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医疗’新闻 43个
-
访韩游客消费创新高 韩国出境游增长更猛
据韩国旅游发展局5日消息,去年访韩外国游客在韩消费总额达9.255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65.46亿元),同比增长33.8%(2.3374万亿韩元),创下年度最高纪录。外国游客入境数量与消费规模同时大幅增长,但韩国出境游客数量达到入境外国游客的1.5倍以上,导致旅游收支赤字或进一步扩大。 2019年访韩外国游客消费规模为5.4904万亿韩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骤降至1.3277万亿韩元,2021年进一步跌至1.0742万亿韩元。随着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结束,2022年消费规模回升至2万亿韩元,2023年突破6万亿韩元,去年接近10万亿韩元。 从地区来看,首尔占据最大消费份额,达到5.3878万亿韩元,占比65.9%,其次是仁川、釜山、京畿道和济州岛,五大地区合计占据全国的95.3%,消费集中趋势明显。 从消费类型来看,购物占比37.8%,其中大型商场消费达到2.4788万亿韩元,在购物消费中占比70.8%,其次是免税和休闲用品购物。此外,住宿占比33.9%,餐饮占比19.2%,娱乐服务占比6.1%,医疗消费占比1.8%。 与外国游客消费规模创下新高相反,韩国国民的国内旅游消费有所下降,去年总计支出40.0941万亿韩元,同比减少4.3%(1.8263万亿韩元),不仅低于2022年的40.5076万亿韩元,也不及2019年的40.71万亿韩元。 韩国去年全年接待外国游客共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48.4%,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94%。疫情期间,访韩游客一度从2019年的1750万人次暴跌至2020年的252万人次,2021年进一步降至97万人次,此后逐步回升,2022年增至320万人次,2023年突破1100万人次。 去年访韩游客最多的国家(地区)依次是中国、日本、台湾和美国,其中中国游客多达460万人次,占比最高。访韩游客和消费双双增长,但韩国旅游赤字还在扩大,提升国内旅游市场活力,成为韩国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 春节长假期间的仁川国际机场出境大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5 20:30:51 -
韩国提前步入"超老龄社会"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韩国行政安全部2024年12月24日发布居民登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24.455万,在全国总人口5122.1286万中占比20%。也就是说,每5人中就有1人为老年人,韩国就此正式进入“超老龄社会”。 联合国(UN)把老龄化社会分为三个阶段,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为“老龄化社会”,14%为“老龄社会”,20%为“超老龄社会”。韩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迈入“老龄社会”,随后时隔仅7年就成为“超老龄社会”。韩国原本预计在2026年进入“超老龄社会”阶段,但实际提前两年。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从“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的过渡时间要长得多,法国用时115年,美国73年,德国40年,日本24年。韩国如此快速的老龄化进程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适应压力。 据韩国统计厅2019年的预测,截至2067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升至46.5%,接近全国人口的一半,而全球平均水平仅为18.6%。换句话说,韩国的老龄化速度预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可能成为全球“最老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冲击尤为显著。韩国2024年第三季度总和生育率为0.76,创下全球最低纪录。随着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社会生产能力下降,税收缩减,而老龄人口的社会福利需求不断增加。这种失衡直接加剧政府的财政压力。 尤其是养老金制度正在面临严峻考验。近年来,围绕“养老金改革”的争议不断,不少专家呼吁通过提高缴费率或延迟领取年龄来维持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对此,韩国政府去年提出把养老金缴费率从目前的9%逐步提高到19%。 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韩国国民的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6岁增至2023年的83.6岁,许多65岁以上老人依旧具备劳动能力,对此有专家提出把“老年人”的定义从65岁逐步提高至75岁。 针对延迟退休的问题,韩国国会已提出多项法案建议,包括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5岁,并分阶段实施。目前有提案建议从2027年开始逐步延长退休年龄,2032年后统一成65岁。 同时,韩国人权委员会也呼吁政府上调法定退休年龄至65岁,认为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掘老年人力资源潜力的必要措施。实际上,这一举措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因此需要实施税收优惠、金融支援以及灵活的政策实施方式等配套措施。 日本的《老年人雇用安定法》或许值得韩国借鉴。日本把法定退休年龄定为60岁,但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延长雇用,并鼓励65岁以上老人的灵活就业。通过调整薪资水平与岗位职责,日本成功实现高龄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99%的日本企业已经延长员工的实际退休年龄至65岁。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但也有专家认为,这同时为韩国提供产业转型的契机。前芬兰总理埃斯科·阿霍指出,人口老龄化并不一定是危机,而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他认为,通过延长劳动年龄、激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韩国完全可以把老龄化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 韩国也已经迈入需要像日本一样认真思考延长退休年龄的阶段,但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可能产生的边缘冲突与副作用等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如何在提前进入的“超老龄社会”挑战中寻找机遇,科学应对老龄化问题,直接决定韩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去年12月,在位于首尔汝矣岛的国会议事堂前,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成员正在举行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的国会立法敦促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2 18:00:00 -
