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如何在智能化家电中确保数据安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当地时间25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建筑展览会“IBS 2025”的LG电子展馆内,参观者们正在体验根据各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定制化提供家电、冷暖空调、物联网技术等的“整体空间解决方案”。【图片来源 LG电子】
2025-02-26 19:53:58 -
韩国半导体遭美关税夹击 对华供应链或成关键隐忧
在美国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大幅加征关税导致韩国国内产业界危机感加剧的背景下,有观点认为,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可能比对韩关税更严重地冲击韩国半导体行业。由于韩国半导体产品的大量出口用于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作为中间材料,一旦美国对华关税增加,韩国半导体业或将受到连锁影响。 据韩国业界24日消息,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对包括半导体和汽车等在内的多个行业征收25%的关税,并从本月4日起,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 这意味着韩国半导体企业不仅要承担25%的对美关税,同时还需面对中国出口美国产品所附加的10%关税的间接影响。有分析认为,相较于25%的直接关税,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对韩国半导体业的负面影响或许更为严重。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25年半导体产业出口展望》报告显示,特朗普曾在竞选期间承诺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不等的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目前,美国仅对中国商品加征了10%的关税,但未来仍存在进一步追加关税的可能性。 报告预测,由于美国对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征收额外关税,在美销售的智能手机价格可能上涨26%,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价格将上涨46%。与此同时,销售量预计将分别下降44%和54%。电子产品价格上涨将削弱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进而导致销量减少。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李美惠(音)表示,即使美国对韩国半导体征收25%的关税,美国的大型科技企业仍可能继续进口韩国半导体,以支持其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高端产业。她认为,在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公司仍需维持投资,预计对高性能半导体的需求不会大幅下滑。特别是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几乎被韩国企业垄断,因此即使关税提高,产品价格上升,也不会对整体需求造成决定性影响。 然而,出口至中国的半导体市场情况可能更加严峻。由于韩国生产的半导体大多用于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中,一旦美国对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加征关税,韩国半导体企业势必受到波及。李美惠表示:“如果美国对中国商品大幅提高关税,在美销售的中国产品价格将随之上涨,进而降低消费需求。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这将间接影响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出货量。” 韩国国际金融中心新兴经济部部长李致勋(音)也指出:“不仅是美国对半导体加征25%关税的问题,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同样会对韩国半导体企业造成巨大影响。若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电子产品减少,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也将相应下滑。” 目前,美国对韩国半导体征收25%关税的问题仍可通过韩美政府间谈判及企业增加在美投资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然而,美国对中国征收额外关税的政策,韩国政府和企业却难以有效应对。 李致勋表示:“美国针对中国的关税措施是不可抗力,韩国政府和企业几乎没有可行的应对方案。”不过,他也认为:“美国也难以完全不计后果地实施关税政策,因为这可能对自身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美国的关税措施可能更多是作为谈判筹码。” 【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2-25 20:10:40 -
韩国钢铁业面临美国25%关税冲击 政府加紧协商应对
在美国即将于下月对进口钢铁全面征收25%关税之际,韩国钢铁行业高度关注韩国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结果。若该关税正式实施,韩国对美钢铁出口将遭受严重冲击。尽管面临国际贸易摩擦,韩国政府此前仍对中国进口厚板(指厚度6毫米以上的钢板)征收反倾销关税,显示出对本国钢铁产业的保护意志。业界期待,韩国政府在对美谈判中能够延续这一立场。 据相关部门25日消息,韩国政府正在与美方协调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访美日程。安德根最早可能于本周启程前往美国,就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及贸易政策进行协商,寻求应对方案。 美国政府此前宣布,自3月起对进口钢铁产品一律征收25%的关税,理由是减少贸易逆差,同时保护本国产业。由于韩国钢铁企业超过一半的销售额来自出口市场,该关税措施一旦实施,将直接打击企业业绩。据悉,安德根提前安排访美行程,也是基于对关税冲击的担忧。若关税政策如期执行,可能对韩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韩国钢铁业界寄望政府能够延续近期的钢铁保护政策。