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保险’新闻 41个
-
比亚迪ATTO 3在韩交付无期 补贴受阻引消费者不满
比亚迪(BYD)在韩国上市的首款电动汽车ATTO 3交付日期迟迟未定,原因在于比亚迪准备不足,导致补贴审批流程未能顺利进行。对于比亚迪韩国未履行承诺的交付时间,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正在逐渐加剧。 据汽车业界6日消息,比亚迪韩国上月底向韩国环境部提交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ATTO 3的补贴审批材料。按照正常流程,从材料提交到补贴核算一般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但ATTO 3的具体进度尚不明朗。 韩国政府今年修改电动汽车补贴发放规定,要求车辆必须符合产品责任保险、具备电池充电状态(SoC)查询功能等条件,才能获得补贴。ATTO 3原本并未配备SoC查询功能,导致无法及时申请补贴。比亚迪方面对此提交承诺书,称未来会通过软件更新添加SoC查询功能。 实际上,比亚迪向环境部提交文件承诺达到补贴发放标准,与环境部是否认可比亚迪的承诺,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如果环境部认定承诺书不足以满足补贴要求,最坏的情况下,ATTO 3可能无法获得任何补贴。如此一来,比亚迪韩国宣传的“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电动汽车”或成为空谈。 此外,ATTO 3尚未完成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环境友好型汽车标准认证。目前车辆交付一再推迟,从中国运抵韩国的车辆依旧滞留在平泽港,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也不断积累。比亚迪韩国今年1月正式宣布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市场,并以ATTO 3作为首款销售车型。当时,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表示,2月即可开始交付。 部分消费者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有所顾虑,但适用补贴后,ATTO 3的价格降至3000万韩元以下,性价比优势吸引不少消费者。ATTO 3在开启预售一周内即获1000份订单,市场反响超出预期。目前,比亚迪准备不足导致ATTO 3交付延期,准确交付时间尚无法确定。 与此同时,比亚迪韩国应对交付延期的方式也饱受批评。公司未发布详细说明或正式公告,仅通过经销商反复传达“请耐心等待”,进一步加剧消费者的不满。部分预购客户已向韩国国民申诉中心和韩国消费者院提交投诉。 截至5日,比亚迪韩国官网上仍未发布任何关于ATTO 3交付延期的公告。车辆滞留平泽港已达四个月之久,市场对于比亚迪是否在韩销售库存旧款ATTO 3,以及长期滞留可能导致车辆品质下降等问题的担忧也在扩大。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1000份预售订单足以证明,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存有顾虑,但对高性价比电动汽车的需求旺盛,比亚迪自身准备不足导致消费者信赖丧失,无疑是一个重大失误。他还补充称,品牌信任度下降可能会对未来即将上市的Seal、Sealion 7等车型造成负面影响。 比亚迪韩国新车发布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19:10:45 -
韩国"多金"上班族大增 80万上班族年均额外收入超2000万韩元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上班族中,年均额外收入超过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13万元)的人数已突破80万人。 26日,隶属于国会保健福利委员会的祖国革新党议员金宣旼从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获取的《近3年间各年度健康保险加入者及保险费征收现状》资料显示,以每月缴纳的健康保险费用为基准,2024年,韩国上班族中通过利息、分红、租赁等非薪资方式赚取额外收入超过2000万韩元的人数达到了80.4951万人,占全体上班族(1988.3677万)的4%,凸显出韩国高收入上班族群体相对较多。 根据韩国《健康保险法》第69条及71条规定,自2011年起,拥有额外收入的上班族在每月缴纳健康保险费的基础上,还需额外缴纳月薪外保险费。此前,月均额外收入好过7200万韩元才需缴纳相关保险费,但随后于2018年调整至3400万韩元,2022年更是进一步下调至2000万韩元,征收标准呈现出收紧的趋势。据统计,这些拥有额外收入的高收入上班族,平均每月需追加负担约15.2万韩元的额外保险费。 随着收入保险费征收标准的不断强化,缴纳额外保险费的上班族人数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从2019年的19.4738万人增至2020年的22.9731万人,2021年进一步增至26.4670万人,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至58.7592万人。
2025-02-26 22:08:50 -
报告:AI工具在银行保险领域普及率最高
韩国金融研究院24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21家韩国商业银行中,有8家已开始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AI引入比例在所有行业中位居首位。保险公司中,25家中有6家采用了AI工具,引入率为24%。证券公司的AI引入率为23.5%,与保险公司水平相当。 关于AI采用计划,在未引入AI的证券公司中,13家公司中有7家表示“未来没有引入计划”。与此相反,13家银行中有1家表示没有计划,19家保险公司中有5家表示没有计划。另一方面,对于未来引入AI的计划,12家银行和14家保险公司表示持“中立”或“积极”态度。 此外,资产管理和信托公司的AI引入率仅为5.5%。在138家未引入AI的公司中,有90家表示没有引入计划。其他金融行业的AI引入率分别为信贷专业公司(8.6%)、互助储蓄银行(1.4%)、信用合作社(0.8%)。 报告指出,由于银行和保险行业对AI的引入意愿较强,预计AI工具将在这些领域得到广泛普及。目前,金融AI的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生成式AI等技术的应用效果已在客户应对、消费者保护、条款解释、贷款风险管理及损失评估等业务中得到验证。因此,银行和保险行业率先加快了AI的引入步伐。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2-24 19:56:42 -
