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进口’新闻 45个
-
受汇率和国际油价下跌 韩国9月进出口物价连续两月下降
韩国银行(央行)15日发布的《9月进出口物价指数》显示,以韩元为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的9月进口物价指数(2020年=100)为135.19,较8月的138.23下降2.2%。 进口物价指数于8月出现下跌后,连续两个月呈现下降趋势。原材料以矿产品(-4%)为中心下降3.4%,中间材料也因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仪器(-3.5%)、煤炭及石油产品(-3.7%)等而整体下降2.1%。资本货物和消费货物也分别下降0.8%和0.7%。具体品种中,原油(-6.6%)、液晶显示器零件(-3.1%)和石脑油(-3.8%)降幅较为明显。 出口物价指数从8月的130.08降至9月的127.09,下降2.3%,连续两个月保持下降趋势。农林水产品上涨0.2%,但工业产品主要在计算机电子及光学设备(-1.8%)、煤炭及石油产品(-7.8%)和化学产品(-2.7%)的带动下整体下降2.3%。具体品种中,柴油(-9.5%)、喷气机油(-9.4%)、二甲苯(-9.3%)和DRAM(-2.6%)降幅较大。 央行解释称,进出口物价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油价下降,同时美元兑韩元汇率下降也对进出口物价产生一定影响。上月美元兑韩元平均汇率为1334.82韩元,较8月下降1.4%,且月均迪拜油价为每桶73.52美元,环比下降5.3%。 在以美元为准的9月贸易指数中,出口数量指数(120.23)和出口金额指数(109.39)同比分别上升3.9%和2.4%。进口数量指数(136.19)和进口金额指数(134.18)也分别上升5%和2.1%。 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2.34)同比上涨1.4%,连续15个月保持上升势头,进口价格下降0.4%,出口价格则上涨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11.02)较去年同期上涨5.3%。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15 18:48:50 -
韩进口电动汽车登记数量骤减 市场面临挑战与机遇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近两个月韩国进口电动汽车登记数量同比剧减。 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于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至9月,新登记的进口电动汽车包括特斯拉在内仅6868辆,8月和9月分别售出4115辆和2753辆,同比(1.1462万辆)骤减40.1%。这是时隔三年两个月的进口电动汽车新登记合计数量未突破1万辆。据分析,近期韩国进口电动汽车登记数量大幅减少,主要受到Casm(大众化前暂时需求停滞期)现象及仁川地下停车场电动汽车起火事件等多重因素影响。 从各品牌进口电动汽车的销售情况来看,以今年9月为基准,特斯拉共登记1349辆,位居首位。其次依次为宝马(454辆)、奥迪(348辆)、大众(267辆)、保时捷(166辆)、奔驰(105辆)等。今年8月,特斯拉以2208辆的销量保持领先地位,大众(911辆)、宝马(406辆)、奥迪(325辆)、奔驰(133辆)等紧随其后。尽管在进口电动汽车市场上,特斯拉稳居首位,但今年8至9月的合计登记数量为3557辆,同比减少逾30%。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在当天发布的《2024汽车产业展望》报告中指出,虽然电动汽车当前正面临Casm的困境,但提升现有技术和新技术开发以增强竞争力仍有必要。报告中预测,根据今年美国大选的结果,韩国汽车产业将受到很大影响。哈里斯和特朗普两位候选人在电动汽车政策和对华政策上立场相似,但在汽车环境限制政策和《减少通货膨胀法案》(IRA)所涉及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存在差异。若哈里斯当选,很有可能维持IRA中的电动汽车税额减免优惠;而特朗普则此前宣布将废除这一优惠。 报告强调,为应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变化,韩国企业应基于长期展望来制定应对策略。尽管电动汽车市场当前正经历需求停滞,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向电动汽车的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韩国企业应持续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并推进技术创新,以积极应对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
2024-10-09 22:46:16 -
韩国8月经常账户顺差66亿美元 国际收支连续四个月盈余
韩国银行(央行)8日发布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显示,8月韩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66亿美元。受半导体和手机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韩国经常账户已连续四个月保持顺差。 此前因外国人股息增加,4月经常账户时隔一年出现赤字(-2.9亿美元),但在5月(89.2亿美元)实现反弹,并在6月(125.6亿美元)创下6年9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此后连续三个月保持顺差。8月顺差规模较7月(89.7亿美元)减少约24亿美元,约为6月的一半,但与去年8月(54.1亿美元)相比增加约12亿美元。 今年1至8月累计经常收支顺差53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6.7亿美元大幅增加429.3亿美元。从8月经常收支具体项目来看,商品收支(65.9亿美元)已连续17个月保持顺差,顺差规模环比(83.3亿美元)有所缩小,但大于去年8月的52亿美元。 8月出口规模达到574.5亿美元,同比增长7.1%。出口在去年10月时隔1年2个月同比出现反弹后,目前已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趋势。其中,信息通讯设备(44%)、半导体(38.3%)和石油产品(0.6%)出口有所增加。从地区来看,对欧盟(16.1%)、东南亚(15.3%)、美国(11.1%)、中国(7.9%)和日本(6.6%)出口情况良好。相反,化工产品和轿车出口分别减少4.4%和3.6%。 8月进口规模为508.6亿美元,同比增长4.9%。原材料进口增长6.1%,其中原油(30.1%)、石油产品(13.4%)和天然气(5.6%)进口增加。包括运输设备(46%)、半导体(18.7%)和半导体制造设备(14.7%)在内的资本货物进口增长7.8%。