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央行’新闻 90个
-
政局动荡汇率上涨 韩国企业心理跌至疫后冰点
受“12·3紧急戒严事态”导致的政局动荡、汇率上涨以及贸易环境恶化影响,韩国企业的体感景气首次降至新冠疫情以后的冰点。 韩国银行(央行)在本月12月11日至18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48家,非制造业1444家)为对象进行12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7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4.5个点,降至87.0。这是自2020年9月(83.0)以来的最低值,企业对整体经济的悲观心理创下新高。 12月全产业CBSI下降幅度(-4.5个点)为2023年1月(-5.6个点)以来的最大跌幅。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 12月制造业CBSI环比下降3.7个点至86.9。制造业CBSI主要受行业景气(-1.3个点)和资金状况(-1.3个点)恶化影响,创下2022年9月(-5.6个点)以来的最大跌幅。12月非制造业CBSI为87.1,环比下降5个点。降幅达到2023年10月(-7.4个点)以来的最大值,主要原因在于盈利能力(-1.5个点)和资金状况(-1.5个点)恶化。 韩国银行统计调查组分析称,政治不确定性扩大导致汇率急剧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反映在化工和汽车企业的反馈中。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保护主义倾向强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引发的需求减少及竞争加剧等也可能带来一定影响。 2025年1月CBSI预测值显示,全产业为82.4,环比下降4.6个点;其中制造业降至85.2,环比下降1.7个点;非制造业为80.3,环比下降6.8个点。非制造业预测值降幅(-10.0个点)创下2020年4月(-23.5个点)以来的最大值。 韩国银行指出,12月初的戒严事态导致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消费萎缩,对非制造业企业的景气心理产生较大影响。此次调查时间内弹劾案在国会通过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因此非制造业的不确定性预计会延续至下个月。 另外,12月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运动用品、二次电池相关电气设备以及电子影像通信设备行业的表现尤为低迷,原因在于消费萎缩、出口放缓以及通用半导体需求减弱。非制造业中,批发零售业和体育休闲相关服务业的BSI受消费心理恶化影响而大幅下降。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2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下降9.6个点,为83.1,创下2020年3月(-21.2个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排除季节因素后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9.7,环比下降1.1个点。 23日下午,首尔明洞街头游客寥寥无几。【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8 00:21:58 -
韩国经济遭遇多重逆风 企划财政部将公布促进外商投资具体方案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27日表示,将通过“2025经济政策方向”公布改善外资投资基础设施的具体方案。 当天上午,崔相穆在首尔进出口银行召开了“紧急宏观经济·金融问题座谈会”,讨论金融与外汇市场的动态和应对方案。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均出席。 与会者一致认为,受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提请国会弹劾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事件影响,韩国金融和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对此,各机构表示将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为缓解市场压力,韩国央行已通过回购操作增加了1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93亿元)流动性。截至本月27日,此类操作的投放规模为33.6万亿韩元。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央行将立即推出进一步的市场稳定措施。 崔相穆强调:“如果市场出现过度的单边趋势,政府将采取果断的市场稳定措施。稳定金融市场需要尽快消除政治不安因素。政府将集中精力稳定管理市场,降低不确定性。” 他还补充道:“为维护国际信用,政府将通过举办韩国经济说明会(IR)等活动,积极向外界说明政策努力。此外,将通过实施企业价值提升的税收激励、修订资本市场相关法律等措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7 23:30:22 -
韩国紧急戒严冲击消费心理 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韩国紧急戒严导致政治动荡、金融市场波动及旅游市场萎缩,使得12月消费心理大幅恶化,创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银行(央行)于10日至27日面向2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4日公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下跌12.3个点,创自2008年10月(-12.6p)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目前经济判断(52)下降最为显著,下跌18个点,创自2020年3月(-28p)以来最大跌幅。今后经济展望(56)、目前生活状况(87)、生活水平展望(86)、家庭收入展望(94)、消费支出展望(102)均分别下跌18个点、4个点、8个点、6个点和7个点。 