去年韩国四大银行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6.7% 保险业务成新增长点
12日,根据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数据,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去年手续费收入总计为4.08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5.7亿元),同比增长6.7%。除了KB国民银行,其他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均实现增长。 在信托业务方面,去年四大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为7310亿韩元,同比下降6.9%。据悉,信托手续费收入主要来源于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挂钩的股权链接证券(ELS)产品销售。去年,多家银行向韩国散户投资者不当销售ELS产品,并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事件发生后,大部分银行停止了销售ELS产品,信托手续费收入也随之下降。 从各银行的数据来看,KB国民银行的信托手续费从2410亿韩元减至1830亿韩元,减少24.1%;新韩银行从1820亿韩元减至1750亿韩元,减少3.6%;韩亚银行从2110亿韩元减至2040亿韩元,减少3.3%。 不过,四大银行通过销售保险产品填补了ELS业务收入下滑带来的空白。据了解,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合作代销保险产品,从而获得更多手续费收入。去年,四大银行的代销保险业务手续费收入达到3670亿韩元,同比大幅增长35%。 具体来看,KB国民银行的保险业务手续费从1020亿韩元增至1440亿韩元,增长41.2%;新韩银行从350亿韩元增至670亿韩元,增长91.7%;韩亚银行从610亿韩元增至670亿韩元,增长10.2%;友利银行也从740亿韩元增至890亿韩元,增长20.3%。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ELS事件发生后,客户的偏好转向了定期存款或保险产品等更为稳健的投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多家银行也积极推动保险业务,以弥补信托手续费收入的下降。”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2 19:51:19 -
韩国就业市场重回金融危机"寒冬" 每百人竞争28个岗位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就业市场正在经历堪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寒冬”。韩国雇佣劳动部10日发布1月劳动市场动向显示,通过政府就业支持平台Worknet发布的新增招聘岗位仅为13.5万个,同比骤减10.1万个(42.7%)。 新增招聘岗位急剧减少,导致1月招聘倍率(求职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比例)跌至0.28,即每100人在仅28个岗位中竞争,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下半年招聘倍率维持在0.4左右,但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0.29)也比今年1月情况稍好。 有分析认为,就业市场正在进入结构性低迷期。1月韩国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为1517.4万人,同比仅增加11.5万(0.8%),创下2004年1月(7.3万)以来21年间的最低增幅。雇佣劳动部未来雇佣分析科长千景基(音)表示,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低迷影响企业的人力需求,从近期的经济景气指数来看,企业的招聘态度趋于谨慎。 韩国劳动研究院在《2025年劳动市场展望报告》中警告称,目前就业市场缺乏扩大就业增长的积极因素。今年1月,Worknet招聘倍率暴跌至0.28,预示全年就业市场或遭遇寒流。去年“12·3紧急戒严事态”以来,企业的招聘意愿显著萎缩,就业市场回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劳动研究院此前预测,戒严后就业增长可能跌破10万大关,面临最恶劣的局面。 今年1月招聘倍率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相比之下,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该数值也达到0.29。短短三个月内,韩国就业市场已经连续遭遇两次“就业指标冲击”。Worknet用户主要是缴纳就业保险的企业(约40万家,占比20%),无法全面反映整体就业市场状况,但也能大致反映市场趋势。 目前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从弱势群体开始瓦解的趋势。去年临时工人数量减少12.2万,创下2012年(减少12.7万)以来的最大减幅。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以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导致临时工人面临严峻的就业困境。雇佣劳动部数据显示,1月建筑行业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为75.4万,已连续18个月减少。 青年就业形势同样严峻。统计厅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已连续26个月减少,就业率连续8个月下滑。“无业游民”人口达41.1万,同比激增12%。企业缩减招聘并更倾向于有经验者,导致青年就业机会大幅减少。毕业生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已延长至12个月,反映出青年群体在进入就业市场时面临的巨大阻力。 人口结构问题也令就业市场难以自我恢复。今年1月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仅增加11.5万,创21年来最低增幅,人口减少导致参保人数增长正在逐步放缓。韩国就业市场依旧呈现出高度僵化的特点,分为“大企业-正式工”主导的第一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小企业-非正式工”为主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两者之间的工资水平和工作质量存在显著差距,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极低。 劳动研究院预计,今年就业人口或仅增加12万,较去年增长18.2万相比减少34%。报告指出,经济放缓、劳动人口减少,以及政府公共就业项目扩张放缓,可能导致就业增长进一步受限。研究院警告称,如果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同时韩国国内消费持续萎缩,就业环境可能继续恶化,弱势群体的就业不稳和劳动市场的两极分化也会进一步加剧。 3日,在首尔钟路区塔谷公园圆觉寺老人免费供餐所前,老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午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2 00:05:03 -