消费货物进口也增长2%,其中贵金属珠宝类暴增282.1%,轿车(0.6%)和直接消费货物(2.7%)进口也有所增加。 与商品收支不同,8月服务收支出现12.3亿美元逆差,规模较去年同期(15.5亿美元)和上月(23.8亿美元)有所缩小,但依旧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受到夏季海外旅游旺季的影响,旅游收支赤字达14.2亿美元,较7月的12.6亿美元进一步扩大。 本源收入收支顺差从7月的31.5亿美元缩小至8月的16.9亿美元,受外国证券投资股息支付增加影响,股息收入顺差从7月的27.9亿美元减至11.8亿美元。 金融账户净资产在8月增加49.3亿美元。直接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44.6亿美元,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增加12.1亿美元。证券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投资以股票为中心增加86.4亿美元,外国人对韩投资则以债券为主增加26.2亿美元。 釜山港神仙台码头【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08 17:56:09 -
半导体立头功 韩国出口连续12个月保持增势
虽然因中秋长假开工天数有所减少,韩国9月出口仍同比增长7.5%,连续12个月同比实现增长,日均出口和半导体出口规模双双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1日,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9月进出口动向显示,9月韩国出口额为587.7亿美元,同比增长7.5%。自去年10月出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后,连续12个月维持同比增长势头。9月出口额创下历年同月最高纪录,日平均出口额为29.4亿美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十五项主要出口产品中,半导体、无线通讯设备、电脑、汽车、船舶、生物医药等六大产品出口同比增长。其中最大出口商品半导体连续11个月同比增长,9月出口额为136亿美元,同比实现37.1%的大幅增长。 受iPhone 16等新款智能手机上市、人工智能(AI)服务器投资、普通服务器更新换代需求扩大等影响,内存半导体价格回升,出口持续向好。9月整体出口半导体中,内存半导体出口额为87亿美元,同比大增61%。 出口第二大商品汽车上月出口额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4.9%,为历年9月最高纪录。包括固态硬盘(SSD)在内的电脑出口额为15亿美元,同比大增13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势头。 无线通讯设备、船舶和生物医药出口额为19亿美元、24亿美元和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76.2%和9.9%。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对华出口在半导体和无线通讯设备的推动下,创下今年最高纪录117亿美元,同比增长6.3%。对华贸易收支实现5亿美元顺差,时隔7个月扭亏为盈。对美出口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3.4%,为历年9月最高水平。对欧盟出口在无线通讯设备、电脑等IT产品出口向好的推动下,同比增长5.1%,出口额达到60亿美元,连续两个月刷新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上月韩国进口额为52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原油及天然气进口分别同比下降11.6%和0.6%,整体能源进口额为104亿美元,同比收窄8.4%。 9月贸易收支实现66.6亿美元的顺差,自去年6月后连续16个月保持顺差。第3季度出口累计173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半导体出口累计为367亿美元,按季度标准创历史新高。 第3季度贸易收支实现139亿美元顺差,顺差规模同比扩大75亿美元。产业部长官安德根表示,今年出口呈明显的“上高下高”局面,按目前势头持续至年底,有望创下历史最高出口纪录,为此将集中所有可用资源进行全方位支援。 位于釜山南区的神仙台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01 20:19:10 -
面临"辛奇危机" 韩国紧急进口中国产白菜
近期,韩国白菜价格大幅上涨,甚至被称为“金菜”(像金子一样珍贵)。为应对此情况,韩国政府决定采取紧急措施,从中国进口白菜以投放国内市场。 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以下简称“农食品部”)的最新消息,政府决定自本月27日起,通过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从中国进口新鲜白菜,并在“可乐洞市场”等农批市场销售。这是继2010至2012年及2022年之后,韩国第五次从中国进口白菜。首批进口的中国白菜数量为16吨,虽然这远低于今年秋季白菜的预计产量,但政府计划根据中国产地和国内作物的生长情况,逐步扩大进口规模。 农食品部流通消费政策官朴淳鍊表示:“短期内,白菜供应减少的情况将不可避免。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稳定供需。此次进口的白菜将主要供应给辛奇制造厂等加工和餐饮企业,不会进入传统市场或大型超市销售。” 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截至25日的统计数据,优质白菜的平均零售价已升至每棵9383韩元(约合人民币50元),同比上涨52%。中秋假期过后,部分市场的白菜价格甚至超过每棵2万韩元,给家庭支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据悉,白菜价格飙升的原因包括种植面积减少、极端干旱以及异常高温等气候因素,导致白菜生长不佳。这一现象同样波及了包装辛奇市场。韩国食品业界26日的消息显示,韩国大象集团的宗家府辛奇和CJ第一制糖的必品阁辛奇,上月的白菜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随着包装辛奇的需求激增,部分在线商城甚至出现商品暂时售罄的情况。 除了进口中国白菜,韩国政府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应对白菜价格上涨,如在大型超市提供最高40%的价格折扣,以及鼓励产地商家提前出货等。 尽管如此,短期内白菜供应量仍可能低于正常水平。韩国政府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必要时考虑进一步增加中国白菜的进口量,以确保供应稳定,推动价格回落。 首尔瑞草区Hanaro Mart超市销售的辛奇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26 20:10:37 -