本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已向企划财政部建议,对中国进口厚板征收27.91%至38.02%不等的反倾销关税,以进一步保护本国钢铁业。业内分析认为,这一关税率几乎等同于封锁中国厚板的进口。 根据韩国券商数据,截至本月最后一周,韩国浦项制铁(POSCO)生产的厚板价格为每吨9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560元),而进口厚板的市场价格为每吨80万韩元。一旦适用30%的关税,中国厚板价格将升至100万韩元以上,导致其市场竞争力下降。 钢铁业被视为韩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若行业遭遇严重冲击,其影响将波及整个制造业,包括造船和汽车产业等。韩国钢铁业界人士指出,韩国、德国、日本的共同点在于均拥有独立的钢铁和汽车生产能力,一旦钢铁产业衰退,整个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将受到削弱。 特朗普政府于本月10日(当地时间)宣布,自3月4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韩国钢铁业界回顾2018年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时的类似关税政策,希望当年的谈判经验能再度发挥作用。2018年,美国原计划对所有进口钢铁征收25%关税,韩国政府通过谈判成功争取到免税配额,即过去三年平均出口量(383万吨)的约70%(263万吨)得以免税。 当前,韩国业界建议政府利用能源进口作为谈判筹码,以缩小对美贸易顺差,争取关税豁免。据统计,2024年韩国对美贸易顺差达55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日本、印度等国政府已采取行动,日本首相石破茂承诺扩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并与特朗普直接会谈;印度总理也将LNG和石油进口作为谈判筹码。 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目前缺乏能直接与特朗普谈判的高层领导人,成为一大劣势。目前韩国政局不稳,导致政府缺乏能亲自出面与特朗普磋商的对口官员。韩国钢铁业界人士表示:“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领导人已与特朗普总统进行通话或会晤,并就对美贸易政策获得积极回应。相比之下,韩国目前缺乏明确的谈判指挥中枢,这将影响争取豁免关税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2月21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门多塔的HCC公司工厂,一名工人正在处理用于制造联合收割机的钢铁筛网部件。【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5-02-25 19:35:32 -
中国电视机出货量首超韩国 销售额差距急速缩小
【图片来源韩联社】 在全球电视机市场,中国品牌出货量首超韩国,销售额差距显著缩小。 市场调查机构奥姆迪亚(Omdia)于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去年出货量为基准,中国电视机品牌TCL、海信、小米合计占有率达31.3%,成功超越三星电子和LG电子合计占有率28.4%,实现历史性突破。自2020年以来,中国电视机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24.4%增至2021年的26.3%,2022年为28.4%,2023年进一步上涨至29.6%后,去年首超30%大关。同期,韩国电视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呈逐年缩小趋势,从2020年的33.4%降至2021年的32.6%,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为31.3%和29.8%,跌破30%。 得益于出货量激增,中国电视机品牌的销售额占比也在迅速上升。以销售额为基准,尽管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全体电视机市场仍保持领先,但与中国品牌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去年三星电子在全体电视机市场上连续19年位居首位,LG电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机市场上连续12年位居第一。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在全体电视机市场上的销售额占比从2020年的31.9%降至2024年的28.3%,LG电子则从16.5%降至16.1%。反之,中国品牌TCL的销售额占比则从7.4%大幅升至12.4%,海信也达到了10.5%。因此,韩国(三星电子、LG电子)和中国(TCL、海信)电视机的销售额差距分别从2020年的48.4%比13.5%缩小至去年的44.4%比22.9%。 此外,中国在75英寸以上的超大型电视机市场上取得了飞跃性进展。尽管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该市场上仍占据领导地位,但近五年来,两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所下降。相反,TCL和海信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从2020年的5.1%和4.2%大幅提升至15%和14.6%,进一步巩固了在超大型电视机市场的地位。然而,在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电视机市场,三星电子和LG电子仍表现出坚实的竞争力。三星电子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9.6%,位居首位,LG电子紧随其后占30.2%,TCL和海信市场占有率分别仅为1.6%和0.9%。 中国电视机品牌在全球市场的迅猛崛起,得益于政府的全力支持和补贴政策。中国品牌以低价市场为中心,展开了大规模的物量攻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尽管三星电子和LG电子正在积极开发全新产品,以搭载人工智能(AI)为策略提升竞争力,但中国的技术追赶势头同样不容小觑。业界普遍认为,为了稳固市场竞争力,韩国电视机品牌有必要积极应对中国的挑战。奥姆迪亚表示,未来韩国与中国的电视机价格竞争将进一步深化,政府有必要考虑扩大补贴、对华征收关税等对策,以守护国内市场。
2025-02-23 22:41:14 -
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创新高 中美博弈下韩国产业能否坐收"渔翁之利"
