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2025’新闻 338个
-
韩中关系回暖叠加财务改善 乐天或加速出售成都子公司
今年,乐天百货成都子公司的出售进展备受业界关注。随着财务结构改善及外部环境转变,相关交易有望加快推进。 据悉,乐天百货于去年实施总额达435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的有偿增资,显著改善了成都法人的财务状况,为出售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市场对中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实现全面复苏的预期持续升温,也为交易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李在明政府上台,韩中关系有望迎来修复契机,外交环境的改善也被视为有助于推动成都法人的出售进程。 据相关业界10日消息,乐天百货自2022年起持续推进成都乐天地产有限公司的出售工作。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乐天百货目前持有其77.6%股份,为最大股东。 成都乐天地产早期曾开展公寓预售及商业设施开发等业务。然而,2016年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企业在华经营环境趋于严峻,项目运营受到影响。此后又遭遇新冠疫情重创,开发计划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对华业务调整背景下,乐天将成都乐天地产纳入撤资计划。 然而,受限于成都乐天地产财务状况恶化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出售工作进展缓慢,三年来始终未能落实买家。为扭转局面,乐天百货于去年7月实施有偿增资,用于偿还债务并增强资本实力,该举措已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初见成效。 财报显示,成都乐天地产今年第一季度资产结构显著改善,去年同期因资本侵蚀出现的2971亿韩元亏空已完全修复,净资产回升至2027亿韩元;同期净亏损由94亿韩元降至42亿韩元,降幅超过五成;负债总额亦从4924亿韩元大幅缩减至约2000万韩元。 市场分析指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趋缓,以及中国政府加码经济刺激政策,成都乐天地产的出售工作有望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零售销售同比增长5.1%,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1%。国家统计局表示,尽管面临外部挑战,中国主要经济指标依旧稳步增长,政府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方针,扩大内需、稳定就业,巩固经济复苏势头。 另一方面,李在明政府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政策,韩中关系改善预期持续升温。李在明曾在竞选期间表示,中国不仅是韩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朝鲜半岛安全格局中的关键国家,并承诺将努力修复前政权时期跌至低谷的两国关系。
2025-06-10 23:39:53 -
韩国公共机构负债达741万亿韩元 土地住宅公社连续五年居首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近日发布的《2025年韩国公共机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韩国331家公共机构负债总规模达7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万亿元),同比增加32万亿韩元。 在107家非金融公共企业中,韩国土地住宅公社(LH)负债规模最大,达136.9975万亿韩元,已连续五年位居榜首。LH负债激增的主要原因是承担了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公共住房项目。 业界预计,随着新建住宅用地开发及公租房项目持续推进,其债务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对此,LH方面回应称,负债增加主要源于土地征收过程中的补偿费用支出,待新城开发完成并回收成本后,负债比例将会下降,不会对财务稳健性造成实质性影响。 从其他公共企业负债规模来看,韩国电力公社以118.6569万亿韩元排名第二,其后依次为韩国天然气公社(46.2942万亿韩元)、韩国道路公社(37.3819万亿韩元)和国家铁路公团(20.9860万亿韩元)。韩国电力公社因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上升,而加重负债负担;韩国道路公社则是因道路建设融资需求增加而导致负债上升。 针对日益严重的负债问题,包括LH在内的35家公共机构已于去年制定中长期资金管理计划,拟通过调整项目规模和出售资产等方式加强财务管理。 专家普遍认为,为改善公共机构财务状况,政府应适时上调电费、燃气费等公共服务价格。韩国淑明女子大学经济学教授申世敦(音)指出,政府应该上调电费和燃气费,同时通过发放补贴等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资金支持。
2025-06-10 19:48:03 -
韩国AI家电市场热度攀升 增长潜力显著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消费市场对人工智能家电的接受度呈显著提升态势。在价格相当的前提下,八成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搭载人工智能(AI)功能的家电产品,同时,七成消费者对AI家电订阅服务表现出明显的使用意向。 消费者数据平台Open Survey于上月16至21日面向1000名20至59岁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0日发布的《AI家电趋势报告2025》显示,消费者对AI厨房家电和生活家电的购买意愿分别达到83.9%和84%。其中,冰箱、洗碗机、泡菜冰箱位列厨房类AI家电需求前三甲;空调、吸尘器及洗衣机则位居生活类AI家电需求榜首。 据调查,尽管市场热情高涨,当前AI家电的实际渗透率仍不足10%。Open Survey分析指出,产品定价偏高及个人信息安全顾虑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消费者对AI功能实用性的认知深化,市场接受度有望实现突破性增长。 据悉,目前AI家电用户展现出显著的复购倾向。在厨房AI家电用户群体中,76.8%的受访者表示与传统产品存在明显体验差异;生活AI家电用户的差异化感知比例更是高达80.5%。两类用户均将“操作便捷性”(厨38.6%、生活51%)和“时间效率提升”(30.5%、31.2%)列为核心优势。