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军事’新闻 45个
-
尹锡悦称韩国不可在中美间"二选一" 总统室否认外交政策基调生变
就最近频现回暖信号的韩中关系,韩国总统室表态称,将致力于加强两国政府间高层协商与沟通推动双边关系不断改善。 总统室高级官员18日(当地时间)在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新闻中心会见媒体时作出上述发言。这名官员表示,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及决策程序,高层做出的重大决策执行速度极快,政府间高层对话活跃将助推两国关系改善。自今年5月后,两国高级别对话提速,频繁且深入进行沟通,这一点令人鼓舞。相信今后两国在自由贸易谈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将会取得具体合作成果。 正在巴西出席G20领导人峰会的韩国总统尹锡悦日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韩国来说,中国和美国并非二选一的问题。此番言论被解读为在任期前半阶段致力于巩固韩美同盟和加强韩美日三边合作机制的尹锡悦开始着手改善此间暂被搁浅的韩中关系。 与此前尹锡悦重视“理念外交”,强调韩美日合作的言论基调相比似乎有向中方靠近之意,引发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基调是否有摆脱自由民民主国家重视的“理念外交”,而转向“实用外交”谋求变化的猜测。 总统室对于这一说法进行了否认,称外交基调并不会发生变化。从现实来看,在某种意义上韩国理所当然不可在中美之间“二选一”。政府始终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并努力改善双边关系。将尹锡悦的发言理解为外交基调生变,不如理解为是在韩美同盟完全恢复、韩美日合作步入正轨的基础上,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的关系。 总统室高级官员称,政府着眼于国家利益开展外交,以确保国家安全和谋求经济利益为两大目的。政府寻求透明、立场一贯明确、具有可预测性的合作伙伴,而恰巧这些国家均奉行自由价值和民主主义。韩国政府通过韩美同盟防止战争的同时,努力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通过充分的投资合作保护企业利益。对韩国外交政策从“价值外交”转变为“实用外交”的质疑欠妥。对于有些问题我们同美方深入进行探讨,但另一方面也一直推动韩中关系朝着互惠共赢方向发展。 尹锡悦政府成立后,奉行“价值外交”加强韩美同盟和韩美日合作机制,去年8月举行的戴维营峰会被视为最大的外交成果。但特朗普再次赢得美国大选,朝俄军事合作升级,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韩半岛安全问题上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总统室官员表示,外交安保政策灵活并需要符合现实,根据形势变化此前稍显停滞的对华合作变得尤为重要。而中方也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下,对改善韩中关系的必要性形成共识。中方本月8日起首次对韩国普通护照持有者提供单方免签待遇,释放对韩友好信号。这名官员称,为加强韩中交流,需要两国“双向奔赴”,因此将考虑如何活跃民间交流。 尹锡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15日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发出互访邀请,并向对方表示感谢。习近平在会谈中强调,中方不会允许朝鲜半岛(韩半岛)生战生乱,这一发言也被评价为与中方在半岛问题上“偏袒”朝鲜,认为“无核化僵局责任在于韩美日”的一贯立场有所不同。 从韩国政府立场来看,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任期,预计将向韩国提出大幅上调防卫费分摊金的要求,韩国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也可争取到更多谈判的筹码。 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朴元坤(音)称,特朗普上台后必然会向同盟国施压要求加入牵制中国统一战线,韩国不应主动“入群”,而应极可能地调动一切可同美方进行谈判交易的筹码,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尹锡悦对于中美关系不可“二选一”的论调说得通。 当地时间1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韩国总统尹锡悦(居中)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期间出席“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成立仪式,同各国领导人合影留念,前排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0 00:05:58 -
文在寅政府四名高级幕僚涉嫌向中方泄露萨德机密面临调查
据韩国司法部门19日消息,韩国监查院掌握前总统文在寅政府国安高级幕僚向公民团体和中国政府泄露有关“萨德”反导系统的韩美军事作战机密,上月底要求大检察厅对此展开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前国家安保室室长郑义溶、前国防部长官郑景斗等四人,监查院指控他们涉嫌违反《军事机密保护法》并滥用职权。 根据监查院掌握的情况,四人为推迟正式在韩国部署“萨德”,向公民团体泄露相当于二级机密的更换“萨德”炮台导弹相关韩美军事作战计划,导致2020年5月29日,军方对导弹进行更换时,当地居民与警方发生肢体冲突 此外,四人还以外交关系为由,向中国驻韩大使馆武官提前就“萨德”导弹更换作战名称、作战日期和内容等信息进行说明。监查院认为,这远超出因外交需要进行说明的范畴,属于泄露军事机密的行为。 此次监查由前军方将领组织“大韩民国守护预备役将军团”去年7月向监查院申请进行公益检查,主要内容为文在寅政府通过推迟成立环境评估协议会、回避向国民公开电磁波及低频噪音等测定结果、销毁相关文件等方法,推迟“萨德”基地的正常运营。 位于庆尚北道星州郡的驻韩美军萨德基地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19 22:29:19 -
【特朗普胜选】特朗普向韩国伸出橄榄枝 造船合作或遏制中国崛起
本月7日,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与韩国总统尹锡悦进行长达12分钟的通话。通话中特朗普提到:“美国造船行业需要韩国的帮助与合作”,这句话迅速点燃韩国造船业界的热情。“特朗普2.0”时代的到来正在为韩国造船业界创造一个崭新的发展契机。 业内人士透露,两国领导人在通话中提及的核心合作领域包括船舶出口以及维护、维修与运行(MRO)。美国总统当选人在当选祝贺电话中点名某一特定产业的情况实属罕见。业内普遍认为,特朗普此举旨在遏制当前全球造船行业中快速崛起的中国。 特朗普一直主张对华“脱钩”政策,把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今年7月,美国共和党纲领中明确提出包括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以上关税、取消最惠国待遇、逐步停止进口关键医疗物资和国家安全物资等一系列政策。美国全面加大对华施压力度,而造船也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领域之一。 唐纳德·特朗普【图片来源 韩联社】 美国是全球头号军事强国,但美国造船行业的衰退却与这一地位背道而驰。20世纪初,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通过“大白舰队”计划推动美国军舰和商船的大规模建造,促使美国造船业一度迎来辉煌。此后随着人力成本上涨与设备老化,美国造船业逐渐衰落。 美国曾经在1975年一年间建造超过70艘商船,但现在所有美国造船厂的年均总产量仅为10艘左右。在全球现役约4.4万艘商船中,悬挂美国国旗的不到200艘。本月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以吨位为准,中国、韩国和日本在全球船舶建造市场的份额共达90%以上,而美国仅占0.2%。 在此背景下,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扩张表现出高度警惕,尤其是中国海军力量的增强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早在2020年,美国海军情报局(ONI)的报告就显示中国舰船数量已经达到与美国相当的水平。不仅在数量上,中国海军在舰艇更新速度上也具备明显优势。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现役舰艇中70%为2010年后建造,而美国仅有20%达到这一标准。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厂【图片来源 韩联社】 美国造船业的衰退无疑为韩国带来一个巨大的机会,特朗普直接向韩国造船业请求合作,成为韩国企业扩大新兴业务领域的一个积极信号。