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招聘’新闻 38个
-
就业市场遇冷 四成韩企今年无招新计划或尚未制定
随着韩国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企业开始调整招聘计划,今年韩国招聘市场预计将持续遇冷。 近日,韩国就业门户网站Saramin和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分别发布了针对企业招聘计划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今年韩国企业招聘趋势。 Saramin对511家企业进行调查,并日前发布的结果显示,23.1%的韩国企业没有招聘计划,13.7%尚未搞定招聘计划。只有63.2%的企业有招聘计划。 对于没有招聘计划或尚未制定计划的企业,主要原因包括“人力成本高”(36.2%)和“行业景气下滑”(36.2%)。 此外,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坚企业就业展望调查》显示,40.6%的中坚企业尚未搞定招聘计划,仅59.4%的中坚企业有新招聘计划。其中52.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与去年相同的招聘规模。 在缩减招聘规模的中坚企业中,业绩下滑和业务需求减少(40.7%)、成本控制(30.1%)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15.4%)成为主要原因。 中坚企业一致认为,为了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政府需出台积极政策支持,包括扩大就业支持项目(25.7%)、加强税收支持(23.2%)、提高雇佣灵活性(17.5%)以及强化人才培养项目(16.6%)。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2025-01-16 00:43:34 -
韩国就业市场遭遇寒潮 去年新增就业人口减半至15.9万人
韩国就业市场去年显著放缓,特别是在总统尹锡悦于12月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后,政治动荡加剧,就业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根据韩国统计厅15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年度就业动向》报告,2024年全年就业人口为2857.6万人,同比增加15.9万人,增幅为0.6%。这一增幅较2023年的32.7万人锐减一半。 从行业来看,传统行业普遍萎缩。建筑业就业人口减少4.9万人,创2013年相关统计启动以来的最大降幅。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口减少6.1万人,制造业减少6000人。 相较之下,新兴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卫生和社会福利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8.3万人,信息通信业增加7.2万人,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增加6.5万人。 按年龄段分析,60岁及以上群体就业人口增加26.6万人,30至39岁群体增加9万人,50至59岁群体增加2.8万人。然而,20至29岁群体就业人口减少12.4万人,40至49岁群体减少8.1万人。 就业形式数据显示,雇佣劳动者中正式员工增加18.3万人,临时工增加15.4万人,而日薪工人减少12.2万人,创2012年以来最大降幅。 非雇佣劳动者中,有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增加1.2万人,但无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减少4.4万人,无薪家庭从业人员减少2.4万人。 2024年12月的“就业寒潮”对全年就业数据造成显著冲击。当月就业人口降至2804.1万人,同比减少5.2万人。这是自2021年2月疫情高峰期就业人口减少47.3万人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建筑业就业人口减少15.7万人,制造业减少9.7万人,批发和零售业减少9.6万人。 按年龄层统计,20至29岁群体就业人口减少19.4万人,40至49岁群体减少9.7万人。韩国统计厅社会统计局长徐韵朱表示:“建筑业、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就业人口下降幅度加大,是全年就业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去年失业人口同比增加17.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失业人口大幅增加17.7万人,增幅达49.2%。全国失业率上升0.5个百分点至3.8%,就业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61.4%。徐韵朱表示,60岁及以上失业人口增加主要受卫生福利和公共行政领域就业项目到期等因素的影响。 14日,在首尔瑞草区aT中心举行的“2025公共机构招聘信息博览会”上,求职者们正在仔细查看招聘公告。【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5 23:52:23 -
调查:外籍留学生近半数仅考虑在韩就业
