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规模’新闻 374个
-
SK电讯遭黑客攻击引发用户信息泄露 免费更换USIM卡面临供货难题
因用户USIM(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信息遭黑客窃取,韩国SK电讯公司(SKT)28日起正式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然而,由于库存严重不足,全国T world门店纷纷出现库存告罄、用户排长队等待的混乱局面。 据悉,SKT当前可动用的USIM卡数量仅为600万张,不及2500万用户总数的四分之一。尽管SKT已要求供应商最大限度提升产量,但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供货,用户混乱局面或将持续。 28日上午,SKT全国约2600家T world门店一开门便涌入大批前来更换USIM卡的用户,不少门店门前出现“开放即排队”的景象。特别是库存较少的代理门店,更是因人流量剧增导致服务人员应接不暇。即便是库存相对充足的大型直营门店,也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为了缓解线下混乱,SKT宣布开通线上预约渠道。但T world应用程序及网页因访问人数激增频频出现系统延迟提示,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不满与不便。 业内人士指出,USIM卡生产企业数量有限,且USIM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多轮严格检测,这使得短时间内增加大批量供应成为难题。此外,不同通信运营商的USIM卡认证流程与信息格式各异,因此即使是KT、LG U+等竞争对手的库存也无法直接调配使用。 目前,SKT仅有约100万张现货USIM卡,并计划在下月内追加采购约500万张,但相较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仍显捉襟见肘。SKT在向内部员工发布的说明会上还提到,除无偿更换USIM卡外,公司计划引入通过软件初始化方式保护用户信息的措施。但SKT方面对外表示,相关细节暂不便公开确认。 受黑客事件影响,用户对SKT信任度显著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6日,SKT单日净流失1666名用户,转向其他通信公司的趋势明显。 SK电讯用户USIM卡信息遭窃取后,于28日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当天在首尔市内一家SKT代理店,市民们为更换USIM卡排起长队等候办理。【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49:10 -
中国5月实施化妆品新规 韩国中小美妆企业出口承压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将自5月起实施化妆品新规,要求所有出口至中国市场的化妆品产品提交完整的安全性评估报告。随着认证门槛大幅提高,韩国中小型美妆企业对出口前景的忧虑情绪迅速升温。 据韩国化妆品业界29日消息,自5月起,韩国企业在向中国出口化妆品时,必须提交涵盖所有成分的完整安全性评估报告,详细说明各成分的安全性及潜在有害性。与此前允许提交的简化版报告相比,新规显著提高了认证标准。 大型化妆品企业因早期已完成大部分认证手续,且配备有专门的海外注册团队,预计受新规影响相对有限。相比之下,中小型独立品牌在中国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收紧的背景下,不仅出口负担加重,生存压力也进一步加大。 受限于资源和人力,不少中小企业难以逐一应对中国复杂且频繁变化的法规。近期,许多企业加班加点处理申报工作,力求在新规正式实施前完成更多产品注册,以避免出口受阻。 此外,受限韩令影响,韩国化妆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销与渠道拓展长期受限。随着5月中国有望解除“限韩令”的预期,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市场或将重新开放,促使企业加快布局步伐。 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对华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占据可观比重。业界普遍认为,一旦限韩令解除,对华出口渠道有望进一步拓展,但更为严格的法规也将成为新的挑战。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简化版注册程序被完整版取代,今后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都必须经过更为严格的许可审查,整体流程也将更加繁琐。因此,越来越多中小型独立品牌选择委托第三方机构代为办理认证手续。 另有业内人士补充称,部分具备规模优势的设计代工(ODM)企业,正通过在中国设立的法人或合作机构,代理客户提交评估报告并办理注册流程,协助韩国品牌降低时间成本与合规风险。 一位顾客正在选购欧利芙洋“光州TOWN店”的产品。【图片来源 欧利芙洋】
2025-04-29 19:38:54 -
出口业务强劲提振业绩 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一季度表现亮眼
在高汇率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韩国食品行业今年一季度整体业绩预期普遍不佳。然而,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凭借出口业务的强劲增长,有望交出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单。 据金融信息公司FnGuide于28日发布的数据,韩国食品企业龙头希杰(CJ)第一制糖预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将达7.40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但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其营业利润预计将同比下滑0.6%,降至3735亿韩元。 韩国第一大巧克力企业乐天Wellfood的情况亦不容乐观。预计其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但营业利润将大幅下降35%左右,仅为240亿韩元。对此,业界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可可价格飙升导致成本压力持续,预计营业利润将低于市场预期。”受高汇率推高进口原材料价格及国内消费心理趋冷的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明显。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依托海外市场的稳健扩张,预计一季度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业内分析认为,两家公司业绩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得益于高汇率带来的汇率收益效应及海外需求增长,整体业绩得到提振。截至去年,三养食品海外销售占总销售额比重达77%,好丽友则为65%。 展望未来,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均计划继续深化海外业务布局。三养食品计划到2027年投产位于中国的新工厂,进一步深耕占其海外销售29%的中国市场。好丽友则宣布将投资8300亿韩元,构建年销售额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万亿韩元的全球中长期增长平台。好丽友方面表示:“通过持续扩大国内外法人生产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夯实中长期增长基础。” 美国洛杉矶H Mart货架上的火鸡面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26:15 -
