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搜索
搜索
选择时间
搜索范围
全部的
‘制造业’新闻 44个
-
中国523家独角兽企业崛起 韩国企业增速放缓
据韩国贸易协会和《北京商报》25日消息,近期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表现突出。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23家独角兽企业。 《白皮书》指出,在这523家独角兽企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数量达到50家,占比9.6%;科技服务领域企业43家,占比8.2%;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28家,占比5.4%。 数据显示,独角兽企业正引领新兴领域、新赛道的发展,集成电路、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成为新晋主阵地。此外,在GPU芯片、半导体材料、氢能、新型储能、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大模型等硬核科技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的22个省、市、自治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61个城市。其中,上海市拥有94家独角兽企业,江苏省85家,北京市82家,广东省74家,浙江省71家,山东省22家。 据统计,2014年至2022年期间,美国平均每年诞生55家独角兽企业,而中国则为38家。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历史峰值,新增105家。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华为、联想等企业积极投资本土独角兽企业,助力其发展。 然而,《白皮书》也指出,独角兽企业在海外上市面临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海外上市的门槛有所提高,导致这些企业在国内外融资和上市环境中遇到挑战。因此,《白皮书》建议,中国独角兽企业应在面对全球局势变化和宏观经济挑战时,转变依赖资本投入的传统增长模式,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与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发展相比,韩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相对缓慢。据韩国经济人联合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去年6月发布的调查数据,韩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从2019年的10家增加到去年的14家,仅增加了4家,勉强进入全球“前十”。同期,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从109家增至169家,数量仅次于美国(655家)。 此外,韩国独角兽企业的企业价值增长也相对滞后。过去五年间,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总企业价值从3976亿美元增长至7357亿美元,增幅达85%;而韩国独角兽企业的总企业价值仅从290亿美元增长至325亿美元,增幅仅为12%。 韩经协指出,韩国在新兴产业的监管及既得利益的制约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韩国市场规模有限,海外扩展不足,加之风险投资(CVC)监管导致投资和退出(Exit)不畅,使得韩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受限。 韩经协表示,韩国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商业、通信服务等少数行业,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技术基础相对薄弱。韩国亟需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监管改革和退出机制(IPO、并购)以促进独角兽企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08-26 17:57:42 -
韩国企业心理指数连续2个月下降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体感景气双双下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以工业化学和初级金属为中心衡量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连续2个月呈下降趋势。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6日至13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45家,非制造业1447家)为对象进行8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1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2.6个点,达到92.5。 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全产业CBSI于上月时隔5个月止升转降后,本月也未能实现回升。央行认为,内需复苏势头放缓的态势下,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体感景气双双下滑。央行统计调查组长黄熙珍(音)表示:“美国大选临近,地缘政治紧张等全球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企业体感景气持续恶化。” 从产业分类来看,制造业CBSI为92.8,环比下降2.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行业景气(-0.4p)、生产(-0.2p)、新订单(-0.8p)、产品库存(-0.6p)、资金状况(-0.8p)均萎靡不振。非制造业CBSI(92.2)环比下降2.4个点,构成指数中的行业景气(-0.4p)、销售(-0.6p)、盈利能力(-1p)、资金状况(-0.5p)均有所下降。 从8月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的电子产品、影视内容、通信设备需求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略显疲软而有所减少,新订单和资金情况分别下降9个点和4个点。此外,由于电动汽车销售不振等原因,汽车行业景气和资金状况也分别下降17个点和12个点。在非制造业中,运输仓库业、信息通信业、批发零售业的BSI均有所下滑。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8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下降1.7个点,达到94.2。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93.9,环比上升0.3个点。