【CES 2025】观察:技术与生活的距离正被AI缩短
当地时间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从开幕起便热度不减。多数主题演讲的门票提前售罄,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三星电子、SK、LG电子等韩国大企业的展馆更是人头攒动。LG电子的“World Premiere”活动还邀请了嘻哈明星威廉(will.i.am)惊喜现身,点燃了现场气氛。 今年的CES以智能代理(AI Agent)为核心,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在CES创新奖的获奖名单中,AI相关领域占比达到11.6%,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而韩国企业斩获了全部创新奖项的47.8%,充分证明了其技术实力。此外,宝马(BMW)也首次公开了其下一代“BMW全景iDrive”技术,备受瞩目。 在全球初创企业展示创新技术的“尤里卡公园”(Eureka Park),韩国的国家综合展区以及光州、城南、大田和首尔等地方政府的展馆集中亮相。其中,首尔综合馆展出了“AFS”的AI脱发诊断解决方案、“Caique Tech”的模块化高速PI测速枪等104家企业的创新技术。 本届展会中,医疗健康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老龄化社会,许多基于AI的医疗设备让用户在家中即可轻松管理健康。其中,Nuance Audio公司推出的智能助听眼镜专为早期听力障碍患者设计,配备方向性扬声器,可以放大用户视线方向的声音,不同于传统助听器。产品负责人马特奥·唐德拉奥(Mateo Dondrao)表示:“这款产品不仅适合听力障碍患者,普通人也可以使用。” 日本企业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展出的“电动盐勺”也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这款产品通过微电流刺激钠离子,使食物仅需30%的盐量即可达到相同的咸味。尽管售价高达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3元),但对于高血压或肥胖患者而言,这是一种实用的低盐饮食替代方案。 图为在CES 2025上展出的Nuance Audio智能助听眼镜。【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1-24 19:16:37 -
韩国经济去年增长2% 受内需低迷和政治不确定性拖累
韩国银行(央行)23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由于内需低迷及政治不确定性影响,韩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0%,低于央行去年11月预测的2.2%,但高于2023年的1.4%。 从季度表现看,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韩国经济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正增长。然而,2024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速转为-0.2%,第三季度仅微增0.1%,第四季度未能显著反弹,仍保持在0.1%。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比央行此前预测的0.5%低了0.4个百分点。 央行分析称,消费和建筑投资的低迷,以及紧急戒严对经济活动的冲击,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然而,经济增速与预测值之间的差距,是否主要源于政治不确定性,或是预测过于乐观,目前仍有争议。 ▲各领域表现不一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韩国民间消费环比增长0.2%,主要受衣物、鞋类等半耐用品及医疗、教育等服务需求拉动;政府消费增长0.5%,主要得益于医保福利等社会保障支出;设备投资增长1.6%,得益于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投资强劲。 建筑投资环比下降3.2%,显示出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双重疲软。 在外贸方面,出口环比增长0.3%,主要来自半导体等信息技术产品;进口则减少0.1%,汽车和原油需求有所下降。 从贡献率来看,设备投资拉动第四季度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民间消费、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出口-进口)各贡献0.1个百分点。而建筑投资的负增长拖累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 按行业划分,制造业和服务业环比分别增长0.1%和0.3%,但农林渔业、建筑业及电力、燃气和水行业分别萎缩3.9%、3.5%和2.9%。 此外,实际国民总收入(GDI)在第四季度环比增长0.6%,高于GDP增速的0.1%。 分析人士指出,内需疲软、建筑投资低迷叠加政治不稳定性,是韩国经济未能实现更高增速的关键原因。为实现经济复苏,韩国需在提振内需、稳定投资环境和推动出口等方面加大力度。 首尔明洞街头【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3 19:10:33 -
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到访庆尚北道
17日,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到访庆尚北道,与庆尚北道知事李喆雨举行会谈。 李喆雨在会谈中表示,希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能够出席今年在庆尚北道庆州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并向戴兵就会议筹备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医疗设施、酒店客房、工商界配套活动、志愿者招募等。 中国作为2026年APEC领导人会议举办国,戴兵表示将同韩方共同摸索成功举办会议的方案。 双方还就加强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等多领域合作方案交换了意见。庆尚北道目前同中国河南省、湖南省等六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025-01-18 02:09:00 -
韩国庆南外籍人口突破10万 成非首都圈之最
