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通用’新闻 36个
-
美国贸易政策风云变幻 韩国主力产业承压
19日,在京畿道平泽港停放着出口汽车。【图片来源 韩联社】 金融业界普遍认为,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将对韩国主力产业造成显著冲击。 韩国银行(央行)于20日在《主力产业监测报告》中就今年半导体行业局势预测称,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上台,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加剧,韩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下行风险显著增强。尽管今年高附加值的半导体出口呈转好态势,但受通用半导体需求不振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半导体整体出口的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 在汽车出口方面,央行预测,尽管北美市场需求强劲,但由于在欧洲地区的销售表现低迷,加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加强以及当地生产规模扩大,韩国汽车出口将逐渐呈减少态势。 针对石油化学产业的市场分析,央行指出,受全球制造业景气疲软及供应过剩等因素影响,该产业的生产和出口难以实现大幅增加。钢铁行业方面,由于韩国建筑业景气萧条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等因素,该行业将持续低迷。此外,美国计划征收25%的关税,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的风险。 然而,在造船业方面,央行持积极态度。报告称,在造船业景气持续好转的背景下,以环保和高附加值船舶为中心的订单持续增加,收益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特朗普政府放松包括化石燃料在内的能源政策、加强同盟国合作以及美国对华制裁带来的反射性利益等,有望对韩国造船业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IBK企业银行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美国普遍关税对韩国出口的影响》报告中指出,若美国政府实施普遍关税,韩国的总出口额或将同比(6838亿美元)减少1.8%(125亿美元)至4.6%(312.6亿美元)。报告中预测,中小企业对美国出口的打击将比大企业更为严重,且大部分产业出口都将遭受重大冲击。在主要出口产品中,汽车、通信设备和精密化学产品的对美国出口减幅将分别达到18.59%、21.17%和50.23%。
2025-02-20 23:59:36 -
多项业务市占率下滑 三星召集全体高管强调危机意识
三星集团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严峻。18日下午发布的《股东大会目的事项记载事项》显示,电视、智能手机、DRAM、智能手机面板、汽车数字座舱等五大核心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均呈下降趋势。 三星电视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19年稳居全球市场第一。然而,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为30.1%,预计2024年降至28.3%。主要原因在于TCL等中国厂商推出大量低价电视产品,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智能手机业务同样受到挑战。三星电子2022年全球市场份额为21.7%,但2024年下滑至18.6%(推测值)。尽管三星不断推出高端智能手机,但华为、小米、OPPO等中国厂商也相继进入折叠屏市场,对三星的领先地位构成威胁。三星方面表示,受AI智能手机需求增长带动,预计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从2024年的12.1亿部小幅增至2025年的12.3亿部。 半导体业务也面临挑战。DRAM市场份额自2022年的43.1%下降至2023年的42.2%,预测2024年继续降至41.3%。三星电子分析认为,主要竞争对手的追赶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预计,存储市场方面,移动端和PC端的库存调整可能持续至2024年第一季度,而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则受GPU供应情况影响,可能出现波动。 此外,三星智能手机面板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50.1%降至2024年的41.3%。中国面板制造商京东方(BOE)向OPPO、Vivo等品牌供应面板,对三星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汽车数字座舱市场份额亦从2023年的16.5%下降至2024年的12.4%。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导致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三星在该领域的主要对手包括LG电子、大陆集团(Continental)和松下(Panasonic)等。 面对市场份额下滑的压力,三星正加快布局高端市场,以维持竞争优势。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决定减少通用型产品的供应,并加大对高价值产品的投入,例如高带宽存储(HBM)和DDR5等。与此同时,三星电子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量产首批2nm工艺芯片。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基于2nm工艺的Exynos芯片,并完成样品制作。2nm制程采用最新的“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技术,以提升芯片性能和能效。 在电视业务方面,三星将聚焦98英寸Neo QLED 8K、OLED及高端生活方式电视,强化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在面板领域,三星计划拓展产品线,从智能手机面板延伸至IT设备、汽车和游戏显示器等新兴市场。 不过,三星内部普遍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半导体、显示面板和汽车电子行业,仅依靠价格和品质已难以维持竞争力。因此,公司管理层需要具备更强的战略决策能力,并加强组织管理,以应对当前挑战。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在2022年上任时曾在公司内部网发表题为《挑战未来》的就职演讲。他表示,未来的“三星精神”应是“将梦想和想象变成现实的企业”、“不断开创新世界的企业”,以及“以独有技术让人类社会更加富裕的企业”。李在镕强调:“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更要提前布局、提升实力,当前正是需要更加果敢地迎难而上的时刻。” 图为三星江南“Galaxy Studio”以地铁为概念的数字立面全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0 19:40:01 -
中国芯片产业全面突围 韩国领先地位岌岌可危
