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演员’新闻 51个
-
河正宇专访:从电影到画布的跨界创作 探寻艺术的纯粹与多元
【编者按】河正宇是韩国著名演员、导演和画家,以其精湛的演技和多样化的角色选择而闻名,不仅在韩国影视界享有崇高地位,也在国际影坛广受赞誉。其代表作如《追击者》《恐怖直播》《隧道》《与神同行》等,均已成为经典之作。近年来,他的绘画才华同样备受瞩目。自2010年以来,他已举办了14次个人画展,持续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最近,河正宇在首尔知名画廊学古斋举办了以“Never tell anybody outside the family”(永远不要告诉家人之外的人)为主题的第14次个人画展。该主题灵感源自电影《教父》的经典台词。此次展览呈现了35幅新作,围绕“地毯”和“面具”两个系列,展示他在艺术创作中的内心世界。河正宇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他的艺术历程与未来展望。 演员、导演和画家河正宇【图片来源 学古斋】 ▲旅途中的色彩灵感 谈及此次画展的色彩选择,河正宇特别提到了他在多米尼加、摩洛哥和苏里南的旅行经历,这些旅程为他的创作注入了丰富的灵感。它们不仅是工作的一部分,更是他探索当地文化、发掘独特色彩的体验过程。他分享道:“在多米尼加,我发现了一些当地特有的颜料,这些颜色是其他地方难以寻见的。” 在摩洛哥的画材店中,尽管选择不多,但当地的色彩深深吸引了他。他在作品中大胆运用这些纯粹的原色,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使画作充满活力和异域风情。通过画布,他传达出旅行中的感受和回忆。此外,河正宇还将非洲与波利尼西亚的原始艺术图案融入作品,探索人类内在的直觉与情感表达。 ▲时间、努力与创作过程 谈及自己的艺术成长历程,河正宇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即成为某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的积累),他认为艺术的进步源于持续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他表示:“艺术并不只是依赖理论学习,而是源于本能的感受与表达。”在与非洲艺术家Armand Boua和Georgina Gratrix作品的互动中,他汲取了全新的灵感,尤其是在色彩和材质的运用上,这些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激发他的创作潜能。 河正宇强调,艺术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正如演戏需要亲自去诠释角色,绘画同样要求他亲自去运笔和表达。他坚信,艺术是感官和本能的延伸,只有通过不断的创作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奥秘。 河正宇第14次个人画展现场【图片来源 学古斋】 ▲演员与画家相辅相成 身兼演员与画家两职,河正宇认为这两个身份在创作过程中相辅相成。他表示:“作为演员,我需要与导演合作来呈现角色,而在绘画中,我则是完全主导自己的表达。”他解释道,这种差异使他能够在两个领域间自由转换。当演艺工作陷入瓶颈时,绘画便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在他看来,双重身份并非冲突,而是一种有机的互补关系。 河正宇指出,演员的表达依赖于与导演的合作,是一种通过角色诠释的过程;而绘画则是100%纯粹的自我表达,艺术家对作品全权负责。虽然二者在创造性上有相通之处,但在纯粹度上却有显著区别。他形容,演员和画家的身份就像一对亲密的朋友,彼此密不可分。 然而,导演工作对他而言则是另一种挑战。他必须全神贯注,无法同时兼顾绘画,因为导演的职责消耗了巨大的精力。这种创作模式的差异使他在各个角色间寻求平衡,同时也能将灵感和想法相互转化。 ▲纯粹的色彩运营与新风格探索 在此次展览中,河正宇的作品大胆运用了纯粹的原色,呈现出直接、富有张力的视觉冲击。他的作品风格偏向平面化,色彩对比强烈,追求一种原始而独特的表现形式。河正宇特别提到,受家人影响,他从小便对色彩搭配有敏锐的感知。此外,旅居海外的经历使他更倾向于直接使用未经混合的原色,他认为这些颜色本身就具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自然地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他说道:“在文化丰富、自然多元的地方旅行后,我的创作逐渐呈现出对原始艺术的喜爱。” 河正宇第14次个人画展现场【图片来源 学古斋】 ▲展望中国艺术市场 河正宇对不断扩大的中国艺术市场充满期待,希望未来能在中国举办展览,与当地收藏家和观众建立直接联系。他指出,中国收藏家的数量庞大,需求多样,特别是对岳敏君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尤为青睐。几次未能赴约的中国展览邀请,让他对未来的艺术之旅充满憧憬。 河正宇的绘画创作不仅带来视觉的震撼,更是一场情感与内心的深层对话。他以纯粹而强烈的艺术风格传递出个人的故事与情感,为观众提供了共鸣的空间。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了河正宇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也映射了他对人性本质与生命力的思考。他希望通过作品在现代社会中重拾人类本真的纯粹,唤醒生活的真挚与活力。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 河正宇第14次个人画展现场【图片来源 学古斋】
2024-10-30 03:02:34 -
2024 MAMA阵容揭晓 明星云集再掀热潮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4 MAMA(Mnet Asian Music Awards)颁奖典礼”公布了今年的颁奖嘉宾阵容。每年年末,MAMA颁奖典礼因其亮点不断引发广泛关注。今年的颁奖嘉宾阵容包括孔明、郭东延、金敏荷、金惠允、罗英锡、Dex、马东锡、文相敏、朴叙俊、徐仁国、薛仁雅、安宰贤、李周宪、李俊昊、任时完、郑浩妍、曹柔理、崔显旭、洪真庆等(按韩文姓氏首字母顺序),预计这一强大阵容将为全球音乐粉丝带来一场华丽盛典。 马东锡、朴叙俊和郑好娟等演员在全球拥有极高影响力。马东锡凭借电影《永恒族》成为漫威超级英雄,还推出了他亲自策划的电影《犯罪都市》,并创下4000万观影人次的记录。他的出席无疑将为颁奖典礼增添重要分量。 李俊昊、任时完和曹柔理也将担任颁奖嘉宾。李俊昊作为2009年MAMA大奖得主和2PM成员,近年来在多部热剧中表现出色,宣布连续第二年参加颁奖典礼。任时完凭借《少年时代》获得青龙电视剧大赏最佳男主角,巩固了当红演员地位。曹柔理在参演奈飞(Netflix)系列《鱿鱼游戏2》后,正式宣布作为演员出道,此次也将参与颁奖活动。 郭东延与李周宪、徐仁国与安宰贤、孔明与金敏荷等默契搭档备受期待。此外,薛仁雅、金惠允、崔贤旭、文尚民、Dex等艺人也将出席。2023年远见者奖得主罗英锡和模特兼艺人洪真庆的加入预计将为颁奖典礼带来轻松氛围。击剑国家代表吴相旭凭借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成为韩国首位获得击剑军刀项目个人赛和团体赛金牌的选手,也将加入颁奖嘉宾阵容,为活动增添多样性。 随着颁奖嘉宾阵容的公布,颁奖典礼的预热正式启动,全球粉丝对展示K-POP未来和价值的“2024 MAMA颁奖典礼”充满期待。主办方还将公布更多闪耀的表演阵容,进一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2024 MAMA颁奖典礼”将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在美国洛杉矶的杜比剧院举行,并于11月22日和23日在日本大阪京瓷巨蛋举办,届时将通过Mnet和优兔(YouTube)频道Mnet K-POP及Mnet TV等向全球直播。 “2024 MAMA颁奖典礼”宣传图【图片来源 希杰娱乐】
2024-10-28 22:21:06 -
韩国元老级演员金守美因病去世 享年75岁
