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应用’新闻 116个
-
中国电商在韩增长放缓 本土平台开启绝地反击
进军韩国并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商近来增长势头出现放缓,业内评价称原因在于受客户信赖问题所困。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冲击较小的韩国本土企业NAVER和Kakao则分别趁势强化旗下电商业务。 据市场调研机构IGA Works的25日Mobile Index数据,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的月活跃用户量(MAU)在今年年初急剧增长后,下半年进入停滞状态。全球速卖通MAU从年初的500多万迅速增至近700万,目前维持在这一水平。TEMU则从年初的近500万增至600多万后,回落至500多万。 信息技术(IT)行业评价中国电商暴露出局限性。中国电商自进入韩国市场以来,在商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一直饱受质疑。近期首尔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部分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远超韩国标准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商的信任危机。 另有分析认为,除了价格便宜之外,中国电商缺乏其他显著优势。相比之下,韩国本土电商通过分析消费趋势及市场特性来制定精准策略,而中国电商则一味依靠低价突围,这种战略已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中国电商利用优惠券吸引用户安装手机软件(APP)并注册会员,但今年5月曝出的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侵害问题导致这一策略也难以为继。 消费者市民联盟面向500名使用过中国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用户总体满意度仅为41.8%。其中,价格满意度较高,为80.8%;但商品质量满意度仅为20%。消费者对中国电商不满的原因中,“商品质量差”占比最高,达64.3%;其次是“配送延迟”(53.6%)和“退换货困难”(44.7%)。 在中国电商的增势减缓之际,韩国本土电商巨头NAVER和Kakao正在加速提升各自电商业务的竞争力。NAVER近期宣布,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独立平台NAVER Plus Store。平台与卖家紧密合作,推出生活用品1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配送”与针对大型家具家电的“指定日期配送”等服务,以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此外,NAVER还计划把生成式人工智能(AI)HyperCLOVA X应用于旗下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符合个人兴趣的商品推荐和定制优惠。通过AI技术,用户可以快速获取量身定制的搜索结果与购物建议,NAVER还为此启动技术和服务相关岗位的招聘工作。 Kakao计划把Kakao Shopping服务正式更名为Talk Deal,以强化品牌形象。Kakao同时还重组KakaoTalk内的购物界面,通过提升直观性和便利性来缩短用户的商品搜索时间,并在界面上提供个性化的优惠信息和商品推荐。平台还支持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数据,推荐流行品牌或赠送给朋友的礼物。 此外,Kakao还加大在KakaoTalk平台上的广告宣传力度。Kakao通过在好友列表的更新信息中嵌入广告,或在聊天和好友标签页顶部设置广告横幅等方式,吸引更多卖家入驻平台。公司还逐步增加Talk Channel广告客户数量,为电商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商此前通过激进的低价战略吸引用户,但韩国电商企业在国内多年来建立的信任体系起到决定性作用。消费者更倾向在本土电商平台购买重要商品,而把中国电商平台用于购买季节性商品或一次性商品。 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有害物质超标。【图片来源 首尔市政府】
2024-12-26 20:28:07 -
正在计划来韩国吗? VISITKOREA助力轻松规划完美旅程
最亲近的中国朋友曾经两次来韩国看望在韩务工的我,但都是在夏天。今年圣诞恰逢年假有余,朋友说想来感受一下韩国的冬天,于是再次踏上赴韩旅途。好巧不巧圣诞当天碰上我值班,韩国政局非常时期工作日也不便请假,白天的时间不得不让朋友自行消化。无奈之下,我把之前听说过的韩国旅游发展局VISITKOREA网站推荐给她,方便我不在的时候安排行程。 面对六天五晚的行程,朋友也以试一试的心态点击进入VISITKOREA,结果对丰富的旅游信息深感震撼,包括自动生成旅行计划的“行程规划师”在内的多项功能让她惊喜不已。朋友立即注册VISITKOREA会员,并下载移动应用程序。VISITKOREA网站还完美适配各种设备,无论是电脑、手机还是平板,都可以便利使用。 朋友反馈称,VISITKOREA提供各种有关韩国旅游的新闻、活动和庆典信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正在计划来韩国吗?”开头的行程规划工具。她点击进入,并输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计划访问的城市后,行程规划工具迅速生成推荐行程和详细的移动路线。 令人意外的是,行程规划工具不仅推荐景点,还提供附近的庆典、活动、住宿等信息,同时一并介绍相关的旅游商品。韩语课程、K-POP舞蹈课程、中文导游等丰富多彩的选项一应俱全。此外,网站会员还可享受水上乐园半价优惠券、赌场优惠券、美妆产品优惠券以及韩式料理烹饪课程等各类服务。仅一小时,朋友就制定出可以即刻启程的六天五晚详细旅行计划。 朋友当时一抵达仁川机场就打开VISITKOREA应用,欢迎信息随即弹出,电子地图功能为她提供前往我家的详细指引。到达后,步行30分钟内即可到达的周边景点在地图功能中一览无余,其中还有几处在此生活多年的我都耳目一新的景点。 VISITKOREA网站截图 凭借VISITKOREA应用的全面服务,朋友的韩国之行井然有序又充满乐趣,我也在工作之余得以体验到不同以往的韩国。旅行结束后,朋友甚至成为一名“韩国旅行专家”,此行满足油然而生。回到中国后,朋友也对VISITKOREA念念不忘,告诉我她还是会每天查看应用,还经常浏览VISITKOREA的社交媒体官方账号,参与各种活动并规划下一次的韩国之旅。 近年来,韩国旅游发展局一直致力为外国游客提供便捷的韩国之旅添砖加瓦。韩国旅游发展局自2022年起对VISITKOREA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历时三年终于完成。VISITKOREA现在不再仅是一个提供旅游信息的平台,而是升级成为涵盖行程前、中、后的全方位旅行助手。 去年7月,VISITKOREA开始实行会员制,不同国家的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箱或社交平台账号轻松注册,并选择兴趣类别和年龄。