2025首尔购物节5月开幕 打造购物与文化融合盛宴
据首尔观光财团29日消息,大型购物旅游庆典“2025首尔购物节(Seoul Shopping Festa 2025)” 即将在5月1日至5月31日隆重举行,为期一个月,并面向国内外游客开放。 首尔购物节今年迎来第17届,内容涵盖购物、住宿、时尚、文化、医疗、餐饮等七大领域,共有258家企业的3936家门店参与,期间还计划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观光附属活动。 此外,今年的活动还通过与Gmarket、Frip等电商平台联动,推出特别策划展览,积极推广韩国旅游产品,提升全球游客的在线预订体验。 为了精准吸引以二三十多岁为主的中、日及东南亚年轻游客群体,主办方计划与社交媒体网红合作,组织团体体验并发布短视频内容,进一步扩大首尔购物节的品牌影响力。 今年,主办方特别邀请拥有庞大国际粉丝基础的英雄联盟(LoL)职业选手Faker(李相赫)担任形象大使,通过海报、视频、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全球宣传。 5月3日至4日,规模较此前进一步扩大的全球C2C(消费者对消费者)跳蚤市场在南山谷韩屋村举行,现场设有传统表演、体验摊位、抽奖活动、首尔徽章周边赠送等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助力2025首尔购物节的推广。此次跳蚤市场还邀请首尔市内的越南、尼泊尔、菲律宾等多元文化社区参与,进一步彰显首尔的多样性。 与此同时,5月1日至6日,弘大、明洞、东大门等外籍游客密集商圈设立流动宣传展台,分发活动手册,并举办小票认证打卡等多种体验宣传活动。 首尔观光财团旅游产业本部长咸庆俊表示,2025首尔购物节是集购物、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庆典,既是向全球展示首尔魅力的绝佳机会,也为外籍游客带来实际优惠和独特体验,进一步促进首尔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 2025首尔购物节宣传海报【图片来源 首尔观光财团】
2025-04-29 19:03:06 -
韩国电商巨头入局二手市场 循环经济成时尚行业新蓝海
在物价上涨与经济萧条的背景下,理性消费理念不断扩散,电商行业也因此通过与二手交易平台合作或强化自有服务,积极进军循环经济市场。尤其时尚行业的二手市场占有率或达整体的四分之一,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据流通行业27日消息,韩国综合网购平台Gmarket本月起与二手奢侈品平台GUGUS合作,开始销售GUGUS的二手奢侈品。GUGUS在全国运营26家线下门店和自有线上商城,专门从事二手奢侈品销售,拥有超过1000万件商品鉴定经验,并提供售后维修服务。通过此次入驻,Gmarket平台预计上线约5万件二手时尚配饰及服装商品,用户可以选择快递配送或到GUGUS门店自提。 11号街也与GUGUS以及韩国最大二手奢侈品商店KOIBITO合作,运营垂直服务平台OOAh Luxe,销售超过6万件各类二手奢侈品。SSG.COM则与REEBONZ、KOIBITO等其他二手奢侈品合作伙伴签订协议,间歇性推出相关商品。 各大线上平台竞相布局循环经济市场的原因在于,在经济低迷和物价高涨的环境下,追求合理消费的用户正在快速增长。韩国互联网振兴院(KISA)数据显示,韩国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已从2008年的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2.63亿元)增至2024年的30万亿韩元,2025年或进一步扩张至43万亿韩元。其中,时尚领域二手市场占有率预计从2023年的18.1%扩大至2027年的24.3%。 这一趋势同时为小规模经营二手业务的时尚平台带来新的盈利机会。韩国最大时尚平台之一MUSINSA计划在第三季度正式推出旗下二手时尚商品交易服务MUSINSA USED。MUSINSA早在2015年就通过社区内认证会员小范围开展二手交易服务,2023年起又通过C2C平台Soldout提供二手交易服务。随着用户反响热烈,MUSINSA决定全面进军二手市场。 MUSINSA计划把MUSINSA USED直接集成在主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应用内进行二手商品的购买与销售。此外,MUSINSA还在开发一套支持约1.5万个品牌时尚与配饰商品进行二手交易的系统,无论品牌是否入驻MUSINSA平台均可使用。 随着循环经济市场的快速扩张,长期亏损的二手转售专门平台的盈利状况也开始改善。韩国本土二手交易平台鼻祖“胡萝卜市场”通过扩大地域定向广告服务,自去年起已实现盈利。“闪电市场”在全面引入安全交易机制后,用户付费交易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月,月度付费交易额已突破900亿韩元。2023年8月成立的初创企业Charan截至目前累计注册用户已达81.9万,同比(18.4万)激增近5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主要大型线上平台与二手专门企业的合作加深,中古交易市场正在加速发展。尤其是以奢侈品为中心的二手商品,不仅物以稀为贵,还持续受到MZ一代消费者的青睐。” 韩国二手奢侈品购物平台GUGUS【图片来源 GUGUS】
2025-04-28 19:42:01 -
全球速卖通、Temu还不够?京东加入韩国电商混战