根据韩国法务部于16日发布的《外籍人口居住地区登记现状》等资料,截至去年11月,韩国庆尚南道(以下简称“庆南”)的外籍人口登记数量达到10.108万人,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京畿道(46.5367万人)和首尔(26.5505万人),在非首都圈地区排名第一。 根据韩国《出入境管理法》,外籍居民是指在韩国居留超过91天需进行登记,并获得登陆证号码。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庆南地区的外籍人口登记数量低于忠清南道和仁川市。然而,近年来随着造船业等制造业对外籍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庆南地区的外籍人口显著增长。 与外籍人口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庆南本地户籍人口持续减少。截至去年底,道厅所在地昌原市的户籍人口降至99.9858万人;咸安郡的总人口也首次跌破6万人,这是34年来的最低纪录。 在这一背景下,专家呼吁庆南应率先推进多元文化政策,以应对人口减少和地区消亡的挑战。庆南移民中心负责人李哲承(音)指出:“韩国地方人口减少问题日益严峻。为扭转这一趋势,需要为外国人创造更友好的居住环境,并强化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 目前,庆南政府正通过增加外国人支援中心、推进“庆南广域型签证”(地区定制型签证)等举措,以改善外籍劳动力的生活条件。然而,李哲承认为,仅限于经济领域的政策难以有效应对地区消亡的挑战。他强调:“政府需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将外国人视为‘居民’而非‘外来者’的支持政策。” 李哲承进一步建议,庆南需将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作为多元文化政策的核心内容。例如,可以推出面向外籍居民的公共租赁公寓项目、为医院配备专业口译人员等。这些举措不仅能切实解决外籍居民的定居难题,还能为缓解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5日,外籍游客在首尔钟路区景福宫拍照留念。【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7 00:16:35 -
【CES 2025】"AJP硅谷全球创新成长论坛"即将举行 助力韩国初创企业全球化发展
由亚洲新闻集团旗下英文通讯社AJP主办、韩国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部协办的“AJP硅谷全球创新成长论坛”(GIGS)将于2025年1月6日下午2时(当地时间)在拉斯维加斯巴黎酒店凡尔赛大厅隆重举行。韩国前中小企业厅厅长朱荣涉将出席此次论坛,为活动增添权威和亮点。1月7日还将举办晚宴派对,为韩国初创企业与硅谷专家提供深入交流的机会。 本次论坛旨在为韩国初创企业和技术公司搭建与硅谷工程师及风险投资者探讨全球市场趋势和技术变革的平台。论坛将通过主题演讲、小组问答及网络交流等环节,帮助与会者深入了解前沿技术动态和市场发展方向。 论坛将围绕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医疗健康与生物技术,以及环保与可持续性技术等领域展开讨论。AI作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在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生物技术受益于疫情后健康需求增长,快速发展;可持续技术因应对气候变化及ESG(环境、社会、治理)议题的重要性,也备受关注。与会专家将针对这些领域的创新方向与市场前景,展开深度探讨。 论坛邀请了多位硅谷和全球科技领域的顶尖专家,包括《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入选者、美国风险投资公司Sozo Ventures项目总监斯宾塞·福斯特(Spencer Foust),GVC Partners风险合伙人高塔姆·拉奥(Gautam Rao),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萨姆·哈(Sam Ha),Productable副社长泰勒·施泰因克(Tyler Steinke),以及全球地图定位技术领军企业Mapbox经理梅拉妮·英佩尔德(Melanie Imfeld)。他们将在现场分享关于技术趋势、市场策略及创新思维的独到见解。 14:00~14:05 开幕致辞 14:05~14:10 韩国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部致辞 14:10~14:25 硅谷专家演讲① 14:25~14:40 硅谷专家演讲② 14:40~14:55 硅谷专家演讲③ 14:55~15:05 茶歇 15:05~15:20 硅谷专家演讲④ 15:20~15:35 硅谷专家演讲⑤ 15:35~15:55 专家问答 15:55~16:00 闭幕致辞 此次论坛为韩国初创企业提供了与硅谷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前沿技术与创新文化,还能学习硅谷的商业策略,探索国际市场拓展和合作伙伴开发的新路径。 有关活动详情及注册,请发送邮件至michelle@ajunews.com。 【图片来源 AJP】
2024-12-31 23:34:50 -
韩国迈入"超高龄社会" 上门诊疗服务亟待制度化发展
随着韩国进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护理需求快速上升,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的“上门诊疗”服务仍未能全面发展。有观点指出,应通过制度化措施推动上门诊疗服务,确保老年人在家中能够接受医疗照护,安享晚年。 根据国会立法调查处29日发布的《推进居家养老上门诊疗服务》报告,自2019年12月保健福祉部启动“初级医疗上门诊疗收费试点项目”以来,共有1007家诊所级医疗机构参与,截至今年9月,占全国诊所总数的2.8%。然而,仅有209家机构(占20.8%)在去年实际实施了上门诊疗并申请费用。 该试点项目旨在为因行动不便而无法前往医疗机构的患者提供由当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根据《2023年老年人现况调查》,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希望即使健康状况恶化,也能在家中生活,这反映出上门诊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尽管如此,自项目实施以来至今年上半年,仅有2.3274万人实际享受了上门诊疗服务(不包括韩医院),仅占2022年估计的27.8万名行动不便成年患者总数的8.4%。其中,92.5%的服务对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7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达到79.4%。 在1007家参与机构中,59%集中在首都圈及大城市,而庆南和庆北等地区,今年分别仅有8家和5家机构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反映出城乡之间医疗服务的明显差距。 报告指出,上门诊疗服务未能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和依据、不合理的收费标准、难以准确识别服务对象,以及过高的个人负担比例等。 为此,国会立法调查处建议将上门诊疗纳入常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具备医学需求的患者能够便捷使用。同时,还需制定中长期对策,如在社区内建立支持系统、加强公私合作、开设相关培训课程,促进上门诊疗服务的全面发展。 首尔某大学医院急诊室【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30 00:31:42 -