据首尔瑞草警察署25日消息,演员金守美于当天上午8时左右因心脏骤停被送往瑞草区的首尔圣母医院,最终因抢救无效辞世,享年75岁。 据悉,金守美当天在位于瑞草区的家中突然失去意识,被儿子发现后立刻拨打119急救电话,并将金守美送往圣母医院急救室。急救室医生确认金守美死亡后向警方进行报告,目前警方正在调查具体的死亡原因,灵堂设于汉阳大学医院。 金守美1971年以演员身份被MBC电视台录取踏入演艺圈,凭借精湛的演技获得观众好评,常年活跃在影视剧及综艺节目中,被称为演艺圈的“常青树”。在上世纪80年代播出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田园日记》中,年仅30岁出头的金守美在剧中饰演年迈的“一龙妈”,演技获得观众认可,于1986年获得MBC演技大奖,成为韩国家喻户晓的国民演员。 去年金守美出演电影《家门的荣光:重启》,直至今年5月,她因过度疲劳住进首尔城东区的汉阳大学医院接受治疗,并暂停了所有活动。据悉,她因演出等活动安排密集,导致过度劳累,医生建议她需要暂时休养。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当天对金守美的突然辞世表示深切哀悼,称失去了一位温暖、充满人情味和幽默感的家人。柳仁村曾与金守美共同出演《田园日记》,从那时起两人结下深厚友情。 演员金守美因病去世。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25 19:32:46 -
奈飞剧集《地狱公使》第二季今日举办制作发布会
21日,在首尔钟路区JW东大门广场万豪酒店,举办了奈飞剧集《地狱公使》第二季制作发布会。图为出席活动的演员林成宰(左)、文素利、金新绿、金贤珠、文根英和金圣喆。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22 00:30:19 -
韩江提及歌曲逆袭榜单 文坛获奖热潮席卷乐坛
韩国小说家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在音乐界也引发广泛讨论。据韩国音乐平台Melon 13日消息,自10日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开后,双人组合乐童音乐家(AKMU)的歌曲《How can I love the heartbreak, you're the one I love》开始在每日排行榜上逆袭。 该歌曲在10日排行榜上排名上升5位至第34名,随后在11日榜单中进一步上升7位至第27名。这首2019年发布的歌曲此次意外逆袭,原因在于一段视频近日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视频中,韩江提到她在撰写小说《不做告别》的初稿时,对这首歌印象深刻。 三年前,韩江在出演优兔(YouTube)频道“文学社区”时回忆称:“我完成初稿后,坐上出租车,听到这首歌。我当时知道这是一首正在流行的歌曲,但听到最后一句歌词时,突然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意义,我当时不禁流下眼泪。” 韩江在视频中提到歌曲中的一句歌词:“你要我如何,如何离你而去,直到海枯石烂,我都会站在原地,再见。”她回忆道:“怎么可能海枯石烂?这幅画面突然浮现在我脑海中,我仿佛变成一个有故事的人,坐在出租车里流泪。” 这段视频成为话题后,Melon上这首歌的介绍页面涌现出许多提及韩江和诺贝尔奖的评论。粉丝们留言称:“看了韩江作家的视频后,久违地再来听这首歌”,“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提到的韩国歌曲”。 以HYNN作为艺名活动的韩国歌手朴惠媛也因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而引发关注。朴惠媛在读韩江的小说《白》时,对其中“即使我被玷污,我也只会给予纯白”一句感触极深,因此取艺名为HYNN(韩语“白”的发音)。这一消息随着韩江获奖再次传开。 此后,HYNN在社交网络服务(SNS)上向韩江作家表达祝贺,并立下作为歌手的志向:“我一直认为韩江作家是深入洞察时代和世界,抚慰人心而值得尊敬的作家。我是一个受作家作品影响而取艺名的小歌手,但我会始终心怀对作家作品的纯粹目光和真诚,继续创作音乐。” 防弹少年团成员金南俊(RM)、演员徐玄振等艺人读过韩江的小说后留下的感想也在网上重新传开。10日,X(推特)上开始流传金南俊过去在V Live直播中谈到韩江小说《少年来了》读后感的视频,他表示:“我在飞往欧洲的飞机上读的这本书,后来在酒店继续读。当时的环境非常好,但读这本书却让我感到心情沉重。她的文字非常生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金南俊在10日也通过分享韩江获奖的消息送上祝贺。防弹少年团成员金泰亨(V)也表示:“我在军队里读过《少年来了》。恭喜韩江作家。”演员徐玄振的粉丝们也在X上分享她对《不做告别》一书的推荐语:“非常敏感细腻,犹如被纸划伤表皮。这本书真的好。”,庆祝韩江获得诺贝尔奖。 韩江介绍乐童音乐家歌曲的视频截图【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0-13 23:59:38 -
张律:从空间出发 探索电影教育与创作新境界
【编者按】张律是一位备受国际电影界关注的中国导演、编剧、制作人和小说家。他的电影风格独特,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通常以缓慢而富有诗意的节奏讲述故事。张律的创作起点往往源于特定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发展人物与故事。他的作品多聚焦中年知识分子,融入丰富的东亚文学元素,展现出鲜明的"文人性"特征。 CHANEL×BIFF亚洲电影学院(Asian Film Academy,以下简称“亚洲电影学院”)宣布张律担任新任院长,旨在发掘亚洲新晋电影人并构筑电影产业网络。近日,在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张律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分享了他对电影教育和创作的独特见解。 在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张律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摄影 记者 傅璐瑶】 张律表示,担任院长是一种荣幸。他提到釜山电影节长期以来给予了电影人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如今是通过教育回馈电影行业的时机。尽管他自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电影教育,但在教学过程中,他深刻意识到专业训练的重要性。他指出:“没有接受专业训练,在电影制作现场的准备工作往往会遇到困难。如果能接受系统的教育和训练,电影制作将变得更加顺畅。” 他认为,亚洲电影学院为年轻电影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并强调电影制作是集体创作的过程,团队合作和情感共鸣至关重要。他表示:“看到年轻人对电影依然充满热情,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感动。我相信,通过亚洲电影学院的培养,年轻电影人将会为亚洲电影带来新的活力。” 在谈到自己的电影制作经验时,张律分享了他在韩国和中国两国的经历。他认为,电影制作和演员合作的核心在于沟通和情感传达,而非国别差异。尽管韩中两国的电影制作环境面临着制作成本上升等挑战,尤其是小制作电影尤为艰难。然而,他乐观地表示,电影仍在不断拍摄,这本身就是一种转机。 在谈到电影拍摄现场时,张律观察到两国的主力军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并赞扬他们正在努力克服困难,推动行业发展。他强调,与演员合作时,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这种沟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建立合作的基础。 对于情感传达在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张律解释道,导演需要通过视觉、听觉以及与演员身体的节奏结合来表达情感。尽管这个过程复杂,但当一切顺利时,这种情感的传达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他呼吁业内人士不断学习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情感,以提升电影制作的质量。 在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张律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摄影 记者 傅璐瑶】 面对全球电影产业的挑战,张律认为,电影行业的未来在于教育和保持多样性。他表示:“我们应该加大对电影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才。