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指标’新闻 51个
-
韩国女性就业率二十年"慢跑" OECD排名持续垫底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女性在就业市场的表现,近二十年来持续滞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OECD的38个成员国女性(15至64岁)雇佣指标进行分析并于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女性雇佣率和经济活动参与率分别为61.4%和63.1%,在OECD成员国中处于下游(38个国家中分别位列第31位)。 纵观过去二十年的数据变化,韩国女性的就业状况改善缓慢,排名下滑明显。自2003年至2023年,韩国女性的雇佣率虽从51.2%升至61.4%,但排名却从第27位下滑至第31位,下降了4个名次。同期,经济活动参与率虽略有上升,从53%增至63.1%,排名仅上升1位至第31位,仍徘徊于OECD国家的下游水平,排名区间停留在31至35位之间,显示出韩国在提升女性就业参与度方面的进度相对迟缓。 据调查,韩国有子女的女性雇佣率较其他经济和人口规模相似的主要发达国家要低。以2021年数据为例,韩国养育未满15岁子女的女性的雇佣率仅为56.2%,在“3050俱乐部”中垫底。“3050俱乐部”即人口在5000万以上、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目前,全球有7个国家达到这一标准,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韩国。韩经协认为,韩国在平衡家庭与工作方面显著不足。 韩经协指出,育儿和家务负担是阻碍韩国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通过与女性雇佣率超过70%的德国、日本、英国对比结果显示,韩国在提供灵活劳动环境和家庭补贴及福利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为改善这一状况,韩经协提出需加强保育设施及服务,扩大育儿补贴,以减轻家庭照顾负担,促进女性就业。
2025-01-07 00:42:04 -
2024年韩国出口"一枝独秀" 2025年将持续"迎春"
31日,在釜山北港神仙台码头,进出口货物堆积如山。【图片来源 韩联社】 尽管2024年韩国内需疲软、投资乏力,加之年末紧急戒严事态与济州航空坠机事故等整体氛围阴霾笼罩,然而,在此背景下,韩国出口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出口创历史新高,成为驱动韩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的蓬勃发展,韩国主力出口产品半导体,凭借卓越的性能与创新能力,创业绩高峰,占全体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以上,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暂时性需求停滞(Chasm)态势下,韩国汽车出口仍保持稳健发展,占全体出口额的10%,成绩斐然。 今年,韩国出口在全球经济与贸易逐步复苏的积极趋势下,有望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面对半导体、汽车等出口主力产品全球市场增速放缓的潜在风险,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强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韩国出口前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产业通商资源部日前发布的韩国进出口动向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出口额为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8.2%,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内需、投资、汇率等多重经济指标低迷的情况下,出口成为了韩国经济的坚实支柱,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半导体与汽车两大“出口孝子”表现尤为突出,占全体出口总额的30%。其中,半导体出口额为1419亿美元,同比大增43.9%,相当于去年韩国出口总额的20.8%。特别是去年年末,尽管内存半导体价格有所回落,但DDR5、HBM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扩大,有效拉动了整体出口的增长,为2025年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汽车出口虽然同比小幅减少,但出口额仍达到708亿美元,占全体出口额的10.4%,连续两年超过700亿美元大关。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韩国汽车在美国等核心市场表现出色,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地位。 此外,船舶(256亿美元,18%)、石油化学(480亿美元,5%)、生物医药(151亿美元,13.1%)、农水产食品(117亿美元,7.6%)、化妆品(102亿美元,20.6%)等产品均取得显著成绩,共同推动韩国出口的快速增长。 从出口对象国来看,韩国对两大出口市场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均呈稳健增长态势。韩国对华出口因半导体、石油化学、无线通信设备等三大关键出口品种的强劲表现,出口额同比增加6.6%,达1330亿美元,再次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对象国。同时,韩国对美出口也实现10.5%的增长,达1278亿美元,连续七年刷新历史最高出口纪录。得益于韩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强劲竞争力及半导体、汽车、普通机械等产品的良好出口表现,2024年韩国实现51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创自2018年以来的最大顺差纪录。 展望2025年,韩国出口有望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维持向上基调。韩国研究机构普遍预测,今年出口增长率有望达到2%以上。其中,半导体出口有望同比增加8.5%,继续引领出口增长。同时,信息通讯设备(8.4%)、钢铁(5%)、生物医药(4.9%)、船舶(4.1%)、显示器(2.5%)等也将呈良好上升态势,为韩国出口提供有力支撑。反之,受全球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产业调整影响,汽车(-2.7%)、石油制品(-7.5%)、二次电池(-6.7%)、纤维(-1.9%)等出口或将同比有所减少。
2025-01-02 19:55:47 -
韩国政局动荡与经济寒流夹击 各大行业年末"遇冷"
