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乐天’新闻 60个
-
韩国500强企业去年营业利润激增66% 半导体行业成最大引擎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受全球半导体市场复苏推动,去年韩国500强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6%,其中SK海力士、三星电子等芯片巨头表现尤为亮眼。 报告指出,在提交结算报告的253家500强企业中,去年总销售额达2523.9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同比增长5.8%;营业利润达183.669万亿韩元,同比激增66%;净利润增幅更高,达74.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半导体行业的强劲复苏,尤其是人工智能(AI)相关芯片需求激增。 其中,SK海力士成为最大赢家,其营业利润从2023年亏损7.7303万亿韩元跃升至2024年的23.4673万亿韩元,一年内增加31.2万亿韩元,创下最大增幅。该公司凭借高带宽内存(HBM)技术优势,在AI服务器存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三星电子紧随其后,受存储芯片价格回升及高端制程需求增长推动,营业利润同比增加26.159万亿韩元。 从行业来看,IT电气电子行业表现最为突出,营业利润同比大增853.9%,达63.2885万亿韩元。公共企业也实现扭亏为盈,从2023年亏损超2万亿韩元转为2024年盈利12.1913万亿韩元。 然而,部分行业仍面临挑战。建筑行业受需求疲软、原材料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影响,现代建设营业亏损扩大至1.2634万亿韩元,成为亏损最多的企业。石油化学行业营业利润同比下滑62.3%,LG化学、三星SDI等企业盈利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此外,电动车市场需求放缓,也拖累电池企业业绩,LG新能源营业利润减少1.5878万亿韩元。 从企业排名来看,三星电子以32.7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位居榜首,SK海力士、现代汽车、起亚和韩国电力公司分列第二至第五位。另一方面,现代建设、乐天化学、LG显示器等企业受行业低迷影响,业绩承压。 业界分析指出,尽管半导体行业的强势复苏带动韩国企业整体盈利回升,但行业间分化趋势加剧。未来,全球AI芯片需求走向、能源价格波动及消费电子市场复苏情况,将成为影响韩国企业业绩的关键因素。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6 23:29:33 -
韩国财阀薪酬体系惊现"百倍落差" 与员工年薪差距悬殊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大型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虽略有收窄,但仍维持在15倍以上的高位。 企业分析研究机构Leaders Index对销售额前500强企业中,对284家提交事业报告并公开薪酬数据的企业进行分析,并于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企业最高年薪获得者(含绩效奖金等)的平均年薪为14.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19.4万元),同比(14.6亿韩元)减少1.3%。同期普通员工平均年薪达9510万韩元,同比(9230万韩元)增加3%。受此双向影响,薪酬差距比由2023年的15.9倍微降至15.3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行业分析显示,食品饮料行业是薪酬差距最大的领域。该领域最高年薪获得者(19.9539亿韩元)和职员平均年薪相差29.7倍。其次依次为流通业(22.8倍)、制药业(22.2倍)、IT及电器电子业(21.7倍)、汽车及零部件业(20.6倍)。相比之下,金融业薪酬结构较为均衡,银行业差距最小(8.3倍),其他金融细分领域如信贷金融(8.4倍)、证券(10倍)、保险(10.1倍)等差距也相对较小。 在个别企业中,希杰第一制糖差距最大。希杰第一制糖会长孙京植会去年获81.71亿韩元,而职员平均年薪为7702万韩元,相差106.1倍。LS电气集团(87.3倍)、BH(84.2倍)、三星生物制药(75.5倍)、现代百货(73.9倍)、易买得(71.8倍)、海特真露(65.2倍)等紧随其后。职员平均年薪最高的企业为SK新能源,同比(1.5251亿韩元)增加5.2%,达1.6038亿韩元。 在个人薪酬方面,希杰集团会长李在贤以193.74亿韩元的总收入成为年度最高薪酬获得者。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178.34亿韩元)和HS晓星副会长赵显相(151.9亿韩元)分列二、三位。
2025-03-26 19:40:50 -
MZ世代带火棒球经济 韩国零售业掀起"蓝色旋风"
韩国职业棒球联盟(KBO)近日表示,本月22日至23日在全国5个主要棒球场举行的KBO开幕双赛门票全部售罄,创下历史性纪录。 在此期间,首尔蚕室棒球场吸引2.375万人;仁川文鹤竞技场吸引2.3万人;大邱三星狮子公园吸引2.4万人;光州起亚冠军球场吸引2.5万人;水原综合运动场吸引1.87万人。两天十场比赛累计观赛人数高达21.99万人次,超越2019年开幕双赛的21.4323万人,刷新韩国职棒开幕赛的历史最高上座纪录。 在去年韩国职棒观众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的背景下,各大零售企业纷纷瞄准棒球迷群体展开营销攻势。乐天集团旗下电商平台乐天ON本月初开设了乐天巨人棒球队的官方品牌馆。据悉,球队周边商品上线仅一小时订单量就突破2000单。 运营SSG登陆者棒球队的新世界集团宣布,将于下月4日启动“登陆者日”大型促销活动。旗下易买得超市将设立观赛速食特惠专区,Gmarket和Auction两大电商平台也将联合推出“棒球观赛全攻略”主题页面。 时尚平台Musinsa通过旗下运动专区“Musinsa Player”,为LG双子、乐天巨人、三星狮等五支球队开设品牌馆,积极推广球队队服及相关周边商品。此外,食品企业SPC三立与KBO合作推出内含215款可移贴纸的“KBO面包”。该面包上市三天内销量突破100万。 近年来,随着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对棒球的热情持续升温,棒球迷群体正迅速成为零售市场的新兴消费主力。业内人士指出:“职业棒球作为高性价比的家庭休闲方式,正带动餐饮、服饰、周边等多领域消费。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体育营销正成为激活内需的重要抓手。” 本月24日,首尔蚕室棒球场内的GS25便利店中陈列的“KBO面包”【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5 22:54:46 -
韩国四大石化巨头逆势加码研发 突围中国过剩产能
韩国四大石化企业LG化学、乐天化学、韩华解决方案和锦湖石油化学去年营业利润普遍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反而加大研发(R&D)投资,旨在抢占未来增长动力,同时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应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挑战。 四大石化企业近日向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告系统提交的年度报告显示,乐天化学去年录得894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3亿元)的合并营业亏损,在四大企业中亏损幅度最大,但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1203亿韩元增长23%至2024年的1481亿韩元。乐天化学方面表示,仅凭传统通用产品难以与中国竞争,因此计划投入资金用于电池材料和氢能技术的开发。 作为韩国营收排名第一的化工企业,LG化学去年在研发方面投入2.19万亿韩元,较2023年的2.085万亿韩元增长4.8%。