VISITKOREA平台会根据用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信息,并建立客户数据平台,开展精准营销。 其中的核心功能“行程规划师”深受外国游客喜爱。用户在行程开始前输入旅行日期、目的地和兴趣爱好,即可获得量身定制的行程和路线。平台还新增“旅行商品馆”,允许旅游企业直接上传商品信息,同时开放活动和优惠券功能,为旅游行业的宣传与销售提供支持。 外国游客正在VISITKOREA网站上查看韩国旅游信息。【图片来源 韩国旅游发展局】 VISITKOREA功能全面提升后,今年中国台湾地区访问VISITKOREA的用户数量显著增加,排名从去年的第4位一跃升至第2位,仅次于日本。东南亚国家中的印度和印尼也对韩国旅游与韩流内容展现出极高的兴趣,有关弘大、韩剧取景地以及韩国特色美食的内容发布后,立即引发热潮。 雪景、滑雪、城市灯光秀等因时制宜的冬季主题内容也大受欢迎。VISITKOREA的社交媒体通过短视频、Vlog等形式,为全球游客提供韩国独特的景点、美食与文化体验,进一步吸引游客目光。今年1至11月,VISITKOREA网站与应用访问数量累计达到3600万人次,同比增长63%,社交媒体年度总浏览量预计突破1亿次。 凭借这一系列成就,VISITKOREA荣获“Web Award Korea 2024”客户服务综合大奖。韩国旅游发展局海外数字营销相关人士表示,计划未来持续对VISITKOREA进行功能优化与升级,通过更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旅行便利性和满意度。
2024-12-26 02:31:02 -
支付便利度"全面开花" 韩国NAVER Pay支持微信支付
韩国NAVER Pay近日宣布,公司已完成微信支付的接入工作,并自本月24日起全面支持微信支付。 自去年9月起,NAVER Pay与银联和Alipay+合作,在中国提供支付服务,并成功扩大了其支付业务的覆盖范围。韩国用户入境中国后,可直接通过NAVER Pay电子钱包应用程序(APP)扫描微信支付收款码完成支付。 在韩国的支付服务中,NAVER Pay是唯一一家支持中国三大支付平台的企业。用户使用NAVER Pay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还能享受积分累积等优惠。 NAVER Pay负责人表示:“在中国,二维码支付已经成为普及的支付方式。我们希望韩国用户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服务,享受更多便利。” 【图片提供 NAVER】
2024-12-25 20:26:26 -
Naver Clip与博客持续增长 年轻用户引领内容创作热潮
自去年推出以来,Naver旗下短视频服务Clip持续高速增长。付费内容订阅和博客流量显著提升,这一趋势主要受两极化内容的推动。据Naver23日消息,上个月Clip的播放量较去年12月增长了7倍。 Naver于去年8月推出Clip,并在同年11月通过Naver应用的更新向所有用户开放。Naver表示:“尽管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在韩国市场占据了先发优势,但我们评估,今年年初Clip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TikTok。” 同期,Clip的频道数量增长了3倍,内容产量提升了5倍。当前,Naver正积极加强与My Place等平台的联动,不断扩展Clip的生态系统。 此外,Naver于2021年推出的付费内容服务Naver Premium Content也保持稳步增长。截至上个月,该服务的订阅人数和内容交易额较去年均翻了一倍,频道数量新增约1000个。 随着付费订阅用户持续增加,已有超过25万用户通过平台购买创作者内容,订阅两个及以上频道的用户数量较去年增长了3倍以上。 以10至20岁年轻人为主导的“写作热潮”持续强劲,这一趋势推动了Naver博客的历史性增长。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底,新创建博客数量达214万个,总使用时长突破了7亿小时。 与去年新增的136万个博客相比,今年的增长势头显著回升,并接近2022年新增的200万个博客的规模。与博客热潮兴起的2020年相比,今年的博客创作者数量增长了30%,其中年轻群体的增幅最为明显:10多岁的创作者增长了55%,20多岁增长了52%,30多岁增长了33%。 Naver指出,10至30岁的年轻用户占所有博主的比例达到65%,这一占比自202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60%以上。 Naver Clip宣传图【图片来源 Naver】
2024-12-23 19:22:42 -
《鱿鱼游戏2》热潮来袭:韩国流通业借力IP营销提振消费
韩国正陷入经济低迷与政治动荡的双重困境。在高物价抑制消费需求、弹劾局势带来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年末传统消费热潮显得格外冷清。然而,各大流通企业瞄准即将于26日上线的奈飞(Netflix)热门剧集《鱿鱼游戏》第二季,凭借其强大的知识产权(IP)号召力展开多元化营销,试图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世界百货作为韩国唯一与奈飞合作的百货公司,于20日起在首尔江南店和釜山Centum City店推出了《鱿鱼游戏》第二季主题快闪店。消费者不仅可以穿上剧中标志性的绿色运动服,还能在重现的宿舍钢架床前拍照,沉浸式体验剧中场景。此外,新世界百货将在江南店、釜山Centum City店、首尔总店、光州店和大田店同步推出多达300种联名商品。 新世界百货江南店前的“英姬”雕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线上,新世界百货移动应用程序(APP)于本月20日至下月5日推出以“○△□”形状为主题的游戏活动,用户参与游戏有机会瓜分总额达456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3万元)的“新世界百货奖励点数(R)”,从而间接体验剧中“456亿生存游戏”的紧张氛围。新世界百货商品本部长张秀珍(音)表示,通过提供沉浸式的互动内容,公司希望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 作为奈飞官方IP合作伙伴,GS25于上月正式启动了《鱿鱼游戏》第二季的相关营销活动。自上月18日至本月8日期间,GS25与威士忌品牌尊尼获加在“DOOR to 圣水”店开设了“黑标鱿鱼游戏限定版”快闪店,吸引了超过2万名顾客到访。店内设置了椪糖、弹珠等剧中经典游戏环节,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快闪店活动结束后,GS25将在全国门店推出40多种联名商品,如椪糖拿铁、随机椪糖以及《鱿鱼游戏》主题联名交通卡等。 CJ第一制糖旗下品牌必品阁推出多款结合《鱿鱼游戏》元素的产品【图片来源 CJ第一制糖】 食品企业也通过创意产品积极参与了《鱿鱼游戏》第二季的营销热潮。CJ第一制糖旗下品牌必品阁(bibigo)推出了多款结合《鱿鱼游戏》元素的限量包装产品,包括冷冻饺子、泡菜和海苔零食等。海太真露推出了限量版“鱿鱼游戏真露”酒瓶,将经典角色如“英姬”和“粉红守卫”融入包装设计。此外,海太真露还推出了多种《鱿鱼游戏》主题周边产品,如英姬游戏机、粉红守卫蟾蜍手办、彩色酒杯和围裙,成为酒桌互动的亮点。 韩国美妆品牌也加入了《鱿鱼游戏》合作阵营。