首尔某地下商城 【韩联社】 随着12月年末的临近,本是个体工商户寄望于业绩上扬的关键时期,然而今年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与经济寒流。社交聚会氛围显著降温,叠加消费者信心的萎缩,导致市场销售额出现下滑趋势。 韩国银行(央行)统计的1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下跌12.3个百分点。创自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指数也创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值。CCSI作为衡量消费者乐观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数值高于100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据调查,广大消费者普遍计划大幅削减在旅行、服饰、娱乐、文化活动及外出就餐等方面的开支。餐饮行业因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年末年初的传统消费热潮明显减弱。部分大型烘焙连锁店圣诞蛋糕的销量同比小幅下滑,炸鸡等快餐销售额同样不振。江南区一家咖啡厅的经营者表示,受消费心理萎缩影响,销售额同比减少近三分之一。 业界分析指出,由于消费者消费意愿持续低迷,多数餐厅与咖啡厅的销售额均呈下滑趋势,预计第四季度行业增长率难以突破5%,甚至可能转为负增长。相较于去年韩国餐饮业的稳健增长,今年的经济萧条无疑给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若汇率持续攀升,将进一步推高进口物价,加剧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美元强势地位预期将持续,加之韩国内政不稳,韩元汇率面临持续贬值压力。截至27日收盘,韩元兑美元汇率已上涨超过20韩元,突破1480韩元(约合人民币7.32元)大关,为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若政局持续不稳,汇率或将进一步逼近1500韩元。 鉴于韩国食品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汇率的上升无疑将推升包括方便面、面包、肉类、水果、咖啡等在内的多种食品价格。淑明女子大学消费者经济学系教授崔哲(音)指出:“汇率上涨是导致食品及餐饮相关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物价的大幅上涨将迫使消费者进一步缩减开支。” 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个体工商户普遍认为经营难度甚至超过了新冠疫情期间。他们呼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刺激经济发展,缓解内需冻结的现状。个体工商户联合会委员柳弼善(音)强调:“内需疲软、消费信心不足已对韩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政府应动用一切可用政策手段,提振市场活力。”然而,专家也指出,在政治不确定性长期存在的背景下,有效提振内需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崔哲教授补充道:“政府需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发挥政策效能,否则在当前环境下,个体工商户的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
2024-12-29 20:12:54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连续34个月低迷 面临多重经济危机
受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和政治动荡等多重危机影响,韩国企业的经济前景已连续34个月呈现负面趋势,创下历史最长纪录。月度景气展望指数显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暴发以来,该指数首次出现近五年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以销售额前600的韩国大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景气指数(BSI)进行调查,并于26日公布的结果显示,明年1月的BSI预期值为84.6,较上月的97.3大幅下跌12.7点。这是自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指数下跌25.1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时间跨度达4年9个月。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自2022年4月以来,BSI预期值已连续34个月低于基准值100,显示出企业业绩恶化的长期化趋势。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84.2)和非制造业(84.9)均对明年1月的经济前景持否定态度。其中,制造业BSI预测值在今年3月曾达到100.5,但自4月(98.4)起已连续10个月低于基准线。在制造业的10个细分行业中,仅电子和通信设备(105.3)表现出积极预期。 非制造业方面,上月刚转为乐观的BSI(105.1)在短短一个月内大幅下跌20.2点。在非制造业的7个细分行业中,仅运输和仓储(103.8)显示出相对较好的前景。 在调查的七大经济指标中,内需(88.6)、投资(89.4)、就业(90)、出口(90.2)、资金状况(92.1)、盈利能力(94)、库存(104.9)均对明年1月景气作出消极预测。尤其是库存BSI超过基准线100,表明库存过剩,对经济构成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内需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9月(88.0)以来的52个月最低水平,出口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10月(90.2)以来的51个月最低,而投资预期则降至2022年4月(88.6)以来的21个月最低。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指出:“除美国特朗普新政府引发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外,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汇率波动加剧以及内需长期低迷等因素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前景。当前应全力稳定汇率,采取措施提振产业活力。” 25日,首尔市一处新建公寓正在进行施工。【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6 19:32:50 -