报告指出,具备自动感知洗涤量、污染程度及食材状态等智能功能的产品最受用户青睐,反映出市场对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针对三星、LG等主要家电企业近期推出的AI家电订阅服务,30.7%的受访者表示已知晓或正在使用该服务。按年龄和家庭结构来看,40至49岁群体(38.4%)及三人以上家庭(33.8%)的参与度最高,而20至29岁群体(17.2%)与单身家庭(23%)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此外,71.8%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可能尝试订阅服务,而已在使用AI家电用户中,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至80.4%,显示出订阅服务模式在AI家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Open Survey指出,当前,AI家电产业正处于市场扩张的关键窗口期。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和用户隐私保护体系的日益完善,AI家电市场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迎来跨越式增长。
2025-06-10 19:46:00 -
电动汽车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强势崛起韩企份额下滑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出现“鸿沟”(Chasm,需求暂时停滞)的背景下,除中国市场外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依旧保持增长,但韩国三大电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却出现超过5个百分点的下滑。 能源专业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本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除中国市场外,全球注册的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及混合动力汽车(HEV)中所搭载的电池总量约为132.6千兆瓦时(GWh),同比增长26.8%。 同期,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为39%,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LG新能源以28.9GWh的电池使用量保持第二位,同比增长15.6%,但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的23.9%降至21.8%。 SK On的电池使用量为13.4GWh,同比增长24.1%,位居第三,但市场占有率从10.3%略降至10.1%。三星SDI的电池使用量为10.3GWh,同比下降11.2%,市场占有率则从11.1%跌至7.8%。 与此同时,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正在持续扩大。宁德时代(CATL)电池使用量达到39.3GWh,同比增长36%,以29.6%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比亚迪(BYD)则以127.5%的高增长率实现9.1GWh的电池使用量,排名第六。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正在积极扩大在韩国和欧洲市场的业务布局。 主要为特斯拉供应电池的日本松下(Panasonic)电池使用量为9.4GWh,同比下降8.7%,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五。SNE Research指出,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积极扩张以及当地投资建厂的举措,正在成为韩国电池企业面临的全新挑战。
2025-06-09 23:13:47 -
韩国经济第一季度或已触底 复苏进程缓慢不确定性尚存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8日发布《亟需积极推动经济激活以摆脱负增长》报告显示,韩国经济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触底,并在第二季度进入复苏周期,但经济复苏的速度预计较为缓慢。 今年第一季度韩国经济环比增长率为-0.2%,呈现负增长。现代经济研究院分析称,受第一季度经济过度低迷影响,第二季度有望实现经济反弹。 数据显示,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经济同步指数循环变动值自今年1月起已连续3个月上升。此外,反映未来经济趋势的经济先行指数循环变动值也同步呈现上升趋势。现经研指出,民间消费和建筑投资等内需领域依旧处于萎缩状态,复苏势头疲软。 报告还警告称,如果自第二季度起受到美国关税上调政策的强烈影响,韩国经济可能面临骤然下滑的风险。 关于韩国经济今后走势,现代经济研究院提出可能呈现的三种路径,包括出现缓慢恢复的“U形”复苏、形似耐克标志的低速回升(“钩形”复苏),或在短暂反弹后再次陷入衰退的“双底衰退”。 在这三种情景中,现代经济研究院把“钩形”复苏作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情景。在该情景下,韩国经济即将进入复苏阶段,但改善速度慢于去年下行的速度。这一情景的前提是全球贸易摩擦强度超过预期,财政政策更侧重于提升未来潜力而非刺激当前经济,货币政策保持中立,整体宏观政策应对较为保守,难以形成足够的复苏动力。 与此同时,多家国际投资银行近期纷纷上调对韩国202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期。 高盛在上月16日发布的报告中,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7%上调至1.1%,上调幅度为0.4个百分点。高盛解释称,这一调整是美国关税风险的缓解、中美两国增长前景的上调,以及韩国可能出台财政刺激政策的反映。 巴克莱则在上月30日发布的报告中,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9%上调至1%,上调幅度为0.1个百分点。巴克莱与高盛一样,认为这一上调主要受韩国财政政策的积极影响。
2025-06-08 23:24:11 -