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上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叠加多重不确定性,消费者心理指数显著下滑;本月紧急戒严事态再添冲击,指数进一步走低。消费心理的恢复速度将取决于政治不确定性的消除速度。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3,环比(109)下降6个点。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三个月下降。据分析,这是受公寓交易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和首尔公寓交易减少等影响。 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黄熙珍表示,由于贷款政策收紧、公寓价格上涨和交易量减少等因素,预计房价上涨的比例有所下降,住房市场情绪明显低迷。 虽然央行于10月和11月下调了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的走高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12月利率预测指数从11月的93升至98,环比上升5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9%,环比上升0.1%。虽然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但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对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物价预期。
2024-12-24 20:25:53 -
韩元贬值推高进口成本 国内供应价格创7个月最大涨幅
受韩元兑美元汇率上涨等因素影响,进口价格攀升,推动上月国内供应价格(包括进口商品)大幅上涨。此外,生产者价格在连续四个月下跌后,也于上个月转为上涨。进口价格的持续走高预计将对未来消费者价格等带来上行压力。 韩国银行(央行)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国内供应价格指数为124.15(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上涨0.6%,创下自今年4月(1.0%)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韩国银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指出:“供应价格指数是根据生产者价格和进口价格综合计算得出。由于韩元兑美元汇率和国际油价的上涨,进口价格的涨幅超过了生产者价格。汇率上涨的影响已经反映在以韩元计价的进口价格中,并可能逐步传导至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 1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为119.11,环比上涨0.1%。此前,该指数自7月达到119.56后,连续四个月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1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1.5%,实现连续16个月同比增长。 从具体类别来看,电力、天然气、水和废弃物因工业用电(7.5%)价格上涨环比上涨2.3%;工业品价格在煤炭和石油产品(1.6%)带动下整体上涨0.1%。 相反,农林水产品因农产品(-5.1%)和畜产品(-2.8%)价格下降,整体下滑3.6%;服务价格也因金融和保险服务(-1.0%)等环比下跌0.1%。 在具体品目中,柴油(4.1%)、喷气燃料(6.0%)、乙烯(4.8%)等价格上涨,而白菜(-42.3%)、生菜(-64.1%)、猪肉(-4.1%)、鸡肉(-5.8%)等则大幅下跌。 此外,11月总产出价格指数(包括国内出货和出口商品)环比上涨0.6%。尽管农林水产品价格下降3.4%,但工业品价格上涨0.9%,对整体指数形成支撑。 16日,釜山南区新戡蛮码头、戡蛮码头和神仙台码头堆积的集装箱【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0 19:12:50 -
韩国戒严事态致新闻情绪指数波折起伏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总统尹锡悦职务被停止以来,韩国市民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出现回暖迹象。然而,由于紧急戒严事态对经济信心造成显著冲击,全面恢复仍需时日。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月11日新闻情绪指数为77.47,创自2022年12月2日(77.32)以来的最低谷。自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后的4日(92.97)起,新闻情绪指数持续走低。 在国会就尹总统弹劾案进行投票的前夕,即13日,新闻情绪指数为80.98;而表决通过后的16日指数跃升至85.35,显著反弹。新闻情绪指数是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句式结构等关键信息来量化市场情绪的指标,其数值高于100预示着市场情绪趋于乐观,反之则相反,投资者情绪可能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 纵观全年数据,9月份新闻情绪指数为98.84,10月小幅上扬至100.61,显示出趋向乐观的迹象,11月则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100.62的水平。然而,进入本月,该指数急剧下滑至82.32,凸显当前市场情绪低迷。尽管弹劾案的通过对新闻情绪指数产生了短暂的正面提振,但仍未能回归至常态水平,意味着经济信心的全面恢复尚需时日。 新闻情绪指数与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及企业景气调查指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间接联系。韩国银行相关人士强调,新闻情绪指数的下滑不仅直接反映了经济信心的减弱,也间接导致投资者的投资态度。因此,为了提振经济信心、改善市场氛围,亟需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心理的积极转变。