韩国紧急戒严冲击消费心理 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韩国紧急戒严导致政治动荡、金融市场波动及旅游市场萎缩,使得12月消费心理大幅恶化,创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银行(央行)于10日至27日面向2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4日公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下跌12.3个点,创自2008年10月(-12.6p)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目前经济判断(52)下降最为显著,下跌18个点,创自2020年3月(-28p)以来最大跌幅。今后经济展望(56)、目前生活状况(87)、生活水平展望(86)、家庭收入展望(94)、消费支出展望(102)均分别下跌18个点、4个点、8个点、6个点和7个点。 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上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叠加多重不确定性,消费者心理指数显著下滑;本月紧急戒严事态再添冲击,指数进一步走低。消费心理的恢复速度将取决于政治不确定性的消除速度。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3,环比(109)下降6个点。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三个月下降。据分析,这是受公寓交易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和首尔公寓交易减少等影响。 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黄熙珍表示,由于贷款政策收紧、公寓价格上涨和交易量减少等因素,预计房价上涨的比例有所下降,住房市场情绪明显低迷。 虽然央行于10月和11月下调了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的走高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12月利率预测指数从11月的93升至98,环比上升5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9%,环比上升0.1%。虽然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但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对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物价预期。
2024-12-24 20:25:53 -
韩国人均GDP连续两年反超日本 系1980年后首次
据日本经济新闻日前报道,日本内阁府统计的2023年度国民经济指标显示,作为衡量富裕程度标准的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GDP)为3.3849万美元,同比缩水0.8%,韩国为3.5563万美元。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日本排名第22位,较韩国排名低1位。 日经新闻称,韩国调整统计标准后,人均GDP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超过日本,这是自1980年具有可比性调查后,韩国人均GDP连续两年反超日本。 日本人均GDP在经合组织38个成员中连续两年两年排名第22位,为1980年以来的最低排名。在七国集团(G7)中,连续两年低于意大利(3.9003万美元)排名倒数第一。 去年日本名义GDP总规模为4.2137万亿美元,排名美国(27.4406万亿美元)、中国(17.7948万亿美元)和德国(4.5257万亿美元)之后居全球第4位。占全球GDP比重为4%,首次被德国超过。 名义GDP是指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的既定时期国内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和,反映一国(地区)的经济活动规模。日经新闻指出,日本人均GDP排名下滑主要是由于日元贬值所致。由于日元持续贬值GDP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名义人均GDP今年有可能被中国台湾反超。 除了汇率因素外,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也不容忽视。去年日本每小时劳动生产率为56.8美元,在经合组织中排名第29位。智库日经中心称,日本的本质问题是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数字化转型和再教育势在必行。 东京涩谷街头的市民们。【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4 17:46:54 -
三星电子信息保护投资领跑 各行业加码守护数字信息
一项调查显示,在韩国企业中,信息保护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是三星电子,KT和Coupang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23日,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面向746家企业的信息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星电子在信息保护领域共投资297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连续两年稳居首位。KT与Coupang的排名亦保持稳定,与前一年度保持一致,而前十名中的其他企业排名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动,反映了信息保护投资格局的动态调整。 在信息保护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三星电子同样位居首位,KT与三星SDS分列第二、第三。调查数据显示,本年度受访企业在信息保护领域的总投资规模达到2.1196万亿韩元,专业人力资源增至7681名,分别同比增加15.7%和13.9%;同时,平均投资额攀升至29亿韩元,平均专门人力也增加至10.5人,各项指标均呈现积极上升趋势,体现了韩国企业对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 此外,随着企业对信息保护社会责任认识的加深,主动进行自律公示的企业数量由去年的63家增长至91家,反映了企业界对于信息安全透明度提升的积极响应。分行业来看,金融业的平均投资额最高,达到76亿韩元,信息通讯业紧随其后,为59亿韩元,而批发零售业则为27亿韩元,各行业均展现出对信息保护不同程度的重视与投入。 韩国企业在信息保护领域的投资规模。【科技信息通信部】
2024-12-23 23:25:48 -