AI与XR新技术总动员 三大台大选开票直播大比拼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当晚,各大电视台准备的开票直播节目通过最新科技与精彩内容强势吸引观众目光。尤其是韩国三大地无线电视台KBS、MBC与SBS争相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AI)、扩展现实(XR)等先进技术,打造炫目的视觉效果,并邀请知名评论嘉宾参与,一场激烈的收视竞争拉开帷幕。 ◆科技开票舞台 超大LED亮相 KBS在本次总统选举开票直播中全面引入生成式AI技术,除了基本的候选人得票情况图表之外,还通过AI重现韩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时刻,出口调查倒计时视频也由AI生成。这是生成式AI技术首次在选举节目中全面应用。 MBC推出韩国广播史上最大规模的LED舞台,原有四面屏幕扩展至六面,打造出一个仿佛亲临现场的开票空间。主舞台的LED屏幕宽44米、高7米,通过错视图像技术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MBC还准备多达40多种选举转播形式,并利用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拍摄超清画面,结合电脑图像处理技术,为观众提供最佳视听享受。 SBS则挑战“韩国首个XR直播脱口秀”,在虚拟国会、总统办公室等5个3D设计空间中切换演播室场景,增强观众的沉浸体验。 ◆三大预测系统 竞逐“最准预报” KBS启用当选预测系统“Decision K+”。该系统自第16届总统选举起使用至今,能够在开票过程中根据候选人得票率进行“可能性大”“基本确定”“最终当选”状态预测,并以100%的预测准确率著称。 MBC则推出“命中2025”系统,结合出口调查、历史选举数据和实时开票状况,综合分析候选人当选概率。该系统自2014年地方选举起使用,目前已积累10年数据,有望在本次开票直播中展现更高的准确度。 SBS的“有确当”系统则在出口调查与实时开票数据的基础上,评估候选人当选几率,同时结合深入问卷调查,揭示选民心理,丰富报道内容。 ◆重磅嘉宾对谈 解读民意风向 为精准解读此次选举所反映的民意走向,三大电视台还把开票直播与政治脱口秀相结合。 KBS方面邀请进步阵营的共同民主党议员李素永和金相旭、保守阵营的国民力量党议员金宰燮和改革新党议员千河岚(音)参与讨论。政治顾问机构MIN代表朴成珉(音)及曾经对于尹锡悦弹劾案准确预测“8:0罢免”结果的前《中央日报》评论委员金璡也加入其中。 MBC的“讨论M”环节由进步派代表作家柳时敏与保守派代表、前《韩国经济》主编郑奎载对谈,MBC时事节目主持人权纯杓担任主持人。此外还另设特别单元“民主主义 is Science”,邀请物理学家金相旭、历史讲师崔兑诚、拥有百万粉丝的优兔(YouTube)科学博主“轨道”共同探讨科学与民主制度的关联。 SBS的脱口秀环节“说总统”则面向年轻观众,集结MZ世代(1980至2010年出生)嘉宾阵容。进步阵营代表包括共同民主党战略顾问团副团长、优兔频道“社长南川洞”主持人吴昶锡,以及前青瓦台青年秘书朴成珉;保守阵营代表则有国民力量党发言人朴敏英与该党中央选举对策委员会发言人白智媛(音)。
2025-06-04 04:29:19 -
韩国高校外籍留学生招生火热 教育质量隐忧浮现
在韩国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外籍留学生正成为韩国高校的重要支撑力量。尽管去年在韩外籍留学生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但教育质量隐忧也随之浮现。 韩国教育部下属国立国际教育院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在韩外籍留学生数量达20.8962万人,首次突破20万人大关。这是自1995年开始统计留学生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时隔25年再创新高。 从历年数据来看,2015年来韩外籍留学生为9.1332万人,2019年达到16.0165万人,呈每年增长趋势。尽管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所停滞,但从2022年(16.6892万人)开始复苏,2023年达18.1842万人,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 从生源国来看,中国留学生占比最高,达34.5%(7.2020万人),其次为越南(26.8%,5.6003万人)、蒙古(5.9%,1.2317万人)、乌兹别克斯坦(5.8%,1.2025万人)。在韩国主要大学中,汉阳大学以8264名留学生位居榜首,其次依次为庆熙大学(6929人)、延世大学(6621人)、高丽大学(5520人)、中央大学(5355人)等。 近年来,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影响日益凸显。由于非首都圈青年人口减少,加上年轻人向首都圈集中的趋势,地方高校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报考人数逐年下降。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地高校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积极招收外籍留学生,寻求新的发展出路。 韩国教育部于2023年8月启动“Study Korea 300K”计划,目标是到2027年吸引30万名留学生来韩,并为他们提供就业和定居支持。该计划实施效果初显,首都圈学生扎堆现象有所缓解。非首都圈留学生占比从2022年的41.7%(6.9735万人)提升至去年的44%(9.2019万人),多个地区留学生招收数量显著增加。 过去三年间,庆尚北道留学生人数增长74.1%,达到1.1369万人。全罗南道(73.6%)和京畿道(69.6%)增长率同样较高。相比之下,首尔地区留学生仅增长3.5%,为7.4488万人。韩国教育部表示,“Study Korea 300K”计划实施以来,各地方政府结合当地人力需求和实际条件,制定了针对性的留学生招募策略,对留学生人数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也有观点担忧,如果各高校过分追求留学生数量增长,可能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甚至引发社会问题。虽然韩国高校加大了外籍留学生招收力度,但入学后的管理不善正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韩语水平不足的外籍留学生增多,课堂教学质量面临严峻挑战。统计显示,过去三年间,超过半数外籍留学生未能达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语言要求。 首尔大学近期调查显示,约47.2%的受访留学生表示在理解专业课程内容方面存在困难。由于语言障碍,留学生在团队项目、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参与度较低,影响了课程进度,导致整体教学水平下滑。 专家指出,地方政府、高校和政府应通力合作,尽快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解决当前留学生管理和教育质量问题。东国大学全球韩语教育院分院长白德铉表示:“在吸引外籍留学生过程中,最大难题是海外学生对韩国大学缺乏准确了解,同时韩国部分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无序和盲目现象。” 白德铉还建议:“为吸引优质留学生,有必要在海外设立由具有留学经验的教育专业人士组成的本地办事处,并根据各国情况开发适合当地需求的教育内容。韩国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提供必要支持。”