中国凭借三轮高达6869亿元人民币的政府补贴,以及强劲的半导体内需,正在以惊人速度追赶韩国和美国等半导体强国。与韩国专注存储芯片不同,中国正在构建涵盖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的产业链。美国对7纳米以下制程所需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机以及人工智能(AI)加速器所需的高带宽存储器(HBM)实施出口管制后,中国加快自主研发GPU和半导体设备,以减少对外依赖。 中国第一大DRAM企业长鑫存储(CXMT)快速扩大产能,导致韩国半导体产业遭到威胁。长鑫存储已量产17-18纳米制程的DDR4、LPDDR4X等主流DRAM,并成功投产12纳米级别的DDR5、LPDDR5X(低功耗存储)。2020年长鑫存储的晶圆月产量仅为4万片,但去年已增至20万片。相比之下,韩国的总月产量约为114万片(三星电子68万片,SK海力士46万片),由此可见长鑫存储正在迅速追赶。 此外,中国企业还通过低价策略引发存储芯片价格战。目前,中国制造的DDR4价格仅为韩国产品的一半,甚至比二手产品价格还低约5%。去年7月,通用PC DRAM产品(DDR4 8Gb 1Gx8)的固定交易均价为2.1美元,今年1月已降至1.35美元,跌幅高达35.7%。长鑫存储的DDR5早期良率仅为20%,但经过持续优化,目前已提升至80%。 NAND闪存领域的技术差距也正在迅速缩小。长江存储(YMTC)本月已开始量产294层NAND闪存,而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分别量产321层和286层产品。存储芯片的层数决定存储容量和密度,是关键竞争指标,中国企业已逼近韩国。长江存储受美国制裁无法获得荷兰ASML的EUV设备,导致产品在质量和稳定方面落后,但业内普遍认为,韩国企业仅能依靠在高端NAND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来保持领先地位。 与韩国高度依赖出口不同,中国国内IT企业大规模采购本土芯片。华为早在2004年成立海思半导体,并成功研发自主应用处理器(AP)麒麟9000s,该芯片由中国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SMIC)采用7纳米制程代工,最终用于华为Mate 60 Pro智能手机。华为在过去十年间已投入约1.2万亿元人民币进行半导体研发。 目前,业界对中国半导体技术水平评价不一。汉阳大学融合电子工程学系教授朴在勤表示,中国持续扩展DRAM和NAND市场份额,在主流市场凭借政府补贴的低价策略占据优势,韩国企业必须向高端市场转型,以确保竞争力。韩国产业研究院专家金杨澎(音)则认为,中国在主流市场的低价竞争扰乱半导体市场秩序,但韩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尚未受到致命威胁。 实际上,中国针对韩国的高端芯片也已经发起挑战。目前,韩国企业在HBM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英伟达、超威等AI芯片巨头的主要供应商。中国则集中力量研究HBM带宽优化技术,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汉阳大学教授白瑞仁(音)指出,韩国的研发侧重硬件制造,而中国则更加注重系统级应用,未来中国提升HBM领域的研发能力后,全球HBM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变化。 面对美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中国加快推进设备国产化。上海微电子已实现90-28纳米级别光刻机量产,并启动7纳米以下EUV光刻机研发。北方华创(NAURA)主攻刻蚀与沉积设备,中微半导体则研发等离子刻蚀设备。去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目标为40%,多数研发资金来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相比之下,韩国尚无光刻机制造能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2-13 23:21:20 -
特朗普出手!下月12日起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重创韩国钢铁业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投下的“关税炸弹”终究还是直接影响到了韩国,在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后,特朗普还表示正在考虑对韩国主要出口产品汽车和半导体征收关税,韩国经济前景难测。 据业界11日消息,特朗普当地时间10日签署文件,宣布从下月12日起,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令韩国钢铁行业遭当头一棒。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根据2018年的《贸易扩张法》第232条,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全球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韩国通过谈判获得了263万吨的免税配额。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最糟糕的情况是在配额量不变的情况下征收25%的关税。 分析称,此次关税措施将令本就因供大于求和全球需求减少而持续低迷的钢铁行业遭受更大的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市场,若美国将中国低价产品拒之门外,中国产品将转而涌入东南亚、欧洲等世界各地,这将进一步削弱韩国钢铁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美国征收高额关税后,位于美国境内的生产设施将成为唯一的受益者。目前现代制铁正考虑在美国投资建设电炉炼钢厂,韩国钢铁企业的海外生产设施转移计划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本次关税措施也将对大量使用钢铁和铝的汽车行业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据悉,每生产一辆汽车需要1吨钢铁和250公斤的铝。现代汽车集团从韩国进口钢铁和铝,在美国运营北美工厂。 现代汽车计划以位于佐治亚州的HMGMA工厂为中心,将当地产量提高至每年118万辆,关税措施的落地将导致成本负担增加, 不仅是整车行业,零部件以及家电行业的负担也将进一步加重。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中,钢铁占原材料比重较高,目前三星电子和LG电子分别在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西州分别建有生产基地,家电制造企业正在考虑购买美国产钢板等应对方案。 特朗普考虑对半导体征收关税也令业界紧张不已,若政策落地,对美出口比重较高的韩国半导体企业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韩国半导体业界相关人士称,上调关税将导致美国市场对半导体的需求减少,即使在美国境内建设内存工厂,预计补贴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但也有意见认为,由于中国企业供应链的扩大,通用内存芯片的价格已大幅下降,而高带宽内存(HBM)芯片方面,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九成,因此关税造成的实际影响有限。
2025-02-11 23:54:21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低迷 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企业体感景气连续3年呈恶化态势。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韩国销售额排名前600的大型企业进行企业景气调查指数(BSI)调查,并于30日发布结果显示,1月企业景气指数(BSI)为87.3,自2022年2月(91.5)以来连续36个月低于基准线(100)。韩国企业体感景气持续呈现恶化态势,持续时间远超金融危机时期(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数值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BSI分别为86.5和88,均未达到基准线。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医药品、电子及通信设备接近基准线,但其余领域均未超过100。其中,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和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的BSI最低,为80,其次依次为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83.3)、纤维、服装、皮革、鞋类(84.6)、石油精炼及化学产品(85.7),食品饮料及香烟(86.7)、木材、家具、纸张(87.5)、通用及精密机械设备(89.5)等也均处于较低水平。非制造业方面,休闲、住宿、餐饮及专业、科学技术、事业支援服务等行业的BSI均达到107.1,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不景气的建筑业(64.3)形成鲜明对比。 此前,BSI的预测值也连续35个月低于100,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大部分企业对当前经济持悲观态势,对未来发展前景缺乏信心。针对这一情况,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随着美国新政府上台,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加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影响,BSI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仅保持在80点左右。若企业体感景气持续恶化,经济低增长结构可能会长期化。因此,政府需尽快提出相应对策,以恢复产业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025-01-30 23:20:37 -
