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大选’新闻 101个
-
总统大选启动缺席投票 各候选人全力拉票冲刺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29日上午6时起启动为期两天的缺席投票,选民可携带身份证件前往全国3568处投票站进行投票,投票时间为上午6时至下午6时。警方在各投票站部署警力以应对突发情况,根据《选举管理法》规定,在投票站进行拍摄、损坏选票、制造骚乱者将受到刑事处罚。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改革新党总统候选人李俊锡和民主劳动党总统候选人权英国,以及各主要政党领导班子成员当天参与缺席投票。 李在明在首尔西大门区新村完成投票后对记者表示,投票是大韩民国选民们行使主权最切实的手段,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国民手中,主权的行使最终必须通过投票实现。要克服当前危机,战胜内乱势力,实现国家复苏与重生,必须通过投票对酿成恶果的内乱势力进行严厉审判。 李在明当天集中在首尔江东区、松坡区、瑞草区、冠岳区等地进行拉票,计划在最后冲刺阶段争取人口最为密集的首都圈选民支持。 金文洙和女儿在仁川市桂阳区共同完成投票,国民力量党表示选择在李在明“主场”进行投票,体现了从对手选区开始逆转选情的决心。金文洙强调,李在明从三年前就开始筹备大选,而我历经波折准备时间不足一个月,但目前支持率快速攀升,我对结果充满信心。 结束投票后,金文洙参拜了位于仁川自由公园内的麦克阿瑟将军铜像,随后在仁川市富平区、西区,以及始兴市、安山市、军浦市等地巡回拉票。据国民力量党方面消息,金文洙将从30日起至正式选举结束,在全国展开连续90个小时的巡回拉票。 李俊锡当天在京畿道华城市东滩参与缺席投票,随后前往板桥科技谷、高丽大学、钟路三街等地,呼吁年轻选民支持。权英国当天也在全罗南道丽水市进行投票。 金文洙与李俊锡合并候选人最终告吹,双方在被视为最后期限的缺席投票前一天不仅未进行接触,连幕后协商也未能进行。由于李俊锡在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中的不当发言引发争议,国民力量党部分人士认为与李俊锡合并已无意义。 据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消息,截至当天下午4点,缺席投票率为15.72%,创下历届总统大选同时间段最高纪录。正式投票将于6月3日举行,据韩国盖洛普本月24日至25日面向1512名选民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86.8%的受访者表示一定会参加投票,与上届总统选举基本持平。
2025-05-30 01:09:39 -
朴槿惠参加总统大选缺席投票
29日,在位于大邱市的一处投票站内,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参加大选缺席投票。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缺席投票当天启动。
2025-05-29 19:35:03 -
首尔公寓价格延续涨势 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在首尔公寓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的态势下,本月房价上涨预期也愈发明显。 KB房地产于29日发布的《月度住宅价格动向》报告显示,首尔公寓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本月房价上涨预期呈进一步强化趋势。5月首尔公寓买卖价格预期指数为110.3,环比上涨6.9个点。该指数自今年3月突破基准值100(117.1)后,虽4月小幅回落至103.4,但本月再度回升。 该指数是KB房地产通过对全国约6000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展专项调查,分析从业者对所在区域房价走势的预判。指数取值范围为0至200,当数值超过100时,表明市场参与者普遍持看涨预期,反之则相反。 调查结果显示,28.1%的首尔房地产中介机构预测房价将持续上行,仅7.5%持下跌预期,其余64.4%认为将持平。尽管KB房地产预测,今年全国公寓价格将整体微降0.29%,但首尔市场价格预期却逆势上扬2.39%,延续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连续上涨周期。 