2025-06-02 20:48:36 -
2025年"MAMA AWARDS"将于11月在中国香港举行
韩国希杰娱乐(CJ ENM)29日宣布,2025年“MAMA AWARDS”将于11月28日至29日在中国香港启德体育园(Kai Tak Stadium)举办,并通过全球多家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 这将是自2018年以来,时隔七年再次在中国香港举办的大型韩流音乐颁奖典礼。今年恰逢韩国Mnet电视台开播30周年,作为代表K-POP音乐产业的旗舰活动,“MAMA AWARDS”备受海内外关注。 “MAMA AWARDS”创办于1999年,前身为“Mnet影像音乐大奖”,迄今已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推动K-POP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去年,该典礼首次进军美国市场,通过洛杉矶与日本大阪的接力直播,实现与全球粉丝的实时互动,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作为引领K-POP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今年“MAMA AWARDS”将在大中华地区开启新篇章。主办地中国香港不仅是亚洲重要的媒体与企业枢纽城市,也被视为K-POP拓展亚洲及全球市场的关键节点。 本届“MAMA AWARDS”将在启德体育园这一新落成的超大型地标性体育场举行,场馆最多可容纳5万人,规模同比扩大近4倍。主办方表示,将通过富有创意的舞美设计和差异化的演出编排,打造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舞台场景,力求为全球观众带来视觉盛宴。 颁奖典礼将通过多个数字平台进行全球直播,K-POP粉丝可随时线上观看盛况。希杰娱乐依托多年在全球音乐产业积累的经验,融合先进的演出技术和多样的表演内容,致力于呈现一场集艺术性与技术感于一体的国际级音乐盛典。 希杰娱乐音乐内容事业本部本部长辛亨官(音)表示,将聚焦过去一年在K-POP领域表现突出的艺人及从业者,充分展现K-POP的全球竞争力与文化影响力。同时,主办方也将回应广大粉丝的期待,打造独具创意的舞台与尖端科技交融的精彩瞬间,奉献一场不容错过的韩流盛事。
2025-05-30 02:45:48 -
韩国投资者涌向海外 证券投资首破万亿美元大关
韩国银行(央行)近日发布的《2025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对外净资产为1.084万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减少181亿美元,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时隔五个季度首次出现下降。 对外净资产是一个国家的对外金融资产减去对外负债后的净额,是一个国家对外支付能力的体现。以去年为准,对外净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包括日本、德国、中国、中国香港、挪威和加拿大6个国家(地区)。 数据显示,对外金融资产达2.5168万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增加42亿美元。受全球主要央行降息预期升温影响,韩国投资者对美国、巴西等国债券的投资也随之增加,推动对外金融资产实现增长。在此背景下,韩国投资者海外证券投资规模达到1.118万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增加176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韩国对外金融负债较前一季度增加222亿美元,达到1.4328万亿美元。主要受韩国股市反弹带动,外国投资者持有的韩国股票市值上升,同时,随着韩国进入降息周期,外资对长期国债的投资也随之增加,进一步推动负债规模增加。 此外,第一季度对外债权为1.0513万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减少87亿美元;对外债务则为6834亿美元,同期增加105亿美元。由此,对外债权减去对外债务后的净对外债权为367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减少192亿美元。 央行海外投资统计组组长朴成坤(音)表示,与过去水平相比,目前韩国对外健全性和对外支付能力整体良好。
2025-05-29 19:56:11 -
【亚洲人之声】中国靠政策扶产业 韩国拿制造当噱头
中国在2015年发布的产业战略《中国制造2025》已经迎来十周年。发布当时,鲜少有人相信中国能够成长为威胁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强国。时至今日,在电动汽车、电池、无人机、5G、太阳能、高速铁路、新材料等至少七个领域,中国企业成功跃升世界第一,而这正是通过国家层面的规制完善、税收支援、技术自立以及人才培养等集中投资创造的成果。 与此期间与中国的跃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除半导体外在其他制造领域几乎没有突出成果,甚至出现停滞或退步。产业政策随着政权更迭方向不断变化,缺乏长远战略。苛刻的监管政策令企业担心生存而难以创新,人才也缺乏愿景逐渐流失海外。政界并未视制造业为国家发展支柱,而是更多作为选举口号。关闭核电与重启核电、扶持风投与强化监管……各种“过山车式”政策不断加剧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大选候选人提出的制造业相关政策反而可能成为发展阻力,甚至空泛且不负责任。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主张实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强化保护劳工权益的“黄色信封法”,以及扩大惩罚赔偿等分配导向政策,引发对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的担忧。这种重分配、轻发展的做法,可能让韩国在尖端技术竞争中陷入被动。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立场也无明显不同。他提出的“建设企业友好国家”口号耳熟能详,却缺乏可执行的具体政策设计。削减法人税立法可行性存疑,应对未来产业结构变革的战略付之阙如,人才培养或供应链战略等核心议题也尚未提及。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韩国下届政府的任务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必须从国家生存战略高度制定产业蓝图,并设立覆盖政府各部门的中控系统,为包括中小和中坚制造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才能挽救韩国制造业的未来。