据韩国教育部5日消息,去年6月至10月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外籍留学生就业博览会”中,面向1207名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2.5%的受访者仅关注在韩就业。此外,45.5%的受访者选择在“韩国或本国”就业,12%则选择“韩国或第三国”。 在就业地点上,55.1%的受访留学生倾向于留在“当前居住地区”,37.2%则希望前往“首都地区”发展。 在就业行业方面,16.1%的受访者选择制造业与矿工业,其后依次是批发零售业与餐饮住宿业(10%)、专业科学与技术服务业(9.8%),以及公共与教育服务业(9.5%)。 从参与调查的留学生国籍来看,越南学生占比最多,为32.6%,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18.3%)、中国(13.1%)、蒙古(6.5%)、日本(0.8%)和美国(0.3%)。 此外,面向参加博览会的98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7%的企业称招聘外籍员工的主要原因是本地人才招聘困难,22%的企业出于组织内部多样化考虑,17%则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 关于未来五年是否计划扩大外籍员工招聘,65.3%的企业给出肯定回答。 教育部表示,计划通过加强支援政策,促进希望在地区就业和定居的外籍留学生与面临用工短缺的地方企业之间的对接。具体措施包括强化“韩国留学综合系统”(studyinkorea.go.kr)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并与中小风险企业部开发的K-Work平台联动以促进就业。 与此同时,随着“区域创新中心大学支援体系(RISE)”今年起在全国范围推广,各地方政府也计划积极举办更多外籍留学生就业博览会。 去年9月,2024年留学生就业博览会在釜山举行,吸引大批外籍留学生前来参加。【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5 19:33:37 -
中国电商在韩增长放缓 本土平台开启绝地反击
进军韩国并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商近来增长势头出现放缓,业内评价称原因在于受客户信赖问题所困。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冲击较小的韩国本土企业NAVER和Kakao则分别趁势强化旗下电商业务。 据市场调研机构IGA Works的25日Mobile Index数据,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的月活跃用户量(MAU)在今年年初急剧增长后,下半年进入停滞状态。全球速卖通MAU从年初的500多万迅速增至近700万,目前维持在这一水平。TEMU则从年初的近500万增至600多万后,回落至500多万。 信息技术(IT)行业评价中国电商暴露出局限性。中国电商自进入韩国市场以来,在商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一直饱受质疑。近期首尔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部分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远超韩国标准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商的信任危机。 另有分析认为,除了价格便宜之外,中国电商缺乏其他显著优势。相比之下,韩国本土电商通过分析消费趋势及市场特性来制定精准策略,而中国电商则一味依靠低价突围,这种战略已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中国电商利用优惠券吸引用户安装手机软件(APP)并注册会员,但今年5月曝出的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侵害问题导致这一策略也难以为继。 消费者市民联盟面向500名使用过中国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用户总体满意度仅为41.8%。其中,价格满意度较高,为80.8%;但商品质量满意度仅为20%。消费者对中国电商不满的原因中,“商品质量差”占比最高,达64.3%;其次是“配送延迟”(53.6%)和“退换货困难”(44.7%)。 在中国电商的增势减缓之际,韩国本土电商巨头NAVER和Kakao正在加速提升各自电商业务的竞争力。NAVER近期宣布,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独立平台NAVER Plus Store。平台与卖家紧密合作,推出生活用品1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配送”与针对大型家具家电的“指定日期配送”等服务,以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此外,NAVER还计划把生成式人工智能(AI)HyperCLOVA X应用于旗下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符合个人兴趣的商品推荐和定制优惠。通过AI技术,用户可以快速获取量身定制的搜索结果与购物建议,NAVER还为此启动技术和服务相关岗位的招聘工作。 Kakao计划把Kakao Shopping服务正式更名为Talk Deal,以强化品牌形象。Kakao同时还重组KakaoTalk内的购物界面,通过提升直观性和便利性来缩短用户的商品搜索时间,并在界面上提供个性化的优惠信息和商品推荐。