随着房价持续上涨,首尔公寓成交价格中位数于本月首次突破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1.2万元)大关,达10.833亿韩元。中位数是指将全体公寓成交价格按顺序排列后处于中位的数值。数据显示,价格前20%的首尔高价公寓平均成交价达30.942亿韩元,自相关统计以来首次突破30亿韩元大关。而后20%的公寓均价则为4.9044亿韩元,二者价差持续扩大,反映出市场层级分化加剧。 此外,首都圈房价预期指数同样呈回升态势,由4月的98.8上升至103.1,进入看涨区间。具体来看,18.3%的中介机构预期价格上涨,11.8%持相反观点。分析指出,随着总统大选临近,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厚,叠加家庭贷款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以及部分购房者选择大选后再行交易等因素,短期内交易量或将继续走低。然而,受供应短缺等影响首都圈房价仍将维持上涨趋势。 韩亚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河瑞珍(音)表示:“供给不足将持续刺激购房需求,加之政策调控引发的价格‘气球效应’,预计以首都圈为核心的房价上涨趋势仍将持续。”
2025-05-29 19:12:54 -
文在寅夫妇参与总统大选缺席投票
29日,在位于庆尚南道梁山市的一处投票站内,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夫妇参与投票。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当天起启动缺席投票。
2025-05-29 18:57:16 -
首尔市长吴世勋参与大选缺席投票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启动缺席投票首日的29日,在首尔市中区中林洞居民中心投票站内,首尔市长吴世勋正在参与投票。
2025-05-29 17:50:43 -
【亚洲人之声】中国靠政策扶产业 韩国拿制造当噱头
中国在2015年发布的产业战略《中国制造2025》已经迎来十周年。发布当时,鲜少有人相信中国能够成长为威胁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强国。时至今日,在电动汽车、电池、无人机、5G、太阳能、高速铁路、新材料等至少七个领域,中国企业成功跃升世界第一,而这正是通过国家层面的规制完善、税收支援、技术自立以及人才培养等集中投资创造的成果。 与此期间与中国的跃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除半导体外在其他制造领域几乎没有突出成果,甚至出现停滞或退步。产业政策随着政权更迭方向不断变化,缺乏长远战略。苛刻的监管政策令企业担心生存而难以创新,人才也缺乏愿景逐渐流失海外。政界并未视制造业为国家发展支柱,而是更多作为选举口号。关闭核电与重启核电、扶持风投与强化监管……各种“过山车式”政策不断加剧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大选候选人提出的制造业相关政策反而可能成为发展阻力,甚至空泛且不负责任。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主张实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强化保护劳工权益的“黄色信封法”,以及扩大惩罚赔偿等分配导向政策,引发对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的担忧。这种重分配、轻发展的做法,可能让韩国在尖端技术竞争中陷入被动。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立场也无明显不同。他提出的“建设企业友好国家”口号耳熟能详,却缺乏可执行的具体政策设计。削减法人税立法可行性存疑,应对未来产业结构变革的战略付之阙如,人才培养或供应链战略等核心议题也尚未提及。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韩国下届政府的任务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必须从国家生存战略高度制定产业蓝图,并设立覆盖政府各部门的中控系统,为包括中小和中坚制造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才能挽救韩国制造业的未来。
