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服装’新闻 48个
-
韩国运动休闲市场蓬勃发展 XEXYMIX与andar竞逐全球市场
韩国时尚产业研究院于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运动休闲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7.7亿元)增至2020年的3万亿韩元,生活方式的转变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力。作为行业两大巨头,XEXYMIX和andar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XEXYMIX母公司BrandX Corporation第三季度合并营业收入达682亿韩元,同比增长16%,创季度历史新高,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达48亿韩元。公司主力品牌XEXYMIX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为656亿韩元和45亿韩元,增长率分别为18%和66%。前三季度合并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达到1977亿韩元。 XEXYMIX通过拓展游泳、跑步等高需求品类,以及加速全球市场布局,实现了稳定增长。泳装业务自2019年推出以来表现强劲,今年7月同比增长152%。在海外市场,XEXYMIX表现亮眼,第三季度海外业绩同比增长77%,目前在中国拥有7家、日本拥有3家正式门店,海外共有20家门店,并计划年底前在中国新增11家门店。 andar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725亿韩元,营业利润122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48%和170%,创下公司季度最佳成绩。营业利润率约为17%,超过了今年第二季度16%的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6%,达到1774亿韩元。 受全球跑步热潮推动,andar加速布局跑步和高尔夫服装市场,推出吸汗速干T恤、跑鞋等跑步系列,以及兼具日常与运动功能的高尔夫服装。今年第三季度,高尔夫服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1%。 andar的全球化战略也取得成效。品牌优先布局高收入国家市场,成功进入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去年7月,andar在新加坡开设全球首家门店,并在今年开设第二家门店。澳大利亚市场于今年10月正式启动,品牌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于悉尼开设独立门店并建立本地物流中心。andar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正在积极评估全球扩张的时机与资源,未来将与各地零售商深化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影响力。 andar水原Starfield店【图片来源 andar】
2024-11-22 22:42:28 -
高物价时代下SPA品牌崛起 "性价比"消费趋势助力市场增长
在韩国高物价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YONO”(You Only Need One,即只买必需品)和“Dupe”(大牌平替商品)消费趋势日益盛行,推动了快时尚(SPA)品牌的持续增长。 据业界21日消息,衣恋集团旗下品牌SPAO今年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25%。这主要得益于扩大了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基础款商品种类与材质,如凉感T恤、毛衣和内衣等。 同时,集团旗下品牌MIXXO今年累计销售额也同比增长10%。MIXXO推出了“全球趋势系列”,扩大了基本款商品阵容。MIXXO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全球时尚趋势融入日常穿搭,方便顾客快速选择。” 三星物产旗下品牌8Seconds也呈现显著增长,今年累计销售额同比实现个位数增长。尽管秋冬季节气温异常,但符合潮流的设计仍推动了销售。 在时尚电商平台上,性价比商品表现强劲。Kakao Style旗下平台ZigZag数据显示,本月1日至19日期间,“SPA品牌”的搜索量同比激增1967%。其中,“SPA”搜索量增长494%,“双面大衣”(1618%)、“可调节腰带”(1300%)、“可拆卸帽子”(891%)和“双面夹克”(498%)等关键词也呈现高增长率。同期,“可调节腰带”的交易额增长1636%,“双面夹克”和“双面大衣”的交易额分别增长1237%和557%。 在Ably平台上,8Seconds、佐丹奴、优衣库等高性价比品牌愈发受欢迎。本月1日至17日期间,SPA品牌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两倍(126%)。9月优衣库交易额更是同比激增145倍以上(14429%)。 业内人士认为,以性价比为核心的SPA品牌将持续受到消费者青睐。 时尚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年轻一代主导的YONO消费趋势正在推动高性价比SPA服装的流行,这类商品未来仍有广阔市场。” 在首尔市内某家服装店,顾客正在挑选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1 19:57:02 -
韩国旅游新赛道 沉浸式寺庙体验成中国游客新玩法