业内人士认为,在造船行业的多项核心领域中,韩国造船厂在MRO领域尤其具备竞争优势。 美国目前仅有4家能够进行MRO业务的造船厂,导致海军舰艇的维修效率严重受限。全球军舰MRO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经达到约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45.64亿元),其中美国海军MRO市场占据约20万亿韩元。业内预测,全球MRO市场规模截至2029年或增长至约88万亿韩元。如果韩国能够成功进军这一领域,造船企业业务范围则可能进一步扩展至舰艇建造。 韩国造船企业目前也已经为进军美国MRO市场作好充分准备。今年8月,韩华海洋承接美国4万吨级补给舰“Wally Schirra”号的MRO服务,成为首家承接美国海军舰艇维修项目的韩国企业,并通过这一项目为韩国防务出口打开全新局面。韩华海洋为该舰艇完成为期4个月的维修后,预计明年1月交付美国海军。 此外,韩华海洋还与美国海军供应系统司令部签署舰艇维修协议(MSRA),未来五年内可参与美国海军舰艇的MRO项目招标。韩华海洋最近还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Philly Shipyard),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和业务能力预计会进一步增强。 10月24日,在韩华海洋巨济造船厂,韩华海洋副会长金东官(右)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史蒂夫·克勒海军上将(中)一同视察补给舰“Wally Schirra”号维修现场。【图片来源 韩华海洋】 与此同时,HD现代重工今年7月也与美国海军供应系统司令部签署MSRA协议,获得未来五年内参与美国支援舰和战斗舰MRO项目的资格。凭借在菲律宾舰艇MRO业务中的经验,HD现代重工计划进一步开拓亚洲、南美等地区市场。 在“特朗普2.0”时代,韩国造船行业有望借助与美国的合作机会扩大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仅是在MRO领域,未来还有可能进军舰艇建造市场。与此同时,韩美造船合作也可能成为美国遏制中国扩张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2024-11-19 02:43:51 -
韩中关系暖风频吹 "特朗普2.0"或成新变数
当地时间15日,在秘鲁首都利马,韩中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为契机,韩中两国时隔两年再次进行最高级别沟通。在即将开启的“特朗普2.0”时代,韩中关系能否延续好转势头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韩国总统尹锡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秘鲁利马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就韩半岛局势、加快推进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等两国共同关系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在会谈中表示,自两年前在巴厘岛与尹锡悦会见以来,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不少变化,但中韩关系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对两国关系的改善给予积极评价。 尹锡悦政府成立后,与越走越近的韩美日关系相比,韩中两国关系因台海问题、前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下赌注”言论等各项争议停滞不前。但即便如此,两国仍保持各级别沟通并取得一系列交流成果。今年5月,韩中日领导人会议时隔近5年在首尔重启。 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炉前后,韩中两国关系出现一系列明显的改善信号。中方本月初“惊喜”将韩国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名单,这是韩中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方首次对韩国提供免签待遇。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于日前被内定为新任中国驻韩国大使,级别较前几任驻韩大使有所提升。 今年是中朝建交75周年,但两国关系似乎出现疏远的迹象。上月6日的建交纪念日当天,两国并未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而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也令中方陷入为难的境地。 对中方释放的一系列关系改善信号,预计韩国将在多个方面进行回应,韩中之间的合作对于遏制日益升级的朝俄军事合作至关重要。 明年秋天将在韩国庆州举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方也将于2026年担任APEC东道主,届时两国领导人有望借出席会议实现互访,韩中两国关系或迎来新的飞跃。 特朗普日前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并将于明年1月20日就职。预计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将加大对华施压力度,此前他曾提出要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60%的关税。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国,很可能将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这或为暖意融融的韩中关系带来新一轮“寒流”。 总统室高级官员日前在会见记者时,就有关韩中两国将通过怎样的合作方式来迎接“特朗普2.0”的到来时表示,韩中两国一致认为,不能将韩中关系、韩美关系一味地理解为(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方程式。韩美之间的合作对韩国企业有利,同时从韩方立场来看也有助于韩中关系的发展。我们努力为寻找最大的交集而紧密同中方及美方进行沟通,对此中方也表示十分理解。
2024-11-17 23:02:44 -
尹锡悦与习近平在秘鲁利马举行会晤
当地时间15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左)在秘鲁利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当地时间15日上午,正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韩国总统尹锡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 在29分钟的会谈中,尹锡悦表示,当前全球安全与经济秩序面临大动荡,面对朝鲜不断发起挑衅、乌克兰战争持续、俄朝开展军事合作等诸多挑战,韩方愿同中方一道携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保持紧密沟通与合作。 尹锡悦说,韩国在安全、经济、文化、人员交流等诸多领域与中方密切合作。希望两国本着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尹锡悦表示,我曾在去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同习主席交谈,很高兴今天能同习主席举行会晤。两年前在巴厘岛同习主席举行会谈时,我们就推动韩中关系发展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很高兴看到双方基于既有共识借5月韩中日领导人会议等机会积极开展交流。 尹锡悦指出,建交30多年来,经济合作是韩中关系发展的主轴,韩方愿同中方一道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惠及两国民生。尹锡悦还表示,韩半岛乃至地区和平繁荣事关韩中两国的共同利益,我愿意在今天的会谈上同习主席就双边合作事宜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指出,我们两年前在巴厘岛会见以来,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不少变化。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韩两国都应该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发挥地理相邻、文化相通、经济相融优势,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双方应该加强高层交往,增进理解信任,致力于相互成就,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更多韩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双方要共同致力于维护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维护全球及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多开展有利于增进友好的活动,鼓励舆论界、学术界、地方特别是青年人加强往来。欢迎更多韩国民众来华,希望韩方为中国公民赴韩推出更多便利化措施。中方祝贺并支持韩国接任明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愿同韩方扩大多边协调和合作。