国际贸易与内政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经济两大支柱面临挑战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政治环境复杂化的双重压力下,韩国经济的两大支柱——制造业和出口产业,预计将在明年年初迎来严峻挑战。 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的上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韩国出口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政策领导力削弱的隐忧也让经济界倍感担忧。 ▲半导体出口预警 指标全面下滑 22日,韩国产业研究院、韩国经济人联合会(韩经联)和韩国贸易协会分别发布了关于2025年制造业景气及出口前景的报告,这些分析普遍呈现出对未来形势的高度担忧。 根据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明年1月制造业景气状况预测指数(PSI)为75,较12月的96大幅下降21点。这是自2022年11月(70)以来的最低值,显示出对制造业景气大幅萎缩的预期尤为强烈。尤其是韩国的核心出口产业——半导体行业,其明年1月PSI预测值仅为65,相较于12月的124暴跌59点。 更令人关注的是,半导体行业本月的PSI已经降至82,低于基准值100。这不仅终结了此前连续18个月保持在基准值以上的纪录,更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产业压力。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在当天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产业景气展望指数(EBSI)报告”中指出,明年第一季度EBSI为96.1,自今年第四季度的135.2大幅下滑,并跌破基准值100。这一趋势反映出出口条件正在全面恶化。 报告显示,在15大出口品类中,包括半导体、钢铁、医疗器械在内的10个品类指数均低于基准值,预计明年初出口表现将持续低迷。以半导体为例,今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EBSI分别为103.4、148.2、125.2和135.2,而明年第一季度预测值骤降至64.4,跌幅尤为显著。其他品类如钢铁及非铁金属制品(64.1)、医疗精密仪器(74.8)、农水产品(77.7)、电气及电子产品(85.3)等均处于低迷状态,出口前景堪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出口环境严峻 韩经联的调查显示,2025年韩国全年出口增长率预计仅为1.4%,低于产业研究院此前预测的2.2%。在调查覆盖的12大出口主力行业中,生物健康(5.3%)、一般机械(2.1%)、石油化工及石油制品(1.8%)、电气电子(1.5%)、船舶(1.3%)等行业预计将实现正增长,但汽车及零部件(-1.4%)、钢铁(-0.3%)等行业可能出现萎缩。 出口前景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出口对象国经济不振(39.7%)、贸易保护主义加剧(30.2%)、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削弱竞争力(11.1%)等。特别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再次当选,使美中贸易摩擦进一步升温。韩经联调查中,48.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将成为明年最为困难的出口市场,而中国以42.7%的比例紧随其后。 贸易协会分析称,主要国家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可能扩大进口限制措施,这将对韩国出口环境产生直接冲击。 ▲半导体行业压力大 政策支持成关键 作为韩国出口支柱产业的半导体行业,正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压力。贸易协会指出,中国DRAM出口的增加,以及下游产业库存的积压,可能进一步削弱韩国企业的出口条件。 对此,韩经联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呼吁:“政府应采取措施稳定外汇市场,为出口企业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同时,国会应避免出台可能削弱企业活力的监管法规。” 展望未来,在外部市场挑战持续加剧和国内政策制定面临复杂局面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外部压力与内部支持,将决定韩国制造业和出口产业能否在明年实现稳定发展。 11月29日,釜山神仙台·戡蛮·新戡蛮码头堆积着大量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2 23:21:46 -
韩国戒严事态致新闻情绪指数波折起伏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总统尹锡悦职务被停止以来,韩国市民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出现回暖迹象。然而,由于紧急戒严事态对经济信心造成显著冲击,全面恢复仍需时日。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月11日新闻情绪指数为77.47,创自2022年12月2日(77.32)以来的最低谷。自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后的4日(92.97)起,新闻情绪指数持续走低。 在国会就尹总统弹劾案进行投票的前夕,即13日,新闻情绪指数为80.98;而表决通过后的16日指数跃升至85.35,显著反弹。新闻情绪指数是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句式结构等关键信息来量化市场情绪的指标,其数值高于100预示着市场情绪趋于乐观,反之则相反,投资者情绪可能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 纵观全年数据,9月份新闻情绪指数为98.84,10月小幅上扬至100.61,显示出趋向乐观的迹象,11月则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100.62的水平。然而,进入本月,该指数急剧下滑至82.32,凸显当前市场情绪低迷。尽管弹劾案的通过对新闻情绪指数产生了短暂的正面提振,但仍未能回归至常态水平,意味着经济信心的全面恢复尚需时日。 新闻情绪指数与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及企业景气调查指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间接联系。韩国银行相关人士强调,新闻情绪指数的下滑不仅直接反映了经济信心的减弱,也间接导致投资者的投资态度。因此,为了提振经济信心、改善市场氛围,亟需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心理的积极转变。
2024-12-19 00:37:31 -
K-POP"闯美"成绩可圈可点 多名艺人进入权威影响力榜单
美国市场调查机构Luminate为测定艺人影响力而新设立的Luminate指数排行榜中,LE SSERAFIM、Stray Kids等多个韩国组合榜上有名。 据Luminate日前消息,今年10月新设立的Luminate指数从流媒体、社交媒体、艺人认知度、公众喜好度、粉丝参与度等五大领域对艺人进行评估。Luminate是向美国公告牌榜单提供唱片销量等数据的知名市场调查机构。 Luminate方面称新设这一指数是为了向美国消费者提供对艺人粉丝更深入、广泛、友好的理解。日前首次公开的今年第3季度Luminate指数中,排名前250位的艺人中,韩国艺人占据8席,其中LE SSERAFIM排名第66位,Stray Kids排名第84位(70分)、New Jeans排名第97位、TXT排名第106位、ITZY排名第153位、Twice排名第177位、(G)I-DLE排名第225位、BLACKPINK成员Lisa排名第235位。 今年未展开活动的K-POP组合“天花板”BTS和BLACKPINK未能进入此次排名。全体上榜艺人中,泰勒·斯威夫特排名首位,阿黛尔和碧昂丝分居第2和第3位。 在名气响当当的美国流行歌手间,K-POP艺人占有一席之地,被评价为韩国大众流行文化影响力在美国得到认可。 流行音乐评论家林熙允(音)称,在欧美流行明星圈内,非BTS或BLACKPINK的K-POP艺人进入排行榜实属罕见。但从各项指标来看,认知度和流媒体表现相对不足,这是K-POP艺人在“闯美”时共同面对的短板。 韩国人气女团LE SSERAFIM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7 19:17:19
