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盈利’新闻 99个
-
出口业务强劲提振业绩 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一季度表现亮眼
在高汇率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韩国食品行业今年一季度整体业绩预期普遍不佳。然而,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凭借出口业务的强劲增长,有望交出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单。 据金融信息公司FnGuide于28日发布的数据,韩国食品企业龙头希杰(CJ)第一制糖预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将达7.40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但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其营业利润预计将同比下滑0.6%,降至3735亿韩元。 韩国第一大巧克力企业乐天Wellfood的情况亦不容乐观。预计其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但营业利润将大幅下降35%左右,仅为240亿韩元。对此,业界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可可价格飙升导致成本压力持续,预计营业利润将低于市场预期。”受高汇率推高进口原材料价格及国内消费心理趋冷的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明显。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依托海外市场的稳健扩张,预计一季度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业内分析认为,两家公司业绩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得益于高汇率带来的汇率收益效应及海外需求增长,整体业绩得到提振。截至去年,三养食品海外销售占总销售额比重达77%,好丽友则为65%。 展望未来,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均计划继续深化海外业务布局。三养食品计划到2027年投产位于中国的新工厂,进一步深耕占其海外销售29%的中国市场。好丽友则宣布将投资8300亿韩元,构建年销售额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万亿韩元的全球中长期增长平台。好丽友方面表示:“通过持续扩大国内外法人生产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夯实中长期增长基础。” 美国洛杉矶H Mart货架上的火鸡面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26:15 -
韩国电商巨头入局二手市场 循环经济成时尚行业新蓝海
在物价上涨与经济萧条的背景下,理性消费理念不断扩散,电商行业也因此通过与二手交易平台合作或强化自有服务,积极进军循环经济市场。尤其时尚行业的二手市场占有率或达整体的四分之一,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据流通行业27日消息,韩国综合网购平台Gmarket本月起与二手奢侈品平台GUGUS合作,开始销售GUGUS的二手奢侈品。GUGUS在全国运营26家线下门店和自有线上商城,专门从事二手奢侈品销售,拥有超过1000万件商品鉴定经验,并提供售后维修服务。通过此次入驻,Gmarket平台预计上线约5万件二手时尚配饰及服装商品,用户可以选择快递配送或到GUGUS门店自提。 11号街也与GUGUS以及韩国最大二手奢侈品商店KOIBITO合作,运营垂直服务平台OOAh Luxe,销售超过6万件各类二手奢侈品。SSG.COM则与REEBONZ、KOIBITO等其他二手奢侈品合作伙伴签订协议,间歇性推出相关商品。 各大线上平台竞相布局循环经济市场的原因在于,在经济低迷和物价高涨的环境下,追求合理消费的用户正在快速增长。韩国互联网振兴院(KISA)数据显示,韩国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已从2008年的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2.63亿元)增至2024年的30万亿韩元,2025年或进一步扩张至43万亿韩元。其中,时尚领域二手市场占有率预计从2023年的18.1%扩大至2027年的24.3%。 这一趋势同时为小规模经营二手业务的时尚平台带来新的盈利机会。韩国最大时尚平台之一MUSINSA计划在第三季度正式推出旗下二手时尚商品交易服务MUSINSA USED。MUSINSA早在2015年就通过社区内认证会员小范围开展二手交易服务,2023年起又通过C2C平台Soldout提供二手交易服务。随着用户反响热烈,MUSINSA决定全面进军二手市场。 MUSINSA计划把MUSINSA USED直接集成在主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应用内进行二手商品的购买与销售。此外,MUSINSA还在开发一套支持约1.5万个品牌时尚与配饰商品进行二手交易的系统,无论品牌是否入驻MUSINSA平台均可使用。 随着循环经济市场的快速扩张,长期亏损的二手转售专门平台的盈利状况也开始改善。韩国本土二手交易平台鼻祖“胡萝卜市场”通过扩大地域定向广告服务,自去年起已实现盈利。“闪电市场”在全面引入安全交易机制后,用户付费交易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月,月度付费交易额已突破900亿韩元。2023年8月成立的初创企业Charan截至目前累计注册用户已达81.9万,同比(18.4万)激增近5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主要大型线上平台与二手专门企业的合作加深,中古交易市场正在加速发展。尤其是以奢侈品为中心的二手商品,不仅物以稀为贵,还持续受到MZ一代消费者的青睐。” 韩国二手奢侈品购物平台GUGUS【图片来源 GUGUS】
2025-04-28 19:42:01 -
全球半导体市场前景堪忧 关税上调或致明年规模大幅缩水
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因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而陷入动荡。分析指出,随着中美矛盾加剧,若平均关税水平超过40%,明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将较此前预测减少约34%。 据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日前发布的报告,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趋势预计将因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 此前,TechInsights已根据本月中旬美国关税政策的发布情况,下调了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期。若以适用关税率为10%作为假设,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为7770亿美元,明年为8440亿美元。 然而,若对中国的关税水平提高至30%至40%,且全球整体关税水平上升至20%至40%区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大幅缩减。根据预测,今年市场规模将降至7360亿美元,明年则降至6990亿美元。 TechInsights指出,在上述假设情境下,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半导体等行业客户将加快库存积累,而下半年虽然数据中心用半导体需求仍将保持强劲,但电子产品整体出货量预计将放缓。 若中美之间征收的关税率超过100%,导致整体关税水平突破40%,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下滑趋势将更加明显。 根据分析,届时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今年将缩减至6960亿美元,明年更将降至5570亿美元。与关税率为10%情况下的基准预测相比,今年最大降幅可达10%,明年则可能高达34%。 TechInsights表示,在高关税情境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企业(Hyperscale)盈利能力将受到挤压,数据中心资本支出预计将减少,从而导致今年下半年起GPU(图形处理器)和HBM(高带宽内存)需求下降。此外,美国和欧盟地区的电子产品消费需求也将同步减少。 【图片来源 AI生成】