韩国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金融界加速布局养老产业
近期,随着韩国已进入“超级老龄社会”,金融界正在积极寻找新增长点。特别是金融界对未来需求将急剧增长的养老产业表现出高度关注,部分金融机构已开始着手准备。 韩国行政安全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韩国登记人口中65岁以上群体占比超过20%,成为超老龄化国家。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该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0%,则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韩国总人口约5122万,65岁及以上人口达1024万人。 韩国金融业界7日消息,主要金融集团正在扩大对养老产业的投资。其中,KB金融集团以旗下保险公司KB生命为中心,积极拓展养老事业。KB生命于2017年在首尔江东区开设了江养老养中心,并在首尔瑞草区开设了高端养老服务实施。 新韩金融集团旗下的保险公司新韩生命也于上月9日投资2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593亿元)拓展养老事业。新韩生命于去年11月在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开设长期养老设施以来,持续在积极运营,并计划到2028年每年开设一处养老设施。 韩亚金融集团旗下的保险公司韩亚生命也在去年董事会会议上通过了设立养老事业子公司的议案。该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护理业务,并在明年下半年推进养老设施的建设。 此外,其他寿险公司也在积极准备进入养老产业。三星生命将负责养老业务的“老年生活特别工作小组(TF)”升级为“老年业务组”,正式准备进军养老市场。KDB生命也在去年12月向政府金融机构报告了开设养老中心,并计划在京畿道高阳市和光州广域市开设中心,具体选址正在与地方政府协商中。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2-08 01:04:57 -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去年业绩亮眼 KB金融或破5万亿韩元大关
KB金融控股集团、新韩控股集团、韩亚控股集团和友利控股集团四大金融控股集团去年净利润预计将创下历史新高。分析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其主要子公司银行在去年保持较高的利率,从而大幅增加了利息收入。 根据韩国金融信息企业FnGuide于4日发布的数据,四大金融控股集团去年净利润总额(初步业绩)预计为16.80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2.5亿元),较前一年增加1.8738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其中,KB金融控股集团的净利润预计为5.0592万亿韩元,有望首次突破5万亿韩元大关。有分析认为,KB金融控股集团不仅银行业绩表现优异,其旗下的KB损害保险和KB人寿等保险子公司也因会计准则调整等因素预计将实现业绩改善。紧随其后的是新韩金融(4.7898万亿韩元)、韩亚金融(3.8235万亿韩元)和友利金融(3.1292万亿韩元)。 随着四大商业银行陆续上调利率,存贷利差逐渐扩大。根据全国银行联合会的数据,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四大商业银行去年12月平均存贷利差达到1.46%,自同年8月(0.94%)以来连续四个月扩大。存贷利差的增加推动了去年第四季度利润的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KB金融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预计为7210亿韩元,较去年同期(2554亿韩元)大幅增长182.3%。同期,新韩金融预计从5497亿韩元增至7085亿韩元,增长28.9%;韩亚金融预计从4438亿韩元增至5945亿韩元,增长34%;友利金融去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预计为3920亿韩元,大幅增长475.6%。 从本月4日起,四大金融控股集团将陆续公布去年的业绩报告。 韩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4 19:06:11 -
韩国便利店转型"全能"商店 销售额首超百货店
GS25开设韩华棒球队为主题的体育特色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便利店年销售额首次超百货商店。是自便利店在韩国开业35年以来的里程碑式的成就,正式晋升为流通业的领军巨头。不仅彰显了便利店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反映了韩国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 韩国便利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销售角色,而是逐步扩展其服务范围与功能,转型为“全能型”商店。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众多50至60岁的老年人群积极投身便利店创业热潮,更在流通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去年全年,便利店销售额在流通业中的占比高达17.4%,成功超越百货商店的16.6%。截至去年10月,便利店与百货商店的累计销售额分别为2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7.6亿元)和25.4万亿韩元,便利店略胜一筹。 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指出,销售低价商品的便利店首次在销售额上超越了以高价商品为主打的百货商店。韩国便利店正逐步从社区超市的单一角色,演化为集物流、快递、国际邮政、打的、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宠物保险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万能”商店。