报告:韩国核心矿物对自华进口依赖程度不降反升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产业链结构重组过程中,虽然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剧减,但在核心矿物上对华依赖程度不降反升。 24日,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焦点报告》显示,去年韩国在芯片核心原材料上对最大进口国中国的依赖程度较2022年整体上升。举例来说,制造硅片的原材料多晶硅对华进口依赖度由2022年的68.8%上升至去年的75.4%,即芯片核心材料的四分之三需要依赖自华进口。 同一时期内,应用于芯片抛光材料中的稀土类,用于制造芯片金属线路和金属电极的钨对华进口的依赖度分别上升2.1和0.4个百分点。应用于下一代化合物半导体中的锗和镓铟对华进口依赖度分别上升17.4和20.5个百分点。 六大核心原材料中,仅氟化氢的原料萤石对华进口依赖度下降2.4个百分点至47.5%。 报告中指出,芯片全体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极高,最大依存国家为中国。特别是中方自去年8月和12月先后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后,韩国对自华进口的依赖程度不降反升。 与此同时,韩国主要企业在中国当地的产量并无明显减少。三星电子西安工厂的生产比重从2021年的39%上升至2022年的36%和去年的37%,今年预计将达到40%。SK海力士无锡工厂生产比重虽然从49%先后将至47%和42%,但仍保持在40%以上。 报告称,在美国芯片法案“护栏”规则作用下,这是在全球尖端产业供应链结构重组过程中非常罕见的现象。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对海外的直接投资(FDI)比重在2022年达到80.8%,去年锐减至0.8%,韩国主要企业对在华扩张产能或设备投资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就今后产业链政策方向,报告中指出韩国需要高效的政策制定和追踪具体成果的信息系统,为了将产业政策与国家利益进一步挂钩,有必要参考主要国家的政策方向,并与韩国国内经济产业优势进行联动。 台积电生产的3纳米晶圆硅片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24 20:20:32 -
昔日"贵族水果"跌落神坛 韩国产"阳光玫瑰"在华一落千丈
一度被称为“葡萄界爱马仕”的韩国产“阳光玫瑰”(Shine Muscat)在中国市场人气大幅下滑,正在失去立足之地。随着中国“阳光玫瑰”自产率和品质的不断提高,韩国进口产品的竞争力遭重挫恐无回天之力。 关税厅22日发布的进出口统计显示,去年韩国向中国出口葡萄金额138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49%。韩国对华葡萄出口额直至2017年还不到10万美元,2018年激增至162美元,一年间增长了16倍,到2021年达到834万美元的顶峰。与2021年相比,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韩国对华葡萄出口额已缩水至2021年的6分之1。 以去年数据为准,韩国对华出口葡萄中,“阳光玫瑰”所占比重达到91%。虽然韩国进口“阳光玫瑰”价格是国产的数倍,但由于品质口感较好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但近年来,由于中国栽培“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及产量的迅速提高,价格“大跳水”,昔日“贵族水果”已走向平民化。 根据中国当地媒体的报道,去年中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已超过120万亩,为2013年的60倍,是韩国种植面积的10倍多。就在几年前,顶级“阳光玫瑰”的价格在中国一斤要卖到300元,但由于产量的暴涨,近来已跌至10元一斤,甚至有些地方已“卷”成3.5元一斤。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放缓和消费降级也对韩国产“阳光玫瑰”需求减少产生影响,“阳光玫瑰”在韩国整体对华出口规模中所占比重从2021年的22%缩水至去年的3%。但韩国对华出口葡萄整体金额从2021年的386万美元跌至2022年的343万美元后,去年重新增至461万美元。 韩国“阳光玫瑰”在中国市场失宠的同时,中国台湾超过中国香港和越南,成为“阳光玫瑰”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去年韩国“阳光玫瑰”出口中国台湾规模为1068万美元,与2021年的51万美元相比,两年内增长20倍。整体海外出口规模中,对中国台湾出口比重从1.4%扩大至24%。 目前韩国与中国及日本进口“阳光玫瑰”在东南亚市场激烈竞争,专家一致认为,从长期来看,提高品质是扩大出口的关键。韩国国内近年来也有意见认为,“阳光玫瑰”栽培面积增加的同时,甜度下降葡萄皮也变硬影响口感。 农林畜产食品部负责人称,韩国葡萄出口过于偏重“阳光玫瑰”的现象也需要改善,目前正在逐渐增加深红无籽葡萄、红葡萄、红宝石葡萄等其他品种的出口。 首尔一家超市中出售的“阳光玫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22 19:15:02 -
这一口真上头!韩国成中国白酒最大出口国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深,韩国市场销售的酒类品种也趋于国际化。作为中国白酒出口第一大国,韩国对中国白酒可谓情有独钟。 喝白酒正在成为韩国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也成为韩国消费新趋势之一。白酒在韩国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也意味着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开始进口白酒。 根据韩国海关进口贸易统计,今年1月至7月,白酒进口额达到1125.5万美元。较三年前同期(736.9万美元)增加了52.7%。其中白酒进口量为4737.2吨,较三年前同期(4267.2吨)增加11%。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0年韩国进口白酒规模达到1216万美元、2021年为1296.3万美元、2022年为1754.8万美元、2023年为1770.3万美元,进口额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喝威士忌、白酒等烈性酒,威士忌进口额也随之增加。