2024-11-16 17:57:16 -
中方内定"重量级人士"为驻韩大使 释放改善两国关系信号
中国外交界“重量级人士”被内定为下任中国驻韩国大使,分析认为此举彰显中国对改善中韩关系的重视。 据外交消息人士日前透露,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戴兵被提名为新任中国驻韩大使。中国驻韩国大使一职从前任大使邢海明7月离任后空缺至今。 中方通常向美国、日本、朝鲜等国派遣副部长级(对应韩国为次官级)大使,驻韩国大使通常由司局级人士担任。前任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未担任过司长,在担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后,经驻蒙古国大使后被委任为驻韩国大使。 尤其是中国一直向朝鲜派遣副部级大使,向韩国派遣司局级大使,但近来中方似乎在努力平衡这一差距。去年3月上任的中国驻朝鲜大使王亚军为副部长级。此前,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时曾表示,希望中方向韩国派遣一位级别更高的大使。 戴兵在2020年被委任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前,从2017年起担任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对应韩国为局长级),在担任了约4年的联合国副代表后被内定为中国驻韩国大使。韩国外交界认为,虽然从级别上来说,戴兵延续了前几任驻韩大使的司局级惯例,但他曾担任中国最重视的外交战略要地——非洲司司长,从这一点上来说分量高于前几任大使。 与精通韩语、并曾在朝鲜学习的前任大使邢海明相比,戴兵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虽不是“半岛通”,但他曾在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驻新加坡大使馆、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等重要部门任职,并常年活跃在联合国多边外交舞台上,具有丰富的多边外交经验,实际级别接近部长助理(对应韩国为次官补)。 因此有意见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朝俄军事合作升级,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下,中方考虑到中韩关系的重要性,可能对韩国给予更高礼遇。 上月,韩国总统尹锡悦提名前总统室秘书室长金大棋为下任驻华大使。金大棋具备高水平汉语能力,曾担任李明博政府总统经济首秘和政策室长、尹锡悦政府首任秘书室长等要职,曾参与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签署和缓解贸易摩擦等工作,在对华经济合作政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总统室秘书室长通常被视为总统的亲信,因此尹锡悦提名金大棋担任下任驻华大使,足可见韩国对两国关系的重视程度。 鉴于中方将于近期向韩国政府申请驻在国批准流程,预计中方对金大棋的驻在国批准流程也将于近期进行。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15 01:09:47 -
特朗普重返白宫 韩国如何应对美中对抗新局势?
随着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成功当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或将发生重大变化。作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关键盟友,韩国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激化的背景下,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特朗普的回归不仅意味着美韩同盟关系将进入新的调整期,还将深刻影响韩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定位。 ▲加速“脱钩”战略的影响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其对华强硬政策推动了美中“脱钩”进程。他通过加征关税和限制中国企业投资等措施,试图遏制中国经济崛起,尤其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进行遏制。如果特朗普再次加速这一进程,韩国经济将深受影响。 2019年6月29日,日本大阪——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晤。【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在美国施加的压力下,中国可能会调整其经济和军事战略,这也将间接波及中韩关系,使韩国在应对中美冲突时面临更加复杂的选择。由于美国的政策压力,韩国企业可能不得不削减与中国的合作;与此同时,政府在安全与经济利益间将面临更艰难的平衡挑战。 ▲贸易政策的直接冲击 特朗普竞选期间承诺的高关税政策可能对韩国出口产生直接打击。韩国2024年第三季度对美出口达到了4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尤其在化妆品等价格敏感的消费品领域。但如果新关税政策落实,韩国对美出口的增长态势将受到冲击。此外,特朗普提出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甚至对电动汽车(EV)等产品实施100%至200%的高关税。这一政策若实施,势必加速中美经济脱钩,也可能迫使韩国在中美两大出口市场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美韩同盟关系的调整 在安全领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将直接影响美韩同盟。驻韩美军费用分担问题预计会重新成为双方讨论的核心议题。回顾特朗普的首个任期,他曾要求韩国大幅提高防卫费用分担比例,甚至以调整驻军规模为要挟。在新的任期中,这一问题或将更加复杂化,甚至可能影响韩美同盟的性质。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问题也将迎来新的变数。特朗普此前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会长金正恩的直接对话模式很可能重启,这将直接影响韩国现政府的对朝政策。韩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对朝强硬立场,以适应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向。 2018年6月1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加坡圣淘沙岛举行会晤。【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产业链重组的压力 在产业方面,中美竞争加剧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美国通过《芯片法案》(CHIPS Act)和《通胀削减法案》(IRA)保护本国工业,并试图掌控尖端技术主导权。这促使韩国半导体企业在美国投资,以适应美国日益严格的本土化要求。例如,三星电子在德克萨斯州建设的半导体工厂就是韩国企业应对这一趋势的举措。同样,新能源汽车和电池行业的韩国企业,如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也需要加快在美国市场的布局,以应对新贸易壁垒。 ▲韩国的应对策略 在经济层面,韩国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产业升级和供应链多元化来提升竞争力和韧性。随着美国对本地生产需求的强化,韩国企业在美投资已成趋势。韩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在供应链重构中占据主动,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提升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韩国还计划通过增加研发投入,继续在半导体、电动汽车和电池等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将有助于韩国在未来面对技术封锁和市场竞争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 三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的半导体工厂正在建设中。