不仅销售生活必需品和速食食品,还涉足生鲜食品、高端酒类、热门周边、时尚美容、体育用品等领域,并提供Naver Money、Toss Money充值以及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成为年轻人的综合文化空间。 韩国连锁便利店GS25持续增加规模较普通门店大两倍的“特色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展现了GS25的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根据各地区特性提供了针对性服务,在部分地区开设了主推酒类的门店(526家)、生鲜门店(515家)、咖啡特色店(22家)、金融特色店(2家)、体育特色店(3家)、智能特色店(3家)以及独家联名快闪特色店等(1家),以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在物流配送方面,GS25自2016年开展物流服务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7.8%。此外,GS25提供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服务的门店数量增加至400多家,体现了GS25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GS25营业企划组长李东勋表示:“便利店实现了35年来的里程碑式成就。尽管便利店相较于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在店铺规模上较小,但随着1至2人家庭的增加,需求不断激增,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便利店,成为适合全年龄段消费者、最贴近生活的商店,为全体消费者提供不可或缺的便利性。” 另一家便利店品牌CU也不甘示弱,自2019年开始提供送货服务以来,去年销售同比增长136.7%。近期,CU还与邮政携手,探讨推进国际邮件运输服务的可能性。此外,CU还自2017年起提供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并销售宠物保险。据CU相关人士透露,今年还将与韩国IT巨头Kakao旗下的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合作,共同推出打的服务。 随着便利店市场的强劲增长,多家企业纷纷涉足便利店业务。衣恋集团自2023年首次投入便利店行业以来,截至目前运营门店增至5家,并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生鲜食品销售服务。同时,投身于便利店创业的50至60岁老年人也在持续增加。CU数据显示,去年该年龄段加盟CU的创业者占比创新高,达45%。 据推测,以去年为基准,韩国便利店数量达到约5.65万家,同比增加约1000家,超越日本便利店数量(5.6万家)。李东勋指出:“随着韩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便利店将持续优化设施与服务,进化为履行社会多功能的线下核心平台。通过不断加强业态影响力,成为全体市民不可或缺的产业。”
2025-01-30 18:15:49 -
统计:韩国去年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1.6%
韩国雇佣劳动部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加1.1%,为1531.1万人。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增幅呈放缓趋势,为2020年5月以来4年7个月的最低值。 从行业来看,从事制造业的参保人数为386.2万人,食品、汽车、化学产品等领域的参保人数有所增加,但纺织、服装及毛皮等行业的参保人数有所减少。 此外,从事服务业的参保人数为1052.2万人,保健福利、住宿餐饮、科学技术、商业服务和教育服务领域呈现增长,但批发零售和信息通信行业则有所减少。从事建筑业的参保人数为76.2万人,已经连续17个月减少。 从年龄段来看,29岁以下和40多岁同比分别减少10.1万人和4.8万人,而30多岁以上(6.3万人)、50多岁(7.7万人)、60多岁(16.8万人)年龄段的参保人数同比增加。 截至上月底,外籍参保人数同比增加3.7万人,为25.2万人。上月新增保险参保人中,外籍人员占比为23%。 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音)表示:“目前雇佣保险不接受65岁以上的新参保者,而16至64岁的就业者持续减少,只有65岁以上的就业者在增加。这是因为15至64岁人口开始减少。考虑到这种人口结构变化,未来雇佣保险参保人数难以像过去那样大幅增加。” 雇佣保险是与健康保险(医保)、国民年金(养老金)、工伤保险一同属于四大保险。该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因不可避免的原因离职的劳动者进行求职和接受培训。参保人数增加意味着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劳动环境得到改善。 13日,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在雇佣劳动部简报室发表韩国劳动市场动向。【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00:12:36 -
报告:韩国富人与穷人健康寿命差距最长达近9年
据韩国医学界5日消息,韩国高丽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尹锡俊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008年至2020年间的健康保险数据,发现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往往健康寿命越长,而不同收入阶层的健康寿命差距最多可达近9年。 健康寿命是指从预期寿命中扣除疾病或残疾状态的时间,用来衡量个体在无病痛情况下生活的年限。研究显示,韩国人的健康寿命从2008年的68.89岁增长到2020年的71.82岁,增加2.93年。 从性别来看,2020年韩国女性的健康寿命为73.98岁,男性为69.43岁,女性比男性多4.55年。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往往健康寿命越长。研究团队根据健康保险缴费金额把收入分为五个等级,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最高收入阶层健康寿命为74.88岁,而最低收入阶层仅为66.22岁,两者之间相差8.66年。研究团队解释称,出现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健康寿命显著低于其他收入阶层。 此外,研究还表明,相比预期寿命的延长,健康寿命的增长速度却相对较慢,导致人们在健康状态较差的情况下生活的年限逐渐增加。韩国人的预期寿命从2008年的80.83岁增长到2020年的84.55岁,增加3.72年。2020年男性的预期寿命为81.48岁,女性为87.39岁。 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韩国人健康寿命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从2008年的11.94年扩大到2020年的12.73年。也就是说,韩国人活得越来越久,但处于不健康状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研究团队指出,结果表明应该优先关注健康寿命较短的低收入群体,制定相应政策来解决健康不平等问题。尹锡俊教授强调:“需要针对低收入阶层制定差异化的健康促进策略,通过政策干预缩小健康寿命差距。” 【图片来源 ChatGPT】