欧利芙洋(Olive Young)旗下自有品牌BRING GREEN和WAKEMAKE将于12月底,在韩国、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同步推出《鱿鱼游戏》第二季联名产品。这些产品将在美国50家名创优品(MINISO)门店、亚马逊以及日本的知名线下渠道等进行推广。明年1月底,欧利芙洋计划在美国纽约的“奈飞体验区域”设立展位,展示合作产品。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策划了此次合作,让韩国美妆品牌与代表韩国文化内容的《鱿鱼游戏》相结合,向全球市场展示韩国美妆的独特竞争力。” 欧利芙洋旗下自有品牌BRING GREEN的《鱿鱼游戏》联名产品【图片来源 欧利芙洋】 《鱿鱼游戏》第一季曾凭借16.5亿小时的播放量,成为奈飞史上最受欢迎的原创剧集,其第二季预告片更是刷新了点击量纪录。凭借这一IP的全球影响力,韩国流通和食品企业的多元化营销,不仅有效提振了国内需求,还将韩国文化内容的魅力进一步扩散至全球。 业内人士指出,在经济和政治不确定的环境下,《鱿鱼游戏》第二季有望为韩国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动力。这一案例展现了文化与商业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不仅能促进企业发展,还为提升韩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机遇。
2024-12-22 07:06:05 -
韩国政府发布内容产业振兴战略 强化OTT平台全球竞争力
为应对国内媒体内容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韩国政府近日推出一项战略计划,旨在增强国内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的全球竞争力。该计划聚焦支持本土OTT平台国际化,并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优化制作流程,提高内容生产效率。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以下简称“科技部”)于19日与国内主要OTT平台TVING、Wavve、Coupang Play,以及三星电子、LG电子等基于广告的免费流媒体电视(FAST)相关人士举行了非公开座谈会。会上提出,将韩国OTT和FAST的全球月活跃用户规模从2023年的3200万提升至2027年的1亿,同时计划将广播产业的AI使用率从2023年的10%提高至50%。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推动全球投资合作,扩大韩国FAST的国际影响力,并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市场开拓。 科技部指出,虽然《鱿鱼游戏》等韩国内容在全球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国内内容生态因制作成本攀升和资金不足而面临严峻挑战。例如,韩剧单集制作成本从2016年的9亿韩元(《鬼怪》)增长至2024年的35亿韩元(《泪之女王》),而电视剧产量已从2022年的141部减少至2023年的107部。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计划通过公私合作设立规模达1万亿韩元(约合50.4亿元人民币)的“K-内容媒体战略基金”,推动“K-品牌内容”的联合投资模式,助力K-内容相关策划产品进军海外市场。科技部将设立专门负责支持内容海外扩张的部门,并研究优化投资成本与制作费用的税收抵免政策。 在技术层面,政府计划推动AI技术在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利用70年来积累的300万小时广播视频数据,支持自动视频生成等技术,以减少人力投入。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去年全球媒体领域AI市场规模为26.9万亿韩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132万亿韩元。然而,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亟需解决。科技部计划到2027年培养1.1万名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同时开发可编程媒体技术,使视频内容无需重新拍摄即可通过AI自由修改。 此外,政府将FAST视为应对“流媒体通胀”趋势的关键突破口。FAST不仅为电视制造商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还能够减轻观众的订阅费负担。借助三星和LG已部署的6亿台智能电视硬件基础,政府计划扩大多语言定制频道的覆盖范围,并从明年起支持原创FAST内容的制作。 电视剧《泪之女王》海报【图片来源 tvN】
2024-12-20 23:15:16 -
韩国大企投资新动向 二次电池领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大型企业为寻求新的增长引擎,近三年间对二次电池行业的投资力度位居各行业之首。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在销售额500强企业中,对提交事业报告的354家公司进行调查,并于17日发布的结果显示,自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受访企业的总体投资规模高达12.82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0.3亿元),其中,二次电池最备受关注,近3年间,投资规模达4.7018万亿韩元,占全体的36.7%,稳居各行业投资之首。 其次依次为文化信息及娱乐行业,投资规模达1.9769万亿韩元;生物新药研发行业,投资规模达1.5918万亿韩元;环保能源行业,投资规模达1.527万亿韩元;人工智能(AI)及大数据行业,投资规模达8176亿韩元。 近期,韩国大企业对于机器人及无人机领域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1年该领域的投资规模仅为144亿韩元,但今年上半年已激增至1033亿韩元。同时,环保能源领域的投资也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722亿韩元增长至去年的8401亿韩元。同期,AI及大数据领域的投资同样显著增长,从998亿韩元攀升至5265亿韩元。 反之,区块链、金融科技、平台及应用程序等领域的投资规模均呈下滑态势。以区块链及金融科技行业为例,2021年投资规模达157亿韩元,但去年缩减至106亿韩元,今年上半年仅达31亿韩元。同样,平台及应用程序领域投资规模从2153亿韩元降至去年的1951亿韩元,今年上半年更是仅为480亿韩元。
2024-12-18 00:36:46 -