【图片来源 网络】 在外交层面,韩国正采取灵活多元的策略,试图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作为美国盟友,韩国必须在美韩同盟框架下行动,但也在努力拓展外交空间,以减少中美竞争带来的被动性。韩国在保持与美国密切合作的同时,逐步发展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以便在不同国际局势下灵活应对。 此外,韩国正在加强与欧盟、日本等传统伙伴的合作,同时也深耕东盟国家等新兴市场,以拓展出口渠道。通过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提升,韩国不仅为企业开拓更多市场选择,还希望在区域内增加外交多元性和国际支持。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将给韩国带来深刻影响。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韩国需要更加审慎地平衡各方关系,寻求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道路。这不仅关乎韩国的前途命运,更为其他处于类似境况的中等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韩国的战略选择不仅仅是双边关系的调整,更反映了在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中等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能否在维护传统同盟关系的同时开创新的发展空间,将直接影响韩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2024-11-08 00:29:28 -
美国大选投票当天再射弹 朝鲜极限施压怒刷存在感
据联合参谋本部(联参)5日消息,朝鲜当天早晨7时30分许,从黄海北道沙里院一带向东海发射多枚短程弹道导弹(SRBM)。这是朝鲜自上月31日发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火星炮-19”后,时隔仅5天再次发起挑衅。 联参称,导弹飞行约400公里。日本防卫省表示,朝鲜至少发射7枚导弹,最高飞行高度为100千米。联参表示,韩方不会对朝方射弹坐视不管,再次警告一切后果由朝方承担。 美国将于当地时间5日零时起,从新罕布夏州的小镇迪克斯维尔山口开始进行大选投票。分析称,朝鲜在美国大选开启投票前6小时发起军事挑衅,意在最大限度地刷一波存在感,有对下任美国总统施压的意图。同时也有意见认为,朝鲜通过密集挑衅,凸显拜登政府对朝政策的失败,从侧面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 上月31日,朝鲜发射可打击美国本土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炮-19”,韩美日随即实施联合空演进行应对。本月3日,韩美日在济州以东的韩日防空识别区(ADIZ)重叠空域发起演习,美国出动B-1B战略轰炸机参与。朝鲜此次挑衅也意在对韩美日联演表示抗议。 朝鲜劳动党副部长金与正当天发布谈话谴责韩美日联合演习,称“这暴露了敌人最敌对、最威胁的侵略真面目,也证明了我们加强核武路线的正当性和迫切性。” 朝鲜自9月首次公开用来制造核弹头的高浓缩铀(HEU)生产设备后,上月再次首度公开战略导弹基地内部,并于上月31日试射“火星炮-19”洲际弹道导弹,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现场进行观摩。 分析称,朝鲜此举意向即将入主白宫的下一任美国总统展示存在感,同时彰显决不放弃核开发的意志。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朝鲜都将继续加强国防力量,最近发起的一连串密集挑衅可能只是“预告片”。 明年将是朝鲜国防发展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2021年1月,朝鲜在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国防核心课题,包括开发战术核武器、制造超大型核弹头、提升1.5万公里射程内的精准打击度、研制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洲际弹道导弹、研制核潜艇及潜射核战略武器、开发侦查卫星等。朝鲜为完成一系列任务,或将集中发起挑衅,不排除进行第七次核试验,从正常角度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可能性。 2019年2月,朝美领导人河内会谈破裂后,朝鲜多次重申拒绝与美国重启无核化谈判。因此朝鲜很可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国防力量当做谈判筹码,或与美国就核裁军进行谈判。同为“拥核国”的朝美以减少对彼此的核威胁为目的,美方或试图放宽或解除部分对朝制裁。 朝鲜认为特朗普当选可能相对容易实现这一“小算盘”,但即使哈里斯入主白宫,预计也不会改变升级挑衅力度,考验美方“战略忍耐”政策极限的基本方向。 上月31日,朝鲜发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9”。【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05 16:50:45 -
分析称中方"惊喜"免签政策释放对韩善意
中国政府毫无预料地宣布对韩国试行免签入境政策,着实令韩国收获意外惊喜。有分析称,在朝俄军事合作升级、韩国公民涉间谍罪在中国被捕等韩中关系突发变数增加的背景下,中方希望借此释放对改善两国关系的积极信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本月1日宣布,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11月8日起对斯洛伐克、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上述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这是中方首次对韩国试行免签入境政策。 据外交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韩国驻华大使馆未提前接到有关这一消息的通报。本月1日晚9点左右(北京时间),中国在外交部网站更新当天例行记者会内容时,在结尾处以“会后有记者问”的形式附加免签政策的内容,事后加入当天现场记者会上未提及的内容。 在外交部消息发布1小时后,“韩国免签”登上新浪微博和百度热搜榜首位,引发中国网友热烈讨论。中方从去年底开始,陆续扩大适用免签政策的国家。目前和中国全面互免签证的国家有泰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厄瓜多尔等总计24个。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共计29个,除位于亚洲的马来西亚和文莱,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其余国家均位于欧洲,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本次新增的9个国家除韩国外均位于欧洲。美国和日本则不在单方面免签国家名单之列。 香港《南华早报》称,中韩两国虽在贸易合作上维持紧密关系,但尹锡悦政府成立后选择“一边倒”向美国,而中国与朝鲜的关系似乎也出现微妙的变化,这令韩中关系趋于复杂。中方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显示出对改善两国关系的积极态度。 但中国官媒对此表示勿过度解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笪志刚4日在《环球时报》发表题为《警惕中国对韩免签善意被歪曲》的文章,称“部分西方媒体炒作两国间免签政策差异,蓄意放大中韩互联网的一些激进留言来“说三道四”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西方一些人对任何中韩关系向好发展的可能都会感到恐惧与焦虑,中国对韩实施免签政策凸显中方期待两国关系由三十而立进一步提升的良苦用心。” 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当天在会见韩国媒体驻华记者时表示,中方通过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将为韩国公民访华提供便利,期待两国人文交流可以进一步趋于活跃。 4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模德旅游总部,中国市场组员工正在工作。【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05 00:52:04 -
韩美空军举行空中联合演习