同时,我们需要保持电影创作的多样性,鼓励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他相信,当代电影应该反映出跨文化交流和现代生活的复杂性,讲述更丰富多样的故事。 张律还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影创作应关注这种新环境下产生的丰富情感。他说:“我今天在釜山,明天就可能在上海,这种跨地域的生活方式会激发出新的情感体验。跟随这些新的情感,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作品。” 张律的电影常常以边缘人的故事为主题,这是他对全球化时代跨文化生活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边缘人经历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殊体验,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情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的视角。 张律还强调,自己的创作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他频繁往返于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地进行拍摄工作。疫情后,他回到中国,并在北京和日本启动了新的项目。大约一年半前,他搬到四川省,目前正在那里进行新作品的后期制作和拍摄。张律在演员选择上尤其注重地域性,他倾向于在不同地方拍摄时优先选择当地演员,以便更真实地展现当地文化。 此外,张律对“遗忘故乡方言,只会说标准普通话的人回到故乡”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他认为,演员的出身地深刻影响了角色的塑造,这种对地域性的关注使他的电影能更真实地呈现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情感表达。 电影《柳川》剧照。【图片来源 首尔独立电影节】 张律常选择庆州、群山、柳川等小众独特的城市进行拍摄,他表示,自己更倾向于从空间出发,感受拍摄地的氛围来发展故事和角色。尽管他常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但最近也在大都市如北京和成都拍摄新作。他强调,每个地方的文化和情感都独一无二,而这种独特性正是他电影创作的源泉。 在此次釜山国际电影节上的分享,张律不仅展现了自己作为电影人的深厚经验和独特视角,也让人看到他对电影教育与跨文化交流的深切关注。作为亚洲电影学院的院长,他期待通过教育和合作,为亚洲电影注入新的活力。 导演张律【图片来源 釜山国际电影节】
2024-10-10 00:37:10 -
《苏州河》4K修复版今日韩国重映 经典爱情故事再现银幕
由中国导演娄烨执导,周迅和贾宏声主演的爱情电影《苏州河》4K修复版将于今日在韩国院线重映。 《苏州河》是一部奇幻爱情片,通过摄像师“我”的旁白,讲述了马达(贾宏声饰)与纯真少女“牡丹”,以及与她长相酷似的酒吧美人鱼表演者“美美”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 这部影片曾在全球19个电影节上亮相,被誉为2000年中国电影中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成功之作,赢得了评论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该片斩获了第2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以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大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影片通过对爱情与执念、现实与幻想、谎言与真相的交织,巧妙地串联了两个相互关联的爱情故事。演员周迅在片中完美诠释了“美美”和“牡丹”这两个角色,凭借这一出色表现,她荣获了巴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从而跻身国际影坛。 《苏州河》最初于2000年10月8日在韩国上映,此次重映是时隔24年的再度登场。负责引进《苏州河》的AK娱乐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河》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优秀作品,我们希望能让更多韩国观众欣赏到这部经典之作,因此决定重新上映。” 电影《苏州河》剧照【图片来源 AK娱乐】
2024-10-09 20:40:12 -
贾樟柯新作《风流一代》亮相釜山 探讨时代变迁下的爱情故事
由贾樟柯执导、赵涛主演的电影《风流一代》入围了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Gala Presentation大师单元。近日,贾樟柯在釜山新世界Centum City百货店文化厅举行的记者会上,回顾了他长达约30年的电影生涯。 5日,导演贾樟柯和演员赵涛出席了釜山新世界Centum City百货店文化厅举行的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风流一代》以2001年至2022年的中国北方小城为背景,围绕恋人巧巧和郭斌的分分合合展开,讲述了他们与身边各式各样基层人物在新世纪前20年的生活故事,展现了社会变革中一代人顽强拼搏的精神。 贾樟柯巧妙地将2001年游历中国时拍摄的影像与近期的画面相结合,创造性地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他提到,在2020年亲眼目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后,决定将长期积压的胶片素材重新审视并加以利用。在谈到创作灵感时,贾樟柯表示:“经历疫情后,我强烈感受到一个时代已经结束,而新的时代正在到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AI)等科技浪潮般涌现,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5日,导演贾樟柯出席了釜山新世界Centum City百货店文化厅举行的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贾樟柯的妻子赵涛在《风流一代》中再次饰演巧巧一角,这个角色最早出现在他们2002年的合作影片《任逍遥》中。赵涛表示,通过《风流一代》,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赵涛原本是舞蹈专业出身,因贾樟柯的电影《站台》进入电影圈。此后,她出演了贾樟柯的许多作品,包括《三峡好人》、《天注定》、《山河故人》和《江湖儿女》等。 赵涛回忆道:“刚开始演戏时,我对他人漠不关心,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和贾樟柯一起拍电影后,我逐渐发生了变化。导演关注的人物,往往是那些看似与我们无关,甚至不知道自己被镜头记录的普通人。他一直通过电影讲述这些人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受感动,也认识到我们应该关爱所有与我们一同生活的人。” 5日,演员赵涛出席了釜山新世界Centum City百货店文化厅举行的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贾樟柯以写实手法描绘急剧变化中的中国社会与普通人的生活而闻名。在《风流一代》中,他浓缩展示了过去20多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影片前半部分描绘了2000年代初期的场景,而在以新冠疫情为背景的后半部分,贾樟柯敏锐地捕捉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展现了AI技术逐渐取代人类某些角色的趋势。 贾樟柯曾凭借《三峡好人》于2006年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该影片讲述了一位工人寻找离家妻子的故事。他的作品《天注定》于2013年则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中拜金主义和各种形式暴力的破坏性。贾樟柯的电影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社会洞察力在欧洲广受好评。 釜山国际电影节早在1998年就发掘了贾樟柯的才华,授予他“新浪潮奖”。贾樟柯回忆道:“可以说,我的电影人生是从釜山开始的。我记得当时与同龄导演们讨论电影、建立友谊的时光。直到今天,我仍然深深怀念釜山。”