被誉为“最强中国电商平台”之一的京东集团正加速进入韩国市场,瞄准韩国消费者的钱包。 作为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之一,与阿里巴巴(旗下有全球速卖通)和拼多多(运营平台Temu)并肩而立的京东,近日在韩国仁川和京畿道利川开设物流中心,启动本地仓储运营。这一举动意味着京东距离正式在韩开展电商业务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凭借“直采、正品保障、次日达”等优势,京东在中国本土电商市场上已占据领先地位,未来在韩国市场亦被视为潜在的强有力竞争者。 据京东28日消息,自本月24日起,京东已依托仁川与利川物流中心,面向全球卖家提供一体化(Fulfillment)服务。目前,京东物流已承接部分美国消费品品牌及韩国本土美妆、宠物电商企业的仓储配送业务,并在首尔及京畿部分地区开通了12小时内快速配送服务。 京东成为首家在韩国直接运营物流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按照其一贯战略,京东此前在进军泰国、印尼等地时也均先行布局物流体系,随后展开电商平台业务。业内普遍认为,京东此次在韩的物流投资,意在为全面开拓韩国电商市场奠定基础。 成立于1998年的京东,起步于北京中关村的小型电子产品批发商。创始人刘强东被视为中国新零售代表人物之一,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齐名,致力于打破线上线下的流通界限。 京东比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早12年创立,但两者在技术与经营战略上颇为相似。京东不仅早在2014年便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还在去年《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位列第47位(Coupang位列美国500强第168位)。去年京东实现营业收入1.1588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为Coupang的五倍以上。 业内分析认为,京东若在韩国正式开展电商业务,将展现出与全球速卖通、Temu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 一是正品保障。作为后来者,京东在假货横行的零售市场中,以严格正品检验与“十倍赔偿”制度赢得消费者信任。京东采取直采自营模式,直接采购并管理商品流通链路,从而有效杜绝假货流通,这一做法使其在中国迅速崛起,也有望在对商品真伪要求极高的韩国市场赢得青睐。 二是极速配送。京东通过在中国广泛布局密集物流仓储网络,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各地商品需求,实现大范围区域内的“当日达”与“次日达”服务。在偏远山区,京东还引入无人机配送;在城市中心,则利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提高效率。尤其在中国双十一等大促期间,京东仍能维持快速履约能力,显示出雄厚的技术实力。 三是主攻高端品类。与主打生鲜、日用品的阿里巴巴、拼多多不同,京东在中国市场主攻高价电子电器产品,如TCL电视、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小米空气净化器等。韩国市场消费者对高品质中国产电子商品接受度逐步提升,这一定位差异也成为京东进军韩国的一大助力。 当前,中国电商企业因内需放缓及出口受限,海外市场扩展迫在眉睫。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持续影响下,中国制造商品在美出口受阻,令韩国这一电商高度发达的市场对京东而言更具吸引力。 实际上,京东早在2018年便已设立韩国法人,主要管理出口中国的韩国卖家。分析人士指出,如今在韩国市场,中国产品凭借优良性能打破负面印象,因此主打性价比与信赖感的京东模式被认为具有一定潜力。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京东短期内难以撼动Coupang等本地巨头。一位韩国流通业界人士表示:“要提升物流效率,必须在首都圈核心地段拥有仓储中心,但目前可供建设的优质地块极为稀缺。”他指出,即使京东已有初步布局,完善物流网络仍需时间,因此其对现有市场格局的冲击尚属时日尚早。 京东韩国利川1号仓【图片来源 京东】
2025-04-28 19:40:25 -
首尔周末马拉松频繁举行 交通瘫痪市民怨声载道
“周末有家庭聚会,所以开车出门,结果发现蚕室新川站十字路口、蚕室站十字路口、综合运动场十字路口全部封锁,简直难以置信……每次办马拉松比赛,都是附近居民严重受害。” 上月16日,在首尔蚕室一处公寓居民线上社区,一篇怒斥当天举行的“2025首尔马拉松大会”的帖子迅速引发共鸣。随即有人跟帖称“平时从补习班过来也就10分钟的路程,今天绕来绕去花了40分钟”、“半天进退两难,他们自己开心就好,简直就差集体诉讼了”等,不满之声此起彼伏。 不仅是当地居民怒火中烧。当天在NAVER知识in平台上,也有帖子抱怨:“因为交通管制被迫下车,连行人通行也被限制,结果兼职迟到了。”在外卖骑手聚集的论坛中,也有人表示:“因为封路,眼看就到店门口了订单却被取消,气得不行。”还有一位周末上班的市民在博客上分享“交通管制投诉指南”,称自家门口被封锁五小时苦不堪言。 春暖花开之际,在首尔市中心举办的各类马拉松赛事接连不断,因此感到不便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首尔市内大小马拉松赛事数量激增,2020年为42场,2021年43场,2022年激增至70场,2023年再增至96场,2024年则已经达到平均每周两场、全年118场的规模。 分析认为,新冠疫情结束后跑步爱好者急剧增加,是赛事猛增的主要原因。仅今年4月,首尔市内就举办19场马拉松比赛,比去年同期多出5场。今日也有“2025首尔半程马拉松”举行,比赛期间光化门广场经汝矣岛公园至上岩和平广场的道路陆续封闭。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首尔马拉松赛事路线几乎都集中在蚕室、汝矣岛、钟路、光化门等固定区域。周末早晨,居住在相关地区的居民和必须经过此地的市民,都难免遭受交通不便。记者周末上班早晨必经光化门广场,但在此举办马拉松都没有任何事先通知,每次都是看到路边的交通管制横幅才知道。 此外,也有声音质疑称,马拉松比赛带来的收入由主办方独享,但因此产生的各种公共支出却由市政府负担。居民们表示,除了交通管制外,还有噪音污染、垃圾乱丢、随地小便等各种侵扰问题。首尔市民在线投诉平台“应答所”上有人建议:“在批准道路占用许可时,应该根据对居民造成不便的程度,收取相应的负担金。” 马拉松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并不像集会一样需要向警方申请许可,因此警方主要引导赛事集中在周末早上、交通流量较少的时段进行,并采取分段封路的方式,尽量减少不便。像光化门广场、奥林匹克公园一样可容纳数万人的场地有限,对此警方也承认,目前还难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首尔市中心光化门广场举行的马拉松大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7 23:45:24 -
2025年燃灯会在首尔举行 五万信众点亮夜空