2025-01-05 22:41:47
-
比亚迪ATTO 3在韩交付无期 补贴受阻引消费者不满
比亚迪(BYD)在韩国上市的首款电动汽车ATTO 3交付日期迟迟未定,原因在于比亚迪准备不足,导致补贴审批流程未能顺利进行。对于比亚迪韩国未履行承诺的交付时间,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正在逐渐加剧。 据汽车业界6日消息,比亚迪韩国上月底向韩国环境部提交紧凑型电动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ATTO 3的补贴审批材料。按照正常流程,从材料提交到补贴核算一般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但ATTO 3的具体进度尚不明朗。 韩国政府今年修改电动汽车补贴发放规定,要求车辆必须符合产品责任保险、具备电池充电状态(SoC)查询功能等条件,才能获得补贴。ATTO 3原本并未配备SoC查询功能,导致无法及时申请补贴。比亚迪方面对此提交承诺书,称未来会通过软件更新添加SoC查询功能。 实际上,比亚迪向环境部提交文件承诺达到补贴发放标准,与环境部是否认可比亚迪的承诺,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如果环境部认定承诺书不足以满足补贴要求,最坏的情况下,ATTO 3可能无法获得任何补贴。如此一来,比亚迪韩国宣传的“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万元)电动汽车”或成为空谈。 此外,ATTO 3尚未完成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环境友好型汽车标准认证。目前车辆交付一再推迟,从中国运抵韩国的车辆依旧滞留在平泽港,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也不断积累。比亚迪韩国今年1月正式宣布进军韩国电动汽车市场,并以ATTO 3作为首款销售车型。当时,比亚迪韩国乘用车事业部负责人赵仁哲表示,2月即可开始交付。 部分消费者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有所顾虑,但适用补贴后,ATTO 3的价格降至3000万韩元以下,性价比优势吸引不少消费者。ATTO 3在开启预售一周内即获1000份订单,市场反响超出预期。目前,比亚迪准备不足导致ATTO 3交付延期,准确交付时间尚无法确定。 与此同时,比亚迪韩国应对交付延期的方式也饱受批评。公司未发布详细说明或正式公告,仅通过经销商反复传达“请耐心等待”,进一步加剧消费者的不满。部分预购客户已向韩国国民申诉中心和韩国消费者院提交投诉。 截至5日,比亚迪韩国官网上仍未发布任何关于ATTO 3交付延期的公告。车辆滞留平泽港已达四个月之久,市场对于比亚迪是否在韩销售库存旧款ATTO 3,以及长期滞留可能导致车辆品质下降等问题的担忧也在扩大。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1000份预售订单足以证明,消费者对中国品牌存有顾虑,但对高性价比电动汽车的需求旺盛,比亚迪自身准备不足导致消费者信赖丧失,无疑是一个重大失误。他还补充称,品牌信任度下降可能会对未来即将上市的Seal、Sealion 7等车型造成负面影响。 比亚迪韩国新车发布现场【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3-06 19:10:45 -
韩国"多金"上班族大增 80万上班族年均额外收入超2000万韩元
【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上班族中,年均额外收入超过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0.13万元)的人数已突破80万人。 26日,隶属于国会保健福利委员会的祖国革新党议员金宣旼从国民健康保险公团获取的《近3年间各年度健康保险加入者及保险费征收现状》资料显示,以每月缴纳的健康保险费用为基准,2024年,韩国上班族中通过利息、分红、租赁等非薪资方式赚取额外收入超过2000万韩元的人数达到了80.4951万人,占全体上班族(1988.3677万)的4%,凸显出韩国高收入上班族群体相对较多。 根据韩国《健康保险法》第69条及71条规定,自2011年起,拥有额外收入的上班族在每月缴纳健康保险费的基础上,还需额外缴纳月薪外保险费。此前,月均额外收入好过7200万韩元才需缴纳相关保险费,但随后于2018年调整至3400万韩元,2022年更是进一步下调至2000万韩元,征收标准呈现出收紧的趋势。据统计,这些拥有额外收入的高收入上班族,平均每月需追加负担约15.2万韩元的额外保险费。 随着收入保险费征收标准的不断强化,缴纳额外保险费的上班族人数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从2019年的19.4738万人增至2020年的22.9731万人,2021年进一步增至26.4670万人,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至58.7592万人。
2025-02-26 22:08:50 -
报告:AI工具在银行保险领域普及率最高
韩国金融研究院24日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21家韩国商业银行中,有8家已开始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AI引入比例在所有行业中位居首位。保险公司中,25家中有6家采用了AI工具,引入率为24%。证券公司的AI引入率为23.5%,与保险公司水平相当。 关于AI采用计划,在未引入AI的证券公司中,13家公司中有7家表示“未来没有引入计划”。与此相反,13家银行中有1家表示没有计划,19家保险公司中有5家表示没有计划。另一方面,对于未来引入AI的计划,12家银行和14家保险公司表示持“中立”或“积极”态度。 此外,资产管理和信托公司的AI引入率仅为5.5%。在138家未引入AI的公司中,有90家表示没有引入计划。其他金融行业的AI引入率分别为信贷专业公司(8.6%)、互助储蓄银行(1.4%)、信用合作社(0.8%)。 报告指出,由于银行和保险行业对AI的引入意愿较强,预计AI工具将在这些领域得到广泛普及。目前,金融AI的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客户服务”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生成式AI等技术的应用效果已在客户应对、消费者保护、条款解释、贷款风险管理及损失评估等业务中得到验证。因此,银行和保险行业率先加快了AI的引入步伐。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2-24 19:56:42 -