2025-05-28 23:01:43 -
总统大选进入民调封关期 三足鼎立或成定局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投票日还剩下一周,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等主要候选人向韩国的最高权力宝座发起最后的冲刺。 从目前各类民调显示的选情来看,支持政权更替的意见始终占据上风,李在明支持率持续领先,但金文洙正借助保守选民的凝聚力缩小差距,李俊锡的支持率也维持在10%上下。虽然金文洙和李俊锡仍存在合并候选人的可能性,但目前三足鼎立的局面日益固化。 三位候选人将在最后一周全力以赴争取选民支持,李在明将维持目前的中间路线,继续巩固领先地位。近来在部分民调中,李在明与金文洙的支持率差距缩小至一位数,令李在明试图通过“右转”打破僵局。强调若当选将把恢复民生经济当做最优先解决的国政课题,在外交安保领域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及实用主义路线。 金文洙则以“反李在明”为口号,激发选民情绪,同时试图说服李俊锡完成候选人整合实现逆风翻盘。但李俊锡再三与其划清界限,坚称将参选到底。 留给金文洙和李俊锡完成候选人整合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三位候选人将于27日参加最后一场电视辩论,距离29日开始的提前投票实际上只剩下28日最后一天。若提前投票启动后完成候选人整合将导致大量选票浪费,可能性较低。 根据《公职选举法》规定,从28日起至投票结束前(6月3日晚8点),不得公布任何民调结果,进入民调封关期。根据历届总统选举结果来看,封关前民调结果与最终选举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看做选情风向标。 从韩国盖洛普实施的第13届至第20届总统选举民调趋势来看,在最终投票日前10天左右实施的调查中,支持率领先者皆最终获胜,未爆出一次冷门。在上届总统选举投票一周前实施的最后一次民调中,尹锡悦和李在明的支持率分别为39%和38%。 与三年前异常胶着的选情相比,本届大选情况大为不同。本次大选因前总统尹锡悦实施“紧急戒严”被宪法法院弹劾而提前举行,李在明的支持率一路领先。 盖洛普本月24-25日面向1004名选民实施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李在明支持率为49%,金文洙为35%,两人相差14个百分点,超出误差范围,李俊锡支持率为11%,民主劳动党候选人权英国为1%。与本月初实施的民调结果相比,李在明的支持率无明显波动,金文洙和李俊锡均小幅上升2个百分点。 假设李在明和金文洙双人对决,两人的支持率分别为52%和42%,假设李在明和李俊锡双人对决,两人支持率分别为51%和40%。
2025-05-27 23:09:16 -
【亚洲人之声】韩国大选背后的地域性隐形裂痕:全罗道与庆尚道百年政治博弈
韩国总统大选在即,地域政治格局再引关注。纵观历届选举,除全罗道与庆尚道两大阵营泾渭分明外,其他地区两大政党支持率往往势均力敌。这种独特的政治地理现象,折射出韩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全罗道与庆尚道的地域矛盾已根深蒂固,超越单纯的地域竞争范畴,演变为根植于历史积淀、政治博弈、经济分化及社会文化认同差异等多维度的结构性对立。 地域矛盾的源头可追溯至朝鲜王朝的“南人党争”。全罗道作为“南人”派系的大本营,在17世纪后期惨遭肃清,自此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而庆尚道因毗邻旧都庆州,长期把持着官僚体系的重要地位。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结构性差异进一步加剧。日本殖民政府出于殖民利益,在庆尚道优先兴建港口、铁路与轻工业,釜山、大邱等地逐步发展成近代工业重镇。而全罗道仍以农业为主,现代化进程远落后于东南部工业区,为后来的经济差距埋下伏笔。 韩国建国初期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固化了地域差距。首任总统李承晚出身庆尚南道,执政期间政权资源倾斜倾向显著。此后,朴正熙、全斗焕 、卢泰愚等庆尚北道出身的军人总统相继执政数十年,形成了以庆尚道为核心的权力垄断体系。蔚山、浦项、釜山等庆尚道地区被重点培育为重工业基地,获得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政策扶持,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与经济腾飞。