2025-04-27 19:21:23 -
韩国流通业一季度业绩分化明显 内需疲软致行业喜忧参半
6日,在首尔某大型商场购物的市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受今年一季度韩国经济低迷影响,费市场持续萎缩,流通行业呈显著分化态势。 韩联社旗下金融数据平台Yonhap Infomax于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消费信心低迷的大环境下,部分企业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实现逆势增长,而传统零售渠道普遍面临业绩承压。数据显示,易买得(E-Mart)在今年第一季度展现出强劲的盈利改善能力,预计实现合并销售额7.28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1.5亿元),同比增长1.04%;营业利润达1389亿韩元,同比增加195%。三星证券分析指出,易买得通过去年实施的人力资源优化等结构性改革,叠加仓储式卖场“易买得Traders”在大容量商品领域的竞争优势,营业利润较市场预期高出17个百分点。 同期,现代百货同样表现亮眼,预计合并销售额同比增长7.66%至1.246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大增42.2%至979亿韩元。分析认为,现代百货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免税店业务的持续复苏,以及子公司经营效益的整体提升,有效对冲了传统百货业务的利润下滑。 然而,多数传统零售业态面临增长困境。尽管乐天购物通过成本控制实现营业利润14.97%的同比增长(1321亿韩元),但合并销售额同比微降0.41%至3.4989万亿韩元,LS证券研究员吴琳娥(音)指出:“在内需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零售行业对总统大选前后的政策窗口期可能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抱有较高期待。”新世界百货则呈“增收不增利”态势,预计销售额增长3.7%至1.7640万亿韩元,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6.8%至1356亿韩元。反映出在高通胀环境下,消费者购买力明显减弱。 同时,曾保持高速增长的便利店行业亦呈疲态。CU便利店运营商BGF Retail预计销售额同比增长3.87%至2.294万亿韩元,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67%至301亿韩元,净利润更录得12.31%的跌幅。 韩国流通业界将于下月陆续发布第一季度财报,业界普遍认为,考虑到5月“家庭月”的传统消费旺季,以及各渠道即将开展的大规模促销活动,预计第二季度业绩有望回升。
2025-04-24 20:21:12 -
韩江获奖难挡读者流失 韩国2024年图书市场销售额继续下滑
尽管韩国作家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一轮文学热潮,但韩国国内主要出版社去年的总销售额仍出现下滑,显示整体阅读率下降、图书消费持续萎缩的趋势。 据大韩出版文化协会21日发布的《2024年出版市场统计》报告,韩国主要71家出版企业2023年总销售额为约4.89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1.89亿元),较2023年下降0.1%(约52亿韩元)。尽管图书价格有所上涨,但销售额减少反映出图书销量下降的现实。然而,总营业利润约为1468亿韩元,较前一年增长36.4%(约392亿韩元)。 从细分领域看,教材类图书出版商(42家)的销售额略有下降;但单行本出版商(22家)以及漫画、网络漫画和网络小说出版商(8家)的销售额则实现增长,所有领域的营业利润均较上年增长。其中,漫画及网络内容类出版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尤为显著。 2024年,韩国主要教材出版企业的总销售额约为4.1622万亿韩元,较上年下降1.7%;但营业利润总额达915亿韩元,增长8.7%。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与学习辅导资料板块的营业利润同比减少21.8%。有分析认为,近期围绕人工智能(AI)数字教科书的争议所引发的混乱,可能将对教材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主要单行本出版企业去年的销售额为约4653亿韩元,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总额为431亿韩元,增长达105.3%。其中,出版韩江作品的文艺出版社“Munhakdongne”与“Changbi Publishers”在销售和利润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被认为直接受益于“诺奖效应”。 在“漫画热潮”的推动下,韩国主要漫画、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出版商的总销售额达到约2635亿韩元,同比增长22.1%;营业利润则达到123亿韩元,增长率高达385.9%。其中,位居该部门首位D&C Media通过知识产权(IP)出口,实现了销售额与利润的双重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主要线上线下书店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利润表现不一。教保文库、YES24、Aladin、永丰文库、Libro等五家主要书店2024年合计销售额约为2.252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1%;总营业利润则由前一年赤字114亿韩元转为盈利189亿韩元。教保文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有所缩小;Aladin的利润同比减少9.8%;而YES24则实现104.4%的利润增长。 在经济低迷背景下,大型书店销售额实现增长,与韩江所带动的文学图书销售热潮有关。教保文库通过从零售扩展至批发(B2B)业务,其B2B销售额同比暴增296.5%,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也从2023年的2.9%升至去年的9.9%。 另据报告指出,目前在图书销售额增长显著的Coupang(쿠팡)方面,尚未披露具体数据,后续或将进行专项调查。 与纸质图书不同,电子出版物市场持续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13家主要电子出版平台企业(涵盖电子书、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的总销售额达约1.595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合计654亿韩元,增长25.6%。 22日,来到首尔钟路区教保文库光化门店的市民正在挑选漫画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3 00:09:52 -