小型OLED市场第三季度增长强劲 韩中制造商增势将持续至明年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用于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等产品的小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全球出货量有所增加。 韩国市场研究企业UBI Research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型OLED的出货量达到了2.47亿台。较前一季度增加7.8%,同比增加32.6%。具体来看,三星显示器和京东方的出货量与前一季度持平,而LG显示器和和辉光电的出货量则快速增长。 调查显示,LG显示器第三季度向苹果供应的iPhone面板出货量达1760万片,较前一季度增长64%。同期,智能手表面板出货量达1220万片,增长147%。LG显示器得益于出货量激增,小型OLED销量较前一季度增加74%,同比增加115%。 UBI Research预测,LG显示器的出货量不仅在第四季度,明年也将保持增长态势。这是由于预定明年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应用的是LTPO TFT(低温多晶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技术,而不是现有的LTPS TFT(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由于京东方在技术方面的局限性,LG显示器预计将接手相关订单,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UBI Research还表示,LG显示器目前的面板产能接近满负荷,为了确保业务正常运行,有必要扩大6代生产线。 据调查,以今年第三季度为基准,三星显示器出货量虽然有所减少,但销售额与前一季度持平。中国面板制造商方面,京东方出货量虽与前一季度持平,但销售额增加15%。同时,和辉光电出货量较前一季度翻了一番,达到1300万片。 UBI Research表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LG显示器、三星显示器和京东方出货量均有望增加,考虑到第四季度是OLED市场旺季,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出货量将超过8亿片。
2024-12-10 22:28:12 -
韩国戒严风波引爆OTT热潮 《首尔之春》等历史题材作品人气攀升
自本月3日起,随着紧急戒严风波和韩国总统尹锡悦面临弹劾的政局发展,韩国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上相关主题内容再度受到广泛关注。 Wavve于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对比发布紧急戒严令前后两天(12月1日至2日与12月4日至5日),以戒严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人气显著提升。 电影《首尔之春》的观看时间激增874.3%,《出租车司机》则上升1108.7%。电视剧《五月的青春》也增长347%。Wavve指出,付费影片《首尔之春》的单独购买量激增687.3%,连续两天稳居其电影Plus(付费电影类别)榜首。 《首尔之春》是一部以1979年12月12日首尔新军部势力发动叛乱为背景,聚焦紧张9小时的剧情电影。自去年11月上映以来,该片累计观影人数已达1312万。 在电影评分应用Watcha Pedia的“热门排行榜”中,《首尔之春》的排名也不断攀升:12月4日位列第18位,5日升至第9位,6日达到第5位,7日稍降至第9位,截至8日暂居第12位。同日,《出租车司机》也跻身榜单,排名第29位。 除影视作品外,新闻类内容的关注度也大幅上升。12月4日凌晨,Wavve直播频道的流量激增至平时的三倍。此外,时事类节目同样吸引了大量观众。例如,MBC《100分钟讨论》的观看时间飙升6064.5%,凸显出观众对时政信息的高度需求。 电影《首尔之春》海报【图片来源 Plus M Entertainment】
2024-12-09 20:12:49 -
韩国电池三巨头市场遇挫 多元化战略谋出路
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韩国电池三巨头LG能源解决方案、三星SDI、SK on市场占有率均呈下降趋势。 受电动汽车市场暂时性需求停滞期(Casm)的影响,蓄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三大企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积极调整策略,通过研发创新产品如方形锂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等多元化技术路径,力图重振市场地位并发起强劲反击。 韩国能源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于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应用总量中,三大电池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达20.2%。具体来看,三大企业合计占有率从2021年1至10月的31.7%降至今年的20.2%,仅三年内跌幅逾10个百分点。反之同期,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合计占有率从39.7%攀升至53.6%,实现稳健增长。中国企业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积极补贴政策,有效提升企业价格竞争力,助力中国企业逐步增强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渗透力与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电池产业的领先地位。 在电动汽车市场上,随着火灾等安全问题凸显,整车企业(OEM)将关注焦点投向方形锂电池。方形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大容量存储及更优的安全性能等优势。据统计,在全球电池市场上,方形锂电池占有率从去年的70.9%升至今年1至10月的78.3%,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此背景下,继三星SDI之后,LG能源解决方案也于本月宣布将与美国通用汽车(GM)携手共同研发方形锂电池项目,旨在为未来通用汽车的新一代电动汽车提供电池产品。同时,SK on亦已完成方形锂电池的研发工作,正紧锣密鼓地筹备量产计划。SK on于今年6月与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署了《事业战略合作协议》,因此有望向吉利汽车供应其自主研发的电池。 韩国电池行业三大巨头在持续深耕NCM(镍、钴、锰)电池领域的同时,正加速布局具有成本效益的LFP(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SNE Research分析称:“自从具有成本竞争力和高热安全性的LFP开始取代NCM以来,中国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除了中国整车厂外,全球多家整车厂都在引进磷酸铁锂,韩国三大公司也正在快速准备磷酸铁锂的量产。” SNE Research进一步强调,尽管当前韩国三大电池公司在销售额和利润率上面临挑战,但它们正积极探索多元化战略,以期在中长期市场中稳中求进。业界相关人士指出:“中国电池在品质、安全性及价格竞争力方面已达到不容小觑的水平。综合考量,韩国电池企业面临的市场逆境并非偶然,若要重振旗鼓、夺回市场份额,关键在于迅速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技术领先。”