去年韩国四大银行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6.7% 保险业务成新增长点
12日,根据韩国四大商业银行的数据,KB国民银行、新韩银行、韩亚银行、友利银行四大商业银行去年手续费收入总计为4.08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5.7亿元),同比增长6.7%。除了KB国民银行,其他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均实现增长。 在信托业务方面,去年四大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为7310亿韩元,同比下降6.9%。据悉,信托手续费收入主要来源于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挂钩的股权链接证券(ELS)产品销售。去年,多家银行向韩国散户投资者不当销售ELS产品,并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事件发生后,大部分银行停止了销售ELS产品,信托手续费收入也随之下降。 从各银行的数据来看,KB国民银行的信托手续费从2410亿韩元减至1830亿韩元,减少24.1%;新韩银行从1820亿韩元减至1750亿韩元,减少3.6%;韩亚银行从2110亿韩元减至2040亿韩元,减少3.3%。 不过,四大银行通过销售保险产品填补了ELS业务收入下滑带来的空白。据了解,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合作代销保险产品,从而获得更多手续费收入。去年,四大银行的代销保险业务手续费收入达到3670亿韩元,同比大幅增长35%。 具体来看,KB国民银行的保险业务手续费从1020亿韩元增至1440亿韩元,增长41.2%;新韩银行从350亿韩元增至670亿韩元,增长91.7%;韩亚银行从610亿韩元增至670亿韩元,增长10.2%;友利银行也从740亿韩元增至890亿韩元,增长20.3%。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ELS事件发生后,客户的偏好转向了定期存款或保险产品等更为稳健的投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多家银行也积极推动保险业务,以弥补信托手续费收入的下降。” 韩国四大商业银行【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12 19:51:19 -
韩国就业市场重回金融危机"寒冬" 每百人竞争28个岗位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恶化的背景下,韩国就业市场正在经历堪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寒冬”。韩国雇佣劳动部10日发布1月劳动市场动向显示,通过政府就业支持平台Worknet发布的新增招聘岗位仅为13.5万个,同比骤减10.1万个(42.7%)。 新增招聘岗位急剧减少,导致1月招聘倍率(求职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比例)跌至0.28,即每100人在仅28个岗位中竞争,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下半年招聘倍率维持在0.4左右,但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0.29)也比今年1月情况稍好。 有分析认为,就业市场正在进入结构性低迷期。1月韩国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为1517.4万人,同比仅增加11.5万(0.8%),创下2004年1月(7.3万)以来21年间的最低增幅。雇佣劳动部未来雇佣分析科长千景基(音)表示,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低迷影响企业的人力需求,从近期的经济景气指数来看,企业的招聘态度趋于谨慎。 韩国劳动研究院在《2025年劳动市场展望报告》中警告称,目前就业市场缺乏扩大就业增长的积极因素。今年1月,Worknet招聘倍率暴跌至0.28,预示全年就业市场或遭遇寒流。去年“12·3紧急戒严事态”以来,企业的招聘意愿显著萎缩,就业市场回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劳动研究院此前预测,戒严后就业增长可能跌破10万大关,面临最恶劣的局面。 今年1月招聘倍率创下1999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相比之下,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1月,该数值也达到0.29。短短三个月内,韩国就业市场已经连续遭遇两次“就业指标冲击”。Worknet用户主要是缴纳就业保险的企业(约40万家,占比20%),无法全面反映整体就业市场状况,但也能大致反映市场趋势。 目前的就业市场呈现出从弱势群体开始瓦解的趋势。去年临时工人数量减少12.2万,创下2012年(减少12.7万)以来的最大减幅。主要原因在于2023年以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导致临时工人面临严峻的就业困境。雇佣劳动部数据显示,1月建筑行业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为75.4万,已连续18个月减少。 青年就业形势同样严峻。统计厅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5至29岁青年就业人数已连续26个月减少,就业率连续8个月下滑。“无业游民”人口达41.1万,同比激增12%。企业缩减招聘并更倾向于有经验者,导致青年就业机会大幅减少。毕业生寻找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时间已延长至12个月,反映出青年群体在进入就业市场时面临的巨大阻力。 人口结构问题也令就业市场难以自我恢复。今年1月就业保险固定参保人数仅增加11.5万,创21年来最低增幅,人口减少导致参保人数增长正在逐步放缓。韩国就业市场依旧呈现出高度僵化的特点,分为“大企业-正式工”主导的第一劳动力市场,以及“中小企业-非正式工”为主的第二劳动力市场。两者之间的工资水平和工作质量存在显著差距,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极低。 劳动研究院预计,今年就业人口或仅增加12万,较去年增长18.2万相比减少34%。报告指出,经济放缓、劳动人口减少,以及政府公共就业项目扩张放缓,可能导致就业增长进一步受限。研究院警告称,如果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同时韩国国内消费持续萎缩,就业环境可能继续恶化,弱势群体的就业不稳和劳动市场的两极分化也会进一步加剧。 3日,在首尔钟路区塔谷公园圆觉寺老人免费供餐所前,老人们排起长队领取午餐。【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2-12 00:05:03 -