韩国钢铁企业逆势涨价 减产与反倾销税成背后推力
进入今年以来,钢铁企业积极推进减产政策,市场库存减少后,近期决定上调部分产品价格。韩国政府对中国低价产品作出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也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此前,受下游行业疲软与中国低价竞争影响,韩国钢铁企业未能把成本上涨反映至销售价格,导致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据钢铁行业22日消息,现代制铁正在考虑自5月起把钢筋基准价格每吨上调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4元)。基准价格以钢铁生产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废钢采购价格为基础设定,钢铁企业以此价格向大型建筑公司及中间分销商销售钢筋。 近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加上中国低价钢材的大量涌入,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无法反映到销售价格上,钢铁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现代制铁去年营收23.226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仅3144亿韩元,分别同比减少10.4%与60.6%。 随着市场库存持续减少,钢铁企业开始积极采取涨价措施。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今年1月钢筋库存为55.3万吨,同比减少21.6%。业内估算3月库存可能已降至50万吨以下。现代制铁本月暂停年产150万吨的仁川工厂运转,因此库存减少趋势还会持续。 除了钢筋以外,用于建筑工地的H型钢也加入涨价行列。H型钢是截面形似英文字母“H”的钢材。现代制铁与东国制钢计划自下月起把H型钢价格每吨上调5万韩元。今年1月H型钢库存为43.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7.3%。 主要用于造船领域的厚板方面,东国制钢本月已把每吨价格上调3万韩元。近来厚板库存有所增加,但今年2月韩国政府对中国厚板作出拟征收最高38%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导致未来中国低价产品难以进入韩国市场,因此本次调价是对市场预期的反映。 此前,中国钢铁内需疲软,库存以低价出口至韩国等准入门槛较低的市场。中国厚板价格大约较韩国本土产品低出20%,去年韩国自华进口厚板总量多达117.9328万吨,较前一年增长5%,创下历史新高。 钢铁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在政治动荡与韩元贬值的背景下,汇率一度飙升至近1500韩元,进一步推高原材料价格。目前下游行业持续低迷,但我们选择持续推动价格恢复至合理水平。” 另外,业内对建筑行业持续低迷也表示担忧。受汇率上涨影响,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开工项目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对钢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也成为韩国钢铁出口业绩的重要变量。自关税实施以来,今年3月韩国对美钢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8.9%。 业内人士表示,在下游产业未见复苏的情况下,仅靠提价与减产政策难以期待业绩回暖,如果美国市场关闭导致全球钢铁供应大量涌入亚洲市场,整体市况恐会进一步恶化。 现代制铁唐津炼铁厂全景【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4-22 19:15:51 -
钢铁出口再遇关税壁垒 韩国企业一季度业绩持续承压
在全球经济放缓与中国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韩国钢铁业景气持续低迷。进入今年第一季度,随着美国重启对钢铁产品的高关税政策,韩国对美出口环境急剧恶化,行业整体业绩表现不振。 据韩国证券业界21日发布的预测,钢铁巨头浦项制铁(POSCO)今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预计为552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同比减少5.2%;销售额预计为17.8057万亿韩元,同比下滑1.4%。其中,钢铁业务销售额预计为14.3万亿韩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4.46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则预计达3700亿韩元,同比增长约10%。 行业第二大企业现代制铁则面临更大压力,预计一季度将录得约300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较去年同期558亿韩元的盈利大幅转负。销售额预计同比下降7%至8%,降至约5.5万亿韩元。东国制钢、世亚Besteel、世亚制钢等主要钢铁企业的业绩亦普遍低于去年同期。 业界分析指出,自去年以来,全球需求放缓叠加中国低价钢材大量涌入,令韩国钢铁市场价格持续承压。同时,韩元汇率高企推升原材料进口成本,即使部分出口产品单价上涨,整体盈利能力仍难有明显改善。现代制铁还受制于劳资纠纷引发的生产中断,销量锐减,进一步拖累业绩表现。 此外,美国上月恢复对韩国钢铁与铝产品加征25%关税后,韩国对美钢铁出口同比下降逾10%。更严峻的是,自2018年起实施的每年263万吨免税配额已被取消,韩国钢铁企业须在与其他出口国相同的关税条件下展开竞争。 尽管对美国出口减少引发市场对钢铁业盈利能力下滑的担忧,但也有分析指出,韩国钢铁产品在品质与交付能力方面仍具一定竞争力。尤其是在美国热轧产品年内价格上涨超38%的背景下,韩国企业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中韩两国政策动向也受到业界密切关注。中国政府在今年两会上明确提出将推进钢铁减产,韩国政府则已启动针对中国产厚板和热轧钢板的反倾销调查。市场普遍认为,随着中国出口收缩、国内钢价干扰因素缓解,加之反倾销关税预期推升本地售价,韩国钢铁行业业绩有望自第二季度起逐步回暖。 韩国京畿道平泽港码头等待装船的出口钢铁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1 22:59:48 -
韩国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 消费者负担加重引发关注
随着韩国咖啡、汉堡、炸鸡等主要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韩国餐饮业界20日消息,连锁咖啡品牌Twosome Place自上月26日起对58款商品(包括蛋糕、咖啡和饮料)进行了价格调整,平均涨幅为4.9%。其中,草莓巧克力鲜奶油蛋糕的售价由3.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0元)上涨至3.9万韩元,涨幅达5.4%;23款常规尺寸咖啡饮品的价格每杯上涨200韩元。 连锁炸鸡品牌肯德基(KFC)也于本月8日调整了部分炸鸡及汉堡价格,涨幅为100至300韩元,距离去年6月的调价尚不足一年。尽管KFC通过官网发布了涨价通知,但未列出具体调整品目和幅度,导致消费者未能及时获知信息。 连锁汉堡品牌汉堡王(Burger King)则于今年春节假期前的1月24日调整了价格,招牌产品“Whopper”单品价格由7100韩元上涨至7200韩元,套餐价格则上调至9200韩元。 据了解,这些品牌将涨价归因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力等成本的持续上涨。