反之,全罗道被边缘化,导致就业市场萎缩、公共投资匮乏,逐渐沦为韩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盲区”。 1980年爆发的“光州民主化运动”是地域情绪彻底撕裂的转折点。光州市民反对军事政权而被血腥镇压,在全罗道人民心中留下深深的创伤,也成为全罗道认同进步、民主化运动的重要标志。从此,全罗道与以庆尚道为代表的保守政权之间的政治裂痕难以弥合。 政治倾向形成结构性分裂格局。庆尚道普遍支持保守派政党,强调秩序与经济发展;而全罗道则长期支持进步派,追求社会改革与公平分配。这种“投票地图”的对立逐渐演变为选举中的“红蓝分裂”。 文化与性格差异也加深了误解。全罗道人语调温和、倾向于婉转表达,但往往被误解为“不直接”“话多”;而庆尚道人语气直接、个性果敢,却被视为“粗鲁”“强势”。这些刻板印象在媒体和综艺上被反复呈现,进一步放大彼此间的文化隔阂。 然而,随着代际更替与社会转型,韩国地域对立的传统格局呈显著消解趋势。年轻世代对地域身份的认同度持续弱化,加之政府持续推进“地方均衡发展”政策 ,全罗道基础设施与科技产业正逐步提升,逐渐从“民主圣地”转型为AI产业枢纽。同时,庆尚道年轻一代也开始反思传统保守阵营的世袭政治结构,地域忠诚度对政治倾向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尽管老一辈中仍存留着基于地域的情感隔阂,但整体社会正呈现出超越地域主义的融合态势。 全罗道与庆尚道之间的地域矛盾,本质上是涉及政治权力分配及区域发展公平性等的深层社会议题。要真正消解“互相看不惯”的情绪,需要政策层面的资源再分配和文化层面的相互理解 ,从根本上重建区域间的社会信任,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和解与社会整合。
2025-05-26 19:10:23 -
第21届总统选举倒计时9天 投票用纸开始印刷
离大选还剩9天的25日,在京畿道安养市一家印刷厂,员工正在确认印刷中的第21届总统选举投票用纸。
2025-05-26 02:51:43 -
大选进入冲刺阶段 三强"框架战"白热化
25日,韩国总统选举进入倒计时9天,政坛气氛愈发紧张。在摇摆不定的民意支持率中,各候选人纷纷加大战术攻势,通过设定对自己有利的“竞选框架”来争取最后的胜利。 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强调此次大选是在前总统尹锡悦下令戒严后遭弹劾下台的背景下举行,提出“内乱克服选举”框架;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则主打与李在明在道德层面的对比,提出“反防弹独裁”口号;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试图放大选民对前两位候选人的反感,全力推进“东滩模式”,寻求逆袭。 随着选举临近,各阵营支持者迅速凝聚。金文洙与李俊锡之间是否合并势力,成为最后的关键变数。22日至24日,三家主要机构民调结果引发关注。全国指标调查(NBS)显示,李在明支持率为46%、金文洙32%、李俊锡10%;韩国盖洛普调查显示依次为45%、36%、10%;Realmeter则分别为46.6%、37.6%、10.4%。 三家机构具体数值不同,但一致显示李在明已失过半优势,金文洙和李俊锡的合计支持率逼近李在明,尤其是李俊锡稳定的两位数支持率令他的存在感进一步增强。随着法律规定的大选前6天“民调禁令期”临近,舆论关注当前趋势是否延续或出现反转。 李在明支持率目前趋缓,但依旧领先。他强调此次大选是民主与内乱的对决,并呼吁“不喜欢我也不能让内乱势力卷土重来”。金文洙试图摆脱“戒严”阴影,公开致歉并讽刺李在明称“我身边没有人因为腐败自杀或离奇死亡”。他多次强调要“打破防弹独裁”,警惕李在明执政后独掌三权。李俊锡则明示绝不考虑合并,并持续宣传三方竞争获胜战术“东滩模式”。他强调,选民会在选票上清楚看到“4号改革新党”的名字。 金文洙与李俊锡能否实现合并,是当前最大变数。民主党已经开始布局应对,强调“反内乱”议题并加大中间选民争取力度,预计在经济与国防议题上强势推进。国民力量党则借近期驻韩美军撤离传闻、中方划定航海禁区等事件,批评民主党国防能力不足。学者指出,此次大选的国防变量正由传统的“北风”转为“中风”,谁能抢占国防议题高地,谁就有望赢得中间选民支持。 最后一场候选人电视辩论计划在27日举行,也可能成为一个关键转折点。各党已在内部下令严控言行,防止失言影响选情。民主党内部传出“非法律人任大法官”争议后,李在明立刻表示应该慎重,遏制党内不必要的争论。同时,民主党调整竞选风格,决定以“恳切谦逊”的态度应对外界批评。金文洙则持续放低姿态拜票,在大邱等地就戒严弹劾事件再次致歉,并多次鞠躬谢罪。