2024-12-09 19:49:30
-
中国电商在韩增长放缓 本土平台开启绝地反击
进军韩国并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商近来增长势头出现放缓,业内评价称原因在于受客户信赖问题所困。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冲击较小的韩国本土企业NAVER和Kakao则分别趁势强化旗下电商业务。 据市场调研机构IGA Works的25日Mobile Index数据,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的月活跃用户量(MAU)在今年年初急剧增长后,下半年进入停滞状态。全球速卖通MAU从年初的500多万迅速增至近700万,目前维持在这一水平。TEMU则从年初的近500万增至600多万后,回落至500多万。 信息技术(IT)行业评价中国电商暴露出局限性。中国电商自进入韩国市场以来,在商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一直饱受质疑。近期首尔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部分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远超韩国标准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商的信任危机。 另有分析认为,除了价格便宜之外,中国电商缺乏其他显著优势。相比之下,韩国本土电商通过分析消费趋势及市场特性来制定精准策略,而中国电商则一味依靠低价突围,这种战略已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中国电商利用优惠券吸引用户安装手机软件(APP)并注册会员,但今年5月曝出的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侵害问题导致这一策略也难以为继。 消费者市民联盟面向500名使用过中国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用户总体满意度仅为41.8%。其中,价格满意度较高,为80.8%;但商品质量满意度仅为20%。消费者对中国电商不满的原因中,“商品质量差”占比最高,达64.3%;其次是“配送延迟”(53.6%)和“退换货困难”(44.7%)。 在中国电商的增势减缓之际,韩国本土电商巨头NAVER和Kakao正在加速提升各自电商业务的竞争力。NAVER近期宣布,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独立平台NAVER Plus Store。平台与卖家紧密合作,推出生活用品1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配送”与针对大型家具家电的“指定日期配送”等服务,以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此外,NAVER还计划把生成式人工智能(AI)HyperCLOVA X应用于旗下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符合个人兴趣的商品推荐和定制优惠。通过AI技术,用户可以快速获取量身定制的搜索结果与购物建议,NAVER还为此启动技术和服务相关岗位的招聘工作。 Kakao计划把Kakao Shopping服务正式更名为Talk Deal,以强化品牌形象。Kakao同时还重组KakaoTalk内的购物界面,通过提升直观性和便利性来缩短用户的商品搜索时间,并在界面上提供个性化的优惠信息和商品推荐。平台还支持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数据,推荐流行品牌或赠送给朋友的礼物。 此外,Kakao还加大在KakaoTalk平台上的广告宣传力度。Kakao通过在好友列表的更新信息中嵌入广告,或在聊天和好友标签页顶部设置广告横幅等方式,吸引更多卖家入驻平台。公司还逐步增加Talk Channel广告客户数量,为电商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商此前通过激进的低价战略吸引用户,但韩国电商企业在国内多年来建立的信任体系起到决定性作用。消费者更倾向在本土电商平台购买重要商品,而把中国电商平台用于购买季节性商品或一次性商品。 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有害物质超标。【图片来源 首尔市政府】
2024-12-26 20:28:07 -
正在计划来韩国吗? VISITKOREA助力轻松规划完美旅程
最亲近的中国朋友曾经两次来韩国看望在韩务工的我,但都是在夏天。今年圣诞恰逢年假有余,朋友说想来感受一下韩国的冬天,于是再次踏上赴韩旅途。好巧不巧圣诞当天碰上我值班,韩国政局非常时期工作日也不便请假,白天的时间不得不让朋友自行消化。无奈之下,我把之前听说过的韩国旅游发展局VISITKOREA网站推荐给她,方便我不在的时候安排行程。 面对六天五晚的行程,朋友也以试一试的心态点击进入VISITKOREA,结果对丰富的旅游信息深感震撼,包括自动生成旅行计划的“行程规划师”在内的多项功能让她惊喜不已。朋友立即注册VISITKOREA会员,并下载移动应用程序。VISITKOREA网站还完美适配各种设备,无论是电脑、手机还是平板,都可以便利使用。 朋友反馈称,VISITKOREA提供各种有关韩国旅游的新闻、活动和庆典信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正在计划来韩国吗?”开头的行程规划工具。她点击进入,并输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计划访问的城市后,行程规划工具迅速生成推荐行程和详细的移动路线。 令人意外的是,行程规划工具不仅推荐景点,还提供附近的庆典、活动、住宿等信息,同时一并介绍相关的旅游商品。韩语课程、K-POP舞蹈课程、中文导游等丰富多彩的选项一应俱全。此外,网站会员还可享受水上乐园半价优惠券、赌场优惠券、美妆产品优惠券以及韩式料理烹饪课程等各类服务。仅一小时,朋友就制定出可以即刻启程的六天五晚详细旅行计划。 朋友当时一抵达仁川机场就打开VISITKOREA应用,欢迎信息随即弹出,电子地图功能为她提供前往我家的详细指引。到达后,步行30分钟内即可到达的周边景点在地图功能中一览无余,其中还有几处在此生活多年的我都耳目一新的景点。 VISITKOREA网站截图 凭借VISITKOREA应用的全面服务,朋友的韩国之行井然有序又充满乐趣,我也在工作之余得以体验到不同以往的韩国。旅行结束后,朋友甚至成为一名“韩国旅行专家”,此行满足油然而生。回到中国后,朋友也对VISITKOREA念念不忘,告诉我她还是会每天查看应用,还经常浏览VISITKOREA的社交媒体官方账号,参与各种活动并规划下一次的韩国之旅。 近年来,韩国旅游发展局一直致力为外国游客提供便捷的韩国之旅添砖加瓦。韩国旅游发展局自2022年起对VISITKOREA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历时三年终于完成。VISITKOREA现在不再仅是一个提供旅游信息的平台,而是升级成为涵盖行程前、中、后的全方位旅行助手。 去年7月,VISITKOREA开始实行会员制,不同国家的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箱或社交平台账号轻松注册,并选择兴趣类别和年龄。