韩国企业市值排名大洗牌 三星市值跌至五年来最低
三星集团去年在韩国集团企业市值排名中依旧位列榜首,但市值规模降至五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一变化原因在于三星电子在半导体竞争力上的疲软表现,导致整个集团业绩受到拖累。与此同时,造船与军工行业的繁荣推动HD现代集团和韩华集团排名迅速上升,而三年前排在第10位的乐天集团受流动性危机影响,正在面临跌出前20名的风险。 据韩国交易所29日数据,去年年底三星集团市值为543.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3万亿元),较前一年的709.69万亿韩元下跌23.44%。三星目前依旧稳居韩国集团企业市值第一,但市值已经降至2019年514.11万亿韩元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三星电子股价下跌32.23%。 三星电子业绩不佳的部分原因是面向英伟达的高带宽存储器(HBM)供应延迟,导致在人工智能(AI)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下降。此外,通用内存竞争加剧、价格下降,以及代工业务的持续低迷等多重问题,也让公司面临危机。 相比之下,SK集团市值为202.7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81%,以此成功夺回三年前失去的亚军位置。这一成绩主要在于SK海力士在HBM领域的竞争优势,并借助AI半导体的上涨势头推动股价上涨22.9%。 LG集团旗下LG新能源和LG化学二次电池与石化业务疲软,导致集团市值下跌23.88%至144.65万亿韩元,排名下滑至第三位。现代汽车集团则略微增长0.9%,市值为141.66万亿韩元,排名保持在第四位。 HD现代集团以123.93%的增幅,市值涨至76.84万亿韩元,排名第五。HD现代集团在HD现代海洋解决方案的上市与造船行业的繁荣上受益,市值排名从前一年的第10位跃升至第5位。 其他排名前十的集团包括塞尔群集团(43.06万亿韩元)、浦项制铁集团(42.5万亿韩元)、韩华集团(41.46万亿韩元)、Kakao集团(35.04万亿韩元)和NAVER集团(31.51万亿韩元)。韩华集团受益于海洋及航天业务的强劲表现,排名从第11位上升至第8位。 乐天集团市值为13.07万亿韩元,连续三年排名下滑,从2021年的第10位跌至2023年的第19位。乐天集团去年年底面临流动性危机,不得已以乐天世界塔为担保,采取出售低收益资产的自救措施。去年12月,乐天集团以1.6万亿韩元出售乐天租赁,开始对旗下子公司进行整合。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9 23:10:55 -
韩国中型车企迎寒冬 比亚迪"同技术更低价"战略引发危机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BYD)于1月16日正式宣布进军韩国市场,此举在韩国汽车产业引发了强烈反响。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此次携旗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进入韩国市场,其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令韩国本土车企,尤其是中型汽车制造商倍感压力。 ATTO 3作为比亚迪的全球战略车型,自2022年推出以来,已在全球市场累计销售超100万辆。此次在韩国市场,ATTO 3的基础售价为301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2万元)。在韩国政府提供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下,消费者实际购买价格有望降至2000万韩元区间。相较于现代和起亚的同级别电动车型,这一定价优势明显,对韩国中型车企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直接冲击。 根据比亚迪韩国于本月23日公布的数据,自16日品牌发布会及预售启动以来,ATTO 3的预售订单量已在短短一周内突破1000台。其中,ATTO 3 Plus版本占比高达99%,成为消费者首选。Plus版本配备通风座椅、空气净化系统、电动尾门以及瑞典音响品牌Dirac®的音响系统等豪华配置,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亮点。从地区分布来看,首尔地区订单占29%,京畿道占34%,其余地区占37%。 业内专家指出,比亚迪选择ATTO 3作为首款进军韩国市场的车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该车型不仅在全球市场获得了广泛认可,其出色的产品力与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定位,使其能够快速赢得韩国消费者青睐,助力比亚迪迅速打开市场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韩国汽车市场,现代和起亚是绝对的主导力量,而韩国通用、雷诺韩国和KG Mobility等中型车企则主要依靠价格优势维持市场份额。然而,比亚迪的强势入局或将打破这一既定格局。 目前韩国中型车企中,仅KG Mobility推出了电动车型Torres EVX,但去年的销量表现并不理想,仅售出6000辆。更具讽刺性的是,Torres EVX采用了比亚迪提供的电池技术。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在使用相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价格更具优势的比亚迪产品,这对KG Mobility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韩国通用和雷诺韩国的电动化转型同样面临挑战。两家公司计划于2025年推出各自的紧凑型电动SUV——Equinox EV和Scenic E-Tech。然而,比亚迪ATTO 3的提前入市,可能严重影响这些新车型的市场表现。有行业专家预测,即便这些车型采取激进的定价策略,在品牌影响力和售后服务网络方面仍难以与比亚迪抗衡。 比亚迪显然不会止步于ATTO 3。据悉,企业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陆续引入中型轿车"海豹"(SEAL)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这一产品矩阵的快速扩张战略,将为韩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现代和起亚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电动车产品线,如IONIQ系列和EV系列,在短期内仍能保持市场优势。这些车型在韩国本土市场已经建立了良好口碑,具备稳定的客户群体。 然而,对于韩国中型车企而言,情况则更加严峻。一位韩国汽车产业协会的高级分析师指出:"中型车企不仅面临产品线匮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价格优势正在被比亚迪瓦解。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这些企业在电动化转型中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随着比亚迪在韩国市场的逐步扩张,韩国汽车产业可能面临重要转折点。现代和起亚需要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地位,而中型车企则需要重新定位市场策略,在产品创新和服务体验等方面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专家建议,韩国中型车企应该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同时在细分市场中寻找独特定位,避免与比亚迪直接价格竞争。此外,政府也可能需要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帮助本土中型车企度过转型期。 比亚迪的这次进军韩国市场,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实力,更可能推动韩国汽车市场加速变革,最终受益的将是韩国消费者。未来几个月,韩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值得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2025-01-28 01:06:30 -
