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通信’新闻 59个
-
韩国10月经常账户连续6个月盈余 半导体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根据韩国银行(央行)6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韩国10月经常账户盈余为97.8亿美元,这是自4月因外国人分红增加等因素导致短暂赤字(-2.9亿美元)后连续第六个月实现盈余。尽管盈余额较去年同期的74.4亿美元有所增长,但低于9月的109.4亿美元,在历年10月中排名第三。今年1至10月累计经常账户盈余为742.4亿美元,同比增加500.6亿美元。 从分项数据来看,商品收支实现81.2亿美元盈余,自去年4月以来连续19个月保持盈余,但较9月的104.9亿美元减少23.7亿美元。出口额为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连续13个月呈增长态势。 从品类来看,半导体(+39.8%)、钢铁制品(+6.8%)、乘用车(+5.2%)、信息通信设备(+5.2%)增长显著;从地区来看,对中国(+10.8%)、东南亚(+7.7%)、欧盟(+5.7%)和美国(+3.4%)的出口表现良好,但石油产品(-34.5%)和机械及精密仪器(-4.2%)出口有所下降。 进口总额为519.6亿美元,同比减少0.7%,这一降幅主要受原油(-17.9%)、石油产品(-13.3%)、煤炭(-9.5%)和化工产品(-6.7%)等原材料进口下降4.7%的影响。然而,半导体制造设备(+48.6%)、半导体(+18.2%)、精密仪器(+3.3%)等资本品进口增长7.5%,贵金属、珠宝(+72.9%)和直接消费品(+15.1%)等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长8.8%。 服务收支赤字为17.3亿美元,虽较上月的22.4亿美元有所缩小,但较去年同期的12.8亿美元有所扩大。其中,旅行收支赤字为4.8亿美元,得益于中国国庆节假期带动旅行收入增加,较9月的9.4亿美元赤字有所改善;而运输收支则因集装箱船运费下降,从9月4亿美元盈余转为2.3亿美元赤字。初次收入收支实现34.5亿美元盈余,高于9月的30.9亿美元,其中股息收入维持稳定,为24.9亿美元。 金融账户方面,10月净资产增加129.8亿美元。直接投资中,韩国对外投资增加2.8亿美元,外国对韩投资增加22.5亿美元;证券投资中,韩国对外债券投资增加29.1亿美元,外国对韩债券投资增加12亿美元。 上月29日,釜山港的神仙台码头上堆积的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6 18:58:19 -
韩国出口连续14个月增长 半导体出口创历年11月最高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日公布的11月进出口数据显示,11月出口额达到5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实现了连续14个月的增长。 自去年10月出口转正以来,韩国已连续1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然而,由于基数效应的影响,增速逐渐放缓。今年1月出口增长率曾达到18.2%的高点,随后逐月回落,7月降至13.5%,8月为11.0%,9月为7.5%,10月为4.6%,11月降至1.4%。今年1至11月累计出口额为6222亿美元,同比增长8.3%。 在15大主力出口产品中,11月半导体出口额同比增长30.8%,达到125亿美元,创下历年11月的最高纪录。今年1至11月,半导体出口累计增长45.4%,总额达到1274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计算机类产品出口增长122.3%,达到14亿美元,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无线通信设备出口同比增长19.7%,达到20亿美元。 第二大出口产品汽车的11月出口额为56亿美元,同比下降13.6%。产业通商资源部分析认为,零部件企业罢工、工资谈判延迟导致供应中断,产量下降,以及月底恶劣天气影响装运,是导致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 生物健康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9.6%,达到14亿美元,连续5个月增长,创下历年11月新高。钢铁出口在10月恢复正增长后,11月达到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船舶出口同比增长0.8%,达到25亿美元。 然而,其他10个品类出口均出现下降,包括显示器(-22%)、无线通信设备(-3.3%)、汽车(-13.6%)、汽车零部件(-8.0%)、通用机械(-18.9%)、石油产品(-18.7%)、石油化学(-5.6%)、家电(-13.9%)、纺织品(-3.8%)和二次电池(-26.3%)等。 从地区来看,对中美的出口分别下降0.6%和5.1%。对华出口额为113亿美元,尽管连续5个月超过110亿美元,但首次出现下降,结束了9个月的增长。对美国出口额为104亿美元,连续3个月超100亿美元,但打破了此前连续15个月的增长势头。 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安德根表示,尽管面临汽车生产减少和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但半导体和船舶等主力产品的良好表现支撑了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他强调将集中所有可用资源,争取在年底前推动更多出口,为经济注入活力。 上月29日,釜山港的神仙台、戡蛮和新戡蛮码头上堆积的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1 22:56:37 -
新韩银行针对旅外韩国公民启动线上实名认证服务
韩国新韩银行28日宣布,本行与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广播通信委员会、外交部、数字平台政府委员会、韩国互联网振兴院合作,针对旅外韩国公民试运营“线上实名认证服务”。 据悉,持有身份证号码或电子护照、已登记为旅外公民等条件的旅外公民可以通过新韩银行应用程序(APP), 使用护照信息和海外居留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后,获得“新韩认证书”。持有“新韩认证书”的用户可以线上进行实名认证。 28日,新韩银行在位于首尔瑞草区的外交中心举行线上实名认证服务启动纪念仪式。【图片提供 新韩银行】
2024-11-29 02:59:11 -
韩国通信股受青睐 外资持股比例创新高