【图片提供 韩联社】 31日,韩国和美国针对朝鲜发射远程弹道导弹进行大规模联合空中演习。美国F-16和韩国KF-16战斗机正在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2024-11-01 01:05:31
-
尹锡悦称韩国不可在中美间"二选一" 总统室否认外交政策基调生变
就最近频现回暖信号的韩中关系,韩国总统室表态称,将致力于加强两国政府间高层协商与沟通推动双边关系不断改善。 总统室高级官员18日(当地时间)在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新闻中心会见媒体时作出上述发言。这名官员表示,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及决策程序,高层做出的重大决策执行速度极快,政府间高层对话活跃将助推两国关系改善。自今年5月后,两国高级别对话提速,频繁且深入进行沟通,这一点令人鼓舞。相信今后两国在自由贸易谈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将会取得具体合作成果。 正在巴西出席G20领导人峰会的韩国总统尹锡悦日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韩国来说,中国和美国并非二选一的问题。此番言论被解读为在任期前半阶段致力于巩固韩美同盟和加强韩美日三边合作机制的尹锡悦开始着手改善此间暂被搁浅的韩中关系。 与此前尹锡悦重视“理念外交”,强调韩美日合作的言论基调相比似乎有向中方靠近之意,引发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基调是否有摆脱自由民民主国家重视的“理念外交”,而转向“实用外交”谋求变化的猜测。 总统室对于这一说法进行了否认,称外交基调并不会发生变化。从现实来看,在某种意义上韩国理所当然不可在中美之间“二选一”。政府始终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并努力改善双边关系。将尹锡悦的发言理解为外交基调生变,不如理解为是在韩美同盟完全恢复、韩美日合作步入正轨的基础上,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的关系。 总统室高级官员称,政府着眼于国家利益开展外交,以确保国家安全和谋求经济利益为两大目的。政府寻求透明、立场一贯明确、具有可预测性的合作伙伴,而恰巧这些国家均奉行自由价值和民主主义。韩国政府通过韩美同盟防止战争的同时,努力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通过充分的投资合作保护企业利益。对韩国外交政策从“价值外交”转变为“实用外交”的质疑欠妥。对于有些问题我们同美方深入进行探讨,但另一方面也一直推动韩中关系朝着互惠共赢方向发展。 尹锡悦政府成立后,奉行“价值外交”加强韩美同盟和韩美日合作机制,去年8月举行的戴维营峰会被视为最大的外交成果。但特朗普再次赢得美国大选,朝俄军事合作升级,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在韩半岛安全问题上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总统室官员表示,外交安保政策灵活并需要符合现实,根据形势变化此前稍显停滞的对华合作变得尤为重要。而中方也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下,对改善韩中关系的必要性形成共识。中方本月8日起首次对韩国普通护照持有者提供单方免签待遇,释放对韩友好信号。这名官员称,为加强韩中交流,需要两国“双向奔赴”,因此将考虑如何活跃民间交流。 尹锡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15日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发出互访邀请,并向对方表示感谢。习近平在会谈中强调,中方不会允许朝鲜半岛(韩半岛)生战生乱,这一发言也被评价为与中方在半岛问题上“偏袒”朝鲜,认为“无核化僵局责任在于韩美日”的一贯立场有所不同。 从韩国政府立场来看,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任期,预计将向韩国提出大幅上调防卫费分摊金的要求,韩国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也可争取到更多谈判的筹码。 梨花女子大学教授朴元坤(音)称,特朗普上台后必然会向同盟国施压要求加入牵制中国统一战线,韩国不应主动“入群”,而应极可能地调动一切可同美方进行谈判交易的筹码,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尹锡悦对于中美关系不可“二选一”的论调说得通。 当地时间1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韩国总统尹锡悦(居中)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期间出席“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成立仪式,同各国领导人合影留念,前排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0 00:05:58 -
文在寅政府四名高级幕僚涉嫌向中方泄露萨德机密面临调查
据韩国司法部门19日消息,韩国监查院掌握前总统文在寅政府国安高级幕僚向公民团体和中国政府泄露有关“萨德”反导系统的韩美军事作战机密,上月底要求大检察厅对此展开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前国家安保室室长郑义溶、前国防部长官郑景斗等四人,监查院指控他们涉嫌违反《军事机密保护法》并滥用职权。 根据监查院掌握的情况,四人为推迟正式在韩国部署“萨德”,向公民团体泄露相当于二级机密的更换“萨德”炮台导弹相关韩美军事作战计划,导致2020年5月29日,军方对导弹进行更换时,当地居民与警方发生肢体冲突 此外,四人还以外交关系为由,向中国驻韩大使馆武官提前就“萨德”导弹更换作战名称、作战日期和内容等信息进行说明。监查院认为,这远超出因外交需要进行说明的范畴,属于泄露军事机密的行为。 此次监查由前军方将领组织“大韩民国守护预备役将军团”去年7月向监查院申请进行公益检查,主要内容为文在寅政府通过推迟成立环境评估协议会、回避向国民公开电磁波及低频噪音等测定结果、销毁相关文件等方法,推迟“萨德”基地的正常运营。 位于庆尚北道星州郡的驻韩美军萨德基地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19 22:29:19 -
【特朗普胜选】特朗普向韩国伸出橄榄枝 造船合作或遏制中国崛起
本月7日,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与韩国总统尹锡悦进行长达12分钟的通话。通话中特朗普提到:“美国造船行业需要韩国的帮助与合作”,这句话迅速点燃韩国造船业界的热情。“特朗普2.0”时代的到来正在为韩国造船业界创造一个崭新的发展契机。 业内人士透露,两国领导人在通话中提及的核心合作领域包括船舶出口以及维护、维修与运行(MRO)。美国总统当选人在当选祝贺电话中点名某一特定产业的情况实属罕见。业内普遍认为,特朗普此举旨在遏制当前全球造船行业中快速崛起的中国。 特朗普一直主张对华“脱钩”政策,把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今年7月,美国共和党纲领中明确提出包括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以上关税、取消最惠国待遇、逐步停止进口关键医疗物资和国家安全物资等一系列政策。美国全面加大对华施压力度,而造船也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领域之一。 唐纳德·特朗普【图片来源 韩联社】 美国是全球头号军事强国,但美国造船行业的衰退却与这一地位背道而驰。20世纪初,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通过“大白舰队”计划推动美国军舰和商船的大规模建造,促使美国造船业一度迎来辉煌。此后随着人力成本上涨与设备老化,美国造船业逐渐衰落。 美国曾经在1975年一年间建造超过70艘商船,但现在所有美国造船厂的年均总产量仅为10艘左右。在全球现役约4.4万艘商船中,悬挂美国国旗的不到200艘。本月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以吨位为准,中国、韩国和日本在全球船舶建造市场的份额共达90%以上,而美国仅占0.2%。 在此背景下,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扩张表现出高度警惕,尤其是中国海军力量的增强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早在2020年,美国海军情报局(ONI)的报告就显示中国舰船数量已经达到与美国相当的水平。不仅在数量上,中国海军在舰艇更新速度上也具备明显优势。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现役舰艇中70%为2010年后建造,而美国仅有20%达到这一标准。 江苏扬子鑫福造船厂【图片来源 韩联社】 美国造船业的衰退无疑为韩国带来一个巨大的机会,特朗普直接向韩国造船业请求合作,成为韩国企业扩大新兴业务领域的一个积极信号。