平台还支持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数据,推荐流行品牌或赠送给朋友的礼物。 此外,Kakao还加大在KakaoTalk平台上的广告宣传力度。Kakao通过在好友列表的更新信息中嵌入广告,或在聊天和好友标签页顶部设置广告横幅等方式,吸引更多卖家入驻平台。公司还逐步增加Talk Channel广告客户数量,为电商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商此前通过激进的低价战略吸引用户,但韩国电商企业在国内多年来建立的信任体系起到决定性作用。消费者更倾向在本土电商平台购买重要商品,而把中国电商平台用于购买季节性商品或一次性商品。 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有害物质超标。【图片来源 首尔市政府】
2024-12-26 20:28:07 -
内需持续疲软 韩国时装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韩国时装业正加速开拓海外市场,以应对国内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挑战。受高物价、经济衰退长期化和政治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内需市场萎缩趋势愈加明显,业界因此将发展重点转向全球市场。 据业界18日消息,LF时装集团正以旗下代表品牌哈吉斯(HAZZYS)为先锋,全力推动海外扩张。该品牌计划通过采用高级面料、优化全球分销渠道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其作为韩国高端休闲品牌的定位。同时,哈吉斯正积极探索亚洲以外的中东、印度和欧洲市场,以实现多元化的全球布局。 明年,哈吉斯还将重点强化其多元品牌形象,覆盖男装、女装、年轻系列以及高尔夫等多个垂直领域,全面提升各细分品类的市场竞争力。LF时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年轻系列等特色品类的竞争力,我们正在准备多个项目,包括招聘新的创意总监和推出新系列。” 另一大时尚集团三星物产则通过旗下品牌JUUN.J加速布局国际市场。今年,该品牌已在中国高端百货商场北京SKP和成都SKP开设快闪店,并在芮欧百货开设独立门店。同时,品牌还在英国和意大利等地推出快闪店,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欧洲市场的覆盖范围。此外,三星物产还在积极筹备快时尚品牌8Seconds的全球化布局。 可隆FnC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近期已与全球奢侈高尔夫服装品牌G/FORE签署了中国和日本地区的主授权合同。预计从明年春夏季开始,该公司将在中国以生活方式鞋类和配饰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奢侈品牌形象;在日本,则计划率先进驻银座SIX等高端购物中心,并在未来五年内扩展至12个主要城市。 业内普遍认为,韩国时装业加速国际化的背后,是对国内市场局限性的深刻认识。高物价、经济衰退的长期化,以及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叠加,使内需市场低迷问题愈发严重。根据韩国银行最新发布的《2024年11月消费者趋势调查》,上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SI)降至100.7,环比下降1.0点,显示消费者信心持续走弱。 一位时装业内人士表示:“受内需低迷和异常高温影响,今年服装销售表现不佳。我们将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和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哈吉斯品牌宣传图【图片来源 哈吉斯】
2024-12-18 23:47:11 -
韩企明年经营策略趋于保守 经济复苏路漫漫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以239家30人以上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和高管为对象进行“2025年企业经营展望调查”并于2日发布的结果显示,49.7%的受访企业计划采取“紧缩经营”策略,28%选择“维持现状”,22.3%则计划“扩大经营”。 采取“紧缩经营”的企业中,员工人数超过300人的大型企业占比高达61%,较3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45.7%)高出15.3个百分点,创自2016年调查以来的新高。在紧缩经营的具体措施上,66.7%的企业表示将“全面降低成本”,52.6%的企业计划“调整人力结构”,25.6%的企业则选择“减少新投资”。 对于明年的投资与招聘规划,多数企业持谨慎态度。具体来看,39.5%的企业计划减少投资,35%的企业将保持投资水平,仅25.5%的企业计划扩大投资。在招聘方面,44.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今年招聘规模,36.9%的企业计划减少招聘,仅18.4%的企业计划增加招聘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计划减少投资和招聘的企业中,大型企业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小型企业。 