韩联社金融数据公司Yonhap Infomax于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本月21日为基准,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市场中,通信行业的外资持股比例达42.94%,位居首位。 根据数据,电子行业以42.47%的外资持股比例位居第二,其次是金融业(37.1%)、保险业(36.3%)、运输设备业(34.35%)和制造业(33.97%)。此外,造纸业的外资持股比例最低,仅为2.44%,非金属矿物业(4.42%)、医疗业(9.51%)、纺织服装业(9.59%)和电力·天然气业(13.19%)等行业的外资持股比例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日,通信业的外资持股比例为42.92%,超过电子业(42.77%),这是自去年6月以来时隔一年五个月通信业首次超越电子业。此后,两个行业的外资持股比例差距逐渐扩大,20日的差距为0.58个百分点,21日为0.47个百分点。 从个股来看,以本月21日为基准,KT的外资持股比例达48.96%,这是自2019年10月8日(48.91%)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SK电讯和LG U+分别达到42.39%和35.36%。 然而,电子业的外资持股比例自7月18日达到48%以来,持续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外国投资者持续抛售三星电子的股份。时隔4个月,三星电子的外资持股比例已从56%降至51%。 相比之下,通信业的股价则呈上升趋势。从今年年初至本月22日,KT的股价上涨了29.36%,SK电讯和LG U+分别上涨了14.17%和8.4%。预计下月韩国通信股将被纳入“韩国价值提升指数”(Korea Value Up Index),买盘力量进一步增强。 此外,预计通信业明年业绩将出现大幅增长。KB证券公司研究员金俊燮(音)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普及,数据中心需求急剧增加,通信公司的AI基础设施销售将进一步增长。” 韩国三大移动通信公司【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4 23:38:11 -
经合组织:韩国5G基础设施在成员国中位居第一
【韩联社】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日前发布的《2024年数字经济展望报告》(DEO)中,韩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水平获得了全球最高评价。 经合组织数字政策委员会以成员国提交的统计数据及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会员国在数字领域的主要现状和政策效能。报告指出,截至去年,韩国的第五代(5G)通信网络基础在中国和欧盟(EU)等29个国家中位居第一,用户规模位居第二。 韩国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基站数量最多,为593个,其次是立陶宛 (328) 和芬兰 (251)。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约为100。在衡量5G连接普及度的指标上,美国以每百人68.4次的连接数占据榜首,韩国则以63次紧随其后,位居第二。其次为芬兰(58)、中国(57)、澳大利亚(57)及日本(56)等,经合组织的平均值为38.6。 报告分析称:“随着全球范围内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对高品质宽带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经合组织对地区电信行业的投资自2018年至去年增长实现18%的显著增长,年均增长率稳定在3.4%。经合组织地区的移动宽带用户数量在过去十年间翻了一番多,突破18.6亿大关。”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表示:“韩国在高速互联网、有线电话及电视服务三重结合的费用方面,同样获得了成本效益最佳的评价。韩国在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处于较高水平,我们将致力于构建创新的网络环境,打造安全可靠的数字生态系统,持续引领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
2024-11-21 22:33:32 -
韩国500强企业CEO平均任期有所缩减 明年逾三成结束任期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中,三分之一的首席执行官将于明年结束任期。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提交事业报告的362家公司的489名首席执行官进行调查,并于21日发布的结果显示,163名(33.3%)首席执行官任期将于明年3月前结束,较3年前的136名(27.8%)有所增加。 从各行业来看,银行圈任期结束的首席执行官比重最多。13家银行中,共有11家(84.6%)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任期将于今年年末或明年3月结束。其中,除渣打银行和KAKAO银行首席执行官任期分别为9.9年和7.7年以外,其他9家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任期均不到3年。 在商务业8名首席执行官中就有半数以上任期即将结束。在能源行业19名首席执行官中有9名(47.4%),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52名中有23名(44.2%)任期即将结束。此外,在信贷金融业14名中有6名(42.9%)和证券业27名中有11名(40.7%)将于明年年初结束任期。反之,公共企业、控股企业、通信企业均无人任期结束,在制药行业11名中仅1名任期即将结束。 据统计,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平均任期为4.5年,较3年前减少0.2年。平均任期最长的行业为能源业(8.2年),其次依次为汽车及零部件(7.0年)、生活用品(5.9年)、食品饮料(5.2年)、商务业(5.1年)等。反之,公共企业(0.9年)、二次电池(1.9年)、通信(2.7年)等行业的平均任期时间较短。 此外,在500强企业现任首席执行官中,在职时间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为东进世美肯(Dongjin Semichem)会长李富燮,截至目前,共在任57年。年龄最大的为韩国端子工业会长李昌元(音),出生于1936年。最年轻的为德意志汽车公司的(Deutsch Motors)代表权赫民(音),出生于1986年。
2024-11-21 20:21:08 -
韩国ICT出口增长前景放缓 霸权竞争或加剧半导体出口压力