2025-05-25 22:45:58
-
总统大选启动缺席投票 各候选人全力拉票冲刺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29日上午6时起启动为期两天的缺席投票,选民可携带身份证件前往全国3568处投票站进行投票,投票时间为上午6时至下午6时。警方在各投票站部署警力以应对突发情况,根据《选举管理法》规定,在投票站进行拍摄、损坏选票、制造骚乱者将受到刑事处罚。 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改革新党总统候选人李俊锡和民主劳动党总统候选人权英国,以及各主要政党领导班子成员当天参与缺席投票。 李在明在首尔西大门区新村完成投票后对记者表示,投票是大韩民国选民们行使主权最切实的手段,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国民手中,主权的行使最终必须通过投票实现。要克服当前危机,战胜内乱势力,实现国家复苏与重生,必须通过投票对酿成恶果的内乱势力进行严厉审判。 李在明当天集中在首尔江东区、松坡区、瑞草区、冠岳区等地进行拉票,计划在最后冲刺阶段争取人口最为密集的首都圈选民支持。 金文洙和女儿在仁川市桂阳区共同完成投票,国民力量党表示选择在李在明“主场”进行投票,体现了从对手选区开始逆转选情的决心。金文洙强调,李在明从三年前就开始筹备大选,而我历经波折准备时间不足一个月,但目前支持率快速攀升,我对结果充满信心。 结束投票后,金文洙参拜了位于仁川自由公园内的麦克阿瑟将军铜像,随后在仁川市富平区、西区,以及始兴市、安山市、军浦市等地巡回拉票。据国民力量党方面消息,金文洙将从30日起至正式选举结束,在全国展开连续90个小时的巡回拉票。 李俊锡当天在京畿道华城市东滩参与缺席投票,随后前往板桥科技谷、高丽大学、钟路三街等地,呼吁年轻选民支持。权英国当天也在全罗南道丽水市进行投票。 金文洙与李俊锡合并候选人最终告吹,双方在被视为最后期限的缺席投票前一天不仅未进行接触,连幕后协商也未能进行。由于李俊锡在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中的不当发言引发争议,国民力量党部分人士认为与李俊锡合并已无意义。 据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消息,截至当天下午4点,缺席投票率为15.72%,创下历届总统大选同时间段最高纪录。正式投票将于6月3日举行,据韩国盖洛普本月24日至25日面向1512名选民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86.8%的受访者表示一定会参加投票,与上届总统选举基本持平。
2025-05-30 01:09:39 -
朴槿惠参加总统大选缺席投票
29日,在位于大邱市的一处投票站内,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参加大选缺席投票。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缺席投票当天启动。
2025-05-29 19:35:03 -
首尔公寓价格延续涨势 市场看涨情绪升温
在首尔公寓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的态势下,本月房价上涨预期也愈发明显。 KB房地产于29日发布的《月度住宅价格动向》报告显示,首尔公寓市场价格持续上涨逾一年,本月房价上涨预期呈进一步强化趋势。5月首尔公寓买卖价格预期指数为110.3,环比上涨6.9个点。该指数自今年3月突破基准值100(117.1)后,虽4月小幅回落至103.4,但本月再度回升。 该指数是KB房地产通过对全国约6000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展专项调查,分析从业者对所在区域房价走势的预判。指数取值范围为0至200,当数值超过100时,表明市场参与者普遍持看涨预期,反之则相反。 调查结果显示,28.1%的首尔房地产中介机构预测房价将持续上行,仅7.5%持下跌预期,其余64.4%认为将持平。尽管KB房地产预测,今年全国公寓价格将整体微降0.29%,但首尔市场价格预期却逆势上扬2.39%,延续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连续上涨周期。 随着房价持续上涨,首尔公寓成交价格中位数于本月首次突破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1.2万元)大关,达10.833亿韩元。