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上调’新闻 41个
-
可可豆价格暴涨 好丽友承压调整产品线售价
韩国综合性食品企业好丽友于28日表示,将于12月1日开始上调13种产品的价格10.6%。 韩国知名综合性食品巨头好丽友公司于28日宣布,自12月1日起,将对旗下13款产品实施价格调整,平均上调幅度达10.6%。好丽友自2022年9月后,时隔2年再次再次因应市场变化对产品线进行价格调整,消费者食品支出负担进一步加剧。 好丽友本次价格上调主要针对原材料成本显著上升的产品。具体来看,“蘑菇力”价格上调20%,“Diget巧克力饼干”上涨12%,“Market O布朗尼蛋糕”上涨10%,“杏仁格兰诺拉麦片巧克力”和“鱿鱼花生”分别上涨6.7%。 好丽友相关人士解释称:“巧克力关键原料可可豆的国际市场价格在过去两年内飙升4倍以上,同时,坚果类原料价格也在六年内翻了一番。鉴于市场预测这些原材料价格将持续走高,公司遂作出上调产品售价的决定。” 好丽友对于标志性产品巧克力派采取了特别措施。鉴于若按成本涨幅调整,巧克力派的价格将不得不提升30%以上,为避免给消费者带来过大负担,好丽友决定暂不调整该产品价格,而是采取暂时中断供应的策略,以期在未来通过成本控制,维持产品价格的稳定。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Market O布朗尼蛋糕’、‘鱿鱼花生’及‘蘑菇力’分别时隔16年、13年及11年后首次进行价格调整。我们将持续探索成本节约途径,力求稳定产品价格,致力于减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此前,好丽友在2022年9月,同样以原材料成本上升为由,对16款产品进行了平均15.8%的价格调整。其中,巧克力派价格上涨12.4%,Poka薯片与浪里个浪薯片亦分别上调12.3%与11.7%。
2024-11-28 19:51:22 -
韩国电视巨头原材料价格负担加重
三星电子和LG电子等韩国电视制造商的显示器零部件采购价格飙升,制作成本负担加重。 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三星电子今年上半年电视等显示器价格上升12%。以今年上半年为基准,设备体验(DX)部门的显示器进货费用为3.83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9万元),同比1.9521亿韩元增加2倍(96.3%)。同期,LG电子的LCD电视模块的平均价格也同比上升13.4%,进货价格从1.4219万亿韩元增加至1.8418万亿韩元,增加29.5%。 中国企业是主导面板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以去年为基准,中国企业的全球LCD市场占有率为60.8%,逾半数,是韩国(10.1%)的6倍。中国企业通过垄断,控制市场,以此来调整产量,向电视制造商要求上调价格。市场调查企业DSCC发布的数据显示,需求最高的55英寸LCD电视面板的价格从今年1月的122美元上涨至今年5月的132美元。 面板价格的上涨导致电视制造商的收益性恶化。三星电子在显示器上涨的态势下,电视机售价仍与去年持平,LG电子也较去年仅上涨1.3%。 在难以确保电视事业收益性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攻势迅猛。三星电子在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时表示:“电视事业因显示器价格上升及竞争加剧的影响费用增加。收益性有所放缓。” LG电子也表示:“虽然电视售价有所上升,收益性有所改善,但由于LCD面板价格上涨,成本上升导致利润同比小幅缩小。” 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中国企业的高强度追击下,正聚焦于在技术上拉开差距。三星电子为了主导90英寸以上潜力市场,将98英寸的阵容继Neo QLED(有机发光二极管) 8K和4K、QLED之后扩大至曲面UHD,同时持续强化85英寸Neo QLED、83英寸及77英寸OLED阵容,致力于向全球扩张,加大市场布局。此外,三星电子今年还推出搭载AI技术的全新电视产品“8K AI Upscaling Pro”,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LG电子也推出Wall paper电视、卷曲电视及画廊电视等革新OLED电视产品,以OLED电视为中心推出市场领先产品,以此巩固市场地位。
2024-11-19 19:19:24 -
KIEP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至3.0% 特朗普政策影响深远
韩国国策研究机构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14日发布《2025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0%。由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增长趋势存在差异,KIEP将此前2024年上半年预测的3.2%下调了0.2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包括美国、欧盟(EU)、英国、中国、印度、东盟、俄罗斯、巴西等主要国家在内的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1%,较此前预测的3.0%上调0.1个百分点。这一上调主要考虑了美国强劲的增长表现,以及印度和东盟国家的良好增长态势。 KIEP国际宏观金融研究室主任郑永植(音)表示,尽管特朗普前总统的关税政策正在推进,全球主要国家也在采取降息措施,但当前利率水平仍较高,对经济形成压力,加之高债务问题依旧存在,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被下调。 ▲特朗普主义加强 全球经济分化趋势显现 KIEP在分析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时,提出“特朗普主义加强、增长差距扩大”的关键议题。报告指出,美国新政府的上台,以及本土优先的保护主义政策深化,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影响。 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比疫情前2015至2019年的平均增速3.4%低0.4个百分点。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出现显著差异,如美国增长0.4%、欧元区增长0.7%、中国增长3.6%、印度增长0.1%、东盟增长0.4%。 KIEP预计,由于美国的相对增长优势持续,欧元区和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趋势将出现分化。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1%,较此前预测提高0.4个百分点。特朗普政府重新执政后可能采取关税上调和税制改革等政策,虽然保护主义政策加剧了不确定性,但假设减税政策快速实施,美国经济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欧元区2025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3%,其中德国为0.8%、法国为0.9%、意大利为0.9%、西班牙为2.2%。KIEP认为,主要国家的增长率可能因外部环境变化下调0.1至0.7个百分点。 日本的出口表现和企业业绩预计将有所放缓,但基数效应、次世代产业投资增加以及新内阁经济政策等积极因素,或将使日本经济增速维持在1.0%。 ▲新兴经济体面临多重挑战 经济增长分化加剧 KIEP指出,主要新兴经济体可能因与美国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全球政策的不确定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影响,导致各国增长率出现分化。 