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生物制药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
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韩国生物制药企业正逐步向多元化领域拓展,涵盖食品、化妆品和美容设备等新兴市场。 据韩国制药业界23日消息,东星制药近期推出了高端大米品牌“糖博士大米”。作为以药品和染发剂为主业的制药公司,东星制药通过业务多元化和结构调整,正在将利润增长作为核心目标,开拓新业务。 公司表示,有助于健康管理的大米与制药企业的核心业务模式高度契合,因此开始进军这一领域。近期,东星制药通过向国内生命保险公司供应糖博士大米,获得了7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39万元)的订单,同时也通过现有药店以企业对消费者(B2C)模式,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此外,制药企业纷纷通过收购化妆品和美容设备公司来拓展新的收入来源。东国制药在5月收购了中小型家电企业WithNix,随后在10月收购了化妆品公司Rebom Cosmetics。 其他制药企业也加快了进入化妆品和美容设备市场的步伐。东国制药自9年前推出Centellian24进军化妆品业务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功,进一步拓展了美妆业务。通过收购WithNix,东国制药不仅计划升级现有产品,还将在美容设备和小型家电领域进行直接研发。东国制药以306亿韩元收购了Rebom Cosmetics的9.66万股股份,获得了53.66%的控股权。 东和药品也在9月决定以1600亿韩元收购美容医疗设备公司Hironic的股份。Hironic专注于基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射频(RF)技术的皮肤美容医疗设备,预计将带来高额增长潜力。 Cellid则全资收购了面包店业务for.baker的100%股权。for.baker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面包和食品开发,去年销售额约为56亿韩元。Cellid表示,此次收购面包店,不仅是为了达到技术特例上市标准的销售额要求,还考虑了向健康功能食品领域扩展业务。 制药业界人士指出,由于经济衰退持续时间延长以及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正在加紧寻求多样化的战略,以保障销售渠道并推动未来增长。 Centellian24产品【图片来源 Centellian24】
2024-12-24 01:56:49 -
国际贸易与内政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经济两大支柱面临挑战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政治环境复杂化的双重压力下,韩国经济的两大支柱——制造业和出口产业,预计将在明年年初迎来严峻挑战。 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的上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韩国出口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政策领导力削弱的隐忧也让经济界倍感担忧。 ▲半导体出口预警 指标全面下滑 22日,韩国产业研究院、韩国经济人联合会(韩经联)和韩国贸易协会分别发布了关于2025年制造业景气及出口前景的报告,这些分析普遍呈现出对未来形势的高度担忧。 根据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明年1月制造业景气状况预测指数(PSI)为75,较12月的96大幅下降21点。这是自2022年11月(70)以来的最低值,显示出对制造业景气大幅萎缩的预期尤为强烈。尤其是韩国的核心出口产业——半导体行业,其明年1月PSI预测值仅为65,相较于12月的124暴跌59点。 更令人关注的是,半导体行业本月的PSI已经降至82,低于基准值100。这不仅终结了此前连续18个月保持在基准值以上的纪录,更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产业压力。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在当天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产业景气展望指数(EBSI)报告”中指出,明年第一季度EBSI为96.1,自今年第四季度的135.2大幅下滑,并跌破基准值100。这一趋势反映出出口条件正在全面恶化。 报告显示,在15大出口品类中,包括半导体、钢铁、医疗器械在内的10个品类指数均低于基准值,预计明年初出口表现将持续低迷。以半导体为例,今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EBSI分别为103.4、148.2、125.2和135.2,而明年第一季度预测值骤降至64.4,跌幅尤为显著。其他品类如钢铁及非铁金属制品(64.1)、医疗精密仪器(74.8)、农水产品(77.7)、电气及电子产品(85.3)等均处于低迷状态,出口前景堪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出口环境严峻 韩经联的调查显示,2025年韩国全年出口增长率预计仅为1.4%,低于产业研究院此前预测的2.2%。在调查覆盖的12大出口主力行业中,生物健康(5.3%)、一般机械(2.1%)、石油化工及石油制品(1.8%)、电气电子(1.5%)、船舶(1.3%)等行业预计将实现正增长,但汽车及零部件(-1.4%)、钢铁(-0.3%)等行业可能出现萎缩。 出口前景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出口对象国经济不振(39.7%)、贸易保护主义加剧(30.2%)、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削弱竞争力(11.1%)等。特别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再次当选,使美中贸易摩擦进一步升温。韩经联调查中,48.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将成为明年最为困难的出口市场,而中国以42.7%的比例紧随其后。 贸易协会分析称,主要国家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可能扩大进口限制措施,这将对韩国出口环境产生直接冲击。 ▲半导体行业压力大 政策支持成关键 作为韩国出口支柱产业的半导体行业,正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压力。贸易协会指出,中国DRAM出口的增加,以及下游产业库存的积压,可能进一步削弱韩国企业的出口条件。 对此,韩经联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呼吁:“政府应采取措施稳定外汇市场,为出口企业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同时,国会应避免出台可能削弱企业活力的监管法规。” 展望未来,在外部市场挑战持续加剧和国内政策制定面临复杂局面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外部压力与内部支持,将决定韩国制造业和出口产业能否在明年实现稳定发展。 11月29日,釜山神仙台·戡蛮·新戡蛮码头堆积着大量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2 23:21:46