实际上,LG化学去年营业利润为9160亿韩元,同比大幅下滑63.8%,但计划继续加强显示材料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研发。 韩华解决方案化工部门去年出现1213亿韩元的营业亏损,由盈转亏,但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2137亿韩元,与前一年的2149亿韩元基本持平。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特种异氰酸酯等用于粘合剂的高附加值材料开发。 锦湖石油化学也把研发费用从前年的630亿韩元增至653亿韩元,同比增长3.6%,计划特别加大在高附加值合成橡胶、电动汽车材料和环保产品方面的投资。锦湖石油化学去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24%,仅为2728亿韩元,但依旧坚定推进技术创新。 成均馆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裴真莹指出,要想在中国难以追赶的特种化学品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大量研发投入不可避免,在环保和生物领域推动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补充称,与其他行业不同,化工行业的研发需要长期积累,短期内难以见效,因此韩国石化企业正在以长远视角进行战略性投资。 锦湖石油化学中央研究所研究员【图片来源 锦湖石油化学】
2025-03-22 00:16:24 -
补贴卡关加市场观望 比亚迪落地韩国遇阻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BYD)即将进军韩国市场,引发韩国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长趋缓、韩国国内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比亚迪凭借价格竞争力可能率先从出租车和租赁车市场入手,逐步进入个人消费市场。然而,受政府补贴审批延迟、韩国租车企业态度谨慎等因素影响,比亚迪的本地化进程或将面临一定阻碍。 比亚迪计划在韩国市场推出的电动车ATTO 3目前仍未完成政府审批。韩国环境部官员11日表示,比亚迪在2月28日提交了相关补贴申请材料,但由于部分资料不完整,已要求企业补充。“比亚迪可能是为了赶在月末前提交材料,但具体哪些资料存在缺失,以及何时能完成审批,目前尚不确定。” 除了补贴审批外,比亚迪还需通过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新能源汽车”认证程序。据相关负责人透露,韩国能源公团正在对ATTO 3的能耗效率和续航能力进行审核,若无问题,该车型最快有望在本月底获得环保汽车认证。然而,若能效测试进程放缓,车辆上市时间可能进一步推迟。针对延期问题,比亚迪韩国公司已承诺向提前预订车辆的客户提供价值约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00元)的充电额度补偿。 尽管比亚迪进军韩国市场的步伐暂时放缓,韩国电动车行业仍然保持高度警惕。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ATTO 3在韩国市场的起售价为3150万韩元,PLUS版车型售价3350万韩元,为全球最低定价。若叠加政府补贴及地方财政支持,韩国消费者最终购买价格可能降至2000万韩元左右。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中低端电动车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是年轻群体,若ATTO 3在韩国市场获得较好口碑,可能吸引部分消费者选择该品牌。 韩国电动汽车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年轻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关注性价比,一旦比亚迪在市场上积累了较好的品质口碑,就有可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该负责人强调,已下订单的“早期用户”对于比亚迪在韩国的市场表现至关重要,其购买体验和反馈将直接影响品牌的市场接受度。 分析认为,比亚迪可能会优先进入租赁和出租车市场,以提高品牌曝光度,并最终进入私人购车市场。韩国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敬侑(音)表示:“比亚迪可能会效仿韩国共享汽车平台‘Socar’的模式,先通过租车市场让消费者体验ATTO 3,再逐步向一般消费者推广。”如果租车公司对该车型进行大规模促销,消费者可能会在体验后选择购买。 然而,目前韩国主要租车企业对引入比亚迪持谨慎态度。韩国租车市场两大龙头企业——乐天租车和SK租车均表示,尚未考虑引进ATTO 3。SK租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韩国消费者仍然对中国汽车的安全性存有疑虑,不确定比亚迪在市场上是否具备竞争力。” 此外,二手车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是租车企业迟迟不愿引入比亚迪的原因之一。韩国租车行业的一半利润来源于二手车交易,而目前尚无比亚迪电动车在韩国市场的二手车数据,使得租车公司难以评估未来的残值表现。乐天租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租车业务不仅是提供车辆使用,更重要的是后续的二手车销售。但比亚迪电动车在韩国市场的保值率尚不明朗,市场风险较大。” 1月16日,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介绍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3-12 00:16:15 -
韩国酒店品牌辛奇热销 业界加速布局订购服务
随着韩国各大酒店相继推出自有品牌高端辛奇(泡菜)并持续热销,酒店行业正加速布局辛奇订购服务,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据韩国酒店行业11日消息,朝鲜酒店度假村于本月7日正式推出定期订购高端辛奇的服务。该服务采用会员制模式,为注册客户提供定期配送服务,消费者可根据个人需求灵活选择产品种类、规格及配送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特别推出季节性定制套餐,以满足消费者对时令美食的需求。以夏季套餐为例,包含白菜辛奇、白萝卜辛奇及嫩萝卜辛奇等适合夏季食用的品种,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朝鲜酒店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辛奇销售额持续攀升,去年酒店辛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稳定的客户群体是推出订购服务的重要基础。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多家高端酒店纷纷进军辛奇市场。天堂酒店度假村自去年10月推出辛奇业务以来,其主打产品“整颗白菜辛奇”市场反响热烈,上市四个月内销量突破1万份 乐天酒店度假村自2023年8月涉足辛奇业务后,业绩表现同样亮眼。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该酒店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47%。乐天酒店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酒店品牌辛奇受到消费者青睐,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酒店品牌的高度信任,以及他们对在家中也能享用酒店级高品质食品的强烈需求。” 作为酒店行业辛奇业务的先行者,华克山庄酒店度假村的辛奇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数据显示,去年该酒店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24.6%。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华克山庄于今年1月推出全新线上购物平台“华克山庄商店”,专门销售辛奇、烟熏三文鱼等高品质食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买渠道。 据了解,华克山庄早在2009年便率先布局辛奇订购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2022年12月,该酒店推出第二款品牌“华克山庄辛奇”的订购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辛奇市场的领先地位。 乐天酒店度假村的辛奇【图片来源 乐天酒店度假村】