为纪念“佛诞节”,韩国每年5月都会在首尔市中心举行五彩燃灯会。起源于新罗时代的传统庆典,如今的燃灯会已超越宗教和国籍,成为各界人士皆可参与、共享的文化庆典,该活动已于2020年12月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非物质遗产。 据首尔市政府日前消息,由大韩佛教曹溪宗等多个佛教宗派组成的燃灯会保存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于26日至27日举行了大规模燃灯游行活动。26日下午7点,从首尔兴仁之门出发,途经钟阁十字路口,最终抵达曹溪寺,展开了盛大的燃灯游行。 据悉,来自全国各地的寺院、佛教团体成员和信众等5万人手持自制的五彩燃灯以及象征佛教意义的大型花灯,点亮钟路街头。近年来,韩国经历了“12·3紧急戒严事态”后的社会矛盾与近期袭击岭南地区的山火灾害,社会持续动荡与痛苦。委员会通过燃灯活动,向民众传递慰藉与希望。 在燃灯游行开始前,东国大学大操场举行了“灌佛”仪式——为婴儿佛像沐浴祈福,随后文艺表演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舞蹈和表演。燃灯游行结束后,在钟路普信阁前搭建的临时舞台上,还举办了大型文化演出。此外,在燃灯游行前后,宗庙前还设置了体验区,供国内外游客亲手制作传统花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7日,曹溪寺前的邮政局路一带还举办了“传统文化广场”活动,游客可体验禅修冥想、品尝佛教纯素饮食等项目。27日下午7点起,还举行了小规模燃灯游行,之后由朱利安(Julian)主持的电子舞曲(EDM)派对在曹溪寺前十字路口的特别舞台热烈上演。此外,为保证活动的安全进行,首尔部分地区于26日至27日期间实施了交通管制。 2025年燃灯会活动现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7 22:56:25 -
经济寒潮下逆势上扬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第一季度净赚近5万亿韩元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KB国民金融集团、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和友利金融集团四大金融集团实现净利润4.928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9.6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KB金融、新韩金融和韩亚金融均创下单季度历史最高净利润纪录。 具体来看,KB金融第一季度净利润达1.6973万亿韩元,同比激增62.9%;新韩金融达1.488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6%;韩亚金融达1.127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1%。 然而,友利金融净利润则出现下滑,达6156亿韩元,同比减少25.3%。业内分析指出,这一表现部分受到去年第一季度因赔付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挂勾的股票挂勾证券(ELS)损失带来的高基数效应影响。 整体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利息收入的增加。数据显示,四大金融集团第一季度利息收入达10.641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3%。分集团来看,KB金融利息收入为3.262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9%;新韩金融为2.854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4%;韩亚金融和友利金融则分别为2.2728万亿韩元和2.252万亿韩元,均同比增长2.4%。 值得注意的是,四大金融集团旗下银行的韩元贷款余额在过去一年增加64万亿韩元,进一步推高了利息收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四大银行的韩元贷款余额达1291.397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3%。 有分析认为,自去年以来,受首都圈房价上涨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规模持续扩大,加上企业贷款需求增长,带动整体贷款余额显著上升。 具体来看,KB国民银行韩元贷款余额为367.019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8%;新韩银行为321.525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8%;韩亚银行为303.567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3%;友利银行为299.284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9%。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7 19:23:03 -
全球半导体市场前景堪忧 关税上调或致明年规模大幅缩水
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因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而陷入动荡。分析指出,随着中美矛盾加剧,若平均关税水平超过40%,明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将较此前预测减少约34%。 据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日前发布的报告,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趋势预计将因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 此前,TechInsights已根据本月中旬美国关税政策的发布情况,下调了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期。若以适用关税率为10%作为假设,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为7770亿美元,明年为8440亿美元。 然而,若对中国的关税水平提高至30%至40%,且全球整体关税水平上升至20%至40%区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大幅缩减。根据预测,今年市场规模将降至7360亿美元,明年则降至6990亿美元。 TechInsights指出,在上述假设情境下,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半导体等行业客户将加快库存积累,而下半年虽然数据中心用半导体需求仍将保持强劲,但电子产品整体出货量预计将放缓。 若中美之间征收的关税率超过100%,导致整体关税水平突破40%,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下滑趋势将更加明显。 根据分析,届时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今年将缩减至6960亿美元,明年更将降至5570亿美元。与关税率为10%情况下的基准预测相比,今年最大降幅可达10%,明年则可能高达34%。 TechInsights表示,在高关税情境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企业(Hyperscale)盈利能力将受到挤压,数据中心资本支出预计将减少,从而导致今年下半年起GPU(图形处理器)和HBM(高带宽内存)需求下降。此外,美国和欧盟地区的电子产品消费需求也将同步减少。 【图片来源 AI生成】