2024-08-21 18:53:55 -
经济放缓内需疲软 9月韩国企业景气指数回落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以除金融业外的销售额前600的韩国大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景气指数(BSI)进行调查,并于20日公布的结果显示,9月BSI预测值为92.9,环比下降4.2个点。自今年5月以来持续回暖的企业体感景气走势出现放缓迹象。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韩经协分析指出,自5月以来BSI指数持续回升并接近基准值,但因中东局势、全球经济放缓引发的经济心理不安以及内需疲软担忧加剧,指数出现回落。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93.9)和非制造业(91.9)都对9月经济前景持否定态度。其中,制造业BSI预测值在7月达到105.5,超过基准值,但建筑业况持续低迷和旺季结束导致两个月内下降13.6个点。制造业方面受美国实体经济放缓、中国经济增长疲软、内需动力减弱等风险扩大影响,预计经济前景不佳。 在制造业的10个细分行业中,医药品(125)、普通及精密机械设备(114.3)、食品饮料及烟草(105.3)三个行业看好市场前景,木材家具及纸张与基准线100持平,其余行业均预计9月市场状况不佳。 在非制造业的7个细分行业中,批发零售(101.9)行业前景良好,专业科学技术及事业支援服务与基准线持平,其余行业则对9月景气情况作出负面展望。其中休闲住宿及餐饮(78.6)因夏季旅游旺季结束而预计景气状况最为低迷。 投资(91.4)、收益性(92.9)、资金情况(93.7)、出口(94.5)、内需(96.3)、就业(94)、库存(102.6)所有部门对9月景气均作出消极展望,全面疲软自7月以来已持续3个月。库存BSI超过基准线100时表示预测库存过剩。 近来高利率压力导致家庭消费能力减弱,内需自2022年7月以来已连续27个月低于基准值。出口指数环比下降4.7个点,创下2022年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韩经协解释称,出口的大部分增长由半导体推动,除半导体外的出口增势低迷。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表示,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冲击、中东局势恶化、中美经济波动,加上内需疲软担忧日益加剧,内外部不确定性正在加剧,因此应避免讨论增加经营不确定性的商法修订,稳定宏观指标,支持企业应对国内外局势的紧迫变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8-20 20:16:09 -
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为中韩合作注入强劲动力——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发表署名文章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 【图片提供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次全会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各国各界对此高度关注,我注意到韩国媒体也做了很多报道解读。我愿进一步介绍此次会议,希望能对韩国各界增进对中国和中国发展的理解有所帮助。 这次全会向世界释放了中国坚定不移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表明了中国党和政府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回顾新中国历史,三中全会已成为改革的代名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重大改革任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全会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具体部署,涉及扩大制度型开放、外贸体制改革、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充分释放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停步的强烈信号。 这次全会发出了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强音。全会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改革任务首位,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全面创新、健全宏观经济治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等作出全面部署。全会之后,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即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持续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各方面指标稳中向好。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8.65万亿美元,增长率为5%;货物进出口总额2.97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所谓中国经济“危机”“崩溃”“见顶”等说法将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这次全会对中国外交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力量的增长,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以合作促安全,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能。 中韩是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当前两国都处在发展繁荣的关键时期,加强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再过10多天,我们将迎来中韩建交32周年。32年来,中韩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放眼未来,我们还有广阔作为空间。据中方统计,今年1至6月,中韩贸易额达1585亿美元,同比增长4.3%,韩国再次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据韩方统计,今年1至7月中国再次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对象国,其中7月对华出口同比大增近15%。这充分证明了中韩经贸合作的强劲动力和巨大潜力。期待双方把握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不断深化互利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2024-08-11 18:08:45