2024-10-06 23:35:35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第七届中韩青少年儿童才艺表演大会隆重举行
【图片提供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 9月29日,由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同心喜迎国庆佳节•童艺献礼盛世华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第七届中韩青少年儿童才艺表演大会在仁川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得到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及多家在韩机构的大力支持,当天在韩华侨华人子女700余人来到了演出现场,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领侨处副主任戴敏凯以及多家在韩机构、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本次国庆盛典。方坤代办致辞时说到,“华韵”意在展现中华文化的风采和韵味,今天的活动今天的活动是华裔新生代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中韩是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希望在韩华侨华人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韩文化交流的使命。使馆将继续支持华侨华人子女教育,成为同胞们的坚强后盾。最后预祝本次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并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全体同胞幸福安康!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致辞。【图片提供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会长高洁在致辞中介绍了中韩子女教育协会正是基于“在海外传承中华文化”的初衷而创立。不仅为孩子们搭建学习中华文化的平台,每年举办的才艺表演大会,也是为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正值75周年国庆,孩子们的表演就是给祖国的最好礼物。高会长还表示才艺大会越办越好离不开与在韩多家机构的紧密合作,特别感谢了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和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的加入与共同主办。 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具光会在致辞中首先衷心祝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对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深深的钦佩和尊敬。并表示韩国政府及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在活跃中韩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方面做出了努力。特别是为了让两国的青少年了解彼此文化,开展了各式活动,今后将进一步丰富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最后祝愿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会长刘立坤在致辞中说今年正值中韩建交32周年,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让中国语在韩国成为了解民族思想、历史与价值观的窗口。并代表三家主办单位,向到场的嘉宾、观众、全体演员以及幕后工作人员等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最后祝愿中国繁荣昌盛,中韩友谊万古常青。 【图片提供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 本届才艺表演大会是自第一届以来表演规模最大、参与人数和到场观众最多的一届,从启动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韩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得到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在韩华人企业等的大力支持。在韩华人家长及子女更是热情高涨,积极准备为祖国庆生,在本届表演大会舞台上不仅能欣赏到孩子们表演的传统器乐合奏、大合唱、快板、中国舞、诗词朗诵等,还能欣赏到乱打秀、武术、街舞、男女声三重唱等专业演员的表演,节目形式多样,犹如百花齐放,让台下观众目不暇接、掌声不断。 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由小演员们、家长代表等共同登场合唱,将表演大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韩生活、成长的华侨华人及华人子女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唱响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中韩友好的美好畅想,现场所有人员都感到心潮澎湃、无比激动。 会后在场嘉宾、观众都给这次大会给予了超高的评价和赞扬,纷纷表示希望每年都能在韩国看到这样有意义、内容丰富、气氛热烈的舞台表演,小演员们和家长也都表示非常感谢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提供了这么好的展示机会,希望明年能再次登台,也希望中韩青少年儿童才艺表演大会越办越好。
2024-10-01 18:22:45 -
BIFAN与中国FIRST惊喜电影展深化合作 促进两国类型电影交流
韩国富川国际奇幻电影节(BIFAN)与中国FIRST惊喜电影展(FIRST Fantastic Film Festival)将展开深度合作。本月26日,FIRST惊喜电影展将放映BIFAN怪谈短片制作支持项目中的4部作品,并举办交流活动。这4部短片分别是李河恩(音)导演的《梦中》、韩承浣导演的《噩梦》、李相旼导演的《送聘人》和刘熙莲导演的《房间》。 FIRST惊喜电影展选片说明突出了每部作品的特色:《梦中》以科幻背景展开引人入胜的故事;《噩梦》通过出人意料的反转真实呈现儿童的纯真;《送聘人》融合强烈的类型元素与传统民俗文化,拓展想象空间;《房间》则以精美的镜头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BIFAN电影策展组组长李正烨(音)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有怪谈短片的导演参与,还邀请了中国新锐导演和电影界人士,共同探讨类型电影创作和韩中电影节的制作支持体系。他强调,未来两大电影节将在发掘新锐类型电影和人才方面加强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BIFAN期间,FIRST惊喜电影展的短片制作支持项目“First Lab Shooting Season”中的两部作品——陈晓蒙导演的《钉装巧合》和张天辉导演的《硬骨头》也受邀参展,导演和演员还亲赴富川与观众交流。 FIRST惊喜电影展自2016年起每年9月在北京举行,通过“FIRST Lab”项目推动类型电影发展,为中国电影产业注入新活力。其母展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则自2006年起每年7月在中国西宁举办。 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大电影节在推动亚洲类型电影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有望促进韩中电影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从左至右顺时针方向分别为电影《梦中》《噩梦》《送聘人》和《房间》的剧照。【图片来源 BIFAN】
