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大企’新闻 22个
-
韩国残疾人雇佣率持续下滑 多数企业宁交罚款也不雇佣
24日,大田市政府举办“2024年大田残疾人就业创业博览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年来韩国政府虽积极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及权利,但大多残疾人仍未能得到社会及政府的充分尊重。 环境劳动委员会所属国民力量党议员金素熙于25日从雇佣劳动部收到的资料显示,去年,韩国46家大企业集团中,DL集团在残疾人雇佣率方面垫底,仅为0.94%。根据韩国现行法律法规,企业员工人数达到或超过50人的企业,均有义务按比例雇佣残疾人劳动者。100人以上企业若未履行义务雇佣,则依法需缴纳相应的罚款。 据统计,去年,DL集团因未履行义务,共缴纳37.3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29.1万元)的罚款。其次依次为HMM(0.97%)、永丰(1.18%)、泰荣(1.19%)、KCC(1.23%)、韩进(1.31%)、NEXON(1.39%)、中兴建设(1.44%)、斗山(1.49%)、锦湖韩亚(1.51%)等。因未履行义务而交纳罚款最多的企业为三星(462.6亿韩元)。现代汽车(210.53亿韩元)、LG(119.07亿韩元)、希杰(92.91亿韩元)、韩进(80.55亿韩元)、韩华(76.84亿韩元)、HD现代(62.87亿韩元)、GS(52.56亿韩元)、锦湖韩亚(45.83亿韩元)等企业紧随其后。 雇佣率位列倒数的20家企业均是业绩排名位居前列的DL、韩进、锦湖韩亚、斗山、DB、HD现代、HDC、KCC等企业。尽管政府多次呼吁金融企业及大企扩大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雇佣规模,但多数企业对此置若罔闻。 有人指出,相较于单纯依靠征收罚款作为惩罚措施,更为关键的是建立更为明确的残疾人雇佣标准,降低企业雇佣残疾人的实际障碍。事实上,残疾人在生产、服务、技术等多个领域均具备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因此,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为残疾人岗位配备必要的辅助设施,营造无障碍就业环境,确保残疾人也能够平等地享有经济与社会权利。据悉,80%以上的残疾劳动者只能在康复设施或是保护事业所工作,无法享受法定最低工资标准。 去年,雇佣劳动部发布的《第6次促进残疾人就业及雇佣基本计划》中,提议设立专项出资机制,旨在鼓励大型企业构建适宜残疾人的工作环境,但该提议未能获得通过。金素熙议员强调,众多企业选择以缴纳罚款的方式规避雇佣义务,但作为行业领军者,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创造高质量的残疾人就业岗位,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
2024-10-25 19:10:16 -
韩国经济格局日渐"畸形" 过度依赖大企态势深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经济结构长期以大型企业为主导,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这一现象进一步深化。去年韩国四大企业集团三星、SK、现代汽车和LG的业绩在韩国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超过40%,韩国经济对大企的高度依赖显著。韩国政府为了激活出口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放宽相关限制及减税政策措施。而这些政策间接加深了经济集中力度, 被视为对财阀企业的特惠政策,因此备受各界批评。 据调查,去年韩国四大企业集团总销售额达980.512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608万亿元),占韩国GDP的40.8%,较五年前的783.4180万亿韩元增加约25.2%。若将调查范围扩大至30强企业,总销售额达1845.675万亿韩元,占韩国GDP的76.9%。 此前,韩国经济正义实践市民联合事务分析公平交易委员会发布的韩国五巨头(三星、SK、现代汽车、LG、乐天)从2007年至2023年子公司运营现状,并于日前发布的资料显示,五大企业子公司逐年剧增。具体来看,从2007年的227家子公司增至2017年的369家,2023年进一步增至504家。在15年间,大企子公司共增加2.2倍(277家),通过大企子公司的增加数据,企业集团规模变得逐渐庞大,韩国经济对大企业过度依赖的“畸形”发展态势深化。 特别是在非制造业领域,子公司的增势尤为凸显。数据显示,大企制造业子公司数量从2007年的88家增至2017年的120家,2023年则为153家,增加1.74倍。相比之下,非制造业子公司数量从2007年的139家,增至2017年的249家和2023年的351家,增加2.53倍 。在2007年至2023年间,SK集团子公司增势最为明显,增加158家。其次依次为乐天(55家)、LG(31家)、现代汽车(28家)、三星(5家)等。 过去15年间,韩国四大企业的子公司数量激增。