2025-04-27 19:21:23
-
SK电讯遭黑客攻击引发用户信息泄露 免费更换USIM卡面临供货难题
因用户USIM(用户身份识别模块)信息遭黑客窃取,韩国SK电讯公司(SKT)28日起正式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然而,由于库存严重不足,全国T world门店纷纷出现库存告罄、用户排长队等待的混乱局面。 据悉,SKT当前可动用的USIM卡数量仅为600万张,不及2500万用户总数的四分之一。尽管SKT已要求供应商最大限度提升产量,但业内普遍认为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供货,用户混乱局面或将持续。 28日上午,SKT全国约2600家T world门店一开门便涌入大批前来更换USIM卡的用户,不少门店门前出现“开放即排队”的景象。特别是库存较少的代理门店,更是因人流量剧增导致服务人员应接不暇。即便是库存相对充足的大型直营门店,也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为了缓解线下混乱,SKT宣布开通线上预约渠道。但T world应用程序及网页因访问人数激增频频出现系统延迟提示,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不满与不便。 业内人士指出,USIM卡生产企业数量有限,且USIM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在出厂前必须经过多轮严格检测,这使得短时间内增加大批量供应成为难题。此外,不同通信运营商的USIM卡认证流程与信息格式各异,因此即使是KT、LG U+等竞争对手的库存也无法直接调配使用。 目前,SKT仅有约100万张现货USIM卡,并计划在下月内追加采购约500万张,但相较其庞大的用户规模,仍显捉襟见肘。SKT在向内部员工发布的说明会上还提到,除无偿更换USIM卡外,公司计划引入通过软件初始化方式保护用户信息的措施。但SKT方面对外表示,相关细节暂不便公开确认。 受黑客事件影响,用户对SKT信任度显著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6日,SKT单日净流失1666名用户,转向其他通信公司的趋势明显。 SK电讯用户USIM卡信息遭窃取后,于28日启动USIM卡免费更换服务。当天在首尔市内一家SKT代理店,市民们为更换USIM卡排起长队等候办理。【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49:10 -
中国5月实施化妆品新规 韩国中小美妆企业出口承压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将自5月起实施化妆品新规,要求所有出口至中国市场的化妆品产品提交完整的安全性评估报告。随着认证门槛大幅提高,韩国中小型美妆企业对出口前景的忧虑情绪迅速升温。 据韩国化妆品业界29日消息,自5月起,韩国企业在向中国出口化妆品时,必须提交涵盖所有成分的完整安全性评估报告,详细说明各成分的安全性及潜在有害性。与此前允许提交的简化版报告相比,新规显著提高了认证标准。 大型化妆品企业因早期已完成大部分认证手续,且配备有专门的海外注册团队,预计受新规影响相对有限。相比之下,中小型独立品牌在中国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收紧的背景下,不仅出口负担加重,生存压力也进一步加大。 受限于资源和人力,不少中小企业难以逐一应对中国复杂且频繁变化的法规。近期,许多企业加班加点处理申报工作,力求在新规正式实施前完成更多产品注册,以避免出口受阻。 此外,受限韩令影响,韩国化妆品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销与渠道拓展长期受限。随着5月中国有望解除“限韩令”的预期,业界普遍认为中国市场或将重新开放,促使企业加快布局步伐。 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化妆品出口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对华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占据可观比重。业界普遍认为,一旦限韩令解除,对华出口渠道有望进一步拓展,但更为严格的法规也将成为新的挑战。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简化版注册程序被完整版取代,今后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都必须经过更为严格的许可审查,整体流程也将更加繁琐。因此,越来越多中小型独立品牌选择委托第三方机构代为办理认证手续。 另有业内人士补充称,部分具备规模优势的设计代工(ODM)企业,正通过在中国设立的法人或合作机构,代理客户提交评估报告并办理注册流程,协助韩国品牌降低时间成本与合规风险。 一位顾客正在选购欧利芙洋“光州TOWN店”的产品。【图片来源 欧利芙洋】
2025-04-29 19:38:54 -
出口业务强劲提振业绩 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一季度表现亮眼
在高汇率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韩国食品行业今年一季度整体业绩预期普遍不佳。然而,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凭借出口业务的强劲增长,有望交出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单。 据金融信息公司FnGuide于28日发布的数据,韩国食品企业龙头希杰(CJ)第一制糖预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将达7.40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但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其营业利润预计将同比下滑0.6%,降至3735亿韩元。 韩国第一大巧克力企业乐天Wellfood的情况亦不容乐观。预计其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但营业利润将大幅下降35%左右,仅为240亿韩元。对此,业界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可可价格飙升导致成本压力持续,预计营业利润将低于市场预期。”受高汇率推高进口原材料价格及国内消费心理趋冷的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明显。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依托海外市场的稳健扩张,预计一季度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业内分析认为,两家公司业绩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得益于高汇率带来的汇率收益效应及海外需求增长,整体业绩得到提振。截至去年,三养食品海外销售占总销售额比重达77%,好丽友则为65%。 展望未来,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均计划继续深化海外业务布局。三养食品计划到2027年投产位于中国的新工厂,进一步深耕占其海外销售29%的中国市场。好丽友则宣布将投资8300亿韩元,构建年销售额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万亿韩元的全球中长期增长平台。好丽友方面表示:“通过持续扩大国内外法人生产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夯实中长期增长基础。” 美国洛杉矶H Mart货架上的火鸡面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26:15 -