中国方面,尽管推出了支持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但在出口依赖较高的情况下,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加征关税并实施对华制裁,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下降0.4个百分点至4.1%。 印度方面,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反移民和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但供应链重组和油价下降带来的利好因素,预计将支持印度明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KIEP预测,印度2025年经济增速为6.8%,较2024年5月预测的6.5%上调0.3个百分点。 东盟5国预计将在民间消费、政府支出和外国投资的推动下,2025年实现4.7%的经济增长率,但考虑到中美冲突及外部风险,这一预测值可能下调0.1个百分点。 对于俄罗斯和巴西,KIEP预计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7%和2.0%。俄罗斯因与乌克兰的战争导致劳动力和生产能力下降,经济增长率可能小幅下滑;巴西则因民间购买力增强及新产业政策效果,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全球国债利率波动加剧 但长期或呈下降趋势 KIEP分析称,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政策实施力度和时机,可能导致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国债利率的波动性上升,但长期来看,国债利率或将逐步下行。 导致国债利率波动性扩大的因素包括特朗普政府的关税上调、非法移民限制以及减税政策引发的通胀压力。如果通胀率上升,降息的幅度和速度可能受到限制。 KIEP预测,美国为应对就业市场和增长放缓,可能进一步降息。美联储预计在2025年降息100个基点(1bp=0.01%),2026年再降50个基点。同时,考虑到欧元区经济低迷和通胀上升速度减缓,欧元区也可能采取降息措施以支撑经济。 【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4-11-14 23:50:27 -
韩国金融市场亮红灯!KOSPI市值跌破2000万亿韩元
美国总统大选对韩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仍在持续,韩元兑美元汇率冲上1410韩元高位,综合股指(KOSPI)在外国投资者的抽离下,打响2400点保卫战。专家认为,这一系列冲击暴露出韩国出口中对华出口占比过高,以及过度依赖半导体等部分行业的致命弱点。 13日,KOSPI指数连续13天下挫,以2417.08点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64%,创下自去年11月13日(2403.76点)后一年来的新低。KOSPI总市值规模为1970.663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1万亿元),自今年8月“黑色星期一”后首次跌破2000万亿韩元大关。 首尔外汇市场中,韩元兑美元汇率一度飙至1410.6韩元,创下自2022年11月7日(1413.5韩元)后的最高水平。是继1997年和2007年两次金融危机,以及2022年美联储多次加息后的历史第四高位,1400韩元也被视为汇率马其诺防线。 在美国大选举行前夕的本月5日,韩元兑美元汇率还维持在1370韩元上下,在特朗普胜选后连日飙涨。反映出投资者对特朗普政府成立后,或兑现他在竞选时做出的上调关税、驱逐移民等政策的忧虑。 头号龙头股三星电子股价以5.06万韩元收盘,较前一交易日暴跌4.53%,SK海力士、LG新能源、现代汽车、起亚、赛尔群、KB金融、浦项控股、现代摩比斯、LG化学等均一致下跌。 专家分析指出,韩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和特定行业的致命弱点正在暴露无遗。LG经营研究院研究员曹永茂(音)称,根据关税政策波动的美国经济,几乎同步对韩元汇率及韩国证券市场造成影响。对半导体、汽车、化学等三大出口产品的整体出口依赖度持续提高,内需难以抵消出口低迷的意见占上风。 国际金融中心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韩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应积极关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等负面影响。 相对较高的对华贸易比重也令韩国经济承压,今年前10个月,韩国对华贸易比重为23.3%,接近美国与欧洲的总和(25.3%)。特朗普政府成立后,若加大对华施压力度,韩国将面临相应风险。 祸不单行,市值占韩国证券市场比重超过15%的三星电子近来业绩乏善可陈,也是市场波动的原因之一。野村证券分析师朴正宇(音)表示,外国投资者认为三星电子竞争力受挫,由于中国半导体大厂的飞速发展,韩国半导体产业的领先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024-11-14 01:01:46 -
特朗普重返白宫恐掀全球经济波澜 韩国出口前景堪忧
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再次入主白宫,可能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广泛且深远的冲击,市场对此普遍表示担忧。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而言,这一局势将构成直接压力。 11月10日,尹锡悦政府迎来了执政的中途转折期,而接下来的下半期将与“特朗普第二任期”重合。与前期关注通胀、家庭债务和内需等内部议题不同,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特朗普冲击波”中保持“出口大国”的地位。 此次当选的特朗普,其经济政策主要聚焦于提高关税壁垒和实行企业减税。对外,他将矛头指向中国;对内,他希望振兴曾经衰退的“铁锈带”(Rust Belt,即美国五大湖附近的老工业区)。这一政策方向逆转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挑战了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全球供应链带来的降本效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如果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推行强硬的保护主义政策,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2025年下降0.8%,2026年下降1.3%。 特朗普经济政策内在的矛盾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成为全球经济波动的风险因素。减税和财政支出等刺激经济的措施,与可能推高进口价格、削弱消费的普遍关税(10%~20%)相矛盾。此外,预期中的通胀加剧、债券利率上升以及美元走强的“特朗普交易”现象,也与特朗普偏好的弱势美元政策相背离。 美国经济繁荣依赖于廉价的移民劳动力,而特朗普的反移民立场与此相冲突。此外,美联储(Fed)作为美国中央银行,与特朗普之间的分歧也可能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在直接打击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因政策不确定性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 目前,以“特朗普交易”为核心,债券、股票、外汇市场,以及贵金属和加密资产的价格已出现波动,市场预示未来可能迎来更大的震荡。 