这些子公司不仅涉足非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广泛领域,且在各领域中均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地位。这种态势使得更容易进行子公司间的内部交易,进而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影响资源的有效分配。业界分析称,大型企业经济力的过度集中,将进一步加深其市场支配力或垄断力,对整个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政治和经济决策层面,可能会出现向大企倾斜趋势。若放任此现象持续,韩国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威胁。为此,政府应着手改善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制度,降低系统风险,减少两极化进一步深化。 数据显示,大企子公司所涉及行业领域中,非制造业和服务业占68.9%,制造业占31.3%。在非制造业及服务业中,科学、技术、教育等领域占17.3%;建设、房地产、租赁领域占9.5%;批发、零售领域占8.1%;金融、保险、证券业领域占5.2%。在制造业中,涉及石油、化学行业领域的子公司比重最高,占9.5%。 从五大企业来看,在建设、房地产、租赁业方面,乐天集团子公司最多,为19家。在金融、保险、证券领域,三星旗下子公司最大,达15家,现代汽车位居第二,共5家子子公司。在科学、技术、教育方面,SK子公司共30家,居首位,其次依次为LG(21家)、三星(17家)、乐天(15家)、现代汽车(4家)等。 随着大企业在非制造业和出口产业中的影响力扩大,内部交易频繁使得监督机制有所削弱,导致内部交易过程中发生谋取私利或逃税行为。以大企业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为例,这种机制为逃税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海外子公司在将利润返还至国内的过程中,也可能通过不计入分红来获取不当利益。 在经济民主化停滞的态势下,可持续增长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首尔大学行政研究生院教授朴相仁(音)指出,产业生态在竞争中带来革新,但目前韩国的经济结构大企独大,使得市场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过度依赖少数财阀企业集团来支撑韩国经济增长,就如同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无疑加深经济脆弱性。
2024-10-20 18:20:40
-
韩国残疾人雇佣率持续下滑 多数企业宁交罚款也不雇佣
24日,大田市政府举办“2024年大田残疾人就业创业博览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近年来韩国政府虽积极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及权利,但大多残疾人仍未能得到社会及政府的充分尊重。 环境劳动委员会所属国民力量党议员金素熙于25日从雇佣劳动部收到的资料显示,去年,韩国46家大企业集团中,DL集团在残疾人雇佣率方面垫底,仅为0.94%。根据韩国现行法律法规,企业员工人数达到或超过50人的企业,均有义务按比例雇佣残疾人劳动者。100人以上企业若未履行义务雇佣,则依法需缴纳相应的罚款。 据统计,去年,DL集团因未履行义务,共缴纳37.3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29.1万元)的罚款。其次依次为HMM(0.97%)、永丰(1.18%)、泰荣(1.19%)、KCC(1.23%)、韩进(1.31%)、NEXON(1.39%)、中兴建设(1.44%)、斗山(1.49%)、锦湖韩亚(1.51%)等。因未履行义务而交纳罚款最多的企业为三星(462.6亿韩元)。现代汽车(210.53亿韩元)、LG(119.07亿韩元)、希杰(92.91亿韩元)、韩进(80.55亿韩元)、韩华(76.84亿韩元)、HD现代(62.87亿韩元)、GS(52.56亿韩元)、锦湖韩亚(45.83亿韩元)等企业紧随其后。 雇佣率位列倒数的20家企业均是业绩排名位居前列的DL、韩进、锦湖韩亚、斗山、DB、HD现代、HDC、KCC等企业。尽管政府多次呼吁金融企业及大企扩大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雇佣规模,但多数企业对此置若罔闻。 有人指出,相较于单纯依靠征收罚款作为惩罚措施,更为关键的是建立更为明确的残疾人雇佣标准,降低企业雇佣残疾人的实际障碍。事实上,残疾人在生产、服务、技术等多个领域均具备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因此,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为残疾人岗位配备必要的辅助设施,营造无障碍就业环境,确保残疾人也能够平等地享有经济与社会权利。据悉,80%以上的残疾劳动者只能在康复设施或是保护事业所工作,无法享受法定最低工资标准。 去年,雇佣劳动部发布的《第6次促进残疾人就业及雇佣基本计划》中,提议设立专项出资机制,旨在鼓励大型企业构建适宜残疾人的工作环境,但该提议未能获得通过。金素熙议员强调,众多企业选择以缴纳罚款的方式规避雇佣义务,但作为行业领军者,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创造高质量的残疾人就业岗位,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社会价值。