2025-03-11 19:47:55 -
Homeplus陷入停业危机 供应链动荡引发市场担忧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于本月4日正式申请企业重整,其合作企业相继撤出,导致公司陷入停业危机。目前,Homeplus正通过分阶段支付货款以稳定供应链。尽管部分暂停供货的食品企业已恢复供货,但仍有企业尚未决定是否重启供应。同时部分门店出现商品短缺,引发市场对其正常运营能力的担忧。 据食品行业9日消息,不倒翁、乐天Wellfood和三养食品已恢复或计划恢复对Homeplus的供货。不倒翁在6日暂停供货后,于次日重新供货;乐天Wellfood和三养食品在7日收到延迟付款后决定恢复,其中乐天Wellfood已于8日恢复供货,三养食品则计划于10日重启供应。 然而,乐天七星饮料、东西食品和八道食品仍未恢复供货,供应中断已对门店运营造成影响。一名门店员工表示:“目前供应链存在问题,但预计周一将有新货到。”食品企业方面解释称,Homeplus7日下单时间较晚,导致供应链调整出现问题。企业优先向大型门店发货,导致小型门店的畅销商品出现短缺。 由于供应商纷纷调整合作策略,原定于7日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持的电子及食品企业与Homeplus合作商座谈会被取消。业内人士分析指出,Homeplus可能因希望自行解决问题而未召开会议。然而,供应商对其支付能力的疑虑仍未消除。 Homeplus需通过正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以支付每月约2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的应付款项。然而,供应商担忧,若公司在重整程序启动后经营能力受损,现金流可能面临压力。对此,Homeplus及其大股东MBK Partners表示,目前公司现金余额约为3000亿韩元,预计本月经营活动将带来约3000亿韩元的现金流入,足以覆盖一般商业债务的支付需求。 一名暂停供货的食品企业负责人表示:“Homeplus尚未明确资金结算计划,因此我们仍在观望。如果结算安排确定,我们将恢复供货。”另一家暂停供货的企业则称:“我们将持续关注本周初的情况。鉴于Homeplus当前经营状况不佳,现有付款条件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正就新的合作条款进行协商。” 8日下午,在首尔麻浦区的一家Homeplus Express门店,不倒翁芝麻鸡蛋拉面等部分商品出现缺货现象。【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9 19:33:01 -
比亚迪强势登场韩企迎战!InterBattery 2025见证电池行业"龙虎斗"
韩国最大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3月5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为期三天。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电池企业比亚迪(BYD)和亿纬锂能(EVE)的首次参展,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的亮相无疑成为焦点。其动力电池技术及储能解决方案备受瞩目,而亿纬锂能作为中国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也携前沿技术强势登场。中国企业的积极布局不仅彰显了对韩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也折射出全球电池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 比亚迪近期已在韩国市场销售搭载自家电池的电动汽车,此举被视为中韩两国在电池及电动汽车领域直接交锋的信号。本次展会,比亚迪在展馆一层设立了36平方米(约11坪)的展位,展出重点放在适用于两轮、三轮电动车的电池产品,特别是磷酸铁锂(LFP)电池。展位上,中国团队热情地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并强调其全球出货量已突破50亿块,涵盖软包、钢壳、圆柱形等多种电池类型。 比亚迪工作人员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本次展会上,比亚迪的展位正对着同样首次参展的LG化学与乐天化学集团(包含乐天化学、乐天能源材料、乐天Infracell)。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布局象征着中国企业正加速进军韩国市场,或将进一步撼动当地电池产业格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月,中国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合计已达到55.8%。 乐天化学集团展位【摄影 记者 崔锦宁】 除比亚迪外,亿纬锂能也在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展位。作为全球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九的企业,亿纬锂能的参展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电池企业进军韩国的决心。据韩国电池产业协会统计,今年InterBattery展会海外参展企业从去年的115家增长至172家,其中中国企业达到创纪录的79家,占比近一半。 面对中国企业的步步紧逼,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在展会上集中展示最新电池技术,并加速推进“46系列”(直径46毫米)电池的量产计划,包括4680、4695、46120型号,以强化全球市场竞争力,同时应对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暂时放缓(Chasm)带来的挑战。 LG新能源设立五大展示区,涵盖Hero电池解决方案、EV电池、非EV电池、未来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其中,最新推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达到现有2170电池的五倍,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 LG新能源展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三星SDI则展出了搭载高性能电池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并首次发布46mm直径的圆柱形电池系列。同时,三星SDI重点展示了高电压中镍(Mid-Nickel)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以及一项专注于电池安全性的热扩散防护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多个电池连接在一起时,如果某一处发生异常,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我们的技术可以有效阻止问题扩散。” 在三星SDI展台上,现代汽车·起亚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服务机器人“DAL-e”将迎宾并介绍三星SDI的电池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SK On在展会上展示了三种主要电池形态(软包、方形、圆柱形),并首度公开高电压中镍电池。