关于明年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困境,“内需不振”(66.9%)和“人工费负担加重”(64%)的回答最多。"中美等主要国家经济增势放缓"(19.7%)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16.3%)等回答紧随其后。 针对美国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可能对韩国经济产生的影响,82%的受访企业表达担忧,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将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仅7.5%的企业认为,对华制裁可能带来的间接利益及韩美合作的加强将对韩国经济产生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韩国经济的复苏时间,59.8%的企业预测将在“2026年以后”,28%的企业则认为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据统计,受访企业对明年韩国经济增长率的平均预测值为1.9%。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尚宇(音)表示:“面对内需疲软、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紧缩经营趋势显著增强,预计明年韩国经济整体状况难以实现大幅改善。”
2024-12-02 19:45:58 -
疫情影响就业超过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与非正式员工复苏乏力
韩国劳动研究院19日发布《新冠疫情对企业就业的影响》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的6个月内,韩国企业的就业率相比2019年底下降1.9%,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冲击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暴发后,所有规模的企业就业人数均有所减少,但大型企业和员工500人以上的企业较其他规模企业就业减少程度较小。 疫情发生两年半后,整体就业率增长1.2%并超过疫前水平,但不同规模企业的就业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大型企业就业增长率为0.7%,恢复至疫前水平;而中小企业就业增长率为-1.2%,不及疫前。从企业常雇员工数量来看,500人以下企业的就业增长率为负值,而500人以上企业为2%,高于疫前水平。 从就业形式来看,疫情暴发后的6个月内,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但两年半后正式员工就业人数恢复至疫前水平,而非正式员工就业人数则较疫情初期进一步减少。也就是说,新冠疫情带来的就业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缓解,但恢复趋势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500人以上企业和正式员工群体。 报告进一步指出,按企业年度就业增长率把企业划分为就业减少(-5%以下)、就业持平(-5%至5%)和就业增加(5%以上)三类来看时,疫前就业减少的企业占比25.3%,疫后则增至48.9%,几乎翻倍。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就业减少的企业占比40.5%,而新冠疫情期间这一比例较前者高出8.4个百分点。年度就业负增长超过20%的企业比例在疫后达到28.7%,也高于金融危机时期的22.9%。 疫情扩散期间,约40%的企业通过灵活工作制度、停工等措施应对疫情,而且企业规模越大,采取上述应对措施的比例也越高。公共机构中约有70%至80%采取措施灵活应对疫情,而私营企业这一比例仅为约40%。 调查还显示,疫情发生两年半后,采取疫情应对措施的企业就业增长率高于未采取措施的企业,但选择“裁员”作为应对方式的企业未能恢复至疫前就业水平。此外,申请或获得“就业稳定资金”或“就业维持补贴”的企业占比在2020年为17.9%,2022年为17.5%,均不到全体企业的五分之一。 报告总结称,新冠疫情导致企业就业减少,但随着企业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在大约两年后就业水平逐步恢复,但恢复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和正式员工群体。对此,未来还需要针对中小企业制定更多支援政策,并进一步扩大保障弱势群体生活与就业稳定的制度体系。 18日,在首尔一处就业中心内,求职者们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9 20:04:21 -
首尔社区公交拟引进外籍司机填补人力空白
据首尔市政府18日消息,首尔市计划招聘外籍居民为社区公交司机,为此在上月底向国务调整室正式建议将运输业包括在非专业就业(E-9)签证发放对象内。国务调整室已将建议转达给雇佣劳动部,目前正在研究方案可行性。 公交行业此前一直饱受“招人难”的困扰,主张因开放聘用外籍司机,此次是首尔市首次将这一问题提上日程。 首尔市提交的建议大致内容为将运输业包括在E-9签证发放对象内,并将就业时间从3年扩大至5年。目前E-9签证的发放对象为在制造业、农业、畜牧业等非专业工种就业的外国人。仅持访问就业(H-2)和在外同胞(F-4)签证的外籍居民可在韩从事公交司机工作。由于上述两项签证仅发放外国国籍同胞和结婚移民者,首尔市内社区公交全体司机中,外籍占比不到2%。 首尔市负责人表示,社区公交司机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面临着招不到人的困境。若雇佣劳动部今年之内可以解决签证问题,有望明年开始试运营。 雇佣劳动部称对于此项建议尚未有定论,将通盘对市内公交运输业从业所需资格、技术、业务性质等进行考虑后,谨慎决定是否符合E-9签证的发放条件。 首尔市拟招聘外国人为社区公交司机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18 20:19:15