-
中国523家独角兽企业崛起 韩国企业增速放缓
据韩国贸易协会和《北京商报》25日消息,近期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表现突出。截至目前,中国共有523家独角兽企业。 《白皮书》指出,在这523家独角兽企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企业数量达到50家,占比9.6%;科技服务领域企业43家,占比8.2%;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28家,占比5.4%。 数据显示,独角兽企业正引领新兴领域、新赛道的发展,集成电路、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成为新晋主阵地。此外,在GPU芯片、半导体材料、氢能、新型储能、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大模型等硬核科技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的22个省、市、自治区(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61个城市。其中,上海市拥有94家独角兽企业,江苏省85家,北京市82家,广东省74家,浙江省71家,山东省22家。 据统计,2014年至2022年期间,美国平均每年诞生55家独角兽企业,而中国则为38家。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历史峰值,新增105家。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华为、联想等企业积极投资本土独角兽企业,助力其发展。 然而,《白皮书》也指出,独角兽企业在海外上市面临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海外上市的门槛有所提高,导致这些企业在国内外融资和上市环境中遇到挑战。因此,《白皮书》建议,中国独角兽企业应在面对全球局势变化和宏观经济挑战时,转变依赖资本投入的传统增长模式,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与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发展相比,韩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相对缓慢。据韩国经济人联合会(以下简称“韩经协”)去年6月发布的调查数据,韩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从2019年的10家增加到去年的14家,仅增加了4家,勉强进入全球“前十”。同期,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从109家增至169家,数量仅次于美国(655家)。 此外,韩国独角兽企业的企业价值增长也相对滞后。过去五年间,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总企业价值从3976亿美元增长至7357亿美元,增幅达85%;而韩国独角兽企业的总企业价值仅从290亿美元增长至325亿美元,增幅仅为12%。 韩经协指出,韩国在新兴产业的监管及既得利益的制约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韩国市场规模有限,海外扩展不足,加之风险投资(CVC)监管导致投资和退出(Exit)不畅,使得韩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受限。 韩经协表示,韩国的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商业、通信服务等少数行业,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技术基础相对薄弱。韩国亟需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监管改革和退出机制(IPO、并购)以促进独角兽企业的发展。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Bank】
2024-08-26 17:57:42 -
韩国企业心理指数连续2个月下降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体感景气双双下滑
【图片提供 GettyImageBank】 一项调查显示,以工业化学和初级金属为中心衡量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连续2个月呈下降趋势。 韩国银行(央行)于本月6日至13日期间,以全国3524家法人企业(制造业1845家,非制造业1447家)为对象进行8月企业景气调查,并于21日公布结果显示,本月全产业企业心理指数(CBSI)较上月下降2.6个点,达到92.5。 CBSI是反映企业对整体经济认识的指标,高于100,表示企业对经济状况的期待心理较过去(2003至2023年)平均水平更加乐观,低于100则相反。全产业CBSI于上月时隔5个月止升转降后,本月也未能实现回升。央行认为,内需复苏势头放缓的态势下,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体感景气双双下滑。央行统计调查组长黄熙珍(音)表示:“美国大选临近,地缘政治紧张等全球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企业体感景气持续恶化。” 从产业分类来看,制造业CBSI为92.8,环比下降2.9个点。构成指数中的行业景气(-0.4p)、生产(-0.2p)、新订单(-0.8p)、产品库存(-0.6p)、资金状况(-0.8p)均萎靡不振。非制造业CBSI(92.2)环比下降2.4个点,构成指数中的行业景气(-0.4p)、销售(-0.6p)、盈利能力(-1p)、资金状况(-0.5p)均有所下降。 从8月BSI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中的电子产品、影视内容、通信设备需求由于智能手机出货量略显疲软而有所减少,新订单和资金情况分别下降9个点和4个点。此外,由于电动汽车销售不振等原因,汽车行业景气和资金状况也分别下降17个点和12个点。在非制造业中,运输仓库业、信息通信业、批发零售业的BSI均有所下滑。 在BSI基础上反映消费者动向指数(CSI)的8月经济信心指数(ESI)环比下降1.7个点,达到94.2。排除季节因素等的ESI循环变动指数为93.9,环比上升0.3个点。