2025-05-28 23:01:43
-
韩中关系回暖叠加财务改善 乐天或加速出售成都子公司
今年,乐天百货成都子公司的出售进展备受业界关注。随着财务结构改善及外部环境转变,相关交易有望加快推进。 据悉,乐天百货于去年实施总额达435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的有偿增资,显著改善了成都法人的财务状况,为出售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市场对中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实现全面复苏的预期持续升温,也为交易增添了更多可能性。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李在明政府上台,韩中关系有望迎来修复契机,外交环境的改善也被视为有助于推动成都法人的出售进程。 据相关业界10日消息,乐天百货自2022年起持续推进成都乐天地产有限公司的出售工作。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乐天百货目前持有其77.6%股份,为最大股东。 成都乐天地产早期曾开展公寓预售及商业设施开发等业务。然而,2016年因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企业在华经营环境趋于严峻,项目运营受到影响。此后又遭遇新冠疫情重创,开发计划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对华业务调整背景下,乐天将成都乐天地产纳入撤资计划。 然而,受限于成都乐天地产财务状况恶化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出售工作进展缓慢,三年来始终未能落实买家。为扭转局面,乐天百货于去年7月实施有偿增资,用于偿还债务并增强资本实力,该举措已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初见成效。 财报显示,成都乐天地产今年第一季度资产结构显著改善,去年同期因资本侵蚀出现的2971亿韩元亏空已完全修复,净资产回升至2027亿韩元;同期净亏损由94亿韩元降至42亿韩元,降幅超过五成;负债总额亦从4924亿韩元大幅缩减至约2000万韩元。 市场分析指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趋缓,以及中国政府加码经济刺激政策,成都乐天地产的出售工作有望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零售销售同比增长5.1%,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1%。国家统计局表示,尽管面临外部挑战,中国主要经济指标依旧稳步增长,政府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方针,扩大内需、稳定就业,巩固经济复苏势头。 另一方面,李在明政府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政策,韩中关系改善预期持续升温。李在明曾在竞选期间表示,中国不仅是韩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朝鲜半岛安全格局中的关键国家,并承诺将努力修复前政权时期跌至低谷的两国关系。
2025-06-10 23:39:53 -
韩国公共机构负债达741万亿韩元 土地住宅公社连续五年居首
韩国国会预算政策处近日发布的《2025年韩国公共机构》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韩国331家公共机构负债总规模达74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万亿元),同比增加32万亿韩元。 在107家非金融公共企业中,韩国土地住宅公社(LH)负债规模最大,达136.9975万亿韩元,已连续五年位居榜首。LH负债激增的主要原因是承担了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公共住房项目。 业界预计,随着新建住宅用地开发及公租房项目持续推进,其债务规模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对此,LH方面回应称,负债增加主要源于土地征收过程中的补偿费用支出,待新城开发完成并回收成本后,负债比例将会下降,不会对财务稳健性造成实质性影响。 从其他公共企业负债规模来看,韩国电力公社以118.6569万亿韩元排名第二,其后依次为韩国天然气公社(46.2942万亿韩元)、韩国道路公社(37.3819万亿韩元)和国家铁路公团(20.9860万亿韩元)。韩国电力公社因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上升,而加重负债负担;韩国道路公社则是因道路建设融资需求增加而导致负债上升。 针对日益严重的负债问题,包括LH在内的35家公共机构已于去年制定中长期资金管理计划,拟通过调整项目规模和出售资产等方式加强财务管理。 专家普遍认为,为改善公共机构财务状况,政府应适时上调电费、燃气费等公共服务价格。韩国淑明女子大学经济学教授申世敦(音)指出,政府应该上调电费和燃气费,同时通过发放补贴等方式为弱势群体提供资金支持。
2025-06-10 19:48:03 -
韩国AI家电市场热度攀升 增长潜力显著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消费市场对人工智能家电的接受度呈显著提升态势。在价格相当的前提下,八成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搭载人工智能(AI)功能的家电产品,同时,七成消费者对AI家电订阅服务表现出明显的使用意向。 消费者数据平台Open Survey于上月16至21日面向1000名20至59岁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10日发布的《AI家电趋势报告2025》显示,消费者对AI厨房家电和生活家电的购买意愿分别达到83.9%和84%。其中,冰箱、洗碗机、泡菜冰箱位列厨房类AI家电需求前三甲;空调、吸尘器及洗衣机则位居生活类AI家电需求榜首。 据调查,尽管市场热情高涨,当前AI家电的实际渗透率仍不足10%。Open Survey分析指出,产品定价偏高及个人信息安全顾虑是制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但随着消费者对AI功能实用性的认知深化,市场接受度有望实现突破性增长。 据悉,目前AI家电用户展现出显著的复购倾向。在厨房AI家电用户群体中,76.8%的受访者表示与传统产品存在明显体验差异;生活AI家电用户的差异化感知比例更是高达80.5%。