根据海关贸易统计,去年上半年威士忌类进口量达到1.69万吨,创200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业内人士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选择威士忌和白酒,对这些烈性酒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白酒易储藏,保存时间较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近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举行的2024首尔国际酒类展览会现场【摄影 记者 李雅贤】 本报记者日前在走访2024首尔国际酒类展览会时了解到,韩国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关注度正不断升温。参观展会的大学生申松媛表示,从三年前开始,我每年都来参加国际酒类展览会,中国白酒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与去年相比,今年展出的白酒似乎更为多样化。 2024首尔国际酒类展览会日前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开幕。在今年的展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参展商们都带来了自己国家的美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西凤酒、劲酒、习酒等各类中国白酒品牌纷纷登场,并开展了面向韩国消费者宣传活动。受到消费者青睐,品尝活动现场排起了长队。 贵州茅台酒展台【摄影 记者 李雅贤】 贵州茅台酒进口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烈性、度数较高酒的韩国消费者正在逐渐增多。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消费者对白酒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长期来看,年轻消费者是未来的白酒主要消费人群。 在展会上,以白酒、冰块、苏打水、柠檬片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嗨棒酒”(Highball)也深受消费者欢迎。“嗨棒酒”的酒精度数较低,口感舒适清爽,受到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在此背景下,为了把握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五粮液全新气泡酒“五粮嗨棒酒”(Wuliang Highball)于6月20日正式在韩国销售。五粮液进出口公司代表黄镇旭(音)近日在首尔广场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疫情期间,我在家里喝酒时,常常用气泡水和世界各地的各种高度酒混合,其中白酒最好喝。它不仅可以与中餐搭配,还可以与韩餐、日餐、肉类和海鲜搭配。十分看好白酒在韩国市场的发展前景。”
2024-09-17 18:03:06 -
报告:明年韩国经济增速有望达2.2%
中秋节期间,大批市民在首尔农贸市场采购节日商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现代经济研究院15日发布《2025年韩国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明年在民间消费和设备投资回暖的推动下,韩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有望达到2.2%。 从各项指标上来看,明年经济走向呈“上低下高”的趋势,但下半年好转多为上半年的基数效应,实际上半年和下半年经济趋势大体相似。 研究预测,利率下调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扩大拉动消费者心理改善,就业市场持续回暖,民间消费增幅有望达2%。建筑投资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筹资成本下降,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软着陆”。但受社会简介资本(SOC)预算、住宅许可价下降的影响,增幅将放缓至0.6%低于今年。 研究院预测,明年设备投资增速为3.8%,资本筹措环境改善拉动投资心理回暖。出口在今年大幅增加的影响下,因基数效应增幅将缩小至5%,大幅低于今年的增速(9.2%)。 全球经济将维持中速发展基调,主要国家进口需求维持稳定态势,尤其是全球信息通讯技术(ICT)景气持续恢复,拉动出口持续增长。经常性贸易收支受服务收支恶化,增幅将低于今年。 由于内需景气恢复势头微弱和韩元持续升值,进口物价保持稳定,明年物价增幅或平稳维持在2.1%的增速。在就业方面,由于出口增加拉动制造业就业扩大、建筑业雇佣改善,失业率有望维持在2.7%的水平较今年小幅下降。 研究院期待,全球货币政策转向(Pivot)带来的金融、投资环境改善,在主要国家推行经济刺激政策、制造业景气等有望得到改善,明年全球经济有望维持在3%的增速。
2024-09-15 21:10:36 -
韩进口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创13个月以来新低
起亚EV3【图片来源 起亚】 一项调查显示,在韩国电动汽车市场,进口汽车市场份额创13个月以来的新低。 8日,汽车行业调查机构CarIsYou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在韩国售出的电动汽车共达1.3315万辆,其中进口汽车达4118辆,占全体的30.9%,环比减少10.2%。今年8月进口电动汽车占有率创自去年7月以来(22.1%)创新低。 以今年8月为基准,在进口汽车品牌中,奔驰销量环比下滑最严峻。奔驰受“仁川电动汽车火灾”事件影响,8月份电动汽车销量剧减50.4%,新登记车辆仅达133辆,市场占有率仅为1%,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其次为宝马,其上月共售出406辆电动汽车,销量减少43%,市场占有率下滑2.8个百分点,仅达3%。同期,特斯拉销量减少17.6%,售出2208辆,市场占有率下降5个百分点,降至16.6%。 相比之下,在韩国本土汽车品牌中,起亚的表现尤为突出。8月电动汽车销量排名(包括国产和进口)前6位的车企品牌中,起亚是唯一实现销量环比增加的车企。 上月,起亚汽车销量达6398辆,环比增长58.7%,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至48.1%,环比增长15.5个百分点。意味着上月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中,近半数选择了起亚电动汽车。现代汽车上月共售出2256辆电动汽车,环比减少21%,市场份额减少6.3个百分点,降至16.9%。KG Mobility电动汽车共售出467辆,环比减少38.4%,市场份额减少2.6个百分点,仅为3.5%。 近期发生的仁川电动汽车火灾事件对整个电动汽车市场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促使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关注度大幅提升。得益于韩国汽车普遍采用国产电池,其检查和维修系统相对更加完善,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这一因素也进一步推动了起亚EV3等本土车企的销量增长。 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尽管电动汽车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低廉维护费用等优势仍持积极态度。在合理价格范围内,众多消费者仍愿意购买电动汽车。”