2024-10-25 19:10:16 -
韩国经济格局日渐"畸形" 过度依赖大企态势深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国经济结构长期以大型企业为主导,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这一现象进一步深化。去年韩国四大企业集团三星、SK、现代汽车和LG的业绩在韩国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超过40%,韩国经济对大企的高度依赖显著。韩国政府为了激活出口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放宽相关限制及减税政策措施。而这些政策间接加深了经济集中力度, 被视为对财阀企业的特惠政策,因此备受各界批评。 据调查,去年韩国四大企业集团总销售额达980.512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608万亿元),占韩国GDP的40.8%,较五年前的783.4180万亿韩元增加约25.2%。若将调查范围扩大至30强企业,总销售额达1845.675万亿韩元,占韩国GDP的76.9%。 此前,韩国经济正义实践市民联合事务分析公平交易委员会发布的韩国五巨头(三星、SK、现代汽车、LG、乐天)从2007年至2023年子公司运营现状,并于日前发布的资料显示,五大企业子公司逐年剧增。具体来看,从2007年的227家子公司增至2017年的369家,2023年进一步增至504家。在15年间,大企子公司共增加2.2倍(277家),通过大企子公司的增加数据,企业集团规模变得逐渐庞大,韩国经济对大企业过度依赖的“畸形”发展态势深化。 特别是在非制造业领域,子公司的增势尤为凸显。数据显示,大企制造业子公司数量从2007年的88家增至2017年的120家,2023年则为153家,增加1.74倍。相比之下,非制造业子公司数量从2007年的139家,增至2017年的249家和2023年的351家,增加2.53倍 。在2007年至2023年间,SK集团子公司增势最为明显,增加158家。其次依次为乐天(55家)、LG(31家)、现代汽车(28家)、三星(5家)等。 过去15年间,韩国四大企业的子公司数量激增。这些子公司不仅涉足非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广泛领域,且在各领域中均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地位。这种态势使得更容易进行子公司间的内部交易,进而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影响资源的有效分配。业界分析称,大型企业经济力的过度集中,将进一步加深其市场支配力或垄断力,对整个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政治和经济决策层面,可能会出现向大企倾斜趋势。若放任此现象持续,韩国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威胁。为此,政府应着手改善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制度,降低系统风险,减少两极化进一步深化。 数据显示,大企子公司所涉及行业领域中,非制造业和服务业占68.9%,制造业占31.3%。在非制造业及服务业中,科学、技术、教育等领域占17.3%;建设、房地产、租赁领域占9.5%;批发、零售领域占8.1%;金融、保险、证券业领域占5.2%。在制造业中,涉及石油、化学行业领域的子公司比重最高,占9.5%。 从五大企业来看,在建设、房地产、租赁业方面,乐天集团子公司最多,为19家。在金融、保险、证券领域,三星旗下子公司最大,达15家,现代汽车位居第二,共5家子子公司。在科学、技术、教育方面,SK子公司共30家,居首位,其次依次为LG(21家)、三星(17家)、乐天(15家)、现代汽车(4家)等。 随着大企业在非制造业和出口产业中的影响力扩大,内部交易频繁使得监督机制有所削弱,导致内部交易过程中发生谋取私利或逃税行为。以大企业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为例,这种机制为逃税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海外子公司在将利润返还至国内的过程中,也可能通过不计入分红来获取不当利益。 在经济民主化停滞的态势下,可持续增长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首尔大学行政研究生院教授朴相仁(音)指出,产业生态在竞争中带来革新,但目前韩国的经济结构大企独大,使得市场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过度依赖少数财阀企业集团来支撑韩国经济增长,就如同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无疑加深经济脆弱性。
2024-10-20 18: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