中位数是指将全体公寓成交价格按顺序排列后处于中位的数值。数据显示,价格前20%的首尔高价公寓平均成交价达30.942亿韩元,自相关统计以来首次突破30亿韩元大关。而后20%的公寓均价则为4.9044亿韩元,二者价差持续扩大,反映出市场层级分化加剧。 此外,首都圈房价预期指数同样呈回升态势,由4月的98.8上升至103.1,进入看涨区间。具体来看,18.3%的中介机构预期价格上涨,11.8%持相反观点。分析指出,随着总统大选临近,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厚,叠加家庭贷款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以及部分购房者选择大选后再行交易等因素,短期内交易量或将继续走低。然而,受供应短缺等影响首都圈房价仍将维持上涨趋势。 韩亚金融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河瑞珍(音)表示:“供给不足将持续刺激购房需求,加之政策调控引发的价格‘气球效应’,预计以首都圈为核心的房价上涨趋势仍将持续。”
2025-05-29 19:12:54 -
文在寅夫妇参与总统大选缺席投票
29日,在位于庆尚南道梁山市的一处投票站内,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夫妇参与投票。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当天起启动缺席投票。
2025-05-29 18:57:16 -
首尔市长吴世勋参与大选缺席投票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启动缺席投票首日的29日,在首尔市中区中林洞居民中心投票站内,首尔市长吴世勋正在参与投票。
2025-05-29 17:50:43 -
【亚洲人之声】中国靠政策扶产业 韩国拿制造当噱头
中国在2015年发布的产业战略《中国制造2025》已经迎来十周年。发布当时,鲜少有人相信中国能够成长为威胁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强国。时至今日,在电动汽车、电池、无人机、5G、太阳能、高速铁路、新材料等至少七个领域,中国企业成功跃升世界第一,而这正是通过国家层面的规制完善、税收支援、技术自立以及人才培养等集中投资创造的成果。 与此期间与中国的跃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除半导体外在其他制造领域几乎没有突出成果,甚至出现停滞或退步。产业政策随着政权更迭方向不断变化,缺乏长远战略。苛刻的监管政策令企业担心生存而难以创新,人才也缺乏愿景逐渐流失海外。政界并未视制造业为国家发展支柱,而是更多作为选举口号。关闭核电与重启核电、扶持风投与强化监管……各种“过山车式”政策不断加剧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大选候选人提出的制造业相关政策反而可能成为发展阻力,甚至空泛且不负责任。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主张实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强化保护劳工权益的“黄色信封法”,以及扩大惩罚赔偿等分配导向政策,引发对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的担忧。这种重分配、轻发展的做法,可能让韩国在尖端技术竞争中陷入被动。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立场也无明显不同。他提出的“建设企业友好国家”口号耳熟能详,却缺乏可执行的具体政策设计。削减法人税立法可行性存疑,应对未来产业结构变革的战略付之阙如,人才培养或供应链战略等核心议题也尚未提及。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韩国下届政府的任务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必须从国家生存战略高度制定产业蓝图,并设立覆盖政府各部门的中控系统,为包括中小和中坚制造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才能挽救韩国制造业的未来。
2025-05-28 23:01:43 -
总统大选进入民调封关期 三足鼎立或成定局