两类用户均将“操作便捷性”(厨38.6%、生活51%)和“时间效率提升”(30.5%、31.2%)列为核心优势。报告指出,具备自动感知洗涤量、污染程度及食材状态等智能功能的产品最受用户青睐,反映出市场对全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强烈需求。 针对三星、LG等主要家电企业近期推出的AI家电订阅服务,30.7%的受访者表示已知晓或正在使用该服务。按年龄和家庭结构来看,40至49岁群体(38.4%)及三人以上家庭(33.8%)的参与度最高,而20至29岁群体(17.2%)与单身家庭(23%)的接受度相对较低。 此外,71.8%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可能尝试订阅服务,而已在使用AI家电用户中,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至80.4%,显示出订阅服务模式在AI家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Open Survey指出,当前,AI家电产业正处于市场扩张的关键窗口期。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和用户隐私保护体系的日益完善,AI家电市场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迎来跨越式增长。
2025-06-10 19:46:00 -
电动汽车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中国强势崛起韩企份额下滑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出现“鸿沟”(Chasm,需求暂时停滞)的背景下,除中国市场外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依旧保持增长,但韩国三大电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却出现超过5个百分点的下滑。 能源专业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本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4月,除中国市场外,全球注册的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及混合动力汽车(HEV)中所搭载的电池总量约为132.6千兆瓦时(GWh),同比增长26.8%。 同期,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为39%,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LG新能源以28.9GWh的电池使用量保持第二位,同比增长15.6%,但市场占有率由去年的23.9%降至21.8%。 SK On的电池使用量为13.4GWh,同比增长24.1%,位居第三,但市场占有率从10.3%略降至10.1%。三星SDI的电池使用量为10.3GWh,同比下降11.2%,市场占有率则从11.1%跌至7.8%。 与此同时,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正在持续扩大。宁德时代(CATL)电池使用量达到39.3GWh,同比增长36%,以29.6%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比亚迪(BYD)则以127.5%的高增长率实现9.1GWh的电池使用量,排名第六。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正在积极扩大在韩国和欧洲市场的业务布局。 主要为特斯拉供应电池的日本松下(Panasonic)电池使用量为9.4GWh,同比下降8.7%,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五。SNE Research指出,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市场的积极扩张以及当地投资建厂的举措,正在成为韩国电池企业面临的全新挑战。
2025-06-09 23:13:47 -
韩国经济第一季度或已触底 复苏进程缓慢不确定性尚存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8日发布《亟需积极推动经济激活以摆脱负增长》报告显示,韩国经济可能在今年第一季度触底,并在第二季度进入复苏周期,但经济复苏的速度预计较为缓慢。 今年第一季度韩国经济环比增长率为-0.2%,呈现负增长。现代经济研究院分析称,受第一季度经济过度低迷影响,第二季度有望实现经济反弹。 数据显示,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经济同步指数循环变动值自今年1月起已连续3个月上升。此外,反映未来经济趋势的经济先行指数循环变动值也同步呈现上升趋势。现经研指出,民间消费和建筑投资等内需领域依旧处于萎缩状态,复苏势头疲软。 报告还警告称,如果自第二季度起受到美国关税上调政策的强烈影响,韩国经济可能面临骤然下滑的风险。 关于韩国经济今后走势,现代经济研究院提出可能呈现的三种路径,包括出现缓慢恢复的“U形”复苏、形似耐克标志的低速回升(“钩形”复苏),或在短暂反弹后再次陷入衰退的“双底衰退”。 在这三种情景中,现代经济研究院把“钩形”复苏作为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情景。在该情景下,韩国经济即将进入复苏阶段,但改善速度慢于去年下行的速度。这一情景的前提是全球贸易摩擦强度超过预期,财政政策更侧重于提升未来潜力而非刺激当前经济,货币政策保持中立,整体宏观政策应对较为保守,难以形成足够的复苏动力。 与此同时,多家国际投资银行近期纷纷上调对韩国202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预期。 高盛在上月16日发布的报告中,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7%上调至1.1%,上调幅度为0.4个百分点。高盛解释称,这一调整是美国关税风险的缓解、中美两国增长前景的上调,以及韩国可能出台财政刺激政策的反映。 巴克莱则在上月30日发布的报告中,把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0.9%上调至1%,上调幅度为0.1个百分点。巴克莱与高盛一样,认为这一上调主要受韩国财政政策的积极影响。
2025-06-08 23:24:11 -
AI与XR新技术总动员 三大台大选开票直播大比拼