三星携手谷歌开发"无限项目" XR头显计划年内上市
近日在美国圣何塞举行的Galaxy Unpacked 2025记者会上,三星电子移动体验(MX)部门开发团队主管金基焕表示,与谷歌共同开发的“无限项目”计划为用户提供顶级扩展现实(XR)体验,三星电子凭借专业的硬件、对移动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广泛的Galaxy生态系统,已经占据提供逼真XR体验的独特地位。 三星早在2023年1月就宣布与谷歌及高通合作开发XR设备,此次活动上首次公开XR头显原型,这款头显旨在提供类似苹果去年2月发布的混合现实(MR)设备Vision Pro的虚拟与现实无缝交互体验。MX部门社长卢泰文此前透露,XR头显计划年内推出,并明确与Vision Pro展开竞争之意。 此次发布会上展出头显原型,但具体规格尚未公开。金基焕强调,XR项目的起点和核心是与谷歌的紧密合作,操作系统(OS)Android XR平台是三星与谷歌合作的结晶,两家企业的优势与经验巧妙融合。 金基焕进一步解释称,这种合作超越硬件和软件,同时涵盖操作系统、人工智能模型、终端设备、内容与服务等多个领域,堪称两家企业合作的里程碑。他以三星和谷歌共同打造的Wear OS在Galaxy Watch系列中的成功类比,对Android XR平台的未来充满信心。 谈及选择以头显为首款Android XR设备的原因,金基焕表示,三星能够凭借尖端技术为用户提供最丰富的体验,头显可以通过出色的显示屏、传感器、光学技术及摄像头等,为用户带来最高水平的XR体验。同时,该设备还注重长期佩戴的舒适性,通过对大量头型数据的分析优化设计,实现轻便与平衡的硬件表现。 此外,Android XR平台的首要优势在于通用性,可适用于头显和智能眼镜等多种设备形态。三星计划以XR头显的推出为起点,未来继续开发智能眼镜形式设备。金基焕称,“无限项目”是Galaxy庞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为了提升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体验,XR技术的开发始终考虑与智能手机的协同效应,以满足用户与企业需求,持续推进创新。 当地时间22日,在美国圣何塞举行的Galaxy Unpacked 2025上展出XR头显。【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1-24 23:23:58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连续2年11个月下滑 经济阴霾日益加深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企业景气指数已连续2年11个月呈下滑趋势。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韩国销售额排名前600的大型企业进行企业景气调查指数(BSI)调查,并于22日发布结果显示,2月BSI预测值为84.6,较上月的97.3大幅下降12.7点。这是自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指数下跌25.1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时隔4年9个月再现类似跌势。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数值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自2022年4月以来,BSI预期值已连续35个月低于基准值100。 从行业来看,非制造业(81.4)预计受冲击的程度将大于制造业(93)。虽然制造业BSI预测值较上月回升8.8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却下降了3.5个百分点,创下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非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信息通信(56.3)、建筑(76.2)、批发零售(83.3)、电力、燃气和水务(84.2)、休闲、住宿和餐饮(85.7)、运输和仓储(91.7)等行业的经营预期均呈恶化趋势。韩经协指出,这一趋势主要源于内需持续低迷,导致消费疲软。 制造业方面,通用及精密机械设备(126.3)和电子及通信设备(105.3)等行业的表现预计较为乐观,但医药品、非金属材料及制品、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等行业则接近基准线,其余五个行业预计经营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在调查的各部门BSI预测值中,内需(86.2)、投资(87.9)、收益性(90.7)、就业(91.5)、资金状况(92.7)、出口(97.5)、库存(102.5)等指标均表现出负面预期。其中,库存指数超过基准值100,反映出库存过剩的现象,成为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信号。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高汇率和油价上涨等因素加剧了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信心持续恶化。他警告称,若企业信心长期低迷,可能对投资和就业等实体经济领域产生过度抑制作用。 上月30日,市民经过首尔中区明洞商业街的一处空置门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2 23:28:17 -
比亚迪携ATTO 3进军韩国市场 以"性价比"冲击本土车企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中国企业比亚迪(BYD)正式进军韩国市场,并以“性价比”作为武器,威胁着韩国本土整车行业。 据业界消息,BYD已经开始销售其首款国内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自2022年推出以来,ATTO 3在全球市场已售出超过100万辆,是BYD的代表车型之一。该车搭载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在常温综合工况下为321公里。 BYD将在韩国市场推出ATTO 3的标准版和Plus版,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30万韩元,价格仅高于中国大陆地区。相比之下,ATTO 3在日本的售价为4000万韩元,在东南亚的售价则为3000万韩元左右。 由于使用LFP电池,预计ATTO 3在韩国的补贴额度不会太高。尽管如此,由于其本身较低的售价,实际购买价格有望在2000万韩元后半。ATTO 3的补贴方案尚未最终确定,预计将在2月正式交付之前敲定。 ATTO 3瞄准的是电动汽车热潮中的小型SUV市场,尤其是在暂时性需求停滞的背景下。现代汽车的Casper Electric和起亚的EV3在这一市场的表现良好。EV3的售价起步为3995万韩元,Casper Electric的起售价为2740万韩元。 这两款车均使用高能效的NCM(镍钴锰)电池,在性能上较ATTO 3更受好评,但ATTO 3在车辆尺寸和内部空间方面略占优势。考虑到各车型的优缺点,若价格差异超过1000万韩元,偏好“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选择ATTO 3。 从长远来看,有分析认为,比亚迪的进入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品牌的接受度,并消除相关负面认知。BYD韩国乘用车部门负责人赵仁哲表示:“ATTO 3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年轻且追求合理消费的人群。我们力求为客户提供能够毫无负担地体验的最佳价格。” ATTO 3的上市预计将对KG Mobility、雷诺韩国和韩国通用(GM)等国内整车制造商造成直接冲击。其中,KG Mobility是唯一销售中型电动SUV Torre EVX的公司,售价为4438万韩元,价格比ATTO 3贵出1000万韩元以上。即便考虑到车型级别差异,价格差距仍不容忽视。两款车均使用LFP电池,补贴政策差异预计不会太大。 雷诺韩国和韩国通用计划在今年分别进口并销售“Scenic E-Tech electric”和“Equinox EV”这两款小型SUV,这与ATTO 3的市场竞争重叠,预计售价都将超过4000万韩元。由于这两款车需要进口,并受到高汇率的影响,降价空间有限。 如果BYD能够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偏好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选择比亚迪。长远来看,现代汽车和起亚等韩国本土车企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实际上,BYD在进入韩国市场的同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展厅和售后服务(AS)网络,并专注于质量管理。此外,BYD还计划在今年推出中型电动轿车“海豹”(SEAL)和中型电动SUV“海狮7”(SEALION 7)等新车型,进一步扩展电动汽车产品线。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1-20 20:09:36