来韩外国游客“大户”中国游客厌烦了千篇一律的购物、打卡网红景点,近来盯上了韩国寺庙文化体验,深度体验旅游需求快速增长。韩国旅游业界抓住这一趋势,持续拓展文旅消费的新业态。 韩国旅游发展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韩国共接待外籍游客1213.7427万人次,同比增长58.7%。中国游客为360.6414万人次,占比29.7%,排名各国游客首位,较排名第二位的日本游客(230.9069万人次)多出近130万人次。 为吸引中国游客,业界集中力量开发和宣传旅游商品,有别于以前来韩以购物为主要目的大规模团体游客,近来旅游需要多以个人自由行为主,大部分游客会通过社交平台(SNS)提前对韩国旅游人气景点“做功课”。 韩国旅游发展局发布的《从社交及观光数据分析中国游客趋势》报告称,文化体验是中国游客在韩国旅游时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旅游活动人气前10位中,文化体验占5项。其中在社交平台上最常见的关键词为“寺庙”,其次为电影院、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购物则以传统市场、便利店、服装店、商业中心、百货店为主。 中国游客在韩国消费自2022年以后呈增长趋势,今年7月在韩支出约39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创新高。消费项目以购物、餐饮、住宿为主,与去年相比购物比重减少,在餐饮上花的钱有所增长。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美食为炸鸡,在小红书上随处可见推荐韩国炸鸡的帖子,甚至不乏连韩国人都未听说过的小众宝藏美食店。 来韩旅游的中国游客目的也不尽相同,韩国旅游发展局将游客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追求性价比的家庭旅游客、不差钱的奢华游客、热衷休闲运动的游客、打卡热门景点的年轻游客等。 旅游业界相关人士称,新冠疫情后访韩中国游客的旅游方式、消费趋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业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观光需求。
2024-11-20 23:12:23 -
韩国内容产业拥抱"媒体融合" 从IP改编到多元化商业模式
基于原作的知识产权(IP)扩展已成为韩国内容产业的重要趋势。在本月17日闭幕的韩国国际游戏展(G-Star 2024)上,改编自网络小说《我独自升级》的Netmarble游戏《我独自升级:崛起》荣获韩国游戏大奖“总统奖”,充分展示了“媒体融合”模式的巨大潜力。 除了网络小说和游戏外,《我独自升级》还被改编成网络漫画和动画作品,在韩国和日本广受欢迎。该动画的第二季计划于2025年1月播出,其续作《我独自升级:诸神黄昏》也正在连载平台KakaoPage上更新。“媒体融合”通过将核心内容改编为多种媒体形式,不断扩大IP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成为韩国内容产业的主流模式。 另一代表性案例是网络小说《全知读者视角》。该作品最初在Munpia平台连载,后来被改编为网络漫画,并在Naver Webtoon平台上连载。目前,该作品的电影版已提上日程,预计在2025年夏天上映。由演员安孝燮出演主角金独子,李敏镐饰演配角兼助手刘众赫,引发高度关注。此外,多部源自网络小说和漫画的影视作品也正在制作中,这些基于原作的人气改编推动了韩国内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媒体融合”模式的兴起与优质原作的成功密不可分。富有吸引力的故事叙事与独特的角色设计不仅提高了作品质量,还奠定了强大的粉丝基础,增强了改编项目的讨论热度与成功率。对于投资者和制作公司而言,这种模式风险较低且收益潜力巨大。此外,IP衍生的周边商品,例如书籍、服装、生活用品和文具等,进一步扩大了盈利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媒体融合”模式的影响力已被广泛认可,多个企业正在激烈争夺热门网络小说、网络漫画等原创IP资源。对粉丝而言,这种模式提供了多样化的作品体验;对企业而言,则是最为稳妥的商业策略。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探索支持“媒体融合”的多种政策措施。考虑到韩国文化内容在国际市场的潜在收益,“媒体融合”已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战略,其相关市场预计将持续扩大。 动画版《我独自升级》【图片来源 TVING】
2024-11-18 20:28:19 -
韩国大创电商战略显成效 APP用户年增124%
大创应用程序(APP)的用户量在过去一年内大幅增加,得益于应用整合和次日达等电商新举措的推进。 根据数据公司IGA Works的移动指数,今年10月,大创线上商城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了221.7571万,同比增加124.8%。自去年12月推出改版后的“大创商场(Daiso Mall)”APP以来,MAU在1月达到160.5100万,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持续增长,今年8月突破200万。 次日达服务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用户在大创商城下午2点前下单可享次日送达,且订单满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5元)免运费。大创目前在安城、龙仁和釜山设有三个物流中心,并计划明年增设杨州枢纽中心,2026年启用世宗枢纽中心,以应对不断增加的线上订单需求。 近期,大创还推出了大量订购的订单专区,进一步拓展电商业务。此服务适用于单个商品金额超30万韩元的订单,配送采用专用车辆。目前该服务已从首尔拓展至全国范围。 强化大量订购的业务是大创提升客单价的策略。因普通商品单价在1000至5000韩元区间,配送成本较高,对低于3万韩元的订单收取3000韩元运费。而大量订购的订单中,团体与企业客户占比达70%,客单价高且有稳定复购需求,带来持续收入。大创表示,大量订购的订单销售额在第二季度增长50%,第三季度增长131%。 凭借这些电商策略,大创商城业绩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拓展线上市场奠定基础。随着产品扩展至食品、服装和美妆领域,大创作为多元化流通渠道的影响力也在扩大。根据大创的审计报告,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7.5%至3.4604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增长9.4%至2617亿韩元。 大创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创商城不仅提供次日达服务,还具备策划新品和热门商品的优势,线下门店客流增长的同时,有望进一步带动线上用户增长。” 首尔市内某家大创门店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4 23:50:47 -