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当晚,各大电视台准备的开票直播节目通过最新科技与精彩内容强势吸引观众目光。尤其是韩国三大地无线电视台KBS、MBC与SBS争相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AI)、扩展现实(XR)等先进技术,打造炫目的视觉效果,并邀请知名评论嘉宾参与,一场激烈的收视竞争拉开帷幕。 ◆科技开票舞台 超大LED亮相 KBS在本次总统选举开票直播中全面引入生成式AI技术,除了基本的候选人得票情况图表之外,还通过AI重现韩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时刻,出口调查倒计时视频也由AI生成。这是生成式AI技术首次在选举节目中全面应用。 MBC推出韩国广播史上最大规模的LED舞台,原有四面屏幕扩展至六面,打造出一个仿佛亲临现场的开票空间。主舞台的LED屏幕宽44米、高7米,通过错视图像技术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MBC还准备多达40多种选举转播形式,并利用FPV(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拍摄超清画面,结合电脑图像处理技术,为观众提供最佳视听享受。 SBS则挑战“韩国首个XR直播脱口秀”,在虚拟国会、总统办公室等5个3D设计空间中切换演播室场景,增强观众的沉浸体验。 ◆三大预测系统 竞逐“最准预报” KBS启用当选预测系统“Decision K+”。该系统自第16届总统选举起使用至今,能够在开票过程中根据候选人得票率进行“可能性大”“基本确定”“最终当选”状态预测,并以100%的预测准确率著称。 MBC则推出“命中2025”系统,结合出口调查、历史选举数据和实时开票状况,综合分析候选人当选概率。该系统自2014年地方选举起使用,目前已积累10年数据,有望在本次开票直播中展现更高的准确度。 SBS的“有确当”系统则在出口调查与实时开票数据的基础上,评估候选人当选几率,同时结合深入问卷调查,揭示选民心理,丰富报道内容。 ◆重磅嘉宾对谈 解读民意风向 为精准解读此次选举所反映的民意走向,三大电视台还把开票直播与政治脱口秀相结合。 KBS方面邀请进步阵营的共同民主党议员李素永和金相旭、保守阵营的国民力量党议员金宰燮和改革新党议员千河岚(音)参与讨论。政治顾问机构MIN代表朴成珉(音)及曾经对于尹锡悦弹劾案准确预测“8:0罢免”结果的前《中央日报》评论委员金璡也加入其中。 MBC的“讨论M”环节由进步派代表作家柳时敏与保守派代表、前《韩国经济》主编郑奎载对谈,MBC时事节目主持人权纯杓担任主持人。此外还另设特别单元“民主主义 is Science”,邀请物理学家金相旭、历史讲师崔兑诚、拥有百万粉丝的优兔(YouTube)科学博主“轨道”共同探讨科学与民主制度的关联。 SBS的脱口秀环节“说总统”则面向年轻观众,集结MZ世代(1980至2010年出生)嘉宾阵容。进步阵营代表包括共同民主党战略顾问团副团长、优兔频道“社长南川洞”主持人吴昶锡,以及前青瓦台青年秘书朴成珉;保守阵营代表则有国民力量党发言人朴敏英与该党中央选举对策委员会发言人白智媛(音)。
2025-06-04 04:29:19 -
韩国高校外籍留学生招生火热 教育质量隐忧浮现
在韩国人口结构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外籍留学生正成为韩国高校的重要支撑力量。尽管去年在韩外籍留学生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但教育质量隐忧也随之浮现。 韩国教育部下属国立国际教育院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在韩外籍留学生数量达20.8962万人,首次突破20万人大关。这是自1995年开始统计留学生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时隔25年再创新高。 从历年数据来看,2015年来韩外籍留学生为9.1332万人,2019年达到16.0165万人,呈每年增长趋势。尽管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所停滞,但从2022年(16.6892万人)开始复苏,2023年达18.1842万人,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 从生源国来看,中国留学生占比最高,达34.5%(7.2020万人),其次为越南(26.8%,5.6003万人)、蒙古(5.9%,1.2317万人)、乌兹别克斯坦(5.8%,1.2025万人)。在韩国主要大学中,汉阳大学以8264名留学生位居榜首,其次依次为庆熙大学(6929人)、延世大学(6621人)、高丽大学(5520人)、中央大学(5355人)等。 近年来,韩国人口结构变化影响日益凸显。由于非首都圈青年人口减少,加上年轻人向首都圈集中的趋势,地方高校面临生源不足的困境,报考人数逐年下降。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地高校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积极招收外籍留学生,寻求新的发展出路。 韩国教育部于2023年8月启动“Study Korea 300K”计划,目标是到2027年吸引30万名留学生来韩,并为他们提供就业和定居支持。该计划实施效果初显,首都圈学生扎堆现象有所缓解。非首都圈留学生占比从2022年的41.7%(6.9735万人)提升至去年的44%(9.2019万人),多个地区留学生招收数量显著增加。 过去三年间,庆尚北道留学生人数增长74.1%,达到1.1369万人。全罗南道(73.6%)和京畿道(69.6%)增长率同样较高。相比之下,首尔地区留学生仅增长3.5%,为7.4488万人。韩国教育部表示,“Study Korea 300K”计划实施以来,各地方政府结合当地人力需求和实际条件,制定了针对性的留学生招募策略,对留学生人数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也有观点担忧,如果各高校过分追求留学生数量增长,可能导致教育质量下降,甚至引发社会问题。虽然韩国高校加大了外籍留学生招收力度,但入学后的管理不善正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韩语水平不足的外籍留学生增多,课堂教学质量面临严峻挑战。统计显示,过去三年间,超过半数外籍留学生未能达到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的语言要求。 首尔大学近期调查显示,约47.2%的受访留学生表示在理解专业课程内容方面存在困难。由于语言障碍,留学生在团队项目、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参与度较低,影响了课程进度,导致整体教学水平下滑。 专家指出,地方政府、高校和政府应通力合作,尽快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解决当前留学生管理和教育质量问题。东国大学全球韩语教育院分院长白德铉表示:“在吸引外籍留学生过程中,最大难题是海外学生对韩国大学缺乏准确了解,同时韩国部分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无序和盲目现象。” 白德铉还建议:“为吸引优质留学生,有必要在海外设立由具有留学经验的教育专业人士组成的本地办事处,并根据各国情况开发适合当地需求的教育内容。韩国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提供必要支持。”