-
美国贸易政策风云变幻 韩国主力产业承压
19日,在京畿道平泽港停放着出口汽车。【图片来源 韩联社】 金融业界普遍认为,美国贸易政策调整将对韩国主力产业造成显著冲击。 韩国银行(央行)于20日在《主力产业监测报告》中就今年半导体行业局势预测称,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上台,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加剧,韩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下行风险显著增强。尽管今年高附加值的半导体出口呈转好态势,但受通用半导体需求不振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半导体整体出口的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 在汽车出口方面,央行预测,尽管北美市场需求强劲,但由于在欧洲地区的销售表现低迷,加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加强以及当地生产规模扩大,韩国汽车出口将逐渐呈减少态势。 针对石油化学产业的市场分析,央行指出,受全球制造业景气疲软及供应过剩等因素影响,该产业的生产和出口难以实现大幅增加。钢铁行业方面,由于韩国建筑业景气萧条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等因素,该行业将持续低迷。此外,美国计划征收25%的关税,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的风险。 然而,在造船业方面,央行持积极态度。报告称,在造船业景气持续好转的背景下,以环保和高附加值船舶为中心的订单持续增加,收益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特朗普政府放松包括化石燃料在内的能源政策、加强同盟国合作以及美国对华制裁带来的反射性利益等,有望对韩国造船业产生积极影响。 同时,IBK企业银行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美国普遍关税对韩国出口的影响》报告中指出,若美国政府实施普遍关税,韩国的总出口额或将同比(6838亿美元)减少1.8%(125亿美元)至4.6%(312.6亿美元)。报告中预测,中小企业对美国出口的打击将比大企业更为严重,且大部分产业出口都将遭受重大冲击。在主要出口产品中,汽车、通信设备和精密化学产品的对美国出口减幅将分别达到18.59%、21.17%和50.23%。
2025-02-20 23:59:36 -
多项业务市占率下滑 三星召集全体高管强调危机意识
三星集团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严峻。18日下午发布的《股东大会目的事项记载事项》显示,电视、智能手机、DRAM、智能手机面板、汽车数字座舱等五大核心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均呈下降趋势。 三星电视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19年稳居全球市场第一。然而,2023年的市场占有率为30.1%,预计2024年降至28.3%。主要原因在于TCL等中国厂商推出大量低价电视产品,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智能手机业务同样受到挑战。三星电子2022年全球市场份额为21.7%,但2024年下滑至18.6%(推测值)。尽管三星不断推出高端智能手机,但华为、小米、OPPO等中国厂商也相继进入折叠屏市场,对三星的领先地位构成威胁。三星方面表示,受AI智能手机需求增长带动,预计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从2024年的12.1亿部小幅增至2025年的12.3亿部。 半导体业务也面临挑战。DRAM市场份额自2022年的43.1%下降至2023年的42.2%,预测2024年继续降至41.3%。三星电子分析认为,主要竞争对手的追赶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预计,存储市场方面,移动端和PC端的库存调整可能持续至2024年第一季度,而服务器市场的需求则受GPU供应情况影响,可能出现波动。 此外,三星智能手机面板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50.1%降至2024年的41.3%。中国面板制造商京东方(BOE)向OPPO、Vivo等品牌供应面板,对三星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汽车数字座舱市场份额亦从2023年的16.5%下降至2024年的12.4%。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供应链多元化,导致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三星在该领域的主要对手包括LG电子、大陆集团(Continental)和松下(Panasonic)等。 面对市场份额下滑的压力,三星正加快布局高端市场,以维持竞争优势。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决定减少通用型产品的供应,并加大对高价值产品的投入,例如高带宽存储(HBM)和DDR5等。与此同时,三星电子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量产首批2nm工艺芯片。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基于2nm工艺的Exynos芯片,并完成样品制作。2nm制程采用最新的“环绕栅极”(GAA)晶体管技术,以提升芯片性能和能效。 在电视业务方面,三星将聚焦98英寸Neo QLED 8K、OLED及高端生活方式电视,强化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在面板领域,三星计划拓展产品线,从智能手机面板延伸至IT设备、汽车和游戏显示器等新兴市场。 不过,三星内部普遍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半导体、显示面板和汽车电子行业,仅依靠价格和品质已难以维持竞争力。因此,公司管理层需要具备更强的战略决策能力,并加强组织管理,以应对当前挑战。 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在2022年上任时曾在公司内部网发表题为《挑战未来》的就职演讲。他表示,未来的“三星精神”应是“将梦想和想象变成现实的企业”、“不断开创新世界的企业”,以及“以独有技术让人类社会更加富裕的企业”。李在镕强调:“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更要提前布局、提升实力,当前正是需要更加果敢地迎难而上的时刻。” 图为三星江南“Galaxy Studio”以地铁为概念的数字立面全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20 19:40:01 -
中国芯片产业全面突围 韩国领先地位岌岌可危