-
访韩游客消费创新高 韩国出境游增长更猛
据韩国旅游发展局5日消息,去年访韩外国游客在韩消费总额达9.255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65.46亿元),同比增长33.8%(2.3374万亿韩元),创下年度最高纪录。外国游客入境数量与消费规模同时大幅增长,但韩国出境游客数量达到入境外国游客的1.5倍以上,导致旅游收支赤字或进一步扩大。 2019年访韩外国游客消费规模为5.4904万亿韩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骤降至1.3277万亿韩元,2021年进一步跌至1.0742万亿韩元。随着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结束,2022年消费规模回升至2万亿韩元,2023年突破6万亿韩元,去年接近10万亿韩元。 从地区来看,首尔占据最大消费份额,达到5.3878万亿韩元,占比65.9%,其次是仁川、釜山、京畿道和济州岛,五大地区合计占据全国的95.3%,消费集中趋势明显。 从消费类型来看,购物占比37.8%,其中大型商场消费达到2.4788万亿韩元,在购物消费中占比70.8%,其次是免税和休闲用品购物。此外,住宿占比33.9%,餐饮占比19.2%,娱乐服务占比6.1%,医疗消费占比1.8%。 与外国游客消费规模创下新高相反,韩国国民的国内旅游消费有所下降,去年总计支出40.0941万亿韩元,同比减少4.3%(1.8263万亿韩元),不仅低于2022年的40.5076万亿韩元,也不及2019年的40.71万亿韩元。 韩国去年全年接待外国游客共1637万人次,同比增长48.4%,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94%。疫情期间,访韩游客一度从2019年的1750万人次暴跌至2020年的252万人次,2021年进一步降至97万人次,此后逐步回升,2022年增至320万人次,2023年突破1100万人次。 去年访韩游客最多的国家(地区)依次是中国、日本、台湾和美国,其中中国游客多达460万人次,占比最高。访韩游客和消费双双增长,但韩国旅游赤字还在扩大,提升国内旅游市场活力,成为韩国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 春节长假期间的仁川国际机场出境大厅【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5 20:30:51 -
韩国提前步入"超老龄社会"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韩国行政安全部2024年12月24日发布居民登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韩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24.455万,在全国总人口5122.1286万中占比20%。也就是说,每5人中就有1人为老年人,韩国就此正式进入“超老龄社会”。 联合国(UN)把老龄化社会分为三个阶段,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为“老龄化社会”,14%为“老龄社会”,20%为“超老龄社会”。韩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迈入“老龄社会”,随后时隔仅7年就成为“超老龄社会”。韩国原本预计在2026年进入“超老龄社会”阶段,但实际提前两年。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从“老龄化社会”到“老龄社会”的过渡时间要长得多,法国用时115年,美国73年,德国40年,日本24年。韩国如此快速的老龄化进程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适应压力。 据韩国统计厅2019年的预测,截至2067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升至46.5%,接近全国人口的一半,而全球平均水平仅为18.6%。换句话说,韩国的老龄化速度预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可能成为全球“最老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冲击尤为显著。韩国2024年第三季度总和生育率为0.76,创下全球最低纪录。随着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社会生产能力下降,税收缩减,而老龄人口的社会福利需求不断增加。这种失衡直接加剧政府的财政压力。 尤其是养老金制度正在面临严峻考验。近年来,围绕“养老金改革”的争议不断,不少专家呼吁通过提高缴费率或延迟领取年龄来维持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对此,韩国政府去年提出把养老金缴费率从目前的9%逐步提高到19%。 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韩国国民的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6岁增至2023年的83.6岁,许多65岁以上老人依旧具备劳动能力,对此有专家提出把“老年人”的定义从65岁逐步提高至75岁。 针对延迟退休的问题,韩国国会已提出多项法案建议,包括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至65岁,并分阶段实施。目前有提案建议从2027年开始逐步延长退休年龄,2032年后统一成65岁。 同时,韩国人权委员会也呼吁政府上调法定退休年龄至65岁,认为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掘老年人力资源潜力的必要措施。实际上,这一举措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因此需要实施税收优惠、金融支援以及灵活的政策实施方式等配套措施。 日本的《老年人雇用安定法》或许值得韩国借鉴。日本把法定退休年龄定为60岁,但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延长雇用,并鼓励65岁以上老人的灵活就业。通过调整薪资水平与岗位职责,日本成功实现高龄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目前,99%的日本企业已经延长员工的实际退休年龄至65岁。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但也有专家认为,这同时为韩国提供产业转型的契机。前芬兰总理埃斯科·阿霍指出,人口老龄化并不一定是危机,而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他认为,通过延长劳动年龄、激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韩国完全可以把老龄化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 韩国也已经迈入需要像日本一样认真思考延长退休年龄的阶段,但在实施相关政策时,可能产生的边缘冲突与副作用等问题也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如何在提前进入的“超老龄社会”挑战中寻找机遇,科学应对老龄化问题,直接决定韩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去年12月,在位于首尔汝矣岛的国会议事堂前,韩国劳动组合总联盟成员正在举行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的国会立法敦促记者会。【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02 18:00:00 -