对于韩国经济,连锁冲击风险正在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正处于“特朗普风暴”的中心。预计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对中国的打压力度将超过首次执政。特朗普明确表示,将对中国商品征收60%以上的惩罚性关税。 尽管在部分与中国竞争的产品上,韩国产品可能获得市场机会,但总体来看,这对韩国经济构成负面影响。根据韩国银行(央行)在8月发布的《考虑供应链相关性的对华出口评估及启示》报告,如果特朗普如承诺般上调关税,韩国对中国出口相关的生产将下降6%以上。 “出口相关生产”指的是为了在中国最终生产中使用而在韩国生产的各类中间产品。现代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显示,在不同的关税战情景下,全球贸易量可能减少0.36%至3.60%,而韩国的出口则将减少142.6亿美元至347.4亿美元,经济增长率可能最多下降1.1个百分点。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估计,韩国的出口额可能最多减少448亿美元。该研究假设了普遍征收10~20%关税,或对中国额外加征25%关税的情况。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现状也让韩国经济面临更大压力。虽然在8日闭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中国推出了经济刺激方案,但市场反应普遍失望。如果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韩国将难以避免受到连锁影响。 关键在于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具体实施程度。尽管共和党在国会占据多数,限制特朗普强硬路线的可能性较小,但全面实施高关税政策也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反作用。因此,实际政策可能不会完全落地。 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尽管当时他公开表示会采取无差别的高关税政策,但实际政策实施时采取了差别化措施。正因如此,韩国经济在当时表现相对较好。韩国2017年经济增长率为3.4%,2018年为3.2%,接近2016年(3.2%)的水平。2017年和2018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9%和1.5%,虽高于2016年的1.0%,但仍维持在1%区间。 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后,韩元兑美元汇率出现波动,但随着其上任,汇率呈下降趋势。2016年末韩元兑美元收盘价为1207.7,2017年末降至1070.5,韩元升值11.4%(美元贬值)。2018年末汇率为1115.7,较前一年上涨4.2%。 韩国出口在2017年增长15.8%,从2016年的-5.9%转为正增长。尽管2018年增幅放缓至5.4%,但2019年因美中贸易战和日本出口限制等因素,出口下降了10.4%。 当地时间11月6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一顶“支持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字样的帽子出现在交易大厅内。【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4-11-10 19:37:56 -
中国市场需求推动与减产叠加 LCD电视面板价格第四季度迎来稳定期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之一,电视需求不断攀升,本应在下半年大幅下跌的LCD(液晶显示器)电视面板价格趋于稳定。中国电视制造商对需求的预期高于此前估计,第四季度的面板订单量有所增加,同时面板厂商的减产措施效果也在显现,共同推动了这一价格平稳的趋势。 市场研究公司奥姆迪亚(Omdia)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LCD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下滑,但到10月出现止跌趋稳的情况。最受欢迎的55英寸LCD电视面板平均价格从5月的136美元降至9月的126美元,下降幅度为7.3%;而65英寸面板价格则从5月的182美元降至9月的172美元,降幅为5.4%。业内原本预计第四季度面板价格将进一步加速下滑,但10月的跌势意外中止。奥姆迪亚预测,面板价格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维持平稳状态,不会出现明显下跌。 面板价格止跌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中国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为提振经济,中国政府向节能家电购买者提供了15%至20%的消费补贴,有效带动了电视需求回升。同时,降息政策也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意愿。根据中国主要电子产品销售平台苏宁易购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国庆节前夕,一级和二级能效电视的销量同比激增两倍以上,这一利好主要惠及了国内电视厂商。 受需求带动,中国电视制造商在第四季度增加了面板采购量。国内电视巨头TCL和海信分别将第四季度的LCD电视开放式面板(不含驱动电路和背光的LCD面板)采购计划从630万台上调至700万台、从650万台增至660万台。 LCD电视面板的供需现已由中国面板厂商掌控。2018年,中国面板厂商的全球市场份额为30%,而今年上半年已上升至66%。为抑制供应过剩导致的价格下跌,中国面板厂商原计划在10月进行两周的减产,但随着订单需求突然上升,面板厂商将两周减产缩短至一周,同时提高产能利用率以应对新增需求。 与此同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用LCD面板的价格因市场竞争激烈,连续数月持平并持续走低。今年显示器用LCD面板的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约7%,而显示器成品的出货量仅增长约4%,供大于求的局面使面板厂商盈利能力承压。然而,中国面板厂商依然计划通过低价策略继续扩大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用LCD面板的市场份额,即使面临短期亏损,亦会增加生产,以巩固市场地位。 9月24日,一对夫妇在中国汨罗市天虹电器城挑选电视。【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0-29 19:56:41 -
中国家电补贴政策影响 韩国电视厂商面临成本上涨压力