此外,SK On还展出了与SK Enmove合作开发的电动车浸没式冷却技术,以及独家研发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BMS),后者通过无线芯片取代传统BMS电缆,不仅提高冷却液流通性,还能降低泄漏风险。 POSCO Future M在展会上呈现了覆盖原材料—材料—回收的完整供应链,并展示了最新的正极和负极材料技术。展区还设置了脚踏发电体验区,观众可通过踩踏自行车发电,所产生的电量将换算后捐赠给POSCO 1%公益基金。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右三)在POSCO Future M展位聆听主持人介绍最新技术发展。【摄影 记者 崔锦宁】 LG化学此次展出了韩国首款量产的无前驱体正极材料(LPF),这项技术可直接从定制金属原料烧结生成正极材料,不仅提升了低温输出性能,还减少了研发时间、废水排放和碳排放,具备更高的环保价值。 此外,EcoPro在展会上详细介绍了其印尼一体化正极材料工厂的竞争力,计划在印尼苏拉威西省建设从冶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公司宣布整合旗下EcoPro CNG与EcoPro Innovation,以进一步优化废旧电池金属提取与锂精炼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韩国锌业(Korea Zinc)在本次展会重点展示其二次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并介绍了计划2026年底投产的全能型镍冶炼厂。而LS Electric则携旗下五家子公司展出了下一代储能系统(ESS),该“全能ESS平台”可通过电池和PCS中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实现用电量预测、故障预防和安全管理。 韩国锌业展位前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在展会开幕式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表示,政府将采取多项措施,包括电动汽车税收减免、充电基础设施扩建,并计划在未来将储能系统(ESS)市场规模扩大至现有的15倍,以促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此外,政府正推动本土电池核心材料的生产,特别是在负极材料等关键领域,将提供财政、税收和基金等多重支持,以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InterBattery 2025不仅展示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最新技术与趋势,更见证了中韩企业在全球电池市场的正面交锋。面对中国企业的强势进军,韩国企业正加速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以确保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2025-03-06 20:11:01 -
韩国经济寒潮来袭 大韩商会强调"精准营销"
在当前消费心理低迷、高物价和高利率持续抑制韩国国内需求的经济环境下,确保忠实顾客群已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策略之一。为此,大韩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大韩商会”)于5日在首尔中区乐天酒店召开了第39次流通委员会会议,重点探讨了流通行业在促进国内需求复苏中的作用及应对方案。 延世大学教授金炳奎(音)在会议演讲中强调:“在经济低迷时期,品牌的核心策略应聚焦于确保忠实顾客群。”他提出的“粉丝品牌(Fan Brand)”战略指出,相较于面向所有消费者的广泛营销策略,赢得特定群体的高度认可更为有效。如果能赢得1%客户的心,就能影响99%的消费者。金教授进一步分析称,苹果、特斯拉、星巴克等全球成功品牌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采取了面向核心消费群体的精准营销策略,率先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确立品牌影响力,随后逐步向大众市场扩展。 金炳奎还指出,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因素,还倾向于通过品牌形象来体现身份认同。因此,在美妆、时尚、奢侈品、健身等能展现个性与品味的领域,品牌影响力将更加凸显。他建议,韩国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品牌标志、色彩和设计元素的战略性运用,以提升品牌识别度和市场竞争力。 大韩商会流通委员会委员长、乐天百货百货店事业部代表郑俊浩(音)表示:“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流通行业要想持续增长,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并提前应对至关重要。”大韩商会流通物流振兴院院长张根茂(音)则强调:“在高利率和物价上涨导致消费受限的背景下,韩国企业在长期品牌价值塑造方面仍显不足。当前,亟需从短期营销导向转向长期品牌建设战略。” 此次会议为流通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突出了品牌建设与忠实顾客群在经济低迷时期的重要性,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首尔某大型超市【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5 23:14:36 -
韩国十大财团市值增长130万亿韩元 韩华集团增幅居首
今年以来,韩国国内股市表现稳健,带动十大财团市值增长1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71亿元)。其中,九大财团市值较去年底有所增长,而韩华集团市值增幅最大。 据金融信息公司FnGuide于27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5日,韩国十大财团的总市值达到1303.28万亿韩元,相较去年底的1173.16万亿韩元,增加了130.12万亿韩元。其中,今年以来市值增长最多的财团是韩华集团,其市值从去年底的42.6829万亿韩元增加至75.7613万亿韩元,增幅达77.5%。其次是SK集团(14.07%)、新世界集团(12.21%)、浦项制铁(POSCO,11.2%)、三星(9.39%)、LG(7.65%)、乐天(7.1%)、GS(5.79%)和现代汽车(3.53%)。 韩华集团市值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国防产业股票走强及业绩向好。韩华Aerospace是该集团市值增长的最大功臣,今年以来其股价上涨108%,成为十大财团中股价涨幅最大的公司。紧随其后的是韩华海洋,股价上涨101.34%。此外,韩华(61.52%)、韩华Vision(48.73%)、韩华Systems(46.46%)等,十大财团股价涨幅前十的个股中,有五家属于韩华集团。 关于韩华Aerospace,元大证券研究员李胜雄(音)表示:“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56%,达到4.8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2.1%,达到8925亿韩元,连续三个季度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此外,该公司拥有高达22万亿韩元的海外订单积压,预计地面防务业务的稳健业绩将持续。同时,考虑到与韩华海洋、韩华Systems在海洋领域的协同效应,其股价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与去年不同的是,HD现代成为今年十大财团中唯一市值下滑的企业。去年,其市值增长120%,在十大财团中排名第一,但今年以来却表现低迷。截至25日,HD现代的市值从去年底的77.6695万亿韩元降至76.4428万亿韩元,减少1.58%。 HD现代旗下的HD现代尾浦造船和HD现代海洋解决方案股价分别下跌16.32%和16.14%,是十大财团中股价跌幅最大的两只股票,对集团整体市值造成较大影响。去年股价飙升364.72%,成为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中涨幅第一的HD现代电气,今年以来股价下跌8.77%。分析人士指出,业绩疲软是HD现代股价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HD现代尾浦造船、HD现代海洋解决方案以及HD现代电气的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均未达到市场预期。 【图片来源 韩华集团】