中国凭借三轮高达6869亿元人民币的政府补贴,以及强劲的半导体内需,正在以惊人速度追赶韩国和美国等半导体强国。与韩国专注存储芯片不同,中国正在构建涵盖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的产业链。美国对7纳米以下制程所需的极紫外光(EUV)光刻机以及人工智能(AI)加速器所需的高带宽存储器(HBM)实施出口管制后,中国加快自主研发GPU和半导体设备,以减少对外依赖。 中国第一大DRAM企业长鑫存储(CXMT)快速扩大产能,导致韩国半导体产业遭到威胁。长鑫存储已量产17-18纳米制程的DDR4、LPDDR4X等主流DRAM,并成功投产12纳米级别的DDR5、LPDDR5X(低功耗存储)。2020年长鑫存储的晶圆月产量仅为4万片,但去年已增至20万片。相比之下,韩国的总月产量约为114万片(三星电子68万片,SK海力士46万片),由此可见长鑫存储正在迅速追赶。 此外,中国企业还通过低价策略引发存储芯片价格战。目前,中国制造的DDR4价格仅为韩国产品的一半,甚至比二手产品价格还低约5%。去年7月,通用PC DRAM产品(DDR4 8Gb 1Gx8)的固定交易均价为2.1美元,今年1月已降至1.35美元,跌幅高达35.7%。长鑫存储的DDR5早期良率仅为20%,但经过持续优化,目前已提升至80%。 NAND闪存领域的技术差距也正在迅速缩小。长江存储(YMTC)本月已开始量产294层NAND闪存,而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分别量产321层和286层产品。存储芯片的层数决定存储容量和密度,是关键竞争指标,中国企业已逼近韩国。长江存储受美国制裁无法获得荷兰ASML的EUV设备,导致产品在质量和稳定方面落后,但业内普遍认为,韩国企业仅能依靠在高端NAND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来保持领先地位。 与韩国高度依赖出口不同,中国国内IT企业大规模采购本土芯片。华为早在2004年成立海思半导体,并成功研发自主应用处理器(AP)麒麟9000s,该芯片由中国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SMIC)采用7纳米制程代工,最终用于华为Mate 60 Pro智能手机。华为在过去十年间已投入约1.2万亿元人民币进行半导体研发。 目前,业界对中国半导体技术水平评价不一。汉阳大学融合电子工程学系教授朴在勤表示,中国持续扩展DRAM和NAND市场份额,在主流市场凭借政府补贴的低价策略占据优势,韩国企业必须向高端市场转型,以确保竞争力。韩国产业研究院专家金杨澎(音)则认为,中国在主流市场的低价竞争扰乱半导体市场秩序,但韩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尚未受到致命威胁。 实际上,中国针对韩国的高端芯片也已经发起挑战。目前,韩国企业在HBM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英伟达、超威等AI芯片巨头的主要供应商。中国则集中力量研究HBM带宽优化技术,以提升数据传输速率。汉阳大学教授白瑞仁(音)指出,韩国的研发侧重硬件制造,而中国则更加注重系统级应用,未来中国提升HBM领域的研发能力后,全球HBM市场格局可能发生变化。 面对美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中国加快推进设备国产化。上海微电子已实现90-28纳米级别光刻机量产,并启动7纳米以下EUV光刻机研发。北方华创(NAURA)主攻刻蚀与沉积设备,中微半导体则研发等离子刻蚀设备。去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目标为40%,多数研发资金来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相比之下,韩国尚无光刻机制造能力。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5-02-13 23:21:20 -
特朗普出手!下月12日起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重创韩国钢铁业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投下的“关税炸弹”终究还是直接影响到了韩国,在宣布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后,特朗普还表示正在考虑对韩国主要出口产品汽车和半导体征收关税,韩国经济前景难测。 据业界11日消息,特朗普当地时间10日签署文件,宣布从下月12日起,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令韩国钢铁行业遭当头一棒。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根据2018年的《贸易扩张法》第232条,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全球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韩国通过谈判获得了263万吨的免税配额。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最糟糕的情况是在配额量不变的情况下征收25%的关税。 分析称,此次关税措施将令本就因供大于求和全球需求减少而持续低迷的钢铁行业遭受更大的挑战。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市场,若美国将中国低价产品拒之门外,中国产品将转而涌入东南亚、欧洲等世界各地,这将进一步削弱韩国钢铁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美国征收高额关税后,位于美国境内的生产设施将成为唯一的受益者。目前现代制铁正考虑在美国投资建设电炉炼钢厂,韩国钢铁企业的海外生产设施转移计划也将变得更加复杂。 本次关税措施也将对大量使用钢铁和铝的汽车行业造成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据悉,每生产一辆汽车需要1吨钢铁和250公斤的铝。现代汽车集团从韩国进口钢铁和铝,在美国运营北美工厂。 现代汽车计划以位于佐治亚州的HMGMA工厂为中心,将当地产量提高至每年118万辆,关税措施的落地将导致成本负担增加, 不仅是整车行业,零部件以及家电行业的负担也将进一步加重。冰箱、洗衣机等产品中,钢铁占原材料比重较高,目前三星电子和LG电子分别在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西州分别建有生产基地,家电制造企业正在考虑购买美国产钢板等应对方案。 特朗普考虑对半导体征收关税也令业界紧张不已,若政策落地,对美出口比重较高的韩国半导体企业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韩国半导体业界相关人士称,上调关税将导致美国市场对半导体的需求减少,即使在美国境内建设内存工厂,预计补贴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但也有意见认为,由于中国企业供应链的扩大,通用内存芯片的价格已大幅下降,而高带宽内存(HBM)芯片方面,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九成,因此关税造成的实际影响有限。
2025-02-11 23:54:21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低迷 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企业体感景气连续3年呈恶化态势。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韩国销售额排名前600的大型企业进行企业景气调查指数(BSI)调查,并于30日发布结果显示,1月企业景气指数(BSI)为87.3,自2022年2月(91.5)以来连续36个月低于基准线(100)。韩国企业体感景气持续呈现恶化态势,持续时间远超金融危机时期(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数值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BSI分别为86.5和88,均未达到基准线。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医药品、电子及通信设备接近基准线,但其余领域均未超过100。其中,金属及金属加工产品和非金属材料及制品的BSI最低,为80,其次依次为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83.3)、纤维、服装、皮革、鞋类(84.6)、石油精炼及化学产品(85.7),食品饮料及香烟(86.7)、木材、家具、纸张(87.5)、通用及精密机械设备(89.5)等也均处于较低水平。非制造业方面,休闲、住宿、餐饮及专业、科学技术、事业支援服务等行业的BSI均达到107.1,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不景气的建筑业(64.3)形成鲜明对比。 此前,BSI的预测值也连续35个月低于100,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大部分企业对当前经济持悲观态势,对未来发展前景缺乏信心。针对这一情况,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随着美国新政府上台,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加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的影响,BSI指数已连续两个月仅保持在80点左右。若企业体感景气持续恶化,经济低增长结构可能会长期化。因此,政府需尽快提出相应对策,以恢复产业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025-01-30 23:20:37 -