韩国国内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增长趋势预计将逐步放缓,特别是作为ICT出口支柱的半导体出口增幅可能下降,前景不容乐观。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全球范围内的霸权竞争加剧,或将成为影响半导体出口疲软的主要原因。 在14日由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主办的ICT产业展望会议上,韩国信息通信政策研究院(KISDI)相关负责人发表了《外部环境变化与ICT产业前景》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出现需求回升和通胀回落加速等积极信号,但同时也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物价走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等不确定性因素。 报告认为,如果中东(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进一步升级,可能引发能源和金融市场的混乱,导致通胀下降速度低于预期。此外,通缩速度放缓可能推迟政策利率的下调,暴露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甚至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放缓。 ▲ICT出口增长放缓 产业整体低迷 KISDI预计,韩国ICT市场的增长将难以跟上全球IT市场的步伐。在ICT生产方面,软件(SW)和信息服务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但ICT设备及通信广播服务市场增长乏力,预计到2029年年均增长率仅为1.4%。明年,受ICT设备市场增速放缓以及ICT服务和软件市场增长停滞的影响,市场规模预计将同比增长3.5%,达到57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5万亿元)。 与此同时,ICT出口增幅也将逐渐缩小。尽管短期内,AI相关半导体和固态硬盘(SSD)的需求将继续支撑出口,但由于部件价格调整以及液晶显示面板(LCD)全球市场份额下降,预计增幅将较今年明显缩小。预计今年ICT出口较去年增长20.9%,但明年增幅将缩减至7.4%。KISDI指出,这一较大增长幅度主要源于去年基数较低。 ▲中长期前景黯淡 半导体出口增长面临挑战 从中长期来看,预计到2029年,韩国ICT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6%。全球手机、PC、电视等需求的放缓,以及半导体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领域的全球竞争加剧,或将拖累增长,尤其是作为ICT出口引擎的半导体,其增长率预计将停滞不前,给整体产业带来冲击。 KISDI指出,尽管短期内AI半导体的需求占比增加,有望拉动高附加值存储器需求稳定增长,但整体增长速度可能会低于去年水平。即使AI半导体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整体半导体市场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有限。韩国在服务器、PC、物联网(IoT)和汽车领域的AI半导体竞争力不足,加上中国企业在存储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崛起,以及代工制造(Foundry)领域与台积电(TSMC)的差距扩大,整体半导体市场的增长率预计将进入停滞期。 报告认为,半导体设计、制造和供应链领域的影响力至关重要,然而韩国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或将成为制约未来增长的主要障碍。预计明年韩国半导体出口将同比增长11.4%,但到2029年年均出口增幅或将降至1.2%。 ▲显示器出口前景低迷 KISDI预计,显示器领域的出口也不容乐观。液晶显示面板(LCD)产量减少,加上OLED市场全球份额下降,限制了出口增长。明年出口预计将同比减少5.1%,到2029年年均增长率仅为0.8%。 ▲AI技术引领ICT变革 出口前景受全球经济影响 KISDI预测,随着AI技术的发展,ICT产业将迎来深刻变革。超大规模AI的出现预计将带动高性能计算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高性能存储半导体市场扩张。随着以图形处理器(GPU)为核心的半导体市场重组,高带宽存储器(HBM)和SSD的需求也将增加。 KISDI表示,AI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引领ICT产业变革,AI服务器和PC的需求增加,可能引发半导体市场的新一轮变动。此外,随着生成式AI服务的扩展,信息服务和软件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变化,云市场将持续扩大,AI应用软件、AI平台和IT服务将进一步发展。 尽管AI需求扩散可能有助于全球制造业经济复苏,但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从中长期来看,ICT出口前景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KISDI警告说,通胀减速放缓、金融部门的不确定性等全球经济风险依然存在。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内需市场的不确定性,或将进一步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KISDI指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再次当选可能对地缘政治分裂和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这将成为影响未来出口的变数。KISDI呼吁,韩国应减少对特定国家的依赖,积极开拓具有投资潜力的新兴市场。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1-15 18:53:40 -
全球6G竞赛加速 中美韩力争主导地位
即将到来的6G时代将带来通信服务的根本性变革。除了数据传输速度的大幅提升,6G还将突破5G未能克服的空间限制,通信行业预期2030年前后6G商用化后将开启“无处不在的通信”新时代。 ▲全球6G竞赛全面展开 据韩国三大通信公司(SK电讯、KT、LG U+)及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4日透露,包括韩国、美国和中国在内的通信强国正积极推动6G标准化进程。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计划在2028年完成5G Advanced标准制定,并在2030年左右批准6G的首个全球标准。各国围绕3GPP的时间表展开激烈竞争,试图推动本国技术成为全球6G标准。 美国自2021年通过《未来网络法案》(FUTURE Networks Act)以来,已正式启动6G标准化工作,并成立“Next G联盟”,成员包括AT&T、Verizon、T-Mobile等美国三大通信公司以及英特尔、高通、微软、思科等科技企业。美国还加强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盟友的合作,意在抗衡中国在通信行业中的崛起。今年2月在全球通信展会——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该联盟发布了“6G联合声明”,提出了6G技术的开发原则和方向。 中国在5G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国家。市场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份额中,华为占据首位,达到31.3%。尽管美国对华为实施严格的半导体供应限制,并禁止其产品在美国销售,华为依然表现出色。中国政府在今年7月的报告中还指出,中国的5G标准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42%。 华为将5G向6G过渡的阶段称为“5.5G”,并计划在今年率先实现该技术的商用化,数据传输速度高达每秒10Gb,比5G快10倍。此举旨在进一步掌握6G核心技术。 ▲韩国三大通信公司加紧布局 虽然6G主导权之争聚焦于美中之间,但韩国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也在迅速行动。韩国三大通信公司和政府明确表示,继2019年4月全球首个5G商用化后,力争2030年成为全球首个6G商用化国家。2019年4月3日晚11点,韩国三大通信公司成功开通全球首个5G手机服务,比美国Verizon早了2小时。 韩国三大通信公司将6G的特点概括为“超低延迟、超广覆盖、超强连接”。与5G相比,6G的响应速度提升了10倍,单位面积内的连接设备数量也增加了10倍。6G将突破5G在陆地上的通信局限,实现陆海空全覆盖。三大通信公司正与政府密切合作,积极参与3GPP的标准化工作,力争在6G标准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通信行业预计,虽然5G未能显著改变日常生活,但6G将带来真正的变革。SK电讯在上月发布的《6G白皮书》中指出,5G虽然在技术性能上有所提升,但仍未能脱离3G和4G设定的目标。而6G的出现将有望推动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和空中城市交通(UAM)等对大规模计算需求的应用真正落地。 三大通信公司在6G应用领域的关注点略有不同。SK电讯聚焦于通信作为AI基础设施的作用;KT和LG U+则更加关注非地面网络,特别是通过卫星实现的太空通信。KT专注于卫星通信,而LG U+则提出“环境物联网”(Ambient IoT)的概念,与物联网(IoE)理念类似。 政府方面,韩国也在加紧布局频谱和卫星网络,以期在6G时代抢占先机。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在上月发布的《第四次电波振兴基本计划》中提出,未来将推动低轨道卫星通信的研发与技术标准化国际合作,重新分配3G、LTE和5G频谱,并扩展宽带频谱资源。 【图片来源 华为官网】
2024-11-05 19:41:57 -
韩华军工产业业绩强劲 营业利润激增44%
2日,在忠南举行的韩国国际防卫产业展会“KADEX 2024"。【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华系统(Hanwha Systems)日前公布第三季度初步财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达57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亿元),实现同比43.7%的显著增长,超过市场预期值(458亿韩元);同时,销售额攀升至6392亿韩元,同比增加3%;净利润达81亿韩元,同比减少80.2%。 韩华系统军工部门得益于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和沙特阿拉伯出口中程地对空拦截导弹“天弓-2多功能雷达(MFR)”,波兰采购K2射击控制系统及战术信息通信体系(TICN)等大型项目,业绩表现亮眼。 “天弓-2 MFR”由国防科学研究所(ADD)和韩华系统携手开发,并于2020年实现战斗力部署。特别是面向中东市场的出口型搭载最新型雷达“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技术。不仅能够全方位侦测逼近的敌方战机,还可以同时探测和追踪敌方的弹道导弹。韩华系统表示,天弓-2 MFR通过高度集成多个雷达功能,可以同步执行探测、追踪、识别、应对电波干扰 、导弹捕捉、追踪、通信等复合任务,展现卓越的系统效能。 在信息通讯技术(ICT)领域,韩华集团的子公司韩华宇航(Hanwha Aerospace)凭借其在系统整合、新一代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构建、以及新韩生活营业支持系统开发等多方面的卓越贡献,引领业绩增长。 韩华系统指出,第三季度净利润减少是由于于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所致。今年7月向沙特交付天弓-2 MFR,规模约8.6680亿美元。而在第三季度的财务统计期间,美元汇率疲软直接影响了净利润的表现。尽管如此,韩华系统的订单余额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由去年同期的5.9457万亿韩元增长至7.9236万亿韩元,增幅高达33.3%。 韩华系统相关人士表示:“预计今年销售额同比增加10%以上,实现两位数的业绩增长。期待军工产业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进一步巩固韩华系统在全球军工市场的领先地位。”
2024-10-30 19:29:13 -
韩国企业心理指数时隔四个月回升 中美政策调整成关键因素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随着汽车等核心行业出口业绩显著提升,衡量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时隔4个月小幅回升。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8日至16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45家,非制造业1447家)为对象进行10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4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达到92.1。 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全产业CBSI从今年6月开始持续走低后,于本月时隔4个月实现回升。然而,11月CBSI预测值为89.8,较本月下滑2.8个点,对于未来趋势略显谨慎态度。 央行统计调查组长黄熙珍(音)分析称,本月CBSI的上升势头主要得益于韩国与美国基准利率的下调和中国宣布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而对于11月CBSI预测值下滑,他表示,地缘政治紧张等全球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内需复苏放缓,企业体感景气或将受到一定影响。 从产业分类来看,制造业CBSI为92.6,环比上升1.7个点。构成指数中的产品库存(1.7p)、资金状况(1.3p)等得到改善,新订单(-0.8p)、生产(-0.4p)均萎靡不振。非制造业CBSI(91.7)环比上涨0.3个点,构成指数中的销售(-0.3p)、盈利能力(-1p)均有所下降,反之,资金状况(1.5p)有所上升。 从10月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得益于美国基准利率下调和消费者购买力增强,汽车整车出口量大幅增加,产品库存指数下降8个点。同时,随着海外市场对人工智能(AI)相关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需求的激增,新订单指数分别攀升了20个点和9个点。 在非制造业中,信息通信业、批发零售业以及运输仓库业均表现出色。具体来看,信息通信业的资金情况与行业景气指数分别增加6个点和7个点;批发零售业的资金情况与销售指数分别提升7个点和6个点;运输仓库业的资金情况与盈利能力指数则分别增长8个点和6个点。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8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下降1.2个点,达到92.5。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93.5,与上月持平。