距离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投票日还剩下一周,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和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等主要候选人向韩国的最高权力宝座发起最后的冲刺。 从目前各类民调显示的选情来看,支持政权更替的意见始终占据上风,李在明支持率持续领先,但金文洙正借助保守选民的凝聚力缩小差距,李俊锡的支持率也维持在10%上下。虽然金文洙和李俊锡仍存在合并候选人的可能性,但目前三足鼎立的局面日益固化。 三位候选人将在最后一周全力以赴争取选民支持,李在明将维持目前的中间路线,继续巩固领先地位。近来在部分民调中,李在明与金文洙的支持率差距缩小至一位数,令李在明试图通过“右转”打破僵局。强调若当选将把恢复民生经济当做最优先解决的国政课题,在外交安保领域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及实用主义路线。 金文洙则以“反李在明”为口号,激发选民情绪,同时试图说服李俊锡完成候选人整合实现逆风翻盘。但李俊锡再三与其划清界限,坚称将参选到底。 留给金文洙和李俊锡完成候选人整合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三位候选人将于27日参加最后一场电视辩论,距离29日开始的提前投票实际上只剩下28日最后一天。若提前投票启动后完成候选人整合将导致大量选票浪费,可能性较低。 根据《公职选举法》规定,从28日起至投票结束前(6月3日晚8点),不得公布任何民调结果,进入民调封关期。根据历届总统选举结果来看,封关前民调结果与最终选举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看做选情风向标。 从韩国盖洛普实施的第13届至第20届总统选举民调趋势来看,在最终投票日前10天左右实施的调查中,支持率领先者皆最终获胜,未爆出一次冷门。在上届总统选举投票一周前实施的最后一次民调中,尹锡悦和李在明的支持率分别为39%和38%。 与三年前异常胶着的选情相比,本届大选情况大为不同。本次大选因前总统尹锡悦实施“紧急戒严”被宪法法院弹劾而提前举行,李在明的支持率一路领先。 盖洛普本月24-25日面向1004名选民实施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李在明支持率为49%,金文洙为35%,两人相差14个百分点,超出误差范围,李俊锡支持率为11%,民主劳动党候选人权英国为1%。与本月初实施的民调结果相比,李在明的支持率无明显波动,金文洙和李俊锡均小幅上升2个百分点。 假设李在明和金文洙双人对决,两人的支持率分别为52%和42%,假设李在明和李俊锡双人对决,两人支持率分别为51%和40%。
2025-05-27 23:09:16 -
【亚洲人之声】韩国大选背后的地域性隐形裂痕:全罗道与庆尚道百年政治博弈
韩国总统大选在即,地域政治格局再引关注。纵观历届选举,除全罗道与庆尚道两大阵营泾渭分明外,其他地区两大政党支持率往往势均力敌。这种独特的政治地理现象,折射出韩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全罗道与庆尚道的地域矛盾已根深蒂固,超越单纯的地域竞争范畴,演变为根植于历史积淀、政治博弈、经济分化及社会文化认同差异等多维度的结构性对立。 地域矛盾的源头可追溯至朝鲜王朝的“南人党争”。全罗道作为“南人”派系的大本营,在17世纪后期惨遭肃清,自此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而庆尚道因毗邻旧都庆州,长期把持着官僚体系的重要地位。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结构性差异进一步加剧。日本殖民政府出于殖民利益,在庆尚道优先兴建港口、铁路与轻工业,釜山、大邱等地逐步发展成近代工业重镇。而全罗道仍以农业为主,现代化进程远落后于东南部工业区,为后来的经济差距埋下伏笔。 韩国建国初期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固化了地域差距。首任总统李承晚出身庆尚南道,执政期间政权资源倾斜倾向显著。此后,朴正熙、全斗焕 、卢泰愚等庆尚北道出身的军人总统相继执政数十年,形成了以庆尚道为核心的权力垄断体系。蔚山、浦项、釜山等庆尚道地区被重点培育为重工业基地,获得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政策扶持,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与经济腾飞。