2024-09-08 20:31:15
-
受汇率和国际油价下跌 韩国9月进出口物价连续两月下降
韩国银行(央行)15日发布的《9月进出口物价指数》显示,以韩元为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的9月进口物价指数(2020年=100)为135.19,较8月的138.23下降2.2%。 进口物价指数于8月出现下跌后,连续两个月呈现下降趋势。原材料以矿产品(-4%)为中心下降3.4%,中间材料也因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仪器(-3.5%)、煤炭及石油产品(-3.7%)等而整体下降2.1%。资本货物和消费货物也分别下降0.8%和0.7%。具体品种中,原油(-6.6%)、液晶显示器零件(-3.1%)和石脑油(-3.8%)降幅较为明显。 出口物价指数从8月的130.08降至9月的127.09,下降2.3%,连续两个月保持下降趋势。农林水产品上涨0.2%,但工业产品主要在计算机电子及光学设备(-1.8%)、煤炭及石油产品(-7.8%)和化学产品(-2.7%)的带动下整体下降2.3%。具体品种中,柴油(-9.5%)、喷气机油(-9.4%)、二甲苯(-9.3%)和DRAM(-2.6%)降幅较大。 央行解释称,进出口物价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国际油价下降,同时美元兑韩元汇率下降也对进出口物价产生一定影响。上月美元兑韩元平均汇率为1334.82韩元,较8月下降1.4%,且月均迪拜油价为每桶73.52美元,环比下降5.3%。 在以美元为准的9月贸易指数中,出口数量指数(120.23)和出口金额指数(109.39)同比分别上升3.9%和2.4%。进口数量指数(136.19)和进口金额指数(134.18)也分别上升5%和2.1%。 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2.34)同比上涨1.4%,连续15个月保持上升势头,进口价格下降0.4%,出口价格则上涨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11.02)较去年同期上涨5.3%。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15 18:48:50 -
韩进口电动汽车登记数量骤减 市场面临挑战与机遇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近两个月韩国进口电动汽车登记数量同比剧减。 韩国进口汽车协会(KAIDA)于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至9月,新登记的进口电动汽车包括特斯拉在内仅6868辆,8月和9月分别售出4115辆和2753辆,同比(1.1462万辆)骤减40.1%。这是时隔三年两个月的进口电动汽车新登记合计数量未突破1万辆。据分析,近期韩国进口电动汽车登记数量大幅减少,主要受到Casm(大众化前暂时需求停滞期)现象及仁川地下停车场电动汽车起火事件等多重因素影响。 从各品牌进口电动汽车的销售情况来看,以今年9月为基准,特斯拉共登记1349辆,位居首位。其次依次为宝马(454辆)、奥迪(348辆)、大众(267辆)、保时捷(166辆)、奔驰(105辆)等。今年8月,特斯拉以2208辆的销量保持领先地位,大众(911辆)、宝马(406辆)、奥迪(325辆)、奔驰(133辆)等紧随其后。尽管在进口电动汽车市场上,特斯拉稳居首位,但今年8至9月的合计登记数量为3557辆,同比减少逾30%。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在当天发布的《2024汽车产业展望》报告中指出,虽然电动汽车当前正面临Casm的困境,但提升现有技术和新技术开发以增强竞争力仍有必要。报告中预测,根据今年美国大选的结果,韩国汽车产业将受到很大影响。哈里斯和特朗普两位候选人在电动汽车政策和对华政策上立场相似,但在汽车环境限制政策和《减少通货膨胀法案》(IRA)所涉及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存在差异。若哈里斯当选,很有可能维持IRA中的电动汽车税额减免优惠;而特朗普则此前宣布将废除这一优惠。 报告强调,为应对美国汽车产业的变化,韩国企业应基于长期展望来制定应对策略。尽管电动汽车市场当前正经历需求停滞,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向电动汽车的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韩国企业应持续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并推进技术创新,以积极应对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
2024-10-09 22:46:16 -
韩国8月经常账户顺差66亿美元 国际收支连续四个月盈余
韩国银行(央行)8日发布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显示,8月韩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66亿美元。受半导体和手机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韩国经常账户已连续四个月保持顺差。 此前因外国人股息增加,4月经常账户时隔一年出现赤字(-2.9亿美元),但在5月(89.2亿美元)实现反弹,并在6月(125.6亿美元)创下6年9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此后连续三个月保持顺差。8月顺差规模较7月(89.7亿美元)减少约24亿美元,约为6月的一半,但与去年8月(54.1亿美元)相比增加约12亿美元。 今年1至8月累计经常收支顺差53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6.7亿美元大幅增加429.3亿美元。从8月经常收支具体项目来看,商品收支(65.9亿美元)已连续17个月保持顺差,顺差规模环比(83.3亿美元)有所缩小,但大于去年8月的52亿美元。 8月出口规模达到574.5亿美元,同比增长7.1%。出口在去年10月时隔1年2个月同比出现反弹后,目前已连续11个月保持增长趋势。其中,信息通讯设备(44%)、半导体(38.3%)和石油产品(0.6%)出口有所增加。从地区来看,对欧盟(16.1%)、东南亚(15.3%)、美国(11.1%)、中国(7.9%)和日本(6.6%)出口情况良好。相反,化工产品和轿车出口分别减少4.4%和3.6%。 8月进口规模为508.6亿美元,同比增长4.9%。原材料进口增长6.1%,其中原油(30.1%)、石油产品(13.4%)和天然气(5.6%)进口增加。