2024-12-19 00:37:31 -
韩国经济面临过度波动风险 韩元兑美元持续下跌
近期,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韩国内需持续低迷,消费萎缩等多重因素交织,严重削弱了韩国经济的活力。尤其是,政治动荡带来的领导力空白,进一步抑制了投资者信心,并导致韩元兑美元汇率暴跌。 根据首尔外汇市场的数据,以周末股市收盘价为基准,17日韩元兑美元汇率收盘于1438.9韩元,较前一日上涨了3.9韩元。这是自2022年10月24日以来,韩元兑美元汇率的最低水平。当天,韩元兑美元汇率一度逼近1440韩元。 4日,韩元兑美元汇率以1418.1韩元开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15.2韩元。此前一天,以1405.5韩元开盘的汇率在1400韩元左右波动,但自3日晚10点30分戒严令消息传出后大幅上涨,并在4日凌晨12点20分达到1442韩元的高位。随后,汇率在1410韩元左右波动,7日尹锡悦弹劾案未达到法定通过人数而被废止,汇率进一步攀升至1430韩元区间。 尽管尹锡悦弹劾案于17日通过后,韩元兑美元汇率一直保持在1430韩元。对此,专家指出,政治风险虽有所缓解,但投资者的信心仍未完全恢复。韩亚银行首席研究员徐正勋(音)表示:“尽管政治风险有所减少,但经济和金融市场仍未完全恢复,投资者情绪依然谨慎。预计韩国金融市场需要一段时间和稳定性因素才能恢复。” 此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开始第二任期,外界对韩国政府能否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表示担忧。这也对韩元汇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徐正勋表示:“外资尚未积极回归韩国市场,部分外资对未来不确定性仍保持谨慎态度。” 然而,韩国企划财政部和韩国银行(央行)声明,韩国政府将每天24小时密切监控经济、金融和外汇市场,并在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来稳定市场,因此对现阶段发生汇率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表示:“自12月3日戒严令风波以来,美元兑韩元汇率有所上升,但市场运作正常,没有显示出任何引起担忧的类似危机的迹象。鉴于韩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人们对总统弹劾引发的政治混乱后可能出现的外汇危机的担忧被夸大了。” 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也透露:“韩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九,包括IMF在内的国际组织都认为这足以应对外汇市场,因为韩国是一个对外净债权国。” 在首尔中区乙支路韩亚银行总行伪造应对中心,员工正在整理美元。【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8 23:06:44 -
弹劾风波后韩国股市重拾信心 政局明朗化或助市场稳定
上周,韩国股市受戒严事态及总统尹锡悦首次弹劾案未通过而经历剧烈波动,但最终实现反弹,韩国综合股指(KOSPI)逼近2500点。首次弹劾案失败引发了对政局长期动荡的担忧,导致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单日暴跌逾5%,个人投资者大规模抛售。然而,市场随后认为政治风险被过度解读,低价买盘迅速回流,推动股市反弹。 本周,随着第二次弹劾案在国会通过,政局预计将在两周内恢复正常,市场信心逐步企稳。此外,美国与中国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议,成为本周市场关注的核心议题。 根据金融信息机构Infomax和韩国交易所15日的数据,上周五(13日),KOSPI收于2494.46点,较前一周上涨66.30点(2.73%),三周来首次回升。 在第一次弹劾案失败后,韩元兑美元汇率一度接近1440韩元,个人投资者的集中抛售导致9日KOSPI下跌2.78%,KOSDAQ暴跌5.19%。不过,随着执政党内部支持弹劾的议员增多,市场对政治不确定性的担忧逐渐缓解。 上周,外国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净卖出340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25亿元),连续16周保持净卖出态势;个人投资者净卖出1.7687万亿韩元,连续第二周大规模抛售。而机构投资者则连续4周净买入,上周累计买入1.6238万亿韩元,对市场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行业表现方面,除金属(-13.50%)、保险(-1.51%)和通信(-1.18%)外,其余板块表现强劲。其中,运输设备及零部件(6.29%)、娱乐及文化(5.35%)、纺织及服装(4.95%)以及制药(4.80%)涨幅居前。KOSDAQ指数也上涨32.40点(4.89%),报收696.73点。 本周,KOSPI指数有望进入稳定期,受弹劾局势明朗化和此前超跌后估值修复的支持。大信证券研究员李庆民(音)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政权更迭预期往往推动股市反弹,本次或可重现类似趋势。 随着国会废除金融投资所得税,个人投资情绪正逐步回暖,尤其是在KOSDAQ市场表现显著。此外,KOSPI当前市盈率(PER)为8.33倍,市净率(PBR)为0.86倍,已接近历史低估区间,或将吸引更多低价买盘。 不过,新韩投资证券研究员姜镇赫(音)表示,如果本周日本央行意外加息等外部变量出现,可能进一步加大韩元贬值压力,从而对韩国股市构成新的利空因素。NH投资证券预计本周KOSPI波动区间在2400至2550点之间。未来走势的关键在于外部经济数据和主要央行政策,这将决定股市反弹的持续性和力度。 13日下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5 22:46:51 -
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 韩国11月进出口物价均上涨