2025-02-27 19:17:21
-
韩国500强企业去年营业利润激增66% 半导体行业成最大引擎
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所CEO Score于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受全球半导体市场复苏推动,去年韩国500强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6%,其中SK海力士、三星电子等芯片巨头表现尤为亮眼。 报告指出,在提交结算报告的253家500强企业中,去年总销售额达2523.9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同比增长5.8%;营业利润达183.669万亿韩元,同比激增66%;净利润增幅更高,达74.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半导体行业的强劲复苏,尤其是人工智能(AI)相关芯片需求激增。 其中,SK海力士成为最大赢家,其营业利润从2023年亏损7.7303万亿韩元跃升至2024年的23.4673万亿韩元,一年内增加31.2万亿韩元,创下最大增幅。该公司凭借高带宽内存(HBM)技术优势,在AI服务器存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三星电子紧随其后,受存储芯片价格回升及高端制程需求增长推动,营业利润同比增加26.159万亿韩元。 从行业来看,IT电气电子行业表现最为突出,营业利润同比大增853.9%,达63.2885万亿韩元。公共企业也实现扭亏为盈,从2023年亏损超2万亿韩元转为2024年盈利12.1913万亿韩元。 然而,部分行业仍面临挑战。建筑行业受需求疲软、原材料成本上升及汇率波动影响,现代建设营业亏损扩大至1.2634万亿韩元,成为亏损最多的企业。石油化学行业营业利润同比下滑62.3%,LG化学、三星SDI等企业盈利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此外,电动车市场需求放缓,也拖累电池企业业绩,LG新能源营业利润减少1.5878万亿韩元。 从企业排名来看,三星电子以32.7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位居榜首,SK海力士、现代汽车、起亚和韩国电力公司分列第二至第五位。另一方面,现代建设、乐天化学、LG显示器等企业受行业低迷影响,业绩承压。 业界分析指出,尽管半导体行业的强势复苏带动韩国企业整体盈利回升,但行业间分化趋势加剧。未来,全球AI芯片需求走向、能源价格波动及消费电子市场复苏情况,将成为影响韩国企业业绩的关键因素。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26 23:29:33 -
韩国财阀薪酬体系惊现"百倍落差" 与员工年薪差距悬殊
【图片来源 AI】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大型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虽略有收窄,但仍维持在15倍以上的高位。 企业分析研究机构Leaders Index对销售额前500强企业中,对284家提交事业报告并公开薪酬数据的企业进行分析,并于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企业最高年薪获得者(含绩效奖金等)的平均年薪为14.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19.4万元),同比(14.6亿韩元)减少1.3%。同期普通员工平均年薪达9510万韩元,同比(9230万韩元)增加3%。受此双向影响,薪酬差距比由2023年的15.9倍微降至15.3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行业分析显示,食品饮料行业是薪酬差距最大的领域。该领域最高年薪获得者(19.9539亿韩元)和职员平均年薪相差29.7倍。其次依次为流通业(22.8倍)、制药业(22.2倍)、IT及电器电子业(21.7倍)、汽车及零部件业(20.6倍)。相比之下,金融业薪酬结构较为均衡,银行业差距最小(8.3倍),其他金融细分领域如信贷金融(8.4倍)、证券(10倍)、保险(10.1倍)等差距也相对较小。 在个别企业中,希杰第一制糖差距最大。希杰第一制糖会长孙京植会去年获81.71亿韩元,而职员平均年薪为7702万韩元,相差106.1倍。LS电气集团(87.3倍)、BH(84.2倍)、三星生物制药(75.5倍)、现代百货(73.9倍)、易买得(71.8倍)、海特真露(65.2倍)等紧随其后。职员平均年薪最高的企业为SK新能源,同比(1.5251亿韩元)增加5.2%,达1.6038亿韩元。 在个人薪酬方面,希杰集团会长李在贤以193.74亿韩元的总收入成为年度最高薪酬获得者。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178.34亿韩元)和HS晓星副会长赵显相(151.9亿韩元)分列二、三位。
2025-03-26 19:40:50 -
MZ世代带火棒球经济 韩国零售业掀起"蓝色旋风"
韩国职业棒球联盟(KBO)近日表示,本月22日至23日在全国5个主要棒球场举行的KBO开幕双赛门票全部售罄,创下历史性纪录。 在此期间,首尔蚕室棒球场吸引2.375万人;仁川文鹤竞技场吸引2.3万人;大邱三星狮子公园吸引2.4万人;光州起亚冠军球场吸引2.5万人;水原综合运动场吸引1.87万人。两天十场比赛累计观赛人数高达21.99万人次,超越2019年开幕双赛的21.4323万人,刷新韩国职棒开幕赛的历史最高上座纪录。 在去年韩国职棒观众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的背景下,各大零售企业纷纷瞄准棒球迷群体展开营销攻势。乐天集团旗下电商平台乐天ON本月初开设了乐天巨人棒球队的官方品牌馆。据悉,球队周边商品上线仅一小时订单量就突破2000单。 运营SSG登陆者棒球队的新世界集团宣布,将于下月4日启动“登陆者日”大型促销活动。旗下易买得超市将设立观赛速食特惠专区,Gmarket和Auction两大电商平台也将联合推出“棒球观赛全攻略”主题页面。 时尚平台Musinsa通过旗下运动专区“Musinsa Player”,为LG双子、乐天巨人、三星狮等五支球队开设品牌馆,积极推广球队队服及相关周边商品。此外,食品企业SPC三立与KBO合作推出内含215款可移贴纸的“KBO面包”。该面包上市三天内销量突破100万。 近年来,随着MZ世代(1980年代初至2000年代初出生)对棒球的热情持续升温,棒球迷群体正迅速成为零售市场的新兴消费主力。业内人士指出:“职业棒球作为高性价比的家庭休闲方式,正带动餐饮、服饰、周边等多领域消费。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体育营销正成为激活内需的重要抓手。” 本月24日,首尔蚕室棒球场内的GS25便利店中陈列的“KBO面包”【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3-25 22:54:46 -
韩国四大石化巨头逆势加码研发 突围中国过剩产能