韩国时尚服饰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冬季高价服装销售成逆转关键
受内需疲软和异常高温的影响,韩国时尚服饰行业在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持续低迷。业内对第四季度抱有期待,希望通过增加冬季高价单品的销售来改善业绩。 据韩国时尚服饰行业11日消息,多家企业第三季度业绩均出现下滑。三星物产服装部门销售额为43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同比下降5%;营业利润为210亿韩元,同比下降36.4%。可隆工业FnC部门销售额为2305亿韩元,同比下降7%,营业亏损扩大至149亿韩元。Handsome集团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3142亿韩元和60亿韩元,同比下降3%和31.4%。新世界国际第三季度销售额为2960亿韩元,下降6.3%,营业利润为21亿韩元,下降65.4%。 业界分析指出,时尚服饰行业的业绩下滑主要源于结构性因素。相关企业表示,经济低迷导致消费情绪萎靡,加上异常高温使秋冬季外套销售放缓,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均有所下滑。根据统计厅数据,服装类半耐用品的销售指数自去年第二季度(-1.7%)起已连续六个季度下滑,今年第三季度降至-4.7% 某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今年的异常高温延长了夏季。人们通常会在季节变换时购买新衣,因此服装消费量减少。另一位业内人士预测:“夏装的单价低于秋冬装,夏季的延长对业绩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秋季缩短,主要品牌的秋装库存可能会大幅增加。” 尽管如此,时尚服装业正寻求在第四季度旺季改善业绩。由于预计今年冬季将出现严寒天气,业内对高价冬季服装的销售抱有期待。自11月以来,天气骤冷,主要时尚品牌的冬装销售已呈现显著增长。LF旗下高端户外品牌Teton Bros的防寒外套在9月以来的两个月内销售额增长330%。新世界国际旗下女装品牌KUHO在1日至7日期间大衣销售额同比增长141.2%。 主要在线平台的服装交易额也呈增长趋势。MUSINSA平台数据显示,1日至7日间羽绒服和重型外套的交易额较上周增长94%。W Concept则报告同期冬装销售额同比增长15%,其中针织品增长30%,外套增长11% 此外,企业也在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应对挑战,如加强化妆品业务。新世界国际上月收购了英国纯素美妆品牌Amuse,Amuse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已达421亿韩元,超过去年全年销售额(368亿韩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首尔新世界百货江南店【图片来源 新世界百货】
2024-11-11 22:02:46 -
韩国9月经常账户顺差环比翻倍 国际收支连续五个月盈余
韩国银行(央行)7日发布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显示,9月韩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111.2亿美元。受半导体、手机和汽车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韩国经常账户已连续五个月保持顺差。 此前因外国人股息增加,4月经常账户时隔一年出现赤字(-2.9亿美元),但在5月(89.2亿美元)实现反弹,并在6月(125.6亿美元)创下6年9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此后连续三个月保持顺差。9月顺差规模不仅是6月以后三个月来的新高,较8月(65.2亿美元)几乎翻倍,同时也是历年9月的第三高纪录。 今年1至9月累计经常收支顺差646.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67.5亿美元大幅增加478.9亿美元。从9月经常收支具体项目来看,商品收支(106.7亿美元)已连续18个月保持顺差,顺差规模环比(65.2亿美元)与同比(74.9亿美元)同时大幅增长。 9月出口规模达到616.7亿美元,同比增长9.9%。出口在去年10月时隔1年2个月同比出现反弹后,目前已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趋势。其中,半导体(36.7%)、信息通讯设备(30.4%)和轿车(6.4%)出口有所增加。从地区来看,对东南亚(16.2%)、中国(6.3%)、欧盟(5.1%)和美国(3.4%)出口情况良好。相反,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出口分别减少17.6%和8.4%。 9月进口规模为510亿美元,同比增长4.9%。资本货物进口增长17.6%,其中半导体生产设备(62.1%)、半导体(26.5%)和精密仪器(7.6%)进口增加。消费货物进口也增长0.3%,其中贵金属珠宝类增加47.8%,服装增加5.5%。相反,包括化工产品(-12.5%)、原油(-11.6%)、石油产品(-6.7%)和煤炭(-5.3%)在内的原材料进口减少6.8%。 与商品收支不同,9月服务收支出现22.4亿美元逆差,规模较去年同期(-32.1亿美元)有所缩小,但同比(-12.3亿美元)进一步扩大。随着夏季海外旅游旺季的结束,9月旅游收支赤字规模(-9.4亿美元)较8月的14.2亿美元稍有收窄。 本源收入收支顺差从8月的16.9亿美元增至9月的30.9亿美元。8月集中支付的外国投资股息减少,股息收入顺差随之从8月的11.8亿美元增至25.8亿美元。 金融账户净资产在9月增加126.8亿美元。直接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24.7亿美元,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增加14.4亿美元。证券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投资以债券为中心增加75亿美元,外国人对韩投资则以股票为主减少13亿美元。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07 19:25:25 -