然而,部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些品牌在宣布涨价的同时,也公布了优异的经营业绩,是否过于关注盈利,而忽视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数据显示,Twosome Place去年销售额达到5201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27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8.3%和25.2%;KFC Korea去年的营业利润为164亿韩元,同比激增469.1%,销售额同比增长17.7%,达到2923亿韩元;汉堡王运营商BKR去年销售额为7927亿韩元,同比增长6.4%,营业利润为384亿韩元,增幅为60.4%。 韩国消费者团体协会秘书长李正洙(音)表示:“近期的涨价行为更多表现为忽视消费者困境,单纯以追求企业盈利为目标的决策。”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密切关注餐饮业的涨价趋势。为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政府已对主要进口食材和农产品实行配额关税,并将咖啡和可可进口增值税免税政策延长至年底,同时向餐饮企业提供经营支持。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一方面接受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却持续涨价,这将被视为对制度的不当利用。我们将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首尔某KFC门店外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1 00:12:14 -
韩国免税四大巨头全线亏损 景福宫免税店逆势盈利
近来韩国免税行业低迷,乐天、新罗、新世界和现代等大型免税企业去年交出的成绩单都不尽人意,中小企业景福宫免税店却实现连续盈利,呈现出“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局面。业内分析认为,景福宫免税店凭借同时经营出入境免税店、租金负担较小等优势,成功提高盈利能力。 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17日数据显示,景福宫免税店去年营收213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2亿元),同比增长5.6%。营业利润较前年的190亿韩元下降28.4%,为136亿韩元,但自2022年由亏损扭转为100亿韩元的盈利后,已连续三年保持百亿韩元以上盈利水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汇率上涨导致的本土顾客减少、租金压力,以及主要顾客来源地中国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大型免税企业纷纷出现数百亿至千亿韩元的营业亏损。去年四大免税企业的营业亏损规模分别为乐天免税店1432亿韩元、新罗免税店697亿韩元、新世界免税店359亿韩元、现代免税店288亿韩元,总计2800亿韩元。 景福宫免税店隶属餐饮企业Entas集团,该集团专营韩餐“景福宫”、日餐“札幌”、中餐“八珍香”等品牌,并截至去年经营仁川国际机场1、2号航站楼的出入境免税店、金海机场入境免税店和清州机场出境免税店。业内普遍认为,景福宫免税店业绩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持有大型企业无法涉足的多个入境免税业务权限。 免税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不少旅客在海外未能购买礼品,因此会把入境免税店视为“最后的机会”。在你争我抢的出境免税业务上,企业为吸引顾客往往无法避免价格竞争,但在仅有中小企业参与的入境免税业务中,提升利润也不会影响销售,因此盈利能力更强。 实际上,景福宫免税店商品销售成本占比从2021年的52%降至2022年与2023年的平均49%,相比上市公司新罗酒店57%至60%的成本率要低近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同样销售一件价值100万韩元的商品,利润要高出约10万韩元。此外,景福宫免税店还获得金海机场出境免税业务权限,自今年2月起正式运营,预计会进一步推动业绩增长。 景福宫免税店缴纳的租金相对较少也是业绩良好的另一原因。固定成本较低时,商品营收上涨,利润随之提高。景福宫免税店2023年租金支出703亿韩元,2024年为753亿韩元。包括新罗Stay酒店和免税业务租金在内的新罗酒店租金同期则从4719亿韩元暴增至7040亿韩元。考虑到新罗免税店自2023年下半年起重新在仁川机场运营,当年免税业务租金估计在2000亿韩元左右,是景福宫免税店的两倍以上。 仁川机场免税店的租金根据投标商预计的客单价乘以机场旅客数量计算得出。中小免税企业规模不及大型企业,因此基本单价较低。同时,中小企业中标后可以通过担保书代替现金缴纳租赁保证金,初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业内人士指出,行业整体不佳时保守预估的客单价也难以实现,业界普遍反映租金负担沉重,但涉及各方立场差异,租金问题依旧较为敏感。 金海国际机场景福宫免税店【图片来源 景福宫免税店】
2025-04-18 00:30:35 -
跟团游需求萎缩 韩国旅行社迎来业绩"寒冬"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韩国海外出境游客人数持续增长,但本土主要旅行社的盈利表现依旧乏力。受跟团游需求放缓、利润结构恶化以及在线旅游平台(OTA)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内普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主要旅行社的业绩将低于市场预期。 据韩国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 Tour)与模德旅游(Modetour)1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和3月的海外跟团游旅客人数均出现同比下降。哈拿多乐2月为17.73万人次,3月为14.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1%和12%;模德旅游2月为8.85万人次,3月为7.21万人次,同比降幅分别为20%和27%。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国整体出境游客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韩国出入境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出境人数达26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5%。业界指出,尽管出境游需求持续回暖,但选择通过旅行社参与跟团游的游客比例正在逐步下滑。 证券业界普遍对主要旅行社第一季度的业绩持保守预期。韩亚证券预测,哈拿多乐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销售额将达到16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营业利润预计为125亿韩元,分别同比下降10%和42%。 韩亚证券研究员李基勋(音)表示:“尽管公司通过削减摊销成本、剔除电商平台TMon相关的一次性支出,以及中国市场的跟团游需求有所回升,预计全年利润将改善约200亿韩元。但就季度表现而言,盈利能力仍明显滞后于营收的恢复速度。”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多家旅行社将第二季度视为业绩反弹的关键时机。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优化成本效率,并抢占中国免签政策带来的新增需求,已成为各大旅行社的核心战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出境游市场持续回暖,但旅行社的跟团游业务已显现下滑趋势。随着自由行逐渐成为主流,加之OTA平台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传统旅行社以跟团游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面临结构性挑战。 对此,旅行业界正在加速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定制化产品开发和数字平台升级。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当前不仅是复苏阶段,更是传统旅行社进行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第二季度未能实现突破,全年业绩将面临压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将受到考验。” 哈拿多乐去年推出的“旅游搭子(Mingling Tour)蒙古篇”跟团游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哈拿多乐】