【CES 2025】观察:技术与生活的距离正被AI缩短
当地时间7日,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2025)从开幕起便热度不减。多数主题演讲的门票提前售罄,吸引了大批观众参与。三星电子、SK、LG电子等韩国大企业的展馆更是人头攒动。LG电子的“World Premiere”活动还邀请了嘻哈明星威廉(will.i.am)惊喜现身,点燃了现场气氛。 今年的CES以智能代理(AI Agent)为核心,宣告了新时代的到来。据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在CES创新奖的获奖名单中,AI相关领域占比达到11.6%,成为最受关注的领域;而韩国企业斩获了全部创新奖项的47.8%,充分证明了其技术实力。此外,宝马(BMW)也首次公开了其下一代“BMW全景iDrive”技术,备受瞩目。 在全球初创企业展示创新技术的“尤里卡公园”(Eureka Park),韩国的国家综合展区以及光州、城南、大田和首尔等地方政府的展馆集中亮相。其中,首尔综合馆展出了“AFS”的AI脱发诊断解决方案、“Caique Tech”的模块化高速PI测速枪等104家企业的创新技术。 本届展会中,医疗健康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老龄化社会,许多基于AI的医疗设备让用户在家中即可轻松管理健康。其中,Nuance Audio公司推出的智能助听眼镜专为早期听力障碍患者设计,配备方向性扬声器,可以放大用户视线方向的声音,不同于传统助听器。产品负责人马特奥·唐德拉奥(Mateo Dondrao)表示:“这款产品不仅适合听力障碍患者,普通人也可以使用。” 日本企业麒麟控股(Kirin Holdings)展出的“电动盐勺”也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这款产品通过微电流刺激钠离子,使食物仅需30%的盐量即可达到相同的咸味。尽管售价高达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3元),但对于高血压或肥胖患者而言,这是一种实用的低盐饮食替代方案。 图为在CES 2025上展出的Nuance Audio智能助听眼镜。【图片来源 AFP/韩联社】
2025-01-24 19:16:37 -
韩国经济去年增长2% 受内需低迷和政治不确定性拖累
韩国银行(央行)23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由于内需低迷及政治不确定性影响,韩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0%,低于央行去年11月预测的2.2%,但高于2023年的1.4%。 从季度表现看,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韩国经济已连续五个季度实现正增长。然而,2024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速转为-0.2%,第三季度仅微增0.1%,第四季度未能显著反弹,仍保持在0.1%。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比央行此前预测的0.5%低了0.4个百分点。 央行分析称,消费和建筑投资的低迷,以及紧急戒严对经济活动的冲击,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然而,经济增速与预测值之间的差距,是否主要源于政治不确定性,或是预测过于乐观,目前仍有争议。 ▲各领域表现不一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韩国民间消费环比增长0.2%,主要受衣物、鞋类等半耐用品及医疗、教育等服务需求拉动;政府消费增长0.5%,主要得益于医保福利等社会保障支出;设备投资增长1.6%,得益于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机械类投资强劲。 建筑投资环比下降3.2%,显示出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双重疲软。 在外贸方面,出口环比增长0.3%,主要来自半导体等信息技术产品;进口则减少0.1%,汽车和原油需求有所下降。 从贡献率来看,设备投资拉动第四季度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民间消费、政府消费和净出口(出口-进口)各贡献0.1个百分点。而建筑投资的负增长拖累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 按行业划分,制造业和服务业环比分别增长0.1%和0.3%,但农林渔业、建筑业及电力、燃气和水行业分别萎缩3.9%、3.5%和2.9%。 此外,实际国民总收入(GDI)在第四季度环比增长0.6%,高于GDP增速的0.1%。 分析人士指出,内需疲软、建筑投资低迷叠加政治不稳定性,是韩国经济未能实现更高增速的关键原因。为实现经济复苏,韩国需在提振内需、稳定投资环境和推动出口等方面加大力度。 首尔明洞街头【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23 19:10:33 -
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到访庆尚北道
17日,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到访庆尚北道,与庆尚北道知事李喆雨举行会谈。 李喆雨在会谈中表示,希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能够出席今年在庆尚北道庆州市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并向戴兵就会议筹备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医疗设施、酒店客房、工商界配套活动、志愿者招募等。 中国作为2026年APEC领导人会议举办国,戴兵表示将同韩方共同摸索成功举办会议的方案。 双方还就加强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等多领域合作方案交换了意见。庆尚北道目前同中国河南省、湖南省等六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025-01-18 02:09:00 -
韩国庆南外籍人口突破10万 成非首都圈之最