-
就业市场遇冷 四成韩企今年无招新计划或尚未制定
随着韩国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企业开始调整招聘计划,今年韩国招聘市场预计将持续遇冷。 近日,韩国就业门户网站Saramin和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分别发布了针对企业招聘计划的调查报告,揭示了今年韩国企业招聘趋势。 Saramin对511家企业进行调查,并日前发布的结果显示,23.1%的韩国企业没有招聘计划,13.7%尚未搞定招聘计划。只有63.2%的企业有招聘计划。 对于没有招聘计划或尚未制定计划的企业,主要原因包括“人力成本高”(36.2%)和“行业景气下滑”(36.2%)。 此外,韩国中坚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2025年中坚企业就业展望调查》显示,40.6%的中坚企业尚未搞定招聘计划,仅59.4%的中坚企业有新招聘计划。其中52.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与去年相同的招聘规模。 在缩减招聘规模的中坚企业中,业绩下滑和业务需求减少(40.7%)、成本控制(30.1%)以及对经济前景的担忧(15.4%)成为主要原因。 中坚企业一致认为,为了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政府需出台积极政策支持,包括扩大就业支持项目(25.7%)、加强税收支持(23.2%)、提高雇佣灵活性(17.5%)以及强化人才培养项目(16.6%)。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2025-01-16 00:43:34 -
韩国就业市场遭遇寒潮 去年新增就业人口减半至15.9万人
韩国就业市场去年显著放缓,特别是在总统尹锡悦于12月宣布实施“紧急戒严”后,政治动荡加剧,就业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根据韩国统计厅15日发布的《2024年12月及年度就业动向》报告,2024年全年就业人口为2857.6万人,同比增加15.9万人,增幅为0.6%。这一增幅较2023年的32.7万人锐减一半。 从行业来看,传统行业普遍萎缩。建筑业就业人口减少4.9万人,创2013年相关统计启动以来的最大降幅。批发和零售业就业人口减少6.1万人,制造业减少6000人。 相较之下,新兴行业呈现增长态势。卫生和社会福利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8.3万人,信息通信业增加7.2万人,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业增加6.5万人。 按年龄段分析,60岁及以上群体就业人口增加26.6万人,30至39岁群体增加9万人,50至59岁群体增加2.8万人。然而,20至29岁群体就业人口减少12.4万人,40至49岁群体减少8.1万人。 就业形式数据显示,雇佣劳动者中正式员工增加18.3万人,临时工增加15.4万人,而日薪工人减少12.2万人,创2012年以来最大降幅。 非雇佣劳动者中,有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增加1.2万人,但无雇员的个体经营者减少4.4万人,无薪家庭从业人员减少2.4万人。 2024年12月的“就业寒潮”对全年就业数据造成显著冲击。当月就业人口降至2804.1万人,同比减少5.2万人。这是自2021年2月疫情高峰期就业人口减少47.3万人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建筑业就业人口减少15.7万人,制造业减少9.7万人,批发和零售业减少9.6万人。 按年龄层统计,20至29岁群体就业人口减少19.4万人,40至49岁群体减少9.7万人。韩国统计厅社会统计局长徐韵朱表示:“建筑业、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就业人口下降幅度加大,是全年就业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去年失业人口同比增加17.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失业人口大幅增加17.7万人,增幅达49.2%。全国失业率上升0.5个百分点至3.8%,就业率下降0.3个百分点至61.4%。徐韵朱表示,60岁及以上失业人口增加主要受卫生福利和公共行政领域就业项目到期等因素的影响。 14日,在首尔瑞草区aT中心举行的“2025公共机构招聘信息博览会”上,求职者们正在仔细查看招聘公告。【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15 23:52:23 -
调查:外籍留学生近半数仅考虑在韩就业