2024-10-25 00:05:14
-
韩国10月经常账户连续6个月盈余 半导体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根据韩国银行(央行)6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韩国10月经常账户盈余为97.8亿美元,这是自4月因外国人分红增加等因素导致短暂赤字(-2.9亿美元)后连续第六个月实现盈余。尽管盈余额较去年同期的74.4亿美元有所增长,但低于9月的109.4亿美元,在历年10月中排名第三。今年1至10月累计经常账户盈余为742.4亿美元,同比增加500.6亿美元。 从分项数据来看,商品收支实现81.2亿美元盈余,自去年4月以来连续19个月保持盈余,但较9月的104.9亿美元减少23.7亿美元。出口额为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连续13个月呈增长态势。 从品类来看,半导体(+39.8%)、钢铁制品(+6.8%)、乘用车(+5.2%)、信息通信设备(+5.2%)增长显著;从地区来看,对中国(+10.8%)、东南亚(+7.7%)、欧盟(+5.7%)和美国(+3.4%)的出口表现良好,但石油产品(-34.5%)和机械及精密仪器(-4.2%)出口有所下降。 进口总额为519.6亿美元,同比减少0.7%,这一降幅主要受原油(-17.9%)、石油产品(-13.3%)、煤炭(-9.5%)和化工产品(-6.7%)等原材料进口下降4.7%的影响。然而,半导体制造设备(+48.6%)、半导体(+18.2%)、精密仪器(+3.3%)等资本品进口增长7.5%,贵金属、珠宝(+72.9%)和直接消费品(+15.1%)等消费品进口同比增长8.8%。 服务收支赤字为17.3亿美元,虽较上月的22.4亿美元有所缩小,但较去年同期的12.8亿美元有所扩大。其中,旅行收支赤字为4.8亿美元,得益于中国国庆节假期带动旅行收入增加,较9月的9.4亿美元赤字有所改善;而运输收支则因集装箱船运费下降,从9月4亿美元盈余转为2.3亿美元赤字。初次收入收支实现34.5亿美元盈余,高于9月的30.9亿美元,其中股息收入维持稳定,为24.9亿美元。 金融账户方面,10月净资产增加129.8亿美元。直接投资中,韩国对外投资增加2.8亿美元,外国对韩投资增加22.5亿美元;证券投资中,韩国对外债券投资增加29.1亿美元,外国对韩债券投资增加12亿美元。 上月29日,釜山港的神仙台码头上堆积的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6 18:58:19 -
韩国出口连续14个月增长 半导体出口创历年11月最高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日公布的11月进出口数据显示,11月出口额达到56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实现了连续14个月的增长。 自去年10月出口转正以来,韩国已连续1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然而,由于基数效应的影响,增速逐渐放缓。今年1月出口增长率曾达到18.2%的高点,随后逐月回落,7月降至13.5%,8月为11.0%,9月为7.5%,10月为4.6%,11月降至1.4%。今年1至11月累计出口额为6222亿美元,同比增长8.3%。 在15大主力出口产品中,11月半导体出口额同比增长30.8%,达到125亿美元,创下历年11月的最高纪录。今年1至11月,半导体出口累计增长45.4%,总额达到1274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计算机类产品出口增长122.3%,达到14亿美元,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无线通信设备出口同比增长19.7%,达到20亿美元。 第二大出口产品汽车的11月出口额为56亿美元,同比下降13.6%。产业通商资源部分析认为,零部件企业罢工、工资谈判延迟导致供应中断,产量下降,以及月底恶劣天气影响装运,是导致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 生物健康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9.6%,达到14亿美元,连续5个月增长,创下历年11月新高。钢铁出口在10月恢复正增长后,11月达到27亿美元,同比增长1.3%。船舶出口同比增长0.8%,达到25亿美元。 然而,其他10个品类出口均出现下降,包括显示器(-22%)、无线通信设备(-3.3%)、汽车(-13.6%)、汽车零部件(-8.0%)、通用机械(-18.9%)、石油产品(-18.7%)、石油化学(-5.6%)、家电(-13.9%)、纺织品(-3.8%)和二次电池(-26.3%)等。 从地区来看,对中美的出口分别下降0.6%和5.1%。对华出口额为113亿美元,尽管连续5个月超过110亿美元,但首次出现下降,结束了9个月的增长。对美国出口额为104亿美元,连续3个月超100亿美元,但打破了此前连续15个月的增长势头。 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安德根表示,尽管面临汽车生产减少和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但半导体和船舶等主力产品的良好表现支撑了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他强调将集中所有可用资源,争取在年底前推动更多出口,为经济注入活力。 上月29日,釜山港的神仙台、戡蛮和新戡蛮码头上堆积的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01 22:56:37 -
新韩银行针对旅外韩国公民启动线上实名认证服务
韩国新韩银行28日宣布,本行与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广播通信委员会、外交部、数字平台政府委员会、韩国互联网振兴院合作,针对旅外韩国公民试运营“线上实名认证服务”。 据悉,持有身份证号码或电子护照、已登记为旅外公民等条件的旅外公民可以通过新韩银行应用程序(APP), 使用护照信息和海外居留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后,获得“新韩认证书”。持有“新韩认证书”的用户可以线上进行实名认证。 28日,新韩银行在位于首尔瑞草区的外交中心举行线上实名认证服务启动纪念仪式。【图片提供 新韩银行】
2024-11-29 02:59:11 -
韩国通信股受青睐 外资持股比例创新高