19日,在京畿道平泽港停放着出口用汽车。【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创历史新高。然而,面对今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政策不确定性,业界对出口业绩的恶化表示担忧,同时也有分析预测称,中美矛盾的持续可能为韩国带来意外的收益。 韩国汽车产业协会分析韩国贸易协会统计数据并于23日发布的结果显示,去年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82.2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值。自2021年以来,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从69.12亿美元稳步增长至2022年的80.3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80.87亿美元,呈逐年攀升态势。 在汽车零部件整体出口市场中,美国占据最大比重。去年,韩国汽车零部件全体出口总额为225.47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占比高达36.5%,成为韩国汽车产业的核心市场。其次依次为欧盟(17.3%,38.9亿美元)、墨西哥(9.5%,21.53亿美元)、中国(6.4%,14.54亿美元)、东盟(5.8%,13.01亿美元)、印度(4.1%,9.21亿美元)等国家和地区。 从整车出口来看,去年韩国全年出口额为707.89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额为347.44亿美元,占比接近半数(49.1%)。因此,包括零部件在内的汽车相关企业,对特朗普政府宣告的25%关税政策表示了强烈的担忧。鉴于每辆汽车需要约3万个零部件,产业供应链复杂且交错,因此很难准确预测关税政策的具体影响。然而,零部件业界相关人士普遍认为,由于汽车零部件与整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关税的上涨必将对韩国全体汽车产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果整车企业增加当地生产,那么韩国零部件企业的销售额自然会减少;而如果韩国零部件企业想要进军海外市场,投资费用也会随之增加。 此外,普遍关税和对等关税也是降低韩国零部件企业价格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如果推迟一个月的向墨西哥征收25%的追加关税成为现实,那么将对进军墨西哥的韩国零部件企业造成直接的打击。业界相关人士对此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如果美国要求整车企业不仅要提高当地生产,还要提高零部件的本地化比率,那么韩国零部件业界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但也有分析认为,随着中美贸易矛盾激化,韩国汽车零部件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替代品。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委员金京有(音)在《美国大选对韩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报告中预测,虽然包括韩国在内的主要国家都可能增加关税,但如果对华征收力度更大,特别是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征收60%的统一关税,那么美国的进口链将被韩国零部件所替代,从而为韩国带来反射性的利益。 同时,韩国经济研究院研究委员申元圭(音)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展望和战略应对方案》中指出,韩美两国在汽车零部件方面是互补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越多,美国汽车制造业的雇用人数便相应增加。因此,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并明确立场,韩国应与中方保持适当的距离。
2025-02-23 19:24:09 -
韩国拟对中国进口厚板征收最高38%反倾销税 钢铁行业迎利好
随着韩国政府宣布拟对中国进口厚板(指厚度6毫米以上的钢板)征收最高38%的反倾销关税,韩国国内钢铁行业的经营压力有所缓解。由于高额关税的施加,韩国国产厚板在价格竞争力上得到了提升,相较于涌入市场的中国低价厚板,优势进一步扩大。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于20日召开第457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包括对中国低价厚板征收最高38%反倾销关税在内的四项议案。此前,现代制铁于去年7月底向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诉,指控中国低价厚板倾销对韩国国内钢铁产业造成损害。随后,贸易委员会于去年10月初启动了反倾销调查。 经初步调查,贸易委员会判定,已有充分证据表明中国厚板存在倾销行为,并对韩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因此,委员会作出初步裁定,建议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在正式调查期间,临时征收27.91%至38.02%的反倾销关税,以防止进一步损害发生。 厚板是指厚度在6毫米以上的钢板,主要用于造船和建筑行业。韩国国内厚板市场规模约为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4亿元),近年来,中国进口厚板大量进入韩国市场,导致本土企业面临严峻挑战。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曾宣布对钢铁产品加征关税,这一因素也可能促使中国钢铁企业将更多产品出口至韩国市场。 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去年韩国进口的中国厚板总量达117.9328万吨,同比增长5%(2024年为112.2774万吨)。相比2021年的32.6145万吨,这一进口量已增长逾三倍,创下历史最高增幅。韩国钢铁行业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因国内需求不足,正以低价向韩国市场倾销厚板。 通常情况下,中国厚板价格比韩国国产厚板低约15%以上,因此更具价格竞争力。韩国国内钢铁企业近年来也在一定程度上采购中国厚板,尤其是造船行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增加对中国厚板的使用比例。此外,厚板广泛用于建筑行业,包括桥梁建设、地下停车场等,中国厚板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由于中国低价厚板的冲击,韩国钢铁企业的经营情况持续恶化。2024年,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制铁(POSCO)的销售额为37.56万亿韩元,同比下降3.6%;营业利润为1.47万亿韩元,同比减少29.3%。现代制铁去年的销售额为23.2261万亿韩元,同比下降10.4%;营业利润为3144亿韩元,同比减少60.6%。 面对困境,韩国钢铁行业对政府的反倾销关税措施表示欢迎。业内人士表示,政府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危机,使本土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有所恢复。 现代制铁厚板生产情况【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2-21 20:17:47 -