圣水洞成时尚新战场 品牌旗舰店扎堆登场
首尔城东区圣水洞作为快闪店圣地,吸引了众多时尚品牌接连开设旗舰店,竞争日益激烈。 旗舰店作为展示品牌形象并提供独特客户体验的核心店铺,已成为各大品牌争相入驻的重点。根据韩国时尚业界4日消息,现代百货集团旗下时尚公司Handsome与美国街头潮流品牌Kith签订了国内独家分销协议,并于今年5月在圣水洞开设了Kith在韩国的首家旗舰店。这是Kith在全球的第五家旗舰店,前四家分别位于多伦多、伦敦、巴黎和东京。 据Handsome介绍,Kith旗舰店在开业三个月内累计访客已超过10万人,销售目标也超额完成20%。Handsome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周推出的自有品牌(PB)新品以及与知名品牌的联名产品,成功吸引了大批新顾客。 去年9月,Handsome自有在线精品平台EQL也在圣水洞开设了首家特色旗舰店“EQL GROVE”,主要面向MZ世代(1980年代至2000年代出生)。这家店铺面积为500平方米,占据两层空间,设有专门的快闪店区域和独立运营的餐饮空间。开业初期,EQL GROVE日均访客超过2000人,在开业50天内累计访客数已突破10万,外籍顾客的比例也达到了20%。 此外,由Eland World运营的New Balance也于上月16日在圣水洞开设了228平方米的旗舰店。开业当天即吸引了超过2000名顾客,开业两周内访客数达到3万人。New Balance表示,该旗舰店展示了其国内最大规模的高端标签“MADE”系列商品,并推出了独家款产品。 圣水洞还聚集了三星物产旗下的BEAKER旗舰店、ADER ERROR旗舰店及MUSINSA运营的店铺。业界认为,圣水洞因其前卫的时尚氛围,成为众多品牌入驻的理想地。去年9月,英国旅游杂志《Time Out》将圣水洞评为“全球最酷的38个社区”第四位。 某时尚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圣水洞吸引了从十多岁到中老年各年龄段的顾客。”另一位服装业界人士补充道:“圣水洞已成为年轻国内外游客的热门地,快闪店的成功验证了市场潜力。”根据首尔交通公社今年8月的数据,圣水站的日均上下车人数已增至1.8252万人,是2014年8786人的2.1倍。 位于圣水洞的Kith韩国首家旗舰店【图片来源 Handsome】
2024-11-04 19:02:17 -
韩国零售服务业"遇寒流"多领域"齐步跌"
上月20日,明洞商业街服装卖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零售销售指数已持续两年半呈减少态势,直至第三季度仍未见回暖。同时,服务业生产指数亦触三年半以来的最低值。汽车与家电消费市场疲软,以及饮食与住宿行业萎靡,削弱了内需复苏预期。 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与产业活动动向于3日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零售销售指数为100.7(2020年为100),同比减少1.9%。从2022年第二季度(-0.2%)开始下降以来,连续10个季度呈下降趋势。消费减少趋势在耐用品、准耐用品、非耐用品中均有所体现。 耐用消费品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或以上的高价商品,如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零售销售指数自2022年第一季度(-2.4%)至今年第三季度(-0.4%)持续走低。特别是,汽车行业在今年第一季度(-8.4%)与第二季度(-13.2%)大幅减少后,第三季度(-1.4%)仍未实现反弹,去年需求大增的电动汽车今年因火灾事故频繁导致销量黯淡。此外,家电产品也从2022年第二季度(-4.5%)至今年第三季度(-3.3%)连续10个季度呈下降趋势。 准耐用品是指消费频次较低,但使用周期短于耐用品的商品,如服装,鞋类等。准耐用品零售销售指数同比下降4.7%。从去年第二季度(-1.7%)开始,连续6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据分析,受服装价格上涨和气候变化导致春秋季服装需求减少致销售增势缓慢。在非耐用品方面,由于食品等日常消费不振,从2022年第三季度(-1.4%)以来,连续9个季度下跌。 同时,批发零售业生产指数从去年第二季度(-1.1%)至今年第三季度(-2.1%),连续6个季度呈减少趋势。 这是自2003年第2季度(-2.3%)至2005年第1季度(-0.8%)以来最长的减少趋势。住宿与餐饮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自去年第二季度(-2.0%)至今年第三季度(-1.9%),已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下滑,进一步加剧服务业困境。
2024-11-03 20:04:17 -
波士顿动力机器人Atlas进厂打工 全程自主作业不断电不下班
当地时间30日,现代汽车集团旗下机器人专业子公司波士顿动力公开双足行走人形机器人Atlas的工作视频。 波士顿动力今年4月首次发布Atlas第二代模型。在当时发布的短视频中,机器人躺在地面,然后扭动关节站起,身体旋转360度行走。六个月后再次发布的视频显示,Atlas已经进驻工厂像工人一样工作。 视频中,Atlas负责把发动机罩部件搬运至可移动储物箱中。Atlas利用机器学习视觉模型识别部件的位置和种类,并准确抓取物体放入可移动储物箱的各个部件存放空间中。 波士顿动力强调,整个执行过程没有远程操作,所有动作都是通过机器人自我感知、判断和控制自主生成。视频中,Atlas在执行任务时突然发生发动机罩部件卡住的问题,但也迅速调整之后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这段视频公开之后,波士顿动力又在当地时间31日为庆祝万圣节公开一段Atlas身穿热狗造型服装进行同样工作的附加视频。在该视频中,Atlas工作时波士顿动力员工偷偷挪动可移动储物箱,但Atlas丝毫没有感到慌乱,而是找回原位继续作业。 对此,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这段视频证明Atlas在最小化人类干预的情况下,也具备自主工作的能力,意义重大。波士顿动力技术能力先进,Atlas的生产现场投入时间预计也会迅速提前。 波士顿动力公开的新型人形机器人Atlas【图片来源 现代汽车集团】