韩国企业市值排名大洗牌 三星市值跌至五年来最低
三星集团去年在韩国集团企业市值排名中依旧位列榜首,但市值规模降至五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一变化原因在于三星电子在半导体竞争力上的疲软表现,导致整个集团业绩受到拖累。与此同时,造船与军工行业的繁荣推动HD现代集团和韩华集团排名迅速上升,而三年前排在第10位的乐天集团受流动性危机影响,正在面临跌出前20名的风险。 据韩国交易所29日数据,去年年底三星集团市值为543.3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3万亿元),较前一年的709.69万亿韩元下跌23.44%。三星目前依旧稳居韩国集团企业市值第一,但市值已经降至2019年514.11万亿韩元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三星电子股价下跌32.23%。 三星电子业绩不佳的部分原因是面向英伟达的高带宽存储器(HBM)供应延迟,导致在人工智能(AI)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力下降。此外,通用内存竞争加剧、价格下降,以及代工业务的持续低迷等多重问题,也让公司面临危机。 相比之下,SK集团市值为202.7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81%,以此成功夺回三年前失去的亚军位置。这一成绩主要在于SK海力士在HBM领域的竞争优势,并借助AI半导体的上涨势头推动股价上涨22.9%。 LG集团旗下LG新能源和LG化学二次电池与石化业务疲软,导致集团市值下跌23.88%至144.65万亿韩元,排名下滑至第三位。现代汽车集团则略微增长0.9%,市值为141.66万亿韩元,排名保持在第四位。 HD现代集团以123.93%的增幅,市值涨至76.84万亿韩元,排名第五。HD现代集团在HD现代海洋解决方案的上市与造船行业的繁荣上受益,市值排名从前一年的第10位跃升至第5位。 其他排名前十的集团包括塞尔群集团(43.06万亿韩元)、浦项制铁集团(42.5万亿韩元)、韩华集团(41.46万亿韩元)、Kakao集团(35.04万亿韩元)和NAVER集团(31.51万亿韩元)。韩华集团受益于海洋及航天业务的强劲表现,排名从第11位上升至第8位。 乐天集团市值为13.07万亿韩元,连续三年排名下滑,从2021年的第10位跌至2023年的第19位。乐天集团去年年底面临流动性危机,不得已以乐天世界塔为担保,采取出售低收益资产的自救措施。去年12月,乐天集团以1.6万亿韩元出售乐天租赁,开始对旗下子公司进行整合。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9 23:10:55 -
韩国中型车企迎寒冬 比亚迪"同技术更低价"战略引发危机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BYD)于1月16日正式宣布进军韩国市场,此举在韩国汽车产业引发了强烈反响。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此次携旗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进入韩国市场,其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令韩国本土车企,尤其是中型汽车制造商倍感压力。 ATTO 3作为比亚迪的全球战略车型,自2022年推出以来,已在全球市场累计销售超100万辆。此次在韩国市场,ATTO 3的基础售价为3015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2万元)。在韩国政府提供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下,消费者实际购买价格有望降至2000万韩元区间。相较于现代和起亚的同级别电动车型,这一定价优势明显,对韩国中型车企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直接冲击。 根据比亚迪韩国于本月23日公布的数据,自16日品牌发布会及预售启动以来,ATTO 3的预售订单量已在短短一周内突破1000台。其中,ATTO 3 Plus版本占比高达99%,成为消费者首选。Plus版本配备通风座椅、空气净化系统、电动尾门以及瑞典音响品牌Dirac®的音响系统等豪华配置,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亮点。从地区分布来看,首尔地区订单占29%,京畿道占34%,其余地区占37%。 业内专家指出,比亚迪选择ATTO 3作为首款进军韩国市场的车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该车型不仅在全球市场获得了广泛认可,其出色的产品力与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定位,使其能够快速赢得韩国消费者青睐,助力比亚迪迅速打开市场并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韩国汽车市场,现代和起亚是绝对的主导力量,而韩国通用、雷诺韩国和KG Mobility等中型车企则主要依靠价格优势维持市场份额。然而,比亚迪的强势入局或将打破这一既定格局。 目前韩国中型车企中,仅KG Mobility推出了电动车型Torres EVX,但去年的销量表现并不理想,仅售出6000辆。更具讽刺性的是,Torres EVX采用了比亚迪提供的电池技术。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在使用相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价格更具优势的比亚迪产品,这对KG Mobility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韩国通用和雷诺韩国的电动化转型同样面临挑战。两家公司计划于2025年推出各自的紧凑型电动SUV——Equinox EV和Scenic E-Tech。然而,比亚迪ATTO 3的提前入市,可能严重影响这些新车型的市场表现。有行业专家预测,即便这些车型采取激进的定价策略,在品牌影响力和售后服务网络方面仍难以与比亚迪抗衡。 比亚迪显然不会止步于ATTO 3。据悉,企业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陆续引入中型轿车"海豹"(SEAL)和中型SUV"海狮7"(SEALION 7)。这一产品矩阵的快速扩张战略,将为韩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现代和起亚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电动车产品线,如IONIQ系列和EV系列,在短期内仍能保持市场优势。这些车型在韩国本土市场已经建立了良好口碑,具备稳定的客户群体。 然而,对于韩国中型车企而言,情况则更加严峻。一位韩国汽车产业协会的高级分析师指出:"中型车企不仅面临产品线匮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价格优势正在被比亚迪瓦解。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这些企业在电动化转型中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随着比亚迪在韩国市场的逐步扩张,韩国汽车产业可能面临重要转折点。现代和起亚需要进一步巩固高端市场地位,而中型车企则需要重新定位市场策略,在产品创新和服务体验等方面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专家建议,韩国中型车企应该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同时在细分市场中寻找独特定位,避免与比亚迪直接价格竞争。此外,政府也可能需要考虑出台相关政策,帮助本土中型车企度过转型期。 比亚迪的这次进军韩国市场,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实力,更可能推动韩国汽车市场加速变革,最终受益的将是韩国消费者。未来几个月,韩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值得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 比亚迪韩国】
2025-01-28 01:06:30 -
三星携手谷歌开发"无限项目" XR头显计划年内上市