VISITKOREA平台会根据用户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信息,并建立客户数据平台,开展精准营销。 其中的核心功能“行程规划师”深受外国游客喜爱。用户在行程开始前输入旅行日期、目的地和兴趣爱好,即可获得量身定制的行程和路线。平台还新增“旅行商品馆”,允许旅游企业直接上传商品信息,同时开放活动和优惠券功能,为旅游行业的宣传与销售提供支持。 外国游客正在VISITKOREA网站上查看韩国旅游信息。【图片来源 韩国旅游发展局】 VISITKOREA功能全面提升后,今年中国台湾地区访问VISITKOREA的用户数量显著增加,排名从去年的第4位一跃升至第2位,仅次于日本。东南亚国家中的印度和印尼也对韩国旅游与韩流内容展现出极高的兴趣,有关弘大、韩剧取景地以及韩国特色美食的内容发布后,立即引发热潮。 雪景、滑雪、城市灯光秀等因时制宜的冬季主题内容也大受欢迎。VISITKOREA的社交媒体通过短视频、Vlog等形式,为全球游客提供韩国独特的景点、美食与文化体验,进一步吸引游客目光。今年1至11月,VISITKOREA网站与应用访问数量累计达到3600万人次,同比增长63%,社交媒体年度总浏览量预计突破1亿次。 凭借这一系列成就,VISITKOREA荣获“Web Award Korea 2024”客户服务综合大奖。韩国旅游发展局海外数字营销相关人士表示,计划未来持续对VISITKOREA进行功能优化与升级,通过更个性化的服务提升游客的旅行便利性和满意度。
2024-12-26 02:31:02 -
支付便利度"全面开花" 韩国NAVER Pay支持微信支付
韩国NAVER Pay近日宣布,公司已完成微信支付的接入工作,并自本月24日起全面支持微信支付。 自去年9月起,NAVER Pay与银联和Alipay+合作,在中国提供支付服务,并成功扩大了其支付业务的覆盖范围。韩国用户入境中国后,可直接通过NAVER Pay电子钱包应用程序(APP)扫描微信支付收款码完成支付。 在韩国的支付服务中,NAVER Pay是唯一一家支持中国三大支付平台的企业。用户使用NAVER Pay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还能享受积分累积等优惠。 NAVER Pay负责人表示:“在中国,二维码支付已经成为普及的支付方式。我们希望韩国用户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服务,享受更多便利。” 【图片提供 NAVER】
2024-12-25 20:26:26 -
Naver Clip与博客持续增长 年轻用户引领内容创作热潮
自去年推出以来,Naver旗下短视频服务Clip持续高速增长。付费内容订阅和博客流量显著提升,这一趋势主要受两极化内容的推动。据Naver23日消息,上个月Clip的播放量较去年12月增长了7倍。 Naver于去年8月推出Clip,并在同年11月通过Naver应用的更新向所有用户开放。Naver表示:“尽管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在韩国市场占据了先发优势,但我们评估,今年年初Clip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TikTok。” 同期,Clip的频道数量增长了3倍,内容产量提升了5倍。当前,Naver正积极加强与My Place等平台的联动,不断扩展Clip的生态系统。 此外,Naver于2021年推出的付费内容服务Naver Premium Content也保持稳步增长。截至上个月,该服务的订阅人数和内容交易额较去年均翻了一倍,频道数量新增约1000个。 随着付费订阅用户持续增加,已有超过25万用户通过平台购买创作者内容,订阅两个及以上频道的用户数量较去年增长了3倍以上。 以10至20岁年轻人为主导的“写作热潮”持续强劲,这一趋势推动了Naver博客的历史性增长。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底,新创建博客数量达214万个,总使用时长突破了7亿小时。 与去年新增的136万个博客相比,今年的增长势头显著回升,并接近2022年新增的200万个博客的规模。与博客热潮兴起的2020年相比,今年的博客创作者数量增长了30%,其中年轻群体的增幅最为明显:10多岁的创作者增长了55%,20多岁增长了52%,30多岁增长了33%。 Naver指出,10至30岁的年轻用户占所有博主的比例达到65%,这一占比自202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60%以上。 Naver Clip宣传图【图片来源 Naver】
2024-12-23 19:22:42 -
《鱿鱼游戏2》热潮来袭:韩国流通业借力IP营销提振消费
韩国正陷入经济低迷与政治动荡的双重困境。在高物价抑制消费需求、弹劾局势带来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年末传统消费热潮显得格外冷清。然而,各大流通企业瞄准即将于26日上线的奈飞(Netflix)热门剧集《鱿鱼游戏》第二季,凭借其强大的知识产权(IP)号召力展开多元化营销,试图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世界百货作为韩国唯一与奈飞合作的百货公司,于20日起在首尔江南店和釜山Centum City店推出了《鱿鱼游戏》第二季主题快闪店。消费者不仅可以穿上剧中标志性的绿色运动服,还能在重现的宿舍钢架床前拍照,沉浸式体验剧中场景。此外,新世界百货将在江南店、釜山Centum City店、首尔总店、光州店和大田店同步推出多达300种联名商品。 新世界百货江南店前的“英姬”雕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在线上,新世界百货移动应用程序(APP)于本月20日至下月5日推出以“○△□”形状为主题的游戏活动,用户参与游戏有机会瓜分总额达456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3万元)的“新世界百货奖励点数(R)”,从而间接体验剧中“456亿生存游戏”的紧张氛围。新世界百货商品本部长张秀珍(音)表示,通过提供沉浸式的互动内容,公司希望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 作为奈飞官方IP合作伙伴,GS25于上月正式启动了《鱿鱼游戏》第二季的相关营销活动。自上月18日至本月8日期间,GS25与威士忌品牌尊尼获加在“DOOR to 圣水”店开设了“黑标鱿鱼游戏限定版”快闪店,吸引了超过2万名顾客到访。店内设置了椪糖、弹珠等剧中经典游戏环节,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快闪店活动结束后,GS25将在全国门店推出40多种联名商品,如椪糖拿铁、随机椪糖以及《鱿鱼游戏》主题联名交通卡等。 CJ第一制糖旗下品牌必品阁推出多款结合《鱿鱼游戏》元素的产品【图片来源 CJ第一制糖】 食品企业也通过创意产品积极参与了《鱿鱼游戏》第二季的营销热潮。CJ第一制糖旗下品牌必品阁(bibigo)推出了多款结合《鱿鱼游戏》元素的限量包装产品,包括冷冻饺子、泡菜和海苔零食等。海太真露推出了限量版“鱿鱼游戏真露”酒瓶,将经典角色如“英姬”和“粉红守卫”融入包装设计。此外,海太真露还推出了多种《鱿鱼游戏》主题周边产品,如英姬游戏机、粉红守卫蟾蜍手办、彩色酒杯和围裙,成为酒桌互动的亮点。 韩国美妆品牌也加入了《鱿鱼游戏》合作阵营。欧利芙洋(Olive Young)旗下自有品牌BRING GREEN和WAKEMAKE将于12月底,在韩国、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同步推出《鱿鱼游戏》第二季联名产品。