为提振经济,中国政府向购买家电的消费者提供补贴,促使国内电视制造商积极扩展销售。尽管需求放缓,但由于中国厂商调整了电视面板产量,面板价格下跌趋势已趋于停滞,这或将加大三星电子、LG电子等韩国电视厂商的成本压力。 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Omdia)的数据显示,中国主要电视品牌已将今年第四季度(10月至12月)的电视出货量预期上调了10%至30%。奥姆迪亚分析称:“中国电视制造商正在受益于政府的补贴政策。” 今年3月,中国政府出台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通过向购买家电的消费者提供销售价格15%至20%的补贴,推动家电消费,成为提振经济的重要举措。 市场调研机构DSCC此前预计,今年中国电视市场出货量将下降11%,但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得出货量有望与去年持平,略低于4000万台。 与此同时,电视面板价格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奥姆迪亚数据显示,本月55英寸LCD(液晶显示器)电视面板的平均价格为126美元,较上月持平。今年上半年,电视LCD面板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需求放缓,价格下行趋势已放缓并趋于稳定。 奥姆迪亚指出:“面板制造商正寻求保持面板价格稳定的途径。预计到11月,面板价格将保持平稳。” 在中国青岛,消费者在家电展区了解以旧换新信息。【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0-23 18:04:03 -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人均年薪超央行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向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提交的一份资料显示,去年韩国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为1.07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6万元)。 韩国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在过去几年里未出现大幅度增长。具体来看,2020年的人均年薪为1.006亿韩元,2021年为1.003亿韩元,2022年为1.033亿韩元。从年薪增长率来看,2020年增长率为2.7%、2021年为0.7%、2022年为1.2%、去年为1.2%,年增长率较低。 然而,去年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达1.16亿韩元。2020年商业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均未超过1亿韩元,为9800万韩元,但2021年涨至1.055亿韩元,2022年达到1.128亿韩元。 商业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从2021年开始超越韩国银行,平均年薪的差距从2021年的520万韩元扩大至2022年的950万韩元。 韩国银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于2021年8月将基准利率从0.5%上调至0.75%。此后,截至去年1月连续加息10次,基准利率升至3.5%。随着利率快速上升,商业银行业绩不断刷新历史新高,银行员工的薪酬水平也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韩国银行的离职员工数量呈现增加趋势。离职员工人数从2020年的132人、2021年的136人、2022年的160人,呈现逐年增加态势。特别是相对年轻的4至5级(科长至调查官)员工离职人数从2020年的62人增至2021年的71人,2022年达到80人。 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中央银行【图片提供 韩国银行】
2024-10-16 20:32:28 -
中韩品牌借巴黎车展攻入欧洲腹地 全球电动车市场酝酿新变局
在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展会之一——巴黎车展上,欧洲和中国汽车品牌围绕市场份额展开激烈角逐。当地时间14日,126年历史的巴黎车展在凡尔赛门展览中心盛大开幕。面对中国品牌加速进军欧洲市场的态势,欧洲品牌正全力捍卫其传统地位。现代起亚集团也携旗下经济型电动SUV“EV3”参展,力图在电动车市场中进一步扩展占有率。 此次巴黎车展上,参展品牌展现了欧洲和中国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布局与策略。法国本土品牌雷诺、标致,以及德国的宝马、大众、奥迪等欧洲品牌纷纷亮相,展出最新车型。与此同时,比亚迪、广汽、理想和小鹏等中国品牌也携最新款车型首次亮相展会。 随着中国车企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欧洲市场成为其主要攻占目标。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电动车销量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2.9%上升至2022年的21.7%。去年,中国对欧盟的整车出口达35.9271万辆,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为70.6976万辆,贸易差距几乎扩大了一倍。为应对中国电动车的挑战,德国车企大众因其在华销量下滑,不得不考虑关闭国内工厂的可能性。为遏制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欧盟本月4日通过法案,将对中国产电动车的关税率上调至最高45.3%。 在此背景下,欧洲品牌在巴黎车展上相继推出专为本地市场设计的小型电动车,以巩固其市场地位。法国雷诺公司首次发布了“雷诺4 E-tech Electric”,该车为雷诺的第八款纯电车型,定位于SUV。此外,标致展出了紧凑型电动车“E-408”,而大众则展示了其电动掀背车“ID.GTI”概念车。 中国车企也不甘示弱,以电动SUV为主打亮点。比亚迪展示了豪华SUV“仰望U8”,该车型配备“坦克掉头”等多项先进功能,售价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定位高端市场。 起亚携小型电动SUV EV3重返巴黎车展,这是起亚时隔六年再次参展。EV3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600公里(按照欧洲WLTP标准),售价约4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0.85万元),在欧洲经济型电动车市场中具有强劲竞争力,并已入围“2025年欧洲年度车型”候选名单。 虽然未参与巴黎车展,现代汽车也于本月在欧洲市场正式推出了小型电动车“Casper Electric”(在欧洲市场称为“INSTER”)。该车型已于11日在英国率先上市,售价2.3495万英镑。 当地时间14日,中国车企小鹏汽车携全球首款搭载AI的车型——小鹏P7+亮相巴黎车展。【图片来源 小鹏汽车官网】
2024-10-15 20:01:59 -
萨姆法则警报拉响 韩国已陷入经济衰退8个月
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林光铉办公室10日公开的韩国失业率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萨姆法则(Sahm rule)于韩国失业率数据时,韩国经济自去年12月至今年7月已连续8个月处于衰退状态。这是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新冠疫情期间的经济衰退后,韩国再次面临如此长期的经济低迷。 萨姆法则是前美联储经济学家克劳迪娅·萨姆(Claudia Sahm)提出的一种经济衰退预测指标,主要根据失业率的变化来预测经济衰退。该法则认为,当最近三个月的平均失业率比过去一年中的最低值高出0.5个百分点以上时,就可以判断经济进入衰退期。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通常通过综合考量就业、投资、消费等多个因素来正式宣告经济衰退,但在此之前可以通过萨姆法则初步预测衰退迹象。该法则的准确性已经从历史统计数据得到验证,自1950年以来的美国11次经济衰退中,除1959年外的其余10次均符合萨姆法则。 据林光铉议员办公室的分析,今年5至7月韩国平均失业率为2.8%,较去年8月的最低失业率2%高出0.8个百分点。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在2024年上半年经济展望中也作出类似分析,但当时KDI把2024年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上调至2.6%,较2月发布的2.2%上调0.4个百分点。 KDI经济展望室长郑圭哲在此前的发布会上称:“我们认为韩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是2023年上半年,目前尚未达到中立水平,但已经度过谷底并正在向中立水平靠近。”林光铉议员指出,在韩国经济上应用萨姆法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民生经济主要支柱之一的劳动市场状况,这一法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0-10 19:43:00