韩联社金融数据公司Yonhap Infomax于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本月21日为基准,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市场中,通信行业的外资持股比例达42.94%,位居首位。 根据数据,电子行业以42.47%的外资持股比例位居第二,其次是金融业(37.1%)、保险业(36.3%)、运输设备业(34.35%)和制造业(33.97%)。此外,造纸业的外资持股比例最低,仅为2.44%,非金属矿物业(4.42%)、医疗业(9.51%)、纺织服装业(9.59%)和电力·天然气业(13.19%)等行业的外资持股比例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日,通信业的外资持股比例为42.92%,超过电子业(42.77%),这是自去年6月以来时隔一年五个月通信业首次超越电子业。此后,两个行业的外资持股比例差距逐渐扩大,20日的差距为0.58个百分点,21日为0.47个百分点。 从个股来看,以本月21日为基准,KT的外资持股比例达48.96%,这是自2019年10月8日(48.91%)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SK电讯和LG U+分别达到42.39%和35.36%。 然而,电子业的外资持股比例自7月18日达到48%以来,持续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外国投资者持续抛售三星电子的股份。时隔4个月,三星电子的外资持股比例已从56%降至51%。 相比之下,通信业的股价则呈上升趋势。从今年年初至本月22日,KT的股价上涨了29.36%,SK电讯和LG U+分别上涨了14.17%和8.4%。预计下月韩国通信股将被纳入“韩国价值提升指数”(Korea Value Up Index),买盘力量进一步增强。 此外,预计通信业明年业绩将出现大幅增长。KB证券公司研究员金俊燮(音)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普及,数据中心需求急剧增加,通信公司的AI基础设施销售将进一步增长。” 韩国三大移动通信公司【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24 23:38:11 -
经合组织:韩国5G基础设施在成员国中位居第一
【韩联社】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日前发布的《2024年数字经济展望报告》(DEO)中,韩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水平获得了全球最高评价。 经合组织数字政策委员会以成员国提交的统计数据及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会员国在数字领域的主要现状和政策效能。报告指出,截至去年,韩国的第五代(5G)通信网络基础在中国和欧盟(EU)等29个国家中位居第一,用户规模位居第二。 韩国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基站数量最多,为593个,其次是立陶宛 (328) 和芬兰 (251)。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约为100。在衡量5G连接普及度的指标上,美国以每百人68.4次的连接数占据榜首,韩国则以63次紧随其后,位居第二。其次为芬兰(58)、中国(57)、澳大利亚(57)及日本(56)等,经合组织的平均值为38.6。 报告分析称:“随着全球范围内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对高品质宽带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经合组织对地区电信行业的投资自2018年至去年增长实现18%的显著增长,年均增长率稳定在3.4%。经合组织地区的移动宽带用户数量在过去十年间翻了一番多,突破18.6亿大关。”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表示:“韩国在高速互联网、有线电话及电视服务三重结合的费用方面,同样获得了成本效益最佳的评价。韩国在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处于较高水平,我们将致力于构建创新的网络环境,打造安全可靠的数字生态系统,持续引领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
2024-11-21 22:33:32 -
韩国500强企业CEO平均任期有所缩减 明年逾三成结束任期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中,三分之一的首席执行官将于明年结束任期。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对提交事业报告的362家公司的489名首席执行官进行调查,并于21日发布的结果显示,163名(33.3%)首席执行官任期将于明年3月前结束,较3年前的136名(27.8%)有所增加。 从各行业来看,银行圈任期结束的首席执行官比重最多。13家银行中,共有11家(84.6%)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任期将于今年年末或明年3月结束。其中,除渣打银行和KAKAO银行首席执行官任期分别为9.9年和7.7年以外,其他9家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任期均不到3年。 在商务业8名首席执行官中就有半数以上任期即将结束。在能源行业19名首席执行官中有9名(47.4%),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52名中有23名(44.2%)任期即将结束。此外,在信贷金融业14名中有6名(42.9%)和证券业27名中有11名(40.7%)将于明年年初结束任期。反之,公共企业、控股企业、通信企业均无人任期结束,在制药行业11名中仅1名任期即将结束。 据统计,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平均任期为4.5年,较3年前减少0.2年。平均任期最长的行业为能源业(8.2年),其次依次为汽车及零部件(7.0年)、生活用品(5.9年)、食品饮料(5.2年)、商务业(5.1年)等。反之,公共企业(0.9年)、二次电池(1.9年)、通信(2.7年)等行业的平均任期时间较短。 此外,在500强企业现任首席执行官中,在职时间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为东进世美肯(Dongjin Semichem)会长李富燮,截至目前,共在任57年。年龄最大的为韩国端子工业会长李昌元(音),出生于1936年。最年轻的为德意志汽车公司的(Deutsch Motors)代表权赫民(音),出生于1986年。
2024-11-21 20:21:08 -
韩国ICT出口增长前景放缓 霸权竞争或加剧半导体出口压力
韩国国内信息通信技术(ICT)出口增长趋势预计将逐步放缓,特别是作为ICT出口支柱的半导体出口增幅可能下降,前景不容乐观。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全球范围内的霸权竞争加剧,或将成为影响半导体出口疲软的主要原因。 在14日由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主办的ICT产业展望会议上,韩国信息通信政策研究院(KISDI)相关负责人发表了《外部环境变化与ICT产业前景》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出现需求回升和通胀回落加速等积极信号,但同时也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物价走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等不确定性因素。 报告认为,如果中东(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进一步升级,可能引发能源和金融市场的混乱,导致通胀下降速度低于预期。