2025首尔购物节5月开幕 打造购物与文化融合盛宴
据首尔观光财团29日消息,大型购物旅游庆典“2025首尔购物节(Seoul Shopping Festa 2025)” 即将在5月1日至5月31日隆重举行,为期一个月,并面向国内外游客开放。 首尔购物节今年迎来第17届,内容涵盖购物、住宿、时尚、文化、医疗、餐饮等七大领域,共有258家企业的3936家门店参与,期间还计划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观光附属活动。 此外,今年的活动还通过与Gmarket、Frip等电商平台联动,推出特别策划展览,积极推广韩国旅游产品,提升全球游客的在线预订体验。 为了精准吸引以二三十多岁为主的中、日及东南亚年轻游客群体,主办方计划与社交媒体网红合作,组织团体体验并发布短视频内容,进一步扩大首尔购物节的品牌影响力。 今年,主办方特别邀请拥有庞大国际粉丝基础的英雄联盟(LoL)职业选手Faker(李相赫)担任形象大使,通过海报、视频、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全球宣传。 5月3日至4日,规模较此前进一步扩大的全球C2C(消费者对消费者)跳蚤市场在南山谷韩屋村举行,现场设有传统表演、体验摊位、抽奖活动、首尔徽章周边赠送等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助力2025首尔购物节的推广。此次跳蚤市场还邀请首尔市内的越南、尼泊尔、菲律宾等多元文化社区参与,进一步彰显首尔的多样性。 与此同时,5月1日至6日,弘大、明洞、东大门等外籍游客密集商圈设立流动宣传展台,分发活动手册,并举办小票认证打卡等多种体验宣传活动。 首尔观光财团旅游产业本部长咸庆俊表示,2025首尔购物节是集购物、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庆典,既是向全球展示首尔魅力的绝佳机会,也为外籍游客带来实际优惠和独特体验,进一步促进首尔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 2025首尔购物节宣传海报【图片来源 首尔观光财团】
2025-04-29 19:03:06 -
韩国电商巨头入局二手市场 循环经济成时尚行业新蓝海
在物价上涨与经济萧条的背景下,理性消费理念不断扩散,电商行业也因此通过与二手交易平台合作或强化自有服务,积极进军循环经济市场。尤其时尚行业的二手市场占有率或达整体的四分之一,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据流通行业27日消息,韩国综合网购平台Gmarket本月起与二手奢侈品平台GUGUS合作,开始销售GUGUS的二手奢侈品。GUGUS在全国运营26家线下门店和自有线上商城,专门从事二手奢侈品销售,拥有超过1000万件商品鉴定经验,并提供售后维修服务。通过此次入驻,Gmarket平台预计上线约5万件二手时尚配饰及服装商品,用户可以选择快递配送或到GUGUS门店自提。 11号街也与GUGUS以及韩国最大二手奢侈品商店KOIBITO合作,运营垂直服务平台OOAh Luxe,销售超过6万件各类二手奢侈品。SSG.COM则与REEBONZ、KOIBITO等其他二手奢侈品合作伙伴签订协议,间歇性推出相关商品。 各大线上平台竞相布局循环经济市场的原因在于,在经济低迷和物价高涨的环境下,追求合理消费的用户正在快速增长。韩国互联网振兴院(KISA)数据显示,韩国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已从2008年的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2.63亿元)增至2024年的30万亿韩元,2025年或进一步扩张至43万亿韩元。其中,时尚领域二手市场占有率预计从2023年的18.1%扩大至2027年的24.3%。 这一趋势同时为小规模经营二手业务的时尚平台带来新的盈利机会。韩国最大时尚平台之一MUSINSA计划在第三季度正式推出旗下二手时尚商品交易服务MUSINSA USED。MUSINSA早在2015年就通过社区内认证会员小范围开展二手交易服务,2023年起又通过C2C平台Soldout提供二手交易服务。随着用户反响热烈,MUSINSA决定全面进军二手市场。 MUSINSA计划把MUSINSA USED直接集成在主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应用内进行二手商品的购买与销售。此外,MUSINSA还在开发一套支持约1.5万个品牌时尚与配饰商品进行二手交易的系统,无论品牌是否入驻MUSINSA平台均可使用。 随着循环经济市场的快速扩张,长期亏损的二手转售专门平台的盈利状况也开始改善。韩国本土二手交易平台鼻祖“胡萝卜市场”通过扩大地域定向广告服务,自去年起已实现盈利。“闪电市场”在全面引入安全交易机制后,用户付费交易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月,月度付费交易额已突破900亿韩元。2023年8月成立的初创企业Charan截至目前累计注册用户已达81.9万,同比(18.4万)激增近5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主要大型线上平台与二手专门企业的合作加深,中古交易市场正在加速发展。尤其是以奢侈品为中心的二手商品,不仅物以稀为贵,还持续受到MZ一代消费者的青睐。” 韩国二手奢侈品购物平台GUGUS【图片来源 GUGUS】
2025-04-28 19:42:01 -
全球速卖通、Temu还不够?京东加入韩国电商混战