-
韩国女性就业率二十年"慢跑" OECD排名持续垫底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女性在就业市场的表现,近二十年来持续滞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平均水平。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OECD的38个成员国女性(15至64岁)雇佣指标进行分析并于6日发布的结果显示,以2023年为基准,韩国女性雇佣率和经济活动参与率分别为61.4%和63.1%,在OECD成员国中处于下游(38个国家中分别位列第31位)。 纵观过去二十年的数据变化,韩国女性的就业状况改善缓慢,排名下滑明显。自2003年至2023年,韩国女性的雇佣率虽从51.2%升至61.4%,但排名却从第27位下滑至第31位,下降了4个名次。同期,经济活动参与率虽略有上升,从53%增至63.1%,排名仅上升1位至第31位,仍徘徊于OECD国家的下游水平,排名区间停留在31至35位之间,显示出韩国在提升女性就业参与度方面的进度相对迟缓。 据调查,韩国有子女的女性雇佣率较其他经济和人口规模相似的主要发达国家要低。以2021年数据为例,韩国养育未满15岁子女的女性的雇佣率仅为56.2%,在“3050俱乐部”中垫底。“3050俱乐部”即人口在5000万以上、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目前,全球有7个国家达到这一标准,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韩国。韩经协认为,韩国在平衡家庭与工作方面显著不足。 韩经协指出,育儿和家务负担是阻碍韩国女性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通过与女性雇佣率超过70%的德国、日本、英国对比结果显示,韩国在提供灵活劳动环境和家庭补贴及福利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为改善这一状况,韩经协提出需加强保育设施及服务,扩大育儿补贴,以减轻家庭照顾负担,促进女性就业。
2025-01-07 00:42:04 -
2024年韩国出口"一枝独秀" 2025年将持续"迎春"
31日,在釜山北港神仙台码头,进出口货物堆积如山。【图片来源 韩联社】 尽管2024年韩国内需疲软、投资乏力,加之年末紧急戒严事态与济州航空坠机事故等整体氛围阴霾笼罩,然而,在此背景下,韩国出口仍展现出强劲韧性,出口创历史新高,成为驱动韩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的蓬勃发展,韩国主力出口产品半导体,凭借卓越的性能与创新能力,创业绩高峰,占全体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以上,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暂时性需求停滞(Chasm)态势下,韩国汽车出口仍保持稳健发展,占全体出口额的10%,成绩斐然。 今年,韩国出口在全球经济与贸易逐步复苏的积极趋势下,有望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面对半导体、汽车等出口主力产品全球市场增速放缓的潜在风险,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强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韩国出口前景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产业通商资源部日前发布的韩国进出口动向数据显示,去年韩国出口额为6838亿美元,同比增长8.2%,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内需、投资、汇率等多重经济指标低迷的情况下,出口成为了韩国经济的坚实支柱,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半导体与汽车两大“出口孝子”表现尤为突出,占全体出口总额的30%。其中,半导体出口额为1419亿美元,同比大增43.9%,相当于去年韩国出口总额的20.8%。特别是去年年末,尽管内存半导体价格有所回落,但DDR5、HBM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扩大,有效拉动了整体出口的增长,为2025年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汽车出口虽然同比小幅减少,但出口额仍达到708亿美元,占全体出口额的10.4%,连续两年超过700亿美元大关。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韩国汽车在美国等核心市场表现出色,进一步巩固了其国际地位。 此外,船舶(256亿美元,18%)、石油化学(480亿美元,5%)、生物医药(151亿美元,13.1%)、农水产食品(117亿美元,7.6%)、化妆品(102亿美元,20.6%)等产品均取得显著成绩,共同推动韩国出口的快速增长。 从出口对象国来看,韩国对两大出口市场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均呈稳健增长态势。韩国对华出口因半导体、石油化学、无线通信设备等三大关键出口品种的强劲表现,出口额同比增加6.6%,达1330亿美元,再次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对象国。同时,韩国对美出口也实现10.5%的增长,达1278亿美元,连续七年刷新历史最高出口纪录。得益于韩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强劲竞争力及半导体、汽车、普通机械等产品的良好出口表现,2024年韩国实现51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创自2018年以来的最大顺差纪录。 展望2025年,韩国出口有望延续去年的良好势头,维持向上基调。韩国研究机构普遍预测,今年出口增长率有望达到2%以上。其中,半导体出口有望同比增加8.5%,继续引领出口增长。同时,信息通讯设备(8.4%)、钢铁(5%)、生物医药(4.9%)、船舶(4.1%)、显示器(2.5%)等也将呈良好上升态势,为韩国出口提供有力支撑。反之,受全球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产业调整影响,汽车(-2.7%)、石油制品(-7.5%)、二次电池(-6.7%)、纤维(-1.9%)等出口或将同比有所减少。
2025-01-02 19:55:47 -
韩国政局动荡与经济寒流夹击 各大行业年末"遇冷"