此外,通缩速度放缓可能推迟政策利率的下调,暴露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甚至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放缓。 ▲ICT出口增长放缓 产业整体低迷 KISDI预计,韩国ICT市场的增长将难以跟上全球IT市场的步伐。在ICT生产方面,软件(SW)和信息服务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但ICT设备及通信广播服务市场增长乏力,预计到2029年年均增长率仅为1.4%。明年,受ICT设备市场增速放缓以及ICT服务和软件市场增长停滞的影响,市场规模预计将同比增长3.5%,达到575.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5万亿元)。 与此同时,ICT出口增幅也将逐渐缩小。尽管短期内,AI相关半导体和固态硬盘(SSD)的需求将继续支撑出口,但由于部件价格调整以及液晶显示面板(LCD)全球市场份额下降,预计增幅将较今年明显缩小。预计今年ICT出口较去年增长20.9%,但明年增幅将缩减至7.4%。KISDI指出,这一较大增长幅度主要源于去年基数较低。 ▲中长期前景黯淡 半导体出口增长面临挑战 从中长期来看,预计到2029年,韩国ICT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6%。全球手机、PC、电视等需求的放缓,以及半导体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领域的全球竞争加剧,或将拖累增长,尤其是作为ICT出口引擎的半导体,其增长率预计将停滞不前,给整体产业带来冲击。 KISDI指出,尽管短期内AI半导体的需求占比增加,有望拉动高附加值存储器需求稳定增长,但整体增长速度可能会低于去年水平。即使AI半导体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整体半导体市场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有限。韩国在服务器、PC、物联网(IoT)和汽车领域的AI半导体竞争力不足,加上中国企业在存储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崛起,以及代工制造(Foundry)领域与台积电(TSMC)的差距扩大,整体半导体市场的增长率预计将进入停滞期。 报告认为,半导体设计、制造和供应链领域的影响力至关重要,然而韩国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或将成为制约未来增长的主要障碍。预计明年韩国半导体出口将同比增长11.4%,但到2029年年均出口增幅或将降至1.2%。 ▲显示器出口前景低迷 KISDI预计,显示器领域的出口也不容乐观。液晶显示面板(LCD)产量减少,加上OLED市场全球份额下降,限制了出口增长。明年出口预计将同比减少5.1%,到2029年年均增长率仅为0.8%。 ▲AI技术引领ICT变革 出口前景受全球经济影响 KISDI预测,随着AI技术的发展,ICT产业将迎来深刻变革。超大规模AI的出现预计将带动高性能计算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高性能存储半导体市场扩张。随着以图形处理器(GPU)为核心的半导体市场重组,高带宽存储器(HBM)和SSD的需求也将增加。 KISDI表示,AI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引领ICT产业变革,AI服务器和PC的需求增加,可能引发半导体市场的新一轮变动。此外,随着生成式AI服务的扩展,信息服务和软件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变化,云市场将持续扩大,AI应用软件、AI平台和IT服务将进一步发展。 尽管AI需求扩散可能有助于全球制造业经济复苏,但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从中长期来看,ICT出口前景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KISDI警告说,通胀减速放缓、金融部门的不确定性等全球经济风险依然存在。此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内需市场的不确定性,或将进一步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KISDI指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再次当选可能对地缘政治分裂和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这将成为影响未来出口的变数。KISDI呼吁,韩国应减少对特定国家的依赖,积极开拓具有投资潜力的新兴市场。 【图片来源 网络】
2024-11-15 18:53:40 -
全球6G竞赛加速 中美韩力争主导地位
即将到来的6G时代将带来通信服务的根本性变革。除了数据传输速度的大幅提升,6G还将突破5G未能克服的空间限制,通信行业预期2030年前后6G商用化后将开启“无处不在的通信”新时代。 ▲全球6G竞赛全面展开 据韩国三大通信公司(SK电讯、KT、LG U+)及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4日透露,包括韩国、美国和中国在内的通信强国正积极推动6G标准化进程。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计划在2028年完成5G Advanced标准制定,并在2030年左右批准6G的首个全球标准。各国围绕3GPP的时间表展开激烈竞争,试图推动本国技术成为全球6G标准。 美国自2021年通过《未来网络法案》(FUTURE Networks Act)以来,已正式启动6G标准化工作,并成立“Next G联盟”,成员包括AT&T、Verizon、T-Mobile等美国三大通信公司以及英特尔、高通、微软、思科等科技企业。美国还加强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盟友的合作,意在抗衡中国在通信行业中的崛起。今年2月在全球通信展会——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该联盟发布了“6G联合声明”,提出了6G技术的开发原则和方向。 中国在5G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国家。市场研究机构奥姆迪亚(Omdia)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份额中,华为占据首位,达到31.3%。尽管美国对华为实施严格的半导体供应限制,并禁止其产品在美国销售,华为依然表现出色。中国政府在今年7月的报告中还指出,中国的5G标准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42%。 华为将5G向6G过渡的阶段称为“5.5G”,并计划在今年率先实现该技术的商用化,数据传输速度高达每秒10Gb,比5G快10倍。此举旨在进一步掌握6G核心技术。 ▲韩国三大通信公司加紧布局 虽然6G主导权之争聚焦于美中之间,但韩国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也在迅速行动。