韩国四大石化企业LG化学、乐天化学、韩华解决方案和锦湖石油化学去年营业利润普遍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反而加大研发(R&D)投资,旨在抢占未来增长动力,同时通过高附加值产品应对中国产能过剩的挑战。 四大石化企业近日向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告系统提交的年度报告显示,乐天化学去年录得894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3亿元)的合并营业亏损,在四大企业中亏损幅度最大,但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1203亿韩元增长23%至2024年的1481亿韩元。乐天化学方面表示,仅凭传统通用产品难以与中国竞争,因此计划投入资金用于电池材料和氢能技术的开发。 作为韩国营收排名第一的化工企业,LG化学去年在研发方面投入2.19万亿韩元,较2023年的2.085万亿韩元增长4.8%。实际上,LG化学去年营业利润为9160亿韩元,同比大幅下滑63.8%,但计划继续加强显示材料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研发。 韩华解决方案化工部门去年出现1213亿韩元的营业亏损,由盈转亏,但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2137亿韩元,与前一年的2149亿韩元基本持平。研发重点主要集中在特种异氰酸酯等用于粘合剂的高附加值材料开发。 锦湖石油化学也把研发费用从前年的630亿韩元增至653亿韩元,同比增长3.6%,计划特别加大在高附加值合成橡胶、电动汽车材料和环保产品方面的投资。锦湖石油化学去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24%,仅为2728亿韩元,但依旧坚定推进技术创新。 成均馆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裴真莹指出,要想在中国难以追赶的特种化学品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大量研发投入不可避免,在环保和生物领域推动高附加值产品转型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补充称,与其他行业不同,化工行业的研发需要长期积累,短期内难以见效,因此韩国石化企业正在以长远视角进行战略性投资。 锦湖石油化学中央研究所研究员【图片来源 锦湖石油化学】
2025-03-22 00:16:24 -
补贴卡关加市场观望 比亚迪落地韩国遇阻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BYD)即将进军韩国市场,引发韩国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全球电动车市场增长趋缓、韩国国内销量下滑的背景下,比亚迪凭借价格竞争力可能率先从出租车和租赁车市场入手,逐步进入个人消费市场。然而,受政府补贴审批延迟、韩国租车企业态度谨慎等因素影响,比亚迪的本地化进程或将面临一定阻碍。 比亚迪计划在韩国市场推出的电动车ATTO 3目前仍未完成政府审批。韩国环境部官员11日表示,比亚迪在2月28日提交了相关补贴申请材料,但由于部分资料不完整,已要求企业补充。“比亚迪可能是为了赶在月末前提交材料,但具体哪些资料存在缺失,以及何时能完成审批,目前尚不确定。” 除了补贴审批外,比亚迪还需通过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新能源汽车”认证程序。据相关负责人透露,韩国能源公团正在对ATTO 3的能耗效率和续航能力进行审核,若无问题,该车型最快有望在本月底获得环保汽车认证。然而,若能效测试进程放缓,车辆上市时间可能进一步推迟。针对延期问题,比亚迪韩国公司已承诺向提前预订车辆的客户提供价值约3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00元)的充电额度补偿。 尽管比亚迪进军韩国市场的步伐暂时放缓,韩国电动车行业仍然保持高度警惕。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ATTO 3在韩国市场的起售价为3150万韩元,PLUS版车型售价3350万韩元,为全球最低定价。若叠加政府补贴及地方财政支持,韩国消费者最终购买价格可能降至2000万韩元左右。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中低端电动车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是年轻群体,若ATTO 3在韩国市场获得较好口碑,可能吸引部分消费者选择该品牌。 韩国电动汽车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年轻消费者在购车时更加关注性价比,一旦比亚迪在市场上积累了较好的品质口碑,就有可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该负责人强调,已下订单的“早期用户”对于比亚迪在韩国的市场表现至关重要,其购买体验和反馈将直接影响品牌的市场接受度。 分析认为,比亚迪可能会优先进入租赁和出租车市场,以提高品牌曝光度,并最终进入私人购车市场。韩国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敬侑(音)表示:“比亚迪可能会效仿韩国共享汽车平台‘Socar’的模式,先通过租车市场让消费者体验ATTO 3,再逐步向一般消费者推广。”如果租车公司对该车型进行大规模促销,消费者可能会在体验后选择购买。 然而,目前韩国主要租车企业对引入比亚迪持谨慎态度。韩国租车市场两大龙头企业——乐天租车和SK租车均表示,尚未考虑引进ATTO 3。SK租车相关负责人表示:“韩国消费者仍然对中国汽车的安全性存有疑虑,不确定比亚迪在市场上是否具备竞争力。” 此外,二手车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是租车企业迟迟不愿引入比亚迪的原因之一。韩国租车行业的一半利润来源于二手车交易,而目前尚无比亚迪电动车在韩国市场的二手车数据,使得租车公司难以评估未来的残值表现。乐天租车相关负责人表示:“租车业务不仅是提供车辆使用,更重要的是后续的二手车销售。但比亚迪电动车在韩国市场的保值率尚不明朗,市场风险较大。” 1月16日,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在发布会上介绍紧凑型电动SUV“ATTO 3”。【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3-12 00:16:15 -
韩国酒店品牌辛奇热销 业界加速布局订购服务
随着韩国各大酒店相继推出自有品牌高端辛奇(泡菜)并持续热销,酒店行业正加速布局辛奇订购服务,以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 据韩国酒店行业11日消息,朝鲜酒店度假村于本月7日正式推出定期订购高端辛奇的服务。该服务采用会员制模式,为注册客户提供定期配送服务,消费者可根据个人需求灵活选择产品种类、规格及配送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特别推出季节性定制套餐,以满足消费者对时令美食的需求。以夏季套餐为例,包含白菜辛奇、白萝卜辛奇及嫩萝卜辛奇等适合夏季食用的品种,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朝鲜酒店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辛奇销售额持续攀升,去年酒店辛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6%,稳定的客户群体是推出订购服务的重要基础。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多家高端酒店纷纷进军辛奇市场。天堂酒店度假村自去年10月推出辛奇业务以来,其主打产品“整颗白菜辛奇”市场反响热烈,上市四个月内销量突破1万份 乐天酒店度假村自2023年8月涉足辛奇业务后,业绩表现同样亮眼。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该酒店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47%。乐天酒店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酒店品牌辛奇受到消费者青睐,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酒店品牌的高度信任,以及他们对在家中也能享用酒店级高品质食品的强烈需求。” 作为酒店行业辛奇业务的先行者,华克山庄酒店度假村的辛奇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数据显示,去年该酒店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24.6%。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华克山庄于今年1月推出全新线上购物平台“华克山庄商店”,专门销售辛奇、烟熏三文鱼等高品质食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买渠道。 据了解,华克山庄早在2009年便率先布局辛奇订购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2022年12月,该酒店推出第二款品牌“华克山庄辛奇”的订购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辛奇市场的领先地位。 乐天酒店度假村的辛奇【图片来源 乐天酒店度假村】