2024-09-27 00:18:56
-
河正宇专访:从电影到画布的跨界创作 探寻艺术的纯粹与多元
【编者按】河正宇是韩国著名演员、导演和画家,以其精湛的演技和多样化的角色选择而闻名,不仅在韩国影视界享有崇高地位,也在国际影坛广受赞誉。其代表作如《追击者》《恐怖直播》《隧道》《与神同行》等,均已成为经典之作。近年来,他的绘画才华同样备受瞩目。自2010年以来,他已举办了14次个人画展,持续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最近,河正宇在首尔知名画廊学古斋举办了以“Never tell anybody outside the family”(永远不要告诉家人之外的人)为主题的第14次个人画展。该主题灵感源自电影《教父》的经典台词。此次展览呈现了35幅新作,围绕“地毯”和“面具”两个系列,展示他在艺术创作中的内心世界。河正宇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他的艺术历程与未来展望。 演员、导演和画家河正宇【图片来源 学古斋】 ▲旅途中的色彩灵感 谈及此次画展的色彩选择,河正宇特别提到了他在多米尼加、摩洛哥和苏里南的旅行经历,这些旅程为他的创作注入了丰富的灵感。它们不仅是工作的一部分,更是他探索当地文化、发掘独特色彩的体验过程。他分享道:“在多米尼加,我发现了一些当地特有的颜料,这些颜色是其他地方难以寻见的。” 在摩洛哥的画材店中,尽管选择不多,但当地的色彩深深吸引了他。他在作品中大胆运用这些纯粹的原色,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使画作充满活力和异域风情。通过画布,他传达出旅行中的感受和回忆。此外,河正宇还将非洲与波利尼西亚的原始艺术图案融入作品,探索人类内在的直觉与情感表达。 ▲时间、努力与创作过程 谈及自己的艺术成长历程,河正宇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即成为某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的积累),他认为艺术的进步源于持续的投入和不懈的努力。他表示:“艺术并不只是依赖理论学习,而是源于本能的感受与表达。”在与非洲艺术家Armand Boua和Georgina Gratrix作品的互动中,他汲取了全新的灵感,尤其是在色彩和材质的运用上,这些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激发他的创作潜能。 河正宇强调,艺术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正如演戏需要亲自去诠释角色,绘画同样要求他亲自去运笔和表达。他坚信,艺术是感官和本能的延伸,只有通过不断的创作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奥秘。 河正宇第14次个人画展现场【图片来源 学古斋】 ▲演员与画家相辅相成 身兼演员与画家两职,河正宇认为这两个身份在创作过程中相辅相成。他表示:“作为演员,我需要与导演合作来呈现角色,而在绘画中,我则是完全主导自己的表达。”他解释道,这种差异使他能够在两个领域间自由转换。当演艺工作陷入瓶颈时,绘画便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在他看来,双重身份并非冲突,而是一种有机的互补关系。 河正宇指出,演员的表达依赖于与导演的合作,是一种通过角色诠释的过程;而绘画则是100%纯粹的自我表达,艺术家对作品全权负责。虽然二者在创造性上有相通之处,但在纯粹度上却有显著区别。他形容,演员和画家的身份就像一对亲密的朋友,彼此密不可分。 然而,导演工作对他而言则是另一种挑战。他必须全神贯注,无法同时兼顾绘画,因为导演的职责消耗了巨大的精力。这种创作模式的差异使他在各个角色间寻求平衡,同时也能将灵感和想法相互转化。 ▲纯粹的色彩运营与新风格探索 在此次展览中,河正宇的作品大胆运用了纯粹的原色,呈现出直接、富有张力的视觉冲击。他的作品风格偏向平面化,色彩对比强烈,追求一种原始而独特的表现形式。河正宇特别提到,受家人影响,他从小便对色彩搭配有敏锐的感知。此外,旅居海外的经历使他更倾向于直接使用未经混合的原色,他认为这些颜色本身就具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自然地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他说道:“在文化丰富、自然多元的地方旅行后,我的创作逐渐呈现出对原始艺术的喜爱。” 河正宇第14次个人画展现场【图片来源 学古斋】 ▲展望中国艺术市场 河正宇对不断扩大的中国艺术市场充满期待,希望未来能在中国举办展览,与当地收藏家和观众建立直接联系。他指出,中国收藏家的数量庞大,需求多样,特别是对岳敏君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尤为青睐。几次未能赴约的中国展览邀请,让他对未来的艺术之旅充满憧憬。 河正宇的绘画创作不仅带来视觉的震撼,更是一场情感与内心的深层对话。他以纯粹而强烈的艺术风格传递出个人的故事与情感,为观众提供了共鸣的空间。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了河正宇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也映射了他对人性本质与生命力的思考。他希望通过作品在现代社会中重拾人类本真的纯粹,唤醒生活的真挚与活力。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6日。 河正宇第14次个人画展现场【图片来源 学古斋】
2024-10-30 03:02:34 -
2024 MAMA阵容揭晓 明星云集再掀热潮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4 MAMA(Mnet Asian Music Awards)颁奖典礼”公布了今年的颁奖嘉宾阵容。每年年末,MAMA颁奖典礼因其亮点不断引发广泛关注。今年的颁奖嘉宾阵容包括孔明、郭东延、金敏荷、金惠允、罗英锡、Dex、马东锡、文相敏、朴叙俊、徐仁国、薛仁雅、安宰贤、李周宪、李俊昊、任时完、郑浩妍、曹柔理、崔显旭、洪真庆等(按韩文姓氏首字母顺序),预计这一强大阵容将为全球音乐粉丝带来一场华丽盛典。 马东锡、朴叙俊和郑好娟等演员在全球拥有极高影响力。马东锡凭借电影《永恒族》成为漫威超级英雄,还推出了他亲自策划的电影《犯罪都市》,并创下4000万观影人次的记录。他的出席无疑将为颁奖典礼增添重要分量。 李俊昊、任时完和曹柔理也将担任颁奖嘉宾。李俊昊作为2009年MAMA大奖得主和2PM成员,近年来在多部热剧中表现出色,宣布连续第二年参加颁奖典礼。任时完凭借《少年时代》获得青龙电视剧大赏最佳男主角,巩固了当红演员地位。曹柔理在参演奈飞(Netflix)系列《鱿鱼游戏2》后,正式宣布作为演员出道,此次也将参与颁奖活动。 郭东延与李周宪、徐仁国与安宰贤、孔明与金敏荷等默契搭档备受期待。此外,薛仁雅、金惠允、崔贤旭、文尚民、Dex等艺人也将出席。2023年远见者奖得主罗英锡和模特兼艺人洪真庆的加入预计将为颁奖典礼带来轻松氛围。击剑国家代表吴相旭凭借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成为韩国首位获得击剑军刀项目个人赛和团体赛金牌的选手,也将加入颁奖嘉宾阵容,为活动增添多样性。 随着颁奖嘉宾阵容的公布,颁奖典礼的预热正式启动,全球粉丝对展示K-POP未来和价值的“2024 MAMA颁奖典礼”充满期待。主办方还将公布更多闪耀的表演阵容,进一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2024 MAMA颁奖典礼”将于当地时间11月21日在美国洛杉矶的杜比剧院举行,并于11月22日和23日在日本大阪京瓷巨蛋举办,届时将通过Mnet和优兔(YouTube)频道Mnet K-POP及Mnet TV等向全球直播。 “2024 MAMA颁奖典礼”宣传图【图片来源 希杰娱乐】
2024-10-28 22:21:06 -
韩国元老级演员金守美因病去世 享年75岁