首尔某地下商城 【韩联社】 随着12月年末的临近,本是个体工商户寄望于业绩上扬的关键时期,然而今年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动荡与经济寒流。社交聚会氛围显著降温,叠加消费者信心的萎缩,导致市场销售额出现下滑趋势。 韩国银行(央行)统计的1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下跌12.3个百分点。创自新冠疫情爆发的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指数也创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值。CCSI作为衡量消费者乐观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数值高于100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据调查,广大消费者普遍计划大幅削减在旅行、服饰、娱乐、文化活动及外出就餐等方面的开支。餐饮行业因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年末年初的传统消费热潮明显减弱。部分大型烘焙连锁店圣诞蛋糕的销量同比小幅下滑,炸鸡等快餐销售额同样不振。江南区一家咖啡厅的经营者表示,受消费心理萎缩影响,销售额同比减少近三分之一。 业界分析指出,由于消费者消费意愿持续低迷,多数餐厅与咖啡厅的销售额均呈下滑趋势,预计第四季度行业增长率难以突破5%,甚至可能转为负增长。相较于去年韩国餐饮业的稳健增长,今年的经济萧条无疑给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若汇率持续攀升,将进一步推高进口物价,加剧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美元强势地位预期将持续,加之韩国内政不稳,韩元汇率面临持续贬值压力。截至27日收盘,韩元兑美元汇率已上涨超过20韩元,突破1480韩元(约合人民币7.32元)大关,为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若政局持续不稳,汇率或将进一步逼近1500韩元。 鉴于韩国食品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汇率的上升无疑将推升包括方便面、面包、肉类、水果、咖啡等在内的多种食品价格。淑明女子大学消费者经济学系教授崔哲(音)指出:“汇率上涨是导致食品及餐饮相关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收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物价的大幅上涨将迫使消费者进一步缩减开支。” 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个体工商户普遍认为经营难度甚至超过了新冠疫情期间。他们呼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刺激经济发展,缓解内需冻结的现状。个体工商户联合会委员柳弼善(音)强调:“内需疲软、消费信心不足已对韩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政府应动用一切可用政策手段,提振市场活力。”然而,专家也指出,在政治不确定性长期存在的背景下,有效提振内需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崔哲教授补充道:“政府需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发挥政策效能,否则在当前环境下,个体工商户的生存将面临极大挑战。”
2024-12-29 20:12:54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连续34个月低迷 面临多重经济危机
受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和政治动荡等多重危机影响,韩国企业的经济前景已连续34个月呈现负面趋势,创下历史最长纪录。月度景气展望指数显示,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暴发以来,该指数首次出现近五年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以销售额前600的韩国大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景气指数(BSI)进行调查,并于26日公布的结果显示,明年1月的BSI预期值为84.6,较上月的97.3大幅下跌12.7点。这是自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指数下跌25.1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时间跨度达4年9个月。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自2022年4月以来,BSI预期值已连续34个月低于基准值100,显示出企业业绩恶化的长期化趋势。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84.2)和非制造业(84.9)均对明年1月的经济前景持否定态度。其中,制造业BSI预测值在今年3月曾达到100.5,但自4月(98.4)起已连续10个月低于基准线。在制造业的10个细分行业中,仅电子和通信设备(105.3)表现出积极预期。 非制造业方面,上月刚转为乐观的BSI(105.1)在短短一个月内大幅下跌20.2点。在非制造业的7个细分行业中,仅运输和仓储(103.8)显示出相对较好的前景。 在调查的七大经济指标中,内需(88.6)、投资(89.4)、就业(90)、出口(90.2)、资金状况(92.1)、盈利能力(94)、库存(104.9)均对明年1月景气作出消极预测。尤其是库存BSI超过基准线100,表明库存过剩,对经济构成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内需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9月(88.0)以来的52个月最低水平,出口预期指数降至2020年10月(90.2)以来的51个月最低,而投资预期则降至2022年4月(88.6)以来的21个月最低。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指出:“除美国特朗普新政府引发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外,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汇率波动加剧以及内需长期低迷等因素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前景。当前应全力稳定汇率,采取措施提振产业活力。” 25日,首尔市一处新建公寓正在进行施工。【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6 19:32:50 -