这些产品将在美国50家名创优品(MINISO)门店、亚马逊以及日本的知名线下渠道等进行推广。明年1月底,欧利芙洋计划在美国纽约的“奈飞体验区域”设立展位,展示合作产品。欧利芙洋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策划了此次合作,让韩国美妆品牌与代表韩国文化内容的《鱿鱼游戏》相结合,向全球市场展示韩国美妆的独特竞争力。” 欧利芙洋旗下自有品牌BRING GREEN的《鱿鱼游戏》联名产品【图片来源 欧利芙洋】 《鱿鱼游戏》第一季曾凭借16.5亿小时的播放量,成为奈飞史上最受欢迎的原创剧集,其第二季预告片更是刷新了点击量纪录。凭借这一IP的全球影响力,韩国流通和食品企业的多元化营销,不仅有效提振了国内需求,还将韩国文化内容的魅力进一步扩散至全球。 业内人士指出,在经济和政治不确定的环境下,《鱿鱼游戏》第二季有望为韩国消费市场带来新的动力。这一案例展现了文化与商业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不仅能促进企业发展,还为提升韩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重要机遇。
2024-12-22 07:06:05 -
韩国政府发布内容产业振兴战略 强化OTT平台全球竞争力
为应对国内媒体内容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韩国政府近日推出一项战略计划,旨在增强国内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的全球竞争力。该计划聚焦支持本土OTT平台国际化,并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优化制作流程,提高内容生产效率。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以下简称“科技部”)于19日与国内主要OTT平台TVING、Wavve、Coupang Play,以及三星电子、LG电子等基于广告的免费流媒体电视(FAST)相关人士举行了非公开座谈会。会上提出,将韩国OTT和FAST的全球月活跃用户规模从2023年的3200万提升至2027年的1亿,同时计划将广播产业的AI使用率从2023年的10%提高至50%。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推动全球投资合作,扩大韩国FAST的国际影响力,并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市场开拓。 科技部指出,虽然《鱿鱼游戏》等韩国内容在全球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国内内容生态因制作成本攀升和资金不足而面临严峻挑战。例如,韩剧单集制作成本从2016年的9亿韩元(《鬼怪》)增长至2024年的35亿韩元(《泪之女王》),而电视剧产量已从2022年的141部减少至2023年的107部。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计划通过公私合作设立规模达1万亿韩元(约合50.4亿元人民币)的“K-内容媒体战略基金”,推动“K-品牌内容”的联合投资模式,助力K-内容相关策划产品进军海外市场。科技部将设立专门负责支持内容海外扩张的部门,并研究优化投资成本与制作费用的税收抵免政策。 在技术层面,政府计划推动AI技术在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利用70年来积累的300万小时广播视频数据,支持自动视频生成等技术,以减少人力投入。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去年全球媒体领域AI市场规模为26.9万亿韩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到132万亿韩元。然而,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亟需解决。科技部计划到2027年培养1.1万名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同时开发可编程媒体技术,使视频内容无需重新拍摄即可通过AI自由修改。 此外,政府将FAST视为应对“流媒体通胀”趋势的关键突破口。FAST不仅为电视制造商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还能够减轻观众的订阅费负担。借助三星和LG已部署的6亿台智能电视硬件基础,政府计划扩大多语言定制频道的覆盖范围,并从明年起支持原创FAST内容的制作。 电视剧《泪之女王》海报【图片来源 tvN】
2024-12-20 23:15:16 -
韩国大企投资新动向 二次电池领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大型企业为寻求新的增长引擎,近三年间对二次电池行业的投资力度位居各行业之首。 企业分析研究所Leaders Index在销售额500强企业中,对提交事业报告的354家公司进行调查,并于17日发布的结果显示,自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受访企业的总体投资规模高达12.82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0.3亿元),其中,二次电池最备受关注,近3年间,投资规模达4.7018万亿韩元,占全体的36.7%,稳居各行业投资之首。 其次依次为文化信息及娱乐行业,投资规模达1.9769万亿韩元;生物新药研发行业,投资规模达1.5918万亿韩元;环保能源行业,投资规模达1.527万亿韩元;人工智能(AI)及大数据行业,投资规模达8176亿韩元。 近期,韩国大企业对于机器人及无人机领域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1年该领域的投资规模仅为144亿韩元,但今年上半年已激增至1033亿韩元。同时,环保能源领域的投资也呈稳步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722亿韩元增长至去年的8401亿韩元。同期,AI及大数据领域的投资同样显著增长,从998亿韩元攀升至5265亿韩元。 反之,区块链、金融科技、平台及应用程序等领域的投资规模均呈下滑态势。以区块链及金融科技行业为例,2021年投资规模达157亿韩元,但去年缩减至106亿韩元,今年上半年仅达31亿韩元。同样,平台及应用程序领域投资规模从2153亿韩元降至去年的1951亿韩元,今年上半年更是仅为480亿韩元。
2024-12-18 00:36:46 -
小型OLED市场第三季度增长强劲 韩中制造商增势将持续至明年