业内人士认为,在造船行业的多项核心领域中,韩国造船厂在MRO领域尤其具备竞争优势。 美国目前仅有4家能够进行MRO业务的造船厂,导致海军舰艇的维修效率严重受限。全球军舰MRO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经达到约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45.64亿元),其中美国海军MRO市场占据约20万亿韩元。业内预测,全球MRO市场规模截至2029年或增长至约88万亿韩元。如果韩国能够成功进军这一领域,造船企业业务范围则可能进一步扩展至舰艇建造。 韩国造船企业目前也已经为进军美国MRO市场作好充分准备。今年8月,韩华海洋承接美国4万吨级补给舰“Wally Schirra”号的MRO服务,成为首家承接美国海军舰艇维修项目的韩国企业,并通过这一项目为韩国防务出口打开全新局面。韩华海洋为该舰艇完成为期4个月的维修后,预计明年1月交付美国海军。 此外,韩华海洋还与美国海军供应系统司令部签署舰艇维修协议(MSRA),未来五年内可参与美国海军舰艇的MRO项目招标。韩华海洋最近还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Philly Shipyard),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和业务能力预计会进一步增强。 10月24日,在韩华海洋巨济造船厂,韩华海洋副会长金东官(右)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史蒂夫·克勒海军上将(中)一同视察补给舰“Wally Schirra”号维修现场。【图片来源 韩华海洋】 与此同时,HD现代重工今年7月也与美国海军供应系统司令部签署MSRA协议,获得未来五年内参与美国支援舰和战斗舰MRO项目的资格。凭借在菲律宾舰艇MRO业务中的经验,HD现代重工计划进一步开拓亚洲、南美等地区市场。 在“特朗普2.0”时代,韩国造船行业有望借助与美国的合作机会扩大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仅是在MRO领域,未来还有可能进军舰艇建造市场。与此同时,韩美造船合作也可能成为美国遏制中国扩张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2024-11-19 02:43:51 -
韩中关系暖风频吹 "特朗普2.0"或成新变数
当地时间15日,在秘鲁首都利马,韩中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图片提供 韩联社】 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召开为契机,韩中两国时隔两年再次进行最高级别沟通。在即将开启的“特朗普2.0”时代,韩中关系能否延续好转势头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韩国总统尹锡悦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秘鲁利马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双边会谈,就韩半岛局势、加快推进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等两国共同关系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在会谈中表示,自两年前在巴厘岛与尹锡悦会见以来,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不少变化,但中韩关系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对两国关系的改善给予积极评价。 尹锡悦政府成立后,与越走越近的韩美日关系相比,韩中两国关系因台海问题、前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下赌注”言论等各项争议停滞不前。但即便如此,两国仍保持各级别沟通并取得一系列交流成果。今年5月,韩中日领导人会议时隔近5年在首尔重启。 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出炉前后,韩中两国关系出现一系列明显的改善信号。中方本月初“惊喜”将韩国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名单,这是韩中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方首次对韩国提供免签待遇。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于日前被内定为新任中国驻韩国大使,级别较前几任驻韩大使有所提升。 今年是中朝建交75周年,但两国关系似乎出现疏远的迹象。上月6日的建交纪念日当天,两国并未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而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也令中方陷入为难的境地。 对中方释放的一系列关系改善信号,预计韩国将在多个方面进行回应,韩中之间的合作对于遏制日益升级的朝俄军事合作至关重要。 明年秋天将在韩国庆州举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方也将于2026年担任APEC东道主,届时两国领导人有望借出席会议实现互访,韩中两国关系或迎来新的飞跃。 特朗普日前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并将于明年1月20日就职。预计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将加大对华施压力度,此前他曾提出要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60%的关税。韩国作为美国的盟国,很可能将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这或为暖意融融的韩中关系带来新一轮“寒流”。 总统室高级官员日前在会见记者时,就有关韩中两国将通过怎样的合作方式来迎接“特朗普2.0”的到来时表示,韩中两国一致认为,不能将韩中关系、韩美关系一味地理解为(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方程式。韩美之间的合作对韩国企业有利,同时从韩方立场来看也有助于韩中关系的发展。我们努力为寻找最大的交集而紧密同中方及美方进行沟通,对此中方也表示十分理解。
2024-11-17 23:02:44 -
尹锡悦与习近平在秘鲁利马举行会晤
当地时间15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左)在秘鲁利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提供 韩联社】 当地时间15日上午,正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韩国总统尹锡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 在29分钟的会谈中,尹锡悦表示,当前全球安全与经济秩序面临大动荡,面对朝鲜不断发起挑衅、乌克兰战争持续、俄朝开展军事合作等诸多挑战,韩方愿同中方一道携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保持紧密沟通与合作。 尹锡悦说,韩国在安全、经济、文化、人员交流等诸多领域与中方密切合作。希望两国本着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尹锡悦表示,我曾在去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同习主席交谈,很高兴今天能同习主席举行会晤。两年前在巴厘岛同习主席举行会谈时,我们就推动韩中关系发展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很高兴看到双方基于既有共识借5月韩中日领导人会议等机会积极开展交流。 尹锡悦指出,建交30多年来,经济合作是韩中关系发展的主轴,韩方愿同中方一道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惠及两国民生。尹锡悦还表示,韩半岛乃至地区和平繁荣事关韩中两国的共同利益,我愿意在今天的会谈上同习主席就双边合作事宜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指出,我们两年前在巴厘岛会见以来,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不少变化。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中韩两国都应该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发挥地理相邻、文化相通、经济相融优势,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双方应该加强高层交往,增进理解信任,致力于相互成就,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更多韩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双方要共同致力于维护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维护全球及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多开展有利于增进友好的活动,鼓励舆论界、学术界、地方特别是青年人加强往来。欢迎更多韩国民众来华,希望韩方为中国公民赴韩推出更多便利化措施。中方祝贺并支持韩国接任明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愿同韩方扩大多边协调和合作。