根据韩国法务部于16日发布的《外籍人口居住地区登记现状》等资料,截至去年11月,韩国庆尚南道(以下简称“庆南”)的外籍人口登记数量达到10.108万人,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京畿道(46.5367万人)和首尔(26.5505万人),在非首都圈地区排名第一。 根据韩国《出入境管理法》,外籍居民是指在韩国居留超过91天需进行登记,并获得登陆证号码。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庆南地区的外籍人口登记数量低于忠清南道和仁川市。然而,近年来随着造船业等制造业对外籍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庆南地区的外籍人口显著增长。 与外籍人口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庆南本地户籍人口持续减少。截至去年底,道厅所在地昌原市的户籍人口降至99.9858万人;咸安郡的总人口也首次跌破6万人,这是34年来的最低纪录。 在这一背景下,专家呼吁庆南应率先推进多元文化政策,以应对人口减少和地区消亡的挑战。庆南移民中心负责人李哲承(音)指出:“韩国地方人口减少问题日益严峻。为扭转这一趋势,需要为外国人创造更友好的居住环境,并强化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 目前,庆南政府正通过增加外国人支援中心、推进“庆南广域型签证”(地区定制型签证)等举措,以改善外籍劳动力的生活条件。然而,李哲承认为,仅限于经济领域的政策难以有效应对地区消亡的挑战。他强调:“政府需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将外国人视为‘居民’而非‘外来者’的支持政策。” 李哲承进一步建议,庆南需将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作为多元文化政策的核心内容。例如,可以推出面向外籍居民的公共租赁公寓项目、为医院配备专业口译人员等。这些举措不仅能切实解决外籍居民的定居难题,还能为缓解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5日,外籍游客在首尔钟路区景福宫拍照留念。【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7 00:16:35 -
【CES 2025】"AJP硅谷全球创新成长论坛"即将举行 助力韩国初创企业全球化发展
由亚洲新闻集团旗下英文通讯社AJP主办、韩国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部协办的“AJP硅谷全球创新成长论坛”(GIGS)将于2025年1月6日下午2时(当地时间)在拉斯维加斯巴黎酒店凡尔赛大厅隆重举行。韩国前中小企业厅厅长朱荣涉将出席此次论坛,为活动增添权威和亮点。1月7日还将举办晚宴派对,为韩国初创企业与硅谷专家提供深入交流的机会。 本次论坛旨在为韩国初创企业和技术公司搭建与硅谷工程师及风险投资者探讨全球市场趋势和技术变革的平台。论坛将通过主题演讲、小组问答及网络交流等环节,帮助与会者深入了解前沿技术动态和市场发展方向。 论坛将围绕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医疗健康与生物技术,以及环保与可持续性技术等领域展开讨论。AI作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在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生物技术受益于疫情后健康需求增长,快速发展;可持续技术因应对气候变化及ESG(环境、社会、治理)议题的重要性,也备受关注。与会专家将针对这些领域的创新方向与市场前景,展开深度探讨。 论坛邀请了多位硅谷和全球科技领域的顶尖专家,包括《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入选者、美国风险投资公司Sozo Ventures项目总监斯宾塞·福斯特(Spencer Foust),GVC Partners风险合伙人高塔姆·拉奥(Gautam Rao),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萨姆·哈(Sam Ha),Productable副社长泰勒·施泰因克(Tyler Steinke),以及全球地图定位技术领军企业Mapbox经理梅拉妮·英佩尔德(Melanie Imfeld)。他们将在现场分享关于技术趋势、市场策略及创新思维的独到见解。 14:00~14:05 开幕致辞 14:05~14:10 韩国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部致辞 14:10~14:25 硅谷专家演讲① 14:25~14:40 硅谷专家演讲② 14:40~14:55 硅谷专家演讲③ 14:55~15:05 茶歇 15:05~15:20 硅谷专家演讲④ 15:20~15:35 硅谷专家演讲⑤ 15:35~15:55 专家问答 15:55~16:00 闭幕致辞 此次论坛为韩国初创企业提供了与硅谷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前沿技术与创新文化,还能学习硅谷的商业策略,探索国际市场拓展和合作伙伴开发的新路径。 有关活动详情及注册,请发送邮件至michelle@ajunews.com。 【图片来源 AJP】
2024-12-31 23:34:50 -
韩国迈入"超高龄社会" 上门诊疗服务亟待制度化发展
随着韩国进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护理需求快速上升,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的“上门诊疗”服务仍未能全面发展。有观点指出,应通过制度化措施推动上门诊疗服务,确保老年人在家中能够接受医疗照护,安享晚年。 根据国会立法调查处29日发布的《推进居家养老上门诊疗服务》报告,自2019年12月保健福祉部启动“初级医疗上门诊疗收费试点项目”以来,共有1007家诊所级医疗机构参与,截至今年9月,占全国诊所总数的2.8%。然而,仅有209家机构(占20.8%)在去年实际实施了上门诊疗并申请费用。 该试点项目旨在为因行动不便而无法前往医疗机构的患者提供由当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根据《2023年老年人现况调查》,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希望即使健康状况恶化,也能在家中生活,这反映出上门诊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 尽管如此,自项目实施以来至今年上半年,仅有2.3274万人实际享受了上门诊疗服务(不包括韩医院),仅占2022年估计的27.8万名行动不便成年患者总数的8.4%。其中,92.5%的服务对象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7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达到79.4%。 在1007家参与机构中,59%集中在首都圈及大城市,而庆南和庆北等地区,今年分别仅有8家和5家机构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反映出城乡之间医疗服务的明显差距。 报告指出,上门诊疗服务未能充分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和依据、不合理的收费标准、难以准确识别服务对象,以及过高的个人负担比例等。 为此,国会立法调查处建议将上门诊疗纳入常规医疗服务体系,确保具备医学需求的患者能够便捷使用。同时,还需制定中长期对策,如在社区内建立支持系统、加强公私合作、开设相关培训课程,促进上门诊疗服务的全面发展。 首尔某大学医院急诊室【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30 00:31:42 -