包括运输设备(46%)、半导体(18.7%)和半导体制造设备(14.7%)在内的资本货物进口增长7.8%。消费货物进口也增长2%,其中贵金属珠宝类暴增282.1%,轿车(0.6%)和直接消费货物(2.7%)进口也有所增加。 与商品收支不同,8月服务收支出现12.3亿美元逆差,规模较去年同期(15.5亿美元)和上月(23.8亿美元)有所缩小,但依旧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受到夏季海外旅游旺季的影响,旅游收支赤字达14.2亿美元,较7月的12.6亿美元进一步扩大。 本源收入收支顺差从7月的31.5亿美元缩小至8月的16.9亿美元,受外国证券投资股息支付增加影响,股息收入顺差从7月的27.9亿美元减至11.8亿美元。 金融账户净资产在8月增加49.3亿美元。直接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44.6亿美元,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增加12.1亿美元。证券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投资以股票为中心增加86.4亿美元,外国人对韩投资则以债券为主增加26.2亿美元。 釜山港神仙台码头【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0-08 17:56:09 -
半导体立头功 韩国出口连续12个月保持增势
虽然因中秋长假开工天数有所减少,韩国9月出口仍同比增长7.5%,连续12个月同比实现增长,日均出口和半导体出口规模双双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1日,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9月进出口动向显示,9月韩国出口额为587.7亿美元,同比增长7.5%。自去年10月出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后,连续12个月维持同比增长势头。9月出口额创下历年同月最高纪录,日平均出口额为29.4亿美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十五项主要出口产品中,半导体、无线通讯设备、电脑、汽车、船舶、生物医药等六大产品出口同比增长。其中最大出口商品半导体连续11个月同比增长,9月出口额为136亿美元,同比实现37.1%的大幅增长。 受iPhone 16等新款智能手机上市、人工智能(AI)服务器投资、普通服务器更新换代需求扩大等影响,内存半导体价格回升,出口持续向好。9月整体出口半导体中,内存半导体出口额为87亿美元,同比大增61%。 出口第二大商品汽车上月出口额为55亿美元,同比增长4.9%,为历年9月最高纪录。包括固态硬盘(SSD)在内的电脑出口额为15亿美元,同比大增13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势头。 无线通讯设备、船舶和生物医药出口额为19亿美元、24亿美元和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76.2%和9.9%。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对华出口在半导体和无线通讯设备的推动下,创下今年最高纪录117亿美元,同比增长6.3%。对华贸易收支实现5亿美元顺差,时隔7个月扭亏为盈。对美出口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3.4%,为历年9月最高水平。对欧盟出口在无线通讯设备、电脑等IT产品出口向好的推动下,同比增长5.1%,出口额达到60亿美元,连续两个月刷新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上月韩国进口额为521.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原油及天然气进口分别同比下降11.6%和0.6%,整体能源进口额为104亿美元,同比收窄8.4%。 9月贸易收支实现66.6亿美元的顺差,自去年6月后连续16个月保持顺差。第3季度出口累计173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半导体出口累计为367亿美元,按季度标准创历史新高。 第3季度贸易收支实现139亿美元顺差,顺差规模同比扩大75亿美元。产业部长官安德根表示,今年出口呈明显的“上高下高”局面,按目前势头持续至年底,有望创下历史最高出口纪录,为此将集中所有可用资源进行全方位支援。 位于釜山南区的神仙台码头上,堆满了等待出口的集装箱。【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0-01 20:19:10 -
面临"辛奇危机" 韩国紧急进口中国产白菜
近期,韩国白菜价格大幅上涨,甚至被称为“金菜”(像金子一样珍贵)。为应对此情况,韩国政府决定采取紧急措施,从中国进口白菜以投放国内市场。 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以下简称“农食品部”)的最新消息,政府决定自本月27日起,通过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从中国进口新鲜白菜,并在“可乐洞市场”等农批市场销售。这是继2010至2012年及2022年之后,韩国第五次从中国进口白菜。首批进口的中国白菜数量为16吨,虽然这远低于今年秋季白菜的预计产量,但政府计划根据中国产地和国内作物的生长情况,逐步扩大进口规模。 农食品部流通消费政策官朴淳鍊表示:“短期内,白菜供应减少的情况将不可避免。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稳定供需。此次进口的白菜将主要供应给辛奇制造厂等加工和餐饮企业,不会进入传统市场或大型超市销售。” 根据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aT)截至25日的统计数据,优质白菜的平均零售价已升至每棵9383韩元(约合人民币50元),同比上涨52%。中秋假期过后,部分市场的白菜价格甚至超过每棵2万韩元,给家庭支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据悉,白菜价格飙升的原因包括种植面积减少、极端干旱以及异常高温等气候因素,导致白菜生长不佳。这一现象同样波及了包装辛奇市场。韩国食品业界26日的消息显示,韩国大象集团的宗家府辛奇和CJ第一制糖的必品阁辛奇,上月的白菜辛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随着包装辛奇的需求激增,部分在线商城甚至出现商品暂时售罄的情况。 除了进口中国白菜,韩国政府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应对白菜价格上涨,如在大型超市提供最高40%的价格折扣,以及鼓励产地商家提前出货等。 尽管如此,短期内白菜供应量仍可能低于正常水平。韩国政府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必要时考虑进一步增加中国白菜的进口量,以确保供应稳定,推动价格回落。 首尔瑞草区Hanaro Mart超市销售的辛奇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9-26 20:10:37 -