2024-11-16 17:57:16 -
中方内定"重量级人士"为驻韩大使 释放改善两国关系信号
中国外交界“重量级人士”被内定为下任中国驻韩国大使,分析认为此举彰显中国对改善中韩关系的重视。 据外交消息人士日前透露,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戴兵被提名为新任中国驻韩大使。中国驻韩国大使一职从前任大使邢海明7月离任后空缺至今。 中方通常向美国、日本、朝鲜等国派遣副部长级(对应韩国为次官级)大使,驻韩国大使通常由司局级人士担任。前任中国驻韩国大使邢海明未担任过司长,在担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后,经驻蒙古国大使后被委任为驻韩国大使。 尤其是中国一直向朝鲜派遣副部级大使,向韩国派遣司局级大使,但近来中方似乎在努力平衡这一差距。去年3月上任的中国驻朝鲜大使王亚军为副部长级。此前,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时曾表示,希望中方向韩国派遣一位级别更高的大使。 戴兵在2020年被委任为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前,从2017年起担任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对应韩国为局长级),在担任了约4年的联合国副代表后被内定为中国驻韩国大使。韩国外交界认为,虽然从级别上来说,戴兵延续了前几任驻韩大使的司局级惯例,但他曾担任中国最重视的外交战略要地——非洲司司长,从这一点上来说分量高于前几任大使。 与精通韩语、并曾在朝鲜学习的前任大使邢海明相比,戴兵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虽不是“半岛通”,但他曾在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驻新加坡大使馆、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等重要部门任职,并常年活跃在联合国多边外交舞台上,具有丰富的多边外交经验,实际级别接近部长助理(对应韩国为次官补)。 因此有意见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朝俄军事合作升级,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下,中方考虑到中韩关系的重要性,可能对韩国给予更高礼遇。 上月,韩国总统尹锡悦提名前总统室秘书室长金大棋为下任驻华大使。金大棋具备高水平汉语能力,曾担任李明博政府总统经济首秘和政策室长、尹锡悦政府首任秘书室长等要职,曾参与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签署和缓解贸易摩擦等工作,在对华经济合作政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总统室秘书室长通常被视为总统的亲信,因此尹锡悦提名金大棋担任下任驻华大使,足可见韩国对两国关系的重视程度。 鉴于中方将于近期向韩国政府申请驻在国批准流程,预计中方对金大棋的驻在国批准流程也将于近期进行。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15 01:09:47 -
特朗普重返白宫 韩国如何应对美中对抗新局势?
随着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成功当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或将发生重大变化。作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关键盟友,韩国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激化的背景下,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特朗普的回归不仅意味着美韩同盟关系将进入新的调整期,还将深刻影响韩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定位。 ▲加速“脱钩”战略的影响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中,其对华强硬政策推动了美中“脱钩”进程。他通过加征关税和限制中国企业投资等措施,试图遏制中国经济崛起,尤其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进行遏制。如果特朗普再次加速这一进程,韩国经济将深受影响。 2019年6月29日,日本大阪——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期间,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双边会晤。【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在美国施加的压力下,中国可能会调整其经济和军事战略,这也将间接波及中韩关系,使韩国在应对中美冲突时面临更加复杂的选择。由于美国的政策压力,韩国企业可能不得不削减与中国的合作;与此同时,政府在安全与经济利益间将面临更艰难的平衡挑战。 ▲贸易政策的直接冲击 特朗普竞选期间承诺的高关税政策可能对韩国出口产生直接打击。韩国2024年第三季度对美出口达到了4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尤其在化妆品等价格敏感的消费品领域。但如果新关税政策落实,韩国对美出口的增长态势将受到冲击。此外,特朗普提出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甚至对电动汽车(EV)等产品实施100%至200%的高关税。这一政策若实施,势必加速中美经济脱钩,也可能迫使韩国在中美两大出口市场之间做出艰难选择。 ▲美韩同盟关系的调整 在安全领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将直接影响美韩同盟。驻韩美军费用分担问题预计会重新成为双方讨论的核心议题。回顾特朗普的首个任期,他曾要求韩国大幅提高防卫费用分担比例,甚至以调整驻军规模为要挟。在新的任期中,这一问题或将更加复杂化,甚至可能影响韩美同盟的性质。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问题也将迎来新的变数。特朗普此前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会长金正恩的直接对话模式很可能重启,这将直接影响韩国现政府的对朝政策。韩国不得不重新评估其对朝强硬立场,以适应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向。 2018年6月1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新加坡圣淘沙岛举行会晤。【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产业链重组的压力 在产业方面,中美竞争加剧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美国通过《芯片法案》(CHIPS Act)和《通胀削减法案》(IRA)保护本国工业,并试图掌控尖端技术主导权。这促使韩国半导体企业在美国投资,以适应美国日益严格的本土化要求。例如,三星电子在德克萨斯州建设的半导体工厂就是韩国企业应对这一趋势的举措。同样,新能源汽车和电池行业的韩国企业,如现代汽车和LG新能源,也需要加快在美国市场的布局,以应对新贸易壁垒。 ▲韩国的应对策略 在经济层面,韩国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产业升级和供应链多元化来提升竞争力和韧性。随着美国对本地生产需求的强化,韩国企业在美投资已成趋势。韩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在供应链重构中占据主动,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提升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韩国还计划通过增加研发投入,继续在半导体、电动汽车和电池等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将有助于韩国在未来面对技术封锁和市场竞争时具备更强的应对能力。 三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的半导体工厂正在建设中。