2025-04-17 23:32:51
-
出口业务强劲提振业绩 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一季度表现亮眼
在高汇率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韩国食品行业今年一季度整体业绩预期普遍不佳。然而,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凭借出口业务的强劲增长,有望交出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成绩单。 据金融信息公司FnGuide于28日发布的数据,韩国食品企业龙头希杰(CJ)第一制糖预计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将达7.406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同比增长2.6%。尽管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但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其营业利润预计将同比下滑0.6%,降至3735亿韩元。 韩国第一大巧克力企业乐天Wellfood的情况亦不容乐观。预计其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但营业利润将大幅下降35%左右,仅为240亿韩元。对此,业界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可可价格飙升导致成本压力持续,预计营业利润将低于市场预期。”受高汇率推高进口原材料价格及国内消费心理趋冷的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明显。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三养食品与好丽友依托海外市场的稳健扩张,预计一季度实现了业绩的逆势增长。业内分析认为,两家公司业绩表现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得益于高汇率带来的汇率收益效应及海外需求增长,整体业绩得到提振。截至去年,三养食品海外销售占总销售额比重达77%,好丽友则为65%。 展望未来,三养食品与好丽友均计划继续深化海外业务布局。三养食品计划到2027年投产位于中国的新工厂,进一步深耕占其海外销售29%的中国市场。好丽友则宣布将投资8300亿韩元,构建年销售额5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万亿韩元的全球中长期增长平台。好丽友方面表示:“通过持续扩大国内外法人生产能力,公司将进一步夯实中长期增长基础。” 美国洛杉矶H Mart货架上的火鸡面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9 19:26:15 -
韩国电商巨头入局二手市场 循环经济成时尚行业新蓝海
在物价上涨与经济萧条的背景下,理性消费理念不断扩散,电商行业也因此通过与二手交易平台合作或强化自有服务,积极进军循环经济市场。尤其时尚行业的二手市场占有率或达整体的四分之一,这一趋势尤为明显。 据流通行业27日消息,韩国综合网购平台Gmarket本月起与二手奢侈品平台GUGUS合作,开始销售GUGUS的二手奢侈品。GUGUS在全国运营26家线下门店和自有线上商城,专门从事二手奢侈品销售,拥有超过1000万件商品鉴定经验,并提供售后维修服务。通过此次入驻,Gmarket平台预计上线约5万件二手时尚配饰及服装商品,用户可以选择快递配送或到GUGUS门店自提。 11号街也与GUGUS以及韩国最大二手奢侈品商店KOIBITO合作,运营垂直服务平台OOAh Luxe,销售超过6万件各类二手奢侈品。SSG.COM则与REEBONZ、KOIBITO等其他二手奢侈品合作伙伴签订协议,间歇性推出相关商品。 各大线上平台竞相布局循环经济市场的原因在于,在经济低迷和物价高涨的环境下,追求合理消费的用户正在快速增长。韩国互联网振兴院(KISA)数据显示,韩国二手交易市场规模已从2008年的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02.63亿元)增至2024年的30万亿韩元,2025年或进一步扩张至43万亿韩元。其中,时尚领域二手市场占有率预计从2023年的18.1%扩大至2027年的24.3%。 这一趋势同时为小规模经营二手业务的时尚平台带来新的盈利机会。韩国最大时尚平台之一MUSINSA计划在第三季度正式推出旗下二手时尚商品交易服务MUSINSA USED。MUSINSA早在2015年就通过社区内认证会员小范围开展二手交易服务,2023年起又通过C2C平台Soldout提供二手交易服务。随着用户反响热烈,MUSINSA决定全面进军二手市场。 MUSINSA计划把MUSINSA USED直接集成在主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应用内进行二手商品的购买与销售。此外,MUSINSA还在开发一套支持约1.5万个品牌时尚与配饰商品进行二手交易的系统,无论品牌是否入驻MUSINSA平台均可使用。 随着循环经济市场的快速扩张,长期亏损的二手转售专门平台的盈利状况也开始改善。韩国本土二手交易平台鼻祖“胡萝卜市场”通过扩大地域定向广告服务,自去年起已实现盈利。“闪电市场”在全面引入安全交易机制后,用户付费交易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月,月度付费交易额已突破900亿韩元。2023年8月成立的初创企业Charan截至目前累计注册用户已达81.9万,同比(18.4万)激增近5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主要大型线上平台与二手专门企业的合作加深,中古交易市场正在加速发展。尤其是以奢侈品为中心的二手商品,不仅物以稀为贵,还持续受到MZ一代消费者的青睐。” 韩国二手奢侈品购物平台GUGUS【图片来源 GUGUS】
2025-04-28 19:42:01 -
全球半导体市场前景堪忧 关税上调或致明年规模大幅缩水