据首尔瑞草警察署25日消息,演员金守美于当天上午8时左右因心脏骤停被送往瑞草区的首尔圣母医院,最终因抢救无效辞世,享年75岁。 据悉,金守美当天在位于瑞草区的家中突然失去意识,被儿子发现后立刻拨打119急救电话,并将金守美送往圣母医院急救室。急救室医生确认金守美死亡后向警方进行报告,目前警方正在调查具体的死亡原因,灵堂设于汉阳大学医院。 金守美1971年以演员身份被MBC电视台录取踏入演艺圈,凭借精湛的演技获得观众好评,常年活跃在影视剧及综艺节目中,被称为演艺圈的“常青树”。在上世纪80年代播出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田园日记》中,年仅30岁出头的金守美在剧中饰演年迈的“一龙妈”,演技获得观众认可,于1986年获得MBC演技大奖,成为韩国家喻户晓的国民演员。 去年金守美出演电影《家门的荣光:重启》,直至今年5月,她因过度疲劳住进首尔城东区的汉阳大学医院接受治疗,并暂停了所有活动。据悉,她因演出等活动安排密集,导致过度劳累,医生建议她需要暂时休养。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柳仁村当天对金守美的突然辞世表示深切哀悼,称失去了一位温暖、充满人情味和幽默感的家人。柳仁村曾与金守美共同出演《田园日记》,从那时起两人结下深厚友情。 演员金守美因病去世。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25 19:32:46 -
奈飞剧集《地狱公使》第二季今日举办制作发布会
21日,在首尔钟路区JW东大门广场万豪酒店,举办了奈飞剧集《地狱公使》第二季制作发布会。图为出席活动的演员林成宰(左)、文素利、金新绿、金贤珠、文根英和金圣喆。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22 00:30:19 -
韩江提及歌曲逆袭榜单 文坛获奖热潮席卷乐坛
韩国小说家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在音乐界也引发广泛讨论。据韩国音乐平台Melon 13日消息,自10日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开后,双人组合乐童音乐家(AKMU)的歌曲《How can I love the heartbreak, you're the one I love》开始在每日排行榜上逆袭。 该歌曲在10日排行榜上排名上升5位至第34名,随后在11日榜单中进一步上升7位至第27名。这首2019年发布的歌曲此次意外逆袭,原因在于一段视频近日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视频中,韩江提到她在撰写小说《不做告别》的初稿时,对这首歌印象深刻。 三年前,韩江在出演优兔(YouTube)频道“文学社区”时回忆称:“我完成初稿后,坐上出租车,听到这首歌。我当时知道这是一首正在流行的歌曲,但听到最后一句歌词时,突然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意义,我当时不禁流下眼泪。” 韩江在视频中提到歌曲中的一句歌词:“你要我如何,如何离你而去,直到海枯石烂,我都会站在原地,再见。”她回忆道:“怎么可能海枯石烂?这幅画面突然浮现在我脑海中,我仿佛变成一个有故事的人,坐在出租车里流泪。” 这段视频成为话题后,Melon上这首歌的介绍页面涌现出许多提及韩江和诺贝尔奖的评论。粉丝们留言称:“看了韩江作家的视频后,久违地再来听这首歌”,“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提到的韩国歌曲”。 以HYNN作为艺名活动的韩国歌手朴惠媛也因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而引发关注。朴惠媛在读韩江的小说《白》时,对其中“即使我被玷污,我也只会给予纯白”一句感触极深,因此取艺名为HYNN(韩语“白”的发音)。这一消息随着韩江获奖再次传开。 此后,HYNN在社交网络服务(SNS)上向韩江作家表达祝贺,并立下作为歌手的志向:“我一直认为韩江作家是深入洞察时代和世界,抚慰人心而值得尊敬的作家。我是一个受作家作品影响而取艺名的小歌手,但我会始终心怀对作家作品的纯粹目光和真诚,继续创作音乐。” 防弹少年团成员金南俊(RM)、演员徐玄振等艺人读过韩江的小说后留下的感想也在网上重新传开。10日,X(推特)上开始流传金南俊过去在V Live直播中谈到韩江小说《少年来了》读后感的视频,他表示:“我在飞往欧洲的飞机上读的这本书,后来在酒店继续读。当时的环境非常好,但读这本书却让我感到心情沉重。她的文字非常生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金南俊在10日也通过分享韩江获奖的消息送上祝贺。防弹少年团成员金泰亨(V)也表示:“我在军队里读过《少年来了》。恭喜韩江作家。”演员徐玄振的粉丝们也在X上分享她对《不做告别》一书的推荐语:“非常敏感细腻,犹如被纸划伤表皮。这本书真的好。”,庆祝韩江获得诺贝尔奖。 韩江介绍乐童音乐家歌曲的视频截图【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0-13 23:59:38 -
张律:从空间出发 探索电影教育与创作新境界
【编者按】张律是一位备受国际电影界关注的中国导演、编剧、制作人和小说家。他的电影风格独特,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通常以缓慢而富有诗意的节奏讲述故事。张律的创作起点往往源于特定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发展人物与故事。他的作品多聚焦中年知识分子,融入丰富的东亚文学元素,展现出鲜明的"文人性"特征。 CHANEL×BIFF亚洲电影学院(Asian Film Academy,以下简称“亚洲电影学院”)宣布张律担任新任院长,旨在发掘亚洲新晋电影人并构筑电影产业网络。近日,在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张律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分享了他对电影教育和创作的独特见解。 在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张律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摄影 记者 傅璐瑶】 张律表示,担任院长是一种荣幸。他提到釜山电影节长期以来给予了电影人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如今是通过教育回馈电影行业的时机。尽管他自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电影教育,但在教学过程中,他深刻意识到专业训练的重要性。他指出:“没有接受专业训练,在电影制作现场的准备工作往往会遇到困难。如果能接受系统的教育和训练,电影制作将变得更加顺畅。” 他认为,亚洲电影学院为年轻电影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并强调电影制作是集体创作的过程,团队合作和情感共鸣至关重要。他表示:“看到年轻人对电影依然充满热情,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感动。我相信,通过亚洲电影学院的培养,年轻电影人将会为亚洲电影带来新的活力。” 在谈到自己的电影制作经验时,张律分享了他在韩国和中国两国的经历。他认为,电影制作和演员合作的核心在于沟通和情感传达,而非国别差异。尽管韩中两国的电影制作环境面临着制作成本上升等挑战,尤其是小制作电影尤为艰难。然而,他乐观地表示,电影仍在不断拍摄,这本身就是一种转机。 在谈到电影拍摄现场时,张律观察到两国的主力军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并赞扬他们正在努力克服困难,推动行业发展。他强调,与演员合作时,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这种沟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建立合作的基础。 对于情感传达在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张律解释道,导演需要通过视觉、听觉以及与演员身体的节奏结合来表达情感。尽管这个过程复杂,但当一切顺利时,这种情感的传达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他呼吁业内人士不断学习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情感,以提升电影制作的质量。 在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张律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摄影 记者 傅璐瑶】 面对全球电影产业的挑战,张律认为,电影行业的未来在于教育和保持多样性。他表示:“我们应该加大对电影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才。同时,我们需要保持电影创作的多样性,鼓励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作品。”