近日在美国圣何塞举行的Galaxy Unpacked 2025记者会上,三星电子移动体验(MX)部门开发团队主管金基焕表示,与谷歌共同开发的“无限项目”计划为用户提供顶级扩展现实(XR)体验,三星电子凭借专业的硬件、对移动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广泛的Galaxy生态系统,已经占据提供逼真XR体验的独特地位。 三星早在2023年1月就宣布与谷歌及高通合作开发XR设备,此次活动上首次公开XR头显原型,这款头显旨在提供类似苹果去年2月发布的混合现实(MR)设备Vision Pro的虚拟与现实无缝交互体验。MX部门社长卢泰文此前透露,XR头显计划年内推出,并明确与Vision Pro展开竞争之意。 此次发布会上展出头显原型,但具体规格尚未公开。金基焕强调,XR项目的起点和核心是与谷歌的紧密合作,操作系统(OS)Android XR平台是三星与谷歌合作的结晶,两家企业的优势与经验巧妙融合。 金基焕进一步解释称,这种合作超越硬件和软件,同时涵盖操作系统、人工智能模型、终端设备、内容与服务等多个领域,堪称两家企业合作的里程碑。他以三星和谷歌共同打造的Wear OS在Galaxy Watch系列中的成功类比,对Android XR平台的未来充满信心。 谈及选择以头显为首款Android XR设备的原因,金基焕表示,三星能够凭借尖端技术为用户提供最丰富的体验,头显可以通过出色的显示屏、传感器、光学技术及摄像头等,为用户带来最高水平的XR体验。同时,该设备还注重长期佩戴的舒适性,通过对大量头型数据的分析优化设计,实现轻便与平衡的硬件表现。 此外,Android XR平台的首要优势在于通用性,可适用于头显和智能眼镜等多种设备形态。三星计划以XR头显的推出为起点,未来继续开发智能眼镜形式设备。金基焕称,“无限项目”是Galaxy庞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为了提升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体验,XR技术的开发始终考虑与智能手机的协同效应,以满足用户与企业需求,持续推进创新。 当地时间22日,在美国圣何塞举行的Galaxy Unpacked 2025上展出XR头显。【图片来源 三星电子】
2025-01-24 23:23:58 -
韩国企业景气指数连续2年11个月下滑 经济阴霾日益加深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企业景气指数已连续2年11个月呈下滑趋势。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对韩国销售额排名前600的大型企业进行企业景气调查指数(BSI)调查,并于22日发布结果显示,2月BSI预测值为84.6,较上月的97.3大幅下降12.7点。这是自2020年4月因新冠疫情冲击导致指数下跌25.1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时隔4年9个月再现类似跌势。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数值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自2022年4月以来,BSI预期值已连续35个月低于基准值100。 从行业来看,非制造业(81.4)预计受冲击的程度将大于制造业(93)。虽然制造业BSI预测值较上月回升8.8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却下降了3.5个百分点,创下自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非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信息通信(56.3)、建筑(76.2)、批发零售(83.3)、电力、燃气和水务(84.2)、休闲、住宿和餐饮(85.7)、运输和仓储(91.7)等行业的经营预期均呈恶化趋势。韩经协指出,这一趋势主要源于内需持续低迷,导致消费疲软。 制造业方面,通用及精密机械设备(126.3)和电子及通信设备(105.3)等行业的表现预计较为乐观,但医药品、非金属材料及制品、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等行业则接近基准线,其余五个行业预计经营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在调查的各部门BSI预测值中,内需(86.2)、投资(87.9)、收益性(90.7)、就业(91.5)、资金状况(92.7)、出口(97.5)、库存(102.5)等指标均表现出负面预期。其中,库存指数超过基准值100,反映出库存过剩的现象,成为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信号。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表示,高汇率和油价上涨等因素加剧了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信心持续恶化。他警告称,若企业信心长期低迷,可能对投资和就业等实体经济领域产生过度抑制作用。 上月30日,市民经过首尔中区明洞商业街的一处空置门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2 23:28:17 -
比亚迪携ATTO 3进军韩国市场 以"性价比"冲击本土车企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中国企业比亚迪(BYD)正式进军韩国市场,并以“性价比”作为武器,威胁着韩国本土整车行业。 据业界消息,BYD已经开始销售其首款国内车型——紧凑型电动SUV“ATTO 3”。自2022年推出以来,ATTO 3在全球市场已售出超过100万辆,是BYD的代表车型之一。该车搭载磷酸铁锂(LFP)刀片电池,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在常温综合工况下为321公里。 BYD将在韩国市场推出ATTO 3的标准版和Plus版,售价分别为315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8万元)和3330万韩元,价格仅高于中国大陆地区。相比之下,ATTO 3在日本的售价为4000万韩元,在东南亚的售价则为3000万韩元左右。 由于使用LFP电池,预计ATTO 3在韩国的补贴额度不会太高。尽管如此,由于其本身较低的售价,实际购买价格有望在2000万韩元后半。ATTO 3的补贴方案尚未最终确定,预计将在2月正式交付之前敲定。 ATTO 3瞄准的是电动汽车热潮中的小型SUV市场,尤其是在暂时性需求停滞的背景下。现代汽车的Casper Electric和起亚的EV3在这一市场的表现良好。EV3的售价起步为3995万韩元,Casper Electric的起售价为2740万韩元。 这两款车均使用高能效的NCM(镍钴锰)电池,在性能上较ATTO 3更受好评,但ATTO 3在车辆尺寸和内部空间方面略占优势。考虑到各车型的优缺点,若价格差异超过1000万韩元,偏好“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选择ATTO 3。 从长远来看,有分析认为,比亚迪的进入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品牌的接受度,并消除相关负面认知。BYD韩国乘用车部门负责人赵仁哲表示:“ATTO 3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年轻且追求合理消费的人群。我们力求为客户提供能够毫无负担地体验的最佳价格。” ATTO 3的上市预计将对KG Mobility、雷诺韩国和韩国通用(GM)等国内整车制造商造成直接冲击。其中,KG Mobility是唯一销售中型电动SUV Torre EVX的公司,售价为4438万韩元,价格比ATTO 3贵出1000万韩元以上。即便考虑到车型级别差异,价格差距仍不容忽视。两款车均使用LFP电池,补贴政策差异预计不会太大。 雷诺韩国和韩国通用计划在今年分别进口并销售“Scenic E-Tech electric”和“Equinox EV”这两款小型SUV,这与ATTO 3的市场竞争重叠,预计售价都将超过4000万韩元。由于这两款车需要进口,并受到高汇率的影响,降价空间有限。 如果BYD能够在韩国市场站稳脚跟,偏好性价比的消费者可能会倾向选择比亚迪。长远来看,现代汽车和起亚等韩国本土车企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实际上,BYD在进入韩国市场的同时,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展厅和售后服务(AS)网络,并专注于质量管理。此外,BYD还计划在今年推出中型电动轿车“海豹”(SEAL)和中型电动SUV“海狮7”(SEALION 7)等新车型,进一步扩展电动汽车产品线。 【摄影 记者 崔锦宁】
2025-01-20 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