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因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而陷入动荡。分析指出,随着中美矛盾加剧,若平均关税水平超过40%,明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将较此前预测减少约34%。 据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日前发布的报告,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趋势预计将因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而出现大幅波动。 此前,TechInsights已根据本月中旬美国关税政策的发布情况,下调了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期。若以适用关税率为10%作为假设,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为7770亿美元,明年为8440亿美元。 然而,若对中国的关税水平提高至30%至40%,且全球整体关税水平上升至20%至40%区间,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大幅缩减。根据预测,今年市场规模将降至7360亿美元,明年则降至6990亿美元。 TechInsights指出,在上述假设情境下,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半导体等行业客户将加快库存积累,而下半年虽然数据中心用半导体需求仍将保持强劲,但电子产品整体出货量预计将放缓。 若中美之间征收的关税率超过100%,导致整体关税水平突破40%,半导体设备市场的下滑趋势将更加明显。 根据分析,届时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今年将缩减至6960亿美元,明年更将降至5570亿美元。与关税率为10%情况下的基准预测相比,今年最大降幅可达10%,明年则可能高达34%。 TechInsights表示,在高关税情境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企业(Hyperscale)盈利能力将受到挤压,数据中心资本支出预计将减少,从而导致今年下半年起GPU(图形处理器)和HBM(高带宽内存)需求下降。此外,美国和欧盟地区的电子产品消费需求也将同步减少。 【图片来源 AI生成】
2025-04-27 19:21:23 -
韩国流通业一季度业绩分化明显 内需疲软致行业喜忧参半
6日,在首尔某大型商场购物的市民【图片来源 韩联社】 受今年一季度韩国经济低迷影响,费市场持续萎缩,流通行业呈显著分化态势。 韩联社旗下金融数据平台Yonhap Infomax于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消费信心低迷的大环境下,部分企业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实现逆势增长,而传统零售渠道普遍面临业绩承压。数据显示,易买得(E-Mart)在今年第一季度展现出强劲的盈利改善能力,预计实现合并销售额7.28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1.5亿元),同比增长1.04%;营业利润达1389亿韩元,同比增加195%。三星证券分析指出,易买得通过去年实施的人力资源优化等结构性改革,叠加仓储式卖场“易买得Traders”在大容量商品领域的竞争优势,营业利润较市场预期高出17个百分点。 同期,现代百货同样表现亮眼,预计合并销售额同比增长7.66%至1.246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大增42.2%至979亿韩元。分析认为,现代百货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免税店业务的持续复苏,以及子公司经营效益的整体提升,有效对冲了传统百货业务的利润下滑。 然而,多数传统零售业态面临增长困境。尽管乐天购物通过成本控制实现营业利润14.97%的同比增长(1321亿韩元),但合并销售额同比微降0.41%至3.4989万亿韩元,LS证券研究员吴琳娥(音)指出:“在内需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零售行业对总统大选前后的政策窗口期可能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抱有较高期待。”新世界百货则呈“增收不增利”态势,预计销售额增长3.7%至1.7640万亿韩元,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6.8%至1356亿韩元。反映出在高通胀环境下,消费者购买力明显减弱。 同时,曾保持高速增长的便利店行业亦呈疲态。CU便利店运营商BGF Retail预计销售额同比增长3.87%至2.294万亿韩元,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67%至301亿韩元,净利润更录得12.31%的跌幅。 韩国流通业界将于下月陆续发布第一季度财报,业界普遍认为,考虑到5月“家庭月”的传统消费旺季,以及各渠道即将开展的大规模促销活动,预计第二季度业绩有望回升。
2025-04-24 20:21:12 -
韩江获奖难挡读者流失 韩国2024年图书市场销售额继续下滑
尽管韩国作家韩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引发一轮文学热潮,但韩国国内主要出版社去年的总销售额仍出现下滑,显示整体阅读率下降、图书消费持续萎缩的趋势。 据大韩出版文化协会21日发布的《2024年出版市场统计》报告,韩国主要71家出版企业2023年总销售额为约4.891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1.89亿元),较2023年下降0.1%(约52亿韩元)。尽管图书价格有所上涨,但销售额减少反映出图书销量下降的现实。然而,总营业利润约为1468亿韩元,较前一年增长36.4%(约392亿韩元)。 从细分领域看,教材类图书出版商(42家)的销售额略有下降;但单行本出版商(22家)以及漫画、网络漫画和网络小说出版商(8家)的销售额则实现增长,所有领域的营业利润均较上年增长。其中,漫画及网络内容类出版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增长尤为显著。 2024年,韩国主要教材出版企业的总销售额约为4.1622万亿韩元,较上年下降1.7%;但营业利润总额达915亿韩元,增长8.7%。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与学习辅导资料板块的营业利润同比减少21.8%。有分析认为,近期围绕人工智能(AI)数字教科书的争议所引发的混乱,可能将对教材市场带来新的变数。 主要单行本出版企业去年的销售额为约4653亿韩元,同比增长4.3%;营业利润总额为431亿韩元,增长达105.3%。其中,出版韩江作品的文艺出版社“Munhakdongne”与“Changbi Publishers”在销售和利润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被认为直接受益于“诺奖效应”。 在“漫画热潮”的推动下,韩国主要漫画、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出版商的总销售额达到约2635亿韩元,同比增长22.1%;营业利润则达到123亿韩元,增长率高达385.9%。其中,位居该部门首位D&C Media通过知识产权(IP)出口,实现了销售额与利润的双重飞跃。 另一方面,尽管主要线上线下书店的销售额有所增长,但利润表现不一。教保文库、YES24、Aladin、永丰文库、Libro等五家主要书店2024年合计销售额约为2.252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1%;总营业利润则由前一年赤字114亿韩元转为盈利189亿韩元。教保文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幅度有所缩小;Aladin的利润同比减少9.8%;而YES24则实现104.4%的利润增长。 在经济低迷背景下,大型书店销售额实现增长,与韩江所带动的文学图书销售热潮有关。教保文库通过从零售扩展至批发(B2B)业务,其B2B销售额同比暴增296.5%,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也从2023年的2.9%升至去年的9.9%。 另据报告指出,目前在图书销售额增长显著的Coupang(쿠팡)方面,尚未披露具体数据,后续或将进行专项调查。 与纸质图书不同,电子出版物市场持续保持增长势头。2024年,13家主要电子出版平台企业(涵盖电子书、网络漫画与网络小说)的总销售额达约1.5959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2.2%;营业利润合计654亿韩元,增长25.6%。 22日,来到首尔钟路区教保文库光化门店的市民正在挑选漫画书。【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3 00:09:52 -