他相信,当代电影应该反映出跨文化交流和现代生活的复杂性,讲述更丰富多样的故事。 张律还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影创作应关注这种新环境下产生的丰富情感。他说:“我今天在釜山,明天就可能在上海,这种跨地域的生活方式会激发出新的情感体验。跟随这些新的情感,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吸引力的作品。” 张律的电影常常以边缘人的故事为主题,这是他对全球化时代跨文化生活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边缘人经历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殊体验,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情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的视角。 张律还强调,自己的创作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他频繁往返于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地进行拍摄工作。疫情后,他回到中国,并在北京和日本启动了新的项目。大约一年半前,他搬到四川省,目前正在那里进行新作品的后期制作和拍摄。张律在演员选择上尤其注重地域性,他倾向于在不同地方拍摄时优先选择当地演员,以便更真实地展现当地文化。 此外,张律对“遗忘故乡方言,只会说标准普通话的人回到故乡”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他认为,演员的出身地深刻影响了角色的塑造,这种对地域性的关注使他的电影能更真实地呈现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情感表达。 电影《柳川》剧照。【图片来源 首尔独立电影节】 张律常选择庆州、群山、柳川等小众独特的城市进行拍摄,他表示,自己更倾向于从空间出发,感受拍摄地的氛围来发展故事和角色。尽管他常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但最近也在大都市如北京和成都拍摄新作。他强调,每个地方的文化和情感都独一无二,而这种独特性正是他电影创作的源泉。 在此次釜山国际电影节上的分享,张律不仅展现了自己作为电影人的深厚经验和独特视角,也让人看到他对电影教育与跨文化交流的深切关注。作为亚洲电影学院的院长,他期待通过教育和合作,为亚洲电影注入新的活力。 导演张律【图片来源 釜山国际电影节】
2024-10-10 00:37:10 -
《苏州河》4K修复版今日韩国重映 经典爱情故事再现银幕
由中国导演娄烨执导,周迅和贾宏声主演的爱情电影《苏州河》4K修复版将于今日在韩国院线重映。 《苏州河》是一部奇幻爱情片,通过摄像师“我”的旁白,讲述了马达(贾宏声饰)与纯真少女“牡丹”,以及与她长相酷似的酒吧美人鱼表演者“美美”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 这部影片曾在全球19个电影节上亮相,被誉为2000年中国电影中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成功之作,赢得了评论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该片斩获了第2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第15届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以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大奖等多项国际荣誉。 影片通过对爱情与执念、现实与幻想、谎言与真相的交织,巧妙地串联了两个相互关联的爱情故事。演员周迅在片中完美诠释了“美美”和“牡丹”这两个角色,凭借这一出色表现,她荣获了巴黎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从而跻身国际影坛。 《苏州河》最初于2000年10月8日在韩国上映,此次重映是时隔24年的再度登场。负责引进《苏州河》的AK娱乐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河》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优秀作品,我们希望能让更多韩国观众欣赏到这部经典之作,因此决定重新上映。” 电影《苏州河》剧照【图片来源 AK娱乐】
2024-10-09 20:40:12 -
贾樟柯新作《风流一代》亮相釜山 探讨时代变迁下的爱情故事
由贾樟柯执导、赵涛主演的电影《风流一代》入围了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Gala Presentation大师单元。近日,贾樟柯在釜山新世界Centum City百货店文化厅举行的记者会上,回顾了他长达约30年的电影生涯。 5日,导演贾樟柯和演员赵涛出席了釜山新世界Centum City百货店文化厅举行的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风流一代》以2001年至2022年的中国北方小城为背景,围绕恋人巧巧和郭斌的分分合合展开,讲述了他们与身边各式各样基层人物在新世纪前20年的生活故事,展现了社会变革中一代人顽强拼搏的精神。 贾樟柯巧妙地将2001年游历中国时拍摄的影像与近期的画面相结合,创造性地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他提到,在2020年亲眼目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后,决定将长期积压的胶片素材重新审视并加以利用。在谈到创作灵感时,贾樟柯表示:“经历疫情后,我强烈感受到一个时代已经结束,而新的时代正在到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AI)等科技浪潮般涌现,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5日,导演贾樟柯出席了釜山新世界Centum City百货店文化厅举行的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贾樟柯的妻子赵涛在《风流一代》中再次饰演巧巧一角,这个角色最早出现在他们2002年的合作影片《任逍遥》中。赵涛表示,通过《风流一代》,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赵涛原本是舞蹈专业出身,因贾樟柯的电影《站台》进入电影圈。此后,她出演了贾樟柯的许多作品,包括《三峡好人》、《天注定》、《山河故人》和《江湖儿女》等。 赵涛回忆道:“刚开始演戏时,我对他人漠不关心,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和贾樟柯一起拍电影后,我逐渐发生了变化。导演关注的人物,往往是那些看似与我们无关,甚至不知道自己被镜头记录的普通人。他一直通过电影讲述这些人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受感动,也认识到我们应该关爱所有与我们一同生活的人。” 5日,演员赵涛出席了釜山新世界Centum City百货店文化厅举行的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贾樟柯以写实手法描绘急剧变化中的中国社会与普通人的生活而闻名。在《风流一代》中,他浓缩展示了过去20多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影片前半部分描绘了2000年代初期的场景,而在以新冠疫情为背景的后半部分,贾樟柯敏锐地捕捉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展现了AI技术逐渐取代人类某些角色的趋势。 贾樟柯曾凭借《三峡好人》于2006年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该影片讲述了一位工人寻找离家妻子的故事。他的作品《天注定》于2013年则荣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中拜金主义和各种形式暴力的破坏性。贾樟柯的电影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社会洞察力在欧洲广受好评。 釜山国际电影节早在1998年就发掘了贾樟柯的才华,授予他“新浪潮奖”。贾樟柯回忆道:“可以说,我的电影人生是从釜山开始的。我记得当时与同龄导演们讨论电影、建立友谊的时光。直到今天,我仍然深深怀念釜山。”