上月29日,在釜山港堆积的进出口货物。【韩联社】 上月,尽管国际油价出现下跌,但韩元兑美元的汇率却持续上涨,导致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上升1.1%。这一趋势若持续,未来几个月内或将对国内消费者物价产生负面影响。 韩国银行(央行)13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韩元为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的11月进口物价指数(2020年=100)为139.03,较10月的137.55上升1.1%。 进口物价指数继今年10月(2.1%)之后,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从产品种类来看,农林水产品(2.6%)、初生金属(1.9%)、煤炭及石油产品(1.7%)等环比均有所上涨。具体品种中,咖啡(6.4%)、丙烷气(4%)、铝精炼品(4%)、二次电池(3.9%)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解释称,虽然国际油价下跌,但受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 韩元兑美元汇率从10月的1361韩元(约合人民币6.91元)上涨至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2.4%。反之,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4.94美元跌至72.61美元,下跌3.1%。李文熙对本月进口物价展望表示:"进入12月以来,国际油价小幅下降,但汇率上涨以及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 据统计,11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0.59,环比(128.54)高1.6%,也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2.6%)和化学产品(1.3%)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柴油(4.4%)、聚丙烯树脂(3%)、铝板(4.5%)等涨幅较大。 从11月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数量指数(116.83)和出口价格指数(131.16)分别同比下降1.4%和0.3%。进口数量指数(107.40)虽然上升0.5%,但进口价格指数(129.82)下降2.7%。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2.88)同比上涨4.5%,连续17个月保持上升势头,进口价格下降3.2% %,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08.51)较去年同期上涨3%。
2024-12-13 18:46:33 -
戒严余波加剧韩元波动 外汇储备面临压力
紧急戒严状态实施后持续一周的政局动荡未能平息,韩元兑美元汇率的短期阻位持续攀升。在戒严状态前,韩元兑美元汇率一旦突破1400韩元,外汇当局便会高度警惕。然而,如今1400韩元的汇率已成为市场的新常态,其心理防线逐步上移至1450韩元。 据金融界11日消息,前一交易日,首尔外汇市场韩元兑美元汇率收盘价较前日下降10.1韩元,报1426.9韩元。这是戒严状态以来汇率首次回落,但此前的迅速攀升已使1400韩元的高位显得稳固。 本月3日夜间交易中,汇率一度飙升至1442韩元,短期阻力位被推高至1450韩元。市场普遍预测汇率有可能突破这一水平。韩亚银行研究员李宥廷(音)表示:“此前认为1450韩元是上限,但如果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汇率可能会略微突破这一点位。”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信用危机,但本次外汇波动的核心问题却局限于国内。此外,当前韩国外汇储备是外汇危机时期的百倍以上,经济基础相对稳健。然而,现任总统与总理因叛乱指控陷入领导力危机,成为当前经济风险的重大隐患。 专家指出,若政局动荡长期化,导致极端高汇率持续,将对韩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李宥廷指出:“尽管高汇率短期内可能提升出口企业的收益,但进口企业的成本上涨将显著抵消这一利好,同时进一步抑制国内消费。” 市场还担忧,若汇率持续上行,迫使外汇当局大规模干预市场,外汇储备可能大幅缩水。截至上月底,韩国外汇储备为4153.9亿美元,自2021年10月创下4692.1亿美元的历史高点后,过去三年呈下降趋势。 自尹锡悦政府2022年5月上任以来,外汇储备已减少超过300亿美元。截至今年10月底,韩国外汇储备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九。然而,若汇率突破1450韩元并进一步攀升至1500韩元,当局可能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这或将使储备降至4000亿美元以下。 韩国银行(央行)计划通过与国民年金的外汇互换交易等措施,启动“应急计划”(Contingency Plan),但短期内防守汇率的成效仍存在不确定性。戒严状态以来外汇储备减少的速度已成为市场的主要关注点。 尽管外汇当局未正式承认市场干预,但过去一周的汇率波动显示,当局可能已采取积极行动。延世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金正植(音)表示:“如果外汇储备跌破4000亿美元,市场恐慌情绪将进一步加剧,外资与内资可能同时加速外流。如果因抑制汇率而大规模消耗储备,可能引发外汇短缺,导致新一轮危机。因此,当局在市场稳定与储备消耗之间面临两难抉择。” 9日,首尔中区明洞货币兑换处显示的韩元兑美元等汇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1 19:24:53 -
韩国财长:将积极应对金融市场波动
10日,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在首尔银行联合会馆召开“紧急宏观经济·金融问题座谈会”,讨论金融与外汇市场的动态和应对方案。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参与此次座谈会。 崔相穆对政局不稳定导致股市大幅下跌表示:“机构投资者应负起责任,致力于稳定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也应保持冷静的心态。” 崔相穆还指出,韩国外汇储备为415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九,且韩国的外国金融资产净额为9778亿美元。政府和韩国央行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将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市场情绪。 企划财政部还计划通过多场国际会议和会谈,积极分享当前经济形势。崔相穆表示,无论政治形势如何,经济团队将持续发力,确保韩国经济平稳运行。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图片提供 企划财政部】