韩国钢铁企业逆势涨价 减产与反倾销税成背后推力
进入今年以来,钢铁企业积极推进减产政策,市场库存减少后,近期决定上调部分产品价格。韩国政府对中国低价产品作出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也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此前,受下游行业疲软与中国低价竞争影响,韩国钢铁企业未能把成本上涨反映至销售价格,导致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据钢铁行业22日消息,现代制铁正在考虑自5月起把钢筋基准价格每吨上调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54元)。基准价格以钢铁生产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废钢采购价格为基础设定,钢铁企业以此价格向大型建筑公司及中间分销商销售钢筋。 近来建筑行业持续低迷,加上中国低价钢材的大量涌入,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无法反映到销售价格上,钢铁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现代制铁去年营收23.2261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仅3144亿韩元,分别同比减少10.4%与60.6%。 随着市场库存持续减少,钢铁企业开始积极采取涨价措施。据韩国钢铁协会统计,今年1月钢筋库存为55.3万吨,同比减少21.6%。业内估算3月库存可能已降至50万吨以下。现代制铁本月暂停年产150万吨的仁川工厂运转,因此库存减少趋势还会持续。 除了钢筋以外,用于建筑工地的H型钢也加入涨价行列。H型钢是截面形似英文字母“H”的钢材。现代制铁与东国制钢计划自下月起把H型钢价格每吨上调5万韩元。今年1月H型钢库存为43.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7.3%。 主要用于造船领域的厚板方面,东国制钢本月已把每吨价格上调3万韩元。近来厚板库存有所增加,但今年2月韩国政府对中国厚板作出拟征收最高38%反倾销关税的初步裁定,导致未来中国低价产品难以进入韩国市场,因此本次调价是对市场预期的反映。 此前,中国钢铁内需疲软,库存以低价出口至韩国等准入门槛较低的市场。中国厚板价格大约较韩国本土产品低出20%,去年韩国自华进口厚板总量多达117.9328万吨,较前一年增长5%,创下历史新高。 钢铁行业相关人士指出:“在政治动荡与韩元贬值的背景下,汇率一度飙升至近1500韩元,进一步推高原材料价格。目前下游行业持续低迷,但我们选择持续推动价格恢复至合理水平。” 另外,业内对建筑行业持续低迷也表示担忧。受汇率上涨影响,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开工项目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对钢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也成为韩国钢铁出口业绩的重要变量。自关税实施以来,今年3月韩国对美钢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8.9%。 业内人士表示,在下游产业未见复苏的情况下,仅靠提价与减产政策难以期待业绩回暖,如果美国市场关闭导致全球钢铁供应大量涌入亚洲市场,整体市况恐会进一步恶化。 现代制铁唐津炼铁厂全景【图片来源 现代制铁】
2025-04-22 19:15:51 -
钢铁出口再遇关税壁垒 韩国企业一季度业绩持续承压
在全球经济放缓与中国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韩国钢铁业景气持续低迷。进入今年第一季度,随着美国重启对钢铁产品的高关税政策,韩国对美出口环境急剧恶化,行业整体业绩表现不振。 据韩国证券业界21日发布的预测,钢铁巨头浦项制铁(POSCO)今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预计为552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同比减少5.2%;销售额预计为17.8057万亿韩元,同比下滑1.4%。其中,钢铁业务销售额预计为14.3万亿韩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14.46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则预计达3700亿韩元,同比增长约10%。 行业第二大企业现代制铁则面临更大压力,预计一季度将录得约300亿韩元的营业亏损,较去年同期558亿韩元的盈利大幅转负。销售额预计同比下降7%至8%,降至约5.5万亿韩元。东国制钢、世亚Besteel、世亚制钢等主要钢铁企业的业绩亦普遍低于去年同期。 业界分析指出,自去年以来,全球需求放缓叠加中国低价钢材大量涌入,令韩国钢铁市场价格持续承压。同时,韩元汇率高企推升原材料进口成本,即使部分出口产品单价上涨,整体盈利能力仍难有明显改善。现代制铁还受制于劳资纠纷引发的生产中断,销量锐减,进一步拖累业绩表现。 此外,美国上月恢复对韩国钢铁与铝产品加征25%关税后,韩国对美钢铁出口同比下降逾10%。更严峻的是,自2018年起实施的每年263万吨免税配额已被取消,韩国钢铁企业须在与其他出口国相同的关税条件下展开竞争。 尽管对美国出口减少引发市场对钢铁业盈利能力下滑的担忧,但也有分析指出,韩国钢铁产品在品质与交付能力方面仍具一定竞争力。尤其是在美国热轧产品年内价格上涨超38%的背景下,韩国企业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中韩两国政策动向也受到业界密切关注。中国政府在今年两会上明确提出将推进钢铁减产,韩国政府则已启动针对中国产厚板和热轧钢板的反倾销调查。市场普遍认为,随着中国出口收缩、国内钢价干扰因素缓解,加之反倾销关税预期推升本地售价,韩国钢铁行业业绩有望自第二季度起逐步回暖。 韩国京畿道平泽港码头等待装船的出口钢铁产品【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1 22:59:48 -
韩国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 消费者负担加重引发关注
随着韩国咖啡、汉堡、炸鸡等主要连锁餐饮品牌接连涨价,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据韩国餐饮业界20日消息,连锁咖啡品牌Twosome Place自上月26日起对58款商品(包括蛋糕、咖啡和饮料)进行了价格调整,平均涨幅为4.9%。其中,草莓巧克力鲜奶油蛋糕的售价由3.7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90元)上涨至3.9万韩元,涨幅达5.4%;23款常规尺寸咖啡饮品的价格每杯上涨200韩元。 连锁炸鸡品牌肯德基(KFC)也于本月8日调整了部分炸鸡及汉堡价格,涨幅为100至300韩元,距离去年6月的调价尚不足一年。尽管KFC通过官网发布了涨价通知,但未列出具体调整品目和幅度,导致消费者未能及时获知信息。 连锁汉堡品牌汉堡王(Burger King)则于今年春节假期前的1月24日调整了价格,招牌产品“Whopper”单品价格由7100韩元上涨至7200韩元,套餐价格则上调至9200韩元。 据了解,这些品牌将涨价归因于原材料、物流和人力等成本的持续上涨。然而,部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些品牌在宣布涨价的同时,也公布了优异的经营业绩,是否过于关注盈利,而忽视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 数据显示,Twosome Place去年销售额达到5201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27亿韩元,分别同比增长8.3%和25.2%;KFC Korea去年的营业利润为164亿韩元,同比激增469.1%,销售额同比增长17.7%,达到2923亿韩元;汉堡王运营商BKR去年销售额为7927亿韩元,同比增长6.4%,营业利润为384亿韩元,增幅为60.4%。 韩国消费者团体协会秘书长李正洙(音)表示:“近期的涨价行为更多表现为忽视消费者困境,单纯以追求企业盈利为目标的决策。”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密切关注餐饮业的涨价趋势。为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政府已对主要进口食材和农产品实行配额关税,并将咖啡和可可进口增值税免税政策延长至年底,同时向餐饮企业提供经营支持。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一方面接受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却持续涨价,这将被视为对制度的不当利用。我们将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首尔某KFC门店外一景【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5-04-21 00:12:14 -