报告:韩国核心矿物对自华进口依赖程度不降反升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全球产业链结构重组过程中,虽然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剧减,但在核心矿物上对华依赖程度不降反升。 24日,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焦点报告》显示,去年韩国在芯片核心原材料上对最大进口国中国的依赖程度较2022年整体上升。举例来说,制造硅片的原材料多晶硅对华进口依赖度由2022年的68.8%上升至去年的75.4%,即芯片核心材料的四分之三需要依赖自华进口。 同一时期内,应用于芯片抛光材料中的稀土类,用于制造芯片金属线路和金属电极的钨对华进口的依赖度分别上升2.1和0.4个百分点。应用于下一代化合物半导体中的锗和镓铟对华进口依赖度分别上升17.4和20.5个百分点。 六大核心原材料中,仅氟化氢的原料萤石对华进口依赖度下降2.4个百分点至47.5%。 报告中指出,芯片全体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极高,最大依存国家为中国。特别是中方自去年8月和12月先后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后,韩国对自华进口的依赖程度不降反升。 与此同时,韩国主要企业在中国当地的产量并无明显减少。三星电子西安工厂的生产比重从2021年的39%上升至2022年的36%和去年的37%,今年预计将达到40%。SK海力士无锡工厂生产比重虽然从49%先后将至47%和42%,但仍保持在40%以上。 报告称,在美国芯片法案“护栏”规则作用下,这是在全球尖端产业供应链结构重组过程中非常罕见的现象。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对海外的直接投资(FDI)比重在2022年达到80.8%,去年锐减至0.8%,韩国主要企业对在华扩张产能或设备投资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就今后产业链政策方向,报告中指出韩国需要高效的政策制定和追踪具体成果的信息系统,为了将产业政策与国家利益进一步挂钩,有必要参考主要国家的政策方向,并与韩国国内经济产业优势进行联动。 台积电生产的3纳米晶圆硅片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24 20:20:32 -
昔日"贵族水果"跌落神坛 韩国产"阳光玫瑰"在华一落千丈
一度被称为“葡萄界爱马仕”的韩国产“阳光玫瑰”(Shine Muscat)在中国市场人气大幅下滑,正在失去立足之地。随着中国“阳光玫瑰”自产率和品质的不断提高,韩国进口产品的竞争力遭重挫恐无回天之力。 关税厅22日发布的进出口统计显示,去年韩国向中国出口葡萄金额138万美元,同比大幅下降49%。韩国对华葡萄出口额直至2017年还不到10万美元,2018年激增至162美元,一年间增长了16倍,到2021年达到834万美元的顶峰。与2021年相比,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韩国对华葡萄出口额已缩水至2021年的6分之1。 以去年数据为准,韩国对华出口葡萄中,“阳光玫瑰”所占比重达到91%。虽然韩国进口“阳光玫瑰”价格是国产的数倍,但由于品质口感较好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但近年来,由于中国栽培“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及产量的迅速提高,价格“大跳水”,昔日“贵族水果”已走向平民化。 根据中国当地媒体的报道,去年中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已超过120万亩,为2013年的60倍,是韩国种植面积的10倍多。就在几年前,顶级“阳光玫瑰”的价格在中国一斤要卖到300元,但由于产量的暴涨,近来已跌至10元一斤,甚至有些地方已“卷”成3.5元一斤。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放缓和消费降级也对韩国产“阳光玫瑰”需求减少产生影响,“阳光玫瑰”在韩国整体对华出口规模中所占比重从2021年的22%缩水至去年的3%。但韩国对华出口葡萄整体金额从2021年的386万美元跌至2022年的343万美元后,去年重新增至461万美元。 韩国“阳光玫瑰”在中国市场失宠的同时,中国台湾超过中国香港和越南,成为“阳光玫瑰”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去年韩国“阳光玫瑰”出口中国台湾规模为1068万美元,与2021年的51万美元相比,两年内增长20倍。整体海外出口规模中,对中国台湾出口比重从1.4%扩大至24%。 目前韩国与中国及日本进口“阳光玫瑰”在东南亚市场激烈竞争,专家一致认为,从长期来看,提高品质是扩大出口的关键。韩国国内近年来也有意见认为,“阳光玫瑰”栽培面积增加的同时,甜度下降葡萄皮也变硬影响口感。 农林畜产食品部负责人称,韩国葡萄出口过于偏重“阳光玫瑰”的现象也需要改善,目前正在逐渐增加深红无籽葡萄、红葡萄、红宝石葡萄等其他品种的出口。 首尔一家超市中出售的“阳光玫瑰”。【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09-22 19:15:02 -
这一口真上头!韩国成中国白酒最大出口国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各国文化交流的加深,韩国市场销售的酒类品种也趋于国际化。作为中国白酒出口第一大国,韩国对中国白酒可谓情有独钟。 喝白酒正在成为韩国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也成为韩国消费新趋势之一。白酒在韩国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也意味着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开始进口白酒。 根据韩国海关进口贸易统计,今年1月至7月,白酒进口额达到1125.5万美元。较三年前同期(736.9万美元)增加了52.7%。其中白酒进口量为4737.2吨,较三年前同期(4267.2吨)增加11%。 从全年数据来看,2020年韩国进口白酒规模达到1216万美元、2021年为1296.3万美元、2022年为1754.8万美元、2023年为1770.3万美元,进口额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喝威士忌、白酒等烈性酒,威士忌进口额也随之增加。根据海关贸易统计,去年上半年威士忌类进口量达到1.69万吨,创200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业内人士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选择威士忌和白酒,对这些烈性酒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白酒易储藏,保存时间较长,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近日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举行的2024首尔国际酒类展览会现场【摄影 记者 李雅贤】 本报记者日前在走访2024首尔国际酒类展览会时了解到,韩国年轻消费者对白酒的关注度正不断升温。