2024-10-06 23:35:35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第七届中韩青少年儿童才艺表演大会隆重举行
【图片提供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 9月29日,由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同心喜迎国庆佳节•童艺献礼盛世华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第七届中韩青少年儿童才艺表演大会在仁川隆重举行。本次大会得到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及多家在韩机构的大力支持,当天在韩华侨华人子女700余人来到了演出现场,大家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领侨处副主任戴敏凯以及多家在韩机构、企业代表等出席了本次国庆盛典。方坤代办致辞时说到,“华韵”意在展现中华文化的风采和韵味,今天的活动今天的活动是华裔新生代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中韩是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希望在韩华侨华人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肩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韩文化交流的使命。使馆将继续支持华侨华人子女教育,成为同胞们的坚强后盾。最后预祝本次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并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全体同胞幸福安康!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致辞。【图片提供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会长高洁在致辞中介绍了中韩子女教育协会正是基于“在海外传承中华文化”的初衷而创立。不仅为孩子们搭建学习中华文化的平台,每年举办的才艺表演大会,也是为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了,正值75周年国庆,孩子们的表演就是给祖国的最好礼物。高会长还表示才艺大会越办越好离不开与在韩多家机构的紧密合作,特别感谢了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和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的加入与共同主办。 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具光会在致辞中首先衷心祝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对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深深的钦佩和尊敬。并表示韩国政府及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在活跃中韩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好方面做出了努力。特别是为了让两国的青少年了解彼此文化,开展了各式活动,今后将进一步丰富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为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最后祝愿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会长刘立坤在致辞中说今年正值中韩建交32周年,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让中国语在韩国成为了解民族思想、历史与价值观的窗口。并代表三家主办单位,向到场的嘉宾、观众、全体演员以及幕后工作人员等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最后祝愿中国繁荣昌盛,中韩友谊万古常青。 【图片提供 中韩子女教育协会】 本届才艺表演大会是自第一届以来表演规模最大、参与人数和到场观众最多的一届,从启动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韩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得到了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在韩华人企业等的大力支持。在韩华人家长及子女更是热情高涨,积极准备为祖国庆生,在本届表演大会舞台上不仅能欣赏到孩子们表演的传统器乐合奏、大合唱、快板、中国舞、诗词朗诵等,还能欣赏到乱打秀、武术、街舞、男女声三重唱等专业演员的表演,节目形式多样,犹如百花齐放,让台下观众目不暇接、掌声不断。 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由小演员们、家长代表等共同登场合唱,将表演大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韩生活、成长的华侨华人及华人子女在同一片天空下,共同唱响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中韩友好的美好畅想,现场所有人员都感到心潮澎湃、无比激动。 会后在场嘉宾、观众都给这次大会给予了超高的评价和赞扬,纷纷表示希望每年都能在韩国看到这样有意义、内容丰富、气氛热烈的舞台表演,小演员们和家长也都表示非常感谢中韩子女教育协会、中韩多文化交流协会、在韩中国语教育协会提供了这么好的展示机会,希望明年能再次登台,也希望中韩青少年儿童才艺表演大会越办越好。
2024-10-01 18:22:45 -
BIFAN与中国FIRST惊喜电影展深化合作 促进两国类型电影交流
韩国富川国际奇幻电影节(BIFAN)与中国FIRST惊喜电影展(FIRST Fantastic Film Festival)将展开深度合作。本月26日,FIRST惊喜电影展将放映BIFAN怪谈短片制作支持项目中的4部作品,并举办交流活动。这4部短片分别是李河恩(音)导演的《梦中》、韩承浣导演的《噩梦》、李相旼导演的《送聘人》和刘熙莲导演的《房间》。 FIRST惊喜电影展选片说明突出了每部作品的特色:《梦中》以科幻背景展开引人入胜的故事;《噩梦》通过出人意料的反转真实呈现儿童的纯真;《送聘人》融合强烈的类型元素与传统民俗文化,拓展想象空间;《房间》则以精美的镜头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BIFAN电影策展组组长李正烨(音)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有怪谈短片的导演参与,还邀请了中国新锐导演和电影界人士,共同探讨类型电影创作和韩中电影节的制作支持体系。他强调,未来两大电影节将在发掘新锐类型电影和人才方面加强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BIFAN期间,FIRST惊喜电影展的短片制作支持项目“First Lab Shooting Season”中的两部作品——陈晓蒙导演的《钉装巧合》和张天辉导演的《硬骨头》也受邀参展,导演和演员还亲赴富川与观众交流。 FIRST惊喜电影展自2016年起每年9月在北京举行,通过“FIRST Lab”项目推动类型电影发展,为中国电影产业注入新活力。其母展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则自2006年起每年7月在中国西宁举办。 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大电影节在推动亚洲类型电影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有望促进韩中电影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从左至右顺时针方向分别为电影《梦中》《噩梦》《送聘人》和《房间》的剧照。【图片来源 BIFAN】
2024-09-27 00: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