韩国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金融界加速布局养老产业
近期,随着韩国已进入“超级老龄社会”,金融界正在积极寻找新增长点。特别是金融界对未来需求将急剧增长的养老产业表现出高度关注,部分金融机构已开始着手准备。 韩国行政安全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韩国登记人口中65岁以上群体占比超过20%,成为超老龄化国家。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该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0%,则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韩国总人口约5122万,65岁及以上人口达1024万人。 韩国金融业界7日消息,主要金融集团正在扩大对养老产业的投资。其中,KB金融集团以旗下保险公司KB生命为中心,积极拓展养老事业。KB生命于2017年在首尔江东区开设了江养老养中心,并在首尔瑞草区开设了高端养老服务实施。 新韩金融集团旗下的保险公司新韩生命也于上月9日投资2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593亿元)拓展养老事业。新韩生命于去年11月在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开设长期养老设施以来,持续在积极运营,并计划到2028年每年开设一处养老设施。 韩亚金融集团旗下的保险公司韩亚生命也在去年董事会会议上通过了设立养老事业子公司的议案。该公司计划今年下半年启动护理业务,并在明年下半年推进养老设施的建设。 此外,其他寿险公司也在积极准备进入养老产业。三星生命将负责养老业务的“老年生活特别工作小组(TF)”升级为“老年业务组”,正式准备进军养老市场。KDB生命也在去年12月向政府金融机构报告了开设养老中心,并计划在京畿道高阳市和光州广域市开设中心,具体选址正在与地方政府协商中。 【图片提供 Gettyimagesbank】
2025-02-08 01:04:57 -
韩国四大金融集团去年业绩亮眼 KB金融或破5万亿韩元大关
KB金融控股集团、新韩控股集团、韩亚控股集团和友利控股集团四大金融控股集团去年净利润预计将创下历史新高。分析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其主要子公司银行在去年保持较高的利率,从而大幅增加了利息收入。 根据韩国金融信息企业FnGuide于4日发布的数据,四大金融控股集团去年净利润总额(初步业绩)预计为16.80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42.5亿元),较前一年增加1.8738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其中,KB金融控股集团的净利润预计为5.0592万亿韩元,有望首次突破5万亿韩元大关。有分析认为,KB金融控股集团不仅银行业绩表现优异,其旗下的KB损害保险和KB人寿等保险子公司也因会计准则调整等因素预计将实现业绩改善。紧随其后的是新韩金融(4.7898万亿韩元)、韩亚金融(3.8235万亿韩元)和友利金融(3.1292万亿韩元)。 随着四大商业银行陆续上调利率,存贷利差逐渐扩大。根据全国银行联合会的数据,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四大商业银行去年12月平均存贷利差达到1.46%,自同年8月(0.94%)以来连续四个月扩大。存贷利差的增加推动了去年第四季度利润的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KB金融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预计为7210亿韩元,较去年同期(2554亿韩元)大幅增长182.3%。同期,新韩金融预计从5497亿韩元增至7085亿韩元,增长28.9%;韩亚金融预计从4438亿韩元增至5945亿韩元,增长34%;友利金融去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预计为3920亿韩元,大幅增长475.6%。 从本月4日起,四大金融控股集团将陆续公布去年的业绩报告。 韩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2-04 19:06:11 -
韩国便利店转型"全能"商店 销售额首超百货店
GS25开设韩华棒球队为主题的体育特色店。【图片来源 韩联社】 一项调查显示,去年韩国便利店年销售额首次超百货商店。是自便利店在韩国开业35年以来的里程碑式的成就,正式晋升为流通业的领军巨头。不仅彰显了便利店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反映了韩国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 韩国便利店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商品销售角色,而是逐步扩展其服务范围与功能,转型为“全能型”商店。这一转变不仅吸引了众多50至60岁的老年人群积极投身便利店创业热潮,更在流通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去年全年,便利店销售额在流通业中的占比高达17.4%,成功超越百货商店的16.6%。截至去年10月,便利店与百货商店的累计销售额分别为25.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7.6亿元)和25.4万亿韩元,便利店略胜一筹。 产业通商资源部相关人士指出,销售低价商品的便利店首次在销售额上超越了以高价商品为主打的百货商店。韩国便利店正逐步从社区超市的单一角色,演化为集物流、快递、国际邮政、打的、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宠物保险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万能”商店。不仅销售生活必需品和速食食品,还涉足生鲜食品、高端酒类、热门周边、时尚美容、体育用品等领域,并提供Naver Money、Toss Money充值以及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成为年轻人的综合文化空间。 