韩国紧急戒严冲击消费心理 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韩国紧急戒严导致政治动荡、金融市场波动及旅游市场萎缩,使得12月消费心理大幅恶化,创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银行(央行)于10日至27日面向2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4日公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下跌12.3个点,创自2008年10月(-12.6p)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目前经济判断(52)下降最为显著,下跌18个点,创自2020年3月(-28p)以来最大跌幅。今后经济展望(56)、目前生活状况(87)、生活水平展望(86)、家庭收入展望(94)、消费支出展望(102)均分别下跌18个点、4个点、8个点、6个点和7个点。 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上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叠加多重不确定性,消费者心理指数显著下滑;本月紧急戒严事态再添冲击,指数进一步走低。消费心理的恢复速度将取决于政治不确定性的消除速度。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3,环比(109)下降6个点。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三个月下降。据分析,这是受公寓交易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和首尔公寓交易减少等影响。 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黄熙珍表示,由于贷款政策收紧、公寓价格上涨和交易量减少等因素,预计房价上涨的比例有所下降,住房市场情绪明显低迷。 虽然央行于10月和11月下调了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的走高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12月利率预测指数从11月的93升至98,环比上升5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9%,环比上升0.1%。虽然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但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对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物价预期。
2024-12-24 20:25:53 -
韩国人均GDP连续两年反超日本 系1980年后首次
据日本经济新闻日前报道,日本内阁府统计的2023年度国民经济指标显示,作为衡量富裕程度标准的人均名义国民生产总值(GDP)为3.3849万美元,同比缩水0.8%,韩国为3.5563万美元。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8个成员国中,日本排名第22位,较韩国排名低1位。 日经新闻称,韩国调整统计标准后,人均GDP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超过日本,这是自1980年具有可比性调查后,韩国人均GDP连续两年反超日本。 日本人均GDP在经合组织38个成员中连续两年两年排名第22位,为1980年以来的最低排名。在七国集团(G7)中,连续两年低于意大利(3.9003万美元)排名倒数第一。 去年日本名义GDP总规模为4.2137万亿美元,排名美国(27.4406万亿美元)、中国(17.7948万亿美元)和德国(4.5257万亿美元)之后居全球第4位。占全球GDP比重为4%,首次被德国超过。 名义GDP是指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的既定时期国内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和,反映一国(地区)的经济活动规模。日经新闻指出,日本人均GDP排名下滑主要是由于日元贬值所致。由于日元持续贬值GDP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名义人均GDP今年有可能被中国台湾反超。 除了汇率因素外,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也不容忽视。去年日本每小时劳动生产率为56.8美元,在经合组织中排名第29位。智库日经中心称,日本的本质问题是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数字化转型和再教育势在必行。 东京涩谷街头的市民们。【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4 17:46:54 -
三星电子信息保护投资领跑 各行业加码守护数字信息
一项调查显示,在韩国企业中,信息保护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是三星电子,KT和Coupang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23日,科学技术信息通讯部面向746家企业的信息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星电子在信息保护领域共投资297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连续两年稳居首位。KT与Coupang的排名亦保持稳定,与前一年度保持一致,而前十名中的其他企业排名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动,反映了信息保护投资格局的动态调整。 在信息保护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三星电子同样位居首位,KT与三星SDS分列第二、第三。调查数据显示,本年度受访企业在信息保护领域的总投资规模达到2.1196万亿韩元,专业人力资源增至7681名,分别同比增加15.7%和13.9%;同时,平均投资额攀升至29亿韩元,平均专门人力也增加至10.5人,各项指标均呈现积极上升趋势,体现了韩国企业对信息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 此外,随着企业对信息保护社会责任认识的加深,主动进行自律公示的企业数量由去年的63家增长至91家,反映了企业界对于信息安全透明度提升的积极响应。分行业来看,金融业的平均投资额最高,达到76亿韩元,信息通讯业紧随其后,为59亿韩元,而批发零售业则为27亿韩元,各行业均展现出对信息保护不同程度的重视与投入。 韩国企业在信息保护领域的投资规模。【科技信息通信部】
2024-12-23 23:25:48 -
国际贸易与内政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经济两大支柱面临挑战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政治环境复杂化的双重压力下,韩国经济的两大支柱——制造业和出口产业,预计将在明年年初迎来严峻挑战。 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的上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韩国出口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政策领导力削弱的隐忧也让经济界倍感担忧。 ▲半导体出口预警 指标全面下滑 22日,韩国产业研究院、韩国经济人联合会(韩经联)和韩国贸易协会分别发布了关于2025年制造业景气及出口前景的报告,这些分析普遍呈现出对未来形势的高度担忧。 根据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明年1月制造业景气状况预测指数(PSI)为75,较12月的96大幅下降21点。这是自2022年11月(70)以来的最低值,显示出对制造业景气大幅萎缩的预期尤为强烈。尤其是韩国的核心出口产业——半导体行业,其明年1月PSI预测值仅为65,相较于12月的124暴跌59点。 更令人关注的是,半导体行业本月的PSI已经降至82,低于基准值100。