2024-12-11 02:50:05
-
政局动荡汇率上涨 韩国企业心理跌至疫后冰点
受“12·3紧急戒严事态”导致的政局动荡、汇率上涨以及贸易环境恶化影响,韩国企业的体感景气首次降至新冠疫情以后的冰点。 韩国银行(央行)在本月12月11日至18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48家,非制造业1444家)为对象进行12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7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4.5个点,降至87.0。这是自2020年9月(83.0)以来的最低值,企业对整体经济的悲观心理创下新高。 12月全产业CBSI下降幅度(-4.5个点)为2023年1月(-5.6个点)以来的最大跌幅。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 12月制造业CBSI环比下降3.7个点至86.9。制造业CBSI主要受行业景气(-1.3个点)和资金状况(-1.3个点)恶化影响,创下2022年9月(-5.6个点)以来的最大跌幅。12月非制造业CBSI为87.1,环比下降5个点。降幅达到2023年10月(-7.4个点)以来的最大值,主要原因在于盈利能力(-1.5个点)和资金状况(-1.5个点)恶化。 韩国银行统计调查组分析称,政治不确定性扩大导致汇率急剧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反映在化工和汽车企业的反馈中。此外,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保护主义倾向强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引发的需求减少及竞争加剧等也可能带来一定影响。 2025年1月CBSI预测值显示,全产业为82.4,环比下降4.6个点;其中制造业降至85.2,环比下降1.7个点;非制造业为80.3,环比下降6.8个点。非制造业预测值降幅(-10.0个点)创下2020年4月(-23.5个点)以来的最大值。 韩国银行指出,12月初的戒严事态导致政治不确定性加剧,消费萎缩,对非制造业企业的景气心理产生较大影响。此次调查时间内弹劾案在国会通过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因此非制造业的不确定性预计会延续至下个月。 另外,12月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运动用品、二次电池相关电气设备以及电子影像通信设备行业的表现尤为低迷,原因在于消费萎缩、出口放缓以及通用半导体需求减弱。非制造业中,批发零售业和体育休闲相关服务业的BSI受消费心理恶化影响而大幅下降。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2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下降9.6个点,为83.1,创下2020年3月(-21.2个点)以来的最大降幅。排除季节因素后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89.7,环比下降1.1个点。 23日下午,首尔明洞街头游客寥寥无几。【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8 00:21:58 -
韩国经济遭遇多重逆风 企划财政部将公布促进外商投资具体方案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27日表示,将通过“2025经济政策方向”公布改善外资投资基础设施的具体方案。 当天上午,崔相穆在首尔进出口银行召开了“紧急宏观经济·金融问题座谈会”,讨论金融与外汇市场的动态和应对方案。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均出席。 与会者一致认为,受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提请国会弹劾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事件影响,韩国金融和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对此,各机构表示将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为缓解市场压力,韩国央行已通过回购操作增加了1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93亿元)流动性。截至本月27日,此类操作的投放规模为33.6万亿韩元。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央行将立即推出进一步的市场稳定措施。 崔相穆强调:“如果市场出现过度的单边趋势,政府将采取果断的市场稳定措施。稳定金融市场需要尽快消除政治不安因素。政府将集中精力稳定管理市场,降低不确定性。” 他还补充道:“为维护国际信用,政府将通过举办韩国经济说明会(IR)等活动,积极向外界说明政策努力。此外,将通过实施企业价值提升的税收激励、修订资本市场相关法律等措施,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27 23:30:22 -
韩国紧急戒严冲击消费心理 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跌幅