2024-11-01 23:03:44
-
韩国运动休闲市场蓬勃发展 XEXYMIX与andar竞逐全球市场
韩国时尚产业研究院于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运动休闲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7.7亿元)增至2020年的3万亿韩元,生活方式的转变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力。作为行业两大巨头,XEXYMIX和andar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XEXYMIX母公司BrandX Corporation第三季度合并营业收入达682亿韩元,同比增长16%,创季度历史新高,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2%,达48亿韩元。公司主力品牌XEXYMIX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分别为656亿韩元和45亿韩元,增长率分别为18%和66%。前三季度合并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达到1977亿韩元。 XEXYMIX通过拓展游泳、跑步等高需求品类,以及加速全球市场布局,实现了稳定增长。泳装业务自2019年推出以来表现强劲,今年7月同比增长152%。在海外市场,XEXYMIX表现亮眼,第三季度海外业绩同比增长77%,目前在中国拥有7家、日本拥有3家正式门店,海外共有20家门店,并计划年底前在中国新增11家门店。 andar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725亿韩元,营业利润122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48%和170%,创下公司季度最佳成绩。营业利润率约为17%,超过了今年第二季度16%的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6%,达到1774亿韩元。 受全球跑步热潮推动,andar加速布局跑步和高尔夫服装市场,推出吸汗速干T恤、跑鞋等跑步系列,以及兼具日常与运动功能的高尔夫服装。今年第三季度,高尔夫服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1%。 andar的全球化战略也取得成效。品牌优先布局高收入国家市场,成功进入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去年7月,andar在新加坡开设全球首家门店,并在今年开设第二家门店。澳大利亚市场于今年10月正式启动,品牌计划在明年第一季度于悉尼开设独立门店并建立本地物流中心。andar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正在积极评估全球扩张的时机与资源,未来将与各地零售商深化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影响力。 andar水原Starfield店【图片来源 andar】
2024-11-22 22:42:28 -
高物价时代下SPA品牌崛起 "性价比"消费趋势助力市场增长
在韩国高物价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YONO”(You Only Need One,即只买必需品)和“Dupe”(大牌平替商品)消费趋势日益盛行,推动了快时尚(SPA)品牌的持续增长。 据业界21日消息,衣恋集团旗下品牌SPAO今年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25%。这主要得益于扩大了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基础款商品种类与材质,如凉感T恤、毛衣和内衣等。 同时,集团旗下品牌MIXXO今年累计销售额也同比增长10%。MIXXO推出了“全球趋势系列”,扩大了基本款商品阵容。MIXXO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全球时尚趋势融入日常穿搭,方便顾客快速选择。” 三星物产旗下品牌8Seconds也呈现显著增长,今年累计销售额同比实现个位数增长。尽管秋冬季节气温异常,但符合潮流的设计仍推动了销售。 在时尚电商平台上,性价比商品表现强劲。Kakao Style旗下平台ZigZag数据显示,本月1日至19日期间,“SPA品牌”的搜索量同比激增1967%。其中,“SPA”搜索量增长494%,“双面大衣”(1618%)、“可调节腰带”(1300%)、“可拆卸帽子”(891%)和“双面夹克”(498%)等关键词也呈现高增长率。同期,“可调节腰带”的交易额增长1636%,“双面夹克”和“双面大衣”的交易额分别增长1237%和557%。 在Ably平台上,8Seconds、佐丹奴、优衣库等高性价比品牌愈发受欢迎。本月1日至17日期间,SPA品牌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两倍(126%)。9月优衣库交易额更是同比激增145倍以上(14429%)。 业内人士认为,以性价比为核心的SPA品牌将持续受到消费者青睐。 时尚行业相关人士表示:“年轻一代主导的YONO消费趋势正在推动高性价比SPA服装的流行,这类商品未来仍有广阔市场。” 在首尔市内某家服装店,顾客正在挑选商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21 19:57:02 -
韩国旅游新赛道 沉浸式寺庙体验成中国游客新玩法