据韩国教育部5日消息,去年6月至10月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外籍留学生就业博览会”中,面向1207名留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2.5%的受访者仅关注在韩就业。此外,45.5%的受访者选择在“韩国或本国”就业,12%则选择“韩国或第三国”。 在就业地点上,55.1%的受访留学生倾向于留在“当前居住地区”,37.2%则希望前往“首都地区”发展。 在就业行业方面,16.1%的受访者选择制造业与矿工业,其后依次是批发零售业与餐饮住宿业(10%)、专业科学与技术服务业(9.8%),以及公共与教育服务业(9.5%)。 从参与调查的留学生国籍来看,越南学生占比最多,为32.6%,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18.3%)、中国(13.1%)、蒙古(6.5%)、日本(0.8%)和美国(0.3%)。 此外,面向参加博览会的98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57%的企业称招聘外籍员工的主要原因是本地人才招聘困难,22%的企业出于组织内部多样化考虑,17%则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 关于未来五年是否计划扩大外籍员工招聘,65.3%的企业给出肯定回答。 教育部表示,计划通过加强支援政策,促进希望在地区就业和定居的外籍留学生与面临用工短缺的地方企业之间的对接。具体措施包括强化“韩国留学综合系统”(studyinkorea.go.kr)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并与中小风险企业部开发的K-Work平台联动以促进就业。 与此同时,随着“区域创新中心大学支援体系(RISE)”今年起在全国范围推广,各地方政府也计划积极举办更多外籍留学生就业博览会。 去年9月,2024年留学生就业博览会在釜山举行,吸引大批外籍留学生前来参加。【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1-05 19:33:37 -
中国电商在韩增长放缓 本土平台开启绝地反击
进军韩国并飞速发展的中国电商近来增长势头出现放缓,业内评价称原因在于受客户信赖问题所困。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冲击较小的韩国本土企业NAVER和Kakao则分别趁势强化旗下电商业务。 据市场调研机构IGA Works的25日Mobile Index数据,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TEMU、希音(SHEIN)等中国电商的月活跃用户量(MAU)在今年年初急剧增长后,下半年进入停滞状态。全球速卖通MAU从年初的500多万迅速增至近700万,目前维持在这一水平。TEMU则从年初的近500万增至600多万后,回落至500多万。 信息技术(IT)行业评价中国电商暴露出局限性。中国电商自进入韩国市场以来,在商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一直饱受质疑。近期首尔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部分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远超韩国标准的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中国电商的信任危机。 另有分析认为,除了价格便宜之外,中国电商缺乏其他显著优势。相比之下,韩国本土电商通过分析消费趋势及市场特性来制定精准策略,而中国电商则一味依靠低价突围,这种战略已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中国电商利用优惠券吸引用户安装手机软件(APP)并注册会员,但今年5月曝出的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侵害问题导致这一策略也难以为继。 消费者市民联盟面向500名使用过中国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用户总体满意度仅为41.8%。其中,价格满意度较高,为80.8%;但商品质量满意度仅为20%。消费者对中国电商不满的原因中,“商品质量差”占比最高,达64.3%;其次是“配送延迟”(53.6%)和“退换货困难”(44.7%)。 在中国电商的增势减缓之际,韩国本土电商巨头NAVER和Kakao正在加速提升各自电商业务的竞争力。NAVER近期宣布,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独立平台NAVER Plus Store。平台与卖家紧密合作,推出生活用品1小时内送达的“即时配送”与针对大型家具家电的“指定日期配送”等服务,以提升用户购物体验。 此外,NAVER还计划把生成式人工智能(AI)HyperCLOVA X应用于旗下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符合个人兴趣的商品推荐和定制优惠。通过AI技术,用户可以快速获取量身定制的搜索结果与购物建议,NAVER还为此启动技术和服务相关岗位的招聘工作。 Kakao计划把Kakao Shopping服务正式更名为Talk Deal,以强化品牌形象。Kakao同时还重组KakaoTalk内的购物界面,通过提升直观性和便利性来缩短用户的商品搜索时间,并在界面上提供个性化的优惠信息和商品推荐。平台还支持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数据,推荐流行品牌或赠送给朋友的礼物。 此外,Kakao还加大在KakaoTalk平台上的广告宣传力度。Kakao通过在好友列表的更新信息中嵌入广告,或在聊天和好友标签页顶部设置广告横幅等方式,吸引更多卖家入驻平台。公司还逐步增加Talk Channel广告客户数量,为电商业务的拓展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商此前通过激进的低价战略吸引用户,但韩国电商企业在国内多年来建立的信任体系起到决定性作用。消费者更倾向在本土电商平台购买重要商品,而把中国电商平台用于购买季节性商品或一次性商品。 中国电商平台销售的圣诞儿童玩具中检出有害物质超标。【图片来源 首尔市政府】