2025-06-02 20:48:36 -
2025年"MAMA AWARDS"将于11月在中国香港举行
韩国希杰娱乐(CJ ENM)29日宣布,2025年“MAMA AWARDS”将于11月28日至29日在中国香港启德体育园(Kai Tak Stadium)举办,并通过全球多家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 这将是自2018年以来,时隔七年再次在中国香港举办的大型韩流音乐颁奖典礼。今年恰逢韩国Mnet电视台开播30周年,作为代表K-POP音乐产业的旗舰活动,“MAMA AWARDS”备受海内外关注。 “MAMA AWARDS”创办于1999年,前身为“Mnet影像音乐大奖”,迄今已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推动K-POP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去年,该典礼首次进军美国市场,通过洛杉矶与日本大阪的接力直播,实现与全球粉丝的实时互动,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作为引领K-POP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今年“MAMA AWARDS”将在大中华地区开启新篇章。主办地中国香港不仅是亚洲重要的媒体与企业枢纽城市,也被视为K-POP拓展亚洲及全球市场的关键节点。 本届“MAMA AWARDS”将在启德体育园这一新落成的超大型地标性体育场举行,场馆最多可容纳5万人,规模同比扩大近4倍。主办方表示,将通过富有创意的舞美设计和差异化的演出编排,打造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舞台场景,力求为全球观众带来视觉盛宴。 颁奖典礼将通过多个数字平台进行全球直播,K-POP粉丝可随时线上观看盛况。希杰娱乐依托多年在全球音乐产业积累的经验,融合先进的演出技术和多样的表演内容,致力于呈现一场集艺术性与技术感于一体的国际级音乐盛典。 希杰娱乐音乐内容事业本部本部长辛亨官(音)表示,将聚焦过去一年在K-POP领域表现突出的艺人及从业者,充分展现K-POP的全球竞争力与文化影响力。同时,主办方也将回应广大粉丝的期待,打造独具创意的舞台与尖端科技交融的精彩瞬间,奉献一场不容错过的韩流盛事。
2025-05-30 02:45:48 -
韩国投资者涌向海外 证券投资首破万亿美元大关
韩国银行(央行)近日发布的《2025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对外净资产为1.084万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减少181亿美元,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时隔五个季度首次出现下降。 对外净资产是一个国家的对外金融资产减去对外负债后的净额,是一个国家对外支付能力的体现。以去年为准,对外净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包括日本、德国、中国、中国香港、挪威和加拿大6个国家(地区)。 数据显示,对外金融资产达2.5168万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增加42亿美元。受全球主要央行降息预期升温影响,韩国投资者对美国、巴西等国债券的投资也随之增加,推动对外金融资产实现增长。在此背景下,韩国投资者海外证券投资规模达到1.118万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增加176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 韩国对外金融负债较前一季度增加222亿美元,达到1.4328万亿美元。主要受韩国股市反弹带动,外国投资者持有的韩国股票市值上升,同时,随着韩国进入降息周期,外资对长期国债的投资也随之增加,进一步推动负债规模增加。 此外,第一季度对外债权为1.0513万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减少87亿美元;对外债务则为6834亿美元,同期增加105亿美元。由此,对外债权减去对外债务后的净对外债权为367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减少192亿美元。 央行海外投资统计组组长朴成坤(音)表示,与过去水平相比,目前韩国对外健全性和对外支付能力整体良好。
2025-05-29 19:56:11 -
【亚洲人之声】中国靠政策扶产业 韩国拿制造当噱头
中国在2015年发布的产业战略《中国制造2025》已经迎来十周年。发布当时,鲜少有人相信中国能够成长为威胁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强国。时至今日,在电动汽车、电池、无人机、5G、太阳能、高速铁路、新材料等至少七个领域,中国企业成功跃升世界第一,而这正是通过国家层面的规制完善、税收支援、技术自立以及人才培养等集中投资创造的成果。 与此期间与中国的跃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国除半导体外在其他制造领域几乎没有突出成果,甚至出现停滞或退步。产业政策随着政权更迭方向不断变化,缺乏长远战略。苛刻的监管政策令企业担心生存而难以创新,人才也缺乏愿景逐渐流失海外。政界并未视制造业为国家发展支柱,而是更多作为选举口号。关闭核电与重启核电、扶持风投与强化监管……各种“过山车式”政策不断加剧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大选候选人提出的制造业相关政策反而可能成为发展阻力,甚至空泛且不负责任。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主张实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强化保护劳工权益的“黄色信封法”,以及扩大惩罚赔偿等分配导向政策,引发对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的担忧。这种重分配、轻发展的做法,可能让韩国在尖端技术竞争中陷入被动。 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立场也无明显不同。他提出的“建设企业友好国家”口号耳熟能详,却缺乏可执行的具体政策设计。削减法人税立法可行性存疑,应对未来产业结构变革的战略付之阙如,人才培养或供应链战略等核心议题也尚未提及。 无论大选结果如何,韩国下届政府的任务其实已经非常明确。必须从国家生存战略高度制定产业蓝图,并设立覆盖政府各部门的中控系统,为包括中小和中坚制造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才能挽救韩国制造业的未来。
2025-05-28 23: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