2024-08-21 18:53:55 -
经济放缓内需疲软 9月韩国企业景气指数回落
韩国经济人协会(以下简称“韩经协”)以除金融业外的销售额前600的韩国大型企业为对象,对企业景气指数(BSI)进行调查,并于20日公布的结果显示,9月BSI预测值为92.9,环比下降4.2个点。自今年5月以来持续回暖的企业体感景气走势出现放缓迹象。 BSI是反映企业对景气状况看法的指标,高于100,表示看好经济景气的企业居多,低于100则相反。韩经协分析指出,自5月以来BSI指数持续回升并接近基准值,但因中东局势、全球经济放缓引发的经济心理不安以及内需疲软担忧加剧,指数出现回落。 从行业分类来看,制造业(93.9)和非制造业(91.9)都对9月经济前景持否定态度。其中,制造业BSI预测值在7月达到105.5,超过基准值,但建筑业况持续低迷和旺季结束导致两个月内下降13.6个点。制造业方面受美国实体经济放缓、中国经济增长疲软、内需动力减弱等风险扩大影响,预计经济前景不佳。 在制造业的10个细分行业中,医药品(125)、普通及精密机械设备(114.3)、食品饮料及烟草(105.3)三个行业看好市场前景,木材家具及纸张与基准线100持平,其余行业均预计9月市场状况不佳。 在非制造业的7个细分行业中,批发零售(101.9)行业前景良好,专业科学技术及事业支援服务与基准线持平,其余行业则对9月景气情况作出负面展望。其中休闲住宿及餐饮(78.6)因夏季旅游旺季结束而预计景气状况最为低迷。 投资(91.4)、收益性(92.9)、资金情况(93.7)、出口(94.5)、内需(96.3)、就业(94)、库存(102.6)所有部门对9月景气均作出消极展望,全面疲软自7月以来已持续3个月。库存BSI超过基准线100时表示预测库存过剩。 近来高利率压力导致家庭消费能力减弱,内需自2022年7月以来已连续27个月低于基准值。出口指数环比下降4.7个点,创下2022年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韩经协解释称,出口的大部分增长由半导体推动,除半导体外的出口增势低迷。 韩经协经济产业本部长李尚浩(音)表示,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冲击、中东局势恶化、中美经济波动,加上内需疲软担忧日益加剧,内外部不确定性正在加剧,因此应避免讨论增加经营不确定性的商法修订,稳定宏观指标,支持企业应对国内外局势的紧迫变化。 【图片来源 韩联社】
2024-08-20 20:16:09 -
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将为中韩合作注入强劲动力——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发表署名文章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方坤 【图片提供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这次全会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各国各界对此高度关注,我注意到韩国媒体也做了很多报道解读。我愿进一步介绍此次会议,希望能对韩国各界增进对中国和中国发展的理解有所帮助。 这次全会向世界释放了中国坚定不移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表明了中国党和政府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回顾新中国历史,三中全会已成为改革的代名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重大改革任务,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全会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具体部署,涉及扩大制度型开放、外贸体制改革、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等,充分释放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停步的强烈信号。 这次全会发出了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强音。全会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改革任务首位,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全面创新、健全宏观经济治理、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等作出全面部署。全会之后,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即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持续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各方面指标稳中向好。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8.65万亿美元,增长率为5%;货物进出口总额2.97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所谓中国经济“危机”“崩溃”“见顶”等说法将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 这次全会对中国外交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力量的增长,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以合作促安全,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能。 中韩是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当前两国都处在发展繁荣的关键时期,加强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再过10多天,我们将迎来中韩建交32周年。32年来,中韩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放眼未来,我们还有广阔作为空间。据中方统计,今年1至6月,中韩贸易额达1585亿美元,同比增长4.3%,韩国再次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据韩方统计,今年1至7月中国再次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对象国,其中7月对华出口同比大增近15%。这充分证明了中韩经贸合作的强劲动力和巨大潜力。期待双方把握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不断深化互利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2024-08-11 18:08:45