2024-12-26 20:28:07 -
内需持续疲软 韩国时装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韩国时装业正加速开拓海外市场,以应对国内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挑战。受高物价、经济衰退长期化和政治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内需市场萎缩趋势愈加明显,业界因此将发展重点转向全球市场。 据业界18日消息,LF时装集团正以旗下代表品牌哈吉斯(HAZZYS)为先锋,全力推动海外扩张。该品牌计划通过采用高级面料、优化全球分销渠道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其作为韩国高端休闲品牌的定位。同时,哈吉斯正积极探索亚洲以外的中东、印度和欧洲市场,以实现多元化的全球布局。 明年,哈吉斯还将重点强化其多元品牌形象,覆盖男装、女装、年轻系列以及高尔夫等多个垂直领域,全面提升各细分品类的市场竞争力。LF时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年轻系列等特色品类的竞争力,我们正在准备多个项目,包括招聘新的创意总监和推出新系列。” 另一大时尚集团三星物产则通过旗下品牌JUUN.J加速布局国际市场。今年,该品牌已在中国高端百货商场北京SKP和成都SKP开设快闪店,并在芮欧百货开设独立门店。同时,品牌还在英国和意大利等地推出快闪店,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欧洲市场的覆盖范围。此外,三星物产还在积极筹备快时尚品牌8Seconds的全球化布局。 可隆FnC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近期已与全球奢侈高尔夫服装品牌G/FORE签署了中国和日本地区的主授权合同。预计从明年春夏季开始,该公司将在中国以生活方式鞋类和配饰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奢侈品牌形象;在日本,则计划率先进驻银座SIX等高端购物中心,并在未来五年内扩展至12个主要城市。 业内普遍认为,韩国时装业加速国际化的背后,是对国内市场局限性的深刻认识。高物价、经济衰退的长期化,以及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叠加,使内需市场低迷问题愈发严重。根据韩国银行最新发布的《2024年11月消费者趋势调查》,上月消费者信心指数(CCSI)降至100.7,环比下降1.0点,显示消费者信心持续走弱。 一位时装业内人士表示:“受内需低迷和异常高温影响,今年服装销售表现不佳。我们将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和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哈吉斯品牌宣传图【图片来源 哈吉斯】
2024-12-18 23:47:11 -
韩企明年经营策略趋于保守 经济复苏路漫漫
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以239家30人以上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和高管为对象进行“2025年企业经营展望调查”并于2日发布的结果显示,49.7%的受访企业计划采取“紧缩经营”策略,28%选择“维持现状”,22.3%则计划“扩大经营”。 采取“紧缩经营”的企业中,员工人数超过300人的大型企业占比高达61%,较3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45.7%)高出15.3个百分点,创自2016年调查以来的新高。在紧缩经营的具体措施上,66.7%的企业表示将“全面降低成本”,52.6%的企业计划“调整人力结构”,25.6%的企业则选择“减少新投资”。 对于明年的投资与招聘规划,多数企业持谨慎态度。具体来看,39.5%的企业计划减少投资,35%的企业将保持投资水平,仅25.5%的企业计划扩大投资。在招聘方面,44.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今年招聘规模,36.9%的企业计划减少招聘,仅18.4%的企业计划增加招聘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计划减少投资和招聘的企业中,大型企业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小型企业。 关于明年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困境,“内需不振”(66.9%)和“人工费负担加重”(64%)的回答最多。"中美等主要国家经济增势放缓"(19.7%)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蔓延"(16.3%)等回答紧随其后。 针对美国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可能对韩国经济产生的影响,82%的受访企业表达担忧,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将对高度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仅7.5%的企业认为,对华制裁可能带来的间接利益及韩美合作的加强将对韩国经济产生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韩国经济的复苏时间,59.8%的企业预测将在“2026年以后”,28%的企业则认为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据统计,受访企业对明年韩国经济增长率的平均预测值为1.9%。韩国经营者总协会经济调查本部长河尚宇(音)表示:“面对内需疲软、人工成本上升以及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紧缩经营趋势显著增强,预计明年韩国经济整体状况难以实现大幅改善。”