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用于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等产品的小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全球出货量有所增加。 韩国市场研究企业UBI Research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型OLED的出货量达到了2.47亿台。较前一季度增加7.8%,同比增加32.6%。具体来看,三星显示器和京东方的出货量与前一季度持平,而LG显示器和和辉光电的出货量则快速增长。 调查显示,LG显示器第三季度向苹果供应的iPhone面板出货量达1760万片,较前一季度增长64%。同期,智能手表面板出货量达1220万片,增长147%。LG显示器得益于出货量激增,小型OLED销量较前一季度增加74%,同比增加115%。 UBI Research预测,LG显示器的出货量不仅在第四季度,明年也将保持增长态势。这是由于预定明年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应用的是LTPO TFT(低温多晶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技术,而不是现有的LTPS TFT(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由于京东方在技术方面的局限性,LG显示器预计将接手相关订单,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UBI Research还表示,LG显示器目前的面板产能接近满负荷,为了确保业务正常运行,有必要扩大6代生产线。 据调查,以今年第三季度为基准,三星显示器出货量虽然有所减少,但销售额与前一季度持平。中国面板制造商方面,京东方出货量虽与前一季度持平,但销售额增加15%。同时,和辉光电出货量较前一季度翻了一番,达到1300万片。 UBI Research表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LG显示器、三星显示器和京东方出货量均有望增加,考虑到第四季度是OLED市场旺季,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出货量将超过8亿片。
2024-12-10 22:28:12 -
韩国戒严风波引爆OTT热潮 《首尔之春》等历史题材作品人气攀升
自本月3日起,随着紧急戒严风波和韩国总统尹锡悦面临弹劾的政局发展,韩国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上相关主题内容再度受到广泛关注。 Wavve于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对比发布紧急戒严令前后两天(12月1日至2日与12月4日至5日),以戒严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人气显著提升。 电影《首尔之春》的观看时间激增874.3%,《出租车司机》则上升1108.7%。电视剧《五月的青春》也增长347%。Wavve指出,付费影片《首尔之春》的单独购买量激增687.3%,连续两天稳居其电影Plus(付费电影类别)榜首。 《首尔之春》是一部以1979年12月12日首尔新军部势力发动叛乱为背景,聚焦紧张9小时的剧情电影。自去年11月上映以来,该片累计观影人数已达1312万。 在电影评分应用Watcha Pedia的“热门排行榜”中,《首尔之春》的排名也不断攀升:12月4日位列第18位,5日升至第9位,6日达到第5位,7日稍降至第9位,截至8日暂居第12位。同日,《出租车司机》也跻身榜单,排名第29位。 除影视作品外,新闻类内容的关注度也大幅上升。12月4日凌晨,Wavve直播频道的流量激增至平时的三倍。此外,时事类节目同样吸引了大量观众。例如,MBC《100分钟讨论》的观看时间飙升6064.5%,凸显出观众对时政信息的高度需求。 电影《首尔之春》海报【图片来源 Plus M Entertainment】
2024-12-09 20:12:49 -
韩国电池三巨头市场遇挫 多元化战略谋出路
一项调查显示,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韩国电池三巨头LG能源解决方案、三星SDI、SK on市场占有率均呈下降趋势。 受电动汽车市场暂时性需求停滞期(Casm)的影响,蓄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三大企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积极调整策略,通过研发创新产品如方形锂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等多元化技术路径,力图重振市场地位并发起强劲反击。 韩国能源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于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的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应用总量中,三大电池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达20.2%。具体来看,三大企业合计占有率从2021年1至10月的31.7%降至今年的20.2%,仅三年内跌幅逾10个百分点。反之同期,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合计占有率从39.7%攀升至53.6%,实现稳健增长。中国企业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积极补贴政策,有效提升企业价格竞争力,助力中国企业逐步增强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渗透力与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电池产业的领先地位。 在电动汽车市场上,随着火灾等安全问题凸显,整车企业(OEM)将关注焦点投向方形锂电池。方形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大容量存储及更优的安全性能等优势。据统计,在全球电池市场上,方形锂电池占有率从去年的70.9%升至今年1至10月的78.3%,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此背景下,继三星SDI之后,LG能源解决方案也于本月宣布将与美国通用汽车(GM)携手共同研发方形锂电池项目,旨在为未来通用汽车的新一代电动汽车提供电池产品。同时,SK on亦已完成方形锂电池的研发工作,正紧锣密鼓地筹备量产计划。SK on于今年6月与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署了《事业战略合作协议》,因此有望向吉利汽车供应其自主研发的电池。 韩国电池行业三大巨头在持续深耕NCM(镍、钴、锰)电池领域的同时,正加速布局具有成本效益的LFP(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SNE Research分析称:“自从具有成本竞争力和高热安全性的LFP开始取代NCM以来,中国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除了中国整车厂外,全球多家整车厂都在引进磷酸铁锂,韩国三大公司也正在快速准备磷酸铁锂的量产。” SNE Research进一步强调,尽管当前韩国三大电池公司在销售额和利润率上面临挑战,但它们正积极探索多元化战略,以期在中长期市场中稳中求进。业界相关人士指出:“中国电池在品质、安全性及价格竞争力方面已达到不容小觑的水平。综合考量,韩国电池企业面临的市场逆境并非偶然,若要重振旗鼓、夺回市场份额,关键在于迅速掌握核心技术,实现技术领先。”
2024-12-09 19: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