来韩外国游客“大户”中国游客厌烦了千篇一律的购物、打卡网红景点,近来盯上了韩国寺庙文化体验,深度体验旅游需求快速增长。韩国旅游业界抓住这一趋势,持续拓展文旅消费的新业态。 韩国旅游发展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韩国共接待外籍游客1213.7427万人次,同比增长58.7%。中国游客为360.6414万人次,占比29.7%,排名各国游客首位,较排名第二位的日本游客(230.9069万人次)多出近130万人次。 为吸引中国游客,业界集中力量开发和宣传旅游商品,有别于以前来韩以购物为主要目的大规模团体游客,近来旅游需要多以个人自由行为主,大部分游客会通过社交平台(SNS)提前对韩国旅游人气景点“做功课”。 韩国旅游发展局发布的《从社交及观光数据分析中国游客趋势》报告称,文化体验是中国游客在韩国旅游时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旅游活动人气前10位中,文化体验占5项。其中在社交平台上最常见的关键词为“寺庙”,其次为电影院、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购物则以传统市场、便利店、服装店、商业中心、百货店为主。 中国游客在韩国消费自2022年以后呈增长趋势,今年7月在韩支出约39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创新高。消费项目以购物、餐饮、住宿为主,与去年相比购物比重减少,在餐饮上花的钱有所增长。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美食为炸鸡,在小红书上随处可见推荐韩国炸鸡的帖子,甚至不乏连韩国人都未听说过的小众宝藏美食店。 来韩旅游的中国游客目的也不尽相同,韩国旅游发展局将游客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追求性价比的家庭旅游客、不差钱的奢华游客、热衷休闲运动的游客、打卡热门景点的年轻游客等。 旅游业界相关人士称,新冠疫情后访韩中国游客的旅游方式、消费趋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业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观光需求。
2024-11-20 23:12:23 -
韩国内容产业拥抱"媒体融合" 从IP改编到多元化商业模式
基于原作的知识产权(IP)扩展已成为韩国内容产业的重要趋势。在本月17日闭幕的韩国国际游戏展(G-Star 2024)上,改编自网络小说《我独自升级》的Netmarble游戏《我独自升级:崛起》荣获韩国游戏大奖“总统奖”,充分展示了“媒体融合”模式的巨大潜力。 除了网络小说和游戏外,《我独自升级》还被改编成网络漫画和动画作品,在韩国和日本广受欢迎。该动画的第二季计划于2025年1月播出,其续作《我独自升级:诸神黄昏》也正在连载平台KakaoPage上更新。“媒体融合”通过将核心内容改编为多种媒体形式,不断扩大IP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成为韩国内容产业的主流模式。 另一代表性案例是网络小说《全知读者视角》。该作品最初在Munpia平台连载,后来被改编为网络漫画,并在Naver Webtoon平台上连载。目前,该作品的电影版已提上日程,预计在2025年夏天上映。由演员安孝燮出演主角金独子,李敏镐饰演配角兼助手刘众赫,引发高度关注。此外,多部源自网络小说和漫画的影视作品也正在制作中,这些基于原作的人气改编推动了韩国内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媒体融合”模式的兴起与优质原作的成功密不可分。富有吸引力的故事叙事与独特的角色设计不仅提高了作品质量,还奠定了强大的粉丝基础,增强了改编项目的讨论热度与成功率。对于投资者和制作公司而言,这种模式风险较低且收益潜力巨大。此外,IP衍生的周边商品,例如书籍、服装、生活用品和文具等,进一步扩大了盈利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媒体融合”模式的影响力已被广泛认可,多个企业正在激烈争夺热门网络小说、网络漫画等原创IP资源。对粉丝而言,这种模式提供了多样化的作品体验;对企业而言,则是最为稳妥的商业策略。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探索支持“媒体融合”的多种政策措施。考虑到韩国文化内容在国际市场的潜在收益,“媒体融合”已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战略,其相关市场预计将持续扩大。 动画版《我独自升级》【图片来源 TVING】
2024-11-18 20:28:19 -
韩国大创电商战略显成效 APP用户年增124%
大创应用程序(APP)的用户量在过去一年内大幅增加,得益于应用整合和次日达等电商新举措的推进。 根据数据公司IGA Works的移动指数,今年10月,大创线上商城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了221.7571万,同比增加124.8%。自去年12月推出改版后的“大创商场(Daiso Mall)”APP以来,MAU在1月达到160.5100万,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持续增长,今年8月突破200万。 次日达服务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用户在大创商城下午2点前下单可享次日送达,且订单满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5元)免运费。大创目前在安城、龙仁和釜山设有三个物流中心,并计划明年增设杨州枢纽中心,2026年启用世宗枢纽中心,以应对不断增加的线上订单需求。 近期,大创还推出了大量订购的订单专区,进一步拓展电商业务。此服务适用于单个商品金额超30万韩元的订单,配送采用专用车辆。目前该服务已从首尔拓展至全国范围。 强化大量订购的业务是大创提升客单价的策略。因普通商品单价在1000至5000韩元区间,配送成本较高,对低于3万韩元的订单收取3000韩元运费。而大量订购的订单中,团体与企业客户占比达70%,客单价高且有稳定复购需求,带来持续收入。大创表示,大量订购的订单销售额在第二季度增长50%,第三季度增长131%。 凭借这些电商策略,大创商城业绩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拓展线上市场奠定基础。随着产品扩展至食品、服装和美妆领域,大创作为多元化流通渠道的影响力也在扩大。根据大创的审计报告,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7.5%至3.4604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增长9.4%至2617亿韩元。 大创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创商城不仅提供次日达服务,还具备策划新品和热门商品的优势,线下门店客流增长的同时,有望进一步带动线上用户增长。” 首尔市内某家大创门店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4 23:50:47 -