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生物制药企业加速多元化布局
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韩国生物制药企业正逐步向多元化领域拓展,涵盖食品、化妆品和美容设备等新兴市场。 据韩国制药业界23日消息,东星制药近期推出了高端大米品牌“糖博士大米”。作为以药品和染发剂为主业的制药公司,东星制药通过业务多元化和结构调整,正在将利润增长作为核心目标,开拓新业务。 公司表示,有助于健康管理的大米与制药企业的核心业务模式高度契合,因此开始进军这一领域。近期,东星制药通过向国内生命保险公司供应糖博士大米,获得了7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939万元)的订单,同时也通过现有药店以企业对消费者(B2C)模式,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此外,制药企业纷纷通过收购化妆品和美容设备公司来拓展新的收入来源。东国制药在5月收购了中小型家电企业WithNix,随后在10月收购了化妆品公司Rebom Cosmetics。 其他制药企业也加快了进入化妆品和美容设备市场的步伐。东国制药自9年前推出Centellian24进军化妆品业务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功,进一步拓展了美妆业务。通过收购WithNix,东国制药不仅计划升级现有产品,还将在美容设备和小型家电领域进行直接研发。东国制药以306亿韩元收购了Rebom Cosmetics的9.66万股股份,获得了53.66%的控股权。 东和药品也在9月决定以1600亿韩元收购美容医疗设备公司Hironic的股份。Hironic专注于基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射频(RF)技术的皮肤美容医疗设备,预计将带来高额增长潜力。 Cellid则全资收购了面包店业务for.baker的100%股权。for.baker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面包和食品开发,去年销售额约为56亿韩元。Cellid表示,此次收购面包店,不仅是为了达到技术特例上市标准的销售额要求,还考虑了向健康功能食品领域扩展业务。 制药业界人士指出,由于经济衰退持续时间延长以及不确定性加剧,企业正在加紧寻求多样化的战略,以保障销售渠道并推动未来增长。 Centellian24产品【图片来源 Centellian24】
2024-12-24 01:56:49 -
国际贸易与内政不确定性加剧 韩国经济两大支柱面临挑战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政治环境复杂化的双重压力下,韩国经济的两大支柱——制造业和出口产业,预计将在明年年初迎来严峻挑战。 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政府”的上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经济复苏步伐放缓,韩国出口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加剧,政策领导力削弱的隐忧也让经济界倍感担忧。 ▲半导体出口预警 指标全面下滑 22日,韩国产业研究院、韩国经济人联合会(韩经联)和韩国贸易协会分别发布了关于2025年制造业景气及出口前景的报告,这些分析普遍呈现出对未来形势的高度担忧。 根据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明年1月制造业景气状况预测指数(PSI)为75,较12月的96大幅下降21点。这是自2022年11月(70)以来的最低值,显示出对制造业景气大幅萎缩的预期尤为强烈。尤其是韩国的核心出口产业——半导体行业,其明年1月PSI预测值仅为65,相较于12月的124暴跌59点。 更令人关注的是,半导体行业本月的PSI已经降至82,低于基准值100。这不仅终结了此前连续18个月保持在基准值以上的纪录,更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产业压力。 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在当天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产业景气展望指数(EBSI)报告”中指出,明年第一季度EBSI为96.1,自今年第四季度的135.2大幅下滑,并跌破基准值100。这一趋势反映出出口条件正在全面恶化。 报告显示,在15大出口品类中,包括半导体、钢铁、医疗器械在内的10个品类指数均低于基准值,预计明年初出口表现将持续低迷。以半导体为例,今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EBSI分别为103.4、148.2、125.2和135.2,而明年第一季度预测值骤降至64.4,跌幅尤为显著。其他品类如钢铁及非铁金属制品(64.1)、医疗精密仪器(74.8)、农水产品(77.7)、电气及电子产品(85.3)等均处于低迷状态,出口前景堪忧。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出口环境严峻 韩经联的调查显示,2025年韩国全年出口增长率预计仅为1.4%,低于产业研究院此前预测的2.2%。在调查覆盖的12大出口主力行业中,生物健康(5.3%)、一般机械(2.1%)、石油化工及石油制品(1.8%)、电气电子(1.5%)、船舶(1.3%)等行业预计将实现正增长,但汽车及零部件(-1.4%)、钢铁(-0.3%)等行业可能出现萎缩。 出口前景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出口对象国经济不振(39.7%)、贸易保护主义加剧(30.2%)、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削弱竞争力(11.1%)等。特别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再次当选,使美中贸易摩擦进一步升温。韩经联调查中,48.7%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将成为明年最为困难的出口市场,而中国以42.7%的比例紧随其后。 贸易协会分析称,主要国家优先考虑自身利益,可能扩大进口限制措施,这将对韩国出口环境产生直接冲击。 ▲半导体行业压力大 政策支持成关键 作为韩国出口支柱产业的半导体行业,正面临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压力。贸易协会指出,中国DRAM出口的增加,以及下游产业库存的积压,可能进一步削弱韩国企业的出口条件。 对此,韩经联经济产业本部长李相浩(音)呼吁:“政府应采取措施稳定外汇市场,为出口企业创造更具竞争力的环境。同时,国会应避免出台可能削弱企业活力的监管法规。” 展望未来,在外部市场挑战持续加剧和国内政策制定面临复杂局面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外部压力与内部支持,将决定韩国制造业和出口产业能否在明年实现稳定发展。 11月29日,釜山神仙台·戡蛮·新戡蛮码头堆积着大量进出口货物。【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2-22 23: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