2024-12-02 19:45:58 -
疫情影响就业超过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与非正式员工复苏乏力
韩国劳动研究院19日发布《新冠疫情对企业就业的影响》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的6个月内,韩国企业的就业率相比2019年底下降1.9%,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冲击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暴发后,所有规模的企业就业人数均有所减少,但大型企业和员工500人以上的企业较其他规模企业就业减少程度较小。 疫情发生两年半后,整体就业率增长1.2%并超过疫前水平,但不同规模企业的就业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大型企业就业增长率为0.7%,恢复至疫前水平;而中小企业就业增长率为-1.2%,不及疫前。从企业常雇员工数量来看,500人以下企业的就业增长率为负值,而500人以上企业为2%,高于疫前水平。 从就业形式来看,疫情暴发后的6个月内,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就业人数均有所下降,但两年半后正式员工就业人数恢复至疫前水平,而非正式员工就业人数则较疫情初期进一步减少。也就是说,新冠疫情带来的就业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缓解,但恢复趋势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500人以上企业和正式员工群体。 报告进一步指出,按企业年度就业增长率把企业划分为就业减少(-5%以下)、就业持平(-5%至5%)和就业增加(5%以上)三类来看时,疫前就业减少的企业占比25.3%,疫后则增至48.9%,几乎翻倍。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就业减少的企业占比40.5%,而新冠疫情期间这一比例较前者高出8.4个百分点。年度就业负增长超过20%的企业比例在疫后达到28.7%,也高于金融危机时期的22.9%。 疫情扩散期间,约40%的企业通过灵活工作制度、停工等措施应对疫情,而且企业规模越大,采取上述应对措施的比例也越高。公共机构中约有70%至80%采取措施灵活应对疫情,而私营企业这一比例仅为约40%。 调查还显示,疫情发生两年半后,采取疫情应对措施的企业就业增长率高于未采取措施的企业,但选择“裁员”作为应对方式的企业未能恢复至疫前就业水平。此外,申请或获得“就业稳定资金”或“就业维持补贴”的企业占比在2020年为17.9%,2022年为17.5%,均不到全体企业的五分之一。 报告总结称,新冠疫情导致企业就业减少,但随着企业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在大约两年后就业水平逐步恢复,但恢复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和正式员工群体。对此,未来还需要针对中小企业制定更多支援政策,并进一步扩大保障弱势群体生活与就业稳定的制度体系。 18日,在首尔一处就业中心内,求职者们正在查看招聘信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11-19 20:04:21 -
首尔社区公交拟引进外籍司机填补人力空白
据首尔市政府18日消息,首尔市计划招聘外籍居民为社区公交司机,为此在上月底向国务调整室正式建议将运输业包括在非专业就业(E-9)签证发放对象内。国务调整室已将建议转达给雇佣劳动部,目前正在研究方案可行性。 公交行业此前一直饱受“招人难”的困扰,主张因开放聘用外籍司机,此次是首尔市首次将这一问题提上日程。 首尔市提交的建议大致内容为将运输业包括在E-9签证发放对象内,并将就业时间从3年扩大至5年。目前E-9签证的发放对象为在制造业、农业、畜牧业等非专业工种就业的外国人。仅持访问就业(H-2)和在外同胞(F-4)签证的外籍居民可在韩从事公交司机工作。由于上述两项签证仅发放外国国籍同胞和结婚移民者,首尔市内社区公交全体司机中,外籍占比不到2%。 首尔市负责人表示,社区公交司机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面临着招不到人的困境。若雇佣劳动部今年之内可以解决签证问题,有望明年开始试运营。 雇佣劳动部称对于此项建议尚未有定论,将通盘对市内公交运输业从业所需资格、技术、业务性质等进行考虑后,谨慎决定是否符合E-9签证的发放条件。 首尔市拟招聘外国人为社区公交司机 【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4-11-18 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