韩国连锁便利店GS25持续增加规模较普通门店大两倍的“特色便利店”,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展现了GS25的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还根据各地区特性提供了针对性服务,在部分地区开设了主推酒类的门店(526家)、生鲜门店(515家)、咖啡特色店(22家)、金融特色店(2家)、体育特色店(3家)、智能特色店(3家)以及独家联名快闪特色店等(1家),以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在物流配送方面,GS25自2016年开展物流服务以来,销售额逐年攀升,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7.8%。此外,GS25提供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服务的门店数量增加至400多家,体现了GS25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GS25营业企划组长李东勋表示:“便利店实现了35年来的里程碑式成就。尽管便利店相较于大型超市和百货商店在店铺规模上较小,但随着1至2人家庭的增加,需求不断激增,规模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便利店,成为适合全年龄段消费者、最贴近生活的商店,为全体消费者提供不可或缺的便利性。” 另一家便利店品牌CU也不甘示弱,自2019年开始提供送货服务以来,去年销售同比增长136.7%。近期,CU还与邮政携手,探讨推进国际邮件运输服务的可能性。此外,CU还自2017年起提供迷路儿童保护申报服务,并销售宠物保险。据CU相关人士透露,今年还将与韩国IT巨头Kakao旗下的出行平台Kakao Mobility合作,共同推出打的服务。 随着便利店市场的强劲增长,多家企业纷纷涉足便利店业务。衣恋集团自2023年首次投入便利店行业以来,截至目前运营门店增至5家,并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生鲜食品销售服务。同时,投身于便利店创业的50至60岁老年人也在持续增加。CU数据显示,去年该年龄段加盟CU的创业者占比创新高,达45%。 据推测,以去年为基准,韩国便利店数量达到约5.65万家,同比增加约1000家,超越日本便利店数量(5.6万家)。李东勋指出:“随着韩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便利店将持续优化设施与服务,进化为履行社会多功能的线下核心平台。通过不断加强业态影响力,成为全体市民不可或缺的产业。”
2025-01-30 18:15:49 -
统计:韩国去年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1.6%
韩国雇佣劳动部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加1.1%,为1531.1万人。雇佣保险参保人数增幅呈放缓趋势,为2020年5月以来4年7个月的最低值。 从行业来看,从事制造业的参保人数为386.2万人,食品、汽车、化学产品等领域的参保人数有所增加,但纺织、服装及毛皮等行业的参保人数有所减少。 此外,从事服务业的参保人数为1052.2万人,保健福利、住宿餐饮、科学技术、商业服务和教育服务领域呈现增长,但批发零售和信息通信行业则有所减少。从事建筑业的参保人数为76.2万人,已经连续17个月减少。 从年龄段来看,29岁以下和40多岁同比分别减少10.1万人和4.8万人,而30多岁以上(6.3万人)、50多岁(7.7万人)、60多岁(16.8万人)年龄段的参保人数同比增加。 截至上月底,外籍参保人数同比增加3.7万人,为25.2万人。上月新增保险参保人中,外籍人员占比为23%。 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音)表示:“目前雇佣保险不接受65岁以上的新参保者,而16至64岁的就业者持续减少,只有65岁以上的就业者在增加。这是因为15至64岁人口开始减少。考虑到这种人口结构变化,未来雇佣保险参保人数难以像过去那样大幅增加。” 雇佣保险是与健康保险(医保)、国民年金(养老金)、工伤保险一同属于四大保险。该保险制度旨在帮助因不可避免的原因离职的劳动者进行求职和接受培训。参保人数增加意味着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劳动环境得到改善。 13日,雇佣劳动部就业分析组科长千京基在雇佣劳动部简报室发表韩国劳动市场动向。【图片提供 韩联社】
2025-01-14 00:12:36 -
报告:韩国富人与穷人健康寿命差距最长达近9年
据韩国医学界5日消息,韩国高丽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教授尹锡俊研究团队通过分析2008年至2020年间的健康保险数据,发现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往往健康寿命越长,而不同收入阶层的健康寿命差距最多可达近9年。 健康寿命是指从预期寿命中扣除疾病或残疾状态的时间,用来衡量个体在无病痛情况下生活的年限。研究显示,韩国人的健康寿命从2008年的68.89岁增长到2020年的71.82岁,增加2.93年。 从性别来看,2020年韩国女性的健康寿命为73.98岁,男性为69.43岁,女性比男性多4.55年。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往往健康寿命越长。研究团队根据健康保险缴费金额把收入分为五个等级,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最高收入阶层健康寿命为74.88岁,而最低收入阶层仅为66.22岁,两者之间相差8.66年。研究团队解释称,出现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健康寿命显著低于其他收入阶层。 此外,研究还表明,相比预期寿命的延长,健康寿命的增长速度却相对较慢,导致人们在健康状态较差的情况下生活的年限逐渐增加。韩国人的预期寿命从2008年的80.83岁增长到2020年的84.55岁,增加3.72年。2020年男性的预期寿命为81.48岁,女性为87.39岁。 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韩国人健康寿命与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从2008年的11.94年扩大到2020年的12.73年。也就是说,韩国人活得越来越久,但处于不健康状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研究团队指出,结果表明应该优先关注健康寿命较短的低收入群体,制定相应政策来解决健康不平等问题。尹锡俊教授强调:“需要针对低收入阶层制定差异化的健康促进策略,通过政策干预缩小健康寿命差距。” 【图片来源 ChatGPT】
2025-01-05 2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