-
可可豆价格暴涨 好丽友承压调整产品线售价
韩国综合性食品企业好丽友于28日表示,将于12月1日开始上调13种产品的价格10.6%。 韩国知名综合性食品巨头好丽友公司于28日宣布,自12月1日起,将对旗下13款产品实施价格调整,平均上调幅度达10.6%。好丽友自2022年9月后,时隔2年再次再次因应市场变化对产品线进行价格调整,消费者食品支出负担进一步加剧。 好丽友本次价格上调主要针对原材料成本显著上升的产品。具体来看,“蘑菇力”价格上调20%,“Diget巧克力饼干”上涨12%,“Market O布朗尼蛋糕”上涨10%,“杏仁格兰诺拉麦片巧克力”和“鱿鱼花生”分别上涨6.7%。 好丽友相关人士解释称:“巧克力关键原料可可豆的国际市场价格在过去两年内飙升4倍以上,同时,坚果类原料价格也在六年内翻了一番。鉴于市场预测这些原材料价格将持续走高,公司遂作出上调产品售价的决定。” 好丽友对于标志性产品巧克力派采取了特别措施。鉴于若按成本涨幅调整,巧克力派的价格将不得不提升30%以上,为避免给消费者带来过大负担,好丽友决定暂不调整该产品价格,而是采取暂时中断供应的策略,以期在未来通过成本控制,维持产品价格的稳定。 好丽友相关负责人表示:“‘Market O布朗尼蛋糕’、‘鱿鱼花生’及‘蘑菇力’分别时隔16年、13年及11年后首次进行价格调整。我们将持续探索成本节约途径,力求稳定产品价格,致力于减轻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此前,好丽友在2022年9月,同样以原材料成本上升为由,对16款产品进行了平均15.8%的价格调整。其中,巧克力派价格上涨12.4%,Poka薯片与浪里个浪薯片亦分别上调12.3%与11.7%。
2024-11-28 19:51:22 -
韩国电视巨头原材料价格负担加重
三星电子和LG电子等韩国电视制造商的显示器零部件采购价格飙升,制作成本负担加重。 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三星电子今年上半年电视等显示器价格上升12%。以今年上半年为基准,设备体验(DX)部门的显示器进货费用为3.83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9万元),同比1.9521亿韩元增加2倍(96.3%)。同期,LG电子的LCD电视模块的平均价格也同比上升13.4%,进货价格从1.4219万亿韩元增加至1.8418万亿韩元,增加29.5%。 中国企业是主导面板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以去年为基准,中国企业的全球LCD市场占有率为60.8%,逾半数,是韩国(10.1%)的6倍。中国企业通过垄断,控制市场,以此来调整产量,向电视制造商要求上调价格。市场调查企业DSCC发布的数据显示,需求最高的55英寸LCD电视面板的价格从今年1月的122美元上涨至今年5月的132美元。 面板价格的上涨导致电视制造商的收益性恶化。三星电子在显示器上涨的态势下,电视机售价仍与去年持平,LG电子也较去年仅上涨1.3%。 在难以确保电视事业收益性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企业攻势迅猛。三星电子在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时表示:“电视事业因显示器价格上升及竞争加剧的影响费用增加。收益性有所放缓。” LG电子也表示:“虽然电视售价有所上升,收益性有所改善,但由于LCD面板价格上涨,成本上升导致利润同比小幅缩小。” 三星电子和LG电子在中国企业的高强度追击下,正聚焦于在技术上拉开差距。三星电子为了主导90英寸以上潜力市场,将98英寸的阵容继Neo QLED(有机发光二极管) 8K和4K、QLED之后扩大至曲面UHD,同时持续强化85英寸Neo QLED、83英寸及77英寸OLED阵容,致力于向全球扩张,加大市场布局。此外,三星电子今年还推出搭载AI技术的全新电视产品“8K AI Upscaling Pro”,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力。LG电子也推出Wall paper电视、卷曲电视及画廊电视等革新OLED电视产品,以OLED电视为中心推出市场领先产品,以此巩固市场地位。
2024-11-19 19:19:24 -
KIEP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至3.0% 特朗普政策影响深远
韩国国策研究机构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14日发布《2025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0%。由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增长趋势存在差异,KIEP将此前2024年上半年预测的3.2%下调了0.2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包括美国、欧盟(EU)、英国、中国、印度、东盟、俄罗斯、巴西等主要国家在内的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1%,较此前预测的3.0%上调0.1个百分点。这一上调主要考虑了美国强劲的增长表现,以及印度和东盟国家的良好增长态势。 KIEP国际宏观金融研究室主任郑永植(音)表示,尽管特朗普前总统的关税政策正在推进,全球主要国家也在采取降息措施,但当前利率水平仍较高,对经济形成压力,加之高债务问题依旧存在,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被下调。 ▲特朗普主义加强 全球经济分化趋势显现 KIEP在分析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时,提出“特朗普主义加强、增长差距扩大”的关键议题。报告指出,美国新政府的上台,以及本土优先的保护主义政策深化,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广泛影响。 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比疫情前2015至2019年的平均增速3.4%低0.4个百分点。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出现显著差异,如美国增长0.4%、欧元区增长0.7%、中国增长3.6%、印度增长0.1%、东盟增长0.4%。 KIEP预计,由于美国的相对增长优势持续,欧元区和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趋势将出现分化。美国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计为2.1%,较此前预测提高0.4个百分点。特朗普政府重新执政后可能采取关税上调和税制改革等政策,虽然保护主义政策加剧了不确定性,但假设减税政策快速实施,美国经济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欧元区2025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3%,其中德国为0.8%、法国为0.9%、意大利为0.9%、西班牙为2.2%。KIEP认为,主要国家的增长率可能因外部环境变化下调0.1至0.7个百分点。 