反之,全罗道被边缘化,导致就业市场萎缩、公共投资匮乏,逐渐沦为韩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盲区”。 1980年爆发的“光州民主化运动”是地域情绪彻底撕裂的转折点。光州市民反对军事政权而被血腥镇压,在全罗道人民心中留下深深的创伤,也成为全罗道认同进步、民主化运动的重要标志。从此,全罗道与以庆尚道为代表的保守政权之间的政治裂痕难以弥合。 政治倾向形成结构性分裂格局。庆尚道普遍支持保守派政党,强调秩序与经济发展;而全罗道则长期支持进步派,追求社会改革与公平分配。这种“投票地图”的对立逐渐演变为选举中的“红蓝分裂”。 文化与性格差异也加深了误解。全罗道人语调温和、倾向于婉转表达,但往往被误解为“不直接”“话多”;而庆尚道人语气直接、个性果敢,却被视为“粗鲁”“强势”。这些刻板印象在媒体和综艺上被反复呈现,进一步放大彼此间的文化隔阂。 然而,随着代际更替与社会转型,韩国地域对立的传统格局呈显著消解趋势。年轻世代对地域身份的认同度持续弱化,加之政府持续推进“地方均衡发展”政策 ,全罗道基础设施与科技产业正逐步提升,逐渐从“民主圣地”转型为AI产业枢纽。同时,庆尚道年轻一代也开始反思传统保守阵营的世袭政治结构,地域忠诚度对政治倾向的影响力明显下降。尽管老一辈中仍存留着基于地域的情感隔阂,但整体社会正呈现出超越地域主义的融合态势。 全罗道与庆尚道之间的地域矛盾,本质上是涉及政治权力分配及区域发展公平性等的深层社会议题。要真正消解“互相看不惯”的情绪,需要政策层面的资源再分配和文化层面的相互理解 ,从根本上重建区域间的社会信任,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和解与社会整合。
2025-05-26 19:10:23 -
第21届总统选举倒计时9天 投票用纸开始印刷
离大选还剩9天的25日,在京畿道安养市一家印刷厂,员工正在确认印刷中的第21届总统选举投票用纸。
2025-05-26 02:51:43 -
大选进入冲刺阶段 三强"框架战"白热化
25日,韩国总统选举进入倒计时9天,政坛气氛愈发紧张。在摇摆不定的民意支持率中,各候选人纷纷加大战术攻势,通过设定对自己有利的“竞选框架”来争取最后的胜利。 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强调此次大选是在前总统尹锡悦下令戒严后遭弹劾下台的背景下举行,提出“内乱克服选举”框架;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则主打与李在明在道德层面的对比,提出“反防弹独裁”口号;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试图放大选民对前两位候选人的反感,全力推进“东滩模式”,寻求逆袭。 随着选举临近,各阵营支持者迅速凝聚。金文洙与李俊锡之间是否合并势力,成为最后的关键变数。22日至24日,三家主要机构民调结果引发关注。全国指标调查(NBS)显示,李在明支持率为46%、金文洙32%、李俊锡10%;韩国盖洛普调查显示依次为45%、36%、10%;Realmeter则分别为46.6%、37.6%、10.4%。 三家机构具体数值不同,但一致显示李在明已失过半优势,金文洙和李俊锡的合计支持率逼近李在明,尤其是李俊锡稳定的两位数支持率令他的存在感进一步增强。随着法律规定的大选前6天“民调禁令期”临近,舆论关注当前趋势是否延续或出现反转。 李在明支持率目前趋缓,但依旧领先。他强调此次大选是民主与内乱的对决,并呼吁“不喜欢我也不能让内乱势力卷土重来”。金文洙试图摆脱“戒严”阴影,公开致歉并讽刺李在明称“我身边没有人因为腐败自杀或离奇死亡”。他多次强调要“打破防弹独裁”,警惕李在明执政后独掌三权。李俊锡则明示绝不考虑合并,并持续宣传三方竞争获胜战术“东滩模式”。他强调,选民会在选票上清楚看到“4号改革新党”的名字。 金文洙与李俊锡能否实现合并,是当前最大变数。民主党已经开始布局应对,强调“反内乱”议题并加大中间选民争取力度,预计在经济与国防议题上强势推进。国民力量党则借近期驻韩美军撤离传闻、中方划定航海禁区等事件,批评民主党国防能力不足。学者指出,此次大选的国防变量正由传统的“北风”转为“中风”,谁能抢占国防议题高地,谁就有望赢得中间选民支持。 最后一场候选人电视辩论计划在27日举行,也可能成为一个关键转折点。各党已在内部下令严控言行,防止失言影响选情。民主党内部传出“非法律人任大法官”争议后,李在明立刻表示应该慎重,遏制党内不必要的争论。同时,民主党调整竞选风格,决定以“恳切谦逊”的态度应对外界批评。金文洙则持续放低姿态拜票,在大邱等地就戒严弹劾事件再次致歉,并多次鞠躬谢罪。
2025-05-25 22: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