这不仅终结了此前连续18个月保持在基准值以上的纪录,更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产业压力。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在当天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产业景气展望指数(EBSI)报告”中指出,明年第一季度EBSI为96.1,自今年第四季度的135.2大幅下滑,并跌破基准值100。这一趋势反映出出口条件正在全面恶化。 报告显示,在15大出口品类中,包括半导体、钢铁、医疗器械在内的10个品类指数均低于基准值,预计明年初出口表现将持续低迷。以半导体为例,今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EBSI分别为103.4、148.2、125.2和135.2,而明年第一季度预测值骤降至64.4,跌幅尤为显著。其他品类如钢铁及非铁金属制品(64.1)、医疗精密仪器(74.8)、农水产品(77.7)、电气及电子产品(85.3)等均处于低迷状态,出口前景堪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出口环境严峻 韩经联的调查显示,2025年韩国全年出口增长率预计仅为1.4%,低于产业研究院此前预测的2.2%。在调查覆盖的12大出口主力行业中,生物健康(5.3%)、一般机械(2.1%)、石油化工及石油制品(1.8%)、电气电子(1.5%)、船舶(1.3%)等行业预计将实现正增长,但汽车及零部件(-1.4%)、钢铁(-0.3%)等行业可能出现萎缩。 出口前景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出口对象国经济不振(39.7%)、贸易保护主义加剧(30.2%)、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削弱竞争力(11.1%)等。特别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再次当选,使美中贸易摩擦进一步升温。韩经联调查中,48.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将成为明年最为困难的出口市场,而中国以42.7%的比例紧随其后。 贸易协会分析称,主要国家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可能扩大进口限制措施,这将对韩国出口环境产生直接冲击。 ▲半导体行业压力大 政策支持成关键 作为韩国出口支柱产业的半导体行业,正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压力。贸易协会指出,中国DRAM出口的增加,以及下游产业库存的积压,可能进一步削弱韩国企业的出口条件。 对此,韩经联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呼吁:“政府应采取措施稳定外汇市场,为出口企业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同时,国会应避免出台可能削弱企业活力的监管法规。” 展望未来,在外部市场挑战持续加剧和国内政策制定面临复杂局面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外部压力与内部支持,将决定韩国制造业和出口产业能否在明年实现稳定发展。 11月29日,釜山神仙台·戡蛮·新戡蛮码头堆积着大量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2 23:21:46 -
韩国戒严事态致新闻情绪指数波折起伏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总统尹锡悦职务被停止以来,韩国市民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出现回暖迹象。然而,由于紧急戒严事态对经济信心造成显著冲击,全面恢复仍需时日。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月11日新闻情绪指数为77.47,创自2022年12月2日(77.32)以来的最低谷。自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后的4日(92.97)起,新闻情绪指数持续走低。 在国会就尹总统弹劾案进行投票的前夕,即13日,新闻情绪指数为80.98;而表决通过后的16日指数跃升至85.35,显著反弹。新闻情绪指数是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句式结构等关键信息来量化市场情绪的指标,其数值高于100预示着市场情绪趋于乐观,反之则相反,投资者情绪可能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 纵观全年数据,9月份新闻情绪指数为98.84,10月小幅上扬至100.61,显示出趋向乐观的迹象,11月则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100.62的水平。然而,进入本月,该指数急剧下滑至82.32,凸显当前市场情绪低迷。尽管弹劾案的通过对新闻情绪指数产生了短暂的正面提振,但仍未能回归至常态水平,意味着经济信心的全面恢复尚需时日。 新闻情绪指数与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及企业景气调查指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间接联系。韩国银行相关人士强调,新闻情绪指数的下滑不仅直接反映了经济信心的减弱,也间接导致投资者的投资态度。因此,为了提振经济信心、改善市场氛围,亟需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心理的积极转变。
2024-12-19 00:37:31 -
K-POP"闯美"成绩可圈可点 多名艺人进入权威影响力榜单
美国市场调查机构Luminate为测定艺人影响力而新设立的Luminate指数排行榜中,LE SSERAFIM、Stray Kids等多个韩国组合榜上有名。 据Luminate日前消息,今年10月新设立的Luminate指数从流媒体、社交媒体、艺人认知度、公众喜好度、粉丝参与度等五大领域对艺人进行评估。Luminate是向美国公告牌榜单提供唱片销量等数据的知名市场调查机构。 Luminate方面称新设这一指数是为了向美国消费者提供对艺人粉丝更深入、广泛、友好的理解。日前首次公开的今年第3季度Luminate指数中,排名前250位的艺人中,韩国艺人占据8席,其中LE SSERAFIM排名第66位,Stray Kids排名第84位(70分)、New Jeans排名第97位、TXT排名第106位、ITZY排名第153位、Twice排名第177位、(G)I-DLE排名第225位、BLACKPINK成员Lisa排名第235位。 今年未展开活动的K-POP组合“天花板”BTS和BLACKPINK未能进入此次排名。全体上榜艺人中,泰勒·斯威夫特排名首位,阿黛尔和碧昂丝分居第2和第3位。 在名气响当当的美国流行歌手间,K-POP艺人占有一席之地,被评价为韩国大众流行文化影响力在美国得到认可。 流行音乐评论家林熙允(音)称,在欧美流行明星圈内,非BTS或BLACKPINK的K-POP艺人进入排行榜实属罕见。但从各项指标来看,认知度和流媒体表现相对不足,这是K-POP艺人在“闯美”时共同面对的短板。 韩国人气女团LE SSERAFIM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7 1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