被誉为“最强中国电商平台”之一的京东集团正加速进入韩国市场,瞄准韩国消费者的钱包。 作为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之一,与阿里巴巴(旗下有全球速卖通)和拼多多(运营平台Temu)并肩而立的京东,近日在韩国仁川和京畿道利川开设物流中心,启动本地仓储运营。这一举动意味着京东距离正式在韩开展电商业务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凭借“直采、正品保障、次日达”等优势,京东在中国本土电商市场上已占据领先地位,未来在韩国市场亦被视为潜在的强有力竞争者。 据京东28日消息,自本月24日起,京东已依托仁川与利川物流中心,面向全球卖家提供一体化(Fulfillment)服务。目前,京东物流已承接部分美国消费品品牌及韩国本土美妆、宠物电商企业的仓储配送业务,并在首尔及京畿部分地区开通了12小时内快速配送服务。 京东成为首家在韩国直接运营物流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按照其一贯战略,京东此前在进军泰国、印尼等地时也均先行布局物流体系,随后展开电商平台业务。业内普遍认为,京东此次在韩的物流投资,意在为全面开拓韩国电商市场奠定基础。 成立于1998年的京东,起步于北京中关村的小型电子产品批发商。创始人刘强东被视为中国新零售代表人物之一,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齐名,致力于打破线上线下的流通界限。 京东比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早12年创立,但两者在技术与经营战略上颇为相似。京东不仅早在2014年便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还在去年《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中位列第47位(Coupang位列美国500强第168位)。去年京东实现营业收入1.1588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为Coupang的五倍以上。 业内分析认为,京东若在韩国正式开展电商业务,将展现出与全球速卖通、Temu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 一是正品保障。作为后来者,京东在假货横行的零售市场中,以严格正品检验与“十倍赔偿”制度赢得消费者信任。京东采取直采自营模式,直接采购并管理商品流通链路,从而有效杜绝假货流通,这一做法使其在中国迅速崛起,也有望在对商品真伪要求极高的韩国市场赢得青睐。 二是极速配送。京东通过在中国广泛布局密集物流仓储网络,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各地商品需求,实现大范围区域内的“当日达”与“次日达”服务。在偏远山区,京东还引入无人机配送;在城市中心,则利用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提高效率。尤其在中国双十一等大促期间,京东仍能维持快速履约能力,显示出雄厚的技术实力。 三是主攻高端品类。与主打生鲜、日用品的阿里巴巴、拼多多不同,京东在中国市场主攻高价电子电器产品,如TCL电视、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小米空气净化器等。韩国市场消费者对高品质中国产电子商品接受度逐步提升,这一定位差异也成为京东进军韩国的一大助力。 当前,中国电商企业因内需放缓及出口受限,海外市场扩展迫在眉睫。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持续影响下,中国制造商品在美出口受阻,令韩国这一电商高度发达的市场对京东而言更具吸引力。 实际上,京东早在2018年便已设立韩国法人,主要管理出口中国的韩国卖家。分析人士指出,如今在韩国市场,中国产品凭借优良性能打破负面印象,因此主打性价比与信赖感的京东模式被认为具有一定潜力。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京东短期内难以撼动Coupang等本地巨头。一位韩国流通业界人士表示:“要提升物流效率,必须在首都圈核心地段拥有仓储中心,但目前可供建设的优质地块极为稀缺。”他指出,即使京东已有初步布局,完善物流网络仍需时间,因此其对现有市场格局的冲击尚属时日尚早。 京东韩国利川1号仓【图片来源 京东】
2025-04-28 19:40:25 -
首尔周末马拉松频繁举行 交通瘫痪市民怨声载道
“周末有家庭聚会,所以开车出门,结果发现蚕室新川站十字路口、蚕室站十字路口、综合运动场十字路口全部封锁,简直难以置信……每次办马拉松比赛,都是附近居民严重受害。” 上月16日,在首尔蚕室一处公寓居民线上社区,一篇怒斥当天举行的“2025首尔马拉松大会”的帖子迅速引发共鸣。随即有人跟帖称“平时从补习班过来也就10分钟的路程,今天绕来绕去花了40分钟”、“半天进退两难,他们自己开心就好,简直就差集体诉讼了”等,不满之声此起彼伏。 不仅是当地居民怒火中烧。当天在NAVER知识in平台上,也有帖子抱怨:“因为交通管制被迫下车,连行人通行也被限制,结果兼职迟到了。”在外卖骑手聚集的论坛中,也有人表示:“因为封路,眼看就到店门口了订单却被取消,气得不行。”还有一位周末上班的市民在博客上分享“交通管制投诉指南”,称自家门口被封锁五小时苦不堪言。 春暖花开之际,在首尔市中心举办的各类马拉松赛事接连不断,因此感到不便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首尔市内大小马拉松赛事数量激增,2020年为42场,2021年43场,2022年激增至70场,2023年再增至96场,2024年则已经达到平均每周两场、全年118场的规模。 分析认为,新冠疫情结束后跑步爱好者急剧增加,是赛事猛增的主要原因。仅今年4月,首尔市内就举办19场马拉松比赛,比去年同期多出5场。今日也有“2025首尔半程马拉松”举行,比赛期间光化门广场经汝矣岛公园至上岩和平广场的道路陆续封闭。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首尔马拉松赛事路线几乎都集中在蚕室、汝矣岛、钟路、光化门等固定区域。周末早晨,居住在相关地区的居民和必须经过此地的市民,都难免遭受交通不便。记者周末上班早晨必经光化门广场,但在此举办马拉松都没有任何事先通知,每次都是看到路边的交通管制横幅才知道。 此外,也有声音质疑称,马拉松比赛带来的收入由主办方独享,但因此产生的各种公共支出却由市政府负担。居民们表示,除了交通管制外,还有噪音污染、垃圾乱丢、随地小便等各种侵扰问题。首尔市民在线投诉平台“应答所”上有人建议:“在批准道路占用许可时,应该根据对居民造成不便的程度,收取相应的负担金。” 马拉松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并不像集会一样需要向警方申请许可,因此警方主要引导赛事集中在周末早上、交通流量较少的时段进行,并采取分段封路的方式,尽量减少不便。像光化门广场、奥林匹克公园一样可容纳数万人的场地有限,对此警方也承认,目前还难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首尔市中心光化门广场举行的马拉松大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7 23:45:24 -
2025年燃灯会在首尔举行 五万信众点亮夜空