2025-03-11 19:47:55 -
Homeplus陷入停业危机 供应链动荡引发市场担忧
随着韩国大型连锁超市Homeplus于本月4日正式申请企业重整,其合作企业相继撤出,导致公司陷入停业危机。目前,Homeplus正通过分阶段支付货款以稳定供应链。尽管部分暂停供货的食品企业已恢复供货,但仍有企业尚未决定是否重启供应。同时部分门店出现商品短缺,引发市场对其正常运营能力的担忧。 据食品行业9日消息,不倒翁、乐天Wellfood和三养食品已恢复或计划恢复对Homeplus的供货。不倒翁在6日暂停供货后,于次日重新供货;乐天Wellfood和三养食品在7日收到延迟付款后决定恢复,其中乐天Wellfood已于8日恢复供货,三养食品则计划于10日重启供应。 然而,乐天七星饮料、东西食品和八道食品仍未恢复供货,供应中断已对门店运营造成影响。一名门店员工表示:“目前供应链存在问题,但预计周一将有新货到。”食品企业方面解释称,Homeplus7日下单时间较晚,导致供应链调整出现问题。企业优先向大型门店发货,导致小型门店的畅销商品出现短缺。 由于供应商纷纷调整合作策略,原定于7日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持的电子及食品企业与Homeplus合作商座谈会被取消。业内人士分析指出,Homeplus可能因希望自行解决问题而未召开会议。然而,供应商对其支付能力的疑虑仍未消除。 Homeplus需通过正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以支付每月约2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的应付款项。然而,供应商担忧,若公司在重整程序启动后经营能力受损,现金流可能面临压力。对此,Homeplus及其大股东MBK Partners表示,目前公司现金余额约为3000亿韩元,预计本月经营活动将带来约3000亿韩元的现金流入,足以覆盖一般商业债务的支付需求。 一名暂停供货的食品企业负责人表示:“Homeplus尚未明确资金结算计划,因此我们仍在观望。如果结算安排确定,我们将恢复供货。”另一家暂停供货的企业则称:“我们将持续关注本周初的情况。鉴于Homeplus当前经营状况不佳,现有付款条件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正就新的合作条款进行协商。” 8日下午,在首尔麻浦区的一家Homeplus Express门店,不倒翁芝麻鸡蛋拉面等部分商品出现缺货现象。【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9 19:33:01 -
比亚迪强势登场韩企迎战!InterBattery 2025见证电池行业"龙虎斗"
韩国最大电池展会“InterBattery 2025”于3月5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盛大开幕,为期三天。今年展会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电池企业比亚迪(BYD)和亿纬锂能(EVE)的首次参展,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作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的亮相无疑成为焦点。其动力电池技术及储能解决方案备受瞩目,而亿纬锂能作为中国第四大动力电池制造商,也携前沿技术强势登场。中国企业的积极布局不仅彰显了对韩国市场的浓厚兴趣,也折射出全球电池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 比亚迪近期已在韩国市场销售搭载自家电池的电动汽车,此举被视为中韩两国在电池及电动汽车领域直接交锋的信号。本次展会,比亚迪在展馆一层设立了36平方米(约11坪)的展位,展出重点放在适用于两轮、三轮电动车的电池产品,特别是磷酸铁锂(LFP)电池。展位上,中国团队热情地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并强调其全球出货量已突破50亿块,涵盖软包、钢壳、圆柱形等多种电池类型。 比亚迪工作人员向访客介绍公司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本次展会上,比亚迪的展位正对着同样首次参展的LG化学与乐天化学集团(包含乐天化学、乐天能源材料、乐天Infracell)。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布局象征着中国企业正加速进军韩国市场,或将进一步撼动当地电池产业格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1月,中国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的市场占有率合计已达到55.8%。 乐天化学集团展位【摄影 记者 崔锦宁】 除比亚迪外,亿纬锂能也在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展位。作为全球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九的企业,亿纬锂能的参展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电池企业进军韩国的决心。据韩国电池产业协会统计,今年InterBattery展会海外参展企业从去年的115家增长至172家,其中中国企业达到创纪录的79家,占比近一半。 面对中国企业的步步紧逼,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在展会上集中展示最新电池技术,并加速推进“46系列”(直径46毫米)电池的量产计划,包括4680、4695、46120型号,以强化全球市场竞争力,同时应对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暂时放缓(Chasm)带来的挑战。 LG新能源设立五大展示区,涵盖Hero电池解决方案、EV电池、非EV电池、未来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其中,最新推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能量密度达到现有2170电池的五倍,成为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 LG新能源展示的46系列圆柱形电池。【摄影 记者 崔锦宁】 三星SDI则展出了搭载高性能电池的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并首次发布46mm直径的圆柱形电池系列。同时,三星SDI重点展示了高电压中镍(Mid-Nickel)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以及一项专注于电池安全性的热扩散防护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多个电池连接在一起时,如果某一处发生异常,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我们的技术可以有效阻止问题扩散。” 在三星SDI展台上,现代汽车·起亚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服务机器人“DAL-e”将迎宾并介绍三星SDI的电池产品。【摄影 记者 崔锦宁】 SK On在展会上展示了三种主要电池形态(软包、方形、圆柱形),并首度公开高电压中镍电池。此外,SK On还展出了与SK Enmove合作开发的电动车浸没式冷却技术,以及独家研发的无线电池管理系统(BMS),后者通过无线芯片取代传统BMS电缆,不仅提高冷却液流通性,还能降低泄漏风险。 POSCO Future M在展会上呈现了覆盖原材料—材料—回收的完整供应链,并展示了最新的正极和负极材料技术。