韩国时尚服饰业第三季度业绩低迷 冬季高价服装销售成逆转关键
受内需疲软和异常高温的影响,韩国时尚服饰行业在今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持续低迷。业内对第四季度抱有期待,希望通过增加冬季高价单品的销售来改善业绩。 据韩国时尚服饰行业11日消息,多家企业第三季度业绩均出现下滑。三星物产服装部门销售额为43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同比下降5%;营业利润为210亿韩元,同比下降36.4%。可隆工业FnC部门销售额为2305亿韩元,同比下降7%,营业亏损扩大至149亿韩元。Handsome集团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分别为3142亿韩元和60亿韩元,同比下降3%和31.4%。新世界国际第三季度销售额为2960亿韩元,下降6.3%,营业利润为21亿韩元,下降65.4%。 业界分析指出,时尚服饰行业的业绩下滑主要源于结构性因素。相关企业表示,经济低迷导致消费情绪萎靡,加上异常高温使秋冬季外套销售放缓,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均有所下滑。根据统计厅数据,服装类半耐用品的销售指数自去年第二季度(-1.7%)起已连续六个季度下滑,今年第三季度降至-4.7% 某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今年的异常高温延长了夏季。人们通常会在季节变换时购买新衣,因此服装消费量减少。另一位业内人士预测:“夏装的单价低于秋冬装,夏季的延长对业绩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秋季缩短,主要品牌的秋装库存可能会大幅增加。” 尽管如此,时尚服装业正寻求在第四季度旺季改善业绩。由于预计今年冬季将出现严寒天气,业内对高价冬季服装的销售抱有期待。自11月以来,天气骤冷,主要时尚品牌的冬装销售已呈现显著增长。LF旗下高端户外品牌Teton Bros的防寒外套在9月以来的两个月内销售额增长330%。新世界国际旗下女装品牌KUHO在1日至7日期间大衣销售额同比增长141.2%。 主要在线平台的服装交易额也呈增长趋势。MUSINSA平台数据显示,1日至7日间羽绒服和重型外套的交易额较上周增长94%。W Concept则报告同期冬装销售额同比增长15%,其中针织品增长30%,外套增长11% 此外,企业也在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应对挑战,如加强化妆品业务。新世界国际上月收购了英国纯素美妆品牌Amuse,Amuse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已达421亿韩元,超过去年全年销售额(368亿韩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首尔新世界百货江南店【图片来源 新世界百货】
2024-11-11 22:02:46 -
韩国9月经常账户顺差环比翻倍 国际收支连续五个月盈余
韩国银行(央行)7日发布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数据显示,9月韩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111.2亿美元。受半导体、手机和汽车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韩国经常账户已连续五个月保持顺差。 此前因外国人股息增加,4月经常账户时隔一年出现赤字(-2.9亿美元),但在5月(89.2亿美元)实现反弹,并在6月(125.6亿美元)创下6年9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此后连续三个月保持顺差。9月顺差规模不仅是6月以后三个月来的新高,较8月(65.2亿美元)几乎翻倍,同时也是历年9月的第三高纪录。 今年1至9月累计经常收支顺差646.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67.5亿美元大幅增加478.9亿美元。从9月经常收支具体项目来看,商品收支(106.7亿美元)已连续18个月保持顺差,顺差规模环比(65.2亿美元)与同比(74.9亿美元)同时大幅增长。 9月出口规模达到616.7亿美元,同比增长9.9%。出口在去年10月时隔1年2个月同比出现反弹后,目前已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趋势。其中,半导体(36.7%)、信息通讯设备(30.4%)和轿车(6.4%)出口有所增加。从地区来看,对东南亚(16.2%)、中国(6.3%)、欧盟(5.1%)和美国(3.4%)出口情况良好。相反,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出口分别减少17.6%和8.4%。 9月进口规模为510亿美元,同比增长4.9%。资本货物进口增长17.6%,其中半导体生产设备(62.1%)、半导体(26.5%)和精密仪器(7.6%)进口增加。消费货物进口也增长0.3%,其中贵金属珠宝类增加47.8%,服装增加5.5%。相反,包括化工产品(-12.5%)、原油(-11.6%)、石油产品(-6.7%)和煤炭(-5.3%)在内的原材料进口减少6.8%。 与商品收支不同,9月服务收支出现22.4亿美元逆差,规模较去年同期(-32.1亿美元)有所缩小,但同比(-12.3亿美元)进一步扩大。随着夏季海外旅游旺季的结束,9月旅游收支赤字规模(-9.4亿美元)较8月的14.2亿美元稍有收窄。 本源收入收支顺差从8月的16.9亿美元增至9月的30.9亿美元。8月集中支付的外国投资股息减少,股息收入顺差随之从8月的11.8亿美元增至25.8亿美元。 金融账户净资产在9月增加126.8亿美元。直接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直接投资增加24.7亿美元,外国人对韩直接投资增加14.4亿美元。证券投资方面,韩国人对外投资以债券为中心增加75亿美元,外国人对韩投资则以股票为主减少13亿美元。 釜山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07 19:25:25 -