【图片来源 网络】 在外交层面,韩国正采取灵活多元的策略,试图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作为美国盟友,韩国必须在美韩同盟框架下行动,但也在努力拓展外交空间,以减少中美竞争带来的被动性。韩国在保持与美国密切合作的同时,逐步发展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以便在不同国际局势下灵活应对。 此外,韩国正在加强与欧盟、日本等传统伙伴的合作,同时也深耕东盟国家等新兴市场,以拓展出口渠道。通过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提升,韩国不仅为企业开拓更多市场选择,还希望在区域内增加外交多元性和国际支持。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将给韩国带来深刻影响。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韩国需要更加审慎地平衡各方关系,寻求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道路。这不仅关乎韩国的前途命运,更为其他处于类似境况的中等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韩国的战略选择不仅仅是双边关系的调整,更反映了在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中等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能否在维护传统同盟关系的同时开创新的发展空间,将直接影响韩国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
2024-11-08 00:29:28 -
美国大选投票当天再射弹 朝鲜极限施压怒刷存在感
据联合参谋本部(联参)5日消息,朝鲜当天早晨7时30分许,从黄海北道沙里院一带向东海发射多枚短程弹道导弹(SRBM)。这是朝鲜自上月31日发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火星炮-19”后,时隔仅5天再次发起挑衅。 联参称,导弹飞行约400公里。日本防卫省表示,朝鲜至少发射7枚导弹,最高飞行高度为100千米。联参表示,韩方不会对朝方射弹坐视不管,再次警告一切后果由朝方承担。 美国将于当地时间5日零时起,从新罕布夏州的小镇迪克斯维尔山口开始进行大选投票。分析称,朝鲜在美国大选开启投票前6小时发起军事挑衅,意在最大限度地刷一波存在感,有对下任美国总统施压的意图。同时也有意见认为,朝鲜通过密集挑衅,凸显拜登政府对朝政策的失败,从侧面支持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 上月31日,朝鲜发射可打击美国本土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炮-19”,韩美日随即实施联合空演进行应对。本月3日,韩美日在济州以东的韩日防空识别区(ADIZ)重叠空域发起演习,美国出动B-1B战略轰炸机参与。朝鲜此次挑衅也意在对韩美日联演表示抗议。 朝鲜劳动党副部长金与正当天发布谈话谴责韩美日联合演习,称“这暴露了敌人最敌对、最威胁的侵略真面目,也证明了我们加强核武路线的正当性和迫切性。” 朝鲜自9月首次公开用来制造核弹头的高浓缩铀(HEU)生产设备后,上月再次首度公开战略导弹基地内部,并于上月31日试射“火星炮-19”洲际弹道导弹,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现场进行观摩。 分析称,朝鲜此举意向即将入主白宫的下一任美国总统展示存在感,同时彰显决不放弃核开发的意志。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朝鲜都将继续加强国防力量,最近发起的一连串密集挑衅可能只是“预告片”。 明年将是朝鲜国防发展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2021年1月,朝鲜在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国防核心课题,包括开发战术核武器、制造超大型核弹头、提升1.5万公里射程内的精准打击度、研制采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洲际弹道导弹、研制核潜艇及潜射核战略武器、开发侦查卫星等。朝鲜为完成一系列任务,或将集中发起挑衅,不排除进行第七次核试验,从正常角度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可能性。 2019年2月,朝美领导人河内会谈破裂后,朝鲜多次重申拒绝与美国重启无核化谈判。因此朝鲜很可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国防力量当做谈判筹码,或与美国就核裁军进行谈判。同为“拥核国”的朝美以减少对彼此的核威胁为目的,美方或试图放宽或解除部分对朝制裁。 朝鲜认为特朗普当选可能相对容易实现这一“小算盘”,但即使哈里斯入主白宫,预计也不会改变升级挑衅力度,考验美方“战略忍耐”政策极限的基本方向。 上月31日,朝鲜发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9”。【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05 16:50:45 -
分析称中方"惊喜"免签政策释放对韩善意
中国政府毫无预料地宣布对韩国试行免签入境政策,着实令韩国收获意外惊喜。有分析称,在朝俄军事合作升级、韩国公民涉间谍罪在中国被捕等韩中关系突发变数增加的背景下,中方希望借此释放对改善两国关系的积极信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本月1日宣布,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11月8日起对斯洛伐克、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上述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这是中方首次对韩国试行免签入境政策。 据外交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韩国驻华大使馆未提前接到有关这一消息的通报。本月1日晚9点左右(北京时间),中国在外交部网站更新当天例行记者会内容时,在结尾处以“会后有记者问”的形式附加免签政策的内容,事后加入当天现场记者会上未提及的内容。 在外交部消息发布1小时后,“韩国免签”登上新浪微博和百度热搜榜首位,引发中国网友热烈讨论。中方从去年底开始,陆续扩大适用免签政策的国家。目前和中国全面互免签证的国家有泰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厄瓜多尔等总计24个。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共计29个,除位于亚洲的马来西亚和文莱,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其余国家均位于欧洲,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本次新增的9个国家除韩国外均位于欧洲。美国和日本则不在单方面免签国家名单之列。 香港《南华早报》称,中韩两国虽在贸易合作上维持紧密关系,但尹锡悦政府成立后选择“一边倒”向美国,而中国与朝鲜的关系似乎也出现微妙的变化,这令韩中关系趋于复杂。中方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显示出对改善两国关系的积极态度。 但中国官媒对此表示勿过度解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笪志刚4日在《环球时报》发表题为《警惕中国对韩免签善意被歪曲》的文章,称“部分西方媒体炒作两国间免签政策差异,蓄意放大中韩互联网的一些激进留言来“说三道四”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西方一些人对任何中韩关系向好发展的可能都会感到恐惧与焦虑,中国对韩实施免签政策凸显中方期待两国关系由三十而立进一步提升的良苦用心。” 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当天在会见韩国媒体驻华记者时表示,中方通过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将为韩国公民访华提供便利,期待两国人文交流可以进一步趋于活跃。 4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模德旅游总部,中国市场组员工正在工作。【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05 00:52:04 -
韩美空军举行空中联合演习
【图片提供 韩联社】 31日,韩国和美国针对朝鲜发射远程弹道导弹进行大规模联合空中演习。美国F-16和韩国KF-16战斗机正在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2024-11-01 0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