韩国免税四大巨头全线亏损 景福宫免税店逆势盈利
近来韩国免税行业低迷,乐天、新罗、新世界和现代等大型免税企业去年交出的成绩单都不尽人意,中小企业景福宫免税店却实现连续盈利,呈现出“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局面。业内分析认为,景福宫免税店凭借同时经营出入境免税店、租金负担较小等优势,成功提高盈利能力。 韩国金融监督院电子公示系统17日数据显示,景福宫免税店去年营收213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52亿元),同比增长5.6%。营业利润较前年的190亿韩元下降28.4%,为136亿韩元,但自2022年由亏损扭转为100亿韩元的盈利后,已连续三年保持百亿韩元以上盈利水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汇率上涨导致的本土顾客减少、租金压力,以及主要顾客来源地中国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大型免税企业纷纷出现数百亿至千亿韩元的营业亏损。去年四大免税企业的营业亏损规模分别为乐天免税店1432亿韩元、新罗免税店697亿韩元、新世界免税店359亿韩元、现代免税店288亿韩元,总计2800亿韩元。 景福宫免税店隶属餐饮企业Entas集团,该集团专营韩餐“景福宫”、日餐“札幌”、中餐“八珍香”等品牌,并截至去年经营仁川国际机场1、2号航站楼的出入境免税店、金海机场入境免税店和清州机场出境免税店。业内普遍认为,景福宫免税店业绩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持有大型企业无法涉足的多个入境免税业务权限。 免税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不少旅客在海外未能购买礼品,因此会把入境免税店视为“最后的机会”。在你争我抢的出境免税业务上,企业为吸引顾客往往无法避免价格竞争,但在仅有中小企业参与的入境免税业务中,提升利润也不会影响销售,因此盈利能力更强。 实际上,景福宫免税店商品销售成本占比从2021年的52%降至2022年与2023年的平均49%,相比上市公司新罗酒店57%至60%的成本率要低近1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同样销售一件价值100万韩元的商品,利润要高出约10万韩元。此外,景福宫免税店还获得金海机场出境免税业务权限,自今年2月起正式运营,预计会进一步推动业绩增长。 景福宫免税店缴纳的租金相对较少也是业绩良好的另一原因。固定成本较低时,商品营收上涨,利润随之提高。景福宫免税店2023年租金支出703亿韩元,2024年为753亿韩元。包括新罗Stay酒店和免税业务租金在内的新罗酒店租金同期则从4719亿韩元暴增至7040亿韩元。考虑到新罗免税店自2023年下半年起重新在仁川机场运营,当年免税业务租金估计在2000亿韩元左右,是景福宫免税店的两倍以上。 仁川机场免税店的租金根据投标商预计的客单价乘以机场旅客数量计算得出。中小免税企业规模不及大型企业,因此基本单价较低。同时,中小企业中标后可以通过担保书代替现金缴纳租赁保证金,初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业内人士指出,行业整体不佳时保守预估的客单价也难以实现,业界普遍反映租金负担沉重,但涉及各方立场差异,租金问题依旧较为敏感。 金海国际机场景福宫免税店【图片来源 景福宫免税店】
2025-04-18 00:30:35 -
跟团游需求萎缩 韩国旅行社迎来业绩"寒冬"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韩国海外出境游客人数持续增长,但本土主要旅行社的盈利表现依旧乏力。受跟团游需求放缓、利润结构恶化以及在线旅游平台(OTA)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内普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主要旅行社的业绩将低于市场预期。 据韩国旅行社哈拿多乐(Hana Tour)与模德旅游(Modetour)17日公布的数据,今年2月和3月的海外跟团游旅客人数均出现同比下降。哈拿多乐2月为17.73万人次,3月为14.8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1%和12%;模德旅游2月为8.85万人次,3月为7.21万人次,同比降幅分别为20%和27%。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国整体出境游客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韩国出入境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出境人数达26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5%。业界指出,尽管出境游需求持续回暖,但选择通过旅行社参与跟团游的游客比例正在逐步下滑。 证券业界普遍对主要旅行社第一季度的业绩持保守预期。韩亚证券预测,哈拿多乐今年第一季度的合并销售额将达到165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营业利润预计为125亿韩元,分别同比下降10%和42%。 韩亚证券研究员李基勋(音)表示:“尽管公司通过削减摊销成本、剔除电商平台TMon相关的一次性支出,以及中国市场的跟团游需求有所回升,预计全年利润将改善约200亿韩元。但就季度表现而言,盈利能力仍明显滞后于营收的恢复速度。”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多家旅行社将第二季度视为业绩反弹的关键时机。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优化成本效率,并抢占中国免签政策带来的新增需求,已成为各大旅行社的核心战略。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出境游市场持续回暖,但旅行社的跟团游业务已显现下滑趋势。随着自由行逐渐成为主流,加之OTA平台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传统旅行社以跟团游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正面临结构性挑战。 对此,旅行业界正在加速调整步伐,积极推进定制化产品开发和数字平台升级。一位行业人士指出:“当前不仅是复苏阶段,更是传统旅行社进行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第二季度未能实现突破,全年业绩将面临压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将受到考验。” 哈拿多乐去年推出的“旅游搭子(Mingling Tour)蒙古篇”跟团游活动现场。【图片来源 哈拿多乐】
2025-04-17 23: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