圣水洞成时尚新战场 品牌旗舰店扎堆登场
首尔城东区圣水洞作为快闪店圣地,吸引了众多时尚品牌接连开设旗舰店,竞争日益激烈。 旗舰店作为展示品牌形象并提供独特客户体验的核心店铺,已成为各大品牌争相入驻的重点。根据韩国时尚业界4日消息,现代百货集团旗下时尚公司Handsome与美国街头潮流品牌Kith签订了国内独家分销协议,并于今年5月在圣水洞开设了Kith在韩国的首家旗舰店。这是Kith在全球的第五家旗舰店,前四家分别位于多伦多、伦敦、巴黎和东京。 据Handsome介绍,Kith旗舰店在开业三个月内累计访客已超过10万人,销售目标也超额完成20%。Handsome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周推出的自有品牌(PB)新品以及与知名品牌的联名产品,成功吸引了大批新顾客。 去年9月,Handsome自有在线精品平台EQL也在圣水洞开设了首家特色旗舰店“EQL GROVE”,主要面向MZ世代(1980年代至2000年代出生)。这家店铺面积为500平方米,占据两层空间,设有专门的快闪店区域和独立运营的餐饮空间。开业初期,EQL GROVE日均访客超过2000人,在开业50天内累计访客数已突破10万,外籍顾客的比例也达到了20%。 此外,由Eland World运营的New Balance也于上月16日在圣水洞开设了228平方米的旗舰店。开业当天即吸引了超过2000名顾客,开业两周内访客数达到3万人。New Balance表示,该旗舰店展示了其国内最大规模的高端标签“MADE”系列商品,并推出了独家款产品。 圣水洞还聚集了三星物产旗下的BEAKER旗舰店、ADER ERROR旗舰店及MUSINSA运营的店铺。业界认为,圣水洞因其前卫的时尚氛围,成为众多品牌入驻的理想地。去年9月,英国旅游杂志《Time Out》将圣水洞评为“全球最酷的38个社区”第四位。 某时尚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圣水洞吸引了从十多岁到中老年各年龄段的顾客。”另一位服装业界人士补充道:“圣水洞已成为年轻国内外游客的热门地,快闪店的成功验证了市场潜力。”根据首尔交通公社今年8月的数据,圣水站的日均上下车人数已增至1.8252万人,是2014年8786人的2.1倍。 位于圣水洞的Kith韩国首家旗舰店【图片来源 Handsome】
2024-11-04 19:02:17 -
韩国零售服务业"遇寒流"多领域"齐步跌"
上月20日,明洞商业街服装卖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零售销售指数已持续两年半呈减少态势,直至第三季度仍未见回暖。同时,服务业生产指数亦触三年半以来的最低值。汽车与家电消费市场疲软,以及饮食与住宿行业萎靡,削弱了内需复苏预期。 统计厅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与产业活动动向于3日发布的资料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零售销售指数为100.7(2020年为100),同比减少1.9%。从2022年第二季度(-0.2%)开始下降以来,连续10个季度呈下降趋势。消费减少趋势在耐用品、准耐用品、非耐用品中均有所体现。 耐用消费品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或以上的高价商品,如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零售销售指数自2022年第一季度(-2.4%)至今年第三季度(-0.4%)持续走低。特别是,汽车行业在今年第一季度(-8.4%)与第二季度(-13.2%)大幅减少后,第三季度(-1.4%)仍未实现反弹,去年需求大增的电动汽车今年因火灾事故频繁导致销量黯淡。此外,家电产品也从2022年第二季度(-4.5%)至今年第三季度(-3.3%)连续10个季度呈下降趋势。 准耐用品是指消费频次较低,但使用周期短于耐用品的商品,如服装,鞋类等。准耐用品零售销售指数同比下降4.7%。从去年第二季度(-1.7%)开始,连续6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据分析,受服装价格上涨和气候变化导致春秋季服装需求减少致销售增势缓慢。在非耐用品方面,由于食品等日常消费不振,从2022年第三季度(-1.4%)以来,连续9个季度下跌。 同时,批发零售业生产指数从去年第二季度(-1.1%)至今年第三季度(-2.1%),连续6个季度呈减少趋势。 这是自2003年第2季度(-2.3%)至2005年第1季度(-0.8%)以来最长的减少趋势。住宿与餐饮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自去年第二季度(-2.0%)至今年第三季度(-1.9%),已连续六个季度出现下滑,进一步加剧服务业困境。
2024-11-03 20:04:17 -
波士顿动力机器人Atlas进厂打工 全程自主作业不断电不下班
当地时间30日,现代汽车集团旗下机器人专业子公司波士顿动力公开双足行走人形机器人Atlas的工作视频。 波士顿动力今年4月首次发布Atlas第二代模型。在当时发布的短视频中,机器人躺在地面,然后扭动关节站起,身体旋转360度行走。六个月后再次发布的视频显示,Atlas已经进驻工厂像工人一样工作。 视频中,Atlas负责把发动机罩部件搬运至可移动储物箱中。Atlas利用机器学习视觉模型识别部件的位置和种类,并准确抓取物体放入可移动储物箱的各个部件存放空间中。 波士顿动力强调,整个执行过程没有远程操作,所有动作都是通过机器人自我感知、判断和控制自主生成。视频中,Atlas在执行任务时突然发生发动机罩部件卡住的问题,但也迅速调整之后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这段视频公开之后,波士顿动力又在当地时间31日为庆祝万圣节公开一段Atlas身穿热狗造型服装进行同样工作的附加视频。在该视频中,Atlas工作时波士顿动力员工偷偷挪动可移动储物箱,但Atlas丝毫没有感到慌乱,而是找回原位继续作业。 对此,业界相关人士表示,这段视频证明Atlas在最小化人类干预的情况下,也具备自主工作的能力,意义重大。波士顿动力技术能力先进,Atlas的生产现场投入时间预计也会迅速提前。 波士顿动力公开的新型人形机器人Atlas【图片来源 现代汽车集团】
2024-11-01 23: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