韩国紧急戒严导致政治动荡、金融市场波动及旅游市场萎缩,使得12月消费心理大幅恶化,创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韩国银行(央行)于10日至27日面向2500户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并于24日公布的《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12月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为88.4,环比下跌12.3个点,创自2008年10月(-12.6p)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 消费者心理指数是构成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15个指数中,利用目前生活状况、生活水平展望、家庭收入展望、消费支出展望、目前经济判断、未来经济展望6个指数计算的指标,高于100时,表示消费心理乐观,反之则相反。 相比上月,构成消费者心理指数的6个指数中,目前经济判断(52)下降最为显著,下跌18个点,创自2020年3月(-28p)以来最大跌幅。今后经济展望(56)、目前生活状况(87)、生活水平展望(86)、家庭收入展望(94)、消费支出展望(102)均分别下跌18个点、4个点、8个点、6个点和7个点。 央行统计调查组组长黄熙珍(音)表示,上月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叠加多重不确定性,消费者心理指数显著下滑;本月紧急戒严事态再添冲击,指数进一步走低。消费心理的恢复速度将取决于政治不确定性的消除速度。 本月住房价格预期指数为103,环比(109)下降6个点。自今年9月(119)以后,时隔2年11个月达到最高水平后,连续三个月下降。据分析,这是受公寓交易价格上升势头放缓和首尔公寓交易减少等影响。 住房价格预期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一年后房价的预期,预计一年后房价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大于下跌,该指数会超过100。黄熙珍表示,由于贷款政策收紧、公寓价格上涨和交易量减少等因素,预计房价上涨的比例有所下降,住房市场情绪明显低迷。 虽然央行于10月和11月下调了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的走高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12月利率预测指数从11月的93升至98,环比上升5个点。预测6个月后利率较目前上涨的消费者比例小于下降,该指数在100以下,反之则相反。 反映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物价走势预期的通胀预期率维持在2.9%,环比上升0.1%。虽然消费者物价上涨势头放缓,但汇率大幅波动引发了对进口价格上涨的担忧,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物价预期。
2024-12-24 20:25:53 -
韩元贬值推高进口成本 国内供应价格创7个月最大涨幅
受韩元兑美元汇率上涨等因素影响,进口价格攀升,推动上月国内供应价格(包括进口商品)大幅上涨。此外,生产者价格在连续四个月下跌后,也于上个月转为上涨。进口价格的持续走高预计将对未来消费者价格等带来上行压力。 韩国银行(央行)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国内供应价格指数为124.15(2020年基准为100),环比上涨0.6%,创下自今年4月(1.0%)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 韩国银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指出:“供应价格指数是根据生产者价格和进口价格综合计算得出。由于韩元兑美元汇率和国际油价的上涨,进口价格的涨幅超过了生产者价格。汇率上涨的影响已经反映在以韩元计价的进口价格中,并可能逐步传导至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 1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为119.11,环比上涨0.1%。此前,该指数自7月达到119.56后,连续四个月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1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上涨1.5%,实现连续16个月同比增长。 从具体类别来看,电力、天然气、水和废弃物因工业用电(7.5%)价格上涨环比上涨2.3%;工业品价格在煤炭和石油产品(1.6%)带动下整体上涨0.1%。 相反,农林水产品因农产品(-5.1%)和畜产品(-2.8%)价格下降,整体下滑3.6%;服务价格也因金融和保险服务(-1.0%)等环比下跌0.1%。 在具体品目中,柴油(4.1%)、喷气燃料(6.0%)、乙烯(4.8%)等价格上涨,而白菜(-42.3%)、生菜(-64.1%)、猪肉(-4.1%)、鸡肉(-5.8%)等则大幅下跌。 此外,11月总产出价格指数(包括国内出货和出口商品)环比上涨0.6%。尽管农林水产品价格下降3.4%,但工业品价格上涨0.9%,对整体指数形成支撑。 16日,釜山南区新戡蛮码头、戡蛮码头和神仙台码头堆积的集装箱【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0 19:12:50 -
韩国戒严事态致新闻情绪指数波折起伏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总统尹锡悦职务被停止以来,韩国市民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出现回暖迹象。然而,由于紧急戒严事态对经济信心造成显著冲击,全面恢复仍需时日。 韩国银行(央行)于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月11日新闻情绪指数为77.47,创自2022年12月2日(77.32)以来的最低谷。自紧急戒严事态发生后的4日(92.97)起,新闻情绪指数持续走低。 在国会就尹总统弹劾案进行投票的前夕,即13日,新闻情绪指数为80.98;而表决通过后的16日指数跃升至85.35,显著反弹。新闻情绪指数是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语言运用、句式结构等关键信息来量化市场情绪的指标,其数值高于100预示着市场情绪趋于乐观,反之则相反,投资者情绪可能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 纵观全年数据,9月份新闻情绪指数为98.84,10月小幅上扬至100.61,显示出趋向乐观的迹象,11月则基本保持稳定,维持在100.62的水平。然而,进入本月,该指数急剧下滑至82.32,凸显当前市场情绪低迷。尽管弹劾案的通过对新闻情绪指数产生了短暂的正面提振,但仍未能回归至常态水平,意味着经济信心的全面恢复尚需时日。 新闻情绪指数与消费者心理指数(CCSI)及企业景气调查指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间接联系。韩国银行相关人士强调,新闻情绪指数的下滑不仅直接反映了经济信心的减弱,也间接导致投资者的投资态度。因此,为了提振经济信心、改善市场氛围,亟需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心理的积极转变。