日本的出口表现和企业业绩预计将有所放缓,但基数效应、次世代产业投资增加以及新内阁经济政策等积极因素,或将使日本经济增速维持在1.0%。 ▲新兴经济体面临多重挑战 经济增长分化加剧 KIEP指出,主要新兴经济体可能因与美国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全球政策的不确定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影响,导致各国增长率出现分化。 中国方面,尽管推出了支持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但在出口依赖较高的情况下,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加征关税并实施对华制裁,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下降0.4个百分点至4.1%。 印度方面,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反移民和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但供应链重组和油价下降带来的利好因素,预计将支持印度明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KIEP预测,印度2025年经济增速为6.8%,较2024年5月预测的6.5%上调0.3个百分点。 东盟5国预计将在民间消费、政府支出和外国投资的推动下,2025年实现4.7%的经济增长率,但考虑到中美冲突及外部风险,这一预测值可能下调0.1个百分点。 对于俄罗斯和巴西,KIEP预计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7%和2.0%。俄罗斯因与乌克兰的战争导致劳动力和生产能力下降,经济增长率可能小幅下滑;巴西则因民间购买力增强及新产业政策效果,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全球国债利率波动加剧 但长期或呈下降趋势 KIEP分析称,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政策实施力度和时机,可能导致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国债利率的波动性上升,但长期来看,国债利率或将逐步下行。 导致国债利率波动性扩大的因素包括特朗普政府的关税上调、非法移民限制以及减税政策引发的通胀压力。如果通胀率上升,降息的幅度和速度可能受到限制。 KIEP预测,美国为应对就业市场和增长放缓,可能进一步降息。美联储预计在2025年降息100个基点(1bp=0.01%),2026年再降50个基点。同时,考虑到欧元区经济低迷和通胀上升速度减缓,欧元区也可能采取降息措施以支撑经济。 【图片来源 AP/韩联社】
2024-11-14 23:50:27 -
韩国金融市场亮红灯!KOSPI市值跌破2000万亿韩元
美国总统大选对韩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仍在持续,韩元兑美元汇率冲上1410韩元高位,综合股指(KOSPI)在外国投资者的抽离下,打响2400点保卫战。专家认为,这一系列冲击暴露出韩国出口中对华出口占比过高,以及过度依赖半导体等部分行业的致命弱点。 13日,KOSPI指数连续13天下挫,以2417.08点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64%,创下自去年11月13日(2403.76点)后一年来的新低。KOSPI总市值规模为1970.663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1万亿元),自今年8月“黑色星期一”后首次跌破2000万亿韩元大关。 首尔外汇市场中,韩元兑美元汇率一度飙至1410.6韩元,创下自2022年11月7日(1413.5韩元)后的最高水平。是继1997年和2007年两次金融危机,以及2022年美联储多次加息后的历史第四高位,1400韩元也被视为汇率马其诺防线。 在美国大选举行前夕的本月5日,韩元兑美元汇率还维持在1370韩元上下,在特朗普胜选后连日飙涨。反映出投资者对特朗普政府成立后,或兑现他在竞选时做出的上调关税、驱逐移民等政策的忧虑。 头号龙头股三星电子股价以5.06万韩元收盘,较前一交易日暴跌4.53%,SK海力士、LG新能源、现代汽车、起亚、赛尔群、KB金融、浦项控股、现代摩比斯、LG化学等均一致下跌。 专家分析指出,韩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和特定行业的致命弱点正在暴露无遗。LG经营研究院研究员曹永茂(音)称,根据关税政策波动的美国经济,几乎同步对韩元汇率及韩国证券市场造成影响。对半导体、汽车、化学等三大出口产品的整体出口依赖度持续提高,内需难以抵消出口低迷的意见占上风。 国际金融中心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韩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应积极关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和贸易保护主义等负面影响。 相对较高的对华贸易比重也令韩国经济承压,今年前10个月,韩国对华贸易比重为23.3%,接近美国与欧洲的总和(25.3%)。特朗普政府成立后,若加大对华施压力度,韩国将面临相应风险。 祸不单行,市值占韩国证券市场比重超过15%的三星电子近来业绩乏善可陈,也是市场波动的原因之一。野村证券分析师朴正宇(音)表示,外国投资者认为三星电子竞争力受挫,由于中国半导体大厂的飞速发展,韩国半导体产业的领先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024-11-14 01:01:46 -
特朗普重返白宫恐掀全球经济波澜 韩国出口前景堪忧
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再次入主白宫,可能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广泛且深远的冲击,市场对此普遍表示担忧。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而言,这一局势将构成直接压力。 11月10日,尹锡悦政府迎来了执政的中途转折期,而接下来的下半期将与“特朗普第二任期”重合。与前期关注通胀、家庭债务和内需等内部议题不同,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特朗普冲击波”中保持“出口大国”的地位。 此次当选的特朗普,其经济政策主要聚焦于提高关税壁垒和实行企业减税。对外,他将矛头指向中国;对内,他希望振兴曾经衰退的“铁锈带”(Rust Belt,即美国五大湖附近的老工业区)。这一政策方向逆转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挑战了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全球供应链带来的降本效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如果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推行强硬的保护主义政策,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2025年下降0.8%,2026年下降1.3%。 特朗普经济政策内在的矛盾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成为全球经济波动的风险因素。减税和财政支出等刺激经济的措施,与可能推高进口价格、削弱消费的普遍关税(10%~20%)相矛盾。此外,预期中的通胀加剧、债券利率上升以及美元走强的“特朗普交易”现象,也与特朗普偏好的弱势美元政策相背离。 美国经济繁荣依赖于廉价的移民劳动力,而特朗普的反移民立场与此相冲突。