展区还设置了脚踏发电体验区,观众可通过踩踏自行车发电,所产生的电量将换算后捐赠给POSCO 1%公益基金。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右三)在POSCO Future M展位聆听主持人介绍最新技术发展。【摄影 记者 崔锦宁】 LG化学此次展出了韩国首款量产的无前驱体正极材料(LPF),这项技术可直接从定制金属原料烧结生成正极材料,不仅提升了低温输出性能,还减少了研发时间、废水排放和碳排放,具备更高的环保价值。 此外,EcoPro在展会上详细介绍了其印尼一体化正极材料工厂的竞争力,计划在印尼苏拉威西省建设从冶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的一体化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公司宣布整合旗下EcoPro CNG与EcoPro Innovation,以进一步优化废旧电池金属提取与锂精炼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韩国锌业(Korea Zinc)在本次展会重点展示其二次电池全产业链布局,并介绍了计划2026年底投产的全能型镍冶炼厂。而LS Electric则携旗下五家子公司展出了下一代储能系统(ESS),该“全能ESS平台”可通过电池和PCS中的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实现用电量预测、故障预防和安全管理。 韩国锌业展位前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在展会开幕式上,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表示,政府将采取多项措施,包括电动汽车税收减免、充电基础设施扩建,并计划在未来将储能系统(ESS)市场规模扩大至现有的15倍,以促进电池市场需求增长。此外,政府正推动本土电池核心材料的生产,特别是在负极材料等关键领域,将提供财政、税收和基金等多重支持,以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InterBattery 2025不仅展示了全球电池行业的最新技术与趋势,更见证了中韩企业在全球电池市场的正面交锋。面对中国企业的强势进军,韩国企业正加速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以确保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
2025-03-06 20:11:01 -
韩国经济寒潮来袭 大韩商会强调"精准营销"
在当前消费心理低迷、高物价和高利率持续抑制韩国国内需求的经济环境下,确保忠实顾客群已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策略之一。为此,大韩商工会议所(以下简称“大韩商会”)于5日在首尔中区乐天酒店召开了第39次流通委员会会议,重点探讨了流通行业在促进国内需求复苏中的作用及应对方案。 延世大学教授金炳奎(音)在会议演讲中强调:“在经济低迷时期,品牌的核心策略应聚焦于确保忠实顾客群。”他提出的“粉丝品牌(Fan Brand)”战略指出,相较于面向所有消费者的广泛营销策略,赢得特定群体的高度认可更为有效。如果能赢得1%客户的心,就能影响99%的消费者。金教授进一步分析称,苹果、特斯拉、星巴克等全球成功品牌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采取了面向核心消费群体的精准营销策略,率先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确立品牌影响力,随后逐步向大众市场扩展。 金炳奎还指出,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因素,还倾向于通过品牌形象来体现身份认同。因此,在美妆、时尚、奢侈品、健身等能展现个性与品味的领域,品牌影响力将更加凸显。他建议,韩国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品牌标志、色彩和设计元素的战略性运用,以提升品牌识别度和市场竞争力。 大韩商会流通委员会委员长、乐天百货百货店事业部代表郑俊浩(音)表示:“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流通行业要想持续增长,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并提前应对至关重要。”大韩商会流通物流振兴院院长张根茂(音)则强调:“在高利率和物价上涨导致消费受限的背景下,韩国企业在长期品牌价值塑造方面仍显不足。当前,亟需从短期营销导向转向长期品牌建设战略。” 此次会议为流通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突出了品牌建设与忠实顾客群在经济低迷时期的重要性,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首尔某大型超市【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5 23:14:36 -
韩国十大财团市值增长130万亿韩元 韩华集团增幅居首
今年以来,韩国国内股市表现稳健,带动十大财团市值增长13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71亿元)。其中,九大财团市值较去年底有所增长,而韩华集团市值增幅最大。 据金融信息公司FnGuide于27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5日,韩国十大财团的总市值达到1303.28万亿韩元,相较去年底的1173.16万亿韩元,增加了130.12万亿韩元。其中,今年以来市值增长最多的财团是韩华集团,其市值从去年底的42.6829万亿韩元增加至75.7613万亿韩元,增幅达77.5%。其次是SK集团(14.07%)、新世界集团(12.21%)、浦项制铁(POSCO,11.2%)、三星(9.39%)、LG(7.65%)、乐天(7.1%)、GS(5.79%)和现代汽车(3.53%)。 韩华集团市值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国防产业股票走强及业绩向好。韩华Aerospace是该集团市值增长的最大功臣,今年以来其股价上涨108%,成为十大财团中股价涨幅最大的公司。紧随其后的是韩华海洋,股价上涨101.34%。此外,韩华(61.52%)、韩华Vision(48.73%)、韩华Systems(46.46%)等,十大财团股价涨幅前十的个股中,有五家属于韩华集团。 关于韩华Aerospace,元大证券研究员李胜雄(音)表示:“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56%,达到4.8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2.1%,达到8925亿韩元,连续三个季度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此外,该公司拥有高达22万亿韩元的海外订单积压,预计地面防务业务的稳健业绩将持续。同时,考虑到与韩华海洋、韩华Systems在海洋领域的协同效应,其股价仍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与去年不同的是,HD现代成为今年十大财团中唯一市值下滑的企业。去年,其市值增长120%,在十大财团中排名第一,但今年以来却表现低迷。截至25日,HD现代的市值从去年底的77.6695万亿韩元降至76.4428万亿韩元,减少1.58%。 HD现代旗下的HD现代尾浦造船和HD现代海洋解决方案股价分别下跌16.32%和16.14%,是十大财团中股价跌幅最大的两只股票,对集团整体市值造成较大影响。去年股价飙升364.72%,成为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中涨幅第一的HD现代电气,今年以来股价下跌8.77%。分析人士指出,业绩疲软是HD现代股价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HD现代尾浦造船、HD现代海洋解决方案以及HD现代电气的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均未达到市场预期。 【图片来源 韩华集团】
2025-02-27 19: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