韩国三大通信公司和政府明确表示,继2019年4月全球首个5G商用化后,力争2030年成为全球首个6G商用化国家。2019年4月3日晚11点,韩国三大通信公司成功开通全球首个5G手机服务,比美国Verizon早了2小时。 韩国三大通信公司将6G的特点概括为“超低延迟、超广覆盖、超强连接”。与5G相比,6G的响应速度提升了10倍,单位面积内的连接设备数量也增加了10倍。6G将突破5G在陆地上的通信局限,实现陆海空全覆盖。三大通信公司正与政府密切合作,积极参与3GPP的标准化工作,力争在6G标准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通信行业预计,虽然5G未能显著改变日常生活,但6G将带来真正的变革。SK电讯在上月发布的《6G白皮书》中指出,5G虽然在技术性能上有所提升,但仍未能脱离3G和4G设定的目标。而6G的出现将有望推动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和空中城市交通(UAM)等对大规模计算需求的应用真正落地。 三大通信公司在6G应用领域的关注点略有不同。SK电讯聚焦于通信作为AI基础设施的作用;KT和LG U+则更加关注非地面网络,特别是通过卫星实现的太空通信。KT专注于卫星通信,而LG U+则提出“环境物联网”(Ambient IoT)的概念,与物联网(IoE)理念类似。 政府方面,韩国也在加紧布局频谱和卫星网络,以期在6G时代抢占先机。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在上月发布的《第四次电波振兴基本计划》中提出,未来将推动低轨道卫星通信的研发与技术标准化国际合作,重新分配3G、LTE和5G频谱,并扩展宽带频谱资源。 【图片来源 华为官网】
2024-11-05 19:41:57 -
韩华军工产业业绩强劲 营业利润激增44%
2日,在忠南举行的韩国国际防卫产业展会“KADEX 2024"。【图片来源 韩联社】 韩华系统(Hanwha Systems)日前公布第三季度初步财务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达57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亿元),实现同比43.7%的显著增长,超过市场预期值(458亿韩元);同时,销售额攀升至6392亿韩元,同比增加3%;净利润达81亿韩元,同比减少80.2%。 韩华系统军工部门得益于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和沙特阿拉伯出口中程地对空拦截导弹“天弓-2多功能雷达(MFR)”,波兰采购K2射击控制系统及战术信息通信体系(TICN)等大型项目,业绩表现亮眼。 “天弓-2 MFR”由国防科学研究所(ADD)和韩华系统携手开发,并于2020年实现战斗力部署。特别是面向中东市场的出口型搭载最新型雷达“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技术。不仅能够全方位侦测逼近的敌方战机,还可以同时探测和追踪敌方的弹道导弹。韩华系统表示,天弓-2 MFR通过高度集成多个雷达功能,可以同步执行探测、追踪、识别、应对电波干扰 、导弹捕捉、追踪、通信等复合任务,展现卓越的系统效能。 在信息通讯技术(ICT)领域,韩华集团的子公司韩华宇航(Hanwha Aerospace)凭借其在系统整合、新一代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构建、以及新韩生活营业支持系统开发等多方面的卓越贡献,引领业绩增长。 韩华系统指出,第三季度净利润减少是由于于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失所致。今年7月向沙特交付天弓-2 MFR,规模约8.6680亿美元。而在第三季度的财务统计期间,美元汇率疲软直接影响了净利润的表现。尽管如此,韩华系统的订单余额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由去年同期的5.9457万亿韩元增长至7.9236万亿韩元,增幅高达33.3%。 韩华系统相关人士表示:“预计今年销售额同比增加10%以上,实现两位数的业绩增长。期待军工产业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进一步巩固韩华系统在全球军工市场的领先地位。”
2024-10-30 19:29:13 -
韩国企业心理指数时隔四个月回升 中美政策调整成关键因素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随着汽车等核心行业出口业绩显著提升,衡量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时隔4个月小幅回升。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8日至16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45家,非制造业1447家)为对象进行10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4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达到92.1。 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全产业CBSI从今年6月开始持续走低后,于本月时隔4个月实现回升。然而,11月CBSI预测值为89.8,较本月下滑2.8个点,对于未来趋势略显谨慎态度。 央行统计调查组长黄熙珍(音)分析称,本月CBSI的上升势头主要得益于韩国与美国基准利率的下调和中国宣布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而对于11月CBSI预测值下滑,他表示,地缘政治紧张等全球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内需复苏放缓,企业体感景气或将受到一定影响。 从产业分类来看,制造业CBSI为92.6,环比上升1.7个点。构成指数中的产品库存(1.7p)、资金状况(1.3p)等得到改善,新订单(-0.8p)、生产(-0.4p)均萎靡不振。非制造业CBSI(91.7)环比上涨0.3个点,构成指数中的销售(-0.3p)、盈利能力(-1p)均有所下降,反之,资金状况(1.5p)有所上升。 从10月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得益于美国基准利率下调和消费者购买力增强,汽车整车出口量大幅增加,产品库存指数下降8个点。同时,随着海外市场对人工智能(AI)相关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需求的激增,新订单指数分别攀升了20个点和9个点。 在非制造业中,信息通信业、批发零售业以及运输仓库业均表现出色。具体来看,信息通信业的资金情况与行业景气指数分别增加6个点和7个点;批发零售业的资金情况与销售指数分别提升7个点和6个点;运输仓库业的资金情况与盈利能力指数则分别增长8个点和6个点。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8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下降1.2个点,达到92.5。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93.5,与上月持平。
2024-10-25 0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