此外,美联储(Fed)作为美国中央银行,与特朗普之间的分歧也可能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在直接打击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因政策不确定性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 目前,以“特朗普交易”为核心,债券、股票、外汇市场,以及贵金属和加密资产的价格已出现波动,市场预示未来可能迎来更大的震荡。 对于韩国经济,连锁冲击风险正在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正处于“特朗普风暴”的中心。预计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内对中国的打压力度将超过首次执政。特朗普明确表示,将对中国商品征收60%以上的惩罚性关税。 尽管在部分与中国竞争的产品上,韩国产品可能获得市场机会,但总体来看,这对韩国经济构成负面影响。根据韩国银行(央行)在8月发布的《考虑供应链相关性的对华出口评估及启示》报告,如果特朗普如承诺般上调关税,韩国对中国出口相关的生产将下降6%以上。 “出口相关生产”指的是为了在中国最终生产中使用而在韩国生产的各类中间产品。现代经济研究院的分析显示,在不同的关税战情景下,全球贸易量可能减少0.36%至3.60%,而韩国的出口则将减少142.6亿美元至347.4亿美元,经济增长率可能最多下降1.1个百分点。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KIEP)估计,韩国的出口额可能最多减少448亿美元。该研究假设了普遍征收10~20%关税,或对中国额外加征25%关税的情况。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现状也让韩国经济面临更大压力。虽然在8日闭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中国推出了经济刺激方案,但市场反应普遍失望。如果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韩国将难以避免受到连锁影响。 关键在于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具体实施程度。尽管共和党在国会占据多数,限制特朗普强硬路线的可能性较小,但全面实施高关税政策也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反作用。因此,实际政策可能不会完全落地。 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尽管当时他公开表示会采取无差别的高关税政策,但实际政策实施时采取了差别化措施。正因如此,韩国经济在当时表现相对较好。韩国2017年经济增长率为3.4%,2018年为3.2%,接近2016年(3.2%)的水平。2017年和2018年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9%和1.5%,虽高于2016年的1.0%,但仍维持在1%区间。 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后,韩元兑美元汇率出现波动,但随着其上任,汇率呈下降趋势。2016年末韩元兑美元收盘价为1207.7,2017年末降至1070.5,韩元升值11.4%(美元贬值)。2018年末汇率为1115.7,较前一年上涨4.2%。 韩国出口在2017年增长15.8%,从2016年的-5.9%转为正增长。尽管2018年增幅放缓至5.4%,但2019年因美中贸易战和日本出口限制等因素,出口下降了10.4%。 当地时间11月6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一顶“支持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字样的帽子出现在交易大厅内。【图片来源 路透社/韩联社】
2024-11-10 19:37:56 -
中国市场需求推动与减产叠加 LCD电视面板价格第四季度迎来稳定期
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之一,电视需求不断攀升,本应在下半年大幅下跌的LCD(液晶显示器)电视面板价格趋于稳定。中国电视制造商对需求的预期高于此前估计,第四季度的面板订单量有所增加,同时面板厂商的减产措施效果也在显现,共同推动了这一价格平稳的趋势。 市场研究公司奥姆迪亚(Omdia)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LCD电视面板价格持续下滑,但到10月出现止跌趋稳的情况。最受欢迎的55英寸LCD电视面板平均价格从5月的136美元降至9月的126美元,下降幅度为7.3%;而65英寸面板价格则从5月的182美元降至9月的172美元,降幅为5.4%。业内原本预计第四季度面板价格将进一步加速下滑,但10月的跌势意外中止。奥姆迪亚预测,面板价格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维持平稳状态,不会出现明显下跌。 面板价格止跌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中国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为提振经济,中国政府向节能家电购买者提供了15%至20%的消费补贴,有效带动了电视需求回升。同时,降息政策也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意愿。根据中国主要电子产品销售平台苏宁易购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国庆节前夕,一级和二级能效电视的销量同比激增两倍以上,这一利好主要惠及了国内电视厂商。 受需求带动,中国电视制造商在第四季度增加了面板采购量。国内电视巨头TCL和海信分别将第四季度的LCD电视开放式面板(不含驱动电路和背光的LCD面板)采购计划从630万台上调至700万台、从650万台增至660万台。 LCD电视面板的供需现已由中国面板厂商掌控。2018年,中国面板厂商的全球市场份额为30%,而今年上半年已上升至66%。为抑制供应过剩导致的价格下跌,中国面板厂商原计划在10月进行两周的减产,但随着订单需求突然上升,面板厂商将两周减产缩短至一周,同时提高产能利用率以应对新增需求。 与此同时,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用LCD面板的价格因市场竞争激烈,连续数月持平并持续走低。今年显示器用LCD面板的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约7%,而显示器成品的出货量仅增长约4%,供大于求的局面使面板厂商盈利能力承压。然而,中国面板厂商依然计划通过低价策略继续扩大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用LCD面板的市场份额,即使面临短期亏损,亦会增加生产,以巩固市场地位。 9月24日,一对夫妇在中国汨罗市天虹电器城挑选电视。【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0-29 19:56:41 -
中国家电补贴政策影响 韩国电视厂商面临成本上涨压力