2024-12-19 00:37:31 -
韩国经济面临过度波动风险 韩元兑美元持续下跌
近期,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韩国内需持续低迷,消费萎缩等多重因素交织,严重削弱了韩国经济的活力。尤其是,政治动荡带来的领导力空白,进一步抑制了投资者信心,并导致韩元兑美元汇率暴跌。 根据首尔外汇市场的数据,以周末股市收盘价为基准,17日韩元兑美元汇率收盘于1438.9韩元,较前一日上涨了3.9韩元。这是自2022年10月24日以来,韩元兑美元汇率的最低水平。当天,韩元兑美元汇率一度逼近1440韩元。 4日,韩元兑美元汇率以1418.1韩元开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了15.2韩元。此前一天,以1405.5韩元开盘的汇率在1400韩元左右波动,但自3日晚10点30分戒严令消息传出后大幅上涨,并在4日凌晨12点20分达到1442韩元的高位。随后,汇率在1410韩元左右波动,7日尹锡悦弹劾案未达到法定通过人数而被废止,汇率进一步攀升至1430韩元区间。 尽管尹锡悦弹劾案于17日通过后,韩元兑美元汇率一直保持在1430韩元。对此,专家指出,政治风险虽有所缓解,但投资者的信心仍未完全恢复。韩亚银行首席研究员徐正勋(音)表示:“尽管政治风险有所减少,但经济和金融市场仍未完全恢复,投资者情绪依然谨慎。预计韩国金融市场需要一段时间和稳定性因素才能恢复。” 此外,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开始第二任期,外界对韩国政府能否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表示担忧。这也对韩元汇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徐正勋表示:“外资尚未积极回归韩国市场,部分外资对未来不确定性仍保持谨慎态度。” 然而,韩国企划财政部和韩国银行(央行)声明,韩国政府将每天24小时密切监控经济、金融和外汇市场,并在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来稳定市场,因此对现阶段发生汇率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表示:“自12月3日戒严令风波以来,美元兑韩元汇率有所上升,但市场运作正常,没有显示出任何引起担忧的类似危机的迹象。鉴于韩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人们对总统弹劾引发的政治混乱后可能出现的外汇危机的担忧被夸大了。” 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也透露:“韩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九,包括IMF在内的国际组织都认为这足以应对外汇市场,因为韩国是一个对外净债权国。” 在首尔中区乙支路韩亚银行总行伪造应对中心,员工正在整理美元。【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2-18 23:06:44 -
弹劾风波后韩国股市重拾信心 政局明朗化或助市场稳定
上周,韩国股市受戒严事态及总统尹锡悦首次弹劾案未通过而经历剧烈波动,但最终实现反弹,韩国综合股指(KOSPI)逼近2500点。首次弹劾案失败引发了对政局长期动荡的担忧,导致科斯达克市场(KOSDAQ)单日暴跌逾5%,个人投资者大规模抛售。然而,市场随后认为政治风险被过度解读,低价买盘迅速回流,推动股市反弹。 本周,随着第二次弹劾案在国会通过,政局预计将在两周内恢复正常,市场信心逐步企稳。此外,美国与中国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议,成为本周市场关注的核心议题。 根据金融信息机构Infomax和韩国交易所15日的数据,上周五(13日),KOSPI收于2494.46点,较前一周上涨66.30点(2.73%),三周来首次回升。 在第一次弹劾案失败后,韩元兑美元汇率一度接近1440韩元,个人投资者的集中抛售导致9日KOSPI下跌2.78%,KOSDAQ暴跌5.19%。不过,随着执政党内部支持弹劾的议员增多,市场对政治不确定性的担忧逐渐缓解。 上周,外国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净卖出340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7.25亿元),连续16周保持净卖出态势;个人投资者净卖出1.7687万亿韩元,连续第二周大规模抛售。而机构投资者则连续4周净买入,上周累计买入1.6238万亿韩元,对市场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行业表现方面,除金属(-13.50%)、保险(-1.51%)和通信(-1.18%)外,其余板块表现强劲。其中,运输设备及零部件(6.29%)、娱乐及文化(5.35%)、纺织及服装(4.95%)以及制药(4.80%)涨幅居前。KOSDAQ指数也上涨32.40点(4.89%),报收696.73点。 本周,KOSPI指数有望进入稳定期,受弹劾局势明朗化和此前超跌后估值修复的支持。大信证券研究员李庆民(音)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政权更迭预期往往推动股市反弹,本次或可重现类似趋势。 随着国会废除金融投资所得税,个人投资情绪正逐步回暖,尤其是在KOSDAQ市场表现显著。此外,KOSPI当前市盈率(PER)为8.33倍,市净率(PBR)为0.86倍,已接近历史低估区间,或将吸引更多低价买盘。 不过,新韩投资证券研究员姜镇赫(音)表示,如果本周日本央行意外加息等外部变量出现,可能进一步加大韩元贬值压力,从而对韩国股市构成新的利空因素。NH投资证券预计本周KOSPI波动区间在2400至2550点之间。未来走势的关键在于外部经济数据和主要央行政策,这将决定股市反弹的持续性和力度。 13日下午,位于首尔中区的韩亚银行交易厅显示屏上显示KOSPI和KOSDAQ指数。【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5 22:46:51 -
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 韩国11月进出口物价均上涨