为纪念“佛诞节”,韩国每年5月都会在首尔市中心举行五彩燃灯会。起源于新罗时代的传统庆典,如今的燃灯会已超越宗教和国籍,成为各界人士皆可参与、共享的文化庆典,该活动已于2020年12月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非物质遗产。 据首尔市政府日前消息,由大韩佛教曹溪宗等多个佛教宗派组成的燃灯会保存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于26日至27日举行了大规模燃灯游行活动。26日下午7点,从首尔兴仁之门出发,途经钟阁十字路口,最终抵达曹溪寺,展开了盛大的燃灯游行。 据悉,来自全国各地的寺院、佛教团体成员和信众等5万人手持自制的五彩燃灯以及象征佛教意义的大型花灯,点亮钟路街头。近年来,韩国经历了“12·3紧急戒严事态”后的社会矛盾与近期袭击岭南地区的山火灾害,社会持续动荡与痛苦。委员会通过燃灯活动,向民众传递慰藉与希望。 在燃灯游行开始前,东国大学大操场举行了“灌佛”仪式——为婴儿佛像沐浴祈福,随后文艺表演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舞蹈和表演。燃灯游行结束后,在钟路普信阁前搭建的临时舞台上,还举办了大型文化演出。此外,在燃灯游行前后,宗庙前还设置了体验区,供国内外游客亲手制作传统花灯,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27日,曹溪寺前的邮政局路一带还举办了“传统文化广场”活动,游客可体验禅修冥想、品尝佛教纯素饮食等项目。27日下午7点起,还举行了小规模燃灯游行,之后由朱利安(Julian)主持的电子舞曲(EDM)派对在曹溪寺前十字路口的特别舞台热烈上演。此外,为保证活动的安全进行,首尔部分地区于26日至27日期间实施了交通管制。 2025年燃灯会活动现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7 22:56:25 -
经济寒潮下逆势上扬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第一季度净赚近5万亿韩元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KB国民金融集团、新韩金融集团、韩亚金融集团和友利金融集团四大金融集团实现净利润4.928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9.6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KB金融、新韩金融和韩亚金融均创下单季度历史最高净利润纪录。 具体来看,KB金融第一季度净利润达1.6973万亿韩元,同比激增62.9%;新韩金融达1.488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6%;韩亚金融达1.127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1%。 然而,友利金融净利润则出现下滑,达6156亿韩元,同比减少25.3%。业内分析指出,这一表现部分受到去年第一季度因赔付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挂勾的股票挂勾证券(ELS)损失带来的高基数效应影响。 整体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利息收入的增加。数据显示,四大金融集团第一季度利息收入达10.641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3%。分集团来看,KB金融利息收入为3.262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9%;新韩金融为2.854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4%;韩亚金融和友利金融则分别为2.2728万亿韩元和2.252万亿韩元,均同比增长2.4%。 值得注意的是,四大金融集团旗下银行的韩元贷款余额在过去一年增加64万亿韩元,进一步推高了利息收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四大银行的韩元贷款余额达1291.397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5.3%。 有分析认为,自去年以来,受首都圈房价上涨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规模持续扩大,加上企业贷款需求增长,带动整体贷款余额显著上升。 具体来看,KB国民银行韩元贷款余额为367.019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8%;新韩银行为321.5251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8%;韩亚银行为303.567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3%;友利银行为299.284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3.9%。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4-27 19:23:03 -
全球半导体市场前景堪忧 关税上调或致明年规模大幅缩水
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因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而陷入动荡。分析指出,随着中美矛盾加剧,若平均关税水平超过40%,明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将较此前预测减少约34%。 据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日前发布的报告,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趋势预计将因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 此前,TechInsights已根据本月中旬美国关税政策的发布情况,下调了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期。若以适用关税率为10%作为假设,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为7770亿美元,明年为8440亿美元。 然而,若对中国的关税水平提高至30%至40%,且全球整体关税水平上升至20%至40%区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大幅缩减。根据预测,今年市场规模将降至7360亿美元,明年则降至6990亿美元。 TechInsights指出,在上述假设情境下,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半导体等行业客户将加快库存积累,而下半年虽然数据中心用半导体需求仍将保持强劲,但电子产品整体出货量预计将放缓。 若中美之间征收的关税率超过100%,导致整体关税水平突破40%,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下滑趋势将更加明显。 根据分析,届时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今年将缩减至6960亿美元,明年更将降至5570亿美元。与关税率为10%情况下的基准预测相比,今年最大降幅可达10%,明年则可能高达34%。 TechInsights表示,在高关税情境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企业(Hyperscale)盈利能力将受到挤压,数据中心资本支出预计将减少,从而导致今年下半年起GPU(图形处理器)和HBM(高带宽内存)需求下降。此外,美国和欧盟地区的电子产品消费需求也将同步减少。 【图片来源 AI生成】
2025-04-27 1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