参观展会的大学生申松媛表示,从三年前开始,我每年都来参加国际酒类展览会,中国白酒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与去年相比,今年展出的白酒似乎更为多样化。 2024首尔国际酒类展览会日前在首尔COEX会展中心开幕。在今年的展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参展商们都带来了自己国家的美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西凤酒、劲酒、习酒等各类中国白酒品牌纷纷登场,并开展了面向韩国消费者宣传活动。受到消费者青睐,品尝活动现场排起了长队。 贵州茅台酒展台【摄影 记者 李雅贤】 贵州茅台酒进口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烈性、度数较高酒的韩国消费者正在逐渐增多。尤其是二三十岁的年轻消费者对白酒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长期来看,年轻消费者是未来的白酒主要消费人群。 在展会上,以白酒、冰块、苏打水、柠檬片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嗨棒酒”(Highball)也深受消费者欢迎。“嗨棒酒”的酒精度数较低,口感舒适清爽,受到女性消费者的喜爱。 在此背景下,为了把握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五粮液全新气泡酒“五粮嗨棒酒”(Wuliang Highball)于6月20日正式在韩国销售。五粮液进出口公司代表黄镇旭(音)近日在首尔广场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疫情期间,我在家里喝酒时,常常用气泡水和世界各地的各种高度酒混合,其中白酒最好喝。它不仅可以与中餐搭配,还可以与韩餐、日餐、肉类和海鲜搭配。十分看好白酒在韩国市场的发展前景。”
2024-09-17 18:03:06 -
报告:明年韩国经济增速有望达2.2%
中秋节期间,大批市民在首尔农贸市场采购节日商品。【图片提供 韩联社】 现代经济研究院15日发布《2025年韩国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明年在民间消费和设备投资回暖的推动下,韩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速有望达到2.2%。 从各项指标上来看,明年经济走向呈“上低下高”的趋势,但下半年好转多为上半年的基数效应,实际上半年和下半年经济趋势大体相似。 研究预测,利率下调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扩大拉动消费者心理改善,就业市场持续回暖,民间消费增幅有望达2%。建筑投资受利率下调的影响,筹资成本下降,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软着陆”。但受社会简介资本(SOC)预算、住宅许可价下降的影响,增幅将放缓至0.6%低于今年。 研究院预测,明年设备投资增速为3.8%,资本筹措环境改善拉动投资心理回暖。出口在今年大幅增加的影响下,因基数效应增幅将缩小至5%,大幅低于今年的增速(9.2%)。 全球经济将维持中速发展基调,主要国家进口需求维持稳定态势,尤其是全球信息通讯技术(ICT)景气持续恢复,拉动出口持续增长。经常性贸易收支受服务收支恶化,增幅将低于今年。 由于内需景气恢复势头微弱和韩元持续升值,进口物价保持稳定,明年物价增幅或平稳维持在2.1%的增速。在就业方面,由于出口增加拉动制造业就业扩大、建筑业雇佣改善,失业率有望维持在2.7%的水平较今年小幅下降。 研究院期待,全球货币政策转向(Pivot)带来的金融、投资环境改善,在主要国家推行经济刺激政策、制造业景气等有望得到改善,明年全球经济有望维持在3%的增速。
2024-09-15 21:10:36 -
韩进口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创13个月以来新低
起亚EV3【图片来源 起亚】 一项调查显示,在韩国电动汽车市场,进口汽车市场份额创13个月以来的新低。 8日,汽车行业调查机构CarIsYou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月在韩国售出的电动汽车共达1.3315万辆,其中进口汽车达4118辆,占全体的30.9%,环比减少10.2%。今年8月进口电动汽车占有率创自去年7月以来(22.1%)创新低。 以今年8月为基准,在进口汽车品牌中,奔驰销量环比下滑最严峻。奔驰受“仁川电动汽车火灾”事件影响,8月份电动汽车销量剧减50.4%,新登记车辆仅达133辆,市场占有率仅为1%,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其次为宝马,其上月共售出406辆电动汽车,销量减少43%,市场占有率下滑2.8个百分点,仅达3%。同期,特斯拉销量减少17.6%,售出2208辆,市场占有率下降5个百分点,降至16.6%。 相比之下,在韩国本土汽车品牌中,起亚的表现尤为突出。8月电动汽车销量排名(包括国产和进口)前6位的车企品牌中,起亚是唯一实现销量环比增加的车企。 上月,起亚汽车销量达6398辆,环比增长58.7%,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至48.1%,环比增长15.5个百分点。意味着上月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中,近半数选择了起亚电动汽车。现代汽车上月共售出2256辆电动汽车,环比减少21%,市场份额减少6.3个百分点,降至16.9%。KG Mobility电动汽车共售出467辆,环比减少38.4%,市场份额减少2.6个百分点,仅为3.5%。 近期发生的仁川电动汽车火灾事件对整个电动汽车市场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促使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关注度大幅提升。得益于韩国汽车普遍采用国产电池,其检查和维修系统相对更加完善,因此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这一因素也进一步推动了起亚EV3等本土车企的销量增长。 汽车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尽管电动汽车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低廉维护费用等优势仍持积极态度。在合理价格范围内,众多消费者仍愿意购买电动汽车。”
2024-09-08 2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