上月29日,在釜山港堆积的进出口货物。【韩联社】 上月,尽管国际油价出现下跌,但韩元兑美元的汇率却持续上涨,导致韩国进口产品整体价格水平(以韩元为准)上升1.1%。这一趋势若持续,未来几个月内或将对国内消费者物价产生负面影响。 韩国银行(央行)13日发布的进出口物价指数统计数据显示,以韩元为标准进行初步统计的11月进口物价指数(2020年=100)为139.03,较10月的137.55上升1.1%。 进口物价指数继今年10月(2.1%)之后,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从产品种类来看,农林水产品(2.6%)、初生金属(1.9%)、煤炭及石油产品(1.7%)等环比均有所上涨。具体品种中,咖啡(6.4%)、丙烷气(4%)、铝精炼品(4%)、二次电池(3.9%)等的上升幅度较大。央行物价统计组长李文熙(音)解释称,虽然国际油价下跌,但受韩元兑美元汇率上升的影响,进口物价呈上涨态势。 韩元兑美元汇率从10月的1361韩元(约合人民币6.91元)上涨至11月的1393.38韩元,上涨2.4%。反之,同期月均迪拜油价从74.94美元跌至72.61美元,下跌3.1%。李文熙对本月进口物价展望表示:"进入12月以来,国际油价小幅下降,但汇率上涨以及国内外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剧,使得未来进口物价变得难以预测。” 据统计,11月出口物价指数达130.59,环比(128.54)高1.6%,也连续两个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煤炭及石油产品(2.6%)和化学产品(1.3%)带动整体出口物价上涨。具体品种中,柴油(4.4%)、聚丙烯树脂(3%)、铝板(4.5%)等涨幅较大。 从11月贸易指数(以美元为准)来看,出口数量指数(116.83)和出口价格指数(131.16)分别同比下降1.4%和0.3%。进口数量指数(107.40)虽然上升0.5%,但进口价格指数(129.82)下降2.7%。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92.88)同比上涨4.5%,连续17个月保持上升势头,进口价格下降3.2% %,出口价格则上涨1.1%%。随着出口数量指数和净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双双上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108.51)较去年同期上涨3%。
2024-12-13 18:46:33 -
戒严余波加剧韩元波动 外汇储备面临压力
紧急戒严状态实施后持续一周的政局动荡未能平息,韩元兑美元汇率的短期阻位持续攀升。在戒严状态前,韩元兑美元汇率一旦突破1400韩元,外汇当局便会高度警惕。然而,如今1400韩元的汇率已成为市场的新常态,其心理防线逐步上移至1450韩元。 据金融界11日消息,前一交易日,首尔外汇市场韩元兑美元汇率收盘价较前日下降10.1韩元,报1426.9韩元。这是戒严状态以来汇率首次回落,但此前的迅速攀升已使1400韩元的高位显得稳固。 本月3日夜间交易中,汇率一度飙升至1442韩元,短期阻力位被推高至1450韩元。市场普遍预测汇率有可能突破这一水平。韩亚银行研究员李宥廷(音)表示:“此前认为1450韩元是上限,但如果政治不确定性持续,汇率可能会略微突破这一点位。”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信用危机,但本次外汇波动的核心问题却局限于国内。此外,当前韩国外汇储备是外汇危机时期的百倍以上,经济基础相对稳健。然而,现任总统与总理因叛乱指控陷入领导力危机,成为当前经济风险的重大隐患。 专家指出,若政局动荡长期化,导致极端高汇率持续,将对韩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李宥廷指出:“尽管高汇率短期内可能提升出口企业的收益,但进口企业的成本上涨将显著抵消这一利好,同时进一步抑制国内消费。” 市场还担忧,若汇率持续上行,迫使外汇当局大规模干预市场,外汇储备可能大幅缩水。截至上月底,韩国外汇储备为4153.9亿美元,自2021年10月创下4692.1亿美元的历史高点后,过去三年呈下降趋势。 自尹锡悦政府2022年5月上任以来,外汇储备已减少超过300亿美元。截至今年10月底,韩国外汇储备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九。然而,若汇率突破1450韩元并进一步攀升至1500韩元,当局可能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这或将使储备降至4000亿美元以下。 韩国银行(央行)计划通过与国民年金的外汇互换交易等措施,启动“应急计划”(Contingency Plan),但短期内防守汇率的成效仍存在不确定性。戒严状态以来外汇储备减少的速度已成为市场的主要关注点。 尽管外汇当局未正式承认市场干预,但过去一周的汇率波动显示,当局可能已采取积极行动。延世大学经济学部教授金正植(音)表示:“如果外汇储备跌破4000亿美元,市场恐慌情绪将进一步加剧,外资与内资可能同时加速外流。如果因抑制汇率而大规模消耗储备,可能引发外汇短缺,导致新一轮危机。因此,当局在市场稳定与储备消耗之间面临两难抉择。” 9日,首尔中区明洞货币兑换处显示的韩元兑美元等汇率【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11 19:24:53 -
韩国财长:将积极应对金融市场波动
10日,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在首尔银行联合会馆召开“紧急宏观经济·金融问题座谈会”,讨论金融与外汇市场的动态和应对方案。韩国银行(央行)行长李昌镛、金融委员会委员长金秉焕、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参与此次座谈会。 崔相穆对政局不稳定导致股市大幅下跌表示:“机构投资者应负起责任,致力于稳定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也应保持冷静的心态。” 崔相穆还指出,韩国外汇储备为415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九,且韩国的外国金融资产净额为9778亿美元。政府和韩国央行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将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市场情绪。 企划财政部还计划通过多场国际会议和会谈,积极分享当前经济形势。崔相穆表示,无论政治形势如何,经济团队将持续发力,确保韩国经济平稳运行。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图片提供 企划财政部】
2024-12-11 02: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