美国贸易政策风云变幻 韩国主力产业承压
19日,在京畿道平泽港停放着出口汽车。【图片来源 韩联社】 金融业界普遍认为,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将对韩国主力产业造成显著冲击。 韩国银行(央行)于20日在《主力产业监测报告》中就今年半导体行业局势预测称,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上台,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加剧,韩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下行风险显著增强。尽管今年高附加值的半导体出口呈转好态势,但受通用半导体需求不振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半导体整体出口的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 在汽车出口方面,央行预测,尽管北美市场需求强劲,但由于在欧洲地区的销售表现低迷,加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加强以及当地生产规模扩大,韩国汽车出口将逐渐呈减少态势。 针对石油化学产业的市场分析,央行指出,受全球制造业景气疲软及供应过剩等因素影响,该产业的生产和出口难以实现大幅增加。钢铁行业方面,由于韩国建筑业景气萧条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等因素,该行业将持续低迷。此外,美国计划征收25%的关税,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的风险。 然而,在造船业方面,央行持积极态度。报告称,在造船业景气持续好转的背景下,以环保和高附加值船舶为中心的订单持续增加,收益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特朗普政府放松包括化石燃料在内的能源政策、加强同盟国合作以及美国对华制裁带来的反射性利益等,有望对韩国造船业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IBK企业银行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美国普遍关税对韩国出口的影响》报告中指出,若美国政府实施普遍关税,韩国的总出口额或将同比(6838亿美元)减少1.8%(125亿美元)至4.6%(312.6亿美元)。报告中预测,中小企业对美国出口的打击将比大企业更为严重,且大部分产业出口都将遭受重大冲击。在主要出口产品中,汽车、通信设备和精密化学产品的对美国出口减幅将分别达到18.59%、21.17%和50.23%。
2025-02-20 23:59:36 -
韩国企业景气"寒冬"持续 指数三连跌引忧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韩国企业景气展望连续3年呈恶化态势。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韩国销售额排名前600的大型企业进行企业景气调查指数(BSI)调查,并于20发布结果显示,3月企业景气指数(BSI)为90.8,自2022年4月(99.1)跌破100后,连续36个月低于标准值。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数值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 调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1至3月)BSI的预测值为87.5,创自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2009年第一季度(64.7)以来的最低值。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BSI分别为95.1和86.3,均未达到基准线。 在制造业方面,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征收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89.7)、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88.2)追加关税的影响,BSI景气指数显得尤为疲软。特别是包括钢铁在内的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从自去年6月连续10个月低于标准值。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中,纤维、服装、皮革、鞋类(84.6)、食品饮料及香烟(94.7)、石油精炼及化学产品(96.3)等也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医药品、木材、家具、纸张接近基准线。相对而言,包括半导体设备在内的通用及精密机械设备(110.5)、电子及通信设备(105.6)、非金属材料及制品(108.3)的经济前景则较为乐观。在非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信息通信(66.7)、电力、燃气和水务(70.6)、运输和仓储(73.9)等行业的经营预期均呈恶化趋势,特别是建筑(81.0)连续2年6个月低于标准值。 据调查,各调查部门的BSI在投资(90.0)、就业(93.3)、资金状况(93.6)、收益性(93.6)、内需(94.2)、出口(95.8)、库存(101.9)等指标均表现出负面预期。其中,库存指数超过基准值100,反映出库存过剩的现象,成为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信号。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在消费及投资不振长期化的态势下,由于物价不稳定、对外不确定性加剧,内需和出口均承受着巨大压力。政府需通过扩大临时投资、实施税额减免等措施,积极促进国内投资,以缓解当前的经济困境。”同时,他还警告称,若企业信心长期低迷,将对实体经济领域产生过度抑制作用,进而对韩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025-02-20 19: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