为提振经济,中国政府向购买家电的消费者提供补贴,促使国内电视制造商积极扩展销售。尽管需求放缓,但由于中国厂商调整了电视面板产量,面板价格下跌趋势已趋于停滞,这或将加大三星电子、LG电子等韩国电视厂商的成本压力。 市场调研机构奥姆迪亚(Omdia)的数据显示,中国主要电视品牌已将今年第四季度(10月至12月)的电视出货量预期上调了10%至30%。奥姆迪亚分析称:“中国电视制造商正在受益于政府的补贴政策。” 今年3月,中国政府出台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通过向购买家电的消费者提供销售价格15%至20%的补贴,推动家电消费,成为提振经济的重要举措。 市场调研机构DSCC此前预计,今年中国电视市场出货量将下降11%,但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得出货量有望与去年持平,略低于4000万台。 与此同时,电视面板价格依然处于较高水平。 奥姆迪亚数据显示,本月55英寸LCD(液晶显示器)电视面板的平均价格为126美元,较上月持平。今年上半年,电视LCD面板价格持续上涨,但随着需求放缓,价格下行趋势已放缓并趋于稳定。 奥姆迪亚指出:“面板制造商正寻求保持面板价格稳定的途径。预计到11月,面板价格将保持平稳。” 在中国青岛,消费者在家电展区了解以旧换新信息。【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4-10-23 18:04:03 -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人均年薪超央行
韩国银行(央行)16日向国会企划财政委员会提交的一份资料显示,去年韩国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为1.07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6万元)。 韩国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在过去几年里未出现大幅度增长。具体来看,2020年的人均年薪为1.006亿韩元,2021年为1.003亿韩元,2022年为1.033亿韩元。从年薪增长率来看,2020年增长率为2.7%、2021年为0.7%、2022年为1.2%、去年为1.2%,年增长率较低。 然而,去年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达1.16亿韩元。2020年商业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均未超过1亿韩元,为9800万韩元,但2021年涨至1.055亿韩元,2022年达到1.128亿韩元。 商业银行员工的人均年薪从2021年开始超越韩国银行,平均年薪的差距从2021年的520万韩元扩大至2022年的950万韩元。 韩国银行金融货币委员会于2021年8月将基准利率从0.5%上调至0.75%。此后,截至去年1月连续加息10次,基准利率升至3.5%。随着利率快速上升,商业银行业绩不断刷新历史新高,银行员工的薪酬水平也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韩国银行的离职员工数量呈现增加趋势。离职员工人数从2020年的132人、2021年的136人、2022年的160人,呈现逐年增加态势。特别是相对年轻的4至5级(科长至调查官)员工离职人数从2020年的62人增至2021年的71人,2022年达到80人。 位于首尔中区的韩国中央银行【图片提供 韩国银行】
2024-10-16 20:32:28 -
中韩品牌借巴黎车展攻入欧洲腹地 全球电动车市场酝酿新变局
在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展会之一——巴黎车展上,欧洲和中国汽车品牌围绕市场份额展开激烈角逐。当地时间14日,126年历史的巴黎车展在凡尔赛门展览中心盛大开幕。面对中国品牌加速进军欧洲市场的态势,欧洲品牌正全力捍卫其传统地位。现代起亚集团也携旗下经济型电动SUV“EV3”参展,力图在电动车市场中进一步扩展占有率。 此次巴黎车展上,参展品牌展现了欧洲和中国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布局与策略。法国本土品牌雷诺、标致,以及德国的宝马、大众、奥迪等欧洲品牌纷纷亮相,展出最新车型。与此同时,比亚迪、广汽、理想和小鹏等中国品牌也携最新款车型首次亮相展会。 随着中国车企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欧洲市场成为其主要攻占目标。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电动车销量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2.9%上升至2022年的21.7%。去年,中国对欧盟的整车出口达35.9271万辆,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为70.6976万辆,贸易差距几乎扩大了一倍。为应对中国电动车的挑战,德国车企大众因其在华销量下滑,不得不考虑关闭国内工厂的可能性。为遏制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力,欧盟本月4日通过法案,将对中国产电动车的关税率上调至最高45.3%。 在此背景下,欧洲品牌在巴黎车展上相继推出专为本地市场设计的小型电动车,以巩固其市场地位。法国雷诺公司首次发布了“雷诺4 E-tech Electric”,该车为雷诺的第八款纯电车型,定位于SUV。此外,标致展出了紧凑型电动车“E-408”,而大众则展示了其电动掀背车“ID.GTI”概念车。 中国车企也不甘示弱,以电动SUV为主打亮点。比亚迪展示了豪华SUV“仰望U8”,该车型配备“坦克掉头”等多项先进功能,售价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定位高端市场。 起亚携小型电动SUV EV3重返巴黎车展,这是起亚时隔六年再次参展。EV3单次充电续航里程达600公里(按照欧洲WLTP标准),售价约4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0.85万元),在欧洲经济型电动车市场中具有强劲竞争力,并已入围“2025年欧洲年度车型”候选名单。 虽然未参与巴黎车展,现代汽车也于本月在欧洲市场正式推出了小型电动车“Casper Electric”(在欧洲市场称为“INSTER”)。该车型已于11日在英国率先上市,售价2.3495万英镑。 当地时间14日,中国车企小鹏汽车携全球首款搭载AI的车型——小鹏P7+亮相巴黎车展。【图片来源 小鹏汽车官网】
2024-10-15 20:01:59 -
萨姆法则警报拉响 韩国已陷入经济衰退8个月
韩国共同民主党议员林光铉办公室10日公开的韩国失业率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萨姆法则(Sahm rule)于韩国失业率数据时,韩国经济自去年12月至今年7月已连续8个月处于衰退状态。这是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新冠疫情期间的经济衰退后,韩国再次面临如此长期的经济低迷。 萨姆法则是前美联储经济学家克劳迪娅·萨姆(Claudia Sahm)提出的一种经济衰退预测指标,主要根据失业率的变化来预测经济衰退。该法则认为,当最近三个月的平均失业率比过去一年中的最低值高出0.5个百分点以上时,就可以判断经济进入衰退期。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通常通过综合考量就业、投资、消费等多个因素来正式宣告经济衰退,但在此之前可以通过萨姆法则初步预测衰退迹象。该法则的准确性已经从历史统计数据得到验证,自1950年以来的美国11次经济衰退中,除1959年外的其余10次均符合萨姆法则。 据林光铉议员办公室的分析,今年5至7月韩国平均失业率为2.8%,较去年8月的最低失业率2%高出0.8个百分点。韩国开发研究院(KDI)在2024年上半年经济展望中也作出类似分析,但当时KDI把2024年韩国经济增长率预测上调至2.6%,较2月发布的2.2%上调0.4个百分点。 KDI经济展望室长郑圭哲在此前的发布会上称:“我们认为韩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是2023年上半年,目前尚未达到中立水平,但已经度过谷底并正在向中立水平靠近。”林光铉议员指出,在韩国经济上应用萨姆法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民生经济主要支柱之一的劳动市场状况,这一法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10-10 1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